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与莫言对比(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14:0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村上春树与莫言对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村上春树与莫言对比》。

第一篇:村上春树与莫言对比

摘要:村上春树是优秀的作家,也是世界级的作家。他的《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作品也是世界级的名著,然而他却多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在这个商业化恒横行,排行榜称雄的电子时代,文学的疆域在缩小,精神的追求被版税的追求淹没,如果诺贝尔奖也趋时附势,很多作家的苦苦追求也可能失去了准星,文学虽然不会消亡,但辐射面会更加狭小。本文通过结合村上春树生平经历以及小说的创作,来分析他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原因。

关键词: 村上春树 诺贝尔奖 文学 政治性

1.村上春树及其作品特点 1.1村上春树的生平及社会影响

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 1949年1月12日诞生于京都市伏见区,早稻田大学喜剧专业毕业。由于父亲是国语老师,村上自幼很爱看书,当时村上家每月向书局订购世界文学全集,因此村上所接触的都是外国文学,日后他也坦承到目前为止涉猎的日本文学有限,是因为小时候的环境决定了往后的阅读性向。

村上春树,是近年来深受日本读者热爱的作家,日本当今的文学旗手。在日本当代作家中,他是一颗非同凡响的文学期星。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瀛列岛。他和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至今仍是大中学生和白领阶层等都市青年以至整个读书界的热门话题,仍是不时出现在城市晚报等媒体上的关键词。

并且,村上春树的影响力已不局限于日本国内。在国际上,村上作品已经被三十多个国家、地区译成或即将译成外文,这在日本以至亚洲当代作家中大概是惟一的。在美国,村上小说已有八种译成英文。在德国,自1991年出版《 寻羊冒险记 》德译本以来,村上作品已行销一百多万册。在英国出版界,虽然翻译小说仅占6%左右,但十年来也已出版了十种村上小说。其字里行间充满的温情、美感和某种迷失感培育出了英国的村上迷,有的媒体盛赞村上是“世界文学的原声”。

1.2村上春树的作品特点

村上春树的小说同其他日本作家笔下的小说存在明显不同,主要区别归纳为以下四点。1.2.1别开生面的文体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文大国,特别讲究文采和词章,文学作品尤为欣赏简洁明快。相比之下,日语属于“黏着语”,作品的语言风格很难让一般中国人读得下去。村上很早就意识到了日语这个先天性弱点,拒绝使用陈旧语句和传统行文范式。因此在中国读者眼里他的小说基本不像日本小说。很多人都说村上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文体 的别具一格,其简约、流畅、幽默和有节制的抒情笔调让他们享受到阅读特有的愉悦。

在一般中国人印象里,日本人缺乏幽默感,读起来感到压抑、沉闷、透不过气和黯然神伤。可是村上不同,其独特的幽默感所在皆是。而幽默感主要体现在别致、俏皮的比喻上。比喻在村上小说中可谓俯拾皆是,不断花样翻新,给中国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惊喜。1.2.2大跨度的想像力

村上的小说虽是大红大紫的畅销书,但在日本被视为纯文学作品。纯文学作品不同于科幻小说、魔幻小说以及一般娱乐性“大众文学”,而以追求艺术感染力和严肃、深刻的内涵为宗旨,其想像力的发挥难免有其局限性。村上是通过使现实世界虚无化、使虚无世界现实化来驱入事物的本质的。并借此重新构筑现实世界,其后却又强调新的世界的虚无化本质,并在这一基础上把握存在的本质,把握自己意识的根。

而这一切当然都是借助大跨度的想像力得以实现的。一切都是想像力的问题。我们的责任从想像力中开始”。当然,这里所说的想像力并非就文学而言,而是就人的生命状态甚至某种体制进行拷问。这无疑也源于他的文学想像力“这项特别的专门技术”。1.2.3优雅的距离感

村上的小说的距离感首先表现在主人公同周围人的关系设计上。可以说,在村上的小说中,主体性常常离开客体性,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客体。其次,距离感还表现在对社会制度、对官僚组织、对权力、权术、权威的无视和揶揄,表现出小人物随遇而安却又拒绝同流合污的自尊与傲骨。距离是自由的前提,没有距离也就无所谓自由。再次,距离感还表现在行文或语言上。日本搞文学的人自古以来缺乏政治意识,鲜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行文或者说文字显得从容、安静、内敛、克制,若即若离。

即使抒情,也是淡淡的轻轻的不温不火;即使调侃,也是静静的幽幽的不紧不慢。他不靠文字表面的华丽、突兀、热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靠独出机杼的底蕴和含带悲悯的真诚缓缓推开读者的心扉。

因此,虽然他的文字有距离感,却又让人觉得十分切近,或者莫如说切近来自距离,来自村上式文雅的距离感。1.2.4西化的视角

这跟村上的读书生活经历有关。村上上小学时就开始看世界文学全集,上大学正值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时期,读了许多西方政治理论和哲学著作,具体学的又是西方戏剧理论和希腊悲剧为主要内容的戏剧专业。走上创作道路后长期旅居欧美,多篇小说就是在海外创作的。这样的经历不能不对他看待事物的视角、价值观以及事物感受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小说中,他往往用非日本的视角即西化的视角来审视、把握和感受日本社会的种种现象,用一种非日本的语言审问日本的当代话语。

村上绝不仅仅是执著于“小资情调”的或所谓“后现代”作家,同时也是敢于追问其他日本作家不愿或不敢追问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的严肃作家。作为中国读者,对此更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应有的评价。当然,这与其说来自西化的视角,莫如说来自作家的勇气和良知。

综上所述,村上春树作为世界级优秀作家,在文学界的成就毋庸置疑。每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表示文学水平达到一个巅峰,更表示其作品在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村上却多次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2.村上春树与诺贝尔文学奖的渊源 2.1诺贝尔文学奖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诺贝尔文学奖是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该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发。

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如此重要主要还是来自于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巨大影响以及广泛认可的权威性,至于社会科学方面的奖项只是附属品而已,和前者相比其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有时想诺贝尔文学奖没太大必要设置与自然科学不相关的奖项以引起如此之多的反对之声,从而降低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例如和平奖、文学奖、经济奖等的评价体系没有一个硬性标准,随意性很强,导致各方不满是经常的事情,当本届和平奖被欧盟获得就引来现场嘘声一片,因此究其有多少含金量实在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因此国人主要还是要把获得自然科学诺贝尔文学奖作为奋斗目标,至于其他奖项获得与否无足轻重,不必操心过度而影响国人的前进路线。

2.2村上春树屡次入围但一直无缘诺奖

北京时间10日晚7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揭晓,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Munro)获此殊荣,这意味着备受瞩目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再次抱憾。村上自2006年获得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之后,每年成为热门候选,但年年与诺奖无缘,堪称“最悲壮的入围者”。“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人”到底离诺奖还有多远,除了读者以外日本的出版商或许是最希望得到答案,而村上本人曾表示“最重要的是读者,获不获奖是次要的。”

3.村上春树无缘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就村上春树多次入围诺贝尔奖却无法获奖的原因,总结了以下几点:

3.1日本文学教授:政治性不足或导致与诺奖无缘

尽管在英国博彩公司的赔率榜上今年最热的诺贝尔文学奖入围者依然是村上春树,但是和过去几年一样,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再一次和村上春树擦肩而过。有人似乎在结果公布之前就认为村上春树不会获奖,《华尔街日报》此前的一篇文章对村上春树无法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称其作品“政治性不足”或是主要原因。

日本新闻网站NewSphere引述《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在出版业界普遍不振的情况下,村上春树的作品依然能够保持畅销,这样的作家并不多见。他的新作《没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礼之年》今年4月在日本发售,最初的一个月里销量超过100万本,英文版预计2014年发售。即便这样,村上春树在多次入围后仍旧未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他一度被认为是最热门的入围者,但是最后获奖的是中国作家莫言。

日本中央大学文学系教授宇佐美毅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对村上春树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宇佐美毅对比了村上春树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另两位日本作家的不同,比如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关注社会中少数群体的困惑以及原子能等社会政治问题,但是村上春树的作品中这类元素并不多见。村上春树的作品缺乏强烈的主题及目的性,这或许是他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之一。

村上春树很少公开露面,也很少有政治相关的发言。但是2012年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而关系紧张时,村上春树在日本报纸上发表文章呼吁冷静对待领土主权争端。2009年村上春树在以色列接受颁奖时对以色列对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进行了批评。因此一些评论家以略带讽刺的口吻为村上春树辩护称,“这难道不是冲着诺贝尔奖作出的政治评论吗?”

