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之答案
七年级语文阅读训练之答案(hqf)
(一)一诺千金
1、(1)北京的姐姐为山村的孩子们承诺并寄书籍(2)一句小小的诺言会有千金的价值(每小题2分,计4分。意符即可)
2、不能。这段文字之所以交代“我”行路的困难,是为下文写山村的闭塞贫穷、孩子们渴望知识及孩子们在山路上背书籍的艰难等作铺垫的。(3分。意符即可)
3、⑤ 为贫穷山村的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精神(或:⑥ 为山村人们质朴、真诚的品格)(前空1分,后空2分,计3分。)
4、⑥ ⑦ 它是作者的心理活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泥泞的山路上一高一矮两个孩子抬着化肥袋子里的书籍的单薄的身影”与第⑥段相照应;其中“我”的自责又为后文写“我”后来“陆续寄了一些书和文具”作铺垫。(“归位”1分,“理由”3分,计4分。“理由”不求文字统一,意符即可)
5、可能会有两种理解:a.善意的理解:可能是北京的姐姐工作忙了,暂时忘记了吧,我相信她会记起来的;b.恶意的:哼,城里人,说话就是不算数!„„(3分。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6、如:a.山村的孩子们,我为你们渴求知识的精神所感动 b.山村的孩子们,只要你们好好学习,一定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c.山村的孩子们,不仅是北京的姐姐关心着你们,还有我也会从此关心着你们,更有国家、社会都在关心着你们。„„(3分。答案不唯一,只要说话言之有理即可)
(二)一个老人的问题
1、孤苦无依的、企盼有人来过问的(2分。意符即可)
2、c a b(每空1分,计3分)
3、(1)不是。因为文中开头已经交代“伙计惊奇地望着这个陌生的顾客”,说明伙计当初并非认识老人。(3分)(2)因为伙计被老人孤苦无依的处境和企盼有人来过问的心情所感动,因此他谎称“爸爸”来安慰老人。(2分)(本题共计5分,言之有理即可)
4、如:a.老人要求伙计倒酒从“一杯”、“两杯”到“一瓶”,说明老人内心的愁苦、孤独之情越来越沉重 b.老人由“拄着”、“支着”到“撑起身”,说明老人身体状况越来越衰弱 c.伙计由“闹懵了”、“不安地答道”到“奔过来,涌着泪水,哭着说”,说明了伙计对老人的态度和感情的变化„„(3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5、(1)(说出安慰的话即可,此略)(2)(说出赞赏的话即可,此略)(每小题2分,计4分)
6、(3分。答案为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三)1、C 本文作者从姑娘生命的历程中体会到虽然生命重要,但“阳光显得那样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甚至用生命去换取也心甘情愿”的道理,引导人们去“珍视”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不是单纯地说“生命”或“阳光”一个方面。(“选择”1分,“理由”3分,计4分。不求文字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2、(1)苍白 姑娘身患绝症,身体虚弱
(2)明媚(或:鲜红)世上一切最美好的事物(每小题3分,计6分)
3、有强烈的爱美之心,更有热爱生命,热爱生活(2分。意符即可)
4、人坚强的意志
人崇高的精神(每空1分,计2分)
5、可赞成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用顽强的精神来感受阳光等大自然的美好;也可不赞成,因为她也应该珍爱生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3分。无论赞成与否,言之有理即可)
6、(3分。答案为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四)飘向天堂的琴声
1、一位70岁左右的长者坚持插班学二胡,以他的琴声来让去世的老伴高兴,来表达他对老伴的思念之情(3分。不求文字统一,意符即可)
2、如:a.看上去有几分疲惫,眼睛还有些微红 b.执意说想学琴 c.并且一定要我把他安排在临窗的那个空位上 d.这位老先生拉得也很认真投入 e.像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倾诉 f.似乎怕挡住琴声飘向更远的天际„„(每小题2分,计4分。任选其二)
3、有两层含义:实指“老先生”对去世的老伴所拉的二胡琴声,虚指“老先生”对老伴的思念之情(3分。意符即可)
4、(每小题3分,计6分。答案为开放性,只要表达她对老先生的感激与思念之情即可)
5、(4分。答案为开放性,言之有理、简明得体即可)
(五)最爱的人最先放手
1、(1)①C ②C ③B ④AB(每空1分,计4分)(2)因为自己身患绝症,不想拖累深爱着的配偶 C想成全A对B的爱 时刻为对方考虑的、宽容的爱(每空2分,计6分。意符即可)(本题共计10分)
2、(3分。答案不唯一,只要能扣住故事意义与文本内容来谈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3、(3分。答案为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4、(每个2分,计4分。任选2个字母,答案为开放性,只要符合题干要求,并能表达自己对“爱”的点滴感受即可)
(六)优美的琴声
1、(前一题1分,后一题2分,计3分。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质疑与探究的能力,因此答案不唯一,请根据学生提问与解答的质量来酌情给分)
2、(1)对老乞丐“亲切地问”,将自己攒的零花钱给老乞丐„„
真诚而善良,富于同情心
(2)为了了解璐丝的人品,他故意扮做老乞丐;每天都来给璐丝抄乐谱,却从来没有吃过一顿饭,也从来不要任何报酬
十分严谨(每小题3分,计6分。不求文字统一,只要分析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3、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是德艺双馨(不仅琴弹得好,人品也要好)。因为学艺先要做人,只有真诚善良、富有爱心的人才乐于献身艺术,艺术才有可能达到顶峰。(3分。不求文字统一,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4、(1)吝啬、势利,但对女儿富有责任感(2分。意符即可)(2)(3分。答案为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本题共计5分)
5、(3分。不求文字统一,只要扣住“故事情节安排”来评点,言之有理即可)
(七)生死跳伞
1、汤姆与另外5个人为了保全飞机和库尔的生命,跳伞坠入大海而亡(2分)
2、(1)汤姆飞机飞海峡(2)油料不多去跳伞(3)库尔驾机骂汤姆(4)一看纸片知汤姆(每小题1分,计4分)
3、顾全大局、舍己为人(2分)
4、库尔是一个性情急躁、心胸狭隘的的人。因为他发现汤姆跳伞后留给他的不是降落伞而是一包旧衣服,在还没有搞清楚汤姆的真实用意之前,对汤姆是“咬牙大骂”、“狮子般的怒吼”。(3分)
5、(6分。答案为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6、(3分。无论赞成与否,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梅格安将自己最喜欢的布娃娃捐出来 ○2布(八)真正的慷慨
1、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2分)
2、○3布雷德拿出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 ○4“我”将旧夹克衫换成了新夹克衫捐出兰德拿出来最喜欢的圣斗士 ○来„„(3分。任选其二)
3、(1)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2)说明梅格安虽然珍爱自己心爱的布娃娃,但为了那个小女孩快乐,她还是毅然决然地捐出来了。反映了她无私的爱心(每小题3分,计6分。也可以举其它人的例子)
4、(1)他们被梅格安无私的举动和爱心深深的触动和启发(2)“我”被孩子们“诚挚的仁爱”所感动,“我”希望“那个年轻女人”也如“我”一样生活得
1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愫 ○2只要人人奉献一点爱,幸福美好(每小题3分,计6分)
5、比如:○世界将变得更精彩„„(3分。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心理即可)
1骡子病,耽误了行期 ○2天黑迷路 ○3天冷难耐(2)医好骡子,拼命赶路,即(九)与困难掰腕子
1、(1)○使车掉进了雪窟窿也不停息,也不放弃,与困难战斗到底,终于走出困境(每小题3分,计6分)
2、不能。因为本段文字点明了父亲去换粮车队的背景,也为后文写父亲不放弃车和粮食,与困难战斗到底作了铺垫(3分。意符即可)
3、不屈服于困难,与困难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2分)
