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软弱到觉醒,人性的音乐——《钢琴师》影评(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5:4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软弱到觉醒,人性的音乐——《钢琴师》影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软弱到觉醒,人性的音乐——《钢琴师》影评》。

第一篇:从软弱到觉醒,人性的音乐——《钢琴师》影评

从软弱到觉醒,人性的音乐

——《钢琴师》影评

这是一段人类史上自相残杀的耻辱往事,这是一个被伤害的弱小民族对自身担当的反省和询问。

《钢琴师》,一部关于纳粹统治下波兰犹太区犹太人生存境遇的电影。它不仅仅在回忆苦难和残暴的往昔,它更是灵魂对当年犹太民族卑微、软弱的质问:

当灾难发生时,你在干什么?当手无寸铁的同胞倒在血泊中的时候,你又在干什么?你们的沉默,是无奈,还是胆怯?!你的苟活是否有着良心的不安和愧疚!

“如果你刺痛了我们,我们怎么会不流血?如果你逗我们开心,我们怎么会不发笑? 如果你毒害了我们,我们怎么会不死呢? 如果你冤枉了我们,我们怎么会不报复?”这是一个犹太人在犹太区中的念白,这段出自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第三幕,第一场犹太人夏洛克的话,正讲述着当年犹太区中绝大多数人的某种缺失,不仅肉体被纳粹奴役,连精神也被征服和奴役了。

优热网youre123.com 犹太钢琴师斯皮尔曼其实在整部影片中更像是导演的眼睛,目睹着犹太区发生的一切,他目睹着每时每刻发生的生与死,他见证着人类对同类的残暴和杀戮。

一堵墙,隔绝了人性和人性;一堵墙,囚禁住所有的理性。日子,将在漫长的恐惧中苦熬;日子,将在对自尊的消亡中经历。死亡连接着死亡,终于有一天,你对这一切熟视无睹,同胞在消失,而你活着,只是“活着”。波兰斯基用十分平静的镜头记下着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没有道德意愿中的评判,只有发生的每一刻。

活着,为了自己的活着,我们不能渴求任何人成为英雄,但我们有理由让任何人成为人,这是当死亡担当起全部意义后,生命必须对自己的询问!

那一个被纳粹推下楼去的残疾人; 那些在黑夜中被冲锋枪杀害的无辜犹太人; 那一个饿死在街头的孩童,哦!孩童; 那一个添食街衢上被倾覆的糊糊的流浪老人; 那堆积如山的,被掠夺来的犹太人的物品; 那一个被无端打死的犹太姑娘„„

够了,真的够了!还需要罗列所有的人子之死吗?还需要讲述更多的血腥和残忍吗?阿多尔诺【注一】说过:奥斯威辛之后没有诗。同样,面对苦难我们奢谈道义也是虚伪的

在没有人格和尊严的国度,偷生者和赴死者都是生命的己选,生活在安逸和平中的我们无权指责非人年代为了活着,一个人本能的生存意识。

影片借助斯皮尔曼眼睛,冷冷地注视着发生的一切,这种冷静是对人类暴行的审视,这是对历史的诘问: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件,为什么我们一再重复屠杀和残暴!我听到一个犹太导演愤怒的呐喊!我听到一个人子对非人道的控诉!空无一人的街上,满地狼藉,斯皮尔曼在哭泣,他在哭自己吗?不,他在为人类全体哭泣,为人类自相残杀的历史哭泣,为人类的宿命哭泣(从古罗马到巴以冲突)。人类依旧在残害自己的同族。

我们是受害者 抑或 饰害者

优热网youre123.com 我们身在其中„„

波兰斯基选用了大量的肖邦音乐作为影片的音乐,这是独具匠心的,肖邦作为波兰民族伟大的作曲家,是音乐史上著名的爱国者,选用他的音乐作为主题,是平静中导演心灵的呐喊:呼唤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呼唤人的直立。

有人说:这是“娓娓道来的希望之诗„尽管影片不像《辛德勒的名单》用妙乐抒情到尾”。简直是一派胡言。

无论是《辛德勒的名单》,还是《钢琴师》,他们都在舒缓的旋律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悲鸣,这是压抑中的苦楚,这是无泪的痛哭!这种极其自抑的悲愤,只是种灵魂深处的恐惧和绝望。这是人,我们先前的人经受过的一切。音乐是心灵的投射,是划过无望唯一的亮,这是飓风中微弱的火苗,在冰冻的世纪苦熬,等待可能的阳光。

斯皮尔曼和德国军官在废墟中的相遇是导演必要的设定,战争是没有人性可言的,但是作为个体在战争前的家族背景和个人学养会在某一刻苏醒,那一刻,没有任何社会学的概念,只有人性的本身。