3.2日本网友:著作太畅销 没有“授予”的必要

有日本网友认为,在某种意义来说,诺贝尔文学奖是要授给“希望世人铭记的作家”。而村上春树的作品无论在日本还是其他国家都很畅销,被世人熟知,因此无论得不得奖他终将名留史册,“授奖”似乎就没有什么必要。

3.3文学评论家:太过通俗 不合诺奖的胃口

与日本的大江健三郎或者川端康成相比,村上春树的作品相对通俗化,似乎不太合诺奖评委的胃口。评论家白烨也认为,村上春树作品比别的作家更通俗、流行,“但对于要求文学的纯度而言,可能是他的一个弱点”。

由以上几点,对于村上春树为何屡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缘由,那村上春树与获得诺贝尔奖作家之间的对比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以中国的莫言为例,来看一下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4.对比村上春树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中,究竟是莫言,还是村上春树?中日两位作家成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一个是2012年最闪耀的黑马,一个是“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人”。自2012年8月起,在欧洲几家著名博彩公司的赢家赔率表上,两人的位次便不相上下。

10月12日晚上7点,莫言最终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评委会给出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但人们不禁还是要追问莫言凭什么战胜了炙手可热的村上春树,是政治,是文学,还是别的什么?当然,诺贝尔文学奖并非奥运会,获奖者也不是“世界冠军”。这只是18名瑞典学院院士又一次集体投票的结果。其实这也是很多中国读者的疑问。对中国的许多年轻人而言,他们对村上春树的熟悉程度甚至远超莫言。尽管莫言一直是国内的一线作家,但村上春树这十余年来风头日劲,那套《1Q84》更是文艺青年的必读书目。莫言获奖后,《新民晚报》调查了近一年来上海书市上莫言和村上春树的销量对比,发现两者差距不小。其中,上海书城从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莫言作品共卖出413本(册),村上春树作品共卖出5761本(册)。莫言作品里最受欢迎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新作《蛙》,卖出260册,村上春树作品里《1Q84》卖出1924册,《挪威的森林》卖出1315册,新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也表现不俗。在其他国家,莫言作品的销量更是远不及村上春树。

不过,畅销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来说未必是什么有利的因素。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看来,没必要再把荣誉授予那些已经享誉世界的作家,因为他们已经足够出名了。他们希望“把世界舆论引向

一位完全体现了自己国家灵魂但在国境之外默默无闻的作家”,让国际读者“大吃一惊”。

当然,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拒绝那些业已成名的作家,否则艾略特、海明威等名家就不会获奖。在很多人看来,莫言这一次之所以能超越村上春树更在于其忠于民族的、民间的故事,对国家民族心灵历史进行深入的挖掘,对人进行细腻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描写。同时,他的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又用狂放的想象力建造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主观世界。正如授予莫言的颁奖词写道:“(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在微博中说:“为何莫言击败村上春树?因为他更泥土,更有文化的纯净性。而村上更象文化的混血儿,掺杂太多西方的东西,从爵士乐到威士忌,虽然我都很喜欢,但评审还是优先给了莫言。其实没有谁好谁不好。村上要等下一届吧。”村上春树笔下的渡边、天吾、青豆可以是日本的,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国家的,但莫言笔下的“爷爷”、“奶奶”、“姑姑”必然是生长在中国的,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和历史感。这也符合诺贝尔文学奖一贯的选择,比如前几年的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

林少华说:“村上作品极少出现例如富士山、和服、艺伎、刺身甚至樱花等典型的日本符号,而莫言作品如果从中剔除例如红高粱、高密等中国符号,恐怕就无以存在。换言之,莫言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中国色彩。而这点未尝不是他的优势或使得瑞典学院最终选择他的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 郭永玉.《孤立无援的现代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

[2] 罗伯特.C.克里斯托福《日本心魂》[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11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

[3] 松原星一等.《战后日本文学史年表》[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

[4] 于泳、曹志明.村上春树与日本内向派文学 [J].Murakamiharuki and the Japanese Introversion Literature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6年02期

[5] 钟旭.村上春树长篇小说的发展 [J].The Development of Cunshang Chunshu's Novels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04期

[6] 吴雨平.村上春树:文化混杂现象的表现者 [J].Haruki Murakami:A Representative of Cultural Hybridity <<外国文学研究 >> 2003年05期

[7] 曹志明.村上春树与日本”内向代“文学的异同A Comparative Study of Haruki Murakami and Japanese ”Introversion“ Literature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6年04期 [8] 黄志杰.试论日本当代文学的忧郁性On the Melancholy of the Japa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D].<<日本研究 >> 2006年02期

[9] 龚莉红.在后现代的迷宫中飘荡----村上春树小说的后现代性阐释 [P].<<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02期 [10] 黑古一夫、刘立善.论日本现代文学1987年的”转型“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ese Modern Literature in 1987 [D].<<日本研究 >> 2007年03期

[11] 叶岗.《挪威的森林》的象征色彩Symbolical colors in Norwegian Wood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06期

[12] 周勇.从村上作品看日本文学的西学东渐 [J].<<世界文化 >>2006年12期

[13] 马军.也谈村上春树的创作Mulakami Haluki's Creative Writing: A Discussion [J]<<日本学论坛 >> 2001年03期

[14] 张俏岩、宿久高.从《挪威的森林》看村上春树的孤独感 [P].<<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3年04期

[15] 李满.命归何处 [N].<<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6] 黄必辉.自我与现实的悲剧性冲突 [D].<<河池学院学报 >>2 007年03期

[17] 杨皓翔、李麟.文明的压抑与压抑的文明Depression of the Civilization and the DepressedCivilization [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5年02期

[18] 村上春树.《象的失踪》[M].漓江出版社1996年9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

[19] 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M].漓江出版社1996年9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

[20] 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M].漓江出版社1996年9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

[21]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漓江出版社1996年9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

[22] 村上春树.《舞舞舞》[M].漓江出版社1996年9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

[23] 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

[24] 村上春树.《1973年的弹子球》[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

[25] 村上春树.《神的孩子全跳舞》[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

第二篇:福克纳与莫言

福克纳与莫言

朱世达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在近十年来兴起的作家群中,莫言是一位令人瞩目的小说家。他之所以引起评论家的广泛注意,不仅在于他创作的小说的数量,而且还在于他所追求的十分独特的艺术道路。他的小说的构思,其哲学上的含意,以及意象的运造使他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迥异而独立于世。我认为,莫言的艺术成就,不仅得益于他的丰富的生活的经验,而且还得益于他善于借鉴与吸收外国文学的营养。中国意境与外来思想启蒙的结合,使他创造出了一个个独异的艺术环境与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人们也许会感到诧异,将出生在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一个荒凉村庄四壁污秽的草屋土炕上的、以放牛割草为生、当过县棉油厂临时工的莫言与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一个中道衰微的庄园主后裔相提并论。其实,艺术就是这样,人类的灵性是相通的,对周围世界的艺术理解与阐释,是会有许多共通之处的。这种共通的灵性,正是人类进行艺术与文化交流的基础。“艺术毫无疑问都是人的创造,而人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又毫无疑问都要或直接或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感受,这些对中西文学都是一样的,是大家都有的共性的东西。”〔1〕

莫言说,他的小说“在思想上和艺术手法上无疑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极大影响。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部著作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2〕

在发表了《沙多里斯》(Satoris, 1929)之后,福克纳发现“我的邮票大小的故土是值得一写的,恐怕毕一生之精力也无法将它写完;通过将现实升华为想像,我将可以完全自由自在地最充分地发挥我仅有的那点才能。我打开了别人的金矿,这样,我得以创造一个我自己的天地。”〔3〕福克纳对邮票大小的故乡小镇杰弗生镇的执着与兴趣给莫言以极大的启迪。他从福克纳的艺术实践中认识到,要“立足一点,深入核心,然后获得通向世界的证件,获得聆听宇宙音乐的耳朵。”〔4〕

如果说杰弗生镇是福克纳一系列小说的背景的话,如果说福克纳是当地情景的一个敏锐的观察者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莫言将他的艺术想像力执着地孕育在高密的红高粱地、玉米地、河堤、野草甸子和桥洞里。他将在高粱野地里演进的故事,像福克纳一样,赋与了一种非凡的传奇色彩。他所描述的带有些野性的家族与地区的神话却拥有与众不同的美感与诗学的内涵。对于福克纳来说,祖宗的罪愆影响了后代的命运;而对于莫言来说,祖宗的放浪形骸与潇洒是后代引以为骄傲的资本。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上代的命运影响着、感应着后代的人生。

