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词咏中秋 诗话月饼
词咏中秋 诗话月饼
文/延彬
自古以来,人们给传统的中秋佳节留下了无数佳话和有趣风俗,特别是,古代文人多情致,凡是节日皆有诗词吟颂。他们在中秋佳节望月、拜月、赏月、咏月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吟颂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词是诗人在欢饮达旦、大醉之后的倾情之作。全诗景情交错,诗情顿挫,想象丰富,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呈现祝愿,实为上乘诗词。所以胡仔《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也因此,历代文人在编选苏轼词时也总选到这一首。
与咏叹中秋诗词齐名的就是咏颂月饼的诗词,它们把中华美食文化推向一个新高度。月饼作为中秋节的标志,是最具象征意义的中秋民俗食品。椐考证,月饼古称“胡饼”,别称“宫饼”、“小饼”、“团圆饼”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后来演变为唐朝军队祝捷食品。传说于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吐鲁番商人向唐朝皇帝进献圆饼祝捷,高祖皇帝李渊十分高兴的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对空中明月说了一句诗:
“应将胡饼邀蟾蜍”
说完把圆饼分给群臣一起吃。此诗句中的“胡饼”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月饼”。可能这一诗句是最早咏颂月饼的一句诗,可惜李渊说完这一诗句之后却没有下句。仅一诗句,却能流传自今,亦可堪称一绝。把“胡饼”改称为“月饼”的一个传说是: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在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呼出“月饼”一词。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值得回味的是宋代诗人苏东坡在当年的中秋月夜,饮酒、赏月后“欲上琼楼”并在其《水调歌头》的诗里“把酒问青天”之后,估计是又吃了些月饼,感叹之余又信手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诗中的“小饼”即“月饼”别称。诗人在吃着包有“酥和饴”的月饼、细品“其滋味”后,极为想念亲人或故人,竟掉下了“相思泪”,此情此景令人感动。此诗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全家人在中秋节相聚品茗邀月的习俗在宋时已很普及。当时的笔记《西湖游览志余》提到,中秋节“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而《帝京景物略》则说:“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另一笔记《臞仙神隐书》也提到“(中秋夜)乃造太饼一枚,众共食之,谓之八月求团圆。”从这些的记载还可见到,月饼一开始就是相互馈赠的社交礼物,而且分量颇大,必须众人分而食之,蕴含了中国伦常与共食制度的文化精神。这种大月饼可能盛行了几百年,所以在《红楼梦》中贾母吃的宫廷御赐“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据考证就是个直径二尺、重十公斤的大月饼。在明代,中秋吃月饼在民间逐渐广为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所以明代诗人彭蕴章在《幽州土风俗》中才会写道:
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免满人间。
悔然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
诗句生动描写了明代的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传说形象,作为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
清代嘉庆年间的袁学澜,苏州人,其传世手写稿本《吴郡岁华纪丽》十二卷铺展了一幅绚丽迷人的清代苏州一带风俗图,中有一首《咏月饼》诗: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诗人在其诗中,不仅描写了吃月饼,还将做月饼时的和面、点缀、藏馅儿、蒸煮乃至馈赠亲朋等一系列活动罗列出来,甚为有趣、多彩!
清代诗人沈兆褆写过一首《吉林纪事诗》,表现的是当时吉林地区中秋合家赏月、聚食月饼的快乐情景:
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乐。
近代诗人陈海梅运用乡土掌故题咏月饼的《中秋饼》诗曰:
正当三五夜清闲,买饼分甘向市圜。馋口儿童开口笑,如何皓魄落筵间?
