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爱呵护心灵
《用爱呵护心灵,用心诠释教育》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太和三中附小的xx,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呵护心灵,用心诠释教育》。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细品《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我深深地感动了。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它像兄长、像一位多年的老朋友,在你的身边娓娓道来,细数自己教育教学成长的经历和蜕变之路,让你从中找到自我,得到升华。作者那鲜明的教育理念、睿智的管理手段、新颖的教学方法,让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掩卷长思,收获颇多:
李老师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真爱是土壤,宽容是营养,学生就像自然界中生长的万物,有了适宜的土壤和充足的营养,没有不成才的道理,关键是我们看待成才的标准是什么!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热爱他们,这是李老师对“管理”一词的诠释。领导管理教师,需要尊重,要让每个教师都感到自己重要;教师管理学生,需要尊重,要让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重要。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摒除以往以权压人的管理思路,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然一新,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呼吸的教育。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是用心去诠释的教育!
老话说“教不严,师之惰”。可如今,我们的老师,管得不谓不严、理的不谓不宽,但厌学者比比皆是。师生关系屡屡恶化。有人拎着刀砍老师,有人天天都想揍老师,这是为什么呢?是教师太凶了?还是我们的学生太不知感恩了?都不是,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随着人权独立的普及、人的个性化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的出台,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方法都和过去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还墨守陈规,还老拿“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那一套来管学生、唬学生,势必遭到失败!李老师说:“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新形势下,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默默地站在一旁,用爱呵护,用力鼓掌,用心欣赏!欣赏他们的创造,欣赏他们的成果。
所以,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师生都能自由呼吸、自主发展的教育。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时代要求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而不是束缚、压抑、限制人。陈景润教不好初中数学,不影响他成为数学家;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不影响他成为全球首富。为什么我们对学生的要求要千篇一律呢?为什么非要培养成千人一面孔?是树苗,我们就把他培养成参天大树;是麦苗,我们就把他培养成丰收的麦穗;是小草,我们就把他培养成绿野千里,这不是很好吗?你非要让猫长成老虎,让企鹅长成猴子,让猪长成大象,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就闹出这样的笑话!这不仅苦了孩子,也害了教育!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为了教育的自由呼吸,让我们用爱呵护心灵,用心诠释教育!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2014、02、28
第二篇:一班 《用爱呵护幼小的心灵》
用爱呵护幼小的心灵
多文中心学校 庞肖之
我担任一年级二班的班主任,班里五十七个学生中,有六个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个学生叫赵小康。“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和不良行为习惯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父母在外打工,一年回来不了几次。小康交给他爷爷奶奶看管。爷爷奶奶要干农活,平时都不怎么管他,租了一间房子让他与姐姐住在校园外,只要给钱,就不管了。觉得小孩上学了,一切交给老师就行了,对他的学习都放任不管。因此,孩子养成了散漫的生活态度。而且学习习惯也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不遵守纪律,爱逃学,乱花钱,爱吃零食,不讲卫生。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有时还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那种无可救药的讨厌的学生了。因此我开始慢慢的观察他,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家校联合,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可以与他们取得联系,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通过跟爷爷奶奶面谈或打电话。让他爷爷奶奶知道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责任,要求他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告诉他们父母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还要求父母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我也经常告诉他家长对小康要多鼓励,少批评。
2.以爱呵护。我经常找他聊天,聊生活、学习,想到什么聊什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消除他的困惑,让他知道我一直在关注他。生活中有了困难,我会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帮助他。我还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使他产生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上课时,他静静地坐好,我冲他赞许地一笑;当他犹豫地慢慢举起了手时,我对他投以鼓励的目光;当他工整地完成作业时,全班的掌声带给他成功的喜悦;当他犯了错误时,等待他的是老师宽容的面孔。从而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
除外,通过班集体活动,让他感觉班集体的温暖。让他对班级产生向往感,友爱感。无形中在集体里自然受到教育。
经过大家的努力,小康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上课能专心听课了,也讲究卫生了,少吃零食及不乱花钱了。还能看到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泼的身影,听见他开朗的笑声。
总之,“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一起拿出爱心与行动,相信不久的将来,“留守儿童”也跟其他小孩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三篇:用心呵护学生,用爱点亮心灵
用心呵护学生,用爱点亮心灵
---访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菲
二十三年,一段不短的岁月,二十三年,她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教育事业。过去的那些日子,像绵绵的小河带着欢歌笑语夹着苦辣酸甜在她心中流淌。她无悔,用青春热血浇灌桃李芬芳;她庆幸,从教育的春天走进新时期教育的百花园;她思考,面对未来,现在该怎样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一直以一颗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求知的脸庞。以对教育事业的耿耿丹心,默默奉献,不断将人生的砝码投向自己所钟爱的教育教学工作。一路走来,她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她就是大同大学教育教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心理系党总支书记—王菲。
主持人:王菲老师,你好!你被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推荐为“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候选人,你的参评格言是什么?
