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灾害辩证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时间:2019-05-13 14:1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自然灾害辩证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自然灾害辩证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篇:从自然灾害辩证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自然灾害辩证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人与自然关系从原始和谐到冲突失衡引发自然灾害再到生态文明基础上的和谐,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以及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双重作用等内容的辩证浅析,反思人与自然相处的哲学规律,得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的唯一选择,给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关键词:自然灾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辩证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1]。人类诞生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处于被动适应自然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开始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大大增强,逐渐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收获。

然而,当人类从大自然不断索取的同时,人类开始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要,不断地追求更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与此同时,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显现出非理性的过度倾向。这种不尊重自然规律的行为不但破坏了自然,而且直接导致自然界以自然灾害的形式向人类“报复”。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其带来的破坏性和灾难性的后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后,人类逐渐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逐渐认识到自身与自然之间是辩证和谐统一的关系[2][3]。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可以利用自然,但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条件,任何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自身发展的做法,只能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恶化,从而给人类自身带来严重后果。1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

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是千变万化的,当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人类难以抗拒,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危害时,便构成自然灾害。实质上,自然灾害就是自然变异过程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危害性后果的事件。自然灾害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在对自然灾害分类时可以根据其性质的异同进行归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自然灾害有着不同的分类,通常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划分自然灾害的种类[4]:如表 1.1所示。

表1.1 自然灾害的分类 按自然圈层和发生机理划分

气象灾害(由大气圈变异所致)

干旱、洪涝、冰雹等

地质灾害(由岩石圈变异所致)

地震、山崩、滑坡等

生物灾害(由生物圈变异所致)

蝗害、鼠害、恶草等

水文灾害(由水圈变异所致)

海啸、海浪、赤潮等

天文灾害(由天体变异所致)

陨石坠落、火球流等

按是否有人为因素划分

人为自然灾害

酸雨、森林火灾等

非人为自然灾害

热带气旋、风暴潮等

按是否可控划分

可预防自然灾害

森林火灾等

不可预防自然灾害

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

按受灾范围划分 群发性自然灾害

山体滑坡引发泥石流等

散发性自然灾害

余震等

按爆发时间划分

突发性自然灾害

台风、洪水、地震等

缓慢性自然灾害

干旱、水土流失、内涝等

趋向性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海面上升等 自然灾害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地关系

自然界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运动而呈现出风、雨、雪、雷、雾、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并不涉及是“害”还是“利”的问题。但这些自然现象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社会动荡等严重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后果,便成为了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自然力的作用,这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必要条件[5]。在自然力作用下发生自然灾害,是地球内部巨大能量逐渐积聚的一种释放行为,这是人类无法加以控制的。自然灾害的形成与人为灾害不同,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而人为灾害是指由于人类的意识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对自然及生态环境施加影响而发生的灾害。二是自然力对作为灾害承受者的人类形成的破坏性后果,这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充分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及其呈现的多种自然现象,是利、是害,都应以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为依据,从而做出评价和判断。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性后果主要表现在破坏人类本身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社会功能失控等恶劣后果。所谓“自然灾害”,即自然力或者自然现象的产生会对承受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倘若某些自然现象的发生只是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例如在荒芜人烟的戈壁发生的地震、大洋中某个无人居住的岛屿火山爆发、没有人类痕迹的北冰洋冰山沉没等,并未对人类社会构成伤害,没有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与破坏,那这些行为就并非灾害,而只是普通的自然现象。所以,自然灾害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自然的异常变化引起的,以自然力为表现形式,对人类造成破坏性后果的极端事件。3 自然灾害的双重属性 3.1 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 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是由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发展变化的客观必然性决定的,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界运动的客观规律[6]。地球科学研究表明,从45亿年前原始地球形成以来,其自然演变的进程从未停止,在此过程中,地震、火山、陆沉、海侵等现象都是地球内外部运动的表现形式,在一系列沧海变桑田的自然演进中,逐渐形成了适宜生命存在的自然条件,从而产生了各种生物体和人类。人类的诞生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没有也不能改变地球的自然演变进程,有可能对人类构成破坏性后果的自然现象也具有不可避免性。

