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左河水春季的节气诗及注释
左河水春季的节气诗及注释
1、立春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注释
1、立春: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节气。立春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2、东风:东风,即东方刮来的风。东风还常常指春风。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唐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红楼梦》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东风在此处指春风。
3、带雨:指从东南方向吹(带)来海洋温暖而湿润的春风与大陆停留的冷空气相遇而降下的春雨,也称春风化雨。
4、逐西风:逐,指强迫离开,如逐客令,驱逐。西风,指西北的冷风或冷空气。意为东风压倒西风,暖风驱逐冷风,天气转温暖。
5、阳和:指太阳的和暖与春天的暖气。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宋李昴英《瑞鹤仙》词:“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 明刘基《梅花》诗之三:“不是孤芳贞不挠,阳和争得上枯枝。”
6、苏萌:.苏,指从昏迷中醒来,如苏醒,复苏。萌,指草木的芽,常用于描述植物发芽的过程,或者用于描述事物开始发生的状态。即草木发芽,开始生机勃勃而谓之以萌。
7、山水醒:山水,主要指山上的草木及河塘湖泊沟溪冰冻的水;醒,指大地草木萌芽,水面冰消雪化。
8、农家:指从事农业的人家,即农户;语出五代颜仁郁《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9、岁首:指一年开头的一段时间,立春是农历年的开始,是农历的年首,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首个节气。见《史记》:“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
10、谋:一般指出主意,想计策。此处指谋划,计划、设想与安排。
11、耕:《正字通》“耕,治田也。”《说文》人耕曰耕,牛耕曰犁。泛指农业的耕植活动。
2、雨水
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注释
1、雨水: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它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表示降水开始,日照的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天气回暖。雨水前后,油菜、冬小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也较高。
2、南湿北冷:指在雨水时节里,我国南方春雨较多,空气相对湿度大,同时气温也在回升,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这时的三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天气依旧寒冷。
3、交锋:词的原意是指双方交战,锋刃相接。而此处是在指雨水节气里,“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1]
4、乍暖还寒:指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如:宋 ·刘清夫《玉楼春》词:“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5、斗雨风:此处指北方的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继续与南方的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斗争与较量,其结果带来锋面雨,接着南方的暖湿空气又继续以东南风的形式向西北方向推进。
6、返青:指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色变为绿色,并恢复生长。如:谷熟不要雨,久雨要返青。
7、千里麦:麦,指冬小麦,它是稍暖的地方种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由于种植的面积广大,故称千里麦。
8、万山:一般指众多的山脉,诗中意为从东南到西北,东风所吹到的万水千山。
9、润遍:指万山都被春风与春雨温暖和滋润过。
9、动无声:指被温暖和滋润过的草木开始毫无声息、悄悄地萌动,返青、发芽、吐绿。
3、惊蛰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注释
1、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时。
2、霹雳:指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如:(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又如:曹禺《雷雨》第三幕:“雷声大作,一声霹雳。”
3、醒:本义是“醉酒后神志由昏迷到清爽”,也指睡眠状态结束或尚未睡着。本诗中是对冬眠也叫“冬蛰”物种而言的现象。某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这些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熊、蝙蝠、刺猬、极地松鼠、青蛙、蛇、虫等都有冬眠的习惯和生理要求,到第二年春才“春雷惊百虫”,即“一声霹雳醒蛇虫”。
4、潇潇:形容风雨急骤。如:《诗经.郑风》:“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5、染:是指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之着色。如:染料,染色,染坊。也指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如:染病,感染,传染,沾染。
本诗中喻指在惊蛰时节大地“春雷响,万物长”,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阵阵春雨洒在上年寒冬时节枯萎凋零的各种草木上,使其枝叶返生,百花齐放,万紫千红;那春雨犹如染料般的神奇效果。
