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江博物馆观后感
镇江博物馆观后感
摘要:从历史渊源、建筑风格、馆藏与不足四个方面介绍镇江博物馆。关键词:历史、建筑、馆藏、缺陷
引言:镇江博物馆作为一个地方性历史综合艺术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将从以上四个方面简单介绍镇江博物馆。
在镇江,当你沿着长江向西走,穿过古色古香又透露着生活气息的西津古渡,未等走下台阶,就能一睹镇江博物馆的风采了。
镇江博物馆原址是英领事馆。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英帝国主义开始在云台山上修建领事馆。1889年,由于一英国巡抚殴打了镇江小贩而英领事馆拒绝交出凶手,镇江人民一怒之下,放火烧了整个领事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无能的清政府在1890年被迫按原样修建的。馆内的建筑风格沉稳大气。大理石地板显示着其庄重肃穆,阳光从玻璃质感的穹顶洒下,又给人一种温馨。内壁上的浮雕诉说着往事沧桑。内部的拱形门,犹如古雅典的寺庙,给人以不一样的感觉。即便仅仅从建筑上来讲,镇江博物馆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经典之作。
镇江博物馆珍藏着3万余件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各种文物,其中有国宝级文物1件,一级文物70余件,二级文物300多件。这些珍宝,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展示着古城镇江历史发展的足迹。虽然说与上海博物馆相比,其藏品的品质与数量上都略逊一筹,但其一大特色就是,藏品的本土性。五个基本展区,就有两个是与镇江息息相关的。一个是《镇江出土吴文化青铜器精品展》,另一个是《“京江画派”书画精品展》。馆藏的国宝级文物——3000多年前的青铜器“宜侯矢簋”,就是在镇江大港出土的。我觉得,作为一个地方性综合类博物馆,一是要收集精品,努力提高藏品的品质,以供人们品味欣赏,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凸显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让当地的人们有一种归属感。在博物馆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以“京江画派”展区为例。京江画派是对有三千年的文化古城——镇江明清画家的称谓,其实这只是一个地方画派,与浙派、吴门派相比,略显单薄。但是镇江博物馆却将“京江画派”书画精品展作为一个基本展区常年展出,向参观者展示镇江3000多年的文化底蕴。我想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就是一种归属感,让人有家的感觉——这是我们的博物馆。我们可以从中阅读这个城市的历史变化,品味历史变迁。
不过,与其他综合性博物馆相似,镇江博物馆也有其固有的弊病。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我们这些外行人来说,博物馆所陈列的珍品,似乎总是那么遥远。博物馆的作用不仅仅是用于陈设文物,我们不能忽视其教育意义。枯燥的彩页,生硬的解说,死气沉沉的气氛,无不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博物馆的相关配套教育设施的缺失使得整个博物馆没有了生气。
参观博物馆的人大致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专业人士,对博物馆的某一类展品有着非常深厚的知识,一种是一知半解的人,他们往往对藏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却又不深入,还有一种就是完全无知的外行人,看热闹。博物馆应该把自己定位于教育第二种人。他们对博物馆的藏品往往是有兴趣,但是又不太懂。如果有人能在旁指导,或者有相关的影视宣传资料,我想博物馆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更好得得以体现。
第二篇:镇江醋文化博物馆
镇江醋文化博物馆
背景:
醋,一直是镇江人的骄傲,是古城镇江对外交往的一张特殊名片。镇江人对醋的骄傲不是没理由的,《中国医药大典》早有定说:“醋产浙江杭绍二县为佳,实则以江苏镇江为最。”镇江香醋,以其质地优良、风味独特,跃居全国四大名醋之首。
地址和车程:
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恒顺工业园广园路66号,从市区驱车大约半个小时。
建筑特色:
曲折的回廊,古朴的抱厦,精致的木格花窗,典雅的马头墙,白墙黛瓦的仿古建筑,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俨然一座精美有致的江南小园,处处透露着典雅古朴的气息。
主要展厅:
序厅(醋史馆)主要介绍醋的起源、历史演进,分朝代展示醋的文化脉络;LED大屏幕还详尽介绍了中国醋的流派、世界醋的种类以及相关小知识。馆内还重点介绍了镇江独特的山水与民俗风情,如“三山”、“三怪”等等,让镇江人倍感亲切,让外地人更好地了解镇江香醋特殊的地域文化。
走出醋史馆,来到老作坊,浓浓的醋香扑鼻而来。老作坊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旧式手工酿醋作坊的原貌,全部都是木结构建筑,古朴厚重。坊内陈列着手工制醋的全套工具及每个传统制醋工序,还安排了制醋技师现场表演制酒酿、翻醋缸、淋醋、酱醋等工艺过程。这里也是电视连续剧《血色沉香》的主要拍摄场景之一,大幅剧照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剧中的刀光剑影。上了老作坊二楼的经理办公室,看见里面坐着一人,走近一看,原来是《血色沉香》中李亚鹏饰演角色做成的真人比例蜡像,游客可以与明星合影。在老作坊里,还能免费品尝用传统工艺酿制、存放2年以上的精品黄豆醋、薏仁醋、黑豆醋、大蒜醋等,醋味各异,回味无穷。