王菲:我的参评格言也是我的为人处事原则,即:想,要壮志凌云;做,要脚踏实地。主持人:你能阐释一下吗?
王菲: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不例外。孔夫子说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人生之乐也”。做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最大的梦想便是桃李满天下。要实现这个梦想,就必须要有所想法,有所作为。
我也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只有行动才能更接近梦想。行动,便要脚踏实地。虽然教师这个职业很累很苦,但是辛勤付出后,收获到的却是精神的满足。
主持人:作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大学教师,你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王菲:我想学生喜欢我,除了认真教学以外,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我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吧。二十三年来,我一直在努力让我的学生从老师这里感受到与父母一样的爱。谁有困难了,不管是学习上、生活上还是感情上的问题,我都会主动去帮助他们解决。我也在奉献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主持人:2011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你听到学生永丽的生病消息时,毫不犹豫地带上医疗费用及五岁的小儿子赶到了医院,请你谈谈你当时的想法。
王菲:那天我的爱人在外地出差,我跟小儿子已经躺下休息了,突然接到学生要做手术的电话,我的心揪了一下,每一个学生在我眼里都跟我的孩子一样重要,他们生病了没有母亲在身边照顾,老师便是他们的依靠。当时我也顾不得考虑其他,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便是我的学生需要我,即使时间再晚,天气再冷,我都必须去。主持人:请你谈一谈对于组织师生党员及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考察、策划5.25大型活动、迎新春文艺晚会等活动的意义。
王菲:做为基层党总支书记,可以说组织师生共同策划、积极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是我的责任和义务。红色旅游,大家都能够学到
更多的历史知识,更深刻地认识党的思想和其指导作用,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策划5.25大型活动,我们系的师生能够学有所用,深化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全校师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一年一度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更是为我们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现才艺的平台,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这个团队也更加团结,更加具有凝聚力。
主持人:你多次自费学习名师课程,无偿给学生传授房树人心理绘画等投射技术,还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学生训练普通话,你认为这么做有必要吗?
王菲:当然有必要了。虽然教师工作要求中没有规定我这么做,但这却是我的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总是在追求进步中不断成长的,我学习名师课程,可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专业的新动态。同时,我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便使这份知识的作用延伸化,可以让我和我的学生们在探讨中共同进步。只要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到更多的学生,牺牲自己再多的休息时间也是值得的。主持人:我们采访了你的学生,他们说你像老师更像姐姐,能够带给他们正能量。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你是怎样和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的?
