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5答案

时间:2019-05-13 14:0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5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5答案》。

第一篇: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5答案

练习五(P907)

一 解释下列名词:

四六:文体名,就是骈体文。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的句子,世称骈四俪六。

工对:骈体文和近体诗中的一种对仗,因其对得工整,故称“工对”。

律赋:唐宋时科举取士所采用的骈赋,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此又叫做律赋。律赋

大都内容贫乏,文字呆板,毫无生气,在文学上没有多少价值。

互文:古代修辞方式的一种,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

应、互相补充。

二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辨析带△的同义词: 1.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萧统《文选序》)

译文:楚君不从善如流,臣下(屈原)进谏逆耳忠言,因深思远虑,于是被流放到湘江之南。“思”和“虑”都有“思考”的意思。“思”指根据确定的意愿去思考,“虑”指对问题反复周密地思考,力求得到最佳选择。

2.余监抚余闲,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萧统《文选序》)

译文:我在监国和抚军的空闲中,度过了许多闲暇的日子,广泛阅读了各类文章。“观”和“览”都有“看”、“阅读”的意思。“观”指有目的有意识地看,“览”指广泛地看。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译文:晚霞与孤独的野鸭相伴同飞,秋水和高远的天空浑然一色。

“与”和“共”都是介词,表示对象,这里用法相同,可译作“和、跟、同”等。“与”另有动词“给与”和连词“和”等用法,“共”另有副词“共同”、“总共”等用法。

4.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译文:君王何不趁着年轻力壮而放弃那些邪恶的行为呢,为什么不改变这种做事情的态度?驾驭着千里马往前奔驰吧,随我来,我为你在前面带路。

“驰”和“骋”都有马快跑义,但“驰”是指使劲赶马使马快跑,需要人驱赶。“骋”是指纵马奔驰,卽马随意狂奔,不需要人驱赶。这里二者连用,意思是放马奔跑。

5.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屈原《离骚》)译文:当初君王已经与我有相约之言,后来心意改变又有了别的想法。我并不为离开朝廷而

难过,只是为君王的屡次改变主意而感到伤心。

“离”和“别”都是动词,都有“分开”的意思。但其程度上有细微差别,前者浅,后者深。

6.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枚乘《七发》)

译文:如今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子弟,一定是在深宫闺门之内居住和生活,内有照料日常生活的保姆,外有负责教育的师傅。

“居”和“处”都有“居住”的意思。“居”指长久定居,“处”指停留,短时间的居住。

三 分析下面两组句子中的对仗: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在句法结构上是主谓结构两两相对,卽“北海虽赊”对“东隅已逝”,“扶摇可接”对“桑榆非晚”。词性上也基本上是相对的,卽实对实,虚对虚,动对动,静对静。

2.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江淹《别赋》)上下联的句法结构都是“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性结构。“巡曾楹”和“抚锦幕”是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空揜”对“虚凉”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词性上是实词相对: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相对:连词对连词。

四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式: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诸葛亮《出师表》)并提:“侍中”指郭攸之、费祎,“侍郎”指董允,并提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代称:“良实”本都是形容词,这里指代贤良诚实的人,是以事物特征代本体。

2.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起义》)代称:“坚”代“坚固的铠甲”,“锐”代“锐利的武器”,是以性质代本体。

3.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洛阳伽蓝记·王子坊》)对偶:卽“鳏寡不闻犬豕之食”对“茕独不见牛马之衣”。互文:“鳏寡”与“茕独”、“不闻犬豕之食”与“不见牛马之衣”文义互相补充。引用:改引董仲舒语:“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语见《汉书·食货志上》。比喻:“犬豕之食”比喻食物粗劣,“牛马之衣”比喻衣着粗劣破旧。

4.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司马迁《报任安书》)委婉:“不测之罪”,这里指死罪;“不可为讳”,这里指任安被处死刑。省略:“仆又薄从上雍”句省略述语“之(到„„去)”,卽“仆又薄从上之雍”。

5.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文心雕龙·情采》)代称:“轩冕”代称官爵,“皋壤”代称隐者居住之地。引用:“皋壤”见《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6.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萧统《文选序》)倒置:“心游目想”是“目游心想”的倒置。

代称:以“目游心想”指代读书,以“移晷”指代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对偶:“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代称:“白首” 代年老。

比喻:用“青云”比喻志向的高远。引用:二句改引《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8.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枚乘《七发》)对偶:“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对“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代称:“皓齿蛾眉”是“美女”的代称,“甘脆肥醲”是“丰盛甘美的酒食”的代称。比喻:将“皓齿蛾眉”的美女比作斧子,将“甘脆肥醲”的酒食比作毒药。

9.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赵壹《刺世疾邪赋》)比喻:“咳唾自成珠”喻言语珍贵,“金玉”喻品德高尚,“兰蕙化为刍”喻贤人不被重用。引用:“披褐怀金玉”一句,语出《老子》七十章:“是以圣人披褐怀玉。” 代称:“被褐”指穿粗布衣的寒士,是“贫贱之人”的代称。

10.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江淹《别赋》)对偶:“珠与玉兮艳暮秋”对“罗与绮兮娇上春”。代称:“珠”、“玉”、“罗”、“绮”都是“歌女”的代称。互文:这两句互文见义,卽“珠与玉”、“罗与绮”都“艳暮秋”、“娇上春”。

四 把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1.枚乘《七发》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如今像太子这样的病,只应让世上的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见识广博而记

忆力强的人,乘着机会向你谈论一些有益于你健康的事情,改变你的思虑心意,并且时常不离左右,来作为你的辅佐者。

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那么淹溺沉迷的逸乐,纵情放恣的想法,放纵过度的心思,还会从哪里来呢!

2.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诸位有的在封疆做官,有的是皇室至亲,有的心中接受过朝廷的言语重托,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有的在宫中接受过先王临

终的遗命,所受之言还在耳畔,怎能忘掉忠心?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先帝陵墓上的新土还没有干,嗣位的新君又在何处? 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如果能够化灾祸为好事,忠

于先帝,服事新君,共同立下救助皇帝的功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不辜负先君的遗命,那么有

功的一定受爵受赏,可指山河为誓。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如果有人留恋末路的城池,徘徊在十字路口,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坐观成败而看不清形势,一定会遭到

以迟后为罪名的诛伐。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请看今天的世界,到底是谁家的天下!

3.《离骚序》 王逸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离骚经》是屈原所作。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屈原与楚国王族同姓,在楚

怀王时做官,当的是三闾大夫。

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三闾的职责是掌管王族三

姓的事务,卽昭、屈、景三姓。

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屈原整理了王族的家谱,明

确了贤良之士的标准规范,来激励国中贤士。

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屈原在朝廷内

与怀王谋划讨论国家大事,处理疑难事务;在朝廷外监察群臣的言行,应对各诸侯国的来访。

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乃疏屈原。他的建议都能被采纳,他也尽职尽责地做事,因而怀王非常器重他。同他一起担任大夫的上官靳尚嫉妒他的才能,与别人一起进谗言诋毁他,怀王于是疏远了屈原。

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屈原

忠心耿耿却遭到小人谗言陷害,心情忧愁烦乱,不知该向谁倾诉,于是写出了《离骚经》。

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离,是别的意思。骚,是愁的意思。经,是途径。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这三个字的意思是,已被流放而离开朝廷,虽心中忧虑,却仍沿着正道前行,用国风的方式劝谏国君。

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所以文中

向上追述了唐虞三个帝王时期的盛世之治,往下陈述了桀纣羿浇的灭亡,希望国君能够觉悟过来,返回到正道上,并让自己回到朝廷。

是时,秦昭王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 这时候,秦昭王派张仪欺诈

怀王,让怀王断绝与齐国的交往;

又使诱楚,请与俱会武关,遂胁与俱归,拘留不遣。又让张仪诱骗怀王,请他与秦王一起在武关会盟,趁势就胁迫怀王与秦王一起到了秦国,扣留了怀王,不让他回去。

卒客死于秦。怀王最终客死在秦国。其子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怀王的儿子顷襄王又听信谗言,把屈原放逐到江南 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屈原被流放在荒远地区,又作了《九章》,援引圣王

来证明自己的冤屈,却最终不能被明察。

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沈而死。他又不能容忍以自己的清白之身长久地生活在污浊的世上,于是投汨罗江自沉而死。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

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离骚》的行文,依照《诗》来起兴,援引不同的物类作比喻,所以用好鸟香草来比喻忠贞之士,用恶禽臭物比喻谗佞之人,用灵修美人来比拟君王,用宓妃佚女来比喻贤臣,用虬龙鸾凤来托喻君子,用飘风云霓比喻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文章的词语温厚而典雅,文章的意旨纯洁而明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大凡所有的君子,没有不仰慕他的清高、赞赏他的文才、哀伤他的怀才不遇而同情他的志向的。

第二篇: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2答案

练习二

练习二(P381)

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是?请说明理由。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鄙”在第二句中义为“边邑”,是本义。从字形看,其意符为“邑”,旧注训为“边”,字义与字形相合。在第一句中义为“浅陋”、“见识短”,为引申义。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传·齐桓公伐楚》)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共”是“供”的古字,在第一句中义为“供给”,是本义。在第二句中用的是副词“共同”义,是引申义。

3.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鞌之战》)

qiè

ān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鞌之战》)

从字形看,“及”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一只手抓住了一个人。《说文解字》:“及,逮也。”“及”在第一句中义为“赶上”,字形与字义相合,与《说文》释义相合,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到”、“至”,是引申义。

4.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史记·孙膑》)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三国志·华佗传》)《说文解字》:“疾,病也。”“疾”字在第二句中义为“病”,与字形以及《说文解字》释义相合,是本义;而在第一句中义为“快”、“急速”,是引申义。

5.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汉书·张骞传》)

“乡”字甲骨文像两人对食之状,上古时代同一氏族部落的人在一起共食,故其本义是在一起生活的人或地方,即今所谓“家乡、乡里”。“乡”在第一句中义为“乡里”、“同乡”,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朝向”,是“向”的通假字,不是本义。

二 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而使其具有另一类词的功能。这就叫做词类活用。区别: 1.两者表达的含义不同。2.两者的使用范围不同。

三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几种被动句式。1.“于”字被动句式。

将介词“于”放在动词的后面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如《孙子兵法·行军篇》:“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擒于人”即被他人擒获。

练习二

2.“为”字被动句式。

将介词“为”放在动词的前面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有时“为”后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如《韩非子·五蠹》:“而身为宋国笑。”“为宋国笑”即被宋国人耻笑,出现主动者“宋国”;又《战国策·燕策三》:“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戮没”即被杀戮,“为”后没有出现主动者。

3.“为„„所”被动句式。

“为”字被动句式的动词前加“所”字构成。主动者置于“为”与“所”之间,有时主动者可以不出现。如《汉书·霍光传》:“卫太子为江充所败。”“为江充所败”即被江充败坏,“为”与“所”之间出现了主动者“江充”;又《张中丞传后叙》:“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为所杀”即被杀害,“为”与“所”之间没有出现主动者。

4.“见”字被动句式。

将“见”放在动词的前面构成被动句式,不能引进主动者。如《韩非子·说难》:“厚者为戮,薄者见疑。”“见疑”即被怀疑。

5.“见„„于”被动句式。

是“见”字被动句与“于”字被动句的结合,“见”放在动词前表被动含义,“于”放在动词后引入主动者。如《史记·楚世家》:“必见欺于张仪。”“见欺”即被欺骗,又用“于”引入主动者“张仪”,“见欺于张仪”即被张仪欺骗。

6.“被”字被动句式。

将“被”放在动词的前面构成被动句,也可由“被”直接引进主动者。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谤”即被毁谤,“被”不引入主动者;又蔡邕《被收时表》:“臣被尚书召问。”“被尚书召问”即被尚书召去问话,“被”引入主动者“尚书”。

四 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乃”、“即”、“维”、“惟”、“非”是不是判断词,为什么? 都不是判断词。因为它们都不具备判断词的性质。“乃”、“即”是副词,在判断句中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便”等,所以当汉语中出现判断词“是”以后,它们还可以用在“是”前,构成“乃是”、“即是”等,可理解为“就是”、“便是”。

“维”也可写作“惟”,它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作用,不仅可以用于判断句中,也可以用于其它类型的句子中。如《尚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惟始作乱”即开始作乱,不能理解为“是开始作乱”,故“维”不是判断词。“非”也经常用于判断句的谓语前,它是否定副词,不是判断词。

五 指出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动句,哪些不是被动句,被动句有什么不同形式: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前句是,无标志。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见„„于”式。dù 2

练习二

3.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昆莫地空。(《汉书·张骞传》)前句是,“于”字式。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后句是,“为„„所”式。

5. 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前句是,无标志。

6.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汉书·张骞传》)后句是,“为„„所”式。

7.才高见屈,遭时而然。(《论衡·自纪》)前句是,“见”字式。

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行》)后句是,“于”字式。

六 下列句子哪些是宾语前置?哪些不是?说明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1.虽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洛阳伽蓝记·王子坊》)不是。之,代词,指代梁王兔苑。用作“想”的宾语。

2.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是。“何厌”作“有”的前置宾语。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3.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不是。之,连词。前一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后一个“之”用于定中之间。

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是。“不谷”作“为”的前置宾语,“先君之好”作“继”的前置宾语。之,连词,用于定中之间。

5.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是。“之”作“行”的前置宾语。之,代词,代指所闻之事。

6.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汪琬《传是楼记》)不是。两处的两个“之”,前一“之”字是代词,代指书籍,用作宾语;后一“之”字是连词,用于定中之间。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奚以”是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奚”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之,动词,到、去。

练习二

七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古:何陋之有。“何陋”作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今:有何陋。宾语后置。

2.子思曰:“如伋(子思的名)去,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古:谁与守。“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今:与谁守。宾语后置。

3.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古:未之见。“之”作动词“见”的前置宾语。今:未见之。宾语后置。

4.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秦始皇本纪》)古:莫之能一。“之”作动词“一”的前置宾语。今:莫能一之。宾语后置。

5.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古:不余欺。“余”作动词“欺”的前置宾语。今:不欺余。宾语后置。

6.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古:奚为。“奚”作介词“为”的前置宾语。今:为奚,即为什么。宾语后置。

7.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商君书·画策》)古:弗敢我谋,弗敢我杀。“我”作动词“谋”、“杀”的前置宾语。今:弗敢谋我,弗敢杀我。宾语后置。

8.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古:唯余马首是瞻。“余马首”作动词“瞻”的前置宾语。今:唯瞻余马首。宾语后置。

9.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古:孰法。“孰”作动词“法”的前置宾语。今:法孰,即效法哪个。宾语后置。

10.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古:恶乎长。“恶”作介词“乎”的前置宾语。今:乎(于)恶长,即在哪方面擅长。宾语后置。

八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状语)1.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陋:形容词意动用法。“陋之”即“认为它(小丘)不好”。

2.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食、见:动词使动用法。“食之”即“让他(子路)吃”,“见(现)其二子”即“使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

练习二

3.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朝:动词使动用法。“朝秦楚”即“使秦国、楚国来朝拜”。4.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来:动词使动用法。“不能来”即“不能来之”,也就是不能使“远人”归顺的意思。

5.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降:动词使动用法。“降巡”即“使张巡投降”。

6. 诸将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弱:形容词使动用法。“弱秦”即“使秦国变弱”。

7.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后一个“君、臣、父、子”名词活用为动词。“君君”即国君要像个国君,“臣臣”即大臣要像个大臣,“父父”即父亲要像个父亲,“子子”即儿子要像个儿子。

8.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善:形容词意动用法。省略了宾语“之”,“善之”即“认为他(孙膑)好”。客:名词作状语。“客待之”即“像对待客人一样地对待他(孙膑)”。

9.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的意思。

10.天下云集而回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云、响、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云集”即像云一样地聚集,“回应”即像回音一样地应和,“景从”即, 像影子一样地跟从(“景”是“影”的古字)。

九 下列句子中加△的词或词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词性、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 1. 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菟。(《汉书·匈奴传》)少:古义为稍,程度副词;今义为少,形容词。

2. 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左传·昭公十年》)稍:古义为逐渐,时间副词;今义为略微,程度副词。

3. 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史记·淮南王传》)曾:古义为竟然,情态副词;今义为曾经,时间副词。

4. 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直:古义为只、仅,范围副词;今义为不弯曲,形容词。

练习二

5.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史记·孙膑》)因:古义为就,副词;今义为因为,连词。

6. 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汉书·张骞传》)竟:古义为最终,时间副词;今义为竟然,情态副词。

7.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传》)但:古义为只,范围副词;今义为但是,转折连词。

8. 献公说,曰:“璧则犹是也。虽然,马齿亦益长矣。”(《韩非子·十过》)虽然:古义为虽然如此,词组;今为让步连词。

十 阅读下面一段短文,说明文中“以”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王以虞卿之言告赵郝。赵郝曰:“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这段文字中共有六个“以”字,分别解释如下: 1.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 以,动词,认为,在句中作谓语。

2.必以倦而归也。

以,介词,因,与“倦”构成介词词组作“归”的状语,引入“归”的原因。

3.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

以,介词,用、靠。与“其力”构成介词词组作“攻”的状语,引入“攻”的凭依。

4.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

前“以”字是介词,把,与“其力之所不能取”构成介词词组作“送”的状语,引入“送”的东西。后“以”字是连词,相当于“而”,连接状语与中心语。

5.王以虞卿之言告赵郝。

以,介词,把,与“虞卿之言”构成介词词组作“告”的状语,引入“告”的内容。

练习二

十一 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粗号的代词的用法: 1.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所:辅助性指示代词,与“学”构成所字结构,指代学的东西。

2.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孟子·许行》)诸:兼词,相当于“之于”,“注诸海”即“注之于海”。

3.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或:无定代词,作主语,意思是“有的人”。奚:疑问代词,用作状语,意思是“为什么”。

4.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者:辅助性指示代词,用于数词之后构成者字结构,“五十者”即五十岁的人。

5. “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韩愈《原道》)斯:指示代词,用作定语,意思是“这”。何:疑问代词,用作定语,意思是“什么”。

所:辅助性指示代词,与动词“谓”构成所字结构,指代所说的事情。

6.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其: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意思是“他们的”。之:代词,作“望”的宾语,指代溃逃的齐军。

十二.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欧阳修《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陈康肃公尧咨善于射箭,当世没有

人能跟他相比。康肃公也以此自负。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他曾经在家中菜园里射箭,有一

个卖油的老人放下担子站在那里,用眼睛斜视很久没有离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看见康肃公射箭十中八九,只是微微点头。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康肃公问他说:“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技术不是很精湛吗?”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老人说:“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康肃公很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技术!”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老人说:“根据我的舀油就知道。”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于是就拿了

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了油滴进葫芦里,油从钱孔滴入而钱却没有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老人于是说道:“我也没什么,只是手熟罢了。”康肃公笑着打发他走了。

练习二

②《国语·晋语八》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晋平公射鴳没有射死,命令仆人襄去抓它,没有抓到。公怒,拘将杀之。平公很生气,把襄抓起来要杀了他。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听说了,晚上赶去拜见晋平公,晋平公告诉了他这件事。叔向曰:“君必杀之。叔向说:“您一定要杀了他。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从前我们的先君唐叔在徒林射犀牛,射死了以后,用犀牛皮做了一副铠甲,因此被封在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如今您们的先君唐叔,可是射鴳射不死,抓又抓不到,这件事是宣扬我君的耻辱啊。

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 您一定要赶快杀了他,不要让这事传扬出去。” 君忸怩,乃趣赦之。晋平公很不自在,就赶快放了竖襄。

③《后汉书·酷吏列传》

后特征为洛阳令。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

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宣于夏门亭候之。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

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

主即还宫诉帝。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

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 帝曰:“欲何言?” 皇帝说:“想说什么?”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

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

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

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cānniǔnísì

yìyàn 8

练习二

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

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 因勑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chì京师号为卧虎。bāo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

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 9

第三篇: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参考答案[繁体修订版]

郭錫良《古代漢語》練習題參考答案

(此答案來自網上。今改爲繁體,加以校訂,稍作改動。若發現錯誤,請及時告知:lishibiao66@163.com)[可作考研或期末考試參考之用] 練習一(P123)

一 查閱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辭源》修訂本)中所屬的部首:

丹(丶部)之(丿部)亞(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嚴(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書(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貳(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術(行部)[按:繁體字“隣”與“鄰”爲異體字,都簡化作“邻”。《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辭源》修訂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 “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辭源》中各有幾種讀音?兩者是否一致?“行窳(yǔ)”的“行”讀什麼音?

“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種讀音,在《辭源》中有4種讀音。其中xíng、xìng、háng、hàng是一致的。《康熙字典》還引了《集韻》的一條注音“乎監切”(讀音爲xián)。“行窳”的“行”讀xíng。

三 從《詞詮》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的虛詞在句中的意義(教材引文下加△處,本答案改爲加粗,下同):

1. 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列子·湯問》)曾,副詞,乃、竟。

2.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則„„則„„,承接連詞,表文中對舉關係,就、那麼。3.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陶淵明《桃花源記》)既,時間副詞,表過去,已經。4.或圓如簞,或方似笥。(《水經注·巫山、巫峽》)或,無定代詞,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水經注·巫山、巫峽》)自,假設連詞,苟、如果。常“自非”連用。6.廣袤豐殺,一稱心力。(白居易《廬山草堂記》)一,副詞,皆、都。

四 什麼是六書?每類主要特點是什麼?分別列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字各五例。

六書,卽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是古人對漢字的形體構造與使用規律所作的理論總結。象形的主要特點是字形像它所表達的事物之形,是以簡單的線條把事物的輪廓或具有特徵的部分描畫出來。如:目、舟、鳥、手、馬。

指事的主要特點是用記號指出事物的特點。如:亦、末、本、刃、上。

會意的主要特點是組合兩個以上的形體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如:从、北、莫、休、明。

形聲的主要特點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意符表示意義範疇,聲符表示讀音。如:吐、忙、胡、破、故。

關於轉注,學術界看法還不一致。一般認爲,它的主要特點是字形同部,字義同源。如:考與老,呻與吟,諷與誦,空與竅,諛與諂,憂與愁等。它不是一種造字方法,而是一種釋義條例。

假借的主要特點是有詞無字,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表示。如:“然”是“燃”的古字,本義是燃燒,後假借爲代詞“然”;“新”是“薪”的古字,本義是砍柴,後假借爲新舊之“新”;“莫”是“暮”的古字,後假借爲無定代詞; “其”是“箕”的古字,本義是簸箕,後假借爲代詞;“而”本義是鬍鬚,後假借爲連詞。

五 什麼是詞的本義和引申義?瞭解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有什麼意義?怎樣辨別詞的本義?

