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秋随感
中秋随感
伴随着阵阵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秋节如期而至,有点茫然失措的我,站在玻璃窗前,寂寞的凝视着湿冷的夜。公司放假三天,而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这个中秋节,心里有点酸酸的感觉。小时候常常盼望中秋节的来临,那是因为中秋节总会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还能吃到妈妈亲自做的饭菜,因为生长在农村,只有过节日的时候,妈妈才会做很多的美味佳肴,而如今,我却要一个人,在这个繁华而喧嚣的都市里,过着孤单的中秋节,想起来觉得有点讽刺。冷冷的失落感袭击而来,冰凉的感觉渗透全身,公司发放的月饼,静静的放在桌上,此时此刻似乎在嘲笑我的孤单,也似乎在嘲笑我的落寞。
穿过琉璃的玻璃窗,我抬起头想要看看今年的月亮。然而我没有看到皎洁的明月,看到的只是弥漫在夜色中的小雨,淅淅沥沥的,像是诉说着淡淡的思愁,又像是敲击着宁静的思念,如烟似雾,弥蒙在冷冷的夜色里。忽然想起朱自清《荷塘月色》里那种令人沉醉的夜还有那诗意的意境,多少有些让人有些怀念。
也许是都市的繁华与喧嚣漠视了孤单的明月,也许是人们团圆的热情与兴奋吞噬了孤单的明月,所以今年的中秋,没有皎洁的明月,也没有我想象中的月下漫步,诗意连连。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的倚在窗前,凝视这冷清而孤单的夜,凝视着这繁华都市里的万家灯火。
其实我多想,多想今晚有月,多想漫步在静谧的月光里,听她讲述古老的传说;多想站在宁静的夜色里,让月光的柔和抚慰我忧郁的心灵,多想和别人一样站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的感觉。可是,我始终没有只要的感觉,我忽然发现,我还是从前的自己,一样的有着别人所不能理解的悲和喜,所以,中秋节的我没有恬淡、幸福的感觉,反而觉得是那么的失落。
许多人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独特的意境,喜欢秋天美妙的音符,当然我也不例外。是的,我喜欢秋天,喜欢她的宁静与温婉;喜欢她的清澈与碧爽;喜欢她的殷实与成熟。在我的眼里,秋天,是完美的契合、是岁月的积淀、是生活的聚集;是缓缓收拢的火焰、是点缀失散别离的疼痛、亦是一场具体的虚实、一场盛大的悲喜。当我我穿过莽林和沼泽,穿过烟尘和岁月找到了她,当我历经沧桑,寻遍梦想花开找到她,当我看尽尝尽人间冷暖,看尽繁华落幕找到她,我精神世界和腾图都早已经涂上了画卷,我的愁苦和欢笑早就相伴在我的身旁,我的梦想犹如犀利的刀戟,在秋天绽放,也在秋天重生。所以,当梦想还没有被摧毁的一瞬间,我忽然明白,我的内心深处,隐藏着美丽的梦想,在我一步一步的努力工作中,静静的发光,像爬山虎一样,即使阳光想要躲避,都不会后退,依然奋力的往上爬,越爬越高,越爬越顽强。
夜,渐渐的深沉起来,都市里的繁华渐渐的平静,我忽然想起城市里乞讨的乞丐,想起街角流浪的人们,想起地下室里的男男女女,想起小巷里哼着小调的老人„„他们也许和我一样,有着别人不能理解的衷肠,唯一相同的是,我们都活着,而且都在努力的活着。
今年的中秋,没有窃喜,亦没有期待。
文案部:王思莲
2010-9-26
第二篇:中秋活动随感
“迎中秋,庆佳节”活动随感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不干,一粒沙只有存放于沙漠才有依托,一个人只有属于一个集体才不会孤单。在正式迈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时,我很庆幸与兆芯相遇。
在前不久公司举办的“迎中秋、庆佳节”活动中,聆听领导的讲话,与同事的交流互动,使我对公司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和认识。在强手如林的商场上,我们公司虽然不是最强大的,但是充满着朝气,蓬勃发展。短短一年时间,从仅有的二三十个人发展成为如今拥有上百名员工的公司。积聚精英的同时,提高团队的整体协作和战斗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在一个团队里,如果每个人只顾自己,在责任面前相互推诿,最终,不仅不会提高战斗力,反而成为团队整体进步的阻碍。
还有一句话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有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同样规模的增加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这就是团队良性发展带来最直接的结果——战斗力提高。
有一首歌叫“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公司的每个员工,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恪尽职守,必将获得卓越,共赢的未来。
作为一名刚来几天的新员工,在工作中我随时能感受到大家勤奋工作,互相帮忙的和谐氛围。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需要大家的相互协作,没有协作,小到办公用品的使用,大到一个项目的成功都无法成功。
人,是群居的动物,谁都不能孤立于集体之外存在。很难想象,如果鲁宾汉没有了星期五是如何在荒岛上度过岁月。
成功,卓越是每个人不懈的追求,在孤身奋斗的时候,我更相信一个人的高度取决于他脚下的那块土地。我愿意在兆芯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扎根成长!