例如地震的发生就是地球板块结构运动、挤压、冲撞,力的积累打破了地壳相对平衡状态的结果。海啸也是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的。另外,火山的爆发是因为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就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形成火山爆发。可见,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自然界内部物质运动变化是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3.2 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

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7]:

首先,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具有社会性。人类对自然的作用能力增强的同时,非理性干预自然引发或加剧了自然灾害,也就是“天灾”中还有着“人祸”的因素。人类产生之后,从远古时期逐步进入现在的高度文明的工业时代,实现了从原始劳动、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以及现代化大工业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与探索也不断加深,逐步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非理性干预,即不当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规律的忽视与不尊重以及盲目追求利益的行为,为造成自然灾害埋下了人为的伏笔。

其次,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具有社会性。人类社会是自然灾害的直接承受者,自然系统的运动以破坏力的形式作用于人类社会系统,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性后果给人类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例如一场大地震或者海啸会夺去数以千计甚至数十万人的生命,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天文数字,而引发的余震、核泄漏等衍生灾害更将在灾害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影响人类社会系统的稳定。4 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双重作用

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具有双重互动的作用。如果人类不尊重自然规律,进行过度的活动,那么这种非理性作用会加剧自然破坏力,成为导致自然灾害的诱因;相反,人类在理性能动作用下,又可以通过防灾减灾等行为预防和减少自然破坏力,协调与自然的关系。4.1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负面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始终伴随着自然灾害的威胁,自然灾害从未停止也不会彻底消除。自然灾害频发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困扰着全人类,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8][9]:

第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及健康状况。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自然灾害发生的直接受众群体,尽管经过长期的演化人类已经具备较高的生产力水平,掌握高科技,但在大自然尤其是自然灾害面前人类仍会受到巨大的伤害。1976年7月我国唐山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1923年9月日本东京、横滨大地震造成14万人死亡;2004年12月的印度洋大海啸造成近30万人死亡„„ 第二,造成财产的严重损失并影响社会稳定。任何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不同程度毁坏一定量的物质财富,使国家、家庭和个人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任何一次自然灾害都会带来广泛的破坏,形成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自然灾害不但直接的破坏了生产力,而且会制造贫困,降低居民生活质量,扰乱社会秩序,造成经济和社会功能失调,甚至会引发**和政权更替,严重阻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第三,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自然灾害爆发的受害者不仅仅是人类和社会环境,人类社会发展必需的各种资源和整个自然界也是自然灾害的承受者,它们受到了破坏将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利益,制约着社会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自然灾害对资源和环境破坏的影响与后果是深远的,因为资源和生态环境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再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有些资源本身就是无法再生的,而这一切后果只能由人类来承受。4.2 自然灾害可能对人类社会具有正面效应 自然灾害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痛苦、流离失所、经济赤字甚至于剥夺人类宝贵的生命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机遇和新的生存发展条件环境,在某一种程度上可能会从另一个方面促进社会的发展[1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所谓制止沙尘暴,实际是违反科学规律的。”他还说,“沙尘暴给人类造成损失的同时,也有其正面效应,说到底,没有沙尘暴就没有黄土高原,也就没有中华民族。” 秦大河解释说,人类有文字记载不过才三、五千年时间,但沙尘暴的形成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这数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在沙尘暴不断地作用下形成了黄土高原,流淌的黄河又不断冲击黄土高原的尘土,沉积而成华北平原。众所周知,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如果没有沙尘暴的作用就没有黄土高原,也就不会沉积形成华北平原,那就没有了我们的中华民族。

说到沙尘暴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正面效应,还表现在它能净化空气,因为沙尘在降落过程中可以中和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物质,有效减少酸雨。除了沙尘暴,酸雨也对人类社会起到了一定的正面效应。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酸雨会破坏环境,影响农业种植,腐蚀建筑物甚至威胁到人们的健康,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事实上,经科学家研究,它可以减少湿地地区甲烷的配方,在减缓全球变暖中起到有效作用。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自然灾害的发生激励了人类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品质。人类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促使劳动人民奋发图强与之抗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原文化,也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5 面对自然灾害的哲学反思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不断增强,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也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现实,促使人类必须深刻反思自身的观念和行为,这有助于人们理性思考和发挥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1][12]。1)人的能动性增强与自然破坏力上升的矛盾