所謂詞的本義,就是詞的本來意義。由於漢語歷史久遠,我們所說的本義只能是有語言文字材料所證明的本義。所謂引申義,就是從本義發展、演化出來的意義,它是造成一詞多義的根本原因。

瞭解詞的本義和引申義的重要意義是:其一,可以辨析古今詞義的異同,精確地掌握詞義。其二,可瞭解詞義演變的不同情況及其規律,提高閱讀古文的能力。其三,可詳知一個詞意義的古今演變情況,明白它爲什麼有這樣的意義。其四,可以瞭解字形與意義、古義與今義的聯繫,理性地掌握詞的意義。辨析詞的本義,首先要從分析字形入手。因爲漢字的形體結構與意義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字形所反映出來的意義往往是其本義。這就需要瞭解字形演變的歷史,特別要當心字體傳訛的情形。其次,確定詞的本義,還必須要有實際的語言資料加以證實。一般說來,一個字的字形所表現出來的意義與實際語言中作爲詞的意義相符合時,就是它的本義。必須把以上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才能較爲準確地辨別詞的本義。六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屬於六書的哪一類?根據字形判斷它們在句子中是本義還是引申義? 1.北山愚公長息曰。(《列子·湯問》)

息,會意字,從自從心。“自”卽“鼻”,古人認爲心氣必從鼻出,所以字形表示的本義是呼吸。此處是“歎息”義,爲引申義。2.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列子·湯問》)尾,象形字,本義是尾巴。《說文解字》分析爲從屍從毛(篆文毛字倒寫),認爲是會意字。此處是“岸、邊”的意思,爲引申義。3.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桃花源記》)

英,形聲字,從艸,央聲。本義是花。這裏的“落英”卽落花,用的是“英”的本義。4.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范仲淹《岳陽樓記》)

景,形聲字,從日,京聲。本義是日光。這裏的“景明”卽陽光明亮,用的是本義。驚,形聲字,從馬,敬聲。本義是馬受驚。這裏用於形容波浪,爲引申義。5.沙鷗翔集,錦鱗游泳。(范仲淹《岳陽樓記》)

集,會意字,從木從隹。本義是鳥聚集,這裏說沙鷗飛落在一起,用的是本義。

錦,形聲字,從帛金聲。本義是絲織物上的花紋,引申出色彩豔麗義。這裏用來形容魚的色彩豔麗,用的是引申義。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水經注·巫山、巫峽》)

旦,會意字,日在地平線上,本義是早晨。這裏的“霜旦”卽有霜的早晨,用的是本義。7.而河間王琛最爲豪首。(《洛陽伽藍記·王子坊》)

豪,形聲字,從豕,高省聲,本義是豪豬。豪豬的毛長而硬,有強橫、不好惹等特點,故引申出“有權勢的”、“豪奢”的含義。這裏的“豪”是豪華奢侈的意思,爲引申義。

首,象形字,本義是頭。後引申出“開端”、“第一”等含義。這裏是首位、第一的意思,爲引申義。8.蓋本不足以記斯樓。(汪琬《傳是樓記》)

本,指事字,本義是樹根部,引申出“本來”、“原來”等含義。這裏是本來的意思,爲引申義。七 解釋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並說明哪個是本義,哪些是引申義。(A)組: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左傳·莊公十年》)間,參與。引申義。

2.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史記·陳涉起義》)間,暗地裏,秘密地。引申義。

3.晏子爲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史記·管晏列傳》)間,縫隙,空隙。本義。

4.願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間道絕其輜重。(《史記·韓信破趙之戰》)

間,小的,偏僻的。引申義。

5.間命工斲木爲橱,貯書若干萬卷。(汪琬《傳是樓記》)間,隔些時候。引申義。6.對曰:“願少間。”(《史記·淮陰侯列傳》)間,避開別人。引申義。

7.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間,乘間,暗中。引申義。

8.郤至曰:“楚有六間,不可失也。”(《左傳·成公十六年》)間,破綻、漏洞,可以乘虛而入的空子。引申義。9.韓信使人間視。(《史記·韓信破趙之戰》)間,秘密地,暗地裏。引申義。

10.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蘇軾《赤壁賦》)間,中間。引申義。(B)組:

1. 發使使燕。(《史記·韓信破趙之戰》)發,派遣。引申義。2.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孟子·梁惠王上》)發,發放倉糧賑濟災民。引申義。3. 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孟子·盡心上》)發,射箭。本義。

4.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戰國策·齊策四》)發,啟封。引申義。5. 夫鵷鶵發於南海。(《莊子·秋水》)發,出發。引申義。6. 春心莫共花爭發。(李商隱《無題》)發,開放。引申義。7. 舜發於畎畝之中。(《孟子·告子下》)發,興起。引申義。

8.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論語·爲政》)發,發揮。引申義。

9. 文物以記之,聲明以發之。(《左傳·桓公二年》)發,發揚。引申義。

10.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老子·第三十九章》)發,震動,爆發。引申義。

八 解釋下列各句中加△詞或詞組,並說明它們古今意義的變化,指出其中哪些是詞義的擴大、縮小,哪些是詞義感情色彩和輕重的變化: 1.飲於河渭。(《山海經·夸父追日》)

河,古代專指黃河,今泛指一切河流,詞義範圍擴大。2.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論語·子路從而後》)丈人,古代是對老年人的尊稱,今專指岳父,詞義範圍縮小。3.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巫山、巫峽》)響,古代指回聲,今泛指聲音,詞義範圍擴大。4.不恨我不見石崇,恨石崇不見我!(《洛陽伽藍記?王子坊》)恨,古義遺憾,今義仇恨,詞義程度古今不同,古義輕,今義重。

5.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貨,古有錢財、貨幣、出賣、貨物等意義,今義爲貨物,詞義範圍縮小。售,古義賣出去,今義賣,詞義範圍擴大。6.書於石,所以賀兹丘之遭也。(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所以,古代是詞組,表示憑藉、手段、方式、方法、原因、結論等,今義是連詞,用於因果關係的複句中,引出結果或結論,詞義範圍縮小。

遭,古義爲遇上時機,今義一般指遇上了不幸的事情。詞義感情色彩古今不同,古褒義,今貶義。7.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范仲淹《岳陽樓記》)排,古義衝擊,今義排列。詞義轉移。8.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范仲淹《岳陽樓記》)去,古義離開,今義前往,詞義轉移。國,古義國都,今義國家,詞義範圍擴大。9.由漢氏以來,人主往往重官賞以購之。(汪琬《傳是樓記》)購,古義懸賞徵求,今義購買,詞義範圍擴大。10.則又跧伏窮山僻壤之中。(汪琬《傳是樓記》)窮,古義指不通達,今義貧窮,詞義範圍轉移。九 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標點並譯成現代漢語: 標點:

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於常。(《世說新語·雅量第六》)[按:教材引文誤“默然”爲“默默”,今正。] 譯文:

謝安和客人下棋。過了一會兒,謝玄從淮上派來的使者到了。謝安看完了書信,沉默無語,慢慢地把臉轉向棋局。客人問淮上戰局的情況,謝安回答說:“孩子們已經大破敵人。”意色舉止與平時沒有什麼不同。標點: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列子·說符第八》)譯文:

從前有一個想要得到金子的齊國人,一大早,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賣金子的地方,抓了人家的金子就跑。官吏捉到了他,問他說:“人們都在那裏,你爲什麼拿人家的金子?”他回答說:“我拿金子的時候,沒有看見人,只看見了金子。”

標點:

予謁告南歸,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過大槍嶺。抵大柳樹驛,時日過午矣。不欲但已,問驛吏,吏紿言,須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馬行三十里,稍稍聞從者言,前有清流關,頗險惡,多虎。心識之。抵關,已昏黑,退無所止。卽遣人驅山下郵卒,挾銅鉦束燎以行。山口兩峰夾峙,高數百尋,仰視不極。石棧嶇崟,悉下馬,累肩而上。仍相約,有警卽前後呼噪爲應。適有大星,光煜煜,自東西流。寒風暴起,束燎皆滅,四山草木蕭颯有聲。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銅鉦閧發,山谷響動。行六七里,及山頂。忽見月出如爛銀盤,照耀無際,始舉手相慶。然下山猶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計此關乃趙點檢破南唐擒其二將處。茲遊雖險,而奇當爲平生絕冠。夜二鼓,抵滁陽。(程敏政《夜渡兩關記》)

譯文:

我告假回到南方去,在成化年間戊戌年的冬天十月十六日過大槍嶺。到達大柳樹驛,當時天已經過了正 4 午。不想只走到這里就停下,問驛站里的官吏,官吏欺騙我說,到傍晚的時候,還可以到達滁州。上馬走了三十里,漸漸聽跟從的人說前面有一個清流關,地勢很險,有很多老虎。我心裏記住了這件事。到了清流關,天已經黑了,退回去也沒有可以住的地方。就派人叫山下的郵卒帶著銅鑼火把繼續趕路。山口兩個山峰對峙,高幾百尋,向上看不到山頭。石頭棧道崎嶇險要,我們都下了馬,踩著肩膀向上攀登。頻頻相約定,如果有危險情況,就前後喊叫呼應。恰在這時有一個大星,光芒明亮,從東向西劃過天空。寒風突然刮起來,火把都滅了,四面山上的草木發出颯颯的聲響。於是人人感到害怕,互相大聲喊叫不停。銅鑼一起敲起來,響聲震動山谷。走了六七里,到了山頂。忽然看見月亮出來了,像一個燦爛的銀盤,照耀着無邊無際的大地,我們才開始舉手互相慶賀。然而下山的時候,還長時間心中害怕不能平靜。我估計這個山關就是趙匡胤攻破南唐擒捉了兩個大將的地方。這次遊歷雖然很驚險,但卻是一生中最奇特突出的。夜里二更的時候,到達了滁陽。

練習二(P381)

一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的詞哪一個是本義,哪一個不是?請說明理由。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左傳·曹劌論戰》)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鄙”在第二句中義爲“邊邑”,是本義。從字形看,其意符爲“邑”,舊注訓爲“邊”,字義與字形相合。在第一句中義爲“淺陋”、“見識短”,爲引申義。2.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傳·齊桓公伐楚》)備欲呼魯肅等共會語。(《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七》)

“共”是“供”的古字,在第一句中義爲“供給”,是本義。在第二句中用的是副詞“共同”義,是引申義。

3.故不能推車而及。(《左傳·鞌之戰》)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左傳·鞌之戰》)

從字形看,“及”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一隻手抓住了一個人。《說文解字》:“及,逮也。”“及”在第一句中義爲“趕上”,字形與字義相合,與《說文》釋義相合,是本義;在第二句中義爲“到”、“至”,是引申義。

4.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史記·孫臏》)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三國志·華佗傳》)《說文解字》:“疾,病也。”“疾”字在第二句中義爲“病”,與字形以及《說文解字》釋義相合,是本義;而在第一句中義爲“快”、“急速”,是引申義。5.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左傳·莊公十年》)騫因與其屬亡鄉月氏。(《漢書·張騫傳》)

“鄉”字甲骨文像兩人對食之狀,上古時代同一氏族部落的人在一起共食,故其本義是在一起生活的人或地方,卽今所謂“家鄉、鄉里”。“鄉”在第一句中義爲“鄉里”、“同鄉”,是本義;在第二句中義爲“朝向”,是“向”的通假字,不是本義。

二 什麼叫詞類活用?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有什麼區別?舉例說明。

在古代漢語中,某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靈活運用,在句中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而使其具有另一類詞的功能。這就叫做詞類活用。例如:《公羊傳·莊公十三年》:“曹子手劍而從之。”“手”本是名詞,句中是動詞“拿”的意思,還帶了賓語“劍”,臨時具有了動詞的意義和語法特點,就是詞類活用。《水經注·巫山、巫峽》:“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句中的“東”字本來是個方位名詞,這裏臨時具有了動詞義“向東流”,作謂語,是詞類活用。又如《蝜蝂傳》:“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句中的“高”、“大”原是形容詞,這裏是使動用法,臨時具有了動詞義,用作謂語,也都是詞類活用。

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區別是:

1.兩者表達的含義不同。使動用法所表達的含義是“(主語)使賓語怎麼樣”,而意動用法所表達的含義是“(主語)認爲賓語怎麼樣”。如《史記·鴻門宴》:“項伯殺人,臣活之。”《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前例的“活”是使動用法,其含義是主語“臣(指張良)”使賓語“之(指項伯)”活了下來;後例的“美”是意動用法,其含義是主語“吾妻”認爲賓語“我(指鄒忌)”長得漂亮。

2.兩者的使用範圍不同。能夠有使動含義的詞有動詞與活用爲動詞的名詞、形容詞等,而意動用法只限於形容詞、名詞的活用。

三 舉例說明古代漢語的幾種被動句式。1.“於”字被動句式。

將介詞“於”放在動詞的後面引進行爲動作的主動者。如《孫子兵法·行軍篇》:“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擒於人”卽被他人擒獲。2.“爲”字被動句式。

將介詞“爲”放在動詞的前面引進行爲動作的主動者,有時“爲”後的主動者可以不出現。如《韓非子·五蠹》:“而身爲宋國笑。”“爲宋國笑”卽被宋國人恥笑,出現主動者“宋國”;又《戰國策·燕策三》:“父母宗族,皆爲戮沒。”“爲戮沒”卽被殺戮,“爲”後沒有出現主動者。3.“爲„„所”被動句式。

“爲”字被動句式的動詞前加“所”字構成。主動者置於“爲”與“所”之間,有時主動者可以不出現。如《漢書·霍光傳》:“衛太子爲江充所敗。”“爲江充所敗”卽被江充敗壞,“爲”與“所”之間出現了主動者“江充”;又《張中丞傳後敘》:“嵩將詣州訟理,爲所殺。”“爲所殺”卽被殺害,“爲”與“所”之間沒有出現主動者。4.“見”字被動句式。

將“見”放在動詞的前面構成被動句式,不能引進主動者。如《韓非子·說難》:“厚者爲戮,薄者見疑。”“見疑”卽被懷疑。5.“見„„於”被動句式。

是“見”字被動句與“於”字被動句的結合,“見”放在動詞前表被動含義,“於”放在動詞後引入主動者。如《史記·楚世家》:“必見欺于張儀。”“見欺”卽被欺騙,又用“於”引入主動者“張儀”,“見欺于張儀”卽被張儀欺騙。6.“被”字被動句式。

將“被”放在動詞的前面構成被動句,也可由“被”直接引進主動者。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被謗”卽被譭謗,“被”不引入主動者;又蔡邕《被收時表》:“臣被尚書召問。”“被尚書召問”卽被尚書召去問話,“被”引入主動者“尚書”。

四 古代漢語判斷句中的“乃”、“卽”、“維”、“惟”、“非”是不是判斷詞,爲什麼?

古代漢語判斷句中的“乃”、“卽”、“維”、“惟”、“非”都不是判斷詞。因爲它們都不具備判斷詞的性質。“乃”、“卽”是副詞,在判斷句中起加強肯定語氣的作用,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就”、“便”等,所以當漢語中出現判斷詞“是”以後,它們還可以用在“是”前,構成“乃是”、“卽是”等,可理解爲“就是”、“便是”。“維”也可寫作“惟”,它是句中語氣詞,起引出謂語作用,不僅可以用於判斷句中,也可以用於其他類型的句子中。如《尚書·呂刑》:“蚩尤惟始作亂。”“惟始作亂”卽開始作亂,不能理解爲“是開始作亂”,故“維”不是判斷詞。“非”也經常用於判斷句的謂語前,它是否定副詞,不是判斷詞。

五 指出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動句,哪些不是被動句,被動句有什麼不同形式: 1.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鄭伯克段於鄢》)前句是,無標誌。

2.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是,“見„„於”式。

3.今單于新困於漢,而昆莫地空。(《漢書·張騫傳》)前句是,“於”字式。4.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史記·鴻門宴》)後句是,“爲„„所”式。

5. 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後異耳。(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前句是,無標誌。

6.爲漢使月氏,而爲匈奴所閉道。《漢書·張騫傳》)後句是,“爲„„所”式。7.才高見屈,遭時而然。(《論衡·自紀》)前句是,“見”字式。

8.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許行》)後句是,“於”字式。

六 下列句子哪些是賓語前置?哪些不是?說明句中“之”的意義和用法。1.雖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洛陽伽藍記·王子坊》)不是。之,代詞,指代梁王兔苑。用作“想”的賓語。2.姜氏何厭之有?(《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是。“何厭”作“有”的前置賓語。之,代詞,複指前置賓語。3.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傳·齊桓公伐楚》)

不是。之,連詞。前一個“之”用於主謂之間,後一個“之”用於定中之間。4.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左傳·齊桓公伐楚》)

是。“不穀”作“爲”的前置賓語,“先君之好”作“繼”的前置賓語。之,連詞,用於定中之間。5.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論語·公冶長》)

是。“之”作“行”的前置賓語。之,代詞,代指所聞之事。6.守之之難不若讀之之難。(汪琬《傳是樓記》)

不是。兩處的兩個“之”,前一“之”字是代詞,代指書籍,用作賓語;後一“之”字是連詞,用於定中之間。

7.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莊子·逍遙遊》)

“奚以”是賓語前置,疑問代詞“奚”作介詞“以”的前置賓語。之,動詞,到、去。七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詞序和現代漢語有什麼不同:

1.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論語·子罕》)古:何陋之有。“何陋”作動詞“有”的前置賓語。今:有何陋。賓語後置。2.子思曰:“如伋(子思的名)去,君誰與守?”(《孟子·離婁下》)古:誰與守。“誰”作介詞“與”的前置賓語。今:與誰守。賓語後置。3.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里仁》)

古:未之見。“之”作動詞“見”的前置賓語。今:未見之。賓語後置。4.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史記·秦始皇本紀》)

古:莫之能一。“之”作動詞“一”的前置賓語。今:莫能一之。賓語後置。5. 古之人不余欺也。(蘇軾《石鐘山記》)

古:不余欺。“余”作動詞“欺”的前置賓語。今:不欺余。賓語後置。6.君奚爲不見孟軻也?(《孟子·梁惠王下》)

古:奚爲。“奚”作介詞“爲”的前置賓語。今:爲奚,卽爲什麼。賓語後置。7.然民雖有聖知,弗敢我謀;勇力,弗敢我殺。(《商君書·畫策》)

古:弗敢我謀,弗敢我殺。“我”作動詞“謀”、“殺”的前置賓語。今:弗敢謀我,弗敢殺我。賓語後置。

8.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古:唯余馬首是瞻。“余馬首”作動詞“瞻”的前置賓語。今:唯瞻余馬首。賓語後置。9.聖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古:孰法。“孰”作動詞“法”的前置賓語。今:法孰,卽效法哪個。賓語後置。10.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公孫丑上》)

古:惡乎長。“惡”作介詞“乎”的前置賓語。今:乎(於)惡長,卽在哪方面擅長。賓語後置。八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並說明是屬於哪類活用(包括名詞用作狀語)1.今棄是州也,農夫漁父過而陋之。(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陋:形容詞意動用法。“陋之”卽“認爲它(小丘)不好”。2.殺雞爲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論語·子路從而後》)

食、見:動詞使動用法。“食之”卽“讓他(子路)吃”,“見(現)其二子”卽“使他的兩個兒子出來相見”。

3.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朝:動詞使動用法。“朝秦楚”卽“使秦國、楚國來朝拜”。4.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來:動詞使動用法。“不能來”卽“不能來之”,也就是不能使“遠人”歸順的意思。5. 城陷,賊以刃脅降巡。(韓愈《張中丞傳後敘》)降:動詞使動用法。“降巡”卽“使張巡投降”。6. 諸將恐懼,會盟而謀弱秦。(賈誼《過秦論》)弱:形容詞使動用法。“弱秦”卽“使秦國變弱”。

7.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

後一個“君、臣、父、子”名詞活用爲動詞。“君君”卽國君要像個國君,“臣臣”卽大臣要像個大臣,“父父”卽父親要像個父親,“子子”卽兒子要像個兒子。8. 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記·孫臏》)

善:形容詞意動用法。省略了賓語“之”,“善之”卽“認爲他(孫臏)好”。客:名詞作狀語。“客待之”卽“像對待客人一樣地對待他(孫臏)”。9.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水:名詞活用爲動詞。游泳的意思。10.天下雲集而回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雲、響、景:名詞作狀語,表示比喻。“雲集”卽像雲一樣地聚集,“回應”卽像回音一樣地應和,“景從”卽, 像影子一樣地跟從(“景”是“影”的古字)。

九 下列句子中加△的詞或詞組,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詞性、意義和用法有什麼不同? 1. 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菟。(《漢書·匈奴傳》)少:古義爲稍,程度副詞;今義爲少,形容詞。2. 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諸君。(《左傳·昭公十年》)稍:古義爲逐漸,時間副詞;今義爲略微,程度副詞。3. 紂貴爲天子,死曾不若匹夫。(《史記·淮南王傳》)曾:古義爲竟然,情態副詞;今義爲曾經,時間副詞。4. 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直:古義爲只、僅,範圍副詞;今義爲不彎曲,形容詞。5. 齊因乘勝盡破其軍。(《史記·孫臏》)因:古義爲就,副詞;今義爲因爲,連詞。

6. 騫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漢書·張騫傳》)竟:古義爲最終,時間副詞;今義爲竟然,情態副詞。7. 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但見老弱及羸畜。(《史記·劉敬傳》)但:古義爲只,範圍副詞;今義爲但是,轉折連詞。

8. 獻公說,曰:“璧則猶是也。雖然,馬齒亦益長矣。”(《韓非子·十過》)雖然:古義爲雖然如此,詞組;今爲讓步連詞。[按:教材引文誤“璧”爲“壁”,今正。] 十 閱讀下面一段短文,說明文中“以”的詞性、意義和用法:

秦既解邯鄲圍,而趙王入朝,使趙郝約事於秦,割六縣而媾。虞卿謂趙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歸乎?王以其力尚能進,愛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歸,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來年秦復攻王,王無救矣。”王以虞卿之言告趙郝。趙郝曰:“虞卿誠能盡秦力之所至乎?誠知秦力之所不能進,此彈丸之地弗予,令秦來年複攻王,王得無割其內而媾乎?”(《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這段文字中共有六個“以”字,分別解釋如下: 1.王以其力尚能進,愛王而弗攻乎? 以,動詞,認爲,在句中作謂語。2.必以倦而歸也。

以,介詞,因,與“倦”構成介詞詞組作“歸”的狀語,引入“歸”的原因。3.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

以,介詞,用、靠。與“其力”構成介詞詞組作“攻”的狀語,引入“攻”的憑依。4.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

前“以”字是介詞,把,與“其力之所不能取”構成介詞詞組作“送”的狀語,引入“送”的東西。後“以”字是連詞,相當於“而”,連接狀語與中心語。5.王以虞卿之言告趙郝。

以,介詞,把,與“虞卿之言”構成介詞詞組作“告”的狀語,引入“告”的內容。十一 說明下列各句中加△號的代詞的用法: 1.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所:輔助性指示代詞,與“學”構成所字結構,指代學的東西。2. 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孟子·許行》)諸:兼詞,相當於“之于”,“注諸海”卽“注之於海”。3.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爲政?”(《論語·爲政》)或:無定代詞,作主語,意思是“有的人”。奚:疑問代詞,用作狀語,意思是“爲什麼”。4.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者:輔助性指示代詞,用於數詞之後構成者字結構,“五十者”卽五十歲的人。5. “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韓愈《原道》)斯:指示代詞,用作定語,意思是“這”。何:疑問代詞,用作定語,意思是“什麼”。

所:輔助性指示代詞,與動詞“謂”構成所字結構,指代所說的事情。6.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左傳·莊公十年》)其:第三人稱代詞,作定語,意思是“他們的”。之:代詞,作“望”的賓語,指代潰逃的齊軍。十二 把下面的短文加上標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標點:

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歐陽修《賣油翁》)譯文:

陳康肅公堯咨善於射箭,當世沒有人能跟他相比。康肅公也以此自負。他曾經在家中菜園裏射箭,有一個賣油的老人放下擔子站在那裏,用眼睛斜視很久沒有離去。看見康肅公射箭十中八九,只是微微點頭。康肅公問他說:“你也懂得射箭嗎?我射箭技術不是很精湛嗎?”老人說:“沒什麼,只是手熟罷了。”康肅公很生氣地說:“你怎麼敢輕視我的射箭技術!”老人說:“根據我的舀油就知道。”於是就拿了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了油滴進葫蘆裏,油從錢孔滴入而錢卻沒有濕。老人於是說道:“我也沒什麼,只是手熟罷了。”康肅公笑着打發他走了。

標點:

平公射鴳不死,使豎襄搏之,失。公怒,拘將殺之。叔向聞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殺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爲大甲,以封于晉。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揚吾君之恥者也。君其必速殺之,勿令遠聞。”君忸怩,乃趣赦之。(《國語·晉語八》)譯文:

晉平公射鴳沒有射死,命令僕人襄去抓它,沒有抓到。平公很生氣,把襄抓起來要殺了他。叔向聽說了,晚上趕去拜見晉平公,晉平公告訴了他這件事。叔向說:“您一定要殺了他。從前我們的先君唐叔在徒林射犀牛,射死了以後,用犀牛皮做了一副鎧甲,因此被封在晉。如今您繼承我們的先君唐叔,可是射鴳射不死,抓又抓不到,這件事是宣揚我君的恥辱啊。您一定要趕快殺了他,不要讓這事傳揚出去。”晉平公很不自在,就趕快放了豎襄。

標點:

後特徵爲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卽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殺之。宣叩頭曰:“願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聖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箠,請得自殺。”卽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彊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爲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爲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勑彊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彊,莫不震慄。京師號爲臥虎。歌之曰:“枹鼓不鳴董少平。”(《後漢書·酷吏列傳》)譯文:

後來特地徵召董宣爲洛陽令。當時湖陽公主家的奴僕白天殺人,因藏匿在公主家裏,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這個家奴當隨從。董宣就在夏門亭等候他們。於是就攔住車馬,用刀在地上畫着,大聲數落公主的過失,呵斥那個家奴下車,就殺了那個家奴。公主立卽回宮向皇帝告狀。皇帝很生氣,召來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頭說:“請讓我說一句話再死。”皇帝說:“想說什麼?”董宣說:“陛下聖德,使國家中興,卻放縱家奴殺良民,將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請讓我自殺。”就用頭撞擊房柱,血流滿面。皇帝命令宦官挾持着董宣,讓他磕頭向公主謝罪,董宣不聽從。宦官彊使董宣磕頭,董宣兩手撐地,始終不肯低頭。公主說:“文叔做普通人的時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們不敢上門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勢竟然不能使一個洛陽令聽命嗎?”皇帝笑着說:“天子與一般人身份不同。”於是就敕封董宣爲彊項令,放了他,賜給他錢三十萬。董宣把錢全部分給了下屬官員。董宣從此開始打擊豪強惡霸勢力,沒有不震驚害怕的。京師百姓稱他爲臥虎,歌頌他說:“董少平做洛陽令,鳴冤之鼓不再響。”

練習三(P595)一 古代的“姓”和“氏”、“名”和“字”,是什麼關係?

