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读书心得(从伦理学的角度)

时间:2019-05-13 14:1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君主论读书心得(从伦理学的角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君主论读书心得(从伦理学的角度)》。

第一篇:君主论读书心得(从伦理学的角度)

《君主论》读书心得

——从伦理学的角度

社科系2010级3班 赵妤轩 2010020318

马基雅维利是15世纪至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他主张政治与道德分离,是第一个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分开的政治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君主论》写于1513年,是作者献给洛伦佐二世的。正如卢梭对《君主论》的评价:“马基雅维利自称是在给君主讲课,其实他是在给人民讲大课。”我认为这大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对人性和道德的探讨。

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古希腊时代到欧洲中世纪,许多思想家都坚持性恶论。特别是在基督教诞生后,“原罪说”更是与“性恶论”紧密相连。尽管马基雅维利抛弃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式的说理和教条式的推理方法,不再从《圣经》和上帝出发论述问题,但是在人性方面,他继承了“原罪”的逻辑,认为人性本恶。正如被我们后来所熟知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即是以目的说明手段的政治无道德沦。基雅维利是把性恶论引进政治学的始作俑者,他认为,“一般来说,人类都是忘恩负义、反复无常的,他们妄自追求、伪装良善,见危险就闪、见利益就上。当你给他们好处,他们会对你全心全意,但你急切需要他们时,他们却离你而去”“人性除非在某种压力下才会表现出美好的一面,否则总是邪恶的”

“性恶论”是《君主论》整本书的立论基础。他是在人性恶的基础上阐述他的政治思想的,这与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说法如出一辙,但不同于荀子劝解人们要学习,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他是从不同的角度说了解决方法,他说道:“谁促使他人强大,谁就自取灭亡,因为这种强大是他运用才智或诉诸武力促成的,而强大了的人们都会对这两者心怀猜忌”,而为了凌驾与民众之上而来统治民众,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在《君主论》中,从很多方面探讨了君主该如何保住自己的权利,如何治理国家,这么多方面中,我对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该成为一个怎样的君主,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很感兴趣,所以我想着重谈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一、关于慷慨与吝啬。要我以前回答这个问题,那答案太简单了,当然是慷慨的,仅就词性而言答案就不言而喻。但看了马基雅维利的分析,我又 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他说:“君主要避免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被人轻视和憎恨,而慷慨的德行会导致这两种结果,要么使你成为可鄙之人,要么使你成为可恨之人。对于既不属于你 也不属于你臣民的东西,你尽可以出手阔绰。”

一个慷慨的君主慷的其实都是他人之慨,他自己又不会种田赚钱,用的都是人民上缴的东西,他凭什么慷慨?而且慷慨如果拿捏不当的话就变成了奢侈,而到最后君主为了保持住自己慷慨的名声势必不得不横征暴敛,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样就会使人民怨恨这个君主,那么君主之位自然就坐不安稳了。隋炀帝“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因为他太慷慨了,人民实在受不了了,纷纷造反,慷慨的君主没逃过惨死的命运。马基雅维利说:“如果君主是英明的话,对于吝啬之名就不应该有所介意”。如果说慷慨不能使我坐稳江山的话,那么吝啬之名又何妨? 在这里,马基雅维利举了教皇朱利奥二世的例子。他依靠慷慨的名声登上了教皇的宝座,可是后来当他向法国开战的时候,他就不考虑如何保持慷慨的名声。他发动了多次战争却没有向他的臣民征收任何多余的赋税,正是因为他一向善于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所以能够应付额外的军需开支。这就证明了马基雅维利所认为的“节约才是真正的慷慨”。

二、关于残暴与仁慈。

一个想流芳百世的君主肯定希望自己留下一个仁慈的美名,可是在马基雅维利心中,残暴从某种角度来说才是真正的仁慈,“他比起那些由于过分仁慈,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说来,是仁慈得多了,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顺还,而君主执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对于马基雅维利的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觉得他说对于有罪的人要严厉残酷的打击,这点本身没有错,姑息养奸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可是如果君主本身是昏庸的,他认为有罪的人恰是无罪的,那么作为一个残酷的君主肯定就会滥杀无辜,人民也会人心惶惶,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怎么可能会稳定呢?所以说残酷的君主未必如马基雅维利认为的那样能给人们带去更大程度上的稳定。

