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数学教学故事
我的数学教学故事
我讲我的教学故事(一)
2006-7-30 11:37:47 By:zhumiaoying
我讲我的教学故事(一)
今天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动手做
(四)”。“动手做”是儿童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也是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有利于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排,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知识基础及本课时教学目标,备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趣引入;
二、动手操作:用两块板拼图—→用三块板拼图—→用一副七巧板拼图—→看着样品合作拼“守株待兔”图;
三、开放总结。
我是这样引入教学的:依次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火箭、兔子、公鸡、房子等图形,让学生猜猜像什么?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七嘴八舌地猜,兴趣被激发出来。
我问:“这些漂亮的图形,你们可知道用什么拼出来的?”
学生异口同声答:“七巧板”。
这时我出示七巧板,说:“这就是七巧板,关于七巧板,你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1:“七巧板中有5块三角形、1块正方形、1块平行四边形。”
学生2:“七巧板是中国人发明的,有二千多年了,后来传到日本,日本人很喜欢玩,后来又传到很多国家。”
学生3:“美国,新加坡的小朋友也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爱玩。”
„„
按备课时的设计,学生能说出七巧板中有几块三角形,几块正方形,几块平行四边形就行了,我接着介绍七巧板的来历。没想到学生知道得这么多,对七巧板这么熟悉,我惊奇地问学生:“你们怎么知道这么多?”
学生1:“我在幼儿园就知道了。”
学生2:“我上网查资料时看到的。”
学生3:“我表弟、表妹从外国回来时也玩,所以我知道。”
„„
我又问:“以前玩过七巧板的同学请举手。”几乎全班学生都举起了小手。
回想我七岁一年级时,连七巧板是啥样都没见过,什么也不懂,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一年级仅仅七岁的小朋友,已经懂得上网查资料,懂得根据一些现象进行简单的事情猜想了,真是了不得!看起来下面的教学不能按原先的设想进行了。
我说:“同学们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聪明的小脑袋瓜,利用七巧板拼摆漂亮的图形,想摆什么就摆什么,不会摆的小朋友看着课本P 的图形来摆。”
学生们兴奋极了,随心所欲地利用七巧板拼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小组里互相观赏作品时,不断听到他们发出的一声声欢呼,我也受到了感染,仿佛回到青年时代,忍不住加入了拼摆的行列,欢乐着孩子们的欢乐,兴奋着孩子们的兴奋。
接着我出示课前拼好的“守株待兔”图,让学生观察,并指名讲这个故事后,提出要求:“下面同学们就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这个故事。”
学生们急不可待地拼起来。拼着拼着,有的学生发现问题了:“老师,一副七巧板不够拼。”我说:“不够拼怎么办?你们自己解决。”有的学生提出:“把几副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响应。刚才学生们是独立操作,各自展示的,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到了合作的必要性,主动地在小组里进行合作了,这种合作是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而不是老师强加的。
接下来的场面更加热闹了,学生们拼完了“守株待兔”图,又拼出很多图形。我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幅幅拼图出自一九七岁孩子之手,学生们的想象力真的太丰富了!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实物图,由单独的一幅一幅图形到带有故事情节的组合图形,真是应有尽有,令我大开眼界,这一幅幅拼图正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涌动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有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满足他们的这种需要,学生的潜能必定会迸发出来。
分包子中的数学思维
昨天,我在五年级的数学测试卷上看到这样一道题:甲、乙、丙三个同学合买一斤包子,甲没有带钱,乙拿出了6两的钱,丙拿出了4两的钱。第二天,甲拿2元钱来还他们,请问:应该还给乙、丙各多少钱?
这是一道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学问题,但对于没有学过数学奥林匹克的一般学生来说,这是一道难题,而且并不容易理解。怎么讲解才能让学生浅显易懂呢?我想了好久,觉得还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比较好理解。于是,在讲题前,我这样问学生:昨天,老师和好朋友一起去饭店吃饭,一共花了150元钱,我们都争着自己掏钱,同学们,你们说,我们怎样掏钱才合理?“实行AA制”“三人平分,每人掏50元。”
接着,我又把学生的思路引到试题上:“同学们,甲拿了2元钱来还乙丙,那说明每个同学都应该拿多少钱?”“2元!”大多数学生都喊到。“那一斤包子一共几元钱?一两包子多少钱?”“一斤包子6元,一两包子0.6元”“好,现在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乙丙原来各拿出了多少钱?甲应该各还给他们多少钱呢?”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得出了结论:
“0.6×6=3.6(元)
0.6×4=2.4(元)
3.6-2=1.6(元)
2.4-2=0.4(元)
答:应该还给乙1.6元,还给丙0.4元.通过这道题的讲解过程,我觉得数学,还是结合实际讲解比较浅显易懂。]
教学札记
------------------
2005-11-24 17:06:32 深圳市梅山中学
叶林
阅读1422次
“不务正业”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教好数学是我的本分。然而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有时候我有这样的疑问:我是不是在不务正业?