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力的作用;二是与人为的因素相关。纵观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进历史,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悖论:自然灾害的加剧与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增强有关,人类改造自然以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却收获了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苦果。

人对自然能动作用的增强与自然破坏力上升的矛盾,实质上是人对自然作用的过度张扬,对自然规律的违背。

2)自然法则是人类作用的“度”

人之所以能与自然圈中的其他动物区分开来是因为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类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自然界的一切,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造和利用自然,创造出物质和精神财富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并不断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自然界的法则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并且制约着人类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人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改造自然以满足生存发展需要。

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征服必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人对自然发挥作用应当有所节制,应当“适度”,即适应自然法则,人的力量在自然面前过度张扬,非理性地发挥,人类必将自食其果。

3)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从原始和谐到冲突失衡再到生态文明基础上的和谐,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面对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现实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需选择。6 反思之后的选择

面对自然灾害,人类反思自己的观念、行为以及与自然的关系,得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和谐”在哲学中是指事物之间处于一种协调、有序的状态,和谐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要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和谐的对立统一关系[13][14][15]。6.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

1)处理好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界客观规律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时,既要看到自然规律的制约性和规定性,也要看到人的能动性在改造和创造自然方面的作用。只有正确处理好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变为现实。

2)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改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只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改造,才能使人从全面的方式掌握自然,保证人对自然的利用不会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当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整合与协调,为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代内和代际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这样,我们就能合理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充分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它不仅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还能使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领域不断扩大,能够利用的能源和资源不断增多。因此,我们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此,我们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发展绿色技术,倡导绿色消费;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加强公民的生态环境教育;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生态建设。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6.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必须认真面对并妥善处理的最基本的关系,这关系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需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期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意义更为重大。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表现,而防灾减灾是协调人与自然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变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 尚永亮,张强.人与自然的对话[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杨达源.自然灾害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5] 马宗晋等.自然灾害与减灾[M].北京: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6] 郭跃.自然灾害的社会学分析[J].灾害学,2008(2)[7] 马德富, 刘秀清.论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及防灾减灾对策——兼论发展防灾减灾农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9).[8] 梁芳.地震的社会经济影响[J].灾害学,2006(2)[9] 高庆华、刘惠敏等编著.中国21 世纪初期自然灾害态势分析[M].气象出版设,2003 [10] 王金雪.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J].农业科技通讯,2008.[11] 郑少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2] 程进.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04(6)[13] 周斌.试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几个方面[J].实事求是,2006(1).[14] 李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 [15] 周生贤.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J].环境教育,2008(1).

第二篇:从雾霾天气看人与自然关系

从雾霾天气看人与自然关系

摘要:本文从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现状及其特征出发,探讨城市雾霾天气的危害;由北京市雾霾天气为例来阐述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具体成因;从哲学层面上对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反思,批判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了我国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问题。最后,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对于我国城市雾霾的治理工作进行了辩证思考,并提出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意见。关键词:城市雾霾天气,人与自然,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这个时代主题早在 1972 年就被提出并得到世界认可,而环境问题也早已成为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2013 年整年在我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城市雾霾,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了愈来愈严重的危害。中国雾霾污染呈现污染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征。抛开自然因素,对雾霾天气产生的直接诱因进行探究,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掠夺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罪魁祸首。1.城市雾霾天气特征及危害

“雾”与“霾”的混合物就是我们常说的“雾霾”,而当早晚之时“雾”的成分相较于“霾”的成分更多;进入白天,“霾”的成分又成为了绝对主力。两者之中,“雾”仅仅作为一种天气的自然现象而存在,是大气中水分子遇灰尘之后的凝结,对身体并没有过多的危害;而构成“霾”的主要成分是大气中的污染颗粒,包括浓烟、粉尘等。

