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检测试题2(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3:4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检测试题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检测试题2》。

第一篇:2010年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检测试题2

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卷上。

2.第Ⅰ卷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生交卷时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发轫

一滩泥

明枪暗箭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B.勖勉

水蒸气

和盘托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涵盖

勘误表

黔驴计穷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D.貂婵

缉私队

独当一面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利益的驱使下,某些小煤矿主置国家法令法规于不顾,违法生产,事故不断,生灵..涂炭,真是触目惊心。..B.孙红雷一改以前硬汉的形象,把“特务”余则成塑造得栩栩如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长....期潜伏在敌人内部具有知识分子气质的地下工作者的形象。

C.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沧海横流,在绝境中我抬起头来,隐隐看见一艘救生艇、一抹橄....榄绿——救星来了!

D.驻纳米比亚大使任小萍到任后,和该国教育部女副部长共同探讨家庭、社会、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时间不长,两人就成了莫逆之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产生这样的语感和联想,既因为人们对四方四季的气候、景观、生态有不同的感受,也因为传统文化常常把四方四季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

B.专家组经过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这次特大井喷事故为责任事故是无庸置疑的。C.从政策层面看,汽车下乡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不但对整个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推动我国汽车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D.近日,省红十字会呼吁社会各界:向遭受严重旱情的西南地区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秋季的气

”的过

阶段,,。

①故有“秋老虎”之说

②“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③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④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①④⑤③②⑥

B.③②⑤④①⑥

C.④①②⑤⑥③

D.⑤④⑥①②③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所谓纳米雾机器人是由一大群能自我复制的智能型纳米机器人组成,每个机器人实际上就是一个纳米颗粒。这些机器人身上都有12只手臂,还有接收天线,当需要什么的时候,只要往电脑中输入一个指令,电脑向空中发出无线电波,接到命令后的纳米机器人会立刻聚拢来变出你想要的东西。它们结构相似,具有遗传、繁殖及对外的应激能力;它们从出生、繁衍、执行各种任务,到最终衰亡,还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也就是说,它们还具有新陈代谢、生长、演变等特性。

这是美国计算机专家约翰·霍尔基于目前纳米科技发展趋势提出的一种构想。那么,以当今的科技水平,科学家制造出这样的纳米雾机器人还存在哪些技术难点? 一是繁殖问题,纳米雾机器人要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并在需要时快速自我复制,就必须从外界大气中补充、摄取新的物质。对比大气和生命遗传基因DNA的成分可以发现,大气中严重缺乏DNA中的磷元素,这意味着DNA无法在大气中顺利进行自我复制,此因素很可能成为纳米雾机器人在大气环境下无法繁殖的重要原因。试想,如果纳米雾机器人不能繁殖,它们就无法在自然界中存活;但反过来,如果其繁殖能力过强,加上在自然界中又没有天敌,一旦人类对其复制失控,这种纳米雾机器人将有可能迅速占领地球上的生存空间,直接威胁到其他生物,甚至人类的生存。二是能源问题,从可能的途径来看,纳米雾机器人的能量来源可依赖太阳能、摄取外界含能物质、由人类提供;前两种途径的可行性很小,第三种途径是通过人工电磁波等方式获取能量,这种方案相对可行,但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电磁波能量装置微型化。

纳米颗粒的显著特点是表面积大,粒子表面的原子数多,周围缺少相邻原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很高的化学活性。这些机器人在空中飘浮,人类肉眼无法觉察,不知不觉中会以热运动的方式扩散进入人或动物体细胞内,在人或动物体内将“如同幽灵一样游走”,如果潜伏在细胞内就有可能诱发细胞病变,甚至可能导致癌症。一些预言家危言耸听地预言,纳米技术产生的这种纳米生物机器人,最终将会使地球变成一大团灰色的、黏黏糊糊的物质覆盖的纳米怪物。

5.下列对“纳米雾机器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纳米雾机器人是一大群结构相似、能自我复制,在空中飘浮,人类肉眼无法觉察的纳米颗粒。

B.纳米雾机器人身上都有接收天线和12只手臂,通过无线电遥控接受人的指令,快速变出人们想要的东西。

C.纳米雾机器人能及时和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交换,并且在大气中生存、繁衍,接受人类的命令,执行各种任务。

D.纳米雾机器人的组成个体表面积大,粒子表面的原子数多,周围缺少相邻原子,吸附能力很强,化学活性很高。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计算机专家约翰·霍尔设计的纳米雾机器人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隐患。

B.纳米雾机器人在大气环境下无法繁殖的重要原因,很可能是大气中十分缺乏生命遗传基因中的磷元素。

C.从可能的途径来说,因为纳米雾机器人形体微小,所以电磁波能量装置微型化才便于它们携带和运用。D.如果纳米雾机器人诱发细胞病变甚至导致癌症的话,是因为它们不知不觉中进入人或动物体细胞内,并潜伏其中。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纳米雾机器人具有遗传、繁殖、新陈代谢、生长、演变等生命特性,这实际上表明它们已经属于人造生命范畴。

B.无法繁殖不能存活;繁殖能力过强,又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由此可见,纳米雾机器人的可控繁殖也是一个技术难点。

C.虽然近年的纳米科技在很多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制造纳米雾机器人仍任重而道远。

D.因为纳米雾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很高,所以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将可能不断地自我完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稹八岁丧父。其母郑夫人,贤明妇人也,家贫,为稹自授书,教之学书。稹九岁能属文。十五岁两经擢第。二十四调判入第四等,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八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登第者十八人,稹为第一,元和元年四月也。制下,除右拾遗。稹性锋锐,见事风生。既居谏垣,不欲碌碌,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又论西北边事,皆朝政之大者,宪宗召对,问方略。为执政所忌,出为河南县尉。丁母忧,服除,拜监察御史。四年,奉使东蜀,劾奏故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违制擅赋,又籍没涂山甫等吏民八十八户田宅一百一

十一、奴婢二十七人、草千五百束、钱七千贯。时砺已死,七州刺史皆责罚。稹虽举职,而执政有与砺厚者恶之。使还,令分务东台。浙西观察使韩皋封杖决湖州安吉令.孙澥,四日内死。徐州监军使孟昇卒,节度使王绍传送昇丧柩还京,给券乘驿,仍于邮舍安丧柩。稹并劾奏于法。河南尹房式为不法事,稹欲追摄,擅令停务。既飞表闻奏,罚式一月.俸,仍召稹还京。宿敷水驿,内官刘士元后至,争厅。士元怒,排其户,稹袜而走厅后。士元追之,后以箠击稹伤面。执政以稹少年后辈,务作威福,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稹聪警绝人,年少有才名,与太原白居易友善。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闾阎下俚,悉传讽之,号为“元和体”。既以俊爽不容于朝,流放荆蛮者仅十年。.俄而白居易亦贬江州司马。虽通、江悬邈,而二人来往赠答,凡所为诗,有自三十、五十韵乃至百韵者。江南人士,传道讽诵,流闻阙下,里巷相传,为之纸贵。观其流离放逐之意,靡不凄婉。穆宗皇帝在东宫,有妃嫔左右尝诵稹歌诗以为乐曲者,知稹所为,尝称其善,宫中呼为元才子。荆南监军崔潭峻甚礼接稹,不以掾吏遇之,常征其诗什讽诵之。长庆初,潭峻归朝,出稹连昌宫辞等百余篇奏御,穆宗大悦,问稹安在,对曰:“今为南宫散郎。”即日转祠部郎中、知制诰。朝廷以书命不由相府,甚鄙之,然辞诰所出,夐然与古为侔,遂盛传于.代,由是极承恩顾。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执政有与砺厚者恶之

恶:厌恶。 .B.稹欲追摄,擅令停务

摄:拘捕。 .C.至闾阎下俚,悉传讽之

讽:嘲讽。 .D.朝廷以书命不由相府,甚鄙之

鄙:轻视。.9.以下句子中,分别表现元稹性锋锐、有才名的一组是 A.即日上疏论谏职二十八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B.稹并劾奏于法里巷相传,为之纸贵

C.执政以稹少年后辈,务作威福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 D.既以俊爽不容于朝宫中呼为元才子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稹作为谏官尽职尽责。议论西北边防事务等朝廷大事,皇上召见他并询问治理策略,可又忌恨他,贬他出京,让他作了河南县尉。

B.元稹先后弹劾过违规擅自收税的节度使、杖毙县令的观察使、违制让丧柩停放邮舍的节度使,还命令做违法事的河南尹停止政务。

C.元稹和白居易友善,都善于作诗,时称“元、白”;二人遭贬后经常互赠诗作,唱和应答,其流离放逐之情,很是凄婉。

D.唐穆宗很欣赏元稹的诗作,看到他的连昌宫辞等百余篇,非常高兴,当天就调任他作祠部郎中、知制诰;元稹也不负圣望,辞诰盛传于当时。

第Ⅱ卷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居谏垣,不欲碌碌,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译文:

(2)士元怒,排其户,稹袜而走厅后。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所作。①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②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

(1)首联数字的运用很巧妙,请分别分析其作用。 答:

(2)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诗人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大直若屈。(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侵之愈急。

。(苏洵《六国论》)

(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第十二》)

花径不曾缘客扫。

。(杜甫《客至》)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草原八月末 梁衡

①①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地迷人。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②驱车上了草原,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看着这些,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③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我们像闯入了一个外星世界,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停车下地,我又疑是回到了中世纪。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④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我奇怪这树与草场之间竟没有一丝的过渡,不见丛生的灌木、蓬蒿,连矮一些的小树也没有,冒出草毯的就是如墙如堵的树,而且整齐得像公园里常修剪的柏树墙。眼前这种异样的整齐美、装饰美,倒使我怀疑不在自然中。

⑤在这个大浅盘的最低处是一片水,当地叫泡子,其实就是一个小湖。当年康熙帝的舅父曾带兵在此与阴谋勾结沙俄叛国的噶尔丹部决一死战,并为国捐躯。因此这地名就叫将军泡子。水极清,也像凝固了一样,连倒影的云朵也纹丝不动。对岸有石山,鲜红色,说是将士的血凝成。历史的活剧已成隔世渺茫的传说。我遥望对岸的红山,水中的白云,觉得这泡子是一块凝入了历史影子的透明琥珀,或一块凝有三叶虫的化石。往昔岁月的深沉和眼前大自然的纯真使我陶醉。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这空旷、静谧、水草连天、蓝天无垠的草原,教人真想长啸一声念天地之悠悠,想大呼一声魂兮归来。教人灵犀一点想到光阴的飞逝,想到天地人间的久长。

⑥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正如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舞台上浓妆长袖的美人是一种美,画家在画室里欣赏裸立于窗前晨曦中的模特又是一种美。两种都是艺术美,但后者是一种更纯更深的展示着灵性的美。这种美不可多得也无法搬上舞台,它不但要有上帝特造的极少数的标准的模特,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时刻,更重要的还要有能生美感共鸣的欣赏者。这几者一刹那的交汇,才可能迸发出如电光石火般震颤人心的美。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便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⑦呜呼!草原八月末。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下来伫立良久。明年这时还能再来吗?我的草原!

(有删改)

14.文章描写了八月末草原景色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看着这些,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

答:

(2)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 答:

16.第⑤段写“将军泡子”的来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7.第⑥段作者认为“这几者一刹那的交汇,才可能迸发出如电光石火般震颤人心的美”,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答:

六、(15分)

18.下面文字中画线的词语,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必须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填写在横线上。(3分)

记者从我市天文台中①了解到,日前,该台专家参加

②有关日全食工作会议,针对日全食过程有③可能出现的社会现象,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台长告诉记者,有一年德国某大城市上空出现日全食,由于

④驾车者都停车观看,导致了1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

⑤全线瘫痪。因此,日全食期间的交通问题值得重视。此外,治安、卫生等问题

⑥很重要。

(1)不能删去的是:

(2)必须删去的是:

(3)可删可不删的是:

19.根据下列材料筛选信息,为“蚁族”下一个简洁的定义。(不超过60字)(6分)蚁族是指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毕业生。他们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在都市繁华的灯光下,早出晚归,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渺茫无措地像蚂蚁一样活着。他们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他们不愿意与外界沟通,充满焦虑和挫折感,情绪波动大,只是呆在廉价拥挤的出租房里,用网络宣泄着情绪。他们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者”,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答: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两个对象,写出有一定寓意的文字。(6分)

例:玫瑰——你娇艳的花朵下面,却有着锋利的刺,是不是因为你懂得:既要展示美丽,也要保护自己?

答:(1)

(2)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年轻人即将踏上生活之途。临行前,一位智者分别送给他们一面镜子。一个人每天照一次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灰尘和污物,然后端盆热水,洗去征尘,容光焕发地继续上路;一个人每天照十次镜子,越照越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生怕再沾染上灰尘;一个人十天也不照一次镜子,只顾埋头赶路,弄得灰头灰脸,没人愿意与他为伍。看来,“照镜子”大有深意……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A.滩-摊

C.计-技

D.婵-蝉)2.D(A.大词小用。生灵涂炭: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B.对象错误。栩栩如生:指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C.望文生义。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3.A(B.语义重复,可将“是无庸置疑的”删去;C.不合逻辑,应将“不但”“而且”所领内容调换;D.搭配不当,“遭受”与“旱情”不搭配,可改为 “遭受严重旱灾”)

4.C(应按“阳消阴长”的气候特点排序)

5.C(前后句子应是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且“及时”应是“不断”)6.A(不是“设计”应是“构想”)7.D(“自我完善”推断不出)8.C(讽:背诵)

9.B(A.下句是说元稹参加考试的情况。C.上句是当朝权臣对元稹的看法。D.上句是说元稹的境遇)

10.A(忌恨元稹的是当朝的权臣)

11.(1)(元稹)身居谏官官署之后,不想庸碌无为,凡事该说就说,当天就向皇帝上疏议论谏官应有的职责。(译出大意给2分;既、垣、职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刘士元发怒,推开正厅门,元稹只穿袜子就跑到厅堂后边。(译出大意给2分;排、袜、走每译对一处给1分)

12.(1)“七千里”极言被贬路途之远,“二毛人”写自己垂垂老矣,“十八滩”写滩多险大,“一叶身”写孤独凄苦;首联用数字形象地表述出诗人的艰难处境。(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描绘了一幅风疾船快、水大载舟的画面(劲风鼓帆,如腹怀胎,水急船快送客远去;雨水暴涨,载舟前行,消减了水流石上的波纹)。诗人由悲泣忧愤转为达观惬意。(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3.(1)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14.(4分)开阔

宁静

干净

纯真(2分,意思对即可);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赞美、留恋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15.(6分)(1)辽阔无边的美景能让人的身体自然舒展,能让人的灵魂空明。(3分,意思对即可)(2)获得深刻而独特的历史感悟需要远离喧嚣。(3分,意思对即可)

