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印象-教学案例设计(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3:3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冈石窟印象-教学案例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冈石窟印象-教学案例设计》。

第一篇:云冈石窟印象-教学案例设计

《云冈石窟印象》教学案例

大同位于山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晋、冀、蒙交界处,地下煤炭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煤都。全市面积14152平方公里,辖四区七县,人口300余万,距北京340公里。大同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古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古城。

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栖居,公元前3世纪赵武灵王建置云中、雁门、代郡,至今已有2400多个春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同曾是北魏京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古代劳动人民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上、下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等古建筑、古遗址多达300余处,堪称国宝。

北岳恒山,是国家首批公布的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海拔高度为五岳之首,在流云漫雾的衬托下,群峰奔突,众岭攒动,有的像飞舞的巨龙,有的像游缰的骏马,有的像漫步跋涉的驼队,无不显示着流动的行进之感。

悬空寺 居恒山十八景之首,始建于北魏,飞挂于翠屏峰百丈崖岩,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崖岩暗托,凌空欲飞,被徐霞客誉为“天下巨观”。

上、下华严寺,始建于公元1062年,这座具有独特风格和高度艺术水平的辽金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最大佛殿,殿内金碧辉煌的檀香木佛像,鲜艳如初,内涵丰富的大型壁画保存完好,国内罕见。

薄伽教藏殿内保存完好的31尊辽代塑像,或站、或坐、或正、或侧、身态优美,容貌丰满,表情生动,衣饰飘带流畅自然,是国内辽塑中少见的精品。其中辽塑合掌露齿菩萨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左下方为郭沫若题词

九龙壁 始建于明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3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是我国现存九龙壁中建筑年代最早、尺度最大而又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

1997年4月1日--1999年5月1日,国家邮政局陆续发行万里长城普邮,全套21枚,第14枚为大同灵丘县平型关,第15枚为大同城北得胜口。

此外,还有善化寺、觉山寺、鼓楼、观音堂、雁塔、木塔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16公里处的武周山北崖。石窟周围山峦起伏连绵如云,在长约一公里的断崖前,窟室星罗棋布景色静寂,好似一处佛国世界。唐代诗人宋昱在赞美云冈石窟诗中写道:“梵宇开金池,香龛凿铁围,影中群像动,空中众灵飞”。

云冈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开创了我国全石化佛窟之先河,在继承秦汉传统雕塑艺术的同时,汲取北方各少数民族和外来佛教艺术的有益成份,中外合壁,超越世俗,用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铸凿成了“云冈模式”,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变化的一个转折点。云冈石窟用艺术的形式记载佛教、赞美佛教,所出现的许多有异于印度、中亚石窟的艺术风格又极大地影响着龙门、敦煌及中国北方各地的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群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是世界石窟艺术史壮丽辉煌、璀璨夺目的篇章。

此外 云冈石窟是运用雕刻艺术语言揭示宗教艺术特征、从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佳例。同时也相继完成了从“胡貌梵相”到“改梵为夏”转变的过程。(以20窟为代表显示出“胡貌梵相”的造像特点,以第6窟为代表的中原风格。

作为中国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形制、服饰样法、乐舞风格及平城佛学之流变特点,无论在形象气质、衣冠服饰、雕刻手法还是题材内容、审美情趣等方面均有突破,为研究北魏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中期,从文成帝和平元年间(公元460年)开始大规模营造到竣工,前后共计60多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现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最大佛像17米,最小仅2厘米。

云冈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大小洞窟疏密有致地分布在云冈半腰中。从现存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艺术特色来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淳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缘起。

徜徉于千座窟龛、数万佛像间,依稀可以听见当年工匠在洞中的凿凿之声。纵观古今中外的宗教造像,人类无不是把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赋予自然。石头只是一块,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力量,云冈亦如斯,往事越前年,在浩瀚的历史里,在生命的幻想里,有那么多无法抗拒的魅力,美如云冈。云冈--永远等着你„„„„.《云冈石窟印象》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最近,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把发扬民族传统精神、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作为教育主导方针之一,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奠定新一代公民在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行为规范等方面应有的热爱祖国的基本情感,祖国传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崇洋媚外、妄自菲薄、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才能消除,社会的统一、进步和发展的历程才会顺利。那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宝藏的价值,使之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扬光大,真正在当代社会得到延伸和发展,拓展一条与现代艺术审美方式有机结合的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的:欣赏大同云冈石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石窟艺术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迁移、创新,将自己对石窟艺术的情感表现出来。