穿过曲折的连廊,来到陈列厅。这里展现了恒顺醋坊自创始以来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陈列馆里布展了包括恒顺、山西、山东等地,以及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10多个国家的数百个醋产品。一件件展品,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带领我们穿越历史长廊,回味百年沧桑。
特色:
醋文化博物馆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它的互动性,让你充分体验品味醋文化。例如:你可以在老作坊亲手制醋,再制作一款有自己肖像的商标,张贴在香醋瓶上带回家;可以在“小二”的叫卖声中,在柜台上投入硬币,自动选择上海世博会专供的“蜂蜜醋”、“香妃醋”、“苹果醋”等进行品尝;你可以点击屏幕,学习香醋做菜的烹饪技巧;也可以在“古时药房”的“大药柜”前,从一只只抽屉中选出醋的各种药用“处方”。结束参观的时候还可以买上几件恒顺集团的新产品:醋糖、醋豆、醋胶囊、醋饮料等等。
第三篇:参观镇江革命历史博物馆总结报告
参观镇江革命历史博物馆总结报告
通过此次参观镇江革命历史博物馆,我更加“爱党”。讲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党的事业而坚强奋斗催人泪下的故事。他更使我感觉到党的伟大,他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筑成的。他们为了革命,为了党,为了祖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更应该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完成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表述了”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前瞩未来所做出的精辟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最新发展,是我党在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同时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三个重要思想.这四个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发展,巩固社会主义事业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原因在于他有很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我国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民主集中制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基础,随后由列宁确定了它的原则,而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在中国,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不但有严密的组织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纪律性.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党的纪律的内容有四项,包括:党的政治纪律,党的组织纪律,党的群众纪律和党的保密纪律.同时党的纪律也有其基本特征,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是二者的辨证统一,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了指导思想,有了严密的组织原则,有了铁一般的纪律,才能使我党走向他的最高目标:实现共产主义.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是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时刻准备着为社会主义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第四篇:博物馆观后感
博物馆观后感
倪佳伟五(4)班
博乐市一小
今天,阳光明媚。下午4时,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来到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
博州博物馆新馆坐落在博乐市南城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910平方米,展厅面积3870平方米,其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蒙古族文化特色,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开馆。
新馆分历史与民俗两大展厅,以“草原古道••肆囿孛罗”为主线,向世人展示了“壮美博尔塔拉、和谐民族家园”的文化风貌。博物馆现藏有文物2000余件(套)。其中国家文物有6件,二、三 级文物有51件。馆藏文物主要分类为:石器类、砖瓦类、玉器类、陶瓷类、金属类、玻璃、料石类、货币类、织绣皮革类、竹木漆器类、印章类,门类齐全,充分反映了博洲历史文化的悠久、厚重。
一楼的民俗展厅:有对我洲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的迁徙、生活、传统生产方式、信仰等介绍;展出了蒙古族自古以来游猎、放牧等使用的各种工具、生活器具,有蒙古刀、成套的兽医器械、猎枪、各种马具、蒙古象棋、华丽服装和精致的饰;最让我惊奇的是那些活灵活现的动物,有狼、骆驼、马鹿、牦牛、翎羊、牛、马、绵羊,还有雄鹰,经馆内管理人员介绍,才知道它们都是经过防腐等处理的真品,可不能乱摸;那潇洒英俊的蒙古小伙、飒爽英姿的蒙古姑娘、活泼可爱的蒙古族小朋友,个个形象逼真。
