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借东风之写好排比句
借东风
------如何写好排比句
深圳锦华实验学校
谭周波 教学目标
1、运用“万物皆为我用“的思想开阔思维。
2、理解比喻式排比的特点,能分辨从不同角度去写比喻式排比。教学重难点
1、运用“万物皆为我用“的思想开阔思维。
2、理解比喻式排比的特点,能分辨从不同角度去写比喻式排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幅图画,让学生从中找出景物的名称。
大家刚才所看到的景物,其实在我的眼中,它们只有一个名称,那就是“我”。其实,每一个自然景物都是我们内心的反映,所以,我就是这自然之景。
二、仿写
大家看着这图上的景物,来仿写一下下面这句话。我是一朵白云,洁白无瑕。
大家试着把刚才所写的句子好好的读一读,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竟然是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诗化语言。
点拨归纳:万物和我是相通的,因为我们的心,万物之间也是相通的,也是因为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有多大,就决定了我们的眼界有多宽。只要我们借助“万物皆我心”的道理,我们就不会缺少写排比句的材料。
三、回顾
课文中的排比句: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点拨: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 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大家看看,下面的句子应该选择哪一句才能构成合适的排比句呢?
我热爱美景,我常常喜欢和它们在一起。我是那一朵白云,洁白无瑕;我是那一缕阳光,光彩夺目;-----------A、我是那一杯清茶,芬芳袭人 B、我是那一只蜻蜓,轻盈婀娜 C、我是那一片蓝天,空阔辽远
选择C,原因是它和句子中的美景相符合。与前面所设定的主题相合。大家刚才所写的句子,都是非常美的,现在我们试着分组来写一写下面这个句子。我喜欢人生的味道,陶醉时,我是一杯清茶,芬芳袭人;---------,-------;--------,--------;---------,------------。
我喜欢古代的诗人,读诗时,我是------,----------;---------,-------;---------,--------;-----------,-------------。
我喜欢浩淼的夜空,仰望时,我是------,----------;---------,-------;---------,--------;-----------,-------------。这些句子大家写得都很美,我们把它连起来读一次。
(读完)大家是不是感觉很有诗的味道?其实,诗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我们的心开阔了,懂得了,诗自然就到了。
但是,大家看看下面这样的排比句子可以吗?
我热爱美景,我常常喜欢和它们在一起。我是那一朵白云,洁白无瑕;我是那一缕阳光,光彩夺目;我是一片雪花,洁白剔透。
点拨:排比各句之间不能相互包容,他们之间或并列关系,或为承接关系,或为递进关系。
大家看看你所写的句子,是否有这样的毛病呢?如若有,改正一下。
第二篇:如何写好排比句(推荐)
如何写好排比句
(一)散句与整句效果对比
例1: 学会珍惜
我们大多在拥有时不懂得珍惜,等失去了才后悔:美丽的景色不来得及欣赏,没有珍惜青春的岁月,错失了知心的朋友„„可失去时的后悔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你在暗夜中想象黎明时,才明白昨天错过的朝霞有多美; 当你人过中年仍碌碌无为时,才明白荒废的光阴有多可贵; 当你踽踽独行在人生之路时,才明白有朋友相陪伴有多幸福。例2:勇敢
再艰险高俊的地方,也有攀登者的身影,只要勇敢,就能战胜困难。
喜马拉雅山直冲霄汉,可上面有攀爬者的旗帜;
撒哈拉沙漠一望无垠,可里面有跋涉者的脚印;
阿尔卑斯山壁立千仞,可其上有探险者的身影;
雅鲁藏布江湍急浩荡,可其中有勇敢者的故事。
(二)怎样写好排比句?
一、排比+各种句式
1、判断句式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 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
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2、设问句式
尝试是什么?