16.(6分)写“将军泡子”来历的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突出草原历史的凝重和岁月的深沉;(3分,意思对即可)从描绘草原景色转向抒写个人感悟,巧妙将景、情、理融为一体。(3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例(1)同意这种看法。因为特定的环境和时刻呈现的自然美,不可多得也无法复制,要有与这美感产生共鸣的欣赏者;自然释放美感,润泽人的灵魂,人欣赏美,从自然中汲取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言之成理即可)例(2)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刹那的交汇”将美感说得过于神秘,“才可能迸发”将美感的获得说得绝对。(言之成理即可)

18.(3分)(1)不能删去的是:②⑥

(2)必须删去的是:①⑤

(3)可删可不删的是:③④(每小题1分,有错误则该小题不得分)

19.(6分)“蚁族”是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廉价拥挤的出租房里,整日忙碌而工作不稳定的高校毕业生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生存状态、身份各2分)

20.(6分)例: 昙花——你特意在夜间开放,又在瞬间凋落,是不是向人们昭示:美丽常常是短暂的,惟其短暂才更可贵?算盘——你上上下下算计,却无一厘属于自己,是不是在告诉人们:忙碌千番为别人,才能显示自己的意义?(每句3分,句式1分,特点1分,寓意1分)

七、作文(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稹八岁就死了父亲。他的母亲郑夫人是贤惠明理的妇人,家中贫穷,她亲自教元稹读书,并教他写字。元稹九岁就能写文章。十五岁两经考试登第。二十四岁调判入第四等,授官秘书省校书郎。二十八岁应考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中的十八人中,元稹是第一,这是在元和元年四月。皇帝下令,授他右拾遗官职。元稹生性锋利急切,遇到事情雷厉风行。身居谏官官署之后,不想庸碌无为,凡事该说就说,当天就向皇帝上疏议论谏官应有的职责。又议论西北边防事宜,都是朝政的大事,宪宗召他回话,询问治理策略。被当朝权臣忌恨,出京任河南县尉。母亲死后服丧,服除,授官监察御史。元和四年,奉命出使东蜀,弹劾奏报已故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违反制度擅自收税,又登记没收涂山甫等八十八户官吏百姓的田宅一百一十一处、奴婢二十七人、饲草一千五百束、钱七千贯。当时严砺已死,七州的刺史都被责罚。元稹虽然尽职,但是和严砺关系深厚的当朝权臣厌恶他。出使回京,让他分管东台事务。浙西观察使韩皋封杖打湖州安吉县令孙澥,孙澥四天死亡。徐州监军使孟昇死了,节度使王绍用驿车送孟昇灵柩回京师,给凭证乘坐驿车,还在邮舍安放灵柩。元稹一并依据法律弹劾奏报。河南尹房式做违法的事,元稹想要追究拘捕,擅自命令房式停止政务。快速上表奏报皇上后,皇上罚房式一个月的俸禄,又召元稹回京。路上住在敷水驿舍,宦官刘士元后到,两人争住正厅。士元发怒,推开正厅门,元稹只穿袜子就跑到厅堂后边。士元追赶他,后来用鞭子打伤了元稹的脸。当朝权臣认为元稹是年轻小辈,作威作福,元稹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元稹聪明敏锐过人,年纪轻轻就有才名,和太原白居易交好。擅长作诗,善于写景状物,当时谈论诗的人称他们“元、白”。从官员读书人,到平民百姓,都传诵他们的诗作,号称“元和体”。元稹因为才智出众爽直不被当朝容纳,流放到荆州蛮荒之地将近十年。不久白居易也被贬,作了江州司马。虽然通州、江州相距遥远,但两人来往赠诗应答,凡是写的诗,有三十韵、五十韵乃至百韵。江南的人,传诵于路,流传到京师,街巷的人互相传抄,为此纸贵。看那诗中流离放逐之情,都是凄凉委婉的。穆宗皇帝在东宫时,妃嫔侍从曾经诵读元稹诗作,把它作成歌曲,穆宗得知是元稹所写,曾经称赞它好,宫中称呼元稹“元才子”。荆南监军崔潭峻对元稹礼遇有加,不把他作一般小吏看待,常常求取元稹的诗作诵读。长庆年初,崔潭峻回朝,拿出元稹所作连昌宫辞等百余篇献给皇帝,穆宗非常高兴,询问元稹现在何处,回答:“现在是南宫散郎。”当天就调任元稹任祠部郎中、知制诰。朝廷官员认为文书任命不从相府发出,很看不起他,但是元稹所写的辞诰,词旨深远和古人相同,于是在当时广泛流传,因此很受皇帝恩宠。

第二篇: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讪笑单田芳餐厅用缮赡养父母 ....

B、瘪三憋闷翁中捉鳖蹩痛了脚 ....

C、濒危殡葬鬓发苍白摈而不用 ....

D、擘画鹁鸽安徽亳州薄物细致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愧疚馄饨水饺谓然长叹请君莫奏前朝曲

B、火罐鸠占鹊巢吮痈舐痔听曲新翻杨柳枝

C、轻佻畏首畏尾形消骨立马上相逢无纸笔

D、罡风缅缅腆腆劈波斩浪凭君传语报平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作文构思_______的方法,力戒那种马马乎乎、随随便便为应付而作文的陋习。②当列车迎面呼啸驶来的时候,我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可当火车的隆隆声慢慢地_______时,我就像经霜的茄子,因为我没有接到她。

③一经加热,溶液中的难溶解的物质就_______到瓶底,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化学现象。

A、严谨消失沉淀B、严紧消失沉积

C、严紧消逝沉积D、严谨消逝沉淀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早上起来就看到天气很不好,乌云密布、暮气沉沉的,好象要下雨,又好象要起风似的。....

B、邓小平早就告戒人民,中国要发展,目前还必须实行韬光养晦的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

C、朱元璋大杀功臣,固然可无末大必折之虞,但统治阶级的力量大受削弱也是显而易见的。....

D、完全可以说历史上那些有为之士,几乎没有不是经历了一番磨砻砥砺而成就事业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班长总是想着其他同学的困难,并能够随时随地地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同学,他的确是同学们学习的好的表率。

B、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流了多少鲜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生命啊!

C、他明智而远见的发言,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人们都说他确实是个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好干部。

D、在中外经典作品中摘选精彩的描写、抒情、对话等段落,并将故事梗概作为线索,以简明的叙述连接其精彩段落,让学生在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欣赏精彩片段。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文,完成6—8题。

刘翔一句话给了全社会一耳光

佚名

“我已决定不再当众唱歌,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我是一名运动员,不想做一名歌手”――在笔者看来,刘翔这句话的完美可以和他在雅典奥运会上震撼世界的表现媲美。

刘翔是在拒绝央视春节晚会“卖唱”要求时说这番话的。

据报道,按原定计划,刘翔将出现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但由于组织者一直要求他届时唱首歌,刘翔准备推掉这个约会。他和教练都表示,作为嘉宾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露面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一定要唱歌,那么他们将放弃这次机会,至于演小品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刘翔只想以一名运动员的身份让大家记住他。

好一个“我是一名运动员”,这句洋溢着一种严谨职业精神和高贵气质的话狠狠地抽了社会一记响亮的耳光,给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名利面前的职业软骨病”和“自我角色认知混乱”以公然的蔑视和沉重的鞭挞。

我是一名运动员――无论过去做过什么,但这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表明脱去浮躁、洗尽铅华后的刘翔对自己已经有了清醒的角色定位,有了自豪的职业认同和与之对应的职业精神,有了不可逾越的职业原则:在其位,谋其政,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某项事业的从事者,尽可能做自己职业份内的事和与职业精神相吻合的事,并把自己的人格融进职业生命,对“我是一名×××”存敬畏之心――当一种“行为要求”越过这个边界时,无论能给自己带来多么绚丽的名,带来多么丰厚的利,都毫不口软地断然拒绝。

这种清醒的角色认知和严谨的职业原则是当下我们社会最可贵最缺少的品质,很多职业里的人缺少“我是一

名运动员”式的反躬和自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持一种非常轻浮的态度,名利的诱惑之下很容易犯“职业软骨病”,放弃职业尊严,不顾职业荣耀,扔掉职业精神。

一些官员心中有“我是一名公务员”的认识吗?公务员的职业要求从事者得有公共精神,得“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可我们看到不少官员利用权力经商,利用权力为子女谋福利,把公共权力当成私人的摇钱树,用官员身份捞各种好处。

一些学者心中有“我是一名知识分子”这根弦吗?作为经济学家充当权贵资本的门客,满口胡说;作为教授干出嫖娼的勾当,辱尽斯文;作为学者为评职称抄袭剽窃,不要颜面;作为教员醉心于奔小康而扔下学生,惟利是图――昔日知识分子的职业荣誉差不多被一些人败光了。

一些商人敢正视“我是一名商人”的自我拷问吗?假酒、假药、假奶粉,夸大其辞的效果宣传,各种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陷阱重重的促销手段,无数的商业骗局――诚信的职业品质失却后,商人越来越不被社会尊敬。

还有演艺明星不坚守“我是一名演员”,偏要跑到高校去当教授当院长;医生不敬畏“我是一名医生”,收红包开高价药无所不用其极;运动员不在乎“我是一名运动员”,整日厮混于演艺界和娱乐圈――毋庸讳言,我们的社会弥漫着这种职业错位和角色失范,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严谨的职业原则,更多的是这种轻浮的、自暴自弃的自我定位:不就是一个当官的嘛,不就是一个医生嘛,不就是一个商人嘛,不就是一个教授嘛――这种“软约束”基础上,社会分工的混乱应运而生:当官的不像当官的,经商的不像经商的,教书的不像教书的。

从这个角度看,刘翔“我是一个运动员”的严正告白给了社会一记响亮的耳光:别不把自己当自己。

——节选自《文汇报》(2007年9月1日第6版夜光杯栏目,有删改)

6、下列对“给了全社会一耳光”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击中了弥漫在社会各个角落里的“名利面前的职业软骨病”病根。

B、是对全社会的“自我角色认知混乱”以公然的蔑视和沉重的鞭挞。

C、刘翔已决定不再当众唱歌,让社会上的很多人都感到非常失望。

D、给全社会上那些不把自己当自己、角色失范的人予以无情的嘲讽。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刘翔拒绝在春晚上唱歌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精神,严守职业角色。

B、拒绝唱歌表明了刘翔已经脱去浮躁、洗尽铅华,对自己有了一个清醒的角色定位。

C、刘翔拒绝唱歌的这个举动,作者认为完全可以和他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表现一样让人震惊。

D、职业虽然有一定的原则:在其位,谋其政,有所为,有所不为。但职业是人从事的,应该权衡变通才是最理想的。

8、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应该在全社会公开而大张旗鼓地宣扬“我是一名×××”的职业风范,让职业精神得到充分地弘扬。

B、社会上经常有一些不安心本职工作的人,他们动不动就跳槽换工作,这是很不应该的。

C、做一个工作,干一种职业就应该干到底,中途改变都是不正确的,更难有成效。

D、公务员、演员、商人、教师、医生等等都有跨越自己职业的现象,只有运动员才基本杜绝了跨越自己职业的现象。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徒单恭,本名斜也。斜也贪鄙,使工绘一佛像,自称尝见佛,其像如此,当以金铸之。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尽入其家,百姓号为“金总管”。秉德①廉访官吏,斜也以赃免。

海陵②篡立,海陵后徒单氏,斜也女,由是复用为会宁牧,封王。未几,拜平章政事,海陵猎于胡剌浑水,斜也编列围场,凡平日不相能者辄杖之。海陵谓宰相曰:“斜也为相,朕非私之。今闻军国大事凡斜也所言,卿等一无取,岂千虑无一得乎?”他宰相无以对,温都思忠举数事对曰:“某事本当如此,斜也辄以为如彼,皆妄生异议,不达事宜。臣逮事康宗,累朝宰相未尝有如斜也专恣者。”海陵默然。斜也于都堂脊杖令史冯仲尹,御史台劾之,海陵杖之二十。斜也猛安部人撒合出者,言斜也强率取部人财物。海陵命侍御史保鲁鞫③之。保鲁鞫不以实,海陵杖保鲁,而以撒合出为符宝祗候。

斜也兄定哥尚太祖长女兀鲁,定哥死无子,以季弟之子查剌为后。斜也谋取其兄家财,强纳兀鲁为室而不相能,兀鲁尝怨詈斜也。斜也妾忽挞与兀鲁不叶,乃谮兀鲁于海陵后徒单氏曰:“兀鲁怨上杀其兄宗敏,有怨望语。”会韩王亨改广宁尹,诸公主宗妇往贺其母,兀鲁以言慰亨母,忽挞亦以怨望指斥诬兀鲁。海陵使萧裕鞫之,忽挞得幸于徒单后,左验皆不敢言,遂杀兀鲁,斜也因而尽夺查剌家财。大定间皆追正之。海陵以兀鲁有怨望语,斜也不奏,遂杖斜也,免所居官。俄,复为司徒,进拜太保,领三省事,兼劝农使。再进太师,封梁晋国王。

贞元二年九月,斜也从海陵猎于顺州。方猎,闻斜也薨,即日罢猎,临其丧,亲为择葬地,遣使营治。及葬,赐辒辌车,上及后率百官祭之,赐谥曰忠。正隆间,改封赵国王,再进齐国公。

——选自《金史·徒单恭传》(卷一二○)

『注释』①秉德:即完颜秉德。②海陵:即海陵王完颜亮。③鞫:立案调查。

9、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凡平日不相能者辄杖之不相能者:与他不和的人。....

B、臣逮事康宗逮事:逮捕伏侍。..

C、强纳兀鲁为室而不相能不相能:心意不相投合。...

D、会韩王亨改广宁尹会:恰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当以金铸之 / 斜也以赃免 ..

B、由是复用为会宁牧 / 斜也为相 ..

C、海陵猎于胡剌浑水 / 斜也于都堂脊杖令史冯仲尹 ..

D、而以撒合出为符宝祗候 /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说明徒单恭贪鄙自私的一组是

①海陵后徒单氏,斜也女②斜也编列围场③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④强纳兀鲁为室⑤尽夺查剌家财⑥岂千虑无一得乎?