《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柔板和肖邦《第一叙事曲》的对话是极具戏剧性的。这是两个生命的自我救赎的过程,德国军官知道大势已去,作为社会角色的“纳粹军官”即将完成历史,而《月光奏鸣曲》表述着他内心深处渴望回归和善的复苏,这也为他放了斯皮尔曼做了必要的铺垫,此刻他们是导演的两个符号,为完成灵魂重生的音乐动机。

而斯皮尔曼弹奏的肖邦的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注二】(OP23),取材于密茨凯维支【注三】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注四】,这个关于反抗的题材是一颗屈辱已久的灵魂给自己的一种姿态。这是为尊严的觉醒,这是对死亡和恐惧的蔑视;这时一个曾经软弱的生命重新的站起。

音乐是一座桥梁,一座超国界的世界语。她传递了人类的情感和心声,她承担了苦难和未来。

德国军官对斯皮尔曼说过:感谢上帝,而不是我,他要我们生存下来那就是我们必须相信的。

是的,活下去,一个生命必须活下去!

优热网youre123.com 可是,一个疑问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当五十年后犹太族肆意贱踏巴勒斯坦的土地,用高端武器枪杀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难民,我感到一种深深的痛楚!

为什么我们人类的历史将永远是自相残杀和自我毁灭的历史?

毛泽东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纵览历史,哪一个政权不是建立在平民累累的白骨之上?!

他们替我们死去,我们又为谁活着?!

当我们褪去所有的衣服,当我们蜕去所有的社会角色,我们仅仅是上帝眼中的脊椎动物„„.而已

生物学家告诉我们:脊椎动物天生具有攻击性„„ 这是我们基因和血液的注定,人子是被上帝诅咒过的。一个预言:

人类消失的一天,太阳依旧在东方升起。(来自:kavkalu)

优热网youre123.com

第二篇:《爱在罗马》影评:从出轨到回归

对于一个有着强烈个人风格,又有成功资历的导演来说,他的作品常常让你疑惑,他拍的电影是用来给观众看的,还是自爽的。在我看来,伍迪·艾伦就是这样一位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和个人价值观,加上絮絮叨叨的台词,自己还时不时片子里面扮角色,我想他自己一定很惬意。也正因为如此,伍迪·艾伦的每部片子是否出色,往往都不在影片技术层面的元素,而在于他这一次的趣味是否与看这片的观众正好对上。最新的一部《爱在罗马》和他这几年影片一样,说好说坏的都有,不过正好对上了我的胃口,已经颇有欧洲旅游义务宣传大使角色的他,在罗马,继续以一些神经质的超现实主义给我们来上了一段人生小品的群戏,虽然不像上一部《午夜巴黎》的穿越那么离奇,但是依然充满了想象力。

对于《爱在罗马》的故事,我个人的总结就是“出轨与回归”,影片一开始,伍迪·艾伦就给我们献上了几组人马的生活,平凡而有序的推进他们的人生,同时又带着些索然乏味。实际上,一般电影的故事节奏都是如此,给你展现一个“正常”生活场面,然后用一种意外让它失衡和本文由lxl 提供,转载请注明

混乱,接着情节的走向就往往是让它回到既有秩序,当然,过程中常常有个人的代价。与动作片通常以暴力打破秩序,爱情片以邂逅打破秩序之类不同,伍迪·艾伦喜欢搞些神经兮兮的超现实主义事件打破秩序,本片就是如此神奇。一位来到罗马的女游客邂逅当地帅哥,坠入爱河,这个看上去挺俗套,不过这只是伍迪·艾伦的开胃菜,接着一个个离奇的来了。她的父母来看亲家,结果退休无聊的音乐界的父亲发现亲家男主人竟然有好嗓子,于是稀奇古怪的搞出了古典洗澡歌唱艺术;乡下小地方带着妻子来罗马投靠亲人的小夫妻,男的意外的跟一个妓女去见了家人,女的则莫名其妙的跟大明星,进而跟大盗贼说不清理还乱了一番;还有莫名其妙成了名人的职员;跟女友的好友心生情愫的文艺男青年,哦,这个看上去挺俗套,但是这个过程中一直有个幽灵一般在他们身旁飘来荡去的老男人就不一般了吧。伍迪·艾伦就这样神神经经的讲着他的故事,几个故事有些联系,又有些互不相干,所以有观众批评他完全是自娱自乐也有道理,但是他又不是第一次这么玩儿了,所以,对本片失望的观众多半也曾有过之前与他玩法对路的时刻,否

