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
一`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入宋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图景。
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1.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3.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6.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7.挂纸
“挂纸”在台湾的习俗中称为“压墓纸”。挂纸时,先要将生长在祖先坟墓上的野草,用锄头或镰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否则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无主的孤坟,而受到破坏。墓纸分为白色、红色、黄色的古仔纸以及五色纸(红黄蓝白黑)两类,现在则多用五色纸,其用意是盖厝瓦或表示子孙已祭拜过。至于传统的客家人挂纸时比较慎重,先用锄头挖一块绿色的草皮,并把带来一迭滴有鸡血的黄纸,用草皮压在坟上,然后在坟地四周摆上十二张银纸,除了挂墓纸的目的外,还有血祭的象征。
三.清明节的诗歌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四.清明节的对联 1.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2.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3.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4.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5.逢盛世,更加感谢前辈;遇佳节,愈益思念亲人。
6.绿水悠悠,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红旗猎猎,争当新长征突击手
清明节,它是一个属于中华民族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属于怀想先辈恩德与功绩的节日。当飘飘洒洒的细雨淋湿了原野青草,洒落在冰凉无言的墓碑,润泽着祖先的黄土坟茔之时,这片在平时并不会进入我们的生活视野,并不会左右我们的苦乐情感的清寂之地,顿时就被淅沥淅沥的如丝细雨牵进了我们的生活,绵延在我们哀惋悱恻的心灵,并且让我们再一次回想逝去的亲人或先祖,重新警醒一回自己别忘记不该忘记的,也别太在意了那些不应该太在意的。清清醒醒地活好自己的每一天,感受幸福在人间的愉悦,也珍惜生命对于尘世的依恋。
伫立在清明细雨中,沉思在逝去亲人的坟茔前,让纯洁得只剩下亲情与生命意识的哀思伴随清泪,淡淡地和着雨珠轻轻流淌。也许,它能清洗沉积太久的红尘世俗的纷杂无奈,给自己一份清新和明白,给远去的亲人或先祖一份醒悟清朗的告慰。相信自己能活出清清爽爽的生活,拥有自己清清白白的人生。那么,我们民族的清明节就在面对亲人在天之灵的忏悔中,真正成为了人生的清醒站了!
清明雨在飘洒,人生思绪在轻扬。对冥冥之中的祖先或亲人的景仰与怀念,重温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天问,也许我们能再次从心灵深处感受一种人生的超越,体会一份血缘亲情的真纯,在祖先血脉依存的凝聚力与感染力中,梦寻一段娇花照水、杨柳临风的美好境界……
第二篇:又是一年清明时(推荐)
又是一年清明时
初二(1)夏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严冬在这温暖的春风中渐渐消退;岁月在这艰苦的奋斗中远去;在春天的怀抱中,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时间。而在清明节的这一天又许多的人会去烈士陵园祭奠那些长眠于九泉之下的英雄,远逝的画面早已载入史册,他们的英雄壮举也早已化作了一尊尊不朽的雕像。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凝重的心情齐聚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人们的心中都泛起了一丝丝涟漪。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不能忘记在缅怀先烈是应遵守文明,大力提倡环保健康的方式去纪念那些为人民,为国家而牺牲的烈士。
在这期间,大家可以和家人一起参加清明节祭扫活动,有些人认为清明节是一种封建迷信的活动,不应当参加,但是,其实这不是:这是一个人对已经逝世的家人,朋友的怀念,同时有时一种思念的寄托,而且国家把他设为法定假日,就是希望我们去传承他的文化活动。
