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正昆谈礼仪之西餐礼仪
7月1日 《金正昆谈礼仪之西餐礼仪》 金正昆
央视国际(2005年07月04日 10:53)
主讲人简介:金正昆教授,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等。
内容简介:在人们交往范围日益广泛的今天,西餐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并不陌生,外国朋友来了,吃腻了中国菜了,通常拿起刀叉,来顿西餐过过瘾,但是与中餐相比,西餐礼仪的繁琐复杂可不仅仅是筷子和刀叉的区别。人们常说,西餐吃的是情调,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情调没吃出来,问题倒一大堆。面对三、四副刀叉该如何使用?餐具的摆放又有哪些讲究?白白的餐布到底有哪些用途?点菜又有什么技巧?
今天,金正昆教授带您换换口味,您解析西餐中的礼仪。
(全文)
说个实话,西餐这个东西未必合我们每个人的口味。我老婆有一次私下就跟我发表过感慨,说吃西餐啊,吃的是形式,内容上不足挂齿。她跟我她说我跟你吃西餐,我从来没吃饱过。点着红红的蜡烛,铺着白白的餐巾,拿着银质的刀叉,吃的东西半生不熟,没吃饱过。即便这样,她发表一个诚实的感受,可是有的时候你到人家那儿吃饭,比如你跟外商在一块儿谈事,他请你吃西餐,你是没有办法回避。你到国外去有些地方你找中餐,他做得也不地道,往往还很贵,这样的话就有西餐礼仪问题了。
首先我要来简单说说什么是西餐。严格地讲,西餐这个提法是不太严谨的,你很难把西餐是什么说清楚。我们只能这样讲,所谓西餐是指的对西方国家餐饮的一种统称,其基本特点是要用刀叉进食。用餐方式实际上是有三大类别,第一大类别我们称为东方型,就是拿筷子。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老挝人他用筷子吃东西,当然有的筷子和筷子还有不同。比如你要去过韩国你会发现,韩国的筷子一般是金属的,而且比较扁,带尖,因为他吃烧烤,那个东西可以叉食,半个叉子。我们这儿是方方的圆圆的,我是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东方形态一般就是用筷子吃东西。另外一个类型,我们可以称为印度、阿拉伯人的类型。他们那个特点是什么呢?是不用餐具,用手直接取食,一般的特点就是用右手把要进嘴的东西把它撮放到一块儿,然后放到嘴里去,必要的话有洗手钵,把手指头在里面涮洗。像这种情况我们也见得多了,也不会少见多怪,看不惯了,但是若干年以前不行。我记得若干若干年之前刚改革开放,那时候少见它就多怪,我跟几个同事吃印度菜去了,好嘛,一上桌,人家就把洗手钵,每个人前面一小碟子,浅浅的,银质的那个盘子,有一半是水,很清澈的,上面放着柠檬的切片和玫瑰的花瓣,很好看,高档菜馆。我们一个老兄就发言了,老外还是比较会吃,没吃就给喝高汤,咋整,没办法,我们只能陪着他整,一人喝了一碗洗手水。因为他是主宾,你还不能让主宾丢人你能说他吗,你说你傻冒,你不能说,你只能陪着他,舍命陪君子,我记忆犹新,这20多年过去了,我还忘不了这事,跟人家喝了一碗洗手水,好在还没洗,它是这样的特点。另外就是西方国家的,它的特点运用刀叉去取食。但是严格地讲,英国菜、俄罗斯菜、法国菜,意大利菜,西班牙菜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过在中国人的眼里差不多,所以我们称为西餐。
西餐礼仪它涉及的面非常多,比如进餐的顺序有讲究。西餐跟中餐有一条很大的不同,中餐往往是一桌,给你上满了,西餐是吃一道上一道,吃一道上一道,吃一道上一道的,所以点菜的顺序有讲究。再者餐具的摆放和使用有讲究,你不能乱来,当然我有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说吃西餐最爽的做法用筷子,这实际上不可能。再者餐桌上举止有讲究,譬如,吃西餐一般那个手,我上次讲了手是不能放在桌下去的,它男女交叉排列。比如西餐一般是长桌,我是位先生,我的对面和两侧肯定都是美女,而且外国人的习惯,他为了多交朋友,广结善缘,他习惯把不认识的人排在一块儿,让大家交流去认识,老把熟人放一块儿这也麻烦了。明白手不能放到下面的原因了吧?那你手放在下面就麻烦了,你说你抓痒痒去了,万一抓错了地方呢?你的手。吃西餐的话两个手要像我现在这样的,要放在台子上面,不能放下面,你放下面有时候也不好看。它有非常认真的讲究。
那么在西餐的餐桌礼仪中还有一点是比较重要的,就是餐桌上的交际是有讲究的。比如你跟谁说话,你说什么话,你先跟谁说话,后跟谁说话都有讲究。比如你要去过正规的西餐厅你会发现正规的西餐厅跟中餐厅有一点截然的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呢?你见不到现场服务的女服务生,女服务生顶多是在那买单的,结帐的,领位的,但是端盘子端菜的他都是男人。因为西餐是讲女士优先,男人干活,女人管吃,所以你要去参加一个家宴的西餐宴会的话,你要是一个有良好教养的男士,你首先应该致意的就是女主人,夫人好。如果这个女主人亲自下手做羹汤,为你做饭的话,你还得赞美一下这个菜烧得很好吃。不管真好吃,假好吃,都得说好吃,这是对女主人的尊重也是对她全家的尊重,我刚才讲这些问题你要不注意它就出麻烦了,我给你讲两个笑话。
大概是十几年以前,有一次跟一个女孩子去吃西餐去了,当时是个公务活动,这个公务活动轮到我做东就请她,我说你吃中餐还是西餐,她告诉我吃西餐,行。到了一个位置上面,一个雅座,很幽静的一个地方,女士优先一般要请女士点菜,菜单给她了,我当时还跟她说,我说你随意,别客气,你就点吧。当然我跟她是工作关系,不是情侣关系,所以人家点菜的话我不可能坐边上的,更不能去看,否则人家该说我花钱舍不得了。她在那儿点菜,我在边上就看看街景,因为临窗,就看那个女孩倒挺熟练,点菜单挺快,就点了那么几个。当时服务生说了句话我没太在意,服务生问,还要别的吗?我误会是认为她点的菜太便宜了,我说你就听小姐的吧,她点什么菜你就上什么。按照一般西餐的规定,头盘第一道菜十分钟点菜以后就要上,然后吃完一道上一道,吃完一道上一道,好嘛,过了15分钟都不见人影。我就出了门了,我们是个雅座,我问门口那个服务生,我说你给我找找人去,看菜为什么没来,好,跑去给我找了,一扭头,他也没了。我又走出去我把领班给找来,我说我的菜呢?他说我马上给你找,一会儿他也没了,最后我急了,我跑去找总经理去了,总经理不在,总经理秘书在,跟秘书把这事一说秘书也挺重视,说不可能啊,我说什么不可能,我这一个大活人我骗你,我可是懂西餐的规矩的,你这个头盘十分钟上,你看现在快半个小时了。说那我给你找去吧,当时那个女孩子也很认真,穿着一个筒裙做奔跑状,搞得我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她跑到操作间去了,不出来了,我这人脾气不太好,我就拱进去了,一拱进去发现他们几个人正在那儿扎堆聊着呢,一看见我进来那个小姐就问,说您真要吗?态度不一样了,好像比较自信了,不像对不起我的样子了。我说当然要,我点的菜不要谁要?她说那就上。好家伙,七个服务生排成一行给我上菜,而且那个高档菜馆每个菜都盖着盖,先放到我们面前把这个盖同时揭开,我傻了,你知道那小姐点的什么吗?点了七份汤,她点了七份汤。因为当时我们吃的是个高档的法国菜馆,菜单全是法文,明白吗?我们那个菜单上面,那个小姐点菜时她倒是好心,她帮我省钱来着,菜单我们讲西餐是汤在前面,价钱相对便宜一点,据后来她告诉我她怎么一个点法,她反正就是认识阿拉伯数字,捡便宜点,13579点单数,给我整了七份汤,你说七份汤我怎么喝,咱渴了一人喝俩,总不能喝3.5.当然我还见过更狠的。我有一个学生,男孩谈女朋友,女朋友他们宿舍的女生打牙祭,起哄,那个男孩是刚工作,记者,报社里当记者,说你请我们吃饭吧,那个男孩说请,行啊,请到一个涉外酒店去了。先打了打保龄球,然后吃饭,女孩子就在那儿点,点了半天菜不上来,这个记者嘛,有时候就有点那个,耐不住气,找人家总经理去了,我要的菜为什么没上?总经理找人一查已经上过了,他说活见了鬼了,我们三四个人在那儿坐着,难道我们骗吃吗?没上,盘儿都没有,后来一问,还真上了。你知道点的什么吗?点了四首乐曲。它现场有演奏的,他们这儿他不懂外文,你不点他也演奏,你要点,你点什么给你演奏什么,它就出现点菜的问题了。
所以我跟别人开玩笑,我说你吃西餐也好,吃中餐也好,不认识的菜名没听说的事太多了。金教授我还别说吃西餐,吃中餐有时候你碰到的事,你都干不住。比如我有一次吃到一道菜叫做青龙过江,我觉得这菜挺雅致,那年正好龙年,我说弄一个青龙过江,一上来一根大葱在一个长条碗里,从这头趴那头,然后一盆汤,青龙过江。我还吃过一道菜叫母子重逢,什么呢?一母鸡肚子里一小鸡,母子重逢。还有更狠的,手足情,一个鸡腿、一个猪腿,手足情。俩腿,所以这个玩意你看你都看不出来,所以点菜它有时候有讲究,中餐也好,西餐也好你要省事的话有三招教给你,第一招是什么呢?第一招就是最省事的,你要不懂你紧跟。比如你身边有一个人,比如你觉得金教授挺在行,金教授在边上,金教授点了一个罗宋汤,点了一个里脊,比如烤鱼或者是牛排,然后再点了一个蔬菜色拉,那你最省事,跟他一样,不会出错,你不会出错的,打群架要错咱们一起错,要错大家全都错那就不算错,你要一错你就糊涂了。第二个办法是什么?点套餐。经营型的菜馆里面它都有套餐,套餐不仅搭配合理,而且费用上比较省,对你不了解西餐的特点的人,这个是最省事的,你绝对不出错。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你请人帮助了,你就别客气了,请你周围熟悉的人,长辈、专业人士来帮个忙,你别乱来,否则你弄巧成拙,它点菜有讲究。
另外餐具的使用有讲究,我再讲一个我道听途说的例子,据说是确有其事的。甲午海战之后,当时中国是蒙受屈辱了,兵临城下,满清政府慈禧就派某一个高官到日本去谈事去了,这某高官地位倒挺高,但是大概西餐这个东西很少碰到,不懂餐桌礼仪,他就犯一个错误。西餐的餐具是不能擦的,你别看餐具放在桌子上,放在餐巾边上,它实际上是经过蒸的,蒸煮消毒的,它一般都是你看外国人用的洗碗柜洗碗炉,它是蒸煮的,所以它一般而论,它这个餐具都是很干净的,所以你不能擦,如果你要在主人面前拿餐巾把这餐具擦一下,等于骂他,老子认为这玩意不干净你给我换,你有挑衅之嫌。这往往是两家谈生意,两国关系不好,找事,借题发挥。当时我们派到日本谈事这某高官,吃日本一个高官的请,这俩人是私交,但是两国交兵各为其主,所以在谈判桌上都是据理力争的。中国当时国力不强,吃了败仗,肯定是吃亏了,甲午海战之后谈这个事,我们是有损失的,这个高官他有气,其实他当时不是生气,他习惯动作,往那儿一坐,吃西餐把那刀叉拿过来就擦。对面那日本人就误会了,认为他觉得自己不够朋友,因为两个人是朋友,他就告诉服务生,换。换了一副刀叉我们接着擦,然后换,接着擦,历史记载,如是者七,就是连换七拨。这也是挺出洋相的事。所以有鉴于此,我下面要比较详尽地跟各位来介绍一下相关的西餐礼仪。
首先我来讲一讲西餐的餐序,就是你点菜吃菜的顺序。说实话没有人在场的话你愿意吃什么吃什么,但是比较正规的宴请这个西餐是有餐序的讲究的。大体上分为正餐和便餐两种类别,那么我首先来跟各位说说正餐的讲究。正餐一般来讲,有这么几道菜,第一道菜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头盘或者叫头盆,严格讲这是开胃菜,比如以色拉类为主,有的时候还有什么鹅肝酱,冻子,泥子这样一些东西,但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头盘主要是色拉,这个色拉有很多种,比如有蔬菜色拉,这比较清口的,有海鲜色拉,是比较名贵的,还有什锦色拉,混拌在一起的。除此之外这个头盘还有泥子、冻子之类的东西。所谓泥子我打个比方,很多同志吃肯德基吃过那土豆泥吧,还有一些同志到西餐馆吃过水果泥,把菠萝、苹果、梨给它磨成粘稠状的东西,这个其实在西餐中它也是开胃菜,一般选一种就行了,还有就是冻子,打个比方皮冻以前吃过吧,孩子的果冻你见过吧,西餐有的时候它也把菜给它熬熟了之后做成凝固状,冻子,它也是开胃菜,这是头盆。头盆一大特点比较清淡,比较爽口,帮助你打开胃口做好正餐的准备,所以严格讲它不是菜,就是开始曲,前奏。
正餐西餐第二道,主角就要开始了,如果我们说前面是前奏的话,那下面就是序幕就开始了就是汤。西餐跟广东菜有点相似,是先喝汤的,西餐这个汤也叫做开胃汤,不过这儿说个实话,我个人不明白西餐那汤为什么叫开胃汤,我往往一喝就饱了,可是他们把它叫做开胃汤的。比如有三种类型,红汤、清汤,白汤,红汤我们北京人比较熟了,因为北京人过去比较喜欢吃老莫,莫斯科餐厅吃俄罗斯菜,俄罗斯菜里面那个罗宋汤,就是俄罗斯红菜汤。这是红汤,琼汁,圆白菜,红萝卜,西红柿它在一块儿做的,那种汤它比较酸甜,很多人喜欢喝。还有就是白汤,蘑菇汤,奶油汤,这在法国菜里比较常见的,还有就是清汤,它比较清淡的,汤。
第三,这个西餐吃完了头盆吃完了汤之后,你注意,它都是菜,下面一个就是副菜,叫副菜。它菜分为主菜跟副菜的区别,这个副菜是什么副菜一般是海鲜类的东西,一般叫白肉,你注意我这儿用的词,白肉。白肉是什么,就是鱼肉和鸡肉,因为鱼肉和鸡肉做熟了之后你注意了吗?它是白色的,另外这个副菜吃完了就会是主菜,主菜一般特点是红肉,就是牛肉、羊肉、猪肉,它做熟了之后它是红色的,相对来讲红肉味比较浓,比较厚重,吃了之后耐饥耐饿,而白肉它比较单薄,属于一个过渡的情况。一般来讲,也可以不吃副菜,就是直接上来就吃主菜了。
接下来以后要吃什么呢?就是吃甜品。冰淇淋,水果,干果,坚果,鲜果以及什么各种各样的布丁,炸薯条,三明治,曲奇饼,烤饼这样一些甜品,接下来最后结束曲是什么呢?喝饮料,它一般喝什么饮料呢?我们后面会专门有一讲来谈,它一般要喝咖啡或者喝白兰地酒或者喝红茶,干嘛?化解油腻的,你想想这一大堆东西吃出来,多饱多撑啊,他要喝点什么咖啡、红茶、白兰地这种烈酒之类来化解油腻。这是我讲的是个正餐的顺序。另外还有便餐,便餐就比较简单,便餐一般是工作餐或者自己去点,便餐一般是什么呢?头盆,是要的,色拉类要要一个,汤要,一道主菜,一个甜品,有的时候甜品也可以不要,就是少了,这关于餐序我说一说。
西餐的餐具主要是刀、叉、匙,就是勺子,餐巾,像西餐桌上有些中餐桌常见的东西就没有,比如牙签就没有,湿手巾就没有。因为外国人把吃饭当社交活动,湿手巾你要去擦脸你的妆不就白画了吗?中餐有热毛巾,擦一擦,很多人把汗抹一抹,西餐没这回事。另外没有牙签,我曾经讲过,当众剔牙是一种不文明的举止,破坏别人食欲,对自己来讲比较丑陋,相貌狰狞,对别人来说倒胃口。所以你在西餐桌上别找牙签,更别弄巧成拙拿刀剔牙去。那你也太狠了。