我在辅导学生做调查报告《亲历肯德基》、《梅林一村用水量知多少》和实验报告《读懂“影子”》的时候,大量的工作是在指导学生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写报告,而纯数学的工作,如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所占的时间却很少。我这个数学老师不得不今天请某位语文老师把文字关,明天请教科学老师核实所涉及的一些学科知识。
在一次参加新课改学术研究报告会上,一位专家谈到: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他的知识和能力应该是一个整体,为了教学的方便和深入,才划分了这众多的学科,希望老师们要打破学科本位思想,不要象以前,数学老师看到学生写错别字,认为这是语文老师的事。有些文学作品涉及一些自然学科知识,语文老师也避而不谈,认为是别的自然科学老师的事。
听了专家的一席话,我豁然开朗,心中的疑虑一扫而空。不瞒您说,在指导学生做《读懂“影子”》时,对着书本我能够分清楚东西南北,但站在城市的街道,我就找不到北了。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妈妈经常说我是个十足的书呆子。
在教学中一旦涉及其它学科的知识,就避而不谈,无疑是使自已的教学之路越走越窄。学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共同携手,我们的教学说话就会越来越充实。我非常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当然,如果其他学科的老师向我“请教”有关数学问题,我会很乐意做一个“好为人师”者。
谁让孩子们害怕丢脸
李阳,大家认识吧?那个教国人学英语的“第一人”,甚至跑到春节联欢会上像个小丑似的唱着、吼着教全国人民学英语。他说过这么一段话:
I enjoy losing face!(我热爱丢脸!)没有丢脸就很难受,一丢脸就很兴奋,因为丢脸使我进步。别人越笑话我越激动,我要告诉大家,重要的不是现在丢不丢脸,要看将来丢不丢脸,害羞是什么呢,害羞就是为了生命中匆匆过客的态度而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比利时数学家德利涅说过:我喜欢与别人交谈,交谈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模式,让孩子们学会合作交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让孩子们在彼此的交流中学会学习,教师也可据此捕捉教学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因为教学是为孩子们服务的。
然而,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了,在课堂上发言的总是寥寥无几,有些孩子成绩很好,但就是不喜欢发言。我经常跟孩子们说:老师的教学是为你们服务的,老师看不到你们的反应,还如何进行下面的教学?
这些孩子在课堂上的拘谨、沉闷,同在课间的活泼甚至是放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XX,请你回答„„”。
忸忸捏捏地站起来,低低地:“老师,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
这孩子在课外,常拿一些问题来问,跟我的私交也挺好,在课堂上却羞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似乎只有得到老师的确认才敢说出来。
有些同学在信中写道:“叶老师,我很想发言,可有几次看到有些同学发言没发好,您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好像在说:连这都回答不了,真是无药可救,我就不敢发言了。”
“老师,我每次回答错了问题,同学就哄堂大笑,弄得我很没面子,下课后,XX还骂我笨。”
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身上。一方面,我们鼓励学生发言,但当学生的发言与我们期望的不一致时,我们没有给予应有的肯定和帮助,从而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当发言的同学答错,同伴之间就嘲笑,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及时制止,无疑会损伤孩子们的自尊心。特别是那些喜欢嘲笑别人的学生,为了防止在课堂上被别人嘲笑,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举手发言。我们老师怎么办?