我们可以通过清明的祭祀活动走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用那颗赤城的心去凝听大自然;我们可以在这过程中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为此,我们更应该去参加清明祭扫活动。
在清明到来之际我们可以为那些逝世的亲人,朋友,英雄送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点上一首歌曲,吐露真情;留下一段祭文,书写思念。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无尽的悲伤都化在这蒙蒙的细雨中,承载着思念的心情,落向大地撒给逝去的亲人,来年的清明,仍是这样的心情,久久的,不散...。
让我们去继承先烈的遗愿,为家乡的繁荣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
——写给我那已故去的母亲
樱桃园中心初中
刘福节
清明节,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失去父母的人们回家上坟祭祖烧纸钱的日子。小时候,读到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那时候年龄尚小,每每读这首诗,我都很不解,清明时节的雨何以会让人断魂?总觉得不切实际。
随着年龄的增长,哥哥姐姐们相继结婚,我也从师范毕业,分在了离家较近的一所乡中学教书。于是,每逢清明节,陪母亲去离家十几里地之远的姥姥家祭坟烧纸就成了我的责任。那时候,还没有实现村村通公路,村间小路还是土路,一下雨,特别难走。我骑着自行车,带着还并不年迈的母亲,心里有时十分不情愿,总觉得人既然已经离开人世了,烧纸钱纯粹是糊弄人的事,何必劳神费力跑这么远烧什么纸钱?她能收到吗?至于梦见已故去的亲人,也只是心里想念的缘故,封建迷信!所以,每次去的路上,我不免会唠叨个没完。一贯好唠叨的母亲总是不 解释,任我说几句了事,有时,急了就说我:“你还小,你不懂。”
落叶纷纷,逝水东流。十年前,母亲不幸得了脑血栓,留下了后遗症,虽然生活还能自理,但身体已大不如从前。刚恢复没多久,她仍然一如既往的去到姥姥家,我们也想尽办法满足她的心愿,可每次回来后,她的病情就会加重,考虑到她的健康,母亲再提出这一要求时,我们就想出各种理由应付过去,不再带她去。母亲有时也坚持,但也没有过分 强求。
去年清明节前,母亲从头几天就开始闹,哭哭啼啼,不吃不喝,说什么也要到姥姥坟前去烧纸祭奠,我们姐妹几个都非常反对,因为现在的母亲已经八十一岁了,更严重的是,她已经经不起任何打击,身体极度虚弱。可长期的脑萎缩,让母亲有了老年痴呆症,脑子时好时坏,一旦认准的事谁也说不了,无奈之下,年迈的老父亲心疼了,:“让你娘去吧,那么多年没去了,让她也了了自己的心愿吧,以后怕没有机会了。”一句话说的我们心酸、无语。是啊,母亲虽然行动不便,脑子有时犯糊涂,但对清明节记那么准,心里时时刻刻在想念已故去的姥姥,尤其是近两年,总是念念不忘去给姥姥烧纸。我们找了车,带着母亲天天离不开的轮椅,还有她的衣服(因此时的母亲已经大小便失禁)满足了她的心愿。回来后很多天,母亲见人就高兴地谈论此事。我们有时很不解,母亲何以会如此高兴?
接母亲回家后,我给一高中老同学打电话,聊及此事,她颇多感慨:“老同学,你有福气呀,家有老母是 一宝,一定要好好孝顺她,有娘在,什么时候就有家。不像我,母亲早就去世了,想疼她也没法疼了,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只能到她坟前烧烧纸,对着坟 给她说说话,哪像 你,还能给娘面对面的说说话。”
是啊,娘再糊涂,也知道心疼我,有什么好吃的,总叫爹给我留着,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叫我吃;一次给她洗脚时,看见我头上的白头发,心疼的一遍遍的说:“看我闺女也有白头发了,你有四十了吧。”我随口说了一句玩笑话:“我是伺候你累的。”她立马就泪雨纷纷,我只能又好言相劝了半天,她才阴转晴,破涕为笑。有时,一看天快黑了,就会催我离开:“快点走吧,晚了路上没人,要不,叫你爹送你。”一看见我要走了,她又不干了,开始泪雨纷飞:“你走了还来吗?我还能再见上你 吗?”让我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来去的路上心里总像打翻了五味瓶。于是,对母亲的牵挂与留恋随母亲的衰老与日俱增,唯恐有一天会失去她。
但天总是不遂人愿,去年八月十一,一个周日的下午,母亲安详地在她的轮椅上突然离开了我们。尽管一切尽在意料之中,但噩耗传来时,仍让我们悲不能自抑,心像突然有种被掏空了的感觉,日里、夜里总是抹不去母亲的声音和身影。年迈的老父亲过来安慰我们:“别哭了,你 娘有你们疼她,也算享福了。”
如今,又到了清明节,我与母亲已是阴阳两隔,来到家,母亲熟悉的面容已不再,看到空荡荡的院子,院里静的让人近乎窒息,一贯忙乱的我们如今突然闲了起来,一时竟找不到北似的,无所适从,不禁又想起了母亲的点点滴滴,想想娘的音容笑貌,看看娘坐过的轮椅,每一件遗物,都能勾起我们无尽的回忆,不知母亲是否地下有知,是否了解儿女想家想娘之苦?如今的我痛恨自己年少时的无知,也更加理解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含义。虽然明知人走一切皆成空,但我仍然宁愿相信,母亲在天堂里能安详地看到,我们在替她好好的活着!