二楼的历史展厅:再现了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踪迹、游牧文明的产生与发展;那鹿石文化、草原石人、达勒特古城原来近在身边,草原古道就在我们脚下;那古币、铜镜、油灯、出土的器皿仿佛在娓娓道述一座繁荣喧闹的小城;1954年7月13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区正式成立,博尔塔拉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两个多小时的参观,使我耳目一新,为我的家乡有这样的辉煌历史感到无比自豪。
二0一一年四月五日
第五篇:博物馆观后感
河南省博物馆观后感
本来想象中阳光明媚的早上结果刮起了大风,但是还是参观了我们的省博物馆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不愧为省级的博物馆,其建筑就颇有设计意味,虽然不知道它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但是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首先观赏的是中原古代文明之光,步入序厅,迎面由重要文物组成的河南地形引出的由龙门二十匹集字而成的展雕的中元古代文明之光八个字四周是古代层形构成的圜墙它厚重,斑驳,将我们从现实带到远古,沿着地层隧道缓慢前行,仿佛回到了历史的时光中 在这里展示了首先展示的是原始时代,旧石器面时期与新石器时期。由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构成的古代文物,他们都别具匠心,仰韶文化的特点是,红陶上面有白底黑花的图案,仰韶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器物是彩陶双连壶。龙山文化的特点是,一般是石或灰陶的用具,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第二个展厅,里面是商代的青铜器,它的花纹刻得比较粗糙。第三个展厅是西周时候的青铜器,比商代的精美一些。到了第四个展厅,也就是春秋时期,这时候的青铜器已经制作的相当精美了,尤其是“莲鹤方壶”壶口呈莲花形,周围有几个花瓣,每个花瓣都是双层的并且都有镂空的花纹,中间的盖儿上还有一个展翅欲飞的小仙鹤,壶身似葫芦形,周围还有四条龙,壶底有两个带鳞猛兽做支撑。这件青铜器本是用来成酒的,但是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作为陈设器物来显示拥有者的地位。莲鹤方壶,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气势恢宏,装饰典雅华美。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莲鹤方壶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据说是新整理架楼郑公大墓出土,距离我们这么近的新郑,不得不叹为观止啊。
我们又参观了二楼的展览,二楼主要是唐代、宋代、元代的一些器物,最后我们看了看明清珍宝馆,里面有漆器、珐琅器、象牙制品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件用象牙雕刻的白菜,叫象牙白菜,长约23厘米,为清代传世牙雕作品,精巧,精致,玲珑剔透,这种刻意追求的清代艺术品达到没有瑕疵,无可挑剔的完美境界。以白菜心为主题,以野花,瓢虫,蝈蝈等为点缀,菜根的颜色可以用以假乱真来形容菜心处几片菜叶微微张开,叶面上的脉络都能看得很清楚,颜色淡黄,恰恰突出了白菜的鲜嫩,大肚子蝈蝈伏在白菜心上,全神贯注的汲取汁水。它肚子上的条纹都清晰可见,蝈蝈的旁边还有一枝粉红色的小花,这颗白菜雕刻的真是栩栩如生。
河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尤其是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品,诸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与之同出的刻符龟甲、龟腹石子,与我国文字的起源、八卦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金银器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除罪金简、邓州福圣寺塔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堪称稀世珍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
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身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西周晚期器物。剑身为铁质,铁质剑身与铜芯相接,铜芯部嵌入玉茎内。剑首及茎身接合部均镶以绿松石片。出土时已折为两段,剑身外包一层丝织品,并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剑鞘内。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三个时代,分别对应于历史学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它的发现,把中国冶铁史向前推进了200年,标志着作为社会生产力新代表的铁器已经萌芽,宣告封建社会即将来临。称的上是“中华第一剑”!带着深深的不舍及意犹未尽渐行渐远离开了河南省博物馆,这次出行让我对国家部分历史的了解有了很大的长进,并怀着钦佩的心态,希望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可以真正做到努力学习,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国家。
河南省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古代的历史文物,上至秦汉,下至民国的东西,都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看过之后,我对我们的中华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