则也就不存在失望。

在伍迪·艾伦的片中,罗马成了“出轨之城”,这么说没有贬义,想必罗马市民也没太大意见,怪他拍法国就文艺文化文明的跨越百年,拍罗马就生活一片混乱,男女情欲昂扬。这就是罗马,一个迷人的城市,所谓“出轨”,抛开感情,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生活既有轨道的偏离。很多时候,乏味平淡的生活需要偏离轨道,去做些尝试,这是大部分人没有这种勇气,因为平淡的生活往往意味着一种令人熟悉的安全感。所以,很多“出轨”往往源于偶然,甚至如突然出名的中年男职员一般,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力量在主宰。似乎到了某个时候,你就该经受些不一样的生活的刺激。伍迪·艾伦的各个故事是将就表现了不同的“出轨”的起因,如一次邂逅;如一场意外;如一次相逢,还有就是“狗屎运”或者“劫数”;还有不同的“出轨”的过程,或者享受其中,或者措手不及,或者困顿不已,或者暴躁恼怒;当然,很多时候,“出轨”的生活还需要回到正轨,伍迪·艾伦在营造了离奇的故事后,还是很正统的让他们在从线性轨道偏离之

后,索性偏离的狠一些,走出强烈的弧线,最终转了一圈又回到开始的地方,结局也是大为不同。最具代表性的还是那位中年职员,突然之间成了全国名人,有钱有地位有女人投怀送抱,从措手不及,到享受一切,进而到被粉丝和媒体时刻追捧而对这种生活感到厌倦,但是最终当回到凡人的生活时,却又疯了般的对天下无人知而恼火和沮丧,这无疑也是对很多名人对外界常常吐苦水“想过普通人的生活”的绝妙讽刺,老头子就是这样,不管怎么玩儿,都不忘对现实种种现象讽刺一番。

《爱在罗马》是部很有趣的电影,不过伍迪·艾伦在本片的情节处理上还是比《午夜巴黎》弱了些,尽管本片也有一条“出轨到回归”的暗含线索牵连每个故事,但是总体看各个故事间总是太离散,甚至慢慢开始失衡,从开始平行的几个故事,到后来慢慢地伍迪·艾伦亲自扮演角色的那条线成了主线,虽然洗澡歌手的故事确实有趣,但是这造成了影片整体略显混乱。不像《午夜巴黎》,总有一条穿越的故事主线,将巴黎那种人文的历史呈现出来,影片给人一种整体

感,让巴黎城的那种特色给人深刻印象。而《爱在罗马》则虽然故事很有趣,对生活的一些本质把握的很精妙,但是哪怕不停展现罗马的美景,也让你感觉这些故事搬到欧洲其它城市也没什么不同。《爱在罗马》的几段故事没有通过情节更好的捏成一个整体,而故事与罗马城也没有很好的形成一个整体,这就让影片给我一种差些味的感觉。接下来,据说伍迪·艾伦准备回到美国,一部《UntitledWoodyAllenSanFranciscoProject》的电影正在策划中,这也是这位老头每一次影片无论令人欣喜还是失望,总是割舍不掉的原因,因为他总是有节奏的推出新作,有节奏的让你在希望与失望间期待。无论对这部《爱在罗马》你是感到满意还是失望,喜欢他的观众都可以转向他集结了又一批明星的新作,等着看看下一次自己的胃口跟他的玩法是否对路。

第三篇:严歌苓论文:从“自我”的迷失到觉醒

严歌苓论文:从“自我”的迷失到觉醒

【中文摘要】严歌苓是海外华文文坛的领军人物,她的文学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阅历、多彩的人生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也帮她实现了困境中的自我超越。军队的历练、移民的体验铸就了她作品的精致与大气。女性的书写把她的才情和睿智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个鲜活的女性形象都是严歌苓为文学世界播洒下的奇异种子。从《绿血》到《少女小渔》再到《寄居者》,每一个丰满的女性都给我们带来一段不朽的人间传奇。本文将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选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分三个章节来解析严歌苓小说对女性生存状态的书写:理想的追求抹杀了少女的青春、情感甚至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女性她们受着人性的考验,挣扎在生存困境的边缘;政治历史洪流把女性从痛苦的漩涡推向了自救的彼岸。

【英文摘要】As writer of overseas emigration , Yan Geling is a full bloom on the overseas Chinese literary world.Rich experience, colorful life provided sufficient nutrients for her literary creation,and help her realize the

self-transcendence of difficulty.Military experience and the experience of immigrants created her delicate and great works.Female`s writing exert her literary talent and her wisdom.Each vivid image of female is the singular seed that Yan Geling sowed