此诗写出了台湾、闽南一带中秋期间儿童兴高采烈尝饼玩饼的心情,颇具情趣。
吟颂月饼的诗词在我国是如此源远流长,从而给中秋佳节增添了许多温馨的美食文化内涵。而且每年的中秋月饼的文化内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近几年来以团圆、博爱、和谐为主题,推出的“桃李情”、“思亲月”、“儿女心”、“慈孝于行”、“天道酬勤”、“师恩难忘” 等就是赋予月饼以新的文化内涵的典范。在今年中秋,这样带有浓重感情、文化特点的月饼会再给人们感受到不同的新意境,也定会产生很多生动有趣的咏颂月饼的新诗篇。
第二篇:咏蝶诗话
咏蝶诗话
作者:周游《光明日报》
以花为食的蝴蝶简直就是美神!它那娇艳的容貌,轻盈的体态,妙曼的舞姿,常常引得文人墨客浮想联翩,尤其多情的诗人面对着它们更是有永远谈不完的话题。
“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或在半空中翩翩然展翅飞翔,或在草叶上悠悠然凉翅小憩,自己觉得很美也很自在,完全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忽然觉醒,惊异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不知道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无论如何,庄子“梦为蝴蝶也寻花”(鱼玄机《江行》),“应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其实,“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张潮《幽梦影》)
检阅文史,我们不难发现蝴蝶这一物象是较早“不幸”被人格化的。譬如萧绎《金楼子》云:“陈思之文,群才之俊也,而武帝诔之‘尊灵永蛰’,明帝颂云‘释渝浮轻’。浮轻有似于胡蝶,永蛰颇拟于昆虫,施之尊极,不其蚩乎?”意思是说,陈思文风“浮轻”似蝶。再如《北齐书》云:“魏收常在洛京,轻薄尤甚,人号云:‘魏收惊蛱蝶’。文襄曾游东山,令给事黄门侍郎等宴。文襄曰:‘魏收恃才尾嵓適,须出其短。’往复数番,收忽大唱曰:‘杨遵彦理屈,已倒。’竹彦从容曰:‘我绰有余暇,山立不动。若遇当途,恐翩翩遂逝。’当途者魏,翩翩者,蝶也。文襄先知之,大笑称善。”他们借蝶体态“轻薄”形容魏收品性。这是以蝶喻人,赋予蝴蝶象征意味的先例。也正因其“轻薄尤甚”,后人多以“艳蝶”比喻沾花惹草的男子,导致蝴蝶如淋大雨,飞不高远。
也就在南北朝,蝴蝶忍辱负重,几经碰壁,终于飞进文人雅士的视野,得到应有礼赞。据《南史·沈麟士传》记载:“沈麟士年过八十,耳目犹聪明如故,抄写火下细书,复成二三千卷,满数十箧。时人以为养身静嘿所致,仍制《黑蝶赋》以寄意。”尽管此赋早已不存,但有咏蝶诗篇存世:萧纲有《咏蛱蝶》,刘孝绰有《咏素蝶》,徐防有《赋得蝶依草应令》,李镜远有《蛱蝶行》,温子升有《咏花蝶》。这五首诗描摹蝴蝶注重神似,行文结构灵活多变,并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以丰富诗歌的表现力。由此可见,“蝴蝶文学”南北朝时就已初具雏形。
蝴蝶飞到唐代,礼遇益厚。唐代诗人咏蝶不仅在内容上有所创新,而且在艺术上取得突破:一是不少诗作在描摹蝴蝶形象时仍侧重形似,譬如王建《晚蝶》、徐寅《蝴蝶二首》;二是咏蝶诗中出现了追求神似的写作手法,譬如李商隐《蝶三首》其
二、其三;三是比兴手法的运用,譬如白居易《秋蝶》、罗邺《秋蝶二首》其
