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语言 丧葬纸扎

时间:2019-05-13 14:3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语言 丧葬纸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语言 丧葬纸扎》。

第一篇:民族语言 丧葬纸扎

丧葬纸扎

一、概述

纸扎,在民间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扎作、糊纸、扎纸、扎纸库、扎罩子、彩糊等。广义的纸扎包括彩门、灵棚、戏台、店铺门面装潢、匾额及扎作人物、纸马、戏文、舞具、风筝、灯彩等。狭义的纸扎指的是丧俗纸扎,主要指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焚烧的纸品。本书所涉及的纸人纸马主要是指与民间丧葬及祭祀活动相关的纸扎,简称为“纸扎”。一般的纸扎是供丧葬祭祀用的明器,从纸人纸马、纸器纸物,直到纸扎的房子,最后焚烧,以示对死者的供奉。

扎纸艺术取材,用当地产的芦苇来扎制成人物的骨架和器物的框架。再用浆糊贴上纸然后就再用颜料彩绘、最后用彩色剪纸来装饰。完工的扎纸艺术品栩栩如生,极具观赏价值

二、丧葬纸扎起源、发展

供奉纸扎与民间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其形成是原始社会以来墓葬殉葬俑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用丧俗艺术形式来悼念死者,对世人来说能起到安慰和调节伤感的作用。最初的殉葬品,可能是用活人活物来充当的。奴隶社会,贵族死后盛行以活人殉葬。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意识到这种行为过于残酷而逐渐被废除。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俑,可能是用茅草扎成的草人,孔子称之为“束草为人形”的“刍灵”。后来又发展为用木偶人陪葬,大体上可以看出有些像人形,古代统称为“明器”。

作为明器的俑有各种形态,据《古明器图录》记载,“介士”为主人守卫,“奄

竖”可以为主人“随侍”,“侏儒”可以为主人“作剧”。秦汉以后,由于制陶业的发展及普及,陶制俑又逐渐代替了牛、羊殉葬品及木俑。丧俗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变革。汉代实行“举孝廉”,在政治、伦理、道德诸方面,都以孝为标准。为倡导孝道,提倡厚葬,俑及其他明器的制作规模之大、样式之丰富,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自汉代有纸之后,纸扎艺术应运而生。纸的特性软、坚韧、有拉力、纸扎假以中坚枝骨、外涂色彩,造作便捷、造价低廉、造型美观、造化神速,欲佛欲神、欲人欲兽、欲物欲宅,随心所欲,实非他物所能比拟。于是,纸扎正式登上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的历史舞台,大显身手,蓬勃发展,形成纸扎文化,上可登国家宗教之大雅之堂,下可融入民间习俗之活动。

唐宋之际,随葬明器及俑仍有一定规模,丧俗文化又融入外来文化的因素,加上中国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灵魂升天的“生命二元论”信仰更加普遍,与之相关的丧葬及祭祀用品也出现了新的形式。造纸术发明并成熟以后,纸被运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到北宋时期,烧纸俑、纸马开始盛行,纸扎成为宋代以来丧葬习俗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遍及我国各民族。

从一些地方志记载来看,明清纸扎工艺之精湛远远超过宋元,应用也更广泛,成为当时各个阶层丧俗和祭祀活动的主要用品。值得注意的是,自宋代以来,丧事必需供佛,或请僧道为死者祈祷祝福,到元明清直至近现代一直延续这种风俗习惯。丧祭过程中要用纸钱、纸人、纸马、纸房子、纸供具,以礼待鬼神。由于人们迷信灵魂,便出现了各种招魂、拘魂、礼魂、送魂的丧俗形式。从史前时期陪葬的石器、玉器、陶器,到后期的青铜、漆、木、瓷类的明器和俑,以至宋代之后出现的纸扎祭灵,表明丧俗活动也通过种种样式表达人类的情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近代民间,“喜丧”的形式较流行,这是人们对丧事处理的又一新的样式,它不

象以往的只是单纯信仰鬼魂,而更多注重人生观念和情感表达。人们认为在殡尸期间,对于刚离开人世的亲人应给予一种慰藉。一切哭丧、吊孝、祭祀、守灵、送纸钱、烧纸马等都不外乎是为取悦于鬼魂而安慰亲属的具体做法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强烈的感情色彩,带有人类最朴素、最纯真的感情色彩。在丧葬用品中,从俑、冥器到纸人纸马的衍变,表明了民俗艺术的沿续和发展,是生存在民间社会的“活化石”。

三、丧葬纸扎形式、内涵

纸扎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样式多种多样各地也有很大区别,可谓花样百出,但是不外乎四大类

1、人物

纸扎人物种类繁多,如神像,童男童女及各种侍者,这类纸扎在全国较为普遍,以中原地区、西北地区为典型,多流行与河北、陕西、福建、台湾等地。西北地区扎制大件的较多,闽南地区多流行小件神像。常见的题材多为道教诸神、佛教及民间神,如天官、真人骑狮、菩萨、佛祖、妈祖、观音坐莲、济公等,这类纸扎除用于丧俗活动外,大都是祭祀祖先,祭祀亡灵之用。

纸扎罩人是供奉祭祀中不可少的祭品,虽说是简单的人物扎制,但全国各地纸扎罩人的用料、形象、色彩等都不相同。“罩人”是指安置在棺罩上的侍者,丧俗罩人的样态形式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如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福建、云南、江苏等仍有少数保留。云南的纸扎罩人形象比较单纯(右图),服饰以大色块彩色纸为主,给人的印象是整体感强,没有过多繁琐的装饰,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人物的五官不是用色彩颜料描绘而成的,而是用各种彩纸剪贴而成。如眼、鼻用黑色纸,白眼珠用银箔贴成,嘴用红纸剪贴,衣服是用大红、大黑、大蓝、大绿做成,并在大色块的衣服上用金箔、银箔作为点缀,虽然少有细致入微的处理,但却显得简练,不呆板。偶尔有些小的细密的装饰,也仅限于装点在胸前。衣服上的花卉图案装饰既不是描绘,也不是单纯的剪贴,而是采用层层堆叠的方法,产生一种立体的浮雕效果。

云南的纸扎罩人很少有戏曲人物组合,大多是采用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主要以冥间供奉仆人为主。福建地区纸扎罩人的服饰明显有当地沿海人物装束样式,以蓝色为主,人物头戴斗笠,赤着脚,形象似渔夫。闽南地区的纸扎人,大的高在60厘米以上,小的不过十几厘米。头部用泥模印制,身躯部位用纸筏作骨架,外表糊以纸或者是丝绸,局部加以点染彩绘。

