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常见主题
作文常见主题
1、人生哲理,如命运、美、价值、生命、空间、路、距离、长与短、历史、永恒等;
2、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尊重、自我等;
3、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
4、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
5、人际关系,如和谐平等、交流互助、团结、合作等;
6、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7、人格精神,如爱心、自信、自强、追求、奉献、坚强、诚实等;
8、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
9、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
10、教育成长,如文明、律己、尊重、执着、兴趣、习惯、方法等
11、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
12、道德修养:宽容、习惯、修养、风度、尊重、气节、良心、诚信、谦虚;
13、社会热点:环保、时尚、和平、文化遗产、包装、人才、竞争、广告、全球化等;
14、规则规范:公平、合作、规则、权利、法律、平等;
15、苦乐人生:目标与信念、责任、创造、名利、挫折、超越、健康、理想、机遇、学习、成功、位置、挑战、放弃、等待、选择、英雄、方法、自立等;
16、情感关怀,如爱、友情、师生情、爱国、感动、珍惜、感悟、沟通、理解、尊严、鼓励、个性、幸福、信任、气质等;
17、科学思维,如辩证、发展、创新等。
注:往往一个素材,可用于多个主题,按大类分类即可,思考、归纳的时候尽可能用使用上面的关键词。
第二篇:中考作文常见主题一点通
《中考作文常见主题一点通》 子曰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考作文四大主题
人生感悟类,自信,勤奋,乐观,信念等。
感恩感动类,亲情,友情,师生情,爱祖国,爱社会,爱生命。审视探究类,思想认识,观注社会。审美体验类,文化,自然,民俗审美。
人生感悟类作文两大思路
一、围绕成长经历写作
1、总括心境,可以是烦恼的、忧愁的、沧桑的、感激的,这种心境在成长道路上产生国较大影响。
(例1)秋天到了,一片黄叶从树上悠悠落下,与地面接触时,发出轻叹似的一声微响。当叶落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怅惘。
(例2)当我跨进初中的大门,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2、点出原因,学习成绩不理想,成长环境糟糕,做错了某事。
(例2)以前的我是多么弱小,骨瘦如柴,从不敢做有冒险的事情,即便家住在一条小街上。坐在教室里,看到那些同龄人都比我强,我也曾有过自卑。
3、受到触动,长辈的一席话,书中的一段话,自然界某个现象的触动。(例2)他说:“你知道驼鸟和蝙蝠吗?它们一个有翅膀,一个没有,可是驼鸟飞不起来,蝙蝠却生出了膜翅,在天上翱翔。”
4、发生变化,思想或行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例2)我学习跆拳道,飘逸的道带,雪白的服装,一丝晃动,几分洒脱,在挥洒荷尔蒙的一时间,我看到了生出的左翼――力量。
我原本不爱书,如今却渐渐地视其为生命。
5、点明中心,人生理想,追求信念等更高层次。(例2)也许,你是一只无翅鸟,可你却能抬着头,飞向骄傲。
二、调动历史、现实等素材写作
1、切入主题。
(例1)茫茫尘世,悠悠岁月,有几多巍峨的丰碑?有多少横空出世的豪杰?
(例2)向前是一种昂扬的状态,向前是永不言弃的精神,向前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例3)信步长亭,我在踏寻,寻找美丽的人生。
2、调动素材,追加意义
(例1)大漠孤烟,风卷残霜,皑皑白雪之下,我看不到大自然银装裹的妖娆,却看到一位苦守着边关冷月,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的苏武。(例2)爱憎分明,唯见天地间一根傲骨。李陵事件,龙颜震怒,百官无人敢辩,你毅然站出,直言申辩,触怒龙颜,被打进了天牢,终因无钱捐献,身受腐刑。。。。你于黑暗中前行,在苦难中向前,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例3)易水边,秋风萧瑟,洪波涌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荆轲正演绎着他的千古绝唱。秦国宫殿上,荆轲的心中是无畏的。。。荆轲的美丽人生是他的一片赤胆忠心。
3、深化中心
(例1)在历史的记忆里,蓄满了先哲的人生信念,命运抉择。我们追赶着,呼啸着,对苦痛的生命,我们究竟会留下怎样的一笔?是逃避还是前行?既然我们无法选择生命,那我们何不改变生命,让生命呈现出自己涂上的色彩,如雨后彩虹般更加灿烂。
(例2)向前是我们民族昂扬的精神,这是我们民族的精魂,让我们吹起向前的号角,让中华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例3)我们美丽的人生又在何方呢?我顿时觉得很茫然。但是一会儿,这种感觉就被驱散了。因为我知道了它的方向――它在那黑夜后的黎明,在下一个山峰的顶头。佳作展示:
理想与信念的精彩见解
1、在荆棘的道路上,唯有信念能开辟出康庄大道。
2、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3、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
4、只是从来不想改变初衷,只是从来不想埋葬向往,我不在乎地老天荒,只要能够如愿以言以尝。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5、如果把人生比之为杠杆,信念刚好像是它的“支点”,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
6、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7、走过一段长长的路,身后早已是模糊的云烟,那些或深或浅的脚印,都是属于自己的。属于自己的努力,属于自己的胜利,属于自己的未来。为自己鼓劲,为生命配乐。
8、岁月如风,沧桑了你我的天空。春去又来,温馨了狼藉的大地。花开又落,装点了幸福的岁月。我要努力,相信那句话:“没有不可能”。为自己鼓励,为自己加油,为自己的未来谱写一曲最最华丽的赞歌。
9、梦想,就像是人生方舟上的一叶风帆,激励着每个人为了到达胜利的彼岸而在风雨中拼搏。不肯费力的人,被漩涡所吓倒,退却了;而勇敢的、努力的人,会渡过一道道激流险滩,最后收获成功的喜悦。
10、心灵的种子渐渐成长,我知道,它一定会开花,结出美丽的果实。知识的海潮使梦想的船日日变高,我正前进着,既然选定了这个目标,就百折不挠地向前走吧,因为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会珍惜每一分钟。勤奋与坚持的精彩见解
1、如果你很有天赋,勤勉会使天赋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会补足缺陷。
2、一个勤奋的人虽然会因为他的勤奋而损害到他的见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与创意,但是他依然会受到褒奖。
3、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4、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6、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7、收藏坚韧,只因为我们坚信:坚韧可以改写命运。
8、挫折作笔,痛苦为墨,在人生之旅长途跋涉,我们收藏坚韧,书写成功。自信与乐观的精彩见解:
1、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
2、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人们不太看重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他们软弱的原因。
4、永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
5、是的,在漫长的生命之旅中,有着太多太多的心锁。但是我相信,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6、有了这把钥匙,你就可以解除自己前行中的任何障碍,引领你走进人生新天地。
7、有道是,人生就像一条奔涌向前的河流,有时漩涡四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汹涌澎湃,有时一帆风顺。航行在这样的河流之上,谁希望自己像杜甫那样一生颠沛流离?谁希望像屈原那样被放逐流亡?恐怕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之舟平坦顺畅。可奇怪的是,每当我回首学习生活过的日子,最使人激动和受到鼓舞,最让人感到快乐的,却是那些在痛苦中熬过的日子,那些与困难抗争的日子。
8、忘不了风雨过后破士新发的笋芽,忘不了那搏击海浪之间的海燕,忘不了努力拼搏后那一张张优异的试卷,更忘不了自己顽强的笑容。想起这些,我竟然有一种流泪的冲动,那才是快乐的极致啊。我相信,这大概就是生命之本色吧――风雨过后定有彩虹!
