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高考语文高考_回顾与展望
.......语文高考:回顾与展望
2006年高考尘埃落定,回顾全国17套试题,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考试内容:
1.考查内容力求体现地方色彩,这是分省自主命题以后出现的一个现象。如北京卷的第24题写一段话,为北京办好奥运进言献策。作文题《北京的符号》。福建卷为连战省亲写欢迎词,江苏卷的南京导游词,湖南卷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曾国藩的《〈湖南文征〉序》。天津卷的作文题,据说也与当地领导意图有关。
2.社科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考查的取材更加注重时代感、文化含量和人文内涵,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和导向。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卷阅读
(一)所选的材料是一篇介绍天坛的记叙性散文。需要指出的是,按《考试大纲》的规定,现代文
(一)的选文范围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章”,本题却选了一篇散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选的也是散文。也就是说,北京卷的两篇现代文阅读都是文学作品,没有实用类文章的阅读。这种取材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3.文言文考查形式与取材的多样化。考查形式除传统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补出省略的文字、信息筛选、断句、翻译、对原文文意的理解和分析、对写作特点的理解、对思想内容的评价等,也有古今异义、简答文意。取材已不再局限于二十四史,三分之一以上的试卷开始以古代书序、单篇散文、先秦典籍等作为考查文本。
4.语言语用题考查形式在继续保持多样性的基础上,更富实用性,更加生活化,不少题目综合性增强,情境设置真实。四川卷语音题考查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形声字,选择了四川人说普通话容易读错的字音,对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5.作文命题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从命题意图上看,或激励考生探讨和感悟自然、社会、人生,认识生活;或引导考生重视读书,积极上进;或启发考生关心他人,与人和谐相处;或激发考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从内容上看,有的题目主题的可选择性、多向性进一步增强,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有的题目虽有限制,但考生把握起来并不困难,有话可说;但有的题目过难(如福建卷),或用语陌生(天津卷),造成考生理解题意困难,不易打开思路。从题型上看,话题作文居多,标题作文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几套试卷尝试命制材料范围作文。这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沿用话题作文的命题思路,但不给话题,强调在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内,自主确定立意、文体和标题。
6.注意与课内相关内容的勾连。上海卷现代文阅读
(二),第6题要求写出课本涉及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浙江卷的作文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试题材料中孔子、康德、歌德的话取材于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文《人是什么》。福建卷作文“戈多今天已经来了”,取材于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课文《等待戈多》。
试卷体例和结构:
1.除上海、福建外,一般都采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卷合成的形式,各卷中的板块安排也与教育部考试中心近年高考试卷的板块安排基本一致,结构上的认同感较强。
2.设题数量在21~25道题之间。
3.选择题的分值大多在30分~40分之间,少的仅15分(上海),多的高达46分(浙江、天津),反映出语文界对选择题的功能、作用存在不同认识。
17套试卷中,绝大多数试题是科学规范的,考查方式也合理有效。试卷提供的阅读材料和写作材料大多能体现考查能力的要求,能启发考生思考。总体上看,试题的学科特点比较明显,能力考查覆盖合理,设题较重视能力因素、思想方法、价值取向,体现了较强的基础性、人文性和时代性,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导向是积极的。
以上特点和变化,反映了命题人员对高考语文试题命制工作的积极探索。尽管很多问题还有待高考改革的深入发展才能逐步明确、逐步解决,但命题人员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北京卷
北京卷今年有两个变化,一是难度大幅度降低,区分度较去年好。二是一改几年来两个字的标题式作文题,代之以“北京的符号”这样一个偏正短语的题目。题目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有品位、有内涵,写作空间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通过加注、分段的方式,解释了一部分阅读难点,降低了阅读难度,较为适合高中毕业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从内容上看,主要反映晏子谏劝齐景公体恤百姓,思想是积极的。
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五道客观题,分别考查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补出省略的文字、信息筛选以及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此外,又选取《资治通鉴••周纪五》中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断句。试卷与前两年一样,未对文言文翻译进行考查。
总体上看,试题较为平实,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也能考查出考生的水平。但有两点可以商榷。一是第6题B项“徒”字的释义当为副词性的“徒步”,释为动词性的“步行”不确;C项“逮”字释为“追上”也可避免“赶上”含有的“遇到”的歧义。二是第10题A项所拟题面与原文联系较为松散,不读原文也可判知此项是正确的;B项为当选项,所拟题面并非根本性的不确,只是过甚其辞而已。
诗歌鉴赏以陶渊明的《移居》(其二)作材料,要求考生进行鉴赏,选材较合适。所设两小题,着重考查的都是对诗的理解,立意也可以。第一小题D项中将“兹”理解成“这种生活”,其实这个“兹”理解为“这里”更为恰当,与上一句联起来,意思就是“这种与邻居交往之乐岂不是比什么都美吗?不要匆匆地离开这里了”。
写作 “北京的符号”是一道标题作文,很有“京味儿”,是今年全国高考作文中最具地域色彩的。什么是“北京的符号”?试题材料和提示语首先对城市的符号给予必要的解释,又列举了许多例子,有建筑、民俗、文化、商业、科技,兼顾了新和旧、物质与非物质。有了这些引导,生活在北京的考生就会被激活思维,拓展联想,感到有话可说。北京的符号包含以往和现时,涉及的范围广,开放性强。更重要的是题目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自己生存环境的文化特征、文化成就,这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良好的导向。
这道试题可议论,可记叙,可描写,可说明,可抒情,可写多种文体,也可激励考生写出有文化含量有深度的作文,区分度较好,难度适中。
天津卷
题量大,字数多,大概是天津卷最大的特点了,全卷字数达到7560字,比2005年增加了近千字,沿续了2005年三篇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形式。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天津卷“语知”考4道题,语音题考了12个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容量过大。第3题把古诗句选用与词语选用混编,第4题把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混编,有些偏难。命题使用的语言材料有明显的天津地域色彩。
第六大题共3道小题,题目设计试图体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答题量与赋分值比较合理,立足鼓励学生有创见地答题。第22题题干要求不明确。若根据答案,“自强不息”“苟且偷安”“流水不腐”这三个成语,有的只适合于约旦河,有的只适合于盐海,但题干却可以理解为所写出的成语应“适于”约旦河、盐海的共性,因此颇为费解。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有两段,共6题,18分,在今年全国17套语文试卷中赋分最高,显示出设计者对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足够重视。从内容上看,第一段是教育社会学方面的文字,第二段是海洋生物学方面的文字,分别考查了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对文意的理解,对全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所考查的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之内,设题也比较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
阅读
(二)文本《造心》是一篇既启人心智又富于美感力量的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2 灵动的文笔,动人的情采,诗化的语言,把“造心”的必要与重要、方法与途径、情感与态度等抽象事理讲得生动形象,考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第18题考查重要信息的归纳,题干明晰,答案简洁准确。第19题题干指向不明确,与参考答案不匹配。第20题考查两个重点句子的异同比较,设题角度好,有思维力度。第21题B、C两个错项,错误典型,干扰有效。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后汉书•邓恂列传》,通过删节的方式,排除了一些较难理解的词句与内容,大致可以适合高中毕业生的阅读水平。从内容上看,反映了邓恂在处事时的机智谋略以及顾全大局,情节具有可读性。
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四道客观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常用文言虚词、信息筛选、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以及文言文翻译。
试题平实,无超纲现象,如文言虚词均在《考试大纲》所列范围之内,科学性上也未发现有什么不当之处。可以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第14题B项说到“国家利益”,似不准确,文中反映的斗争系刘氏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与战国时秦赵矛盾不同,称国家利益不妥。二是第15题第(2)小题的答案“户口殷实”,似以译为“百姓富足”为好,“殷实”通常说明经济财富;第14题C、D两项顺序当与原文所述一致;正文中的两个“颍”字错为“颖”未能校出。
诗歌鉴赏以唐张籍《凉洲词》(其一)作材料,要求考生进行赏析,选材较合适。所设题目的立意也是可以的。但是,第一小题问:“‘无数铃声过沙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参考答案说:“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这里,题干的表述方式似乎还可推敲一下,因为这句诗的巧妙在于它是通过听觉的“铃声”使人感到视觉的“驼队”,这也就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感”,而现在的设问却未能突出这一艺术特色。又,第二小题的题干很明确,但参考答案似太过于空泛,可能会使阅卷人难以把握。
写作 “愿景”是标题作文。愿景就是所向往的前景,试题引导考生思考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抒发对人生对社会的愿望,描绘对人生对社会的愿景。这个范围已经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愿景”适用范围也很广,可用于政治、企业的,也可用于个人。“愿景”也适合多种文体,难度适中。
但是,“愿景”在大陆是个新词,有的考生还有陌生感,仅仅看到试题上的解释,对于这个词的词性、词义、适用范围,可能还把握不太准确,这会不会影响到写作水平的发挥呢?
