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曹操讲作文——为中考而设计
曹操讲作文——为中考而设计
曹操讲作文是一个非常犀利,专门针对中高考应试作文而设计的app。
在具体学习上,app会自动根据考生情况,清晰进行学习规划,制定学习方案,匹配适合题目和练习,同时,以风趣诙谐却又一针见血的五分钟微课形式,每次课击破一个写作技巧,并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步步为营,扎扎实实地掌握所有应试写作技巧。
除此之外,本教材基本可以正确预测每年中高考的主要出题方向,并指导考生进行针对性准备,让他们不打无准备之仗,从此轻松解决作文这个困扰学生的难题!
曹操讲作文创始人——方珑杰
方珑杰
厦门大学博士 昭文首席执行官 2004年高考作文满分得主
9年专注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教学
荣获“作文先生”称号 厦门卫视、厦门日报、海峡导报指定中小学生指导导师
第二篇:曹操 文章为广告天下而作
曹操
文章为广告天下而作
贵阳学院
赵伯益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曹操及其诗文的简评,探讨了曹操文学创作的动机,从而让我们认识到其诗文在他消灭群雄、完成统一大业的中所起的作用。
关 键 词:曹操 诗文 广告天下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社会动荡,群雄而起。曹操一个少时不务正业“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又“姿貌短小”的宦官之后,最后却能在乱世中力败群雄,统一了北方,结束全国混战、动荡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他能广纳天下贤才,有志之士投之麾下,和他一起共创大业。曹操的诗文,就是广告天下的最佳传媒。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的宦官,历仕安、顺、质、桓四帝,做到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曹腾的养子曹蒿,即曹操的父亲,不知其究为谁家子,或者说是夏侯氏之子,为夏侯惇的叔父。由于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很容易就做到司隶校尉、大司农等大官,在灵帝时,又“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尽管曹操有着这样显赫权势的家庭,他却有着深深的自卑。宦官在当时社会上是被人歧视的,跟何况自己的父亲还是宦官的养子,是“阉竖之后”,父亲的买官曾被袁绍骂他是“因脏买位”的后代,他又“资貌短小”,更被人瞧不起,所以,儿时的曹操曾一度不务正业“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耳闻目睹外戚与宦官之间的倾轧争夺、官场上个人争斗的成败、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黑暗,他不再沉溺与飞鹰走狗的生活,开始发奋读书,关心政治,涉足社会、特别是在他十四五岁时,窦武、陈蕃、杜密等人被宦官所杀害,对他的震动很大。他预感乱世降至,他要在乱世中干一番大事业,让人对他刮目相看。
东汉尚名节,以名取士,清人赵翼所云:“驯至东汉,其风益盛。盖当时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苛难,遂成风俗。”民间对名士的学问、德行是为楷模,对他们异常敬慕,所以士人求名之风大兴。曹操就是深知扬名的重要,在他未入仕途时就广交名士,以此扬名。青年时期的曹操为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特注重结交名士,这样既取其所长,还可借以让别人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名声,扩大自己的影响,以取得“名士效应”。曹操却与南阳以狭义出名的名士南阳以狭义出名的名士何顒频频交往,谈百家,论《诗经》,讲兵法,分析评论现实斗争、党锢之祸,表现出渊博的学识和济世之才。为此得到了何顒“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定为此人”的评价。此后,曹操在士人中的名声大振。
曹操深知自己宦官家庭的出身为广大士人所蔑视,加之自己曾一度“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因而就更要注意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正式步入仕途。当时的洛阳治安情况很差,曹操上任的首件事,就是杀了灵帝宠臣宦官蹇硕的叔父,使得洛阳城的治安状况大为好转。之后任济南国相国,调查了解了依附权贵,上下勾结、贪赃枉法,鱼肉乡里的地方豪强后,上书朝廷,一举将县令、长罢免了八个。于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此后又禁淫祀当时一些商人地主违规大建祠庙,装神弄鬼,大搞摊派,诈取百姓钱财。曹操一举将其毁掉,并发布禁令。曹操的罢贪官、禁淫祀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肯定。曹操也因此扬名。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由议郎升任骑都尉,和皇甫蒿、朱儁一起镇压起义,由于镇压起义有功,当年又升任济南(山东济南市东)相。董卓专权时,曹操也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战斗。这时曹操兵力是单薄的。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山东临淄北)黄巾军百万人进攻兖州,兖州牧刘岱战死,曹操继领兖州牧,打败黄巾,“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自得青州兵后,曹操的兵力才日益强大。此后的曹操曹操广纳天下贤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利用诗文广告天下,宣传他的政治理想,他的治世方针,他对人才的渴求,也以此让世人了解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要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雄心壮志,以吸引天下人才,成就统一天下的伟业。
