周国平文集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13:2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国平文集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国平文集读后感》。

第一篇:周国平文集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r/n

篇一:周国平散文>读后感/r/n

周国平是我很喜爱的作家。看他的书是高三时候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他的书陪伴我整个的高三生活,用思考与哲理给我浮躁的心情增添一股沉静的清泉。周国平的散文集《安静》,对比昔日的“>守望”和“朝圣”,似乎来得更为纯粹和彻底。我喜欢《安静》,不仅缘于这个诗意化的词语,更是惊羡“安静”这样一种境界。周国平在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浮行的诱惑。”正是这种对追求的执着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安静的无比珍贵。/r/n

依照通常的情况,安静这个命题到了哲学家手里,总会演绎成生存与死亡的挣扎。然而在周国平却能轻而易举地将安静的氛围融入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行文字,让我刚打开书页,就已经不能释手。在周国平的随性抒写下,安静成了一种天然的存在。年龄长久的提炼和沉积,让其内心更为充盈,使其生命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r/n

所以,我一般都会选择在深夜读周国平,点一盏台灯,泡一壶香茶,跟随他去寻找安静。/r/n

安静不是一瞬间的偶得,安静需要心灵的创造。在书的目录里,我发现了久违的亲切话题:>幸福、艺术、执着、平淡、智慧、死亡、存在„„书中处处遗留着哲学和散文的痕迹。这两者时而平行,相互对望相互倾慕;时而相交,绽放出无声的思维火花,令人心旷神怡。书中,他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 所关切的世间感悟的词语外壳上,没有一个“安”字,也没有一个“静”字,但它们都毫不例外地与安静的距离最短。周国平所期待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充满乐趣的安静。生活中只要有乐趣为伴,我便不会感到寂寞难耐,因为我会觉得,这安静,怎么品味都别有情趣。/r/n

篇二:周国平散文读后感/r/n

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好像是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寒暑假之外,就不会有时间看书了似的。当然,假期所读的书与平时读的完全不在同一档次,毕竟,谁有本事在读完一本科幻小说或是漫画之后能写出合乎要求的读后感?于是乎,我的同学们只好拿起平时只放在书架上冲样子的名着读了起来。/r/n

我却幸运得多了。多亏我的未雨绸缪,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r/n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着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着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着。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r/n

周国平的随笔散文,真正映了“随”和“散”这两个字。每篇文章都透着淡然,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的文章更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家国大事,好像就一直停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境界。这看似不够伟大,用套话说就是“缺少社会责任感”。不过如果以他所制定的修身圆满的标准来衡量,天下之大,那些正行治国之事的“伟人们”又有几个是做到了修身、甚至尝试过修身呢?官吏腐败问题是哪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可如果我们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循序渐进的话,哪里还会有贪官污吏得势的道理?/r/n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如果不细心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可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r/n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应该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达到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r/n

我希望自己能够秉持这圣经,不忘审视自己。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现在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明白更多。/r/n

【相关文章】读《周国平散文》有感/r/n

读书的人是幸福的——时而像纯真的孩子,在清风里与星星一起唱着歌;时而是年轻的追逐,在风雨中实践着生命的激情;时而是慈爱的目光,在悲天悯人中抚慰受伤的心灵。那么,读过周国平散文的人,更是幸福的——《丰富的安静》告诉我们,在这喧嚣的时代里,“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在义与利之外》周国平将“情”作为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走进一座圣殿》启迪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凡此种种,周国平的散文透示的是哲学的思考、人生的哲学。这样一个充满智慧,勤于思考人生的作家,他一直都在探索人生中的困惑,关注人类精神生活,在执著和超脱之间,他给现代社会忙忙碌碌、熙熙攘攘的人群打开一扇认识自己的窗户。/r/n

后来有人问我,每天上班要奔波于松江新城和老城,累吗?的确,医院的工作非常辛苦,为了方便松江的百姓就医,我和我的同事们天天都至少提前半个小时上班。医生的伟大,是救死扶伤的宗旨;医生的伟大,是默默付出的坚持。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岂不是成功的风景吗?如周国平所说,成功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事做的尽善尽美,让自己满意,不要去管别人怎么说”。既然选择了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那么,就去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让病人少一点病痛的折磨,多一份关怀的温暖。何况每日清晨鸟语花香,与爱人相伴而出;每天黄昏日影横斜,调皮儿子翘首相盼。幸福美事几何哉!工作中作为医者,乐于奉献;在生活中作为市民,乐在松江。周国平在《人生贵在行胸臆》中引用袁中郎的一段:“山水朋友不相凑,一败兴也。朋友忙,相聚不久,二败兴也。游非及时,或花落山枯,三败兴也。”与之相反,身在松江,此地山美水美人美。周末三五好友,结伴而出,或是辰山植物园踏青觅花,或是泰晤士小镇欣赏异域风情,或是小昆山乡村品读风土人情,抑或是程十发纪念馆感受文化内涵。松江这方水土,孕育了多少文明古迹啊,今天依然青春勃发。一城两貌既是发展的风景,更是历史的见证。用头脑思考的人是智者,用心灵思考的人是诗人,用行动思考的人是圣徒。