古代的“姓”和“氏”既有聯繫,又有分別。姓是一種舊的族號,在古代有“別婚姻”的作用,而且它是不能改變的;而氏是姓的分支,往往隔一兩代甚至本人就可能改變。上古時期,姓也是區分階級地位的標誌,貴族有姓,平民無姓。戰國以後,人們往往以氏爲姓,姓和氏逐漸合而爲一。到了漢代,通稱爲姓,而且自天子至平民都可以有姓了。另外,由於姓是用來別婚姻的,所以在戰國以前,男子只稱氏,而女子卻必須稱姓。(P510)

古人有“名”,有“字”,二者都是古人的名字。舊說上古時期嬰兒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命名,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名”和“字”之間往往在意義上有同義或相關聯的關係。上古時期,名和字連着說時,通常是先稱字,後稱名;對平輩或尊輩則不能稱名,只能稱字,甚至連字都不能稱(如對父母),弟子自稱也稱名,弟子當着老師稱呼其他弟子也稱名。二 簡述歷代中樞機構的變化。

我國古代的中央官制,影響較大的是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

秦漢以前,我國還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官制。秦始皇統一全國後,設三公九卿,組成中樞機構。三公卽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是中央最高軍政長官。九卿是中央行政機關的長官,卽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制粟內史、少府。九卿之中,廷尉、典客和制粟內史管的是政務,其餘六卿管的是皇帝宮廷的事務。以九卿爲主的各中央行政長官都各有屬官。九卿之外,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中央行政長官,如中尉、將作少府等。

漢初沿襲秦制。武帝時廢去太尉,改爲大司馬。西漢末年又把丞相改稱大司徒,御史大夫改稱大司空,與大司馬合稱“三公”(又稱三司),都是宰相。漢代九卿中的名稱也有變化。另外還有所謂加官,卽本官之外另加的官職。大臣得到加官,就可以經常接近皇帝。

到東漢時,三公已無實權,尚書機構尚書台(卽台閣)反而成爲實際上的宰相府了。

魏文帝時,把權勢過大的尚書台改爲外圍的執行機構,另設中書省,參掌中樞機密。南北朝時,又設門下省,對中書省加以限制。這樣,就形成了皇朝中央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分職的制度,這又是隋唐時期中央官制的基礎。

隋唐開始實行三省六部制。唐代三省首長的權力後來日漸削弱,徒具虛名。隋朝由原來的行政總負責機構——尚書省(或尚書台)分演出吏、民、禮、兵、刑、工六部(部下設司),屬於尚書省。唐避太宗諱,改民部爲戶部。此後,作爲中央行政機構的六部制一直沿襲到清代,基本未變。六部成立後,諸卿的職權逐漸變小,有的後來就裁撤了。

宋代中央由中書和樞密院分掌文武二柄,號稱二府。元代以尚書省、中書省爲宰相府,以尚書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爲宰相。後廢尚書省,歸併於中書。明代廢中書省,皇帝親理國政,大學士逐漸成爲實際上的宰相。清沿明制,到雍正時成立軍機處,大學士就沒有什麼職權了。三 “州”這一級行政單位歷代有什麼變化?

漢武帝把全國分爲十幾個監察區,稱爲州(或部),其轄境很大。東漢末年,州成爲郡以上的一級行政單位,魏、晉、南北朝一直沿襲。隋朝廢郡存州,唐代因之,縣以上的行政單位稱爲州(或稱郡)。宋代的州也是縣以上的行政單位,州上設路。元代的州也在路或府以下。明清時的州在縣以上,府以下,京都所在的直隸州地位略等於府。也有一些散州,雖隸屬於府,但實際地位和縣相當。四 古代有幾種主要的紀年法?

古代有歲星紀年、太歲紀年、甲子紀年等三種主要的紀年法。

最早採用的是歲星紀年法。歲星卽木星,約十二年一周天。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由西向東分爲十二個星次,以此紀年。

由於歲星紀年法在實際運用中的不便,古人又假設一個歲星,叫做“太歲”,使其運行方向與真歲星相反,而把黃道附近由東向西分爲十二等分,以太歲的運行紀年。這就是太歲紀年法。甲子紀年始於東漢。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以此紀年。五 解釋下列名詞:

夏曆:我國以建寅之月爲歲首的曆法,始于夏代,故稱夏曆。從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直到清末一直沿用。今天所謂舊曆,也指夏曆。

行中書省:簡稱“省”或“行省”,是始於元代的一級行政區劃單位。“行中書省”的意思是中書省的行署。本來是臨時設的,後來成爲固定的行政區劃。

二千石:漢代對郡守的通稱。因漢代郡守的俸祿爲二千石,故稱。

諡號: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死後,朝廷按照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爲給予一個稱號,稱爲“諡”或“諡號”。一些有名望的學者死後,其門人或親友往往也爲其加諡號。

閏月:陰曆一年實際上不到一個太陽年,約三年相差一個月,爲解決陰陽曆的矛盾,曆法上需置閏,卽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兩個月,十九年閏七個月。每逢閏年所加的一個月叫做閏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後就叫閏某月。

知府:官名。宋代命朝臣出守列郡爲府的行政長官,稱爲權知(意思是“臨時主持”)某府事,簡稱知府。明代始以知府爲正式名稱,管轄州縣,爲府一級行政長官。清代相沿不改。

六 利用工具書查出柳宗元的字、籍貫、生卒年、曾任的官職以及他的文集的名稱和他的傳記資料。查《中國古今人名大辭典》可知: 柳宗元(773—819),唐河東解縣(今山西省運城縣西北)人,字子厚。曾任監察御史、藍田尉、禮部員外郎、永州司馬、柳州刺史等職。著作有《柳河東先生集》。查《二十四史紀傳人名索引》可知:

柳宗元的傳記資料在“舊唐13/160/4213”(卽《舊唐書》第13冊、第160卷、第4213頁)和“新唐16/168/5132”(卽《新唐書》第16冊、第168卷、第5132頁)。

七 利用工具書查出“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這兩句詩的作者,並說明“金陵”和“白下”是今天什麼地方,解釋“祖”的意義。據《全唐詩索引》可以查出,這兩句詩出自李白《留別金陵諸公》。金陵和白下都是今天的南京市。“祖”的意思是餞行。八 《史記·汲黯傳》:“上以爲淮陽楚地之郊,乃召拜黯爲淮陽太守。”請根據《說文解字》說明“郊”的本義,根據《經籍籑詁》說明“郊”的句中意義。《說文解字·邑部》:“距國百里爲郊,從邑交聲。”據此知“郊”的本義是指國都城外百里以內的地方。《經籍纂詁》:“郊,郊道要衝之處也。”據此知“郊”在句中指交通要道。(參P226注③)九 解釋下列各組中加△的詞的意義,並說明哪個是本義,哪個是引申義:(A)組

1. 素所自樹立使然也。(司馬遷《報任安書》)樹:建立、樹立,引申義。2. 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史記·孫臏》)樹:樹木,引申義。

3. 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孟子·許行》)樹:種植,本義。(B)組

1.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傳·齊桓公伐楚》)涉:進入,引申義。

2.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呂氏春秋·察今》)涉:趟水過河,本義。

3. 然後可以剛健强力,涉險而不傷。(蘇軾《教戰守策》)涉:經歷,引申義。(C)組

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誠實,本義。

2. 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信:相信,引申義。3. 俄而謝玄淮上信至。(《世說新語·雅量》)信:使者,引申義。

十 閱讀《史記·萬石君列傳》中的一段文字,說出萬石君的姓名,給文中加△的人名、地名、官名、年號作注,並把全文翻譯成現代漢語:

萬石君名奮,其父趙人也,姓石氏。趙亡,徙居溫。高祖擊項籍,過河內,時奮年十五,爲小吏,侍高祖。高祖與語,愛其恭敬,問曰:“若何有?”對曰:“奮獨有母,不幸失明。家貧。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從我乎?”曰:“願盡力。”於是高祖召其姊爲美人,以奮爲中涓,受書謁,徙其家長安中戚里,以姊爲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時,積功勞至大中大夫。無文學,恭謹無與比。文帝時,東陽侯張相如爲太子太傅,免。選可爲傅者,皆推奮,奮爲太子太傅。及孝景卽位,以爲九卿;迫近,憚之,徙奮爲諸侯相。奮長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慶,皆以馴行孝謹,官皆至二千石。於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乃集其門。”號奮爲萬石君。„„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以文學獲罪。皇太后以爲儒者文多質少,今萬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長子建爲郎中令,少子慶爲內史。萬石君的名字是石奮。

河內,黃河從潼關向東經今河南省河段的北部地方。長安,古都城,名始於漢,在今西安市西北。孝文,卽漢文帝。

大中大夫,卽太中大夫,漢代郎中令的屬官之一,其職責是“掌議論”,卽對朝政提出意見或建議。雖是散官性質,但能接近皇帝,提出意見。大:“太”的古字。

九卿,秦漢時期中央行政機關的長官,卽奉常(漢景帝時改稱太常),掌宗廟禮儀;郎中令(漢武帝時改稱光祿勳),管宮廷侍衛;衛尉(漢景帝時一度改稱中大夫令),管宮門近衛軍;太僕,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有時改稱大理),掌刑法,是最高法官;典客(漢景的時改稱大行令,漢武帝時又改稱大鴻臚),掌管各少數民族和外國來朝事宜;宗正,管理皇族事務;治粟內史(漢景帝時改稱大農令,漢武帝時又改稱大司農),管理租稅賦役;少府,管宮廷總務。九卿之中,廷尉、典客和治粟內史管的是政務,其餘六卿管的是皇帝宮廷的事務。諸侯相,卽諸侯王的相。

建元二年,“建元”是漢武帝使用的年號,西元前140年至西元前135年。建元二年卽西元前139年。郎中令,九卿之一,掌管宮廷侍衛。譯文:

萬石君名字叫奮,他的父親是趙國人,姓石。趙國滅亡後,遷居到溫縣。漢高祖攻打項羽,經過河內,那時石奮十五歲,做小衙吏,服侍高祖。高祖與他談話,喜歡他的態度恭敬,問他說:“你家中有什麼人?”他回答說:“我現在只有母親,不幸眼睛失明。家裏很窮。還有個姐姐,會彈琴。”高祖說:“你能聽從我嗎?”他說:“願竭盡全力。”於是高祖召他的姐姐入宮爲美人,任命他爲中涓官,處理文書和大臣進謁的事情,把他的家遷到長安中的戚里,那是因爲她姐姐爲美人的緣故。他的官職到孝文帝時,累積功勞做到太中大夫。他不懂經學儒術,但恭敬謙謹沒有人能跟他相比。文帝時,東陽侯張相如做太子太傅,被免去官職。文帝要選拔可以做太子太傅的人,大家都推舉石奮,石奮於是做了太子太傅。到孝景帝時,又任命他九卿這樣的官職。因他的職位太接近皇帝,景帝懼怕拘謹,又把他的官職改爲諸侯相。石奮的長子名建,次子某,三子某,四子名慶,都因性情柔順、孝敬謙謹,官位都達到俸祿二千石,於是漢景帝說:“石君和他的四個兒子官位都做到二千石,人臣的尊貴光榮就集中在他們一家了。”就稱石奮爲“萬石君”。„„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因儒術經學而犯了罪。皇太后認爲讀書的人多外在的氣質而少內在的品質,現在萬石君家不喜言談但能親身力行,就用萬石君的長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兒子石慶做了內史。

十一 把下面一篇短文加上標點並譯成現代漢語。

越 巫 方孝孺

標點:

越巫自詭善驅鬼物。人病,立壇場,鳴角振鈴,跳擲叫呼,爲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饌酒食,持其貲去。死,則委以他故,終不自信其術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惡少年慍其誕,瞯其夜歸,分五六人棲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過,下砂石擊之。巫以爲真鬼也,卽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駭,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駭頗定,木間砂亂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復至前,復如初。手慄氣懾,不能角。角墜,振其鈴。既而鈴墜,唯大叫以行。行聞履聲及葉鳴谷響,亦皆以爲鬼。號求救於人甚哀。夜半抵家,大哭叩門。其妻問故,舌縮不能言,惟指床曰:“亟扶我寢,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膽裂死,膚色如藍。巫至死不知其非鬼。譯文:

有一個越地的巫人,自己詐稱擅長驅鬼。有人病了,他便設立起壇場,吹角搖鈴,跳躍叫喊,並跳着胡旋舞,祈求免災。如果病僥倖好了,他便享用一頓人家的酒飯,拿了人家給的財物離去;如果人死了,就拿別的原因來推託,始終不認爲自己的巫術是虛妄的。常常向人誇耀說:“我善於治鬼,鬼沒有敢反抗我的。”有幾個好搞惡作劇的少年,對他的妄诞非常惱火,就窺伺他夜裏回家時,五六個人分開,藏在路邊的樹上,每人相隔一里左右,等到那巫人經過時,就往下投砂子石塊打他。巫人以爲是真鬼,馬上吹起他的角來,邊吹邊跑。他心裏非常害怕,被嚇得腦袋脹悶,也似乎比平時沉重了許多,走起路來也不知道自己的腳在哪里。又往前走了一段路,驚慌的心情稍微安定下來,可是樹上又像開始那樣往下落砂石。他又馬上吹角,吹角也吹不出聲音了,於是跑得更快。又往前走了一段路,情形又跟原先一樣。嚇得他兩手發抖,連氣也喘不過來了,更不能吹角了。角掉到了地上,只好搖起他的鈴。一會兒鈴又掉了,只好大喊着往前跑。一路上,聽到自己的腳步聲以及樹葉的響聲、山谷的回音,都以爲是鬼。大聲呼喊着向人求救,喊聲非常悲淒。半夜才到了家,大聲哭喊着敲門。他妻子問他是什麼緣故,他被嚇得舌頭僵硬而說不出話來,只是指着床說:“趕快扶我休息,我遇上了鬼,今天要死了!”妻子把他扶到床上,他膽裂而死,膚色像藍草的青色一樣。這個巫人到死也不知道那樹間的響聲並不是鬼。

練習四(P746)

一 解釋下列名詞:

疏:古人給古書作注解時,除了解釋古書原文(經)之外,還給前人的注作注解,這種經注兼釋的注釋就叫做“疏”,也叫“注疏”、“義疏”、“正義”。義疏產生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唐代出於思想統一和科舉考試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爲基礎把經書的解說統一起來,這種新的注疏唐人稱之爲“正義”。如《毛詩正義》,包括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P676 讀爲:古人注解古書常用的以本字說明假借字的訓詁術語。其特點是,既注音又釋義。讀若:古人注釋字、詞的術語,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時也用來說明假借字。

衍文P680:校勘學術語,也叫“衍字”,簡稱“衍”,是指古籍因傳抄、刻印等誤加的文字。也称“羨文”。如《韓非子·難一》:“舜有盡壽有盡。”“舜”後“有盡”二字即為衍文,當作“舜壽有盡”。句讀:古人讀書,常在句末一個字的旁邊加個點或圓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頓處字的下面加一個點,叫做“讀”。兩者合稱句讀。正義:(答案同“疏”)

十三經注疏:宋代學者爲了便於查閱,把儒家十三部經書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書,卽《十三經注疏》。這十三部經書的注疏包括:《周易正義》(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周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禮記正義》(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公 14 羊傳注疏》(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谷梁傳注疏》(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論語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經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晉•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古文辭類纂:清代姚鼐編的一部古文選集,選錄戰國至清代的古文辭賦等,依據文體分爲十三類:論辨類、序跋類、奏議類、書說類、贈序類、詔令類、傳狀類、碑誌類、雜記類、箴銘類、讚頌類、辭賦類、哀祭類。所選古文大部分是應用文,而且多數選文社會意義不大。書首有序目,略述各類文體特點及其義例,書中並有評點,宣揚桐城派的文學觀點。

二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並解釋帶△的詞或詞組: 1.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論語·侍坐》)

譯文:怎麼見得方圓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國家呢? 解詞:安,疑問代詞,怎麼。

2.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莊子·逍遙遊》)譯文:穿過雲層,背負青天,然後計畫着向南飛翔,將要飛到南海去。解詞:絕,動詞,穿過。圖,動詞,計畫、謀劃。且,副詞,將要。

3.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譯文: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施及到禽獸身上,而功德卻不能施加給百姓的原因,是什麼呢? 解詞:者,輔助性代詞,“„„原因”。獨,副詞,表反問語氣。

4.夫星之隊,木之鳴,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論》)

譯文:那流星的墜落,樹木發出響聲,這是天地運行,陰陽變化,而出現的事物中少見的現象。認爲這些現象奇怪是可以的,可是害怕它就不對了。解詞:隊,“墜”的本字,動詞,墜落。是,指示代詞,這。

怪,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爲„„奇怪。

5.是以人民衆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故民爭。(《韓非子·五蠧》)

譯文:因此人多而財物少,勞動辛苦可是得到的衣食用品少,所以人們就會爭奪。

解詞:是以,指示代詞“是”和介詞“以”連用而成的固定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因此”。貨,名詞,財物。事,動詞,從事、用。

6.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呂氏春秋·察傳》)

譯文:子夏到晉國去,路過衛國,聽到有人讀史書說:“晉國軍隊三頭豬渡過黃河”。解詞:之,動詞,到、往。史記,名詞,記載歷史的書。

三 下列文章在《古文辭類纂》中歸入哪一類?按我們的分類,應當屬於哪一類? 《古文辭類纂》的歸類:

賈誼《弔屈原賦》歸哀祭類,枚乘《七發》歸辭賦類,鼂錯《論貴粟疏》歸奏議類,韓愈《子產不毀鄉校頌》歸讚頌類,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歸傳狀類,歐陽修《瀧岡阡表》歸碑誌類,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歸書說類,曾鞏《墨池記》歸雜記類。我們的分類: 賈誼《吊屈原賦》、枚乘《七發》歸韻文的辭賦類,晁錯《論貴粟疏》歸應用文的奏議類,韓愈《子產不毀鄉校頌》歸應用文的讚頌類,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歸傳記散文,歐陽修《瀧岡阡表》歸應用文 15 的墓表,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歸應用文的書信類,曾鞏《墨池記》歸雜記文。四 下面是《毛詩正義·北風》的第一章,閱讀并回答問題:(原文見教材第747頁)

1.“雱”的讀音和意義是什麼?

雱的讀音是“普康反”,卽pāng ;義爲“盛貌”,形容雪下得很大的樣子。2.“惠”是什麼意思?這是誰的注?

惠,是“愛”的意思,卽仁愛。這是毛亨的注。

3.“好”是形容詞還是動詞?是根據什麼來判斷的?

“好”是動詞。根據有二:一是它後面有賓語“我”;二是它的讀音爲“呼報反”,卽hào。4.鄭玄對“邪”是怎樣解釋的?

“邪,讀如徐。”鄭玄認爲“邪”是“徐”的假借字,義爲寬緩。5.“只且”是什麼意思?這是誰的解釋?