上海卷
2006年上海高考语文卷从整体上看与去年保持一致。在考查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关注社会现实,注重考生的精神世界。试卷切合上海地区考生实际,难易适度,风格平实,稳中求新。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共5题,其中非选择题4题,选择题1题,赋分16分,是17套试卷中赋分较多的一套。所选材料是论述城市色彩的一篇文章,选文的难度、长短适中。设题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科学、规范,题目的立意、设问的角度及方式科学,参考答案准确。
阅读
(二)的文本思想内容厚重,语言精炼平实,冰心也为同学熟知,阅读理解没有障碍,阅读文本的选择比较理想。第6题要求写出课本涉及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课内外知识相钩连,导向好。第12题题干表述欠准确,题干要求与参考答案不相匹配。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由两段语料组成,一段是记言兼发议论,另一段是记事兼发议论。从字面上看,文段中较少难于理解的字词与内容,所记言论与事件也较为明晰,较为适合考生阅读。从内容上看,一是说白居易未跻大位的缘由,一是记陈君喜爱半野园以及作者对半野园画的题记,均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第一段材料后设计了两道客观题,考查了文言实词与古今异义现象,又设计了三道主观题,考查了文言文翻译以及简答文意题,考查内容大致符合考生的实际水平。可以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第18题A项中的“宾客”,是太子宾客的省称,属于古代职官名,以此考查学生,过难。二是第20题要求从刘、李对话看出双方意图,由于刘的问话过短,意图不明,若将题干改为从全文看,要求稍合理些。此题考生若答成刘向李推荐白的诗文,而李不满意不愿看,也无从扣分。此外,第17题第2小题的“跻”释为“晋升”不如释为“登上”,第19题第2小题的“披”译为“读过”不如译为“翻阅”,后者均较前者准确。
第二段材料也设计了五道题,主要用选择、简答的方式考查了对文意、写作特点的理解以及对思想内容的评价,总体也较平稳而能突出要点。第24题答案与原文文意稍有差距,原文讲到陈相国的两个方面,答案则全面肯定陈相国,只讲了一面。第26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规定,若不提及“得志”之“志”的历史局限性则扣分,略显生硬。
诗歌鉴赏以元张可久“【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为材料,选材适当。所设的三道题,有考文学常识的,又有考赏析评价的,这也符合上海的实际情况。第15题的四个选项中,B项对作品的赏析是很恰当的,C项是不恰当的,这些都没问题,但D项似乎不能说不恰当,我们从第16题的答案可知“倦”字为“后文的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D项“描摹了„„舒适生活”为何就成为不恰当了呢?这个干扰项似乎欠妥。又,“【黄钟】人月圆”为北曲,其字句格律与词牌“人月圆”同,系双调,48字,上下片各两平韵,故当在“楚庙寒鸦”后空两格,分为上下两片为好。
写作 “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一道标题作文,很活,很有感情色彩。试题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内涵丰富,开放性大。因为“你”是谁,是由考生自由选择的,“你”的角色自然多种多样,可以是亲人,可以是名家,可以是某种特定的人物,也可以是拟人化的某种文化形式、某种思想品德等。由于题目用“我”第一人称,就有了比较强的引导考生认识自我、表达自我的成分。“我”字加上“想”字,也特别富有感情色彩,特别容易展示自己的心灵世界。我想握住你的手,我为什么要握住你的手,背后肯定是有一番感情要倾诉。题目便于激发考生的感情,有利于写抒情文章,但是也可以写记叙文和议论文。
重庆卷
重庆卷的出题遵循了《考试大纲》,今年试题减少了选择题。试题难度适中,多数题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六大题共4道小题。试题总体上比较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比较明确,答题量与赋分值比较合理。其中第22、23题的设计体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评分标准立足鼓励学生有创见地答题。第23题有新意,让考生在一个特定情境中用“幽默”“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往还比较少见。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试题所选材料是一段文化学的文章,难易、长短适中。所考查的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之内。设题也较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注重对考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各选项的结构、长度稍嫌参差,容易给考生以暗示。
阅读
(二)文本《说村落》是一篇文化随笔,文章对村落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但内容并不艰深,适于考生阅读。似可商榷的是,第15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答案“村落的真正意义”后似宜补充“作为精神存在的一面”更为全面准确。第18题第二问“有什么好处”的参考答案“深化主题”四字有失笼统,与赋分也不相匹配。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元史•张养浩传》,通过节选的方式,选取了一些有趣的情节,排除了一些阅读难点,使整个材料大体适合高中毕业生的阅读水平。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了张养浩品行端方、敢于直言的特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四道客观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信息筛选、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文言文翻译。
从试题的设置上看,未发现有超纲的现象,如文言实词的考查均以常见者为主,文言虚词也在《考试大纲》所列范围之内。可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有些试题难度过低,如文言实词的“拜”字、文言虚词的“则”字,释义与用以比较的句子无干扰度;第13题B项的错误也太简单直接。二是有的试题答案尚不够确切,如第10题由于信息点“行义”、“直言”过于宽泛,虽所当选项无问题,但A项也可称不误;第12题第(1)小题中“盗”字当译为小偷,指强盗不确;第11题C项说“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也于原文无据。此外,第11题B项中提到的元宵节,原文中作“元夕”,虽然B项为不准确的一项,但考查学生是否了解传统节日的异称,似乎过难。
诗歌鉴赏以张维屏《新雷》及龚自珍《己亥杂诗》两首清诗为材料,要求考生进行比较阅读鉴赏,所设题目的立意也是可以的。但第(1)小题中的第一问“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参考答案说:“‘觉春生’、‘安排著’、‘只待’”,似可商榷。本诗的一二两句紧紧相连,互相照应,所以“觉春生”完全可看作是造物“有情”的体现,“千红万紫”似也可算,但“只待”似乎就不能视为“有情”的体现,因它只是“千红万紫”的百花对“春雷”的一种期待。又,第(2)小题的参考答案也有可商之处,龚诗末句所表现出的,是一种落红不怕牺牲、不随波逐流、甘作泥滓、造福人类的无私精神,不仅仅是“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写作 “车站一瞥”和“走与停”一小一大两个作文题。小作文要求对车站进行场景描写,而大作文的话题“走与停”加上提示语,则带有明显的思辨色彩,二者在写作能力要求上基本互补,可以较全面检测考生的作文能力。
小作文“车站一瞥”贴近生活,学生会有一定的直观体验,只要能选取具体而有代表性的场景,写作难度不大。但也有人反映,山区乡村考生见到的车站比城市学生少多了,感性的素材太少。
大作文“走与停”的提示语将具象概念引申到自然、社会、人生,可以拓展题目的内涵,拓宽写作空间。
辽宁卷
今年的辽宁卷结构合理,难易恰当;知识点覆盖全面,重点突出。所选语料新颖,有较强的可读性。科技文阅读、散文阅读的文本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运用试题的设计有新意,注重实用性和生活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辽宁卷“语知”考5道题。第3题考语境中使用词语的能力,其中涉及的“割断”(应为“隔断”)、“淹没”(应为“湮没”)、“启用”(应为“起用”)三个考点似与第2题错别字的考查有些重复。
第六大题共3个小题。试题基本规范,测试目标基本明确,题目设计基本体现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答题量与赋分值比较合理。参考答案基本科学、规范、简洁。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所选文段是一篇讲述花与生物进化的科普文章,约1000余字,篇幅稍长。所考查的内容都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设题基本科学,测试目标明确。
阅读
(二)文本《杨柳》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作者借赞美杨柳的品质来表现个人的志趣与追求,语言平易,文意浅近,道理通俗易懂,考生阅读理解起来不会困难。似可商榷之处是,第19题题干的要求与参考答案不够匹配。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晋书·王裒传》,通过加注等形式,降低了一部分阅读难度,大致适合高中毕业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从内容上看,故事性之外又有一些议论,具有可读性。
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四道客观题与两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常用文言虚词、信息筛选、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断句、文言文翻译。
从试题的构拟上看,总体难度并不很大,也没有超纲的现象,如常见文言实词、常用文言虚词的考查没有偏怪之处。可以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有的试题表述不太严密,如第10题A项“听”释为“听任”,但现代汉语“听任”不可单独充任谓语,原句中的“听”字则是谓语;第15题第(1)小题中“致、遗”均赠送义,将“遗”译作礼物,不妥;第(2)小题“荫”当译为“庇佑”、“庇荫”,两词现代仍可使用,与“庇护”义略有不同,当然,“庇护”也可给分;第(3)小题文句为泛论性质,并非王裒“自己能做到的”,而是“以一个人所能做到的去要求另一人所不能做到的”一类意思,指邴春与邴原的比较而言。二是第10题D项中“思慕”已成词,再考语素义不妥,而且“慕”本身也是只有想念义而不表示依恋义。
诗歌鉴赏以宋苏轼的《东坡》一诗为材料,要求考生进行鉴赏,选材较合适。所设的两小题分别以全诗的一句及“铿然”一词的妙用来让考生作答,立意也是可以的。第(1)小题的参考答案说,“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但从全诗看把第一句仅仅看成是“铺垫”,似乎不够准确。这一句表面上看只是写景,实际上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的一种“清”意。
写作 “肩膀”是一道标题作文,题目平实无华,贴近现实生活。肩膀是大家都熟悉的,有自己的肩膀、亲人的肩膀、战友的肩膀,能够引导考生调动平时的体验和感情;肩膀也有比喻意义,这时肩膀是责任、依靠、基础,能够使学生放飞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写出深度和高度。题目简单实在,考生容易找到切入点,但在多样化上可能较弱。
山东卷
山东试卷和2005年相比,无疑有了较大的进步,显得成熟多了。试题涉及的材料密切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体现了语文考试的实用性。语用题新颖活泼,作文以雷抒雁的《星星》为材料,要求写读后的联想和感悟,为语文基础好的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山东卷“语知”有5道题目。考点的选取颇为用心,比如字形题 5 经过精心筛选,有较好的区分度。
第六大题共3个小题。试题比较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比较明确,基本体现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第21、22题的情境、设问的角度及方式比较新颖、灵活。题目表述比较清楚,题干及设问较简洁,答题量与赋分值比较合理。