据史书记载:曹操“御军三十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曹操诗作应该很多,可是由于历史原因,曹操的诗作仅存20余首。曹操诗歌的思想内容可分为几个方面:
1、用史诗般的笔法真实地记录描写了东汉末年社会离乱、群雄逐鹿、人民颠簸流离的悲惨社会现实。如他在《薤露行》中写到:“唯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谍疆。忧郁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秧。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汤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上。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这首诗以董卓作乱京师为描写对象,不仅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的大将军何进和诸侯盟主袁绍等人的愚蠢,而且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国家崩溃、社稷沦丧、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况。再如《蒿里行》一诗:“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遇一,念之断人肠。”写出了军阀战乱造成的人民大量死亡和社会经济受到的极大的破坏,语言苍凉,场面望之心寒,即便是铁石心肠对此也不能无动于衷,鲜明地流露出曹操伤时悯乱的恻隐情怀,表达了对生民的强烈关怀,隐含了解危于时局的责任意识。这是向世人展示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他对此现实的忧愤、不满、和哀伤,也流露出他反对**,立志重振统一国家的政治抱负。曹操诗中表达出广大人民的情感和希望,顺应了民心,也让人们在乱世群雄中认识到曹操非同一般,他能给国家、给人民带来希望。要有所作为的能人贤才,如果要干一番事业,不跟着这样的人有去跟谁呢?
2、军旅征戎之作。国家危难,人民痛不欲生。作为一个人马倥偬的军事统帅,曹操强烈反对军阀割据、社会离难,他决心削平战乱,还人民一个宁静太平的生活空间。于是他便把自己的一腔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诉诸于军事搏杀,开展了长达30年的艰苦征战,为建立一个国家统一、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太平盛世而竭尽奋斗。反映到他的诗歌创作中,就是他的军旅征戎之作。其中的《苦寒行》、《却东西门行》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极写行军路上之艰难,读来历历在目。又如他在《却东西门行》中写道:“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这种感受,既是曹操的切身感受,又是所有在外征战拼杀的征夫和将士们所具有的。诗中忧郁的心情使他平易化,他既是统帅,也是士兵。心与众将士相通,使诗有了感染力,既鼓舞了将士的斗志,也博得了他们的爱戴。诗中描绘出山地风雪行军图,使人似见千军万马在山路上顶风冒雪勇往直前,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受,同时也道出了对早日完成统一大业,功成名就的渴求,这也是全军将士的同一心愿。手捧诗卷,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一个救民于水火,肩负国家统一大业的英雄形象跃然于纸上。
3、表达了他的政治态度和理想,以及为实现其理想思广告天下贤才。曹操是一位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政治家,他戎马拼杀的目的就在于建立一个国家统一、人民富足,政治清明,谦让有礼的美好社会,他也正是以此来感召天下贤才。在他的诗作当中,这种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其中的《短歌行》就写得慷慨激昂,悲壮有色。在这首诗中,作者虽然流露出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丝丝遗憾,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最后笔锋一转,就把这种失意无着的感受化作为为国家招揽人才的极度渴望之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种渴望天下贤士相助的急切心情,若非有大的救国救民之抱负,是绝然不会产生的。在《龟虽寿》之中,他用乐观的精神鼓舞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他对自己的前途和统一大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在他的诗歌里,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他也进行了精密设计。如《度关山》一诗:“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规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庸劣,黎庶繁息。于铄圣贤,总统邦域。”他认为:民是重要的,也是需要明君管理的,更是需要社会制度和法律的约束的。他要像古代明君那样,巡行四海,罢黜庸劣,任用贤能,使生民繁息,使天下国家统一。这不仅是一种开明政治制度的美好向往,也是曹操治乱兴邦的指导思想,更是他为奋斗的人生理想。他的这种理想在《对酒》诗中就描绘得更加鲜明具体:“太平时,吏不呼门”、“咸礼让,民无所事讼。三年耕有九年储,包谷满盈,斑白不负载。”“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曹操为未来的社会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这在当时**时期对人民来说无疑具有无穷的诱惑力和号召力,对渴望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能人贤才来说,无疑也具有无穷的诱惑力和号召力。