“只且,語助也。”卽認爲“只且”是語氣詞。這是孔穎達的解釋。五 《論語·公冶長》:“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阮元《十三經注疏》云:“唐石經輕字旁注案石經初刻本無輕字車馬衣裘見管子小匡及外傳齊語是子路本用成語後人因雍也篇衣輕裘誤加輕字甚誤錢大昕金石文跋尾雲石經輕字宋人誤加考北齊書唐邕傳顯祖嘗解服青鼠皮裘賜邕雲朕意在車馬衣裘與卿共敝蓋用子路故事是古本無輕字一證也釋文於赤之適齊節音衣爲於既反而此衣字無音是陸本無輕字二證也邢疏雲願以己之車馬衣裘與朋友共乘服是邢本亦無輕字三證也皇疏雲車馬衣裘共乘服而無所憾恨也是皇本亦無輕字四證也今注疏與皇本正文有輕字則後人依通行本增入非其舊矣。” 按照阮元的意見,句中哪一個字是衍文?阮元有什麼根據?如果衍文去掉,句子的標點有什麼改變?這個句子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標點法,意義有什麼不同?你贊成哪一種標點法? 答:按照阮元的意見,句中的衍文是“輕”字。

阮元的根據有四:一是古本無“輕”字,二是陸德明《經典釋文》的引文無“輕”字,三是邢昺《論語注疏》無“輕”字,四是皇侃《論語集解義疏》無“輕”字。如果衍文去掉,句子的標點是:

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這個句子可以有兩種標點法,除了上面的標點法以外,還可以如下標點: 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這兩種標點法,句子意義的側重點略有不同,前者彊調的重點在於“共”字,後者彊調的重點則在於“敝”字。

兩種標點法相比較,前者較好。

六 將下面的短文標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標點:

景公使圉人養所愛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養馬者。是時,晏子侍前。左右執刀而進,晏子止,而問於公曰:“堯舜支解人,從何軀始?”公矍然曰:“從寡人始。”遂不支解。

公曰:“以屬獄。”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爲君數之,使知其罪,然後致之獄。”公曰:“可。”晏子數之曰:“爾罪有三:公使汝養馬而殺之,當死,罪一也;又殺公之所最愛馬,當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馬之故而殺人,百姓聞之,必怨吾君,諸侯聞之,必輕吾國。汝殺公馬,使怨積于百姓,兵弱於鄰國,汝當死,罪三也。今以屬獄。”公喟然歎曰:“夫子釋之!夫子釋之!勿傷吾仁也。”(《晏子春秋·內篇諫上》)譯文:

齊景公讓圉人飼養他心愛的馬,這匹馬突然死了。景公很生氣,就命令手下的人拿著刀去肢解養馬人。這時,晏子正陪坐在景公跟前。景公手下的人拿著刀走上前去,晏子阻止了他們,並問景公說:“堯舜肢解人體,從身體的什麼地方開始?”景公驚惶地說:“從我開始。”於是下令不再肢解養馬人。

景公又說:“把它交給獄官處理。”晏子說:“這個人還不知道自己的罪過就要被處死,請讓我爲你歷數他的罪過,也讓他明白自己犯了什麼罪,然後再把他交給法官。”景公說:“可以。”晏子數落道:“你的罪過有三條:君王讓你養馬,你卻讓馬死掉了,判處你死罪,這是第一條;你讓君王最好的馬死掉了,判處你死罪,這是第二條;你讓君王因爲一匹馬的緣故而殺人,百姓聽到後必定會怨恨我們的國君,諸侯們聽到後必定會輕視我們的國家。你讓君王的馬死掉,使怨憤在百姓中積聚,軍威在鄰國中減弱,你應被判處死罪,這是第三條。現在就把你交給法官。”景公歎息說:“您放了他!您放了他!不要損傷我的仁義名聲啊!”

標點:

何謂有罪而益信?孟孫獵而得麑,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麑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縱而予之。孟孫歸,求麑安在。秦西巴對曰:“其母隨而啼,臣誠弗忍,竊縱而予之。”孟孫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爲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於君,今以爲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於人乎?”此謂有罪而益信者也。(《淮南子·人間訓》)譯文:

什麼叫有罪卻更加得到信任?魯國孟孫氏打獵得到一隻幼鹿,派秦西巴帶回去烹了它。母鹿跟着秦西巴叫喚。秦西巴不忍心,放開小鹿還給了母鹿。孟孫氏回來後,問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說:“小鹿的媽媽跟在後面哀啼,我實在不忍心,私自放了它,把它還給了母鹿。”孟孫氏很生氣,把秦西巴趕走了。過了一年,又把他召回來,讓他擔任兒子的老師。左右的人說:“秦西巴對您有罪,現在卻讓他擔任您兒子的老師,這是爲什麼?”孟孫氏說:“他對一隻小鹿都不忍心傷害,又何況對人呢?”這就是所說的有罪過反而更加得到信任的例子。

標點: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閒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爲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爲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譯文:

孟子對戴不勝說:“你想要你的君王朝着好的方向走嗎?我明白地告訴你。假如這裏有個楚國的大夫,想要他的兒子學會齊國話,那麼找齊國人教他呢,還是找楚國人教他呢?”戴不勝答道:“找齊國人教他。”孟子說:“一個齊國人教他,許多楚國人在旁邊吵吵嚷嚷干擾他,卽使天天鞭打他,要他學會說齊國話,也是做不到的;要是把他領到齊國的莊街、嶽里這樣的鬧市住上幾年,那麼卽使天天鞭打他,要他說楚國話,也是做不到的。你說薛居州是個好人,要他住在王宮中。如果在王宮中的人,無論年長的、年幼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像薛居州那樣的好人,那麼宋王會跟誰幹出壞事來呢?如果在王宮中的人,無論年長的、年幼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薛居州那樣的好人,那麼宋王又會和誰做出好事來呢?僅僅一個薛居州,能把宋王怎麼樣呢?”

標點:

公孫儀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卽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於法;枉於法,則免於相。雖嗜魚,此不必致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卽無受魚而不免於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於人之爲己者不如己之自爲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譯文:

公孫儀做魯國的宰相並且特別喜歡吃魚,全國都的人都爭相買魚來獻給他,公儀先生卻不接受。他弟弟勸他說:“您喜歡吃魚而不接受別人的魚,這是爲什麼?”他回答說:“正因爲愛吃魚,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別人獻來的魚,一定會有遷就他們的表現;有遷就他們的表現,就會枉法;枉法就會被罷免相位。雖然愛吃魚,這些人不一定再送給我魚,我又不能自己供給自己魚。如果不收別人給的魚,就不會被罷免宰相,儘管愛吃魚,我能夠長期自己供給自己魚。”公孫儀懂得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別人爲自己不如自己爲自己。

練習五(P907)

一 解釋下列名詞:

四六:文體名,也稱“四六文”,就是駢體文。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的句子,世稱駢四儷六。此文體形成于魏晉時期,南北朝時期成爲文章的正宗,唐代稱爲“時文”,晚唐至明稱“四六”或“四六文”,清代始稱駢體文。其語言特點是:駢偶、“四六”、平仄、用典和藻飾。

工對:駢體文和近體詩中的一種對仗,因其對得工整,故稱“工對”。它要求在對仗中用相同“事類”的詞語相對,卽天文對天文,地理對地理,動物對動物,植物對植物等。

律賦:唐宋時科舉取士所採用的駢賦,要求平仄對仗,並限定韻字,因此又叫做律賦。律賦大都內容貧乏,文字呆板,毫無生氣,在文學上沒有多少價值。

互文:古代修辭方式的一種,也叫“互文見義”,或簡稱“互見”。其特點是上下文義互相呼應、互相補充。

二 簡述賦體的演變和各種賦體的特點。

賦體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產生了四種主要形式:騷賦、古賦、駢賦和文賦。騷賦產生于漢初,由楚辭演變而成,其寫作模擬《楚辭》,如賈誼的《弔屈原賦》。這種賦體在形式上同楚辭相似,也以“兮”字入句;其內容則重在“寫志”而不重在“體物”。古賦是指騷賦以外的漢賦,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這種賦體往往可分爲三部分。開始有段近似序的散文。中間常用問答的形式,篇幅也較大,極力鋪陳誇張;韻文中夾雜散文,用散文敍述,用韻文描寫。結尾再用一段散文,發些議論,以寄託諷喻之意,類似楚辭的“亂”或“訊”。古賦在句式上一般不再用“兮”字,主要是四言和六言,雜以三言和五言。古賦在六朝時期發展成爲駢賦,如江淹的《別賦》。這種賦體一般都是四六句,且講究對偶和平仄,堆砌典故。實際上,駢賦等於有韻的駢體文,既具有駢體文的一般特點,又體現出賦鋪陳誇張的特色。另外,駢賦到唐宋時期,科舉中要求平仄對仗,並限定韻字,因而又稱“律賦”。

文賦是受古文運動的影響而產生的。唐宋古文家在賦的創作上,極力摒棄駢儷之習,通篇貫串散文的氣勢,重視清新流暢,在藝術形式上給賦體注入了新的活力,並創作了一些具有較高文學價值的文賦,如蘇軾的《赤壁賦》等。

三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並辨析帶△的同義詞: 1.君匪從流,臣進逆耳,深思遠慮,遂放湘南。(蕭統《文選序》)

譯文:楚君不從善如流,臣下(此處指屈原)進諫逆耳忠言,因深思遠慮,於是被流放到湘江之南。“思”和“慮”都有“思考”的意思。“思”指根據確定的意願去思考,“慮”指對問題反復周密地思考,力求得到最佳選擇。

2.余監撫餘閒,居多暇日,歷觀文囿,泛覽辭林。(蕭統《文選序》)

譯文:我在監國和撫軍的空閒中,度過了許多閒暇的日子,廣泛閱讀了各類文章。

“觀”和“覽”都有“看”、“閱讀”的意思。“觀”指有目的有意識地看,“覽”指廣泛地看。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譯文:晚霞與孤獨的野鴨相伴同飛,秋水和高遠的天空渾然一色。

“與”和“共”都是介詞,表示對象,這裏用法相同,可譯作“和、跟、同”等。“與”另有動詞“給與”和連詞“和”等用法,“共”另有副詞“共同”、“總共”等用法。4.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屈原《離騷》)

譯文:君王何不趁着年輕力壯而放棄那些邪惡的行爲呢,爲什麼不改變這種做事情的態度?駕馭着千里馬往前奔馳吧,隨我來,我爲你在前面帶路。

“馳”和“騁”都有馬快跑義,但“馳”是指使勁趕馬使馬快跑,需要人驅趕。“騁”是指縱馬奔馳,卽馬隨意狂奔,不需要人驅趕。這裏二者連用,意思是放馬奔跑。

5.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屈原《離騷》)

譯文:當初君王已經與我有相約之言,後來心意改變又有了別的想法。我並不爲離開朝廷而難過,只是爲君王的屢次改變主意而感到傷心。

“離”和“別”都是動詞,都有“分開”的意思。但其程度上有細微差別,前者淺,後者深。《楚辭·離騷》王逸注:“近曰離,遠曰別。”

6.今夫貴人之子,必宮居而閨處,內有保母,外有傅父。(枚乘《七發》)

譯文:如今那些達官貴人家的子弟,一定是在深宮閨門之內居住和生活,內有照料日常生活的保姆,外有負責教育的師傅。

“居”和“處”都有“居住”的意思。“居”指長久定居,“處”指停留,短時間的居住。四 分析下面兩組句子中的對仗:

1.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與“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雙雙相對,在句法結構上是主謂結構兩兩相對,卽“北海雖賒”對“東隅已逝”,“扶搖可接”對“桑榆非晚”。詞性上也基本上是相對的,卽實對實(“北海”對“東隅”,“扶搖”對“桑榆”),虛對虛(“雖”對“已”,“可”對“非”),動對動(“賒”對“逝”,“接”對“晚”),靜對靜(“北海”對“東隅”,“扶搖”對“桑榆”)。2.巡曾楹而空揜,撫錦幕而虛涼。(江淹《別賦》)

上下聯的句法結構都是“而”字連接兩個動詞性結構。“巡曾楹”和“撫錦幕”是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空揜”對“虛涼”是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詞性上是實詞相對:動詞對動詞(“巡”對“撫”)、名詞對名詞(“曾楹”對“錦幕”)、形容詞對形容詞(“空”對“虛”);虛詞相對:連詞對連詞(“而”對“而”)。

五 利用工具書查出下列典故的出處: 1.徐孺下陳蕃之榻。(王勃《滕王閣序》)徐孺榻:《後漢書·徐稚傳》:“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貧,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儉義讓,所居服其德。„„(陳)蕃在郡不接賓客,唯稚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後以徐孺榻表示對賢士的禮待。這裏用來指洪州出人才。2.三徑就荒,松菊猶存。(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東漢趙岐《三輔決錄·逃名》:“蔣詡,字元卿,舍中三徑,唯羊仲、求仲從之遊,皆挫廉逃名不出。”後因以三徑代指隱士的家園,也指家園。六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修辭方式:

1.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諸葛亮《出師表》)

並提:“侍中”指郭攸之、費禕,“侍郎”指董允,並提爲“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代稱:“良實”本都是形容詞,這裏指代賢良誠實的人,是以事物特徵代本體。2.將軍身被堅執銳。(《史記·陳涉起義》)

代稱:“堅”代“堅固的鎧甲”,“銳”代“銳利的武器”,是以性質代本體。3.鰥寡不聞犬豕之食,煢獨不見牛馬之衣。(《洛陽伽藍記·王子坊》)對偶:卽“鰥寡不聞犬豕之食”對“煢獨不見牛馬之衣”。

互文:“鰥寡”與“煢獨”、“不聞犬豕之食”與“不見牛馬之衣”文義互相補充。

引用:改引董仲舒語:“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語見《漢書·食貨志上》。比喻:“犬豕之食”比喻食物粗劣,“牛馬之衣”比喻衣著粗劣破舊。4.今少卿抱不測之罪,涉旬月,迫季冬,僕又薄從上雍,恐卒然不可爲諱。(司馬遷《報任安書》)委婉:“不測之罪”,這裏指死罪;“不可爲諱”,這裏指任安被處死刑。

省略:“僕又薄從上雍”句省略述語“之(到„„去)”,卽“僕又薄從上之雍”。5.故有志深軒冕,而泛詠皋壤。(《文心雕龍·情采》)代稱:“軒冕”代稱官爵,“皋壤”代稱隱者居住之地。引用:“皋壤”見《莊子·知北遊》:“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 6.未嘗不心遊目想,移晷忘倦。(蕭統《文選序》)倒置:“心遊目想”是“目遊心想”的倒置。

代稱:以“目遊心想”指代讀書,以“移晷”指代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7.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滕王閣序》)對偶:“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對“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代稱:“白首” 代年老。

比喻:用“青雲”比喻志向的高遠。引用:二句改引《後漢書·馬援傳》:“(馬援)嘗謂賓客曰:丈夫爲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8.皓齒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醲,命曰腐腸之藥。(枚乘《七發》)對偶:“皓齒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對“甘脆肥醲,命曰腐腸之藥”。

代稱:“皓齒蛾眉”是“美女”的代稱,“甘脆肥醲”是“豐盛甘美的酒食”的代稱。比喻:將“皓齒蛾眉”的美女比作斧子,將“甘脆肥醲”的酒食比作毒藥。9.勢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爲芻。(趙壹《刺世疾邪賦》)

比喻:“咳唾自成珠”喻言語珍貴,“金玉”喻品德高尚,“蘭蕙化爲芻”喻賢人不被重用。引用:“披褐懷金玉”一句,語出《老子》七十章:“是以聖人披褐懷玉。” 代稱:“被褐”指穿粗布衣的寒士,是“貧賤之人”的代稱。[按:教材引文誤“咳唾”爲“咳吐”,今正。見P908。] 10.珠與玉兮豔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江淹《別賦》)對偶:“珠與玉兮豔暮秋”對“羅與綺兮嬌上春”。

代稱:“珠”、“玉”、“羅”、“綺”都是“歌女”的代稱。

互文:這兩句互文見義,卽“珠與玉”、“羅與綺”都“豔暮秋”、“嬌上春”。七 把下面一段文字譯成現代漢語:

今如太子之病者,獨宜世之君子,博見彊識,承間語事,變度易意,常無離側,以爲羽翼。淹沉之樂,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枚乘《七發》)譯文:

如今像太子這樣的病,只應讓世上的君子,見識廣博而記憶力彊的人,乘着機會向你談論一些有益於你健康的事情,改變你的思慮心意,並且時常不離左右,來作爲你的輔佐者。那麼淹溺沉迷的逸樂,縱情放恣的想法,放縱過度的心思,還會從哪里來呢!

八 下面是駱賓王《爲徐敬業討武曌檄》中的一段,試譯成現代漢語,並指出其中的典故,分析其“四六”格式: 四六格式:

公等或居漢地,或協周親(四四),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于宣室(六六),言猶在耳,忠豈忘心(四四)?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六六)?倘能轉禍爲福,送往事居(四四),共立勤王之勳,無廢大君之命(六六),凡諸爵賞,同指山河(四四)。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四四),坐昧先幾之兆,20 必貽後至之誅(六六)。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譯文:

諸位有的在封疆做官,有的是皇室至親,有的心中接受過朝廷的言語重託,有的在宮中接受過先王臨終的遺命,所受之言還在耳畔,怎能忘掉忠心?先帝陵墓上的新土還沒有乾,嗣位的新君又在何處?如果能夠化災禍爲好事,忠於先帝,服事新君,共同立下救助皇帝的功勳,不辜負先君的遺命,那麼有功的一定受爵受賞,可指山河爲誓。如果有人留戀末路的城池,徘徊在十字路口,坐觀成敗而看不清形勢,一定會遭到以遲後爲罪名的誅伐。請看今天的世界,到底是誰家的天下!

宣室:漢末未央宮中有宣室殿,是皇帝齋戒的地方。漢文帝曾于宣室召見賈誼,問鬼神事。這裏是用典,指皇帝的宮殿。

一抔之土:指皇帝的陵墓。語本《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長陵是漢高祖的陵墓。這裏用典,是指唐高宗的陵墓。六尺之孤:《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這裏指繼位的新君唐中宗李顯,當時已被武則天廢爲廬陵王。

後至之誅:傳說夏禹北伐共工氏,在會稽山大會諸侯,防風氏因爲遲到,被處以死刑。這裏是用典,號召人們積極回應,警告那些懷有坐觀成敗想法的人。九 把下面一篇短文加上標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離騷序 王逸

標點:

《離騷經》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與楚同姓,仕於懷王,爲三閭大夫。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譜屬,率其賢良,以厲國士。入則與王圖議政事,決定嫌疑;出則監察群下,應對諸侯。謀行職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譖毀之,王乃疏屈原。屈原執履忠貞而被讒邪,憂心煩亂,不知所訴,乃作《離騷經》。離,別也。騷,愁也。經,徑也。言己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依道徑,以風諫君也。故上述唐虞三後之制,下序桀紂羿澆之敗,冀君覺悟,反於正道而還己也。是時,秦昭王使張儀譎詐懷王,令絕齊交;又使誘楚,請與俱會武關,遂脅與俱歸,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其子襄王復用讒言,遷屈原於江南。屈原放在草野,復作《九章》,援天引聖,以自證明,終不見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濁世,遂赴汨淵,自沈而死。《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託君子,飄風雲霓以爲小人。其詞溫而雅,其義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譯文:

《離騷經》是屈原所作。屈原與楚國王族同姓,在楚懷王時做官,當的是三閭大夫。三閭的職責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務,卽昭、屈、景三姓。屈原整理了王族的家譜,明確了賢良之士的標準規範,來激勵國中賢士。屈原在朝廷內與懷王謀劃討論國家大事,處理疑難事務;在朝廷外監察群臣的言行,應對各諸侯國的來訪。他的建議都能被採納,他也盡職盡責地做事,因而懷王非常器重他。同他一起擔任大夫的上官靳尚嫉妒他的才能,與別人一起進讒言詆毀他,懷王於是疏遠了屈原。屈原忠心耿耿卻遭到小人讒言陷害,心情憂愁煩亂,不知該向誰傾訴,於是寫出了《離騷經》。離,是別的意思。騷,是愁的意思。經,是途徑。這三個字的意思是,已被流放而離開朝廷,雖心中憂慮,卻仍沿着正道前行,用國風的方式勸諫國君。所以文中向上追述了唐虞三個帝王時期的盛世之治,往下陳述了桀紂羿澆的滅亡,希望國君能夠覺悟過來,返回到正道上,並讓自己回到朝廷。這時候,秦昭王派張儀欺詐懷王,讓懷王斷絕與齊國的交往;又讓張儀誘騙懷王,請他與秦王一起在武關會盟,趁勢就脅迫懷王與秦王一起到了秦國,扣留了懷王,不讓他回去。懷王最終客死在秦國。懷王的兒子頃襄王又聽信讒言,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屈原被流放在荒遠地區,又作了《九章》,援引聖王來證明自己的冤屈,卻最終不能被明察。他又不能容忍以自己的清白之身長久地生活在污濁的世上,於是投汨羅江自沉而死。《離騷》的行文,依照《詩》 21 來起興,援引不同的物類作比喻,所以用好鳥香草來比喻忠貞之士,用惡禽臭物比喻讒佞之人,用靈修美人來比擬君王,用宓妃佚女來比喻賢臣,用虯龍鸞鳳來托喻君子,用飄風雲霓比喻小人。文章的詞語溫厚而典雅,文章的意旨純潔而明朗。大凡所有的君子,沒有不仰慕他的清高、讚賞他的文才、哀傷他的懷才不遇而同情他的志向的。

練習六(P1124)

一 “叶音說”爲什麼是錯誤的?

“叶音說”是在沒有確鑿根據的情況下,彊改字音以求押韻和諧,並非探明了韻字的本音。其根本錯誤,就在於對古韻採取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而非歷史的觀點,不懂得語音是發展變化的。其後果,則是一個字可叶出許多的音,造成漢字讀音的極大混亂。所以說“叶音說”是錯誤的。二 熟記先秦古韻三十部和“平水韻”的平聲韻與入聲韻韻目。1.先秦古韻三十部是:

陰聲韻 入聲韻 陽聲韻

第一類

之部

職部

蒸部 第二類

幽部 覺部

冬部 第三類

宵部

藥部

第四類

侯部

屋部

東部 第五類

魚部

鐸部

陽部 第六類

支部

錫部

耕部 第七類

歌部

月部

元部 第八類

脂部

質部

真部 第九類

微部

物部

文部 第十類

緝部

侵部 第十一類

葉部 談部

2.“平水韻”的平聲韻與入聲韻的韻目是: 上平聲

入聲

下平聲

入聲 一東

一屋

一先

九屑 二冬

二沃

二蕭 三江

三覺

三肴 四支

四豪 五微

五歌 六魚

六麻

七虞

七陽

十藥 八齊

八庚

十一陌 九佳

九青

十二錫 十灰

十蒸 十一真

四質

十一尤

十二文

五物

十二侵

十四緝 十三元

六月

十三覃

十五合 十四寒

七曷

十四鹽

十六葉 十五刪

八黠

十五鹹

十七洽

三 寫出五言律詩“仄起仄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四種格式的平仄。1.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3.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4.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四 解釋下列名詞:

孤平拗救:五言詩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一字,七言詩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的第三字,必須是平聲字,否則就是“犯孤平”,卽全句除韻腳之外只有一個平聲字(是“拗”的一種形式)。但“孤平”可以救,卽把本句的第三字(五言)、第五字(七言)由仄變平。這就是“孤平拗救”。

破讀:是指在閱讀古書時,用改變字(詞)的讀音以區別意義或詞性的一種方法。破讀音主要是聲調的變化,而且大多數是把原來的平聲(或上聲、入聲)字變讀爲去聲;破讀的意義和本音的意義之間則有着歷史的聯繫。例如“王”字,在“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讀平聲,是名詞,帝王的意思;而在“大楚興,陳勝王”(《史記·陳涉世家》)中破讀爲去聲,是動詞,稱王的意思。後者的意義和讀音是由前者演化而來的。

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聲母的代表字。“三十六字母”是我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古時的三十六個聲母,包括:幫滂並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來,知徹澄娘,精清從心邪,照穿牀審禪日,見溪群疑,曉匣影喻。相傳這三十六字母是宋人在唐末和尚守溫創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礎上增訂而成,大體反映了唐宋之間的漢語聲母系統。

出韻:近體詩用韻,要求必須用“平水韻”中同一韻部的字,否則就叫“出韻”。雙調:詞的一種,指包含兩段的詞。這兩段叫前後闕或上下闕、上下片等。借對:近體詩特有的一種對仗,指利用一字多義或兩字同音的特點來構成對仗。詞牌:是各種詞調的名稱,如“浣溪沙”、“水調歌頭”等。

近體詩:詩體名,同“古體詩”相對而言,包括律詩、絕句和長律。是唐初形成的一種以講究平仄和對仗爲主要特點的詩,也叫“格律詩”。有五言詩和七言詩兩種。律詩和絕句的句數是固定的,每兩句構成一聯,律詩四聯八句,絕句二聯四句。長律超過四聯,數量不限。

一字豆:詞當中特有的用在句首起領起作用的單字,叫做“一字豆”,又作“一字逗”。一字豆在語氣上有短暫停頓,通常是動詞或虛詞,大多是去聲字,不出現在一首詞首句和末句。常見於《沁園春》、《望海潮》、《六州歌頭》、《揚州慢》、《壽樓春》、《憶舊遊》等雙調詞中。

