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环境保护新跨越

时间:2019-05-13 16:5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环境保护新跨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环境保护新跨越》。

第一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环境保护新跨越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环境保护新跨越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赵 斌

2009年第2期 ——领导专稿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重要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毫不动摇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同时,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切实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环境保护实现新跨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清醒认识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就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安排,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但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专项治理成效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环境质量稳中趋好。近年来,我省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保持了基本稳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良好符合Ⅰ—Ⅲ类标准的占84.4%,主要湖泊中,水质良好符合Ⅱ、Ⅲ类标准的占50%;长江干流和汉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长江支流水质由中度污染上升为良好,汉江支流水质由中度污染转变为轻度污染;三峡库区干流及支流水质良好,丹江口库区干流及支流水质总体为优;全省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省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百分率为88.2%。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连续下降。2007年,我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9%,在参与考核的省市中排名第10位;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6.9%,排名第6位。2008年上半年,我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44%和1.14%,继续保持“双降”态势。三是环保专项治理成效显著。2007年以来,我省通过实施环保专项治理,造纸行业淘汰落后产能156万多吨,造纸企业平均规模由2007年的1.1万吨提升到3.3万吨;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1534万吨,水泥企业平均规模由2007年的23万吨提升到58万吨;淘汰小火电机组85.55万千瓦,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已成全省发电绝对主力,为优势产能的加快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和市场空间,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环境制约逐步显现,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一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主要污染物存量大、增量多,一些地区环境容量小。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尽管在2007年首次实现双下降,但截至目前,我省SO2减排只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55%,后两年的减排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同时,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新增污染物排放量还将大幅增加,短期内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十分困难。全省环境容量分布也十分不平衡,目前绝大部分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水环境容量分布在长江、汉江干流。鄂西北等地区水环境容量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环境恶化的趋势依然存在。截至2008年11月,17个重点城市中有6个环境空气质量没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汉江支流水质中度污染,部分城市内湖水质污染严重,三峡库区支流、汉江干流中下游多次出现“水华”。24个监测降水的城市中有16个检出酸雨,10个市(县)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库区干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但一级支流频繁发生“水华”现象,且随着水位升高呈现规模扩大、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并向上游扩展之势,给群众饮用水安全带来潜在威胁。随着三峡工程蓄水水位提高,一些新的水环境问题将可能逐步显现,库区水环境保护将面临更大压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容量缩小,保护的任务更加繁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省每年畜禽养殖业排放污染物6000多万吨,排放化学需氧量约20万吨,排放氮磷约8万吨;化肥施用量达290多万吨,农药施用量达13万多吨,其中70%左右流失,成为污染物。环境新问题开始显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化学物质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开始威胁到环境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固体废物大量增加,处置能力十分有限。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加剧。三是环境风险防范任务艰巨。近几年,各种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呈多发势头,相继发生了仙隆化工厂爆炸、黄麦岭泄漏等50余起较大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在加快发展时期,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三)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不能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发展不够仍是我省的最大实际,加快发展仍是我省最为紧迫的任务。产业结构偏重,资源相对贫乏,缺煤少油乏气,资源环境因素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瓶颈。持续快速发展虽然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基本面,但是以自然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为代价的粗放型特征依然比较明显。作为一个资源禀赋严重不足的省份,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收益的粗放发展方式是不可能持续的,如果沿袭传统发展模式,未来全省资源环境将难以为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难以实现。

(四)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虽然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正在收到积极成效,但从深层次看,还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规律的把握、发展蓝图的整体规划和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特别是中央批准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对于我们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提出了更高目标和要求。但是,现实的环境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全适应新的目标和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反映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环境保护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健全,不少地方对环境保护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二是体现公共财政要求的环保投入渠道尚不畅通,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账较多。三是关系社会和谐的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发展不平衡、环境保护责任与受益不公平同时存在。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强化对生态省情的认识,深入研究环境与经济、环境与人文的客观规律,并升华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和法制,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现代化的路子,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必须把实现“三个转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和推动我省环境保护新跨越的着力点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任务。温家宝总理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这三个转变是科学发展观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正确处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两者关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当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统筹思考环境保护,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解决环境问题。