正如克林斯·布鲁克斯所指出的,福克纳的伟大就在于他对社区——过去的与现在的——的力量的赞赏,以规范人类的道德生活;就在于他对于在南方传统社会中种族和阶级的精确的描述;就在于他成功地运用了民间风格和浪漫观点以适应20世纪小说的需要。〔5〕福克纳小说艺术虽然很显然是属于现代派的,他虽然是“现代经典作家”,但其基础是口头文学,“他充分吸收了从打猎篝火前、乡村小店前听到来的龙门阵里的口头文学传统”。〔6〕他从一个狭隘的地区出发,却创作了令人惊讶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许多文艺批评家把他归属于所谓“原始的或神秘的作家”。福克纳之所以能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据布鲁克斯认为,则是因为他的艺术具一种“泛涵性”。基于这种泛涵性的解释,人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福克纳采用的口头文学的传统——一种无意识的原始主义——却如此完美地为他的艺术服务,如此完美地表述了关于时间、记忆、人性等现代观念的细微之处。这就

是为什么福克纳能得以超越文学的地区主义、超越狭义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而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手笔。

我认为,正是福克纳艺术中的“泛涵性”与莫言艺术中的“泛涵性”走到了一个共同的交点上,使我们得以进行文学的与艺术上的比较研究。马尔科姆·勃莱特贝利指出,福克纳与D.H.劳伦斯一样,“既植根于当地的智慧,又植根于折衷的世界主义。”〔7〕莫言的成就正在于他植根于当地的智慧。在研究莫言的小说的过程中,人们不得不想到这是一位多么“原始的或神秘的作家”。他描写的是最原始的人性的欲望与感情,在他的故事里,无论是酒、红高粱、玉米、铁砧子、性,都具有一种神秘感。莫言赋与了这种原始的欲望与神秘的故事以多么中国式的美感。莫言相当钟情于“哲学上的深思”,人们在这些原始的口头文学传统之下不难发现一个深邃的莫言的飘散着红高粱馥馨的“精神的家园”。

在《秋水》〔8〕中,莫言塑造了作为高密东北乡最早的开拓者我爷爷的形象。他“黑,魁梧”,“杀死三个人,放起一把火,拐着一个姑娘(我奶奶),从河北保定府逃到这里。”他是个“剽悍的男子汉,在阳光里眯起那两只鹰隼样的黑眼,下巴落在双手里,身体弯曲成饿鹰状,端的一个穷途英雄。”在这“匪种寇族迁来,设庄立屯”的一方世界,横生出“鬼雨神风,星星点点如磷火闪烁”。作家运用扩展的、怪诞的手法,来营造一种我父亲诞生前的可怖的自然氛围。“正说着话,听到四野里响起一阵怪声,隆隆如滚雷”,“四处水声喧哗,像疯马群,如野狗帮,似马非马,似水非水,远了,近了,稀了,密了,变化无穷。我爷爷从草棚里望出去,见月光中亮出满山野鸟,白得有些耀眼”,“月下不见树叶,恍惚间觉得树上挂满了异果”,“细看才知树上也全是大鸟。”就在这样怪异的环境中,杀人逃犯的妻子——我奶奶经历着临盆的痛苦和煎熬。

我奶奶几近绝望,认为活不下去了。可穷途英雄我爷爷却说:“咱人也杀了,火也放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当初就说,能在一起过一天,死了也情愿,咱在一起过了多少个一天啦?水大没不了山,树高戳不破天,好好生你的孩子。”中国式的乐观精神支撑着他们应付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

故事很简单。在水涨水落之中,在希望与失望之中,我奶奶在与临盆的痛苦搏斗。然而,就在这大水莽荡草洼之中酿成了一场仇杀。紫衣女人开枪打死了与她有杀父之仇的黑衣人。而黑衣人之所以将紫衣女人的父亲老七杀死,是因为他伤害了白衣盲女。我想,《秋水》所刻划的是一种意境,正如R.W.B.路易斯在评论《福克纳在旧世界》中所说的,这种意境是努力从某种死亡境地回归到某种生命状态,从隐退和瘫痪的各种黑暗洞穴返回生命活力之源泉。〔9〕紫衣女人接生了一个杀人逃犯的后代,同时又杀死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早年曾经杀死了紫衣女人的父亲,而紫衣女人的父亲一定也伤害过白衣盲女的一个亲属。人间的仇杀就是这么一环紧扣一环,在莽野之中具有几乎是一种宿命的力量。故事以一个寓言式的民间歌谣作结束:

白老鸹吃紫蟋蟀。蓝燕子吃绿蚂蚱。

黄__吃红蜻蜓。

绿蚂蚱吃白老鸹。紫蟋蟀吃蓝燕子。

红蜻蜓吃黄__。

这寓言留给人们太多的思考。

莫言笔下的“英雄”有的有性缺陷,其故事的传奇色彩每每与性的缺陷联系在一起。作家所描述的性缺陷左右着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这里,人们几乎可以有一种弗洛伊德式的注释,即由于性的缺陷的存在,男性英雄因为要证明自己的男性本色而变得更加疯狂而放浪,更具

有一种悲壮英雄的特色。例如,《白棉花》中的《父亲在民夫连里》〔10〕的“我父亲”。“那猛烈的爆炸声和淡薄的硝烟以及缓缓飞起的人与狗的破碎尸首合成一股力量,猛烈一击,使父亲心脏紧缩,随即下体一阵难以名状的剧烈痛楚,那只残存的、非常发达的„雀蛋儿‟紧紧地缩上来。以后的岁月里,每当他思念倩儿——我的母亲时,就要爆发这种痛楚。”在民夫连运送六万斤小米子的路上,遇上了一条冰河,没有桥,只能光身子下去探河。于是,“我父亲”脱得一丝不挂,踏进河水。“往前走,水渐渐淹至大腿根,他的狰狞鸡头缩得如一只蚕蛹,那个过分发达的独蛋儿歪歪地贴在盆腔上,丝丝缕缕扯不断的钝痛,这地方是父亲身上的要害,他遵照爷爷的意旨加倍地尊重它宝贵它,不敢有一点点损伤。……后来它老人家整个儿淹没在河水中了,父亲用一只手捂着它,但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了,恐惧与痛苦由此产生。” 作家用这一独特的角度描写了这样一个自我夺权的英雄“英明又混帐的领导”,他动辄就威胁割耳朵或剥裤子骟蛋子,既表述他原始的野性的一面,又表述他临危不惧、自我牺牲的侠义的一面(你们都是两个蛋,我只有一个蛋,你们冻坏一个还有一个,我冻坏了就没有了)。在莫言的叙事艺术中,他成功地颠倒了时间的顺序,让故事在意识的流动中展开。我觉得其中有明显的福克纳的影响。人们在阅读《喧哗与骚动》时发现福克纳将故事的出场时间颠倒,小说按一个个片断前后错乱地演进。让-保罗·萨特认为,福克纳对现在的概念,“并不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划定界线或有明确位置的点。他的现在在实质上是不合理的;它是一个事件,怪异而不可思议,像贼一样来临——来到我们跟前又消失了。”〔11〕福克纳像多斯·帕索斯一样,将故事演化在意识之中,演化在片断之中,让读者最终去编缀故事之网。我在阅读《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12〕(一篇写得十分美丽的小说)时,感受到作家这种现代主义的努力。莫言所叙述的世界,和福克纳的一样,犹如“坐在敞篷车里往后看的人所看到的”,“每一瞬息都有影子在他右边出现,而左边是点点闪烁、颤动的光。只有当它们被仔细看去的时候它们才变树,变人,变车子。”〔13〕每一瞥,每一瞬间是一缕光,一种色彩,一丝记忆,一种印象,具有超现实的力量。