第20题排序题,比较难。第21题要求拟写2009年在山东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口号,情境具有地方特色。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所选材料《干栏居》是一篇建筑学的文章,选文难度、长短适中。所考查的内容都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设题比较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第7题中当选项的结构长度与其他各项明显不同,可能会给考生一些暗示。
阅读
(二)选用朱增泉的《文赤壁》。由于考生从中学课本中学习过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作品,了解苏东坡其人其事,因此对文本有一种亲切感,理解不会有困难。设题侧重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考查。第19题考查对作品人物的评价,课内外结合,自由灵活,开放性比较强。似可商榷的是,第18题的答案F项:“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缺乏原文依据。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史记·儒林列传》,通过节选与加注的形式,适当地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大体适合高中毕业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从内容上看,通过几个故事说明辕固生敢于直言,具有可读性。
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四道客观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常用文言虚词、信息筛选、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文言文翻译。
从试题上看,未发现超纲的现象。几道题的设置也较匀称。可以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第12题B项用“无法评判辩论水平的高下”为错误点,显得与材料内容关系较松散;D项说“辕固生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于原文无据,只当说是他提倡这一态度。二是第9题B项中的“践”字释为“登上(王位)”,括号中的“王位”似当改为“君位”,天子夏代称帝称后,商称帝称王,周称王,但可以统称君。此外,第13题第(1)小题中的“汤王”宜称为商汤或成汤。第(2)小题中的“明”字译为“讲明”,不如译为“分辨”。
诗歌鉴赏以清末民初王闿运的《晓上空泠峡》一诗为材料,要求考生进行鉴赏,选材较合适。所设的题目,立意虽可以,但第(2)小题似多少涵盖了第(1)小题的内容。又,第(2)小题要求考生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理解,但参考答案似乎并没有突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是什么。
写作 山东这道作文题,阅读的成分比较浓,考生先要解读《星星》,然后才会有联想和感悟。“星星”是人们向往的,这个意象具有象征性和暗示性,也许有人联想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有人感悟到“距离产生美”,有人感到追星的失落,由这首诗引发的联想和感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这道作文题可写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用一首现代诗作为作文试题材料还比较少见,所以有新鲜感。诗也不难理解,作文题难度适中。
江苏卷
2006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命题遵循《考试大纲》,注重能力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今年的语文试题稳中有变,主要表现在主客观题比重有变化,增加了主观题,留给考生以较多的思考余地,提高了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分值分布也有所调整。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江苏卷“语知”考4道题。字形题中的“彬彬有理(礼)”“声名雀起(鹊)”,词语选用题中的“声明”“申明”、“凶悍”“凶猛”分别配置在两个句子中,可以看出命题者很费心思。
第六大题共3个小题。试题比较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比较明确。题目设计基本体现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总体难度合适。答题量与赋分比较合理。第18题要求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文字,题目设计比较新颖。第20题要求修改一段导游词,具有地方文化色彩。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所选文段是一篇是有关木版年画艺术的论文,难度、长短适中。所考查的内容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似可商榷的是,第7题D项中用的是“尽管”,原文却是“即使”,意思发生了变化,D项也成了推断不恰当的一项。
阅读
(二)文本《一幅烟雨牛鹭图》是一篇优美的抒情小品。全篇考查的侧重点在赏析评论。似可商榷的是,第14题第二问中“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的限定或可不必,因为两段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比喻和拟人),实难由此角度做出“更喜欢”的比较,如果删去这一限定,拓宽答题空间,或更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鉴赏。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宋史·董槐传》,通过节选、加注的方式,降低了阅读材料的难度,大致可以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从内容上看,由几个故事组成,具有可读性。
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三道客观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文言文翻译。
从试题的构拟上看,未发现超纲的现象,如文言虚词的考查是极为常见的“以”字,用以比较的例句也出自课本或传世名篇。可以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第10题C项用“年度军饷”解释原文中的“岁请”,考查这一内容似乎过难;此项中用“跟在几个人后面”解释原文中的“从”字以作为错误点,过于细碎。二是第11题第(3)小题要求翻译“天大雨,烈火雷电”,无意义。此外,阅读材料的出处《宋史》误为《宋书》,“槐起衣冠而坐”中“起”字后当断开,均为应当注意之处。
诗歌鉴赏以元代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一词为材料,要求考生进行鉴赏,选材是合适的。所设的三个小题目,分别从词语、表达技巧等方面让考生加以赏析,立意也很好。但第(2)小题的题干要求与参考答案不够匹配。
写作
“人与路”是一道标题作文,充满了思辨性。题目“人与路”虽然只是并列了两个概念,提示语却揭示了人与路的辩证关系。提示语的两句话像格言,第一句改写自鲁迅《故乡》,考生是熟悉的。第二句话比较耐人寻味,为什么“走的人多了”会导致“没了路”呢?交通、上学、生活、生产,可联想的方面较多。不管是开拓路径也好,还是另辟路径也好,敢为天下先、敢于创新是符合时代精神的。所以这道题目富有思想深度和时代色彩。考生有话可说,有的还可以写得出彩。
由于题目是“人与路”,所以可能会使部分考生只写某人及所走过的道路,而不理会提示语所提示的两者的关系。
浙江卷
总体说来,知识覆盖面大,难度与去年大致持平,个别考点有所调整,没有偏题、难题和怪题,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浙江是少数考文学常识的省份之一,文学常识的考查又回到了2002年前的形式,即将古今中外重要作家的国别、代表作、生平、文集名、文学主张和风格流派等糅合在一起,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浙江卷“语知”考4道题。与去年相比小有变化:一是把字音和字形合在一起,并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考查;二是第一大题中去掉了标点符号的考查。
第六大题共3个小题。题目设计基本体现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题目表述比较清楚,设问较简洁。第22题以一种标点符号为对象,写一个比喻句,阐发某种生活哲理,题目构思比较新颖。第23题设计有新意,但会给评分带来一定难度。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所选的材料是一篇人类学论文。选文的难度、长短适中。试题设计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设题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
阅读
(二)文本《平面的生活》是一篇外国作品,文章风格独特,有妙趣,有感悟。但寓言的形式、虚拟的场景以及略显奇异荒诞的内容,或许会让学生因生活的局限而云绕雾罩,出现阅读障碍。第19题考查重点句子理解,但阅读材料较难,将直接影响到考生对句子的准确解读。第21题为五选二的多项选择题,选项的语言表述嫌长,宜简明一些。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明方孝孺的《蚊对》,材料本身较为浅易,又有一定的寓意,大体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文章从小处着笔,叙议结合的手法,使人感到可读性较强。
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四道客观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补出省略文字、对有关内容的赏析以及文言文翻译。同2005年一样,今年也未考查信息筛选的内容。
从试题的构拟上看,大多较为平实,能考出学生的水平。如文言实词均较为常见,文言虚词也在《考试大纲》所列范围之内,总体无什么偏怪的地方。可以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个别地方较难,如第14题A项中对古代文体的考查,有超纲的嫌疑;第12题D项的“于”字非规范用法,用以比较也有不妥。二是有的地方表述不够严密,如第13题要求补出省略成分,但A项“于”字并非省略成分;第15题第(2)小题答案,“且”字未译出,当表深入一层,译为“再说”之类;第12题A项中的两个“也”字,均用于句末表示确认语气。诗歌鉴赏以元无名氏的一首小令“【正宫】叨叨令”为材料,要求考生进行鉴赏,选材较合适。所设的两小题,从意象及思想感情两方面让考生作赏析,立意也是好的。第(2)小题要求考生“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现在的参考答案固然是可以的,但元朝时汉族知识分子由于遭受民族压迫,普遍存在着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自称“渔夫”,所谓“鹦鹉洲边住”,实际上是不愿入世做官。
写作 “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是一道话题作文,思辨性强。它的一个特点是为了帮助考生理解话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组织了比较长的材料。材料在引述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之后,还列举了五条相关的论述,其中前两条是关于“生无所息” 的,后三条是关于“生有所息”的,这一组材料揭示了学习与停止学习、工作与休息的关系,反映了人的劳逸观和苦乐观。这道作文题的思想性比较强,不管是编述故事、抒发情感还是阐明观点,都已经涉及到了人生观、价值观意义上的问题,具有比较强的思辨色彩。
这道作文题还有一个特点是,试题材料中孔子、康德、歌德的话取材于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文《人是什么》,“生无所息”的观点该课文也有所阐释。这种做法会不会因此而给部分学生设定了立意?利弊得失可能要经过实际调查才能判断。
安徽卷
今年安徽卷在试卷结构、题型比例、内容分布等方面同2005年的全国高考统一试卷相同,没有偏题、怪题,题目设计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坚持实用性和生活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安徽卷“语知”考4道题。答案项、干扰项设置合理,正确体现题干的要求。第4题考查在设定条件下得体地使用语言,颇具新意。