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直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尝试则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筑的墙。
3、反问句式
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对誓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难道他不知道自己扛起的是整个赵国的荣辱和尊严?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英勇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4、假设句式
如果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么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 如果只注意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明; 如果你总是抱怨朋友的缺点,那么你的人生将难以找到知音; 同样,如果你总苛求完美无缺,那么你的人生只会在遗憾中度过。
5、因果、转折、条件句式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信,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因为诚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虽然你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但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栋梁;虽然你只是一泓涓涓的细流,但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只是一只柔弱的雏鹰,但只要心存高远,终会称雄蓝天。
二、排比+诗文名句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
乐观是那肃杀秋日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是那沉舟侧畔御风航行的万点白帆,乐观是那焚烧不尽春风又生的萋萋芳草,乐观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屈原在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却“忠而被谤”的苦难中,仍能“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司马迁仗义执言而遭受腐刑,却能“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长夜沾湿”“布衾似铁”却依然将“民间疾苦”化为“笔底波澜”,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他们用全部的热情和才智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升华了自己也点缀了历史。
三、排比+名人事例
命运就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声仰天的长叹。命运就是屈原留在汨罗河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就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命运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纵然谗佞当道忠而被谤,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胜过老死户牖碌碌一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怀疑能使我们革新思想,走出误区,创造辉煌。如果没有怀疑,那么又怎么会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如果没有怀疑,那么又怎么会有伽俐略在斜塔上的经典实验?如果没有怀疑,那么又怎会有牛顿因苹果落地而产生的重力定理?如果没有怀疑,又怎么会有霍金的进一步纠正自己的黑洞理论?„„
楚怀王偏信谗言,放逐屈原,落的身死国灭的下场;项羽刚愎自用,赶走范增, 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马谡自以为是,不信王平,使得街亭失守,落得人头落地的下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难道我们还要重蹈以上失败者的覆辙吗?
第三篇:(40例)“之”字型排比句
“之”字型排比句40例
1.把“讲政治”作为立志之首,把“强本领”作为立业之基,把“勇担当”作为立事之要,把“立政德”作为立身之本.2.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内聚外联的开放之城,温暖幸福的生活之城,近悦远来的品质之城,高效和谐的善治之城。