一点通
动力来自――――― 写作方向:
1、人生感悟类,动力来自那一次挫折,动力来自坚定的信念
2、感恩感动类。动力来自心中的偶像,动力来自妈妈的爱
3、审视探究类。动力来自困难与挫折的较量,动力来自良好的心态。
4、审美鉴赏类。动力来自精彩的课外书,动力来自美丽的古典诗词。惜
这个题目比较抽象,做法是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化空为实。惜――珍惜时间――古今中外成功的人珍惜时间的素材――自己如何珍惜时间――要想取得成就,必须珍惜时间,不懈努力――突出感悟色彩 关系类命题,要围绕关系展开论述
理清两者关系,不要轻易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理不能抛开另一方只谈这一方。也不要平分秋色。一定要围绕两者关系展开。毕竟,另一方往往是这一方的补充部分。在总体思路上,紧围绕这一方,不舍弃另一方,把另一方作为有效的补充。“希望只有付出行动才能实现”,从希望和实现的关系入手,首先阐明希望是做成一件事的前提,然后结合实例说明仅抱着希望不付出行动只会落空,接下来阐述希望和实现的辩证关系,最后强调结论。决不能空谈希望,“付出行动”这个必要条件,才能达到实现这个结果。
感恩感动类两大思路
一、以“关爱很大,认识偏差,手动触动,转变看法”为主要内容
二、以弘扬崇高的精神道德为主旨,围绕“付出很多,影响很大,感触很深”来加工素材
必备技巧
一、以散句为主,在结尾处嵌入整句
二、透过自然现象、历史典故等诠释情感
感恩感动类作文常见主题
一、感恩父母、感恩师友,表达的是对周围人的爱
二、感恩祖国、感动社会 审视探究类作文两大必备思路
一、引入概念,变抽象为形象,化形象为具体
二、紧扣论点,追加事实
(例2)如果说成功是一座摩天大楼的话,那么开端则是大楼的地基。誓如我们要研究数学,总用从阿拉伯数字学起;要学习英语,也不免了要和26个字母打交道;上小学初识汉字,谁又不是在汉语拼音的世界里翱翔?
(例3)孔子的学生曾子每天进行自我反省,反省自己为他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对自己的不断反省,使他的修养不断提高,终成一代圣贤,成为后人楷模。
三反向论证,从反面论述观点的正确。
(例1)在当今社会也正是如此,如果没有对前人的欣赏,学习,历史的车轮便会停滞不前。发展的社会便会停止落后。是呀,没有欣赏他人的长处,司马迁不会写出惊世之作《史记》,没有学习他人的优点,鲁庄公不可能成为长勺之战的赢家。总之,没有欣赏和学习便不会有进步。
(例2)良好的开端并不意味着成功的全部,伤仲永的例子不就摆在眼前吗?拥有了惊人的天赋,却不刻苦努力,白白让成功插肩而过。(例3)如果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不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那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西楚霸王项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大喊:“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正是不知反省,执迷不悟,师心自用,才导致他一步步走上绝路。
四 深化中心,再次点明中心。
(例1)记住,欣赏+学习=进步,让它成为每个人迈向成功的座右铭吧!(例2)握住开端这一束馨香的花朵,那是弥足珍贵的开启成功的钥匙。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你就离上帝不远,离成功不远了。
(例4)反省像一把手术刀,割在自己身上会很痛,但一味心疼自己而不向病痛部位下手,我们可能全身溃烂;反省得越深刻、越及时,肌体应付地越健康,生命就会永葆活力!
写好审视探究类作文的必备技巧 技巧
一、态度和立场一定要鲜明 技巧
二、选择适当的论证方法 “责任”话题作文
(技巧1)范跑跑啊!国家、社会、学校把教书育人的重任交给了你,责任重于泰山,而你视之如鸿毛。你的教师责任感在哪里?我们不得不想起另外一位教师—谭千秋,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四个年轻人的生命的延续。他在危难关头尽了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没人能否认他的崇高、他的伟大!(技巧2)
1、责任是每个人都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
2、富有责任心的人是值得敬佩的,比如谭千秋老师的所作所为。
3、没有责任心的人是可耻的,比如在地震中选择逃跑的“范跑跑”。
4、要勇于承担责任,大到对民族、国家,小到对身边的小事应该负有的责任。“欣赏别人”话题作文
(技巧1)一个人如果能准确地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那么会说这个人有双明亮的眼睛,一个人如果能够以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人的长处,并向他人学习优点,那么会说这个人有谦虚的态度。总之,欣赏他人的长处,学习他人的优点,从中你会得到永恒的教诲与财富。因此,我认为:欣赏+学习=进步。
中考作文关于审视探究类的命题
(一)思想认识
(1)虚荣心强的人,与其说是为了脱颖而出,不如说是由于自以为出类拔萃,因而不惜耍弄欺瞒的手段,使虚荣心获得最大的满足。(2)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
(3)一个人在世界上受到重视或轻视;取决于他的行动,取决于他自己。(4)反省是一面清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
(5)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没什么可忧虑的了;只要不因愤怒而夸大事态,就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气的了。
(6)美丽的彩虹是在分雨交加、电闪雷鸣后才出现的,美味佳肴是靠佐料的适量交融、厨师的反复尝试才烹饪出来的,美妙的音乐是借着各种音阶的不同分配和旋律的相得益彰而谱出来的。由此可见,结果是建立在过程上的。(7)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 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慈禧下棋,别人吃她一马,她杀对方一家,死后为人们所辱骂。。。这些都是有了狭隘之心的结果,告别狭隘之心,一宽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则取信他人,也成就了自己。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是宽容缔造了它们。(二)关注社会
(1)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
(2)父母有责任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造一片勤俭的净土,全社会都有责任用爱心、良知、理性来浇灌净土上的幼苗。(3)丧失了 良知的才智比没才智更糟。
(4)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5)真理的精神和自由的精神是社会的支柱。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就像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弊端的一面,那么如何看待网络这把双刃剑?