A、①③④B、②③④C、④⑤⑥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徒单恭是个很会玩花样的人,他为了弄钱,居然请画师画一佛像而仿铸之,但勒索百姓钱财后,又不见其真铸佛像。

B、徒单恭很会糊弄皇上,居然自己做主任意改变皇上打猎的地方,而且乘机鞭打那些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C、徒单恭为政贪鄙自私,挟恨报复,后因其妻兀鲁被谗怨望事而被免官,不久又被任命为司徒,进拜太保,领三省事,兼劝农使。

D、徒单恭之所以能够逍遥法外,是因为有皇上的庇护,皇上几次都为他说好话,他死后皇上更是亲临慰问,并安排其后事。

第Ⅱ卷(共114分)

四、(22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尽入其家,百姓号为“金总管”。

译文:________________

②皆妄生异议,不达事宜。

译文:________________

③兀鲁以言慰亨母,忽挞亦以怨望指斥诬兀鲁。

译文: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①“除非问取黄鹂”中的“问取”是何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庭坚的诗词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请鉴赏这首词(50字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提示默写出以下名句(任选三小题做)(6分)

①请你写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尽志无悔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写出苏轼《石钟山记》表明中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你写出王实甫《长亭送别》开头一个曲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你写出杜甫《望岳》诗中假想登上泰山的感叹名句______,______。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6—20题。

班公湖边的鹰

王族

几只鹰在山坡上慢慢爬动着。

第一次见到爬行的鹰,我有些好奇,于是便尾随其后,想探寻个仔细。他们爬过的地方,沙土被沾湿了。回头一看,湿湿的痕迹一直从班公湖边延伸过来的,在晨光里像一条明净的布条。我想,鹰可能在湖中游水或者洗澡了。高原七月飞雪,湖水一夜间便可结冰;这时若是有胆下湖,顷刻间肯定叫你爬不上岸。

班公湖是个奇迹。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粗糙的山峰环绕起伏,幽蓝的湖泊在中间安然偃卧。与干燥苍凉的高原相对比,这个不大的湖显得很美。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湖面便扩散和聚拢着片片刺目的光亮。远远地,人便被这片光亮裹住,有眩晕之感。

而这几只鹰已经离开了班公湖,正在往一座山的顶部爬着。平时所见的鹰都是高高在上,在蓝天中飞翔。它们的翅膀凝住不动,像尖利的刀剑,沉沉地刺入远天。人不可能接近鹰,所以鹰对于人来说,则是一种精神的依靠。据说,西藏的鹰来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它们在江水激荡的涛声里长大,在内心听惯了大峡谷的音乐,因而

形成了一种要永远飞翔的习性。它们长大以后,从故乡的音乐之中翩翩而起,向远处飞翔。大峡谷在它们身后渐渐疏远,随之出现的就是无比高阔遥远的高原。它们苦苦地飞翔,苦苦地寻觅故乡飘远的音乐„„在狂风大雪和如血的夕阳中,它们获取了飞翔的自由和欢乐;它们在寻找中变得更加消瘦,思念与日俱增,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苦旅。

而现在,几只爬行的鹰散瘫在地上,臃肿的躯体在缓慢地往前挪动,翅膀散开着,拖在身后,像一件多余的东西。细看,它们翅膀上的羽毛稀疏而又粗糙,上面淤积着厚厚的污垢。羽毛的根部,半褐半赤的粗皮在堆积。没有羽毛的地方,裸露着红红的皮肤,像是被刀剃开的一样。已经很长时间了,晨光也变得越来越明亮,但它们的眼睛全都闭着,头颅缩了回去,显得麻木而沉重。

几只鹰就这样缓缓地向上爬着。这应该是几只浑身落满了岁月尘灰的鹰,只有在低处,我们才能看见它们苦难与艰辛的一面。人不能上升到天空,只能在大地上安居,而以天空为家园的鹰一旦从天空降落,就必然要变得艰难困苦吗?

我跟在它们后面,一旦伸手就可以将它们捉住,但我没有那样做。几只陷入苦难中的鹰,是与不幸的人一样的。

一只鹰在努力往上爬的时候,显得吃力,以致爬了好几次,仍不能攀上那块不大的石头。我真想伸出手推它一把,而就在这一刻,我看到了它眼中的泪水。鹰的泪水,是多么屈辱而又坚忍啊,那分明是陷入千万次苦难也不会止息的坚强。

几十分钟后,几只鹰终于爬上了山顶。

它们慢慢靠拢,一起爬上一块平坦的石头,然后,它们停住了。过了一会儿,它们慢慢开始动了——敛翅、挺颈、抬头,站立起来。片刻之后,忽然一跃而起,直直地飞了出去。

它们飞走了。不,是射出去了。几只鹰在一瞬间,恍若身体内部的力量迸发了一般,把自己射出去了。太伟大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几只鹰转瞬间已飞出很远。在天空中,仍旧是我们所见的那种样子,翅膀凝住不动,刺入云层,如若锋利的刀剑。

远处是更宽阔的天空,它们直直地飞掠而入,班公湖和众山峰皆在它们的翅下。

这就是神遇啊!

我脚边有几根它们掉落的羽毛,我捡起,紧紧抓在手中。

下山时,我泪流满面。

鹰是从高处起飞的。

——选自《读者》(2007年第8期)

16、文中刻画了行走于地面的“鹰”和翱翔于蓝天的“鹰”的两个形象,这两个形象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

17、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苦旅。

答:__________

(2)鹰是从高处起飞的。

答:__________

18、文章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

19、文章前一部分写到了“地域风光”,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

六、(12分)

20、请按提供的名人(也可自己任选一名人),先写出他的自喻物,后最好引用其一句原话佐证。(原话如记不准确,意义的概括也可)例如:马克思——狮子:“你把我看作蚂蚁,但是有一天我会成为狮子”。(4分)

名人:陆游

自喻物:__________

名言:_____________

21、请读下面的一副对联,看它所描绘的是哪一位历史名人,写出其姓名并简要地说说理由。(4分)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

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历史名人:()

简析理由:_______________

22、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下列笑话中的人生哲理概括出来。(4分)

在故宫博物院中,一位太太不耐烦地对她先生说:“我说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慢,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

答:_______________

23、作文。(60分)

命题作文,题目:风吹雨淋过后

要求:①不能改变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⑤不能出现自己真实的姓名、地址等。

参考答案:

1、A(全都读shàn)【分析】B项:瘪biē

三、憋biē闷、翁中捉鳖biē、蹩bié痛了脚。C项:濒bīn危、殡bìn葬、鬓bìn发苍白、摈bìn而不用。D项:擘bò画、鹁bó鸽、安徽亳bó州、薄bó物细致。

2、B【分析】A谓——喟C消——销D缅缅——腼腼

3、D【分析】严谨:严密谨慎、严密细致,多指格律或文章结构方面等;严紧:严格、严厉,多指行为方法上的。(故选“严谨”更合适)消失:多指事物的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消逝:多指声音、岁月、事物等的失去。(所以选“消逝”更好)沉淀:强调经过化学变化后,溶液中的难溶解的物质就沉淀到瓶底;沉积:强调不经化学变化,溶液中不溶解的物质沉到底层。(所以这里选“沉淀”最恰当)

4、A【分析】暮气沉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并非指天气暗沉沉之意)B韬光养晦:比喻暂且隐藏自己的锋芒或才能,不使表现出来。C末大必折:比喻下属势力太大,必然危及当权者。D磨砻砥砺:比喻经受艰苦曲折和坎坷磨难。

5、D【分析】A“表率”的前面是不能加上“好的”,因为“表率”指的就是“好的”。B累赘多余。应删去“这些革命战士”。C用词不当。应改“而”为“有”。

6、C(这一项没有概括到话语的本质,只是就现象而说的)

7、D(“但职业是人从事的,应该权衡变通才是最理想的”原文没有表达,属于无中生有,不正确)

8、A(CBD三项的推断都脱离了原文的意思,属于任意推断而错误)

9、B【分析】逮事:曾在„„朝任事、任官。

10、A【分析】第一个“以”是“用”之意,第二个“以”是“因为”之意。B项的两个“为”字都可解作“做”之意。C项的两个“于”都作“在”解。D项的两个“而”字都是顺接关系连词,可解可不解。

11、D【分析】①②⑥这三句都不是说其贪鄙自私的,故可排除。

12、B【分析】“任意改变皇上打猎的地方”错误,应该是“负责编排打猎的围场”。

13、①因而向所属各县索取黄金,却从未铸佛,而是把所有的黄金拿到了自己家里,因此被百姓们称为“金总管”。②都毫无根据地提出不同意见,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③兀鲁也去向完颜亨的母亲道贺,忽挞又诬陷兀鲁有怨言。

14、①问一问。②这首词的主旨是惜春。词的上下阙都采用设问的形式,道出作者寻觅春迹的痴情,且将一个极平常的留春旧题点化得趣味盎然、生动可感。

15、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②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6、最大的不同是,行走于地面的“鹰”,显得丑陋不堪;翱翔于蓝天的“鹰”,则独具矫健的身姿。两者前后形象的刻画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的目的在于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从而突出了鹰的顽强、坚韧精神。

17、(1)因为对自由和未来的追求与热情,对天空的向往与爱慕,而要付出慢长的艰辛的努力,形象地称之为“苦旅”。(2)有作为是首先要有付出,鹰之所以能够矫健地翱翔于蓝天,是基于它的首先付出。

18、比喻、拟人、反衬。非常逼真而形象地写出了平时所见的鹰的矫健、洒脱的身姿,以此来反衬眼前所见之鹰的丑陋等。

19、文章没有过多地描写地域风光,但已显示出西部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壮阔的背景与搏击长空的雄鹰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更加突出了一种面对困难不屈服的精神。

20、陆游——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尘碾作泥,只有香如故。”

21、包拯:(999~1062),宋代大臣。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北宋仁宗时进士。曾任州、县官,后升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御史中丞、枢密副使。他为官刚直不阿。他主张对外严修武备,精选将才,招募义勇,广储粮食,以抵御外侮;对内抑制宦戚特权,选用贤俊,广开言路,整饬吏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强调立法必须既要对国家有利,又要对百姓无害;反对随意变更法令,主张务德慎利,明正赏罚。他严格执法,铁面无私,敢于摧折权贵,为民伸冤。包拯在后世被广为称颂,民间誉为包青天,并编有许多颂扬其事迹的文艺作品。

22、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路上奔忙,却失去了观看两旁美丽景色的机会。

23、参见200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徒单恭,本名斜也。斜也任官贪鄙,曾指使画工绘一幅佛像,自称曾见过佛祖,样子与画工所绘一样,应当用黄金铸造,因而向所属各县索取黄金,却从未铸佛,而是把所有的黄金拿到了自己家里,因此被百姓们称为“金总管”。完颜秉德出朝考察官吏是否廉洁,斜也因贪赃被免去官职。

海陵王完颜亮篡夺了皇位,他的皇后徒单氏是斜也的女儿,斜也因此又被任命为会宁府长官,并封爵为王。不久便被拜为平章政事。海陵王到胡刺浑水出猎,斜也负责编排打猎的围场,凡是平日与他不和的人,他都予以杖击。海陵王曾对宰相说:“斜也担任宰相,并不是我有私情;我听说有关军国大事,凡是斜也的意见,爱卿们都不接受,难道他千虑就无一得吗?”其他宰相都没有说话,只有温都思忠列举数事为例回答说:“某件事本应当这样,斜也却说应那样,毫无根据地提出不同意见,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臣下曾在康宗朝任官,几朝的宰相也没有像斜也那样专权自恣。”海陵王沉默表示同意。斜也在官府大堂杖击令史冯仲尹,遭到御史台弹劾,被海陵王杖击二十。斜也的猛安部中有一名叫撒合出的人,报告说斜也强取本部人的财物,海陵王命令侍御史保鲁立案调查。保鲁却不顾事实,海陵王将保鲁处以杖刑,并任命撒合出为符宝抵候。

斜也的哥哥定哥娶太祖的长女兀鲁为妻,定哥死时没有儿子,便以幼弟的儿子查刺作为自己的后代。斜也图谋哥哥的家财,强娶兀鲁为妻,两人关系却不和睦,兀鲁曾经骂过斜也。斜也的妾忽挞与兀鲁的关系也不好,于是在海陵的王后徒单氏那里谗毁兀鲁说:“兀鲁怨恨皇帝杀死了他的哥哥宗敏,曾口出怨言。”正巧韩王完颜亨改任广宁府尹,各位公主和宗室妇女都前去向完颜亨的母亲道贺,兀鲁也去劝慰,忽挞又诬陷兀鲁有怨言。海陵王命萧裕立案讯问,忽挞受到徒单后的宠幸,见证人都不敢说话,于是便把兀鲁处死了,斜也因此把查刺的家财全部夺走,大定年间都予以追回改正。海陵王因为兀鲁对皇帝有怨言,斜也不上报,又把斜也处以杖刑,免去他所任的官职。不久又复官为司徒,进拜为太保,负责三省事务,兼任劝农使,又进拜为太师,封爵为梁、晋国王。

贞元二年九月,斜也随同海陵王在顺州打猎。正要打猎时,听说斜也去世,当天便停止打猎,亲临治丧,为斜也选择墓地,派使臣负责修筑墓室。及至下葬,又赐给拇(木复)车,海陵王及皇后亲率百官祭奠,赐予谥号为“忠”。正隆年间,改封为赵国公,又进封为齐国公。

第三篇: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语文是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其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模糊性,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前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套附答案,仅供大家参考阅读!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3)闾阎扑地,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6)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1)岂余心之可惩(2)榆柳荫后檐(3)钟鸣鼎食之家(4)别有幽愁暗恨生(5)干戈寥落四周星(6)以中有足乐者

二、语言文字运用(17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动画片何以越来越成人化?何以越来越充斥“儿童不宜”的情节和语言?这固然有粗制________(làn)造、制作不严谨的原因,说到底还是为利是图思想主导下的逐利冲动,催生出重经济利益、轻社会效应的“票房观”,这也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体现。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分)

答:答案(1)滥(2)“为”改为“唯”

解析 第(1)题要求考生正确书写汉字,避免写错字、别字。第(2)题是对字形的考查,考生平时应注重常见易错字形的积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十前刚刚来到福州的时候,高大的合欢树衬着的光禄坊,飘着葱肉饼香味的安民巷,因鱼丸而闻名的塔巷口,还有南后街坎坷的路面和满街寿衣、花圈铺子,就是我对这个城中最大明清民居群落的全部印象。

十间,它先是沉寂破败,继而却又忽然被加以格外的宠眷。近一两来,每次寒暑假回家,都看到它又新翻一个模样。连片仿古砖木小楼起来了,高挂着串串艳红灯笼,路面也铺上平整石板,三坊七巷的牌坊都焕然一新,其中的重建____①____(xiū shàn)工作更不曾停过。游人骤增,说是____②____也不算太过。

③脱胎换骨之后,现在的三坊七巷真正还剩几处是明清民国时代的老房子?④那些老房子曾是几代相传的记忆,⑤满街的观光潮里,总有些神情肃然的人,紧抿着嘴角,四下打量的目光里是不是总含着些焦虑不满。

(1)①处根据拼音应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②处应填写一个恰当的成语____________。(2分)

(2)第三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2分)

序号:________

修改:(3)福州有“海滨邹鲁”的美誉,三坊七巷内亦有很多对联格调高雅,令人流连。但光禄吟台上“追昔亭”中的这副对联有些不妥,请修改。(不考虑格律)(2分)

夜月明楼清梦魂,春涨平堤映眉睫

答:答案(1)修缮 摩肩接踵

(2)③ “脱胎换骨之后,现在的三坊七巷还剩几处真正是明清民国时代的老房子?”