第六大题共3个小题。试题比较规范、平稳。题目设计立足体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题目表述比较清楚,设问比较简洁,总体难度合适。答题量与赋分值比较合理。参考答案基本科学、规范、简洁。第19题以“节约”为话题,用“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难度适中。第20题要求对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陈述理由,不出现常识性错误,像考查小作文。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所选文段是论述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一段文字,为了适应命题的需要,命题者对原文做了删改。选文难度、长短适中。三道题目分别考查了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对文意的理解以及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考查的内容都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设题基本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明确,题干能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关系一致。可商榷之处是,第6题列出四项对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要求考生选出错误的一项。当选项为D项:“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考生即使不看原文也能选出。
阅读
(二)文本《行吟阁遐想》选材难易适中,屈原、闻一多为学生所知,阅读理解应该没有障碍。第14、15两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归纳,可商榷之处是,文章的思路是由“相感”而“遐想”,从阅读顺序与答题角度考虑,两题似颠倒一下顺序为好。第17题考查鉴赏能力,两问彼此钩连,难易结合,区分度很好。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通过节选与加注的方式,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大体适合高中毕业生的阅读水平。从内容上看,以叙事为主,又夹有议论,具有可读性。
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三道客观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常用文言虚词、内容理解以及文言文翻译。试卷未考查信息筛选。
从试题的构拟上看,较为平易,难度不大,未发现有超纲的现象,如文言虚词均在《考试大纲》所列范围之内。可以商榷之处有两个。一是个别试题过于简单,影响效度。如第8题B项的“询”字,释为古今同义的“询问”;第10题A项“同甘共苦”于原文无据,设立“同甘共苦”“共享家产”两个错误点,似无此必要。二是表述不够严密,第11题第(1)小题的“资”字,译为“增加”不如译为“积累”更合原意。
诗歌鉴赏以宋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一词为材料,要求考生进行鉴赏,选材较合适。所设的两道小题,分别从语言及手法两方面让考生赏析,立意也是好的。但第(1)小题问“聚散匆匆”一句“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从参考答案看,命题者认为是“在写聚、散内容之间承上启下”。如要说“在写聚、散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就不应该局限于上片了。写作
“读”这道话题作文开放性很强,写作内容范围广阔,写法自由。根据提示语的解释,自然、社会、人生、自己、他人(父母、老师、同学)都是“书”;接触、交流、面对、探索、了解、感悟、品味、沟通、超越都是“读”。“读”本来就是考生非常熟悉的事情,现在扩展得这么宽广,考生自然容易入手,多种文体可采用。作文题有话可写,有理可讲,有情可抒,有事可记。考生需要费心构思的是写出个性,写出深度。由于过于开放,缺少限制,此题在反宿构、反套作方面可能不是很有力。
福建卷
与去年相比,今年试卷在结构、赋分方面有所变化,试卷加大了名句名篇的考查力度,题量有所增加,分值也由原来的6分提高到8分,有助于引导学生注重积累。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六大题共3个小题。试题比较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比较明确。题目设计基本体现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题目表述比较清楚,题干较简洁,答题量与赋分值比较合理。第17题续写一个结尾。所给材料二百多字,阅读量大,较难答题。第18题内容有地方特色。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有两段文字,共4题,12分。从内容上看,第一段是公众舆论,属于传播学方面的内容;第二段说“欧洲老鼠”计划,属于生命科学方面的内容。选文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测试的需要。第1、2两题分别考查了对文中重要概念和文意的理解,第3、4两题分别考查了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和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设题基本科学、规范,测试目标也比较明确。似可商榷之处是,这两段阅读材料约有1280字,就全卷看,考生需要阅读的文段明显偏多,而赋分并没有增加,使得阅读材料与设题、赋分不相匹配。
阅读
(二)文本《泪与笑》立意新颖,角度独特,有书卷气,作品的语言带有明显的过去时代的痕迹,情感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较大距离,阅读理解或有一定障碍。
第12、13、15三题题意指向明确,题干表述简洁,参考答案以文本为据,客观准确。可商榷之处是,第14题要求回答“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由果推因,答案应当只有“泪是对人生的肯定”一点,并不含其他几点。因为所给答案中的其他三点“使人快乐”、“净化情感”、“使心灵健康”是“泪是人生的甘露”的佐证,而不能与其并列,更不能支持由“失恋的刺痛,丧亲的悲哀”而来的“值得一活”的结论。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史记·伯夷列传》,虽经通过节选与加注,适当地降低了难度,但全文仍然较难读懂,对高中毕业生来说,很难说是浅易。从内容上看,对文化背景知识有较高要求,议论部分也有一些难解的地方。材料二选自《孟子·告子下》,也有一定难度。
根据阅读材料,第一部分设计了四道客观题,分别考查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信息筛选以及内容的分析概括;第二部分则设了两道主观题,考查断句与文言文翻译。
第一部分的试题构拟,大体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知识点也较匀称。可以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第13题D项过难,阅读材料中“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历来聚讼纷纭,顾炎武、方苞等均有不同看法,《史记》三家注也有不同解释,不当据此考查中学生的理解;另,第5题第8项“宗”当为尊奉义,也有些难。二是表述上有疏漏,如材料出处标为《史记·老子伯夷列传第一》,《史记》无此传;第5题D项说“或:通惑”,“惑”也为多义词,当再加上“困惑”的释义;第8题A项说“叔齐、伯夷互让王位”,商、周天子方称王,夷齐之父孤竹君只可称君;D项“这使作者颇感困惑”,提示了第5题D项的答案。此外,例句的排列顺序与原文不合,不便于考生。
诗歌鉴赏以唐李商隐《端居》一诗为材料,要求考生进行赏析,选材较适合。但本诗写的“闲居”不是一般意义的“闲居”,而是作者滞留异乡、苦苦思念妻子的一种“闲居”,故如能在诗下加上一个有关这方面的注,对考生理解这诗的含意肯定是有帮助的。命题者所设的两道小题,分别从语言与艺术手法方面让考生加以鉴赏,立意是好的。但所设的第(1)小题要考生考虑本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这道题是从前人评论此诗时说“‘敌’字险而稳”一语中引发出来的,但考虑到考生对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不太了解,所以难度大了些。其实,这里如用“对”,仅偏于客观的描绘,而用“敌”则更突出了主观精神的刻画。参考答案在这点上似乎有些忽略了。
写作 作文题比较新奇,难度比较大。“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戈多今天已经来了”和“留一点空白”三个话题,三选一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余地,但也可能因为过多选 择而耽误时间。
其次,三个话题中有两个是阅读成分很浓、探究性很强的题目。《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十万余支,现在的话题是“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等待戈多》中戈多老等不来,现在的话题是“戈多今天已经来了”。这种逆向的假设性的题目能够极大地挑战考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但是前两个话题,尤其是话题“戈多今天已经来了”作为高考题目难度确实大,在考场上要写好这样的题目确实不容易。当然,考生还可选择第三个话题“留一点空白”。这个话题可叙可议,根据各自专长,发挥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广东卷
和前两年相比,2006年广东卷显得简洁明快,继续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强调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从字数上说,2004年广东卷7000余字,2005年6500余字,2006年压缩到了5500字左右,减少了文字阅读量。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广东卷“语知”考4道题。测试目标表述明确,语言材料精当,选项编制规范。
第六大题共3个小题。试题比较科学、规范。题目设计基本体现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题目表述比较清楚,题干较简洁。第19题提取关键词,由于所给材料比较抽象,涉及的概念较多,所以考生要答到参考答案上的关键词比较困难。第20题根据图表表述一个模式,答案不难,但是考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可能要花时间,因此本题的考查点会有所转移。第21题情境设计得比较好,难度适中。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所选材料是一篇论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文章,比较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测试的需要。三道题目分别考查了理解重要概念、理解文意和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所考查的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之内。设题也比较科学、规范,测试目标也比较明确。正确选项分布均匀。第5题A项为干扰项,与其他三个选项相比,明显偏短,可能会给考生一些暗示。
阅读
(二)文本《夕阳进入书房》是一篇意蕴深厚、意味隽永的散文。第15题考查信息的筛选,题目设计巧妙,有新意,利于考查考生思维的严密性。第16题考查重点词语的鉴赏,从四个词语中“任选两个”的鉴赏要求有创意。第17题要求考生揭示形象描绘中隐含的的深层内涵,但难度较大,学生恐怕难以答出参考答案那样的高度。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明宋濂《杜环小传》,采用节选的方式,选取了能集中反映杜环品格的内容,排除了一些难点,大致适合高中毕业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从内容上看,突出了杜环“重然诺,好周人急”的高尚品格,有教育意义。
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四道客观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文言文的断句翻译。今年未设信息筛选题。
从试题的构拟上看,大多平实,无超纲现象,实词多为常见实词,虚词也在《考试大纲》范围之内。可以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题干要求有时不够明确,第10题题干中的“句式”较为模糊,示例中动词后是补语,所当选项中动词后为宾语,示例省主语,所当选项则有主语,是否“完全一致”?二是第12题第(2)小题答案中“依”若译为“投靠”更符合语境。
诗歌鉴赏以清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一诗为材料,要求考生进行鉴赏。谭系广东籍诗人,所写的又是粤秀峰(即今广州的越秀山),很有地方特色。所设的两道小题,分别从诗的意象及用语来让考生赏析,立意也很好。