因此我认为,这里应该说成是:明智的残暴即是仁慈。

三、关于为人所爱与为人所惧。

如果说两者只能择其一的话,我和马基雅维利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他认为为人敬畏好。为什么呢?我想他是这样想的,如果有人威胁让我去打我的老师,不去的话就会对我拳打脚踢,那我肯定会按他的威胁做,因为冒犯一个我爱戴的人比忤逆一个我敬畏的人简单多了。那么依次类推,人民反抗一个他们爱戴的君主比反抗一个他们敬畏的君主要简单多了,可是如果人民爱戴一个君主的话,人们为什么还要反抗他呢?如果人民非常敬畏一个君主,敬畏到怕有他的统治自己的生命就不能保证的话,人民事很可能造反的。就像人们爱戴李世民,所以根本就没想过要反他,君主之位自然就坐得稳了;人们虽敬畏秦二世,可最终为了保全自己不得不反,秦始皇期望的千秋万世就可怜的终结于次此了。

四、关于君主应当如何守信。

这是《君主论》第十八章中作者的主要论点。在这章中,作者首先提出“诡计强过守信”。他说:“人人都知道,拥有忠诚守信,立身行事,以身作则,光明磊落,正直诚实这些品德的君主多么值得称赞。然而,我们这个时代的经验却告诉我们 :那些成就了大业的君主们极少忠诚守信。他们知道如何让用诡计来欺骗对方,懂得如何玩弄手腕把对手弄得晕头转向。他们 会用各种手段,战胜那些信守承诺的人,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他的观点,我不是完全赞同,但是基于对他所处的时代的了解,我对于他提出这样的观点完全能够理解。他之所以提出如此惊世骇俗的言论,就是希望能出现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把意大利人民从分裂的境况中解救出来。

而后,作者又提出“如果有必要,君主不要为道德所束”。他说:“君主为了保有国家,他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与友谊、人道和宗教背道而驰。” 这是他手段可以超越正常的道德规范约束的观点,使他在16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遭到排斥,名声极为不佳,人们称之为“政治恶魔”、“罪恶的导师”、“邪恶的教唆犯”、“极其玩世不恭的人”、“吹捧暴君的无耻之徒”。

尽管《君主论》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它应有的积极意义是不能被抹杀的。

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深厚的爱国之情,这本身就与作者提出的人性本恶观点的冲突。伏尔泰一语道破:“因为他泄露了天机”“他从不对自己的思想加以掩饰,而把自己看透的权力政治中的权术和盘托出,他聪明绝顶,但还没有聪明到善于隐藏自己的聪明并消除别人疑惧的地步”(《君主论》导读)。

第二篇:君主论读书报告

《君主论》读书报告

这位伟人的名字使任何墓志铭都显得徒废言辞。

——后人书马基雅维利之墓志铭

《君主论》一书,薄薄一册,百来余页,流传百年,是为经典。政界、史学界、军界无不将它奉为必读书目。然而它何以具有如此大的魅力?纵览全书,无非人心险恶,为君之道,当独立,当厚黑而已。然如此,便已道出帝王学的本质。

该书全书有26章,可以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到第十一章,作者主要阐述了君主国的种类及保有它们的手段的手段。作者将君主国分为世袭君主国、混合君主国、全新君主国、市民君主国以及教会君主国等5种,并就不同君主国如何进行巩固和统治提出了建议,如世袭君主国的君主只需遵循传统法律和制度,做到随机应变,即可保住国家;全新君主国的统治者最初也是最大的困难是建立并确保臣民遵守新的规章制度;市民君主国的统治者需要争取人民,安抚贵族;混合君主国的君主为了保有领地,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消灭旧君主血统,不改变原有的法律和赋税,或亲自驻守,或扶植一个傀儡政府,或殖民,或驻军等。

第二部分为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作者讨论了当时的军队种类(包括雇佣军、外国援军、混合军队和国民军),分析了依靠雇佣军和外国援军及混合军队的弊端,最后指出合格的君主应建立一支只忠于自己的军队,并时刻注意学习军事知识,以便在关键时刻发挥领导才能。

第三部分为第十五章到第二十五章,作者对一个合格的君主的言行举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一位合格的君主,应慷他人之慨同时爱惜国库;应学会保持威严同时圆滑处事;应当使其臣

民对其畏惧和爱戴;应在表面上向圣人看齐,但关键时又能及时转变角色;君主应避免对城堡的依赖;应小心避开佞臣;应时刻警示自己;应学会看清并顺应时势等等。按李宗吾的思路来表达,就是一位合格的君主当具有深沉的厚黑功底。

第四部分为第二十六章,作者以发出了激情的呼唤,期望能有一位君主将意大利从分裂战乱中带出来并建立一个统一的意大利。

世人一直在疑惑,马基雅维利到底是君主主义者还是共和主义者,就《君主论》一书来看,马基雅维利无疑是君主主义者,而其另外一部著作《论李维》,又似乎暗示其为共和主义者,而众人就为此争纭不已。或许就如同路易·阿尔都塞所说,一旦提出这样的难题,就等于先接受了一种先在的政府分类,而马基雅维利恰恰是拒绝接受或实践这样的政府类型学的。在我读《君主论》的过程中,我始终将马基雅维利当做一位民族主义者与爱国者来看待,他所提出的所有对君主的劝诫,目的都指向培养一名合格的君主,这君主能抵御所有的压力(不管用什么手段),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意大利。