(3)例:月升明楼清梦魂,春涨平堤映眉睫(“夜月”和“春涨”的词性不对)

4.厦门靠海且多花,因此厦门的旅游宣传广告是“海上花园,温馨厦门”;福州多温泉,地名中带“福”字,因此福州的旅游宣传广告是“温泉古都,有福之州”。三明多山多水,森林覆盖率全国领先,请为三明拟一条旅游宣传广告。(2分)

答:答案 走进多情山水,拥抱绿色三明;人在三明城,城在森林中。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材料1:电视音乐节目演绎经典老歌,体现了经典老歌的艺术魅力,是对经典的传承。因此,应提倡演绎经典老歌。

材料2:电视音乐节目应重在创新,与时俱进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应该鼓励原创音乐。

你对电视音乐节目的内容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答案(示例一)电视音乐节目应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经典老歌有着恒久的魅力,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经典音乐的再现。电视音乐节目应该对经典音乐做好传承,而不是抛弃,可以对老歌进行一些翻唱和改编,让人不仅能重温经典,而且能够感受到现代音乐的气息,符合现代音乐发展的趋势。流行与经典结合,才能让音乐更具魅力。

(示例二)电视音乐节目应更注重创新。音乐文化是一种通向世界的文化,音乐节目也应在不断创新中追赶世界的潮流。翻唱老歌这种吃老本的做法,不可能诞生影响当今世界的流行音乐,也很难彰显文化大国的风范。我们不能仅仅考虑收视率与短期经济利益,而是应该坚持追求原创音乐文化,在荧屏上给原创音乐一个舞台。

解析 对某一现象发表看法,要先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准确提炼材料中心,然后结合材料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在陈述观点时,要联系现实,有的放矢,围绕观点阐述理由。材料给出了两个观点:①提倡演绎老歌,②鼓励原创音乐。考生可以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理由,要注意字数要求。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化排污

何满子

人们现在都已懂得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对以往造下的孽,花大本钱大力气修复。虽不能立见效果,但假以时日,生态环境终会修复好。关键是,人们都懂得了不能惹恼大自然,它报复起来很凶,要危及人的生存。

可是,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却很少有人关注,很少有人懂得它同样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恶果。当然,那危害是精神方面的,腐蚀心灵、败坏风俗直到伤害人性。文化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某些恶果,是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示的,比如,上世纪50代起的舆论,一律只许信仰不准思考,封闭锁国杜绝世界信息等,不旋踵而导致了10灾难的文化沙化,其恶果至今尚有余烈。

在多数情况下,文化生态的污染和破坏是隐性的,它对社会精神的腐蚀,对国民素质的凌夷,乃至对人性的残害,往往不会在短时期内显示。人们日日夜夜处在文化生态恶化了的环境中,受着毒害也未必感知,真所谓“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个体说,日浸月淫,潜移默化,美滋滋地沉溺其中,精神颓萎情操卑下了还不知是受其熏染所致;就社会说,攘攘营营,花花绿绿,初不觉其有异,风尚糜烂道德败坏了还不知是劣质文化流荡侵害的结果。文化生态尚无环保觉悟,更无治理措施,以往的破坏既未修补完竣,恶因还在引发恶果,新的污染更大量滋生。

由于上世纪50代起的文化禁锢导致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沙化,一旦改革开放,文化上吃“瓜菜代”吃久了的饥民慌不择食,加上馋久了的人味觉失灵,大都丧失了鉴别力,快餐食品也成了无上美味。轻一代更因在清教徒风习下煎熬已久,对港台涌入的挑动感官的煽情的大众文化如痴如醉,内地脸厚胆大的歌星也纷纷登场,把一代人的趣味调教得只能接受这类媚俗的低趣味。劣币驱逐良币,正规的艺术就被这类低俗不堪的商品挤压得生意委顿,以至不少有才华有追求的艺术从业者只能找机会到国外去求生存发展。正如北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一文中所说:“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上世纪80代以后,台湾的“戏说”历史片这类胡闹玩意儿风靡市场,之后,内地摄制的皇帝片、清官片、言情片等大搞其“精神复辟”,辅以同类的畅销小说,把五四启蒙所辛苦缔造的清新的人文精神,至少在大众文化领域稀释冲刷殆尽。这些上世纪20代起就已被驱逐到不上台盘的冷角,乘“文革”肆虐后全民的心灵创伤未恢复、社会转轨时期人心浮动之机,卷土重来。这些玩意儿偶尔有一点,也并非大患,可是这些它们狂轰滥炸,占领了文化市场的大半江山,就是严重的文化污染了。

正如马克思所说:“音乐训练音乐家的耳朵。”低趣味的玩意儿调教出越来越多适应低趣味的胃口。出书单位以此获利,皇帝小说、琼瑶小说狂销,摄制单位以此博取高票房和高收视率,什么武侠片呀,还珠还宝片呀,皇帝片呀,一部接一部不断大量排污,一些自身也沉溺于低趣味的畅销文化拜物教徒跟着起哄,再夹着渲染哪个明星情变,搞得文化生态环境一片乌烟瘴气。

更糟的是,人们还以为这样的大量排污是在繁荣文化,以为是在满足群众需要,走群众路线呢!难道这能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吗?是不是该像自然生态环境那样,限制一下那些自以为得计的文化排污单位,罚它们的款,限令它们整顿乃至勒令停产呢?(有删改)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人们懂得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是为了引出人们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关注很少。

B.文化生态的污染和破坏之所以都呈现隐性的特点,是因为它对社会精神的腐蚀、对国民素质的凌夷,乃至对人性的残害,往往不会在短时期内显示。

C.正规的艺术被低俗不堪的商品挤压得生意委顿,不少有才华的艺术从业者只能找机会到国外去求生存发展,这是文化生态环境恶劣导致的后果。

D.作者所讲的文化排污是指生产低趣味的畅销文化,很多人还以为这样的大量排污是在繁荣文化,以为是在满足群众需要,走群众路线。

答案 B

解析 “都呈现隐性的特点”说法太绝对,原文是说“在多数情况下”是隐性的。

7.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3分)

答:答案 画线句运用了引用论证和类比论证,将“正规的艺术就被这类低俗不堪的商品挤压得生意委顿,以至不少有才华有追求的艺术从业者只能找机会到国外去求生存发展”和“没什么真才实学的人出自孟尝君门下而导致贤者不至”情况类比。批判低俗文化对正规文化的戕害。

解析 考生应先指出论证方法有引用论证和类比论证,然后指出把什么类比成什么,最后指出该句证明了作者批判低俗文化对正规文化的戕害的观点。

8.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我国保护文化生态的认识。(3分)

答:答案 ①我们要塑造对文化生态保护的自觉心态。从教育抓起,培养人们对文化生态的正确认知。②重塑国人的文化心灵,驱除低级趣味。③拯救文化生态如同治理自然环境,应该有强硬有力的措施作保证。④可以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但不应使外来文化占有我国文化主要市场。

解析 本题是结合文章谈谈保护文化生态的做法,考生要对文章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文章首先讲国人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很少关心,所以第一点可以是要增强自觉保护的意识;接着文章谈到商业大潮下出现的文化生态的破坏情况,我们就可以从国人的精神心灵角度着手;文章最后一段的反问提出对文化生态破坏的行为要采取处罚等有力的措施。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渐车帷裳。(《诗经·氓》)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___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1)淇水汤汤(2)猿猱欲度愁攀援(3)官盛则近谀(4)赢得仓皇北顾(5)峰峦如聚(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语言文字运用(13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旗袍近来最重要的变化是衣袖的废除。同时衣领矮了,袍身短了,装饰性质的镶滚也免了,改用盘花纽扣来代替,不久连纽扣也被捐弃了,改用揿()纽了。总之,这笔账完全是减法——所有的点辍品,无论有用没用,一概剔去。

(1)给加点的字注上正确的拼音。(1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分)

答:

答案(1)qìn(2)“辍”改为“缀”

解析 字音考查的重点是常见的多音字、形似字、易读错的字、读音与声旁不一致的形声字等。此外,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是汉语运用的基本功,其内容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书写规范等。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河西走廊在中国历史上________。这里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灿若星河。这里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________。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________,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A.名噪一时 俯拾即是 激荡

B.大名鼎鼎 俯拾即是 交流

C.大名鼎鼎 星罗棋布 激荡

D.名噪一时 星罗棋布 交流

答案 C

解析 “大名鼎鼎”指名气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在一个时期广为传播。“星罗棋布”形容多而密集,“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激荡”指因受冲击而动荡,与后面的“积淀”联系更紧密;“交流”缺乏这样的语境。

4.下面文字有一句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分)

①新闻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进步,在助力当代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记者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②然而,盛名之下,少数媒体记者放弃了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进行新闻敲诈、新闻勒索,甚至大行有偿新闻等不法勾当。③这些情况的出现,极大地损害了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的形象,让整个行业为之蒙羞。

有语病句子的序号:________

修改:答案 ② “新闻敲诈、新闻勒索”与“有偿新闻”位置调换。

解析 在②句中,“甚至”一词表递进,而“新闻敲诈、新闻勒索”在程度上要比“有偿新闻”重,因此,应该调换其位置。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中国人爱刻“到此一游”。万里长城已是伤痕累累,刀刻、笔写的“到此一游”几乎布满墙体,而国内的其他景点,类似的情况简直无处不在,甚至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也刻有“到此一游”几个汉字。

你对该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答案(示例)国人在景区乱刻乱画的现象十分严重,该现象不仅损害游人自己的形象,更有损祖国和民族的形象。待人接物,无重于礼;行止举动,莫重于仪。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根植于心中的道德,以从内而外显示出的素质,立起擎天大柱,扭转世界对中国的印象,撑起国人文明的光鲜的外衣。

解析 材料主要描述了国人在景区乱刻“到此一游”的不文明行为。答题时首先要做到观点鲜明,明确指出反对这一行为,同时又要有升华,如上升到国人素质、祖国形象等,做到语言连贯、得体。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司成公家传

[明]侯方域

叔父司成公,讳恪,字若木。二十四登第,不肯仕,更读书为诗赋。三岁而方相国从哲贤之,以为翰林院庶吉士,然立朝论议,终不肯苟同方相国。

天启间,公为编修,而宦者魏忠贤窃政,日杀僇士大夫不附己者。公心重杨涟,而与缪昌期友。涟指忠贤二十四罪,条上之,天子不能用,反为忠贤所害,昌期亦坐死。寻有言忠贤二十四罪章者,故昌期趣公代具稿,忠贤大怒,坐曲室中,深念欲杀公。而其假子金吾田尔耕,顾素知公,进曰:“是人颇以诗赋谬名公卿间,而能书米芾书,翁必无意曲赦之耶!”忠贤仰视罘罳,日影移晷,不语。良久,乃顾谓尔耕:“儿试为我招之!”尔耕退,诣公,话故旧,因佯言:“我之游魏翁者,欲为士大夫地也,非得已者。”公大悦,呼酒与饮,辄慷慨指当世事,尔耕默不得语。居数日,又诣公,则益为款言,伺公嬉笑饮酒酣,乃促膝附公耳言:“公且以杨、缪故,重得罪。我为公画计,某月日乃吾魏翁诞辰,公自为诗书之。”言未得竟,公大怒,推案起,酒羹覆尔耕衣上淋漓,尔耕低头渐恧,已而乃大发怒去。适南乐魏广微者,亦忠贤之假子也,以大学士掌贡举,而公为其下校官。广微心嗛公,公所荐取士郑友玄、宋玫,辄有意摧抑之,以语挟公。公力与争曰:“人生贵识大义,恪岂恋旦夕一官,负天下贤才哉!”语侵广微。而忠贤里人子御史智铤,廉知之,乃力劾公,罢官。忠贤积前恨,更矫传上旨,夺所赐诰,而令公养马。公即日脱朝冠,自杖策出长安南门。

公生平善为诗,每赋诗辄饮,而前后虑天下事,有不当意,则又感愤,日夜纵饮,久之积病,竟以卒,四十三。天下皆以公有宰相器,深痛惜之。(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昌期亦坐死 坐:获罪

B.适南乐魏广微者 适:恰好

C.广微心嗛公 嗛:欺骗

D.辄有意摧抑之,以语挟公 挟:胁迫

答案 C

解析 :怀恨,怨恨。

7.下列四组中,全都表现司成公为人正直,不愿依附权贵的一组是(3分)()

①三岁而方相国从哲贤之 ②然立朝论议,终不肯苟同方相国 ③呼酒与饮,辄慷慨指当世事 ④推案起,酒羹覆尔耕衣上淋漓 ⑤辄有意摧抑之,以语挟公 ⑥恪岂恋旦夕一官,负天下贤才哉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 D

解析 ①写司成公受到相国方从哲的赏识,③写司成公与田尔耕喝酒很尽兴,⑤写魏广微压制司成公所推荐的人才。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成公曾因相国方从哲的推荐而担任翰林院庶吉士一职,但是他在朝为官时发表意见,却不肯随便同意方相国的意见。

B.司成公内心器重杨涟,但遗憾的是对方不是他的朋友,而杨涟因指出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并逐条向上陈述而得罪魏忠贤并遭其陷害。

C.田尔耕说司成公因杨涟和缪昌期而得罪了魏忠贤,并劝司成公趁魏忠贤生日之际写诗送给对方,遭到司成公的拒绝。

D.司成公生平擅长写诗,每次写诗就喝酒,他心系国家大事,内心经常为此而愤愤不平,最终因放纵饮酒而致病,甚至因此而送命。

答案 B

解析 “遗憾的是对方不是他的朋友”错,原文说“公心重杨涟”,并不见得两人不是朋友。此项分析于文无据。

9.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居数日,又诣公,则益为款言。(3分)

译文:(2)天下皆以公有宰相器,深痛惜之。(3分)

译文:答案(1)过了几天,田尔耕又来拜访司成公,就又向他说些恳切的话。

(2)天下人都认为司成公有宰相的才能,很为他痛惜。

参考译文

叔父司成公,名讳恪,字若木。二十四岁考中进士,不肯做官,继续读书,写诗赋。三后,相国方从哲认为他有才能,让他担任翰林院庶吉士,但是他在朝为官发表意见,终究不肯随便同意方相国的意见。

天启间,司成公担任编修,宦官魏忠贤窃取政权,每天都杀死那些不依附他的官员。司成公心里器重杨涟,并且与缪昌期是朋友。杨涟指出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逐条向上陈述,天子没有听从,杨涟反而被魏忠贤陷害,缪昌期也获罪而被处死。不久有人说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的奏章,是以前缪昌期催促司成公代他准备的文稿,魏忠贤大怒,坐在密室中,很想要杀掉司成公。而他的义子金吾田尔耕,本来一向了解司成公,进言说:“这个人凭借诗赋在公卿之间有些虚名,并且擅长写米芾的书法,您一定无意赦免他吧!”魏忠贤仰视屏风,日影移动,没有说话。过了好久,才回头对田尔耕说:“你试着替我把他招来!”田尔耕离开后,拜访司成公,谈论旧情,就假装说:“我同魏翁交往,是想为士大夫留下一席之地啊,不得已啊。”