第二篇:周国平文集读后感

周国平文集读后感

(一):教育即生长

作者:刘立兰

对于《西游记》的结局,民间有这样一个版本:那块晒经石本是一个妖精,趁唐僧师徒四人晒经书之时,将所有的经文吞吃下去,待四人发现抢救时,只剩下“南无阿弥陀佛”一句话,唐僧只好带着这句话回去讲经传道。没想到我读书竟有唐僧一样的遭遇,几年前,读了大哲学家周国平的文集,其中有关于教育的,我记得且仅仅记得其中一句话:“教育即生长,除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它好像开启了我教育智慧之门,让我顿悟教育的真谛。几年来,它就像那句佛语不绝于僧人之口一样萦绕在我心中——教育即生长,除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为了写这篇感想,我又打开这本书,重温哲人的叮咛。

“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人自由发展,使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健康的生长,而不是将许多外在的东西灌输到一个容器里。”这句话里的“生长”即是人的自由发展,是在最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人的天性得以保护,人的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锻炼。人人都由于内在的需要,内在的动力,自我学习,自我督促,自我成长。在这样的过程中,最后人人都成长成为“自我”,成长成为一个个独特的人。就像白桦长得高耸入云,垂柳却长得婀娜多姿;就像山长得威严,水生得温柔;就像习近平成了国家主席,我成了人民教师一样。既然是这样,我们谁都没有资格给哪一个该怎么生长,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下一个定论,然后,让他(或她)按照你的预设去生长。如果你硬要这么做,就无异于园丁给盆景剪造型,盆景永远长不成大树;坏人给流浪儿弄残疾,流浪儿永远做不成一个完整的人。然而,事实上,我们许多人真的这样做了。我们许多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把他送去学这样学那样。想要孩子成长成为自己心中的偶像,想让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愿,但是就是没有想过孩子其实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需要什么样的阳光和空气。我们许多老师,面对学生就像面对一群机器,要求他们有一扎齐的梦想,一扎齐的情怀,一扎齐的兴趣爱好,一扎齐能力……就这样,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背负上功名的包袱,艰难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没有真正体验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安居乐业的中年和安详淡定的晚年,一路上只知道冲冲冲。还记得最近网络上流传的一幅漫画: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躺在摇篮里,摇篮上挂着一张大纸,上面写着:高考倒计时:离高考还有6205天!我相信,作为一位中国人,谁看到这幅漫画都能心领神会,又都觉得其对中国孩子生长的悲惨境遇概况之精准,对国人教育孩子的疯狂举措批判之深刻!

“除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正是因为看到了国人教育目的之泛滥,目的之强大,目的之愚蠢,周国平先生才痛心地做此忠告。我们的教育,上至国家,中至学校,下至家庭,目的太多了,太明显了。有培养“接班人”的目的,有“光宗耀祖”的目的,有“出人头地”的目的,有“争名夺利”的目的……我们家长想的,谁谁谁家的孩子考大学办喜酒了我家也要,是谁谁谁家的孩子出国留学了我家也想。于是就有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有了“严师出高徒”的理想,有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信念……这样的理想信念组成的家庭、学校、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在熔炉里接受煎熬。十几二十年过去,这些孩子就修炼成果,他们中当然不乏像齐天大圣一样火眼金睛,武艺高强的成功者。但更多的是烧得变了形的“产品”,他们被磨掉了菱角,蒸发了灵气,驱散了兴趣。他们身坚似铁,心空如也。记得著名作家三毛曾经悲哀地写道,有一次回家,带侄儿们外出旅游,让他们亲近大自然,带他们认识狗尾巴草,但孩子们毫无兴趣。其中一个女孩为了不让姑姑扫兴,只是远远地站着让姑姑给采一棵草给她。一回到家,孩子们立即沉迷到电视当中,无人做声。这是中国孩子现状的一个缩影,三毛当年的悲哀现在成了我们国人的悲哀!

痛定思痛,该是我们反省自己的教育的时候了。“教育的使命就应该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的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周国平先生这样说。我所理解的好老师不是那种凡事亲力亲为,凡事照本宣科,努力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师。而是能够关注孩子的个性,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给孩子最大的生长空间的老师。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其中的年轻美术教师尼康是印度人心目中的好老师,也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他阳光、活泼、多才多艺。他的美术课就是和孩子们一起狂欢,一起欣赏窗外的大树和天空的色彩。当孩子们拿起画笔准备画讲桌上的东西时,他统统拿走:“难道你们想画的,仅仅是这些?你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就是这样一位热情的老师,为了一个孩子流过痛心的眼泪,那就是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小男孩伊桑。谁都没有发现这个孩子患有这样一种可怜的病,包括他的父母。他们只是一味地指责他懒惰、愚蠢、固执。外界的排挤使他自卑、恐惧、对任何东西都失去了兴趣,包括最热爱的美术。尼康不停地关注这个“油盐不进”的孩子,发现了他的症结所在,为了帮助他。他带领孩子们来到校外那口水塘游戏,他跋山涉水去找他的父母沟通,他三番五次向校长争取一次全校美术大赛,最终冰释了孩子心中的伤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地球上一颗闪亮的星星,都应该按照他自己的人生轨迹成长,哪怕是看上去像白痴的孩子。我们的教育不是一味地灌输,压制,甚至打击。而是陪伴,引导与静静地等待。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你忘记了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剩下的就是教育。那剩下的该是什么呢?是一小部分常识,一大部分思考的方法与习惯,还有许多教师高尚人格的深刻影响。这一切凭的不是记忆与背诵,而是早已深入骨髓的无法改变的东西,这就是教育的伟大力量。