童男童女是纸扎罩人的代表,我国古代大部分地区

都流行棺前扎制金童玉女,左右而立,手持魂幡的丧俗,上写:“金童接引西方路,玉女随行极乐天。”金童玉女纸扎在民间相当受人欢迎,按道教的说法,凡是神仙所居住的洞天福地,皆有得道的童男童女在旁服侍,这对童男童女就是金童玉女。传说元始天尊身边有金童玉女九千万,真武大帝身边常有一个金童,一个玉女,金童玉女是分掌威仪,记录三界中善恶功过的一对神。在我国的南方,俗称金童玉女是周公和桃花女,这种说法源自元明戏曲及小说。据说周公和桃花女几经周折,最后真武大帝出场,言二人是金童玉女转世,世缘已满,复归天位。金童玉女在民间丧俗纸扎中非常普遍,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亲人故去后能升入天上神界圆满。

2、动物

纸扎中动物也占很大的比例。如牛、马、羊、象、虎、鸡、鹿、鹤从古代开始就被人们认定是吉祥的动物。这类纸扎的艺术欣赏性要求不高,只要有大体的外型以及简单色彩处理即可,所有扎制的骨架、纸张、捆扎绳等在烧化时要完全燃烧掉。民间有许多从事纸扎行业的艺人,有的是祖辈传下来的技艺,有的则是自己手巧,慢慢自学的。因人而异,所扎制的品种侧重不同,如有的人善于扎制人物,有的人则喜欢扎制各种不同的动物、车辆。扎制的物品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简单的扎制比如:用线绳把高粱桔秆扎牢固,形成大体的形状,然后用白纸糊在外面,再用画笔粘着各种颜料绘在裱糊的白纸上,直至逼真即可。复杂的比如,有的人在当地制作的马拉大车非常有名,一头高大的马匹拉着一辆莲蓬车,车内还坐着一位贵人,车外坐着扬鞭

驱马的赶车马夫,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当死者家人备材时,扎彩作就要根据茶房通报的死者情况,为其扎制所需的扎彩。死者若为男,必定得扎车、马,说是供男人在阴间乘坐;若死者为女,少不得扎牛和轿。特别是牛,对女人有特殊意义。因为在封建时代,男尊女卑,将女人看作污秽,就连她们的经血及涮锅洗碗洗衣等用的水也看成是她们的罪。所以,当女人死去,一定得有牛在阴间喝掉女人一生的脏水,免得再到阴间受罪,起到赎罪作用。

3、建筑

纸扎建筑一般置于棺门等处,多用于发丧、“烧七”“三周年”祭祖等活动。常见的纸扎物品有灵堂、牌坊、楼台亭阁、起居床饰、车轿舟船及供品、供具、家具、饮食器具等。

楼房是现代人栖身的地方,人们认为死后的灵魂也同样需要居住的场所,所以在祭奠亡灵时也忘不了给逝者扎制精美的楼房院宅烧掉送去。这样安慰了逝去亲人亡灵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安慰。各地区的生活环境不同,同样也反映在楼房纸扎品当中。

山东胶东一带送殡时烧掉的纸扎器物中都有楼房,为去世的人在阴间也备有居所。楼房用高粱桔秆扎成,外表的装饰多余剪纸相呼应,门窗贴有各式各样图案的剪纸,楼房豪华,形似宫殿。

陕西的纸扎住宅造型及装饰源于对当地住宅的模仿,陕西的住宅中有一种类似于北方四合院的组合布局,正方是三孔或五孔窑洞的院宅形式,整个院落的面宽以

正房窑洞的宽度为基准,平面布局比较窄长。窑洞式居民除了适应地理环境外,最大的优点是冬暖夏凉,隔绝噪音,而且结构坚固,比木结构的房屋抗震能力强。这种宅居的装饰在正面的门窗以及洞内墙壁上,以挂饰或贴饰为主,如年画、窗花、门帘、墙围等,由于受当地住宅环境的影响,所以陕西宅居纸扎厚重扎实,雕梁画栋,门窗也仿制窑洞的形式,窗棂穿插细密,装饰采用贴饰描画,并直接并直接粘贴印刷花纸,显得整齐利落。可见黄土高原民居建筑对丧俗纸扎的影响,其地域特色也十分明显。

民间丧葬纸扎建筑中比较有特色的应是牌坊。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如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四世宫保”牌坊,是明朝万历皇帝为

当时新城人兵部尚书王象乾所建。王象乾文韬武略,威震九边,加功晋爵太子太保,追赠曾祖、祖父、父亲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之衔,故额题“四世宫保”。二是贞洁道德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在安徽歙县有许多这类牌坊。云南楚雄黑井镇有一座节孝总坊,是清朝末年由慈禧太后下令建造的,表彰本地的节烈妇女。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四类为标志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纸扎牌坊是为安慰逝去死者亡灵的,其承载了牌坊本身的的意义,表达了生者对逝去美好的祝愿,希望逝去死者死后可以继续享有生前的功德、名誉等荣誉,死

后继续受人敬仰。

4、祭器

祭器从古至今都寄托了家属,亲朋等对死者的思念,和对死者的惋惜,也隐藏着对其家属的怜悯,安慰的感情在内。葬礼的祭器多为纸扎制品,用具来祭奠死者。

引魂幡;为招死去的人的魂灵的,引魂幡是出殡走在最前面的,为引领死者的魂到墓中去。打阴魂幡的一般为长子长孙,及将要继承家产之人。引魂幡为在幡杆一侧黏上白纸条,引魂幡纸条下端呈尖角表示丧男,呈燕尾形表示丧女。纸条多少看年纪大小,年老的座签纸条多,年轻的纸条少(说法是一岁一条),一看便知亡者长幼。

摇钱树;也是纸扎中常有的题材,是为逝者送的摇钱树。据传说,人死后先报知庙中的土地爷,死者的鬼魂现在土地庙关押三天,三天后启程西去,路上需路费盘缠,所以摇钱树是必扎之物。另外还有钱柜、金银山、聚宝盆等。此外,想打狗饼之类食品也是逝者灵魂西去途中,必备的应付过关所用之物。摇钱树、金银山等是为了路上过关付买路钱所用,备足了买路钱,就可以及时奔赴西天,同时在冥世也有钱花。有些地区摇钱树扎制成树的形状,树上挂满了圆形方孔的钱型树叶。在民间,这些丧俗纸扎用品不仅用于殡期,而且贯穿在整个祭祀和丧俗活动过程。古代丧俗纸扎不仅在贵族中普及,在庶民阶层中也不例外,民众称“贫民鬼富”即指在丧俗过程中对丧葬祭祀的花费,其中纸扎的花费为最多。