重唇音:音韻學術語,按發音部位而劃分的聲母的一類,卽今“雙唇音”,發音時氣流在雙唇間受阻而成音。三十六字母中的重唇音是“幫滂並明”。

絕句:近體詩的一種,全詩共四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兩種,分別簡稱“五絕”、“七絕”。排律:又叫長律,近體詩的一種。句式、用韻、平仄等方面與律詩相同,但句數超過八句,爲偶數句。對仗要求嚴格,尾聯不用對仗,首聯可用可不用,中間各聯一律用對仗。以五言爲常見,七言較少見。多人聯句的詩常用排律。

五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和破音字。假借字請說明此字的本義,破音字請說明其本音,並說明與本音、破讀音相應的意義以及這兩個意義之間的關係。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逑,通“仇”,匹,相匹、相對的意思,這裏指配偶。2.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詩經·衛風·氓》)

泮,通“畔”,邊界的意思。3.穹窒熏鼠,塞向墐戶。(《詩經·豳風·七月》)

塞,本音sâ,用作動詞,堵塞、塞住的意思,此句卽用“塞”的本義。破讀作sài,名詞,意思是邊界上的險要地方。因邊界上的險要處有人把守(卽堵塞住),故“塞”由本音本義引申出破讀音的邊塞義。4.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詩經·豳風·七月》)

壺,通“瓠”。毛傳:“壺,瓠也。”瓠是一種瓜類蔬菜,莖蔓生,花白色,果實長圓形,表皮淡綠色,果肉白色,可供食用,今稱瓠子。一說爲葫蘆。5.采荼薪樗,食我農夫。(《詩經·豳風·七月》)

食,破讀爲sì,動詞,義爲“給„„東西吃”。其本音讀作shí,動詞兼名詞,意思是吃,也指吃的東西。動詞“食”用爲使動,便由本音的意義引申出破讀音的“給„„吃”義。6.彼爾維何,維常之華。(《詩經·小雅·采薇》)常,通“棠”,棠梨樹。7.擇有三事,亶侯多藏。(《詩經·小雅·十月之交》)

藏,破讀爲zàng,用作名詞,義爲儲存的珍貴的東西。其本音讀作cáng,動詞,義爲把東西儲存起來。由本音的動詞義“儲存”引申出破讀音的“儲存的東西”義。8.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曹植《贈白馬王彪》)

分,破讀爲fân,用作名詞,義爲情分。其本音讀fēn,動詞,義爲分開,分配。破讀音的“情分”義是由本音的意義引申而來的。

六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雙聲聯綿詞和疊韻聯綿詞,並分別注明其上古的聲母和韻部。1.蒹葭蒼蒼,白露爲霜。(《詩經·秦風·蒹葭》)蒹葭,雙聲聯綿詞,見母。

蒼蒼,雙聲疊韻聯綿詞,清母陽部。2.黽勉從事,不敢告勞。(《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黽勉,雙聲聯綿詞,明母。3.誕實匍匐,克岐克嶷。(《詩經·大雅·生民》)匍匐,雙聲聯綿詞,定母。4.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詩經·豳風·七月》)觱發,雙聲聯綿詞,幫母。栗烈,雙聲聯綿詞,來母。

5.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屈原《離騷》)郁邑,雙聲聯綿詞,影母。侘傺,雙聲聯綿詞,透母。

6.發郢都而去閭兮,怊荒忽其焉極。(屈原《哀郢》)荒忽,雙聲聯綿詞,曉母。7.回穴沖陵,蕭條眾芳。(宋玉《風賦》)蕭條,疊韻聯綿詞,幽部。

8.故其風中人,狀直憯淒惏慄,清涼增欷。(宋玉《風賦》)憯淒,雙聲聯綿詞,清母。惏慄,雙聲聯綿詞,來母。

9.觀其兩傍,則滂渤怫鬱,闇漠感突。(枚乘《七發》)怫鬱,疊韻聯綿詞,物部。

10.瀄汩潺湲,披揚流灑。(枚乘《七發》)潺湲,疊韻聯綿詞,元部。

流灑,雙聲聯綿詞,來母。

七 利用工具書判斷下列句子中帶△的詞哪些是同源詞,哪些不是,並說明理由。(A)組

1.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詩經·衛風·氓》)2.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詩經·衛風·伐檀》)3.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爲兮水裔?(屈原《九歌·湘夫人》)4.徼墨廣博,觀望之有圻。(枚乘《七發》)5.若華夕曜,巖澤氣通。(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岸,《廣韻》:“岸,水涯高者。”《爾雅·釋丘》:“重厓,岸。”《小爾雅?廣詁》:“岸,高也。”《詩經·大雅·皇矣》:“誕先登於岸。” 幹,《易·漸卦》:“鴻漸於干。”釋文引鄭注:“干,水傍,故停水處。”又引陸注:“水畔稱干。”又引翟注:“干,涯也。”《史記·春申君傳》:“而不知干隊之敗。”《索隱》:“干,水邊也。” 圻,《說文解字》:“垠,地垠也,一曰岸也。圻,垠或從斤。”《廣雅·釋丘》:“垠,厓也。”《廣韻》:“圻,圻堮,又岸也。”《玉篇》:“圻,圻堮也。” 巖,《說文解字》:“巖,岸也。”《書·說命·序》:“得諸傳巖。”疏:“巖是山崖之名。”《廣雅·釋詁四》:“巖,高也。” 裔,《說文解字》:“裔,衣裾也。”徐鍇系傳:“裾,衣邊也。”後泛指邊緣。《淮南子·原道》:“故雖游於江潯海裔。”高誘注:“裔,邊也。”

從意義上來看,“岸、干、裔、圻、巖”都有“邊”義。從讀音方面看,這幾個字也有音近關係。據陳復華、何九盈《古韻通曉》,聲母方面,“岸、圻、巖”都是牙音疑母字,雙聲;“干”是牙音見母字,“裔”是喉音喻母字。見疑旁紐,喉牙音有鄰紐關係。從古韻方面看,“岸、干”元部疊韻,“巖”屬談部,“圻”屬文部,“裔”屬月部。元文旁轉,元談通轉,元月對轉。“岸、干、裔、圻、巖”音近義通,是一組同源詞。(B)組

1.同我婦子,饁彼南畝。(《詩經·豳風·七月》)2.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詩經·大雅·生民》)3.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屈原《離騷》)4.騷人之文,自兹而作。(蕭統《文選序》)5.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子,《廣韻》:“子,子息。”《詩經·大雅·生民》:“居然生子。” 字,《說文解字》:“字,乳也。”段注:“人及鳥生子曰乳。”《廣雅·釋詁》:“字,生也。”《山海經·中山經》:“若山有木,服之不字。”注:“字,生也。” 滋,《說文解字》:“滋,益也。”《左傳·襄公八年》:“事滋未成。”注:“滋,益也。”《文選·東京賦》:“鳥獸阜滋。”薛注:“滋,益也。” 兹,《說文解字》:“兹,草木多益。”《爾雅·釋詁》:“兹,此也。”《左傳·昭公元年》:“兹心不爽。”注:“兹,此也。”《論語·子罕》:“文不在兹乎!”皇侃疏:“兹,此也。” 耔,《廣韻》:“耔,擁苗本也。”義爲以土培苗根。《詩經·小雅·甫田》:“或耘或耔。” 從語音上看,這幾個字古音相近。據陳復華、何九盈《古韻通曉》,聲母方面,“子、滋、兹、耔”都是精母字,雙聲;“字”是從母字,精從旁紐。古韻方面,這五個字都屬之部,疊韻。從意義看,“子、字、滋、兹、耔”都有“滋生、繁衍”等意思,意義相通(據《說文解字》,“兹”是“滋”的古字)。所以,這五個詞是一組同源詞。

按:“兹”的代詞“此”義是假借,意義與“滋生”無關。材料中的“兹”用的是代詞義,與其他幾個詞沒有同源詞關係。

八 下面兩首詩哪一首是古體詩,哪一首是律詩?爲什麼?分析律詩的用韻、對仗、平仄(包括有無拗救和失黏失對之處)。

前出塞 杜甫

從軍十年餘,能無分寸功?衆人貴苟得,欲語羞雷同。中原有鬬爭,況在狄與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這是一首古體詩。因爲從平仄上看,第一聯失對,第一、二聯失粘,第三句出現三仄尾,第四句出現三平調;從對仗上看,中間兩聯都未形成對仗。這都是格律詩所不允許的,因而是一首古體詩。

人 定 白居易

人定月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燭影,紅袖下簾聲。坐久吟方罷,眠初夢未成。誰家教鸚鵡,故故語相驚。

這是一首格律詩,因爲其用韻、對仗和平仄都符合格律詩的基本要求。其用韻、對仗、平仄(包括有無拗救和失粘失對之處)如下:

用韻:首句入韻,用庚韻。第一、二、四、六、八句用韻,韻腳分別是“明、清、聲、成、驚”,這些字都是“平水韻”中的庚韻字。

對仗:首聯、頷聯和頸聯都對仗,只有尾聯不對仗。卽首聯“人定月朧明”對“香消枕簟清”,頷聯“翠屏遮燭影”對“紅袖下簾聲”,頸聯“坐久吟方罷”對“眠初夢未成”。平仄:

人定月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燭影,紅袖下簾聲。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坐久吟方罷,眠初夢未成。誰家教鸚鵡,故故語相驚。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詩符合格律詩的“對”和“粘”的規則,無失粘失對之處,其不合平仄的“人”、“翠”、“紅”等字,都處在可平可仄的位置上。有一處拗救,卽“誰家教鸚鵡”一句,其中第三字本該用平聲字,這裏用了仄聲字“教(jiào)”拗,然後將本該用仄聲的第四字用了平聲字“鸚”救。九 把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標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舊唐書·李白傳

標點:

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父爲任城尉,因家焉。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天寶初,客遊會稽,與道士吳筠隱於剡中。既而玄宗詔筠赴京師,筠薦之於朝,遣使召之(按:教材引文有誤,又漏引十餘字,今補正),與筠俱待詔翰林。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於酒肆。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卧於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卽令秉筆,頃之成十餘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乃浪跡江湖,終日沉飲。時侍御史崔宗之謫官金陵,與白詩酒唱和。嘗月夜乘舟,自采石達金陵。白衣宮錦袍,於舟中顧瞻笑傲,旁若無人。初,賀知章見白,賞之曰:“此天上謫仙人也。”䘵山之亂,玄宗幸蜀,在塗以永王璘爲江淮兵馬都督、揚州節度大使。白在宣州謁見,遂辟從事。永王謀亂,兵敗。白坐,長流夜郎。後遇赦,得還,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按:教材引文漏一“醉”字,今補)。有文集二十卷行於時。譯文:

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少年時就有超群之才,志向宏大,氣度豁達,逍遙而有超然出世的心境。他父親做任城尉,全家就在那裏安家。李白少年時與魯中的幾個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逸在徂徠山,縱情歡歌豪飲,當時號稱“竹溪六逸”。天寶初年,外出到會稽遊歷,與道士吳筠隱居在剡中。不久唐玄宗詔令吳筠去京城,吳筠把李白推薦給朝廷,朝廷派使者召見李白,並讓他與吳筠一 26 起待詔翰林。此時李白已經嗜好喝酒,天天與幾個酒徒喝醉在酒店裏。玄宗譜出曲子,要編制樂府新詞,急忙召見李白,李白卻已在酒店醉倒了。召入宮中,用涼水噴灑他的臉,醒來後,立卽叫他提筆作詞,很快就寫出了十多首,皇帝很讚賞他。李白曾經沉醉在宮殿上,伸腳叫高力士脫靴,因此被貶斥而離開了朝廷。於是他浪跡江湖,整天喝酒。當時侍御史崔宗之被貶官到金陵,常與李白一起飲酒並做詩唱和。他們曾經在月明之夜駕着小船,從采石到金陵。李白穿着宮錦袍,在船上極目遠望,縱情笑傲,旁若無人。當初,賀知章見到李白,讚賞他說:“這是天上貶下來的仙人啊。”安䘵山起兵叛亂,玄宗逃到蜀地,在途中任用永王李璘作江淮兵馬都督、揚州節度大使。李白在宣州請見,於是徵召他爲李璘的從事。永王圖謀造反,起兵失敗,李白因此獲罪而被長期流放在夜郎。後來遇到大赦,才得以回來,最終因爲飲酒過度,醉死在宣城。著有文集二十卷,流傳於世。

第四篇:郭锡良版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教学目的】

本章是此课程的开端,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是一个怎样的学科,即这一学科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培养的是什么能力,以及学习这一学科的作用与意义等。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并激发他们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基本概念】

古代汉语

文言

文言文

古白话

古白话文 【基本理论】

古代汉语学科为什么以文言文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为什么要开设“古代汉语课”?

如何理解古代的死记硬背教学法?

【重点难点】

“文言”与“古白话”的内涵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所用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古代汉语”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1、“古代汉语”的内涵

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文

言-----------文

古代汉语 〔

——→古白话-----------古白话文

文 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

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面语。古白话文: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章作品。

2、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

文言语言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必须从文言语言入手。

前人长期研究文言语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今天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言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研究它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发展。

二、为什么要开设“古代汉语”课?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与古代中国相关的学科研究创造条件;其二是熟悉古代的语言材料和各种语言规律,为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定基础。

1、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学习古代汉语。讨论: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提高理解与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必须学习古代汉语。

3、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必须学习古代汉语。

4、掌握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能力,必须学习古代汉语。第2学时

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1、传统的方法——死记硬背

古人学习文言语言的方式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他们要经历十年寒窗之苦,硬背下大量的文言文,方能熟悉文言语言,运用文言语言写作。讨论:如何评价古人“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对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我们不能一言否定之,要对其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死记硬背的劣根性:

易疲劳。

效率低。

易遗忘。

死记硬背的合理性:

符合儿童的智力特点:记忆力强,理解力弱。

符合儿童学习的规律:先记忆,再理解。

2、现代的方法——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现代人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所谓的感性认识就是要阅读文言作品,感受文言语言;所谓的理性认识就是学习古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等各种知识与理论,用这些知识与理论来深化对古代语言的理解。

要有死记硬背的精神。

要有联系的观点。第一章

怎样查字典辞书

【教学目的】

本章是古代汉语的入门内容,主要介绍工具书的检索方法和几部学习古代汉语常用的工具书。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这几部工具书的性质与作用,并学会使用这些工具书,为以后的古代汉语学习掌握学习的手段。【基本概念】

反切法

直音法

叶音法

【基本理论】

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那几种?

反切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

直音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应当如何评价这种注音方法?

叶音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应当如何评价这种注音方法? 【重点难点】

反切法注音

叶音问题

《康熙字典》

《辞源》

《助字辨略》

《经传释词》 《词诠》 【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践结合 【所用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

1、音序法:按读音顺序排列汉字

现代——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

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古代——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

按一百零六韵排列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

缺点:不知或读不准读音则不能检字

2、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

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

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

四角号码法

优点:检字的速度快

缺点:难于掌握

实践:让学生察看工具书中的汉字排列法。

可利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

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

不足:没有同音字的字无法注音。

如果同音字比被注音字还难认读,则无注音的作用。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

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毛——莫 袍 切

m áo 3、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

错误:主观上强改字音,毫无根据。

实践:让学生查看《康熙字典》中的这几种注音方法。

利用教材中从《康熙字典》中所引的文字。第2学时

三、几种常用的工具书 1、查检字音字义

《康熙字典》

古代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奉康熙皇帝令编写,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收录汉字四万七千多个。

体例:

用二百一十四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

将各部首分别归入以十二地支命名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

不足:错误较多。

王引之《字典考证》

《汉语大字典》

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成,收录汉字56000个左右。

字形:反映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形体。

字音:用汉语拼音注音,并收录中古的反切,还标明上古的韵部等。

字义:释义详尽,并收有语言例证。

2、查词语典故

《辞源》、《辞海》

体例:

部首法排列汉字,分为二百一十四个部首。

先解释单字的含义,再收释以该字起首的复音词语或词组等。

复音词语或词组按字数由少到多排列,同字数的按第二、三的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

修订:

1958年修订

《辞海》综合性的工具书。

《辞源》研读古籍的专用工具书。

3、查虚词和特殊词语

《助字辨略》

清刘淇著,1711年出版。

体例: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内容: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小说等。

缺点:对虚词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内部体例欠严密。

《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1819年出版。

体例:按古声母排列,共分为试卷。

内容:以经传的虚词为主,以子书与其他书的材料为辅,东汉以后的一概不录。

缺点:收字太少。

《词诠》

杨树达著,1928年出版。

体例: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解释虚词是先标明词类,然后释义,在列举例句。

缺点:分类过于琐细。

《诗词曲语辞汇释》

张相著,1953年出版。

内容:主要是研究唐、宋、元、明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词语。

体例:每条先诗后词再曲。

实践:提供这几种主要的工具书,让学生熟悉它们的内容与体例。第二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教学目的】

本章讲解汉字的知识与理论,学习本节,要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汉字的形体构造理论,即传统的“六书”,要让学生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情况。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依据字形解说汉字意义的能力,为研究汉字与阅读古籍创造条件。【基本概念】

六书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亦声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古文字

今文字

古今字

异体字

繁体字

简化字 【基本理论】

“六书”分别是怎么创造汉字的?

篆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隶书在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人们是怎样给古今字分类的?

异体字在形体上的差异有哪几种情况?

简化字的简化方式有哪些?

【重点难点】

六书问题

隶变问题

异体字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与提问结合 【所用课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六书”理论

六书:古人总结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只有前四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关,后两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无关。

1、象形

许慎:“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创造汉字。

描画轮廓的:日、月、鸟、鱼

描画具有特征部分的:牛、羊

提问:让学生举出一些用象形的方法创造的字,然后帮助他们分析其正误。2、指事

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

纯符号的指事字:上、下

象形字上加符号的:亦、本、末

提问:让学生举出一些用指事的方法创造的字,然后帮助他们分析其正误。3、会意

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会意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其意义的造字法。

步、逐、鬥、莫、牧

提问:让学生举出一些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的字,然后帮助他们分析其正误。4、形声

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造字,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杞、问、物、江、裏

提问:让学生举出一些用形声的方法创造的字,然后帮助他们分析其正误。第2学时 5、转注

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说文》:“考,老也。”又:“老,考也。” 6、假借

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我、而、其

提问:让学生举出一些假借字,然后帮助他们分析其正误。

二、形声字的结构与汉字的部首 1、形声字的结构

形声字的六种形体结构:左形右声——江棋诂超(基本结构)

左声右形——攻期胡邵

上形下声——空箕罟苕

上声下形——汞基辜照

内形外声——辩哀问闽

内声外形——阁國固裏

特殊结构:勝、徒、寳

提问:让学生举出一些形声字,并分析它的结构,然后帮助他们分析其正误。2、汉字的部首

部首就是意符,意符是对声符而言的,部首是就它统领的字而言的。

许慎最早提出部首的概念,他的《说文解字》用了540个偏旁作部首。第3学时

三、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今草、狂草)——行书(行楷、行草)

甲骨文:上古时期的古人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金 文:古人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篆 书: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创造的笔画圆转的汉字形体。秦统一之前的篆书称为大篆,秦统一之后经过李斯等人改革而推行的篆书称为小篆。

提问:让学生说一说篆书的字形特点,然后总结。

篆书的特点:笔画圆转,字形内聚包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象形的意味,但符号性是大大地增强了。

隶 书:两汉时期通行的标准的汉字形体即为隶书。其特点是笔画方折,字形成“八”字分散,毛笔的运笔痕迹比较明显,而前几乎完全丧失了原始汉字的图画性。

提问:让学生说说隶书的字形与篆书有什么不同,然后总结,并进一步阐述隶变的意义。

隶变的意义: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为“隶变”,也叫“隶定”、“隶古定”等。隶变之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隶变之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隶变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它把小篆圆转的曲线变成了方折的笔画,使汉字的形体变得平直方正,并大量改造与简化汉字的形体,从此,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了,第4学时

四、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1、古今字

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

莫——暮

其——箕

要——腰

昏——婚

提问:古今字的古字与今字在意义上有怎样的联系?然后总结出下面古今字的分类。

古今字的分类:

同源分化的古今字——古字与今字有意义上的联系:要——腰

古今字[

同音假借的古今字——古字与今字无意义上的联系:其——箕 2、异体字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完全同音同义,就叫做“异体字”。异体字是因为不同的时间与地域造字而形成的,异体字的存在也与人们写字时求新求异求美的心理有关。

异体字形体上的分歧:

会意字与形声字的分别——凴凭、嶽岳、淚泪、巖岩

意符不同的异体字——詠咏、睹覩、嘆歎、駆敺、雁鴈

声符不同的异体字——线線、煙烟、時峕、蚓螾

意符声符都不同的异体字——剩賸

变换各种成分的位置——慙慚、和咊、鵝騀鵞、襍雜

有三种情況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其一、意义相近,后代读音相同,古音不同的字。如:置——寘

其二、自古就音同,但意义广狭不同的字。如:游——遊、酤——沽

其三、偶尔通用的字(用字时的通假字)。如:剥——扑、蚤——早

提问:异体字的存在有没有积极意义?引出对异体字整理内容的讲述。

1955年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3、繁简字

一个字的繁体与简体字合称为“繁简字”。汉字形体的繁简问题自古就存在,我们现在所说的繁简字,繁体字指的是解放之前通行的繁体字,简体字指的是解放之后公布的简体字。

一个字的繁体与简体也是异体字的关系。

1956年1月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

简化字的来源:

历代的简体字或俗体——乱、体、宝

解放区和解放后人民创造的简化字——队、阶、击、讲、币

古字或者笔画简单的异体字与通用字——云、礼、弃、无、个、气

同音代替——丑(醜)、里(裏)、斗(斗閗)、发(發髮)、谷(谷穀)、升(升昇陞)

草书楷化——书、为、伟、乐、东

提问:如果用简化字排印古籍,对理解古文含义影响最大的是哪种简化字?为什么?

《史记·孝景本纪》:“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

前后:1、前一个皇后。2、前前后后。第三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阐述古今词义的差异性,教学时要让学生掌握古今词义在范围上与情感色彩上的各种差异,并努力培养他们分析古今词义差异的能力,培养他们阅读古籍时从古代词义的角度理解词义的意识。【基本概念】

基本词汇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基本理论】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哪几种情况?

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有哪几种情况?

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各有什么特点?

古今词义在情感色彩上有哪些差异? 【重点难点】

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所用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的。如:马、牛、山、人、手

作用: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

能够保持语言的稳定性,词义基本未变的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词汇”。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的。如:

古: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古: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

绸[

该[

今:丝绸。

今:应当。

此类词是学习古汉语的重点词汇。3、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如:

城:城墙→→城市

国:国都的城墙→→首都→→国家

讨论:这三种词在阅读理解古籍时各有怎样的影响?

总结:第二、三种词常会成为理解古籍的障碍,第三种词最容易让人误解古籍。

二、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

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有三种情况:

1、词义扩大: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大就是“词义扩大”。

菜——古:蔬菜。今:与“饭”相对。

睡——古:瞌睡。今:泛指睡觉。

脸——古:目下颊上。今:面部。

皮——古:带毛的兽皮。今:物体表层。

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

2、词义缩小: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小就是“词义缩小”。

宫——古:房屋。今:指某些文化娱乐场所。

瓦——古:陶器。今:盖屋顶的建筑材料。

臭——古:气味。今:臭味。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3、词义转移:一个词的词义由原来的范围转移到新的范围中叫做“词义转移”。

暂——古:突然。今:时间短。

汤——古:热水。今:菜汤、米汤。

领——古:脖子。今:领子。

忙——古:心中烦乱。今:工作多。第2学时

讨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各有何特点?