(7)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处说,规则是一个人成功的保障;从大处说,规则也是人际交往、社会正常运转的保障。
一点通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有两种,一是描写自己的心理,二是通过合理的想象,尝试着对历史人物当时的心理进行深入的揣摩,只要合乎情理,可以自主发挥。
(例)司马迁忽然有激动起来。我只是一心报国,皇上却一时大怒,就判了我宫刑。司马迁双眼突然射出仇恨的怒火,一个男人怎么能受这样的羞辱?司马迁的眼中充满了迷惘,即使我为此而死,别人会怎么看我,顶多像看小丑一样嘲笑两句,这就是尊严?司马迁发疯似得站了起来,却又无力地倒了下去,他想起了《史记》。这是我一生的理想,小时候,我就梦想着成为一代历史学家,多少个日夜我为了理想而寒窗苦读,难道,这一切也要跟着我司马迁入土?司马迁终于冷静地坐了起来,窗外的月亮正好照在他的脸上,他痴痴地望着月亮,汹涌的记忆冲击着他的大脑。尊严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司马迁握紧了拳头,眼神却出奇的镇定。扩大特征 如果人物的外在特征如服饰,神情比较明显特别,可以着重加以铺排,使其形象更加饱满。
(例)汨罗江上,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江畔,身着华丽的儒者,顶着风,灌着酒,他为奸臣的排挤而不满,他为楚王的昏庸而失望,他为楚国的即将灭亡而悲愤,他为自己的无能而羞愧。于是,纵身跳入滔滔江水之中,狂风扯着他的衣裳,想留住这忠义之士,可是他失败了。他想以死来唤醒国君,国民,国家,可是他失败了。呜呼,忠臣兮,壮士兮,你走了,你的精神长存,端午我会向你致敬。总分总—并列式结构
各个材料之间是并列的,彼此不存在隶属关系。有的同学采用小标题的方法,让并列关系清晰可见。
(例)总述:雄鹰之所以能振翅高飞,是因为它经过无数次的磨砺和尝试,积累了足够的能力。(1)
著名青年数学家陈景润,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潜心钻研。
分述:(2)蒲松龄年轻时候就在着手收集小说素材,直到四十多岁,他终于完成《聊斋志异》的创作。
(3)邰丽华克服残缺,终于取得了成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认可。总述:只有不断的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总分总—递进式结构
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彼此之间不能颠倒,逆转。(例)《在困难面前》
总述:在人生的道路上,困难是难免的,能否战胜它,取决于你自己。(1)困难是人生路上常见的现象,不足为奇,它甚至是无处不在的。分述:(2)在苦难面前,决不要畏惧,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便弱。(2)要分析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动你的脑筋,就能战胜它。总述: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困难所吓倒。
审美体验类作文必备思路
一、以点带面,引出对象
首先以若干个点的特征,引出审美对象。
(例1)天圆地方,大国泱泱,甲乙丙丁,周吴郑王。面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我总是感叹:“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我爱文学,我爱中国的文学;我感谢文学,我感谢中国的文学。(例2)如果说人生是广阔的天空,那么书就是那一片蔚蓝,只有书籍才能使天空无限美丽;如果说人生是滔滔的流水,那么书就是那千万条游鱼,只有书籍才能让流水富有勃勃生机,生活,不能没有书得色彩去点缀,不能没有书得画笔去描绘。生活因书香而精彩。
(例3)廊内春风轻轻吹拂,窗外流光溢彩,我的眼球不由得被你吸引,亲爱的大自然,你来了,趣味十足,带着你的欢声笑语,来装饰我们的世界。。。
二、找共性、抓个性,强调感受
(例1)《诗经》与《乐府》,它们大都传颂的是人间的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中的佳人不是岸边摇摆不定的蒹葭,而是天边执着的鸿雁,思念绵延不绝,等待随风飘荡。《诗经》的爱纯洁、羞涩,而《乐府》的爱则是一种大胆、追求的爱。“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样的海誓山盟,这样的痴情不悔怎不令人感动?感谢《诗经》,带给我无限的感动,感动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感谢《乐府》,带给我无边的遐想,遐想于“关山度若飞”的壮美。感谢诗歌,领我步入了文学的殿堂,让我乘着翅膀追寻我的渴望。
(例2)一路高歌,共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去美丽的西子湖畔,同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齐”的秀丽:去覆雪得山涧,坐观“明月天出山,苍茫云海间”的朦胧:去雄伟的高峰,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
在书得世界里,畅游古今奇观世界。
在无人的世界,与鲁滨孙共同创造人类的文明;在昆虫世界,与法布尔一起倾听昆虫的声音;在繁花的世界,与格雷诺耶携手制造神奇的香水;在烽烟四起的岁月,与保尔同赏心中永不落下的红旗。
在书得世界里,获得精神的宝贵财富。
(例3)有趣的你说,我不喜欢单调。于是,调皮的你命令太阳做滚筒,风儿做刷子,而你自己化身为淘气又富有灵气的画家,挥起你的神来之笔---蔚蓝蔚蓝的天空因为云儿的流浪而灵动,苍苍茫茫的草原因为肥美羊群而显得生机勃勃。你奔驰在大地的画卷上,用你的画笔缱 出精彩有趣的世界。我说,你真有趣,你别出心裁,是你手持七彩,撒向天空,撒向原野。
三、深化中心
(例1)感谢文学,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精彩!感谢文学,让我由浮华渐渐走向成熟!
(例2)生活因书香而精彩!生命因书香而美丽!