著名民歌演唱家吕乐子“骡子”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把自己的那玩意儿割掉了”。作家并不急于解释为什么,却把读者带回20年前的古老的吕家祠堂。发生在童年时代的事件仅仅是一个个片断:“骡子”疯狂追求“小蟹子”。“在下课铃响前二十分钟,他就烦躁不安起来,烦躁不安通过你扭屁股、摇脖子、头皮上流汗等一系列的行为和现象表现出来。”“骡子”去解开拴绵羊的麻缰绳,为的是找借口去和“蟹子”约会。然而,故事又回到现在,“小蟹子”和她丈夫“鹭鸶”闹离婚。然后,故事又拉回过去。“我们便不约而同地发现„蟹子‟的胸脯上鼓起了两个鸡蛋那般大的瘤子。我们当中连弱智的„老婆‟都知道那俩东西不是瘤子而是两个好宝贝。从此之后,„蟹子‟的胸脯上便印满了男孩的眼光。”时间又跳跃到“当它们像八磅的铅球那般大时„鹭鸶‟这兔崽子每晚都摸着它们睡觉。”接着,故事又回到“昨天这时候,你和羊已经尾随在„蟹子‟背后,羊吃草,你唱民歌。”“小蟹子”住进了精神病院,“胖得很厉害,一张大脸白白的,眼睛比她少年时小了许多。”有一天晚上,“骡子”独自在马路上徘徊,大雨哗啦啦,“像天河漏了底儿”。他看到雨中卧着一个长发凌乱的女人。他伸手去拉她时,她突然用十分尖利的指爪,把他裤裆里那个“把柄”紧紧地抓住。“他光着屁股跑回家,站在门口他哆嗦着,衣服已被剥光”,“眼前的门轻轻地开了,开门的人竟然有点像那个在雨中梦一般出现又梦一般消失的女人。”

这个长发凌乱的女人是谁?是刘书记那个30岁刚出头的老婆吗?是“小蟹子”吗?作家用现代派的手法,表述了一个充满神秘和荒谬的表明人的异化的故事。

萨特曾经发问,为什么福克纳和许多其他的作家都选择了这种特殊的荒谬性呢?他说,“我们必须从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状态中找寻原因。”〔14〕因为社会转型期的形态具有诸多的荒谬性,莫言敏锐地感觉到这种社会形态的荒谬性,从而找到了一种适合时代的、具有现代艺术特征的风格。

莫言在小说叙述文体中非常注意色彩的运用,人们可以看到印象主义的痕迹。请读下面一段: 你的绵羊出现在被野豌豆花装扮得美丽无比的墨水河大堤上时,西边的太阳流出苍老的金黄色来,河水自然也被金黄感染,生成幽深的玫瑰红,青蛙因为鸣叫而鼓起的两个汽泡在两腮后多么像两个淡紫色的小气球。〔15〕

这简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自然的图画。作家不惜各种色彩的运用,“苍老的金黄色”“金黄”“幽深的玫瑰红”“淡紫色”,令人目不暇接。再请读一段:

那些四个棱的狗蛋子草好奇地望着他,开着紫色花朵的水芡和擎着咖啡色头颅的香附草贪婪地嗅着他满身的煤烟味儿。河上飘逸着水草的清香和鲢鱼的微腥,他的鼻翅扇动着,肺叶像活泼的斑鸠在展翅飞翔。河面上一片白,白里掺着黑和紫。〔16〕

这种生动的、富有色彩的田园牧歌式的描述,人们也可以在福克纳的文体中找到:

小巷两边都是建筑物的背部——没有上漆的房子,晾衣绳上晾的颜色鲜亮刺眼的衣服更多了,有一座谷仓后墙塌了,在茂盛的果根间静静地朽烂着,那些果树久未修剪,四周的杂草使它喘不过气来,开着粉红色和白色的花,给阳光一照,给蜂群的营营声一烘托,显得挺热闹。〔17〕

在莫言的小说中,人们还可以发现魔幻和神秘感的影响。他的神秘的图景与形象,表面上显得十分荒诞,每每是印象主义与神秘主义的结合,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如:

突然,我们看到一个通红的女人扑进火堆里。她张着胳膊,像一只通红的大蝴蝶扑进火堆里。她也许根本不像蝴蝶顶多像一只老母鸡扑进火堆里。……一会儿,我们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鸡肉味。〔18〕

“通红的女人”扑进火堆,接着闻到的是“一股香喷喷的鸡肉味。”

再如:

民兵连长正吆喝着,就听到那株成了精的大柳树上咯吱吱一阵响,一个黑乎乎的大东西从树上跌下来。

我们的魂儿都要吓掉了,因为红灯笼照出的光明里出现了一具没有头的女尸。也许由于没有了头,她的脖子显得特别长。她身上赤裸裸一丝不挂,一副非常流氓的样子。〔19〕

在莫言的小说里,眼泪成了绿色的,“脖子上的血管像绿虫子一样蠕动着。”〔20〕“绳子像蚯蚓一样扭动着,一会儿扭成麻花,一会儿卷成螺旋圈”。〔21〕“支部书记一下子化在地上,浑身上下都流出了透明的液体。”〔22〕

莫言试图将中国式的神话与魔幻描写进他的小说里,以增加其生动性。请看:

他最后想了个好法子:开炉取丹时,让一个正来例假的女人站在炉边,狐狸精怕女人血,就不敢来盗仙丹了。说他出丹那天,“大金牙”的娘站在炉边,一开炉门,果然白气冲起,差点没把屋盖掀跑。他的脸在白气中隐现着,赤红赤红,宛若一块炉中钢。〔23〕

作家在这段描写里,把“身穿黑西服,脖缠红领带,嘴叼洋烟卷,鼻架变色镜,斜挎黑皮包,左手戴一块黑色电子表,右手戴一块黄色电子表”的时代英雄的愚昧与荒唐,通过魔幻手法勾勒得入木三分。

我觉得,莫言从福克纳那里获得了象征主义的启迪和灵感。我无意在此如布鲁克斯所批评的那样,去咬文嚼字,贩卖象征这个名词。但布鲁克斯也承认,即使是最简单的文学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24〕现在,文艺批评家都认为,枪在《熊》里的象征意义,它贯穿整个故事,是统一全局的主题。艾克第一次遇到老熊时,把枪扔了,这是神圣的行动;第二次他扔掉枪,冒生命危险去救熊口下的孤单无援的小狗,这是博爱的行动。R.W.B.路易斯认为,这是故事主要的象征性倾向。〔25〕我认为,红萝卜在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26〕里,像《熊》中的枪一样,具有一种象征的力量。莫言塑造了一个沉默寡言的、骨瘦如柴的黑小孩形象。生产队分配这个“放个屁都怕震倒”的小孩去为公社水利工程砸石子。他有一切自然之子的伟大。“他用脚指头把一个个六个尖或是八个尖的蒺藜撕下来,用脚掌去捻。他的脚像骡马的硬蹄一样,蒺藜尖一根根断了,蒺藜一个个碎了”。虽然生活中充满了苦难,后娘没有给他任何的爱,但在自然之中,他总是可以找到欢乐和愉悦,找到灵魂的慰藉。“黑孩的眼睛本来是专注地看着石头的,但是他听到了河上传来了一种奇异的声音,很像鱼群在唼喋,声音细微,忽远忽近,他用力地捕捉着,眼睛与耳朵并用,他看到了河上有发亮的气体起伏上升,声音就藏在气体里。只要他看着那神奇的气体,美妙的声音就逃跑不了。他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嘴角上漾起动人的微笑。”黑孩寡言木讷,别人还以为他是哑巴。但“他四五岁时说起话来就像竹筒里晃豌豆,咯崩咯崩脆。可是后来,话越来越少,动不动就像尊小石像一样发呆,谁也不知道他寻想着什么。”然而,黑孩身上似乎有一种超自然的魔法。小铁匠喝令他把滚热的钻子捡回来。他“一点一点弯下腰去,伸手把钻子抓起来。他听到手里„滋滋啦啦‟地响,像握着一只知了。鼻子里也嗅到炒猪肉的味道。”“小铁匠看到黑孩手里冒出黄烟,眼像风瘫病人一样歪斜着叫:„扔、扔掉!‟他的嗓子变了调,像猫叫一样,„扔掉呀,你这个小混蛋!‟”

黑孩有一个美丽的梦。他看到在泛着青蓝幽幽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像金色的羊毛。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美丽的童稚的梦很快就被恶的现实击破了。当黑孩的手就要捉住小萝卜时,小铁匠猛地窜起来,一把将那萝卜抢过来,那只独眼充着血:“狗日的!公狗!母狗!你也配吃萝卜?……”

黑孩总是想着那个萝卜,金色的,透明。

一次,发了疯的小铁匠难受死了,要黑孩去拔个萝卜来救救他。黑孩就如被一种神话驱使,行一膝步,拔两个萝卜。他再也找不回自己的梦,梦中那透着液体的红萝卜了。于是,他就从事破坏,拔,举,看,扔,还没有长成的萝卜一半给拔了出来,萝卜地一片通红,好像遍地是火苗子。整篇作品充满了一种失望的悲剧情绪。红萝卜成了卑微生活中的奢侈、享受和欢乐,具有一种神话的力量。