用多种手法表现出石窟的美,表达对石窟的感受和印象。●教学准备:大同云冈石窟图片、录像资料。各种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讨论导入,了解石窟:

在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大同云冈石窟资料,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抢答游戏,看谁能最快回答老师问题:中国三大石窟有哪些?哪个是最早、最大的石雕佛像群?云冈石窟地处哪里?开发于哪个年代?现存洞窟多少个?石窟现存最大和最小的佛像分别高多少?五华洞飞天浮雕造型各有什么特点?用词形容它的颜色,局部图中有什么乐器和图案花纹,你还观察到了哪些细节?等等。

二、欣赏感知,激发情感:

欣赏石窟佛像和壁画资料,一起感受云冈石窟的多姿多彩。静态的佛像高大庄严,清新的菩萨神情恬淡,威武的天王雄姿勃勃,俊秀的飞天飞扬飘逸。云冈石窟是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于一体的民族瑰宝,它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品位高雅、无与伦比,造型刚劲,驰名中外,是我国四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三、发挥想象,表达感受: 在对石窟佛像和壁画进行了充分的欣赏和了解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迁移、创新。先临摹石窟资料,尝试表现自己喜欢的石窟的一角,体味云冈石窟艺术的内在神韵,以便将对石窟的感受和印象融入自己的创意设计。在表现手法上可采用单纯的平涂,亦可表现丰富的笔触肌理;在色调的处理上可把握石窟古朴典雅的色彩感觉,也可大胆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可采用手绘、版画加拼贴,把佛像与大同地理版图(形如展翅凤凰)、书法、游人拜佛、石窟文字等资料打乱、重组、结合进行再加工,也可充分发挥想象将其置于可具对比的现代图形、几何抽象空间,以增加画面的新颖和创意性,更好地烘托主题。此课题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构想,使描绘的画面内容丰富、布局有序、主次分明,具有较强烈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四、针对具体,辅导作画:

你准备画那个部分,表达什么感受,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效果好,怎样组织画面构图,把握整体视觉效果,老师针对画面具体问题提出发展画面建议,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以下是学生作品

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布置作业,查阅有关石窟的相关资料

所用材料:色卡纸、吹塑纸、宣纸、水粉颜料、油画棒、明矾、固体胶

所用材料:珠光笔、彩色打印纸、宣纸、丝网、刷子、固体胶

所用材料:色卡纸、吹塑纸、水粉颜料、漆笔、固体胶

所用材料:水粉颜料、素描纸

所用材料:水粉颜料、素描纸

第二篇:形的视觉印象教学设计

行的视觉印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绘画作品中的“形”与生活中的“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绘画中形的产生及表现规律。

能力目标: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赏析绘画作品中的各种表现风格及手段,学会从不同观察角度来发现“美”,客观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质感。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已学的构图框架剖析绘画主题的作用和意义。教具学具:

绘画本

铅笔

多媒体

图片 教学课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

引导思考:怎么会得到这样的形象?

总结:以直观的、有趣的图片直入主题,在快乐、新奇的情境中明确重点,从而揭开物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之间的必然关系。

感受领悟

(一)观察分析人物形象,了解简略形和完整形的不同,丰富表现能力。

1.粗看

2.细看

图片展示观察:

比较这些人物的共性和特性,并作出判断。更近距离观察: 1.人物的不同表现: 展示图片

仔细观察,马三立老先生的形象特征是怎样被表现的吧?这样的美感外形和内在结构式怎样结合而产生的?