一、吴融《蛱蝶》;四是象征手法的出现,譬如卢频《蛱蝶行》、郑谷《赵璘郎中席上赋蝴蝶》;五是咏蝶诗作风格多样,雅俗兼备,譬如罗隐《蝶》、徐寅《蝴蝶二首》其一;六是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譬如徐寅《蝴蝶三首》其
二、李商隐《蝶》(叶叶复翻翻)。除了上述特点,唐代诗人咏蝶诗多为近体诗形式,行文工整,篇幅短小,但是极富美感和表现力。尽管唐代诗人专门咏蝶的诗篇仅有二十多首,但是含“蝶”意象在唐诗中出现的频率颇高。检阅《全唐诗》,我们发现其中含“蝶”意象的至少有四百七十多首。按其不同的意义指向与功用方式等归纳起来,这些含“蝶”意象可分为文化意象、动态意象与组合意象。可以说,蝴蝶为唐诗增添了不少瑰丽的色彩。除了“花蝶”“舞蝶”“戏蝶”“飞蝶”“粉蝶”“秋蝶’“寒蝶”“冷蝶”“早蝶”“晚蝶”“黄蝶”“彩蝶”“紫蝶”“皓蝶”“黑蝶”“灰蝶”“苑蝶”“野蝶”“幽蝶”“仙蝶”“风蝶”“归蝶”“惊蝶”“水蝶”“睛蝶”“玉蝶”“狂蝶”“异蝶”等意象,还有“庄蝶”“韩蝶”“化蝶”等典故。
众所周知,“庄蝶”源于《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蝶”,那么,“韩蝶”一词之源呢?“韩蝶”最早亮相于李商隐《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十四·济州》引晋干宝《搜神记》云:“宋大夫韩凭娶妻美,宋康王夺之。凭怨王,自杀。妻腐其衣,与王登台,自投台下,左右揽之﹐着手化为蝶。”这里所云的韩妻衣裳破碎化为蝴蝶,与韩凭夫妇死魂化为鸳鸯,尤为二事。除了《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李商隐吟咏韩凭故事的还有《青陵台》和《蜂》,诗中都出现了“蛱蝶”或“粉蝶”的意象。也许这可能是诗人凭吊古迹时未见鸳鸯、只见蝴蝶而作出的浪漫的想象。无论如何,其后化蝶情节却愈演愈烈。北宋王安石索性以韩妻化蝶咏之:“翅轻于粉薄于缯,长被花牵不自胜。若信庄周尚非梦,岂能投死为韩凭?”(《蝶》)
说到“化蝶”,自然又绕不开“梁祝”。关于“梁祝”,唐代《十道四番志》有所记载,文字不多,故事的主题并非爱情,而是强调忠义。直到晚唐,张读在《宣室志》中写到祝英台跳入梁山伯坟冢殉情。至于“化蝶”,却是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所撰的情节。
有宋一代,蝴蝶更艳,甚至狂飞乱舞,令人眼花缭乱,疑似鬼蝶:“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初来花争妍,忽去鬼无迹。”(苏轼《鬼蝶》)陆游亦曾讶然复欣然:“何处轻黄双小蝶,翩翩与我共徘徊。绿荫芳草佳风月,不是花时也解来。”(《窗下戏咏》)不过,宋代诗人尤以谢逸最为痴迷于蝶。据《诗话总龟前集》卷六记载:“谢学士吟《蝴蝶诗》三百首,人呼为‘谢蝴蝶’,其间绝有佳句,如:‘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又曰:‘江天春晚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古诗有‘陌上斜飞去,花间倒翅回’,又云:‘身似何郎贪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终不若谢句意深远。”