for the literary world.Each plump female...【关键词】严歌苓 女性形象 女性主体 生存状态

【英文关键词】HYan Geling female image female subject survival state

【目录】从“自我”的迷失到觉醒

6-10内容提要4-6引言

一、军队规第一章 理想光环下脆弱的生命10-20

范与个性的矛盾10-12

12-15

17-20

二、对政治理想的茫然膜拜与献身

四、本能欲望的压抑一、三、爱的无能为力15-17第二章 西方文化语境下的人性挣扎20-28

二、生存压力下的主动选择生存困境的无奈抗争21-23

23-26

三、生存困境下的精神回归26-28第三章 政治历史洪流中的生存状态28-40

28-30

一、政治对人的迫害

三、跳出

二、政治压抑下重现光辉的生命30-33

父权文化的压制33-35

结语40-42

45-47

四、疏离于政治历史之外35-40中文摘要后记50 参考文献42-45Abstract47-49

第四篇:从绘本到音乐教学设计

从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到音乐活动的演变

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在农场里散步时和一只狐狸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内容如下: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狡猾的狐狸跟在身后。咚!梆!狐狸被钉耙撞倒在地。母鸡萝丝绕过池塘,狡猾的狐狸跟在身后。扑通!呱呱!狐狸一下掉进池塘。母鸡萝丝经过磨坊,狡猾的狐狸跟在身后。哗啦啦啦!哗啦啦啦!狐狸被面粉袋砸到了头。母鸡萝丝穿过篱笆,狡猾的狐狸跟在身后。咕噜!咕噜!咕噜!咕噜!砰!狐狸跳到滑下山的车,撞倒了一大片蜜蜂房。嗡嗡嗡嗡!蜜蜂追着狐狸跑,狐狸吓得赶快逃。母鸡萝丝散完步,高高兴兴回了家。在仔细阅读后,我们发现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三种活动的素材:

●故事创编。虽然该故事情节简单,仅用很少的文字介绍了母鸡所经过的地方,但是画面精美,能让幼儿展开想象,尝试编讲故事,有助于丰富幼儿的语言,开拓幼儿的思维。●器乐探索。每个故事场景中的音响描写都十分生动,可以为幼儿提供用乐器探索表现各种音响的机会。●合作表演。虽说故事中只有母鸡萝丝和狐狸这两个角色。但是班级中的幼儿个个都可以模拟故事场景中的声音,人人都可以有配音任务,都需为成功表演而通力合作。

在深入分析了该绘本的内容后,我们尝试在中班进行了以下活动:

一、语言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然后根据故事的每个场景画面展开想象,共同编讲故事。针对每一个故事场景,教师都按照“观察画面——猜测狐狸的企图——预测狐狸能否成功——最后会发生什么事——验证猜测”的步骤,帮助幼儿理解、创编故事。为了使故事创编紧扣主题,并能拓展幼儿的思路,教师通过提问来支持幼儿,如:“母鸡萝丝散步来到了哪里?除了母鸡萝丝在散步,还有谁跟它来到这里?它想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还有没有别的可能?狐狸得逞了吗?”教师在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创编故事的同时,还进一步引导幼儿关注母鸡萝丝散步所经场景的顺序,为下一个活动作好铺垫。

一、器乐活动

在语言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就故事中的其中一个场景引导幼儿进行了一次器乐活动,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乐器或相同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来表现故事场景中的某一种声音,尝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表演某个故事情节。在这次器乐活动中,教师紧扣以下三点为后续的活动埋下了伏笔。

1.紧扣音乐元素。教师通过提问层层推进,引导幼儿共同探讨如何表现不同故事情节中的音响效果。如,“故事中出现了什么声音?哪些声音在前,哪些声音在后?你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示这些不同的声音的?像吗?”使幼儿在“寻找——模仿——改进”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用乐器模仿故事中的不同声音,掌握某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体现活动的音乐元素。

2.紧扣合作方法。大班的器乐活动与中班相比有了更高的合作要求。幼儿经历了讨论、选择、尝试的过程,从满足于自己的表现发展到与小组成员的合作表现。具体感受四人一组敲打乐器时要协商好谁先谁后,全班表演时各小组什么时候出声、什么时候接上去,从中积累了合作表演的经验。3.紧扣故事情景。在探索过程中,紧扣故事情景有利于幼儿理解乐器演奏的目的和方法,教师也不再依靠机械的训练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如,当一个幼儿用轻敲小鼓的方法表示狐狸跳人木车的声音时,孩子们马上提出了意见:你敲得太轻了,狐狸很胖,跳进木车时的声音肯定很响。最后该幼儿接受了大家的意见。又如,有个幼儿选择用大鼓表现母鸡,敲打时声音又重又响,但教师没有制止或要求他调换乐器,而是问:“这个声音像不像母鸡啊?”大多数幼儿认为不像母鸡倒像熊,最后在同伴的建议下该幼儿采用敲击鼓边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区角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准备了各个场景的图片以及各种乐器,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乐器和同伴共同表演故事中的某一场景。一天,三个幼儿在音乐角共同选择了“磨坊”这一场景来表演。区角讲评时,教师请其他幼儿猜猜他们三个人各自模拟的是什么声音。幼儿A选择圆舞板敲击了|×××××|的节奏,幼儿B选择铝板琴敲击了|×O |的节奏,幼儿C选择沙球敲击了 |×~~|的节奏。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猜测起来,他们认为幼儿A是模拟母鸡的脚步声,幼儿C是模拟米撒下来的声音,而幼儿B模拟的是什么声音大家始终猜不出。当幼儿B公布答案说是“狐狸趴下来时的声音”时,孩子们产生了争议。有人提出应先是米撒下来,狐狸因被压才趴下的,而不会是狐狸先趴下,米再压到它身上的,所以建议两个同伴交换一下表演顺序;有人提出铝板琴的声音不像狐狸趴下来的声音,所以建议换一种乐器来表现,如用木鱼、双响筒等木制乐器会更好。幼儿B欣然接受了孩子们的建议,“演出”效果很好。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表演的合理性和乐器的适宜性作出了自己的评判,了解了表演的方法,探索表现了教学活动中没有尝试过的其他故事场景。