(例3)廊内春风悄悄掠过,你用你的裙摆摇曳出斑斓的梦,亲爱的大自然,有趣的大自然,我愿与你促膝而谈,领略你无边趣味,感受你万般风情。写好审美体验类作文必备技巧
一、挖掘内在的美
二、融入主观体验
三、实例
1、《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挖掘内在的美
人的精神与情感始终自己坚守着,而语文恰是塑造了这两者。你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自己坚守着得精神与情感得到升华?你也许无法理解张爱玲的繁华苍凉。海子的卧轨身亡,杜拉斯的幸福绝望,以及一些作家的寂寞流淌,但你只要知道他们都是用灵动的文字讲述他们心灵里的故事,世间的精神与情感,你只要知道自己的心灵是否空虚以及阅读可以使其充盈,情感与精神饥饿时,语文是一锅刚煲好的浓浓的鸡汤。
融入主观体验
生活同情感有关,情感同信仰有关。语文就是我的信仰,阅读就是我的真主,她是我洞察一切的窗口。
2、《下雨天,真好》
挖掘内在的美
春雨是文静的小姑娘,悄无声息地飘洒。诗圣杜甫有“好雨知时节”的佳句。。。
夏雨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趁你不注意,它就一路蹦跳着,嬉戏着,吵闹着下来了。。。
金秋时节,雨也有了金色。。。
冬雨是温柔敦厚的,它不慌不忙地飘落,融化着积雪残冰。。。融入主观体验 从这金色的雨声里,我仿佛听到了庆丰收的锣鼓。在金雨中农民丰收了稻谷,老师丰收了希望,我也收获着美丽的心情。审美体验类作文常考主题有
(一)文化审美
(二)自然审美
(三)风俗审美
(一)文化审美
1、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2、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3、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4、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5、以书为友,远离声色犬马,淡泊中折射出一个人的美好品质,宁静中透视出一个人的美好追求;以书为友,无形中使人内涵深厚,有形中使人举止庄重。
(二)自然审美
1、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2、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起恩典。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三)风俗审美
1、《古镇之行真有趣》
晨之趣,古桥赏雨
午之趣,茶馆小憩
夜之趣,灯笼月色
2、《兰州的韵味》
好听易懂得兰州话
别具韵味的街道 不知疲倦的水车
一点通
总分总—对比式结构
主要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对比的,目的在于用一方衬托另一方。
(例)总述:胸怀是成就一番伟业的基本素质,有了它,才能促成事业走向成功;没有它,失败就是注定的。
分述:
1、刘邦出身低下,不过是泗水一亭长,却能胸怀天下,令“汉初三杰”为之驱驰,最终取得天下。
2、项羽拥有重要的谋臣范曾,却时时提防他,心里难以容人,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自刎乌江。
总述: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必须具备宽广的胸怀!起—承---转---合
该结构是写好审视探究类作文的重要条件之一。起:在文章开端,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
承:紧承上文,或摆事实,或讲道理,对观点加以阐释论证 转:转折,或从反面立论,或深入分析论点,深化主题。合:结合实际,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例)起—--提出论点:由日本名不见经传的田中耕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事迹引出论点:平凡之中孕育着伟大
承-----分析论点:田中耕一获奖,一鸣惊人,“从平凡走向伟大的过程”是“坚持不懈,潜心研究”的结果。
转----深化论点:古今中外有建树者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坚持不懈
合---结论:联系实际,指出一个人,要“选定一个岗位或目标,专一地做下去,才能在平凡之中孕育出伟大”,照应开头。巧用排比与格言
把名言警句放置在开头部分,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例)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说:“任何一种高尚的品格被顿悟时,都照亮了以前的黑暗。”所以,请不要害怕犯错误;但犯错误后会反省,才可以不犯同样的错误。卒章显志与境界升华
在文章结束时,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
境界升华,就提高作文深刻程度来说,把“小我”升华为“大我”是常见方法。(例)难忘那张中国人的脸,他也许并不美丽,并不英俊,他也许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面庞,但是,他却凝聚着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呐喊,他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傲骨风姿!难忘那张中国人的脸!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他仿佛在说,中国,不要哭泣!加油,北京,加油,奥运!首尾呼应
(例)(开头)有人珍藏衬衫,有人珍藏照片,有人珍藏邮票,而我珍藏的却是一张写有温馨批语的试卷。一看到它,我就想起了那治学有方的张老师。(结尾)从那以后我便把那张写有张老师温馨批语的试卷小心地珍藏了起来,并一改以往吊儿郎当的形象,开始认真学习了。说来也怪,那些知识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老师讲的,我竟然全都懂,我的成绩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张老师那温馨的批语!
第三篇:中国古代诗歌常见主题浅析
中国古代诗歌常见主题浅析
古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诗歌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内容十分丰富,也相当驳杂。中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现在的诗歌教学一般是单篇解读,没有形成系统,不易作进一步的理性分析,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如果按作品的主题分类学习,则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主题也就是作品的题材内容,是文学作品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作品的统帅和灵魂,了题材内容才能对作品有更深层的理解。本文拟就中国古代诗歌的常见主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忧国忧民
自《诗经》开始,中国古代诗歌就奠定了一种热情地关注现实的传统。如《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一王朝官吏之作,写于日蚀大地震之后,讽刺贵族统治阶级忧乱朝政,以致灾异迭起,民不卿生,国运将尽。后世此类作品犹多,如曹操的《蒿里行》、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家》《北征》,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歌创作,宋梅尧臣的《田家语》、范成大的《催租行》等。
兹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为例,略作分析。作者原序云:“苦宫市也。”所谓宫市是中唐以后皇家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最残酷的方式。“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写出老翁的辛酸,而黄衣白衫仅以“半匹红纱一丈绫”就拖走了一车炭,作者没有议论,而义愤之情溢于言表,对统治者的讽刺劝诫尽显。
中国古代诗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积极入世,欲使国家富强、救民于水火之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忧国与忧民不能并举,也不是容易统一起来的。国、民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的所指。在封建王朝中,“国”是统治者一家之国,忧国不能泯灭良知回避眼见的现实。民是社会下层受苦受难之民,忧民又不能背弃王朝的根本利益。因此诗人往往只能是在尖锐的矛盾中寻找折中的途径。这个途径是很勉强的,然而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诗人还是要表达这一情愫,即使对于他来说是多么艰难。表现在诗歌当中,诗人对社会的批判很有节制,对统治者多为劝诫讽喻,缺少痛心疾首的呼告。
二、山水田园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特别是诗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生活选择。“独善其身”中,多选择隐逸。隐逸之风魏晋最为流行,这除了与同时期的政治高压有关之外,很大程度还在于山水田园自身的好处,也与人的审美能力进步有关系。自然山水田园,已经由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