难道民间版本的西游记结局偏巧暗合了这种教育理念?经历了九九八十难的唐僧所收获的不是白纸黑字的经文,只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剩下的全是自己对佛的深刻领悟。

那么完美教育者也不必再去背诵哲人的著作,只在心中常念“教育即生长,除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就够了。

周国平文集读后感

(二)一、哲学的真谛

最早接触哲学,还是在中学的政治课上,那是不得不学的,当时我的班主任带这门课,虽然不是主课,但上了几堂课后,我就被这门课吸引住了,课堂上我成了活跃分子,老师也最喜欢提问我,直到现在只要提起中学时代,我就会想起那个给我感觉淡泊又睿智的哲学老师。而自发地去阅读哲学类书籍,应该是在大学和工作以后,从随笔、随感录开始,培根的人生随感录、蒙田的随笔集,曾经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沉浸在哲言的智慧中。后来也尝试去看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但却被它们的高深晦涩吓跑了,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小册子上读到的著作精选,而对哲学的看法是,包含着很多睿智的名言隽语的高深学科。

真正想静下心来写点哲学的话题,还是在读了《周国平文集》以后,因为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太多我想说的话,产生了太多的共鸣。所以,我第一次想在自己的BLOG发表系列文章,以诠释我对哲学的理解,和哲学带给我的喜悦。

周国平喜欢上哲学,也和随感录有很大关系。他说“每当我捧读一部哲学巨著,即使它极有价值,我也会觉得自己是在做功课,搞学问。读好的随感录,却好象在和作者谈心。”“学问真是做不完,即使是哲学界的朋友,聚在一起摆学术的谱,彼此搞不同的课题,也有隔行之感。但是聊起世态人情来,朋友间时有妙语博人一笑又发人深省,便打破了学术的樊篱,沟通了心灵。”“只要人生智慧相通,学海无边又何足悲叹?读随感录时,我获得的正是类似的慰籍。”

读到这里我已经克服了自己对哲学的那种即渴望又逃避的心理,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你不一定要读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也可以了解哲学,也可以体会到哲学的智慧。

那么,哲学的真谛是什么呢?我从周国平的话中读到了这些东西,他说,他尤其喜欢赫拉克利特,“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我寻找过我自己”,“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些格言串在一起,相信哲学就是教人智慧,智慧就在于寻找自己,暗自把那些博学而从不寻找自己的人讥为“美丽的猴子”.哲学的真谛其实就是教人智慧,寻找自己,就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博学未必智慧,让人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博学的人是如此乏味?我甚至认为哲学就是教你“道”的学科,认识了“道”,就获得了灵气,即使步入全新的领域,你也不会迷失。这或许就是很多领域的佼佼者都出自哲学专业的原因,比如索罗斯等。

认识了哲学的真谛,我就不再把它当作是高深晦涩的学科,是表现自己深刻的装饰品,它和其他学科一样,甚至比其他学科都重要,完全可以跟一个人的生活走得很近。

我做了一个决定,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中,在合适的时间我一定会为他引入智慧的哲学。

二、书和文章

说起书来,我就会想起大学时的图书馆生活。开始是利用课余时间泡图书馆,后来发展到课堂时间也泡。记得有一门叫做《线性代数》的课,我上完第一堂课后,就认定了这是一门既无用也无趣的课,是无论如何不会提起我的兴趣的,从第一堂课后直到考试,就再也看不到我的身影,我旷了一学期的课,时间全部在图书馆度过。那时读的多为社科类和文学类书籍,特别是外国文学,()那种一心读书的生活真的很享受。从那时开始,读书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周国平说:“大凡人只要有法子靠实际的交往和行动来排遣寂寞,他就不肯求助书本。”只有到了“被剥夺了靠交往和行动排遣寂寞的机会,”或者到了“怀着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他才会用书来排遣这无可排遣的寂寞。”“如此看来,逆境和困境倒是有利于读书的。”

我不想说我喜欢读书的原因,是我一直生活在逆境和困境中,正如周国平论述悲剧情感时所说,“有的人一生接连遭到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我肯定属于后者,即使我一帆风顺,悲剧情感也依然会笼罩着我,更何况我不是一帆风顺的人。那是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和孤独,我惟有在书中找到自己,得到些许安慰和精神享受。

直到现在,书都是我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在每天步行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家书店,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时进去看看,每当我买到一本好书,想到夜深人静,独坐灯下阅读时的快乐,喜悦之情便溢于言表。

对书的选择,我完全赞同周国平的观点,“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关于文章,特别是散文,周国平认为平淡是极境,平淡而且有味,是好的散文必备的条件,“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如何做到文字平淡有味呢?周国平用了很形象生动的比喻:

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无病呻吟,不要附庸风雅。

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了,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持原味。不要做作,不要堆积辞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故作高深,等等。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

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汤,冲淡了原味。文字贵在凝练,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尽量少说和不说废话,而且在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无的字。

周国平关于文章的观点,和我在《自然是最高境界》拙作中提到的,那段林清玄对于文章的描述如出一辙,“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自然平淡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是为信也。