纸扎祭器还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如扬州的纸扎船,是专供淹死者用的,意思

是让溺水者的灵魂乘上渡船前去阴逝世,船的形状与船民所用的小划子船相仿。另外有种不同于别处的纸扎式“受生库”与“曹官库”,样式均为小房子式,约一米高,0.4米宽,0.2米厚。房内写着“受生库”与“曹官库”字样,库前一纸人,即“曹判官”。按百姓的说法,一个人活在人世间所享用的俸禄钱财,早在这个人的前世魂灵投生前,就已确定好了数额,由阴世预付。这个人死后又回到阴世,就要按照垫付的数额逐一归还,便叫“还受生”。阴世是由专职掌管财库的仓曹官管理,简称“曹官”,俗称“曹判官”,“还受生”需有这位曹判官来接收。世俗中,人死后,是由其亲属来为死者“还受生”。只有还了“受生”,日后所烧的各类祭品,死者才能收到受用,否则,阴世曹判官将会扣押“还受生”时,要焚化“受生库”“曹官库”,还要焚化一只元宝箱,箱内装千只左右的元宝。

四、丧葬纸扎现状及发展

丧葬纸扎从古代发展至今,不断地融入兰董任命的思想与愿望,是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这种包含了人们思想的纸扎艺术在快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却在不断地衰弱,渐渐地不出历史的舞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破除封建思想的的同时,也否定了丧葬纸扎,这种包涵了生者对逝去死者的美好祝愿的民俗艺术形式。

在现今以简约为主流的社会形势下,丧葬纸扎这种民间的艺术形式渐渐成了浪费、奢华的代名词。人们完全否定了人民的生活、劳动结晶,否定了生者对死者的

思念集美好的祝愿。面对当前的社会形势,丧葬纸扎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如果想继续存活下去就只有改变其原有形式,融入现今社会。如相对缩小比例,侧重礼节与艺术形式进行简化。也可尝试将其元素、形式抽象平面化,但是这也就相对的失去了其本身的立体艺术效果……

第二篇:少数民族语言保护迫在眉睫

少数民族语言保护迫在眉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机遇与挑战

作者:丁石庆《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1日 07版)

2015年6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第一个试点的数据采录工作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展开。张岩摄/光明图片

2015年8月,丁石庆率团队在甘肃积石山县进行保安族语言资源数据采集工作现场。张岩摄/光明图片

【语文笔谈】

中国境内已经识别和正在使用的语言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5大语系,还有尚难界定语系、语族或语支及混合语等的若干语种,分布于上述语系的10余个语族的语言计130余种。无疑,我国是世界语言资源大国,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资源传承和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2016年5月,国家语委与国家民委办公厅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的通知》,并颁布了2015—2019年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展开300个一般点、100个濒危点的总体规划表。这标志着,由国家统一规划、地方和专家共同实施、鼓励社会参与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正式以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协同化的模式推进。

这是继1956年我国开展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普查以来,一个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大型国家工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规模空前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与上次的语言普查工作相比,无论从起点、规模、财政支持力度,还是从调查手段和调查方法等方面来讲,都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对我们长期从事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来说,这是一次绝佳的机遇,也是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事业和研究队伍的一次全面学术检阅;尤其对少数民族语言学科来说,将是一次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梯队建设,加速提升专业队伍整体素质,为培养大批后续人才积累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契机。

多年来,笔者曾以国家社科基金、国家“211工程”与“985工程”等多种形式立项,在北方部分民族中开展相关专题的语言国情性质的长期调查。从调查所获材料综合分析,我国北方民族的语言使用现状较为复杂,不仅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内部,也因不同方言区、不同居住格局等原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和不平衡现象,甚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母语人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语言资源保护措施和实际功效也有差别,仅有为数不多的一些语言以各种不同的理念和模式,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语言资源进行着保护和传承。

从整体上看,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北方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的母语能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变。其原因无外乎母语传承途径愈发单一,母语个体数量的比例锐减,家庭母语传承环境和社区母语强化环境弱化。其结果表现为:许多民族的母语人对日常耳熟能详的最基本词汇的第一反应速度变慢,许多固有的词语已逐渐淡出某些年龄段母语群体的记忆,语言结构发生变异等。而母语代际传承断层现象则更为突出,即使是在同一民族组成的家庭环境中,母语的使用也因各种原因出现了使用频度减少或逐渐萎缩的态势。母语的使用频率逐渐由高趋低,而第二语言的使用则正好相反,甚至在我国北方民族聚居区内居住的青少年人群中,语言转用也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中国境内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情况的调查数据和材料,已证实南方少数民族语言也存在上述同质或类似的情况,其中还包括部分人口数量并不少的民族。

上述现象也发生在我国的跨境民族中。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中,属跨境的有38种,而其中的部分跨境语言正在趋于消失,如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鄂伦春语、赫哲语、俄罗斯语等,甚至有的跨境语言的使用,因受其相邻国家影响较大而出现了文化倒灌现象。

据2015年笔者主持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北方少数民族语言调查20个一般点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负责协调和实施的2016年88个点(包括28个濒危点和60个一般点)的调研材料显示,仅在两年内,已有十余名发音合作人因各种疾病、发音器官缺损等原因而不能参与和配合语保工程的调查任务,还有几个濒危点因难觅符合工程各种规范要求的发音合作人而不得不重新选点,甚至数个一般点也存在类似现象,部分课题组不得已提出申请,要求降低遴选发音合作人的条件。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数个课题组原来提出的十分理想的发音合作人在立项期间还健在,但当课题组即将赴调研现场时,却被告知发音合作人近日遗憾离世。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挑战之一: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传承、保持现状堪忧,部分语种的保护工作则因各种原因收效甚微,尤其是无文字及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保护工作至语保工程启动之前几乎为零,而大多数语言极速衰变的程度及后果不堪设想,时不我待,抢救工作迫在眉睫!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历史使命,前期的总体规划、顶层设计、组织实施方案既需要前沿、科学、创新的理念,更需要敢开先河的魄力,同时也要求实施方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挑战之二: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对承担单位、组织者和课题参与者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承担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加强条件保障方面作出承诺和兑现。组织者除了具备大团队集体攻关、协调组织、主持顶层设计和重大学术决策的经验,还应具有较高的应变能力,来应对和协调推进工作进程中时常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同时还要具备语保工程一线工作的经历和经验,熟悉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规范要求;最关键的,是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工程层面有诸多虽然繁杂细腻却科学严谨的规范标准,尤其是濒危点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这就要求每个课题参与者必须既具备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心,同时也要兼备承担课题所有具体任务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另外,语保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资源数据采集工作,作为工程参与者,需要获取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构建大型数据库提供各种规范达标的入库材料。