司成公非常高兴,叫人拿酒来和他一起喝,就慷慨激昂地谈起当世的事情,田尔耕沉默不语。过了几天,田尔耕又来拜访司成公,就又向他说些恳切的话。等到司成公嬉笑饮酒尽兴的时候,就靠近附着司成公的耳朵说:“您将要因为杨、缪的缘故,再次获罪。我替您考虑,某月某日是魏公的生日,您自己写诗记他的生日。”话还没说完,司成公大怒,推桌子站起来,酒菜泼在田尔耕的衣服上往下直滴,田尔耕低下头感到惭愧,过了一会儿才大怒离开。恰好南乐魏广微也是魏忠贤的义子,凭借大学士的身份掌管贡举,而司成公是他的下属校官。魏广微心里怨恨司成公,司成公推荐录用读书人郑友玄、宋玫,魏广微就有意压制这些人,用话来胁迫司成公。司成公竭力与他争辩说:“人生贵在识大义,我难道贪恋一时的官位,而辜负天下有才能的人吗?”他的话冒犯了魏广微。而魏忠贤同乡人的儿子御史智铤,查访得知了这件事,就竭力弹劾司成公,司成公被罢免官职。魏忠贤累积之前的仇怨,又假传圣旨,夺去皇上所赐给司成公的封诰,并责令他养马。司成公当天脱下朝服官帽,自己拄杖走出长安南门。

司成公生平擅长写诗,每次写诗就喝酒,而前后考虑天下大事,有不称心的,则又感慨愤恨,日夜放纵饮酒,时间长了累积成病,竟然因此而死,享四十三岁。天下人都认为司成公有宰相的才能,很为他痛惜。

第四篇: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进化理论中有一个词叫作“间断平衡”,意指一个生态在达成平衡之后,有相当长一个时期处于稳定状态,但一旦某种因素触发进化的齿轮,原有的均衡就被打破,系统进入不稳定状态,各部分相互反应,直到新的平衡形成。生物学家将这种新旧之间的交替称为“蹦移”。

技术进步类似于生态演化。继漫长的农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在工业时代,人类已见证和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现今,我们正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入口处。信息技术正在颠覆既有的平衡态,人工智能和认知技术的发展、机器深度学习、3D打印等新技术的发明,正在将“未来”带到世人面前。新、旧技术革命之间的转移正在发生。这是技术的“蹦移”。

全球化发展类似于生态演化。一般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两轮全球化历程。第一轮是以英国为主导,主要表现是在全球范围内开拓殖民地,掠夺原材料;第二轮以美国为主导,主要表现是贸易全球化以及与之伴随的资本、信息、人才的全球流动。而现在,美国主导的第二波全球化正在遭遇其本国人民的抗拒,也进入到逆向时期。但如果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全球化作为一种秩序,一旦展开,就不可能主动或被动地回到原点,最多是变换一种发展形式,更换一批演员。以当前的情势论,中国正在走进世界舞台的最中央。这是国家的“蹦移”。

新旧交替之际,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任何人都难免彷徨、犹豫甚至害怕,这是可以理解的。今天我们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可能类似于两百年前欧洲农民面对蒸汽机时的心情。但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社会在不到两三百年的工业时代所创造出的财富,远远超过了以往数千年之中农业时代创造财富的总和,今天一个普通人可享用汽车、冰箱、飞机、高铁等工业制成品,在封建时代即使帝王权贵也不可得之。由技术进步而促成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涓滴”效应,虽然不可能如一些经济学家所预期的那样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但假以时日,还是能将大多数人置于共享技术进步的好处之下的。这是增长的“蹦移”。

从长周期的角度看,经济衰退源于技术红利的渐渐消失,“低垂的果实”被采摘完毕,而要走出衰退、迎来下一个繁荣,唯有创新和技术进步。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的交替期,需要准确认识技术革命的演变方向以及其对我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性,需要发挥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能动性,主动清除那些不合时宜、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冗余,来为新技术的成长壮大开辟空间,留足空间。这样做的结果,就可能迎来几十年连续的增长与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共同富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政府2013年以来始终矢志不渝推动的“放、管、服”改革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在极大的程度上释放了企业与个人的活力与创造性,一方面在中国经济下行之际稳住了对于全社会至关重要的就业,另一方面创造出人人都有可能、有条件为自己的梦想与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的伟大时代。我以为,这就是最大的包容性增长。

(节选自2017年3月8日人民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间断平衡”是指在平衡状态下,进化的齿轮一旦被某种因素触发,各部分会相互反应直到新的平衡产生。

B.人类社会从漫长的农业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已经见证和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

C.现在,美国主导的第二轮全球化遭遇本国人民的抗拒,经济逐年衰退,进入了逆向时期。

D.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释放了企业与个人的活力与创造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2~4段用三个“蹦移”审视新旧时代的变革,分析了技术进步、全球化发展和人工智能等的巨大作用。

B.文章在论证技术的“蹦移”时,重点分析了信息技术革命对打破平衡态的重大作用。

C.文章用普通人可享用的工业制成品远超帝王权贵为例,意为证明现代普通人比古代帝王的生活质量还高。

D.文章在最后一段提出了我们需要准确认识技术革命的演变方向以及其对我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球化如果展开,就不可能主动或被动回到原点,就会变换成一种新的发展形式或更换一批演员。

B.假以时日,因技术进步而促成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涓滴”效应可以将大多数人置于共享技术进步的好处之下。

C.经济衰退源于技术红利的渐渐消失,只有创新和技术进步,才能走出经济衰退,迎来下一个繁荣。

D.既稳住了对于全社会至关重要的就业,又为人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人生价值创造条件,就是最大的包容性增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饮[来源:学+科+网]

非鱼

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掰下来一根,锥子一样,在手心里扎一下,凉凉的,痒痒的,咬在嘴里,嘎嘣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味。

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亲撵回家的。他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露出精瘦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沥沥拉拉甩着水珠。我大笑着喊娘:你的亲狗娃又闯祸了。父亲拎着一根棍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三天不打,你皮又发痒了不是?

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父亲把那扇四处走风的破窗敲得咣咣响:有本事你死里面!

娘站在檐下,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呵儿呵儿地笑:又咋了?你们爷儿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到监狱里去!大冬天跳水库,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

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立马换了哭腔: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棉裤湿了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

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我一直玩着冰挂,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几指头。

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他经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父亲手边有啥,抄起来就向大哥抡过去。我有时候真怕他把大哥打死了,因为大哥在外面挂了彩,回来还要再受二次伤。父亲每次打他都会凶狠地说:打死你。

娘看着父亲打大哥,除了流泪,毫无意义地喊着让父亲住手,也无能为力。她说:狗娃是你前世冤家啊,你非要他命,又何必生他。

大哥在父亲的棍棒下,并没有成长为他希望的乖娃,而是长得和他越来越像,从脸上浓密的胡须,到宽厚的手掌,甚至说话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大哥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像父亲一样容易发怒,敢跟父亲叫板了。但父亲动手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争吵。两个声若洪钟的男人,在屋里对吼起来。其他人就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娘的规劝,就像落在他们肩膀上的一只蚊子,手一扬,就被扇飞了。

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好,想起这些故事,总要拿出来讲一讲,让那些孩子们笑笑。阳光从落地窗户上照进来,新打扫过的屋子散发着清新的味道。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我给父亲送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提前聚在大哥家,有一种喧嚣的幸福。

我问父亲:你怎么从小只打大哥,不打二哥三哥?

父亲背对着阳光,我看不清他确切的表情。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声不吭。

我想问大哥,他说:好了,爹该洗澡了。

大哥把父亲从沙发上搀起来,我看着两个背影一模一样的男人,慢慢地走向浴室。这个场景,如同饭棚麦草上一排排的冰挂,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让我想哭。从什么时候起,这暴躁易怒的父子俩变得如此沉默寡言,我竟没有发现。也许是从娘去世后,也许是从大哥成家后,也许更早。

我站在浴室门口,看着玻璃花纹上映出的橘黄色灯光,还有蒸腾缭绕的水雾。我特别想知道,六十多岁的大哥给八十三岁的父亲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三个月,父亲也在心脏同样的位置,放置过起搏器。

水声停了。大哥说:搓搓背吧,省得背痒。

父亲没有回答,浴室里安静下来。一会儿,我听见搓澡巾擦过皮肤的声音,很慢,沙沙沙的,像叶子落在地上,或者像细小的雨落在脸上。

大哥问:重不重?

父亲说:还行。

浴室里重新安静下来。父亲咳嗽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迟疑了一下,又咳嗽了几声。

大哥说:是不是太热了,不舒服?

父亲说:你,伤口,还疼不疼?

大哥说:不疼了。

父亲说:有病了,就注意点儿。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眼前出现的却是他们挥舞着手臂,瞪大眼睛,大吼着,谁也不听谁的吵架的情景。

门开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又搀扶着出来。父亲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他眯着眼睛,说:四妞,今年拿的啥酒?

我说:三十年西凤。

他说:晚上打开,我和你大哥少喝点儿。

那个晚上,父亲和大哥几乎不说一句话,两个人默默地倒一点儿酒,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一饮而尽。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的冰挂,与后面描写的阳光相互呼应,环境的变化也暗示着父子关系的变化。

B.小说中母亲的哭,既因为爱子情深,也因为她性情柔弱,痛恨父亲的粗暴专制却无能为力。

C.父亲被问到“怎么从小只打大哥”时一声不吭,对饮时又沉默不言,都是心有愧疚的体现。

D.小说运用倒叙、顺叙等多种叙述方式,父子之间彼此关爱的深情构成一条贯穿小说的线索。

5.“我”这一角色在小说中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6.两句“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试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

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逝世,享年112岁。本次访谈完成于2010年1月21日。

访: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但今天已经是需要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您以前进私塾时,经常吟诵吗?

周:我们那时读古书,都喜欢吟诵,那是一种比较初级的音律,用不到教就会的,因为常常听到某个人吟诵,每个人吟起来不完全一样,它是很自由的,等于是唱山歌啊。唱山歌有一个音乐的调子,这调子用不着教,他就会了。唱起来每一个人都有一点改变,没有很严格的标准的。

访:我们现在要把这种吟诵传承下来,要教孩子或去学习,有没有要掌握的规则呢?

周:什么东西开头都是没有规则,到有规则。我看你们可以自己创造吟诵的规则,但首先要把它保留下来,甚至可以用五线谱把它记下来。

我做了一次试验。苏州的评弹非常有名,我就想用科学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将来失传了,可以根据记录来恢复。记录它的语言呢,要用汉字,要用国际音标,还要另外设计一种汉语拼音,可以方便打字;记录音乐呢,要用五线谱,用简谱。每一句都有5

个方法记录下来。隔了许多年以后,完全失传了,学者可以根据这个东西把它恢复。

访:我们也可以做这个工作。

周:现在世界上语言共同化很厉害,许多语言都失传了,中国许多方言都失传了。怎样来保留文化,保留古代的东西,很值得研究。

访:周先生,诗的体裁不一样吟诵就不同吗?律诗和绝句它们的吟诵是否一样?近体诗和古体诗是不是不同?

周:调子跟文字的内容没有绝对的关系。文字的内容,你吟诵时,会感觉到对于这种意义有共鸣的时候,可以用调子表达。可是你的表达人家不一定理解。所以说吟诵主要是给自己听的。小时候,我父亲有个小书房特别雅致,常听到他一个人在那边吟诵古书啊。他念给自己听,自己觉得舒服。

访:周先生,刚才您在吟诵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您这有摇晃,这个摇,是该前后的摇,还是左右摇?

周:是很自然的。唱山歌的时候自己会手舞足蹈,就这个道理。他的语言、手和脚、身体的运动啊,会发生共鸣的。都是自然的现象。

访:现在的老师教学生读书,已经没有这个姿态。已经不用了吗?

周:在课堂上面,老师念,很少摇。可是,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一个人他在房间里边念,摇头摆脑的。所以这些都是自己表情的需要,自己发现里边情绪的需要。不是给人看的。

访:中国古代私塾这种读的方法,只求把文章记熟,不去追求理解它的深意,就是您刚才说您小时候老师这样教你们读书的方法,您说好不好?

周:我们那时候念书就是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这是一笔糊涂账。那时几乎没听到教学法这个名字,反正是你跟着我学就算了。

还有个有趣味的事情。我们的中学有个同学从小就读古书,会背许多古书。我很羡慕他,我家里没有古书,他会背,我不会。他很用功,早上五点钟就起来吟诵念书,我也五点钟起来跟着他学,我好多古书会背就是跟他学的,现在也忘不了。

那时候教育跟今天完全不一样。我们那时候学校上午上三课,九点钟上课,每课是五十分钟。下午没有正课,有许多课叫作游艺课,你可以去学,可以不去学。你今天学这个,明天可以学那个。游艺课什么都有,有古文,有历史,有写字,有音乐。音乐有中国音乐,外国音乐。还有打拳。打拳还有南拳和北拳。随便你去学,你高兴学什么都行。就这随便学的当中出了许多人才。有一个叫储师竹的,他就是把精力放在下午的游艺课上面,去学胡琴,变成“胡琴圣手”。

还有一个叫刘天华,是音乐家,那时他已经在我们那里教书了,可是他下午还是跟游艺课去学。

游艺课这个制度很有意思,这里面出了很多人才。所以现在用强逼方法叫学生考试,不一定好。随便他自己学,会学出好东西来。

(摘编自《我读书时如何学习中国古诗文——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吟诵是文学、音律和肢体语言的结合,为防止其失传,可用科学的方法把它记录下来。

B.周有光读私塾时吟诵是没有规则的,也不用专门去学习,但他不反对给吟诵制定规则。

C.周有光认为吟诵的调子和内容没有什么关系,吟诵是给自己听的,完全可以自由表达。

D.周有光视野开阔,知识渊博,他认为记录一种文化可综合运用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手段。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围绕“吟诵”这一话题,从吟诵的方法和规则、被访者对吟诵和这种传统读书法的评价这两方面提出问题。

B.周有光谈到用科学方法纪录苏州评弹的一次试验,采访者表示他们也可以把记录苏州评弹的工作继续下去,这表明周有光保留传统文化的方法对采访者深有启发。

C.周有光发现老师一个人在房间里念书常摇头摆脑,而在课堂上面就很少摇。长此以往,吟诵的姿态就无法得到传承,学生们在吟诵时也不知该怎样摇晃了。

D.周有光认为,对吟诵这种读书法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它有违背现代教育法的地方,但也使自己终生受益。由此可知,现代教育传承这种方法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9.这篇访谈围绕“吟诵”展开,但最后周有光为什么会谈到“游艺课制度”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钱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吴越王,为大将胡进思所废,而立其弟俶。俶归朝,群从悉补官。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昆字裕之举进士为治宽简便民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于家。

易年十七,举进士,试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恶其轻俊,特罢之。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易简曰:“今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盗起剑南,遂寝。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