对待答错的同学,你可以告诉他:
“你虽然答错了,但你给大家提了个醒,谢谢你的回答。”
“虽然你的回答是错误的,但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思路。”
“幸亏你今天发了言,否则错在哪、为什么错,你可能总也搞不明白。”
一句话,要让孩子感到他虽然答错了,但同样是有价值的。
有时在讲评试卷时,我还专门请没有做对的同学谈谈自己错在哪、当时是怎么想的。当他们回答后,我总要说一句:“谢谢你,下次大家就知道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了”。
现在,在班级里,同学们都达成共识:犯错是我的权利,这是我学习的一种方式。犯不着为了所谓的“脸面”而失去学习的机会。
教育心得:在《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审视教育中的“罪”与“罚”》一书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学者问在日本求学的中国孩子:“你日语不好,上课发言还那么积极,就不怕出错?”。孩子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如果人人都怕出错,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正确的答案从哪里来呢?让老师一个人讲才是最糟糕的。”同样,我要告诉那些爱面子的孩子们,回答问题出现错误不丢脸,不懂装懂才危险!为了所谓的“脸面”你们已经付出了很多代价,失去了许多学习提高的机会。同学们,不要再犹豫了,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吧,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吧,大胆暴露自己的“无知”吧!为了生命中匆匆过客的态度而影响了自己的一生,真不值得!
“完美”课中的缺陷
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好坏,是评估学校能否上“等级”的重要依据。为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学校掀起了听课热潮——“名师”上示范课,“骨干”上研究课,“新人”上提高课。老师们听完课还得评课,并且不能走过场,要互相挑“毛病”。这样做,我举双手赞成。评课本身就是一项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果大家碍于面子,表扬与自我表扬,“你好我好大家好”,彼此心里舒服了,但是问题被掩盖了,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就成了沙漠中的驼鸟,不敢正视错误。
我的课也经常被人听,自己的课上得怎样,心里还是有数的。每次有人听完我的课后,我还是喜欢听听别人的意见,喜欢别人给我挑“毛病”。并不是我过份谦虚,我以为别人给你提意见是尊重你,是在给你传经送宝。我最怕别人用一句话打发你:嗯,你的课上得不错。
由已推人,当我听完别人的课后,也会帮着他挑挑“毛病”。其实,我提出的意见不一定是别人的毛病,它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可能会这样做„„
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名师”,课备得非常细致,课件制作很精美,教学层次分明,所设计的练习对学生掌握有关概念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每次听Y老师的课都有“不虚此听”之感。当然,我和Y老师的教学习惯和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因此对Y老师的课也提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例如节奏太快,感觉学生可能来不及细细品味,建议适当删减一些内容,以从容解决学生回答问题时暴露的问题,等等。下面,我就Y老师“示范课”上出现的一个场景谈谈我的看法。
Y老师出示问题:
5角硬币的总钱数+1元硬币的总钱数=5元
设5角硬币有x个,1元硬币有y个。
请用方程表示相等关系。
甲生举手,Y老师请甲生回答。
甲生:0.5/x+1/y=5
Y老师一惊,可能以为学生口误,笑着:再说一遍!
甲生充满自信地,大声重复了一遍:0.5/x+1/y=5
(此时,已有其他同学迫不急待地举手了)
Y老师有些失望,用手势示意甲生坐下,转而提问乙生:你来说。
乙生:0.5x+y=5
Y老师面对全体同学:对吗?
全体同学:对了。
Y老师继续上课。我观察到,此时,甲生正摸着后脑勺作沉思状,我怀疑这孩子可能要在刚才的问题上迷惑一阵子了。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无非两种情况:对或错。
那天,Y老师的教学内容安排得非常丰富,全部制作好了课件。不巧的是,电脑几次出现故障,因此时间很紧。面对如此简单的问题,Y老师可能认为没必要为甲生解释,否则下面的教学任务可能完成不了,示范课就要上砸了。
我们知道,初中阶段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孩子们学习的一大难点,很多同学对题意不甚理解就胡乱列式,所以让孩子们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再用方程表示出来,或解释所列方程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设想一下,这样试一试如何:
甲生回答:0.5/x+1/x=5
学生回答错误,总会有他的“道理“,老师不要感到不可思议,否则不可能从容应对课堂上经常出现的这些小插曲。
师可略作思考状,接着问:你能解释一下0.5/x和1/y分别表示什么吗?
引导甲生关注“x枚5角硬币的总钱数”和“y枚1元硬币的总钱数”该如何表达。如果甲生仍不明白,不妨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如:2枚5角硬币的总钱数、3枚5角硬币的总钱数„„如何计算?