三、爱和幸福

谈论爱和幸福,在我看来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千百年来,爱一直是人类经久不衰的话题,幸福是每一个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即使现在当我想着“爱”时,也是怀着万般的柔情,就怕自己一不小心,损坏了它的神圣。但是,关于爱和幸福,从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那是一种含混不清、不太确定的东西。如果让我说自己对爱和幸福的感受,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儿子出生后的那些日子。我常常坐在他的床前,看着他熟睡的小脸,端详着他的眼睛、鼻子、嘴巴,拉着他的小手,审视着每一根手指,莫名地为它们的健全而感动。我就这样默默地看着他,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在那个时刻,我懂得了爱一个人是如此美好,如此幸福,我甚至觉得爱比被爱更加幸福。

哲人们对爱和幸福有很多观点,周国平说:“自古以来,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和婚姻始终被视为个人幸福之命脉所系。多少幸福或幸的喟叹,都缘此而起。按照孔德的说法,女人是感情动物,爱情和婚姻对于女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即使是行动动物的男人,在事业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功,倘若在爱情和婚姻上失败了,他仍然会觉得自己非常不幸。”

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人在异性世界中都可能有一个最佳对象,一个所谓的“惟一者”、“独一无二者”,周国平引用莫洛亚的话说:“如果因了种种偶然(或者必然)之故,一个求爱者所认为独一无二的对象从未出现,那么,差不多近似的爱情也会在另一个对象身上感到。”期待中的“惟一者”,会化身为千百种形象向一个渴望爱情的人走来。也许爱情永远是个谜,任何人无法说清自己所期待的“惟一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只有到了堕入情网,陶醉于爱情的极乐,一个人才会惊喜地向自己的情人喊道:“你就是我一直期待着的那个人,就是那个惟一者”.而“惟一者”的出现往往是幻想、痴情的结果。周国平相信,“幸福的爱情是一种能不断地激起幻想、又不断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真实。”

孤独也是一种爱。周国平说,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无爱的心灵不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我相信,在这一刻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究竟什么是爱?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周国平说:“爱就是对被爱者怀着一些莫须有的哀怜,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怕她(他)冻着饿着,担心她遇到意外,好好地突然想到她有朝一日死了怎么办,轻轻地抚摩她好象她是病人又是易损的瓷器。爱就是做被爱者的保护人的冲动,尽管在旁人看来这种保护毫无必要。”

我说,爱还是莫名其妙地哭,莫名其妙地笑;爱还是奉献,不求回报地奉献,心甘情愿地为他守侯,守侯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爱还是遗忘自己,明知道丧失了自我就失去了价值,丧失了被爱的魅力,但依然义无返顾地为了爱遗忘自己。

什么是幸福?我认为,幸福就是被自己深爱的人爱着。幸福的极致就是和自己深爱并深爱自己的人白头到老。

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我死时的情景:当我又老又丑又多病,躺在病塌上的我,温柔地看着他,回想着我和他共同走过的人生之路,他拉着我的手亲吻着,深情地凝望着我,仿佛看着一个宝贝。我希望我的生命在这一刻定格,就让我这样在他怀里幸福地死去。

四、关于女人

女人是男人永恒的话题。

周国平说:“有两种男人最爱谈女人:女性蔑视者和女性崇拜者。两者的共同点是欲望强烈。历来关于女人的最精彩的话都是从他们口中说出的。”女性蔑视者只把女人当作欲望的对象。他们或者如叔本华,终身不恋爱不结婚,但光顾妓院 ,或者如拜伦、莫泊桑,一生中风流韵事不断,但决不真正堕入情网。叔本华说:“女性的美只存在于男人的性欲冲动之中。”他要男人不被性欲蒙蔽,能禁欲就更好。拜伦简直是一副帝王派头:“我喜欢土耳其对女人的做法:拍一下手,'把她们带进来!' 又拍一下手,'把她们带出去!'”女人只为供他泄欲而存在。

“女人好像不在乎男人蔑视她,否则拜伦、莫泊桑身边就不会美女如云了。”我也很奇怪为什么这些人身边从不缺少女人?周国平如是解释“虚荣心(或曰纯洁的心灵)使她仰慕男人的成功(或曰才华),本能又使她期待男人性欲的旺盛。一个好色的才子使她获得双重的满足,于是对她就有了双重的吸引力。”也许,周国平的解释带有普遍性,但是我仍然很难理解这些女人,难道她们就不在乎男人对她们毫无顾忌的伤害吗?就不在乎是不是拥有一个男人的真心吗?

女性蔑视者往往是悲观主义者,他的肉体和灵魂是分裂的,肉体需要女人,灵魂却已离弃尘世,无家可归。由于他只带着肉体去女人那里,所以在女人那里也只看到肉体。对于他,女人是供他的肉体堕落的地狱。女性崇拜者则是理想主义者,他透过升华的欲望看女人,在女人身上找到了尘世的天国。对于一般男人来说,女人就是尘世和家园。凡不爱女人的男人,必定也不爱人生。

我相信周国平是一个热爱女性的人,如果要在女性蔑视者和女性崇拜者之间选择,毫无疑问,他应该是女性崇拜者。“男人一旦和女人一起生活便自以为已经了解女人了。他忘记了一个真理:我们最熟悉的事物 ,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也许,对待女人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人,永远保持第一回接触女人时的那种 新鲜和神秘的感觉。难道两性差异不是大自然的一个永恒奇迹吗?对此不再感到惊喜,并不表明了解增深,而只表明感觉已被习惯磨钝。我确信,两性间的愉悦要保持在一个满意的程度,对彼此身心差异的那种惊喜之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从他的话中我找到了证明。