我下面简单说说西餐的餐巾很有讲究。一般来讲你一定要养成一个经验或者习惯,如果你参加正式宴请的话,女主人把餐巾铺在腿上是宴会开始的标志。也就是我跟你讲的餐巾的第一个作用,它可以暗示宴会的开始和结束,我们刚才讲了,西方人讲女士优先,西餐宴会上女主人是第一顺序,女主人不坐,别人是不能坐的,谁要在女主人前面抢坐谁就是一个饿死鬼,女主人把餐巾铺在腿上就说明大家可以开动。倒过来说,女主人要把餐巾放在桌子上了,是宴会结束的标志。你记住了,餐巾在你坐到位置上之后,你只有一个地方放就是铺在腿上,你不能放在别地儿。譬如我们有些国人会犯一个错误,这两年少了,围在脖子上,那是兜兜,没有外人在场的话你坐汽车吃快餐怕弄一脖子,你随便,你蒙到眼睛咱都不管那是捉迷藏,但是你要在国际交往中或者在正式宴会上你把餐巾围在脖子上,你绝对是令人见笑的事。当然我还见过更狠的,有同志怕干杯的时候掉地上,围在腰上,掖在裤腰带上,跟厨师似的。还有更狠的,掖在领口,这都是不对的。餐巾要铺在腿上,一般把它叠成长条形或者叠成三角形铺在腿上,为什么要铺在腿上?铺在腿上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担心你吃饭的时候菜肴、汤汁把你裙子和裤子搞脏了,铺在腿上就是那个菜品它流汁流水的话,顶多是流在餐巾上,保护你服装的整洁,这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
那么出现一个技术性问题,那这个餐巾你要中途离开一下你放哪儿?比如我吃西餐,我吃着吃着的话突然有一个手机电话打进来了,我一看这号码挺重要,不能不接,但是你要在餐桌上一边吃一边接也不太合适。我们曾经讲了,当众接听电话不仅有不尊重别人的嫌疑,而且也不适合现场的一种氛围,人家吃饭,你在哇哩哇啦一说,一看就是比较老土的做法,你要出去打电话,你餐巾放哪儿?请你记住了,一般而论,进餐一半回来还要接着吃,餐巾有一个最标准的做法,放在你座椅的椅面上,此举表示一个含义,占地儿。你就等于告诉在场的其他人,尤其是服务生,我到外面有点事,回来还要继续干,千万别放桌上去,我刚才讲了,女主人要是把餐巾放在桌子上,就是宴会结束的标志,而你外人要把餐巾放桌子上你也等于告诉别人我不吃了。那么那个餐巾它可以擦什么东西呢?它可以沾沾嘴,比如西餐跟中餐不太一样,中餐要炒菜做饭的话调料都放到菜里面去了,我们讲大一统,妈妈给你做饭你爱吃不吃,调料都给你放进去了。西餐一般调料往往是现场搭配根据你口重口轻,什么胡椒、盐,调料汁你自己放,所以它有的时候你吃东西搞不好你嘴是花的,所以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吃饭的时候如果要跟别人交谈的时候要用餐巾先把嘴沾一沾再跟别人说,所以餐巾可以擦嘴,但是不能擦刀叉,也不能擦汗,餐巾的讲法。
另外我再讲讲刀叉,西餐正餐跟快餐不一样,快餐有时候连刀叉都没有吃肯德基你下手了,正餐它一般有刀叉而且不止一副,往往是两三副。一般刀放在你的右手,叉放在你的左手,一般是这边放两三副刀,这边放两三副叉,那么这个西餐的刀叉取用它有讲究的。我告诉你一个最省事的游戏规则,西餐的刀是怎么取呢?吃一道菜换一副刀叉,一般可能会用三副叉子,吃色拉,吃海鲜,吃主菜,所以它一般有三副叉,三副叉你怎么取呢?按照顺序由外侧向内侧取,先拿最外面那一副,最外面那副一般是吃色拉的,然后再拿中间这副,中间这副一般吃海鲜的,最后再拿最里面这一副,最里面这副吃主要菜的,一般带齿,吃牛排的。因为牛排半生不熟,带齿容易切。我也见过有同志不在行的,他乱来。我们有一次请人吃饭,一个女孩子坐我对面,她大概为了显得秀气,刀叉给拿错了。一般你这除了左右手刀叉之外,这个左前方还有一副黄油刀,咖啡匙,喝咖啡的勺子和抹黄油的小刀,像铲子似的,那个女孩大概为了显得秀气,拿这黄油刀切牛排。我们都吃完她还没开张,最后狂剁,一咬牙干到人家桌子上去了,弄人家脖子上去了,这是非常贻笑大方。
那么西餐刀叉的使用有讲究,不管你拿哪副刀叉,一般是左叉右刀。另外西餐在吃菜的过程中它其实有点表演的性质,不像中国人,中国人是吃得爽,西餐是吃东西不太来劲,讲气氛讲氛围,吃气氛的。它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比较秀气,我们称为英国式吃法,英国式吃法是什么呢?大家注意我,它是这样的,他用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左手拿叉,右手拿刀。比如我这个讲义是一块牛排,方的这块牛排放我桌子上吧,它是从左侧开切的,从左侧开切,切下来一块就吃一块,切下来一块就吃一块,如果你要遇到这样的人,你就会知道这是训练有素的人。当然我们也见过260,他比较糊涂,哪容易切他干哪儿,先把四个角干了,还有更狠的,叉起来咬,那就比较让人见笑了。英国人讲绅士风度,他拿着左叉右刀从左侧切,切一块吃一块,切一块吃一块,这是英国式吃法,比较绅士。还有所谓美国式吃法,美国人就比较自然比较散漫一些,他觉得英国人吃法不爽,切一块吃一块他别扭,美国式吃法是什么呢?还是左叉右刀,也是从左侧开切,但是他的特点是什么?先切完,按照你嘴巴的大小,你习惯的情况你把它切完,当然一般相对来讲还是切小点好,你别弄太狠,这么大一块牛排有半斤你就切两块,那我想害你太容易了,你这块牛排刚进嘴,我跟你说,史密斯,请教一个问题,整死你。噎死你。美国式吃法是先把它从左侧向右侧切,切完了之后,右面这个刀就放下来了,然后拿左面的叉子换到右手,用叉子捅而食之,就是不拿刀了,一个手来干。这个有一个差异。
另外我还想跟各位说一条,你吃一半的话,刀叉怎么放有讲究的。正跟中国人吃饭拿筷子指着别人是不礼貌的一样,西餐的刀叉是不能指人的,吃,吃,你要把人家烧烤啊。而且西餐刀叉切的时候有讲究,比如一般的习惯是什么呢?左手和右手肘关节这个地方应该正好夹在腰的两侧,这样控制你的切割的动作,你别大干。有同志,跟木匠似的,好家伙那噪音都让人烦,一般它是控制一个幅度,夹在腰的两侧,当然你要没练过一开始可能还真不灵,练练其实它是找一个支点。你要吃一半的话你总不能拿着刀叉跟别人说话啊,金教授问你一个问题,说吧。还蓖一蓖刀,磨刀霍霍向猪羊。它有一个讲究,你要是跟别人交谈的话,我已经讲西餐它把不认识的人放在一块儿,它重在交际,刀叉要放下来,怎么放,请你注意,在盘子上放成汉字的八字。刀是有讲究的,刀刃朝内,不能朝外,朝外有砍人之嫌,叉子是弓朝上,齿朝下,是这样在盘子上的。这个动作是什么呢?就是告诉服务生和别人,我这个菜没吃完,你别乱放,千万不要把它并排放,你刀叉并排放,刀齿朝内,叉齿朝上,这个放法,这个放法就是不吃了,收掉。我有一次看一个男孩子请一个女孩子吃饭,那个女孩子大概为了跟男朋友表示那种专注,男孩子给她说事,她就把刀叉放在盘子上,并排放,这一并排,服务生过来就收她菜,她还跟人家抢,我还没吃完,她其实是犯了忌了,这是关于刀叉的说法。
另外还有汤匙,就是调羹它也有讲究,一般而论,西餐这个汤匙会有好几份,西餐汤匙好几副你要注意是什么呢?它一般而论,勺子是放在你右手的刀的外侧,它大概会有两把或者三把,一般要两把的话一把是喝汤的,一把是吃甜品的,三把的话还有一把是喝红茶、喝咖啡的。那么你喝西餐的汤也好,喝红茶、喝咖啡也好,你一定要注意那勺子的几个用法,第一它也是要从外侧向内侧取的,先拿离你最远的那个,然后再最近最近这样走,这很好记。第二,勺子是不能含在嘴里的。一般勺子边缘到嘴边这样倒进去的,不像我们是含着,你又不是一个傻小子,月子娃。第三,勺子不用的时候不能在杯子里面立正。我们中餐不是有一个讲究,吃饭的时候那个筷子不能插到米饭上去,一个大活人不是祭祖,你插到米饭上去,人家老人就不高兴。同样的道理,你在外国人家里吃饭,重要宴会上,咖啡也好,红茶也好,一般的汤也好,勺子不能在盘子里面或者杯子里面立正,这是很不好的一个含义,我这儿不说了,因为难以启齿。不用的话让它平躺在盘子上。另外你注意,舀食汤的时候,它这个汤是喝的,一般专业讲法叫吃,你要懂俄语的话你会知道,它是吃汤,它不是喝汤,因为它是一道菜,它怎么吃?不是端起来灌的,重要场合拿勺子舀,你注意我的动作,它是这么舀。你注意我动作,这么舀,勺子到了汤里,向远侧舀起,看出我的动作的意思了吗?看一个侧面,是远侧舀起,你把汤舀起来先往远的地方走,然后转一圈回来,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个汤比较浓,我上次讲,可能是红汤,可能是奶油汤,你要是直接就奔嘴里来,奔身上来,你搞不好弄一身,它向远侧舀起实际上是有一个过渡,万一流出来那汤或者挂的汁,它就会在这个过渡之中跑到桌上去或者跑到碗里去,到你这个位置基本上该滴的就滴光了,它有这样的讲究。所以西餐的餐具,餐巾也好,刀叉也好,调羹也好,它很有讲究。
另外我再强调一下,在西餐餐桌的现场举止交际中,你有三个点你一定要注意。第一个点,就是你交际要注意等距离。什么意思呢?除了对主人夫妇要多说两句话表示关注之外,其他的人你适当地都说两句话,你这帅哥别盯着美女没完,你美女也别只给帅哥捧场。所以有的时候黄豆跟绿豆各对其眼这种事有,可是你得明白那是个公众场合,你别让人家说你这个人太势利,甚至说你色迷迷那就太麻烦了,我们有同志一看一美女就晕了,饭都不吃了就跟人家说,而且给人家献殷勤,献殷勤是你的自由,你不违法,但是你得注意维护风度和形象。所以你这个交际要注意所谓的等距离。周围的人比如你是个男士,你的右边和左边都是女士,你对面都是女士,这仨人你都说句话,你别就盯着左边这个没完,你把周围两个人冷落了,这也不太合适。所以等距离交际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肢体不能够频频晃动。各位,您身边有些人你发现了吗?他喜欢抖,他喜欢晃,椅子都不给你坐正了,来回晃悠,这让人很烦,有心烦意乱之嫌。有同志坐那儿没事,先把手指头给它收拾收拾,掰掰腕,准备决斗。这个不太合适,你腿也别抖,身子也别抖,手也别抖,抖是不太好的动作,肢体晃动在餐桌上是让人心烦意乱的感觉,这个不好。
最后一个关于举止方面我们讲,就是餐具不能发出声音。比如你吃完了饭吃完一道菜下道菜还没来,餐具放下来,有同志拿着没事弹奏鸣曲,敲碗,这就不太合适了,当然这种人很少,一般是孩子才干的事。但是作为我们一个有文明的、有教养的、有风度的现代人,这个在餐桌举止上你要好自为之。
我讲的三点,等距离,肢体不抖动,还有餐具不能发出声音,应该是我们在西餐就餐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一个我还要跟你强调一下,西餐跟中餐的宴会一样,它都是重在交际,所以有鉴于此,你一定要注意在交际圈里选择对象,选择话题这样的问题上你要注意。譬如一般你去参加比较重要的西餐宴会,有两个人你是不能绕过去的,一定要跟他打个招呼问候一下,是谁呢?主人和主宾。因为人家是宴会上的主角,有些大型宴会主人跟主宾可能比较忙,但是出于礼貌你要致意一次。当然你也别独霸江山,比如这儿几百口子,都来参加婚礼的,你就盯着人家新郎新娘没完不给别人交流的机会这个也不太合适,但是你不要忘了,向对方致意问候这是人之常情,这是第一你必须交际的。
第二你必须交际的就是你身边的人,你邻座,这个你是不能越过去的。主人把你的位置排在那儿就是想让你跟他交际,你对人家爱搭不爱理,一问三不知,绝对不正眼去看人家一下,这是非常不合适的。第三就是你的所谓意中人,就是你想交际你想认识的人。别有的人我想跟他进行业务的关系,或者有的人我想向他请教,还有的人我就看他顺眼,想交这个朋友,就是你想结交的人,你注意,你想结交的人你去跟他认识,你最好采用一种有效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以后还会讲,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请人引见。就是找一个人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西方人一个习惯。比如举个例子,你在我们演播室里听金教授现场礼仪讲座,你想向金教授请教一个问题,金教授可能很忙,中间要休息,他要喘口气,下了课他就颠儿了,走掉了,那你要向金教授请教一个问题,你要真是想把这个事做好了,我给你一个建议,就是你给我们那个主持人容小姐。你跟她说,说容老师,我想向金教授请教一个问题,您帮我跟金教授说一下吧。她要跟我说,她跟我比较熟,说实话她的面子我是不驳的,一般这个事就必须容易搞定。找个传话的,给带话的,这种事就比较好,就是交际需要铺垫,你别直接上去了,金教授认识一下,金教授不知道你是谁。你跟她说清楚你是谁,她过来跟我一说,我们就比较方便。
所以这个关于社交它是有套数的,尤其是在国际交往中,面对外国人的时候,这点要注意。当然,吃西餐跟吃中餐一样,就是要吃好,吃饱,同时要不失风度,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这是我讲的关于西餐礼仪,谢谢各位。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第二篇:西餐礼仪-金正昆
西餐礼仪-金正昆
西餐礼仪涉及的方面:
进餐的顺序(吃一道上一道)
餐桌上的举止(手不能放桌子上,男女交叉排列,两只手要放在台上)
餐桌上的交际
点菜技巧:
向别人学(跟他一样)
点套餐
请别人帮忙
餐具的使用(不能擦餐具,你要是擦餐具等于说餐具不干净)
西餐的餐序:
正餐:头盘(开胃菜)、汤、副菜(鱼肉、鸡肉)、主菜(牛肉、羊肉、猪肉)、甜品(水果)、饮料
便餐:头盘(开胃菜)、汤、一道主菜(牛肉、羊肉、猪肉)、一个甜品(水果)也可以不要
西餐的餐具:
刀
叉
餐巾
西餐餐巾的使用:
女主人把餐巾扑在腿上是宴会开始的标志,女主人不坐别人是不能坐的。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是宴会结束的标志,餐巾只能放腿上,你还要回来把餐巾放在你坐的椅子上,放桌上等于告诉别人我不吃了。可以擦嘴但是不能擦刀叉,不能擦汗。
西餐刀叉的使用:
左手叉右手刀(吃一道菜换一副刀叉),按照顺序由外侧向内侧取。最外边一般吃色拉;中间一般吃海鲜;最里边那副一般是吃主菜,带齿的是吃牛排,从左侧开始切(不能拿容易切切哪儿)英国是吃法:切一块吃一块,美国式吃法:先把它切完再吃。刀叉的放置有讲究:
西餐刀叉不能指人,切食物弧度不能太大,说话时,不要拿着刀,摆成八字形放在盘子上,刀刃朝内,叉齿朝下(编排放刀刃朝外,叉齿朝上等于说我不吃了)。谈食调羹的使用:
勺子一般放在右手刀的外侧,两把一把喝汤,一把吃甜品,三把还有一把是喝红茶 从外侧向内侧取
调羹不能含在嘴里,把汤倒进嘴里,勺子不用时不能立在杯里,西餐中的举止:
交际要注意等距离(要和每个人都说话)
肢体不能频频晃动
餐具不发出声音
一盘菜吃完了,下一道菜没上那么把刀叉放下。
西餐中的交际:
一定要和主人、主宾人打招呼,想认识的人可以找朋友介绍。
吃饭时不要当众接电话。
第三篇:金正昆谈礼仪
第一节 礼仪就在你身边
礼的含义:尊重。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礼者敬人。但是光说尊重有时候没用,你心里想什么你得善于表达,它需要形式。你得会说话,你得有眼色,你得把这活儿做地道了。仪的含义:表达尊重的形式。就是恰到好处的向别人表达尊重的形式。
人际交往你要尊重交往对象就要使用尊称,而且尊重的一般技巧:就高不就低。
你要尊重别人,你就要表现出来。否则你说什么叫尊重?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