山水诗、田园诗往往并提,但它们是有区别的。山水诗以描写自然山水、自然风景为主,表达诗人对山水的鉴赏审美,田园诗以描写农村的风景为主,涉及农村生活,农人耕作等。古人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多是视之为傲世独立的表现,以纵情山水显示人格的高洁,作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以达到古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神与物偕的精神境界。大自然的山水之美,确实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当多情敏感的诗人面对静谧、秀丽的山水时,往往能望峰息心,窥谷忘返,涤污去浊,息烦静虑,忘却尘世的纷扰,忘情于山水。
中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曹操的《观沧海》。魏晋时谢灵运、谢朓大力写山水诗,最终为唐时山水诗的大盛打下了基础。王维的《山居秋瞑》《辋川集二十首》《汉江临泛》,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等把自然山水渲染的清幽明秀。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人在清新宁静的山水中,感受万物的生生不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境界恢宏,气势壮阔,寂寥之中有一股豪逸之气。
田园诗以陶渊明为首创,其组诗《归园田居》《饮酒》等,或写田园景物的恬美,或写田园生活的简朴,或写躬耕田园的体验,将日常生活哲理与诗歌结合起来,筑就了一座洒脱恬淡,质朴真率的精神家园。后世孟浩然《过故人庄》等也是此类佳作。
山水田园诗一般表现的是对自然山水、田园农作的热爱,表达自己怡然自得的心境,对和平静穆生活的向往。诗人一般是在世俗中碰壁之后,寻求一种超脱逃避,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也间接地表现了与世俗的不协调,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三、边塞行役
古人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习惯,因此漫游天下之所感,往往写入诗歌之中,他们漫游名山大川、边塞关隘、通都大邑等。早在《诗经》里就有了反映军旅生活的作品,《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如雪霏霏”,把昔日离家的依依惜别之情,今日归来的悲惨凄凉之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后世汉乐府《战城南》《十五从军征》,魏晋诗人鲍照等以边塞行旅为题材,创作了大量具有慷慨奇伟、豪爽俊丽风格的诗作,盛唐更是形成了边塞诗这一大流派。
边塞行旅诗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初唐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现了他渴望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高适的《燕歌行》以政治家的眼光议论边防的得失,充满忧患意识;岑参则描绘了边塞奇异的自然风光,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
边塞诗更多的是以士卒的身份抒写各种复杂的情感。如王翰《凉州词》“酬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虽作旷达之语却令人倍觉悲痛;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写出关山明月,千载同一,万里征人,至今未还,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讽刺;陆游的《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以一个老战士的口吻直接痛斥统治者的苟且偷生,贪图享乐,倾诉了心中的悲愤。
四、爱情婚姻
爱情婚烟诗从题材上来看,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1、热恋中的情歌,表现对爱情的渴望、追求以及对情人的思念,如诗经《关睢》、王维《相思》、秦观《鹊桥仙》。
2、夫妻间的悲欢离合,包括寄夫赠妇,悼亡诗等,如《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客从远方来》,李商隐《夜雨寄北》,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宫怨闺怨,婚变诗,抒写女子心中的痛苦,如白居易《上阳白发人》,王昌龄《闺怨》,陆游《钗头凤》等。
4、单相思之苦,抒情主人公因一次偶然的邂逅,便念念不忘,写来活泼可爱,契合懵懂少年的心思,如崔护《题都城南庄》、苏轼《蝶恋花》。
有趣的是还有一种看似爱情诗,实际上寄托着政治内容。这大概源于古代诗歌香草美人的寄托传统。如朱庆余在临考之前写给水部郎中张籍的《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状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其中询问主考官自己能否得中的意思委婉曲折。
由于封建礼法的束缚压抑,传统温柔敦厚的诗教原则,以及“中和”为美的审美规范,古代爱情诗一般都比较收敛内蕴,绵长婉约,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感情丰富而不奔放,态度鲜明而不直露,色彩浓重而不浮艳,深沉隽永,耐人咀嚼。
五、咏史怀古
咏史诗和怀古诗既有区别又有相似点。大体说来,怀古诗指诗人面对特定的时间、地点、事物引起古今某种情绪的相接,兴发感慨。咏史诗不需要实际事物为媒介,直接以史实为对象,有所寄托感悟。这两种题材,都是咏古,又有交叉,界限并不明显。
这类诗歌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且常与现实的人事作对比,对古人表达缅怀之情,追慕古贤,渴望象古人一样建功立业。需要指出的是,追慕古人实际上是不满现实、批判现实,所以这类诗具有是古非今的特点。
有的诗借批判历史人物、事件借题发挥,引出议论,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政治见识或某种历史观。如李商隐的《贾生》借贾谊被召宣室一事,尖锐地讽刺统治者不识贤能,不能用人。杜牧的《赤壁》借慨叹周瑜因东风之便取得成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还有的咏史怀古诗是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历史上繁荣昌盛局面的消逝。曾经的盛极一时如今烟消云散,追忆往昔,前尘如梦。人世转换,世事无常,盛衰兴亡不可抗拒的哲理犹如宿命。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牧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等。
六、酬唱送别
友谊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朋友间的酬唱赠答、寄友送别,采用诗文这种体裁极为方便。古人喜欢宴游、结交朋友,这就是所谓的“惺惺相惜”。文人宴游多要作诗唱和。有时即使不宴游,也要以诗相赠,或联络感情,或展示才学,或写别情,或抒离绪,所以此类诗歌也很多。
著名的如元稹、白居易分别被贬在通州、江州后,虽路途遥遥,仍频繁寄诗,形成文学史上的“通江唱和”,如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元稹《酬乐无舟泊夜读微之诗》: 知君暗泊江两岸,读我闲诗歙到明。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
两首诗把他们被贬之后的苦闷,互为知己的尊敬表现得淋漓尽致。江淹“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别赋》)写出宴游再乐总有离散之时,此去经年不知何日重逢,别后相思之苦,更非常人所易理解。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劳劳亭》),只二十个字,用语明白晓畅,景物简单,情思只是灵光一闪的感悟,意蕴却委曲深长。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则写出了对朋友的恋恋不舍去,依依不忍别之情。
还有的送别诗是叮咛赞颂对方,朋友不在身边,请自己多加珍重。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天末沙怀李白》)对李白的关切溢于言表,倍显忧愁;而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滕王阁序》)虽意识到羁旅的辛苦和离别后的孤寂,但没有伤感,没有惆怅,只有真挚的友情和共勉,心境明朗,豁达开阔。
七、咏物感遇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许多动物、植物、昆虫等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具有某种人类理想的光辉,契合世人的高洁品格情操。因此诗人常常咏叹这些事物,感怀自己的人生际遇,用来比兴寄托自己的志向和胸襟,这就是所谓的托物言志。此类诗歌一般具有象征意义,既
是咏物又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在这一主题中,最典型的是唐代三首著名的咏蝉诗,虽都是托蝉而寓意,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三人身世遭遇、禀赋才情的不同,比兴寄托之意却迥然相异。
虞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借蝉的垂緌之状、流响之声、清露之洁雅、疏桐之高挺喻其不流世俗的高洁,“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自然而然地写出立身高洁之人,并不需外在的凭藉(权执、金钱、外力),自能声名远播。骆诗“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极摹作者自己因环境窘迫而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楚哀伤。“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世上无人理解,只能是蝉为我高唱,我为蝉长吟。李诗“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抒写自己本性清高却孤苦无告,最后的长叹“我亦举家清”,令人叹惋,不忍卒读。