3.政治信仰之“钙”补得更实,政治方向之“舵”把得更准,政治立场之“根”扎得更稳,政治纪律之“底”守得更牢。
4.把准政治方向之舵,恪守依法行政之责,夯实干事创业之基,昂扬争先率先之志,绷紧纪律规矩之弦。
5.思想淬炼之火烧得更旺,党性修养之魂筑得更牢,能力素质之基夯得更实,纪律规矩之弦绷得更紧。
6.彰显抗击疫情、坚韧不拔之力,展现稳中求进、经济发展之果,诠释坚守初心、不懈奋斗之志。
7.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8.塑造区域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满足人民群众期盼的关键之举,锻造硬核干部队伍的重要之策。
9.竭尽担当之心力,提升担当之境界,争作担当之表率,砥砺担当之勇,锤炼担当之能。
10.筑牢忠诚之魂,扛起为民之责,凝聚团结之力,砥砺担当之能,弘扬廉洁之风。
11.发展阶段之所需,实际成效之所悟,各方期望之所归,职责使命之所系。
12.关注企业“生存之难”,解决企业“发展之困”,实现企业“预期之稳”。
13.大国发展的必须之举,顺时应势的必然之举,化危为机的必要之举。
14.补足了精神之“钙”,坚定了信念之“基”,拓宽了视野之“镜”。
15.把稳思想之舵,厚植信心之基,凝聚团结之力,彰显实干之效。
16.坚定创先之志,彰显创先之为,提升创先之能,凝聚创先之力。
17.战略格局之变,产业赛道之变,动力转换之变,民生需求之变。
18.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稳进提质之谋,除险保安之能。
19.穿好信仰之“针”,引顺方法之“线”,扣实治理之“结”。
20.蕴含着变革之道,回答了时代之问,体现出发展之策。
21.立非常之志,尽非常之责,有非常之举,显非常之能。
22.立四方之志,树高尚之德,做务实之事,兴勤勉之风。
23.寻改革之策,找发展之计,觅和谐之道,求克难之方。
24.补精神之“钙”,充知识之“电”,加能力之“油”。
25.诠释信仰之理,传递信仰之火,深扎信仰之根。
26.坚定创先之志,提升创先之能,彰显创先之效。
27.展青年之勇敢,显青年之勤奋,助青年之进取。
28.寻求变革之道,回答时代之问,共谋发展之策。
29.探索创新之艰,埋头实干之苦,过程漫长之累。
30.不贪一时之功,不为一时之誉,不计一事之成。
31.激发奋进之志,弘扬实干之风,务求发展之效。
32.问出发展之痛,问出破解之策,问出担当之力。
33.展青年之勇敢,显青年之勤奋,助青年之进取。
34.重视程度之高,政策力度之大,覆盖领域之广。
35.岗位磨炼之苦,学习训练之苦,艰苦环境之苦。
36.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
37.强信念之基,聚实干之力,扬清廉之风。
38.补精神之钙,排私欲之毒,祛虚假之垢。
39.析困境之因,谋创新之道,强内生之力。
40.想干事之德,会干事之能,干成事之绩。
第四篇:借东风 行快船
借东风
行快船
----让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在信息网络环境中提高育人实效
郦国华
袁振华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我们的一门校本课程,也是我校大市级课题的研究内容。在本学期的研究中,我们依据“物有同渊文有同理”的规律,尝试它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正视信息技术虽是隐性,但却是不可回避的教育环境这个客观现实,抓住信息技术(网络)容量大、信息多、手段丰富、能多感官参与等特点,试图让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在信息网络环境中,更能吸引、帮助、支撑与发展学生,努力达到“借东风
行快船”的良好效果。下面就“心灵手巧剪纸花”这个班级特色建设内容为例,将我们如何通过整合、提高育人效果的操作思路及策略求教于专家。
一、借助网络信息的系统性,“走进”剪纸
剪纸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文化之一,是利用剪刀和刻刀在纸上进行艺术加工的民间造型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刚认识剪纸,是从手工书中得知的,书中那寥寥几笔却栩栩如生的鸡、虎、雪人及人物图形的剪纸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限于家乡民俗的特点,学生对剪纸的认识又是肤浅的、零碎的。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带领学生从表面浅显的喜爱,顺着剪纸的起源、方法、技能„„走进并寻找深藏的快乐。
第一节班级文化课是在网络教室上的,我们首先简要介绍了剪纸的产生与发展、大致流派与剪纸样式,便让学生在电脑的浏览器中输入“剪纸”二字进行搜索。半小时后师生交流网上见闻,学生都兴奋地汇报,有人说:
“我知道了剪纸一开始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而现在则更多地是用于装饰点缀。”
“我知道了剪纸可分为人物题材、花鸟虫鱼题材、吉祥图案、动物题材等。”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漂亮的剪纸图案,有十二生肖、喜花、风俗剪纸,剪纸图案真是太漂亮了!”