6、九九:是中国古代民间用来表示冬至后或夏至后八十一天日期的总称。冬至后的八十一天为“冬九九”,夏至后的八十一天为“夏九九”。此处指的是冬九九,在冬九九之中“三九”最为寒冷,而“九九”已进入第二年春天的惊蛰时节,并在此节气内整个冬九九结束。惊蛰节气有“九九艳阳天”之称。
7、风送暖:在我国的春天里,尤其是在惊蛰时节东南风压倒西北风,由东南海面吹来的暖气流使大地的温度渐渐上升。如左河水《立春》:“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8、融融:指暖暖的,暖融融的,尤指暖到一种温和、舒适的程度。如:唐张籍《春日行》:“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兰心短。”
9、翠野:一般指翠绿色的平原旷野。此处具体主要指在乡村的野外所长出的青翠庄稼及田边地头的草木。
10、启:指开始的意思。如:启用,启程,启动。
4、春 分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注释
1、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春分时,南半球则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
春分一词,在时间慨念上有两种意思的解释:一是指春分的整个节气,时间为15天。二是指春分日,为春分节气的第一天,是整个春季时间的中点。
2、风雷:即风和雷。此诗中描写的风是春天的东风、送暖的和风;雷即春雷,本诗意为春雷一声万物复苏。如:唐元稹《芳树》诗:“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
3、中春: 指春季时段的居中点,即春分日。
4、着装:着,指穿着,穿衣,着装。此处指桃柳这两种落叶木,入春之后,特别是到了春分这个节气,展现了其最新最美的桃花粉色与柳树的绿色,犹如美女换新装。
5、日日新:形容天天都出现新的面貌。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房德本是个贫士,这般华服,从不曾着体;如今忽地焕然一新。”诗词中指桃柳的色彩与形态的不断变化,即日日换新颜。
6、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7、金阳:指金色的太阳或金色的阳光。
8、直射面:指在春分时日,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
9、两均分:从理论上说,春分日,地球南北昼夜等长。春分之后,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5、清 明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处处青山烟雾起,焚香祭拜悼先人。
注释
1、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2、柳垂:指柳条下垂之貌。意在描写和展示春季的清明节已万物复苏,绿柳垂舞的景象。
3、阡陌:读作qiān mò,指田间小路。《史记》中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雨沉沉:指清明时节的天气状态。诗人用叠字的“沉”,也体现了清明节期间人们祭祖扫墓时的沉闷心情。
5、子孙:指广大参加祭祖扫墓的人,因为他们都是其先人的子孙。
6、坟:指坟墓坟土,扫墓之处。
7、青山:指坟山、墓园等墓地。
8、烟雾:泛指烟、气、云、雾等。此处有两层意思:一是,云雨天气形成的云雾;二是,指民间祭祖扫墓焚烧的“香、纸、烛”产生的烟雾。
9、焚香:为烧香的书面语。香者祭拜之用,古人多以焚香来祭拜和静心。
10、祭拜:祭jì,《说文》:“祭,祀也。”《礼记·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到21世纪表现与两种情形:一是对死者敬意的仪式,如祭奠。清明节祭烈士。二是迷信者供奉鬼神的活动,如祭财神,祭天祭地等等,那是哄己骗人之举。拜bài,作为动词为叩首,作揖。作揖是中国传统行礼的一种形式,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清明节对逝者的拜,民间的传统习俗手里还拿着焚香。
11、先人:指祖先;古人。常指已逝世的父母。见唐韩愈《感二鸟赋》:“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
6、谷雨
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注释
1、谷雨:是一年的第六个节气,在春季是最后一个节气,后面就是立夏了。谷雨日为每年4月19日或20日,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采茶的时节。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这时江南秧苗初插、作物新种,华南地区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巴山夜雨”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的收获是颇为适宜。
2、雨频:指谷雨节气里江南地区阴雨频繁,雨量充足。
3、霜断:指时间到了谷雨时节就不再有霜了。故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
4、清和:指天气清明和暖。魏·曹丕 《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韦庄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
5、茶香:是指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谷雨茶价格比较经济实惠,水中造型与口感也不比明前茶逊色,使茶客通常更追捧。
6、燕弄梭:燕,指燕子。燕弄梭喻指燕子在衔泥筑巢和捕虫的过程中穿梭于田边树木之间的情形。如左河水的《归燕》诗:“离洋舍岛伴春归,织柳捕虫剪雨飞。”
7、布谷啼播:布谷,指布谷鸟,也称杜鹃鸟、子规鸟。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有名子鹃),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块块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得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实际上对布谷鸟细加端详,它的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所以又有杜鹃花的颜色是杜鹃鸟啼血染成之说。
8、春暮:指春季的末尾阶段,即暮春。谷雨节气里,此时雨水较多。