像这样的问题,与其今后去强调,不如在平时发现问题当场引导,让孩子们养成自查的好习惯。可能有人会说,这样一来,时间不就更不够了吗?我以为,一节课只有45分钟,时间是硬指标,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内容当减则减,课件设计要有弹性,不要过分依赖课件,重点内容最好给予板书。
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这不是“缺陷”,我认为恰好是一个机会——教师处理得当可为我们的课增色不少。缺陷代表着真实,不管多“完美”的课都会有许多缺陷。客观地说,Y老师这节课很“完美”,如果解决了学生甲的“疑难”问题,则更加“完美”。
第二篇:我的数学教学故事
我的数学教学故事
自从教育部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我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新的教材,虚心向老教师们请教,广泛听取他们对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有意识对课堂教学进行一系列的尝试和创新,在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思考着,并且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思考。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教学观念,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首先应该关注什么?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老师引导学习的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教材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条线索,并非教学活动的圣经。教师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和调整,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我们可以参考,不符合的我们可以完善或者改组教材,甚至自己重新进行设计,这就是参与课程设计,这是很重要的。大家经常说,“课本、课本,教学之本”,实际上学生才真正是“教学之本”。
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例如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下)6.3实践与探索P14 ,T·2这是一个有关形状体积变化的问题。教材中只是作为一个练习题出现并没有类似例题,我针对这类问题设计了一节课。课上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马上去做,而是找来两只一大一小的两只圆柱形的杯子,一只杯子中盛满水,开始做实验。通过实验引发了学生探索欲望,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找到了解决此题的几种方法。再比如讲解P15 ,问题2储蓄中的利息和利息税问题。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几个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课前到银行去询问和调查,课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调查成果,用实例引发了学生学习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如华师大版初一数学(上)P14 关于幻方的阅读材料以及P122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的课题学习。对于这些知识我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教学中的新尝试,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有效学习,课后互助学习
1.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首先让学生明白作为21世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一个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要从初中开始就必须要学会摆脱对老师的依赖、盲从的心理,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真正地解放学生的心灵。为此我的设想是分三步走:第一步、争取在初一这一年的强化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学会规范地书写作业,同时进行简单的课前自学训练,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些必备的学习能力。因为我们知道学生自学的自觉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我在每上完一堂新课之后就会布置一项自学作业,具体的要求是:(1)、通读课本内容,仔细思考例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2)、用铅笔直接完成书本中的“想一想”,“做一做”及“随堂练习”部分,在做习题中完成对新知识点的初步理解。(3)、随时记录自己看不明白的地方,做个记号或者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在课本边上。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或者是让学生对老师要讲授的知识先形成一些简单的认识,这对于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起着很关键的作用。第二步、进入初二以后,学生的层次已经基本形成了,所以可以争取在初二这一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对自学内容以单元形式进行,给他们比较大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对自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第三步、在初三这个学年中,对自学的要求更加宽松,老师不再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硬性的规定,同时允许学生超前进行自学,争取让部分较优秀的学生尝试成为课堂的小老师。
2.不断尝试课堂的有效学习方式
现在提倡的另一种学习是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我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有效学习呢?因为国外大部分研究表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说让某个学生写某个数学定义100遍,就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不喜欢数学甚至厌倦学数学。这种学习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学习,我认为真正的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当然并不是说数学学习不需要练习,有效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课堂教学我的体会是,课堂教学应当灵活多变,千万不能认为有什么教学模式很好,我就照搬照抄,其实这是很失败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每天都在变化着的,同时社会环境也是在不断发生巨大的变迁,且不要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就单是一年前与一年后,我们就感觉到教学的变化之快,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像汹涌的潮水一样向我们涌来。所以对于课堂的教学,我认为应当怀有“做勇敢的实践者”的精神,不断思考,不断的实践,不断总结,怀有这样的理想认真地教学也许才会在我们创造的课堂中真正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以下是我就北师大版数学实验课程(七年级上)在教学过程的对有效学习的一些实践:
实践之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做”的过程。
过去人教版的教材中这一点强调的很少,新课程中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在“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中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数学游戏如:玩24点,猜转盘的概率,动手切白萝卜找几何体的截面„„力求引导学生能在这些有趣的数学活动中逐步理解并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课本中每一章的新知识的引入也是以大量生动活泼的,或是贴近学生生活背景的事件作为引题引入的,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这一节课时,我们就是通过生活中“知识竞赛的得分和扣分”引入正数和负数,使学生觉得很自然亲切,很快就接受了新的知识——负数。当学生在他们心理愉悦的情况下掌握了新的知识,那么就会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从而使学生真正能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他们用数学的意识。
实践之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会正确思考问题,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最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告别了小学的学习生活,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已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引导他们学会主动进行学习,学会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从而形成对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策略。
在七年级上册中有大量的让学生进行思考的现象,如日历、火柴棒、方正图、数列„„,让学生从中观察计算的结果,比较每个结果间的异同点,归纳出某种规律,提出自己的猜想的过程。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是否找到了规律,更应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要避免一部分学生积极的发言,课堂上一片热闹的景象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在当观众,只是在听别人讲,而从未自己进行思考的现象。
实践之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我们面对的初一新生是个体差异很大的学生,我们首先要认清这个事实,正确地面对它,才能合理地开展教学。由于学生各自水平不同,他们在认识方面与思维方面都各不相同,还有学习能力的差异。老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要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让他们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比较、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提高思维的水平。例如“有趣的七巧板”、“美丽的图案设计”、“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这些活动课都是学生们很喜欢的课,他们在这些课上都表现的很踊跃,很积极主动,热情高涨,学习兴趣倍增。
多“关照”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经常鼓励他们主动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大众化”的数学就必须要求让人人都动起来,这样才有可能学起来。及时肯定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对其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引导他们进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习题课或复习课中,要特别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单元学习的知识整体性,并且在解决相关问题中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一学期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第三篇:我的数学教学故事
巧妙预设,开拓思维
课堂需要教师精心地预设,在预设中把握生成,这样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应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除了巧妙预设,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够放飞思维,张杨个性。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学生才能拥有更大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教学中多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哪怕有时有些尝试可能是错误的,但也能通过学生之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之完善。
在学习乘方时,白朗的作业完成的很不好。虽然布置作业的内容很简单,他也基本能掌握但作业中总有一些小问题,不是丢了这就是错了那,提醒他,他的话又是“只要我用心,一定会全对的,我考试的时候肯定都能答对。”于是我想是时候要帮他排挤掉思想中这样的“杂草”了。
上数学课时,讲完一道关于乘方的例题,我叫了四位同学上黑板练习,当然其中有白朗在练习时,他最早做完题目,高兴的下去
坐在位子,看着没做完的同学,可不一会儿他却跑了上去拿起板擦开始修改,修改好坐在位置上,一会儿又跑上去改了,最后着急了,竟用小手直接擦了粉笔字开始修改。台下的学生也笑出了声,看得我又生气又想笑。我知道这时不能直接生硬地进行批评,如果直接批评反而会产生坏的效果,只能“智取”。
等四位学生都下去了,点评完四道题之后,我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说:“好!现在大家来共同完成一道题”。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 90%×90%×90%×90%×90%=?
教室里立刻有学生喊道:“5×90%„”
可以看得出学生对于乘方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于是我顺势引导大家:
“是不是5×90%这样计算?”
立刻有学生反驳:“是90%的5次方”。
我微笑着肯定:“很对,开始计算。”
一分钟后,大家纷纷举起手,看来已经算出来了,我一直等到白朗也举起手,才叫他起来回答。
“90%×90%×90%×90%×90%=59%”
“很好,白朗你请坐,我们来一块看看这道题。90%怎样变成了59%?”看看一双好奇而疑惑的眼睛,我知道孩子们已经进入到我所设置的情境中,于是我接着说:“在平时大家觉得,60分是及格线,100分比较难,而90分是一个可以引以为豪的分数了。但学习的过程是由一个一个的环节串联而成的,每个环节却又以上一个环节
为基础,每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以乘方为基准最终产生结果的,而不是百分比的简单叠加。以这种掉以轻心‘很不错’的90%的态度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因此,每一天的学习你只能做到90%,那么5天之后,你的成绩不是5个90%的平均值,而是59%----一个被淘汰的分数,那么更多90%会怎样呢?”
问题一出,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我知道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白朗,你认为呢?”
