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

时间:2019-05-13 15:1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

第一篇: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

关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

一、为什么要学文言文?

我们是现代人,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呢?有不少同学在开始学习文言文时,感到很难学,就常常这样问老师。

首先,学习文言文是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增强了解社会、认识事物的能力。

其次,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基础,是“源”;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是“流”。两者是同一种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不是两种语言。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如清代文学家沈复《童趣》中的“明察秋毫”、“怡然自乐”、“庞然大物”等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在运用。所以,学习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提高语文水平。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但它来自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相同的地方是主要的,不同是次要的,所以不难学,我们应有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怎样学好文言文呢?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有“三要”:

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诵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语言简洁、典雅,是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许多大作家的语言功底深厚,就是得益于对古文的熟读背诵。如:巴金十二三岁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吴晗十三岁以前背完了《三字经》。

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上面说过,文言文和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词语、语义是相通的。如“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中的“期”,是“约定”的意思,这与现代汉语中“不期而遇”的“期”的含义是一致的。再如“不能名其一处”(《口技》)中的“名”字,与现代汉语中“莫名其妙”的“名”的意思也是相通的,都是“说出”的意思。用心领悟,就能做到见“言”知“意”,这对学习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

三要主动积累词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如对通假字的理解,对“之”、“其”、“以”等虚词用法的了解,词语含义的古今变化等等。

边学习边总结,不断积累,就能掌握规律。掌握了规律,学好文言文就容易多了。

学习文言文并不难,只要我们树立信心,掌握规律,循序渐进,是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

一、明确学习文言文的目标和要求

第一,必须解决对文言字、词、句式及常用语法的理解问题。第二,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

第三,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永不过时的聪明睿智。

二、学习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

1.多读。古人学习文言文,讲究烂熟于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但其重视诵读的习惯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所说的“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有机会的话,还应当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如“四书”、“五经”、《资治通鉴》等,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视野。

2.多背。是指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不折不扣的背诵,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默写下来,连标点符号也不要弄错!你千万别以为这只是“死记硬背”,倘若你能坚持到底,那么,在潜移默化当中,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你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的培养起来了。

3.多练。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要学会学习

有的同学认为,学习文言文不外乎翻译课文,因此,上课时抱着参考书不放,就像落水的人抱着一根救命的稻草,视若宝贝,敬若神明,一切唯参考书是听!殊不知,这些人误把拐杖当双腿,丢了拐杖则寸步难行!他们上课时一般不怎么爱听老师的讲解,更不会动脑筋去思考问题,满以为参考书上什么都有,根本用不着操这份闲心。哪知长此以往,对参考书形成的依赖就像一颗定时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要了自己学习的生命!──他们一翻开参考书,就什么都懂,可谓一目了然;但是,一旦关上参考书,他们就像一个失去拐杖而又不会走路的孩子,收获的是一脸的茫然!因此,我们要科学的使用参考书,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借用一下,因为,它至多是一根备用的拐杖,千万别把它当成“双脚”,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任何投机取巧都只能是徒劳和枉然!

四、关键是要重视归纳和积累。

一般说来,初学文言文,最好做到“每课一归纳,单元一小结”。归纳整理时可以从特殊字词的注音、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典故、重点语句以及文化常识等个方面来进行,每个单项都可以自行规定一种特殊的符号,以提高学习效益。如:用“①②③”表示一词多义;用“※”表示名词作状语;用“#”表示使动用法;用“⊙”表示意动用法;用“≠”表示古今异义;用“=”表示通假字;用“@”表示成语典故;用“★”特殊句式……当然,无论做什么整理,都必须积累相应的例句,否则,你的知识点就成了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

五、必须要具备的知识和方法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第六,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减。

六、具体要求 1.课前的预习。

(1)重视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在铿锵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激昂之处还他个激昂,委婉之处还他个委婉”。读,是开启文言大门的钥匙,离开了读,学习文言文就等于在空中建楼阁。

(2)抄、查、译。首先是“抄”。“抄”是要求学生在课前动手将课文的注释摘要抄录到原文中相应的字、词句头上去。这样做,既疏通了文意,又加深了印象,且便于以后复习。另外,我们要求将课文抄写要作业本上。其二,查。要求对注释未涉及而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句,查阅相关工具书,记录在册;

对相关的文化常识,文言常识等,查相关的资料,进行疏理。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其三,译。高中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翻译文言文的功底。这里,主要提倡课前直译,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听课时便可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译,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意会”之外可以“言传”。

2.专心上课

(1)专心听讲,勤作笔记,积极思考,踊跃问答。

(2)要你们自己翻译,我将同学编号,每次找同学上讲台来给大家翻译,你能多讲一些更好,不能多讲只翻译也行,但不能只照资料读。

2.课后练习,归纳和积累

主要是课后练习题的《优化设计》上的练习。

归纳和积累我们要在课堂上进行。你自己更应去进行。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要你持之以恒,我深信,三年下来,你一定会卓尔不群,令人刮目相看!