写作 “雕琢心中的天使”这道作文题有文学韵味。小男孩惊讶雕刻家为什么能够雕刻出天使,雕刻家说:“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雕刻家讲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一条规律。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从讲文艺到讲人生,人人心中有自己的天使,可写的东西比较多,内容范围广泛。从正面引导学生努力追求美好和高尚、善良和爱心,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题目。这道作文题适合写的文体较多,抒情、议论、记叙等均可以。
但是,这道题的审题难度较大。什么是“天使”,学生不是太熟悉,一些考生不容易把握准确。有的还会顾此失彼,写了“天使”,忘了“雕琢”。
湖南卷
通观全卷,可以感受到命题者积极干预中学语文教学的用心。今年的文言文选文一改往 10 年常采用的唐宋散文,而选了清代曾国藩的一篇序言。其实从整体上看,这段材料并不艰深,文字较浅易,而且选材富有湖湘文化特点。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湖南卷“语知”考4道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以及辨析病句等方面的能力。第1题在句子中考查字音是较新颖的形式。但一句只考一个字,考点显得太少。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所选材料是一篇生物学论文,比较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测试。四道题目分别考查了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相关内容以及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所考查的内容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设题基本科学、合理,测试目标也比较明确。似可商榷之处是,第6题要求考生选出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种说法,A项“科学家们在逆境条件下成功地在果蝇中选出了寿命长的品系”,错误较明显,使得这一干扰项效度不够。
阅读
(二)文本《在山阴道上》写的是作者前往鲁迅故乡的一次精神朝圣,表达了对鲁迅精神的仰慕追寻以及对美好现实生活的赞美。语文课本选用鲁迅作品较多,学生对鲁迅的生平故事耳熟能详,考生并无阅读障碍。可商榷之处在于,阅读文本过长,篇幅长达2000余字,似可简短一些。第19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赏评,此题考生必须借助题干引述的古人语,在对文意有所拓展挖掘的基础上才能答出,似乎难了一些。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曾国藩的《〈湖南文征〉序》,用节选的方式排除了一些难点,总体较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同时又有湖南地区的特色。从内容上看,讲了文法、文风以及湖湘文化的源流,最后又有作者的评价,有可读性。
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四道客观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信息筛选、内容阐述以及文言文翻译。
从试题的构拟上看,较为平实,能考查出考生的实际水平。可以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选项中有个别地方文气不顺,如第12题D项说“收录考据之文极少”,“是深明考据家之学”,“深明考据家之学”当是考据文章收录多的原因,而不是少的原因,如拟为“罗研生虽然深明考据家之学,只是认为‘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之类说法就顺畅多了。此题将错误点设在“客观原因”上,似乎与文意关系稍松散。二是第12题C项括号中的“敦颐”可以不列,否则就有考学生是否知道周子即敦颐的意思了。
诗歌鉴赏选了《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中薛宝钗、林黛玉两人写的两首“咏白海棠”诗为材料,要求考生作赏析,比较这两首诗“绘形写神”的不同,应该说选材颇有新意,立意也较好。但题干的字数近280个,似嫌过多;题干的表述也欠明确,不知是否要考生参照上面对薛诗的分析加以仿写?
写作 “谈意气”是一道标题作文。题目“谈意气”,简明平实,且限定写议论文,这是传统的命题形式。试题列出“意气”的三个义项,这个提示很有必要。它不仅帮助考生辨析词义、把握词义(至少不至于将“意气”与“义气”相混淆),而且因为第一个义项有褒义色彩,第三个义项有贬义色彩,这就帮助考生构思的时候,在立论的时候,有赞扬与批评多种走向。
湖北卷
2006年湖北卷的框架、内容、题型略有调整,删除了词语题和文言虚词题,选择题的分值比重适当减少,加大了主观题的考查力度。试卷符合中学教学和考生的实际水平。试题内容选择科学合理,没有超出 《考试大纲》的要求。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湖北卷“语知”考5道题。第一大题5个小题中,除第5小题外,其余都是学生平时训练过的,考生不会感到很难。虽然第5小题考查的是近年来少有采用的标点符号题,但问题突出、典型,要判断起来也不是难事。
第六大题共3个小题,试题比较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比较明确。题目设计基本体现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第21、22题的题目的情境、设问的角度及方式比较新颖、灵活。题目表述比较清楚,题干较简洁。参考答案基本科学、规范、简洁。第21题写节目串联词,考生有相应的背景知识,题目情境设计有新意。第22题以拟写体现《荆楚中学报》两个版面的宗旨为情境,形式也比较新颖。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所选阅读材料是一篇有关海洋生物学文章,比较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测试的需要。设题基本科学,测试目标明确。可商榷之处是,第9题考查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B项“深海潜水动物具有深潜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 肌肉能够摄取储存大量氧气”似乎并不是推断,而只是对文意的一种理解。因为原文有“摄取和储存氧气的能力是决定生物能否长时间深潜的主要标志”。
阅读
(二)文本是都德的《从阿尔卑斯山归来》,取材较好,作品生活气息浓厚,语言、情感都容易把握,学生没有阅读障碍。试题紧扣文本解读,题型设计新颖巧妙,科学合理,题干表述简洁,指向明确,参考答案简洁准确。似可商榷的是,第19题题干中“羊群归家后的情景”易生歧义,如在“情景”二字之前加上“村里的骚动”限制一下为好。答案中“羊群归家的群像”的表述也欠严密,似以“羊群归家后的动物群像”为妥。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颜氏家训·涉务》,虽文面较难,但经过删节与加注,降低了一些难度,高中毕业生大致可读。从内容上看,批评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与养尊处优,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三道客观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文言实词、信息筛选、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文言文翻译。
从试题的构拟上看,结构较为匀称,涉及的知识点也较为合理。可以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有些地方过难,第12题C项,作者批评时风指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即周弘正乘果下马受称赞而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C项只讲一个方面,是不全面而不是不正确;这里用了枚乘《七发》及《吕氏春秋》中“出车入辇,命曰蹶痿之机”的立意,对背景知识要求太高;B项中用“中下层官吏”概括原文“台阁、令史”等,用“这些士大夫”表述原文的“举世”,也不够严密。第13题第(3)小题“父子不能相存”极难,此取《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意,即无饭吃则父子之间也无礼节可言,“存”义为“看望、问候”,对背景知识要求高,答案也不准确。二是有些地方表述不够严密,第10题D项“羁旅”当为客居异乡者之义,解释为动词义的“寄居”,不确;第13题第(1)小题,“保”当译为“拥有”,第(2)小题“护其短”当译为“袒护他们的缺点”,答案似有不确。
诗歌鉴赏选了严维《丹阳送韦参军》和韩琮《暮春浐水送别》两首唐诗作材料,要求考生进行比较赏析,选材合适。所设的两小题分别从意象与表达技巧上让考生作分析鉴赏,立意也很好。但从韩诗看,作者着重要写的是“水声”,他劝“行人莫听宫前水”,因为“流尽年光是此声”。关于这一点,命题者似乎注意得还不够;另外,韩诗毕竟还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的“行人”即要离别的“友人”,对此命题者好像也注意不够。
写作 湖北的作文题简明开放,活泼有趣。据说,带“三”字的成语、熟语,有一本词典收了80多条,有一本成语词典收了100多条。还有一批带“三”的词语是没进入词典的。总之,要求写带“三”的词语,容易叩开写作心灵的大门,写作的角度多、素材广。至于具体选择写什么和怎样写,就与考生的文化积累和人生经验相关、与考生的写作能力相关了。这个试题的特点是,当你在选择写哪一个带“三”的词语时,你就已经是在构思作文了,在这样的试题要求下的作文,可以减少千篇一律,比较有个性,比较多样化。
江西卷
2006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稳中有变、稳中求进,设题科学,表述合理。试卷结构变化明显,题目数量减少。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江西卷“语知”考5道题。试题编制规范,难度不大,干扰项能有效地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
第六大题共3个小题。试题比较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比较明确。题目设计立足体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题目表述比较清楚,题干较简洁。第20题重组句子,只要将前后两个句子倒过来,适当增减词语贯通即可,难度过低。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所选材料是论述生物发光的奥秘的一段文字,比较适合高中毕业阅读。所考查的内容都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考点设置基本合理。可商榷之处是,第7题当选项为C项,但这一选项明显比其他各选项要长,可能会给考生一定的暗示,从而使得此题考查的信度降低。
阅读
(二)文本《秋光里的黄金树》,以树为抒情载体,寄托忧思。自然环境保护的题材,学生并不陌生。语言优美自然,易于学生阅读。试题兼顾理解、归纳、鉴赏等不同类型,考查点全面。题干语言简洁,指向明确。答案设计科学、简要,便于把握评分标准。可商榷之处是:第17题题干有“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点要求,而参考答案对后一要求体现不够。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续古文观止》中郑日奎的《醉书斋记》,通过节 选、加注等方式,降低了阅读时的难度,大致符合高中毕业生阅读。从内容上看,描述了主人公嗜书如命的种种表现,有较强的可读性。
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四道客观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信息筛选、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文言文翻译。
从试题的构拟上看,未发现有超纲的现象,如文言虚词的考查均在《考试大纲》所列范围之内,知识点的设置也较匀称,大致能考查出考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可以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考查的点有时选择不当,如第11题第⑤句“夜坐漏常午”之“午”指午夜,很难,而“顾童侍”二句又不表作者“醉书”意;第9题“烂漫”表睡觉时为酣睡、熟睡义,表情感行为者是坦率自然义,不当选作考查点。二是表述有时不严密,如第12题B项感情色彩过于偏激,不看全文也知是错误的;第12题D项“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所指过实。此外,第13题第(3)小题中“正”系范围副词“只是”,而非时间副词“正在”;第10题例句的排列顺序与原文不合,不利于考生答题。