其实,在第一次接触马基雅维利思想的时候,并未觉得有多诧异,其一是因为众多小说和电视剧早已把这些勾心斗角的手段描绘得淋漓尽致。其二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有悠久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早在战国时代就产生了类似的思想,即法家思想。法家主张君主将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强大的君主专制统治,其中以“术”“势”驭臣的思想,与《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的主张相似。冯梦龙的《智囊》同被列为禁书,据说被康熙帝称为“国之利器,不可示人”,虽没有马基雅维利的理论框架,但是较之更为入微地描写了权术之道。近代的李宗吾先生也以辛辣讽刺的笔调写过《厚黑学》,道破古往今来成功之人无外乎都因做到了面厚心黑而已之实。虽然对象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样,即如何在人与人之间的争夺中占据优势。

但不同的是,马基雅维利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足以使他成为政治科学的奠基人。在以往,政治家研究的基点和归宿都是为了道德目的,如伊拉斯谟就写了《论基督君主的教育》一书,探讨如何对君主进行正确的教育,使君主在所有事情上都表现出德行。而马基雅维利则是力图教导统治者如何攫取权力,并如何维持这权力的。可以说,在马基雅维利看来,现实的政治权力,才是政治问题的一切出发点和归宿。

古典意义上的君主,他们若着手实施一项政策,就会始终如一地贯彻这项政策,不会轻易改变。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所要承担的责任,所要做的事,并非在他们的原则的推动下前进,而是受他们对行动效果的考虑的影响,他们若得到荣耀与财富,这也一定是因为他们审时度势的成功和他们玩弄权术的高超技巧,所以他们并不遵守原则,而是根据时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动。这和古典意义上的君主显然不同。

书中以瓦伦蒂诺公爵作为范例,描述了马基雅维利式的君主应该是怎么样的:“有必要争取朋友,依靠武力或者欺诈制胜,使人民对自己又爱戴又畏惧,使军队既服从又尊敬自己,消灭掉那些能够或者势必加害自己的人们,采取新的办法革新旧制度。威严而使人们感恩,宽宏慷慨,并有属于自己的军队。还能保持同各国君主的友好关系。”

马基雅维利认为根本不存在最佳政体,但统治者可以很优秀。基于此,他对君主提出了诸多要求,其中以建议善用残忍、甚至“非人性的残忍”而恶名昭彰。马基雅维利认为,暴政于良好的统治是必要的,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就足以保证良好的法律。既然法律无法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因此就需要暴力来强迫人们服从。他认为残酷的刑罚损害的是个别人,而无差别的仁慈只会招致恶果。例如,1501到1502年间,佛罗伦萨统治者对城中两个家族的争权夺利采取容忍态度,最后酿成无法收拾的流血冲突。若统治者能够及时对当时的情况作出反应,并对肇事双方施以惩戒,或许就能避免流血。马基雅维利可能认为,是统治者的仁慈导致了这一悲惨事件的发生。但是,两派之争使得城内贵族的实力都遭到削弱,更不可能联合起来反对君主,这正是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容忍的原因吧?这不正是马基雅维利驾驭臣民理论的体现吗?如果说该君主有错,他应是错在能力不足,以致让事态超过了他所能控制的范围而不自知,而不是错在仁慈。

个人认为,仁慈之所以能成为千百年来普遍认同的美德,正是在于它广泛的可受性。仁慈的君主远比残酷的君主更得民心。在残酷的君主的统治下,民众固然会因为畏惧而不敢触犯龙颜,但残酷的度却极不易把握,如何才能确定现行的制度仍然处在民众的忍耐限度之内呢?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法即以严酷著称,然终使人民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以致二世而亡。众多史实为证,毋庸赘述。英明的君主,应使自己显得仁慈因而深受爱戴,将触犯人民而不得不做的事交由臣下去做。同时要注意,即使可以将大臣作为挡箭牌,触犯人民利益的事还是少做为好,毕竟君主偶尔可以被蒙蔽,时常被蒙蔽就是无能了。一名君主应能做到很好地掌控大臣与掌握民心,使他们甘愿被利用或不会引起他们的察觉。

这便又回到马基雅维利的课题了:作为君主,应时刻使人们有求于自己。如此,才能控制臣下;如此,才能不被人民所抛弃。安抚住贵族,并得到人民爱戴后,还有比这个更稳固的王位吗?