王菲:教育关系是建立在教学关系的基础上,亲密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我天性善良活泼,喜欢与学生泡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我常常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我追求与时俱进,了解新时代学生的性格特点,努力用我积极乐观的心态,朝气蓬勃的干劲,真诚无私的友谊,宽容耐心的解读,感染和影响每个学生。我认为,教育是幸福的,与学生们在一起交流、探讨是快乐的!教育不仅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的事业。
[体验与感悟]王菲教授践行着自己的教育信念,脚踏实地,尽职尽职,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学生无私奉献、用爱呵护,用青春谱写了她华丽的篇章,她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第四篇:用宽容呵护心灵的成长
用宽容呵护心灵的成长
邮政编码: 831900 工作单位: 新疆木垒县第一中学 姓
名: 赵虹
联系电话: *** 作者简介: 1975年出生于新疆,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工作。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面对当前这些娇生惯养、活泼可爱的90后孩子们,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教书难,育人更难”。因为“育人”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人。而人格的教育必须以人格为前提,用人格来唤醒人格,用人格来塑造人格,也就是说构筑学生高尚的人格,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为此,作为教师,必须学会以山之仁、水之智、天之义、地之礼、风之信去面对一个个风采各异的孩子,尤其要善用宽容潜心呵护孩子的心灵,潜移默化的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做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做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我对此的顿悟是缘于曾经的一个偶发事件。
记得在一次政治课上,我站在课桌的过道里正聚精会神的讲解一道高考热点问题。突然,一个小纸弹落在了我的手背上,随即,我凶神恶煞的目光随着纸弹飞来的方向搜寻过去。于是,故意扰乱课堂纪律、不尊重老师、上课偷吃零食、成绩不好等等“罪状”都一股脑的定格在了××同学身上。为了不耽误上课时间,我暂时忍住了满腔怒火。下课后,我毫无顾忌地将该同学叫到了班主任老师那里,将他的“罪状”一一倾倒给了班主任,并添油加醋的对他横加指责。然而办公室里发生的那一幕令我大吃一惊,他不但没有承认错误,反而大声指责我:“不分青红皂白、小题大做、就会拿班主任压人„„”一阵疾风暴雨之后,他愤愤离去。我愣愣的站在那里,气愤、难过、无耐涌上了心头。“难道我真的错了吗?”我不由得问自己。经过冷静的思考,我想也许他的反常正说明了我的失误。紧接着,在私下的暗访中我才明白了真相:原来是因为当时上课时坐在前排他的好朋友正在打瞌睡,他想提醒他认真听课。结果,没想到那个小纸弹却不听使唤的飞到了我的手背上。尽管如此,想到他在办公室趾高气昂的“顶撞”我的情景,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教室,目光不由自主地移向××同学,他趴在课桌上,根本意识不到我的存在。刹那间,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先解决问题。随即,一股强烈的勇气鼓舞着我必须这样做: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真诚的向他道了歉,向他检讨了自己的失察,检讨了自己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检讨了自己昨天对他情感的伤害。之后,教室里“哗哗地”响起了一阵掌声。我清晰地看到那位同学脸上露出了自信、理解和宽慰的笑容。在上课时,我还发现他的表现“格外异常”,对我提出的问题积极举手回答,而且声音很大。经验告诉我:他在用这种方式向我道歉,为他昨天的不敬而道歉。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学生道歉需要道德的勇气,而这位同学以激烈的方式来申诉自己的委屈时,更需要道德的勇气,正是在这种勇气和勇气的碰撞中,迸发出的是师生人格平等的理性的火花,同时它也为学生的道德成长营造了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就在这一瞬间,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因为,此时此刻,学生感受到的是平等、尊重和理解,而教师体验到的是坦然、慰藉和升华。
这件事后,我想到了一个故事: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寺院里散步,发现有人不守寺规——翻墙出去游玩了,因为墙角有一只椅子,老禅师想了想,把椅子搬开,自己蹲在原处等小和尚回寺。不久,果然有人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院子。落地时才发现踩得不是椅子,而是师傅,顿时目瞪口呆。而老禅师却语重心长的说:“夜深了,快点加件袈裟吧。”从此,再也没有人翻墙出去玩了。这个故事给了我更大的启示:没有厉声的训斥,也没有苦口婆心的说教,有的只是无声的理解、关爱和宽容,而心灵却受到了无比的洗涤与感化。这就是教育智慧所衍生的力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需要在教育和引导中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认识还不深刻、阅历还不丰富,判断还不全面„„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们教师需要做的不是训斥、抱怨,而是理解、宽容,不是“风雨大作,电闪雷鸣”,而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教师更应该学会善待和宽容。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点微笑少一点严厉,多一些尊重少一些约束。及时将学生“犯错误”过程中不利的、消极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因素,多给学生“尝试——错误——完善”的机会,寻求师生之间认识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对话。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多一点自尊、自信,多一点自由呼吸的空间。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不得学生的一点点错误,这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还会抑制学生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里,学生才能感觉到理解和尊重,才会铸就学生乐观与自信的人格。才会让学生变得积极主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
宽容是一剂良药,能让学生医治自己的缺点;宽容是一缕春风,能抚慰学生的心灵;宽容是一泓清泉,能荡涤学生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既彰显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又给学生注入了信任、理解的强心剂,学生能在宽容的熏陶和影响中获得心灵的感悟、理性的升华,收获成功的喜悦!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宽容去呵护心灵的成长!