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二。明年,第二人中第,补濠州团练推官。召试中书,改光禄寺丞、通判蕲州。奏疏曰:“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劓、椓、黥、刖皆非死,尚以为虐。近代以来,断人手足,钩背烙筋,身见白骨而犹视息,四体分落乃方绝命。以此示人,非平世事也。今四方长吏竞为残暴,婺州先断贼手足,然后斩之以闻。使严刑可诫于众,则秦之天下无叛民矣。臣以谓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除之。” 帝嘉纳其言。

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除秘书丞、通判信州。东封泰山,献《殊祥录》,改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祀汾阴,幸亳州,命修《车驾所过图经》,献《宋雅》一篇,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坐发国子监诸科非其人,降监颍州税。数月,召还。久之,判三司磨勘司。真宗雅眷词臣,其典掌诰命,皆躬自柬拔。擢知制诰、判登闻鼓院、纠察在京刑狱。累迁左司郎中,为翰林学士,儤直未满,卒。仁宗怜之,召其妻盛氏至禁中,赐以冠帔。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六》,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所做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昆字裕/之举进士/为治宽简/便民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以 秘书/监于家/

B.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昆字/裕之举进士/为治宽简便民/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于家

C.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昆字裕之/举进士/为治宽简便民/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于家

D.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昆字裕之/举进士为治/宽简便民/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于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文中的“景德”就是年号。

B.草书、隶书是汉字的书法字体。汉字的书法字体一般分为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和楷书五个大类。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

C.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D.“封泰山”“祀汾阴”,这都是封建社会帝王亲自主持的拜祭大典。

12.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易家族的命运不是很顺利的。他的父亲钱倧继承了吴越王之位,却被手下大将废掉。叔叔钱俶当上吴越王后又归顺了北宋王朝,可钱易和钱昆却未被录用为官。

B.钱易确实有过人的才华。十七岁就考中进士,在崇政殿试上不到中午就写成三篇文章,虽被言官认为年少缺少阅历经验而被除名,但后来又考中了进士。

C.钱易为官后曾给宋真宗提建议,废除上古时代尧在位时就施行的肉刑,认为这些不合法的刑罚并不能帮助维护统治。

D.钱易因有着诗人的特质屡受宋真宗的特殊眷顾。钱易献上《殊祥录》后被改任为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献上一篇《宋雅》后又升迁为尚书祠部员外郎。[来源:学科网ZXXK]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

(2)使严刑可诫于众,则秦之天下无叛民矣。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②原:原野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尾联两句自问自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思乡之情。

C.诗中,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为写景作结的。

D.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15.诗歌的颔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屈原以“,”描述了群小对自己的嫉妒及诬陷。

(2)《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琵琶女一曲终了人们久久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写“客”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感叹。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

题。

在西安的大雁塔南边的大唐不夜城中,游客,他们扎堆在一个个临时搭建的工坊前,看得出神。麦草工艺工坊里,陕西渭南一位村民将麦草剪成细细的“牛毛”拼贴在画纸上,一幅牛耕图,在日光下熠熠闪光,他的麦草工艺品已成为陕西“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各具特色的工坊组成了本届匠人大会的核心活动——“守艺长安—大唐工坊”。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各地的世界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对于工匠精神,《诗经·国风》中这样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已出土的中央官府烧制的秦代瓦当上,常会发现有一两厘米大小的不起眼的印文,包括编号、机构、工匠名等。难道2000

年前匠人的产权意识就已觉醒?答案并非如此。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在产品上刻下己名,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技艺。这种制度客观上造就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之后的历朝历代,不管工料、工艺如何,不管是玉器、青铜器,还是瓷器丝绸,()。

“纵观中外历史,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需求就会变得强烈。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工匠精神被标举,是必然结果。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一群的人,需要一个具有匠心的群体。”参会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说。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络绎不绝

呼之欲出

推陈出新

卓尔不群

B.不绝如缕

惟妙惟肖

推陈出新

特立独行

C.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革故鼎新

特立独行

D.不绝如缕

呼之欲出

革故鼎新

卓尔不群

18.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B.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C.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D.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各地的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匠人的初心始终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匠心

B.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匠人们的终极目标

C.匠人们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其终极目标

D.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匠人的初心

20.下面话语情境存在五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5分)[来源:学科网ZXXK]

情境一 某杂志上有一条请柬:“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

情境二

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三 记者连载报道:“滨河游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 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豪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⑴__________

⑵__________

⑶__________

⑷__________

⑸__________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按理说,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有相应的“路权”,__①__。但在道路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各方相互争夺、吞噬他方“路权”的情况比比皆是。行人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__②__;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大摇大摆,我行我素。由此造成的种种混乱,不仅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路权是人人应享有的一种权利。对路权的争夺,__③__,而是要平衡各方权益,实现道路资源共享,进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四、作文。

(60分)

22.阅读下面小诗,根据要求写作。

风可以吹走

一张

无助的纸片

却吹不走

一只

会飞的蝴蝶

读了以上小诗,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B项,“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是工业时代的,时间错位。C项,“经济逐年衰退”于文无据。D项,“全面释放”错,选项范围扩大,原文是“在极大的程度上释放”。】(3分)

2、C【文章以此证明信息技术时代创造财富的速度快。】(3分)

3、A【原文是“最多是变换一种发展形式,更换一批演员”,这说明“变换一种发展形式”是可能会出现的一种情况,还可能不会出现,或有其他情况。另外,“变换一种发展形式”和“更换一批演员”是同时出现的,其间不能用“或”字。】(3分)

4、A【B项,“痛恨父亲的专制”不妥,父亲虽然粗暴,但他的粗暴多数因哥哥做了坏事而起,不能算是专制;在文中母亲也并没有流露对父亲的“痛恨”,更多的只是劝解与哀求。C项,对饮时的沉默,反映的是父子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温情。D项,“父子相互关爱”只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出现,不是贯穿小说的线索,“父子关系的变化”才是。】[来源:学科网]

5、①“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视角,表现父子关系的变化。②“我”是参与者,我与母亲、父亲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我”是感受者,我的心理感受营造出对抗、和谐等特定氛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或答“写作视角可以与人称结合,第一人称,增强真实性,便于抒发情感”(答“‘我’是全文的线索”不得分,与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6、①第一句,指父亲与大哥相互仇视、对抗,根本不把劝解的人放在眼里。②第二句,指大哥与父亲相处融洽,彼此关爱,忽略了旁人的存在。③作者借此表达希望父子两代人能够消除隔阂对抗,走向理解和谐的主题。(意思相近即可)

7、C【原文是“调子跟文字的内容没有绝对的关系。”选项属于曲解原文的意思。】

8、D【A项,本文不光是“吟诵”这一个话题。B项,“采访者表示他们也可以把记录苏州评弹的工作继续下去”理解有误,应该泛指记录传统文化。C项,曲解了周有光的意思。】

9、①都属于中国的传统教育,想借此说明传统教育方法有很多值得借鉴;②吟诵是自由的,游艺课也是这样,说明自由宽松的学习更容易成才,启发大家对当今的教育进行反思。【解析:本题是对文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的一道题目,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向深层次挖掘文意。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0.C【试题分析:“见录”中“见”表被动,和后面的“录”不要分开;“昆字裕之”单独成句,“能诗”“善草隶书”说才能,并列中间断开。】

11.A【一个皇帝并非只有一个年号。】

12.C【施行的肉刑不是在尧时。】

13.(1)真宗在东宫(当太子)时,画着山水扇(在扇子上描画山水),恰逢钱易创作诗歌(写歌),观赏后很是欣赏(喜欢)他。(“图”“会”“爱”)

(2)假如严厉的刑罚能对民众产生警告(的作用),那么秦朝的天下也就不会有反叛的人了。(“使”“于众”“之”)【注意重点词语“图”“会”“爱”“使”“于众”“之”和(2)中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参考译文:

钱易,字希白。从前,其父钱倧即位为吴越王,被大将胡进思废,而改立钱倧的弟弟钱俶。钱俶归降宋朝,其属下都在宋朝做了官。只有钱易与其兄钱昆没有被录用,于是他们发奋读书。钱昆字裕之,考中进士。为政宽松简便,很照顾民众的利益,诗写得非常漂亮,又擅长于草书、隶书,最后官至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身份退休回家。

钱易十七岁时考中进士。参加崇政殿的考试时,三篇文章不到中午他就完成了。言官觉得他很轻率,不稳重,故意不录取他。然而从此以后他的才学就出了名。宋太宗曾同苏易简一起讨论唐代文人,太宗遗憾当世没有产生像李白这样的才子。苏易简说:“当今进士钱易,创作的歌、诗大概不在李白之下。”太宗惊喜地说:“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把他从平民直接提升为翰林。”正碰上剑南盗贼兴起,这事就被搁下了。宋真宗当太子时,画山水扇,碰上钱易作歌,览后对他非常欣赏。

钱易再次考进士,终于考取了,录为开封府第二名。他自认为应当是第一,只因被主考官压制了才落得第二,于是上了一篇《朽索之驭六马赋》议论考试,含有讥讽味道。真宗很讨厌他的这种品行,降他为第三名。一年后,以第二名中第,任为濠州团练推官。被召到中书测试,改任光禄寺丞、蕲州通判。钱易上书说:“尧流放四大罪人而不处死,四大罪人中最凶险的,尚且不说杀掉,岂不是尧的仁爱达到了顶点吗?古代的肉刑有劓、椓、黥、刖,都不是死刑,但古人还认为太残酷。近代以来,砍断手脚,钩背烙筋,使犯人体无完肤,露出白骨,还不断气,四肢离开了身躯才断气。采用这样的酷刑给人们看,不是太平盛世之举。目前,地方长官一个比一个残暴,婺州官府先砍断犯人手脚,然后斩首示众。假使严刑可以警示民众,那么秦朝就不会有造反的老百姓了。我认为不合法的刑罚,不能帮助统治,望陛下废除。”皇上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景德年间,参与贤良方正科考试合格,任秘书丞、信州通判。皇上东封泰山时,他献上《殊祥录》,又改任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皇上祭祀汾阴,视察亳州,命他编撰《车驾所过图经》,献上《宋雅》一篇,升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因他主考国子监诸科误取不该录用的人,降职监颍州税,几个月后召回京城。许久之后,任判三司磨勘司。真宗喜欢诗人,身边掌管文秘机要的,他都要亲自选拔。提升钱易为知制诰,判登闻鼓院,纠察在京刑狱。官至左司郎中,为翰林学士。因连续几天值班,未满期就累死了。仁宗怜惜他,召他妻子盛氏到宫中,赐给凤冠霞帔。

14、D【D项,“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分析有误。从全诗来看,作者村行本是“野兴长”,只因看到了“似吾乡”的“村桥原树”,触景生情,才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因而“忽惆怅”。全诗前后情感有明显的突转与变化,借此突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15、(1)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诗句第二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音,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寂静;(2)视听结合。第二联上下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数峰无语”,突出数峰的宁静(或“静态美”)。

16、①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7.A【解析】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符合语境。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形容人来来往往不断。句子强调的是人来人往,故不合语境。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符合语境。

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一叫就将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肖像十分生动。也指某件事即将揭晓或出现。符合语境。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此处形容工料、工艺,符合语境。

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不能用来形容“工料”“工艺”。

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符合语境。

特立独行:保持独特高尚的品行,不随波逐流。此处没有“随波逐流”的意思。

18.C【解析】文段画线的句子中,“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语序不当,“向来自各地的世界游客表现……精神”搭配不当。A项语序不当,“零距离”应放在“互动”之前。B项主语残缺,应在句首加“活动”。D项搭配不当,应将“表现”改为“展示”。

19.D【解析】从语意连贯程度上看,本段强调的是“匠心”,而不是“匠人”,而且括号前说的是玉器、青铜器和瓷器丝绸,所以括号内的文字应以“匠心”为陈述对象,由此排除A、C两项。B、D的区别在于“终极目标”,这个目标对于“历朝历代”的匠人而言有些空洞,所以,“初心”比“终极目标”更贴合文段意思。

20、(1)“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2)“笑纳”改为“收下”。(3)“光顾”改为“游览”。(4)“豪雨”改为“暴雨”。(5)“可望”改为“有望”。(广播不能出现谐音)

21、(示例)①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他方的“路权” ②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 ③并不是一定要分出输赢的比拼。【解析:语段的中心话题是“路权”。由后文“但”这一转折词和提及的“各方相互争夺、吞噬他方‘路权’的情况”可知,①处应填对他方的“路权”理应做到的事情,即不能侵犯。由前文的“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和分号的提示可知,②处应填机动车侵犯他方“路权”的表现。由后文“而是”“平衡各方权益”“资源共享”“共赢”等信息可知,③处应以“并不是……”的句式否定争夺路权时要拼出输赢的做法。】

22、解析:材料中的三个意象为风、无助的纸片、会飞的蝴蝶,把握三个意象之间的内在关系:风是施力者,纸片和蝴蝶是受力者,纸片与蝴蝶的区别在于:纸片单薄、苍白、脆弱、没有生命力,只能无助地被风吹走,成为被风随意摆布的对象;蝴蝶虽同样单薄、弱小,但它具有生命活力,拥有会飞的翅膀,能够在风中把持自己,摆脱风的控制。结合现实生活,联想三个意象背后的某种象征义或隐喻义。立意时可以以其中的一个意象为主,进行联想,但最好能将几个意象组合起来,根据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整体联想,揭示某种生活道理。

①.“风”——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影无踪,形态多样,变化莫测,是一种吹动他物的“外力”(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正面是助力,可以用来喻指各种顺境、有利条件、好的社会风尚、风气等;负面是阻力,可以用来喻指各种逆境、不利条件、不良的社会思潮、歪风邪气等。面对好“风”,我们要学会顺风而行,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勇开风气之先”;面对坏“风”,我们要学会御(逆)风而行,如“任尔东西南北风”、“抵御歪风葆本色”,而不要“盲目跟风”、“顶风作案”、“尽出风头”。“风”也可以是中性的,如时尚、潮流,用好了造福人生,没用好危害社会。

②.“无助的纸片”——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轻飘,单薄,易碎,无生命,无思想,“无助”地被吹走的状态,容易让人想到没有思想活力、没有自控力、没有根基的人和事,只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孤立无助被动地任其摆布。如“无生命力的支撑,永远是被动的”、“不能自己给力,只能受制于人”、“不能自我主宰、只能被人主宰“、“无力者无位”、“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无助”一词,还可理解为没有外界资源、没有外界帮助,但主要应指没有精神内涵。

③.“会飞的蝴蝶”——一种弱小的生命,同样是单薄,脆弱,但轻盈,灵动,有生命,有灵魂,有活力,特别是拥有一双翅膀,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风来时它可以敛翅静待,可以震翅而息,也可以展翅而起,迎风飘舞,它可以在风中主宰自己,把持自己,展现自己。“会飞”的特技,让人想起那些有生气、有灵魂、有思想、有本领、有实力的人,他们能在各种外力(包括外界坏境、条件等)面前,能把持自己思想和灵魂,独立自主,特立独行,能掌控自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不随波逐流等。如“有活力才有定力”、“在脆弱中走向坚韧靠的是生命活力”、“用灵魂(思想、智慧)主宰命运”、“自立者必自强”、“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存在”、“练就一双过硬的翅膀”等。

④.风、无助的纸片、会飞的蝴蝶三者之间的关系——风与纸、风与蝴蝶(外力与内力,客观与主观等)、纸与蝴蝶(被动与主动、消极与积极等),思考事物之间的前因后果、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等哲学关系,对材料的内在寓意进行整体把握,可以使立论更完备,说理更辩证,论述更严谨更深刻。就以上四个角度而言,单独从“风”的角度立意较难,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侧重从“无助的纸片”或“会飞的蝴蝶”角度立意,必然要以“风”的作用为参照,如果丢掉了“风”的要素,也容易使议论失去依傍,而且“纸片”与“蝴蝶”之间也可以彼此对照,使论述更鲜明。其实,真正孤立地从一个意象的角度来写是不可取的,必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材料,才能使立意更准确。

第五篇:高二语文下册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 阅读题(70分)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消息引发各界热议。支持删减者拿出“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做论据,反对删减者认为鲁迅精神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

删与不删双方争执不下,让编教材的老师们好生为难。依我看来,鲁迅的文章,删点为妙。鲁迅是生活在上世纪早期的人,虽然是“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但毕竟是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又曾在日本留学,文风难免古风萦绕,中西夹杂,拗口难懂。不只学生看了如吃了“摇头丸”,就是老师们讲起来都觉得头疼。删除一点这样的文章,可能师生们都会拍手称快,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受。

但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毛主席就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删了鲁迅杂文,换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会不会无意中让祖国的花朵们误入迷途?