对在生活中缺乏爱的黑孩来说,它犹如一个飘渺的美丽的传说。红萝卜成了一个象征,它揭示了美丽的幻想与严酷、专横现实的矛盾,生活是多么无可奈何,荒凉得如同盐碱地。如果说《熊》中的枪象征权力,象征“价值的超越”的话,那么《透明的红萝卜》中的红萝卜就象征生命的梦,这美好的生命对于生活在最底层的黑孩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和福克纳一样,莫言的作品,从《民间音乐》、《白狗秋千架》到《白棉花》,从《红高粱家族》到《酒国》,由于运用乡土素材而获益甚多,这使他“有可能坚持表现他心目中的关于极其古老、基本上不变的人的困境的永恒真理。运用他的乡土素材,他发现他能守在家乡同时又能处理带普遍意义的问题。”〔27〕

中国文艺批评家曾经注意到莫言的现代主义的努力,但并不是非常自觉地、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阅读《透明的红萝卜》使我们得到一种十分新鲜而又陌生的艺术经验。这篇小说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明显地与我们平时习见的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在性质上和形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28〕这是1986年的评论。《透明的红萝卜》新鲜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与我们习见的艺术形象有不同?不同在何处?如果我们把莫言的创作放在一个更宏大的文学背景上来考察,如果我们考虑到并研究了莫言所受的福克纳和其他现代派作家的影响,我们便会非常自然地、非常恰当地看出莫言艺术实践的路子,使我们懂得为什么他小说中的人物变了形,在这些变了形的人物中产生了超道德的英雄行为,给人们一种强烈的异化感和孤独感。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莫言的创作完全处于福克纳的阴影之下,不,不是这样的。我认为,正如以上分析的,福克纳对莫言有影响,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境”,是自然而然地融化在莫言的艺术里。他们之间的共通,一部分在于影响与借鉴,一部分则是由于艺术与灵感的吻合。我认为,后一种则是更为重要的。

有的批评家注意到莫言在营造意象中的自觉追求。但意象难道仅仅是中国的吗?仅仅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之一吗?中国的古典文学中,特别是词中,充满了意象的运用,可以说达到了意象的极致。但这并不等于说,在外国文学中没有意象。20世纪初的意象主义就是一例。虽然小说的意象与诗歌的意象有不同之处,但其诗学上的含义是相同的,就是说,小说与诗一样,都必须具有诗学上的蕴含。我觉得莫言小说中的意象已不仅仅是中国传统的模式了,他很明显地吸收了、消解了外国意象主义的营养,而将它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特别是在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这一冲突上,他表现了独特的观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表现了他独特的哲学的思考。这既不纯粹是中国的,也不是外国的,而是他融中外之精华,坚实地踩在自己的基石上,走自己的路。

如上分析,莫言在小说创作中尝试了现代主义手法。这是中国小说观念现代化中令人鼓舞的努力和成就。中国小说观念的现代化会不会使中国小说成为西方现代派的尾巴呢?我认为是不会的。有出息的艺术家植根于自己中国土地的丰富营养,汲取外来文学的精华(包括现代派的精华),会创造一种全新的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艺术来。正如莫言自己说的,“现在我想,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福克纳无疑是两座灼热的高炉,而我是冰块。因此,我对自己说,逃离这两个高炉,去开辟自己的世界!”他又说:“我想,我如果不能去创造一个、开辟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地区,我就永远不能具有自己的特色。我如果无法深入进我的只能供我生长的土壤,我的恨就无法发达、蓬松。”因此,他给自己树立了四条原则:“

一、树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对人生的看法;

二、开辟一个属于自己领域的阵地;

三、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物体系;

四、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叙述风格。”〔29〕

莫言是清醒的,这确实是他不死的保障。

第三篇:莫言

PART1莫言获诺奖新闻发布会现场实录

法新社:中国的一些艺术家说莫老师和共产党的关系有些密切,比如说你抄写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一个艺术家说,莫老师站在权力的角度去谈社会。我想问莫老师对这样的评语有什么看法?

答: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奖,不是政治奖。诺贝尔文学奖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上评价一个作家的创作,是根据它的文学的气质和文学的特质决定是不是给他奖项。在诺贝尔的历史上,像萨特,就是你们法国的共产党员。像肖洛霍夫是苏联的共产党员,他们的作品依然是经典,依然在被千百万人阅读。我在中国工作过,我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里面写作,但是我的作品是不能用党派来限制的。我的写作从80年代拿起笔来,很明确的,站在伦理的角度上,写人的情感,人的命运,早已突破了阶级的和政治的界限。也就是说我的小说是大于政治的。

很多人认为我和共产党的关系比较密切,就不应该获得这个诺贝尔文学奖,我觉得这也是很难有说服力的。这一次瑞典文学院把这个奖授给了我,我觉得这是文学的胜利,而不是政治政权的胜利。如果说是政治政权的胜利,那我只能是不能得这个奖。我得了这个奖,说明瑞典文学院比发这些议论的人要高明。这是一个文学的奖项。

莫言:我不希望引起什么“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的话,我希望这个热尽快地冷却,顶多一个月,大家赶快忘掉。由此会不会引起一种文学的热情?这是我很期待的。

莫言:我离开了国家干吗,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我就想呆在高密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生我养我,我熟悉这个地方,这里的食物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而且我也认为一个人他有各种各样选择的自由,现在离开中国到国外去生活去写作,我觉得也很好。有的人选择留在他的故土写作这也很好,你不要认为谁出去了谁不爱国,谁没出去谁就是爱国,这都是非常片面的认识。谁愿意走就走,谁不愿意走也不要强迫人家走。我们过去一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孔夫子的教训。我觉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的,己之所欲强施于人就对了吗?

南都社论:莫言获奖,文学的,世界的 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莫言因其作品“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对于有着两千年文学传统、急切融入世界的国度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大事。

诺贝尔奖的符号意义,早已为舆论所津津乐道,它和奥运会、世博会等盛事一道,为民众所翘首以盼。而不同于后两者,诺贝尔奖情结维系了更为复杂、纠结的国民心态:崛起之中国并非简单的国力强盛所能支撑,不只是实现共同富裕之理想,更有待个体提升独立性与创造力。从这种角度看,诺贝尔奖情结背后的国民焦虑,可追溯至19世纪,启蒙与救亡之际,梁启超提出新民说,鲁迅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对于如何改善国家命运,中国精英先后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就在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公布前,这种焦虑仍然在网络四处弥漫。博彩公司青睐莫言,反而让很多人担心,这个没有潜规则传统的世界级奖项,将再次与中国作家失之交臂。最终结果使得所有的争论和分歧暂时中止,人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然而,这是一个突破,却也只是一个艰难的开始。不禁要问,在诺贝尔文学奖出现明显的“欧洲化”倾向的今天,莫言凭什么获得评委会的认可?

有必要回溯当代中国文学史,莫言的创作成熟期,恰逢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式“文艺复兴”。那是一个充满理想斗志昂扬的黄金年代,至今为无数文学青年所缅怀。莫言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然而,寻根之成功,其作品中所表现的“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绝不只是“爱这土地爱得深沉”的结果。作家的视野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寻根”之所以被冠以“魔幻现实”,很大程度上受惠于中国与世界的思想交流。在莫言身上,我们看到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式的想象力,美国作家福克纳式的颠覆性,我们看到了《百年孤独》,想起了《喧哗与躁动》。

80年代,大量西方学术著作、文学作品得以引进中国,并因此开启了现代乃至后现代风格的文学征程。中国作家融入世界,莫言应该感谢这个开放的思想环境。以莫言为代表,中国产生了大量才华横溢、具有世界性高度的作家。关注中国文学的人不会遗忘那时的文学试验,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格非的《褐色鸟群》,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以“先锋文学”为代表,大量作家留下了属于他们的时代激情;当然,我们还会想起那个高呼“我不相信”的北岛,幻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以及那个“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顾城。

这批作家们的创作既受惠于西方的智慧,亦是回归由“五四运动”所打造的20世纪的文学盛世。以莫言为代表,作家们颠覆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文学传统,他们摆脱了文学传统中僵硬的“文以载道”,激活了文学传统中激情的“诗以言志”,呈现出个体的关怀和对形而上的思考。

诚如2008年被授予“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时评委的授奖词所言,莫言的作品“说出的是他对民间中国的基本关怀,对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然而关怀脚下的土地之余,莫言又主张关注“那种与众不同的、表现出丰富的个性特征的生活”,追求写作的“个性化”。在现实与历史、个人与社会的交融中,我们不难看出莫言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看到了中国,更因为他看到了世界。正如中国作协的贺辞所说:“莫言的获奖,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作品价值的获胜,也并非证明写作方法的技高一筹,而是不同思想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结果。这是莫言们的成功之道,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赋予中国作家所带来的启迪。

致渊:以平常心看待莫言获奖

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的创作,不是集体的功劳,莫言的作品也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水平,代表不了其他人。

昨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刚刚揭晓,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获奖,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中国文学界的喜事。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如沈从文等作家也曾经非常接近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也满足了很多国人心中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

不过,诺贝尔文学奖也只是对莫言个人的肯定,这固然会令国人兴奋,会对中国文学起到激励作用,但是,也不妨看淡这个奖项。

事实上,莫言本人和家人对待这个奖项,也都非常淡定,并没有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巨大光环下,失去平常心。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表示,“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莫言说,接下来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莫言的二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弟弟得奖自己“很高兴”。当被问及是否计划全家共同庆祝时,他平淡地答道:“这很平常。”

相对于莫言及其家人的平淡,各方局外之人又能否平常心待之?