第五篇:用爱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用爱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教师,神圣职责并不在于只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更在于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教书与育人并重,知识与能力共举”,提高全面素养的教育观,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这种影响的力度首先决定于对学生的爱,即人文性情感的渗透。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总是良莠不齐,作为一名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用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案例介绍)比如小宇,是班里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脑瓜很灵,特长众多。但他胆子大,脾气倔,纪律散漫,常闹事,对人傲慢无礼,没有好朋友,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踏实努力做事,故成绩平平。一面是见多识广的聪明表现,一面是平平无奇的学习成绩;一面是开朗外向的性格,一面是没有朋友的寂寞。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使得小小年纪的他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他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越能享受到快乐。
(案例分析)造成小宇“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长辈的无原则溺爱。平日里小宇一直由爷爷奶奶照管、教育。爷爷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放任的,凡事都依他,于是小宇在家一直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氛围中,所以他来到学校后,也认为凡事都要依他,谁都得听他的,稍有不如他意,就肆意指责对方,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差不多每天都有“投诉”,故同学们不敢与他交朋友。
2、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小宇的父母经常在外,没有尽教育的责任,偶尔回家听到班主任的“告状”,大多采用恐吓、打骂的方式。当孩子犯了错误,他们往往先大声训斥,接着就是一顿痛打,从来不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讲道理。小宇的种种举止可以折射出其父母的教养行为。
3、被攻击者的消极反应。当小宇攻击同伴时,大多数小朋友表现为哭、向老师“告状”等消极行为。根据帕特森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一个儿童猛冲过去,去抢另一个儿童的玩具时,若被攻击者做出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那么这个儿童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的儿童。也就是说,消极的反应强化了小宇的攻击性行为。
(教育策略)针对小宇的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育策略:
1、引导小朋友正确与人交往,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小宇太具有攻击性,导致班上的小朋友不愿与他接近,久而久之,大家都对他避让三分,了解他的家长们也纷纷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跟他玩,让他们远离“灾难”。针对这种状况,我准备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首先,通过交谈我让家长了解到“受教育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力”,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就剥夺他应有的权力;其次,通过介绍让家长了解到小宇也有好的一面,如他很爱看书、画画很好等等,我们应该看到他好的地方;最后,我要求家长加强对自己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真空而无瑕的世界里,他总要经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关键是看你怎样战胜不良的影响。
(2)鼓励小朋友到小宇家串门,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从小宇平日的一言一行中不难看出,他极其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在他的意识中,他认为和小朋友拍拍打打,你拉我、我拉你,这就是一种交往。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物色几名口语表达能力很强又通情达理的小朋友,鼓励他们主动与小宇交朋友,并相邀到蒋某家去做客,以自身的言行帮助他学会正确地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以期待改善他与小朋友的关系。
2、坚持正面教育,慎用惩罚手段。孩子在生活中时常会受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在成人看来不算什么,却会大大影响孩子的情绪。由于小朋友表达情感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发泄心中不快的唯一手段就是攻击与侵犯。记得开学第一天,就有小朋友来向我报告:“老师,小宇抢别人的玩具!”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我把他叫到了身边让他单独玩玩具,结果他象发疯一样大喊大叫,乘我不注意还跑去攻击告状的小朋友。后来,我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对小宇的攻击性行为不再武断地予以制止,而是平静地分析他打人的缘由,看看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攻击别人的,如果没有外来刺激,他会不会有这种攻击行为。这样细心观察一段时间后,就可防患于未然,有效阻止小宇的攻击行为。