再看曹操的散文。他的散文的内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招贤纳士,唯才是举;二是治国安民,除弊革新。较之他的诗歌更加直白明确表明了他广告天下的目的。
汉末社会动荡,群雄而起,曹操初期势单力薄,要消灭群雄实现统一,确实非常需要大批能人志士为其所用。为此他打破了传统任人唯亲、以德为先的用人观念,“唯才是举”。从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三下《求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唯才是举,吾的而用之。”之后他的《举贤无需品行令》更是直白的道出德行和出生地位并不是选拔人才的关键,真正体现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但这并不代表曹操就不重德行,他只是为了早日实现他的宏图大业而对人才的使用不求德行兼备,强调不要因某方面的不足而放弃利用有特长的人才,后来到事实充分证明了曹操此举的英明。
官渡之战前,尽管袁绍较曹操强大许多,一些智能之士就因曹操的魄力和用人方针的吸引,弃袁绍而投之曹操麾下,曹操如获至宝,都非常欢迎和敬重。官渡之战后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被抓,曹操也念其是人才而不计较陈琳过去为袁绍写过讨伐他的檄文,在檄文中把曹操祖宗三代都骂了,曹操也只骂了他几句后仍用他为官。正因曹操在纳贤用人上言行一致,每次战役他都广纳一些人才,结果他的阵营是“谋士如雨,猛将如云”。很快就在乱世群雄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诗文的广告效应。
曹操在文学创作上的艺术成就,仍然受汉末名士行为的影响。不受传统的约束,高扬个体人格,率性而为。加之曹操酷爱文学,也精通声律,他深知文学与治世的作用,他对他儿子们的教育就很重视文学。他在诗文创作上都有创新,乃至文人争相效仿,形成谓之“建安风骨”的一代新风,曹氏父子也成了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
曹操诗歌给人以悲沉遒壮的感受。这种悲壮美,成为他艺术风格的特征。曹操的“雅好慷慨”,源于可慷慨的离乱现实;它的悲情壮思,是感发于社会的“风衰俗怨”和人心思治。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雄厚而丰实的生活体验在他的诗中体现的“慨当以慷”的情怀,是自我的,也是时代的;是真实的,也是美好的,曹操诗歌语言沉郁雄健,直率质朴,其放言遣词是颇个性化的,他襟怀壮阔,丘壑在胸。声情的真切质朴、沉雄刚健,他意奋故而辞放,志深所以笔长。他的散文具有清俊、洒脱的特点。和在诗歌中一样,他的文章都是直抒胸臆,直言事理,没有虚伪的感情;语言质朴简明,没有浮华的辞藻;篇幅短小,大多在几十到百余字之间,这也充分体现出其文的实用的特点。所以才有产生共鸣的社会基础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所以才感召了大批的能人贤才投之他的麾下。
在曹操的诗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统一天下的事业充满着信心,胸怀雄才大略,爱才惜才,正直有情的乱世英豪。
参考文献
①郭预恒《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出版社1998。②柳春藩《正说曹操》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10
③《一生叱诧风云
诗文流传古今》解少华《安徽文学》2008第10期
作者 赵伯益 1956年生于贵州 贵州省贵阳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魏晋南北朝文学
通讯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电台街一号二单元202室 邮 编 550001 电 话 ***
第三篇:为理解而设计(范文)
为理解而设计
——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策略研究 江阴市中小学教研室匡金龙 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包静娟
【摘要】 “为理解设计”的教学理念,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内涵进行甄别,在此基础上围绕目标与知识,问题、活动与情境以及评价与反馈三个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提炼出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即,在目标设计方面要还原本真、关注本质、分层推进;在问题、活动与情境方面要凸显情境目标、贴近已有经验、促进思维发展;在评价方面要讲究针对性、重视过程性、强调多元性。这些教学策略的提出,实现了认知、元认知和情感三方面的和谐共振,有利于学生数学理解的生长,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策略
理解的意义毋庸置疑,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帮助记忆,进而又更易于同化与顺应新的知识、新的信息,这是一个良性学习过程。知识只有被深刻理解了,学生才能真真把握知识的本质, 才能具有迁移与应用的灵活性。
一、本质解读: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㈠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内涵
