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四韵》赏析

时间:2019-05-13 14:2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余光中《乡愁四韵》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余光中《乡愁四韵》赏析》。

第一篇:余光中《乡愁四韵》赏析

余光中《乡愁四韵》赏析

乡愁四韵

作者: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第二篇:八乡愁四韵(余光中)(模版)

八、走不出的思乡情

——解读《乡愁四韵》的意象与内涵

教学目标:

1、抓住具体的意象,体会诗歌独特的抒情方式,从而感受浓烈的思乡之情。

2、了解诗歌的赏析方法:想景悟情、知人论诗——以诗解诗、探究内涵——深情朗读、传达诗意。

教学重点:

1、抓住意象来体验情感。

2、初步学习诗歌赏析的方法。

学习难点:诗人为什么要选用这四种意象来抒发乡愁? 课前准备:

1、课前阅读老师印发的乡愁诗,初步阅读各类乡愁诗。

2、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查找诗人余光中的资料,为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和赏析诗歌作铺垫。

教学设想:诗歌教学应是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如果只是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进行分析,会把学生的悟性和情感淹没在冷冰冰的程式化之中。本节课意在从“解读意象”的基础上,体味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有效地提高诗歌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的归属。而对于本诗的教学,意在教会学生一些赏析诗歌的方法:想景悟情、知人论诗——以诗解诗、探究内涵——深情朗读、传达诗意,以意象解读为重点,做到读品结合。拓展迁移部分以探究乡愁诗的内涵为目的给学生一个课堂以外的阅读指引。

教学过程:

一、煽情激趣,走近诗歌(背景音乐:罗大佑的《乡愁四韵》)

1、师朗诵引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提起它,你们的头脑里会涌现哪些有关乡愁的诗句呢?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把这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读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板书课题

二、打开按钮,会意传情

(一)通过朗读初步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

1、诗歌的朗读技巧:

根据情感需要,确立语速(快、慢)

根据表达内容,确定情感基调(昂扬激越、忧郁深沉)根据诗歌意境,确定重音节奏(轻读重读和音长音短)

2、指名朗读,简略点评,适时点拨,师范读,生点评。

3、小结过渡:一首诗只有朗读出来它的生命才算完整,所以朗读者要如演奏家一样把诗的潜在的生命力激发出来。

(二)寻找解诗的按钮,探寻诗人的情感流程。

1、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一首诗的生命力呢?在诗歌中寻找诗人感情触发点的事物那个事物。在诗中称之为什么?意象: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可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这或许就是我们解读诗歌的按钮,就让我们一起来打开这首诗的按钮。

2、在这首诗中,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板书故国九州那么多物象,何以选这四个物象呢?因为这四个意象极具中国特色和个性风格能更好地抒发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

3、师引导分析(1)长江水:(核心意象)长江是中国两大母亲河之一,他在《当我死时》中写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四九年余光中离开大陆赴台湾,此后飘泊于香港、欧洲、北美„„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踏上大陆的土地,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选择长江水这一意象抒发的绝不仅仅是个人的故乡之思,而是深切的家国之思。“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夜夜思君不见者,共饮长江水。”表达多少种思念呀!深远的、悠长的。而“长江水”也是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乳汁,它是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一瓢长江水“弱水三千,只取瓢饮”,他只需要很少很少以慰藉思乡之愁。由长江水想到了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酒醉可消愁,但诗人的头脑是清醒的,他无法一醉消千愁,正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他无法忘却思乡之情,渴望的结果只有使诗人内心痛苦之情更为剧烈,思乡之情更为炽烈。因而诗人不由自主地再次发出迫切的愿望: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朗读

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赏析方法来讨论另外三个意象出示方法想景悟情,知人论诗。以诗解诗,探究内涵。(小组认领)

(2)海棠红:风姿绰约的海棠隐隐的透出江南的风情。余光中出生在南京,曾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自称是半个江南人。当他回望故乡,从刻骨铭心的记忆深处灿然而现的就是童年的家园和故土风情。一张海棠红因为祖国(清朝时包括蒙古)版图形似海棠叶,地图是用量词“张”的。诗人面对祖国版图,流落在叶外,充满忧患意识的诗人倍感激愤,心如泣血。“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但诗人用“一张海棠红”来强调“红”,以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 如今“海棠依旧”,游子却只能在异地思乡之情中默念,归期无望,热切的期望与无法实现的现实在内心冲突,诗人备受思乡之情的折磨,经受“沸血的烧痛”。板书