第二篇: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

1.怎样学习文言文?

答 :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但也有一些方法值得借鉴,这些方法的要点是:朗读背诵;分清主次;知识归类;科学的翻译训练;推断的训练.本书提供了一些值得一试的方法.2.怎样进行高效的朗读和背诵?

答 :朗读和背诵要遵循科学的方法.⑴朗读有两种方法 :

①按节奏朗读.在掌握文章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通过控制音调、节奏,表现文章的情感和风格.以求准确地获得语感.最好按老师的指导进行.②快速朗读.在节奏朗读的基础上,逐渐加快语速,但心中要有文章的节奏和风格,一般来说,节奏越快越好.这种方法的作用是强化语感训练,在总复习时尤其重要.⑵背诵也有一些科学的方法.在练习背诵前 ,必须参照原文认真阅读译文,以求了解原文的内容和思路.①参照译文背诵

先读原文 ,再参照原文阅读译文,然后根据译文的词、句回忆相应的原文.如此反复多遍,不但练习了古译今,而且还可以比较古今词法句法,一举多得,简便高效.②化整为零

在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 ,把文章划分成若干个意义段落,分别记住他们的大意,根据大意提示分段背诵,各个击破.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清晰地把握原文的思路和层次,把理解和背诵结合起来.③抄写背诵

这是综合运用眼、口、手、心的背诵方法 ,边抄边读.“手抄一遍,胜读十遍”,做到了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不仅背得了文章,理解也加深了.④抓三点

比较长的自然段 ,可以抓住三个关键进行背诵:段落的首字;段落的首句和尾句;段落所体现的思路或段落的中心.紧紧抓住这三个点,快速朗读该段落,就能迅速地记住该段.3.记忆数量巨大的词汇,如何分清主次?怎样才能事半功倍?

答 :词汇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其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变化、词类活用等知识是重点.要结合语境理解和记忆.实词的学习,应重视整理归类,强化理解和记忆.虚词的学习切忌死记硬背,要重视在阅读(特别是朗读)过程中的理解和体悟,以理解为重.本书优选的实词和虚词及其用法在古汉语中有很强的代表性,并按其内在规律进行了整理,可作为具体的参考.本书还提供了“同根组词”、“相关推断”、“一句话”等简便高效的方法,希望同学们依例类推,灵活运用.

第三篇:高中文言文归纳及学习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题篇

一.文言文学习的准备

1.上课前把一些字词标注上现代文意思,千万别资料上的翻译抄上去,翻译自己口头做,有利于自己组织语言能力及对古文的理解 2.兴趣很重要,你千万别把古文当自己弱项,这样虽会警钟长鸣,但会消磨自己的信心,不利于学习,你打心眼认为自己会学好,尽管几次考不好,但有方法和信心,一定能学好。(这是心理攻略)3.早读课大声朗读古文,多读这感觉就出来了,我就是最好例子 4.这必要练习是需要的,千万别做多,这会产生厌烦情绪,而且没用,你高考又碰不上原题。考前做么一两篇,一定自己做,查词典、资料,做破脑子,也要把翻译作出来,理解类的,较难就参照答案,但自己一定要选一个最佳答案,别怕错,想象自己在考试,必须选一个。若选对了,这是为考试加经验。(这是做题高招)5.买一本好一点点文言文资料,便于翻阅,不要求厚,只要求你可以随身携带,多看看,里面有字词总结,古文知识

关于文言文翻译的一些重要心得,答题技巧: A.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应该注意(1)整体感知、总体把握

快速浏览全文,确定人物身份,主要事件以及结局,尤其注意君主、上司、同僚对中心人物的态度,人物的遭遇。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弄清作者的