空气质量与人类生命健康是息息相关的,雾霾天空气中的颗粒物含有毒性,不但是癌症诱发的慢性因素,还会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或损伤等心血管疾病,除此之外,雾霾天气也会增加各类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严重的雾霾天气能见度仅为3—5米,视野能见度极低,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导致交通阻塞,航班起降滞后,严重影响人们的交通生活;雾霾天气会影响人的情绪,诱发情感障碍。“雾霾天气”还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养殖业和旅游业。雾霾天气会严重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减缓生物体的正常发育,降低生物对外界环境的抵御能力,使得生物罹患病虫害的频率增加,严重的将会直接导致生物中毒或枯竭死亡。2.造成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2013 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雾频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进入冬半年以后,中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地面风速减小,我国大部分地区多被西北气流控制,大气层结构较为稳定,为水汽积聚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由于青藏高原南侧暖湿空气活动增强,并延西南路径将水汽输送到我国中东部地区,为雾气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而特定的气象条件则是“雾霾天气”产生的必要条件。全球气候变暖同样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发生。除以上两方面外,近两年频繁出现的“逆温层”现象,也是“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之一。

自然因素虽为“雾霾天气”创造了温床,但毕竟只能作为矛盾的外因,起到促进作用。而内因才是促使事物变化的根据,人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毫无节制的排放、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模式,才是“城市雾霾天气”大面积爆发的根本原因。2013 年 12 月,科学家对北京市“雾霾天气”贡献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市 PM2.5 来源有六个,分别是二次无机气溶胶 26%、工业污染 25%、燃煤 18%、土壤尘 15%、生物质燃烧 12%、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 4%。其中,二次无机气溶胶指的是一次排放的氮氧化物(机动车尾气等)和二氧化硫(燃煤等)等通过均相非均相反应形成气溶胶颗粒中的硫酸盐硝酸盐。据上述资料分析,造成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应该分别为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火力发电排放、城镇化发展污染以及生物质燃烧。3.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成因的哲学反思

“生态”这个词语讲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生存的状态,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系统相关。生态理论是一个较大的理论体系,它包括哲学和科学两个理论层面。传统的生态科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机理,然而人口的增长速率和由此引发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负荷。当今的生态科学研究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与自然、人与资源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生态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然而不管是生态农业学还是生态经济学,都是受哲学理论高度的支配。

环境价值是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而生态哲学充分把握这一核心思想并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看世界本体,摒弃原先的客观的自然界,真正的本体是 “人—社会—自然”复合而成的生态系统。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对待自然环境并不能将客观自然界与人割裂开来,我国城市雾霾天气之所以大面积爆发,其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用生态哲学的理论指导行动,把人从整个生态系统中分裂出来。

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对象,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更离不开自然。人类不仅要将自然看作是主体实践对象,更要将之视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源泉。然而从现实来看,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化的过程日益受到人化的影响,逐渐发展到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以致人化自然出现了“反人化”的倾向,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只有消除生态系统的“反人化”趋势,走向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人类社会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防治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辩证思考 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造成我国城市雾霾天气产生的最直接原因。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城市雾霾天气的治理难题。

其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可持续的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摒弃了以往的大量能源、资源的投入发展方式,从根源上切断了污染源。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有目的的降低城市大气污染排放量,有效治理城市雾霾天气。

其二,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环保的新型工业化路线。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污染小、经济效率高等特征。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爆发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或地区绝大多数仍旧走的是传统工业化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运而生,坚持加强科学技术应用,增强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加大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经济发展与效率提高同步,减少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其三,坚持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道路。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坚持环境与人的和谐相处,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减少高污染、高排放量的现状,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理念,努力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注重经济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提倡生产清洁、消费环保、资源再利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有效治理城市雾霾。