打电话时谁先挂?地位高者先挂。
职业道德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和上司通话,上司先挂;和上级机关通话,上级机关先挂;现在我们国家和政府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和政府公务员的打电话,群众先挂;现在在商务交往中讲客户是上帝,服务行业、企事业单位和客户通话,客户先挂。
现代礼仪的内涵:
一、礼仪是交往的艺术。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来而不往非礼也。
二、礼仪是沟通的技巧。
三、礼仪是行为规范。是待人接物的标准化做法。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规范也是展示于细节的。
出入电梯的标准顺序,主人和客人该怎么走?主人是先进先出还是后进后出?标准做法:陪同人员先进后出。原因:1.安全。2.方便。
夏天流行的露脚趾露脚跟的凉鞋,穿的场合是有要求的。上班的时候特别是穿制服的时候,是不适合的。即使平常穿这样的凉鞋,也不能穿袜子。
穿西装的最高水准要求是什么?
三色原则:全身颜色在三种之内。包括上衣、下衣、鞋袜、衬衫、领带。
三一律:鞋子、腰带、公文包一个颜色,首选黑色。现代礼仪有哪些分类?
政务礼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时,为政府服务时进行的礼仪。
商务礼仪。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在商务交往中所讲究的礼仪。服务礼仪。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工作中所讲的礼仪。
社交礼仪。工作之余的公众场合,迎来交往、私人交往的礼仪。国际礼仪。是中国人和外国人打交道时所讲的礼仪。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究竟何时要讲礼仪? 初次交往。
因公交往。两国交兵,各为其主。公事公办,有助于拉开距离。所以跟外单位外行业人打交道时,即便是熟人也要讲礼仪.涉外交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西方,菊花死人专用,他们把它叫做妖花,叫葬礼之花。
要客明星在公众场合讲究什么:男人看表、女人看包。一般人在公众场合讲究什么:女人看头、男人看腰。女人看头看什么呢?首先看发型,其次看化妆。注重个人形象的女性,对发型都比较介意。有社交经验的女人知道,在重要场合是要化妆,这是基本礼貌。化妆是对交往对象和对别人的尊重。男人看腰是看什么?重要的场合,有地位和有身份的男人,比较讲游戏规则的男人,腰带上面挂不挂别的东西。有地位有身份的男人,腰上是不挂任何东西的。
学习礼仪注重的三个基本理念: 一是尊重为本。礼者敬人也。礼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尊重。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
二是善于表达。和外人打交道,一定要恰到好处地把你的尊重和友善去表达出来。
三是形式规范。讲不讲规范是你个人素质问题,懂不懂规范是你教养和修养的问题。
第二节 人际交往法则
人际交往的白金法则:人际交往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到,交往对象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在合法的条件下满足对方什么。(交往行为要合法,交往以对方为中心)比如请客吃饭,要问被请的人不吃什么?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处理人际关系要注意:
一是互动,即换位思考。和外人打交道,聊天最佳的话题,就是对方所擅长的话题。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二是有效沟通。怎样实现?
1.看对象讲规矩。西方人有个习惯,喜欢恭维异性。遇到别人夸你漂亮,你怎么回答?应该落落大方,看着对方眼睛,说谢谢。这等于说明我见过世面,同时传递一个信息:谁怕谁?女性跟男性相处,保护自己的最好的办法,落落大方啊。因为人天性中有欺软怕硬的一面。你要大方的话你吃亏的概率就低。
2.了解人尊重人。尊重的前提是了解。了解人才有尊重可言。比如请人吃饭,哪个问题是最重要的?没经验的问您爱吃什么,您想吃什么?您爱吃川菜还是粤菜?有社交经验的人第一次请外人吃饭时,最得体的做法是您不能吃什么?因为有民族禁忌、宗教禁忌、职业禁忌和纯粹的个人禁忌。比如穆斯林不吃动物的血液,西方人不吃动物的头和脚,满族人不吃狗肉。
如何学习白金法则?两个问题最重要:
一是摆正位置。服务就是为别人工作,有求必应不厌其烦。现代管理中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执行力。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令行禁止,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完善管理的基本要求。我们有些同志有一个错误,他认为谁也不对,比如在企业,他认为董事长是个笨蛋,总经理是个饭桶,部门经理是个马屁精,他不懂换位思考。你不当董事长,你知道董事长在想什么吗?你不当总经理,你知道总经理决策时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要求吗?我们讲了解人尊重人。你和别人打交道,你要不懂得换位思考,你怎么知道人家对人家错呢?人家考虑问题决策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当爸爸的得像爸爸,当孩子的得像孩子,当上级的得像上级,当下属的得像下属,干什么说什么,干什么做什么,干什么像什么,恪尽职守。
二是端正态度。你要做多大的事,就要承担多大的压力。昨天过去了,没有必要再烦。李白讲昨日之事不可追。大丈夫者拿得起放得下。你炒股呢看走眼了,你追女孩子没追上,你考大学就差半分就没被录取,你劳而无功了,这种事儿它过去了就过去了。是没有必要烦的。人生最大的智慧是理智的放弃。拿得起放得下那叫助力,拿得起放不下那叫压力。明天没有到来,暂时烦不着。不是说不要计划,不是说不要宏伟蓝图,而是说没有必要杞人无事忧天倾。社会心理学指出,人生的很多忧虑是自己妄想的。现在正在度过,不能烦。现在是我唯一能够控制的时间,今天烦了它也是这样过,不烦它还是这样过,那我为什么要烦呢?不要拿自己折磨别人。不要拿别人折磨自己。
第三节
仪表礼仪
美国学者布吉林教授等人提出3A法则,它的基本含义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成为受欢迎的人,就必须善于向交往对象表达善良、尊重、友善之意。(在日常交往中,尤其是和外人打交道中需要注意的法则。)3A法则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Accept:接受对方。不接受别人犯一个什么错误?自以为是。他用自己的经验去看别人,对人刻薄,说难听点就是嚣张放肆、目中无人。接受对方的要点:接受交往对象,接受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接受交往对象的交际礼仪。要成为受欢迎的人,对人不能吹毛求疵,对人不能过分刻薄,尤其不能拿自己的经验去勉强别人。
礼仪,尤其是国际礼仪,实际上就是个游戏规则,说大点它就是个交通规则,到国际社会你去跟别人打交道,就跟那开车上路一样,到那个路上你就得遵守交规。入国而问境,入乡而随俗。
Appreciate:重视对方。这是接受的进一步发展。是欣赏的重视。接受名片的时候一定要看,看完一般要毕恭毕敬的放在上衣口袋,而不是裤子口袋或者其他地方。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Admire:赞美对方。欣赏地肯定对方。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从来都是一个虚心的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肯定别人实际上等于肯定自己。赞美对方要实事求是,肯定、赞美的是对方该赞美的地方。赞美对方,要赞美别人的长处。
仪表者,外观也。一个人的仪表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静态的,比如高矮胖瘦,年龄状态等。二是动态的,即举止和表情。
仪表礼仪把握的原则是什么?整洁、自然、互动。(职业化微笑一般要求露出六颗牙齿。)仪表礼仪需要注意的要点: 容貌的修饰;化妆;举止;表情。
(一)容貌的修饰:
发型、面部、口部、手部。发型的修饰要注意整洁规范、长度适中、款式适合自己。重要工作场合,男同志头发不能剃光,也不能太长,前发不附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同志在工作场合或重要场合,头发不要让它自然而然披散过肩,长发不过肩。如果要留长发,最好让它束起来,编起辫子或用发箍把它收拾收拾,不要随意散开。一个女人一头飘逸的长发极富女人的魅力,那是年轻女人的标志。你这儿若无其事地一甩,没准就把附近的兄弟给弄晕了,那叫搔首弄姿,搞不好人家说你是不正当竞争手段。工作场合发型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公司企业国家公务员一般要求庄重保守,不能过分时尚。面部的修饰,除了整洁之外,避免面部多余的毛发。第一胡子,第二鼻毛和耳毛。
(二)化妆:
化妆就是使用化妆品进行自我修饰。
礼仪中的化妆有:1.美容,包括唇彩、指甲油、胭脂、睫毛膏等等。2.美发。3.护肤。4.除味。比如香水、香粉、爽口液等。
化妆的基本礼仪:
一是化妆要自然。比如你涂香水,没必要搞太浓,交际圈一米两米以内能感觉到芬芳就可以了。用的过量会让别人产生弄巧成拙的感觉,让人家怀疑此人必有狐臭。不然干嘛这么香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化妆的基本要求是自然。在工作场合,对职业妇女是有化妆要求的,特别是酒店、商场、餐馆这样一些部门,基本要求是八个字:化妆上岗、淡妆上岗。淡妆的要求使化妆之后自然而然没有痕迹。
二是化妆要协调。用的化妆品可能的情况下要成一系列。各个部位要协调,比如你用甲彩,它的颜色可能的话最好跟唇彩是一个颜色。如果脚趾甲也涂指甲油了,那也要跟脚趾甲油一个颜色。还要跟服饰去协调。比如夏天,有的女同志内衣外穿,内衣外面罩一个套装,或者套裙的上衣,或者穿漂亮的那种真丝的亚麻的衬衫,如果围围巾或者内衣外穿,那么颜色最好跟唇彩的颜色一致。
三是化妆要避人。化妆也好,收拾自己也好,不要当众表演。化妆是一种个人隐私行为,你在别人面前表演,有引人注目之嫌。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聪明的女人不再别人面前换衣服、穿袜子、捯饬自己,老公也包括在内,他也是外人,该见外还要见外,距离产生美感。
(三)举止动作:
一个人的举止动作,实际上是教养、风度和魅力的问题。风度就是一个人优雅的举止,魅力就是一个人的美妙的自然的造型。大气、自然,耐人寻味,就富有魅力。譬如你坐在别人面前的时候,如果你是个女同志,穿着裙子,就要避免三个不美妙的造型:第一不能够双腿叉开而站。坐在别人对面的时候就要自然而然地并拢。一个有教养的女同志,不管穿着裙子还是穿着裤子,不能当众蹲下来,尤其在外人面前。万不得已蹲,要采取跪姿或者背对别人的姿势。
举止的基本要点: 一是美观。
二是规范。穿裙子的女同志上下轿车,首先是背对车门先坐下去,然后把并拢的两条腿收进去。不是一条腿进去,这样容易走光,司机在那儿看着呢,人有没有上来。下车,车门打开后,双腿并拢两个脚首先着地,然后人再慢慢移出去,否则一个脚探出去头在拱出去,这个姿势不好看,而且很麻烦。
三是互动。所作所为要产生良好预期的结果,要被交往对象理解和接受。握手的习惯动作,一般用右手,不用左手,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握手的时候谁先伸手谁后伸手有讲究。地位高者先伸手,比如下级和上级在一起,上级先伸手;晚辈和长辈在一起,长辈先伸手;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女人先伸手。比如我介绍,这位是王先生,这位是李小姐,后介绍这位李小姐是地位高的,那么李小姐愿意跟王先生多说两句话,李小姐就会伸手:你好,我叫李丽。她可以自报家门说自己什么单位的。她要不想认识这位王先生,那么她给王先生点点头就行了。那王先生就会适可而止。比如主人和客人握手,伸手的前后次序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客人到达的时候,主人应该先伸手,表示欢迎的意思。但是客人走的时候,是客人先伸手,意思是您留步。
(四)表情:
有眼神、笑容、面部肌肉的动作组成。最重要的是通过眼神和笑容展现的。眼神要注意目中有人。在日常交往中,要养成注视对方的习惯。看人的角度:看什么部位、看的时间长短、在什么方向去看别人?一般情况下,近距离交谈,一米、两米这样的距离,看对方的眼睛或者头部,特别当你面对异性的时候,要养成习惯,通常不看中间,尤其不看下边,否则人家说你色眯眯。一般而言,上电梯,公用电梯人比较多的时候,进去之后面对周围的电梯壁,或者脸朝里,别看人家。看别人的时间也有讲究,一眼不看绝对失礼,长时间看个不停也不行。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你和一个人交流的时候,比如俩人坐在一块儿聊天,看对方的时间应该在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比较好。笑也是有分寸的,各种笑适用对象也是不同的。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该笑的不笑。
仪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讲究表里如一,徒有其表是不行的。但是只有内心的善和美,而没有外在的美的表现,也是不行的。宏观来讲,仪表礼仪要自然、要规范、要协调、要美观。
第四节 服饰礼仪
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的教养、品味、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
打领带时最重要的礼仪问题是什么?