鲁迅不是常青树,但他的精神是不朽的,所以至今被人们深深地怀念。中国有个古老的新词,叫“与时俱进”。对于鲁迅的文章,照抄照搬,“拿来主义”,是不是违背了鲁迅先生的初衷?我们学的是鲁迅的精神,而不是他夹杂着日式表达的拗口白话。在教材中删除鲁迅的原文,难道不能用新时代具有鲁迅精神的文章“取而代之”?

新时代有没有活着的鲁迅?我看,肯定是有的。否则鲁迅逝世了,中国岂不真的折了“脊梁”?当今社会拿着“匕首投枪”,对不平、不公、不正大声疾呼,叹国人之麻木,怒国人之不争的大有人在,针砭时弊的好文章也比比皆是,编辑们选用他们的文章进入教材,既继承了鲁迅之精神,又克服了讳涩难懂之弊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把鲁迅当成权威,放进“神坛”,本身就是对鲁迅的污辱。依我看,世上的千里马不少,只是有些人相信权威,没有伯乐的眼光罢了。真正继承鲁迅精神,是善于发现继承鲁迅“衣钵”的人,而不是硬着头皮念鲁迅创造的“三字经”。(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生活的时代离我们较远,文风难免古风萦绕,拗口难懂,因此他的文章,删点为妙。b.继承鲁迅“衣钵”的人不少,新时代也有活着的“鲁迅”,教材编写者也可选用他们的文章。c.当今社会,对不平、不公、不正大声疾呼,叹国人之麻木,怒国人之不争的人时有出现。d.对于鲁迅的文章,如果我们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照抄照搬,这是违背了鲁迅先生的初衷的。

2.下列关于“鲁迅作品”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被誉为“民族魂”,一些人认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删减鲁迅作品会丢掉鲁迅精神。b.从“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中可以看出鲁迅部分作品存在晦涩难懂的问题。

c.“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话不仅对社会发展适用,对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编排也非常适用。d.鲁迅是“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教材中选用他的作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他的白话语言。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因太相信权威而把鲁迅放进“神坛”,这就是对鲁迅先生的一种污辱。b.“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编者可用其它的针砭时弊的好文章来代替部分鲁迅的文章。c.毛主席十分赞赏鲁迅,说鲁迅是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向。d.硬着头皮念鲁迅创造的“三字经”并不能真正继承鲁迅精神,真正继承鲁迅精神的人,是发现并继承鲁迅“衣钵”的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题3分;7题10分)乙邦才传(清)汪琬

乙邦才,字奇山,山东青州人。以队长从监军太监,击贼河南、江北间,主者未之奇也。

总兵黄得功与贼战于霍山,得功乘胜舍其大军,单骑前逐贼,陷淖中,贼围之数重,射杀得功所乘马,得功亦仰面射贼洞胸,与之相持。会天欲暮,所余二矢耳,得功自分必不免。而邦才适自别道驰还,登高望见之,识其胄,曰黄总兵也,大呼,复驰之,贼散走,得功乃自拔上。邦才授以己马,分菔中矢与之,步从得功,且走且反射,凡杀追骑十余人,始得及其大军。于是得功德邦才,以语主者,主者始大奇之,稍拔为标下材官。

而是时有张衡者,从总兵刘良佐,亦以骁勇知名。贼兵围六安危甚,提督马士英帅军救之,始至,立斥其左右副将,而号于诸军曰:“孰为乙邦才、张衡者?入见!”两人廷谒,即牒补副将,以其兵授之,出文书曰:“为我入六安,取太守结状以报!”两人别应曰:“诺!”即出,简壮士二百骑,与之约,使人持一角,十人共建一纛①,夜趋贼营,突贯贼阵,遂入城,周城而呼曰:“大军至矣!”城中人大喜合噪,两人者促太守具食,食已,挥太守曰:“署状!”急怀其状,复引骑冒围出。贼大惊,已而知其邦才、衡也,皆止,不敢逼。既得报,竟不亡失一骑。

自兵兴之后,颖、寿、六安、霍山诸州县数被寇。邦才常在其间,大小十余战,破围陷阵,所俘馘无算。主者或攘其功,或移诸他将者数矣。同列为邦才不平,时时讽之使言,辄谢曰:“此我众不惜死耳,我一人何能为?”终退让不自言也。弘光帝即位,史可法出督师,愿得邦才与俱,以总兵官驻扬州。未几,大清兵至,而邦才战败自刎死。

汪子曰:予读公勇所书乙将军始末,辄慨然想见其人,因稍删润之如此。公勇又云:“邦才素不饮酒,独好美妇人。某尝遇之濠上,直其猎还,为某席地置酒,自弹琵琶,命侍姬歌秦声和之,意欢甚。已复置琵琶于膝,注视某曰:'邦才自出行间,数受上方银币之赐,致位大将,所可报国家者,惟此身耳。幸而所辖无事,不能不以声色自娱。一旦有警,且判此为国家死矣。'其后如其言,岂不痛哉!” 注:①一纛:一组。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队长从监军太监 以:凭......身份

b.主者未之奇也 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c.简壮士二百骑 简:选拔 d.周城而呼曰:“大军至矣!” 周:全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乙邦才“忠义”的一项是 ①授以己马,分菔中矢与之,步从得功,且走且反射 ②夜趋贼营,突贯贼阵,遂入城,周城而呼 ③贼大惊,已而知其邦才、衡也,皆止不敢逼 ④此我众不惜死耳,我一人何能为? ⑤未几,大清兵至,而邦才战败自刎死 ⑥-旦有警,且判此为国家死矣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兵黄得功单骑追逐敌寇,身陷泥淖,被敌兵围射,情势十分危急,幸亏得到乙邦才的及时救助,才得以脱身。回到军营后,黄得功就提拔重用了乙邦才,乙邦才自此才开始有了展示自己才干的机会。

b.乙邦才在明末抗击贼寇的战斗中英勇,果敢,有谋略。与张衡一起带领两百勇士突破敌营进出六安,顺利完成马士英交派的任务,己方没有一人伤亡。

c.乙邦才淡泊名利,即使自己的功劳被上级官员侵夺或是被移到其他将领身上,也不去争,而说这些功劳是大家拼死得来的并不是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能做到的。

d.乙邦才好美妇人,在辖区无事的时候“以声色自娱”,后来被清兵打败,自刎殉国,他舍身报国的行为让公勇感到痛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得功德邦才,以语主者,主者始大奇之,稍拔为标下材官。(6分)译文:

(2)邦才自出行间,数受上方银币之赐,致位大将。(4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①忽西落,池月渐东升。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注:①山光:照在山上的阳光。

8.有人评价孟浩然的诗“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请找出前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并简要分析其妙处。(5分)

答:

9.这首诗歌的五六句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加以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选答6道小题)

(1),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

(3),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4)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7)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

(8)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否则,仅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滴水葡萄沟

进入吐鲁番盆地以后,地面上的河水好像突然就消失了。

由火焰山归来,再走交河古城,遍野赤地,满目焦黄,赭红色的岩石上留着燃烧的痕迹,残墙断垣的每一粒沙土都烫得咄咄逼人,荒山秃岭如红毛怪狰狞邪恶,似被那亿万年前的一把天火烧得扭曲变形。谁都不曾真正见过那场远古的烈焰,但艾丁盐湖却仍被火的余威一日日吸尽烤干......车从容拐弯,穿过大山间魔障般的浮尘燥土,不慌不忙驶入一片平缓的谷底。

那山沟干瘪瘦弱,在阳光下像一条晒干的腌鱼。

忽然有些凉爽的风拂面而过。风里隐含着一丝水的湿润,舌尖也沾上了甘甜的气息,远远地有芳香的果味淡淡飘来,仙乐似的稍纵即逝。

水气萦绕不去,绿色便冷不丁登场了,闪电似的突如其来,一点、一丛、一树,一排,铺天盖地,顷刻便衍生成一片绿色的绒毡。

那绿色团团簇簇,一扇扇绿窗似的悬着,缀着嫩绿色的窗帘,继而织成丝毯一般的绿墙,屏风似的挡了去路。人行其中,如同得了穿墙术,在草绿色的流苏中恣意穿行;再往前,绿色已凝固成一片屋顶,架起一座绿色的长廊,九曲回旋,一道道重重叠叠没有穷尽;脚下的光影是墨绿的,踩着绿色的波浪在走;头顶的天空是翠绿的,披着绿色的云彩在飞--大漠戈壁上也有绿色的云么?吐鲁番的葡萄沟。

那是一座真正由葡萄构筑的绿色宫殿,绿阴下随意散落着一张张圆桌长椅,摆满了美酒佳肴。宫殿的墙是柔韧而密实的葡萄叶做的,却有大理石般的质感;宫殿的穹顶上缀满了珠珠串串的小无核白葡萄,像夜空闪烁的星星,但它们亲切平易,唾手可得,不似星星那么遥不可及。你若向着宫殿的任意一个方向伸出手去,除了葡萄以外,指尖不会再碰到别的;你闭上眼睛,那绿宝石的荧荧亮光依然穿透黑暗,为你导引西域之路。

这究竟真是那种叫做葡萄的水果,还是玉石深处潜藏的一汪水胆呢?

进入炎热干旱的盛夏,它们如今已经真正熟透,身体中饱含的新鲜汁水,即将把它薄而透明的皮肤胀裂,只须轻轻一碰,它内心喷薄欲出的激情就要爆发出来。那激情是清澈而又粘稠的,能把人的心粘留在吐鲁番那个地方。

它几乎不是被你送入口中的,而是像一勺琼浆玉液,轻轻地滑过咽喉,你甚至不忍用牙齿伤害它,只用舌迎接它,它便像雪花似的融化了。

那分明已不是叫做葡萄的平常水果,它是一个个透明的水球,一粒粒晶莹的水珠,披一层白银似的霜花,珠珠串串,凝固着悬挂着,随时都会坠落下来。

吐鲁番的葡萄是用水做的呵。

那个时刻,你听见了滴水的声音,像是从黄昏的寺院中传来的钟声,抑或是清脆而沉稳的木鱼敲击声,在宁静中传递着永恒,声声不息......然而你寻不见它的来路,它从坚硬而粗砾的沟崖中钻出来,从棕褐色的岩石上渗出来,一丝一丝,一滴一滴,在干涸的石缝中开凿着自己隐伏的通道。水滴石穿,水到渠成,吐鲁番的天地依旧燥热,而地下之水已汇聚成泉,泉已汇流成池,池已汇融成河。

那河水奔涌着,将整个翡翠般的葡萄沟透透地滋润了。

那座巨大的夏宫,竟被无数条曲曲弯弯的小河分割成了一座座绿岛。

地上是悠悠小河的长廊,空中是青青葡萄的长廊,天上地下郁郁葱葱。

紧靠着山崖的角落,汩汩水流铺就绒绒一片苔藓,葡萄架下,似有细密的雨丝一阵阵袭来,吐鲁番的葡萄沟,莫不是把个江南水乡都挪来了?

方知这葡萄沟原来是一个绿色的魔瓶,千年百年间,将火洲方圆百里的甘泉清溪,都吮吸净尽了。

从天山下来的雪水河,为了躲避太阳,早就转入了地下。人说吐鲁番的水是以坎儿井的形式存在,只在地底深处流淌。

你却说不,你说,吐鲁番的水,不再以水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葡萄的形式存在。葡萄收藏了水再奉献水,水和葡萄从此生生不灭。

你又说不,你说,吐鲁番的水已化作了葡萄,那是水的灵魂。吐鲁番的葡萄以水的灵魂再现,一粒有灵魂的种子,已将生命的源泉随身携带,它借着阳光的翅膀,便可在干旱的大漠里自由行走。

(节选自《张抗抗散文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写山沟的干瘪瘦弱,反衬了葡萄沟里的葡萄汁水丰富的特点。b.“这究竟真是那种叫做葡萄的水果,还是玉石深处潜藏的一汪水胆呢?”这句话运用比喻,说明在炎热干旱的夏季,葡萄给戈壁滩带来了无限的绿意和滴滴清凉。

c.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葡萄表达了对美丽的吐鲁番的由衷赞美,表达了对新疆人民幸福生活的赞美。

d.作者在文中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你”,便于抒发自己对吐鲁番葡萄的喜爱之情,同时这样写如同在和读者对话,显得更加亲切。

e.作者在文章结尾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如果有像葡萄这样“有灵魂的种子”,人类改造沙漠的理想便会变成现实。

(2)作者为什么说“吐鲁番的葡萄是用水做的呵”?(8分)

答:

(3)文章最后作者先是说“吐鲁番的水,不再以水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葡萄的形式存在”,但是紧接着又说“吐鲁番的水已化作了葡萄,那是水的灵魂”。请问这两种说法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

(4)有人说女性特有的感悟、细腻的感受和体验成就了张抗抗的散文独特的语言艺术特色。请结合本文探究其语言艺术特色的具体表现。(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温家宝参加广东团讨论:深圳特区还要办下去

“思想解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一刻也不能停止。”昨天上午,人民大会堂广东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用他有力而坚定的话语,赢得了广东团全体代表经久不息的掌声。

广东人民不会忘记,温总理在过去五年的任期里七次到广东,分别视察了农村、企业、学校、机关、医疗事业单位、市场、社区。春节前夕,当我省遇到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时,总理又飞抵广州,指导春运工作。一个多月后,总理又来到了广东厅。

温家宝反复强调,思想解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的历史性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就是坚持解放思想。

他说,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30年来,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广东广大干部群众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全国人民,推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前进。

“社会实践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一刻也不能停止,直到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温总理语犹未尽,掌声又一次响起。

提起总理对深圳经济特区的“特别关注”,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代表如数家珍:温总理五年来多次到深圳考察,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3年要求经济特区争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办出新特色,实现新发展;2005年要求特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要把创新作为新的历史形势下经济发展的生力线和灵魂。

听完许宗衡市长的话,温家宝总理抬起手,坚定地说:“深圳特区还要办下去。特区要办下去,主要不是在于给予特区多少特殊的政策,而在于深圳特区是全国的一面旗帜!”