白朗站起来,红着脸说:“会比59%还要差,只有每天做到100%最后才能做到100%。”
我知道他明白了,看着孩子们的眼睛里都闪着理解明白的光点,我继续说,“这道数学题,除了教给我们怎样进行百分数的乘方,同样还教给我们怎样学习。我希望大家将这个算式写在课本最明显的地方,天天提醒大家,每天坚持做到100%”。
孩子们动手开始写了,我看着白朗也动手认真写着的样子,心中有一丝高兴。
第二天,白朗的作业很认真,全对了。下面还有一句:“坚持100%”。在之后的学习中虽然白朗也有些小毛病,需要我常提醒,但
经过90%的事件后,白朗已经向一个更优秀更认真的方向发展,心里很欣慰。
巧妙预设,精彩便随之而来。因为巧妙预设,一个精彩的发言,便如一粒小石子激起了孩子们思维的火花。或许有时因为意外而来的小石子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如期完成,但是它却能为孩子们带来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根据他们的需要,充分相信他们,给予他们思维的空间,思考的时间,耐心等待,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课堂的美,往往来自自由、民主、轻松、和谐、信任、相互尊重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才是新课改所努力倡导的。
精心设计,巧妙预设,学生一定会还以精彩!
第四篇:我的数学教学故事
我的数学教学故事
作为一名毕业一年后才考上的青年教师,我一直以为教师工作很轻轻松,可是来了以后,一个月都还没适应下来这种忙碌的工作,作为新教师我必须锻炼,成功是靠无数的苦和累攒积来的,想想苦难可以成为绊脚石,将人拖垮;苦难也可以成为踏脚石,助你迈向成功。
为了尽快的适应教师的工作我努力做到适应环境,角色改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工作环境是我面临的首要问题,学校里大多都是年轻老师, 沟通起来较为方便,我尽量使自己能较快的融入到他们中去,向他们学习驾驭和管理课堂的能力,我想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经常跑去听别人上课,向别人学习教学方法,明确自己的教师责任心,加强责任心,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这一段时间里过程中我熟悉了备课、上课、带队、考试测验等教学常规性工作,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把教学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
教学数学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挺难得,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已经适应了数学教学,并且深深喜欢上了数学,不敢说自己有教学上的经验,但可以说有一些感受:
我觉得数学教学是一项非常有趣而有研究意义的工作。在数学课上,有思维比拼。也就是因为这样,我的班级没有刚开始想象中的“差班”那样,让我失望,其实,上课应该把握好课堂气氛,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性,刚开始时,我上课时上到一半以后,好多学生就开始在后面做小动作,说话等,开始出现不认真,不积极的想象,我后面才发现要让学生保持积极性,要使学生自己感觉自己在学,而不是老师纯粹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不仅是知识的吸引性,而且要保持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所以,我总结出以下一些必须在今后认真的做好与完善。第一、我觉得更多时候教师要教的少,让学生学的多。教师还是应该少说,不要污染孩子的思想,可以的时候,只在一
旁打气、看表演、鼓掌就可以了,有难度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暗示也就足够了。这节新授课,由于自己比较心急,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第二、这节课也使我意识到: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等诸多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教学时,教师也应多关注学生,要敢于摆脱教材、教案的束缚,根据学生出现的实际情况,临时适当地调整教案,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使课堂成为一个资源生成和动态生成的过程,成为促进师生生命共同发展的场所。第三、我觉得自己的评价太过单一,我相信多给学生激励评价,给孩子一份自信,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把欣赏的话语给孩子们,让他们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这样我也就拥有了无数个美丽的心情,孩子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今后我还要在评价语言多样化方面多下下功夫。
总的说来,自己懂得数学教学方面的知识还太少,不足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以后的工作中还应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多研读教材,深入把握教学核心,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大脑,早日成为一名专业的优秀教师。
第五篇:我的数学教学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
向 庆
生活不直接等同于教育,但教育如果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把这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不知不觉地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水中,才能更好地被吸收。数学教学中故事的作用,则犹如汤之于盐,它以其特有的各种人物形象和情节吸引着每一位学生,因此把故事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活动,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利用故事的鲜明特性,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审美与理性分析的过程中,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内化新知,能让孩子的智慧绽放出七彩的光芒,给他们的思维插上了一对想象的翅膀。
一、故事诱导,融入情境
新颖的引言,巧妙的导语,是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手段,也是每节课不可缺少的环节。古人把文章开头比作“凤头”,即开头要像凤凰那样吸引观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采取有趣、形象多样的故事导入,使学生通过故事情境,在欢悦之中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是新课改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学生随着故事情节产生的喜怒哀乐情感变化而全身心投入,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推动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分数基本性质》一课的导入,我编了这样一段《趣谈西游记之分饼》的故事: 一天,唐僧得到了三个同样大小的饼(演示三个圆纸片),他把三个饼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8份、12份,让悟空、八戒、沙僧三个人分别取其中的3份、6份、9份(板书3/
4、6/
8、9/12),话音刚落,他们都瞪大眼睛看着师傅,好像在说:师傅今天怎么啦?3/
4、6/
8、9/12,一个个各不相同,以前师傅可从不偏心呀?唐僧看透了他们的心思,神秘地笑了笑说:“徒弟们,我的分配公平吗?为什么呢?你们好好想想吧?”