如果他在一天中打人次数有所减少,或能偶尔用其它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就立即给予肯定、鼓励,逐步引导他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情感。与此同时,我设法引起小宇对各种活动的兴趣,并通过游戏和交谈来满足他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3、避免家庭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家长的情绪、言行是影响孩子情绪的主要因素。为此,我和小宇的家长联系,告诉家长恐吓、打骂不但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丝毫作用,而且会使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导致孩子故意不听家长的话,借此表示对家长的反抗,而家长则常常以打骂胁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小宇如果长期受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言行必定会有父母的影子,动辄张口骂人、动手打人,最终形成暴躁的性格。我还与家长达成共识:改变小宇的攻击性行为需要耐心和毅力,“不可救药”“无法挽回”等悲观想法是不可取的应有信心。此外,我还建议家长教会小宇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攻击他人的原因。在摸清孩子情感状况的基础上,多进行一些游戏,多与孩子交谈,以帮助孩子释放自己地不良情绪,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收获与启示)面对小宇的转变,父母、老师、同学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可及时通过家长收集和反馈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和变化;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使“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3、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二、用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与优秀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在后进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
(案例介绍)比如晓雨,女,六年级学生,平时少言寡语,对学习缺乏热情,喜欢看电视,一看起来就忘记了时间。从低年级开始就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在学习上多次发现她有说谎行为。同学们对她很有看法,不愿意与她交朋友。
(案例分析)造成晓雨多次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家长不正当教育方式的影响。晓雨的父母都是普通打工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孩子面前说话做事也不注意影响。因两人都在厂里上班,平时很少管孩子。对孩子的教育要么就是放任自流,要么就是粗暴训斥、打骂。
2、孩子自身懒惰心理的影响。从低年级开始,她就怕做作业,作业少就做点,作业多就干脆不做,能偷懒就偷懒。为了骗过老师,躲过家长,有时就干脆说谎。不是说作业掉在家里了,就说是头疼身体不舒服作业没有做等等。
因此,作为老师,必须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说谎的不良习惯,在学习上多给予辅导,增强自信,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教育策略)针对小宇的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育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与家长勾通,让他们明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会观察得清清楚楚。因此,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说话算数。
2、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方式,劝说晓雨父母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多跟孩子沟通,鼓励孩子求上进。不可采用随意手段去对待孩子,当发现孩子有说谎行为时,要配合老师认真分析其说谎的原因,以便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教育。
(二)创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1、故事引导。用故事来诱导孩子,说明说谎的危害,可以增强孩子避免说谎的“免疫力”。我利用活动课开展了一次主题队会,通过讲述一些因不诚实而招致严重后果的事例,启发晓雨提高认识。又通过讲述一些伟人诚实守信的故事,启发她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了认识的基础后,当课后我再对其不良行为提出批评,指出其危害,要求其改正时,她很乐于接受。
2、榜样示范。前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指出:模仿的产生有赖于榜样的特点,是指被模仿者胜过模仿者,并且被模仿者的可接近性、生动性和突出性以及权威性和情绪性都能引起模仿者的注意。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要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作同学们的榜样。
3、耐心期待。任何一个孩子的转变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他们往往会出现反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弃之不理,更不能急躁,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在帮助晓雨的前两个月,情况一直很顺利。可是有一次,她又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我问她原因,她告诉我说她昨晚肚子疼,妈妈带她到医院去检查了。我跟她母亲通话后马上就知道她旧病复发了。虽然很生气,但我没有戳穿她,也没有批评她,只是给了她改过的空间。第二天,我批到了她的家庭作业,做得很全,字迹也端正。可见她已在为昨天的行为认真改过。我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晓雨,前两个月你的表现很不错,老师为你高兴。老师希望你做个诚实的好孩子。课外活动课时,她没跟同学一起活动,老站在我的身边,脸露微笑。我仿佛是第一次感觉到她的笑也如此可爱。我知道她已经看到我的留言了,有了跟我接近和交流的愿望。我微笑着问她:“晓雨,是不是想跟老师说什么?”她低下了头,轻声说:“老师,我错了,昨天我没有肚子疼。以后我再也不说谎了,你还相信我吗?”“老师当然相信你。”从那以后,她真的改变了很多。