穿套装的时候不打领带是不行的。不穿套装的时候大可不必打领带。穿短袖衬衫打领带是没必要的,是不伦不类的。短袖衬衫属于休闲装,严格意义上讲跟背心差不多,跟裤头差不多。
领带的打法有讲究。如果不穿套装制服,最好不要打一拉得领带。两个细节注意一下:一是领带的打法(男人的酒窝——领带质量好的一个象征),二是是否用领带夹(两种人用领带夹:一是穿制服的人才用领带夹,另一种是大人物领导人大老板打领带夹。一般人没必要用)。
服饰礼仪中的穿衣打扮?
服的礼仪。服装的供能:功能实用,表示地位和身份,表示审美。衣服的礼仪:
一、要符合身份。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老人像老人,孩子像孩子。不能说60岁老人穿个童装,那是蜡笔小新。裙子一般就是女人穿的,英国苏格兰地区也穿裙子,男人一般是不穿的。男女之别、长幼之别、职业之别、身份之别,国际社会上还要加上民族之别。
二、要扬长避短。如果脖子比较短,就不穿高领衫,要穿U领或者V领的服装,露出一段胸部,冒充脖子,穿一高领衫就没有脖子了。腿长的比较粗短,比较困难,那就尽量不穿超短裙,否则别人一看,那也叫腿?
三、要区分场合。穿着打扮面临一个问题,一个人面对的场合多种多样。很多人有这样一个问题,穿着打扮不分场合。有些同志在上班场合穿的非常随意,比如拖鞋式凉鞋,露脚趾凉鞋,露脐装、超短裙、跨栏背心都穿进来了,这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工作场合你就是要穿套装制服,表示郑重其事、统一划
一、严肃严谨。倒过来说,还有同志犯另一个错误,不该讲究的时候讲究,逛八达岭去了,游颐和园了,西服革履、套装套裙,有意思吗?没有意思。你穿高跟鞋爬长城,你上的去下不来啊。着装有三大场合:一是办公场合。基本要求是庄重保守,要穿套装、套裙、制服,没有的话要穿长袖衬衫、长裤、长裙。办公场合穿时装穿休闲装非常不合适。二是社交场合。比如宴会、舞会、音乐会、聚会、串门,这是典型的社交。基本要求:时尚个性。穿时装、穿礼服、穿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最不该穿的是制服套装。三是休闲场合。工作之余个人活动的时间。比如在家睡觉、健身运动、观光游览、逛街购物。基本要求是舒适自然。
四、要遵守常规。穿西装和穿套裙的规则。西装上衣下面的两个口袋是不能放东西的,聪明的人西装买来后口袋的线都不拆开的,避免放东西。穿西装最重要的规则,三个三原则。第一个三,三色原则。穿西装的时候,全身的颜色不能多于三种。第二个三,三一定律,重要场合鞋子腰带公文包一个颜色,首选黑色。男人强调的是细节。女人穿流行,男人穿品牌。一个男人会不会穿,看三一定律。第三个三,三个错误,袖子上的商标没拆;非常重要的场合尤其国际交往穿夹克穿衬衫没穿外套打领带;白色袜子和尼龙丝袜不和西装搭配。
职业场合着装的禁忌,有六忌:
1.过分杂乱。比如凤凰头扫帚脚,男同志穿西装配一双布鞋,女同志穿很高档的套裙穿光脚丫的露脚凉鞋。穿套装穿套裙时要穿制式皮鞋,男的指系带的黑皮鞋,女的指黑色的高跟、半高跟的船型皮鞋。
2.过分鲜艳。制服、套装要遵守三色原则,男女都要遵守。重要场合制服套装尽量是不要图案的,或者是规范的几何图案。
3.过分暴露。一般重要场合讲这样几个不露,第一不暴露胸部,第二不暴露肩部,即不穿无袖装。时装社交装休闲装可以穿无袖装,但是工作装不能穿无袖装,容易露出腋毛,甚至内衣。有的女同志不注意,跟你打招呼,腋窝下露出一撮灿烂的腋毛,随风飘摇,不够正式。第三不暴露腰部,不暴露背部,不暴露脚趾,不暴露脚跟。
4.过分透视。重要场合注意,内衣不能让别人透过外衣看到,什么颜色的,什么款式的,是长的还是短的,有没有图案,这都是非常不礼貌的。5.过分短小。6.过分紧身。
服饰礼仪中的饰物佩戴?
在比较重要的场合,身上的装饰比较重要。一种是实用性质的,比如男同志的手表、钢表、打火机。更多的是装饰性质的,比如女同志的耳环,胸针,脚链。你说带个耳环,能让女同志听得更清楚?带个脚链能够减肥?没有实用性质,都是装饰性质的。
饰物佩戴注意的礼仪:
一、以少为佳。就首饰来讲,女同志一般场合身上的首饰三种之内是最好的,每一种不多于两件是最正规的。你像耳环你可以带一对,手镯你也可以带一对。你多于三种有弄巧成拙之感。当然有人可以例外,比如新娘。
二、同质同色。色彩和款式要协调。譬如,我要带一个黄金的胸针,穿旗袍参加舞会,那么项链手镯首选黄金,如果戴眼镜,那么金丝边的眼睛跟胸针就更配了。那么我带白金戒指,我的项链首选白金,没有白金我戴白银,没有白银我戴不锈钢的,它顶多重点,但它还是协调的。
三、符合习俗。入国而问境,入乡而随俗。我们老祖宗有个习惯,规定戒指戴在左手上,因为右手一般干活,容易碰撞、磨损、丢失。左手戴在不同的手指上也是有不同的含义的。老祖宗讲究拇指不带,拇指带顶针;食指带表示求爱,没对象想找;中指带表示正在热恋,在谈着;无名指戴表示结婚或者订婚,名花有主;小拇指带表示独身,一辈子单干。
四、注意搭配。要和服装和谐,要和其他首饰和谐。比如戴了一个真材实料的高档钻戒,配时装最好了,至少它会相得益彰。你穿一牛仔裤,你穿一乞丐装,戴一钻戒,我们怀疑那是玻璃渣子。如果戴薄纱手套,如果你带戒指,戒指戴在手套里面还是外面?穿连裤袜,脚链戴在袜子里面还是外面?戴薄纱手套的时候,标准化做法是戒指戴在手套里面(除了新娘)。新娘戴上,表示咱嫁了,有规矩了。戒指者,戒其行止,有约束之嫌。一般人戴在手套外面有招摇之嫌,夸张了。穿丝袜的时候,脚链戴在丝袜的外面。谁带脚链?腿长的漂亮,走路的样子好看的。那脚链上有铃有穗的。穿制服、穿套装套裙的时候不戴脚链,上班提供的是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训练有素的质量,不是漂亮的造型和优美的大腿。但是社交场合另外一回事啊,社交场合要的就是漂亮。你那个脚链在袜子外面晃啊,等于告诉人家,瞧一瞧,看一看,咱真漂亮,咱来了。你把它戴在丝袜里面行吗?那叫静脉曲张,看不见。
第五节
握手的礼仪
相见礼仪的区别:
中外有别。目前在国际社会,最通行的相见礼是拥抱,还有亲吻。而中国人一般不玩这套。
外外有别。百里不同俗。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比如美国对拥抱有时候能接受,亲吻一般情况下不太接受。阿拉伯世界比较通行的礼节是按胸礼。中国古代流行拱手礼。韩国、朝鲜、日本鞠躬礼比较流行。欧美的亲吻礼,一般是象征性的,亲什么地方有讲究。一般长辈亲晚辈亲额头,晚辈亲长辈找下巴,平辈人之间一般是贴面颊或者吻面颊,异性之间吻面颊,同性之间贴面颊,即便是吻,也是象征性的,若即若离的空想,不是真的上去嘬你一口。在国际社会,尤其是欧洲传统国家里,流行一个礼节叫做吻手礼。谁吻谁的手?一般是男人吻女人的手。女性受礼者一般是成年妇女,已婚妇女,是女人而不是女孩儿。吻手礼是欧洲中世纪流行下来的骑士向贵妇献殷勤的礼节。吻手的地点有讲究,一般是在室内,有屋顶的房间之内,宴会、舞会、音乐会,马路上没有这套。吻手的部位有讲究,手背这块,象征性接触,不能吧唧吧唧向上啃。
今古有别。场合有别。
握手礼仪的讲究
一、握手的场合。一般来讲有三大场合。第一,见面或者告别。第二,表示祝贺或者慰问。第三,表示尊重。
二、伸手的先后顺序。介绍双方的时候标准法做法,客人有优先知情权,位高者居后。那么握手时谁先伸手呢?恰恰相反,位高者居前,它正规场合。但是它身份不同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你是个女孩子,你现在职务低,你是公关经理,我是董事长,现在两个单位商务交往,不用说我董事长地位高。但是如果是社交场合,下班了大家在一起玩,不讲职务不讲头衔的,那这个女孩子地位高,尊重妇女是一种教养。握手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家里,宾主握手。一个人和多人握手的时候,该注意什么顺序呢?由尊而卑,由近而远,顺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在宴请上一般也采用这种规则。主人敬酒一般先右,右一般都为主宾,然后顺时针方向左
一、左
二、左三,转一圈。只有少数情况,比如运动会入场,是古希腊的传统,逆时针;轿车在酒店大堂停车,也是逆时针上来的,是因为交通规则的原因;追悼会或者遗体告别也是逆时针。
三、握手的手位。一般标准化的手位,应该是手掌与地面垂直,指尖应该稍稍向下,实际上是向侧下方伸出,手掌垂直于地面,五指后面四指并拢,拇指适当张开,这是标准姿势。两种手位不可取。第一种手位,掌心向下,往往给别人一种傲慢的感觉,自认为是大人物,俯视芸芸众生。这也很少见到,只有交警指挥交通的时候。另一种掌位,就是掌心向上。一般性情况下掌心向上是表示谦恭,但是一般情况下也别这么伸。
四、握手的力度和时间。两个手握手,专业讲法叫手套式握手,又叫外交家握手,就是别人伸出一只手你上两只,除非表示故友重逢、认真慰问、热情祝贺,熟人之间、密切关系的人搞这套,外人不来,尤其异性不来。一般而言,最佳的时间是3到5秒,别一碰你就跑,好像人家是一电烙铁。除非是表示鼓励、慰问和热情,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但是绝对也不要超过30秒。一般而论,握手不能握的太少,应该是两个手掌相握稍微用力,时间控制在3到5秒,最长不能超过30秒。职业外交官一般强调握力在两公斤左右最佳。
五、握手时要寒暄。在社交场合尤其是正规场合,特别是当你对外人的时候,握手时寒暄有以下两大要点是绝对不能缺少的。第一是要说话,不能默默无语,惟有泪千行,那是慰问逝者的遗孀。比如第一次见面要说欢迎欢迎,久仰久仰,或者说你好,老朋友见面要说别来无恙,告别之时要说一路平安。第二要以表情进行配合。你的表情要自然,热情。当然追悼会的时候你别去微笑,但是要自然一些总比较好。和任何人握手时,必须同时双眼注视对方的双眼,千万不要东张西望。否则你还不如不握。
握手礼仪的禁忌:
1.心不在焉。不看着对方,不吭气,表情呆板。
2.伸出左手。很多国家,像新马泰,穆斯林,阿拉伯人,印度人,左右两手各有分工。右手一般干清洁友善之事,比如抓饭吃,比如递送物品,行使礼节。左手一般干所谓的不洁之事,沐浴更衣、卫生间方便,所以你把左手伸出去给人家握手,等于把一只臭手,一只魔爪伸向别人。在英语中,左撇子有骂人之意,英语中右为尊。
3.戴着手套。女人带的薄纱手套可以不摘,其他的一定要摘。4.交叉握手。
第六节
介绍礼仪
介绍是一个桥梁,交际意在说明情况。什么是介绍呢?介绍就是向外人说明情况。
介绍的分类:自我介绍、介绍他人、集体介绍、业务介绍。
做介绍要注意的要点:
介绍的时机。包括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场合。介绍的主角。地位低的人需要首先向地位高的人说明情况。介绍的表达方式。该说的不说,不行;不该说的废话累牍也不行。
人际交往中的自我介绍 什么情况下做自我介绍? 两种情况:
一是想了解对方情况之时。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来而不往非礼也。举个例子,在舞场上,在宴会桌上,想认识一个异性,或者想认识一个长辈,你上去愣头愣脑的问人家:你是谁啊?你认识我吗?这都是不礼貌的或比较唐突的。你足够聪明的话,你上去会做自我介绍,很高兴跟您认识,我是XXX,不知道您在哪儿高就?先把自己情况说了,然后再问人家。绝大多数情况下,你把自己情况一介绍,对方就会跟你合作了。对方一般会明白这个道理,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把你情况介绍半天,对方来一句:知道了。这是不可能的事。
二是想向别人说明自己情况之时。
介绍自己的顺序?介绍的标准化顺序是位低者先行。就是地位低的人先做介绍。一般的游戏规则,主人和客人在一起,主人先做介绍,长辈和晚辈在一起,晚辈先做介绍,男士和女士在一块,男士先做介绍,地位低的和地位高的人在一起,地位低的人先做介绍。但是这个规则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所以灵活运用掌握即可,不可教条死板,硬扛。
需要辅助工具和人员。辅助工具就是名片。名片是社交的介绍信,是社交的联谊卡,是现代人社交的必备,它能言人之不能言。有社交经验的人,应该先递名片。有些自己不太适合讲的话,名片和辅助人员都能替你说。
自我介绍的时间?对方比较专注时;没有外人在场时;周围环境幽静时;在较为正式的场合。这四个时机会更好;时间不要太长,长话短说,废话别说,没话别讲,不要把自己的名字掰过来翻过去捯饬,不要怀疑别人的智商。
自我介绍的内容?三种模式:
一是寒暄式,又叫应酬式。面对泛泛之交,不得不做介绍,但又不想跟对方深交。内容只有一项,即你的姓名。当你在社交场合,别人做自我介绍时,只报了名字,而没说单位什么什么的,千万别宜将胜勇追穷寇了。人家要只报了名字,没说单位没说头衔没说电话之类的,实际上人家还是跟你有点见外的。
二是公务式。公务介绍四要素,一个都不能少:1.单位。2.部门。3.职务。4.姓名。别挤牙膏,尽可能一次性说全说详细。
三是社交式。包括:自己的姓名,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籍贯,自己的偏好,共同的熟人。
自我介绍的缩略语使用?要养成习惯,第一次要使用全称,第二次才能缩略。
为他人做介绍的要点: 谁来当介绍人?