(二)表现

大胆运笔,勇于表现,就能形成准确的人物形象。强调两个细节:其一改变画笔的方向就能表现出粗细不一的线条;其二产生了瑕疵,可巧妙利用,让它融入画面。

三、探究归纳

3.启发学生赏析第8 页的“思考和交流”中都是女性的手(细心观察描绘的手和画家脑海中经过强化处理的手),比较一下二者的区别。

四、课堂练习

尝试用细致的描绘或概括强化的理念这两种方式来表现你身边你所熟悉的物象。设计作品一件,类型不限。

小结

关于“形”的表现有很多(方法),有的是简略的形,有的是细致的形,今天我们可以尝试任何一种新的形式。

第三篇:教学设计案例

自己去吧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阁第一小学 兰海燕(068350)

E-mail:fnlanlan123@126.com

一、概述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一册中的第14课。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故事内容鼓励学生自强自立,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设计理念:第一课时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利用多种方法识字、灵活用字,利用生字口头创编小片断或小故事;第二课时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语言运用为中心,说写结合,仿编、续编或创编出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小故事或小片断,在读写的过程中进行思维深层次加工训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能准确读出生字卡片上和含有生字的文字片断或小故事中的生字字音并且认清字形;

(2)会写“自、己、东、西”四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3)认识偏旁“学”字头,能够说出学过的或认识的带“学”字头的字;(4)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至少能用三个新学的生字在8~10分钟内口头组词造句或创编谜语、儿歌、小故事;

(6)能够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仿编、续编或创编写出与主题相关、语言流畅的儿歌或小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提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能够通过仿、续或创编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认同从小就要树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这一思想,能够完成一篇语句通顺的、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的小儿歌或小故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经历和体验,比如自己整理书包、系红领巾等;

4.学生已有一定的拼读能力,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拓展材料;

5.学生已经认识“氵”、“口”、“心”三个偏旁和“自”、“己”、“吧”、“那”四个生字;

6.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并且能自己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生字;

7.学生能根据提示仿、续或创编写故事,并乐于表达。

四、教学策略

1.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a.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不认识的生字或生僻字(问题),在其他同学的帮助或教师的提示下自主运用谜语、儿歌、组词造句、加减、同音、形近等方法识记不认识的字(解决问题);b.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如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呢?)通过同桌讨论和教师对重点词句(如:“过了几天”、“自己去游吧”)的点拨,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和全班同学交流(问题解决)。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和进行创新写作,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识字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五、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打印的拓展资源、自制教学图片。

六、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位朋友,看,它们来了、(贴小鸭、小鹰的图片)老师想通过《自己去吧》这篇课文,让大家对它们有所了解,可以吗?

2.学生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自己去吧

3.随机识字:自、己、吧(师:作标记的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谁有办法记住它们?)4.学生说出自己识记上述生字的方法,教师适时鼓励。(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把学生说的字或词快速书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标出自然段。

2.例举生字: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你还和哪一个没有交上朋友,把他请到黑板上来吧!3.自主识字:谁愿意帮助他们记住这些生字朋友呢?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4.教师学生互出谜语,利用谜语来识字。(强化学字头。)

5.学生自读教师在PPT上列出的扩展词语或句子。(教师同时指导个别同学。)6.再读课文。

(三)扩读儿歌(学生阅读打印的拓展材料上的“识字通”)

(四)口语表达训练

要求:一个个生字娃娃手拉手组成了优美的句子,好听的故事,你可以采用说一句话、说一段话,或者编一个小故事、编儿歌等方式来和生字做游戏,至少用上三个今天学过的生字,能多用就更好了。1.学生自己练习。2.反馈说话。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书中生字的笔顺、占格位置。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

第 二 课 时

(一)片段导入,引出新课

1.师:生字朋友要和大家捉迷藏,看看你还认识它们吗? 2.学生自读PPT上的生字故事。3.指名读。

(二)自读课文,理解感悟

1.第1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生自己思考,同桌讨论交流。(教师点拨:A、小鸭为什么不敢自己去?B、鸭妈妈为什么不带他去?C、“过了几天”是什么意思?)

(4)学生想象:小鸭在那几天中能够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如果自己是小鸭,会怎样做?

(5)指导朗读。2.第2自然段

(1)自读第2自然段,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2)汇报说。

(3)指导读。

3.诵读全文,尝试记忆。

(三)扩展阅读,深化主题

过渡:小鸭通过努力,学会了游泳;小鹰通过努力,学会了飞翔;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都是通过努力,学会了生活的本领,让我们共同走进“阅读天地”吧!