诗歌鉴赏以宋杨万里《三江小渡》一诗为材料,要求考生进行鉴赏,选材较合适。所设的第(1)小题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这显得有些突兀,因为,一般的理解,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称作“诗眼”;当然也有指一篇诗的眼目,即全诗的主意所在为“诗眼”。这里设问的显然是全诗的主意所在,但在无任何说明的情况下,要考生去找“诗眼”似欠妥。
写作 “雨燕减肥”是一个话题作文,材料浅显,寓意确定,话题“雨燕减肥”四个字把这些内容概括得很准确。减什么肥、怎样减肥,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去联系实际,构思成文。立意明朗,可以议论,可以抒情,可以编故事,可以写多种文体。区分度一般。
四川卷
2006年是四川省第一次自主命题,广泛地吸收了全国及各省市高考命题的经验,在试卷结构、题型比例、内容分布等方面同2005年的全国高考统一试卷保持一致,有些题目有所创新。例如作文,就不再沿用连续三年的关系性话题,而是以单字“问”为话题,这更有利于坚持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的“三自”原则,为考生提供放飞思想、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四川卷“语知”考4道题。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语音题考查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形声字,选择了四川人说普通话容易读错的字音,对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第六大题共3个小题。试题比较科学、规范,测试目标比较明确。题目设计基本体现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题目表述比较清楚;题干及设问较简洁。总体难度合适。答题量与赋分值比较合理。20题的题目的情境、设问的角度及方式比较新颖、灵活。第18题回答本题的主要信息集中在最后一句话,因此难度较低。第20题对获奖的运动员说一段赞美的话,立意很好,但容易形成很多考生写空泛的赞美之词的现象。
现代文阅读 阅读
(一)所选是一篇环境科学方面的论文,比较适合测试高中毕业生的阅读能力。三道题目分别考查了筛选信息、理解文意以及对内容的分析概括,考查点都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设题基本规范、合理,测试目标比较明确。可商榷之处是,第6题要求考生结合上下文,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当选项为B项。其中“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似乎缺乏原文依据,考生很容易就能答出,从而影响到此题的考查信度。
阅读
(二)文本《乡村的瓦》是一篇怀乡之作,作者以“瓦”作为乡情的载体,把自己对故乡的全部依恋与温情,都寄托在对瓦的吟咏上。思乡是常见的题材,使考生产生一种自然的亲近感。
全篇的考查重点在于文意的理解把握。第15题考查重要信息的筛选归纳,似可商榷的是,若将题干设问角度改为“作者笔下的‘乡村的瓦’有哪些特点”,仿佛更妥贴,“结合全文”四字也可略去。第16题考查句子的分析理解,第一问答案中“背弃”似欠斟酌,因为“瓦片”的进城行为并非主动而纯属被动。第17题考查重要信息的筛选和归纳,第(1)题第一问“哪些方面”应是就内容而言,而答案“实写”“虚写”则是就写法而言,要求与答案不够匹配。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后汉书· 樊英传》,通过节选、加注等方式,删除并解释了一部分阅读难点,整个阅读材料较为浅易,大体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根据阅读材料,本试卷设计了三道客观题与一道主观题,分别考查了文言实词、常用文言虚词、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文言文翻译。
从试题的构拟上看,较为平实,如文言虚词的考查未超出《考试大纲》所列范围之内,全卷大体能考查出考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可以商榷之处有两点。一是表述不够严密,如第10题A项“礼请”当然未必是做官,但“举其贤良方正、有道”也不是让他做官,用这点来考查学生,不当;第11题第(1)小题答案中的“礼义”与“富贵”当作“礼制”与“富有”,“礼”与“义”,“富”与“贵”均有不同的含义,这里的译文不当连类而及。二是有的题目过难,如第8题B项的“堵”,解释为“院子”固然是错误的,但命题者是从“环堵”的“院子”义来考虑这一问题的,而“环堵”的这一含义不应用来考查中学生;再说“环堵”已成词,考查词中的语素义也不妥。
诗歌鉴赏以宋周密《夜归》一诗作材料,要求考生进行鉴赏,选材较合适。所设的两道小题,一是要求扣住诗题“夜归”对全诗作简要赏析,一是就“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画面所蕴含的感情作简要赏析,立意都很好。题干的设问也明确。但第(2)小题的参考答案说,“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这里用了“想象”一词似欠妥,因从诗中看,“竹窗斜漏补衣灯”不是“想象”,而是实实在在展现在诗人——“归客”眼前的一个事实。
写作 “问”应该是考生常见的话题。考生即使没有写过相似的文章,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接触过“问”的问题。“问”在现代汉语中应用范围很广,求知的“问”、探究的“问”,固然是写作的重点,其他含义的“问”也是可以写的。的确如试题的提示语所说,“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道题的写作范围广,写作角度多。议论文、散文、编故事,多种文体是可以写的。
第二篇: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 作文命题的回顾与展望学案
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高考作文命题回顾与展望
一、2008年高考作文 回顾
1.形式: 话题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中分天下
纵观2008年18套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
一、全国卷
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份,分别是上海以“他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2.内容: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
2008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2008年是华夏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关注现实是作文题目的一大亮点,全国卷一直接运用震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北京的小作文用45个字对“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点28分”的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江西卷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封信等,它们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逐渐呈现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话题作文形式没有出现以前,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严格;话题作文出现以后,对文体的限制逐渐放松,直至“文体不限”;从2005年开始,部分省市对作文文体开始提出明确要求。2006年有回归传统、提倡文体写作的倾向,并首次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体不限”一统天下的局面,湖南卷明确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7年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008年湖南卷,继续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在内容指向上,坚持高度开放的原则,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如全国卷I和全国巷Ⅱ;话题作文与新命题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便于考生自由驰骋。
用心爱心专心2-
第三篇:海南高考语文作文十年回顾
2013年海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2012年海南高考作文题
材料: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要求根据材料题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2011年海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海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的时间,也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9年海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他们看到一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
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在裤兜里摸出10元钱,放在女孩面前。走过去之后,小钱说:“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善良落入了不诚信的圈套。”
小孙说:“别因他人行骗,自己放弃行善。”
小李说:“诚信?善良?彭宇救人成了被告,谁还敢善良啊?”
小周说:“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用白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
小吴说:“我提议,咱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不管这个女孩说的是真是假,我都得做些什么。”大家都说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8年海南高考作文题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
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又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2007年海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即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假如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坎坷,那么遥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2006年海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5年海南高考作文题
根据下面材料写一篇话题作文,题目自拟,自由发挥,体裁不限。
有一次,人们问20世纪著名的丹麦原子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尔斯·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尼尔斯·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尼尔斯·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体裁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话题作文。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4年海南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洗染店老板,小女儿嫁给雨伞店老板。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虑:雨天,担心洗染店的衣服晾不干;晴天,生怕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个聪明人开导她:“老太太好福气啊!雨天,小女儿生意兴隆;晴天,大女儿顾客盈门。您哪一天不快活呀!”
B、妙极了!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觉和发现。
C、快乐和幸福是这样得来的吗?
D、阿Q!