(案例反思)通过这个案例,使我强烈地意识到家长和教师应当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注意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越小,越会把自己所想的、所做的如实告诉家长,老师。但是有时孩子带来的是坏消息,是家长、老师所不愿听到的,比如考试考砸了,没做作业等。听到这样的真话,有些性急的家长、老师往往就会对孩子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这样就会损伤孩子稚嫩的心灵。儿童自我控制意识不强,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因此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由于年龄关系,孩子往往不能理解家长、老师的苦心,而是从消极方面吸取教训,认为说了真话、实话,反而会挨骂,那么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就不再如实说了,从此养成了说谎的坏习惯。因此,只要孩子说真话,家长老师都要对其诚实的行为加以肯定,予以表扬。肯定他们做了错事勇于承认,为人诚实正直。对孩子的过错不要粗暴批评,要和孩子一起分析所犯错误的原因,共同制定克服缺点错误的计划,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遇到孩子说谎,教师和家长就更不能急躁,要耐心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心理越来越健康。
三、用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赞美的言语,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案例介绍)比如小珊,女,小学四年级学生。成绩在班级中上等,性格活泼开朗,说话干脆利落,喜欢出风头,爱打小报告,很能讨老师的欢心。但是有个不良习惯,就是偷拿同学的钱,是个品行迷路者。同学们对她的这一点很反感。
(案例分析)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该生的过去做了一个调查了解,该生曾经一次同学家玩的时候,偷拿过同学家的手机和桌上的零钱,发现后,该生家长教育不严,有庇护现象,导致该生逐渐养成了这种恶习。(教育策略)
(一)父母的配合。在该生连续几次偷拿同学的零钱被发现后,我和该生的家长进行了电话联系,后来又进行了一次面谈,最后达成共识,首先退还了同学的零钱,严格教育孩子,要以诚信为荣,以见利贪心为耻。要求家长经常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需求,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
(二)教师的教育。虽然小珊同学犯了过错。但人无完人,圣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是一个孩子。作为班主任,我既要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也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不能因为孩子有过错而对孩子全盘否定。因此在和小珊同学谈话时,我首先肯定她的优点,明确告诉她,老师很喜欢她,很欣赏她,但唯一让老师感到遗憾的就是这个缺点,如果能改掉这个缺点,那在老师的心目中,她就是个很完美的孩子。杨珊哭着点头答应。后来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的钱又不见了,大家都怀疑又是她,小珊坚决否认,后来该生在书包的夹缝里找到了,我批评了怀疑她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了她。
(三)同学的帮助。小珊犯错了,班内好多同学都有意疏远了她,我利用晨会课,在班内进行了一次讨论,我让她在同学们的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让同学们原谅她,给她改过自新的机会。于是在这个班集体中,她又感受到了来自同学的温暖。
(四)自身的约束。对小珊同学这种贪小利的行为,我除了采用上述方法外,还要求她用自身约束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该同学在大家关注的目光中,品行习惯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她活泼开朗的性格为班级增添了许多笑声,班级里再也没有哪个同学丢失过东西,她还积极热心地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
(案例启示)一个良好的习惯会让一个人终身受益,反之亦然。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多一份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丝温情,少点责备,少点冷漠,用我们的爱心去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把孩子们引往光明的道路上来。
沟通是一门艺术,有了真诚与爱心,平等与尊重,宽容与耐心,架设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就会永远畅通无阻,永远阳光灿烂。教育的全部意义也就在于唤醒每一颗学生的心,使他们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受着情感的滋润。曾听年长的教师说过,毕业后遇到教师主动打招呼,有的仍会回母校探望老师的学生往往是当时“后进生”。优秀生在路上遇见,却视而不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前者在学生时代属于“与众不同”者,在对他们的教育问题上,教师以爱心、耐心、诚心相等,以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老师的这份爱心永远藏于他们心中,他们感谢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教育。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对“后进生”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