第一,家里来了客人,社交的场合,宴会舞会家里聚会,一般是女主人。
第二,一般性公务活动,是以下几种人:专业人士。比如你到公司企业机关去,办公室主任、领导的秘书、前台接待、礼仪先生、公关人员。
第三,对口人员。什么叫对口人员?我这个外人去找的就是你,你就是对口人员。在向外人介绍的时候就应该是你。
第四,来了贵宾的话,一般由东道主一方职务最高者出面介绍。礼仪上叫规格对等。
介绍的顺序?面对嘉宾和主人,先介绍谁,后介绍谁?标准化做法是先介绍主人。为什么?因为客人有优先知情权。比如邀请嘉宾授课,那么主人一方都知道邀请的是谁,但是受邀嘉宾对于前来迎接的人并不认识,你就要先给我排个序,这个王主任、这是宋副主任、这是小马,而这个时候你介绍不介绍我不重要,因为主人一方的人都知道,我就是那个受邀嘉宾。如果你上来就介绍我是谁谁谁,那我只好看着他们三个人傻笑,心里想谁是老大啊?我很尴尬。介绍晚辈和长辈,一般要先介绍晚辈,介绍上级和下级,一般要先介绍下级,介绍主人和客人,一般要先介绍主人,介绍职务低和职务高的一方,一般要先介绍职务低的人。当然,如果其中一方不止一个人的话,介绍某一方的话,顺序是由高而低的,王主任、宋副主任、小马;介绍双方的话,应该先介绍地位低的一方。
集体介绍和业务介绍
集体介绍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集体和集体时,先介绍地位低的一方,地位低的一方一般都是东道主,地位高的一方一般都是客人,这是规则。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集体和个人,这时候规则就是把个人介绍给集体,先集体后个人,因为个人比集体人少,地位低啊。你比如你到清华大学作报告,下面做了500个教授,就介绍你个人就行了,你不可能把500个教授全叫起来给我介绍啊。
业务介绍要把握时机,见机行事,当别人有兴趣的时候再进行介绍。要讲究方式,一般来说有四句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诚实无欺。不要诋毁他人。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第七节
礼品礼仪
关于礼品的两大问题:一是礼品的定位。在日常交往中需要礼品吗?二是礼品的选择。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礼品?
礼品的定位
17世纪西班牙礼仪专家伊丽莎白:礼品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人和人打交道,礼品是什么位置呢?是纪念品(私人交往)。企业和企业打交道,礼品是什么位置呢?是宣传品(公务交往)。你送给别人的礼品,那应该是对方所需要的。当然,这有个量力而行的问题,还有个合情合理合法的问题,不是说要什么就给什么。你送的礼物,不应该是对方厌恶的或者拒绝的。
该怎样选择礼品?
你给被人送礼品,至少有这么一条吧?人无我有,这个可能比较好。强调礼品的独特性。比如中秋节流行送月饼,那人家送了你就别再送了。有时候我们都有体会,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有的东西可以开专卖了,没意思了。说难听点,你的成本和效益来讲就比较差了,人家可能记不住你,不稀罕你了。交往以对方为中心,这点必须要牢记。回家要记得给爹妈带个小礼物,不一定非要很贵重,但是要有你的心意。挑选礼物就要换位思考了,站在爹妈角度去思考。人都有自我呈现的需要,都有被人肯定的欲望。你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是要通过别人的肯定来换取自己内心的更饱满的体验的。你的快乐,你的幸福,乃至你的不幸,实际上往往是人家说什么你就当什么。所以,挑选的小礼物,要能够让父母用得到,而且能被别人看到夸到。老人要的就是妻贤子孝、家庭和谐,这是老人最成功的一种感觉。包子有肉有时候还真得放在褶子上。
礼品赠送的5W原则
Who 送给谁:比如我交往对象是一个男同志,他刚刚结婚还没有孩子或者还在谈恋爱,那么送的礼品一般应该是女孩子喜欢的礼品。这叫假道于人。如果他们有孩子了,那么就以小朋友为受众对象。如果有老人,那么就以老人为对象。
What 送什么:第一考虑赠送礼品的时尚性,时效性。送的应该是现在此时此刻比较流行的。第二考虑礼品的独特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第三考虑礼品的便携性。容易携带。
Where 在什么地方送:公务交往的礼品,一般应该在办公地点送,以示郑重其事,公事公办。私人往来的礼品,一定要在私人交往的地方送,以示公私有别。
When 在什么时间送:一般规则,拜访别人时礼品应该在见面之处拿出来,这叫登门有礼。这样容易给人一个良好的开始的印象,容易有一个良好的过程(比如去看别人给人家拿了五粮液,那怎么着也得换瓶剑南春喝喝吧?结果你走了才拿出来,那让主人家也挺不好意思)。而主人待客是倒过来的,主人一般是在客人告辞的时候送礼(一般外地客人,是临行前才给人家拿出来,本地客人是在告辞的时候拿出来)。公务礼品何时送?一是主管领导会见对方时赠送。二是告别宴会上赠送。
Why 如何送:但凡有可能话,礼品一般要亲自送。公务活动,礼品最好由单位主管领导亲自赠送,这样可以提升礼品的规则。我走的时候,你让你的秘书或公务员给我塞过来,好像贼一样,而你董事长给我则表示我是你公司的客人,表示重视。比如,一个董事长送,则是代表整个公司赠送,如果是一个部门经理送的话,似乎是代表一个部门去送的,不太合适。
接受礼品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接受礼品落落大方。只要自己觉得没有犯禁,没有触犯党纪、国法,没有犯外事纪律,能接受就接受了,却之不恭啊,不要装洋蒜。不要不要不要,拿下拿下拿下……一个跑一个追。这就虚伪了。但是如果有些礼品不能接受,当即要说明原因:不好意思,你送我的礼品我非常感谢!但是我们公司有规定,在公务往来中是不能收受礼品,尤其是现金和有价证券,谢谢你的好意。你得给人家说清楚了。
第二,接受礼品要表示感谢。如果你在当场接受别人礼品的话,你最好口头上表示感谢:谢谢你的好意,感谢了。必要的还要给他们握手道谢。另外还有一种,就是通过欣赏礼品来表示感谢。比如送老婆一条围巾,但凡老婆聪明的话,她会立刻把围巾从袋子里拿出来,把包装打开,把围巾围在脖子上然后再说,老公啊,这正是我需要的围巾,太好看了。那我下次肯定再买,买更大的。有的同志不会说,哎呀这个难看死了,这个老土。那我一辈子都不会给她买了,你不重视我,来而不往非礼也。如果我说,老婆啊,我给你送个礼物。她不会说:你等着,我看报去,电视连戏剧看完再说,我做饭呢,这影响革命情绪。我重视你你不重视我。如果是别人寄过来的礼品,或者是很大的商务活动公关礼品,你不方便当即打开看,事后可以打个电话,或者写封信给别人:你的礼品我很欣赏,你的礼品正放在我的案头。这样说一声。可能的话,再把对方送的礼品戴上。比如谈恋爱,假定我女朋友送我一条腰带,她是昨天送我的,那我今天去跟她约会,我什么都不说,我重视她吗?我爱她吗?我就把她送的这条腰带扎上。
第三,接受礼品要低调。一般赠送礼品是私人交往,不要太张扬。人家问可以讲,没有必要就不要去招摇。当然,礼品一般没有特殊原因,不要转赠别人。
第八节
座次礼仪
陪同客人行进的位次该怎样?
你是个秘书,陪着客人走路,无非就是前后左右。左右怎么区分?接待礼仪游戏规则是把墙让给客人(让客人走在内侧,陪同人员走在外侧,即客人在右,陪同在左,客人在里面,陪同人员在外面),为什么要把客人让在内侧?这样受到骚扰和影响少。前后怎么区分?客人不认路的情况下,陪同引导要在客人的左前方1米到1.5米处,一般情况下是身体侧向客人进行引导介绍,不要用正后方对着客人(即用屁股)。如果客人认路的情况下,客人应走在前面(把选择权让给客人)。上下楼梯也有讲究。一般情况下,前后顺序是没有变化的。但是特殊情况,比如国际交往中女士优先原则,此时如果女士穿了超短裙或者喇叭裙,你能让这个女士走在前面吗?我们上楼都有一个习惯,喜欢仰视,你能让女士走在前面?所以此时,男士要走在前面,你别让女士尴尬,这才是有教养的人。
排列座次的原则:
一、遵守惯例。国际会议、体育比赛,按照拉丁字母排序,这是个惯例。第一个字母相同时看第二个,依次类推。非洲的刚果(金)和刚果(布)字母都一样。我国的做法是将其首都标识出来。工会选举候选人员排序,比较公平的就是按汉字笔画顺序进行排列。
二、内外有别。给领导们摆座位该如何摆?前排高于后排;中央高于两侧;左高右低(座次中的左和右是怎么确定的?当事人自己之间的左和右。左高右低的原则,是中国的传统,中国的公务礼仪、政府礼仪讲的是中国传统习俗。而国际惯例的排次做法跟中国传统正好相反,以右为上是国际惯例)
三、掌握技巧。社交场合具体排列座次的5大技巧。1.面门为上。在室内活动的话,面对正门的位置是上座。2.居中为上。中央高于两侧。
3.以右为上。我国政务礼仪一般通行中国传统习俗,而一般社交、商务交往乃至国际交往,都是遵守国际惯例的。4.前排为上。
5.以远为上。距离房间正门位置越远为上。
行进中的位次:左侧低于右侧(内侧);前方高于后方(除非来宾不认识路)。
进出房门的顺序:一般的规则,应该让客人先入先出。在屋里就坐,应该让客人先坐先起。
进出电梯的顺序:
1.平面/升降移动式电梯:单行右站规则。
2.无人驾驶升降式电梯:陪同人员先入后出,客人后进先出。3.有人驾驶升降式电梯:陪同人员后进后出,客人先进先出。
会客时的座次:
相对式座次:公事公办,拉开距离。并列式座次:关系平等,表示亲密和友善。
乘坐轿车时的座次:
双排座轿车的上座在哪里?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客人坐在哪里,哪里就是上座。尊重别人就是尊重别人的选择。车的类型不同,上座的位置也不同。比如吉普车,上座是副驾驶座。小巴车上座在哪里?离门越近的地方就是上座,上下车方便。双排座轿车的上座,一般而言,主人开车时,上座是副驾驶座;专职司机开车时,上座是司机后排的对角线,上下车方便,安全。轿车中还有一种情况,叫VIP的位置,上座是司机后排。
第四篇:《金正昆谈礼仪之节庆礼仪》
《金正昆谈礼仪之节庆礼仪》
金正昆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09日 14:12
主讲人简介:金正昆教授,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等。
内容简介: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中秋节、圣诞节、春节、情人节……
其实这些节庆日,就是礼仪的大考场,稍不留神,也许就会贻笑大方。
在这个社交繁忙的季节,人们互相拜访,或者去游览名胜风光,甚至出国旅游,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处处都合乎礼仪,在任何场合都受欢迎的人呢?