那么什么样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呢?周国平说:“一个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她的魅力不但能征服男人,而且也能征服女人。因为她身上既有性的魅力,又有人的魅力。”“好的女人是性的魅力与人的魅力的统一。好的爱情是性的吸引与人的吸引的统一。好的婚姻 是性的和谐与人的和谐的统一。性的诱惑足以使人颠倒一时,人的魅力方能使人长久倾心。”

我再次从周国平的语言中感受到了哲人的智慧,而更加精彩的还在后面。“我欣赏的女人,有弹性,有灵性。弹性是性格的张力。有弹性的女人,性格柔韧,伸缩自如。她善于妥协,也善于在妥协中巧妙地坚持。她不固执己见,但在不固执中自有一种主见。”“弹性的反面是僵硬或软弱。和僵硬的女人相处,累。和软弱的女人相处,也累。相反,有弹性的女人既温柔,又洒脱,使人感到双倍的轻松。”“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有灵性的女人天生慧质,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谛。她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灵性的反面是浅薄或复杂。和浅薄的女人相处,乏味。和复杂的女人相处,也乏味。有灵性的女人则以她的那种单纯的深刻使我们感到双倍的韵味。”

读到这里我简直想拥抱周国平了,他使我原本有些混沌不清的想法完全明朗化,他用准确,不,是精确的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意犹未尽,再来欣赏一下周国平对风骚、放荡和性感的定义。“性感”是对一个女人的性魅力的肯定评价,“风骚”则用来描述一个女人在性引诱方面的主动态度。风骚也不无魅力。喜同男性交往的女子,或是风骚的,或是智慧的。你知道什么是尤物吗?就是那种既风骚又智慧的女子。放荡和贞洁各有各的魅力,但更有魅力的是二者的混合:荡妇的贞洁,或贞女的放荡。

面对周国平精辟的论述,我又一次体会到哲学带给我的喜悦。

五、关于人生

关于人生的话题,实在是太沉重、太乏味,也太容易令人想到教科书之类,所以,我一直避开这个问题。但是,哲学的主要使命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某种最高真理的寻求,哲学又岂能回避关于人生的话题?

人生的本质是什么?周国平说:“人生的本质决非享乐,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看到人所必有的不能和限制,这是智慧的起点”,“认识到人的限制、缺陷、不完美是绝对的,困境是永恒的,他已经是在用某种绝对的完美之境做参照系了。”我赞同周国平的观点,人生的本质是苦难。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使苦难的人生变得有意义。有一句烂熟于心的话:“生命的意义在于爱和创造,在于奉献”,如何赋予这句空洞的话以生命力,还是来看看周国平的解读吧。

周国平引用了圣埃克苏佩里的《要塞》,在他眼里这是一个特殊版本的《圣经》。沙漠和要塞是书中的两个主要意象。沙漠是无边的荒凉,游牧部落在沙漠上建筑要塞,在要塞的围墙之内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在宇宙的沙漠中,我们人类不正是这样一个游牧部落?为了生活,我们必须建筑要塞。没有要塞,就没有生活,只有沙漠。人跟要塞很相像,必须限制自己,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人打破围墙要自由自在,他也就只剩下了一堆暴露在星光下的断垣残壁。这时开始无处存身的忧患。”“没有立足点的自由不是自由。”那些没有立足点的人,他们哪儿都不在,竟因此自以为是自由的。没有自己的信念,他们称这为思想自由。没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称这为行动自由。没有自己的女人,他们称这为爱情自由。可是,真正的自由始终是以选择和限制为前提的,爱上这朵花,也就是拒绝别的花。一个人即使爱一切存在,仍必须为他的爱找到确定的目标,然后他的博爱之心才可能得到满足。“我们在大地上扎根,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牵挂、责任和爱。”

在现实世界中,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从不约束自己,从不牵挂别人,自认为活得潇洒自由,可我分明能感觉到他们内心的虚弱无力,他们以不去爱来回避应有的责任,或者把履行责任当成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每当面对他们的时候,我就会产生强烈的悲剧感,本能地想远离他们,无论他们看起来多么风光,在我眼里都是生活的弱者。

周国平继续论述道,事物的意义本不是事物中现成的东西,而是人的投入。要获得意义,也就不能靠对事物的占有,而要靠爱和创造。当你把爱投入到一个对象上面,你就是在创造。创造是“用生命去交换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 ”.这样诞生了画家、雕塑家、手工艺人等等,他们工作一生是为了创造自己用不上的财富。创造会有成败,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创造的热忱。我从周国平的哲学解读中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只有在爱、创造和责任中得到无限延伸。

另外,在人的一生中,无论何时保留一定的心灵空间都是很重要的。周国平深有体会地说:“我的这番思考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警告,同时也是对所有自愿的忙人的一个提醒。我想说的是 ,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惟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你永远忙碌,你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务所充塞 ,那么,不管你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损耗了你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我愿以本文与大家共勉,但愿我们都不要迷失人生的意义。

六、后记

我在一个姐妹的BLOG看到她描述的心中的博友形象:“那个气质如兰,手捧一本哲学书的女子一定是兰儿”,我调侃地评论说:“把我当成哲学女怪了?我以后再也不谈哲学了,毁了我小女人的形象”.还有一个博友给我留言说,周国平的东西翻翻也蛮不错,但别说是哲学好吗?

