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咸也好,淡也好》读书心得
《咸也好、淡也好》读后感
——带上“老实镜”前行
二语组 董亮亮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假期盼来了。半年没见到宝贝的我,可谓是日思夜想,很不得立刻飞回去。但是二十天的继续教育让我安静了下来,既来之,则安之。这二十天除了学习课程里安排的内容外,读书便成了每天的必备之事。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从图书馆借了著名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集《咸也好,淡也好》这本书。
这本书全篇配图和文字,总是搭配的相得益彰,高度契合。让我在感受字里行间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的同时,双眼也感受到了清新脱俗的画面气息。总之,这本书,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放松佳作。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人情的练达,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眼下的炎热的酷暑季节,总是能从字里行间的那曼妙的话语中,带给我丝丝凉爽。其中“老实镜”这一片文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白雪公主”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记忆犹新,故事中的皇后拥有一面魔镜,魔镜告诉皇后公主是这个世界上比皇后还要美丽的人,皇后心生嫉妒,要害死公主。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明白真正的美丽总是和善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美丽是从心灵而起;同时也在告诉我们要真实地面对自己,不要过于在乎外表的美丽。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在照镜子的时候,通常会承认世界上有比我们更美丽的人,像皇后如此丧心病狂的人是少数。但是知道世界上有比我们美丽、优秀、聪明、幸福的人,大部分人的反应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恶意的轻蔑;二是善意的赞赏。我们自己属于哪一类呢?
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会说话的镜子,“白雪公主”故事中的那面魔镜,就是自己心境的象征,我们自心的镜子也可以说是“老实镜”。那些常常恶意轻蔑别人,不肯承认别人优点的人,并非真不知道自己的缺失,只是照镜子的时候不肯老实承认,不敢直接面对自己的缺失。在我们轻蔑别人时,不但不能提高自己的身价,反而污染了自己的心性,污染了自己本身具有的纯洁的心灵。但是,当我们赞赏别人时,自己的身价也不会贬低,又清洗了自己的心性,认识了最纯洁的自己。
通过读书让我反思:为什么我们不选择做一个常常欣赏别人的人呢?我们在对待外在事物的一切反应都与心境有关,心境光明温和的人,他所见到的世界与心境阴暗偏激的人见到的世界完全不同,因此,只有开启光明的内在,才能使我们有喜悦、幸福的生活。在生活中不是要问自己有多美丽,而是要问:“我的镜子老不老实?”“我能不能面对老实的镜子呢?”如果一个人有清澈如秋月的心,这世界上有什么可以相比的呢?而要有“秋月之心”,只有从照“老实镜”开始。
生活中,我们不是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身边不可或缺的领导、朋友、同事、竞争者、甚至是惹我们生气的调皮学生等等都存在着,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呢,要怎样去相处呢?这其中有很大的学问、也需要很大的智慧。我自认为自己嘴巴笨拙,不擅长与人相处,不会讨别人欢心,也不会左右逢源,感觉自己即将被这个社会淘汰。但是读了林清玄作家的这本书,让我明白这都不是重要的,最关键的是以一颗真心去对待他人,能够欣赏身边的每一个人,欣赏、赞扬别人的同时,也是在肯定自己的心境。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的学生,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欣赏。这在学困生身上尤为明显,他们也想让自己优秀起来,让自己成为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好伙伴。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够带着“老实镜”看待他们,只是一味的轻蔑他们,觉得他们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就算有一天他们通过努力进步了,你也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这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要时常照照“老实镜”,让镜子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指引我调整心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欣赏、赞许
班里的每一名学生;摒弃以前的狭小、嫉妒的小心思,打开心灵的窗户,让阳光住进我的心里,用阳光般的心态面对以后的每一天。最后,用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来结尾:假若能有一面清明的镜子,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多么美丽而值得欣赏,每一个人都有美的质地,每一朵花都有优雅的风姿,每一棵树都有卓然的性格......2016年8月
第二篇:读《咸也好,淡也好》有感1000字
读《咸也好,淡也好》有感1000字
最近刚刚看完著名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集《咸也好,淡也好》。对这本通体洋溢着脱俗气息的书,充满了喜爱,让我在感受字里行间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的同时,双眼也感受到了清新脱俗的画面气息。总之,这本书,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放松佳作。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人情的练达,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眼下的严冬季节,总是能从字里行间的那曼妙的话语中,带给我浓浓的暖意和感动。
在感受作者这本心灵大餐的同时,内心深处也多次体味到这种共鸣的喜悦。活的通透,简单,也一直是我内心追求的目标。