2014年4月清明节
第四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匆忙中,竟然发觉日子过得是如此之快,转眼又到了清明节。每年在这祭奠的日子里,我的心都会满是伤痛。总是不敢回忆,走进过去的时光,我不知道该怎样走出来。我只有在这祭奠亲人的日子中撒一捧思念的泪水。燃烧起的纸灰,春风过后就像黑蝴蝶一样飞起来飘动如那早以远逝的灵魂。那乘火光而去的纸钱载着亲人的思念,可以顺利抵达目的地?
今天一大早就和三弟驱车回家,为我的母亲和先辈们上坟,我的母亲在四年前清明节过后一周时的那天上午永远离开了我们,遥望远方飘去的白云,我时常痴痴地想,母亲活着多好,岁末年关,我们可以像远飞的大雁回到老家,抖落一年的风尘,给母亲买上一件合体的衣衫,带她到外面走一走,吃上一顿母亲亲手做的可口饭菜,聊一聊邻里的家常理短,母亲的脸上总会绽出会心的微笑。然而过去的岁月只能变成一种回忆,思念就如吹在风中的花瓣,不知该飘向哪里。天与地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我实在找不到一把能够测量的尺子!绵绵的思念总是压抑在心底,惊起时就如决堤的水一样汹涌而去,轻易就将我吞没。都说世上最远的距离是明明咫尺之遥,心却不能相知,那实在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天人永隔,一堆黄土阻住了所有信息。
到家时,父亲早已在等待我们,将饭菜端上了茶几,随手剥了两枚煮熟的五香鹅蛋,让我和弟弟每人吃一枚,当接过那热乎乎的鹅蛋时,我的心品咂出了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吃好饭,父亲教我们把纸裁好,带上祭品和纸钱鞭炮,到了村口,三叔们早已等待在那,我们一路同行,先到先辈们爷奶的坟前,然后才到母亲的坟前,在蒿草从中,按下了一张张白纸,点上了三柱香,烧上一堆纸钱并燃放了鞭炮。围着坟头抷上一蓬泥土,在这祭奠日子里,我不想有过多的回忆,不愿意进入伤悲,但是被锁住的伤痛还是被祭奠唤起。把一切都埋在心底,继续让记忆去珍藏吧,这永远都不可能远离的伤痛。
母亲的音容笑貌时刻在我眼前浮现,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我觉得母亲就是一本翻不完的百科全书,和母亲的交流中,免不了要接受母亲的训导,我们始终对母亲心存敬畏,理解了一个母亲是在倾其全部的生命体验和智慧在引领着自己的儿孙如何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打拼。
我每次离家的时候,母亲脸上总会现出恋恋不舍的表情,她把事先准备好的东西用塑料袋装好,塞到我包里,然后送我出门上车。直到车开时,她还不住的张望,直到看不见她的身影。至今我的脑海里依然定格着母亲与我们离别时的样子。
母亲活着多好,母亲活着院子的花会开的更艳,母亲活着年迈的父亲就不会形单影只,母亲活着我就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然而谁又能补救人类失去亲人的缺憾呢?母亲走了,我们只能用无尽的思念守望母亲的灵魂,愿我们远在天国里的母亲安息!夜幕降临,淅淅沥沥的小雨又下了起来,我站在窗前,看着雨的世界,心好像也下起了雨。伴随着滴滴答答小雨敲窗的声音,心就像是包饺子揉面团一样,被揉来搓去。雨还在下,静夜的雨丝让人有些寒颤,灰蒙蒙的天空,此时看不到一丝光亮,闷的让人有些窒息。
只要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你就会拥有快乐。人只有一辈子,谁都没有办法重活一遍,因此,我现在特珍惜与父亲在一起的岁月,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