(3)雪花白:片片洁白晶莹的雪花象征着纯洁,此情最纯最真,渴望一片“雪花白”,充分显示诗人矢志不渝,此情不改的坚定决心。一片雪花白“白”不能用量词“片”来限定,而诗人用“一片雪花白”来强调“白”,白得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而这白字又与后面的信紧密相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割断多年的乡情与亲情,在倍感严寒的季节最温馨的莫过于家书的问候,这是余光中七十年代的诗作,台湾和大陆虽只隔一湾海峡,但由于政治原因是无法沟通的,所以家书当然就极其珍贵了,等候家信也就意味着等候归乡了,这份等待焦灼而痛楚,执着而痴迷!。这份乡愁就更漫长绵延了。板书

(4)腊梅香:梅花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是高洁的象征,使诗人联想到母亲的圣洁与伟大。一朵腊梅香“香”不能用量词“朵”来衡量。而诗人用“一朵腊梅香”来强调“香”,以突出腊梅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正所谓“暗香浮动月黄昏。”而这香字又与下文的母亲相连接,母亲对游子永远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母亲的芬芳使诗人内心充满了温暖。表达出了对祖**亲手足相连、血肉相依的深挚情怀。板书

4、总结:《乡愁四韵》不仅妙在精选丰富的意象,更妙在围绕中心意象展开层层联想,还一反语言逻辑,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乡愁的情感内涵。有没有同学愿意再来为我们演绎这首《乡愁四韵》呢?赏析诗歌还离不开出示深情朗读,传达情感。

三、拓展迁移,探究思乡诗的内涵

叶落归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人们生命理念的终极归宿,而乡愁也成为积淀在中华民族性格深处的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是一种中国情怀,那么你们曾接触的乡愁诗还有那些内涵呢?

出示乡愁诗的三层内涵:第一层是亲友、乡亲、同胞;第二层是故园情景、故国山河、旧时风景;第三层是历史文化。乡愁不仅是对生活过的故乡、故居、故人的怀念,更是一种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整个传统文化的故国时空。它不仅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下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思乡诗的丰富内涵。

四、作业布置

1、仿写一韵(最好再押一个韵部,不要重复原诗的韵部——水、味/红、痛/白、待/香、芳)

2、查找抒写乡愁的古代诗词,做一次专题的阅读。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

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70年代之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已白发盖黑土的余光中老先生,祖籍究竟是江苏常州还是福建永春已经无从查考,但余老先生是生于南京,九岁方离开当时的首都去四川,三年后返回南京读大学,对于祖国,少年时的印象是最深的,四九年余光中离开大陆赴台湾,此后飘泊于香港、欧洲、北美……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蹋上大陆的土地,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第三篇:八乡愁四韵(余光中)_4

八、走不出的思乡情

——解读《乡愁四韵》的意象与内涵

教学目标:

1、抓住具体的意象,体会诗歌独特的抒情方式,从而感受浓烈的思乡之情。

2、了解诗歌的赏析方法:想景悟情、知人论诗——以诗解诗、探究内涵——深情朗读、传达诗意。

教学重点:

1、抓住意象来体验情感。

2、初步学习诗歌赏析的方法。

学习难点:诗人为什么要选用这四种意象来抒发乡愁? 课前准备:

1、课前阅读老师印发的乡愁诗,初步阅读各类乡愁诗。

2、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查找诗人余光中的资料,为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和赏析诗歌作铺垫。

教学设想:诗歌教学应是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如果只是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进行分析,会把学生的悟性和情感淹没在冷冰冰的程式化之中。本节课意在从“解读意象”的基础上,体味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有效地提高诗歌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的归属。而对于本诗的教学,意在教会学生一些赏析诗歌的方法:想景悟情、知人论诗——以诗解诗、探究内涵——深情朗读、传达诗意,以意象解读为重点,做到读品结合。拓展迁移部分以探究乡愁诗的内涵为目的给学生一个课堂以外的阅读指引。

教学过程:

一、煽情激趣,走近诗歌(背景音乐:罗大佑的《乡愁四韵》)

1、师朗诵引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提起它,你们的头脑里会涌现哪些有关乡愁的诗句呢?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把这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读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板书课题

二、打开按钮,会意传情

(一)通过朗读初步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

1、诗歌的朗读技巧:

根据情感需要,确立语速(快、慢)

根据表达内容,确定情感基调(昂扬激越、忧郁深沉)根据诗歌意境,确定重音节奏(轻读重读和音长音短)

2、指名朗读,简略点评,适时点拨,师范读,生点评。

3、小结过渡:一首诗只有朗读出来它的生命才算完整,所以朗读者要如演奏家一样把诗的潜在的生命力激发出来。

(二)寻找解诗的按钮,探寻诗人的情感流程。

1、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一首诗的生命力呢?在诗歌中寻找诗人感情触发点的事物那个事物。在诗中称之为什么?意象: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可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

结合就是意象。这或许就是我们解读诗歌的按钮,就让我们一起来打开这首诗的按钮。

2、在这首诗中,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板书故国九州那么多物象,何以选这四个物象呢?因为这四个意象极具中国特色和个性风格能更好地抒发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

3、师引导分析(1)长江水:(核心意象)长江是中国两大母亲河之一,他在《当我死时》中写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四九年余光中离开大陆赴台湾,此后飘泊于香港、欧洲、北美„„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踏上大陆的土地,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选择长江水这一意象抒发的绝不仅仅是个人的故乡之思,而是深切的家国之思。“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夜夜思君不见者,共饮长江水。”表达多少种思念呀!深远的、悠长的。而“长江水”也是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乳汁,它是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一瓢长江水“弱水三千,只取瓢饮”,他只需要很少很少以慰藉思乡之愁。由长江水想到了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酒醉可消愁,但诗人的头脑是清醒的,他无法一醉消千愁,正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他无法忘却思乡之情,渴望的结果只有使诗人内心痛苦之情更为剧烈,思乡之情更为炽烈。因而诗人不由自主地再次发出迫切的愿望: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朗读

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赏析方法来讨论另外三个意象出示方法想景悟情,知人论诗。以诗解诗,探究内涵。(小组认领)

(2)海棠红:风姿绰约的海棠隐隐的透出江南的风情。余光中出生在南京,曾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自称是半个江南人。当他回望故乡,从刻骨铭心的记忆深处灿然而现的就是童年的家园和故土风情。一张海棠红因为祖国(清朝时包括蒙古)版图形似海棠叶,地图是用量词“张”的。诗人面对祖国版图,流落在叶外,充满忧患意识的诗人倍感激愤,心如泣血。“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但诗人用“一张海棠红”来强调“红”,以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 如今“海棠依旧”,游子却只能在异地思乡之情中默念,归期无望,热切的期望与无法实现的现实在内心冲突,诗人备受思乡之情的折磨,经受“沸血的烧痛”。板书

(3)雪花白:片片洁白晶莹的雪花象征着纯洁,此情最纯最真,渴望一片“雪花白”,充分显示诗人矢志不渝,此情不改的坚定决心。一片雪花白“白”不能用量词“片”来限定,而诗人用“一片雪花白”来强调“白”,白得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而这白字又与后面的信紧密相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割断多年的乡情与亲情,在倍感严寒的季节最温馨的莫过于家书的问候,这是余光中七十年代的诗作,台湾和大陆虽只隔一湾海峡,但由于政治原因是无法沟通的,所以家书当然就极其珍贵了,等候家信也就意味着等候归乡了,这份等待焦灼而痛楚,执着而痴迷!。这份乡愁就更漫长绵延了。板书

(4)腊梅香:梅花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是高洁的象征,使诗人联想到母亲的圣洁与伟大。一朵腊梅香“香”不能用量词“朵”来衡量。而诗人用“一朵腊梅香”来强调“香”,以突出腊梅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正所谓“暗香浮动月黄昏。”而这香字又与下文的母亲相连接,母亲对游子永远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母亲的芬芳使诗人内心充满了温暖。表达出了对祖**亲手足相连、血肉相依的深挚情怀。板书

4、总结:《乡愁四韵》不仅妙在精选丰富的意象,更妙在围绕中心意象展开层层联想,还一反语言逻辑,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乡愁的情感内涵。有没有同学愿意再来为我们演绎这首《乡愁四韵》呢?赏析诗歌还离不开出示深情朗读,传达情感。

三、拓展迁移,探究思乡诗的内涵

叶落归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人们生命理念的终极归宿,而乡愁也成为积淀在中华民族性格深处的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是一种中国情怀,那么你们曾接触的乡愁诗还有那些内涵呢?