哲学真的那么令人恐惧吗?真的那么高深莫测吗?我当然不能认同,但是,我仍然担心我在别人心里的“哲学女怪”形象。我真的不想再谈论哲学了,我所看到的哲学家们的洒脱我还远远没有学会,我的心情常常是飘忽不定。就在昨天,我悄悄告诉一个姐妹,我觉得自己博不下去了。现在我又静静地坐在这里,又开始了哲学的话题。一个易于受外界左右的女人,也许真的不该再谈论哲学。可对这个看似抽象的哲学系列,我真的付出了太多的情感,以至于每完成一篇,我都要休息一段时间,以便自己能从中完全走出,特别是那篇《爱和幸福》,当我写完它时,我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几乎处于休克状态,那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我也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无论斗转星移,岁月变换,在我心里有一份执着和期待始终是不会改变的,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主要意义。

究竟是什么起因让我开始写这个哲学系列,我在哲学的魅力(1)中提到过,是阅读《周国平文集》时产生的强烈共鸣,对人生、对爱和幸福、对女人、对书和文章等等产生的强烈共鸣,以及我自己的理解和感触,使我有勇气揭开哲学神秘的面纱,静静地在这里用心倾诉,仿佛是在跟哲人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在对话中找到答案和解释。哲学究竟带给我了什么?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是快乐和喜悦,以及过度投入后的眩晕。而我最希望得到的是智慧,是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永不迷失的智慧。我得到了吗?也许。不过,有一点我很清楚,那就是,执着的仍然在执着,期待的也依然在期待。

第三篇:周国平读后感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周国平的《妞妞》不是一本让人读后“潸然泪下”的书,而是一本让人“泪如泉涌”的书。“十一”期间到新华书店买书,站着随手翻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两页,眼泪就涌上来了。从某种程度而言,流泪是奢侈的,因为泪水可以涤荡人心的许多杂质;又或许父母之爱是一种本能,对生命的敬畏与珍爱也是一种本能,这种感情一旦被唤醒,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会让人心疼。而在后来从头至尾的阅读中,我确实都被这种心疼揪痛着。

《妞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妞妞的父亲是个哲学家,母亲是个天真未泯的小女人。他们的婚姻虽有问题但感情新鲜别致。对于父母而言,妞妞无疑是一个天使,但这个天使来到人间十八个月后便被上帝召回。她徘徊在无可挽回的死亡的旅途上,却一路播洒欢笑。在此过程中,哲学家一直思考着生与死的重大问题,而小女人慢慢成长为一位真正的母亲,三个人彼此依赖,彼此温暖,愈陷愈深……

如果说死亡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命题,那么妞妞则是很早就直面的。她既是无知的,又是代表灵性的。她泡沫般的短暂一生,似乎专为承受苦痛而来,她生命的序曲同时也意味着终结。但她始终兴致勃勃地“呀呀”学语、学步、学看世界,不曾计较生命的一寸寸逝去,而是以童心拥抱每一寸获得;哲学家是代表父性的,小女人是代表母性的,他们看世界、看待生与死的角度和方式都不相同,他们沉沦的姿势也全然不同。妞妞夭折后,哲学家与小女人选择了分手,但妞妞永远是他们生命中的至痛,永远停留在彼此的记忆里。

每个生命都是偶然的,但这并不妨碍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有些生命是短暂的,但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妞妞》一书没有那种呼天抢地的大悲大痛,它拉家常式地娓娓道来,不渲染,不溢美,它的苦与笑都是直击人心的,它对生命的尊重和爱让人肃然起敬。这不仅是一本不幸的父亲悼念他早夭爱女的书,更是一本颂扬生命,也缅怀和反省生命的书。本来很容易沾染的文人习气,因哲学的底子而显厚重;本来很容易出现的伤情、滥情,因情真意切和克制收敛的叙述方式而感人至深。

沉浸在书里的那几天,每天洗完脸照镜子的时候,我都会格外认真地端详自己的眼睛。我开始原谅它的近视,原谅它的单眼皮,原谅它的不亮不清澈,而格外感恩父母给予自己一对完好无损的瞳孔,因为没有什么比阻碍我与世界自由的视觉接触更为可怕。我想象着妞妞那黄色的“猫眼”长着丑陋而可怖的肿瘤,正渐渐往眼睛外面长,吞噬光明,继而吞噬妞妞可爱的美丽的娇小的生命……

十八个月,目睹一个生命从诞生到萎谢,经历悲剧的每一个幕次、每一处细节,体验大悲大喜。纵然那“喜”是卑微的、命运间歇性的赐予,也因此而尤显弥足珍贵。这出“将美撕毁给人看”的悲剧,自始至终是那么完美地、也是令人心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剧中人物无论是妞妞、还是身为哲学家的父亲(作者)、小女人的母亲(雨儿),甚至配角阿珍等等,都无限深情地投入,决不懈怠其中任何一个细微处,哪怕如芥豆之微。虽哭笑不由人,但都全力以赴……

从前读陆幼青的《死亡日记》,读陶金的夫人追忆、悼念丈夫的书,都远远不可能有这样的震撼。比起《妞妞》,前两者多少是造作的——尽管这样说是对亡者的亵渎,请原谅我无意中的不敬。

