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

时间:2019-05-13 13:2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

第一篇: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

内容提要: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功,20%是智力因素,80%则是道德情感因素。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更应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德育不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也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优秀的作品激励人、通过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从而培养知识全面、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人们普遍只重视认知教育而忽视传统道德教育。尤其是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道德情感教育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本文试图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来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情感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古诗文

道德情感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实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体验,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等。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情感教育又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列宁曾这样说道:“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打开如今的中学语文课本,有许多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情感因素的文章。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中汲取精神养料,从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入手,加强对学生“做人”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做人”的素质和水准。

一、古诗文中道德情感的主要体现

中华传统道德在古诗文中表现为立德、立志、爱国等多方面内容,笔者在这里略举几类。1.修身立德

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曾说:“君子所贵在德。士庶人有德,能保其身;卿大夫有德,能保其家;诸候有德,能保其国;天子有德,能得天下。”“修身立德”在中华传统道德中是完善自我人格的途径和方法。儒家首先以“修身”为本,即注重陶冶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其次是立志,立志即一个人应有远大志向,志在国家,志在民族,志在天下。立德立志成为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前提。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古文《孟子》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等有关章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尚情操,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等。从不同方面表达和阐述了立德立志的重要性。

2.忠恕爱国

忠恕是贯穿儒家学说的一个基本思想,是中华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核心内容即热爱祖国,忠于国家和人民,大公无私,崇尚正义。《木兰诗》中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刚毅勇敢,不慕名利的品德;《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陆游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抗金决心以及他在临终前遗嘱——《示儿》一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对抗金大业未成的无穷遗恨,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强信念;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矢志报国的情怀;辛弃疾《破阵子》中所表现出来的拳拳爱国之心,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感等等,都属于这一范围的题材。

3.为学求知

为学求知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勤奋好学历来被看作成功之母。孔子的《论语》十则,司马光的《孙权劝学》,列御寇的《两小儿辩日》,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彭端淑的《为学》,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朱熹的《观书有感》等。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为学的重要性,为学的目的、方法,为学的艰辛等。

二、古诗文教学中道德情感教育的途径

对学生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应找准传统道德与语文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力求做到寓德于事、寓德于理、寓德于美,避免空洞的说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1.导之以境

导之以境,就是用作品中的艺术境界引导学生。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境”,是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当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湖心亭看雪》中的雪后西湖美景;《观潮》中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的江潮奇观;《三峡》中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胜景;《与朱元思书》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奇山秀水……我们能不为作者笔下的秀美山川而心潮澎湃吗?能不激发我们炽热的爱国情怀吗?且不说这些,即使吟诵、玩味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的《春望》,只要深入作品的境界,也一定会为诗人那种爱国、伤时、忧民、思家的真挚情感而震动心扉。

2.动之以情

动之以情,就是用作品中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情感是作品的生命。“情者文之经”、“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名篇之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是实施道德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如《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惜别之情,《病起书怀》中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之情,《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之情,《马说》中韩愈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悲愤之情,《满井游记》中对春回大地,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喜和赞美之情,《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赤诚忠贞之情,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景仰之情,对贤臣的爱慕渴求之情,对小人的鄙视厌恶之情,《狼》一文中作者对像狼一样狡猾的敌人的讥讽之情等等。可以说,古诗文中提供的是丰富饱满、叠彩纷呈的情感海洋。