人与环境的关系从最初的人对自然的无限崇拜,到人类征服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寻求和谐共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环境污染问题在这个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相对较少,直到工业时代的来临才全面爆发,城市雾霾天气实则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仅仅几十年的时间,然而就在这几十年间环境污染严峻、自然灾害频发,城市雾霾天气更是大频率的笼罩着中国的各大城市。诚然,人类要求快速发展,就必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是如何有效解决这对矛盾,是我们应该深究的问题。面对我国城市雾霾现状,我们要认清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重塑新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并且承认生态价值和生物价值,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共同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参考文献:

[1] 成良斌, 宋子良.自然辩证法讲义(内部资料).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2005 [2] 周涛,汝小龙.北京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13 – 16.[3]王新、何茜.雾霾天气引反思[J].生态经济,2013 年第 4 期.

第三篇:从科学发展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科学发展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理论研究的最高层次。当今世界,在对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失偏颇。科学发展观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它坚持“以人为本”,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强调“和谐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它要求“全面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维度。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人如果不与自然界发生作用,不与自然界进行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这样的“超自然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仍然是“自然存在物”。作为有自然力、生命力和意识力的自然存在物的人,是无法脱离自然界二独立存在的。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但人的社会性、社会生活不能脱离其肉体生命而存在,不能脱离与自然的联系。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加强化了人与自然的上述关系,更加兼顾和平衡人与自然协调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又根据新情况,充实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在继承中有了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自然、经济、社会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的深刻把握,将现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中,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一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则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人的发展角度,更为充分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为了永续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而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2、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 现代 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关注生态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相融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是让人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 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将“以人为本”与“重视自然、环境、资源”紧密的结合起来。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刻理解,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深远影响。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既主张把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平等的一员,只有其中的所有成员同生共存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它又强调人在其中的根本性地位,是出发点和归宿。因为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相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却不具备这一条件,它们虽然可以成为人们道德关怀的对象,但是人类保护自然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指出的是,“以人为本”不等同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和伦理道德观,是在西方宗教尤其是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它们的传统信仰就是“人类以外的其他创造物只是为人类而生存的”。“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在生态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是支配自然界的主体;人是价值的主体,自然界只有对人的工具性价值,没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在伦理观上,只有人才是道德主体,其他生物不能被纳入伦理调整的范围,人不必为其他生物负有道德上的责任。“以人为本”则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将自然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中求得人类的长远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在当代的逻辑展开,是人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新视角。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首先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本。在具有对象性关系的人和自然这一有机整体中,人处于主动地位,是决定性方面,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趋势最终取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近年来,人类之所以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和惩罚,从认识上讲,就是因为没有摆正自身在自然界所处的位置,不是把自己看作自然界的平等一员,而是凌驾于自然之上,一味地对自然界进行索取与掠夺,结果势必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以人为本需要首先以自然为本,并且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本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缺乏对自然平等尊重、毫不顾及自然与生态承载力的以人为本,其本质还是为所欲为的“人类中心主义”。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坚持以人的合理需要为本。需要是人的普遍本性,人的存在和发展以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条件。就人类整体而言,人的需要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有丰富性和发展性;就人类个体而言,人的需要既有社会性,也有自私性。在人的各种需要中,物质需要是最重要的需求。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是既要以人生存与发展的合理需要为本,又要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保持人类向自然的索取与人类对自然的回馈之间的平衡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以合理利用人类科技为本。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科学是一种生产力”思想的深化。科学技术对人类是福祉与祸害并存、进步与破坏同在。“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它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技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自身的问题,科学技术发挥的作用以及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人在使用科学技术中所取得或所导致。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科技观,以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眼光看待科技,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下合理使用科学技术。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满了协调与统筹的和谐思想,充满着辩证法。随着当代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这个问题再次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状况是一个变数,它的理论形态也是如此。从远古到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从奴隶到主人,再到朋友的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平等、人与自然是朋友、人与自然应和谐。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以和谐发展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为人们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古老而现实的哲学命题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坚持和谐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是要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尊重社会规律的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主要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优劣,也会对人类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更会直接危及到生命安全。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盲目强化人的行为,势必造成自然生态环境自我净化的衰退、供求关系的失衡、良性循环的低下。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战略措施都建立在合乎规律性之上,既遵从社会规律,又遵从自然规律,从根本上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联动、整合和统一。