总结:词义扩大的特点:今义大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

词义缩小的特点:今义小与古义,今义是古义的一部分。

词义转移的特点:新义产生之后,旧义就不存在了,新旧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表现在褒贬与轻重两个方面。1、褒贬不同

古义褒今义贬的:复辟——古:恢复君位。今:开历史的倒车。

爪牙——古:得力助手。今:坏人的帮凶。

古义贬今义褒的:锻炼——古:玩弄法律进行诬陷。今:经过实践使之提高或变好

古义中性今义贬的:谤——古:批评议论。今:诽谤。

古义中性今义褒的:客——古:外地人。今:宾客。2、轻重不同

古义轻今义重的:诛——古:责备。今:诛杀。

古义重今义轻的:感激——古:愤激。今:感谢。

饿——古:比“饥”重。今:与“饥”同。

病——古:比“疾”重。今:与“疾”同。

四、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应注意的问题 1、“古”与“今”的历史性

在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时,“古”与“今”是个历史概念。先秦为古,两汉则为今;两汉为古,则六朝是今。古与今不是一刀分开的。

币:(本义)丝织品→(先秦)礼物→(秦汉以后)货币 2、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

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不要误把古汉语的词按双音词来分析。

消息:古:消散与增长。贾谊《鸟赋》:“合散消息,安有常则。”

今:news

第四章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词的本义与引申义问题。词的本义与引申义问题,即是重要的语言问题,又与阅读古籍有着密切的联系。古籍中的许多字词,常常使用它们的本义,或使用其较早的引申意义。学习本章,要让学生掌握本义与引申义的内涵,掌握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与分析引申义的方法,以提高其语言的分析能力与阅读古籍的能力。【基本概念】

本义

引申义

直接引申

间接引申 【基本理论】

怎样探求词的本义?探求本义应注意什么问题?

词义是怎样引申的?考察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应注意什么问题?

词义引申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重点难点】

本义及其本义的探求 【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所用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本义及其本义的探求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是与词形相应的能有文献资料证明的词的最古意义。

益:本义是水溢出。字形从水从皿。《淮南子》:“澭水暴益。”

探求本义的步骤:

第一步:分析字形

1、利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形体。

2、结合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分析汉字的形体。

斤:斫木斧也。象形。

戒:警也。从廾、戈,持戈以戒不虞。

刃:刀尖也。象刀有刃之形。

适:之也。从辵,啻声。

第二步:考核文献

1、看看古代文献中是否有这样的解释。

2、看看古代文献中是否有这样的用法。

向:字形分析其本义是朝北的窗子。

文献:《说文》:“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

毕(畢):字形分析其本义是以网捕鸟兽。

文献:《说文》:“田网也。”《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实践:让学生试着来探求几个字词的本义。

走:给出古文字形体,让学生分析它的本义,并从一学习的文言文中找语言例证。

《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树:给出古文字形体,让学生分析它的本义,并从一学习的文言文中找语言例证。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探求本义要注意的问题:

1、当心字形的讹变。如:臣

2、注意字形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如:里 第2学时

二、引申义及其引申义的分析

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演化发展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应如何分析一个字词的引申意义:

应当从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上去分析,根据引申义与本义距离的远近,可以把引申分为直接引申与间接引申两类。

直接引申:是指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意义,是词义引申的第一步。

如:月(月亮)→月份

城(城墙)→城市

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义而再引申派生新的意义。

如:朝(早晨)→朝见(《左传》:“朝而不夕。”)→朝廷→朝代

(rân)担子→责任、任务→委任、任用→听凭

任(抱)[

(rnã)担当→担保→信任

实践:让学生试着来分析几个字词的引申义。

官:本义是官署→官职→官吏

极:本义是房屋的正梁→极点、最高→极限、尽头

词义引申的基本方式:由具体到抽象,由个鳖到一般。

考察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时要注意的问题:

1、字音的变化。如:朝zhāo→cháo,骑qí→jì

2、字形的变化。如:何→荷,解→懈,树→竖 第八章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古代汉语的被动句问题,主要介绍古代汉语中的几种被动表示法。学习此章,要了解各种被动表示法都是怎样构成的,那些构成被动句式的词语都起怎样的作用,要了解汉语被动句的古今演化情况。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理解、翻译古汉语被动句的能力。【基本概念】

被动句式

【基本理论】

何为“被动”?何为“被动句式”?汉语古今的被动句有什么异通?

古汉语的被动句式有哪几种?都是怎样构成的?

“于”字被动句式中的“于”语法作用是怎样的?

“为”字被动句式有什么特点?

“见”字被动句式有什么特点?

“被”字被动句式是怎样发展来的? 【重点难点】

各种被动句式的构成“于”、“为”、“见”、“被”在被动句式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所用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被动与被动句式

被动:所谓被动,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受事者、承受者,而不是发出者、施事者。如

蔓草犹不可除。(《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韩非子·五蠹》)

这种只有从意义上能理解出其中的被动含义,而句中没有任何特殊词语能体现其被动含义的被动句,被称为“意念被动句”,也叫做“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古今汉语是相同的,现代汉语中也有。如:

大楼建好了。

鸡杀了。

被动句式: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叫“被动句式”。

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被动句式是“被”字被动句式,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除“被”字句外,还有其他的被动句式,如“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等。如:

敌人被我们消灭了。

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郤克伤于矢。(《左传·鞍之战》)

二、古汉语常见被动句式

1、“于”字句

这是先秦时常用的被动句式。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后面加“于”,“于”字后跟主动者

“于”的作用:“于”是介词,本身并不能表示被动,它的作用是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由于它引入了主动者,全句的被动含义更加明显了。

点:①“于”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后。②不能没有主动者。

如:郤克伤于矢。(《左传·鞍之战》)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2、“为”字句

“为”字被动句式先秦时就常见,战国末期发展成为“为„„所”式,汉以后是它的繁荣期,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为”,有时在“为”后再加主动者,后又可在动词之前再加“所”。

“为”的作用:“为”本身可以表示被动,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点:①“为”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前。②可以没有主动者。

③可以加“所”字帮忙,构成“为„„所”式表示被动。

如: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父母亲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少北,则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现代用例:

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儒术》)练习:下面的语句是不是被动句?如是,请说明是怎样构成的?

闵王毁于五国。(《荀子·王制》)

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赵氏求救于齐。(《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马中锡《中山狼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第2学时

3、“见”字句

古代汉语中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句式是“见”字句。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直接加“见”。

“见”的作用:“见”是副词,本身表达“被”的意思,即直接表示被动。

点:①“见”出现在动词之前。②“见”不能引入主动者。

③可以靠“于”字句帮助,构成“见„„于”式,引入主动者。

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楚世家》)

4、“被”字句

“被”字被动句式在战国末期已经出现,汉代以后逐渐增多,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的最主要被动句式。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被”,后来在“被”之后可以出现主动者。

“被”的作用:“被”本身可以表示被动,后来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点:①“被”出现在动词之前。②能引入主动者。

“被”是由动词逐步演变、虚化来表示被动含义和引入主动者的。被动句中的“被”的源头是动词“被”,是“蒙受”、“遭受”的意思。如:

地少人众,数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传》)

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石矢。(《商君书·慎法》)

“被”先由动词虚化为副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含义,构成被动句式。如: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此时被动句式中的“被”还不能引入行为的主动者,主动者要出现,还必须借助“于”字句的帮助。如: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后来,这种“被”字进一步虚化为介词,可以引入主动者了。汉朝末期,就出现了由“被”引入主动者的用例。如:

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练习:下面的语句是不是被动句?如是,请说明是怎样构成的?

汝可疾去矣,且见禽。(《史记·商君书》)

才高见屈,遭时而然。(《论衡·自纪》)

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信于友。(韩愈《进学解》)

被以不慈之伪名。(《楚辞·哀郢》)

山鸡翟稚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李白《山鹧鸪》)

第九章 副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的是古代汉语副词。学习本章,要让学生了解副词的特殊性质,要掌握一些主要副词古今含义和用法的差异,能从古籍中正确辨认出这些副词,并准确理解其用法和意义,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古籍的能力。【基本概念】

表敬副词 【基本理论】

为什么说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

古汉语中的副词“少、稍、颇、但、徒、特、第(弟)、直、仅、曾、再、且”等古今的用法有何差异?

否定副词“不”和“弗”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否定副词“毋”和“勿”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否定副词“未”、“非”、“否”在用法上各有何特点?

“未”与“未尝”表达的含义有何不同?

何为“表敬副词”?表敬副词分为哪两类?

表敬副词“请”的古今用法有何差异? 【重点难点】

“少、稍、颇、但、第(弟)、直、仅、曾、再”古代的含义

“不”和“弗”用法的差异

“表敬副词”概念

“请”古今用法的差异 【教学方法】

讲授与提问结合 【所用课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副词的性质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和否定等作用的词。

副词是半实半虚的词:

实词的性质: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充当句子的次要成份。

虚词的性质:不能单独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事实,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份主语、谓语等。

二、程度副词

1、少

提问:“少”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词性?表达什么含义? 现代汉语中的“少”常作形容词,其含义与“多”相对;古汉语中“少”常作程度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稍”。如:

辅之以晋,可以少安。(《左传·僖公五年》)

少安:稍微安定些。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少解:稍微消解。

2、稍

提问:“稍”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词性?表达什么含义?

现代汉语中的“稍”是程度副词,含义是“稍微、略微”;古汉语中的“稍”却是时间副词,是“逐渐”的意思。如: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稍夺:逐渐地剥夺。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稍出:逐渐出来。

3、颇

提问:“颇”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词性?表达什么含义?

“颇”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深,是“很”的意思。而古汉语中的“颇”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程度高,是“很”的意思;一是表示程度浅,是“稍微”的意思。如: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颇有力:出了很大的力。

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史记·三代世表序》)

颇有:略微有。

三、范围副词

1、但

提问:“但”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词性?表达什么含义?

现代汉语中的“但”是转折连词,古代汉语中的“但”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用来限制范围,是“只”、“仅仅”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不但”、“但愿如此”等词语中还保留“但”的古代用法。如: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但见:只看见。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乐府诗集·木兰诗》)

但闻:只听到。

2、徒、特、第(弟)、直

这几个字在古代汉语中也常作限制范围的副词使用,是“只”、“仅”的意思。如: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

徒善:只善良。

徒法:仅仅有法律。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

非特:不仅仅。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

君第:您只管。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直不:只不是。

3、仅

提问:“仅”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词性?表达什么含义?

现代汉语中“仅”只是个限制范围的副词,“只”的意思;但是在古汉语中,它除了表达这一含义之外,还可以表示数量多,有“几乎”、“将近”的意思,“仅”的这一含义和用法,主要是出现在唐代的诗文中,而且要读“jìn”。如: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仅万人:将近一万人。

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仅十人围:将近有十围粗。第2学时

四、时间副词

1、曾

提问:“曾”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词性?表达什么含义?

现代汉语中的“曾”是时间副词,表示过去的时间,“曾经”的意思。古代汉语中的“曾”除了这一用法外,主要是用为表示情态的副词,用来加强否定语气,是“居然”、“竟然”的意思。如: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

曾不容:竟然容不下。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曾不能:竟然不能。

2、再

提问:“再”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词性?表达什么含义?

现代汉语中的“再”是副词,表示事情又一次发生。古代汉语中的“再”却是数量词,一般是两次的意思,到了唐代,又可以专指“第二次”。如:

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史记·孙膑》)

再胜:两次取得胜利。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杜甫《后游修觉寺》)

再渡:第二次渡过。

3、仍

提问:“仍”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词性?表达什么含义?

现代汉语中的“仍”是副词,表示事情继续发生,“仍然”的意思。古代汉语中的“仍”也是副词,但含义却是“频繁”、“多次”。如: 晋仍无道而鲜胄。(《国语·晋语》)

仍无道:多次做不义之事。

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史记·平准书》)

仍再出击胡:多次出征攻打匈奴。

五、情态副词

1、且

提问:“且”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词性?表达什么含义?

现代汉语中的“且”一般不单独使用,常常是以“而且”的面目出现,是连词。古代汉语中的“且”除了相当于“而且”的这种用法外,还经常作副词用。有时是情态副词,“姑且”、“尚且”的意思。有时是时间副词,表达“将要”的含义。如:

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且休:姑且算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且不避:尚且不回避。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且奚适:将要到哪里去。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且为所虏:将要被俘虏。

2、盖

“盖”是表示语气的情态副词,常放在句子开头,表示提示或推测性论断的语气,起引起下文的作用,一般不好进行对译。如: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孝文本纪》)

六、否定副词

1、不、弗

提问:“不”与“弗”在用法上有什么差异?

“不”、“弗”都是表示一般否定的副词。“不”的古今用法基本相同,既可以否定动词,又可以否定形容词;既可以否定及物动词,又可以否定不及物动词。而在秦汉之前,“弗”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一般来说,它只能否定及物动词,而且这个及物动词还不能带宾语。如: 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功成而弗居。(《老子》)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墨子·兼爱上》)

“弗”所否定的及物动词带宾语的例子,秦汉之前很少见。如: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汉代之后,“弗”的使用范围放宽,偶尔能见到它否定形容词的用例。如:

今吕氏王,大臣弗平。(《史记·吕太后本纪》)

2、毋(无)、勿

“毋(无)”、“勿”经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别”。“毋(无)”与“勿”用法的差异,与“不”与“弗”相当,“毋(无)”相当于“不”,“勿”相当于“弗”,如: 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莒人囚楚公子平。楚人曰:“勿杀,吾归而俘。”莒人杀之。(《左传·成公九年》)

3、未

“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没有”。如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未”与“未尝”不同:“未”表示还没有实现,包含将来实现的可能性,“未闻”即“没有听说”;“未尝”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也许现在已经实现,“未尝闻”即“没有听说过”。如: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史记·孙膑》)臣未尝闻也。(《战国策·魏策四》)

4、非(匪)

“非(匪)”否定的不只是它后面的动词,而是后面的整个谓语,并经常用于对判断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如: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5、否

“否”是表示应答的否定副词,与“然”相对,经常独自成句,可译作“不”、“不是的”。如: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

七、表敬副词

表敬副词:用表示对人尊敬的副词。可分为两类,一是尊人的,一是自谦的。一般不好对译,可灵活进行翻译。如:

尊人的:

提问:“请”作为表敬副词在古今汉语中表达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请”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请您怎么样”,在古汉语中,除了表达这种含义之外,“请”经常表达的含义是“请允许我怎么样”。如: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请:请允许我。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战国策·范雎说秦王》)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列传》)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自谦的: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

窃以为:私下里认为。

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后汉书·史弼传》)

忝荷重任:不称职地担当重任。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第十章 代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的是古代汉语代词。学习本章,要让学生了解各种古汉语代词的性质及作用,要掌握一些主要代词用法的特点,还要掌握一些代词间用法的差异,从而加深对古汉语代词的理解与认识,并提高阅读理解古籍的能力。【基本概念】

谦称 尊称 泛指 特指 无定代词 辅助性代词 【基本理论】

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哪些?“吾”的用法有何特点?

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哪些?“而、乃”的用法有何特点?

古汉语中是怎样表示第三人称的?“之、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时用法上有何差异?

古汉语中是怎样表示人称复数的?

古汉语中的近指代词与远指代词主要有哪些?

指示代词“之”、“其”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指示代词“夫”、“若”、“然”、“尔”、“焉”、“诸”用法上各有何特点?

古汉语指人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些?“孰”的用法特点是什么?

古汉语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些?“胡”、“曷”、“奚”的用法特点是什么?

古汉语指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些?

无定代词“或”、“莫”的用法有何异同?

辅助性代词“者”、“所”的用法有何异同?

凝固格式“所以”在古汉语中是怎样使用的? 【重点难点】

“吾”的用法特点 “之、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之”、“其” “或”、“莫” “者”、“所” 【教学方法】

研讨后总结 【所用课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

例句:

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辅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国语·句践灭吴》)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居,予语汝!(《庄子·达生》)

曰:“余病矣。”(《左传·鞌之战》)

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研讨:

以上例句中有哪些第一人称代词?各是怎样使用的?

总结:

古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吾、我、予(余)、朕”等,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吾”字在魏晋以前很少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作宾语用(否定句中可以);第二,“朕”字在秦以后成为封建帝王的专用第一人称代词。

2、第二人称

例句:

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齐桓公伐楚》)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国语·句践灭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起义》)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哉?(《史记·平原君列传》)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研讨:

以上例句中有哪些第一人称代词?各是怎样使用的?

总结:

古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若、而、乃”等,其中要注意的是:“而、乃”一般只作宾语用。

3、第三人称

例句:

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室从之。(《左传·晏婴论季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研讨:

以上例句中哪些字可以理解为第三人称代词?各是怎样使用的?

总结:

先秦时期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之、其”本是指示代词,借用为第三人称代词。要注意的是:“其”一般只作定语,“之”一般只作宾语。

“他”字上古的含义是“其他”、“别的”(如:《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到了唐代,“他”才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

4、古汉语的人称复数表示法

例句: 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吾侪何知焉?(《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欲使汝曹不忘之耳。(《后汉书·马援传》)研讨:

以上例句中哪些是人称复数?各是怎样表达的?

总结:

古代汉语中表示人称复数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用单数人称表示人称复数。第二,在人称代词后架“侪、属、曹”等字表示人称复数。

5、谦称与尊称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战国策·范雎说秦王》)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史记·孝文本纪》)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报任安书》)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子将若何?(《左传·晏婴论季世》)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战国策·齐策一》)先生奈何而言若此!(《战国策·范雎说秦王》)足下事皆成。(《史记·陈涉起义》)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魏策四》)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少卿抱不测之罪。(司马迁《报任安书》)

研讨:

找出以上例句中的谦称与尊称,并说明古人是怎样来表达谦称与尊称的。

总结:

谦称与尊称都不是代词,都是名词,但在句中所起的作用与代词是相同的。古汉语中的谦称有“寡人、臣、妾、仆、愚”等,其中“寡人”是君主专用的谦称,“妾”是女子所用的谦称。古汉语的尊称有“子、君、先生、足下、大王”等。另外,古人自称名是谦称,称他人的字是尊称。第二课时

二、指示代词

1、近指与远指代词

例句: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挹彼注兹。(《诗经·大雅·泂酌》)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

研讨:

找出以上例句中的指示代词,并说明哪些是近指代词,哪些是远指代词。

总结:

古汉语的近指代词有“此、是、斯、兹”等,可译为“这”;远指代词主要有“彼”,可译为“那”。

2、泛指与特指代词

例句: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邶风·燕燕》)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史记·西门豹治邺》)

研讨:

找出以上例句中的指示代词,并说明其指代及用法的特点。

总结:

“之”既可以翻译为“这”,也可以翻译“那”,是泛指代词,经常作宾语,偶尔作定语。“其”只代的是特定的人或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个”、“那种”,是特指代词,经常用作定语。

3、特殊的指示代词

例句: 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左传·襄公十五年》)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研讨:

找出以上例句中的指示代词,并说明其用法的特点。

总结:

“然”、“尔”作指示代词用,其特点是作谓语,等于现代汉语中的“这样”、“那样”;“焉”特点是兼有指示代词与语气词两种词的特性,能指代一定的范围与方面,同时还能够表示句末的停顿语气,可理解为“在这里呀”、“在这其中啊”等。“诸”的特点是合音而成,用于句中是“之于”,用于句尾是“之乎”。

三、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

例句: 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公十五年》)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尽心下》)孰为夫子?(《论语·子路从而后》)

研讨:

以上例句中的“孰”都是怎样使用的?

总结:

“孰”用于疑问句中,主要用来指人,也可用来指事物。主要用于选择疑问句中,并且不能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也可以用于一般疑问句中。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

例句: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荀子·天论》)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研讨:

以上例句中有哪些指事物的疑问代词?都是怎样使用的?

总结:

有“何、胡、曷、奚”等,其中“何”的使用范围比较宽泛,可以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胡”、“曷”、“奚”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尝作状语使用。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例句: 沛公安在?(《史记·鸿门宴》)

学恶乎始?(《荀子·劝学》)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研讨:

以上例句中有哪些指处所的疑问代词?都是怎样使用的?

总结:

有“安、恶、焉”等,既可作宾语,也可作状语。第三课时

四、无定代词

指代的对象不固定的指示代词,称为“无定代词”。

1、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例句:

或劳心,或劳力。(《孟子·许行》)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史记·陈涉起义》)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五年》)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孟子·许行》)

研讨:

以上例句中的“或”表达怎样的含义?又都是怎样使用的?

总结:

“或”为无定代词,是肯定性的,一般用来指人,其含义是“有人”、“有的人”等,有时前面出现先行词,、“或”指代的对象则就在先行词中,“或”还常常对举使用,用来列举不同的情况;有时“或”也用来指代事物,可译为“有的”。

2、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例句: 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一》)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公输》)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秋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历山之农者侵畔》)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史记·商君列传》)研讨:

以上例句中的“莫”表达怎样的含义?又都是怎样使用的?

总结:

“莫”为无定代词,是否定性的,用来指人,也用来指事物,其含义是“没有人”、“没有谁”、“没有什么(事物)”等。“莫”所否定的可以有范围,也可以没有范围,或不指出其范围。汉代以后,“莫”逐渐产生了否定副词的用法。

五、辅助性代词“者”话“所”

“者”和“所”都是起辅助性作用的代词。它们都能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又都不能独立充当句子的成分,必须放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后面或前面,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才能充当句子的成分。这种词我们称其为“辅助性代词”。

1、“者”

例句: 庸者笑而应曰。(《史记·陈涉起义》)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鸿门宴》)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五蠹》)

研讨:

以上例句中的“者”都是怎样使用的?各表达怎样的含义?

总结:

“者”作为辅助性代词,用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后面,组成“者”字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和“者”结合的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行词组,也可以是数词或时间词等。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等。

2、“所”

例句: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庄公十年》)民无所依。(《左传·晏婴论季世》)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史记·鸿门宴》)研讨:

以上例句中的“所”都是怎样使用的?各表达怎样的含义?

总结:

“所”作为辅助性代词,用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前面,组成“所”字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和“所”结合主要是动词或动词行词组。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等。

3、“者”、“所”指代对象的差别

例句: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庄子·养生主》)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

研讨:

以上例句中的“者”、“所”表达怎样的含义?

总结:

“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所”指代行为的受事者。

4、“所……者”结构的含义

例句: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研讨:

以上例句中的“所……者”表达怎样的含义?

总结:

“所……者”仍然指代的是行为的受事者,等于“所”字结构,不等于“者”字结构。

5、“所以”的用法

例句:

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议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荀子·哀公》)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蠹》)研讨:

以上例句中的“所以”都表达怎样的含义?

总结:

“所以”是由“所”与介词“以”组成的凝固格式。古汉语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不同,现代汉语中,一般用于因果复句中,起连接出结果的作用,一个连词。而古汉语中的“所以”是凝固结构,据其意义分析,主要有两种用法:第一,表示的意义比较具体,可理解为 “……的工具”、“……的人”等。第二,表达的意义比较抽象,可理解为“……的方法”、“……的原因”。

第十一章 介词、连词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的是古代汉语介词与连词。介词与连词是两种纯虚词,学习本章,要让学生了解一些主要古汉语介词与连词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介词、连词古今用法的差异。培养学生具体分析文言语句中介词与连词使用方法的能力,从而提高其阅读理解古籍的能力。【基本概念】

无 【基本理论】

古汉语中介词“于”主要有哪几种用法?