商海远航,兆芯这艘轮船已经离港远航。认认真真对待工作,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情,这是我为兆芯扬帆前进中所能贡献的力量。虽然我只是这艘大船上一个小小螺丝钉,我依旧感到自豪,依旧快乐地与它同舟共济,驶向成功的彼岸!宋冰冰
第三篇:观后随感
观 后 随 感
——震撼,感动,思索
看了《唐山大地震》有一个多月了吧,总想写点什么,一直没有如愿。今天好像终于静下来还是记下点什么的好吧。不然多可惜呀!搜索电影的痕迹已经好模糊,但是依旧能记得那凄惨,那震撼,那感动与思索,那就写记得的这些吧!看完没有太多的悲伤,更多的是感动吧。
记得看完第二天去单位向同事极力推荐了这个片子,当然很多人是不在意这些的。但是提到徐帆时
我还是很兴奋地表明:我好喜欢徐帆,喜欢她的 女人味道,喜欢她的语言,她的动作,哪怕是她的 嘶喊。
要说感动主要是记住了一些台词和细节吧,记得我边看电影一边 记录了徐帆的几句台词:
1、“人没了,才知道啥叫没”(这是地震之后元妮对于失去亲人的最深的感触吧!多么朴实的话语!记得当初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突然一颤,思绪蔓延了好远„„)。
2、“有哪个 男人会用命来保护你呀?”(这是后来有人问元妮怎么不再找一个男人时,元妮说的话。地震时,夫妻都赶回救孩子,房屋正要倒塌,是丈夫一把推开了元妮,自己却被埋在了废墟下。)是呀,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对女人来说值得了!
3、地震时在女儿与儿子只能选择救一个的时候,元妮选择了救 儿 子,看后感觉很残忍!中国几千年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劣根呀!为此这个心结也折磨了母女32年。选择是残酷的,但是又能怎么样呢?还是理解那个时代,理解那种根深的世俗,理解那位母亲的选择吧!4还记得元妮每年为自己女儿准备的课本。(元妮一直以为女儿已经在地震中死去,但是每年都为女儿准备一套课本,这是后来在墓地发现的,可见为了当年的不得已的选择,她心里 埋藏了太多的愧疚!)
5、我还记起了影片中元妮32年后见到女儿时 那撕心裂肺的呼喊。那喊声里有太多的内涵:有压抑多年的愧疚,有痛苦,有委屈,还有很多吧!
6、对了还想起了元妮为孩子洗好 的柿子。没有修饰,只是习惯地为子女做着,爱着。
就写这些吧,总之是很不错的片子!!