第四篇:周国平读后感

这样突兀的标题,缘由来自于近日所读周国平的散文集——《各自的朝圣路》。

作者认为,交往和独处是人在世上活着的两种基本生活方式,人们习惯只以某人和他人交际能力的高低来判定某人,却往往轻视甚至忽略了一个人的独处能力,也是人生体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独处的光阴,可以沉寂,可以幻想,可以思索,可以整理,甚至什么也不做,就用来漫无边际的发呆也未尝不可。

活在这纷乱噪杂的世上,要听要学要懂要接受要认知的东西好多好多,久而久之来者不拒,仿佛内存不够用,交通堵塞的情形时有发生,用孤独的心理经历去消化、整理、删除、沉淀它,是再好不过的了。从独处的消极意义来说,人性处于被压抑和蹂躏的极端环境中时,被迫遭受着长期的孤独与苦痛,也往往催生了一大批传世名作的诞生。

更有甚者,作者援引国外学者的观点认为,惧怕孤独、害怕独处的人,只具有“虚假的自我”,不敢也不愿直面空灵的自我,换言之,无颜面对自己的上帝!他们只能一味的顺从迎合外部,而没法通过自己内心世界的强大,征服世界和他人,当然了,他根本连自己也不能说服。

借奥伊肯的观点,现代人处在“社会生存情绪激奋而精神贫乏的疯狂漩涡”当中,现实需求令人们几乎将生命力全部投注到如何更佳的在外部世界中立足,而怎样面对自己内心世界这类的冷门话题,则被束之高阁。人不敢不愿独处的理由之一,往往是疑心自己被归为无能力人群。是呀,这都什么时代了,怎么还能一个人呆着呢。

再提升到宗教意义来讲孤独的话题,很多宗教的诞生,都是在孤独冥思中顿悟开化立地成佛的。若干得道高人也偏好在云淡风清的绝壁前隐居独处,也许只有在那样的环境里,凡夫俗子的灵魂才能更好的接近神灵,去忏悔,去感悟,去聆听吧。

多点独处,多点眷恋留给孤独吧。孤独并不可怕,怕的是无法处理孤独中的心理感受,亦或压根没法承担孤独中的沉静寂寥,而凭空生出对于独处莫须有的恐惧来。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读后令人叹服——“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我读了我与地坛这本书,这一篇由中国著名作家史铁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写而成的抒情散文集,史铁生用朴实的语言和记叙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与感悟,每一篇文章都写的很细腻,我具体描述一下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散文—— 我与地坛的读后感。

作者在双腿残疾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什么都找不到了,在那个时候,他找到了地坛。作者觉得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说一个人更容易看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他经常在地坛里或默坐,或呆想,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窥看自己的心境,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在文章中史铁生写到:“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作者当时双腿残疾,自暴自弃,以为自己是最痛苦的那一个,但十几年后才发现有一个不幸的儿子的母亲才是最苦的那一个。作者那时一天到晚都在地坛里,能理解他知道他心中的苦闷的母亲并没有阻止他出去走走,但母亲因为担心作者常常跑到地坛附近,远远的望一眼他的背影再默默的回去。有时候找不到作者,她便会焦急的四处寻找,作者当时看在眼里,却没有出声叫她:“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

在感受到作者深深的自责的同时,我想到了我的母亲。现在这个时代,一般像我们这种年纪都是跟一群朋友在一起玩,跟父母在一起的人都很无聊。我觉得我没有那么极端,但还是渐渐跟母亲疏远了。作者说他有一次回去拿东西就看到他母亲还保留着原来的姿势,我当时就想到了每次出去玩妈妈都会跟在收拾东西的我后面叨唠什么要注意安全啊,小心色狼啊,谨防小偷啊。我每次都会好好好地敷衍一下就出门,读了《我与地坛》之后我就开始想,每个母亲都会关心自己的孩子,妈妈在背后实际上会有多担心,但我却还嫌她烦,想到这里我就感觉跟作者感同身受,但我觉得我比作者幸运,因为我的母亲还健在,我还有悔改的机会,而作者只剩下无限的懊悔。

我觉得母亲像水,温柔地围着你,拥抱你,在你要摔倒的时候接住你。俗话说柔情似水,我认为母爱就是这样,水在平静的时候就像母亲和蔼可亲,温柔的时候,但水的深处远处会有小小的骚动,就像母亲平时为我们担心一样;水会有波涛汹涌的时候,母亲也是,但母亲的焦急与怒火肯定因为孩子犯了错或者被欺负了;水也有结冰的时候,这时候母亲是心寒了,世上有太多的不孝子,一直辜负母亲的培养和期待,只会索取不懂的付出。母亲的一举一动,她的情绪的起伏,她的悲喜,无时无刻不关系着她的孩子。母亲是伟大的,不然怎么会有“母爱无私”这种说法呢?我们在水里无论怎么打闹水都不会打还你,我们有时候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都会跟母亲发泄,态度很差,但母亲会包容我们,会倾听,会为我们指明方向。母亲为我们做的事情可远远不止这些,我们的日常生活:做饭,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等全部都是母亲一个人做;我们在学校里做错了事情,去学校里听老师的指责和批评的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母亲,而她们每次出来都会笑一笑说没关系,下一次改进就行了;我们的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就算形式不同母亲会一直在旁边陪着我们,叮嘱我们,鼓励我们......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过: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不仅是男孩子,女孩子也一样。我们经常会在各种书里面看到作者直到长大成人以后才明白母亲有多辛苦,从而开始感叹和后悔,但很多人现在就算看再多这样的书也无动于衷。我非常庆幸我在向不归路张望的时候被史铁生拉了回来,所以我也想告诉所有人不要再错下去了,好好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东西,不要等失去了之后才懊悔。