他们手握鼠标,轻轻点击,丰富多彩的剪纸世界尽现眼前。你一句,他一句,说个不停。在网络中他们明白了剪纸的阴、阳刻法,知道了剪纸的制作过程和装裱方法,也认识了“中华巧女”姜艳华、蔡千音、孙二林等享有盛名的剪纸大师。
借助网络建设班级文化,轻松地营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形成了感染为先自求为本的教育模式,学生的个性得以良好的疏导和培养,素养得以更为全面的发展。
二、依托网络信息的丰富性,“跳出”剪纸
民间剪纸来自民间,它不仅表现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想象力,还反映着民众的生活情感和情趣。在引导小学生走进剪纸、学习剪纸的同时,我们也结合作品,让学生认识体悟它所表达的思想文化内涵,使学生不但认识到剪纸方法、过程,还能透过剪纸了解其所包含的文化,并受其熏陶。
初始,借助一些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教给他们欣赏方法。如剪刻十二生肖时,我就告诉学生在农村,孩子出生时如是虎年,就剪个虎头虎脑、威风凛凛的老虎贴在床头;如是兔年就剪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这些作品不仅美观可爱,更能体现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厚意。
此后,让学生依托网络,在更广阔的剪纸天地中去欣赏去感悟,在欣赏中,感受我国奇异多姿的民族文化。例如学生在网络中所了解到的苗族剪纸文化就非常灿烂:苗族是一个把历史写在服饰上的民族,苗族剪纸是苗族刺绣的底样;正因为有了苗族剪纸,才有了苗族刺绣与服饰的灿烂;剪纸艺术,润透了苗族人民的淳朴生活、理想追求和审美观念,它是苗族文化的象征。又如学生在“蔚县剪纸”网站中,发现了稀奇古怪的戏曲人物脸谱剪纸,通过欣赏脸谱剪纸借用夸张变形的手段,装饰明亮的色彩,把戏曲人物的正直、奸诈、忠勇、贤良刻划得非常逼真。可以说,正是有了丰富的网络信息,这种特殊的造型手法把人物的美与丑、善与恶及性格特征才表现得惟妙惟肖,观看这些剪纸,学生“跳出”了剪纸,不仅得到对戏曲艺术的认识,也受到了爱憎和审美的教育。
三、模仿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丰富剪纸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如剪纸网站中既有很多传统剪纸信息,还有许多现代剪纸创作。不但有关于剪纸文化网站,还有相关商业公司的网站网页。开放的网络给剪纸带来了新意,给学生无穷的启发。
学生模仿网络的开放性,在创作剪纸中集思广益,大胆积累,受益匪浅。如创作“百猴图”活动中,学生搜索Internet,获取了猴子杂技、猴子乐园、猴子闹春等到系列剪纸图,然后下载打印、临摹绘画,完成近50多幅作品。
围绕“百猴图”的创作,学生结合身边的学习生活,由彼及此、由古及今、由社会及学校地开展剪纸创作,从网上的“采桃猴”、“杂技猴”,学生联想到了“五好猴”、“环保猴”、“吉祥猴”,一周后,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诞生了。如“扫地猴”、“舞蹈猴”、“写字猴”、“读书猴”„„还有,一只小猴手执小棒作指挥状的,两只猴共献寿桃,群猴海底捞月图等。在学校五月份开展 “绿色校园,保护环境”的教育活动时,有学生就设计了有趣的“猴捡果皮”“猴植树”“猴浇花”,学生的想象力让我们开了眼界,也让剪纸从网上走下。
学生通过上网搜集、编辑、整理各种信息等多种形式的网络学习活动,增强了他们的信息意识,调动了他们的手眼耳脑多种感官的共同活动,提高了学生创作热情和学习效率,也扩大了自我教育的时空。
四、应用网络信息的共享性,展现剪纸
网络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穿越时空限制,它可以向学生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及现代剪纸艺术;反过来,学生利用网络,也可以向他人、向社会展示自己在剪纸上的学习和发现、创作。
1、用好基础技术,展示剪纸,学习剪纸
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课堂,它以独特的魅力改变着教师的讲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班级文化课上,我把学生的作品放在静物展示台上,呈现在大屏幕上的作品比原作放大了好几倍,全体师生共同欣赏,互相点评,作品中哪里设计精妙,哪里制作精致,哪里毛毛糙糙,哪里需要修改,优劣之处一目了然,尽现眼前。
又如,我们充分利用电脑的贮存性和保管性能,与电教老师商量,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数码相机,动手把“百猴图”的作品及学生制作剪纸的照片拍摄下来存在学校电脑里,刻在光盘上,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剪纸作品易褪色、易散落的缺点,永久地保存学生的作品,学生还可在任何时候点击鼠标,都能快速浏览、欣赏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全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网络信息技术的快捷、方便。
2、建立班级网页,欣赏剪纸,感悟剪纸。