理解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并自发追求的一种自然旨趣,数学理解以数学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和丰富联系为本质,以生成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以重新组织为形成机制,以自主活动为形成条件,使其成为继“问题解决”之后当今数学教育界所聚焦的又一核心话题。
1、目标指向:理解数学的双重内涵
数学理解性学习的目标是理解数学。作为一个目标来讲,“理解数学”的内涵非常丰富, 大致有两个方面。
第一重内涵是指,学生能够理性地把握数学的概念和规律、方法和技巧、思想和策略等,达到这一理解层级的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解答各种数学问题,能够在各种练习中、测试中展现出他们较强的数学能力,显示出他们在知识层面上的数学理解力。
第二重内涵:建立良性数学观,能够运用数学去理解生活、理解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
2、心理过程:构建不断丰富的心理联系
数学理解性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构建不断精细化、丰富化的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这种结构彰显了数学知识结点间的丰富的网络性联系。恰如希伯特教授与卡彭特教授所言,“数学概念的理解,是指它成为了学生内部心理网络的一个部分,……理解的程度是由结构内部联系的数目和强度来确定的,……,随着网络的变大和组织得更完善,理解就增长了”。
3、灵活迁移:评判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核心要素
数学理解性学习是一种能使学生对已学知识产生灵活迁移的学习过程。这里所说的知识既包含概念、命题、表象等陈述性知识,也包含技能、方法、策略等程序性知识,还包含在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时所经历的心理变化、情感体验、经验发展、观念生成等诸多具有默会特征的过程性知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表现为在一种新的情境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及相关技能。
㈡数学理解性学习的特征
对理解性学习的内涵之探究,更需要我们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去加以精细地把握,这即是指对理解性学习的层级特征与维度特征的进一步甄别。
1、理解性学习的层级特征
理解性学习的层级特征蕴涵了这样一种基本的取向,即,理解的生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层级跃迁过程。
图1 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层级发展的过程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理解性学习的最低层级是经验性理解,这是一种学生基于自身经验对学习对象的起始性理解,它带有较多的个人经验成分,表现出多元、丰富、模糊、易错、未分化等特征。
随着学生对自身经验性知识中的各种刺激进行整理、组织、概括与重新表征,并使经验性知识逐步摆脱认识中的非本质属性,而通达深刻的本质化认识时,此时学生的理解就达到了形式化理解的层级。
结构化理解实质上是一种结构关联性理解,其着眼点是在一种知识的关系脉络中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与本质。与形式化理解相比较,结构化理解往往能把某一类型的知识与其有着各种关联的其他知识进行比较、分类、分层,从而找出相互之间的相同点、相异点以及层次关系,从而达到更加丰富、更加关联、更加精细的理解之状态。
理解性学习的最高层级是文化性理解,这即是指,超越纯粹的认知层面的领会与掌握,而达到对知识背后所赖以依存的人类文化的深度领悟。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能够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其它领域。
2、理解性学习的维度特征
对理解性学习的维度特征之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当推威金斯和麦克蒂赫。威金斯对“真正的理解”做了维度上的划分,他认为,真正的理解其实可在如下六个方面得以体现:
图2 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六个基本理解维度
我们从威金斯思想中所获得的启示,不应仅仅局限于他为我们所提出的六个理解的维度,而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对理解内涵的深度刻画去展开教学设计的基本实践思路,这无疑在推动理解性学习科学化、实践化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多维度分析也同样启迪我们,真正的理解是通过多个侧面表现出来的,达成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指标,应当都标示着学生在理解的前进路上所取得的某些进步。
二、有效践行:促进理解的教学设计之基本策略
(一)目标、知识设计的基本策略
应当熟悉的内容着重知道和理解的内容持久性理解的内容图3 目标、内容之间层级关系图在目标、知识的设计方面,在内容与目标的内在统合的思想之指导下,需要对目标与知识的可能范围及其层次进行划分甄别。我们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见图3):
很显然,这三个层次的划分体现了知识重要性上的差别。比如,持久理解的课程内容必然是课程内容的核心,它是内在地贯通于具体知识中的大观念、大思想,它可超越那些孤立且散乱存在的事实或技能,并能迁移地应用于新的环境。因此,我们设计课,把精力放在了对知识本源的追踪和知识本质的分析上,以及对知识背后内隐的一些方法、策略、思想、价值观的认识上。只有深度理解了知识本质及其背后的思想方法和教育价值,才可能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实现对知识点的超越,抵达“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层面,后两者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外加上去的,而是“知识”“附带出来的”。