出示乡愁诗的三层内涵:第一层是亲友、乡亲、同胞;第二层是故园情景、故国山河、旧时风景;第三层是历史文化。乡愁不仅是对生活过的故乡、故居、故人的怀念,更是一种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整个传统文化的故国时空。它不仅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下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思乡诗的丰富内涵。

四、作业布置

1、仿写一韵(最好再押一个韵部,不要重复原诗的韵部——水、味/红、痛/白、待/香、芳)

2、查找抒写乡愁的古代诗词,做一次专题的阅读。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70年代之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已白发盖黑土的余光中老先生,祖籍究竟是江苏常州还是福建永春已经无从查考,但余老先生是生于南京,九岁方离开当时的首都去四川,三年后返回南京读大学,对于祖国,少年时的印象是最深的,四九年余光中离开大陆赴台湾,此后飘泊于香港、欧洲、北美……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蹋上大陆的土地,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第四篇:余光中《乡愁四韵》原文阅读

乡愁四韵

作者: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第五篇:赏析------余光中《乡愁》

赏析《乡愁》

摘要:作为世界级文化大师的代表作品,《乡愁》在文学史上是有着很高的地位的,它不仅仅代表着上一辈人的情怀,更代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情结。本文将以为什么?体现了什么?有什么深意?的方式赏析余光中的代表作《乡愁》。

关键词:

第一:为什么?

“为什么”所问的是这篇作品的创作背景,问什么作者能创作出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文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艺术形式,因为它要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运行,所以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社会性的掣肘,纯粹的艺术是没有的。

本作品主要部分作于1972年,正是海峡两岸即将转型的一个时期。台湾地区虽然依旧是蒋介石当政,但他在积极的为蒋经国铺路,战争的阴云有所缓和,风气也有所开放。大陆地区,文革运动已经进行了六年,最初凶猛的势头已经有所衰弱,加上本年内尼克松访华,打破了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僵局,虽然看不到文革的终点,但却出现了一丝曙光。

只有社会的允许才能出现在社会上,紧张的社会局势有所缓和,这是作者之所以能创作出这首诗的最重要因素。

1945年蒋介石撤离大陆的时候也有大批的知识分子和闽越百姓跟随,所以说当时的台湾有一半是外地人也不为过。所有中国人心中都有着乡土情结,离开故土几十年,乡愁情怀是难免的。根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五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对谁说”这一要素是无法替代的,只有把握好受众这一因素才能获得成功。作品有人接手才能获得成功,几百万人的外来人群为本作品的创造了庞大的受众群体,能更广范围的进行传播讯息。

第二:体现了什么?

就诗歌而言,了解其主体所体现的内容是赏析诗歌所必不可少的。

1:语言艺术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丰富的想像来来表达作者的主要情感与思想,诗歌做为一种语言艺术就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还原作者的想像、体现作者的情感,情感性的表达在这里是很突出的。

《乡愁》这首诗所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士子的思乡情怀。首先是思乡的情怀。小时候与祖**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

承载自己的乡愁,一枚“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纽带。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着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喜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一方矮小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四段短短的文字将作者的情感跃然于纸上,以“邮票”到“坟墓”四个意象将抽象的思乡情怀具体化,形象的诠释了作者这一代人的思想感情。情感的表达在此处显得十分突出,作者代表了整整一代人,包括台湾人民、海外侨胞的思乡情怀所表达出来,这是本诗的成功之所在。

其次是“士子”的精神。诗文中不仅仅表达着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更要表现诗人自身的精神,在本诗中,神人的所表达的就是士子的精神。“士子”在这里所指的就是具有古典情怀的知识分子,这些人是宣扬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撑起中华文化的支柱、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余光中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士子”精神的人,诗中从内在情感上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深厚的民族感使得读者深深沉醉于诗中所创造的意境之中。中国古典文化的含蓄与借助意象来表现情感,都在本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留洋的海归派,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很深的,其思想西化的程度也是很严重的。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

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直到后来才“浪子回头”,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创作了一系列的乡土诗文,重新确立了“士子”的精神。本诗是余光中“回头”的一部代表诗篇,将西方诗文的格式与东方诗文的韵律结合起来,不仅体现出余光中海归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赖以支撑国人文化的“士子”精神得以确立。

2:除却内在情感性的表达外,在外在形式上,本诗也十分注重“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本是美术学上的概念,但在此处是指一种可以创造美的形式。

