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又到一年清明时
又到一年清明时
与清明节有关的很多记忆都跟雨密不可分,但今年却遇到难得的大晴天。春光漫烂,风物闲美,蜜蜂在山野游荡,满目是耀眼的绿意,那清明节固有的萧索便去了大半,甚至可把扫墓的行程视作一次绝佳的踏青之旅。
扫墓的时间早在半个月前就筹划好了,总要挑个大家都有空闲的时候,以便尽量多的家族成员能够参与。一年一度的觐见,两个世界的想聚,人多了一个,那种凄清便少了一份,而地底下的亡灵的慰藉便多了一份
扫墓的队伍在变化,今年新增加的成员是堂妹的女儿,小名QQ,刚满周岁,有点怕生,笑起来很可爱。被祭拜的队伍也在变化,三年前刚增加了二叔,那个被称作“爪龙耙”(本地一种常用扒草农具)的业余篮球运动员,那个烧得一手好菜的扫墓组织者,他死于胃癌,他的胃癌跟他豪爽的酒风有关。这种变化让人欢喜也让人伤感,就像草一年年地绿,春一年年地回。
许多次听父亲谈起许多年前的一幕清明节即景:山路上,父亲牵着大姐,二叔驮着二姐,小叔则像一匹出栏的马驹,忽前忽后地跑着,山路两旁,有怒放的野杜鹃时不时从草丛中探出头来······这帧画面让人心生暖意,但它已经不可逆转地变成记忆,并象所有的记忆一样被渐渐淡忘。姐姐们还经常沉浸在对野杜鹃的甜蜜回味中:采一朵新鲜的杜鹃花,轻轻地拔出花蕊,用力吸吮,好甜。但现实从来都不是最可靠的存在,转瞬间它就变成了历史。这座山的野杜鹃好多年前就已经绝迹了。
三年来,扫墓的顺序却一直没变。不管步行、乘船还是乘车,都是先到曾祖父、曾祖母的坟前走一遭。
这是一座老坟了,没有墓碑,没有青石制作的护栏,还在继续老去。低矮的墓室,逼仄的坟坛,无不在诉说着生活的艰难。坟背上墓草青青,竹叶披离,但肯定不是去年的那片了。父亲边使劲地挥动草刀,边不住地咕哝:下次非要带一大瓶双氧水来不可。仿佛这片草、这丛竹是他一定要对付的宿仇。墓门上则爬满绿苔,一片片掀起,便有许多年代久远的蛎灰簌簌落下,就像一层白白的皮屑,从老去的皮肤上不断地剥落。很多时候,我们像个时间的局外人,懵懵懂懂的,就让时间晃晃悠悠地从眼皮子底下滑过。而在这老坟前,我能明显地直观地感觉到时间的加速度。
一座坟不断老去的过程中,草和苔是衔枚的哨探,一待无人,野树和藤葛便获信疾出,它们的任务就是把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历史尽早地湮没。它们的身后,时间是那老到而又坚忍的谋主。总有一天,它的阴谋会得逞。但它们那迫不及待的神情,还是颇让人厌烦。
一座坟老到最后,又会如何?父亲指着右前方那座几乎看不见了的老坟说:“那坟要沉下去了,十多年前还有人来呢。”“沉下去”,沉没于野莽,沉没于时间之河,也许这是所有坟墓的宿命。就像人,没有了爱人的牵挂,没有了亲朋的祝福,没有了情之所及情之所系,顷刻之间就会像一片孤单的落叶,飘没于风尘之野。
祭扫、祈祷完毕,在坟茔周围放上一圈殇纸,再捡些石块压严实,这是清明节扫墓的最后一道程序。我常常把这仪式理解成这是为我的先人们营造一个小小的院落,那圈殇纸就是一行庄严的告诫:清修重地,闲人莫入。无论谁,活着的或逝去的,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院落,好安放自己疲惫的、游荡着的灵魂。
祖父、母的坟墓在一里开外的山脚。
在祖父、母的坟前,我一直努力怀想他们生前的模样。一座坟就像是一处老宅,能让人不由自主地怀旧。一座坟就是一个无法绕行的渡口,先人们拾级而下,渐行渐远,暮然回首,他们都已在彼岸。祖父给了我籍贯,给了我一个“小商”的成分。自打读小学起,在各种表格的成分这一栏,我填了好几年的“小商”。这成分似乎比不上“工人”、“农民”等来得光鲜,但我不会因此而觉得低人一等。准确地讲,祖父只是个黾勉的小贩,他事业的巅峰也不过是找着俩个合伙人,租了间小店,暂时告别摆路边摊的日子。养活一家六口,一一给他的三个儿子说上一门亲事,让他们成家立业,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去完成如此的宏业。现在回想起来,当童年的我,用卑劣的手段,堵在他的烟摊前,从而获得五分的零花钱时,这对他来说,该是多么奢侈的一种行为。
祖母给了我一个名。三个字的姓名,只有一个字是她可以用来表达她那朴素而又殷切的期望的。她还给了我一块疤。有一次,当她心急火燎地寻找一块合适的砧板的时候,不知怎的,竟看上我那匹激战正酣的马(一张条凳而已)。而她的菜刀砍将下来时,我正气宇轩昂地跨下我的战马。等她忙乱地找到一块乌贼板(乌贼骨),迅速地捣碎,均匀地洒在我脚眼睛的伤口后,饭锅里已是一片焦黑。我一直以为,得到这两样将伴我终生的印记,是我一辈子的幸运。
我的祖父、母躺在了这里,忙碌的身影终于停歇下来。一辈子的柴米油盐,张罗了儿女的婚事,分家,喜迎孙女孙子们的呱呱落地。一副担子着地了,才发现自己已尘满面鬓如霜。然后,为自己找一块坟地,静静等待生命的终结。没有传奇,没有传记,甚至没留下片言只语,眼前的坟茔,便是他们所能留下的全部的迹痕。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他们活得简单,一如他们的先辈,简单得就像广袤原野上的草木、鸟兽,更多的时候,是凭借着一种本能,去决定自己前行的脚步。他们的生命历程,让人不由得想起米沃什那首著名的《礼物》: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到过二叔的坟头后,便是家族的聚餐时间。二叔走后,清明节聚餐就从三家轮办改为酒店AA制,三家各出份子钱。二叔的反对声被他带到了地底下。散了,聚了。聚了,又散了。不知道这能否算作又一次的“为了告别的聚会”。