3.晓之以理

晓之以理,就是用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启发学生,感染学生。古诗文主要是抒情言志,而不注重说理。以理取胜,就违背了形象思维的规律。“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刘大魁《论文偶记》)作品中的“理”,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凝聚于画意、诗情之中的。小中见大,言近旨远,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具体的事物,说明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理”,是实施道德情感教育的必要途径。如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鲜花虽然凋谢了,但它绝不是无情地随风飘洒而是立志将自身化作肥料,用来滋养新花。这是飞花的独白,也是诗人与腐败的官场决裂,与黑暗的势力抗争的庄严而神圣的誓言。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为了似锦繁花,不惜献身化为春泥,去充实春天的生命,去滋润未来的花,如花的未来。全诗移情于物,景理交融,巧妙构思,寓意深刻。尤其一个“更”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以身献国的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阐述的哲理,是题旨所在,但它是通过写景抒情表达出来的。作者变替“楼”作“记”为由“楼”发“议”,把画意、诗情凝聚于哲理之中,以小见大,以洞庭一湖扩展到天下国家,从狭隘感情提高到“先忧后乐”,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在作者的说理中,有真诚的劝慰,有亲切的召唤,有热情的期待,这些情感一一从胸臆流出,处处拔人心弦,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作者放怀“天下”的襟怀,像洞庭湖那样,开阔明朗;而“先忧后乐”的情感,又像洞庭湖水那样,激荡翻腾,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三、古诗文教学中道德情感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华传统道德有其长久的渊源,许多良好的思想品格,都是在其特定时期内形成的,许多名言、古训又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立身处世的总结,并非绝对真理,加之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因此,我们在古诗文的传统道德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注意运用历史、辩证的观点,去继承发扬传统道德,有针对性地对特定历史时期传统道德及其名言、古训作积极阐释。比如《出师表》中表现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思想,我们可以继承,但这种爱国思想只是忠于蜀汉朝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如此,《五柳先生传》中表现出陶渊明“不慕荣利”的品格,可以发扬,但其消极避世的做法与现今的做人标准格格不入。因此在进行阐释时应实事求是,体现时代精神,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2.应注意体现文道统一原则。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应注意不能为了单纯追求道德情感教育,而忽视了课文中体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爱莲说》中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时,更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及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运用;在引导学生体会《过零丁洋》中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诗中那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语言的分析。3.应注意传统与现实的结合。在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时,如果一味地讲古人,不讲今人,讲一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空话、套话,对学生是没有号召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传统道德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内容,结合展现时代风貌的典型事例,用丰富的信息去充实学生心灵。如讲孔子的“仁”可结合讲学雷锋、讲希望工程、讲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传统道德的光芒仍然辉映在我们身边的人群中

第二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

摘要:现在的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现在的教学理论认为,只有做好了情感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文主要是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谈论初中的老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道德情感教育

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进行加强和改进,是全党乃至全社会共同的任务,而学校则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在现代教育中,应当把德育工作放在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且要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要加强关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1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程中情感道德教育的现状

1.1情感道德教育的目标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标准中,非常注重情感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这说明,在新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要充分地认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要求教师要积极发掘情感因素的作用,还要能够深入探索和研究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培养的规律和途径。

1.2初中生思想情感的特点

初中生的思维是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初中生对事物的认知是肤浅的,也是笼统的,并且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他们的理性情感比较弱。同时,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有了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探索的愿意,并且他们不再以父母或者是老师的看法作为自己评价其他人、事、物的依据,他们愿意自己独立地去评价其他的人、事、物。

初中生的这些变化,是一种进步,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感。

1.3初中生思想情感的缺失及其影响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在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授课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过分注重提高孩子们的道德认识以及指导孩子们进行道德行为,却并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换句话说,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感的教育只停留在表象,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层次,即便学生知道了怎样做,但是他们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和认同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很多是个这些青少年都是做一套做一套。

由于道德情感教育的缺失,首先很多学生在完全明白“大道理”的同时,并不能够对自己严要求,在很多方面会“越轨”。这样一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或者说,整个思想品德的教学都是失败的。

2如何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程中情感道德教育

2.1教师要对学生有爱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核心力量。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是老师必须具有的素质和美德,也是从事教育工作人员职业的天然要求。

每一位学生在心里都会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这对于学生来说一种鞭策和激励,可以推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老师应该将自己的爱心平等地倾注到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的身上,让学生可以感觉到老师的爱心,在老师的爱护下成长。

老师要想对学生在爱心,首先就要允许学生有缺点,不能对学生求全责备,更不能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老师也不能够太过于苛责学生,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弄清楚行为的目的何在。在此基础,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行为的错误之处,了解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伤害。

除此之外,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老师都应该平静地处理问题,对学生要坚持正面的教育,当学生获得了进步或者做了好事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表扬。好的教师有能力让自己每一个学生都是充满信心的、都是在不断进步着的。