挑战之三: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党和国家的远程规划和长期行为,具有巨大的可持续后续运作空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工作也将在完成语保工程专项任务之后,陆续展开一系列后续研究计划。因此,目前参与专项任务调查和研究的一批年富力强的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也包括相当数量的博士生、硕士生等青年才俊,将是这些工作的主力军和后继人才。对工程层面和组织者来说,从语保工作中去发现好苗子,并大胆提携,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语言学人才,是任务,更是对我们是否具备学科视野和学术创新胆魄的一次考验。对上述各类人才的个体挑战则是他们可否充分参与和分享工程的资源,审时度势,抓住机会,尽快成长,并顺利将自我锻造成为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优秀人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国家已吹响抢救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号角!我们将全力投入到语保工程的各项工作之中,顺利完成这一严肃的政治任务与学术任务,交一份让全国各族人民满意的答卷。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链 接

为贯彻党和国家“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5年5月印发了《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语言资源调查工作。在2015年启动少数民族语言资源80个点的调查试点工作基础上,根据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及在整个工程整体建设中的特殊地位,教育部、国家语委委托中央民族大学大学全面负责协调和统筹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力量来推进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作。为此,中央民族大学特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并成立了由校内外少数民族语言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工作委员会,负责重大学术事务的审议决策。该中心实行“中心—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三级管理体制,按语族分设项目负责人,相对独立地组织实施所负责语族内包括一般点和濒危点的全部调查任务。

第三篇:丧葬挽联(模版)

丧葬挽联大全

丧葬挽联大全 挽联:挽母亲联

疾劳早夺慈母命 悲风难诉儿女情 莫报春晖伤寸草 空余血泪泣萱花 滋竹当风空有影 晚萱经雨不留香 宝婺云迷妆癌冷 萱花霜萎乡帏寒 未报春阵伤寸草 空余血泪泣萱花 忆慈颜心伤五内 抚遗物泪流双行 去岁慈言常在耳 今春于请再无言

丧葬挽联大全

椿树早凋悲未已 萱花才殒泪何穷 冰霜高洁传幽德 圭壁清华表后贤 无路庭前重见母 有时梦里一呼儿 长记慈惠传后世 永留典范在人间 严父子逝恩未报 慈母别世恨终天 生前记得三冬暖 死后思量六月寒 未盗仙桃调味口 空悲黄土覆慈容 去岁慈言常在耳 今春于请再无音 终天唯在思亲泪 寸草痛无盖母灵

丧葬挽联大全

无路庭前重见母 有时梦里一呼儿 忆慈颜心伤五内 抚遗物泪洒两行 良操美德千秋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 严父早逝恩未报 慈母别世恨终天 惊春花染杜鹃血 倚门深得子规啼 世上痛无救母药 灵前哭煞断肠人 慈母一去杳无影 怜儿千声呼不回 但愿此境成梦境 怎奈哀情是真情 心想慈母心有效 月临中秋月不圆

丧葬挽联大全

支覆巫山人不见 月明仙岭鹤归来 慈竹光风空有影 晚萱经雨仍留芳平生性善慈母泪 今日疾病悲儿情 山颓赐也将安放 琴在微之不忍弹 宝婺云迷闰阁冷 萱花霜萎绣帏寒 花落萱帏春去早 光寒婺宿夜来沉 直骨尤超古鹤上 慈教仍存青云中 莫报春晖伤寸草 空馀血泪泣萱花 守孝不知红日落 思亲常望白去飞

丧葬挽联大全

梅叶王容含孝意 柳拖金色动哀情 空悬月冷人千古 华表魂归鹤一声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萱红蝶梦寒 玉洁冰清归泉路 孙贤子肖哭灵台

劳苦一生今可息 滋味红尘有悲欣(一)灵堂门联:

1、父亡选用: 难忘手泽,永忆天伦 继承遗志,克颂先芬

2、母亡选用: 难忘淑德,永记慈恩 春晖未报,秋雨添愁

父亲的挽联

丧葬挽联大全

3、灵堂通用: 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精神不死,风范永存 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

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二)通用联

流芳百世,遗爱千秋 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陇上犹留芳迹,堂前共仰遗容 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几处游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 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似留芳 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三)挽男联

前世典范,后人楷模 名留后世,德及乡梓 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 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

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 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 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 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在晤言

丧葬挽联大全

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 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四)挽女联

秋风鹤唳,夜月鹃啼 独剪西窗,梅残东阁 慈颜已逝,风木与悲 白云悬影望,鸟鸟切遐思 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 女星沉宝婺,仙驾返瑶池

花落胭脂春去早,魂销锦帐梦来惊 西地驾已归王母,南国辉空仰婺星 宝婺光沉天上宿,莲花香观佛前身 蝶化竟成辞世梦,鹤鸣犹作步虚声 鹃啼五夜凄风冷,鹤唳三更苦雨寒 魂归九天悲夜月,芳流百代忆春风 绮阁风凄伤鹤唳,瑶阶月冷泣鹃啼 慈竹临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芳 慈竹霜寒丹凤集,桐花香萎白云悬 情操白如银,洁净晶莹光如雪 慈心红盛火,鲜明炽烈映红梅(五)通用联横批

永垂不朽,流芳百世,遗爱千秋,含笑九泉,天人同悲

丧葬挽联大全

永垂千古,功业长存,孝慰忠魂,举世同悲,留芳千古 浩气长存,千古长存,名垂青史,千古流芳(六)挽丈夫

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 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完

今宵杵捣蓝桥去,何日笙吹白鹤来(七)挽妻子

恩爱良妻,苦雨凄风摧汝去 可怜儿女,大啼小哭要娘回 天何无情,怎能教我丧良侣 人各有寿,不忍听儿啼亲娘

只望儿女成人,生活日美,你我同享快乐 不料人愿难遂,好景不长,夫妻从此永别(八)挽各界人士 政界

丹心照日月,刚正炳千秋 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 哀歌动大地,浩气贯长空

耿耿丹心垂宇宙,巍巍功业泣山河

丧葬挽联大全

伟绩丰功垂青史,高风亮节励后人 志壮情豪诚可敬,赤诚坦白留美名

奋斗为人民精神不死,光荣留青史百事流芳

惊回首留伟业丰功垂宇宙,抬望眼存高风亮节励人民 风风雨雨为人民终身奋斗,山山水水留足迹风范长存 军界

中天悬明月,前军落大星 碧血染风采,青史留英明 英明垂千古,丹心照汗青

大树国搞万人敌,将军星陨一天寒 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 一身肝胆生无敌,百战威灵殁有伸 南朔战功青史在,古今名将白头稀 无私慷慨身殉国,含笑牺牲志凌空 一代国粹垂青史,千秋美名化金星