第二篇:又到一年清明时作文800字
又到一年清明时作文800字
又到一年清明时作文800字 “清明时节月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又是一个缅怀之日。站墓碑前,一颗颗挺拔的松树守在墓前,守着这片土地下不朽的灵魂。
看着脚下的这片土地,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曾记得多少烈士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去换取一片蓝天,让我们无忧无虑地自由飞翔。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饱尽风霜的泱泱大国,曾今是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祖先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书写了耀眼的中华文明史。可美好的东西总会遭到破坏——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领土被瓜分、人命被杀戮、资源被掠夺、尊严被剥夺、文明被破坏,中华民族陷入了水生火热之中!但中华儿女们并没有因这些恶魔的残害而逃避、退缩,他们以鲜血和生命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开始对侵略者进行英勇的反击。终于,在他们的鲜血洒遍中华大地后,他们胜利了。于是,我们记住了一串串英雄的名字:因坚守纪律而在烈火壮烈牺牲的邱少云、面对敌人的铡刀也不肯投降的刘胡兰、严刑拷打也不说出我党秘密的江姐、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不计其数,是他们用鲜血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有时候我会想:到底是什么会有怎么大的力量,让他们,这些年少的他们情愿去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在这场救国救民的战争中,不以计数的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更甚至于有的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就带着他年轻的生命永远的离去了。后来,我明白了;促使他们这样去做的,不过是一颗最平凡而又最为高贵的爱国心罢了!
今天,我在此缅怀先烈,是回顾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更是感受英灵的爱国情怀!今天,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应为祖国的发展做努力,而我们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成才后报效祖国!我们就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三篇:又是一年清明时(推荐)
又是一年清明时
初二(1)夏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严冬在这温暖的春风中渐渐消退;岁月在这艰苦的奋斗中远去;在春天的怀抱中,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时间。而在清明节的这一天又许多的人会去烈士陵园祭奠那些长眠于九泉之下的英雄,远逝的画面早已载入史册,他们的英雄壮举也早已化作了一尊尊不朽的雕像。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凝重的心情齐聚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人们的心中都泛起了一丝丝涟漪。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不能忘记在缅怀先烈是应遵守文明,大力提倡环保健康的方式去纪念那些为人民,为国家而牺牲的烈士。
在这期间,大家可以和家人一起参加清明节祭扫活动,有些人认为清明节是一种封建迷信的活动,不应当参加,但是,其实这不是:这是一个人对已经逝世的家人,朋友的怀念,同时有时一种思念的寄托,而且国家把他设为法定假日,就是希望我们去传承他的文化活动。
我们可以通过清明的祭祀活动走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用那颗赤城的心去凝听大自然;我们可以在这过程中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为此,我们更应该去参加清明祭扫活动。