明代文人似乎更爱蝴蝶。据龚炜《巢林笔谈》卷一《县令好蝶》记载:“明季如皋令王某,性好蝶。案下得笞罪者,许以输蝶免。每饮客,辄纵之以为乐。时人为之语曰:‘隋堤萤火灭,县令放蝴蝶。’”国人的传统意识,每每以为捉萤放蝶的事都属不务正业,玩物丧志。因而偶有一位县令爱看蝶舞,也不免受到讥刺。传统意识的功利性和僵硬化,使得古代民间的若干生活趣味由此而丧失,这是很可惜的。比较而言,我很欣赏高启《美人扑蝶图》:“花枝扬扬蝶宛宛,风多力薄飞难远。美人一见空伤情,舞衣春来绣不成。乍过帘前寻不见,却入深丛避莺燕。一双扑得和落花,金粉香痕满罗扇。笑看独向园中归,东家西家休乱飞。”一个正在绣花的怀春少女,眼看一群蝴蝶翩翩飞来,不免引动了自己的情思,于是起身扑蝶。几经寻觅,终于扑得一双,得意之余,发现落花的香气染满一身,余下的蝴蝶栩栩然向园中飞去。全诗以叙述为主,描绘了一个天真活泼而又多情的少女形象,极富生活气息。
清代诗人较少咏蝶,佳作更是少之又少,只是偶有含蝶意象出现,譬如孙枝蔚《遭困苦道旁行乞莫相嗔》:“欲觅桃源聊避乱,还凭蝶梦暂宽愁。”再如味榄生《〈十洲春语〉前题》:“迷香不醒蝴蝶梦,落颔谁抱骊龙珠。”又如史承豫《咏梁祝》:“山上桃花红似火,双双蝴蝶又飞来。”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少时就和江冬秀订婚,但是到美国后爱上了才女艾迪丝·克利福德·韦莲司,“风流谁得似,两两宿花房”(贾蓬莱《咏蝶》),最终苦于无力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只好劳燕分飞。回国前夕,胡适写下了白话诗《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蝴蝶》其实是一曲中西合璧的现代“梁祝”。本来“双双飞上天”翩翩翻飞的两只蝴蝶,因胡适母亲催胡适回家结婚,不得不“忽飞还”一个,剩下艾迪丝·克利福德·韦莲司在水一方,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终生未披婚纱……
笔记至此,眼看“东家蝴蝶西家飞”(李贺《蝴蝶飞》),“试就花间扑已难”(徐夤《蝴蝶二首》其二),唯有庄子就“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乔羽《思念》)……
(作者:周游,系文化学者)
第三篇:中秋夜谈——月饼史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适逢中秋佳节,在这月朗风清的夜晚,能够聆听知识的良心,效法的源泉,文盲的导师,萝莉的救星每月例行的文化讲谈,那是何等的性福,汝等阅读之前记得要沐浴焚香,对月膜拜,心中祈愿维尼千岁绵长,永远健康。
维尼讲学向来遵循逻辑的推引。先说中秋节起源,早期是国立农业祭祀,为秋季丰收祈福,逐步延展到民间,又衍生出家族团圆的深意。点解,和女性权利构建有关。中古以前蒙昧未开,黑木耳横行,走婚,淫奔之风浑浊不堪。子不知父,妻不从夫,唐朝尤甚。直到宋代,随着文化发展,经济繁荣,仓廪足而知礼节,解决问题才有了办法与底气。
当时按照旧例,秋收之后,女方可以归宁省亲(也就是在农闲后回娘家)。通常这个时间段,就是黑木耳墙外盛开的高发期。所以为了规范妇德,民间社会有了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女方在秋收后归宁,必得在中秋节前返回夫家。这相当于一个双向选择,因为中秋也是本家续宗谱的日子,回来的,可以正名,上谱牒,从此就是某某氏,成为家族正式一员,获得家族财产使用,继承等等权利,不回来的,自然就FIRE了。说穿了就是职业家庭妇女签正式劳动保障合同的日子。此外还有更多衍生意义,例如这天讲究吃各类瓜果,桂花糕等等,这隐喻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就是为夫家开支散叶,早生贵子。