9、栽插种管:指农业生产活动,包括移栽蔬菜、苗木,插秧及田间管理等农事。
10、诸多:指许多、很多;好些个。
第二篇:春季节气诗词
二十四节气—春季 关于立春诗词
一、咏柳(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题望苑驿(唐代)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三、凉州词(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四、【越调】
天净沙.春(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五、【越调】
天净沙·春(当代)徐书信
青竿翠柳杨花,古槐幽径谁家?白絮明台骏马。燕飞檐下,东君乱拨轻纱。
六、《立春日》 【南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系龄。年丰腊雪经三白,地唆春郊已遍青。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酒香浮蚁泻长瓶,乞与侯家作画屏。
关于雨水时节诗词
一、《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二、《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三、《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四、《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五、雨 水
润物甘霖细细声,东风吹绿柳丝迎。
渐消冷意江河笑,徐至温流万象萌。
坦荡麦苗滋雨茂,葱茏竹叶伴梅荣。
户家最解农田事,备好犁机陌野耕。
六、《减字木兰花》(刘辰翁)
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七、《七绝·雨水时节》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
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
八、《七绝·雨水》
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
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
九、《春寒》(王冕)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
十、《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关于惊蛰诗词
秦楼月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作者:张元干 朝代:宋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闻雷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青郊迎神 作者:不详 朝代:无
缇幕移候,青郊启蛰。淑景迟迟,和风习习。
璧玉宵备,旌旄曙立。张乐以迎,帝神其入。
观田家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春晴泛舟
作者:陆游 朝代:宋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摇曲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惊蛰日雷
作者:仇远 朝代:宋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惊蛰 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关于春分诗词
关于春分节气的诗歌一:
春分 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关于春分节气的诗歌二: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关于春分节气的诗歌三:
《春分日》年代:唐 作者: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关于春分节气的诗歌四:
《癸丑春分后雪》年代:宋 作者: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关于清明节气的诗句: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谷雨诗词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老圃堂》
曹邺[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题伍彬屋壁》
廖融[唐]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浣溪沙》
仇远[北宋]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二十四节气—春季(谚语)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二十四节气】—— 闽南话谚语 春谚: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推荐书目:许彦来 《二十四节气知识大全集》
第三篇:谷雨节气的诗
《谷雨》 吴藕汀
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
左河水《谷雨》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牡丹图》 作者: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作者: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作者: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 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天仙子
苏轼 宋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 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蝶恋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