我一直喜欢看雨,不但喜欢看,我还喜欢在小雨中漫步,那是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树叶时沙沙的声响,那是一种能够滋润到心底的美妙。我本来喜欢小雨,可是今晚雨却不同。庞龙的一首《回家吃饭》把我从雨幕中拉了回来,听着句句揪人心弦的乐曲,在心里瞬间被温情颠覆。模模糊糊的泪眼,此刻看到了一丝光亮。
第五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015年清明节即将来临,又是一年清明时,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年年有此时,岁岁有此情。年年思念,月月思念,日日思念,今又思念;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翻滋味在心头。
人们常说,春风最是有情物。春风过处,万物萌生,草长莺飞;但在这祭叩的日子里怎能叫人不悲伤,此刻我的心里却是春风最无情,一夜风过,杨柳伤怀,草木含悲。缅父亲之遗容,思已逝之往事,不禁潸然涕下。此时此刻,若掬一捧家乡的黄土,可以报答父亲的生养之恩,我愿用双手把黄土掬满父亲的坟头;若叩头可以减轻心底的内疚之情,我愿把头叩至血迹斑斑;若下跪可以让父亲安息,我愿长跪不起,让他了无牵挂。可是无论我怎么不舍,怎样追悔,父亲,却永远闭上了他的眼睛。此后,思念他,便是我生命中永恒的主题。而对于父亲的恩情,我便注定一生也得不到报答,那我就把希望寄托在母亲的身上,由母亲替父亲接受我报答二老的养育之恩吧!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农历的二月,清明时节,细雨缠绵,分明就是思念的时节。今年又不能回家为父亲上坟,给母亲打电话安排为父亲上坟事宜,母亲像往年一样按照当地的习俗,早就准备好所有拜祭父亲所用的物品,而我最喜欢折叠好的大大小小的元宝,一只、两只„„无数只,母亲说叠好了一大包元宝,上坟时就为父亲焚烧,让父亲在天堂有钱花,生活的幸福。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每逢父亲节和春节,每逢清明节和重阳节,每逢十月一,如果有机会我定会捧一束青枝和山花,挑一个静寂人稀的早晨,独自一个人前往父亲的墓地,把叠好的元宝和酒菜放在父亲的墓碑前,然后静静地和父亲说说话。我想告诉父亲更多的惊喜,新年刚过我们家又添新成员,我大哥的儿子家添了个小男孩,我们有孙子了,我们当了爷爷,而父亲有了曾孙,父亲也当了曾祖父,母亲也当上曾祖母了,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如果父亲在世的话该有多么高兴,他天天盼着这一天呢。
我深信,我手中的青枝和鲜花,元宝和酒菜,必定会抵达天堂,朵朵为父亲绽放,时时让父亲生活幸福。我深信,那一个个的元宝,那一束束的松枝和山花必定会带着我浓浓的思念,飞往天堂,与父亲形影相随,朝夕相伴。
古诗云:“阳春一驻胆心惊,滴落柳枝有泪声。去岁哀身逢骤雨,余生悸梦恸悲风。篱边老树发新叶,岭上苍松映旧容。青鸟若能传家信,柳絮开尽子孙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春风重拂地,清明思故人。父亲啊,您虽然离我而去了,可您对我的爱,对子孙的爱,却永远都在,不会因岁月而流失,亦不会因我长大而减少,更不会因为您的离世而消失,而是更加的刻骨铭心,不论是春风得意之时还是风雨交加之际,都会让我一生永记心间。
父亲呀,若可,请您今夜入我梦来,一诉离情,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