坚持和谐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是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标准具体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其中。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证,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消费者,又是社会这个子系统中的生产者,集生产者与消费者于一身。作为消费者,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作为生产者,自然界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这种有限与无限,使人类常常处于矛盾之中,人类怎样消费和生产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什么样的道德,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从发展规律看,发展既是生产力的发展,也是生产关系的发展,二者的落脚点都是人自身的发展;而要实现人自身的良性发展,最根本的基础条件是和谐。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新的生产力定义应是: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协调自然、持续发展的能力,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新的生产力定义中,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其中,而且要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理解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并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是同一过程,社会进步与自然进化在本质上亦是一致的。因此,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首先,自然界的发展是作为主体人的发展的基础、根据和首要条件。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在自然进化中实现的,人从动物界裂变出来,本身就是自然界发展的结果。其次,人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的发展。作为主体的人在与自然客体发展对象性关系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影响着自然的发展,已将自在自然一步步改造为人化自然。第三,自然的发展变化对人与社会的发展也有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作用具有两面性,即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当自然环境同人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时,自然环境对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则起消极的限制作用。因此,在考察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时,既要考察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要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离开自然的发展来考察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本身就是不全面的。从人与自然一体化发展的维度来考察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坚持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自然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统一,这是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升华,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把握。

坚持全面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牢固确立发展的理念。首先,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人类才能生存。其次,必须科学发展。只有科学发展,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第三,必须共同发展、全面发展。只有人与自然全面发展,人类才能可持续生存。事实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心,归根到底是对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关心;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也并不是要制造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体的对立,而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更广的范围内与自然建立起统一的、和谐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超越自然、实现发展的同时担负起对自然的责任,在改造自然的创造性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一体化的发展,这既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本质上也意味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已走向全面和成熟。

坚持全面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发展同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同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是一种互相作用、互为依存的关系。发展必然要消耗资源,发展也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同时,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必然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资源供给总是有限度的,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过度消耗导致的结果就是饮鸩止渴,最终导致的不仅是发展的不可持续,甚至可能是人类的自我毁灭。在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上,发展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离开了人类的生产活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就无法显现;离开了发展谈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也毫无意义。

坚持全面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正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的全面发展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当人处于原始状态时,自然也处于原始状态;当人处于畸形发展状态时,自然的发展就失衡;只有当人实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自然系统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另一角度讲,自然系统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又表征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发展,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人简单地回归自然、受自然支配,也不是人对自然的无限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建立在人类自身对自然的超越与责任基础上,努力做到生产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的全面发展的相互促进,从而创立一种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一种可以永续发展的社会文明。

三 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

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人对生产力的共识——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我们应从人类和各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命题,应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历史告诉我们,现实与我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因为坚持以人为本的一元论是人类以主人自居的主人论,其结果就是把自然当作奴役的对象,把自然看作无生命状态的客观实体。以人为本一元论的先进性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而提出的的命题,但是,并不是说以人为本的一元论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好证明。以自然为本,并不是说人类就是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也就是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有所作为。因为客观规律是改变不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提倡并遵从以为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一直到毁灭人类自身为止。

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命题,是伙伴是朋友,而不是主人或仆人。以主人自居,仆人自居,还是以伙伴相处,朋友相处,是确立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又一个基本课题。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停留在不是主人就是仆人这样的一个层面,始终没有超出这个层面。主人就是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割裂开来,以统治者自居,而忘记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仆人就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所作为,面对自然的侵害逆来顺受。从世界文明史来看,这个层面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超越这个层面,从思维上进行理性的探讨与前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抛弃旧的观念,注入时代发展新的要素,扩充新的内容。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人类走过的足迹告诉我们。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自然界是主人,我们是仆人”的关系,又不是“我们是主人,自然界是仆人”的关系,而是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是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仆人的卑态,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的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

三、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命题,是共生、共赢、共荣,而不是征服、改造、索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然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那么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就是要求人类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求人类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