本学期我们建立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网页,其中有一个特色专栏——“剪纸时空”,包括“精品作坊”、“剪纸高手”、“我说我想”、“师生心语”等内容。具体如下,“精品作坊”内存有刚完工就利用数码相机摄入的“百猴图”精品佳作,发挥网络的优势,保存作品又方便、快捷又长久;“剪纸高手”栏目则是图文并茂的“光荣榜”,附有各阶段评选的金剪手、银剪手和铜剪手名单及照片;“我说我想”发表对剪纸活动的感悟、心得体会的自由天地:胡鹏艳同学介绍了自己创作“悟空怒打蝴蝶精”作品的过程;周陆丽同学谈剪刻“百猴图”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水平;冷亮同学谈了自己尝试用黑色腊光纸制作“百猴图”而受到大家称赞的欣喜;胡雨佩同学告诉大家自己的作品“灵猴撑伞送寿桃”则先受到他人作品启发而制作成功的„„在这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把自己对班级文化活动的感受一吐为快,与他人共同分享创作活动的乐趣,并在与他人同乐中教育了自己。
在学生的建议下,我们又增设了“师生心语”栏目,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借助网络,自由交谈,彼此间互相平等、互相尊重,没有了师道尊严的隔阂,没有了面对面难以启齿的尴尬,师生之间敞开心扉,交换自己对学习生活的看法,诉说自己的快乐与忧愁。网络,增进了彼此间的宽容与信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班级大家庭成员之间的心贴得更紧了,朝着得更近了。
3、凭借网络渠道,上传信息,增强效果
为宣传我们的剪纸活动,学生经常把自己的作品,通过网络或信件向报刊杂志投稿,《新年好》、《吉祥娃娃》等多篇作品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电教老师帮助下,我们也把我们的剪纸实践活动通过网络向外界宣传。例如:五月份我班向全校师生汇报展示了一节班级文化研讨课——《猴娃喜刻百猴图》,课上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创作成果,并绘声绘色介绍自己创作过程及感悟心得,赢得全校师生一致好评。我们及时把此信息从校园网上传到丹阳、镇江教育信息网上,优质资源随即被其他教师学生共享、充分利用。一时间,我校的班级文化特色研究成为镇江教育网站的关注点,点击次数位居首位,充分体现了网络的快捷方便与资源共享的优势。北京奥运会举办倒计时两周年,我指导学生剪刻了有关北京奥运会的剪纸。首先全班同学一共剪刻100个福娃组成奥运五环图案,把它作为毕业班学生送给母校的礼物。四位剪纸能手还做了三份直径为一米五的“福娃团花图”,寄到北京奥组委、中央电视台4套节目。08年3月3日,《奥运中国》栏目主持人鲁健和奥运会冠军杨扬在电视上介绍和展示了我们的“福娃团花图”,并且把队员们做剪纸支持奥运会的信件和照片发到他们的博客上,还多次给我们发来电子邮件,鼓励队员们要搞好剪纸文化活动、继续关注奥运。
把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不仅着眼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剪纸的能力,更着眼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素养;不仅借信息网络之“东风”行班级文化之“快船”,更是借科学整合之“东风”行学生感染自求之“快船”。我们认为,这种“教为一的”的学科间整合开发,又何止可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和网络信息教育中制造“1+1 > 2”的效应呢?东风无尽,快船不止。
江苏丹阳横塘成教中心校
郦国华 江苏丹阳横塘中心小学
袁振华
第五篇:借东风杂文随笔
近读程念亮博士发表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第四期)杂志上,一篇题为“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市臭氧监测及分析中的应用”论文,被作者地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观”折服,一时竟脑洞大开:原来我国在环境科学研究方面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完全得益于这些“专家”多年来的“辛勤”劳动。
北京是一个特殊的地方。首都嘛,估计用一般的研究方法难以监测与分析其臭氧浓度变化趋势,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才能”发现臭氧问题和解决臭氧问题。
臭氧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臭氧与空气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密切相关,尤其在夏季强光照射下,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产生自由基化学反应,中间产物就有臭氧。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用在臭氧监测与分析上当然管用。程博士的论文只是如同说了一句“白天有光亮”的实话。看起来是真理,其实就是废话!