再说月饼来历,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月饼本是一种舶来的馅饼类食物。而饼食,果脯等等都出自西域(因为西域盛产各色时鲜瓜果,也有烘焙面饼的传统),这和当地天气以及地热资源有关。而汉地没有这样的先天气候地理条件。且本土制糖业比较单一(只限于蔗糖,蜂蜜的初级加工)。所以这些得来不易的异域美食自汉唐以来一直身价昂贵。基本只在宫廷或是大型祭礼中出现,象征着等级与尊严。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月饼自然也成为民间艳羡追捧的对象,大家把珍贵的月饼作为中秋祭祖的主要祭品,体现对祖先的尊重。
月饼在唐朝还属于高端奢侈品,到了宋朝则走入寻常人家,为什么,因为两宋富裕繁荣远超汉唐。汉唐武功盛极一时,又是传说中的丝绸之路,又是传说中的天可汗云云。而宋朝疆域到河西就到头了,西域丝路则是神话故事了。可为什么偏就是这个被后世清客文人瞧不起,耍大刀片的本事都没有的鼻涕宋,却能缔造出那么辉煌的社会文化经济物质文明。因为重商,世野广阔,以海运商贸立国。又为什么世界史上,海洋立国都NB,大陆帝国全2B呢。关键在于税制。
举个例子,走丝绸之路,除了风沙,马贼这些意外因素,一个绿洲,就是一个卡子,一路行来处处收费站,一趟买卖,贸易成本居高不下,成本高,风险大,在商言商,那么商人于是也没多少动力维系开拓丝路贸易线。海运就不同,虽也有意外因素例如风暴,海盗,这和陆路风险相当,但航运本身物流运转速度更快,而且最重要的是只在起始港口纳税即可,免去了陆路沿途厘卡式重复盘剥,在成本核算上,那比传统陆运,完全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了。有利益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交易,有交易才有富裕。所以在宋朝,中外贸易鼎盛,市场上什么样的商品都有,价格也都很便宜公道,普通百姓也能消费的起,月饼走入寻常百姓家,才成为可能。
行文至此,维尼也明白,文盲进小熊的帖子,百分之百不是为了聆听古代文化经济发展史之类阳春白雪学术问题。无非想听传统段子而已。正文到此告一段落,以下部分算维尼送的。
关于中秋月饼最有名的一则传言,自然非元末红巾大起义的段子莫属了。有说是朱元璋,刘伯温发明在月饼中夹带纸条鼓动民心,反元抗蒙,也有说是张士诚的原创。谁发明的其实不重要,关键是了解其中的技术细节。为什么是中秋这天,这才是重点。首先是己方,中秋是传统大节,有迎神庙会,舞龙烧塔,各色民间大型活动,耳语传播,人潮效应在此时能发挥最大文宣效用,这就有了潜在人员准备,其次这是在秋收之后,新粮入仓之时,歌里也这么唱“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这实际意味着有了未来军粮的保证。而在敌方,蒙古人有例行秋季移帐风俗。上至皇室,每年四月要迁往上都(哈拉和林)避暑,一直到中秋以后再回到大都(燕京)。通例下到各地蒙古军帐也都在此前后移防。综上,己方此刻有人有粮,对方却在换防。此消彼长,局部优势凸显,机会就出现了。