对基于人心险恶而诞生出来种种制人手段,书中有详尽的表述。决不能忽视的还有马基雅维利的另一重要思想,即君主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国民军队。这一见解颇受赞誉,被公认为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其本人也成为倡导成立现代化国家军队的先驱。

在数尽了雇佣军和外国援军的种种弊端之后,马基雅维利得出了以下结论:任何一个没有自己军队的君主国都是不稳固的。

诚然,在当今国际社会,巩固本国国防是头等大事。一个国家,只有在培养出了拥有震慑力的人民军队之后,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独立。但即使拥有人民军队,却不得不接受外国驻军,这样的国家也是难以取得真正的大国地位的。现代国家当以史为鉴,提高自己的国防能力,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

《君主论》一书,短短百页,但所引起的思考又岂是百页可以道尽的。有人看哲学,有人看政治,有人发现了执行学,有人发现了社会管理学。以我浅薄的知识,不过只做到有感而发,取到一瓢清水罢了。

第三篇:《君主论》书评

评《君主论》

受老师推荐,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君主论》来阅读,感受颇多。我读的是马基雅维里著,王水翻译的《君主论》。书的封面就印了这样一句话”这不仅是一本有关政治斗争的书,同时也是一本经管励志的书,它可以让“坏人”变得更“坏”,让“好人”变得更强大!”,刚借到书就对这句话好奇,但是读完书后突然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这书是最有名的政治学著作,其实我看也是成功励志学。

《君主论》以第一人称叙写,语言很有号召力,读着它就好像作者在你的耳边叙说,它的字里行间有一种魅力让你沉浸在里面,享受在里面都不愿出来。读着它,它好像牵引着你的思绪,你都能感觉到它要告诉你很多有用东西。它带你一起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二叹息,一起去评判罗马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一起去总结那些王国的失败与成功。让你感觉自己也是一个马基雅维里,自己也是一个政客,感觉自己也可以合纵天下一样!

本书虽说只有136页,但是页页是精华,它共有二十六章,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君主权力的形成、来源、管理和维持。书中没有啰嗦的言语,用词简洁准确、通俗易懂,每一个案例分析都非常到位,每一个结论的论证都非常经典。

我觉得这本书有很多现代意义:

(一)管理学上。这本书了在论述君主如何管理国家的篇章中,有许多理论可以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把书中君主换作成一个企业的领导,把国家换作成企业。

(二)政治学上。这本书虽说在政治学方面,它的有很多糟粕,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本书的精华方面还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

(三)历史学上。这本书它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以及当时人们生活的政治环境,它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研究有借鉴意义。

这本书还有其他学科等的研究意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想说的是,虽然它小,但是它的确像个小宝藏。

如果说孔子曹雪芹等是中国被误解的最多的人,可能马基雅弗利则是西方被误解最多的人之一吧。马基雅弗利显然不是“马基雅弗利者”,虽然他的作品有着许多冷酷残忍的评价。但不见得作者就是这样的人。他应该只是把自己的研究结论如实的写了出来。正如同研究癌症的医生显然不是癌症患者是一个道理。马克思曾评论此书:马基雅维里使“政治的理论”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由此就揭开了政治思想史上新的一页。他的权术思想又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诞生。

除了书中的各种分析外。我倒是总结了一下此书给我的三个结论。要做一个伟大的君主,其一是要勇于打破过去的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旧规则,建立新的适合自己利益的新规则;其二则是尽可能遵守符合自己利益的旧规则;其三在建立完新规则后,为了消除民众的怨恨要推出一个替罪羊。

此书上佳。不过由于自己见识浅薄难以领会其中精华罢了。以后还需要细细品读。

14行管2班黎春亮 2014111207

2016年4月10日

第四篇:君主论读后感

读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有感

DZ1433013 NJU李* 内容摘要:尼科洛·马基雅维里(1469-1527年)是文艺复兴时期博学多才的“巨人”,杰出的人文主义政治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堪称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术著作之首的《君主论》,是他对佛罗伦萨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改革”,对历史和现实中各国统治者的政治经验,以及他本人多年从政阅历的理论总结。

关键词:尼科洛·马基雅维里

政治学说

《君主论》

正文:

作者的时代背景及生平与著作

16世纪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世界市场的扩大,促使欧洲的商业贸易空前发展。以意大利为代表,城市得到迅猛发展,米兰、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成为欧洲的经济先导。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厂手工业和农牧场开始出现。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早期无产阶级同时出现,瓦解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封建贵族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特权地位,加紧对劳动群众的压迫和剥削,阻碍和破坏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世纪以来,天主教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以罗马教廷为首的教会组织,成了封建制度的组成部分和各国反动势力的国际中心。这就使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矛头,往往先指向封建教会。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在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发动了弘扬资产阶级思想的文化的运动和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在其中强大起来的国家为夺取欧洲霸权进行着斗争,而马基雅维里写作的目的就是使祖国意大利摆脱北方列强,包括教皇国的侵扰。