4、(3分。答案为开放性,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5、(3分。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6、(3分。答案为开放性)(十)没有人拒绝微笑
1、一脸不悦、冷冰的脸色、有时甚至是拒绝
礼貌地微笑着来,微笑着去
礼貌、热情、坚定、执著(每空2分,计6分)
2、没有一块冰不被阳光融化!没有人拒绝微笑,就这么简单(3分。意符即可)
3、因为执著,所以不曾放弃;因为微笑,所以热情。而且这种执着的微笑精神可以融化一切冷漠,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使可能变成了现实,他成功了!(3分。意符即可)
4、(4分。答案不唯一,此略)
5、(4分。答案为开放性,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十一)吊在井桶里的菜果
1、不能。因为这些内容为后文写“我”长大后与父亲疏远了和父亲一直牵挂着女儿等内容作铺垫(3分)
2、讥笑母亲竟为了小孩子天真的话而嫉妒 为女儿能给自己“买衣裳”而高兴(每空2分,计4分)
3、(1)没有注意到父亲的关爱,疏忽了父亲的情感需求(2)父亲那种深深的爱女之情、自己对父亲感情的疏忽„„(每小题2分,计4分。意符即可)
4、读到父亲将几十个大苹果吊在井桶里凉着盼“我”回来时最为感动。因为这几十个大苹果饱含着父亲对女儿快快回来的企盼,是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这种爱,有着质朴的感人的力量(3分)
5、(3分。答案不唯一,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6、(3分。答案不唯一,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十二)把生命送进狮口
1.①眈眈 ②xián ③狰狞 ④kēngqiāng⑤chàn 2.她„„将生命送进狮口,为丈夫铺设生还之路 赞美人类最美好的超越个人功利的良知、正义和爱心
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表现了妻子宁愿把自己的生命送进狮口,也要换得丈夫生还的机会,从而保证基地工人生活需要的崇高思想感情
4.不完全是
从“很多人都在等我们回去,再不回去,连饭都吃不上了”、“你一定要把车开回去”、“你下去,谁开车”、“快把车开走!快开车”等话语中可以看出来这种在危难时刻维护他人利益、筑路队利益和援非形象所表现的良知、正义和爱心,是当今人类社会迫切需要的最美好的思想感情
5.写出了非洲气候的酷热,夫妻生存的艰难,衬托了他们为维护他人利益而挑战生命极限的顽强毅力 6.先造成悬念,直到结尾才解开悬念,不仅情节曲折动人,而且收到了震撼心灵、升华中心思想的艺术效果
7.“凶残可以夺走生命,却夺不走永恒不变的一个字:爱。”这个“爱”应包括 爱 亲人、爱他人、爱社会等
第二篇:七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
相信自我是成功的基石,完善自我是成功的阶梯,突破自我是成功的钥匙,合谋共处是成功的翅膀,确立目标是成功的起点,付注行动是成功的号角!古代文人也不乏这种精神。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原文】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 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③就明而读 ④如是者十四年
2.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其如土石何
A B
如是者十四年 其寝室有短窗
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
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七录《明史?张溥传》
【原文】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读书必手钞 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③日沃汤数次 ④后名读书之斋曰……
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
A,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B.钞已朗诵一过
C.情不能自已 D.扁鹊已逃秦矣
3.翻译句子。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文:
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译文: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②名之者谁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5.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 从小在学习上就
(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
”(用一句名言回答)
学弈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李生论善学者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 音 义
②李生说之曰 音 义
③不应而还 音 义
④迨年事蹉跎 音 义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
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答:
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学无以致疑 ②而或不达于事
③非问无以广识 ④舍问,其奚决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人不知而不愠 D.面山而居
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译文:
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
答:
教学相长(节选)《札记》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
③虽有至道()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故曰:教学相长也
②译文:
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
推敲《诗话总龟》
【原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阅读训练】
1.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退之立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怅恨久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 炼之未定
③观者讶之 ④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3.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答:
勤训《恒斋文集》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阅读训练】
1.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2.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愚公者,年且九十。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答:
陶侃惜谷《晋书》
【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②执而鞭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
3.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译文:4.作 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答:
答案: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译文】
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1.①降职远调贬官②总是③光,光亮④这 2.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3.A 4.略