本诗在形式上十分注重审美性体现。余光中是海归派,是受新文化运动所熏陶的知识分子,他的诗文和同时代的其他知识分子的诗文一样是现代诗的格式。现代诗本身是受西化影响的诗文格式,形式自由,意涵丰厚,能更为直接的抒发情感。现代诗同样也是白话诗,诗文内容简单,通俗易懂,对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国人来讲,能更好地被大众所接受。本诗分四个小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进行了了长短句的变化,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并且按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逻辑清晰,结构严谨,既能很好的表达本诗的中心,又兼具形式上的美感,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其次是韵律美的体现。现代诗不同于古典诗,一般不拘

泥于格式与韵律,对韵脚并没有做很深的要求。但对古典诗歌而言,除了“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含蓄美之外就当是琅琅上口的韵律美。这里韵律美并不是指建筑法则,而是通过韵律使诗文琅琅上口,增加诗文的可读性。在本诗中形式虽然自由,但在韵律上是一韵到底,极大体现了诗文韵律美。

古今结合使得本诗能向现代诗一样直接的表达情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又能像古典诗一样内涵丰富、琅琅上口,既有着现代诗的自由,又有着古体诗的韵律,在形式上无疑是美的。

第三:对一部艺术作品而言,除却背景和诗歌主题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作者在作品深处体现了什么,就是一篇作品的内涵。

1:体现了对两岸统一的盼望。特殊的历史背景创造出了一代特殊的人群,他们经历过战争的苦难,也经历过分别的凄苦。对这一代人而言,重归故土已经成为一种渴望,虽然异地居住几十年,但对故土的思念依旧是无法忘怀的。但在当时的社会局势下,“少小离家老大还”这一愿望也变得可望而不可及。“安土重迁”对中国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要由两岸联手来完成,只有两岸统一才有可能完成这一目标。这首《乡愁》是余光中为这一代人所做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按时间顺序贯串全诗,概括了以诗人为代表的一代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

绵绵怀念,层次的渐进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2: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国民党退守台湾的时候有一大部分中国的知识分子相随,张大千、胡适、罗家伦、傅斯年、梅贻琦、林语堂、梁实秋、钱穆、罗家伦、毛子水、钱思亮、英千里、张佛泉等人赫然在列。这些人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中国文化的传承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这些人的赴台为台湾带去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极具传统思想的文化氛围,直到如今,每每谈及对中国文化的真正继承着时,往往首推台湾。作为台湾新秀的余光中同样也受到这种传统思想的熏陶,将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传承下来。“为往圣继绝学”,《乡愁》中在韵律、情感的表达上都突出了对传统文化的表达,将“邮票”、“坟墓”等四个意象转化为思乡的情绪,情感含蓄的表达更体现了古典的意境美。

3:从“出国”到“回国”的转变。余光中在台湾诗坛有着“回头浪子”的雅称,这个称呼的来源在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本诗是余光中重返“东方”的代表作,将东方的乡土文化与西方特色相结合,很好的体现了作者情感。“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将东西方文化相结合,将会出现1+1>2的情况。这个现象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余光中 的的个例,而是一个时代的共性,一群具有西方技术实力的“海归派”,在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思想逐渐由西化转变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传统文化逐渐在这些人身上占据主导地位。东风压倒西风,这也是如今的社会所欠缺的。

下载余光中《乡愁四韵》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余光中《乡愁四韵》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愁余光中赏析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

    诗歌赏析:《乡愁四韵》

    《乡愁四韵》讲稿 一.作者背景:余光中,生于1928年,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现任台湾......

    余光中--《乡愁四韵》的答案5篇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

    余光中乡愁赏析整理(5篇)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

    余光中《乡愁》原文以及赏析

    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全诗如下:《乡愁》——余光中小时候......

    赏析余光中《乡愁》的写法

    赏析余光中《乡愁》的写法 细读余光中先生的诗歌,惊喜地发现其竟也极其巧妙地运用了双线连接艺术,使既具诗歌特有的洗练隽永,又兼小说、剧本的生动迷人,实为难得. A.全诗以时......

    乡愁 余光中

    《乡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中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课《乡愁》 内容分析::《乡愁》是一首现代诗,余光中的经典之作,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的......

    《乡愁》余光中(推荐)

    乡 愁 作者:余光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读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自学探究的能力。 3、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思乡怀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