“现在特区的'特',就在于走在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前列,在于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列,在于继续敢为人先、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在于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所有这些方面,都不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全局的问题。深圳的担子重,因为全国人民乃至国际社会都在关注你们。”

掌声一次次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回响,温家宝总理心系广东人民的情怀溢于言表。

在听取代表审议的过程中,温总理十分关注民生,不时插话。

广东温氏集团公司董事长温鹏程、南方航空公司总经理刘绍勇、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明珠等代表,也分别结合工作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都使得总理颇有感言。

两个多小时转眼过去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代表全省人民对总理多年来对广东的关心、支持、帮助、指导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总理的话,为我们广东正在进行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心。”汪洋说,广东一定按照温总理所提出的这个要求,努力在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争取走在全国的前列,争取能够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提供新的经验,尽广东这样一个排头兵应尽的责任。

“大家有没有信心?”汪洋问。

“有!”全体广东代表发出铿锵有力的回答。

(节选自2008年3月8日《广州日报》)

(1)下列对新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因为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所以温家宝总理特别地关注广东,在过去的五年的任期里七次到广东,分别视察了农村、企业、学校、机关、社区等。

b.温总理明确表示深圳特区要办下去,主要不是在于给予特区多少特殊的政策,而在于深圳特区是全国的一面旗帜。

c.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是全国的一面旗帜!为全国提供着新的经验。

d.特区的特殊性,就在于要走在发展的前列,敢为人先,提高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国做出表率的作用。

e.深圳的担子重,因为全国人们乃至国际社会都在关注它;深圳也在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宝贵经验,“思想解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就是由深圳提供的。

(2)请将这篇文字较长的新闻压缩为一则短消息。要求:不写标题,切勿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简练。(6分)答:

(3)这篇新闻有些地方使用直接引语,有些地方使用间接引语,试结合文章分析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

(4)一般来说新闻的主要任务是客观地展现事件,不应掺入太多的主观情感。那么,你怎样评价本文的主观情感的介入的?(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美国有一套相当完整的消费者保护体系,但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案例还是层出不穷。b.在奥运会之后的一年里,我们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一个大国的责任,和全世界一起抵抗经济的“寒流”。

c.我们在技术革新时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才渡过了难关。

d.在人民币已经迈上国际化征程的今天,客观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未雨绸缪地研究相应的趋利避害之策,就成为经济学家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时下,“苏珊大妈”现象备受关注。有评论称,许多人被感动的原因是苏珊颠覆了“以貌取人”的大众娱乐文化的缘故。

b.学术界中频频出现论文抄袭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因为,抄袭严重地越出了社会道德底线。

c.河南一彩民获得88注一等奖,累计3.599亿元,一举取得了新中国彩票发行以来单张彩票获头奖金额最高的记录。d.2009年10月25日,在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卫冕成功,成为全运会历史上第一位110米栏三连冠选手。

1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我们依恋赞美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②长江,一路从遥远的唐古拉山奔腾而来 ③也曾养活了很多像我的邻居们那样的人民

④就像人们对她歌颂的那样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⑤人们对她的敬仰,是孩子对母亲的尊重和爱戴 ⑥流经11个省份,灌溉了大半个中国

a.④①②③⑥⑤ b.②⑥③⑤④① c.①⑤④⑥③② d.②⑥④③①⑤

16.请指出下面文稿中四处错误中的三处,并加以修改。(6分)招领启示①

今天本人在篮球场处拾得一件蓝色棉夹克②,内有钱夹③,装有现金一百六十元整④,还有一张灰色的建设银行龙卡和重庆路书城会员卡⑤,请失者速与我联系⑥。2010年4月27日⑦

(1)错: 修改:(2)错: 修改:(3)错: 修改:

17.仿照下面加框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语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5分)成长是什么?成长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汹涌的激流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勇往的孤舟;成长就像。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2009年9月29日《西安晚报》报道,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要书写清楚,出现错别字扣分。命题、校对: 刘雪艳 刘利辉 田立辉

吉林市普通高中2009-2010年学下学期模块(选修)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该说法与题干无关)2.d(“教材中选用他的作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他的白话语言”这句话与文中“我们学的是鲁迅的精神,而不是他夹杂着日式表达的拗口白话”)

3.c(“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向”错,是“新文化的方向”)4.d(周:绕)

5.c(①是忠、勇;②是勇敢;③是侧面写勇敢;④是谦让;⑤⑥是忠)6.a(“黄得功就提拔重用了乙邦才”不对)7.(1)于是黄得功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主事的人,主事的人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做标下材官。(6分。“德”、省略句、“奇”、“稍”各1分,全句句意通顺2分)

(2)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峰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军(4分。“数”、“致位”各1分,句意2分)8.(5分。分析表述意思接近即可)“忽”“渐”这两个字用得好。(2分)“夏日”的炎热可畏而“忽”落,突出了“快”(1分);“明月”的清凉可爱而“渐”起,突出了“慢”(1分)两个字形象地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诗人带来的惬意(1分)。9.(6分。要结合诗句从“嗅觉”“听觉”两个角度分析出闲适,满分。第六句强调“动衬静”也可。)诗中的五六两句,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细致地描写了作者在夏日的闲情与适意: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才能闻到;竹上的露水滴在地面上,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细香可嗅,滴水可闻,使人感到此处更无声息。

10.(6分。选答6道小题,若有错字、多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1)玉露凋伤枫树林(2)一蓑烟雨任平生(3)西当太白有鸟道(4)乐夫天命复奚疑(5)吾尝终日而思矣(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7)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春水碧于天 11.(1)c e(5分。选对一项给2分。c本文没有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对新疆人民幸福生活的赞美”于文无据;e曲解文意,作者的观点是葡萄和水使沙漠充满了活力)(2)(8分。角度要全)吐鲁番的葡萄中包含新鲜汁水,随时都可能把它薄而透明的皮胀破;一入口,便如一勺琼浆玉液,轻轻地滑过咽喉;吐鲁番的葡萄是一个个透明的水球,一粒粒晶莹的水珠;在葡萄丛中,可以听到滴水的声音。(3)(4分)不矛盾。(1分)是水滋润了葡萄,(1分)葡萄又饱含水分,将生命的源泉随身携带,(1分)在作者心目中,吐鲁番的葡萄和吐鲁番的水已经融为一体,二者密不可分。(1分)(4)(8分。观点2分,援引文本例句2分,分析评价4分)语言婉约细腻。婉约如“紧靠着山崖的角落,汩汩水流铺就绒绒一片苔藓,葡萄架下,似有细密的雨丝一阵阵袭来,吐鲁番的葡萄沟,莫不是把个江南水乡都挪来了”,显得雅韵有致,余味无穷;细腻如作者对葡萄沟的葡萄的外形进行的描写,强烈的视觉冲击,色彩的叠加,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观其形,如品其甜。(从其它角度紧扣文本进行赏析也可以。比如:善用修辞,语言形象生动;语言质朴鲜明,富有生命的气息等)12.(1)bd(5分。选对一项给2分)(a文中没说有这样的因果关系;c文中没有说广东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新闻只是说深圳,该项扩大了范围;e“'思想解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就是由深圳提供的”于文无据。)

(2)(6分,少一角度扣1分。不写2008年也可以)2008年3月7日,温家宝总理参加人大广东代表团会议,他高度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的业绩,强调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一刻也不能停止,深圳在这方面要走在前列,并表达了高度关注广东民生的情怀。(3)(6分)这篇新闻的开头结尾都使用了直接引语,温家宝总理在会议的过程中讲话的重要观点、汪洋的发言重点都直接引用,(举例1分)这些都是文章的关键内容,直接引用能鲜明地显示新闻的重点,突出新闻的主题,是新闻更有现场感(2分)。而温家宝总理的一些较长的阐述、深圳市长的发言都间接引用(举例1分),这样写使文章显得简洁、明快、流畅。(1分)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相得益彰,使新闻内容显得重点突出。(1分)(4)(8分)由于新闻作者的立场原因,新闻并不可能完全客观。(1分)作者站在一个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和广东人的立场上,来展现温家宝总理对广东的肯定、支持与期待,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赞美之情,流露出了很明显的主观情绪。(4分)但他的这种情感是通过对人物的具体语言行动的描写来展现的,并没有明显的直接的抒情,是符合新闻写作要求的。(2分)这样写有助于新闻读者更好地把握党的政策,凸显新闻的时代价值。(1分)13.c(3分。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此处意思恰好相反)

14.d(3分。a句式杂糅,可删去“的缘故”;b结构混乱,在“出现”后加“的”;c搭配不当,应改为“创造了......新纪录”)15.b(3分)16.(6分,找出修改三处即可)①“启示”概念错误--启事④现金一百六十元整(不宜说出具体钱数)--现金若干⑤卡的特征不宜具体交待--去掉“灰色”、“重庆路”或改为“还有一张建设银行龙卡和书城会员卡”⑦没有联系人或联系电话--填加具体联系内容 17.(5分)示例:成长就像厚重的夜幕拦不住闪烁的群星,闪烁的群星拦不住你心灵窗外的耀眼的阳光;成长就像朗朗的晴空拦不住突来的暴雨,突来的暴雨拦不住你渐已远去的坚毅的背影 18.作文(60分)一般在42-50分之间(选择好自己的近期目标,并努力去实现;欲创大境界需要从小目标出发;凡事需要选好切入口,从小处切入是一种做事的智慧;贪大求全弊端多,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

一等文:54分左右浮动。感情真挚,主题深刻,构思精巧;观点鲜明健康,论证有理有据;叙事清晰,故事性强,形象富有特征。二等文:48分左右浮动。真实可信,主题比较深刻,结构严谨;观点明确健康,有论证过程,材料稍陈旧;叙事完整,有一定的故事性。三等文:42分左右。基本真实,主题成立,比较完整;堆砌材料,不能很好论证观点,论据单一空洞。四等文:36分以下。其中言辞偏激者,0分;只写标题者,3分;只写一二百字者,只有开头,或因潦草难以辨认的文章,18-24分;字数接近要求,可是文章语句不够通顺等情况,或抄袭文,可给28-32分。跑题文章有优点者,36分。

参考译文:乙邦才,字奇山,山东青州人。凭队长的身份跟随监军太监,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打击敌寇,主事的人不认为他有奇异的地方。

总兵黄得功和敌寇在霍山打仗,黄得功乘胜丢下大军单骑前往追逐敌寇,陷在泥淖中,敌寇重重围着他,射杀了他骑乘的马,得功也仰头射敌洞穿敌胸,与敌寇相持。赶上天将晚,得功自己只剩下两支箭,得功自己料想一定免不了战死。乙邦才恰好从别的地方疾驰回来,登高远远望见,认出黄得功的胄甲,知道是黄得功,大呼,又疾驰而来,敌寇散开逃走,黄得功自己才从泥淖中脱身出来。乙邦才把自己的马给黄得功骑,把箭囊中的箭分给他,步行跟随黄得功,边跑边射箭,共射杀了十几个追赶的骑兵,才得以到达大军中。于是黄得功感激乙邦才,把这件事告诉主事的人,主事的人才非常看重他,逐步提拔他做标下材官。

这时,有一个叫张衡的人,跟随总兵刘良佐,也凭骁勇闻名。敌寇军队围困六安情势非常危急,提督马士英率军救六安。刚到就斥责他的左右副将,并对众军士号令说:“谁是乙邦才、张衡?进来见我!”两人入廷拜见,马士英立即下文书补为副将,把自己的军队交给他,拿出文书说:“替我进入六安,取六安太守写的文书来报告!”两人答应说:“好!”马上出来,选拔两百精壮的骑兵,和他们约定,让每人拿一号角,十个人一组,连夜直趋敌营,冲破贯穿敌阵,于是进入六安城,绕城大呼:“大军到了!”城中的人非常高兴一起喊,两人催促太守准备饭食,吃完后,命令太守说:“写文书。”急忙将文书揣入怀中,又带领两百骑兵冲出六安城。敌寇非常惊慌,不久知道他们是乙邦才、张衡,都停下来不敢逼近。得到回报,竟然没有损失一个骑兵。

自从战乱兴起以后,颍州、寿州、六安、霍山等州县多遭受敌寇袭击。乙邦才常常在这些地方打仗,历经大小十几战,攻破重围攻陷敌阵,抓获和杀死的敌寇无数。主事的人要么侵夺他的战功,要么把战功多次记在其他将领的头上。同事替乙邦才不平,时不时地劝他据理力争,乙邦才就谢绝说:“这是我们众人不惜牺牲得来的,我一个人能做什么呢?”最终退让不再说。弘光帝即位,史可法出来督战,希望乙邦才和他一起战斗,以总兵官职的身份驻守扬州。不久,大清的军队到了,乙邦才战败自刎而死。

汪子说:我读公勇所写的乙邦才将军的历史,就感慨想见到他本人,于是稍稍增删润色写成此文。公勇又说:"乙邦才平素不饮酒,只是喜好美色。我曾经在濠上遇到他,正赶上他打猎回来,为我席地设酒,他亲自自弹琵琶,让侍姬唱秦曲应和,非常高兴。然后又将琵琶放在膝上,盯着我说:'乙邦才我自从参军以来,多次接受上峰赏赐的金钱,官位到了大将军,能够报答国家的,只有我这身体了。幸而辖区无事,不能不以声色自乐。一旦有战事,就豁出此身为国家战死。

下载2010年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检测试题2(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检测试题2(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性学科,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规格的考试,自然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要进行考察,而且要求也更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合肥)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读小说就是为了读故事?故事与叙事是不同的,叙事才更接近小说的本质。正......

    银川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银川一中200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很呐!为什么流传千古?还不是因为历朝历代的人都羡慕那既稳定而又‚怡然自乐‛的和谐吗?社会是经济的环境,社会是经济的导向,社会是经济的......

    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

    河源中英文试验学校2014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子曰:“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 (《论语》)(2分)(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合肥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合肥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

    2014高考模拟试题

    2014高考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2005年汇率改革至2013年末,人民币汇率经历了数年的大幅升值,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达到35.7%......

    第三次月考模拟试题(5篇)

    鄂教版七下第三次月考模拟试题第(命题人姜芳真) I卷(选择题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A、赫然(hâ)聒噪(guō)呵责猝然长逝......

    2013湖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模拟题语文 出题人;刘安琪 一、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泥(n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