其他如松、竹、梅、兰、残月、夕阳等或表现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傲岸节操,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或抒发自己凄凉伤感、孤独寂寞的感叹。
读此类诗歌,只有立足于所咏之物的形象、色彩、情调等才能体味出作者寄寓其中的身世之感、际遇之叹,获得正确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愉悦。
八、叙事写人
中国诗歌自确立了“诗言志”的创作传统之后,就以抒情写意为主。叙事诗并不发达,即使是叙事写人的诗作,抒情意味也相当浓厚,只是把所抒之情深深寄寓于所叙之事中。此类诗歌一般与怀念人联系起来,以叙事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他对生活的感受。抒情诗侧重以写意的笔墨表达作者一时的感情触动,叙事诗一般是抓住某一具体细节、动作,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微澜。
张籍的《秋思》“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极细微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一句,看似寻常,实最为奇崛。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抱膝枯坐影子伴身,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于细节之中溢于言表。更感人的是,作者不明言思家,而是设想家中人正在谈论着自己,更写出出外之人和家中之人共同的怀念之意。其他如杜甫《月夜》、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高适《别董大》等都是此类诗歌的出色之作。
中国古代诗歌内容极其丰富,绝非是几个主题就能概括完的。即使是同一首诗歌,不同人阅读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诗歌本身就是复义的,愈加品读其意味就愈加丰蕴。读诗并不是知道诗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诗歌使读者体悟到了什么的问题。鉴赏诗歌的妙处就在于使读者的感受永远处于一种趋近作品的全部意义而非一致的过程中。
第四篇:高考作文常见主题——竞争
高考作文常见主题——竞争
【典型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传说玄奘刚剃度的时候,在名满天下、高僧群集的法门寺修行。有人劝玄奘说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研读经卷,这样,自己的才华才会很快显露出来。玄奘告辞时,方丈带着他到后山给他看了两种林木:一种生活在开阔的土地上,却长得乱枝纵横,又短又扭曲,只能用来做柴薪;一种生活在郁郁葱葱的林中,每一棵却都修长、挺直、高大。玄奘看后,幡然醒悟,决定留在法门寺,后来终于成为一代高僧。
上面这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感悟与体会作文。
【出色标题】 竞争不是无情物 天平的砝码
【常见思路】
1、竞争有利于人的成长。
2、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竞争可以给人以压力。
4、竞争必须通过正当手段。
5、竞争能筛选出真正的人才。
6、竞争必须具备良好的斗志。
【名言论据】
1、竞争的本质不是比强壮、不是比敏捷,也不是比谁更聪明,而是比谁少一些愚蠢。
——
Merrill R.Chapman 著/周良忠 译 《IT大败局》
2、要成为领袖,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比竞争对手做好一点。
——
李嘉诚
3、发令枪一响,你是没时间看你的对手是怎么跑的。只有明天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
马云
4、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
——
张拟?
《棋经十三篇》
5、如果缺乏必要的竞争壁垒,“先驱”变“先烈”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
牛根生
6、发牌的是上帝,玩牌的是我们自已。有的人拿了一副好牌却输了,有的人拿了一副不怎好的牌却赢了。
【事例论据】
1、雏鹰的竞争
每年春季,鹰都会产卵育子,一般一次生两个蛋。雏鹰从破壳而出就开始了竞争,只要爸爸妈妈带回食物,它们立刻张开嘴巴,大声地叫唤,希望将食物塞进自己的嘴里,而每次大鹰都会给头仰得最高、叫声最大的孩子喂食。但是,每次都是体格健壮、身体素质好的幼鹰吃到食物,因为它的头仰得更高。没几天,那只弱一点的幼鹰就会活活饿死。这就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
自然界具有它自己的弱肉强食的规律,竞争的市场也有其残酷的竞争规律。我们要顺应规律,学会在竞争中发展自我。
2、羚羊的故事
一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与河西岸的羚羊相比,不仅繁殖能力强,而且奔跑的能力也强。这位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做了一项试验:从河的两岸各捉10只羚羊,彼此交换。一年后,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仅剩下3只,其余的都成了狼的囊中物。
动物学家揭开了谜底: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一群狼。它们为了活命,必须同狼进行“竞争”,因此,它们越活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则相反,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能力,所以越活越弱小。
3、哈佛大学的竞争
在哈佛大学,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可谓精心之至。这所高等商业学府不仅淘汰制度异常残酷,而且连学习节奏也是很折磨人的。如果一位才能平庸的人进入了这所学府,同那些才华横溢、刻苦顽强的人在一起学习,他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为了适应这里的学习节奏,所有的人都必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这所著名的私立大学,不惜任何代价在所有方面任何地方都争当第一名,“在运动中当第一,在学习上争第一,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成为第一”,这就是哈佛大学的口号,只有第一名才无愧于生活,才有资格享受美好的生活。难怪有人说:“哈佛,竞争残酷的大学。”
4、“鲶鱼效应”的启示
挪威人捕沙丁鱼,总要将鱼运回码头,因此鱼的死活便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可是,除了一艘渔船能带活鱼回港外,其他各船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那么,这艘渔船成功的奥秘何在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只有沙丁鱼不断游动才不至于死亡,因此这位船长就往渔槽中放了一条鲶鱼,由于环境陌生,这条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到处摩擦,促进了沙丁鱼群的游动,于是鱼便能活到港了。这便是“鲶鱼效应”。
【佳作示例】
论竞争
人生充满竞争。
人生其实就是在踢一场足球,那白色的球门便是一种永恒的诱惑,只要你一息尚存,就必须去争抢,去冲撞,去射门,摔倒了要爬起来,受伤了得咬紧牙关„„赢球的疯狂,输球的痛苦,平球的遗憾,这就是竞争!
竞争意味着求新,意味着突破,意味着活力,意味着发展。
自然界发展的历史就是“物竞天择”淘汰的历史;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百舸争流”竞争的历史。
竞争与风险同在。竞争就好比大海中弄潮的小舟,可以被推上波峰,也可以被抛下浪谷;可以让你随浪花一起开得璀璨,也可能让你随泡沫一同跌得粉碎。
胆小的人无法体会到竞争那惊心动魄的魅力,永远都感觉不到冒险的乐趣;胆小的人视冒险为人生之大忌。其实,不敢冒险,才是人生最大的忧患。
同是登山,有人认为跟在后面走不会有什么危险;有人则大声疾呼,你这样,永远也得不到第一。同是下棋,有人一次失误,便再也不肯博弈;有人却懂得,一着失误并不意味着满盘皆输。
你满足于小溪边流连的惬意,也就是满足了自己的平庸;你欣赏到了山峰突兀的险峻,也就有机会欣赏到自己的卓绝。
勇于进取是一种魄力,勇于面对失败也是一种魄力;聪明的人懂得在失败后总结教训再干,愚蠢的人则在永远的不干中牢牢守住自己永远的失败。
做什么事都过分小心的人,永远也成不了大器;遇上事便犹豫不决的人,在人生中会错失许多机会。但竞争决不是单纯地比谁的胆子大,孤注一掷的赌徒从来也成不了英雄。
投机只靠运气,竞争则靠勇气加智慧。
成功的竞争者,总是在思考中迎接风险,而在行动中却想方设法使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或者是极其巧妙地避开风险。
懂得激流勇进者,便懂得断然退出;懂得如何减少损失者,便懂得及时改变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具备了判断风险的能力,也就具备了竞争的能力。
只要那些“见不得人的竞争”还没有从我们的生活里绝迹,只要平庸比才华有时更容易让人赏识,只要人世间还产生着庸俗和谄媚,那么,这个世界上,人们对百米赛跑的欢呼,就绝不仅仅是一种陶醉,而是一种渴望和期待!