只要您记住了节庆礼仪的法则,让礼仪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这样在各种场合上都能应付自如,尽情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了。
今天,金正昆教授打开礼仪的备忘录,为您在节庆日里的人际交往支招,帮您速成节庆礼仪。
(全文)
各位好,这一讲和同志们来谈一谈,关于节日和庆祝日的礼仪,我们简称节庆礼仪。
简而言之,节庆礼仪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约定性。它有规定的时间,第二,我们注意到节庆礼仪,它有非常明显地民俗性特征,绝大多数节庆来自民族习俗、来自宗教习俗,礼仪的一个出处就来自于习俗,古人讲,礼出于俗而俗化为礼。很多礼仪其实是来自于约定的习俗。节庆礼仪的习俗性很明显。比如中国人过大年初一,要走亲访友,拜年,吃年夜饭,诸如此类,这个习俗性很强。最后一点,我们看到节庆礼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域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这个礼仪的习惯是不太一样的,具体来讲,我们学习节庆礼仪要讲什么呢?在我眼里其实是七个字,衣、食、住、行、访、谈、送。
第一个方面,我们来谈谈,你做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件事,走亲访友实际上是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一个非常常规的手段。但是你一定要注意,走亲访友有两个细节必须注意,第一,不要因为自己拜访别人,而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麻烦。
金教授有句比较难听的话,关心有度,关心过度是一种伤害。你要到别人家去,你给人家添了麻烦就不合适了,比如现代人要有现代文明,登门拜访亲朋好友时一定要有约在先,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不要想去就去充当不速之客。
我记得有一次我就遇到一个尴尬事,去年的大年三十,要去人民大会堂看一个音乐演出,好不容易要来的票,买都买不着,亲朋好友那儿好不容易弄来的票,跟太太两个人打扮好了,准备出门了,一出门碰上几个同事,来看你来了,那我能说什么啊?来看我那就陪着看吧,我一会儿看看表,人家还问你,不干扰你吗?我说不干扰吧,那就再坐一会儿,看到你太高兴了,一会儿老婆也看看表,问影响吗?她敢说什么啊?不影响,人家就说再聊一会儿吧,跟金教授聊天真有意思啊,聊到最后我们什么都没看,其实这个倒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一定要注意,任何一个有教养的人,不应该因为自己为别人的生活和工作制造了麻烦,这是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所以要养成习惯,登门拜访之前要有约在先,这个有约在先是非常重要的,倘若你去拜访那些不太熟悉的客人,你还要明白,在有约在先的前提下还有两个小点要注意。
哪两个小点要注意呢?第一要提前确认,比如你是一个下级去拜访上级,一个晚辈去拜访长辈,一个学生去拜访老师,你提前一个星期跟他说了,对方也可能会忘了,所以你要聪明的话,你在出发前,或者头天晚上再打个电话跟他说一下。比如你来拜访金教授我,提前一周约了,你给我打个电话,金教授,我们按照约定想明天下午四点钟到您家拜访,不知道方便吗?或者有什么变化吗?你应该确定一下,等于提示我,老金别忘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样的话就不至于出现扑空的情况。所以过年过节这件事你是需要注意的,在有约在先的下面你要提前确认。
还有一点你要注意什么呢?有约在先之外你要注意拜访时适可而止。我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我们一般人到别人家里做客,不管是逢年过节做客还是平时串门做客,在那儿待多长时间的概念不是很强,一般情况下,礼节性拜访,比如单位的老干部处的同志或者办公室的同志去拜访离退休老职工,去拜访老前辈或者工作关系的客人,逢年过节这个时间是越短越好,因为你去拜访别人也会去,一家房子就那么大,客厅就那么几个位置,客人太多不方便。礼节性拜访在客人家里停留的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宜,不要太长,问候之后,意思到了也就可以,顶多吃两个瓜子、喝杯茶,你别在那儿放开了抡,你在那儿不走,别人怎么能进来,这个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么亲朋好友拜访呢?亲朋好友拜访的话,一般性情况下也是宜短不宜长,半小时左右为宜,不是什么极其特殊的情况,不宜停留一小时以上,一般情况下,不是至亲、故交、被对方再三挽留不要留下来吃饭,因为对方负担会很重,所以这个我们叫适可而止。不仅要有约在先,而且要讲适可而止。
第三,我们作为拜访者来讲,年节礼仪还要讲究整洁自我,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过民族节日春节、元旦也好,过现代节日国庆,劳动节也好,青年节也好,妇女节也好,我们总要维护自身形象,所以要对自己进行必要的修饰。
一般来讲,这个修饰要做到三个要点需要注意,第一,要修饰自己的服饰,特定的民族节日最好选择特定的民族服装,至少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不要太不修边幅。
第二,你要注意什么呢?这个是一个比较低层次的要求,但是我们还要讲一讲,就是要注意除了整洁服饰之外,要注意修饰仪表。比如男性最好要理发、要刮胡子。女同志来讲一般也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做一个发型,因为什么呢?因为看人有一个特点,从头开始,倘若一个人的发型给别人不好的感觉会影响形象,这个仪表者,头发的修饰、胡须的剔除是非常重要的,再者我们在讲到仪表的时候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就是要做到无异味,洗头、洗澡、洗手,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吃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到别人家里做客,比如不要吃葱,烤鸭很好吃,但是一般要吃葱,吃了葱是不是到人家里串门就晚去点,等着葱味走掉,否则一张嘴,一改姓,大葱。少吃蒜,蒜的味道也比较厚,一般不要吃韭菜,大家知道,北方人喜欢吃韭菜馅饺子,但是韭菜那家伙味厚,今天晚上吃韭菜馅包子,明天下午一打嗝还是韭菜,它可持续发展。
第三,就是要注意,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就是要注意鞋袜的卫生,现在城市人家里装修都比较豪华,有些民族有一些习惯,进了门家里铺着地毯,蒙古包之类,进了门是要脱鞋的,我们有些人不太注意这个,说得难听点,凤凰头、扫帚脚,你要看外面都仪表堂堂,其貌端庄,进了门他不敢脱鞋,他穿的是尼龙丝袜,质量不太好,不吸湿不透气,容易产生异味。一脱鞋子能够熏死耗子,没准袜子还有三个窟窿,其中一个露大脚指头,所以一个有经验的人到别人家里登门拜访的话,除了整洁服饰,除了修饰仪表之外,鞋袜的卫生非常重要,这是细节,我们曾经讲了,教养体现于细节。
另外你要注意什么呢?登门拜访时你要注意活动有度,什么意思呢?到别人家里拜访的话,不管是拜访单位,拜访个人还是拜访企业,一定要注意,在对方指定的活动范围之内活动,那一般到人家家里去指定的范围是哪儿啊?指定的范围就是客厅。
我们有一些同志有一个小农意识,什么意识?叫不见外哪儿都敢去,我记得有一次我就出了一个洋相,有一年大年三十睡得晚了,大概是凌晨四、五点才睡,都到了春节了,结果八点就来了个人,刚上床那么两三个小时就起来了,家里人说有人敲门,按门铃呢,你起不起来?我说当然起来了,来了客人不起来合适吗?起来因为手忙脚乱来不及叠被子,我心里还小心眼,反正我家卧室他不进去,客厅挺大的,结果没想到,那个老兄跟我不见外,进来之后坐了几分钟他难受了,到你家看看行吗?哎呀,我说没得看,看看吧,首先视察卫生间,还不错,我家卫生间挺干净,然后视察了储藏室,储藏室不错,没什么可以被他带走的,然后跟我讲,能到你家卧室看看吗?我说最好别看了,还是看看吧,就进去了。这样的同志其实有的时候会让人家很尴尬,很麻烦,到别人家里做客,活动有度很重要,就是活动的范围要限制,不要乱来,即便是家人、朋友也要注意。
还有一个,我们讲到做客的时候比较注意的就是礼品的选择。
你走亲访友有时候要带点礼物,那你送什么礼物很有讲究,我给在场的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和在场的中学生、大学生们出个小问题,如果你在外地回去看爷爷奶奶或者看爸爸妈妈,你要带一个小礼物,你会选什么呢?
这个礼物选得好不好,实际上不仅表示对别人的重视与否,而且还涉及人际关系的冷暖亲疏。我记得前年有一个学生到我家来看我,过春节他给我送了个礼物,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一个研究生,到我家来,他一进门就跟我讲,说金教授,我给你带了一件礼物来,我把这个话说在前头,你别不高兴,金老师从来不接受在校生的礼物,你要毕了业,你送我什么都行,那你挣的是自己的钱,现在花爹妈的钱,谁家的钱都是辛苦钱,别干这套,金老师不缺这个,你也不要干,否则大家都不爽,你拿回去,他说金教授,您别生气,您把这个礼物看一看,您看看一定会高兴,说实话,我看到他这个礼物,我还真挺高兴,还真被他感动了,您知道他送了我什么礼物吗?古人讲,礼轻情意重,礼物不一定是真金白银,但是如果到位,效果可能就比较好了,他送我一个什么礼物呢?他送了我出生那一天报纸的复印件,我五九年出生,说实话我很爱看报纸,我看过多种多样的报纸,我现在自己订阅的报纸十几份,我每天看报纸的时间一两个小时,但是从来没有想到看出生那一天的报纸,也没见过,他大概到北京图书馆去了,把能够收集到的跟我的出生地和工作地,有关地方的几份报纸复印了一下,我记得有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中国少年儿童报,还有人民日报等等,这个报纸复印件加一块大概也要不了二十块钱,但是礼轻情意重。我回到家之后,进了门什么都没干,躲在书房把这个报纸认真地学习了两个小时,终于知道,我来到世界上的时候,世界是一番什么模样,很激动,马上打电话给我爹我娘。第二天,我妹妹给我电话,说你给我们家老头老太太下什么药了,爹妈晚上都不睡觉,夜不能寐,畅谈往事。
其实这个礼品的价值就到了,礼品不一定是要把人家收买放倒了,礼轻情意重。
年节的礼物重在传递爱心和情感,对亲戚、对朋友、对长辈是要有爱心,我跟很多年轻的小朋友讲,年轻的同志讲,你去给爷爷奶奶买礼物,不在这个礼物多贵重,关键是买了,是带了,哪怕小朋友画的一幅画,考试的一个成绩单送给爷爷奶奶他都会很开心的。
逢年过节,到别人家里做客,这个送什么礼品比较好呢?一般我们强调三个特点,这个是跟别的礼物不同的地方,别的礼物我们会另外去说,我们还专门有一讲谈礼品的选择。
我们现在谈谈过年选择的礼品,过年选择的礼品,一般我们强调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最重要的就是便携性,容易带,因为一般情况下,过年过节你走动的话去串门可能一下串好几家,你想想你要拿的东西太多,一方面携带麻烦,有时候还会产生歧义。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到我家来,拿了一个大盒子,一看就是礼物,当时我有一个外甥女在家,小孩不懂事,挺高兴,就围着那个盒子转,我瞪了她一眼,我说你边上去,小孩不管,小孩三四岁,她就围着盒子转,我问那个朋友,我说你这个礼物是送给我的吗?他说不是,我说那你气我,它目标太大。其实过年过节你送礼物,要不是就是一次性,到人家里面去,带着去,要么是什么呢?你就干脆体积、面积小一点,这样的话就不至于出现被人家误会的意思,你到我家做客,拿的东西不是给我的,你是气我还是干嘛?
第二个特点,喜庆性,我们现在提倡移风易俗,所以过年过节也要讲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现在大家经济发展,说实话过去我们小时候,送什么瓜子啊,送什么糖球啊,给两三块钱买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不一定被对方喜欢,逢年过节你去给过分的礼金,有的时候也会污染视觉,影响双方的关系,亲朋好友之间到不是不可以,外人之间还是恐怕要提倡礼轻情意重。一般情况下,我们过年过节送的礼物提倡送鲜花,送这种有良好文化素养的、文化品位的、文化寓意的礼品,比如一般过年过节我们可以送这样的一些礼物,我们值得提倡的,鲜花、书籍、音乐光盘之类的东西,过年过节到家里来我们听个音乐,欣赏一下交响乐、听一下传统音乐,老先生喜欢京剧,把他的偶像的京剧唱盘给他复制一个,或者诸如此类,那都是很好的,这比给他塞一两百块钱恐怕也不能说不对,恐怕这个礼品更受他重视,喜庆性的,有文化品位的礼物,所以我们强调过年过节的礼物讲品位,容易带,讲品位。
第三,逢年过节赠送的礼品,一般来讲亲朋好友之外不送食品,其实现在我不知道您注意过没有,有时候我们过年过节,比如我们过中秋节,这个食品搞得一方面我们浪费了大量的粮食,浪费了大量的包装,另一方面也搞得人际关系很微妙了,吃得了吗?吃不了,给别人吗?不合适,放那怎么办?浪费,还是提倡我们送那种有文化品位的东西,现代礼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接待客人主要的问题。
接待客人,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一般我们强调以下几个点。第一个点叫有所分工。你家里的人,如果过年过节不管是单位还是家里,你要有所分工,比如单位,那种商业性节日的话,要成立专门的接待班子,接待委员会,接待部门去管,家里的话,我们一般的情况下是有这样的分工,这是中国传统民俗,女主人是陪同客人,男主人是迎来送往。总而言之,你要有所分工,你要没有分工的话,有时候会很麻烦。比如,举一个例子,你家里一下子来了七八个客人,有老婆单位,有老公单位的,有爷爷单位的,有奶奶单位,甚至还有孙子和儿子单位,大家互相不认识,人一多闹腾,你要照料不够的话,会有顾此失彼之感,所以,这个事你是需要注意的。我们一般来讲,家里要有所分工,谁管谁,吃的谁管,陪着客人谁管,领着客人出去玩玩谁管,诸如此类,这个是应该有所分工的。
第二个点是什么呢?准备好足量的接待品。
第三个问题比较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对待客人要注意前后顺序、位置、座次的排列问题,一个客人没有问题,客人一多就很麻烦。
一般我们过年过节招待客人,排序的标准位置是什么呢?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列,比如你家里来了亲戚,妈妈家的亲戚来了,舅舅、姨、爸爸家的亲戚也来了,叔叔、伯伯,这个座位怎么排?痛苦来自比较之中,你不可能说,局长坐第一桌,处长和副处长坐第二桌,一般职务的第三桌,谁要下岗的第四桌,你不合适嘛,太势利了吧,实际上这个位置就是先来后到,按照先来后到去排序,还有第二个办法,不排列,不排列什么?不好排列的排列。
我给现场的同志出这么个难题,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假定你这个单位搞商业性节日,你请了一些明星,这两个明星是同等水准的,同等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我说得俗点,大家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一听就明白了,那英和田震,赵薇和章子怡,水准不相上下,我现在让你介绍她们两个人,跟别人介绍你怎么介绍?
我碰到一个学生,他绝对聪明,他说我这么介绍,各位,非常高兴地向你们介绍两位著名的歌星,她们是谁啊?不用我说了,大家给她们掌声吧,不排列。
那来了两位小朋友,我怎么跟他们打交道呢?家里来了两位小朋友,小朋友好,大家好,你们好,不说张三李四好,瓜子水果放这儿,爱谁吃谁吃你们吃,不抓,先抓后抓就有顺序问题,痛苦来自比较之中,这个顺序有时候你要不注意很麻烦,得罪人、伤害人有时候不是原则问题,你不当回事,别人当回事,我们讲白金法则,它要换位思考。
比如我有一次到一个单位去,也是一个商业性节日,请了我是顾问,他们的主要领导陪着我,这个服务生过来上茶,第一杯给了领导,第二杯给了副领导,最后才给我,领导问我有什么意见?我说我有很大意见,他说什么意见?我说你们这儿的服务生不懂游戏规则,招待客人上茶上酒水,游戏规则先客人后主人,先长辈后晚辈,先女人后男人,游戏规则。那个孩子不懂,他心里想我们领导大,先给领导,那你想想,如果我到你家里做客的话,你端菜、上水之类的先给你们家人后给我,我客人脸面何在?所以这种事一定要讲。
有同志会问我一个很实在的问题,比如家里来了客人的话,吃饭也好,排座次也好,会客也好,这个上座有什么讲法吗?
一般来讲,你要具体排,桌子是横的还是竖的,是圆的还是方的,是长的还是椭圆形空心桌,其实很复杂,我告诉你五句话,这五句话有印象,一般排座次不管是吃饭不管是会客,不管是走路不管是陪同引导客人,一般都没有问题,我在这儿顺便讲一讲。
哪五句话,第一句话,面门为上。家里会客室,你要会摆放的话,最好的主要的沙发,让客人坐的或者让重要人物坐的位置,是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面门为上,您到雅座单间吃饭您注意过没有,主人坐的位置一般就是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为什么呀?视野开阔,这是对地位高的人的一种尊重,而倒过来说,我们大家都知道,背对着房间正门的位置那是老末,因为他视野最不好,谁进来他都不知道,过去古人打仗搞不好那个人就被谋杀了,谁杀他都不知道,含恨而死。
第二句话,我们强调以右为上,顺便说一下,我国传统习俗是讲左高的,中文讲得很清楚,前后左右,已经告诉你了,前面比后面高,左面比右面高了,前后左右,实际上就是告诉你左高,古人的习惯是讲左高,因为我们现在搞政务礼仪,政府公务员搞的礼仪也是讲左高的,因为是沿袭我国传统,但是现代社会已经国际化了,中国是世界的一员,中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中国人已经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世界了,所以国际交往中排序的规则,已经逐渐进入我国人民的生活,国际交往的规则是什么呢?右高左低,国际惯例是右高,我相信我们在座的人应该有不少人英文很好,你注意到英文的词组了吗?左右的字词是怎么说的?right and left,右左,英文词组讲左右的时候是右左,说明右比左高。实际上,我们一般会客的话,家里会客也好,陪着客人吃饭也好,客人的那个位置是什么呢?右侧,主人右侧,你注意了吗,面对门的位置是主人坐的,主人右手那个坐的就是主宾,你吃饭的时候看,服务生给你摆台是这样摆的。
第三句话什么呢?居中为上。家里吃饭一般没有必要排位置太讲究,但是爷爷奶奶长辈是放在中间的,尊重长辈这是一种教养,居中为上。
第四句话,前排为上。走路也好,陪着客人走也好,一般的原则前面的那个位置高,只有在客人不认路的时候你在前面带路,前排为上。像单位开会大家注意了,台上坐的是领导,第一排各个部委、局、办公室的领导,前排为上。
最后一句话,以远为上。远近的远,这是什么意思呢?离房门越远位置越高,你比如说圆桌,圆桌的话主人是面对着门的,离门最近的那个人是末座,离门越远位置越高,离门越近位置越低。
最后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主人有义务为我们节庆的这种人际交往,制造喜庆的氛围,进行气氛的调节。说白了就是要找话题去聊天。
一般情况下,节庆的时候人们聊天最佳的话题是什么呢?