四、表演游戏

《母鸡萝丝去散步》的表演游戏和回旋曲式ABACADA的结构有相同之处。在回旋曲式中,A段不变,完全反复,BCD段各不相同。在表演游戏中,A段表示萝丝在散步,BCD段则表示在每个场景中发生的故事。在A段,教师选择《稻草中的火鸡》(见附)这一短小、节奏鲜明的乐曲来表现母鸡散步的情景,BCD段则由小组幼儿合作用乐器表演。在孩子们掌握了用乐器合作表演某一场景后,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完整表演。在幼儿回忆了母鸡萝丝散步的路线图,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母鸡萝丝散步的动作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完整表演。

在将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演变为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将器乐活动与儿童文学作品欣赏相融合

《母鸡萝丝去散步》情节简单,字数很少,但给了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十分有利于幼儿探索各种乐器的音色及其演奏方法;回旋曲与表演游戏的巧妙结合,使得幼儿音乐技能的学习自然融入到了故事情景中。2.利用各个环节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信表达 在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都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如,在用肢体动作表现母鸡散步的环节中,在合作探索音色的环节中,只要幼儿的表现合理,教师都给予鼓励。在整个活动中,配器环节无疑是重点和难点,教师注重引导幼儿通过倾听、比较、操作来选择合适的乐器,以保证音色和音乐性质的契合。如,用“响板”“镲”表现狐狸撞到钉耙的“咚,梆”声;用“高低音梆子”“齿木”“响板”表现狐狸掉进池塘时小青蛙的“呱呱”声;用“海鼓”“雨声筒”表现狐狸被面粉袋砸到头“哗啦啦啦”的声音;用“多音滚筒”“齿木”“摇杆”表现狐狸撞倒蜜蜂房后木车车轮“咕噜咕噜”的声音。在幼儿第一次尝试时,教师着重组织幼儿讨论怎么为一两个情景配器。在初次合作的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幼儿交换乐器,为后面的情景配音,在这个过程中,人人都有角色,个个都获得了成功体验。3.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充分探索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4到5人一组,自由组合,最容易形成商量讨论的气氛。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引导部分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演母鸡散步,引导其余幼儿分组用乐器模拟各个场景的声音。由于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进行了充分的探索,所以表演游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五篇:从自我迷失到回归本真——解读《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的精神世界

从自我迷失到回归本真——解读《人性的枷锁》中菲利

普的精神世界

【摘要】英国小说家毛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的著名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真实地反映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小说通过对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不同人物的多种多样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描写,讲述主人公菲利普的成长历程,呈现给读者一个从自我迷失到回归本真的精神历程,达到精神世界以及人性的顶点。

【关键词】人性 枷锁 迷失 回归本真 精神世界

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受到一战与二战的影响,被沉郁病态的风格所笼罩着。这个时期的作家的作品内容悲观绝望,抛弃了理性主义与至善本质的肯定。他们对真理、上帝、爱情乃至人性都提出了质疑,用杂乱随性的叙事方式表达着这个特殊时期人们精神的痛苦挣扎。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宗教、爱情以及人做出了透彻的分析。通过描述主人公菲利普曲折动荡的成长历程,对人性的弱点以及人性的缺憾进行了阐述,深刻地表现出了人的精神以及肉体上的枷锁。主人公在亲情、宗教、情欲中迷失了自我,陷入了深深地枷锁当中,最终又突破重重枷锁,重见光明。

一、母爱的缺失与恋母情结中的迷失与回归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情感特征以及人性特点,在年龄的成长过程中,人性与情感经过了萌生、发展和成熟的历程,成长的过程便是在情感中不断迷失而后回归本真的过程。

在小说中,以主人公的童年阶段作为故事的开端。童年阶段的人性和情感,在弗洛伊德的观点下被认为是恋母情结的产生。主人公菲利普在这一阶段便萌生了恋母情结。在小说的开头,菲利普与女仆爱玛关于母亲去世的对话中可以看出,9岁的菲利普对于母亲的死亡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母亲是在菲利普早年丧父之后唯一的心灵慰藉。在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的情况下,菲利普的童年并没有感受到完整的母爱,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菲利普对于母爱产生了强烈的渴望。菲利普的恋母情结在母亲去世后才得到了彻底的觉醒。在伯父凯利牧师来接菲利普时,菲利普强烈地要求伯父将女仆爱玛一同带走,爱玛在此时是菲利普仅存在世界上的最亲近的人,与母亲有着同等的地位。但是伯父不愿付给爱玛工钱,残忍地拒绝了小菲利普唯一的请求。遭到拒绝后,菲利普“一头栽进爱玛的怀中,伤心地哇哇大哭起来”。母爱的缺失给菲利普的童年带来了非常残酷的情感折磨,在之后的人生当中,这一情感阴影