铁券分封剑气当年横塞北,黄粱入梦将星一夜陨江南 天上大星沉万里云山同惨淡,人间寒雨迸三军笳鼓共悲哀 守土共存亡先鞭作我三军气,挥戈思勇决信史传兹百世名 学界

学界泰斗,人生楷模 学子无良师,老成有典型

丧葬挽联大全

殁可祭于社,天将丧斯文

著作等身身不死,子孙维业业长存 惊座文章传四海,新民德业播千秋 三登庆厉三入第,四人熙宁四辅中 文艺界

壮怀忧在风云上,诗卷长留天地间 墨云香冷来琴馆,蕴露寒生赋鹏文 文章卓越生无敌,风骨精灵殁有神 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 锦章留于后世读,挚友还在梦间交 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先成白玉楼 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 还巢失凤,游国遥想牡丹亭 雄笔卷苍茫丹青都带风云气 双溪流日夜猿鹤犹闻呜咽声(九)自挽联

无虑无忧老夫去矣,克勤克俭小子勉之 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 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 嬉笑悲歌怒骂到此皆休 有二绝句述怀可歌可泣 曾三上书乞死知命知仁

丧葬挽联大全

生不害人,死不累人,雄心无愧,吾亦可去 志在救国,举在济民,伟业未成,我应重来(十)挽联横批 通用

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典范长存,风木悲伤,松柏风凋,挥泪含悲

苦雨凄风,五夜风凄,音容宛在,返魂无术,夜月鹃啼,鹤驾西天

碧落黄泉,含笑九泉,痛切五中,俭朴家风,德集梓里,千古流芳

骑鲸西归,宝婺星沉,淑德可风,名留后世,教子有方,永垂不朽

松柏长青,风落长空,楷模宛在,驾返蓬莱,鹤归华表,驾返瑶池 祖父丧

祖德难忘,风凋祖竹,哀号王父,燕贻恩深祖母丧

孙枝洒泪,含饴难再,陈情无地,忍泣桐孙父亲丧

严训难忘,椿庭日黯,父魂何之椿难傲雪,风摧椿萎,云掩大椿

丧葬挽联大全

母亲丧

母仪千古,女史流芳,慈颜难再,风荡慈云,慈竹霜摧 白云望断,萱堂风冷,无母何恃,慈爱难忘 挽联写作方法: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用的对联。一般分上下联,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对后人的影响等。

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书写挽联的字体可以是正楷、行书、行草,也可以是隶书和篆书等,但以多数人能够辨认为好。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也可以写在上长幅白纸上。可贴在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门口、骨灰盒两侧。

花圈和祭幛上的挽条分上下两条,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上联常用“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联常用“XXX敬挽”、“XXX泣挽”、“XXX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实用挽联大全

一、挽 男 性 联

丧葬挽联大全

天不留耆旧 人皆惜老成 此日骑鲸去 何年化鹤乘 壮梁悲落月 鲁殿圯灵光 海内存知已 云间涉德音 庾公楼月冷 处士里星沉 寿终德永在 人去范长存 哀慕有余恸 瞻依无尽时 百年三万日 一别几千秋 读礼悲风木 吟诗废蓼我 天下遗一老 人已足千秋

化悲痛为力量 继遗志写春秋 以正气还天地 将身心献人民 正喜春园共把盏 奈何南渍正销魂 鹤唳三更空月冷 鹃啼午夜咽风寒

鹤驾已随云影杳 鹃声犹带月光寒平生壮志三更梦 万里西风一雁哀

翠色和云悲夜月 鸿雁声哀月一轮 事业已归前辈录 典型留与后人传

碧水青山认作主 落花啼鸟总伤神 称觞沿忆登堂事 挂剑难为过墓情

流水夕阳千古恨 凄风苦雨百年愁 何日一梦飞蝴蝶 竟使千秋泣杜鹃

一趄风烛红霞敛 万古仪型碧草埋 大雅云亡梁木坏 老成凋谢泰山颓

龙隐海天云万里 鹤归华表月三更 明月清风怀旧宇 残山剩水读遗书

遗世文章多灼见平生业绩足千秋 扶桑此日骑鲸去 华表何年化鹤来

丧葬挽联大全

堪嗟驾鹤归华表 深痛骑鲸赴玉楼 箧里诗文疑谢后 梦中风貌似潘前

春花正浓人已老 华年刚尽岁方新 公去大名留史册 我来何处别音容

秋水蒹蔚溯回往哲 青风桃李想象斯文 秋色荒凉乔阴莫仰 愁云黯淡仙驭难回 客燕思归悲添秋士 宾鸿信断梦杳仙乡 梅蕊开时噩音忽至 蔚灰动处大梦难回 蒲剑斩邪魔高千丈 榴花照眼血染双行 高风送秋飞霜迎节 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如此韶华青犹未老 何来噩耗人竟云亡 功勋盖世为举家同悼 精神不殒与事业长存

貌杳音沉身归静府应无憾 儿悲女泣泪洒江天恸有余 驾鹤难回终隔云山家万里 骑鲸采石五百年明月重圆 时事伤心风号鹤唳人何处 哀情惨目月落乌啼霜满天 忆杖履追随直节清严犹在望 怅老成凋谢名贤言行未终篇

二、挽女性联

音容宛在 懿德长存 南柯梦里 望云思亲 慈颜已逝 风木与悲 寿终内寝 鹤驾西天 烛剪西窗 梅残东阁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情怀旧雨 泪洒凄凉 梅含孝意 柳动倭情

丧葬挽联大全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白云悬影望 乌鸟切思遐 女星沉宝婺 仙驾返瑶池 淑德标彤史 芳踪依白云 蓬岛归仙驾 萱帏失母仪 画荻踪难觅 扶相泪欲流倾 日碧魂依蔓草 雪红泪洒桃花 户外红梅绿竹 室内白衣素袍 慈竹当风空背影 晚萱经雨不留芳 径扫丹枫皆丧礼 门临白马尽佳宾

西竺莲翻云影淡 北堂萱萎月光寒 花落萱帏春去早 光寒鹬宿夜来沉

倚门人去三更月 立杖儿悲五夜风 雨飘翠竹垂红泪 云压青松带素冠

香消夜月梅花寂 韵冷苍天鹤构寒 雨泣黄花应有恨 风凄翠竹更堪悲

画地曾传贤母荻 引刀谁断教儿机 白马素车挥别泪 青天碧海寄离言

风吹蕙帐萱花落 月冷吴江杜宇悲 女宗靡依痛深戚里 母范何恃泪滴慈帏

绮阁风寒伤心鹤唳 兰阶月冷泣血萱花

洒昔言欢犹忆风姿磊落 慈容今已杳只余梅影横斜 愁思千缕朵朵梨花含血泪 离情万种声声哀乐悼芳魂 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古恨 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青鸟传来王母归时环佩冷 玉箫声断秦娥去后风楼空 风动帏空青鸟降时魂不返 潭深波咽乌雅啼处梦难回