第四篇:观摩课随感
有效的教学,快乐的课堂
——记观摩课随感
今晚我有幸参加了由尊敬的胡老师安排的一堂小学语文教学微格课。对于这堂课,与其说是在听课,学习来自小学一线老师的讲课技巧,倒不如说是真正地在享受语文课堂的魅力,享受中国的文字美,享受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总的而言,这是目前为止我平生收获颇多,感受颇多的一堂课。
在这堂课上,老师款款道来,将一个语文老师的学识、修养、智慧,对课堂的收放把持、对学生的关注熏染~~~~~如春风一般不可阻挡的荡涤在我的心上。将“以读代讲”的授课模式表现得淋漓尽致,美轮美奂。
老师首先给学生们讲了《雪地里的小画家》此篇课文,其实事先我预览了一下,也做了小小的思考,不过仍有不少的困顿,因为我不知道该怎样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讲此篇课文。但是在老师的课上,随着老师的讲诉,却是心门大开。老师她那丰富的体态语言,饱满的情感,慈母般的普通话均一览无遗的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学生。老师说孩子贪玩是天性,一年级的学生不需要给他们传授太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爱上语言,爱上语文。
当讲到《村居》时,老师设计艺术可谓精妙绝伦。诗的艺术是读的艺术。老师反复的让学生读,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读,回家后让孩子把父母、爷爷奶奶教会,这样孩子们读的遍数也就不计其数了,即使在课
堂上没有记住的孩子,下来也就记住了。此外,当孩子读错了的时候,老师并没有严厉的批评、指责孩子们,而是用一种很温柔的语气说道“宝贝,你能再读一遍吗?宝贝,你再读一遍好吗?”这种以母亲般疼爱的语气鼓励孩子真的是上乘之计,再适合孩子们不过了。
接下来老师又给我们讲了《巨人》讲课技巧,老师先是将描写巨人、花园、孩子的词语分别归类的写在黑板上。通过学生们、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来学习生词,析词趣。然后用词语串讲课文内容来理解课文词语。又如《生命生命》老师一遍又一遍地不断变换角色,反复地读,不停的读,运用追问技巧。给孩子们感受到一种诗意、优雅、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粗略感受,下面我谈谈我的想法:
1.这位老师教学设计内容丰富,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抓重点字词、关键句反复朗读,很受启发。
2.这位老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人性化声音,她的丰富的体态语言,独特方式引导学生激情导入,教学中教师语言阴阳顿挫,亲切,富有感染力。
3.这堂课主要给人感觉是技能课,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新颖独特,教学方式多样化,营造出了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和老师都体验到这是一种享受。“以读代讲”的教学模式成功的运用。
4.语文的魅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这位老师的课时,他们亲切,自然,简洁,准确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肢体语言带着学
生在课文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感悟作者语言的魅力。
5.教师教学艺术。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位教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驾驭课堂教学能力更是很高。在传统教学中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是昏昏欲睡,而在这两位教师的课上,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整节课都是通过阅读,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来完成主要教学任务的,老师做的只是点拨。如在查“洋溢欢乐”中的溢是什么意思时,是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等。这就是告诉我们语文课不是一节课给学生灌输多少而是教给学生多少学习方法。课堂上有问有答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真正的做到了老师、学生、书本三者合一的艺术效果,以及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大学学习中,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努力提升自身学识、素养、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向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和经验。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第五篇:随感寒假
随感寒假
寒假早已经结束,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心中有怀念,也有义无反顾。我不禁感叹,现实就是现实,竞争就是残酷,不由得我们丝毫怠慢。就在这中学生活的第一个假期,我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以前我一直觉得最后的寒假顶多就是一个黄金周,不过还好老师开恩,我们一共休息了十几天。虽然在这些天里玩得不畅快,学习也不可能突飞猛进,但也算是悠闲自得,无风无险,也许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吧!虽然几乎天天呆在家里,但总算是修身养性,生活充实,就当是养精蓄锐等着迎接挑战吧!寒假对于我们来说,目的只有一个――做好的自我调节。
在大家都在抱怨中国教育制度腐朽的时候,我却想得很现实,教育制度不可能应我们而改变,与其花时间在抱怨上,不如多看看书,多做做题。是呀,为什么太多时间在抱怨,太少时间在学习,现实就是现实,脱离了现实也注定被社会所淘汰。
这些天里,通过电话,通过网络,通过走家串户也了解到有一大部分同学都在努力学习,努力迎头赶上。从班上成绩的排名也看得出,在这样一个争分夺秒,你追我赶的最后时刻,没有常胜的冠军,也没有绝对的败将。大家都不服气地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自然这样的竞争就变得格外激烈,格外精彩。当旁观者是懦夫的选择,只有真正的勇者才不畏惧挑战。这样的社会要求人人不一定是强者,但一定要成为勇敢,因为如果连自己都事先放弃了,那就“回头无岸”了。真正的勇者想必就是这样吧!
寒假过去了,我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