也一直挥之不去,成为青少年时期菲利普心中的一块伤疤。

恋母情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转移到其他对象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菲利普寄居在伯父家时,面对的是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伯父伯母因为抚养的责任与义务才将菲利普收养,因此菲利普在伯父伯母那里得不到太多的爱。冷血的牧师每天只知道死板地做祷告,伯母心地善良却胆小怯懦,不懂得如何给孩子爱。菲利普在这个家中没有温暖,只有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空虚寂寞,比同龄人少了很多温暖与乐趣。菲利普每天与伯父在家与教堂之间两点一线地生活,表面上很正常,但是菲利普的内心世界中是非常的痛苦与寂寞的。弗洛伊德理论指出,性欲在人的儿童时期就已经产生,男孩儿的性欲对象为自己的母亲,女孩儿则是父亲。而性欲在强烈的压制下会有更强大的爆发。菲利普母爱的缺失无法得到弥补,对母爱的渴求以及恋母情结就变得愈发强烈。这种欲望的不断增长使得菲利普迷失了自我,本能地去寻找感情上的替代品。因此,在伯父家女仆玛丽安亲吻了菲利普以后,菲利普的心中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并从此对玛丽安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从此玛丽安的厨房成为了菲利普心灵的慰藉之所,来缓解因母爱缺失而造成的日趋膨胀的恋母情结。

人在由童年向少年过度的同时,在情感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恋母情结的突破与转变上。由于无法实现的性爱本能的需求造成的欲求不满推动了这种变化的发生。菲利普在女仆身上无法获得被百般压抑着的恋母情结,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母爱。没有血缘关系的联署导致感情没有自觉性与持久性。在长期的恋母情结无法得到满足的状态下,压抑着的情绪逐渐转化为其它的形式得到发泄。菲利普后来在教会学校中的刻苦学习正是这种性欲向其他欲求所进行的转变。菲利普通过在宗教中麻痹自己而达到恋母情结的解脱。

二、在宗教信仰中的迷失与突破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论在哪个阶段,都需要一个精神寄居地。而精神情感的建立与构成受环境影响非常大。菲利普在基督教氛围浓重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受到牧师伯父的影响使得菲利普每天都在教堂中进出,而在家中的伯母也经常给菲利普讲解《圣经》中的故事,观看圣经有关的画册,并要求菲利普背诵《圣经》。再这样的环境下,菲利普渐渐认为基督教是生活的一部分,信仰上帝是自己的义务。他坚信神灵的崇高性,相信天堂与地狱的存在。随后,菲利普非常自然地进入教会学校学习,励志成为一个忠诚于教会的终身为教会做贡献的有为青年。进入教会学校之后,菲利普发奋学习,以自己聪明的头脑与不懈的努力达到了优异的成绩。按照这样的节奏,进入牛津大学神学院进修便是菲利普之后的路,也是菲利普一直以来努力想要实现的梦想和伯父的期望。向宗教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是菲利普一直以来的理想。

在这个阶段,宗教成为了菲利普用来弥补母爱缺失的空当而找到的发泄口。恋母情结在宗教信仰中得到了压制,菲利普在宗教之中寻找到了新的精神依托。他狂热痴迷地信仰基督教,将经书读得烂熟于心,并进入了读经会来显示自己的虔诚。在菲利普读到圣经中“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新约《马太福音》第21章21节)这段话之后,学校牧师碰巧在随后的几天将其作为了布道的题目。菲利普在认真地听完牧师的讲解之后觉得这段话正如在说自己一样,随后他又对这段话反复地诵读,却无法想出这段话中所隐喻的内容。在圣诞节回到家中以后得到了伯父的回答:诚心可以移山。听到这样的回答,菲利普对上帝的信仰变得更加坚定,相信上帝是万能的。“宗教以欲望的世界代替现实世界,以盲目的顺从代替理性的判断”。菲利普在之后的每一天晚上都竭尽全力地向上帝祷告,希望上帝可以在开学之前治好他的瘸腿。菲利普一直坚信通过虔诚的祷告便能够感动上帝,让万能的上帝帮助自己。他幻想着自己穿着新靴子,在足球场上尽情地奔跑。在开学的前一晚,菲利普兴奋得几乎无法入睡,并在寒冷的夜晚全裸进行最后的祷告以示虔诚。结果显而易见,菲利普的瘸腿并没有变好。菲利普非常失望,希望伯父给自己一个解释,为什么自己如此虔诚地向上帝请求某件确定会发生的事情,却没有发生。伯父只是告诉他因为还不够诚心。菲利普觉得这是非常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不论自己多么虔诚都无法接近上帝。菲利普对伯父与上帝都失望至极,觉得自己被骗了。