在莫言获奖之前,国内各种公共舆论场即充满了各种争议,莫言获奖之后,争论也没有停息。在一个多元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非常正常,谁也没有权利强制别人用同一种声音说话。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因为诺贝尔奖,莫言也不会成为舆论焦点,一贯低调的他,或许仍然会和火热的公共舆论场,保持一定的距离。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知名汉学家马悦然一再所讲,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文学。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个人的文学成就,而不是因为其他。大家既没有必要将其获奖过度拔高,也无须上纲上线。(马悦然于是通过陈文芬表示,“对你们的意外很意外,人家(莫言)的译本已经这么多了。”据悉,莫言的《红高粱》等作品都很为瑞典文坛所看重,《生死疲劳》今年更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诺奖评委对莫言早已不陌生。)

当然,莫言获奖或许与中国今日之国际地位有关。近年来中国因为经济的腾飞,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引来了对中国作家的关注。如果以此而证明中国文学就怎样了,则仍然难以摆脱东方主义的窠臼,仍然没有摆脱“被审视”的心理,还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事实上,无论有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垂青,中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质量如何,就在那里。

而且,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的创作,不是集体的功劳,莫言的作品也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水平,代表不了其他人。

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了世界文学之巅;正如无人获奖,也不必然说明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园林里无一席之地。莫言获奖的最大意义或许是,引导人们重新关注文学,而对更多作家来说,要思考拿什么作品才对得起“作家”的称号。

董阳:文学,回归我们的内心

在中国当代文坛,莫言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他的小说以异常浓烈的色彩和极具阅读快感的语言渲染出山东高密乡村的隐秘世界,这个世界对读者来说具有触手可及的质感,常常令人过目难忘,甚至仿佛能够闻到其中的泥土香,看到那浓郁的高粱地,体验那似乎夸张变形却更显悸动的心理真实。是的,在莫言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与鲁迅、赵树理笔下完全不同的乡村,那里充满原始的生命力、野性的思维、对命运无常的悲悯,它触摸到了意识之下巨大的心理冰山。

莫言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令人赞叹,但他不断用貌似“癫狂”的语言与现实碰撞,在看似荒诞的表达中透露出隐秘的真实,并陆续地显现他内心的世界观。

“语言的狂欢”成为评论家描述莫言的标准用词。是的,和其他重要作家一样,读者们之所以如此重视莫言,首先是那些作品对汉语表达可能性的新发现。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总有一些人去挑战语言的极限,去碰触语言表达的“天花板”,尽最大可能地传递言说者的精微意蕴。

历史不过百年的现代汉语书面语,也许还是一个孩子,他的成熟需要标杆性作品对语言表达可能性的探索,并为之树立界石。作为汉语的使用者,我们感谢鲁迅、老舍、沈从文那样的“先行者”,感谢像莫言一样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的贾平凹、余华、王安忆等汉语表达的“探路人”,他们的“粉丝”也许并不比莫言少,他们获得汉语读者的评价未必比莫言低,这也印证了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推荐所有口味的精神“美食”,更不是绝对的标尺。

伟大的心灵超越语言,这话没错,只是,判断什么是伟大的心灵,人们不总是意见一致,也许这是一次例外。尤其是像莫言那样以语言见长的作家,我并不认为不熟悉汉语的评委和读者们能够通过具有创造性的外文翻译获得那种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不过那些特定的读者一定是在其中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对于真正热爱阅读的人,获奖与否并不会影响他们对文字的喜恶,他们会相信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独立判断,回归自己的内心。

【莫言:我平时可以是孙子 写作时色胆包天】作家莫言曾说:一个作家不可能把自己的写作追求限定在一个什么奖上。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中国籍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有过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传统文明古国,一个曾诞生过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巴金、茅盾等等灿若星辰的文学巨匠的文化大国,而今,终于和诺贝尔文学奖结缘了

叶小文:莫言获奖空前不绝后。

莫言获奖,君有言。

瑞典的评委作何言?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中国籍作家优秀作品当然还有,过去为什么一直不能获奖?据说原因之一,是评委不谙中文。真如此,对于一个约占世界1/5人口广泛使用的语言文字的陌生和冷落,不能不令人遗憾。现在,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广受瞩目,“中国热”、“中文热”席卷世界。评委诸君,谢谢你们,显然你们也重新“寻找到一个出发点”了。

获奖者本人作何言?“得了这个奖,并不证明你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这个我心里很清楚,中国作家有很多,写得好的也有很多……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不是奖项。能让他站稳脚跟的,还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勤勤恳恳的、对土地忠诚的写作态度。”“我想尽快地从热闹和喧嚣当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善哉此言,君子慎笃之言。始终对祖国怀着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这就是君子莫言。

中国作家们作何言?王蒙:莫言的获奖说明了中国当代作家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获得了世界的关注。铁凝:莫言获奖,对今后的中国文学引起国际上更多读者的关注、研究、了解和兴趣,以及中外文学交流,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舒乙:莫言的获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对中国有开拓性的意义。张抗抗:这意味着中国文学不再是隔绝、封闭的,而正融入世界文学。李敬泽:今天不论你的文学观点如何,都会是欢乐的时刻。台湾知名作家龙应台:开心大笑三声……

中国领导作何言?李长春的贺信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分量重啊,发自肺腑,掷地有声!

读者诸君作何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莫言之外,中国还有许多优秀作家,他们对文学的真诚投入同样值得人们尊重,他们创作出的优秀作品与莫言的作品在文学成就上也难分伯仲。莫言获奖“空前但不绝后”,人们有理由期待更多优秀中国作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乃“君子之国”,请诺贝尔奖评委诸君不妨听听中国传承的“君子之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莫言获奖君有言,百花齐放春满园。

【人都是有自卑感的,一个永远自信的人不是白痴,就是魔鬼。】

莫言:时代变了,文学变了。我们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当时也曾有很多文坛老同志对我们的创作表示忧虑:这种东西是我们的文学吗?我非常赞同“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我们这些老东西、老家伙持不屑一顾的态度:我们就是要超越你们,就是要打倒你们,就是要写得跟你们不一样。如果写得跟莫言、王安忆一样,你就没出路了。克林顿当年是什么样一个人?吹吹萨克斯,唱唱摇滚,甚至还吸大麻,当时美国人哪里会想到这么个人若干年后会成为总统,而且还干了8年!应该说干得还不错,当然缺点是经常犯一点领导干部爱犯的小毛病。

莫言:其实我是一个女性主义者。我感觉女人比男人伟大,这在我写《丰乳肥臀》时已经表达得很明确了。每逢重大历史关头,女人总是表现得比男人坚强。男人是破坏者,女人是建设者。男人总是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只要有女人,马上就能恢复。《丰乳肥臀》里写母亲,一般人家乡发生了大战都会逃难而去,母亲跟着逃了一段,下决心不逃了——家里就是炮火连天也是自己的家,我们要回家去!别人往外跑,她是逆着人群、冒着炮火回家去。

人物周刊:您曾说,“我对人类的前途满怀忧虑,我盼望着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您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莫言:这不是悲观,反而是一种动力。知道罪赎不完,那就永远抱着罪感生活。没有罪感的人是不会成为善人的。

PART2【文化解码】星巴克“入侵”灵隐寺?