第四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加快建设生态城市

——学院资源学院专业 资源勘查学号 411111010205姓名黄紫硕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分秒也离不开它。他们相互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又相互矛盾的整体,相互影响、依存和发展。由此构成我们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萧灼基在《人民日报》中指出,自然界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不管我们人类的明天多么的发达,我们的科学技术有多么先进,我们人类永远也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即使现在我们人类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在加速发展,但是我们现在依然不能忽视我们和大自然的关系,如果大自然被彻底摧毁了,那么我们今天所追求和强调的都是空的,所以今天我要论述的是:在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协调好与大自然的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

一、一起从实际出发。一起玩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说道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正如邓小平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 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

二、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就当今世界发展形势来看,很不乐观,摩天大楼,城市开发,道路建设,城市化建设,各种工业化建设等都不符合大自然发展需求,造成生态不平衡,环境恶化给我们自己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威胁。如果我们不能协调好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人类就会和几亿年前的恐龙一样,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美丽的乡村在一点一点消失,一片片森林都倒在人类的斧头下,现在不少农村人一窝蜂的加入到城市的舞台中来,使城市不断的膨胀,所以城市在不切实际的扩大。占领着原来美丽富饶的大自然。邓小平说过:“实事求是。”可是,我感觉现在不能从实际出发,才导致大自然在一点点被破坏。另一方面,现在人们盲目的 开采资源,比如地面塌陷,这都是盲目区开采资源带来的恶果。更值得注意的是:总有一天这次经过上万年的资源会被我们剥夺完的。不要说到时候人们会找到东西取代它们,万一技术还不够成熟,实现不了取代,我们的社会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跨世纪重大关系,而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基本关系。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 “要在调整人和自然关系的若干重大领域,特别是对人口控制、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扎实的成果.”感悟:即使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不断的发展、完善。我们也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不能以牺牲自然为前提而去谋求人类自身的发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一个就是在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应该加强环境的建设,不要让原始的环境被一点一点破坏,如果城市化的环境跟不上去,工业污染日益加重,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而且会导致自然从根本上被毁灭。试想,如果地球上不再有绿地、森林。我们人类何以生存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和大自然具有一体性,我们应该去认识、改造和合理运用大自然,让它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把握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因为那只是短暂的,它必会报复我们人类,只有我们和睦相处才能营造出一个温馨的环境,自然给了我们很多,人类就应该回馈给它,尽力去保护它,而不是孼待它,对于这位人类的慈母——地球。我们应该孝敬她,可是我们还是和孩子一样叛逆,肆无忌惮的破坏她,自然用各种的自然灾害为我们敲响警钟。而我们却不加理会,甚至有的人还愚蠢的认为我们有宰割地球的权利。

愿我们的地球越来越年轻!明天越来越美好!

第五篇: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院 - 系: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 业: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年 级: 2011 级 学生姓名: 朱 丹 学 号: 2011204082 任课教师: 樊勇

2011年11月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却严重失衡。所以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创新,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但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在我们经历了禽流感、非典、海啸、地震等天灾之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但是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时期会发生性质上的巨大变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展开和不断解决的循环过程。马克思曾说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才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纵观人类历史,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远古时期:在远古时期,人们尚未形成对自然界的深刻认识,认为大自然都是神创的。面对变幻多端的外部世界:电闪雷鸣、地动山摇„„充满畏惧和恐慌。对于自然界,只是单纯的屈服与膜拜,为自然界的力量所左右。人类也只是主动地去适应它而不是改造。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使用木器、石器、骨器等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人口较少。对自然界的破坏也不大,而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也微乎其微,人与自然还处于原始的统一体中。

2.农业文明时期:到了农业时代,人们对自然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自然界改造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人们开始使用铜器、铁器开垦农田,砍伐森林。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初步对抗,出现了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局面。在这一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初步开发,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很多冲突。如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使许多森林消失。总的来说,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改变还未超出自然的负荷,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可以自行恢复,人类大部分的活动仍受自然因素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尚处于平衡时期。3.工业文明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带入了工业社会,18世纪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先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人类利用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改造自然的能力,试图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在这个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向自然界过度索取,积累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不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空前激化。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全球臭氧层严重耗损,温室效应加剧,土壤退化严重,能源资源危机等等。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给予了严厉的惩罚,人类的生存面临着威胁。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矛盾冲突时期。