丧葬挽联大全

华月光寒韵满庭前含孝意 愁去寂寞旌飘户外痛哀情 泣杖子凄其中夜慈乌三鼓月 断机人远去北堂萱草五更霜 陟怙痛前年方祝萱帷长白发 辞尘当此日忽悲菽水隔黄泉 夜景写凄清满院寒风声倍惨 云容归缥缈空庭落月痛何如 家有诗仙惜到处名山未能偕隐 身常礼佛觉往生净域确有明证

相夫挽鹿课子丸熊淑德早标彤史范 佛座拈花慈闱摧竹仙纵空溯白云乡

仙去难留望三晋云山德曜未尝偕隐愿 神伤已甚怅一官露冕安仁更赋悼亡诗

忆蟠桃熟时生来多子多孙竞秀阶前承膝下 悟木稚香后此去成仙成佛乐应天上胜人间

三、通用挽联

恩泽四海 功高九天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教诲永记 风范永存 常怀典范 寄托哀思 秋日鹤唳 夜月鹃啼 寿终正寝 鹤驾西归 寿高德望 子肖孙贤 千秋忠烈 百世流芳 流芳千古 光启后人 情怀旧雨 泪洒凄凉 严颜已逝 风木与悲 精神不死 风范永存 功德无量 青史永垂 名流后世 德及乡里 留芳百世 遗爱千秋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丧葬挽联大全

花落水流 兰摧玉折 悲歌动地 哀乐惊天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功德国标彤 史芳依白云 欲祭疑君在 无语泪沾衣 哭灵心欲碎 弹泪眼将枯 典型如在目 悉思向谁宣 疼心深似海 愁绪密如罗 提耳言犹在 扪心齿欲寒 淑德标彤史 芳踪依白云 天下皆春色 吾门独素风 星离成恨事 去散奈愁何 女星沉宝婺 徒饮千行泪 天不留耆旧 人皆惜老成 鹤梦归何处 猿啼在此间 百年三万日 一别几千秋 魂魄昭日月 肝胆映山河 正气留千古 丹心照万年 政绩今犹在 清名终古留 忧国身先殉 游仙梦不回 星沉处士里 月冷瘐公楼 学子失师表 老成有典型 知君以忧死 愧我犹独醉 美德垂千古 忠魂上九霄 痛心伤永逝 挥泪忆深情 刚正炳千秋 丹心照日月 高风传梓里 亮节昭后人 雨洒天流泪 风号地放悲 门外奠云聚 堂中悼念多 户听凄风冷 楼空苦雨寒 芳名垂千古 丹心照汗青 苍松长耸翠 古柏永垂青 花为春寒泣 鸟因肠断哀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玉梅含孝意 金柳动哀情 天不遗一老 人已是千秋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一生树美德 半世传嘉风 安危谁与共 风雨忆同舟 欲祭疑君在 无语泪沾衣 哭灵心欲碎 弹泪眼将枯 陇上留芳迹 堂前仰遗容 画荻踪难觅 扶桐泪欲倾 遍地皆春色 吾门独素风

丧葬挽联大全

一生行好事 千古流芳名

素心悬夜月 高义薄秋云 直道至今犹存 清名终古常留 音容笑貌依旧 亮节高风长存 青山永志贤德 绿水长咏雅风 浩气长存天地 英灵含笑九泉 门外红梅绿竹 室内白衣素袍 赤心光照日月 清名永世长留 终身辛勤劳作 一世淳朴为人 友思今成永别 笑绪已为悲端 一生刚直无邪 终身清白光明 身逝音容宛在 风遗德业长存 一夜顶风堆白雪 三年泪水滴红冰

那知别意随波去 无复诗魂入卷来 白马素车挥别泪 青天碧海寄离里

万里云天归落日 一门两泪洒麻衣 事业已归前辈绿 典型留在后人模

春雨梨花千古恨 秋风桐叶一天愁 绿水青山悲陈迹 落花啼乌泣化身

蓬门日影高轩过 蒿里歌声白马来 热泪常濡春雨湿 愁容暗逐白云飞

风号万树子规啼 雪积重门白马咽 人间未遂青云志 天上先成白玉楼

守孝不知红日落 思亲常望白云飞 想见音容空有泪 欲聆教训杳无声

情凝雪片皆飞白 泪洒枫林尽染红 千山不语齐俯首 万水呜咽共吹萧

丧葬挽联大全

祖国山河埋忠骨 神州十亿颂英雄 情深风木终天恸 泪点寒梅触景思

三更月冷鹃犹泣 万里云空鹤自飞 流水夕阳千古恨 秋霜春雨万人思

人皆贺节双眉喜 我独思亲一片悲 终生俭朴留典范 一世勤劳传清风

山耸北郊埋忠骨 泽留乡里仰遗风 秋草独怜人去后见日斜时

泪滴千行大地湿 哭声一片墓云低 热血一腔化春雨秋泣鬼神

明月清风怀旧貌 残山剩水读遗诗 三径寒松含露泣竹带风吟

英灵已作蓬莱客 德范犹薰政乡人 生前爱国勤劳支儿多节俭

眉间爽气无由见 座右清言不再闻 忠节似松凌霜雪水照苍天

犹似昨日共笑语 不信今朝辞我别 彩落萧辰悲夜月里已青风

白马素车挥别泪 青天碧海寄哀思 犹执兼恭延后代望忆旧人

伤心难禁千行泪 哀痛不觉九回肠 良操美德千秋在风万古存

空林只壮志千半窗残临终嘱高风如芳留梓尚留名亮节高

丧葬挽联大全

万里山花凝血泪 一溪流水作哀声 有中皆碑留遗范 无言敬奉寄哀思

桃华流水杳然去 清风明月何处寻 凄凉云树愁千里 惆怅春风恨隔年

流水夕阳千古恨 凄风苦雨百年愁 九泉有泪流知已 万户同声哭善人

地下又添高士伴堪忆笑容

老泪无多哭知已洒故人稀

悼念不闻亲教诲处不堪愁

千里吊君惟有泪劳传好风

往事昭昭传乡里朽天添愁

雨霖杏蕊流红泪后代继业

生前原当古人看 从今不复闻謦亥 此后何苍天何要丧斯人 回忆田园欢乐会 不堪樽情怀仍忆旧音容 相逢至今犹可忆 旧游何十年知已不因文 终生俭仆留模范 一世勤精忠耿耿在人间 月霁风光人共仰 山颓木雪压松枝着素装 有灵为子孙成材 多德让20