他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曾是一名教师,但当他出生后,家中除了四壁图书外已经一无所有,所以他没有多少受教育的机会,完全依靠自学。在他生活的年代,由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经济发展迟缓,政治上处于封建割据、领土分裂的境地;而此时欧洲的法国、英国及西班牙等国已经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这些强国趁机而入,使得整个意大利处于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之中。1494年,法国入侵佛罗伦萨,当时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不战而降,马基雅维里便参加了反对美第奇家族的起义,并与1498年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掌管军事外交的“十人委员会”秘书。负责外交和国防,经常出使各国,他看到佛罗伦萨的雇佣军军纪松弛,极力主张建立本国的国民军。1505年佛罗伦萨通过建立国民军的立法,成立国民军九人指挥委员会,马基雅维里担任委员会秘书,并在征服比萨,1509年比萨投降佛罗伦萨。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中,他到处出使游说,力图使其和解,避免将佛罗伦萨拖入战争,并加强武装以图自卫。但1512年,美第奇家族复辟,重掌佛罗伦萨的统治权,马基雅维利遭到逮捕和监禁,恢复自由后,他通过给美第奇家族上书阐述他非道德政治观的《君主论》等方式,积极谋求获得美第奇家族的宽宥,以期重返政坛,但一直未得到重用。1527年,美第奇家族再次被推翻,他希望重新得到任用,但新政权因其与美第奇家族有过交往,拒绝其请求,马基雅维利不久忧愤成疾而终。他的著名著作有《君主论》《蒂托·李维<罗马史>的最初十年》《论战争艺术》《关于日耳曼国家的报告》《论李维》《佛罗伦萨史》,剧本有《曼陀罗花》《克丽齐娅》。

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一、权力政治观:

1、从理论前提看,马基雅维里的政治学说是建立在对现实人性深层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意味着,研究马基雅维里的政治学说,不能不联系他的人性观。马基雅维里对一切政治概念和政治方略的阐释都是以人性本恶观为前提的;

2、他认为人类最初和动物一样, 是分散活动的, 追求权力和财富是人最基本的欲望。如果任凭人的本性发展, 必定会造成一个互相争夺、残杀的战争状态。为了更好地限制人们的欲望, 避免冲突, 保卫自己, 人们从自己的队伍里选举最有力、最勇敢的人担任领袖, 并颁布了反对欺凌弱者的法律, 确定了刑罚, 由此国家就产生了。国家的目的也就是保障每个人自由地使用财产, 保障人民的安全, 为世俗谋幸福;

3、他提出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 以强有力的法律与军队作为权力的构成要素。他完全摆脱了伦理学对政治的限制,重新规定了政治活动的本职,在近代最早将政治的目标与道德区分开来, 从此权力便成为国家一切相关机构、职能及法律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赞扬道:“马基雅维里、康帕内拉等都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这是从神权政治观向人权政治观的复归, 标志着西方政治哲学由中世纪转为近代。直到目前为止,西方仍有许多学者把政治视为一种以权力为核心而展开的运筹活动,由此可见马基雅维里权力政治观的深远影响。例如,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就认为,“政治行为”就是人们为权力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也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

二、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

马基亚维里在对古罗马共和国及其以前的政治思想家的政体分类考察的基础上推崇共和政体,但是鉴于当时的意大利四分五裂、腐败不堪,只能实行君主专制,不过君主专制也只是临时措施。

三、君主的统治方法

他认为君主统治应该不受道德约束,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实现目的,应使人们恐惧,要随时抛弃承诺,这些在《君主论》一书中有很好的体现。

马基亚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里理论被曲解为马基亚维利主义,即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强权至上主义。希特勒、墨索里尼都信仰马基亚维利主义,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则是表面上强烈反对,实际执行马基亚维利主义。但实际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虽然提出要求君主强有力,执行铁腕政策,但和后世的解读并不一致。下面是马基亚维利主义的主要观点:

一、伟大的人物,包括君主都是非凡的伪君子。

二、君主要维护统治,最有效的方法,一个是封闭,另一个是洗脑。

三、君主对人们应当加以爱抚,要不然就应当把他们消灭掉。这句话完全是顺我者倡,逆我者亡。我觉得曹操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也有类似的意味。

四、所有武装的先知都获得胜利,而非武装的先知都失败了。毛泽东也说过“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五、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遗失还来得快些。拿破仑的亲密战友塔列朗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和拿破仑密谋发动五月政变,最终却出卖了拿破仑。

六、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七、君主务必把担任责任的事情委诸他人办理,而把布惠施恩的事情自己掌管。八、一切良好的忠言,不论来自任何人,必须产生于君主的贤明,而不是君主的贤明产生于良好的忠言,即君主永远都是正确的。