1、还原本真,凸现价值
我们在进行教学技术处理之前,首先考虑为什么这样做。先“道”后“术”,实现对理解的深度建构。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是用计数器导入的,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和计算器验证得到各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为了凸显知识存在的价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我们设计从原始方块图导入,突出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还原理念”,保证教学回到倍数教学的中心轴,从3的倍数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追求解决问题的“根本大法”——基本概念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这样的设计更指向现象的本质属性。
2、缩小缝隙,突出本质
数学教学,我们应聚焦知识的核心要素,透视数学背后的思想方法,扎根于学生的常识和经验,超越对“生活化”的过度追求,整合、重组、开发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有效、便捷地学习所教主题的最为基本的要素或构成,缩小情境与本质之间的缝隙。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一课, 教材例题创设了游泳池这个情境,让学生理解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 而游泳池是立体的, 不利于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我们以3只小蚂蚁在“运动场”(树叶)上跑步(红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圈, 黄蚂蚁沿着树叶跑了半圈, 黑蚂蚁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线跑)这一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为载体,借助多媒体操作演示,通过两次比较(根据3只小蚂蚁跑步的情况, 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同样是沿着边线跑, 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帮助学生清晰、深刻地感知周长概念的本质属性——“边线”和“一周”,这样的情景缩小了边线与周长概念之间的缝隙, 有利于学生形成周长的概念。
3、分层推进,逐步建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主要是从课堂中知识的运行结构转化而来的。为此,教学应该按学科的逻辑程序和学生的心理程序确立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序列。如苏教版六年级的《假设与调整》一课,我们创设了换钱的问题情景(有2元和5元的钱各若干张, 你能拿出10张正好是29元吗?),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逐步建构了假设与替换的策略,具体分五个环节进行了层层递进的建构活动。⑴由“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怎么办”引导学生想到逐步满足的解题方向。⑵由“拿10张的情况太多,选哪一种呢”引导学生建构“假设”。⑶由“10张这个条件通过假设满足了,另一个条件29元怎么满足呢?”引导学生建构“替换”的策略。⑷由“把10张换成100张,29元换成320元,怎么办”引导学生探索替换次数的计算方法。⑸由“假设和替换的策略是否只能解决有关钱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结构及解题思路进行类化,感受策略的作用及价值。五个环节环环扣紧,层层深入,学生的思维有序展开,解题策略自然生成。
㈡问题、活动与情境设计的基本策略
我们在长期的实践研究发现,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学习的教学在问题、活动与情境的设计上,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凸显情境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考虑“目标是什么”,即运用“逆向设计”,先弄清“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然后考虑用什么样的情境来导向和评估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即对知识背后的内在脉络有清晰的理解,对数学知识中蕴涵的重要数学思想、数学本质有切实的体会,区分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善于预见学习者的认知错误,为学生创设有效便捷的学习环境。
2、贴近已有经验
选择问题情境,不仅要考虑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知识和已有经验的积累,着眼于这部分知识和经验的存在和利用,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问题情境的创设除了源于广泛的现实世界,还源于数学内部的矛盾或数学研究的需要,由数学自身纯逻辑地提出。因此,问题情境既可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取,也可从数学内部产生。特别要指出的是,当把问题浸润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时,要特别注意合理性、情趣性、科学性,切不可为情景而情景。
3、促进思维发展