观点态度。

(2)善于借助,揣摩文意

首先要善于借助文段的题目,文段的注解和出处,加深对选段文意的理解。其次是要善于借助题干和选项,最关键是要利用好实词解释题和选择题最后一题的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第三是借助知识背景,包括语文课上学过的,也包括其它课上(如历史课)学到的知识。

(3)重读文章,准确把握

经过前面两个步骤,我们的学生对文段内容已经能够理解七到八成,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就能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差做出纠正。

B.答题策略:题型不同,区别对待。

高考试卷,不仅考查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对于实词释义类题目,最简单的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解释正确的,反之则为解释错误的。有的实词词义在文中根据自己对该词所掌握的用法无法正确解释,就应该考虑它的通假或活用情况。

(2)、对虚词用法类题目,首先可以利用每组中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句子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来衡量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具体做法是代入。其次看虚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前后内容。还可借助语法知识分析。

(3)、对句式类题目,要充分考虑文章内容因素的作用,尤其要关注

原文中该句前后的句子。注意借助标志词。

(4)、对信息筛选类题目,基本思路是:将几个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来判断正误,最好是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5)、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分析题,注意区分“作者观点态度”与“所述事件””、与世人的见解、与读者的见解之间的区分。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谨防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

(6)对文言文翻译题,最重要的就是找准给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句中的重要动词、形容词,活用,特殊句式常常是给分点,务必高度关注。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文言文的句式和词性的知识

A.文言文常见的词性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B.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1.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

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

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

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

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主语后置;固定句式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主语后置;固定句式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

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四篇: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研究

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研究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当代人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重要媒介。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是必学和必考的语文内容。但由于时代久远和文化的差异,许多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时有一定的困难,甚至对文言文产生一定的畏惧感,久而久之,便放弃了文言文的学习,这是极不利于高中语文学习的。事实上,要想学好文言文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笔者经过大量摸索,得出以下关于文言文学习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是科技迅猛发展时代,语言也逐步走向现代化,久远的文言文已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况且学生只有上语文课时才有点文言文的文化环境,其他场景很难接触到文言文。因此,教师除了传统地照着书本讲解文言文知识,还应当组织一些与文言文知识有关的活动,如可以在每堂语文课开始前由一个学生上台讲述一个有关文言文的小故事,或者组织与文言文知识相关的辩论赛。以有趣的活动来展开学习,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兴趣,这就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另外,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适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易融于古文化的情境,打破传统的教学枷锁,发展学生的学习情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愈发浓厚。

二、诵读文言文

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诵读可以加深?W生对文言文含义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思想情感。同时,重复的诵读能够在无形之中加强对古文的语感,其韵律也会逐渐彰显,这也是“书读百变,其义自见”的道理所在。但强调诵读并不意味着只需反复读文章,它更注重的是在诵读文言文时必须先读准字音,在诵读的同时还要注意语气的停顿并体会当时的语境、情感,这样才能大大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对文章中较长或理解起来稍有困难的一些段落句子,学生在诵读时更应放慢语速,尽力去理解语句的含义,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知识必须克服的一个小小挑战。例如,在学习《陈情表》时,学生就应带着作者的思想情感来反复诵读,因为这篇文章的情感极为丰富,句式整齐、韵律明显,所以这是一篇很值得去反复诵读的文章。

总之,诵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对文章情感的体会。但诵读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分角色诵读、诵读比拼等,展开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既能活跃学习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兴趣。

三、拓宽文言知识面

文言文一般语句精简,涵义丰富,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来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高中的许多文言文都是富有趣味性或深刻道理的小故事,因此,教师在讲解文章时可以多讲述故事的情节,并延伸到其他知识点,这样就能拓宽文言文学习的知识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讲述《左传》的知识,因为这两者内容具有关联性,一起讲述有助于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与脉络。此外,除了讲解大量的文言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过度依赖教师和课本都不利于学习,而应学会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四、创新教学方式

文化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健康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成长。因此,作为教育者,教师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而应转变教学观念,勇于创新教学模式,以开放式的心态来包容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鉴赏能力。

例如,在学习《蜀道难》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相关资料,这样就能对该篇文章有个大体的了解,尤其是对文章中的“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等语句有个基本的理解。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蜀道难”的困难之处,引申出该篇文章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创作文章时的复杂心情和艰难处境,这有助于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文章的背诵。学习之后,教师还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此外,在教学时若以配乐朗诵的形式加以辅助,课堂气氛能够更为浓厚,学习效果也会更佳。