《君主论》

1513年马基亚维里被投入监狱,受到严刑拷问,但最终被释放,已经一贫如洗,隐居乡间,开始进行写作,据他给朋友的一份信中描述:“傍晚时分,我回到家中的书桌旁,在门口我脱掉沾满灰土的的农民的衣服,换上我贵族的宫廷服,我又回到古老的宫廷,遇见过去见过的人们,他们热情地欢迎我,为我提供单人的食物,我和他们的交谈,询问他们每次行动的理由,他们宽厚地回答我。在这四个钟头内,我没有感到疲倦,忘掉所有的烦恼,贫穷没有使我沮丧,死亡也没能使我恐惧,我和所有这些大人物在一起。因为但丁曾经说过:从学习产生的知识将永存,而其他的事不会有结果。

我记下与他们的谈话,编写一本关于君主的小册子,我倾注了我的全部想法,同时也考虑到他们的臣民,讨论君主究竟是什么?都有什么类型的君主?怎样去理解?怎样保持君主的位置?为什么会丢掉王位?对于君主,尤其是新任的君主,如果我有任何新的思路能让你永远高兴,肯定不会让你不高兴,一定会受到欢迎。”

《君主论》就是在这期间完成的,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它与《圣经》齐名,被称为邪恶的圣经,是很多君主的床头或身上必带书。它把天使变成恶魔,因为《君主论》整本书的立论基础是人性本恶论,他所描述的人性之恶,主要是以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背景下的现实社会中人的各种丑恶现象为蓝本的。而且在马基雅维里死后的四百多年,《君主论》被作为礼物献给墨索里尼,并且在德国,成为希特勒施行专制极权统治的思想奶娘,这也许不是马基雅维里写这本书的本意,但是在客观上却成为人类历史上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基础。

《君主论》这本书共有二十六章。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君主权力的形式、来源、管理和维持。

第一部分(1—11),作者论述了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君主国包括:世袭的、混合的、市民的、教会的这么四种,获取君主国的方式包括: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依靠他人的军队和依靠幸运获得、通过犯罪方式获得。可以说,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的君主国最为牢固,作者对君主国权力的来源进行了深入分析,教读者如何对当时的形势和权力分布进行分析,并协调这些力量。

第二部分(11—14),作者论述了军队的种类和君主在军事方面的责任。军队包括:援军、混合军、雇佣军和自己的军队。从政治的角度讲,任何军队都代表了一定的利益集团,军队为自己实质领导服务。所以,要让军队效忠,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军队,其他的军队都是建立在其他利益基础之上,无法反应和执行君主的意志。在军事方面,英明的君主应该:整顿军队训练士卒,思考战略,博览历史,分析成败。

第三部分(15—23),作者论述了君主如何维持国家。在涉及褒贬、慷慨与吝啬、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与使人畏惧、是否守信、遭人鄙视与憎恨等方面,君主应该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立场为重,为维护国家利益,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就国内而言,明智的君主应当急民众之所急,赏罚分明;就君臣而言,亲贤臣,远小人;就国际而言,敌友分明,立场坚定;这样才能够赢得尊重,维持国家运行,甚至繁荣发展。

第四部分(24—26),作者从历史的角度,以意大利为例,分析了其过去、现在的国家和政治,并劝告当时君主争取意大利的解放。这部分有关于“命运”的精彩论述,“命运也就是时势,如果一位君主的行为符合时代的特性,他就会昌盛,反之就会败落。”

我着重读了第16章到第19章,16章《论慷慨与吝啬》先说明了慷慨与吝啬的关系,一个人如果希望在人们当中保有慷慨之名,就必不可免地带有某些豪侈的性质,以致一个君主常常在这一类事情上把自己的财力消耗尽了。到了最后,如果他们想保持住慷慨的名声,他就必然非同寻常地加重人民的负担,横征暴敛,只要能够获得金钱,一切事情都做得出来。这就使得他的臣民开始仇恨他,慢慢的任何人都不会敬重他。结果是,因为他这样的慷慨损害了许多人,而受惠者只是很少数人,所以他是第一个遭遇困难的人,不论发生什么危险,他将先受其害。而等到他认识到这一切想要缩手的时候,他将立即获得吝啬的恶名。接着该章节又以皇朱利奥二世、法国国王路易

十二、西班牙国王费尔迪南多完成了鸿图伟业为例指出君主是英明的话,对于吝啬之名就不应该有所介意。在他们的时代也只有那些曾经被称为吝啬的人们才做出了伟大的事业。还以居鲁士、凯撒、亚历山大为例,同时也表示在正在争取君主地位的情况下,不应该忽略表示慷慨的任何机会。最后指出吝啬虽然会带来丑名但不会引起憎恨,而慷慨反而使丑名和憎恨两者俱来。