菲利普对上帝的虔诚信仰遭受了现实毁灭性的打击,从那以后,菲利普对上帝的存在产生了怀疑,不再去做祷告。愿望的破灭让他开始意识到宗教的虚伪,身边的伯父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表面上是正人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个自私自利的守财奴。教会学校中也充斥着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师生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及同学对自己缺陷的瘸腿的冷嘲热讽和折磨蹂躏,朋友的背叛,都对宗教教义所说的仁慈博爱做出了否定。这种种的现实与理想的差别使得菲利普萌生了“人何必非要信上帝”的想法,然后果断地放弃了宗教这条衣食无忧的平坦道路,他终于明白自己的人生不能交给上帝决定,对伯母的哭泣哀求也熟视无睹,决心与宗教做出永远的决裂。此时的菲利普已经从宗教中找回了自我,不再迷失。在拜托了宗教之后,菲利普不在感受到束缚,感觉到了无牵无挂的自由。但这仅仅是表面的幻觉。虽然菲利普抛弃了宗教信仰,但却保留了宗教中的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成为了此时的菲利普精神世界的核心。在上帝不再是生活的全部的时候,菲利普将道德准则作为生活的中心,将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作为生活的意义,同时善待他人,不去伤害他人。这种道德观在菲利普的心中根深蒂固,不需要上帝来做履行的见证人。弗洛伊德曾说过

宗教幸福违反人类的本性。宗教利用人类对幸福与快乐的追求做出靠不住的承诺。菲利普在打击中获得了对宗教的清醒认识,及时地结束了对宗教的狂热念头,从幻想回到了现实,不再依靠虚无缥缈的精神寄托,脚踏实地地依靠自己活下去。没有任何宗教可以满足所有人的精神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去寻找自己适合的信仰。

三、在情欲中的迷失和回归

弗洛伊德想人在青春期中努力的要摆脱来自父母的束缚,只有成功的摆脱了这种束缚,他才能像个成年人一样真正的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对于男孩而说,性的欲望从母亲身上转移到了别的目标上,从外界找到一个真正的实际的对象。在经过努力与斗争后,飞利浦终于成功的离开了他的伯父和教会学校,他来到了德国并学习起德语。在他租住的公寓内,有几个年轻而且漂亮的小姐,飞利浦经常被邀请和她们一起散步,已经十七八的他常常会激动紧张得不知所措,脸上也总是挂着红晕。他自然自语的说从没和哪个姑娘打过交道,这些让他感觉到如此的幸福和刺激新鲜,因为在这是在他以往的生活里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情景。他朦胧的感觉到自己喜欢和年轻的姑娘在一起,但是爱的对象却还不太明确。这算这样,他性爱的对象已经成功的母亲那里转移到了其他的异性身上,这就标志着他已经从少儿时期过渡到了青春期。黑德维格小姐什么执着的爱着自己的未婚夫,凯奇利毫不避讳的和一个中国男人出双入对,到最后竟然一起私奔了。年轻人的心在这些浪漫的刺激的爱情故事中熏染着,他发现眼前的这个世界是全新的。所以,幻想和被投射了情感的真实愿望就构成了爱欲。但经历的特殊(孤儿,坡足)使他感到自卑,这也就让他形成了一种懦弱胆小的性格,但是他又十分的自尊自爱,这些都决定了他在追求爱情上的非主动性。同他一起从德国回来的年龄上同他差几乎一半的威尔金森小姐主动向他表达爱意的时候,他又高兴又兴奋,尽管自己并不喜欢她,因为她和他想象中的爱人相差甚远,但是她的多情使他难以抗拒,他抗拒不了那种对异性的渴望和想要偷食禁果的念头,所以他对她逢场作戏,强迫自己去吻威尔金森小姐,装出一副和他极不相符的多情形象。后来他意识到这场游戏的危险性,才匆忙收场。到巴黎学习绘画时,又先后认识了普赖斯和诺拉,前者的脾气十分暴躁,却对飞利浦用情深深,尽管他不喜欢,却不忍心拒绝:而后者给予他母亲般无私的爱,他不爱她,可是他却很喜欢她。可以这么说,在青春期到成年人这段时期内,飞利浦一点都不缺乏对性爱的体验,这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但他却没有遇到过能使他心灵触动的爱情故事。

人在青春期内,对于性的骚动是无可避免的。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往往对异性十分敏感,甚至要在异性的身上完成性的宣泄。爱情的最初表现就是情欲,疯狂的情欲也许会与爱情融为一体,甚至可以达到一种癫狂的程度。理想的爱情在飞利浦眼里就是一个拥有紫罗兰色大