节庆时聊天的话题最重要的是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要谈近况的简介,当然在一般情况下节庆的时候,是报喜不报忧的。特别是对外人,爷爷奶奶高寿了,本来高高兴兴的时候,你告诉一句,爷爷我下岗了,昨天我们单位破产了,炒股失败了,不想活了,一般过节过年的时候,人们聊天聊自己的情况是可以的,但是我这儿强调是报喜不报忧的,因为它会破坏气氛。
第二,关注时效性问题,就是此时此刻最热闹的问题,比如到哪儿玩去啊!有什么安排呀!现在发生了什么国内外重大的新闻,时效性问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谈轻松愉快的问题。一般来讲聊天谈什么轻松愉快的问题呢?电影、电视,演什么电视了,看什么球赛了,体育比赛,名胜风光、烹饪小吃,我有个爱好,我跟人过年过节吹牛的时候,在一块儿的时候,我喜欢吃,我就告诉他最近又吃到的菜,这菜怎么做的。换而言之,我们刚才讲这三类问题,时效性问题,近况的问题,轻松愉快的问题,都是想告诉你,过年过节聊天的问题不要太沉重。不要犯忌讳,忌讳是什么呢?过年过节容易犯的忌讳大概有这么几个。
一般我们叫四个忌讳,第一个忌讳是什么呢?第一个忌讳就是谈悲哀事、伤心事,阿毛被狼吃了,阿毛就是被狼吃了,当时我要在,阿毛就不会被狼吃了,你的不幸的事情拿来与人家分享,你有点不讲职业道德,你影响氛围,你破坏人家情绪。
第二是什么呢?不要去质疑对方,什么叫不要质疑对方?就是不要随便去跟别人抬杠,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杠头比较可恶,我主张老两口抬杠,那一般锻炼身体,帮助消化,排遣那寂寞的时光,否则多寂寞啊,但是有时候跟外人抬杠很难受啊,不是原则问题,大家在那儿聊天你干嘛那么沉重。
第三不要随便对交往对象谈论的问题,进行是非判断,不仅不要质疑,而且不要随便纠正人家,大是大非,党纪国法,国格人格,旗帜鲜明,小事小非,你要明白,人站的角度不同,和而不同。
最后还有一条,不要随便对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全部的否定,这个是抬杠的更深入层次的问题,比杠还可恶,就是你喜欢的东西不对。
说实话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对方的选择,你对人家喜欢的事加以否定,实际上是否定这个人的品位和档次,这个恐怕比抬杠更容易得罪人,所以这个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是需要注意的,主人就需要调节,我们一方面要有话题选,万一客人在那儿谈到那些很尴尬很寂寞的问题,你给它转一转。
还有第三个,我们到公共场所去的问题,因为过年过节你需要出入一些公众场所。
交际礼仪告诉我们,距离有度,一般情况下,人际距离有四种,关系不同,距离是不一样的。
大体上四种距离,第一种距离我们把它叫做亲密距离,什么叫亲密距离呢?亲密距离实际上就叫私人距离,是小于半米以至无穷接近,大家一听就明白了,家人、夫妻、恋人的距离,但是这种距离在公共场所对别人是不合适的,你设想一下,现场的一个电视观众或者现场的一个观众一个女孩子过来说,金教授问你一个问题,咱们怎么也得拉开半米之上吧,你不至于扑哧一下坐到我这个椅背上吧,我也不至于向你逐渐地移过去吧,那就只好敌进我退了。距离是有度的,私人距离,亲密距离,公共场合绝对不行,当然过去没这个习惯,有一次我坐地铁,当时是球赛,我拿着报纸在那儿看,我正在那儿看着呢,边上一个同志跟我同看,我想同看就同看无所谓,他后来急了,你快看,他替我翻,这个也太不见外了,其实你在公共场合,这样做是属于公德问题,因为毕竟不是自家人。
公共场所的距离叫什么呢?我们叫交际距离,又叫常规距离,那实际上是多远呢?半米到一米半之间,就是一步,你在公共场合和任何陌生人相处,这是最佳的距离,离得太远有时候没有必要,但是离得太近侵犯了别人的空间,会对别人有那种妨碍和压抑之感,这是不礼貌的,这点你要注意。
第三个距离是什么呢?第三个距离我们把它叫礼仪距离,礼仪距离又叫做尊重的距离,比如我现在讲台和我们现场的观众的距离,就是礼仪距离,这个距离是什么呢?是对我台上的讲师表示尊重的一种距离。
第四个距离,有距离的距离,又叫公共距离,就是三米之外。我讲这样的话,我们到公众场所去活动,特别是到国外去,这点非常重要。
第二点,节庆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安全,外出旅游也好,观光也好,游览也好,游玩也好,行车走马三分险,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自己而言对别人而言,要注意安全。
第三就是要讲究公德,到公共场所去,公德意识非常重要,我这里特别想强调,我国的同志们要到境外去旅游,现在过年过节很多人出境游,你要注意以下三点问题,这个公德要不注意,影响国家形象,影响民族形象。
第一随地抛洒废弃物品和吐痰。我们从小就教育,不能随地吐痰不能随地乱扔物品,但是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引起我们个别人的重视,这个在境外的话,此点尤其重要。
第二不要制造噪音,一个有教养的人,明白一个道理,有理不在声高,说实话我们有些同志粗声大嗓惯了,不管到那儿去都敢狂吠,还有同志喜欢在公共场所使用移动电话,接听移动电话,观看演出,观光游览,逛街购物,在公众场合出现时手机乱响,当众接听不仅会影响别人,而且影响个人形象,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第三点不好,围观别人,这一点我们国内应该是逐渐在改观,过去人们有个习惯,少见多怪,你蹲在那儿系鞋带,也有人围在边上看,说实话闲人多没事干,有时候这样的话,你要到境外去恐怕麻烦,因为很多国家对隐私权是高度讲究的。
所以一个有教养的人一定要讲公德,不能随地抛洒,不能制造噪音,不能围观别人,否则的话那是非常不好的事情。
逢年过节,令人开心,逢年过节让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逢年过节我们应该是精神爽,喜洋洋,在这样美好的时刻,我们要把爱心与别人分享,我们要把善意传递给别人,我们要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祝大家节庆快乐!谢谢!
第五篇:金正昆谈礼仪之座次礼仪
主讲人简介:
金正昆教授,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共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等。
内容简介:
在生活和工作中,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和困惑:会场上,面对着大大小小的领导,不知道该如何安排他们的座位?酒桌前,看着满桌的菜肴,分不清究竟自己该坐在哪个地方?汽车里,上座到底是哪个位置?行进中,前后左右又该如何体现对客人的尊重?如此众多的问题使得人们往往迷失在座次的选择上。
其实从小到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天也没离开过顺序的排列,上学站队,考试排名,推杯换盏,你来我往,这其中即有明确的标准,又有约定俗成的礼数。今天,金正昆教授带我们走进现代礼仪的殿堂,为您说说座次中的前前后后。
(全文)
各位好,本讲将跟大家谈交际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顺序与位次的排列。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但凡正规的场合,我们对排列顺序的问题,比较敏感。老百姓的语言就叫座次,其实它这个问题有的时候不仅座次,比如你是登报纸,单位的名字,领导的名字,它有个顺序。你开会,主席台上谁坐?台下谁坐?它有个顺序。上电梯出入,它也有个顺序。它有的时候是动的,有的时候是静的,我们都可以称为排序,或者我们讲个通俗的,就是座次的排列。
中国人待客有两句话,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这两句话你对谁打交道你都离不开,但是我在第一讲我就说了,过去我们经济不发达,交际圈比较窄,讲究不见外,其实坐,请坐,请上座在一般场合它是一句空话,因为很多人搞不定哪个座位是上座,金教授我本人就多次受过这种待遇,被人家好心好意地给弄到下座去了。您信吗?比如我下面给我们现场的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出这样一个问题,我敢保证您的经验不同,您的位置不同,您的见识不同,您给的答案可能不一样。注意现在是一个四层楼,会客室、贵宾室在第四层,您是一个秘书,您在楼下把客人从一层给陪到四层来,不仅要从大门走到楼梯口,而且还要上下楼梯,我的问题就是你在大门外面把客人陪到楼上,走这段过程,要走平面还要走楼梯,秘书是女孩子,客人是个老人家,是个局长或者是个董事长,你陪着这个客人上下楼梯,进入会客室,你和那个客人的标准顺序应该是什么样子?无非就是前后左右,你怎么跟客人排?
这个问题其实有好几种回答的。但是一般你要明白,你跟客人你是个秘书,你去陪着人家客人走路无非你跟他的关系就是互动的,前后左右,首先左右你们怎么分,你去看,有前后也有左右,你左右怎么分?请记住我下面这句话,这是接待礼仪,社交礼仪一个游戏规则,规则不讨论的,规则就是把墙让给客人,墙壁的墙,明白我的意思吗?实际上就是让客人走在内侧,而你陪同人员走在外侧。我国道路游戏规则行进规则是右行,实际上你想想靠墙走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客人在右,陪同人员在左,换句话说,客人在里面你在外面,为什么要把客人让在靠墙的位置,受到骚扰和影响少,假定外面下大雨,我陪着一个女孩子在外面走,这个污泥浊水,积了很深,一个汽车飞驶而过,会把污泥浊水溅起来,我要真是个绅士,是个有教养的男人,我就要主动走到外侧,万一那车开过来,溅起污泥浊水,我就是一堵挡风的墙,所以要把墙让给客人,这是游戏规则。这个不讨论了。
那要前后怎么看?这个有多种答案,如果客人要不认路,比如中央台我没来过,四通大厦我没上去过,客人不认路的情况下,陪同引导要在前面带路,那人家不认路,你去不就是带路去了吗?引导者带路之人也,你躲到我后面,上去,下去,拐弯,进去,我是玩具,你是遥控,要你做甚?陪同引导的标准位置是什么?客人的左前方。还是要左,因为你是外侧,万一对面有人来了的话你别挡路,万一对面一个垃圾车运货车过来了,你可以让一让,客人人家靠里侧人家就不让了,你让让,你闪避,标准化位置是什么?左前方1米到1.5米处,换句话说,一步之遥。你别拉太远,你也别离太近,搞不好人家一脚把你鞋跟踩掉怎么办?一般的情况下,应该是身体侧向客人,这样你可以用左手去引导一下,你理解我的意思吗?这侧向客人比较好,你别把一整个后部全对着人家,让你看什么那是?从礼仪的角度来讲,正后部对着人家,说难听点就是屁股对着人家这是不太礼貌的。侧前方。但是如果这个客人认路,比如举个例子,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同志,上海市市长韩正同志,视察本市的乡镇的情况。市长来视察就是检查工作,人家想看什么看什么,所以要记住,尊重客人,如果这个客人是熟人的话,就要把选择前进方向的权利让给对方,尊重别人就是尊重人家的选择,你别告诉市长这是我让你看的地方,我别的地方不让你看,你也不敢说,他也不听你的。那人家管的地人家想去看哪儿就看哪儿。另外上下楼梯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前后顺序没有变的,但是特殊情况就不好说了,比如我们一般在国际交往中讲女士优先,女士优先最常规的做法是女士先行一步,把选择前进方向给她,但是如果这个女孩子穿一超短裙,现在上楼,尤其那种楼梯它可能是螺旋状的上升,你能让穿超短裙尤其是喇叭裙的女孩走在前面,不可能因为人们上楼有习惯动作,仰望,听懂我的意思了吗?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实际上就是男士要走在前面,你别让女人尴尬,这才是一个有教养的男人,说白了就是老百姓那句话,你得有眼色,所以这个位次问题有时候很麻烦。
再比如举个例子,国际会议,它也有个排序的问题,比如我们现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现在国际展会在我们这儿随处可见,本世纪头XX年,我们有些大型展会,比如XX年沈阳的园艺博览会,园博会,XX年北京的奥运会,XX年的上海世博会,我们这前十年这三个最大的展会,那这个大型展会它就有问题,挂国旗,怎么排序,开会的时候报顺序,怎么排序?国际惯例,排列会议顺序,来宾的顺序怎么排,按照拉丁字母顺序排列,有人问,那不就是英文字母吗?你咬什么文,摆什么学问,不就英文字母吗?不能说英文字母,因为英文字母实际上的祖宗是拉丁字母,除了英国用,法国、德国也用,明白吗?你干吗厚此薄彼,你说英文好,人家法国文字人家觉得你不好,所以你说他们的祖先,他们用的都是拉丁文字,谁也没脾气,举个例子,中国、意大利、日本、德国四方开会,你怎么排序,按照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也就是说是中国可能就会排在前面去了,因为中国字母c,德国d可能排第二,日本和意大利可能就靠后了,一个j,一个i,是吧,那么联合国大会它怎么排序,它的标准做法就是26个字母去排,可是开着开着,它有时候也出一个问题,我们也搞过模拟联合国活动,这就出一个问题,出一什么问题?字母要是z的国家就倒了大霉了,比如赞比亚,zambi,永远是老末,不爽,所以联合国开会后来就想了一个变通的措施,每次开会之前,26个字母里拽一个出来,抽哪个字母,哪个字母打头,听懂我的意思吗?没准今天主席一拽,拽了一个z,第26个字母,人家赞比亚就排前面去了,南斯拉夫可能又排后面去了,因为它字母是y,转了一圈它老末了,还有一个问题,两国家的名字第一个字母一样怎么办?比如澳大利亚和奥地利,那看第二个字母,第二个一样怎么办,看第三,字母全部一样怎么办?一般没有可能,最大的可能是你把一个国家的名字写了两次,可是实践中还真有,你还别笑,这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是刚果共和国,实际上我们知道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刚果,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标法的话中文标法是括号把首都名字给它括一下,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我讲这个意思我没有任何别的意思,我是想告诉你,排序它是门学问。当然我也跟别人开玩笑,我说有的情况下,你座次你还是能不排就不排,不排不出错,你不会排,你弄巧成拙,你贻笑大方。