2.2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

教师对学生的耐心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并进行培养的重要条件。

一个人的言行,不但受着这个人的认知的影响,也是受到这个人的情感来调节的。如果教师在给学生上思想品德课的时候只是枯燥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提出一个空洞的要求,是无法保证学生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去的,更不可能做到言行一致。

所以,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做长期的大量的努力,让学生可以在情感上产生非常深刻的体验,这样才可以在内心产生力量,并形成一种意见,从而将自己的理念认识转为实际的行动。

尤其在教育一些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也不愿意遵守纪律的学生时,这些学生的意志品质不是很坚强,做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耐心和信心,有些学生还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老师在教育他们的时候,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持久的耐心。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老师,是不会歧视和抛弃这些孩子的,而是会用自己趋势的爱心去关心这些孩子,老师持久的耐心会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愿意接纳老师的教育最终取得学习及其他方面的进步。

2.3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显示出自己的诚意。

老师要向学生显示出自己的诚意,因为诚意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并进行培养的基础。教师要想自己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就不能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对立的位置上面,教师应该与学生坦诚相见,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不能够显示出:“我是老师,你什么都得听我的态度。”

同时,老师还应该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学生想法中的闪光点要加以赞扬,对于学生所提的有借鉴性的意见可以采纳并且用在实际的教学或者生活当中。

2.4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把握好原则

原则性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并进行培养的前提。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不能够毫无原则性,在与学生情愿交流的同时也要注意原则性。这个原则指的是学生的任何行为都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以学习为首要任务,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

由于初中生处于思想的萌芽期,所以他们的思想情感上面有许多矛盾的地方,比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较先进的思想情感和较落后的思想情感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相互作用,会阻碍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作为教师,要能够在学生迷茫的时候给他指引正确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应

当坚持原则性。唯有坚定不移地将原则坚持下来,才有可能将这些思想彻底地为学生们所接纳,并且将相关的要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对自己严格要求。

老师要坚持原则性与不讲人情是两回事,不讲人情,指的是做事情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只一味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当学生犯了错误也不问缘由地责备学生。

讲究原则的老师,在不能认同学生的想法,或者是在纠正学生的想法的时候,也要注意到学生的感受,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时候会向学生做出解释,并且愿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同时,讲究原则的时候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并不会不顾情面地批文批评学生,会非常耐心地向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在知道学生的想法之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结束语:在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重大的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好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首先要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其次还要了解学生的情感,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来,从学生的情感特点出发,这样,才能够真正抓工作的要点,将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娄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育法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2]李善婷.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导课策略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3]黄娟.苏州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探究[D].苏州大学,2011.[4]陈回花.1980年来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或大纲)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第三篇: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黄花南

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中学

内容摘要: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是创设富有生机课堂的必备因子。师生间融洽的关系,情感的深层次交流是获得地理课堂教学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地理教学情感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怎样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拨动学生地理“心弦”呢?

一、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尤为重要。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学习地理的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有人认为:人的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两种,当对某些事物感兴趣时,学习者往往会将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储存在“长期记忆库”里。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使知识信息灌输到学生的“长期记忆库”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涉猎文学、社会风俗,自主探寻有趣的地理现象,更能使生本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所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模仿力强的特点和优势,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和技巧,努力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从怕学到好学再到乐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沟通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初中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在课堂上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先主动去接受你、那样才能接受你的课。所以,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积极创设生动真切的情境,用真情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

1、制定导学案,和学生互换角色,拉近学生的距离

我们应该努力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把主角位置主动让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让学生做真正的课堂上的主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感受和体验课堂学习带来的快乐。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因此导学案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准备导学案的过程中也需要倾注一定的心力。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把预习工作做得更好些。例如,在教学“中国的行政区划”这部分内容之前,我下发了导学案,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让学生分别沿陆疆、沿海疆、沿长江、沿黄河找出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上课的时候,让四名学生主讲,教师在旁边适当点拨,这个时候还需要教师以活泼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做好主讲工作。由于课前的要求,大部分学生的手中都有相当多的资料,而且习惯的养成致使一些爱学习的学生对资料的准备工作做的相当充