9月22日,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在杭州灵隐寺景区开店,引来吐槽声一片。

连锁咖啡店星巴克最近在杭州西湖灵隐旁开了一家新店,引起社会议论。看大陆新闻报道,好像都是反对的声音。反对的主要理由为,“星巴克是美国饮食文化符号。用美国饮食文化侵略了中国传统文化。”

较年长的中国观众也许看过一部好莱坞经典电影《茶与同情》(Tea and Sympathy),1956年出品,大导演文森·明里尼执导,故事叙述一名住在寄宿学校17岁而又多愁善感的高中男生(约翰·柯尔饰),他喜爱音乐、戏剧、艺术、花卉、缝纫和烹调,却不参加球赛、不跳舞、不交女生,被同学讥为“娘娘腔”(sister boy),羞与为伍,他因而孤独又寂寞。学校体育老师的太太(德博拉·蔻儿饰)同情他,常请他喝茶,最后发展出一段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情。

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嗜饮咖啡,其实他们也爱喝茶,茶是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大饮品,而茶又是“舶来品”,影片叫《茶与同情》而不叫《咖啡与同情》,或能更受到美国人的注意。

茶的原产地是中国,举世认同。说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了茶,也许在正史上找不到根据,但《茶经》是唐代人陆羽写的,可是一点也不含糊。中国茶叶、茶树、制茶技术和喝茶习惯,随着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而传播开来。最早传入日本和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到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16世纪之后,欧洲各国开始引进,北方则传入俄国。

西方人爱饮茶,以英国为最。80%的英国人每天饮茶,茶叶消耗量占各种饮料总量的一半。英国本土不产茶,而茶的人均消费量占全球首位,因此茶的进口量也长期遥居世界第一。

清朝时由于从中国进口茶叶,英国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感受威胁,乃向中国输出鸦片,把白银赚回来,最后酿成了中英“鸦片战争”。英国又向美洲殖民地抽取很重的茶叶税,在波士顿港口引发了移民把英国商船上三百多箱茶叶丢到海里,美国独立战争从兹开始。

欧洲其他国家如法国等等,几乎无一不是饮茶国。若谓星巴克是“美国饮食文化符号”,是“美国饮食文化侵略中国传统文化”,那么毫无疑问的,茶是中国饮食文化符号,我们的饮食文化已侵略到全世界了。

不仅是茶,中国料理在欧美也颇受欢迎。中国菜和法国菜、日本菜、意大利菜,同是他们老饕最爱选择的项目。据说由李鸿章发明的“杂碎”,对美国食客来讲更是大大有名。恕我孤陋,似乎没听他们说过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侵略。

星巴克2007年曾进入北京故宫,因大家反对,被迫撤出。据说原店改了一个“汉化”的名字,加卖茶,但咖啡还照卖,就相安无事了。这回星巴克到灵隐寺,并未进入寺内,而是设在寺外商业街,旁边还有肯德基及其他饮食店。如果要维持庄严肃穆,故宫和寺庙内外不能开饮食店,那就什么样的饮食店都不能开,不应以招牌来认定。

正像美国一本畅销书的名字一样——“世界是平的”,人、物产、贸易、文化等等流通会愈来愈快,一定会相互冲击、相互影响,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再说,美国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饮食之所以风行世界,因其质量一致、点购容易、携带方便,不是随“船坚炮利”而来。如果我们真想维护和发扬中国的饮食,就要设法推销自己,而不是排拒他人。譬如我们的豆浆、烧饼、小笼包、蟹壳黄,能不能设计成有营养、好口味而又方便的“快餐”,让外国人也竞相追捧?台湾业者研发一种饮料叫“珍珠奶茶”,流行大陆和海外华人社区,似乎也渐渐被西方人所接受,不久前有新闻报道,设于德国的麦当劳已开始供应“珍珠奶茶”了。中国有很多文化古迹,其风雅、精致和宽博,可能与星巴克等这类外国商店不相容,但不必以“侵略中国传统文化”目之。若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么不堪一击,它也就没有什么可贵了。

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是印度僧人慧理游方到此兴建的。源于印度的佛教,入中国则中国之。我们对于很多外来事物,或许亦应如是观。“茶与同情”也好,“咖啡与同情”也好,都先要有宽容和理解的心。

PART3“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这是饶老尤为喜欢的句子。他说,不磨就是不朽。古人所追求的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名。中流犹言在水中央、大潮之中,自在则是指独立的精神。先立德、立品,再做学问、做艺术。立足学术主流,追求博大而深远的大智慧。精通琴、书、画,饶宗颐却从不与人对弈。在他看来,“下棋有输赢,做人当平和”。和季羡林先生共称为“南饶北季”。

PART4中国首善、正义人物、高调慈善倡导者,这些头衔都属于陈光标,作为中国媒体的集体围观对象,自汶川地震后,关于他积德行善的种种事迹,便时常见诸报端。砸车、送钱、卖空气„„他像蝙蝠侠一样,出现在几乎所有重大新闻之后,而与之相随的,永远有“疑作秀”这三个字。陈光标活得像支广告,只是谁都猜不到他的下一步。

【免费换车】2012年10月10日,陈光标兑现了“对抗议钓鱼岛事件中他的部分粉丝私家车被砸给予以旧换新”这一承诺。身穿一套绿色西装的陈光标为43对夫妇赠送了43辆价值12.8万元的吉利帝豪EC8。对现场媒体提出是否有作秀嫌疑时,陈光标坦然,“如果认为我是在作秀的话,我觉得这样的秀做得越多越好。”

【卖空气】2012年9月16日,陈光标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举行销售新鲜空气和“陈光标好人”系列有机食品启动仪式。在发布会上,陈光标透露:“愿把卖有机食品的第一笔资金捐给人民军队,用于捍卫钓鱼岛国家主权。”他介绍说,自己销售的新鲜空气来源于宝岛台湾,还有大部分来源于井冈山、延安等红色革命老区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给这些经济欠发展的地区带来商机和发展。摄影/代斌

【买广告】2012年8月31日,陈光标在《纽约时报》以中英文双语刊登广告声明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坚决抗议日本右翼分子最近挑起的钓鱼岛争端和所谓购买钓鱼岛、进行国有化的举动”,“我呼吁美国政府和各界人士谴责日本的挑衅行为”。声明提问:“如果日本宣布夏威夷是日本领土,美国人民会有什么感受?美国政府会有什么举动?”

第四篇:莫言(本站推荐)

可喜可庆可贺

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至此,诺贝尔奖在中国本土终于有了零的突破。

对于莫言的获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而法新社则表示,莫言将他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对此,各媒体、作家纷纷对莫言的获奖进行了解读,引起了一阵“莫言热”。

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而对于这次莫言获奖,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德国知名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在接受采访时说,莫言是中国作家中他批评得最厉害的一位,现在获奖了,他的观点也不会改变。他认为莫言的东西是靠写感官刺激哗众取宠,莫言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自己的思想。他认为今年诺奖颁给莫言,也许是某种政治因素起了作用。对于莫言,顾彬当年就毫不客气:“莫言的《生死疲劳》(46万字)才写了40多天,另一部作品只用了90天;中国作家“不是为了文学本身,而是为了钱而写作。” 不过,同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表示,他怀疑顾彬并没有细致读过莫言的作品,在谈及思想方面,陈教授认为莫言当然有思想性,只不过这种思想性不是形而上的概念,而更多是对民族命运的理解。

听着这些或褒或贬的声音,我又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也很惭愧的说,在莫言先生获此殊荣之前,我并不知晓他,同时,还有人调侃到。莫言小说中的长句子很多,有时整页文章只有几个句子。朗读时,尤其是遇到长句子,肺会彻底排空,转入下一次吸气动作时就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降压效果会更明显。”,读莫言小说可以缓解高血压

.重新感受范进中举般狂喜的国民们难掩也狐疑与惶恐!哈哈哈.[莫言:我是一个写小说的农民 望“莫言热”降温(组图)] 10月29日,莫言(中)现身红高粱文化节成为媒体焦点,而他本人希望“莫言热”尽快过去。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如果因为这个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就没有意思了。”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恩格隆德在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后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

一、莫言谈获奖原因:土地和人民给了我创作的源泉。

莫言:主要得益于我的这种文学的品质,当然我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看法,更重要的我的作品一直在写人,既直面人生又立足于写人的这么一个角度,我的小说了一直把所有的人都当人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好人、所谓的坏人,在我的笔下我都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不是把一个人美化成什么,也不是把一个人丑化到什么,站在人的立场上的一种写作,这可能是我能获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学的品质获得了文学奖。那我再给你一点材料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2009年,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进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视野。瑞典最大日报《每日新闻》、德国《波茨坦新闻报》等外媒纷纷表示看好莫言,而麦家、崔永元等国内文化界人士也纷纷力挺。针对“被诺奖”,莫言专心写作,不发表任何看法。而8月25日,作家张一一又造谣声称莫言贿赂诺奖评委马悦然。莫言发微博反击怒斥,并在此后拒谈诺奖。