古汉语中介词“以”主要有哪几种用法?

古汉语中介词“为”主要有哪几种用法? 古汉语中连词“与”主要有哪几种用法? 古汉语中连词“而”主要有哪几种用法? 古汉语中连词“则”主要有哪几种用法?

古汉语中连词“之”主要有哪几种用法? 【重点难点】

“于”的用法

“以”的用法

“而”的用法

“之”的用法 【教学方法】

讲授与练习结合 【所用课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1、于(於、乎)

古汉语中介词“于”也可写作“於、乎”。“于”和“於”上古并不同音,作介词用时,它们的用法完全相同。“乎”与“于”古时音近,也经常作介词用,其用法与“于”也完全相同。(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3)引入行为动作比较的对象。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4)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即表示被动。如: 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荀子·王霸》)

练习:说明下列句中介词“于(乎)”的用法。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语·季氏将伐颛臾》)颜成子游立侍乎前。(《庄子·齐物论》)有志乎古者希矣。(韩愈《答李翊书》)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史记·商君列传》)

2、以

(1)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工具、材料与依据。如: 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传·鞌之战》)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2)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资格、身份或地位。如: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西门豹治邺》)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3)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魏策四》)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起义》)(3)引入行为动作的时间。如: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练习:说明下列句中介词“以”的用法。杀人以梃与刃(《孟子》)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僖公四年》)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韩说(yuâ)以太初三年为游击将军。(《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第2学时

3、为

介词“为”读音是“wâi”,经常与它后面的宾语一起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对象、目的、原因等。(1)引入行为动作的对象。如: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苦为河伯娶妇。(《史记·西门豹治邺》)

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史记·西门豹治邺》)(2)引入行为动作的目的。如:

魏其锐身为救灌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3)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4)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练习:说明下列句中介词“为”的用法。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攻宋。(《墨子·公输》)

淮阴人为余言,韩信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史记》 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纪》)

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韩非子·内储说下》)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二、连词

连词是用来联结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古代汉语的连词有许多,有些在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下面是几个较为重要的古汉语连词。

1、与

“与”作连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如: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离骚》)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汉书·刑法志》)

“与”也经常作介词用,常和它的宾语一起作谓语中心语的状语,引入行为动作伴随的对象,这时“与”前后的成分并不并列。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夸父逐日》)练习:说明下列句中“与”的用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吾与汝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左传·吕相绝秦》)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鸿门宴》)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徐宏祖《游天都》)

2、而

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1)连接联合结构,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之间的联系。既可以是顺接,也可以是逆接。如: 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2)连接偏正结构,即连接状语与谓语动词,是一种顺接。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3)连接主谓结构,即连接主语和谓语,是一种逆接,或是一种假设。如: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战国策·赵策三》)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练习:说明下列句中连词“而”的用法。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执其手而与之谋。(《国语·勾践灭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吾恂恂而起。(柳宗元《捕蛇者说》)

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经·夸父逐日》)

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说苑·奉使》)第3学时

3、则

连词“则”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1)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相承,可理解为“就”、“便”等。如: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晁错《论贵粟疏》)

(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可理解为“那么”、“那么就”等。如: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民贫则奸邪生。(晁错《论贵粟疏》)

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韩非子·五蠹》)

(3)表示假设,可理解为“如果”、“假如”等。如: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4)表示发现,可理解为“原来已经”。如: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5)表示让步关系,可理解为“虽然”、“倒是”等。如: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练习:说明下列句中连词“则”的用法。

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德则不竞,寻盟何为?(《史记·高祖本纪》)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4、之

连词“之”主要有两种用法:

(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或修饰关系。如: 是炎帝之少女。(《山海经·精卫填海》)

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2)插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主谓结构的独立性,使其变成偏正结构。如: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练习:说明下列句中连词“之”的用法。

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史记·留侯世家》)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邵公谏厉王弭谤》)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第十二章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的是古代汉语语气词与词头、词尾。学习本章,要让学生了解一些主要古汉语语气词的使用方法和其表达的语气,了解一些词头、词尾的用法。培养学生理解文言语句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的能力,从而提高其阅读古籍的能力。【基本概念】

句尾语气词

句中语气词

句首语气词

发语词

词头

词尾 【基本理论】

句尾语气词“也”表达怎样的语气?

句尾语气词“矣”表达怎样的语气?

句尾语气词“乎”、“欤(欤)”、“邪(耶)”表达怎样的语气?

句尾语气词“哉”表达怎样的语气?

句首语气词“夫”的作用是什么?

句首、句中语气词“惟”有哪些作用? 句首、句中语气词“其”有哪些作用?

句中语气词“也”有哪些作用?

词头“有”、“其”是怎样使用的?

词头“言”、“于”、“薄”是怎样使用的?

词尾“然”、“如”、“尔”、“若”是怎样使用的? 【重点难点】

“也”的语气

“矣”的语气

【教学方法】

提问后总结。【所用课时】

3课时。【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句尾语气词

提问:句尾语气词“也”、“矣”各表达怎样的语气?

讲解:

1、也

句尾语气词“也”主要用在判断句句尾,表达的是判断语气,有肯定与确认的意味。用在复句及命令、疑问句中的“也”,仍都是肯定与确认的语气。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初见秦》)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2、矣

句尾语气词“矣”主要用在陈述句句尾,表达的是陈述语气,是把事情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的情况或将要出现的情况报道出来,告诉别人。

与“也”所表达的语气的差别:第一,“也”表静态,无时间动程;“矣”表动态,有时间动程。第二,“也”是把对事物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语气词;“矣”是把事情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的情况或将要出现的情况报道出来告诉别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了”。如: 鸡既鸣矣。(《诗经·齐风·鸡鸣》)余病矣。(《左传·鞌之战》)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吾君已老矣,已昏矣。(《谷梁传·僖公十年》)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提问:句尾语气词“乎”、“欤”、“邪”、“哉”各表达怎样的语气?

3、乎、与(欤)、邪(耶)

“乎、与(欤)、邪(耶)”所表达的都是疑问语气。其中“乎”的使用最为普遍,表达的疑问语气也最强烈。“与(欤)、邪(耶)”的疑问语气不太强烈,有探询的意味。如: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二》)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起义》)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墨子·兼爱下》)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子何为者邪?(《庄子·外物》)

4、哉

“哉”的基本用法是表达感叹语气,而且所表达的语气表较强烈,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如:

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谏逐客书》)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起义》)

5、句尾语气词连用

古汉语的句尾语气词经常连用,连用的语气词,仍各自保留着自己原来表达的语气,只不过是语气的重点往往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

(1)“乎、哉”放在其他语气词后。如:

位其不可不慎也乎!(《左传·成公二年》)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汝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

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战国策·齐策六》)

(2)“乎”与“哉”连用,“哉”在最后。如: 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僖公二十年》)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3)“矣、已、与、邪、夫”放在其他语气词的后面。如: 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荀子·议兵》)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何愚也耶!(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第2学时

二、句首和句中语气词

提问:句首、句中语气词“夫”、“惟”、“其”、“也”都有怎样的作用?

1、夫

“夫”字作句首语气词,是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起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如: 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谋攻》)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晁错《论贵粟疏》)

由“夫”形成的固定结构有许多,都用于句首。其中“且夫”表示进一步发议论,“故夫”表示要做出结论性的议论,“若夫”表示就一种假设的情况发议论,“今夫”表示另起一端发议论。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之论,而莫为之正。(《韩非子·问辩》)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今夫螟、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商君书·农战》)

2、惟(维、唯)

“惟(维、唯)”既可以用于句首,也可以用于句中。其用法有下面三种:

(1)引出主语或年月。如:

唯赤则非邦也与?(《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书经·泰誓上》)

(2)表示期望语气。如: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故敢略陈其愚,唯君子察焉。(杨恽《报孙会宗书》)

(3)引出谓语。如: 蚩尤惟始作乱。(《书经·吕刑》)

周虽旧邦,其命唯新。(《诗经·大雅·文王》)

3、其

“其”作语气词用,既可以用于句首,也可以用于句中。其用法有下面三种:

(1)表示推测语气。如:

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晏婴论季氏》)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庄子·逍遥游》)

(2)加强祈使语气。如: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齐桓公伐楚》)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三年》)

(3)加强反问语气。如: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韩愈《答李翊书》)

4、也

“也”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语气,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如: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第3学时

三、词头、词尾

提问:词头、词尾“有”、“其”、“言”、“然”都是怎样使用的?

词头即前缀,词尾即后缀,一般均不表示什么含义,只起一定的补充音节的作用。有些词头、词尾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

1、有

(1)用于专有名词的前面。如: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书经·召诰》)禹攻有扈。(《庄子·人间世》)

(2)用于一般词语的前面。如: 予欲左右有民。(《书经·皋陶谟》)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

2、其

“其”字作词头,一般用于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如: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诗经·唐风·扬之水》)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

3、言、于、薄

“言、于、薄”作词头时,都只用于动词的前面。如: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覃》)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诗经·周南·葛覃》)

4、然、如、尔、若

这几个字均是词尾,一般用于形容词后,有一定的描摹状态的作用。如:

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晏如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第十三章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一些学习古汉语、研读古籍经常使用的工具书。学习本章,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工具书的内容与体例,重要的工具书还要了解它的作者及其编写经过。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科研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知道去找那些工具书。【基本概念】

《说文》四大家

【基本理论】

《说文解字》是一部怎样的书?

《说文解字》是怎样解释汉字的?

清代的《说文》研究四大家都是谁?他们都写可哪些研究《说文》的主要著作?

《经籍撰诂》是一部怎样的书?它的作用是什么?

《佩文韵府》是一部怎样的书?目前它还有怎样的作用?

《十三经索引》是一部怎样的书? 【重点难点】

《说文解字》

《说文》四大家 【教学方法】

讲解与提问结合 【所用课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工具书的作用

工具书:把所选定的领域里的知识或资料,按一定的编排方法汇集在一起,供人们查检的图书。

1、解答疑难问题

其风窢然。(《庄子·天下》)

《中华字典》:“窢,余洫切。”又:“逆风所动之声。”又:“窢然,迅速貌也。”

昔者吾舅死于虎。(《礼记·檀弓》)

《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茅屋》)

《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东南隅谓之㝔。”

2、指引治学门径

工具书能够告诉我们研究一个问题需要看那些书。《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乙编)工具书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些研究线索。清·陈澧《切韵考》

3、提供研究资料

《诗经·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贰’当为貣之讹。貣,他得切,即‘忒’之借字。《尔雅》:‘爽,差也。’‘爽,忒也。’„„‘爽’与‘忒’同训为差也。‘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女也不差,士则差其行耳„„。

二、工具书的局限性

1、工具书不是万能的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笸箩,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清·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

2、工具书中存在错误

《说文》:“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母,通沐。沐猴,即猕猴。)

3、工具书有时代的局限性

《说文》:“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 第2学时

三、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1、查字形、字音、字义的工具书(1)《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著,编自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全书用540个部首,收集了9353个汉字,其中重文1163个。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①《说文解字》的成书

许慎(约公元58——147年),字叔重,汉代经学大师贾逵的学生,古文经学家,号称“五经无双”。②《说文解字》的体例

用540个部首编排汉字,每字先列小篆形体,再解说本义,最后分析形体结构。如:

(气):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气。

(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凡男之属皆从男。(诛):讨也。从言朱声。(奉):承也。从手廾,丰声。④《说文解字》的研究 宋代徐氏二兄弟

弟弟

徐锴《说文系传》——“小徐本” 哥哥

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大徐本” 《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

江苏金坛人 《说文解字注》 朱骏声

江苏吴县人 《说文通训定声》

山东曲阜人 《说文解字义证》 王

山东安丘人 《说文解字句读》 提问:《说文解字》这部工具书可以解决哪些问题?(2)《经籍籑诂》

清阮元主编,大型字典。收录唐以前各种古籍对汉字的各种注释。

体例:按106韵编排汉字,同韵字集录在一起,共分106卷。每字之下收录故训解释字义,不注音切。各义项之间用“o”隔开,每义项先说字义再列出处。被释字用“|”代替。

提问:《经籍籑诂》这部工具书有什么作用?

2、查词语、典故的工具书(1)《尔雅》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词典,作者不可考,多认为是古代小学家们逐渐集录而成的,大约开始编撰于战国中后期,至汉代形成现在所见的规模,共收录上古时期的词语4300多个。①《尔雅》的名义

汉代刘熙《释名》:“《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 ②《尔雅》的体例

A、按词语的内容归类分卷,共分19卷。

释诂

释言

释训

释亲

释宫

释器

释乐

释天

释地

释丘

释山

释水

释草

释木

释虫

释鱼

释鸟

释兽

释畜

B、采用同训的方式来训释词语的含义

《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2)《释名》

东汉刘熙著,我国第一部语源学词典。收录秦汉词语1500多条。①《释名》的名义

“释名”即解释事物的名字。全书用声训的方法解说各种事物的命名之源。如: 川,穿也。穿地而流也。(《释名·释水》)暑,煮也。热如煮物也。(《释名·释天》)

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释名·释宫室》)②《释名》的体例

体例仿《尔雅》,按词义的内容分卷,共分27卷。(3)《佩文韵府》

清代张玉书等编,成书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①《佩文韵府》的名义和作用 “佩文”是清代皇帝书斋的名字。

这部工具书现在的作用是用来查词语典故的出处。②《佩文韵府》的体例

按平水106韵编排先列单字,略加注音释义,然后列举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语,注明出处。最后列“对语”和“摘句”。如: 穷

渠弓切。《说文》:极也。„„

[韵藻] 道穷 《易》:龙战于野,其~~也。《史记·孔子世家》:西狩见

麟,曰吾~~矣。„„

吝穷 《易》:君子舍之,往~~也„„

[ 增 ] 饥穷 《汉书》„„月氏兵虽多,然 数千里逾葱岭而来,非有运

输,但当收谷坚守,彼~~自降,„„ [对语] 招隐,„„

振穷,„„ [摘句] 露凉蝉思穷,„„

尘随马不穷,„„

提问:《佩文韵府》这部工具书目前有什么作用? 第3学时

3、查人名、地名的工具书(1)《中国人名大辞典》

臧励和等编,1921年商务印书馆初版。

本书收录人名,注明时代、籍贯、字号、生平事迹,有著作的列出著作名称,并酌情收录人物的琐闻轶事。如:

李开先:明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罢归,治田产,蓄声妓。诗歌豪放,尤工词曲。尝作百阙《傍妆台》,为康海所赏。所著曰《闲居集》(2)《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姜亮夫编,1959年中华书局版。专门收录历史人物的字号、籍贯、岁数、生年、卒年,并附有备考以介绍材料的来源。如:

名 字 号 籍 贯

岁 数 生

年 卒

年 备

帝号 年号 年数 干支 公元 帝号 年号 年数 干支 公元 东方朔 曼倩平原

厌次 六二 汉景帝 初 三

丁亥 前一五四 汉武帝 太始 四 戊子 前九二 汉 书 卷六十五(3)《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开明书店1935年版,1956年中华书局重印。杜甫 唐190下3586·2 亲唐201 4099·4 提问:《二十五史人名索引》这部工具书有什么作用?(4)《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臧励和等编,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诗经·大雅·公刘》:“夹其皇涧,溯其过涧。” 曲阜:在山东曲阜县治东,《礼记·明堂记》:“成王封周公于曲阜。”《后汉书·郡国志注》:“《帝王世纪》曰,少昊自穷桑登帝位,穷桑在鲁北,后徙曲阜。”《风俗通》:“《春秋左传》,鲁公伯禽宅曲阜之地。”阜者,茂也,言平地隆踊,不属于山陵也。

4、其他常用工具书(1)《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

薛仲

三、欧阳颐编,三联书店1956年版。是用来推算阴历与阳历日期的常用工具书。体例:所收日期自公元元年至公元2000年,以阴历为纲,阴历一年列一表,注明帝王年号和公元年序。表左直列阴历月序,表上横列阴历日序,表内排列阳历月日。(2)《十三经索引》

叶圣陶编,开明书店1934年版。是一部专门查找“十三经”语句出处的工具书。南东其亩 诗小谷信·左成二3(3)《四库全书总目》

清代纪昀主编,共收录书目10254条,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每书名下均注明作者、内容、版本沿革和简要评论。提问:《四库全书总目》这部工具书有什么作用?

第十四章 古书的注解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古书的注解常识。介绍古书旧注的发展概况、旧注的基本体例和旧注的常用术语等内容。学习本章,要让学生熟悉旧注的体例,了解古代重要的注视家,掌握旧注术语的基本用法,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阅读古注的能力。

【基本概念】

传(毛传)

笺(郑笺)

正义

衍文(衍字)

脱文(夺字)

之言(之为言)读曰(读为)读若(读如)【基本理论】

“传、笺、疏”注视古籍时各有什么特点?

“疏”是怎样产生的?唐代共有哪九种义疏?都是谁做的?

《十三经注疏》一书是怎样形成的?

高诱、王逸、王弼、郭象、杨倞、李善等人所做的产生重大影响的注释著作是什么?

李善的《文选注》在注释方面有何特点?

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和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注释的特点是什么?

朱熹有哪些重要的注释著作?

“衍文(衍字)”、“脱文(夺字)”各指的是什么?

古注术语“曰、为、谓之”的用法有何特点?

古注术语“谓”的用法有何特点?

古注术语“之言、之为言”的用法有何特点?

古注术语“犹”的用法有何特点?

古注术语“读曰(读为)”的作用是什么? 古注术语“读若(读如)”的作用是什么? 【重点难点】

“传、笺、疏”

唐代九种义疏

《十三经注疏》

曰、为、谓之

之言、之为言

读曰(读为)

读若(读如)【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所用课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古书旧注的重要性

1、旧注是我们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寤言不寐,愿言则嚏。(《诗经·邶风·终风》)

汉·郑玄《毛诗笺》:“言,我;愿,思也。~当读为不敢嚏咳之嚏。我其忧悼而不能寐,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 卫人来。(《左传·成公八年》)

唐·孔颖达《左传正义》:“庄十九年《公羊传》曰:‘~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传曰:‘同姓~之,异姓则否。’是夫人与~皆同姓之国也,鲁卫同姓,故来~之。”

2、旧注是重新注释古书和检验新注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

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译文:“把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而哭他。”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公以叔武尸枕其股。”

3、旧注能教给我们注解古书的方法

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墙篱落于粪溷之侧。(《梁书·范缜传》)

4、旧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经·周南·汝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不我遐弃’者,犹云‘不遐弃我’也。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

二、古注的发展概况

1、注释的萌芽——先秦(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

《礼记·乐记》:“《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

《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例外:《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 《春秋·文公五年》:“秋,楚人灭六。”

《左传·文公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 《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公羊传·隐公元年》:“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 第2学时

2、注释的兴盛——两汉(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

①语言的发展演变(客观因素)

②封建政府的提倡(人为因素)

③古今文之争的影响(学术因素)(2)两汉注释的特点

①以注释儒家经书为主

②重视字词句的解释

(3)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毛诗故训传》 孔安国

《古文尚书注》

注《周易》、《尚书》、《毛诗》、《论语》、《周礼》、《仪礼《礼记》等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

《春秋公羊解诂》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王

《楚辞章句》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1)魏晋至隋唐注视的特点 ①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②出现了“经注兼注”的“疏”(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老子注》

《庄子注》

《春秋外传国语注》

孔颖达

《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

贾公彦

《周礼疏》、《仪礼疏》

《春秋公羊传疏》

杨士勋

《春秋谷梁传疏》

《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

《孟子疏》

陆德明

《经典释文》

《荀子注》

尹知章

《管子注》

张守节

《史记正义》

司马贞

《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

《史记集解》

颜师古

《汉书集注》

《文选注》 第3学时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1)本期注释的特点

注释家受理学的影响,常常是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后人称其为“六经注我”。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的学者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5、注释的复兴——清

复兴的原因

①清政府文化政策的推动

②文字、音韵、训诂研究的深入

③“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影响

三、旧注的体例

毛传:毛亨对《诗经》的注释。“传”指阐明经义。

郑笺:郑玄对《诗经》的注释。“笺”有补充订正毛传的意思。

孔疏:孔颖达对《诗经》原文以及毛传、郑笺等的注释。“疏”不仅解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起加以注释,也叫做“正义”。

讲解书中所引的《十三经注疏》中《诗经·相鼠》的正文与注疏。

实践:给学生一段《十三经注疏》的复印件,让他们根据所讲的旧注的体例练习释读。第4学时

四、旧注的常用术语

学习旧注的术语,目的是读懂古注。如:

《汉书·高帝纪》:“公巨能入乎?”颜师古注:“巨读曰讵。”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1、曰、为、为之

①都是用来解释字词含义的②被解释的词都放在术语的后面

③都是强调被释词的特点

④都能用来辨析近义词、同义词

⑤都可译作“叫”、“叫做”等

《诗经·魏风·硕鼠》:“胡瞻尔庭有悬特兮。”毛传:“兽三岁曰特。”

《诗经·魏风·硕鼠》:“胡取禾三百囷兮。”毛传:“圆者为囷。”

《诗经·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毛传:“后熟曰重,先熟曰穋。”

《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群牛。”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

2、谓

与“谓之”的差别: ①使用的位置不同

②解词的内容不同

“谓”常用来解说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可译为“是指、指的是”。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楚辞·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朱熹注:“阴谓小人,阳谓君子。”

3、貌、之貌

解释动词或形容词,说明被释词语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的样子”。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郭象注:“泠然,轻妙之貌。”

《楚辞·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洪兴祖注:“踥蹀,行貌。”

枚乘《七发》:“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李善注:“沌沌浑浑,波相随之貌也。”

4、犹

用“犹”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在某一语境中意义相通。“犹”可译为“等于、等于说”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汉人作注云‘犹’者,皆义隔而通之。”

《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涯也。”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

《诗经·豳风·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郑笺:“室,犹巢也。”

5、之言、之为言

声训术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注释。

声训:依据读音线索来探求词语的含义。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周礼·地官》:“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郑玄注:“媒之言谋也。”

6、读曰、读为

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点明通假现象。

段玉裁《说文注》:“凡传注言‘读为’者,皆易其字也。”又:“‘读为’亦言‘读曰’。”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书经·尧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

7、读若、读如

主要的作用是注音。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又《周礼汉读考·序》:“‘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

《楚辞·离骚》:“又重之以脩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硕言’之虵。”

也可用来说明通假现象。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洪兴祖注:“霾读若埋。”

8、衍文、脱文

“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

“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漏掉的字。

《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

《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释文》出‘吾焉得而食诸’„„„案《史记·仲尼世家》及《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太平御览》二十二引‘吾恶得而食诸’。‘岂、焉、恶’三字义皆相近,疑今本‘吾’下有脱字。”

实践:给学生一段《十三经注疏》的复印件,让他们找出其中的旧注术语。

第十五章 古书的标点问题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的是怎样标点文言文问题,除介绍一些基本知识外,主要让学生学习的是标点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及标点古文的一些基本要求。学习本章,应着力培养学生给古文标点断句的能力。【基本概念】

句读

【基本理论】

何为“句读”?古人是怎样做句读的?

