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源镇2010年规范化圈舍改建总结
清源镇2011年规范化圈舍改建总结
建造暖棚畜舍并广泛推广与应用,是我国北方地区解决养畜越冬防寒、提高养畜经济效益的一种简便、易行、经济、科学的有效措施。遵循常规畜舍设计原则的同时,重点考虑冬季使用时使其各部分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同时考虑了在温暖季节也可以使用,为家畜的生产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根据2011年我镇规范化圈舍改建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全年规范化圈舍改建方面的工作,现将本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原则
暖棚畜舍的太阳高度角若大于入射角时,舍内光线入射量少,等于或小于入射角时,舍内光线照射充分,并可直接照射到畜床上。
棚舍的入射角是指塑料膜的最顶部与地面中央点的连线和地平间的夹角,要大于我镇冬至时的太阳高度角32°,小于我镇夏至时的太阳高度角78°。
据上述原理推算暖棚畜舍建筑尺寸,能够收到冬暖夏凉之效果。
二、主要工作
1、配合镇政府在年初制定了圈舍改建实施方案,结合项目村给养殖户进行了圈舍改建培训并散发了改圈图纸。
2、全镇圈舍改建工作从2011年3月开始,于2011年11月结束。全镇改(新)建圈舍708间,改圈面积8734平方米,改建圈舍农户217户。
3、我站技术人员负责全镇的改(新)建圈舍工作,每位技术人员包村包户,并对示范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三、工作措施
1、在改圈中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的圈舍改建工作。具体技术工作由镇畜牧兽医站负责,每位技术干部包村到户,责任到人,确保了改圈工作的全面完成。
2、在改圈中,我镇畜牧技术干部做到了宣传动员、指导等大量工作。
四、努力方向
1、我镇个别村社自然条件较差,牲畜圈舍尚未改建,还需我们畜牧工作者进行技术宣传,加强指导。
2、我们畜牧工作者应经常深入各村社养殖户,通过养殖技术培训,使广大养殖户认识科学养殖的重要性,从而转变饲养观念,走科学养殖之路。
2011年11月24日
清源镇2011年规范化圈舍改建总结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清源镇养殖专业村半年总结
清源镇养殖专业村工作总结
我镇2011年养殖专业村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实施方案,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在专业村建设中,大力调整农村畜禽养殖结构,建设养殖专业小区,推广科学养殖,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为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养殖专业村工作、养殖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镇的畜禽养殖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示范村建设中,总结去年的成功经验,不断巩固发展了崔家河养牛示范点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意识,遵循科学养殖,进行了圈舍改建,扩大养殖规模,更新了养殖观念,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基本实现了当地规模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二、崔家河村基本情况简介
崔家河村位于县城以北,距县城13公里,全村共辖8个社、252户农户,人口1112人,耕地面积3165亩,人均产粮820千克,人均纯收入1020元。2010年低,该村大家畜存栏243头(匹),其中牛存栏183头,养羊大户5户,羊存栏155只,猪存栏320头,鸡存栏984只。经过大家的齐心合力,一年来,该村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增加。现牛存栏253头,养羊大户10户,羊存栏306只,猪存栏605头,鸡存栏2910只。
三、工作的内容
1、在崔家河村选择了养殖积极性高的农户30户,作为示范户,进行标准化的规模养殖户改建。发展了养牛2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50户,全村户均养牛达1.5头以上。带动了周围群众大力发展养牛业,使该村养牛示范点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2、在崔家河村大力推广优质牧草种植,使该村的牧草种植面积在年底达到400亩,户均达到1.5亩以上。其中多年生牧草100亩,一年生牧草300亩。
3、全面完成了崔家河村的各类畜禽的两季疫病防控工作,使该村的防疫密度达到“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保障了该村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4、在崔家河村进行了饲草种植宣传,鼓励养殖户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建成青贮池5座,并指导了示范农户进行饲草的青贮氨化饲草制作,推广配合饲料和添加剂的正确应用,提高了养殖效益。总计在崔家河村完成青贮氨化饲草制作450吨。
5、指导农户建成了标准化圈舍50座,对养牛户进行了养殖培训和市场导向分析,鼓励扩大养殖规模。
6、改良畜禽品种,在崔家河村散发黄牛改良宣传资料80份,全村实现了牛的人工冻配技术,实现了牛的品种改良。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兽医站技术人员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成立养殖专业村领导小组,精心安排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
2、严把技术质量关
畜牧兽医站技术员在养殖专业村建设中,严把技术质量关,做到勤下乡、多指导,进行上门服务,确保了养殖专业村按时完成各项任务,达到预期目的。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该村经济比较落后,养殖户资金缺乏,扩大该村养牛规模,实现专业养殖,有待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2、广大养殖户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对新技术、新观念、新设备的接受比较缓慢,还需我们畜牧工作者继续加大科技宣传力度,以典型示范户为榜样,做到以点带面,使更多的养殖户参与科学养殖,发展设施养殖。
3、一年来,我镇专业村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以便更好的开展明年的工作。