在清明到来之际我们可以为那些逝世的亲人,朋友,英雄送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点上一首歌曲,吐露真情;留下一段祭文,书写思念。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无尽的悲伤都化在这蒙蒙的细雨中,承载着思念的心情,落向大地撒给逝去的亲人,来年的清明,仍是这样的心情,久久的,不散...。
让我们去继承先烈的遗愿,为家乡的繁荣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
——写给我那已故去的母亲
樱桃园中心初中
刘福节
清明节,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失去父母的人们回家上坟祭祖烧纸钱的日子。小时候,读到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那时候年龄尚小,每每读这首诗,我都很不解,清明时节的雨何以会让人断魂?总觉得不切实际。
随着年龄的增长,哥哥姐姐们相继结婚,我也从师范毕业,分在了离家较近的一所乡中学教书。于是,每逢清明节,陪母亲去离家十几里地之远的姥姥家祭坟烧纸就成了我的责任。那时候,还没有实现村村通公路,村间小路还是土路,一下雨,特别难走。我骑着自行车,带着还并不年迈的母亲,心里有时十分不情愿,总觉得人既然已经离开人世了,烧纸钱纯粹是糊弄人的事,何必劳神费力跑这么远烧什么纸钱?她能收到吗?至于梦见已故去的亲人,也只是心里想念的缘故,封建迷信!所以,每次去的路上,我不免会唠叨个没完。一贯好唠叨的母亲总是不 解释,任我说几句了事,有时,急了就说我:“你还小,你不懂。”
落叶纷纷,逝水东流。十年前,母亲不幸得了脑血栓,留下了后遗症,虽然生活还能自理,但身体已大不如从前。刚恢复没多久,她仍然一如既往的去到姥姥家,我们也想尽办法满足她的心愿,可每次回来后,她的病情就会加重,考虑到她的健康,母亲再提出这一要求时,我们就想出各种理由应付过去,不再带她去。母亲有时也坚持,但也没有过分 强求。
去年清明节前,母亲从头几天就开始闹,哭哭啼啼,不吃不喝,说什么也要到姥姥坟前去烧纸祭奠,我们姐妹几个都非常反对,因为现在的母亲已经八十一岁了,更严重的是,她已经经不起任何打击,身体极度虚弱。可长期的脑萎缩,让母亲有了老年痴呆症,脑子时好时坏,一旦认准的事谁也说不了,无奈之下,年迈的老父亲心疼了,:“让你娘去吧,那么多年没去了,让她也了了自己的心愿吧,以后怕没有机会了。”一句话说的我们心酸、无语。是啊,母亲虽然行动不便,脑子有时犯糊涂,但对清明节记那么准,心里时时刻刻在想念已故去的姥姥,尤其是近两年,总是念念不忘去给姥姥烧纸。我们找了车,带着母亲天天离不开的轮椅,还有她的衣服(因此时的母亲已经大小便失禁)满足了她的心愿。回来后很多天,母亲见人就高兴地谈论此事。我们有时很不解,母亲何以会如此高兴?
接母亲回家后,我给一高中老同学打电话,聊及此事,她颇多感慨:“老同学,你有福气呀,家有老母是 一宝,一定要好好孝顺她,有娘在,什么时候就有家。不像我,母亲早就去世了,想疼她也没法疼了,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只能到她坟前烧烧纸,对着坟 给她说说话,哪像 你,还能给娘面对面的说说话。”
是啊,娘再糊涂,也知道心疼我,有什么好吃的,总叫爹给我留着,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叫我吃;一次给她洗脚时,看见我头上的白头发,心疼的一遍遍的说:“看我闺女也有白头发了,你有四十了吧。”我随口说了一句玩笑话:“我是伺候你累的。”她立马就泪雨纷纷,我只能又好言相劝了半天,她才阴转晴,破涕为笑。有时,一看天快黑了,就会催我离开:“快点走吧,晚了路上没人,要不,叫你爹送你。”一看见我要走了,她又不干了,开始泪雨纷飞:“你走了还来吗?我还能再见上你 吗?”让我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来去的路上心里总像打翻了五味瓶。于是,对母亲的牵挂与留恋随母亲的衰老与日俱增,唯恐有一天会失去她。
但天总是不遂人愿,去年八月十一,一个周日的下午,母亲安详地在她的轮椅上突然离开了我们。尽管一切尽在意料之中,但噩耗传来时,仍让我们悲不能自抑,心像突然有种被掏空了的感觉,日里、夜里总是抹不去母亲的声音和身影。年迈的老父亲过来安慰我们:“别哭了,你 娘有你们疼她,也算享福了。”
如今,又到了清明节,我与母亲已是阴阳两隔,来到家,母亲熟悉的面容已不再,看到空荡荡的院子,院里静的让人近乎窒息,一贯忙乱的我们如今突然闲了起来,一时竟找不到北似的,无所适从,不禁又想起了母亲的点点滴滴,想想娘的音容笑貌,看看娘坐过的轮椅,每一件遗物,都能勾起我们无尽的回忆,不知母亲是否地下有知,是否了解儿女想家想娘之苦?如今的我痛恨自己年少时的无知,也更加理解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含义。虽然明知人走一切皆成空,但我仍然宁愿相信,母亲在天堂里能安详地看到,我们在替她好好的活着!