请以“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3年海南高考作文题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的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则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对事物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第四篇:高考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非 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第五篇:语文高考
1.2014浙江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门与路
——远方的昭示和近处的行走
那高耸在远方等待着我们去开启的大门,是对于理想巧妙的暗喻;而漫长坎坷、充满花香又布满荆棘的大地,是关于现实生动的写照。人生总会面对追求梦想的道路,无论是多么高远宏伟的梦想,都要走上山间的幽径或是坦途通路或是深谷岔口,才能推开梦想的大门。
所以,我们总是听到长辈的教导,想要追求遥远的梦想救药脚踏实地地去征服泥泞和冰原。在我看来,这样的现实主义观照诚然是长者的爱与智慧,但对于涉世不深的我们来说,心中拥有梦想也许比现实的险恶恐吓更加重要。门与路,都是人生不可避开的命运。但‚门‛所象征的梦想、未来,于我们则更加重要。德国诗人里尔克在《两条路》中曾经写过一个迷途知返的年轻人,他在梦的昭示下知道了未来人生的困境,才坚定了自己选择怎样道路的决心。
如果一个人心怀星空,眼前总有着一扇打开理想世界的大门,他的双脚就会穿过所有坎坷泥泞、寒冷坚硬的大地,走出自己的路来。这让我想起那些伟大的作品,常常是寄托了作家伟大的梦想,才使其克服了创作道路上的各种的艰辛。司马迁继承了父亲史官的遗志,‚汝必为太史,为太史勿忘吾所欲论著矣‛,才能在黑暗幽深的牢狱里战胜一切身体和尊严的痛苦;塞万提斯正是有了痛省骑士小说的志向,才能在贫苦与疾病的折磨中坚持完成了《唐·吉诃(hē)德》的下半部。还有无数生动而感人的事迹,是无法用文字尽述的,但我们知道能走到理想大门前方的勇者们,一定像奥德修斯一样历经了道路上无数的困难。他们就是为后人走出了新的道路的巨人。
不过现实的人生想必比文学作品还要复杂吧。在真实的世界里,无数条形色各异的道路蜿蜒曲折地通向不可知、不可测的人生理想,应该才是现实主义的写照。于是,在心中拥有一扇门的人啊,才能够懂得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有的人在宗教的十字路口徘徊,有的人在信仰的谷地里迷失,还有的人在求学困境的山路半途而废,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的眼前只有道路,而他们的心中没有大门。我奉劝这些人,把理想当作神祇(qí)来崇拜,无论面对多么复杂,多么险恶的现实,理想之门就会像星斗一样会指引我们的方向。
对于我来说,心中的大门正是不远处学业的梦想,推开十年寒窗凝霜沉重的门把,对面是春暖花开未名湖畔的胜景。不过,风景中最引人入胜的不是布满花香的小径,而是通向更高远门界的坦途。人生不以小成就自限,不以暂时的门与路为终点,心怀远方的风景,永远渴望更加高伟大门的世界,我们才能不断坚定地出发。
2013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盒方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上善若水任方圆-----人性多元浅论 每每读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似乎都让我触摸到了他性格中豪放不羁的棱角,他的诗句像方正的砖石,峭立在赤壁之上;而在秋雨中读到李清照的‘到黄昏,点点滴滴’,好像听到了珠圆玉润的声音落在梧桐芭蕉的叶上,她委婉的感伤像深秋的露水,也像饱满的音符,弹奏到离人的心上。无论是豪放还是婉约,都是健康的感情,也是大美至善的诗意。方的刚正,圆的委婉,组成了诗中最美的感情。
方形的盒子,总给人视觉上竖立不倒旳坚毅感。它用笔直的线条将自己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地区分开来,似乎它的存在本身就是高洁与不屈。而圆形的瓶子,则让我们感觉不到彼此的距离。它们仿佛若即若离地共存,容忍着别人突出的身形,也恰当地保护着自己的缺陷。方,是为人的刚正和原则;圆,是处世的圆润和艺术。它们是上善的形状,用不同的姿态表达了世界的丰富和人性的绚烂。在文学的世界里,我们需要鲁迅先生的文章,那‘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酷,以‘热风’荡涤寒冽空气的斗志,让我们无数次震撼于其投笔为刃,刚直不屈的精神。但我们同样需要沈从文以一派湘西沅水的温柔,给百病缠身的民族带来一些健康的回忆和美好的梦想。他们用方的坚硬砥砺斗志,用圆的温和感化读者,才汇成了一个丰富美好的精神世界。上善若水,无论是流在浙江的感兴,还是湘西凤凰的美景,都是民族性格中诗意的需要。
为何上善若水?我想原因在于:其一,善的达成无需计较形式方法,无论刚正的方,还是委婉的圆,都可以表达无形大象的爱。如水一般,无论是激流冲洒,还是涓涓细流,都可以浸润干涸的心灵。其二,方和圆自来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精神状态,二者同生相连并不孤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以《与妻书》一篇遗世,‚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汝勇于就死也:,他心中有方正的棱角预备着浴血,同时也因着圆柔的深情激荡着内心。上善无形,故而不以方圆为限,方圆互形,故而上善任意可成。
所以,无论性格与方式有怎么迥异,只要有表现上善的决心,怀抱着美的期待,行动着善的本意,都可以传递美好的精神。我想用自己个性中的方正不移去战胜世俗的诱惑,也要用委婉艺术的交际去保存友谊,这并不是善变,而是方与圆转化的艺术。上善若水,流淌着青春的抉择,无论是经过方石暗礁的浅滩,还是温和平静的海岸,只要能向着美与善的前方,就可以任意扬帆。
2013北京西城
“我”是每个人在考虑具体问题乃至面对整个人生的常常顾及的概念,对自我的淡化或强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无我”与“有我”的拷问。
请以“有我”与“无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有我‛还是‚无我‛
——舍小利而取大道 ‚我‛在甲骨文中本是一种锋利的武器,在《说文》中指‚以手持戈‛的人,是一个集合名词,指‚很多人‛之意。相比英文单词大写的‚I‛,汉语的‚我‛在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中先天就有一种淡化自我的群体意识。‚无我‛一词意义丰富,揭示了舍弃个人利益、个人安危的精神状态、人生态度。只有以忘我、舍我、无我的投入,才能体现人生的终极价值、成就更大的理想。
寒冷夜雨里,我想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舍弃自己的舒适安逸的生活,先想到普天下大众的疾苦,即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舍我以全天下,‚无我‛中的大爱,令人读之泣下。
那些感动人心的作品,大多是作品弃个人利益于后,置家国利益于前,在‚无我‛中体现对集体利益的维护。屈原两遭放逐,却心系楚国安危,最终投身汨罗以身殉国;范仲淹贬官邓州,却不以自身利益萦怀,仍然‚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天祥身陷敌营,却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彪炳千古。‚无我‛是一种无私,更是一种敢于牺牲和奉献的伟大,换来的是记载史册的‚有我‛。相反,历史中那些蝇营狗苟只图个人私利的小人,成了今人批驳的反例;今天那些先己后人、处处将‚有我‛前置的人,只会让社会变得更加冷酷而无情。‚小悦悦‛的事件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从孩子身旁走过的18个广东佛山人,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一般,只要无关‚我‛的利益,就可以冷若冰霜,就可以视而不见。正是如此,‚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选取的是十个敢于放下一己私利,为学生、为父母、为家国而奉献的榜样。党中央提出新闻战线的‚走转改‛活动中,‚走基层‛旨在去发掘更多可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平凡但不平庸,他们一直籍籍无名,但却非碌碌无为,他们放下个人利益和享乐,以‚无我‛的赤诚改变了他人的命运,更感动了整个中国。我想到光鲜的城市背后,有建筑工人勤劳的建设,你看不到他们挥汗如雨,但你却能享受到他们带给你的阴凉;我想到清洁的街道背后,有清洁工人起早贪黑的打扫,你看不到他们清理尘土,但你却能欣赏他们创造出赏心悦目的城市。有太多人以‚无我‛生活在我们的视线之外,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在我们的心底留下‚我‛,留下奉献与感动。当然,无私‚无我‛空拍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每个人都有保护私利的私心,‚有我‛体现的是正常的权利与需要。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也是希望更多人可以实现‚有我‛,可以拥有更大的利益。钢铁大亨卡内基是第一个做慈善的资本家,他把自己的大笔的财富捐赠出去,在世界各地建立起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图书馆、音乐厅等。这种‚无我‛的行为,使更多‚有我‛者从中获益,体现了‚无我‛者奉献精神之可贵。
从古人追求政治理想、今人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我想到自己应该用同样的精神来面对学业和人生,放下独生子女惯有的个人主义,先考虑父母的感受会更加理解奋斗的意义;舍弃一些年轻人多有的感情用事和自私自利,将‚我‛置于他人之后会更好地融入集体、团结力量.‚无我‛虽然舍掉一时的荣耀与享乐,但为集体乐于奉献、为国家敢于牺牲的精神却可以体现‚有我‛的终极价值,圆满属于我们更大、更美好的理想。
2015湖北