不要只喜欢看着别人去竞争,而自己却不敢去和别人竞争;不要只喜欢与比自己弱的对手竞争,而不愿与比自己强的对手竞争。
其实,在真正的斗士看来,一场容易赢来的战争,即使胜利了也没什么光彩。这就像打乒乓球一样,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得勇敢地同强手对阵。
所以,我渴望同比自己强的对手竞争,且定要超过他。
竞争的本质是赢;竞争的精神是参与;竞争的合理是平等;竞争的旗帜是光明正大;竞争的本身是提高;竞争的过程是丰富。竞争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感觉人生,站起一个人来!” 苏秦的故事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早年到过几个诸侯国,推行自己的连横合 纵之策,但无人理睬。回家又遭到亲戚朋友的白眼。于是,他便闭门不出,发愤读书,汲 取广博的知识,以求得事业上的成功。苏秦夜以继日地伏案苦读,夜里读书打睡时,用锥子 刺自己的大腿来振作精神,坚持学习。他遍览群书,获得了渊博的知识,终于成为著名的游 说家,成为佩六国相印的“从约长”。
竞争是一种动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阿拉斯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老百姓为了保护鹿而把狼都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的,十几年后,鹿群由4千只发展到了4万只,但鹿的体态愚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为鹿的迅速繁衍而被啃食,凋零,鹿由于安逸少动而变的体制衰弱并导致鹿大批死亡,无奈之下,人们只好又把狼请来,鹿又四处奔逃了,但却恢复了生机。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甚至不能生存,像上面这个小故事,鹿如果没有狼这个竞争对手,反而变的体制衰弱而死亡,在一定情况下,我们是需要竞争对手来增强自己的实力的。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的一个草原,每天早晨斑马一睁开眼,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必须跑得更快,否则我就会被豹子吃掉,而同一时刻,豹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是:我必须跑得更快,追上更多的斑马,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斑马与豹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竞跑。
生活显然不像斑马与豹子那样弱肉强食,但市场竞争却是不可避的,你看江河湖畔,处处都是千帆竞渡,你看城市农村,处处都是行色匆匆的芸芸众生,生活是公正的,在人生的每一道驿站、每一瞬间,我们若消极怠慢、不思上进,必被时代抛的老远,或是被淘汰出局,因此,无论你是斑马还是豹子,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就应该毫不犹豫的向前奔 3 跑。
竞争能够使我们不断的进步。
晋文公很喜欢吃烤肉,专为他烤肉的厨师自然很得他的喜爱,待遇丰厚,其他的厨师当然都很嫉妒他,但表面上还是很讨好他,背地里却在说他的坏话,有一次,其中一个厨师,偷偷的在烤肉上放了一根头发,意在激怒主人,治罪那个厨师,自己取而代之,结果自己却被治了罪,这不是很好笑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竞争,采用不正当、卑鄙手段的方法,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竞争这个词让我们听起来就能感觉到压力,但正是因为这种压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良好的竞争心理,正当的竞争精神,是事业成功与督促个人向上的动力。
狼的选择•人的选择
竞争与人情孰轻孰重?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越来越忙碌的现代社会,这个问题也逐渐成为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竞争是人类社会前进发展的动力。自然界中动物们为了求生存,不得不遵循弱肉强食这一规律。为争夺食物、生存空间等展开激烈的竞争。自然界的竞争完全体现了其残酷与无情。
狼群中的竞争就是无情的范例,一匹强壮的公狼,只有经过异常惨烈的厮杀战斗,击败所有的竞争对手,才能登上“狼头”的宝座,然后号令整个狼群。但当狼头年老力衰时,其它年轻的公狼便会毫不犹豫打败它,继续竞争狼头的位置。而年老的狼头只剩下被驱逐甚至被分食的厄运。残忍的竞争让狼群永葆战斗力,却也把狼凶残的本性暴露无遗。
现在,达尔文“适者生存”的定律被许多人应用到了人类社会。人类本是最具智慧的动物,但在竞争中也会像狼群一样冷漠无情吗?难道有了激烈的竞争,世界从此就充满了尔虞我诈?有了激烈的竞争,亲情、友情等人间真情就该抛之脑后了吗?我看并非如此。
NBA巨星乔丹,以他精湛的球技,顽强的拼博精神赢得了世人对他的尊敬与崇拜。乔丹还有许多鲜为人知却令人感动的故事。当年乔丹所在的球队有个年轻的球员叫科尔,他很有潜力但狂妄自大,一天到晚说一些瞧不起乔丹的话。乔丹听后并不生气,反而经常鼓励科尔打好篮球。有一次他对科尔说:“我相信你一定能超过我,因为你技术上有很多优点,你左右手都可以轻松上蓝,而我只能用右手,你三分球投得很准,而我有时会失误,相信自己的实力,只要多磨练你一定会做得比我好!”乔丹一番真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科尔,他为自己以前的行为后悔不已,从此他和乔丹成了好朋友,互相学习,互相竞争。几年后的NBA新秀赛上,科尔打破了乔丹保持的单场最高得分,两人相拥在一起,热泪盈眶。
乔丹的行为让我们懂得了在竞争中也可以充满浓浓的温情。温馨的人情味让人们在竞争中学会宽容互助,共同进步。
是啊,人类不同于狼群,狼选择了竞争就不会“有情”,人类选择了竞争,但同时也可以拥有关爱。
人情是厚重的土壤,竞争是甘甜的泉水,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最丰硕的果实。所以参与竞争,请以人情为伴!