【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1.离开 睡醒 2.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
【译文】
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1.①钞通“抄”②才③洗④命名 2.A、C 3.见译文 4.C5.一丝不苟 天才出自勤奋
【译文】
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 2.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1.①zhì;同“识”记 ②shuì;劝说 ③xuán;同“旋”,转身 ④cuō tuó光阴消逝 2.D.3.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4.C 5.要点:①学贵善思 ②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
【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1.①提出疑难 ②也许,或许 ③增加知识 ④判断,解决 2.C.3.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4.好学尤当勤问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1.①zhī;味美 ②zhǎng;增加,促进 ③虽,suī;即使;道理,dào;道理 ④kùn;困惑,理解不透2.①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②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道理。3.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4.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
【译文】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B 2.①想到②锻炼,此指反复思考 ③惊讶 ④详细 3.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1.治生之道,莫尚乎勤。2.B、D 3.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样来鼓舞读者,使读者警醒。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1.拿 用鞭子打 2.B 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赞扬。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 副本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一、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阅读训练】
1、选出下列划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以荻画地以:用 B、教以书字 书: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3)宁信度()()
5、翻译下列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
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7、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三、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解释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
②吾欲之南海: 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
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
9、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四、日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11、解释划横的字:
1、是非君子之道()()
2、以待来年然后已()
12、翻译下面句子: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2)是非君子之道。
------------------------(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
五、睹雁烹燔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13、解释划横线的词。
(1)将援引射之()
(2)宜燔()
(3)烹燔半焉()
(4)已而索雁()
1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已而索雁,则凌空远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究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译文: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译文: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做法。” 他回答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译文:以前有个人看见雕雁在天上飞,想挽弓将它们射下来,说:“(要是)射下来了就煮来吃。”这人的弟弟争辩道:“停在地面时猎取的雁适合煮来吃,飞翔时射下来的雁适合烤来吃。”两个人就这样争吵不休,便去请社伯评理,社伯让他们把雁剖成两半,一半煮一半烤。于是他们再去找雁,但是雁已经凌空飞走很远了。
参考答案
1、C
2、D
3、多读古人的文章 只是致力于读书。
4.(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5.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6.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7.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脚的尺寸)何不试之以足(鞋子)8.①边境。②到。③反而。④所以。9.您凭借什么到(南海)? 10.对比,立志。
11(这)(做法)
2、(停止)
12:(1)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3)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13、牵引 应当 烧 寻找
14、过了一会儿去寻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飞远。
15、三个人都不正确。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为的争论而贻误战机。
第四篇: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一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写
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6分)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
④而身为宋国笑()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三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
9、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10、《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四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
___
②吾欲之南海:__
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
__ ④是故聪与敏_______
___
1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
_______。
五、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5、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
②辄默记
③儿痴如此
④恬若不见
⑤父怒挞之
⑥曷不听其所为?