五、总结知识点

虽然高中课程任务繁重,文言文内容也多,但学习还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即使文章内容多,但总是有一些共同的知识点,且经常出现在考试知识点之中。那么,教师应当给学生做一个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将所有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来,形成一个文言文知识簿,时常拿出来加以朗诵记忆;碰到新的知识点,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及时地记载下来,使得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如在文章和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而”字,它在文言文中就有不同的含义,表转折、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等,如果学生对其全面归纳,并且及时复习,那么在碰到该考试知识点时,只要回忆起该知识体系,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方法方便且易于记忆,学生面对任何内容都可采用。

六、注重平时积累

学习并不仅限于课堂上的那么点时间,平时生活中也要时时注重知识的积累总结。在生活上,碰到与文言文有关的知识点,也应当学会思考总结。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文人的著作都是经历了生活的千锤百炼才创作出来的。所以,教师更应教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吸取生活中的经验,将学习融于生活之中。如在假期,可以对外出游玩见到的风景加以描述,或者朗诵一下与之有关的句子,或者写一下精简的论述,甚至可以写一下游玩心得等。碰到类似的情境,自己再作为创作者更能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久而久之,在理解学习文言文时便不再觉得它与现代人之间的距离遥远了,反而会觉得亲近。

文言文既是我国悠久文化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必须学习、考试的文化知识。文言文知识零碎且繁杂,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学习文言文既讲究学习气氛,也讲究学习的方法,浓厚的学习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要学好文言文,不能盲目对之,不能学而弃之,更不能怯而退之。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文言文可能一直是学习的薄弱环节,但是只有勇于面对挑战才能真正克服困难。学生学习文言文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积极的思考,反复的朗诵,及时的归纳总结,以有效的方法对之,学生才能渐渐喜欢上文言文。

总之,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有效方法,脑、眼、手、口并用,积极思考,多加阅读,多加写作,反复诵读,在文言文的学习道路上必会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76000)

第五篇: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

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

杨志学

近几年,高考宁夏卷文言文试题类型相对稳定,选文以史传为主,几乎都考查的是实词、虚词、人物形象、内容分析和翻译。如何使学生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拿高分,我以为文言文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尤为关键。

一、夯实基础,以本为本

文言文能力的提高首先建立在实词虚词的大量积累上,教学中要以本为本,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尽量布置多背诵,以提高文言文的语感能力。课堂教学,要落实字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下注释,引导学生自主口头翻译,教师重点讲解,注重方法指导,对学生的疑惑,可进行交流探讨,并借助语法和文本语境进行推测,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课下安排独立书面翻译,教师抽查,发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每课学完后,要求学生对本课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式、文化常识等进行书面分类整理,并形成习惯。单元结束,教师带领学生巩固单元重点知识,并进行单元检测,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这样设计安排,虽然显得繁琐、“笨拙”,但实用有效,因为语言文字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应付,只有脚踏实地,举一反三,夯实基础,才能由浅入深,逐步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加强古典文学名著阅读,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教材中选择的经典文言作品固然需要精讲多练,但要真正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仅靠学习必修和选修教材中篇目是远远不够的。没有量的积累,无法发生质的飞跃,只有课外大量阅读文言名篇和名著,大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化常识,扫除文字障碍,才能提高语感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

近几年,高考古文阅读材料以史传文学为主。如2008年18套试卷二十四史10篇、先秦散文4篇、作家作品4篇;2009年高考史传8篇、作家作品10篇。因此可推荐学生业余时间阅读先秦历史散文、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尤其是《史记》和《资治通鉴》中的典范篇目一定要安排学生通读,如《史记》中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孔子世家》《李将军列传》《屈原列传》,《资治通鉴》中的“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教师还可安排时间对重要篇目进行讲解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清时期的文言白话小说尤其要阅读,如三言二拍、四大名著、《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布。每个假期都可布置阅读一部文言名著,并写出一篇有质量的文学评论,开学后进行交流评奖。一旦形成了阅读氛围,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就不言而喻、水到渠成了。

三、归类复习,形成知识体系

学习古文,需要掌握大量零散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系统化,在大脑中形成知识框架,为灵活运用知识做必要储备。为此,我在文言文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本,设计了实词专题、虚词专题、文言句式专题、词类活用专题、文言断句专题、古代文化知识专题等,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明确各类知识的具体内容。如18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学生要了然于心,“之”包括三大类:代词、助词、动词;“以”包括三大类“介词、动词、连词。每一类又有几种用法都要熟悉。