眼睛的姑娘,她的皮肤就如同石膏般雪白,他想象自己的脸埋在她就像波浪般浓密的褐色头发中,该是多么的幸福。而在伦敦遇见女招待员米尔锥之前,他的爱都深深的保留在内心深处。飞利浦终于尝到了一见钟情的神奇滋味。他对她一见钟情,其实她也不是他心中理想的对象,但是她身上的高傲和冷漠,无礼和鄙视竟然激起了飞利浦对她疯狂的爱欲,他失去了理性,没有了尊严,一边骂着她没礼貌的狗婆,下决心再也不见他,一边却不能控制的去看她,当又一次受到冷遇,他像自己保证今后不会再来看她了,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就有鬼使神差的出现在她面前。她的一举一动都控制着他,使他的心情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这种不平等的爱,在每一次的折磨之后,就又上升一步,对自己的打击也就更深了一层。这就像瓦西列夫说过的单恋就是从内部烧尽了一个人的精神力量,给人造成了隐形的伤害,使人缺乏自信心,有时甚至完全没有了自信。这话说的一点没错,自从遇到了米尔锥,飞利浦的自尊和自卑就像两条吐着邪恶信子的毒蛇啃噬他,他的生活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这种单恋的痛苦影响了他在医学院的学业,迟到,旷课,不及格;父母留下的遗产也被他花个精光。更为严重的是,他连最基本的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业随着这种单恋的情况丧失了。米尔锥脚踏两只船,对感情很不严肃。他抛弃飞利浦,和一个德国男人结了婚,结果有了身孕的她被丈夫抛弃,又回过头来找飞利浦;而飞利浦却一点都不计较的收留了她,为了她的生产和养育孩子倾尽了所有,还欠下了债,而米尔锥却同飞利浦的一个同学私奔,后来花光飞利浦的钱的她又回来投奔飞利浦,最后她沦为街上卖身的妓女。他了解她的弱点,但他却不能自已,他深陷在痛苦的深渊,没有一点幸福和快乐,来到他面前的只有一个有一个的灾难。这些都说明他对她的情愫只是疯狂的情欲,这不是爱情。因为不管结局如何,爱情都会使人感到愉悦。而情欲带给人的只是痛苦。

欲望是不可能总是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的,必须要得到缓解。而爱的理智,就是缓解这一欲望的有效方式,也是超越精神情感的一种方法。所以,让欲望进入主体的自身结构中并加以理性的控制是缓解欲望的良好策略。

四、在经历一切之后回归本真

在经历了一次一次的痛苦与困境,一次又一次地挣扎的过程中,菲利普超越了一切,变得成熟并且理性,获得了纯粹的灵魂,回归了本真,并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道道的枷锁,有些源于人的本性,有些源于社会道德、习俗、宗教、教育以及法律等方面,人的精神与人性的成长与成熟会受到这些枷锁的影响。只有在挣脱这些枷锁之后,才能找回迷失在各种各样的欲望与幻想中的自己,回归本真,达到人性的至高点。菲利普在经历了信仰的破灭、以及各种非道德主义的引导,建立起了为所欲为的行事准则,但

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虚无。最终菲利普在一块破旧的地毯中领悟到了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个道理。这样的虚无主义思想给菲利普带来了重新生活的信心。人生是无意义的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对生活抱有恐惧的心理。所有的苦难与折磨都可以忽略不计。所有的痛苦与不幸只不过是和地毯上的错综复杂的图案一样的装饰品罢了,人生中所有的不幸与幸福都是人生图案中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菲利普超越了一切,也放下了一切,在回归本真中寻找到了真正的人生真谛。菲利普告诫自己要微笑地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包括幸福与不幸,枯燥与多彩,温暖与残酷。只有接受生活的一切才能达到人性的最高点。

毛姆在在最后的时候,让飞利浦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坚持存在主义的文学大师萨特也一直考虑人存在的问题。他在否定了传统之后,给人的出路就是自由意志的选择,这就比毛姆的不自由更上了一层楼,但正是《人性的枷锁》这一作品,反映了人们从传统向现代过度中的无奈和痛苦。传统与现代是天生的一对,现代是从传统中衍生而来,所以传统与现代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而毛姆的作品还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国家就如同个人,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今天的高度文明,也是经历了无数的裂变过程。这正是这部作品的深刻所在。

【参考文献】

[1] 许娟莉,韩鲁华.超越感性回归理性——对毛姆《人性的枷锁》的接受与解读[J].西北大学学报, 2005(4):156-160.[2] 檀卉芳.人性的探索——《人性的枷锁》主题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 2007.[3] 侯秀杰.缺失与拯救——试析毛姆对人性的探索[D].吉林大学, 2003.

下载从软弱到觉醒,人性的音乐——《钢琴师》影评(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软弱到觉醒,人性的音乐——《钢琴师》影评(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