节日星星分割线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情爱中的离别是咸的,咸有咸的滋味。生活中的平常是淡的,淡有淡的滋味。因此,我们在人生里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就像我昨天在一个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虽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连茶也没有,喝开水也是很好的事呀!文章的叙事短小而精炼,大部分则都是在揭示自己的主观上。林清玄的散文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一点“禅”的味道。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总能给人深深的启迪。虽然或多或少运用了些许排比但依旧不减其的精妙、清新,仍然给我们以深入的感触。没错,生活中的离别会有很多,但这并不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正是因为有了离别的距离,我们才更会珍惜相聚的无间。
细细的品味来,文题中的咸与淡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为离别和寻常,过于的咸和过于的淡都不会使我们味蕾的满意,但或许只有亲自品尝过咸与淡之后才可以更加的品味出甜的味道。相比较而言,文章的结尾就更具有令人捉摸不透的韵味了。好茶固然好,但虽然不能再喝到那天的好茶,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即使连茶也没有,开水也是很好的啊。这是否正是在启迪我们要有一种随遇而安、天天乐观的精神态度去面对每一天,运气好也好,运气糟也罢,生活总是要继续下去的。生命中不可能每一天都是顺心如意、风平浪静的,但若遇到怨气事,你怒了、你恼了,那么就要永受折磨、永远沉沦于悔恨海之中。难道你宁愿放着乐呵呵的日子不要非得过那整天愁眉苦脸的生活么?我想,你会选择后者。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人情的练达,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总是能从字里行间的那曼妙的话语中,带给我浓浓的暖意和感动。在感受作者这本心灵大餐的同时,内心深处也多次体味到这种共鸣的喜悦。活的通透,简单,也一直是我内心追求的目标。我也相信,只有时刻修炼自己的内心,懂得体会生命的美好,捕捉生活中的快乐,这才是生活的智慧。宠辱不惊、收放自如、能高能低、能屈能伸、不卑不亢,我想,做到这些,一个人才算是真正活出自己的价值吧。
因此,做自己吧!回到质朴、真切、天然的自己,你管别人怎么看!你管别人怎么想!你管别人怎么说!你只在乎自己的纯心。
作者:邵焕军
第三篇:成也好,淡也好美文
一个青年为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人动容。
等他说完,我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
他茫然地望着我。我说:“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也没有重逢的喜悦。离别从这个观点看,是好的。”
我们总是认为相聚是幸福的,离别便不免哀伤。但这幸福是比较而来,若没有哀伤作衬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体会了。
在相聚时感到重大痛苦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离别这件好事,他们不是要永受折磨,永远沉沦于恨海之中吗?
幸好,人生有离别。
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
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消看见了开阔的蓝天。
聚与散、幸福与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高僧弘一大师,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统合起来,随遇而安。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丐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夏丐尊不忍地问他:“难道这成菜不会太成吗?”“成有成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丐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夏丐尊和弘一大师是青年时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师是李叔同的时候,有过歌舞繁华的日子,故有此问。弘一大师则早就超越咸淡的分别,这超越并不是没有味觉,而是真能品味成菜的好滋味与开水的真清凉。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
情爱中的离别是成的,成有成的滋味。
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第四篇:读书笔记:咸也好-淡也好——叶亚萍
咸也好,淡也好,走过皆好
-----读林清玄散文选集《咸也好淡也好》有感 叶亚萍
连续十年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林清玄大家一定不陌生。文章曾多次入选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学华语教材及大学国文选,还曾被收入中国大陆高考语文试卷,其作品在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因此趁假期挑选了这本全彩四色+双色图文装帧,淡雅文字配以国内新锐摄影师青简唯美摄影图,给人一种雅致的阅读感受。
书中收录《我似昔人,不是昔人》、《常想一二》、《一个茶壶一个杯》、《生活的回香》、《一心一境》、《黄昏菩提》等49篇不同时期经典作品。书中以“品味生活中的真滋味”为主题,教人以一颗从容有情的心,活在当下,品尝生命中甜的幸福、咸的离别和淡淡的生活平常,在柴米油盐的平庸生活中品味人生的真谛。
当我走进他的文字,心也会跟着起起落落,然后慢慢静下。暖暖地回味时,内心总会充满宁静与关爱。目录中最吸引我的是《咸也好,淡也好》这篇文章。高僧弘一大师,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统合起来,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夏丏尊不忍地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能表达弘一大师的道风,夏丏尊因为和弘一大师是青年时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师在李叔同时代,有过歌舞繁华的日子,故有此问。弘一大师则早就超越咸淡的分别,这超越并不是没有味觉,而是真能品味咸菜的好滋味与开水的真清凉。故事极其简单,但简单中向我们折射出一个不简单的道理。生活就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尝尽,生活才是完美的,才是多姿多彩的。甜有甜的味道,苦有苦的滋味,酸也有酸的乐趣。我们不要抱怨生活中的苦、酸、辣,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譬如:贫穷对于有志者是一种磨砺,对于无志者是一种煎熬,一种痛苦。这就取决于你感悟生活、感悟生命的态度。
以前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小区旁边的车库,潮湿而闷热,却居住着许多外来打工的人,每当傍晚时,我路过他们的门口,听着女主人一边烧菜一边哼着的歌,从车库里袅袅飘出的菜香,看着男主人躺在椅子上逗着孩子玩,父子俩脸上洋溢的笑容不正是一种幸福吗?