材料作文:泉水在地下积蓄,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的涌出地面,沉淀众人注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默默不语的泉水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不停奔涌。
我们只是看到了地面上一泓清泉流淌,却很少关注在地面下水源深深的汇集。这正如镁光灯、红地毯上集中了人们艳羡的目光、富豪排名、别墅、豪车常常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电影里奢侈的生活、一掷千金的潇洒是大多数人的梦想。不过,那些财富、荣誉背后的付出,代价则往往成为谈者刻意回避的现实。加缪曾在《西西弗的神话》中说过:‚不存在无阴影的太阳,而且必须认识黑夜。‛他告诉我们对事物的关注,不能仅仅为其绚烂耀眼的表面所蒙蔽,懂得去探究不为所知的背景往往更加全面、客观。然而,媒体的宣传总是能准确地抓住大众渴望内心的欲望,大众也愿意被屏幕上灯红酒绿的世界左右自己的心灵。越是渴望地面上耀眼的阳光,越是忍不住地下潜行的积累;越是着眼于物质与虚名,越难以静下心来付出努力。
所以我们才应该去赞美那些不易看见的努力勤奋,并相信天道酬勤、功不唐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如果你读过他的创作笔记《早晨从中午开始》,就会看到他曾经在与世隔绝的矿区里独自面对着匮乏的的食粮、无聊的生活、对亲人的思念。在漫长的寒夜里,陪伴他辛勤创作的,只有两只疯狂追跑的老鼠。路遥在完成作品的次年里即离开了他热爱的‚平凡的世界‛,他用创作生命的潜流迸发出激烈的泉水,不过他再也不用在意那些关注的眼光了,他的作品将永远潜流在读者的心中。我想对那些空泛的赞美地上喷泉的读者们谈谈地下流水的价值,更想对简单的称赏地下潜流的人们讲出内心的隐忧。我们诚然理解外在的显赫声名须有背后的付出努力,但却很少仔细想想那意味着什么。我想意味着要默默无语,以行胜言,用沉默付出等待着人生的质变;还意味着积累跬步、集腋成裘,用点滴的累积加强喷涌而出的压强;更意味着黑暗中忍受着寂寞,荒野无灯,在深邃的土层里面对生命中最黑暗而宝贵的孤独。如果你曾经经历过沉默、积累和寂寞,就可以真正成为地上的喷泉,绽放出生命的力量。那时,你不会再留心人们的关注,只有你懂得这样的成就意味着什么。
正是如此,我们才应该去思考在现实中到底什么才是沉默、积累和寂寞的地下泉水。应该是勤奋努力、默默付出,对于我们来说更为具体的是人文学科的知识和精神。地下泉是无形的、不可见的人文的知识,而地上泉则是有形的、可见的财富和成就。诚然,我们总是需要一些可以赚钱的工作、能够谋生的技能、可以夸耀的才艺。几乎没什么人会说读读名著、背背诗歌有什么用,但如果人类失去了艺术,一个时代没有什么文学的巨擘(bo四声),则终会使现实堕落为开篇所讲的急功近利、追慕物欲的悲剧。教育就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地下泉,特别是其中人文学科承担着感情与心灵的浇灌,那些美好隽永的文章造就了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他们才能在现实中喷涌出能力的甘霖。如果教学只是为了高考夺魁、通过四级,或者为日后谋生掌握一门技术,则会以功利的教学使人文之暗流干涸。如果说十年寒窗下的苦读是暗流汇集的十年,那么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不妨称为地面泉水汇入的目标。不过,如果把眼下的一眼清泉当作最后的归属,则不过还是着眼于一时地上的成就而已吧。我想在喷涌后重新渗回幽暗的地下,在青春未来的岁月中继续守护着一份沉默中的付出和甘受寂寞的勤奋,待我重新喷涌出粗粝的地表时,面前是学术的汪洋巨海,头顶的天空有一道彩虹。第七篇 2012安徽卷 一个梯子竖在那里,有人在梯子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请考生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 横放人生之梯
---警示与明法
材料中两则横幅,前者虽有警示之用,但文字过于含混、表意不清,难免使读者感到困惑;而后者则提出具体指示的方案,用清晰的表意、明确的指导,让使用梯子和从旁经过的人免去了安全的隐患。生活中处处有隐患,但发现隐患予以规避,则需要如材料中客户般犀利的眼光和洞悉世事的智慧。
工作人员恐怕恰恰缺少这样的素质,即使是特意为之的条幅,仍然有些形式大于内容、恐吓多于关爱的意味。毕竟,在此工作和预备合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身份和心态。我们不妨抛开对于客户最为常见的那些赞美,去仔细体会一下,他如何做出科学的风险预测---规避隐患的方法,正是材料给予我们的宝贵智慧。第一,细致入微的观察。不知多少人从梯子旁经过,但只有客户留心到安全的隐患,具有这种善于做细致观察的能力,正是发现隐患的第一方法,《聊斋.志异.富翁》一文中,借贷的富人观察到前来贷款的年轻人有叠牌戏股之癖,警觉地意识到他为人善博而不端,便拒绝借贷规避了风险。留心观察,于不觉处有所觉,才能使危险灭于无形。
第二,具体明确的方案。对于一句含糊不清的‚注意安全‛,‚改为横放‛则给后来者明确的解决方法,极好的规避了风险。其实,育人之道何尝不是如此?与其苦口婆心地指导孩子用心学习、刻苦读书,不如给出具体的方法、读书的计划,更有实际的效果。鲁迅先生在《死》一文中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做‚空头的文学家或艺术家‛,童话作家郑渊洁甚至为孩子手写了成长教材,细致到‚反手开车门以防后方来车‛这样的内容。这些细腻具体的殷切教育、谆谆细语,当然强于大而无当的恐吓。
第三,展望长远的眼光。诚然,并未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何必纠结于条幅上的文字呢?我想必有人作如此之想。但在我看来,这正是客户的智慧,在问题暴露前予以解决。例如,地震前先予充分的紧急疏散教育,学车前先予紧急人工抢救的培训,都是以长远的眼光将隐患扼杀。瑞士诚为一小国,深知资源的匮乏,军刀、手表的制作,就是充分利用了有限资源,在一小块钢上表现了民族居安思危的智慧。其实,阅读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我们用规避未来隐患的方法,而教育也同样应该着眼于如何去规避一个人未来生活中的隐忧。为了考四级而背诵四级单词,为了考会计证而去学习专业技能,诚然是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但眼光却局限在一时一地的小问题上。教育应该有长远的眼光,也关注人精神的养成,比如,还没有经历爱情的痛苦就应该先读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没有面对人性的考验就应该阅读歌德的《浮士德》,还没体会过金钱与人情的冲突就应该先看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我的语文老师经常说。文学是让人终生受益的人文教育,不单是解决眼下的问题,更关注长远的困惑。
2015浙江卷
材料如下: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文:人,兼美可得而之
当那些粉丝为荧幕中偶像精彩的表演而呐喊刘烈的时候,也隐藏巨大的信任危机。一旦偶像做出啦超越作品中形象行为的限度时,粉丝们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欺骗,甚至知道的的虚伪,转而对曾经的男神女神大加鞭挞。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恰恰表现出观众将艺术审美与创作者的真实审美混为一谈的情况,可称为对此题目现实生动的演绎,形象生动的诠释。
诚然,文章区趣味与人品性格的相谐在文学的历史上,在艺术的长廊里随处可见。温柔旖旎的宋词总是让我们想起李清照,刘勇的身子,充满历史气息,神秘想象的明清小说总会让读者联想到曹雪芹和蒲松龄,在风雷游荡布满战争硝烟的民国风云之中常常献出鲁迅,郁达夫那冷峻的面庞„...这些艺术作品之所以给我们留下啦难以磨灭的印象,正是因为他们寄托再作者真实形象的血肉之躯中,做到了文与人的和谐.不过,如果有彼此相悖的例子的话,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思维是否被定式所限。从逻辑上看,只要出现一则文与人的乖离,都意味着二者完全可以无关。性情偏激如陶渊明者,‘不为五斗米折腰’,拂袖辞官而去,然而他笔下的田园诗却绝不局促。那狭隘的车马喧腾早被他跑到南山之外,采菊东篱才是他艺术审美的真实写照。品性澄淡如蛰居黄州只东坡者,又如其远谪岭南之时,开辟东坡精心烹肴,‘日啖荔枝三百颗’,却没有改变他临赤壁而作大江东去的豪放。拿淡泊世界了;里仍然有着苏轼一分现实主义的情怀,他曾经整肃民兵,修建苏公堤,这样现实的眼光绝不可简单地被评为悠远世外之心。事实上,文章是作者文学能力的外像,而品格趣味则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私情私心,一为能力,一为品格;一个是艺术创作的取向,一个是真实生活的写照,二者本可以完全不同。,不过,正是深入理解了文章与人品的区别,才能够冷静客观的评价作品和作家。当然,我不是为某些人品可疑但文章绝佳的作者寻找借口,我只希望文章与人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汪精卫曾在狱中写下‘饮刀图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语,但后来叛变使其永远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相反,同样面对着民族战争,‘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岳飞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绝非文如其人这么简单,而是文章成为了品格的外化,品格使文章流传千古。也许这些诗句并不是在语言造诣上第一流的作品,但其后伟大深沉的精神则使诗句永葆活力。
正是如此,我才明白如何理性的去面对文艺作品和作家品格。我可以冷静地,客观地去读‘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弗朗西斯·培根的《论辩文集》,毕竟读者应该把眼光集中在作品本身的价值上。但在我心中,我更欣赏那些人与文和谐一体的作家作品,从这些文字里我可以获得博大精深的知识,还能从作者的生平中收获人生宝贵的经验,这样的至善之境更值得作家、读者探求。当我用文字抒写性灵的时候,我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