分。因此,课堂上,他们有内容可讲,绝大部分学生都兴趣盎然,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度也大大的提高,和教师的距离也更近了,而且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创新,敢于把自己摆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大胆的展示自己,真正的做了课堂的主人。而我们教师也就成功走出了传统的模式,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使自己和学生的距离缩短了许多。”

2、注重让学生合作、展示,合理给予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有必要针对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探究知识,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互动交流,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感受,大胆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学生对地理教学过程、结果的反思和内心体验,及时梳理自己的情感,建构起新的开放性的健康情感体系,时时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并长久促进学生的健康情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回答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肯定性的鼓励,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我想,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还有什么不敢说的,还有什么不敢想的,还有什么想不到的呢?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的思维发散带来了最大的空间,我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3、倾听心声,教学相长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例如:在一次讲评测验卷的课堂中,自己对某道题目理解错误而导致改错学生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道:“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采取公正、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地得到调动,使学生在和谐而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思考问题的习惯、大胆创

新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他们已经不怕露短与出错,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激情课堂的主要因子。教师应该多方了解和洞察学情、学生的心理,实现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多层次课堂。要有预见性地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当学生出现消极情感或学习不太理想时,教师应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客观和有效的反思,积极思考如何应对和改进,增强于学生间的了解和沟通,营造活泼轻松的学习环境。如在学习“地图”这部分内容时,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等,学生会对此普遍感到困难,进而产生焦虑畏难的情绪,甚至对地理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教师如果能引导得当,让学生充分自学,课堂上又能组织好合作探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拉他们一把,给他们中肯的,并带有鲜明的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那么情形就朝利好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课前应根据地理学科内容多、知识杂、涉及面广的特点,兼顾其它学科,多方涉猎,精心编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应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准绳,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模式,努力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第四篇:试论职校德育教学中道德情感教育

试论职校德育教学中道德情感教育

内容摘要:休谟曾说过:“没有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只有当下、直接的情感才能激发意志,产生行动。”伟大的感情才能产生伟大的人物,古往今来,人们都很重视道德情感教育。要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发展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感场的氛围中,积累道德情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使道德情感得到内化和升华。

关键词:道德情感

以境育情

以理育情

以情育情

学生品德的形成,就其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来说,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是离不开道德情感的,道德情感是指“根据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原则感知、理解、评价现实时所产生的一切情绪体验”。道德情感是由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加强情感教育是完善学生品德的重要条件。休谟曾说过:“没有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只有当下、直接的情感才能激发意志,产生行动。”爱尔维修也曾断言:只有“伟大的感情才能产生伟大的人物”,他强调的正是道德情感对完善自身、提升人格所具有的重大作用。由此可见道德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品德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朱小蔓教授认为,“道德情感教育强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以情感态度的养成为表征,以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为发展过程,以培养情感性道德人格为目标。“”它的操作要求是以情动感受、体验共鸣为内在机制的情感反应模式和移情共感模式为主,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加深感受,把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结合起来。”[1] 有研究显示,“学生们把不喜欢德育课的原因集中归纳为两点:(1)教材的内容问题,占总数的42.8%;(2)授课的方式方法问题,占总数的17.1%。而把喜欢上德育课的原因集中归结为一点,即:授课的方式方法生动活泼,占总数的39.9%。”[2]可见,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发展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重视学生的情感性学习,以理育情。情感和认识是相互促进的,相互干扰的。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认识越丰富、越深刻,情感就越丰富、越深刻;而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又反过来推动和加深人的认识。另一方面,不正确或肤浅的认识也可以引起不正确的或肤浅的情感;而不良的情绪和情感也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所以,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中,必须以理育情,从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入手,以理智来支配情感。抓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知情交融,情理通达。[3] 德育课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等,将教材中的道德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为培养相应的道德情感打下坚实的认识基础。正如赞可夫所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将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有机统一起来,使道德理论融入学生心中。因此,教师要注意用饱满的激情传授道德知识,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渲染道德情感,用生动的事迹树立道德榜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在愉悦的心境中开启智慧、陶冶情操。

(二)创设富有情感因素的教育情境,以境育情。情绪情感的情境性是指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是以境育情的心理学依据。[4]情境教育法是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之一,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道德观念的目的。