史铁生用朴实但却让人印象深刻的语言,虽然没有直说,但描写出了自己对当时一直让母亲担心操劳的后悔和对母亲的无尽思念。我想他跟我一样,也想表达要好好珍惜自己的母亲,因为现在他懂了,但后悔也来不及了。

第五篇:读后感文集

文 集 赵思涵六(3)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读后感

我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我深有感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她一生只有十九个月光明与声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师的帮助关爱下,在亲朋好友的成全中,海伦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哈佛大学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士学位。她始终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四处募捐用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创造受教育的机会。她曾周游世界各地,为残疾人加油鼓劲。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教育家。

她的世界只有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但她却顽强地认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

第三天:我将在当前的日常生活中度过,到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体验他们的快乐、忧伤、感动与善良。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这正是对海伦的真实写照。

《单翼天使不孤单》

-----读后感

“单翼天使甚至会比那些双翼天使飞得更高!”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读到这里,你一定会奇怪什么是单翼天使?就是那些失去了父母其中一个的孩子,其实他们也失去了一只翅膀。

《单翼天使不孤单》是我至今为止读过的最感人的书,讲了一位单翼天使张小伟在小学时期的经历,张小伟是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但由于父母的关系,他不得不隐藏自己,因此而没有朋友。令张小伟意想不到的是,自己身边也有许多像自己一样的单翼天使,张小伟鼓起勇气去跟旁边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结果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而他的那只翅膀也回来了。

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像书中的张小伟那样的单翼天使,只是我们察觉不到而已。我的家人很多,亲人也很多,除了我的堂姐之外,其他全部都是双翼天使。我的堂姐的妈妈跟她爸爸吵架了,而且越吵越大声,最后离婚了。我还记得,离婚那天,我的堂姐热泪盈眶,她还勉强笑着说:“泳然,我不是因为我没了爸爸才哭,而是因为我的妈妈,她太委屈了。”说完又哭起来。为什么孩子的父母不为自己的孩子想想?既然知道两个最后合不成,为什么又在一起?为什么父母犯的错就要给孩子承担?我的脑海里一直转着这些问题。我要用友谊来补这些孩子,我暗暗下了决定。这个世界每个孩子将有两只洁白宽大的翅膀,那另一只翅膀就是朋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单翼天使不孤单

单翼天使们,相信我,你们只要有了朋友,有了友谊,将会比那些双翼天使飞得更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后感

说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想必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吧!书里讲了一位坚强,勇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说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什么使自己继续活下去呢 是毅力.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自从认识水兵朱赫来以来,他的心被共产党吸引住了.经过几番波折,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他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在战争中他也受了不少伤.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被弹片击中头部,死里逃生.痊愈后,保尔没有忘记党,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十几岁就立足杀场,英勇杀敌,热爱祖国,在战场上,他被砍了好几刀都大难不死,为什么 仍然是毅力.年轻的他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疗伤的机会他也不愿意放弃工作,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我的心好象在水里扔下了一块大石头,久久不能平静.我佩服保尔·柯察金那种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讨厌故事里维可外多那种小贵族.保尔·柯察金的影子时时在我的脑子里浮现,鼓励我要像像他一样做一个坚强,勇敢的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困难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勇敢地去面对,等事情一过,你会发觉,原来自己是有毅力的.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下载周国平文集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国平文集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周国平妞妞读后感

    周国平妞妞读后感范文一我读过的书有很多,但最令我感动的是一本叫《妞妞》的书。它告诉我们,一个名叫妞妞的女孩,生下来就得了绝症。但她乐观、坚强,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渡过了灿......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大全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3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以下......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篇一:周国平散文读后感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好像是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寒暑假之外,就不会有时间看书了似的。当然,假期所读的书与平时读的完全不在同一档次,毕竟......

    周国平宝贝宝贝读后感

    周国平宝贝宝贝读后感学校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平台,与市图书馆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揭牌仪式上市图书馆赠送我校教师一批书,在同时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周国平的《宝贝宝贝......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篇一:周国平散文>读后感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好像是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寒暑假之外,就不会有时间看书了似的。当然,假期所读的书与平时读的完......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

    时光里盛满父爱——读周国平散文集《宝贝,宝贝》王波毫无疑问,周国平的散文集《宝贝,宝贝》是其众多作品中又一部让人读之手难释卷,感动不已的作品,字里行间充盈着的父爱,不断完成......

    周国平教育读后感

    周国平论教育心得 王小红 教育应该要培养怎样的人?成功的人要具备什么品质?这两个问题是要从事教育的人首先要思考的。周国平是学哲学的,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就一定会把这个专业背......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1周国平是我很喜爱的作家。看他的书是高三时候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他的书陪伴我整个的高三生活,用思考与哲理给我浮躁的心情增添一股沉静的清泉。周国平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