2014年4月清明节
第五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匆忙中,竟然发觉日子过得是如此之快,转眼又到了清明节。每年在这祭奠的日子里,我的心都会满是伤痛。总是不敢回忆,走进过去的时光,我不知道该怎样走出来。我只有在这祭奠亲人的日子中撒一捧思念的泪水。燃烧起的纸灰,春风过后就像黑蝴蝶一样飞起来飘动如那早以远逝的灵魂。那乘火光而去的纸钱载着亲人的思念,可以顺利抵达目的地?
今天一大早就和三弟驱车回家,为我的母亲和先辈们上坟,我的母亲在四年前清明节过后一周时的那天上午永远离开了我们,遥望远方飘去的白云,我时常痴痴地想,母亲活着多好,岁末年关,我们可以像远飞的大雁回到老家,抖落一年的风尘,给母亲买上一件合体的衣衫,带她到外面走一走,吃上一顿母亲亲手做的可口饭菜,聊一聊邻里的家常理短,母亲的脸上总会绽出会心的微笑。然而过去的岁月只能变成一种回忆,思念就如吹在风中的花瓣,不知该飘向哪里。天与地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我实在找不到一把能够测量的尺子!绵绵的思念总是压抑在心底,惊起时就如决堤的水一样汹涌而去,轻易就将我吞没。都说世上最远的距离是明明咫尺之遥,心却不能相知,那实在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天人永隔,一堆黄土阻住了所有信息。
到家时,父亲早已在等待我们,将饭菜端上了茶几,随手剥了两枚煮熟的五香鹅蛋,让我和弟弟每人吃一枚,当接过那热乎乎的鹅蛋时,我的心品咂出了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吃好饭,父亲教我们把纸裁好,带上祭品和纸钱鞭炮,到了村口,三叔们早已等待在那,我们一路同行,先到先辈们爷奶的坟前,然后才到母亲的坟前,在蒿草从中,按下了一张张白纸,点上了三柱香,烧上一堆纸钱并燃放了鞭炮。围着坟头抷上一蓬泥土,在这祭奠日子里,我不想有过多的回忆,不愿意进入伤悲,但是被锁住的伤痛还是被祭奠唤起。把一切都埋在心底,继续让记忆去珍藏吧,这永远都不可能远离的伤痛。
母亲的音容笑貌时刻在我眼前浮现,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我觉得母亲就是一本翻不完的百科全书,和母亲的交流中,免不了要接受母亲的训导,我们始终对母亲心存敬畏,理解了一个母亲是在倾其全部的生命体验和智慧在引领着自己的儿孙如何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打拼。
我每次离家的时候,母亲脸上总会现出恋恋不舍的表情,她把事先准备好的东西用塑料袋装好,塞到我包里,然后送我出门上车。直到车开时,她还不住的张望,直到看不见她的身影。至今我的脑海里依然定格着母亲与我们离别时的样子。
母亲活着多好,母亲活着院子的花会开的更艳,母亲活着年迈的父亲就不会形单影只,母亲活着我就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然而谁又能补救人类失去亲人的缺憾呢?母亲走了,我们只能用无尽的思念守望母亲的灵魂,愿我们远在天国里的母亲安息!夜幕降临,淅淅沥沥的小雨又下了起来,我站在窗前,看着雨的世界,心好像也下起了雨。伴随着滴滴答答小雨敲窗的声音,心就像是包饺子揉面团一样,被揉来搓去。雨还在下,静夜的雨丝让人有些寒颤,灰蒙蒙的天空,此时看不到一丝光亮,闷的让人有些窒息。
只要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你就会拥有快乐。人只有一辈子,谁都没有办法重活一遍,因此,我现在特珍惜与父亲在一起的岁月,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
我一直喜欢看雨,不但喜欢看,我还喜欢在小雨中漫步,那是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树叶时沙沙的声响,那是一种能够滋润到心底的美妙。我本来喜欢小雨,可是今晚雨却不同。庞龙的一首《回家吃饭》把我从雨幕中拉了回来,听着句句揪人心弦的乐曲,在心里瞬间被温情颠覆。模模糊糊的泪眼,此刻看到了一丝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