我告诉各位,这跟您看书看报看电影还真不一样,座次排列的左和右我们的专业讲法是当事人自己之间的左和右,所以如果我和区委书记俩人在台上坐,我是二号他是一号的话,那么区委书记的标准化坐法应该是什么?是我的左边,我的左边。所以我要是副区长的话,区委书记就是在我的左侧,这不讨论的。但是,我要跟你们只讲这一句是不够的,我国对外开放,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在接受和了解中国,所以中国人不仅要讲中国传统,在国际交往中还要讲国际礼仪,比如,商务礼仪就是讲国际礼仪的,因为中国已经加入wto,国际经济一体化,这个方面你讲中国特色有时候人家不接受你,国际惯例是怎么排座次呢?国际惯例排座次的做法跟中国传统排法正好相反,国际惯例是右高左低,我想我们电视机前的观众和现场的观众,绝大多数人英文应该不错,英文里怎么讲左右呢?英文里左右的标准化说法是rightandleft右左,所以你今天晚上看电视,xx或者是xx总理或者是xx委员长他们会见外国客人的话,我国领导人在我国境内会见外宾,我如果是xx总理或者我如果是外交部长李肇星,那么外国客人应该是哪里?是我的右侧,大家电视上是不是天天看到这样的镜头,以右为上是国际惯例,而以左为上是我国传统,所以我要跟你们强调,内外有别,我讲了,首先要遵守惯例,其次要内外有别,再者要中外有别。
最后我还要跟各位讲一句话。掌握技巧。比如我刚才讲的就是个技巧,左和右是怎么确定的?是当事人之间左和右。我为了大家操作中方便,我再跟同志们讲一讲社交场合具体排列座次时的五大技巧。说实话,我下面讲的五句话你要能把它记住了,你排列座次应该是没有大问题了,我下面就把五大技巧来说一说,第一个技巧我们叫做面门为上。就是说,在室内活动的话,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是上座,大家到餐馆里面雅座包间吃过饭吧,注意了吗,那雅座包间一般面对房间正门的位置都是主位,我们说是买单的位置,因为它视野开阔,标准的报告厅、会场主席台都是面对正门的。第二个技巧,居中为上,就是中央高于两侧。第三句话,以右为上。刚才我讲了,以左为上是我国传统习俗,目前在我国主要是在政务礼仪中比较通行,一般的社交场合和商务交往乃至国际交往我们现在都是趋同,遵守国际惯例,而国际惯例都是以右为上,比如我们刚才讲,陪同客人行进要把墙让给客人,墙是不是右?刚才讲了,吃饭的话,一般右手是主宾,它是不是右,实际上我们是讲以右为上的。第三句话。第四句话,前排为上,你人大也好,政协也好,单位内部开会也好,台下坐的也好,台上坐的也好,是不是第一排的人位置高,前排为上。最后一句话,以远为上,以远为上,就是距离房间正门越远位置越高,离房门越近,位置越低,你离门近你得开门得关门,现在刮风,把门儿吹开了,有人敲门,谁去开?不能让我这个主人去开吧,不能让我主宾去开吧,谁离门近,工作人员,秘书人员去开。以远为上。所有的位次实际上就是这五种情况的组合。为了便于我们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更好地掌握礼仪,我下面将把几种情况和各位来说一说。
我们遇到的最多的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行进,走动,刚才我已经讲了两句话了,左侧低于右侧,一般要让客人走在内侧是右,而陪同人员或者主人走在左侧,第二种情况,一般来讲前方高于后方,除非这个人不认路,因为我们讲前后左右就说得很清楚了,前比后高,左比右高。你看开运动会开大会,国庆检阅,第一个出来的旗子是谁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因为国旗是我国最重要的旗,所以任何会议最先出来的都是国旗,国旗完了才是彩旗,前排为上。那有的时候人要多点怎么办,比如举个例子,我,我老婆,我娘我们仨上街,游公园去了,我们仨人不至于排队,我娘第一,我老婆第二,我第三,打群架去了,游行去了,不会吧,我们仨游公园可能并排走,并排走的话中央高于两侧,我这儿子我要聪明的话我不站中间,我站中间我两边招架不起,跟我娘多说两句老婆可能不爽,跟老婆多说两句我娘不爽。痛苦来自比较之中,我足够聪明我站在或者坐在左外侧,跟她们说话时看着她们大家就行,吃饭吗?谁爱吃就吃,不吃拉倒,我不能说,妈吃吗?老婆就不干,为什么不问我。老婆喝吗?妈不干,没有我怎么会有你。所以这个排序它其实是有技巧的,你在外侧就行了,中央高于两侧。
那我下面讲几个具体的情况,出入房门怎么讲,一般的游戏规则应该让客人或者贵宾在通过房间的门的时候先入先出,因为前面比后面高的,同样的道理,在屋里就座的时候应该让长辈、让客人先坐先起,这是基本礼貌,领导没坐呢、长辈没坐呢,客人没坐,你主人坐那了,你摆什么谱啊,除非你是他爷爷,除非你起不来了,所以客人来了,贵宾来了,领导来了,长辈来了客人是先进门,先出门,先坐下先站起来,最不济你也跟人家同起同坐,你别坐在人家前面别走在人家前面,除非你是带路的。这个通过房门也有讲究。行进中还一个问题,这个我们这儿也讲就是出入电梯,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前面曾经说过一次,我现在想把这个问题说得具体一点,我们在日常交往和生活中碰到的电梯其实是三种,我上次只讲了一种,第一种平面移动电梯,首都机场去过吧?如果游过香港它也有这种平面电梯,第二,升降式电梯,升降式电梯又分两种,第一是有人驾驶的,还有一种像我们写字楼,居民楼是无人驾驶电梯,你自己去开,它这个位次是有讲究的,我下面分别说一说,平面移动式电梯你一定要遵守一个游戏规则,就是单行右站。单行右站,这两年好一些了,因为我们有很多同志在报纸、电视上都写文章呼吁,过去这个东西刚出现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好嘛,不管是上商厦的那种也行还是平面电梯也行,上去的或者下移的,经常有那么一家子三口老爸老妈中间勒一个儿子,仨人把电梯给你摆一个墙,挡住,你上面有人或者下面有人有急事你过去你过不去,大家理解我讲的意思,你有教养的人,文明人你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你不管是升降式还是平面移动的你靠右侧站立,万一对面有人要过来的话他能过去,后面有人有急事他可以过去,比如人家赶飞机人家想跑过去,你这仨,你再肥肥,把路一挡,很别扭。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管是迎面来的还是背后有事要过去的你要右侧站立,这是平面电梯。那么,无人驾驶的升降式电梯,我再给各位出个小问题,无人驾驶的升降式电梯你要陪着客人出入电梯你认为应该先进还是先出?后进还是后出?
你要是陪着客人出入这种无人驾驶的升降式电梯时,陪同人员的标准化做法需要先入后出。先入后出两个原因第一是安全的考虑,你把门一打开就把客人让进去了,里面有坏人吗?里面安全吗?再说个难听的,电梯底板上来了吗?它万一没上来呢?你一伸手就等于把人家给扔下去了,因为有时候人家交谈可能顾不上注意脚下,有教养的人走路他是不说话的,你万一在那儿寒暄来不及呢?还有一个就是方便,电梯门口那个按钮咱把它叫升降钮,你一按电梯下来,你一按电梯过来,但是它到了设定的程序,15秒、20秒、30秒它会关门,它走了,万一这有时候客人多还没进完怎么办?有同志着急,拿胳膊跟门搏斗看谁能干过谁,搞不好你把客人夹了,而电梯里面的那个按钮它是开关钮,电梯里面的开关钮你一按,门儿就会自动地开自动地关而且不会给你出现夹人的问题。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说有人驾驶的电梯,这个有时候你也会碰到。它有电梯电梯员给你开电梯,他为你服务的,有人驾驶的电梯一般的标准化顺序是客人和你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客人是先进先出,陪同人员是后进后出,跟我们一般走路差不多。当然这个事有时候你别绝对,比如举个例子,你进了电梯,人很多,七八个,你是最后一个进去,堵在门口那你就得先出来,否则你最后一个进去,那人多,你堵在门口,你让别人怎么出来,从你上边出来还是下边出来,所以这个有的时候也没必要太较真,我这里讲的,后进后出的前提就是电梯里面人少,可能就一两人。
再者我还想讲一个会客时的座次,会客,家里或者办公室来了客人,我给我们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出这样一个小问题,你是一个女孩子,您到我办公室来做客来了,或者我到你办公室或者家里做客,屋里就咱们两人,有长沙发,我坐在长沙发上了,我对面还有单独的沙发,我先坐了,我年龄大,我老师,我长辈,我坐在这个长沙发的一侧了,你这个女孩子你是跟我一块儿坐在长沙发上好呢?还是坐在我对面好?我把这个问题给各位。
这个我们在公司企业里招聘雇员我们经常用这种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很活的题,这个会客排座次一般有四个模式,第一个模式最省事叫自由式,就随便坐,这一般是私人交往或者说是不好排座次的时候排座次,你说你兄弟姐妹过年去给老爸做寿去了或者过年吃年夜饭去,你排座次吗?老大坐第一号,老二坐第二号,老小把门,科长坐第一桌,科员站着,一般人不吃,没那回说法。那是自由坐的。第二种排座次我们一般叫主席式,这是什么?来的是贵宾,比如你老爸做寿,那大家都坐你老爸对面,给老爸做寿,围着老爸,主席式,这个是众星捧月,就像老师讲课,就像我现在一样,我一个人在上面,我对着你们大家,你们大家捧我的场,主席式,它是明显的上下级和尊卑关系。第三种、第四种情况就是我刚才要讲的,相对式和并列式。面对面就座叫相对式,并排就座叫并列式,说实话我刚才这个问题有点怪,如果那个女孩子先坐了,我到他家里去,女孩子已经坐在这个位置上了,金教授要选位置的话,金教授是要坐她对面,相对式是什么呢?是公事公办,拉开距离,商务谈判,领导跟部下布置工作,警察询问犯罪嫌疑人,它一般都是相对式,这是公事公办,拉开距离的。我是个男人,我要想让这个女孩子有安全感的话,我要有点空间距离,我坐她对面去,但是如果这个女孩子是我的晚辈是我的侄女,是我的学生她要对我表示尊重和友善的话,她其实是可以跟我坐并排的,平列式是关系平等,表示亲密和友善。距离实际上是一种关系,距离是一种态度,您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所以你要明白,并排就座是平起平坐表示亲密友善,所以会客一般都是并列式,你看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都是并列式,而谈判都是相对式,谈判是有实质问题讨价还价的,关于会客。
那么下面再想讲一个问题也挺有意思,轿车的座次。问,各位,如果你去迎送一个客人,双排座轿车,别克、捷达、雅阁、桑塔纳,双排座轿车,请问这个双排座轿车上面上座应该是哪个位置?第一号位置让客人坐你认为坐在哪里比较好?
说实话,各位,我曾经拿这个问题去考过研究生面试的,他们很多人遇到我这个问题就完蛋了,它其实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它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最标准的做法是什么呢?我说了你可能会笑的,客人坐在哪里,那里就是上座。可以把他往上座去让,人家不愿意坐你管不着。尊重别人就是尊重人家的选择。你没必要告诉他老王你坐错了,金教授说这不是上座,坐这儿找死,你骂人家傻,你要尊重人家,人家坐那儿可能有人家的考虑,是吧,我有一个朋友他请我吃饭,他就不愿意坐在面对着门的位置,因为他告诉我,他说认识我的人很多,我是当地的名人,我往这儿一坐大家熟人进来都跟我干一杯,还不干死我?他就喜欢坐在一个别人看不见他的位置上,他有他的考虑,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想的事不一样的。第二车的类型不同想的位次不一样,比如吉普车,吉普车上座是副驾驶座,吉普车注意了吗?底盘高,功率大,越野是主要功能,你要坐在后面还不颠死他,全成烙饼了,我们北京和外地很多城市前几年有小巴,招手停,小巴招手停一般多排座车,上座哪里呢?离门越近,位置越高,上下车方便,你坐个小巴你愿意到里面去吗?你下一车得弄三分钟,你烦吗?它是车类型不同,想的事不一样,当然我们现在讲的轿车一般是双排座轿车别克、雅阁、桑塔纳,双排座轿车哪个座位是上座呢,实际上是跟司机和开车的人关系有关,一般的游戏规则是主人亲自开车时,上座是副驾驶座,你跟我金教授是朋友我开车去接你,你能坐到后面去吗?我好心好意接你去,我是看得起你,否则我让你打的过来我给你报销行不行,主人亲自开车接送客人时你是不能坐到后面去的,你坐到后面去等于宣布,老子打的。我成了给你干活的了,当然,主人开车时如果他的配偶在车上,那没你的事,比如我老公在车上,或者我老婆在车上我俩平起平坐,我跟你假客气让你到前面来你也别来,你要来你叫灯泡,这是第一种情况,主人亲自开车。
第二种情况我们称为专职司机开车,就是出租车司机或者单位司机班车队的师傅开车,他接你送你是为了工作,而不是看得起你对你示好,他是公事公办,专职司机开车时上座是那个位置呢?司机后排的对角线,我国车辆右行,上座实际上就是后排右,因为方向盘在左的,我国香港地区,日本、英国它是方向盘居右,它是左行,那么上座就是后排座,为什么?原因第一是安全,现在车辆一般出问题往往是追尾或者碰撞,副驾驶座一般情况下死亡概率较高,出车祸那位置一般最先死最先亡,那为什么主人开车我坐那儿呢,舍命陪君子,你说我老婆开车的话我不在她面前给她壮胆,谁给她壮胆?那是特殊情况,第二你要坐在后面右座的话,在我国境内实际上是上下车方便,因为我国车辆右行,我坐在后排右座我伸腿上车、抬腿下车,你坐在左门你有时候别扭,出租车那左门都锁死的,你知道吗?到酒店去过吗,酒店你要轿车盘上去的运行上去的话,后排右座门正好对大堂正门,酒店的门童都被我这种人教育过,开门只有开后排右门的,那叫对接,因为他知道,那个位置是老大,车上的最重要的人,你坐在左门,对不起,没人理你,你自己下去自摸自和吧。其实轿车上座还有第三个,第三个我们称为vip的位置,高级官员、高级将领,他们实际上比较喜欢坐那个位置,那个位置好处有二,第一,安全,出车祸那个位置死亡概率、负伤概率较低,第二,隐秘性比较高,别人看不见。你像刘德华之类,明星曝光率太高,没有什么个人自由,今天想悄悄出去吃顿饭,你让他坐在后排右座,红灯一停,交警都看到,老刘,阿华,他饭吃得就不爽,你让他坐在里面的话,有点距离,再加上汽车的窗户覆膜,不趴到窗户上看一般看不到他,有助于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
我刚才举了一些例子,开会排列顺序,轿车排列顺序,出入电梯排列顺序,会客排列顺序,进入房间排列顺序,就座排列顺序,引导客人排列顺序,实际上是座次中的小小的一段。签字、谈判、开会、国旗悬挂那样的问题还不可胜数,我们这里讲这一段是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排列座次不仅是尊重别人,某种意义上也是尊重自己,说明我懂行,说明我讲规矩,这也是个人素质问题。那么谢谢各位,本讲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