2011年11月23日
清源镇养殖专业村工作总结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清源镇2012年养殖专业村半年总结
清源镇2012年养殖专业村工作总结
二0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清源镇2012年养殖专业村工作总结
我镇2012年养殖专业村工作,结合年初制定的实施方案,以优化畜草产业结构,提升畜草产业化发展水平,壮大设施畜牧业生产规模,着力加快畜草产业发展步伐,调整农村畜禽养殖结构,推广科学养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对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促进畜草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努力提升我镇畜草产业发展水平。狠抓畜禽养殖专业村工作、养殖场建设,养殖专业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镇的畜禽养殖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示范村建设中,借鉴聂家山、崔家河两村的成功经验,并在今年年家河专业村建设中推广应用,通过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总结经验,使今年的专业村建设在养殖水平、圈舍改建、牧草种植、规模养殖、饲草料加工、牛羊引进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专业村建设的预期效果,基本实现了当地规模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年家河村基本情况简介
年家河村位于县城以北,距县城20公里,全村共辖6个村民小组204户810人,耕地面积2393.07亩,人均产粮680千克,人均纯收入800元。2011年低,该村大家畜存栏169头(匹),其中牛存栏134,养羊大户5户,存栏107只,猪存栏237头,鸡存栏624羽。绝对贫困户9户33人,低收入
户135户527人,村内道路差,房屋陈旧,多数农民接受科学养殖模式的意识较差,粮食产量低,畜禽养殖结构不合理,给专业村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主要工作1、3月份,深入年家河村的农户调查摸底,在年家河村选择了养殖积极性高的农户40户,作为示范户,进行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培训。从标准化圈舍改建、饲草青贮氨化技术、牛羊的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培训,共计培训200人次。并指导示范农户进行了氨化饲草制作,推广混配合饲料和添加剂的正确应用,提高了养殖效益。
2、4月份在年家河村大力推广了优质牧草种植,使该村的牧草种植面积达到了400亩,户均达到了1.5亩以上。其中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100亩,一年生优质牧草300亩。
3、5月份在年家河进行各类畜禽的春季疫病防控工作,对口蹄疫、猪蓝耳病、高致病性情流感等国家重大免疫疾病进行了逐户免疫,使该村的防疫密度达到“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保障了该村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6月份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圈舍改建,我站工作人员从圈舍的方位、面积、高度、扣棚等进行指导并发放了改建图纸,共计建成标准化圈舍176间500平方米。大大减少了当地的环境污染和畜禽之间疾病的交叉传染。
5、7月份在年家河村发放品种改良宣传材料,共计散发
黄牛改良宣传资料80多份,使群众了解牛的人工冻配技术的好处和带来的经济效益,一年来共计改良黄牛78头。给该村的品种改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6、8-9月份联系引种工作,我站结合镇政府的整村推进项目,向年家河村引进的76头基础母牛、150只基础母羊的引种报告在2012年5月28日报送了县畜牧局,并在2012年6月4日得到了批复。在8月中旬对农户进行了引进牛羊的饲养管理技术培训和联系引种地点,并派人在引种地点对引进的牛、羊进行留观,待留观期满后,分别在2012年9月6日从礼县引进基础母牛76头,9月30日从康乐县引进基础母羊150只。扩大了当地的畜禽规模养殖,使全村户均牛饲养量达到了
1.5头以上。带动了周围群众大力发展养牛业,使该村养牛示范点有了一个新的、更大的突破。
7、10月份做好了秋季疫病防控工作,指导农户进行青贮氨化的饲草加工技术。在全面完成该村秋季畜禽疫病的同时,积极做好了青贮氨化示范工作,确定了15户农户为示范户,共计指导完成青贮饲料22吨、氨化饲料5吨,使广大农户掌握了青贮氨化的制作过程,加大了当地的秸秆利用,节约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该村经济相对落后,养殖户资金缺乏,扩大该村养殖规模,实现专业养殖,有待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2、个别农户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专业村整体计划的实施。对新技术、新观念、新设备的接受比较缓慢,还需我们畜牧工作者继续加大科技宣传力度,以典型示范户为榜样,做到以点带面,发展设施养殖。
总之,年家河养殖专业村建设工作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站职工一年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虽然我们在养殖专业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和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总结经验,扬长僻短,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实现我镇畜草产业跨越式发展。
2012年11月22日
第四篇:清源镇草原防火安全隐患自查报告
清源镇草原防火安全隐患自查报告
县畜牧局:
根据《清源镇人民政关于切实加强当前草原防火工作的通知》(渭清政发„2011‟38号)精神,我镇草原防火指挥领导小组对我镇的草原防火工作开展了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草原防火工作落实情况