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采茶歌》 清 乾隆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七言诗》
清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老圃堂(一作曹邺诗)
薛能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第四篇:对左河水诗词《咏棉花》的赏析
对左河水诗词《咏棉花》的赏析
《咏棉花》是左河水发表在2012年第9期《词刊》的一首按照传统格律创作的七绝诗。他从棉花开放花朵写到棉纤维用于人们保暖的整个过程,用“不恋虚名”、“洁身”、“舍子”、“暖万家”11个字,将棉花以人格化,行为化。通过托物言志,形象入微地表达了棉花拟人的职业操守、献身精神与精神境界,意象表达了我们人生的价值观与目标取向,成为了一曲简短的爱国爱民的感人诗篇。
一、作品原文
《七绝·咏棉花》(作者:左河水)
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棉花】
注:(1)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一般为1到2米。花朵有乳白色、蛋黄色的。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保暖性好,坚牢耐磨,吸湿和脱湿快速,穿着舒适。
(2)夏花。棉花通过夏季开放乳白色或紫红色的花朵后结果。(3)舍子。棉花在使用前须将其在纤维中的棉籽分离出去。
二、创作背景
2011年12月30日晚,一位左河水当年所在的农村村干部前来请求帮助联系省城的一家大纺织厂直销棉花,以图让村民们得到一个好价钱。当晚的中央电视台七点新闻播发了中央政治局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汇报,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研究部署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闻。还有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提出,要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力创先争优,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等内容。作者听后心灵有些触动,坐在手提电脑前欲在博客上写一篇博文,但思来想去却没有主题新意。于是,想到了七十年代农村社队干部廉洁奉公和艰苦的工作,想到了老书记那一代人在在解放时期的献身精神,思路又转移到了棉花上。当晚,文章未成,却完成了这首《咏棉花》的七言绝句诗。
三、作品评析
这首诗以“咏棉花”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棉花洁身、舍身为民的志趣。这如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般,也同左河水的《咏煤》中“ 惟应人间求饱暖,一声呼啸化烟尘。”之句一样,表达一种献身为民的精神。
张存信有一首按时令安排棉花农事的诗写道:“三月春耕到地头,四月播种赶暖头;五月发根动锄头,六月现蕾抓平头;七月促控不过头,八月整枝巧摘头;九月管理做到头,十月收花至尽头。”而这首诗只有短短4句28字,也点出了棉花开放的花朵、棉铃成熟露出纤维的状态,及其加工使用的作用,但此诗的意义却在于形象入微地表达了棉花拟人的职业操守与精神境界。如:
【棉花花朵】
第一句:“不恋虚名列夏花”。棉花在夏季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有乳白色、蛋黄色、红色的。这时,蜜蜂也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季节。但是,在人们的记忆里及百花的名列之中,也包括“夏花”之中,并没有列入棉花的名字,人们所说到的棉花只是它可供人们使用的纤维。对于诗人笔下采用拟人手法所写的棉花,自身也是“不恋”其芬芳之“虚名”,它与社会中某些贪图和追求个人名利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句:“洁身碧野布云霞”。形象地描绘了棉花的白色纤维在碧野的万丛之中表现得洁白无瑕,犹如白云一片;又在阳光的辉映之下如彩霞般的美丽壮观,以“布”来装点中国美丽的山河。但它的装点过程中是洁身自爱的,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廉洁自律的精神风貌以及美德与职业操守。
第三句:“寒来舍子图宏志”。棉花的纤维在使用前必须把其中的棉籽分离出来,以便纺纱织布或做成棉衣棉被等。而诗中的意象是,棉花要服务于大江南北的人们,或者说它要“图宏志”,为温暖千家万户,还需忍心“舍子”,与“爱子”分离,从而奔向神州大地的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多么感人的大爱无私的精神,这正是千百年来我国许多仁人志士的献身精神。而现实社会中,却有些人不仅无“宏志”,还为了自己的子女贪财害民,不惜以身试法,使人感到痛心。
第四句:“飞雪冰冬暖万家”。这是棉花最终的重要价值,也是棉花的“宏志”,是它一生一世的归宿与奋斗目标。诗中的意象表达了我们人生的价值与目标取向,而不是个人贪图享乐。全诗短短四句,意味深长,表象为笔致细腻地写棉花,实则意味深隽地暗喻了人的仁者爱人的情怀和献身精神。
全诗28个字,写了棉花从开花朵到用于保暖的整个过程,用了“不恋虚名”、“洁身”、“舍子”、“暖万家”11个字,将棉花人格化,行为化,通过托物言志,谱写了一曲爱国爱民的诗篇。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写棉花的诗词已不少,其中也不乏有许多好作品,但这首咏棉花诗可谓是其中的绝唱。
第五篇:描写冬季6个节气的诗
描写冬季6节气的诗
1.立冬(左河水)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小雪(左河水)
太行初雪带寒风,一路凋零下赣中。
菊萎东篱梅暗动,方知大地转阳升。
大雪(左河水)
万山凋敝黯无华,四面嘶鸣晃树杈。
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冬至(左河水)
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小寒(左河水)
冰封万里雪皑皑,径堵千重港口塞。
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
大寒(左河水)
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
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