多年来跟踪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并出版相关著作的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旅瑞华人作家万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瑞典文学院很久以来就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汉学家马悦然被选为文学院院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学院需要有精通中文的专家来准确解读中国。▇ 梁振华:蛙——孕育生命的意象,考量民族对生命的态度

《蛙》的题目十分有意思,在剧本部分作者通过人物之口说出了为何以“蛙”为题,从青蛙到女娲,女娲造人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认为蛙是高密东北乡的图腾。在现实中,蛙是壮族的图腾,象征人类强盛的繁殖力和生命力,这也是剧本中蝌蚪关于精子精彩对话的内蕴。计划生育是传媒宣传小说的一种策略,作品根本不是仅仅写计划生育的,我觉得它有更宏大的意图,它写到的是孕育生命。这里面有几个层次的孕育生命,莫言找到一个非常巧妙的切入点,即妇科医生姑姑这个人物形象,而不是孕妇、孕妇的丈夫、孩子的角度,从妇科医生对生命的客观、冷静的角度出发,描述若干个主体对生命的态度,包括孕育者、职业接生人对生命的态度,但更宏大的意图在于时代、社会对生命的态度。依据人道主义观点,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恰恰在中国这个独一无二受到了质疑,把时代历史对生命的态度最终指向一个民族对生命的认识。莫言其人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备受关注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摘获这一奖项。评委会称,莫言的作品“在幻觉现实主义中融合了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他本人也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通过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结合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作品中的因素,创造了一种世界性怀旧,与此同时,也找到了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瑞典文学院评委会称,他的作品在“幻觉现实主义中融合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

报道称,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曾出版了多部小说、短篇故事和散文,题材十分多样。评委会认为,虽然他在中国以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而著称,但他无疑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备受关注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摘获这一奖项。评委会称,莫言的作品“在幻觉现实主义中融合了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他本人也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通过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结合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作品中的因素,创造了一种世界性怀旧,与此同时,也找到了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瑞典文学院评委会称,他的作品在“幻觉现实主义中融合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

报道称,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曾出版了多部小说、短篇故事和散文,题材十分多样。评委会认为,虽然他在中国以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而著称,但他无疑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莫言很幸运。

提起莫言,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电影《红高粱》里那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黄土地上张扬的生命力,那里就是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高密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他的小说创作几乎从未离开高密,那是独属于他的文学王国。他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并向历史纵深挖掘,向广袤的中国乡村延伸。

早在20多年前,他就因为《红高粱》的发表而在文坛上引起轰动。据此拍摄的电影《红高粱》,1988年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引起了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三位主创如今早已是蜚声海外,名利双收,有的甚至移民了海外。而这位原作者,至今留守生长57年的家乡——山东高密,一个小小县级市。

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结让他始终不离不弃呢?

如今的社会,有太多太多人,为了生活,为了楼台阁宇,为了灯红酒绿,远离故土,争先恐后用尽方法,只为留在城市。却也有那么一些人,总是想回到故乡,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做回一个最纯粹的自己,陪伴在两鬓白发的父母身旁,尽一点为人儿女的孝心。

乡土情结重的人,会觉得城市始终是别人的城市。如我。也许是年纪渐渐大了,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要舍弃家里的一切,想要远走高飞的冲动。反而,越来越想回到家乡过着退休后的生活。

即便回到家乡时,记忆中的一切熟悉的东西已经渐渐不在了。但愿,远去的家乡,始终会以欢迎的姿态迎接你回家。

第五篇:关于莫言

关于莫言

莫言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注:后以一票之差未获奖)。

2011年莫言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蛙》)。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2月6日,莫言获颁授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13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

1985年初,莫言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8年4月,莫言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后来这部社会批判作品受到当时的政治**影响,一度只能在港台出版。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在看到这部小说后,感到非常震撼,决定开始翻译莫言小说,葛浩文也成为了日后莫言作品走向世界的功臣。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零点30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莫言的演讲主题是“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在约40分钟的演讲中,莫言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回顾了文学创作之路,并与听众分享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在自己的小说里大量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包括内心独白、多视角叙事、慢镜头描写、意象比喻、自由联想等等。

获奖荣誉

▪ 2012

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

▪ 2011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蛙》

(获奖)

▪ 2011

韩国万海文学奖

(获奖)

▪ 2008

第二届

红楼梦奖

《生死疲劳》

(获奖)

▪ 2008

第一届

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生死疲劳》

(获奖)

▪ 2006

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

(获奖)

▪ 2005

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获奖)

▪ 2004

第二届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

《月光斩》

(获奖)

▪ 2003

第一届

鼎钧双年文学奖

《檀香刑》

(获奖)

▪ 2001

第二届

冯牧文学奖

(获奖)

▪ 2001

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酒国》

(获奖)

▪ 1997

大家·红河文学奖

《丰乳肥臀》

(获奖)

▪ 1988

台湾联合报文学奖

《白狗秋千架》

(获奖)

▪ 1987

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红高粱》

(获奖)

莫言与杨振宁对话

“文学是发明,科学是发现;文学离不开幻想,而科学更多是一种猜想。”2013年5月1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在北京大学对科学和文学思维之不同进行了形象概括。当天下午4点,两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了“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著名书画家、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范曾主持了这一场被视为世纪高端的对话。

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中,杨振宁、莫言二人由共同的经历:到瑞典颁奖入题,对科学研究、文学创作之中的思维方式、创作过程、风格流派、情感因素、灵感悟性、价值选择等话题进行了自如的交谈。二人都认为,科学和文学虽然关注点不同,但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过程具有共通性。

关于《红高粱》

《红高粱》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红高粱》主要通过“我的奶奶”戴凤莲以及“我的爷爷”余占鳌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讲述发生在山东的生命赞歌。《红高粱》主线是“爷爷”余占敖率领的武装压击日军,辅线是“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是高密东北乡。整部小说中没有着墨太多的正面形象,“我爷爷”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是“土匪”又是“抗日英雄”的双重身份,土匪的野性和英雄的血气使人物更加丰满和真实,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一幕。

《红高粱》电影改编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

影片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1988年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中国电影。

《红高粱》电视剧改编自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由郑晓龙执导。该剧由周迅、朱亚文、黄轩、宋佳伦、秦海璐、于荣光、徐光宇、解惠清、曹征领衔主演。该剧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初,九儿和余占鳌在充满生命力的山东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谱写的一段关于爱与恨、征服与被征服,充满生命力的近代传奇史诗巨制。

莫言文学馆

莫言文学馆位于市内文昌街中段、汽车站北门斜对面,建筑面积1900多平方米。馆名“莫言文学馆”为我国著名作家王蒙所题,门柱上的楹联“身居平安里心忧天下 神游东北乡笔写华章”由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

该文学馆主体部分由“文学成就”、“成长道路”、“文学王国”、“故乡情结”、“文化交流”等展览板块组成,附设影视室、创作室、莫言书法手迹展室、莫言部分作品展示室,集中展示了莫言部分珍贵手稿、获奖证书原件、不同时期照片及莫言影像资料、书法、书信等实物。

下载村上春树与莫言对比(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村上春树与莫言对比(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莫言

    莫言小说《马语》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现代文,完成15~17题。(15分) 马语 莫 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

    莫言

    莫言创作大事记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出版。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引起轰动。发表系列中篇《高......

    莫言

    说实话,如若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个头衔,我甚至都未曾听说过这个名字,或者说,听说了也未曾留意。尽管后来我知道,原来早在获诺奖之前,他就已经是我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是中......

    莫言

    当我接到通知说要协同王老师,海波来跟大家谈谈莫言的时候,我无比的惶恐,以前一直倾向于古典文学,前不久才改主意考现当代文学,所以一直在恶补,因为莫言的书我读的不多,所以我今天在......

    莫言与陈忠实的比较

    中国当代四大作家的比较 南怀瑾仙逝。有一天早上,我正在电脑前看自己一两年前写南先生的文章,接到媒体的采访。我答到后来,才想到媒体有备而来,太想给南“盖棺定论”,希望客观公......

    莫言读后感

    碎语文学》是一个对谈的整理,由知名作家莫言和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也是文学评论家王尧,于2002年底于苏州的一场谈话;全书以对谈方式呈现,十分忠实地表现对谈当时的氛围;同时也生动......

    莫言简介

    莫言简介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

    莫言摘抄

    莫言获诺贝尔奖引发三大思考 2012-10-12 13:36 来源:新华网作者:孙丽萍 小编导语: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莫言,一时之间,他的名字让更多中国人知道,让更多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