4.生态文明时期:工业文明的到来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生态的破坏,随之,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呼之即出。它要求人们通过对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也要求人们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制定相应的环保法则,保障人与自然关系的良性发展。在生态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缓和,人类致力于自然环境的净化与美容,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生态链条的完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和谐共处关系。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所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要对自然进行涵养保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共生、共赢、共荣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

1.树立正确的观念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自然观,建立生态的自然观。人类一直以为社会要发展就要不断征服并改变自然,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得向大自然不断的索取,索取的越多,发展的程度越高,物质财富越丰富。这种建立在人与自然对立基础上的传统的自然观,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资源日益枯竭,造成生态危机,进而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完全违背了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内涵。其次,要改变传统价值观,树立生态价值观。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受一定的意识和观念指导,要改变人与自然的对立局面,必须转变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然而,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我们追求人与自然、人的身与心、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文明。这无疑使人类社会文明发生根本转变,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再次,要改变传统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传统的社会生产只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为日标。仅仅通过经济的增长来衡量和评价一切发展,其结果必然是全球性生态危机和人类的毁灭。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能满足人类的长远利益及子孙后代利益需求的发展,是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十分明确的选择。

最后,要改变传统的生产观。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生产就被当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用来获取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资料。然而,就是这种以工具性为基础的生产的发展及人们对工具理性的宣扬与膜拜,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大自然的破坏。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发展生产应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进行物尽其用,避免对自然的破坏和浪费。

2.依靠科技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人类财富的同时,却也对自然生态造成了破坏。为此,我们就要进一步的发展科技,利用新技术消除旧技术对环境的破坏。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的那样:“要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采用新的方式加工自然物,以便赋予它们新的使用价值„„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 而要使物尽其用及把浪费降到最小,就要利用科技发展应用低耗、高效、无污染、可再生和替代技术。例如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实现社会经济向低能耗、低碳排和高能效转变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3.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绿色科技

要通过制定合理的社会制度来约束人类活动,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领导人作出的一项英明正确的抉择。因此,要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矛盾,就要有效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环境资源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等绿色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可以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

4.改造和引导人性 我们每个人,不论高低贵贱,对物质需要的满足实际上是有限的。人吃饱了,即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难以下咽;房子装修得豪华无比,人也只能睡在床上。因此,我们的文化要引导人类选择健康适度的物质消费,追求健康高雅的精神生活。要把人的思想从过分追求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财富的占有的贪婪中拉出来,引向更多地追求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健康、理性、高雅的精神需要。这既是人性改造的出发点,也是人性改造的归宿。只有守望好精神生态,才能保护好自然生态,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之,在我们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综合体,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需要全人类联合起来共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未来社会里,人类应该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蔡晶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原因及出路[D].西安社会科学,2011(2).[2] 李慧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与当代价值[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3] 冯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D].吉林大学.2006.

[4] 郭玲玲.自然主义环境伦理学的伦理基础与环境问题的解决[J].辽宁大学学报,2008(4).

下载从自然灾害辩证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自然灾害辩证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自然科学概论 试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 姓名学号:王佳佳20130140336 焦亚菲20130140315付莹莹20130140312 班级:13文科三班 专业:财务管理 系别:文理基础学院 自然科学概论 试论......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论文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人与天地万物感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制约;就自然整体而言,天、地、物、人,都遵循着既相互......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单位: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姓名:邵俊俊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倍受关注。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紧密相联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在原始发展时期,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脚下;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文明作为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

    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1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19世纪中期,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

    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之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与自然的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带来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给自然......

    观后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五篇]

    《宇宙与人》观后感——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源与动力学院吴相科31010001在上次的自然辩证法课上,我们观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科普片——《宇宙与人》。影片观看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