(四)创新写作,思维训练

要求:编一个能说明“自己的事自己做”道理的小故事,可以仿照《自己去吧》编,也可以自由续编、创编。相信你能成功!

1.学生构思;2.创新写作;3.汇报反馈。

(五)教师寄语:能够独立自主的孩子是多么讨人喜欢呀!孩子们,你们不要做什么事都依赖父母的“小皇帝”呀,要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

第四篇: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设计:水变成水蒸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实验了解加快蒸发的条件。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描述水在蒸发时所发生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想像推理能力。教学准备:

酒精灯、火柴、小烧杯、水、一块湿抹布,毛巾等

一个大烧杯,有水,一小袋盐,小药匙一把,一根玻璃棒。两个中烧杯,事先贴上标号(1号和2号),半杯水,每组一块手绢,培养皿,吹风机,小电池,热水袋,电熨斗,小电风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蒸发现象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水单元(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一个水字),请你猜测一下,这个“水”会有什么变化? 2.学会汇报,(变干了,变成水蒸气,蒸发掉了等等)3.这是怎么回事呢?(或你知道为什么吗?)

4.你看到水蒸气了吗?由此,你觉得水蒸气它是什么样的?(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5.小结:像这样由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我们就叫做蒸发。(板书)6.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蒸发现象吗? 7.学生举例。

二、知道加快蒸发的三个条件。

1.从刚才的回答中,唐老师发现大家在平时生活中都是一个有心者,这一点唐老师非常喜欢。不知道大家的生活经验怎么样。比如说,唐老师这儿有一块湿毛巾,你能想到几种方法让上面的水蒸发掉呢? 2.学生思考后回答。

3.不错,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我们什么也不做,就让他这样放在这,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会不会干?对,但这样做时间就比较长了。

4.那怎样做能让这块毛巾快点干呢?看哪组想到的方法比较好。5.小组讨论。

汇报时注意说出所需的器材和实验过程 6.汇报(按方法汇总)

7.唐老师事先准备了几样实物,但还有几组的同学只能对不起你们了,加入到其它组去吧,好吗?

8.分组实验

9.刚才的实验大家都做得很认真,谁能说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 10.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怎样就可以加快蒸发呢?

三、巩固,小结

1.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蒸发,关于这水和水蒸气,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2.唐老师倒准备了几个问题,看你们能不能回答。(1)你知道盐是从哪来的吗?(出示盐)

现在,唐老师把它放入烧杯中,搅拌一下(边说边演示),现在,我又想把放进去的盐取回来了,你有办法吗?

(2)有1号和2号这样两杯水,我想让1号中的水以最快的方法蒸发掉,你有什么办法?你能让2号中的水尽量不减少吗?

温度与温度计

教材依据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二册(三年级下册)“冷与热”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

教材共有3页,由3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观察几种温度计。先以学生们在“冷水与热水”一课所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引出温度计和温度的概念。这个活动分3层,第一层是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以及上面的刻度、标记和数字。温度计主要是由玻璃管、玻璃泡(内有水银、煤油或酒精等液体)、刻度3部分组成的。最好配备多支温度计,以供学生仔细观察。教材呈现了观察提示,也是观察目标,教师要介绍摄氏温度计的标定方法。第二层是指导学生认识温度计制造的原理。教材提供了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和温度计的比较图,通过比较,启发学生认识到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设计的。第三层是观察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最好用实物。插图中有干湿球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体温计,液晶显示温度计,摄氏温度计,水温计。

活动二:摄氏温度的读和写。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训练学生认读和记录摄氏温度。教材对25℃、8℃的读写方法做了示范。这两个温度都是整数,比较容易认读,重点是零上和零下的区别。可以增加几组温度,如0℃、36℃、-5℃,以便加以巩固。这几个温度的认读稍复杂,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温度计模型组织学生认读、书写。要强调零下温度自0℃ 向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活动三: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这个活动是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地使用温度计。这是科学技能的训练,教材的插图对学生的活动具有指导意义。读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时应注意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行,并消除一切对测定温度的不利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冷水与热水”一课积累了与温度相关的知识与经验,部分学生通过看天气预报对温度已经有所了解,有的同学家里有温度计对温度计的用法也有所了解。但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温度,也没有学习和探究过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构造。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物体冷热的程度可以用温度来表示,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设计制造的。