这个段子不光是在中国流通,明朝中叶又由国内传到海外,先是澳门,再由葡萄牙传教士传到葡属果阿,在南亚次大陆播散开来。尤其是在当地的穆斯林群体中酝酿发酵。因为自英国殖民开港以来,原本占统治地位的莫卧儿穆斯林被不断打压,阿三也反攻倒算,仗着英国人的包庇纵容骑到穆民的头上。这就有了传说发芽开花的空间。到十九世纪,穆斯林毛拉,艾哈迈德沙借鉴了这个传说。在宣传鼓动中倡导了传送“恰帕提”联络法。恰帕提是穆斯林经常食用的烤薄饼。薄饼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村长先将六个薄饼中的一个吃一小块,然后将余下的薄饼给村里的其他人吃,最后再制作六个同样的薄饼,以表明村人参加圣战决心。这些普通而又神秘的薄饼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传遍次大陆,将火种撒遍大地。并最终引爆圣战。
从东土明教,到南亚伊斯兰教,传说远未结束,当时在南亚与马尼拉之间有海上
奴隶贸易线,有位印巴奇女子被从德里贩往南洋,后又从马尼拉运往新西班牙。最终到达墨西哥普埃普拉,日后她成为当地有名的修女。卡塔丽娜嬷嬷从家乡带来了一身通灵显圣的本事,把当地老墨唬得一愣一愣。在她传教布道手段里,墨西哥薄饼里惊现纸条之类都是传统的保留节目。这个传统一直都在当地流播,到了墨西哥独立运动期间,当地的安东尼奥神父把这个东方节目演绎得炉火纯青,教堂礼拜弥撒用的圣餐饼里都有玄机,号召信徒们起来捍卫天主教会,对抗西班牙国王菲利佩七世(波旁王室是罗马教廷的老对头)。
月饼传说的流布,不光有外国教会传播路径,还跟随华侨走遍四方,例如明末,郑成功也依托博饼发展天地会,日后随着华工,洪门,进军海外餐饮业,海外中餐馆
大都有幸运饼这个环节,杨基佬咬开一看,是欢迎惠顾,洪门兄弟则是反清复明。而且这个传说还会出口转内销。清末又传回国内,每逢中秋月明,大清朝廷就会坐立不安。例如辛亥年的湖广总督瑞澂,当时汉口三镇已然流言漫天,说革命党定在中秋节起事,瑞总督也尽了自己的责任,把防范警戒等级提到最高级别。不许汉上报馆刊载与月饼传说有关的一切新闻,并且宣布中秋节新军不许例行中秋放假,已然做到这个份上,可还是挡不住三天之后的一声枪响。为什么呢,参见今日的菲姐与亚鹏。这正是,江山不保险,爱情难保鲜,缘尽止于此,此事古难全。以下欣赏天后名曲,听其曲,观其事,抚今追昔,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是欢乐的紧。
这段不明白
罗马教廷和北欧更正教打,和东面东正教打,和巴尔干奥斯曼打,和英国教会打也就剩西班牙和波兰是铁杆天主教粉丝了吧,怎么又会不和呢?
************************************************
西班牙确实是天主教铁杆,但是与罗马的关系还有另外一层,那就是教权与王权的关系.早年,西班牙处于巅峰时代,曾经客大欺店,把罗马教廷视为傀儡,自己以天主教世界的齐桓晋文自居,东征西讨,建立霸业,罗马的老教皇也无可奈何,一方面需要西班牙卫正克邪,所以对西班牙多方笼络,甚至不惜同意西班牙国王的保教权,也就是在西班牙领地,比如南美一带,凡是任命主教,必须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推荐,也就是实质任命权在西班牙国王.到了后来,西班牙衰败,教廷又逐步图谋收回南美教会的控制权,当然也就与西班牙国王明争暗斗,关系自然不会好.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波旁王室统治西班牙,这就给了所有反对西班牙国王的土生白人们一个天赐理由,那就是波旁王室不是虔诚信徒,波旁王室的祖先亨利四世早年是新教徒,后来是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被迫改信了天主教,一旦离开天主教控制区,回到了内战中的新教控制区,马上脱离天主教,后来他带兵包围巴黎,为了当上法国国王,竟然说为了巴黎,值得做场弥撒,于是又改信了天主教.这种朝三暮四,为了利益改变信仰的人,配得上大家效忠吗?