第17章《论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是否比被人畏惧来得好些》开篇就以“切萨雷·博尔贾的残酷给罗马尼阿带来了秩序,把它统一起来,并且恢复和平与忠诚”与“佛罗伦萨的人们为着避免残酷之名反而让皮斯托亚被毁灭了”这两个正反例子的比较说明君主为着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对于残酷这个恶名就不应有所介意。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所以残酷和仁慈不如二者具备,若取舍之,当宁可让人畏惧。该章中马基雅维里提出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来得快些,即使自己不能赢得人们的爱戴,也要避免自己为人们所憎恨。以汉尼拔和西奇比奥为例强调当君主和军队在一起并且指挥庞大的队伍的时候,他完全有必要置残酷之名于度外。这章体现了马基亚维利主义的第五个观点: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来得快些。君主必须比所有人都凶残邪恶,统治地位才能有所保障。像塔列朗的人生信条就是与人为善便是恶,作恶多端才是善。

第18章《论君主应当怎样守信》中马基雅维里从他的那个时代的经验分析得出: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也曾说过:“政治就是当政者运筹帷幄的活动。”马基雅维里认为当遵守信义对君主有利的时候,君主就应当守信,但一旦对自己不利,就不应当守信。君主有必要具备这一品质,应该伪装自己,让人琢磨不透,又心甘情愿地为君主做事。马基亚维利主义的观点在这章中也有一些体现,君主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多重性格。君主不是君子,但必须是伪君子。君主是人性和兽性的统一体,要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为了达到巩固政权,君主可以不择手段。

这三章都体现了马基雅维里主义观点的第一条。人文主义观点认为诚实是最好的政策,但马基雅维里则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认为既然这个世界中大多数人并不善良,那么就应该顺应这个规律,在能做到正义时,就坚持正义的东西,但必要时也知道如何去做非正义的事情,甚至有必要时将可违背真理、博爱、人道、宗教等道德教义,以便到达最高目的,慷慨不如吝啬,仁慈与残忍不如二者具备,若取舍之,应当宁可让人畏惧,至于守信则是多余之物,因为任何建立丰功伟绩的人,都从不重视守信,而是善于运用诡计。不过,这种兽性需要掩饰,因而伟大的人物都是非凡的伪君子。

第19章《论应该避免受到蔑视和憎恨》中作者提出法国议会值得学习,君主务必把担待责任的事情委诸他人办理,而把布惠施恩的事情自己掌管。对于一般的国家君主如何避免受到蔑视和憎恨,我根据他的想法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不能侵犯臣民的财产和体面;

2、正确对待贵族的野心,使他们为自己所用;

3、在行动中表现伟大、英勇、严肃庄重、坚韧不拔,让臣民敬重;

4、善于运用狐狸与狮子的性格。可是罗马的皇帝们却有第三种困难:必须容忍他们的军队的残暴与贪婪,而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后面就以具体的例子来阐述。

君主如果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那么他至少应该避免引起人民的憎恨,把坏事交给奴才去办,而好事则留给自己来做。历史上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有趣现象,大多得益于这种高明的笼络术,牺牲几个贪官污吏,借以保证君主统治的体制安全。这就是清官政府、好皇帝政府的奥妙所在。

读后的感受

读这本书,我觉得应该要读两个点:一个是读史,通过这本书中体现的思想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16世纪西欧的历史。史“为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虚,均于是乎此”。魏征说的“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明兴替”正是这个道理。马基雅维里说“人性既然不变,而且各地相同,那么历史——对人类的以往活动记录——便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对比现实。”波里比阿也曾在《罗马史》中提出“但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和将来也会发生类似的事件(因为人性总是人性)的人,认为我的著作还有一点益处的话,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所以我们要读史,读一个时代的作品,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另一个是读作者的思想,这里的思想也要理解为动态的,就是我们要学习思想、学会思考。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 雨果曾说:“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威力。”巴尔扎克也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习马基雅维里这种善于思想的品质,对生活中方方面面多运用自己的脑袋。

作为一个时代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学说是否科学、正确,这一点在这里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历史的转折时期,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彻底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经验主义方法考察政治现象,一扫中世纪政治理论遗风,发展了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的“科学”研究政治问题的倾向,第一次将政治学说建立在一种全新的权力基础之上,成为西方人观察政治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从而揭开了西方政治学说的近代篇章。仅从政治学的意义上,马基雅维利也无愧于马克思、恩格斯所称赞的“灵敏的意大利天才”、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参考文献:

1、袁继富,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论析,2007

2、《君主论》 方华文译,2006,陕西人民出版社

第五篇:《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读后感

我这样的普通人,因为这并不仅仅是一本有关政治的书,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就比如“君主为目的而不择手段”这种观念,其实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马基雅维利对君王要求很高,需要拥有强大的武力和能力,但并非需要十全十美,忠信诚毅,更重要的是要会使用方法与手段,只要利于国家统一和自己的权利,背信弃义、嫁祸于人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在书的第十八章,他提出“君主必须像狐狸一样能识别陷阱,又必须像狮子一样能惊骇豺狼”以及君主应该“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我认为,马基雅维里的这种看法,相比较柏拉图等人的一些观念在统治国家的过程中更为现实,更富有理性和经验。就像是欧洲一时的霸主拿破仑,德国铁血宰相卑斯麦,还有中国的曹操,他们似狮似狐,必要时牺牲了一定的道德获取成功,是强大的伪装者。

《君主论》全书一共二十六个章节,基本写出了当时君主权力的形式、来源、管理和维持,并且十分有条理的一一阐述。作者写出了君主国的种类以及获得它们的方式,君主国包括:世袭的、混合的、市民的、教会的四种,获取君主国的方式包括:通过自己的军队和能力获得、依靠他人的军队和依靠幸运获得、通过犯罪方式获得。总体围绕当时某些国家的情况展开论述,国家政治动荡,统治者更替频繁,弱肉强食,适合当时法则的才能生存。在书的第三章——论混合君主国中,作者提到了法国一段时期的失败,并得出了一条结论:谁助使别人强大,谁就是自取灭亡。在我看来,这句话不仅仅作用于政治或军事,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方面的竞争结果都证明了这条结论,现实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的过程中,那一个因为你的帮助而变得强大的人,必然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猜忌你甚至毁灭你。同时马基雅维里重视机会,强调人应该抓住机会,展现自我的能力而不是向命运屈服。“机会使选择的形式有了内容。没有机会,他们的意志力就没有用武之地;而没有意志力,机会只有徒然溜走”,“所以,机会成就了这些人的伟业,而卓越的才干使他们得以洞察机会,并利用这些机会,使祖国日益昌隆”。就像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结合,富有哲学意义。

整本书中作者对于政治的认识非常深刻,但我认为在许多细节问题的看法上还是有两面性的。例如他在书的前几章就提出的观点——“我们要损害一个人,这种损害要彻底不留后患”。这话在政治层面上似乎是可以理解,但若扩展到其他方面,未免过于冷酷,在道德层面上也是无法被接受的。但他也在其他地方提到了区分政治与道德两种不同的标准——并不是说道德不存在,而是说对于政治而言应该有其独立的判断依据。比如,君主作为一个人,人们当然可以对他进行道德的评价,但作为君主,他以及他的臣民对他的行为进行判断的最重要的根据,是他是否能够成功地获得和扩大自己的权力,为他的国家带来和平和安宁。如果道德能使他做到这一点,那么他无妨做一个圣人,但如果道德妨碍了他的成功,那么他也无妨做一个卑鄙小人。在书的第十七章,作者提到“一般来说人都是忘恩负义的”,这种观点过于绝对化了。而且作者考察的国家也具有局限性,主要论述的国家是法国,意大利等环地中海的国家,有些观点没有普适性。

《君主论》的某些观点与现在社会所重视的道德相矛盾,但是决不能否认这本书在政治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对于人生的启示,就像是猛的揭开了政治浮华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辉煌背后辛苦的付出或是肮脏的交易,马基雅维里丰富的思想是在历史的冲刷下熠熠闪光的,经久不衰。

下载君主论读书心得(从伦理学的角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君主论读书心得(从伦理学的角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君主论读后感

    1. 君主的政治行为不应该受到道德规范的束缚而应完全以实效为原则 2. 君主应当经常做弱小邻邦的保护者,但不要增加他们的力量 3. 君主必须懂得如何运用人性和兽性(“狮子与狐......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读后感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课耀眼的明珠,他在人类历史让第一次将政治学和伦理学区分开来,《君主论》是他的主要作品,成书于1513年,当时梅迪奇成为弗洛伦撒......

    君主论读书笔记

    君主论读书笔记正如马基雅维利写的那样“凡是想要获得君主恩宠的人们,向来都是把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或者自以为君主最喜爱的东西作为献礼”,马基雅维利确实把自己最宝贵的东......

    君主论观后感

    1.《君主论》是一部阐述帝王之术的著作,其作者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政治学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读后感 可以说这本书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在谈《君主论》之前先说一下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在此之前也稍有耳闻。我发现在马基雅维利的个人介绍中提到他出身于一......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读后感读了马基雅维利所著的《君主论》,对这个所谓“恶魔的导师”有了一些更直观的了解。其实马基雅维利只是把政治中的一些原则直接的,不加修饰的置于世人面前而已......

    君主论读书笔记

    君主论读书笔记 从十五世纪下半叶起,以意大利为发源地,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的,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化,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

    君主论读后感

    What is a monarch This book is mainly about "the monarchy is, what is what type, how to get, how to maintain and, why lose" issue. For this series of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