中国日益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不仅是夏日臭氧浓度超标,而且是冬季雾霾频发的罪魁祸首。虽然臭氧浓度超标会引发各种疾病,但公众对臭氧的关注度要比雾霾低很多,因为雾霾会让人陷入一片混沌的境地,原本自己熟悉的世界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情绪低落,惶恐不安。
臭氧问题的产生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古人毫无觉察。我们的先人倒是留下许多关于雾霾的诗词。《诗·邶风·终风》中有“终风且霾”。李贺《江南弄》诗:“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韦应物有一首《凌雾行》,完整地表达了大雾遮掩天地万物的魔力:“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
雾与霾其实是两回事。雾给人有诗意的想象,而霾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借用贾宝玉论男女的一句话:“雾”是水做的;“霾”是泥做的。根据科学定义,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霾则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迷离、缥缈、空寂、轻灵等意象与雾有关,而霾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不愉快制造者了。在汉语中“云霾”既指浓云、翻卷的浪涛,又比喻邪恶的势力。“雨霾风障”指的是狂恶的风雨;而“阴霾”则是天气阴晦、昏暗的意思,也比喻人心灵上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
江南水乡的轻盈薄雾,跟华北平原的黄色尘霾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科学研究证明,灰霾天气不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心理健康。灰霾天气容易让人产生悲观情绪,若不及时调节很容易失控。《说文解字》释义霾:“风雨土也。从雨貍声。风雨交加,裹挟大地的尘土,伴随像貍一样的尖利声音,给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可见古人对“霾”这个字很讨厌。香港人给“霾”取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烟霞”,或许那里很少出现灰霾天气吧。
“霾”字诞生于农业社会,很多年来没什么变化,在史料中出现的机会并不多,但伴随着工业文明,使这个字频频出现。裹挟尘土的古代的霾,变成了当今夹带着文明副产品的霾,诱发各种各样的疾病。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当年伦敦有“雾都”之称。在狄更斯的笔下,这个巨大而肮脏的城市充实潮湿的雾气。20世纪初,伦敦大部分家庭使用煤作为家居燃料,产生了大量烟雾。这些烟雾英文称为LondonFog。因此英语有时会把伦敦称作“烟雾”(TheSmoke),这也是伦敦“雾都”的由来。
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间,短短五天时间,伦敦烟雾事件令4000人死亡。伦敦市政府于1956年推行了《空气清净法案》,禁止伦敦部分地区使用产生浓烟的燃料。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伦敦上空的可见度已比过去有了提高,年平均日照数也大大增加。如今伦敦已经摆脱了“雾都”的称号,2012伦敦奥运会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澄净的伦敦。
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的大气污染,在欧美多个国家的城市都上演过,现在轮到我们的城市了。笼罩我国多个城市的雾霾,不再是古代的原生态的尘土了,而是夹杂着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燃煤烟尘以及各种各样与工业文明相伴而来的有毒物质。相比于中国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治理,雾霾高频率、大范围出现并非偶然。
三国时,诸葛亮曾以大雾为掩护,骗得曹军十万支箭,后又借得东风,赢得赤壁之战。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能否借得马克思主义的“东风”,在“监测与分析”空气中的臭氧浓度的同时,吹散华夏大地上空的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