过程与方法:能仔细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能说出温度计的制造原理;能正确地读写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能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意识到“利用温度计能准确地了解物体的冷热程度”;意识到“为了观测比较正确的温度,人们对观测温度的方法作了一系列的规定”。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能认真细致地观察;乐于提出观察中产生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

重点: 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难点: 正确的使用温度计。

教学准备:温度计、各种温度计的图片、记录中卡、冷热水、烧杯、筷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你感觉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设计目的:教学开始的导入,以学生为本位,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今天的天气进行判断,在谈话中理解温度,引出温度的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要想知道准确的温度,光靠感觉是不行的。要使用工具——温度计。

(板书:温度与温度计)

(二)学习温度的读法与写法。

1、猜一猜今天13:00时操场上空气的温度?

(距地面1,5米处)

2、猜一猜操场地表的温度。

3、你们知道养蚕的最佳温度是多少么?

4、猜一猜合肥地区的历史上最高温是多少?

5、猜一猜合肥地区的历史上最低温是多少?

(要求:请学生把所猜测的温度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科学活动手册上记录。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读法与写法。)

设计目的:猜测与假设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这里让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信息上做一定猜测,既训练学生推理思维,又激发了利用温度计的欲望;还可以了解当地的气象史;学会科学的养蚕。(养蚕是本学期科学课的重要内容。)而预测地表和距地面1,5米处的温度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为百叶箱的高度是距地面1.5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游戏中完成了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三)认识温度及温度计

1、回忆你所见过的温度计是什么样子。

2、观察、了解温度计的构造。

3、小组观察、交流、汇报:

(1)温度计由哪几部分组成?

(2)同学们在观察温度计时发现了什么意外的现象?引发对这种现象的探究,从而得出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设计制造的。

(3)关于温度计你还知道哪些?引出温度计的发明史。

设计目的:告诉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教会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和制造原理,渗透温度计的发明史。

(四)分组测量一杯水的温度。

1、小组汇报测的数据。

2、为什么一样的温度计、一样的水测得温度不一样?

3、师生共探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4、再次测量烧杯里水温度。

5、小结。

设计目的:学生第一次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由于学生还不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结果可能会相差很大。这里我们可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将错就错”地让学生动手测量,满足他们的欲望。因为满足了第一次接触这个材料的兴奋,又发现生活经验与事实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时,当再次分小组观察时,学生的头脑是冷静、理性的,观察目的是明确的、观察活动是带着“思维”的。第二次测量温度,并比较两次测量的结果说说感受与事实产生矛盾冲突时,通过有效的观察与了解后让学生反思起先测量的过程,学生就能自发地对已有经验进行重新的审视与自我构建,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也有了新的感受与体验。它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探究活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使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六)认识不同的温度计。(多媒体课件)

设计目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课后学习研究温度计的热情。

(七)作业:用温度计测冰水和冰盐水的温度。

设计目的: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可以更好地了解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来历。

(八)板书设计: 刻度平

玻璃管 上

液柱 停

液泡 里

第五篇:教学设计案例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要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比一比,看谁学的快,看谁教学会的徒弟多,看谁教的徒弟运算的正确率高?你们说好吗?揭示课题:学与教大比武

二、学与教大比武

1、出示

60+240÷[(30-10)×2] ⑴区分会与不会

⑵开始学与教大比武

⑶汇报学与教的情况

自己学会了吗?教会了几个徒弟?

2、考核(过五关)

请徒弟们接受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当评委,指出讲的不好的地方,和精彩之处。

⑴提问:

[ ] 是什么括号?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里面的。

⑵划运算顺序

118+1536÷[12×(63-59)]

[60+240÷(30-10)]×2 [(60+240÷30)-10]×2

(60+240)÷[(30-10)×2] ⑶下面的运算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00-(600+300÷15)]×2

第一步运算顺序错误

=[700-(900÷15)]×2

=[700-60]×2

=640×2

=1280 ⑷实力比拼

用递等式计算

[514-(123+217)]÷(29×6)

⑸评选 先秀师傅

出色徒弟

三、课堂练习

课本练一练

第14页

第3、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最满意的是什么?最大的改获是什么?