问题情境应当力求成为学生思维历险、智慧不断生长的平台,成为推动学生不断深化理解的正能量。问题情境的组织可从完善已有知识结构网络的角度进行设计,通过层层设疑,制造一个又一个“认知冲突”,让学生的心理处在由平衡——失衡——平衡的不断往复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历练和自我提升。这样的数学学习具有一种向心力,一种凝聚力,它给学习者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呼唤着学习者富于个性的创造。
㈢评价、反馈设计的基本策略 教学设计的三要素之间是一种整合的关系,因此,评价与反馈必须是与目标知识、问题活动情境紧密关联的。评价与反馈的关键属性不在于评定与分等,而是在于通过师生之间信息流的往馈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的深入发展。具体来说,如下四个方面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1、讲究评价的针对性
对于数学课程可能涉及的内容范围分为了三个层次:应当持久理解的数学知识,应当着重知道和理解的数学知识,应当熟悉的数学知识。在努力完成目标的同时,这三个层次的评价也提出了相对应的基本策略和要求。对于应当持久理解的数学内容,所采用的评价策略应定位于一种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要能在活动中给予学生解决困惑的机会;而对于着重知道和理解的数学知识,既可采用上述的实践性活动,也可在传统的考试和活动中进行评估;而对于应当熟悉的的数学课程内容,则可直接在学校常规的纸笔测试中检测。
2、重视评价的过程性
理解是具有发展性、生成性和阶段无序性的,所以评价不能局限于检测学生是否获得了数学事实和程序,应该被视作一个不间断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被整合进问题情境的设计之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变式化设计、序列化设计、实作性活动设计来评价与促进学生的理解。同时,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多表述自己的观点、方法、理解等,学生的反应应当被认为是学习与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且该资源也应当在课堂中被所有的学生共享。
3、强调评价的多元性
以评价的多元性顺应理解的多元性。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层级发展模型和六维度模型即表明了理解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入、具有多重表现多重内涵的复杂过程与现象。所以评价的多元性即强调了评价应来自各个方面的证据及对其的相关深入分析。具体来说,评价应主要分为正规评价与非正规评价。非正规评价包括:对学生活动与行为的观察,以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策略;课堂讨论,以使教师收集学生推理的信息等。通过这种非正规评价而获得的信息能改善教学策略。正规评价应该按照如下的理念进行设计,即要让学生展示他们知道的和会做的,而不是去确认他们不知道什么。
“理解”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是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进行数学建构的必要条件;“怎样促进学生数学理解”也是教师收获有效课堂,生成新的教学智慧必须研究的课题。因此,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必须树立“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改革思想,实践“理解数学的过程建构观、理解数学的文化实践观、面向学习者的数学教学观”三个方面的要求。要直面数学的本质性内涵以及学生的真实需求,在把学生真正视为主体的前提下,围绕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习意愿、逐步探究主题、反思学习过程等方面精心组织数学课堂,最终实现认知、元认知与情感三方面的相互作用,和谐共振,促进数学理解的生长,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布鲁纳著(Jerome Seymour Bruner,M),《儿童的谈话:学会使用语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威金斯(Wiggins,G),麦克泰(McTighe,J)著.《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么加利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7 ;
3、吕林海,《数学理解之面面观》,[J],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
4、(美)威金斯(Wiggins,G.)麦克泰(McTighe,J.)著;么加利译:《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7;
5、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01-204.;
6、丹东尼奥(Dantonio,M.)等著[M].;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7、钟启泉,孔企平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四篇:【曹操讲作文】--曹操素材(写写帮推荐)
【曹操讲作文】--曹操素材