1、加大了草原防火的学习宣传力度。今年,结合草原普法宣传年活动,首先组织职工认真学习《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草原防火常识,散发草原防火知识传单,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黑板报、开大会等时机,时刻提醒公众注意用火安全,同时努力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草原防火、人人有责”的良好风气,严防草原火灾的发生。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的防火意识,为草原防火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加强组织领导,切实靠实防火责任。草原防火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各村委会加强了组织领导,健全了工作机构,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切实把草原防火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文书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草原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各村小组(社)长为草原火情观测员。同时,根
据各自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切实提高了草原防火工 作的水平。
3、强化工作措施,全力确保草原防火安全。强化火源管理,完善草原防火制度。各村委会依法加强了对进入草原作业,放牧人员管理。建立了火情监测、草原防火巡查、责任追究、火情报告、值班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和严格用火审批制度,加强生产和生活的指导和管理。健全了草原防控体系,以社为单位建立了草原防火监测点,密切监视和防范草原火灾发生,并根据本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火灾发生规律,对草原防火危险源进行排查、监控,坚决消除了草原火灾隐患。严格值班报告制度,确保了草原防火信息畅通。各村委会按照“严防死守,全力扑救”的工作方针,坚决落实草原防火措施,做到防火期间24小时值班。各村确定了一名专职草原防火信息员,具体负责火情信息传达,确保通讯畅通。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草原防火工作万无一失。
4、草原防火工作有安排、有总结。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草原防火工作会议精神,在年初安排部署了全年的草原防火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草原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半年书写了草原防火工作半年总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镇连续多年未发生草原火灾,但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防火经费紧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扑火工具
严重缺乏、落后,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很大。二是防火队伍培训还不够全面,防火人员缺乏,广大群众的草原防火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做好草原防火工作,对于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重特大草原火灾的发生,维护草原生态安全,确保全镇农牧民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在今后的草原防火工作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做好草原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绝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要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火、群防群治、科学扑救的原则,克服困难,切实做到思想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组织落实到位,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努力使我镇的草原防火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加大草原防火宣传力度,不留死角,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
二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草原火灾报告制度和值班制度。
三是加强草原火情监测力度。草原防火期内,对重点地段要进行重点防范, 加大巡查力度,严格管理和控制外来火源,发现隐患及时妥善处置,确保万无一失。
二O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第五篇:清源镇乡镇换届调研汇报材料
清源镇乡镇换届调研汇报材料
清源镇地处武威城东13公里,东靠长城乡,南邻东河乡,西接武南镇、清水乡,北与发放镇及二十里大沙漠接壤。原为清源人民公社,1983年社改乡为清源乡,1986年6月撤区并乡时与新地乡合并成立清源镇,是全省第一批建制镇之一。全镇镇域面积10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8093亩,法定耕地面积37719亩。辖新地、新东、清泉、新西、发展、王家新庄、羊庄、中沙墩、东槽、宣家庄、蔡家寨、周府庄、清源、曾家堡、刘广寨等15个行政村,下设115个村民小组,5771户,总人口24007人,镇政府驻地王家新庄村2010年全镇完成GDP5.25亿元,较2009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25元,较2009年净增772元,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十一五”期间制种、蔬菜、林木育苗、规模养殖已成为全镇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日光温室蔬菜种植面积累计达到4709亩(2473座)、拱形温室面积达到110亩、养殖暖棚面积达到774亩。已建成王庄、东槽、新地等3个规模养殖村,建成了10000头舍饲养牛、羊基地,建成了年出栏生猪近3000头的永康仔猪育肥中心、年出栏1000头的武威市戒毒康复中心养牛场,规模养殖户发展到2500户。林木育苗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以常绿林、经济林、用材林、沙生苗木、花卉苗木等五大系列近70个品种,林木育苗面积达3900亩,年出圃各类苗木、花卉6000万株;全镇森林覆盖率达19.8%,初步形成了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田成方、房小康的生态模式化建设格局。面对十二五发展的新挑战,清源镇根据区位优势和地域优势,确定十二五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一条