“唐僧”正直和公正的形象在学生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因而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就自然地产生了疑惑:“为什么师傅会把饼分成这样三个不同的份数?”这时,我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三个相同的圆纸片,分别平均分成4份、8份、12份,然后取其中的3份、6份、9份(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要对应好)进行比较,最佳的教学情境创设成功,带着强烈求知欲的学生便急于利用各种学具进行探究、验证,为新课的教学作了有效的铺垫。
二、故事编绎,突破难点
数学教学中,教学难点的突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一方面它可能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分化点,另一方面又是学生智慧的开窍点。突破难点,一般需要努力寻找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某个与教学难点最接近的知识或经验作为“固着点”。由于数学教材是按其逻辑顺序编写的,因此,总可找到“固着点”作为学生学习上的支撑,以实现顺应或同化。但有些知识却很难找到这样的“固着点”,如“成正、反比例关系”的教学,这是小学阶段中最为抽象的数学概念之一,往往令教师倍感棘手。要让学生清晰地掌几个量之间的关系,许多老师用了不少办法,但收效甚微。
我在教学中也作了大量的尝试,发现用故事进行教学,把教学难点融入到故事中去,让学生在分享故事情节的同时,细细品味和咀嚼其中的内涵或寓意,从而建立知识的表象,这样所取得的效果,是教师用最精妙的语言组织教学也难以达到的,它有着意想不到的收效。例如在教学中根据“成反比例关系”这一概念的表述,我编了《财主和帽子》的故事:
有一个贪婪的财主,拿了一匹上好的布料准备做一顶帽子,到了裁缝店,觉得这样好的布料做一顶帽子似乎浪费了,于是问裁缝:“这匹布可以做两顶帽子吗?”
裁缝看了看财主一眼,说:“可以。”
财主见他回答得那么爽快,心想,这裁缝肯定是从中占了些什么便宜,于是又问,“那做3顶帽子吗?”
裁缝依然很爽快地说:“行!”
这时,财主更加疑惑了,嘀咕着:“多好的一匹布啊,那我做4顶可以吗” “行!”裁缝仍然很快地回答。经过一翻的较量后,财主最后问:“那我想做10顶帽子可以吗?” 裁缝迟疑了一会,然后打量着财主,慢慢的说:“可以的。”这时财主才放下心来,心想:这匹布料如果只做一顶帽子,那就便宜裁缝了。瞧!这不让我说到10顶了吧。我还真聪明!嘿嘿„„
过了几天,财主到了裁缝店取帽子,结果一看,顿时傻了眼:10顶的帽子小得只能 戴在手指头上了!
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哄堂大笑。于是我顺藤摸瓜,提出了两个问题:
“你们为什么笑呢?” “为什么同一匹布,裁缝说做1顶帽子可以,2顶帽子也可以,做3顶、4顶、5顶„„ 10顶都可以呢?”
通过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都争先要说出自己的看法:
“每顶帽子的用布量×帽子数=布匹的总量,因为这匹布的大小不变,所以做的帽子数多了,裁缝同样可以去裁剪,只是每顶帽子相对就小了。”
通过这个故事,反比例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然后我因势利导:“像这样的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叫它‘成反比例关系’,你们还找出类似这样关系的量来吗?”学生便纷纷举出诸如“要走一段路,速度越慢(快),用的时间就越多(少)”“运一堆货物,每次运的越多(少),运的次数就越小(多)”等的各种成反比例关系的例子来,通过学生列举的实例,我再引导他们用数学语言概括出“成反比例关系”的概念,使得学生牢牢掌握了“成反比例关系”这一概念的抽象表述。
数学故事不仅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成为了学生不同能力发展的摇篮。它是传统数学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起到激发兴趣,开阔思路,提高能力,扩展知识等多重作用。正因为如此,数学故事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它不仅出现在课堂上,更深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帮助孩子了解数学,体验数学,领略数学王国的无穷魅力,演绎着数学的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