“年、月、日”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练习一 目的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年月日等相关的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重点:整理与应用 教具: 幻灯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学生自由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时间单位:

年————月——日——时——分——秒

(7、4、1)30

29(30)计时的方法:

⑴普通计时法(12小时计时)

⑵24小时计时法 主要让学生举例说明互相转化的方法 求经过时间

⑴求经过的小时数

⑵求经过的天数

⑶求经过的年数

二、基本练习

1、填空

1年=()个月

1日=()小时 1小时=()分

1分=()秒 讨论

1年=()天

2、把下列时刻用普通计时法写出来。

19时

8时

22时30分

5时13分

24时

3、把下列时刻用24小时计时法写出来

上午10:50

早晨3:20

下午 2:25

晚上9:45

4、练习一的第4、5、6、7题

采用的主要形式 生报生写

师报生写

三、加深练习

练习一的第8 题

讨论后反馈

方法 ⑴先加小时数

⑵再加分数

⑶满60进1小时

实际应用: 计算是否过保质期

四、课堂练习

作业本

“三步计算应用题

(一)”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20页

应用题例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学会验算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正确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学会验算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验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先补条件再解答 生产小组要加工780个零件。

1、,实际用了多少天?

2、,实际每天加工多少个? 师:补条件应根据已知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来进行。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例1 : 玩具厂要生产3000套电动智力玩具,计划用12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50套,实际用了多少天? ⑴默读题目,想一想题目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⑵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⑶提问:要求“实际用了多少天?”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这两个条件都知道吗?应先求什么?(先求实际每天的工作效率)怎 样求呢?

⑷学生列式计算

并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反馈:教师出示解答过程

请一位同学列出综合算式。

提问:这些应用题比较复杂,容易出错,所以要进行检验,你觉得如何来检验呢? 先让学生讨论方法:验算已知条件是否相同。⑸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验算 反馈时让学生说清验算什么及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试一试

要求学生先解答,再验算。

服装厂要生产1000套衣服,计划每天生产40套,实际比计划少用了5天。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套?

反馈时着重让学生自己讲解题方法及验算的方法。

3、总结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⑴学生同桌讨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⑵指名交流 在交流中逐步出示

课本第21页

方框中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1、先说解题思路再列式 ⑴ 一本故事书有120页,计划每天读15页,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5页。实际用了多少天? ⑵一本故事书有120页,计划8天读完,实际比计划少用2天。实际每天读多少页? ⑶一本故事书有120页,计划8天读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5页。实际用了多少天?

⑷一本故事书有120页,计划每天读15页,实际比计划少用2天。实际每天读多少页?

2、课堂练习练一练

第2、3、4、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那些新知识?

下载云冈石窟印象-教学案例设计(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冈石窟印象-教学案例设计(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级乡镇中学 2.学科:英语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①预习并自学生词 ②预习Grammar Focus 二、教学课题 新目标九年级Unit 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

    教学设计案例

    走进实验室 学习科学探究 【授课地点】物理实验室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实验室仪器。 【教学目标】 (1)参观实验室;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3)学习建......

    教学设计案例

    测量旗杆的高度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相似三角形”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之后的一节研究活动课。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初......

    教学设计案例范文

    目 录 第一课时 《观潮》教学设计 ......................................................................................................... 2 一、 教学目标 ............

    案例教学设计

    《 餐桌上的发现 》教学案例 活动目标: 1、 通过一些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2、 在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农业与各行各业的......

    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设计案例 高考中的线性规划问题探究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刘蓉蓉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线性规划问题从2004年进入高考后,逐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命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

    教学案例设计

    自主 合作 探究——小学一年级美术《小挂饰》教学案例设计 一、设计理念: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

    习作教学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作文教学教案: 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执教者:六(2)班 庄胜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学习知道写人时,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