四、总结规律,用已知解决未知

1、语法分析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般规律。名词放在介词结构后,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的“樵”,“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的“舍”。名词放在能愿动词之后,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项羽”中的“刃”,“假舟辑者,非能水也”中的“水”。名词放在主宾之间,活用为动词,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的“军”,名词+宾语“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名词放在“所”之后,活用为动词,如“乃书帛曰:置所罾鱼腹中”中的“罾”。

名词做状语规律。如果名词放在谓语之前,表示时间、方位、处所、工具、情状、态度等,则做状语。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上”“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南取汉中,西举巴蜀”的“南”,“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中的“目”“耳”,“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中的“舟”,“人皆得以隶使之”中的“隶”,“常以身翼蔽沛公”的“翼”

2、比较法。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中的“先”“后”,前一句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后一句是形容词做状语。方位名词

“顺流而东也”与“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东”,前一句用“而”连接活用为动词,后一句放在动词之前,做状语。

“其”做副词副词多在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多放在句首和主谓之间,表示推测、商讨、感叹、反问等语气。

1、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虚词“而”的两种重要用法

1、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

2、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3、吾尝终日而思矣。

4、泉涓涓而始流。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否定句的宾语前置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忌不自信。

3、古之人不余欺也

4、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也。疑问句的谓宾前置

1、彼且恶乎待哉?

2、沛公安在?

3、夫晋,何厌之有?

4、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5、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3、筛选法

从积累的一词多义中寻找最适合语境的义项

如“以为”通常翻译为“认为”“把„„当作”“任命”。如果是个人的主观看法和认识,就解释为“认为”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于将相乎?”如果是划分、安排,就可解释为“把„„作为”,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如果“以为”放在官职之前,可解释为“任命”如“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帝以(周)访为振武将军”。

“坐”古代有三个含义与今不同: 1.通“座”;

2.“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作“因为”解;

3.“何坐?坐盗”中的“坐”当“犯„„罪”解,也可以引申为“治„„罪”、“触犯”等。

“以”的意义和用法

1、以勇气闻于诸侯。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城。

4、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5、作《师说》以贻之。

6、木欣欣以向荣。

7、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8、皆以美于徐公。

“见”的常见意义和用法有:通“现”、表被动、放在动词之前,表示对我怎么样、让„„拜见。1.图穷而匕首见 2.徒见欺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4.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3、“瞻前顾后”法

联系前后文作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十六、(08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料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四、结构呼应法。

关注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如对偶句、排比句、结构相近的句子,就可以推测出语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中的“用”和“以”相对应,“以”就是“任用”的意思。再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的“固”与“浚”“积”对应,因此“固”形容词或用为动词,“使„„稳固”。“追亡逐北,付尸百万”中的“亡”“北”相对应,又是互文现象,故“北”可解释为“败逃”;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的“见”和“被”相对应,故“见”是“被”的意思。

虚词“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中的“以”“而”对应,因此“以”就是“而”的意思。“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中的“因”和“乘”相对应,“因”就是“趁着”的意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中的“矣”“思”对应,故“思”是句末语气词。

五.借助现代汉语双音节词不同语素解释 •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2.良庖月更刀

3.陛下初嗣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5.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虚词“之”做助词的意义和用法: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6、顷之,烟炎张天

下载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言文学习方法

    文言文学习方法 一、多朗读文言文语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

    高中学习方法

    一、语文 别做太多题,特别是偏题,真心没有什么用,我做了一个高三也没见得什么提高。倒是二轮复习的时候,分类总结非常关键。各种题型的套路一定要记熟。 二、数学 学数学,一定要......

    高中学习方法(★)

    高二学习方法教育专家提醒家长,学习状况并不是指考试成绩的优劣,而包括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成绩波动、学习方法、学习规划以及学习生活习惯等。开学伊始,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影......

    高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1、后汉书 党锢列传 范滂传 原文: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

    高中文言文

    《氓》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

    高中文言文大全

    烛 之 武 退 秦 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

    初中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

    初中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一、文言文与白话文也许现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现在我们就分别来讲讲他们。“文言文”中的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

    关于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推荐阅读]

    关于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