竞争的步伐
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对在大学里关系很铁的“哥们儿”,在进入同一家公司就职后,其中一个人却经常在上司面前毁谤自己的朋友,导致对方因不堪忍受而辞职。从此两人形同陌路,再无往来。也许故事至此便可终了,但数年之后,那位已经是别人上司的“损友”,却通过午夜的电波,将积压数年的歉意与悔恨全部释放,并真诚地希望昔日的同窗能够原谅他,给他一次化敌为友的机会。
我们无须关注那两人究竟能否言归于好,我们所看到的,应该是那被“竞争”冲昏的头脑和为此而付出的失去挚友的代价。
确实,随着现代社会“竞争”这个词语高频率地出现,许多双曾经真诚的眸子已被蒙蔽,许多种美好的情感受到冲击,许多颗曾经溢满关爱的心灵被荒芜成沙漠。竞争,这个本该是推动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车轮,却被一些盲目无知的思想误解成了尔虞我诈、损人利己。正是因为这一道道人们自筑的藩篱,将无数渴望真诚与关爱的灵魂,囚禁在了一个个荒凉的孤岛,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慨。于是,不少人个个犹如刺猬,或如乌龟,随时准备竖起刺去扎所谓的“对手”,或是随时准备将头缩入壳中以保卫自己。竞争,其实本没有错;只是人们一时糊涂,作茧自缚,却将罪过全归咎于无辜的“竞争”。
但人性的美好与善良,注定他们不会被虚无的争名夺利蒙蔽得太久。当孤寂空虚的心灵被囚禁过久,那圣赫勒拿岛的海浪必将卷走沉重的藩篱。也许清醒者一开始便看穿了“竞争”的本质,但许多人却总是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才能意识到:他们给竞争下的定义是多么荒诞不经,幼稚可笑!于是,人性中所有的美好都开始苏醒,将人们的眼睛擦得雪亮:竞争,本是人与人思维火花的碰撞,是能力与品质的协同较量。实力与人格,仿佛是竞争的左脚和右脚,任何一只停滞不前——哪怕是节奏稍慢,都只能使自己在滚滚巨浪的冲击中原地兜圈。竞争呼唤才华横溢,竞争更呼唤着诚信与关爱。当所有的竞争者都将实力与人格的步调统一起来的时候,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其实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压力,它还赐予了我们难能可贵的人情!
让我们都来检查一下自己的双脚吧,看看你是否有实力,又充满爱心。当你的步伐协调一致的时候——只有这时,你迈下去的步子才会更为有力!
第五篇:诗歌的常见主题
◆诗歌的常见主题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离愁别恨、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怎样写?)
1、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常用的表达方式: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白描细节等;抒情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其它艺术表现手法:对比、照应、衬托、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等 ◆常见的考查角度:
1.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诗句所展现的情景。2.体会加点词语(诗句)的妙处。3.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例1(描绘画面):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展开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出的画面。答题要点:
1、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
2、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景物串接成一幅画面。
3、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内容生动形象。
(答案:山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例2.1(品味词语):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作品中的一个”闹“字自古被人称道,说说它的妙用。答题要点: 1.从表现手法入手
2.结合全句内容进行分析,即描绘了什么内容
3.结合全诗(全词)进行赏析,说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例2.2(品味语句):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答题要点: 1.从表现手法入手
2.指出诗句或词句描写的内容
3.结合全诗或全词谈谈在诗词中的作用 4.谈谈作者的情感
(答案: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担忧的复杂的情感。)◆分析作者的情感
1.注意诗歌的标题、写作的背景 2.联系教材中诗人或词人抒发的情感 3.注意重点词语
例3.1(从标题入手,体会情感)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例3.2(结合背景,体会情感)
阳关曲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离别七年以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节。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对眼前团聚的珍惜,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例3.3(联系已学诗歌的主题,分析情感)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联想关键词语,体味诗的情感 菊花一高雅 莲花一高洁 杨柳一惜别月光一思念 落叶一失意 春风一得意浮云一飘零 落日一惆怅 冬雪一冷峻秋雨一忧愁 鸿雁一思念 流水一叹婉大漠一苍凉 旷野一凄清 落花一感伤美酒一壮行 红豆一相思 竹林一闲趣 孤灯一孤苦 秋虫一凄凉 故乡一乡愁归燕一温情 枯藤一萧瑟 古琴一知音
例3.4(结合诗歌的意象,体会情感)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歌颂梅花的傲雪耐寒,寄托诗人在逆境中坚贞不移的品格)
◆实战练兵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颔联所描写的内容。(2)说说“喧”“动”的妙处。(3)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答案:(1)天色已经晚了,一轮明月挂在高空,皎洁的月光从如盖的青松间倾泻下来。山泉清洌,淙淙流淌在山石之上,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
(2)因“竹喧”而知“浣女”归来,由“莲动”而见“渔舟”返棹。一“喧”一“动”,顿使静谧的翠竹青莲、青松明月之间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衬托出诗人自身超尘脱俗的心理状态
(3)表达作者对安静纯朴生活的热爱、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2、浪淘沙‧怀旧(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2)“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3、梅花绝句(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4、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选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景色,更表现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提示: 这是开放题,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如:“浅俗”体现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绝”体现在写景,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崇敬之情.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答: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6、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9、闺怨(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10、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答:“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11.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12.从军行(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答: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13.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答: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14.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荫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15.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16.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答: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
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17.秋江(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18.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19、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这首诗用豆和豆秸比喻什么? 答:比喻同胞兄弟.(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什么? 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愤.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排挤、互相斗争的内幕。
20、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朝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本诗写于这次流放途中。
1、“迟日园林悲昔游”,是由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悲”字呢?谈谈你的理解。
(今日的悲,使人想起往昔的欢乐;回忆往昔的欢乐,更觉今日处境之可悲)
2、“今春花鸟作边愁”:诗人缘情写景,景随情迁,鸟语花香也化作远去边疆的哀愁了。从艺术手法看,诗人用花鸟反衬“愁”之深、之重。杜甫的《春望》中也有一联用了反衬的手法,写出这联诗句,简要评析“反衬”的艺术效果。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花、鸟这些平时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感时”“恨别”之情,写出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活动)
3、写一段话谈谈:“人南窜”与“水北流”相对,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叹。(远离京师的悲凉心境,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和愤懑)
21、十一月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首联)
2、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精妙?谈谈你这样理解的理由。
(颔联。结构上承前启后;情感上物我交融,显出诗人童心未泯与逸兴悠长;“掬水”写出泉水清澈,照见明月,将泉与月合而为一,“弄花”写出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与衣香浑为一体;精于炼字:“掬”“弄”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
22、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
1、这首诗以“--------”字为线索来咏江村的夏天。(幽)
2、颔联两句展现了江村夏天什么样的画面?(悠闲、自由)
3、颈联两句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情趣?(自得其乐)
4、这首诗的构思具有怎样的特色?(以表面的悠闲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