第四篇:美文:中秋话月饼
说起中秋,怎么能不提起月饼,关于月饼,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美文:中秋话月饼,一起来看看吧。
提到中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月饼。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曾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月饼,作为一种团圆的象征,如一种文化符号,早已深深印入我们的脑海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的花样越来越多,但最让我怀念的,还是小时候的妈妈做的土月饼。
过了立秋,天气一转凉,妈妈和村里的婶婶大娘们就开始为做月饼忙活起来了。几家关系好的妇女聚在一起,支灶、劈柴、淘晒粮食、三三两两地拉着架子车到附近的磨坊机面、相约着挎着篮子赶好几个集,才能把做月饼的材料备齐。在秋天明亮的阳光下,在夏粮丰收的季节里,做这一切的时候,似乎每个人都那么快活,院子里、压水井边,到处都飘荡着妇女们欢快的笑声。孩子们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小孩子跟在大孩子后头,嬉戏打闹,热闹非凡。在我们一遍遍的催促声下,在妈妈一次次快了快了的回答声中,终于,做月饼的师傅来了。杀鸡、炒菜、烧稀饭、烙烙馍,几家人一起做饭、管饭。隔壁婶婶的土豆丝切的好快、好细呀,叮叮咣咣,边聊天边切菜,看都不看,一会就切一大盆,手都不会切到。奶奶又烧凹子,又翻馍,一个人不慌不忙,偶尔冲旁边跟我们一起踢毽子的大堂姐喊一声“美侠,来跟奶奶学翻馍。”堂姐正玩得高兴,才不理会奶奶的招呼呢。“我这么大的时候,洗衣、做饭、割麦、磨面,没有不会做的。现在不学,以后到了婆家,烙不好馍,婆婆照头就是一竹坯,哭都不敢哭……”奶奶又开始唠她的山海经了。这常让我感到纳闷,正在翻馍的竹坯,直接打到头上,不是很不卫生吗?再看看满头银发、裹着小脚,走路都颤微微地祖奶奶,那么慈祥,年轻时会拿竹坯敲奶奶的头吗?好多次我背着爸爸偷问祖奶奶,她都笑而不答。酒足饭饱,师傅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指挥着开始做月饼了……但具体怎么做,到现在我完全不记得了。只记得在月饼上锅前,奶奶在每个月饼上面点上圆圆的几个红点的郑重表情和第一锅月饼出笼时,小伙伴们一哄而上,一抢而空的欢快气氛。那时候,家家都要做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月饼,所以这种情形会持续好几天。
做完月饼,中秋节就越来越近了,大路上、村头边,明显人多了起来,乡村热闹起来,该走亲戚了!走亲戚时,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妈妈从街上买来一种方方的包点心的黄灰色的纸,还有印着双喜的鲜艳的红帖,用纸做成的细细的绳子。爸爸把四个月饼两两一起叠放在黄灰色的纸上,码放整齐,一折一翻,放上红色喜帖,用那种细细的绳旌一扎,一包包漂亮的月饼就出来了。装好月饼,换上好看的衣服,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挎起装着月饼的篮子或提包,就开始走亲戚了。远一点的,需乘票车(汽车)去的更有趣,兴奋地坐在车上,夸张地随汽车的颠簸上下起伏,恨不得路程远些,再远些。就这样,贺着丰收,带着祝福,人们嘴里尝着香甜,心里装着亲情,奔波在路上,一年又一年,乐此不疲。
现在,祖奶奶、奶奶早已离我们而去,超市里月饼花色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丰富,妈妈也不再张罗着做月饼了。吃着从流水线上下来的包装精美的月饼,出门时客气的冲防盗门里走出的邻居点点头,礼貌寒喧,转身过后,我却更加怀念起小时候那一缕香甜。
第五篇:中秋送月饼寄语
有限公司 签 名 圆圆满祝满您!的 事业和生活像那中秋的圆月一样,亮亮堂堂,将来用一信定任会维合系作,用愉虔快诚,祈愉盼快,合用作感!激回报感激,……我们的梁。我们产坚品信只:是用我真们诚相经识营的,纽用带执,着品追质求才,是用友善谊良发相展待的,桥非常赵感楠谢携您全一体直员以工来向对您新表澳示塑最胶衷的心支的持祝与福厚和爱最。美 好的祝愿,尊敬值的此客丹户桂:飘您香好,!月圆佳节,新澳塑胶销售部总经理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