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统一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戎马一生。曹操父亲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曹腾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谥武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曹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曾只身行刺董卓,失败后和袁绍共同联合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一生中先后战胜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张鲁、马超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但是在南下讨伐江东的战役中,曹操在赤壁惨败。后来在和蜀汉的汉中争夺战中,曹操再次无功而返。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封曹操为魏武皇帝。
曹操执政期间,代表中小地主集团的利益,锐意革新;抑制豪强势力的发展,打击拥汉反曹派;主张唯才是举,重用有真才实干的文人武士;调整赋税,恢复盐铁官营;兴修水利,组织军民屯田。增加粮食,发展经济;重视教育,移风易俗。是混乱的局势安定了下来,使残破的北方城乡改变的面貌。
曹操亲自参加并指挥了大小近50次战役,既打硬仗恶仗,又打智仗巧仗,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整理了孙武的《孙子兵法》,写了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他的军事思想,主要是“重战”、“慎战”、建立强大的军队、保障充足的给养、以法治军、赏罚分明、灵活运用机动的战略战术等,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光辉杰作。
曹操武艺高强、博学多才、擅长书法、围棋、通晓音乐歌舞和工程技术。在文学上,以四言诗见长,悲凉慷慨,气势宏伟;散文多是政令军策,意到笔随,简洁明快。还借政治地位倡导文学,奖励作家,尊重创作个性,开展文学评论,是建安文学的领袖。
曹操的从政治理国家的思想是法表里,诸家杂糅。以强权政治和仁义道德相结合等。在思想上,以务实闻名。
曹操一生顺应时代的潮流,以其非凡的文治武功为自己树里了丰碑。他性格多变,所以很多人,尤其是文人认为他是绝世之奸雄,也有人说他是绝代鬼才。曹操是个永远值得争论的名字。
第五篇:[曹操讲作文]--开头和结尾必备素材
[曹操讲作文]--开头和结尾必备素材
1、乐观便是那直上彼苍的一行白鹭,乐观便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便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便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2、命运是项羽末途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干的那一串串悲痛的叩问,运气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运气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光辉的华章。
3、节气便是孟子“繁华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节气便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傲不羁。节气便是于谦“赴汤蹈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固执不平。节气便是叶挺“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爬出”的凛然不惧。
4、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5、宽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宽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满,宽容的民族一定强盛不衰,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
6、每个人对人生的价值都有困惑。中国有句古语“君子不受嗟来之食”,却也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李白受不得半点委屈而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有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有项羽刚直不阿自刎于乌江;也有刘邦忍气吞声最后成就霸业;有宰相肚里撑船的邓小平;也有被人逼着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毛泽东。
7、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
8、生命有时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无奈,但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生命有时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窘,但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与乐观!
9、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阳,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飘浮在蓝天中的白云,美是缠绕在青山脚下的绿水,美是春天小雨打湿了的浅绿,美是秋天田野上的一片金黄。
10、马克 吐温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
11、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曹操讲作文是由作文先生方珑杰总结探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