16、翻译下列句子:
①
王冕者,诸暨人。
②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17、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18、翻译下列句子。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19、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
七、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20、加点词的意思
去:()方:()欲()还:()
21、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
2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3、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八、日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24、解释加点字:
1、是非君子之道()()
2、以待来年然后已()
25、翻译下面句子: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
(2)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译文:
九、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 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始折旋疾徐()
乃四顾胆落()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译文:
椎鼓径进……
译文:
28、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29、解释加点的词。
(1)将援引射之()(2)宜燔()(3)烹燔半焉()(4)已而索雁()30、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多读古人的文章 只是致力于读书.8.(1)dúo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9.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测量脚的尺码,然后把测量出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10.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11.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
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
反归取之(脚的尺寸)
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12.①边境。②到。③反而。④所以。
13.您凭借什么到(南海)?
14.对比,立志。
15.给加点字解释
捉:捡
掷:扔
废:放下
观:观看
16.句子翻译:
管宁划开席位分开而坐,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17.略。言之成理即可。
18、①我想要去楚国 ②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19、①南辕北辙或 背道而驰
②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20、:(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
21、(老妪)
(以前的知识)
22、答: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24(这)(做法)
2、(停止)25:(1)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
(2)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3)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数量,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26、慢 看
27、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28、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自满或应该不断进取)
29、牵引 应当 烧 寻找
30、过了一会儿去寻找雁,而那雁已向高空飞远。
31、三个人都不正确。因为办事要抓住时机,不能为无为的争论而贻误战机。
第五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课外训练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而置之其坐()②反归取之()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①反归取之()
②何不试之以足()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①
②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答:
(三)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
①女还()②顾反为女杀彘()
③特与婴儿戏耳()④婴儿非与戏也()
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之
C、妻止之
D、曾子之妻之市
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四)自护其短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席上啖菱()②或曰()
③啖菱须去壳()④欲以清热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
A、欲以清热也。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五)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③臣闻之()
④善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驱之别院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1、加点词的意思
去:()方:()欲()还()
2、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七)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常嬉为墓间之事
嬉: ②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处: ③复徙居学宫之旁
徙: ④遂居焉
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常嬉为墓间之事
②此可以处吾子矣
3、你从孟母三迁的故事是得到什么教益?
(八)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苦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自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1、解释词语 孟母方绩
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子之少也
2、翻译句子
孟母以刀断其织。
旦夕勤学不息,3、孟子“遂成天下之名儒。”他成功了,你能从文中探知孟子成功的原因么?
孟母对儿子的谆谆教导,使人信服,你能对她的教育方法加以评点么
(一)1、① 跑 ② 放下 ③ 希望 ④ 自己
2、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二)1、① 坐 座 ② 反 返
2、D 度
3、① 尺码 ② 履 ③到、往、尺码
4、①(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②(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5、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
(三)1、① 同“汝”,你 ② 回来 ③ 罢了 ④ 开玩笑
2、D
3、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儿子欺骗呵。妈妈欺骗儿子,儿子自然不信任自己的妈妈,不能以此作为一种教育。
4、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对即可)
(四)1、① 吃 ② 有人 ③ 剥掉 ④想要
2、B
3、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4、不要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闹出笑话。
(五)1、①晚 ②怎么 ③ 听说 ④ 好
2、B
3、少年好学,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芒;壮年好学,好像中午太阳的光辉;老年好学,仿佛点燃的蜡烛的光亮。
4、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六)1、离开
正
想要
回去
2、老妪
以前的知识
3、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七)1、游戏,玩耍
安置、居住
搬家
住
2、经常把处理丧事作为玩耍。这里可以用来安置我的孩子了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环境对人熏染太重要 教育应重视环境的选择
(八)1、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