第四篇:丧葬用语

喪葬用語1、2、3、4、5、先夫-對他人稱自己已去世的丈夫。先室/荊-對他人稱自己已去世的妻子。亡兒/女-對他人稱自己已去世的兒女。故媳-對別人稱自己已去世的媳婦。

先祖考/妣-對他人稱自己已去世的祖父母,亦稱「先王考妣」。

6、顯祖考/妣-對他人稱自己已去世的祖父母,亦稱「先王考妣」。

7、先考/妣-對他人稱自己已去世的父母,亦稱「先嚴慈」、「先父母」。

8、顯考/妣-對他人稱自己已去世的父母,亦稱「先嚴慈」、「先父母」。

9、壽終正/內寢-男女喪用,男稱「正」,女稱「內」。如果死於非常,只能用「終」或「卒」。

10、享壽-卒於六十以上者稱享壽。

11、享年─不滿六十者稱享年。

12、得年─三十以下者稱得年。

13、孤子-母親健在,父死,稱孤子。

14、哀子-父親健在,母死,稱哀子。

15、孤哀子-父母親皆死,稱孤哀子。

16、棘人-父或母喪時,子自稱棘人。

17、未亡人-夫死,妻子自稱未亡人。

18、諱-稱已死尊長的名字。

19、含殮-含,指含玉在口中。殮,入殮。納死者於棺。20、告窆-將下葬時訃告親友。窆 biǎn将棺木葬入墓穴。

21、合窆-將已死的父母同葬在一個墓穴之中。

22、奠儀:致送死者家屬的金錢,用以代替祭品。

24、執紼:送葬時手執繩索以牽引靈柩,後泛指送葬。

哀輓

1.說明:

(1)一般係由家族、親友、下屬對亡者的追念詞句。(2)通常為上下聯分離,並直式寫法。(3)用白布、黃布或其它顏色布匹所寫成。2.範例:

(1)老年男喪:老成凋謝 南極景沈 典型足式 道範長昭 高風仰止 哲人其萎 道範長存 碩德堪欽 跨鶴仙鄉 典型宛在 福壽全歸

(2)男喪:人琴俱杳 德業長照 返璞歸真 音容宛在(3)少年男喪:修文赴召 壯志未酬 英風宛在 夏綠霜凋(4)老年女喪:駕返瑤池 母儀足式 萱萎北堂 懿範長昭 閫範長存 懿德長昭 坤儀足式 慈顏長在 瑤池赴召 閫範空存 坤儀宛在 懿德永昭

(5)女喪:彤管流芳 婺彩沈輝 淑德永昭 鍾郝遺型(6)少年女喪:鳳去樓空 蘭摧蕙折 繡幃香冷 玉簫聲斷(7)朋友:伊人宛在 痛失知音 寢門雪涕 響絕牙琴 人琴俱杳

(8)師長:馬帳安仰 風冷杏壇 桃李興悲 立雪神傷 高山安仰 教澤長存 教澤永懷 師表千古 師表常尊 永念師恩(9)商界:美利長流 端木遺風 利用厚生 貨殖流芳 闤闐風淒 闤闐興悲 少伯高風 商界楷模

(10)政界:邦國精華 甘棠遺愛 國失賢良 耆德元勛 峴xiàn山名,在中国湖北省。亦称“岘首山” 勛猷共仰 忠勤足式 才厄經綸 遺愛人間 萬姓謳思

第五篇:丧葬文化

蔡海霞 发表于 2011-11-3 21:20:18 阅读(41)评论(0)

丧葬文化

作为殡仪系的一名学子,丧葬已经很深很深地驻在了我们心中。对于丧葬文化的了解虽然不是很深,但是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丧葬文化是我们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自古生死并存,生有生文化,死有死文化。丧葬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丧就是人去世,葬就是把去世的人埋葬,这种自然现象慢慢的扩大,变得有韵味,从随便到正式,从古板到灵活,发展的越来越有特色。我们殡仪行业就是为这服务的。丧葬即是生者对死者的深深的怀念,也使生者在心灵上得到了安慰。学丧葬文化这课,更加了解了各地方不同风俗的丧葬文化。民间的各有差异,各有特色。如图所

示:

然而基本的丧葬历史是与民间的有所不同的,民间的有自己的特色,而殡仪馆所做的比较正式。拿追悼会来做一个比较。基本的追悼会仪式是这样子的。追悼会

林软女士追悼会

司仪:林软女士告别仪式即将开始,请襄仪引领家属及来宾就位。司仪: 旭日在一天的绚烂后化为西下的夕阳,尘埃在日久的飘摇后重回大地。

下面本司仪宣布:林软女士的告别仪式现在开始。

生命是一颗有思想的芦苇,悲怆而又骄傲的耸立着,在极端的河流中,她仅仅抓住脚下的那一抹泥土,傲然的迎着河水的冲击,终于有一天,她累了,看尽了万千风景,也看腻了细水长流,而后,她安然的走入了梦乡。大海因浪花而美丽,人生因她而充实,她把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我们大家,愿爱她的人更爱她。下面,请全体肃立,默哀,奏乐(哀毕)

司仪:林软女士是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文学家,教育家,四川大学副校长,桃李满天下,但她的一生却并不幸运,自幼失去父母的她,自小生活在祖父的怀抱里,因幼年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她的胫骨错位,一生只能昂首而不能低头,因此,她教会学生们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能低头,直面风雨;只能昂首就永远不想屈服,不能避免的是困难的本身,而能够获得的是战胜困难后得到的双倍的幸福。

下面,有请林软女士生前单位领导四川大学校长xxx为林软女士献花(拜)并致悼词林软女士于1954年,出生在四川九龙坡。1967年下乡当知青,后在丰都教书,1986年调回四川教书。在工作中林软女士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得到了单位领导及其同事的好评。获得大家的喜爱。

林女士,我们相信此刻你并没有走远,相信你一定可以感知:你的祖父,你疼爱的女儿,都在你的身边,向你作最后的告别,你的亲朋好友也都来到这里为你送行。

女士走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她是一位好同志,一位好母亲,她的离去,让亲朋好友心中充满了惋惜与不舍。林女士,你安息吧!(三鞠躬)

司仪:为国育英才,手栽桃李三千树;一生薄名利,坐守青毡数十年。下面有请林软女士生前的学生,xxxx为老师献花(拜)并致悼词:

老师,我们真的舍不得你走!我们真的不想让你离开!您回来吧!您再睁开眼睛看看你的亲人!看看你的女儿,看看你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还有一直关心你,照顾你的单位领导!还有最爱你的学生们!到现在我们仍然无法相信这个事实,仍然无法走出失去你的痛苦。道尽浩瀚的长江之水也倾诉不完我们对您的思念,摘下天空无尽的星辰也唤不回我们的亲人!音乐送去了人们万语千言的祝福和对你无尽的思念,今天你的亲人们都怀着沉痛的心情来送别您了,我们相信,我们挚爱的你在天之灵一定能看到这么多的人间真情,您也一定能够感受到我们对您无限眷念,望你在西去的路上一路走好!一路保重!你安息吧!愿在天国里的您保佑您所有的亲人朋友,保佑他们健康平安,一生幸福。(三鞠躬)

司仪:师恩难忘意深浓, 桃李人间茂万丛.历苦耕耘勤育李, 谆谆教诲记心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已干,这证实林软女士的真实写照。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过往的45个春秋里,林软女士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和太多的回忆。

下面请林软女士的养女XXX向到场的各位领导及来宾致答谢词:各位领导来宾: 我母亲的去逝,让我们全家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全家感谢你们在生病期间前来探望的亲朋好友们,感谢去逝后前来悼念的亲朋好友们,和感谢今天前来参加我母亲告别仪式的众多亲朋好友们。谢谢你们对我们全家的关心,我们全家将永远铭记,真诚谢谢你们!(鞠躬)

司仪:茶叶因沸水才释放出深蕴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离开了的人已经不会再回来,所以我们不要过于伤悲,只盼她能在天园看到她爱的人过的快乐。我们以三鞠躬礼向我们最可敬的老师告别。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成!

下面进行最后一个环节,请全场所有人员手持鲜花,绕另一周,一起瞻仰遗容,送出手中的鲜花,希望它们伴随着我们的祝福飞向天国,让我们衷心的祝愿林软女士一路走好!

请家属在灵前自由悼念,以表哀思!

我宣布,林软女士告别仪式到此结束!

民间的追悼会比较随意的。例如甘肃的丧葬就是这样的。一般人去世了。首先当亲人刚去世,家人要为他穿上寿衣寿裤,将他放在上房。把上房布置成为灵堂,一般都是黑色和白色为主。家人都披麻戴孝,跪坐在灵前烧纸钱,其他家人轮流哭丧。晚上轮流守夜,白天有人来吊唁。上香,烧纸钱,并对家属表示慰问。大多数带来的为花篮。还有纸人,这样持续三天才下葬。下葬时家中大小都要到,并且大大小小都要戴孝。从家中哭丧到墓地。整个过程没有司仪主持,完全由孝长子主持完成。祭品完完全全都是自己自作的。什么猪啊,牛啊,羊啊。没有祭文,没有正规的悼词。只有亲人的哭泣和家人闹闹叨叨的悼念。这样持续两至三个小时,下葬完毕就又是一阵的哭丧。中道中有人哭的死去活来,又哭回去。这是真感情的流露。没有专门的哭丧着。

而对于丧葬文化,各地方因经济、文化、风俗、地理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丧葬仪式也会有差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丧葬文化也越来越规范,社会化。一般都是由家庭自行自发的处理。现在发展到了由专门的殡葬服务者为之做丧葬仪式,集体处理。这样就会显得隆重,意义重大,悼念面广,更体现了这一文化的丰富内涵。

殡葬规范化就是对丧事的操作程序是由国家专业人员来服务的。面对社会的需求,我们学习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为这一行服务,也有助于拓展丧葬事业。让更多的人为之服务,将丧葬文化更加的规范,更加的系统,更加的完善,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一种文化。而对于没有选择为这一行业服务的人,也有必要学习这一文化知识,原来对丧葬不懂的我们,开了丧葬文化这门课程后,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自己感兴趣的了解,能清楚地认知这一行业,人情这一文化,看懂它的积极影响和文化性。更加有力的扶持并帮助这一行业,也有死亡和生存会有更加清楚的认知。知道死意味着什么,死的含义理解了,更加有利于我们生活的积极态度。所以丧葬文化这一课程是非常有必要开的。让我们看清生与死的意义之外,也了解懂得了各地各家的丧葬文化的特色,并且学习和借鉴,把实际学的和书上的相结合,创造更加的有特色的,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丧葬文化正确地分析了生与死的观念,这是有一定历史发展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它发展与壮大。使它驱除糟粕,更加的科学化,更加的跟上历史时代的发展,所以学习这一文化,了知丧葬习俗,真正做到对生的渴望,对死的不惧,有个正确的生死观。

学习这门课程,我收获了很多,启发很大,对丧葬文化了解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帮助。殡葬并不是什么忌讳的事情了。是一种很专业的文化知识了,也是一种真正崇高的工作和伟大的职业。

下载民族语言 丧葬纸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语言 丧葬纸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丧葬主持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为xx老人家送行,寄托我们无尽的哀思。XX老人走完了他辛勤而又充实的一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 岁。 首先,我仅代......

    丧葬对联精选

    丧葬对联 大门: 少而贫,壮而难,老而病,艰苦一生终不悔; 仁者寿,贤者范,勤者风,恩德万世永流传。 天地无情 中门: 八秩耕耘,尽孝儿孙成大器; 四方赞誉,合村邻里仰高风。 润物无声 灵堂: 寸......

    丧葬对联精选

    丧葬对联精选 白事(丧事)对联、匾额 一、 父丧匾、对联 1.、灵前匾、对联 大匾 :泪洒岵上 小匾 :怵惕 悽怆 对联 :守孝不知红日坠思亲唯见白云飞 2、灵堂(灵棚)匾、联 大匾:恭承惠吊......

    丧葬后感谢信

    感谢信文:阿羞“这些天是过国庆节,举国同欢,举家同庆,我不希望别人看了我的文章影响心情,以后再写。” “嗯,我也是不能写,一写就哭过不停,把我男朋友吓坏了,我只能等心情平静了再写......

    丧葬挽联大全

    祭奠 常用 (一)灵堂门联: 1、父亡选用:难忘手泽,永忆天伦 继承遗志,克颂先芬 2、母亡选用:难忘淑德,永记慈恩 春晖未报,秋雨添愁 3、灵堂通用: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精神不死,风范永存 灵......

    丧葬礼仪(合集)

    丧葬礼仪 殡葬活动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换形式的。在100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生活活动的扩大使得原始人......

    丧葬民俗

    丧葬,古称凶礼,是一个人人生礼仪中最后一件大事。俗谚云:“活养死葬”,丧葬虽为凶礼,但毕竟是人生最后的大事。枣庄地区自古厚葬成风。从新石器早期的北辛遗址考古发掘的墓葬中发......

    最新丧葬答谢词

    最新丧葬答谢词范文 正确路线的贯彻要靠大家共同努力,而这又取决于青年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取决于青年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以下就是由编辑老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