1、教学中,使用电影、电视等电教媒体以及挂图、实物等直观形象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2、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参观、采访,通过开展社会调研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把所学理论知识、社会现实、自我情感联系起来,增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

3、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请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走进课堂,联系职校生的思想实际作报告,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历程,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洗礼。

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情理往往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道德教育不仅需要理性的灌输和培养,更需要情感的陶冶和丰富。

(三)发挥和谐师生关系的道德情感教育功能,以情育情。

有研究表明,在4130位被调查的中学生中,回答“你有心里话最愿意跟谁诉说”时,选择“老师”的,仅有23人,而选择“在网上找一个不相识的诉说”的却有220人之多。[5]这种隔离感,对于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说来,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障碍。德育课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过程,因此,教师教育学生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理解与尊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个性,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一个缺乏安全感、缺少爱和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不可能有效地积累积极的道德情感。以情育情,也叫做情绪情感的感染性,是以情育情的心理学依据。教师要用适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

1、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与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依恋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2、善于表达真情,发挥表情的信号功能。教师在讲解道德范例、分析道德准则时应投入真情,充分发挥真情的信号功能,如丰富的面部表情,语音的抑扬顿挫及适当的机体表情等。“非语言沟通在人类社会沟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

如前所述,职校生的道德情感虽然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他们的道德情感往往会流露出某些矛盾和不稳定性,表现出容易冲动、难于自制等特点。

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在《哲学常识》第七课讲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时,就着重提高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问题,我遵循了下列做法: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情感是好的,什么样的情感是不好的,应该怎样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次,启发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的弱点,平静而理智地悦纳自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预见到某种消极情感表现的后果,学会理智地控制情感。再次,对于学生的消极情感不要简单禁止,要了解原因,耐心改变学生对消极情感的错误认识。要善于引起并维持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其愉快接受教育,有利于积极体验的产生和良好品德的形成。[6] 在职校德育课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梅仲荪:《道德情感教育初论》,《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4期。[2][5]中学德育课增强学生德育信念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关于当前上海中学生德育状况的调查报告》,《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7期。[3]鲁洁、王逢贤主编,储培君等著:《德育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蔡芸:《析培养道德情感的心理途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6]陈安福:《德育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第五篇: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里,古诗文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然而,许多古诗文里都透露出的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更让我们看到了一颗颗赤子之心,引领着我们一步步向前迈进。使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去感受祖国壮美的山川,如何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我想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处世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及丰富的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美轮美奂、精巧无比,用现代的眼光看,纯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初步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独立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深刻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伟大真理。《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疆拓土,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变幻莫测,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教学论文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思想超前,气势恢宏,诗分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学习他们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宽广的胸怀,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以开阔的视野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动与静的变化中彰显了洞庭湖的无限美景。《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这足以成为今天的为官者学习的典范。

所有这些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意境美与人文美的和谐统一,蕴含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讲解这些诗文,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祖国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勤劳的人民;更要引导学生明确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日益提高国际地位;最终要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

总之,在讲解古诗文的课堂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与时俱进,联系实际,结合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做理想坚定、素质过硬、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载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 ——南岳庙中学周晓帆 因为传承,中国成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家!古老的中国,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文更是其中的瑰宝。忆......

    浅谈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教育

    浅谈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教育 新窑乡中学 蔡兴刚 优秀的古诗词,不仅让学生积累了国粹语言,又使学生受到教育与启迪,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教育。我国传统文学中的古......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古诗文的情感教育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古诗文的情感教育 摘要初中古诗文是一种充满灵性的艺术,包涵着丰富的情感。适合作为情感教育的依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初中古诗文的情感教育能......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曾华伟(宽田中学) 内容提要:本文从当前在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就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和近一年多......

    资料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需要设置的主要教学目标。而政治思想教育的中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问题和对策思考 [大全]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问题和对策 郑昌发 一、初中古诗文教学常见困难:1.老师要求学生记住文言词语的意思,学生不去记,或者记不住。2.老师要求学生对文言词汇进行梳理积累,学生做不到......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最终定稿]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罗山县子路初中李玉琴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教师对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了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忽视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