主线(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突出二个重点(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实现三大突破(在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和项目建设上有突破),确保六大产业(林木育苗、制种、养殖、蔬菜、特色经济林、花卉),发挥区位优势,走农业稳镇,科技兴镇,旅游活镇,工业强镇,非公有制经济富镇之路,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一、乡镇党委及领导班子基本情况
清源镇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29个党支部(15个村党支部、11个学校党支部、1个卫生院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1个非公有经济党支部),共有党员874名。其中,农民党员726名,女党员97名。全镇领导班子共9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人大主席1名、副书记1名,武装部长1名,镇长1名,副镇长3名,科技副镇长1名。领导班子中大学专科学历的3名,大学本科学历的6名。2006年换届时共设党委委员名,其中农民委员一名
清源镇现有科级干部12人,其中:正科级干部4人,1人为正科级非领导,副科级干部8人,3人为副科级非领导,二、近期学习宣传换届纪律情况
近期我镇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要求,认真组织全镇领导干部学习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要求、领导干部警示案例汇编的同时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对领导干部廉政准则等各项关于严肃换届纪律的文件、视频、图片叶进行了学习。严格制定严肃换届纪律实施方案和筹备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对《严肃换届纪律文件资料汇编》和《严肃换届纪律案例选编》印发到了每一个领
导干部手中,对“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也进行了印发,让党员干部牢记严肃换届纪律要求,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目前,全镇干部群众思想稳定、没有存在着换届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三、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建议
1.对于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问题。根据选举法关于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的规定,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变为1:1,这势必会造成城镇代表的大幅减少,农民代表则要适当增加。建议:结合区镇人大同时换届,采取大选区套小选区的方法,把划分选区与代表资源的分布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大体相等和便于选民参加选举活动、便于选民了解和监督代表、便于代表联系选民的原则,按居住状况或者按生产单位、工作单位划分选区。具体工作中,第一,要把各村各单位人口基数调查清楚,这是划分选区的前提条件。第二,要根据每一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合理划分选区,但每一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不可能绝对相等。第三,按照选区大小和代表构成确定选区代表名额。选举镇代表时,把驻镇单位两个选区调整为为一个选区;选举区代表时,把驻镇单位划分到农村选区参加选举。
2.在优化乡镇领导班子配备,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上。建议区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的德才兼备的情况下,要突出的在颁布表彰中的有些地位和指导作用。综合考虑科学发展需要、班子结构需要、个人特长能力,通过换届调出干劲,调出合力。防止任职年龄搞“一刀切”适当保留一批50岁以上经验丰富、工作得力的干部,引导干部正确的对待去留、积极支持配合换届选举工作。
3.在干部任用提名上,要着眼于规范提名制度按照民主
提名、公开提名、责任提名的要求,1.通过多种渠道推荐干部,增加提名工作的透明度,扩大民主提名环节。2.对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视情况对拟进入新班子人选按一定差额比例进行二次会议推荐。3.进行多指标适岗评价,客观衡量胜任力,并合理定提名责任,做到责权对称。
4.在加强换届选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上,主要做好1.突出正面宣传教育,打好“预防针”。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媒介和宣传途径,让党员干部牢记“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产生抵制拉票贿选、跑官要官等不良风气的“抗体”。以警示教育为重点相关部门组建宣讲团,深入各乡镇进行换届宣讲纪律宣讲,强化各级干部的自律意识,使之不想、不敢、不愿违反换届纪律。2.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发放“定心丸”。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准,一盘棋走活。同时树立注重科学发展、重视基层、重视品行,注重真抓实干、群众公认、敬业奉献的导向,真正让无为者离位、有为者有位、善为着进位。3.构建情况收集和应急快速反应机制,配备“净化器”。及时的掌握各种不良苗头,建立信息报告制度,聘请义务监督员及时的向区换届办反馈情况,保证推荐、测评和投票选举的顺利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普通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全面了解情况,对影响到换届选举的人和事,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回应。成立案件督察组,对群众举报的各类非组织活动,依纪依法从严查处,绝不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