也许自己正是到了人到中年时期,因此会说:“在人生里,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就像我昨天在一个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虽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连茶也没有,喝开水也是很好的事呀!”
是啊!咸菜的咸与白开水的淡就像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的不同情境与事件。在我们无力做出选择的情况下,命运安排我们什么,我们就享受什么好了!漫漫人生路我们需要品尝各种滋味,需要体验各种心境。样样不可缺,样样不可少,这才是圆满的结局。咸,是强烈的信念,炽热的情感,剧烈的痛苦,沉醉的痴迷,彻骨的孤独,狂热的爱恋……淡,是轻松的自由,清淡的生活,适当的沉默,细心的关怀,温和的知足,伟大的平凡……超越了咸与淡的分别,才能真正品味到咸菜的好滋味与白水的真清甜。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情爱中的离别是咸的,咸有咸的滋味。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在感受作者这本心灵大餐的同时,内心深处也多次体味到这种共鸣的喜悦。活的通透,简单,也一直是我内心追求的目标。咸也好,淡也好,体察生活细节处闪烁的美好,珍惜经历过的一切。
我也相信,只有时刻修炼自己的内心,懂得体会生命的美好,捕捉生活中的快乐,这才是生活的智慧。宠辱不惊、收放自如、能高能低、能屈能伸、不卑不亢,我想,做到这些,一个人才算是真正活出自己的价值吧。愿我接受完美的生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生活中的琐碎,不被过去、现在、未来所束缚,常保一切温柔的心情。
甜也好,咸也好,不管生活是何种滋味,都各有各的味道。只要你会品生活,各种味道都是幸福的。
太急没有故事,太缓没有人生:生活的意义本身就是咸也好、淡也好,走过皆好。未来道阻且长,不必慌忙。
第五篇:工作也好人生也罢
工作也好人生也罢,功到“半坡”为何就这么难?
作者:刘明
有一个多月没有写博客了,这对于曾经荣获2009年新华网十大博客的人来说,多少让人有些失望,看了不少网友的网上留言,我感到不安、羞愧并深深地自责。但也不由地感叹:工作也好,人生也罢,甚至是写博,功到“半坡”为何就这么难呢?
今天,我在人民日报上读了秦国文先生的《克服“半坡”现象》一文,豁然开朗。秦国文先生是中共湘西州委常委、吉首市委书记,经济学博士,江西南昌人。从标题上,这是一篇工作心得,但作者文笔优美,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看似枯燥的内容竟然写得鲜活生动,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人对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面的署名文章,多持观望甚至是不屑的态度,认为这是官样文章,没有什么读头。当然这份中国最具权威的报纸,因发行渠道等原因,与广大普通读者相距较远。但不可否认,中国广大精英人士依然是这份报纸忠实读者。而在网络时代里,这份报纸上好文章也会很快让人“捕捉”到。
何谓“半坡”现象?中国有句古话,“行百里者半九十”;古希腊神话里有个西西弗斯,石头每每未推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秦国文先生认为,“抓工作、促发展也是这样。有的人因为某些因素阻碍,工作往往推到一半时就泄气了,‘熄火’了,陷入停滞,甚至迅速滑到谷底。挨过一段时间,又重新点火,开始加油,由此循环往复,工作走不出困境、发展达不到预期。”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半坡”现象,不当“西西弗斯”呢?
秦国文先生提出,首先,要有定力,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其次,要有动力,来自于自己的那种本真的感情和愿望;再次,要有毅力,有没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功夫,就是胜负成败的关键;最后,要有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干工作往往是合众人之力才成一事。
此文不长,只有1139字,从字面上阅读,写的只是作者的工作体会。但我却认为,这是一篇很好的励志文章,其实,人生短短几十年,理想、现实、执着、艰辛、收获,世上无难事,无限风光在险峰等等,这又何尝不是一次“爬坡”呢?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如爬坡,也只有两种结果,不上则下。要攀上人生的“坡头”,我想,除了秦国文先生所说的“不变的定力、不竭的动力、不屈的毅力、不散的合力”之外,下面几点也很重要。
首先,人要认清自己,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好“坡”尤为关键,宏观上说,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坡,但具体说,我们该选择上哪个坡也很重要。其次,既要低头看路,又要抬头望天。低下头,我们不会好高骛远,抬起头,我们不会固步自封。最后,必须要拥有一个强壮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这也是我们爬坡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