标点古文有哪些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标点古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所用课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古文不标点断句的原因

1、与书面语产生之初的特点有关 ①简略

②和口语一致

2、与早期古籍的成书与流传方式有关

①口头流传成书

《易经》

②口耳相授流传

《诗经》

3、与文言语言的特点有关

①对称性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②多虚词

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与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报任安书》)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孟子·滕文公上》)

③节奏鲜明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易经·系辞上》)

④押韵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4、与古时的学术风气有关

①训诂之风

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昭公三年》)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不知其他,唯知齐将为陈氏。”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吾弗知绝句。”

②崇古之风

二、古人的句读实践

1、何为“句读”?

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古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的下面加以顿点儿,这种地方叫做“读”。

2、句读溯源

西周永盂(1969年出土于陕西蓝田县)

厥率旧,厥疆宋句し,永拜稽首,对扬天子休命。秦简《南郡守腾文书》(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

古者し,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し,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し,去其邪避し,除其恶俗し。法律未足し,民多诈巧し,故后有间令下者し。(节录)西汉竹简《仪礼》(195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

主人再拜稽首,尸入,主人退〇。宿宾。

“某固辞,不得命,敢不从?”再拜受し。

妾之事女君与妇之事咎姑等●。妇为咎姑,何以基也?

坐,挩手,祭酒,啐酒ヽ

3、句读符号

一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说文》:“有所绝止而识之也。”

用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说文》:“钩识也。”

用于句未的停顿。

实践:让学生标点一段文言文。第2学时

三、怎样标点古文

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本草纲目》,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韩愈《师说》,中华书局《四部备要》《古文辞类撰》卷二)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中华书局1974年版)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识字辨义是标点古文的前提

(华佗)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三国志·华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

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商务印书馆《韩昌黎集》下)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

2、要熟悉文言的词法句法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上》,中华书局1954年《古文句读释例》)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 问马。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3、要掌握足够的古代文化知识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胡《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

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资治通鉴》标点本)

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4、充分利用文言虚词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曹植《与杨修书》,中华书局1977年版《文选》本)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左传·襄公三年》,中华书局1957年版《春秋左传读本》)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5、充分考虑行文特点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江淹《别赋》)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实践:让学生标点一段文言文。第3学时

四、标点古文的要求

1、字句必须能讲得通

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刘禹锡集》)

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

庆封如师。男女以班赂。晋侯以宗器乐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左传》标点本)

庆封如师。男女以班赂。晋侯以宗器乐器。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居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居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3、语句必须符合文言语法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老子》,朱谦之《老子校译》)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4、押韵的文字必须符合古韵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中华活页文选》合订本)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实践:让学生标点一段文言文。第十六章 古汉语今译问题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的是怎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问题,学习本章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翻译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及翻译古文的一些基本要求。应着力培养学生用规范的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基本概念】

直译

意译

对译 【基本理论】

古文今译的总原则是什么?

古文今译有哪些基本的要求?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古文今译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所用课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古文翻译的历史

1、古时的古文翻译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郑玄笺云:“我事女三岁矣,曾无赦令恩德来顾眷我。”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用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尚书·尧典》)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用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如何?”„„(《史记·五帝本纪》)

2、古文今译的开始

1922年郭沫若《卷耳集》

二、古文今译的意义

为一般人阅读古籍创造条件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增强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三、古文今译的原则

1、直译与意译

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语序和语法结构进行翻译。直译的特点就在“直”字上,所谓的“直”,就是将原文直接翻译过来,不要去拐弯抹角。因此直译重视译文中词语与原文中词语间的对应关系,要求译文和原文尽量做到词词相关联,句句相对应。直译对原文的忠实,甚至要求译文的语言单位和原文的语言单位之间,要构成等值的关系。意译:就是按照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去翻译。意译之所以叫意译,就在“意”字上,这个“意”就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意译的侧重点也就是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为了更好地、更清楚地将原文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意译时可增删、调换词语,可以重新安排句子的结构,甚至可以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原文词句的束缚中争脱出来,只统摄原文大意进行翻译。

2、直译与意译的比较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于在春《国风普通话翻译》 采来采去的苍耳子,斜口筐子可还没有装满。可怜我惦记那远行的人,把篮子搁在那大路边。郭沫若《卷耳集》 一片碧绿的原野,原中有卷耳蔓草开着白色的花。

有位青年妇女左边肘上挂着一只浅浅的提篮,她时时弓下背去摘取卷耳,又时时昂起头来凝视着远方的山丘。

她的爱人不久才出了远门,是骑着一匹黑马,携着一个童仆去的。

她在家中思念着他坐立不安,所以才提着篮儿走出郊外来摘取卷耳。

但是她在卷耳的青白的叶上,看见她爱人的英姿;

她在卷耳的银白色的花中,也看见她爱人在向她微笑。

远方的山丘上也看见她爱人在立马踌躇。

带着个愁惨的面容,又好像在向她诉说别离羁旅的痛苦。

所以她终究没有心肠采取卷耳了,她终竟把她的提篮丢在路旁,尽在草茵上思索。直译的优与劣: 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古今词语基本对应,可以帮助读者对应理解原文的语言结构,能有效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但往往显得语句拘谨,有时会表达不清。意译的优与劣: 不拘泥原文字句,对原作的思想情感可细致挖掘,便于读者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但不利于读者理解原文的字句,有时会丧失原文的语言风格。

3、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古文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译文一:希望在捡到碰死的兔子,结果当然不能再得到兔子,这件事却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译文二: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译文一:你知道什么?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两手合抱了!

译文二:你知道什么?(如果你只活到)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现在也该长到)两手合抱了!

实践:让学生根据直译与意译的原则来翻译文言文。第2学时

四、古文今译的方法

1、对

即将文言语句中的字词,逐个对译成字面意思与之完全相同的现代的词语。如: 余

幼 时

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译文:我 小时候 就 喜欢 学习。

2、换

即将文言语句中的字词,转换成字面意思与之不同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如: 肉

食 者

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译文:做官的人 浅薄,不能深远地谋划。

3、调

即调整原文的语序进行翻译。如:

吾 谁

欺?欺天乎?(《论语·子罕》)译文:我 欺骗 谁 呢?欺骗老天吗?

4、留

即保留原文中的词语,不进行翻译。如:

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孟子·滕文公下》)译文:百姓盼望他像大旱时盼雨呀。

5、增

即通过增加词语来翻译文言语句。如: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邵公谏弭谤》)

译文:京城的人没有谁敢说话,道路上(相见也只)用眼睛(示意)。

6、删

即通过删去无法翻译的文言词语来翻译古文。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译文:作战,靠的是勇气。

实践:让学生根据以上的六大方法来翻译文言文。第3学时

六、古文今译的基本要求

1、信

“信”就是要求译文表达再现原文的内容要真实、准确,要忠实于原文。这是对文言文今译最基本的要求。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听到它们的叫声,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因此仁慈的人总是远离厨房。

2、达

“达”就是要求翻译过来的字句要通顺、明了、自然,即读着顺口,理解起来容易。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译文一:姜氏什么满足的有? 译文二:姜氏有什么满足? 译文三: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

3、雅

“雅”是指译文语言的艺术性,即要求锤炼译文的语言,以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使译文的语言鲜明生动、维妙维肖,在表达上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郑卫之女不充后宫。(李斯《谏逐客书》)

译文一:郑、卫两国好看的大姑娘不会住满后宫。

译文二:郑、卫两国的美女不会住满后宫。实践:让学生根据以上的三大要求来翻译文言文。

第十七章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古汉语中常见的各种修辞方式,如引用、譬喻、代称、并提、互文、倒置、委婉、省略等。学习本章,要让学生掌握以上的这些修辞手法,能从具体的文言文与句中辨识出这些修辞现象,从而提供其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其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基本概念】

引用

引事

引文

引言

暗引

改引

譬喻

博喻

代称

并提

互文

互文见义 倒置

委婉

省略 【基本理论】

引用的目的是什么?引用分哪些基本的类型?

譬喻有什么修辞效果?譬喻有哪些基本的类型?

第五篇:郭锡良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 代 汉 语》 教 学 大 纲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语言学科的范畴,并具有工具课的性质。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的能力、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能力和从事文言文教学的能力。修完此课,学生应能够顺利地阅读今人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无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和古注阅读难度较大的古代文献资料,会利用古代的文献资料和所学的古汉语知识理论分析研究汉语问题,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中学文言文教学任务。

三、课程内容范围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文选、古代汉语常识和词义分析举例三大部分。其中文选和古代汉语常识是讲授内容,词义分析举例是自学内容。教材中的文选,以先秦两汉散文为主,也选收了一些汉代以后的散文。为使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文献语言,还选收了少量的辞赋、骈文、诗词等。教材中的古代汉语常识,即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语言知识与理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工具书、古注、古文标点、古文翻译、古汉语修辞、音韵、诗词格律等。二是与阅读古籍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姓氏名号、职官知识、地理常识、历法知识、文体划分、骈体文知识、辞赋知识等。其中古汉语的语言知识和理论是讲授的内容,古代文化常识是自学内容。讲授时,文选和通论的学时比例分配为:文选约占40%,古代汉语常识约占60%。

四、练习和作业

练习是学好古代汉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按照计划和讲授进度布置作业,定期检查批改,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业成绩占学期末总评成绩的10%。

五、教学时数

本课程一般在第二学年开设,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每学期54学时,共计108学时。如作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开设,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一般为54学时。

六、选用教材

本课程选用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著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出版)教材。教师应根据教材相关内容为学生开列参考书目,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进一步学习的要求。

七、教学方法

文选与古代汉语常识交叉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练习,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与知识。有条件的要制作电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

八、大纲编制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是参考性文件,教师在保证完成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前提下,可作适当调整。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一、文选是理解古代汉语知识与理论的语言材料,是学好古代汉语的基础。

二、教材中的文选,是从大量古代文献中选择出来的典范作品。编选注重思想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既有益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同时又注意与古代汉语常识密切配合,使学生通过学习文选,认识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加深对古代汉语理论与知识的理解。

三、教材中的文选编成若干单元,与古代汉语常识内容相配合。

四、文选的讲授应以字、词、句的解说分析为主,并结合古代汉语常识中的知识与理论进行讲授,理论联系实际。

五、教师应将教材中的文选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讲授篇目,由教师在授课时重点讲授,讲授的过程中要突出其示范性,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教学能力;一部分为自学篇目,由学生课下自己研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单元文选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蝜蝂传》

《桃花源记》

《巫山、巫峡》 《王子坊》

《蓝田县丞厅壁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庐山草堂记》

《岳阳楼记》

《大龙湫记》 《游天都》

《传是楼记》

第二单元文选

《郑伯克段于鄢》

《吕相绝秦》

《句践灭吴》

《燕昭王求士》

《孙膑》

《西门豹治邺》

《肥水之战》

第三单元文选

《谏逐客书》

《出师表》

《戊午上高宗封事》

《典论·论文》

《封建论》

《原臣》

第四单元文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兼爱》(上)

《齐桓晋文之事》

《天论》(节录)

《去私》

第五单元文选

《登大雷岸与妹书》

《〈文选〉序》

《湘夫人》

《七发》(节录)

《别赋》

《赤壁赋》

第六单元文选

《关雎》(周南)

《伐檀》(魏风)

《采薇》(小雅)

《噫嘻》(周颂)

《齐桓公伐楚》

《子产论尹何为邑》

《范雎说秦王》

《鸿门宴》

《韩信破赵之战》

《张骞传》(节录)

《〈张中丞传〉后叙》 《论贵粟疏》

《答李翊书》

《艺文志·诸子略》(节录)《神灭论》(节录)

《留侯论》

(节录)

(邶风)

(秦风)

(小雅)

《鞌之战》 《晏婴论季世》 《触龙说赵太后》 《陈涉起义》 《汲黯》 《华佗传》(节录)

(节录)

〈读史方舆纪要〉总叙》

(节录)(节录)(节录)

(节录)

(卫风)(豳风)(大雅)2

《报任安书》

《同学一首别子固》

《知实》

《送孟东野序》

《 《季氏将伐颛臾》 《子路从而后》 《小国寡民》 《谋功》 《逍遥游》 《秋水》 《许行》 《劝学》 《历山之农者侵畔》 《五蠹》

《情采》 《与朱元思书》 《滕王阁序》 《离骚》 《哀郢》 《风赋》 《刺世疾邪赋》 《归去来兮辞》 《敌戒》 《陋室铭》 《静女》 《氓》 《蒹葭》 《七月》 《十月之交》 《生民》汉魏六朝诗:

《东门行》

《焦仲卿妻》(并序)

《行行重行行》 《观沧海》

《赠白马王彪》(并序)

《咏史》(郁郁涧底松)《饮酒》(结庐在人境)

《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拟行路难》(对案)《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唐宋古体诗:

《蜀道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燕歌行》

《北征》

《岁晏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调张籍》

《杜陵叟》

《琵琶行》(并序)《雁门太守行》

《荔支叹》

《长歌行》 五言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山居秋暝》 《渡荆门送别》

《旅夜书怀》

《商山早行》 《晚晴》

《孤桐》 七言律诗: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

《阁夜》

《登高》 《登柳州城楼寄四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安定城楼》

《新城道中》

《夜泊水村》

《余年四十六感怀》 五言绝句:

《鹿柴》

《夜宿山寺》

《鹧鸪词》 《塞下曲》(之一)

《江雪》

《柳桥晚眺》 七言绝句: 《从军行》(其四)

《峨眉山月歌》

《邯郸冬至夜思家》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赤壁》

《山行》 词: 《渔歌子》(西塞山前)

《菩萨蛮》(小山重叠)

《浣溪沙》(五里竿头)《虞美人》(春花秋月)

《浣溪沙》(一曲新词)

《望海潮》(东南形胜)《江城子》(老夫聊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大江东去)《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兰陵王》(柳阴直)

《渔家傲》(天接云涛)《武陵春》(风住尘香)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诉衷情》(当年万里)《摸鱼儿》(更能消)

《祝英台近》(宝钗分)

《破阵子》(醉里挑灯)《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第二部分

古代汉语常识

一、古代汉语常识即古代汉语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是从古代的语言材料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不仅是研究古代汉语语言现象的工具,还能够指导我们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文言文语句的含义。

二、讲授古代汉语常识部分,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记忆这些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利用这些知识与理论分析、研究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中的古代汉语常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讲授内容,由教师在授课时重点讲授。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材中语言理论范围内的内容,如文字、词汇、语法、古注知识、音韵、修辞、工具书等。另一部分为自学内容,由学生课下自己研读。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材中与学习古代汉语密切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古代的姓氏名号、职官、地理、历法、文体知识等。

绪论(讲授内容)

一、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

1、“古代汉语”概念

2、文言和古白话

3、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言语言

二、古代汉语课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文言文教学能力

4、培养分析研究汉语问题的能力

三、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

1、“五四”以前:死记硬背

2、“五四”以后:系统学习古代汉语知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讲授内容)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1、汉语字词典排列汉字的方法

按音序排列

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按号码排列

2、常用的查字音和字义的工具书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康熙字典》(体例

反切法

直音法

叶音法)

《汉语大字典》

二、查检词语和典故

1、《辞源》《辞海》的编撰

2、《辞源》《辞海》的修订

三、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助字辨略》

《经传释词》

《词诠》 《古书虚字集释》 《诗词曲语词汇释》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讲授内容)

一、“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1、“六书”的产生、性质、名称、次第

2、“六书”解析: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二、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

1、形声字的六种结构

2、部首

三、汉字的形体演变与异体字、繁简字

1、汉字的形体演变

篆书对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

隶书对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

古文字

今文字

2、异体字

异体字的分类

异体字形体的差异

不能视为异体字的三种字

3、繁简字

简化汉字的方法

同音代替的简化字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讲授内容)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1、褒贬不同

复辟

爪牙

锻炼

2、轻重不同

感激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讲授内容)

一、词的本义

1、本义的定义

2、探求词的本义

二、词的引申义

1、直接引申义

2、间接引申义

三、考察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应注意的问题

1、音变

2、形变

(五)词类的活用(讲授内容)

一、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三、名词用如动词

1、普通名词用如动词

2、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四、名词作状语

1、表示方位或处所

2、表示工具或依据

3、表示对人的态度

4、表示比喻

五、词类活用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

7、名词用“而”连接时

(六)古代汉语的词序(讲授内容)

一、宾语前置问题

1、疑问代词作宾语

如何

若何

奈何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3、宾语用代词复指

惟(唯)„„是(之)„„

二、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问题

1、古今的差异

2、古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方法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讲授内容)

是(此)之谓5

一、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1、古今汉语判断句的不同

2、“者”、“也”的性质与作用

3、古汉语否定判断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中“是”的性质和作用

1、“是”的性质和作用

2、“是”演变为判断词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中“为、维、乃、即”的词性和作用

四、判断句的活用

(八)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讲授内容)

一、被动句与主动句的差别

二、古汉语的被动句式

1、“于”字被动句

2、“为”字被动句(为„„所„„)

3、“见”字被动句(见„„于„„)

4、“被”字被动句

(九)副词(讲授内容)

一、程度副词

二、范围副词

第(弟)

三、时间副词

四、情态副词

五、否定副词

未尝

六、谦敬副词

(十)代词(讲授内容)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

我 予(余)

2、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

3、第三人称代词

其之

4、古汉语人称复数表示法

5、谦称与尊称

寡人

先生

足下

大王

二、指示代词

1、近指代词 此 是 斯 兹

2、远指代词 彼 夫

3、泛指代词

4、特指代词

其5、作谓语的指示代词

6、特殊的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

孰(孰与)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安 恶 焉

四、无定代词

1、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2、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五、辅助性代词“者”或“所”

1、者

2、所

(所„„者

所以)

(十一)介词、连词(讲授内容)

一、介词

1、于(於、乎)

2、以

3、为

二、连词

1、与

2、而

3、则

然则

4、虽

虽然

5、然

然则

6、之

(十二)语气词和词头、词尾(讲授内容)

一、语气词

1、句尾语气词

与(欤)

2、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3、句首和句中语气词

惟(维、唯)

二、词头、词尾

1、词头

其言

2、词尾

(十三)古代的姓氏和名号(自学内容)

(十四)古代的职官(自学内容)

(十五)古代的地理(自学内容)

(十六)古代的历法(自学内容)

(十七)古汉语常用工具书(讲授内容)

一、《说文解字》

1、《说文解字》的成书、体例

2、《说文解字》的研究

二、《经籍籑诂》

1、《经籍籑诂》的内容

2、《经籍籑诂》的体例

三、《佩文韵赋》

1、《佩文韵赋》的内容

2、《佩文韵赋》的作用

四、《十三经索引》

1、《十三经索引》的内容

邪(耶)其

也哉

夫7

2、《十三经索引》的作用

五、《中国人名大辞典》

1、《中国人名大辞典》的内容

2、《中国人名大辞典》的作用

六、《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

1、《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的内容

2、《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的作用

七、《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1、《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的内容

2、《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的作用

八、《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

1、《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的内容

2、《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的作用

九、《四库全书总目》

1、《四库全书总目》的内容

2、《四库全书总目》的作用

(十八)古书的注解(讲授内容)

一、古书注解的概况和体例

1、汉代的注释

2、唐代的注释

正义

《五经正义》

《十三经注疏》

3、宋代的注释

朱熹

4、清代的注释

衍文

脱文

二、旧注的常用术语

1、曰

谓之

2、谓

3、貌

之貌

4、犹

5、之言

之为言

6、读曰

读为

读若

读如

(十九)古书的标点问题(讲授内容)

一、古代的句读

二、标点古文的要求

1、字句必须能讲通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3、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

(二十)古汉语今译问题(讲授内容)

一、准确地理解原文,并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

二、为了忠实于原文,能对译时应尽可能对译

三、遇到不能对译的地方,要妥善处理

四、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二十一)古代的文体(自学内容)

(二十二)骈体文的构成(自学内容)

(二十三)辞赋的构成(自学内容)

(二十四)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讲授内容)

一、引用

1、引言 引事 引文

2、明引 暗引

二、譬喻

1、明喻 隐喻

2、博喻

三、代称

1、代称与譬喻的不同

2、代称的分类

四、并提

1、并提的构成

2、如何评价并提这种修辞方式

五、互文

1、互文的构成

2、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互用同义词

六、夸饰

七、倒置

1、倒置与倒装的不同

2、倒置的构成八、委婉

1、避粗俗

2、避忌讳

3、避冒犯

4、交际辞令

九、省略

1、省略主语

2、省略宾语或兼语

3、省略述语

4、“曰”字省略

(二十五)古今语音的异同(讲授内容)

一、韵母的差别

1、韵脚字和叶音说

2、叠韵联绵词

二、声母的差别

1、双声联绵词

2、三十六字母

(五音、七音、清浊、守温)

三、声调的差异

(二十六)上古音简说(讲授内容)

一、汉语语音的历史分期

上古音

中古音

近古音

现代音

二、上古的韵部研究

1、陈第批评叶音说

2、顾炎武利用韵文研究上古韵部

3、谐声偏旁在研究上古韵部中的作用

4、古韵十一类三十部

三、上古的声母研究

1、钱大昕的古无轻唇音

2、钱大昕的古无舌上音

3、章炳麟的“娘日二母归泥说”

4、黄侃的古无正齿音

5、增运乾古无喻母

四、上古的声调研究

(二十七)古书的读音问题(讲授内容)

一、假借问题

1、假借的实质

2、两种假借情况

无本字的假借

有本字的假借

3、朗读古文如何读假借字

二、破读问题

1、破读产生的原因

2、破读的规律

3、朗读古文如何读破读字

三、特殊读音问题

1、古书中的特殊读音

2、朗读古文如何读有特殊读音的字

(二十八)诗律(讲授内容)

一、句数

律诗

律绝

长律

二、押韵

1、近体诗押韵的规则

2、平水韵

三、平仄

1、近体诗诗句平仄的规则

2、拗救问题

四、对仗

1、近体诗的对仗要求

2、近体诗特有的对仗

借对

流水对

五、近体诗的句法

活用

错位

省略

紧缩

(二十八)词律(讲授内容)

一、词调、词牌和词谱

二、词的用韵

1、词韵

2、词用韵的三种情况

三、词的平仄

1、词的平仄与诗的平仄的不同

2、词的平仄句式

四、词的对仗

1、词的对仗与诗的对仗的不同

2、扇面对

第三部分

词义分析举例

一、词义分析举例均为学生自学内容,教师不在课堂上讲授,但要根据教学进度,有计划 地布置给学生自学。

二、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教师在讲授古代汉语常识或文选的过程中,应尽量联系或涉及词义分析举例部分的内容。讲授古代汉语常识,可以用词义分析举例中的词语作例子;讲授文选如遇有词义分析举例中的词语,也要将其作为重点词语来分析。以帮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五)同义词辨析例

(六)同源词探求例

下载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5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5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重点篇目: 1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

    古代汉语郭锡良句子翻译重点

    古代汉语下册翻译三十题 1、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练习题(五)参考答案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练习题(五)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名词: ●四六: 文体名,也称“四六文”,就是骈体文。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的句子,世称骈四俪六。此文体形成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

    《古代汉语》王立本与郭锡良本比较

    摘 要 古代汉语教材是古代汉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古代汉语课所讲授的内容来自于古代汉语教材,因此,教材的编写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众多的古代汉语教材中,王力主编的......

    郭古代汉语练习一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练习一 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 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 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 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

    古代汉语练习二答案

    练习二 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是?请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加点)。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古代汉语(郭赐良版本)考研复习资料(精选五篇)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要点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

    道德制高点许锡良

    什么叫道德制高点?许锡良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造假,有人就说,这是在打造道德祭坛,自己占据道德制高点,将他人放置到道德祭坛上审判。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什么叫道德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