(一)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决策者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挂在嘴上,光说不做,或者说得多做得少,依然走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之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失衡,在一些地方,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分析原因,首先是认识问题还没有解决,有不少领导干部仍在坚持“发展阶段论”,信奉“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主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受经济增长方式的惯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滞后效应影响。提高环境保护执行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检验科学发展的标准之一。要建立和落实地方有关领导的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制度,将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列为相关责任人,这样更符合决策的实际情况。要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否则,环境保护的大计难以如期实现,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二)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道路,环境保护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在认识上没有“并重”,实践中没有“同步”,增长方式比较粗放,没能从根本上摆脱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道路,一些地区环境污染还在恶化,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损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环保工作早起步早主动。优良环境正在成为竞争新优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科学发展推进环境保护。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环境保护不仅对发达地区十分重要,对欠发达地区也不可或缺。无论是什么地区,保住绿水青山,才可能有长久的“金山银山”。

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按照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将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依法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止工业污染转移,实现村容整洁。在科技发展中,大力推动环境技术自主创新,积极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在区域布局中,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二是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资产和资本”的理念。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保事业,使环境资本运作步入“运用环境资产—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整治工程—环境改善和优化—环境资产增值”的良性循环,使潜在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

(三)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过度依赖行政手段,不仅不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大多数地方政府和企业推动经济发展有余而保护环境不力的现状,而且会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制定规则,并监督各参与主体遵守规则,而不应过多地干预市场主体的微观行为。为此,应当加快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体系,充分利用最新的环境技术、管理理念和法律制度。一是要强化环境保护法律、标准和制度。开展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配套改革试点研究,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及责任追究、政绩考核、排污许可和排污权交易、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配套的法规规章;结合省情,在造纸、化工、酿造等行业和磷矿、钒矿开发等方面设定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从社会组织的各方面着眼构建污染防控体系,推动形成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使环境保护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得以落实。二是要通过依靠国内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加速核心部门的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在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加快人才培养,建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环保基础学科研究基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战略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强化企业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创新从引进技术为主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转变,为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创建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科研成果产业化。三是要充分利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政策推动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建立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政策。统一制定企业排污、污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收费标准,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时予以调整。实行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上网电价、水价、天然气价格政策;采用积极的财政和价格政策,促进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完善包括绿色信贷、环境保险、绿色采购、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将其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和宏观调控体系中。建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保障机制。四是要整合机构职能,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大部门体制。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纳入政府组成部门,成为具有完整行政决策、监管和执法职能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设立区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机构,打破行政管理上的分割局面,采取生态系统方式,对自然资源实施综合管理;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五是要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环境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扩大公民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引导市民从自身做起,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持民间组织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开展“两型机关”、“两型企业”、“两型社区”、“两型学校”、“两型家庭”等创建活动。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重在实践、贵在实干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应着力加强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加强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升环境承载能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是要加强总量控制,有效利用发展空间。国家下达我省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是约束性指标,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落实。二是要加强环境保护准入管理。积极推进规划环评,推动全省生产力合理布局、资源优化配置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强化项目审查,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政策,突出加强钢铁、有色、建材、电力、轻工等重点行业环境准入管理。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审批,禁止向水体直接排放汞、镉、六价铬等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重污染项目。积极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严格环境准入,抑制粗放型经济发展。三是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超标或超排污许可证要求排放的落后生产能力,是利用环境保护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2009年,要深入推进“环保专项治理”,关闭一批污染重、能耗高、效益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生产线),杜绝“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死灰复燃。

(二)着力保障群众环境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群众权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着力维护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当前,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一是把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落实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任务,加快治理进度。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二是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着力解决扰民严重的噪声、餐饮业污染问题,严格控制危害群众健康的颗粒物污染。三是严格执行新建电厂脱硫设施建设的规定,加快老电厂脱硫改造步伐。

(三)着力推进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创新。立足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是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是建立和完善排污许可证管理、环境稽查、环保后督察等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二是启动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争取华中地区排污权交易中心落户武汉;研究开展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开展适合省情的生态补偿政策研究及试点;鼓励加强环保治理和加大环保投入,研究制定将环境保护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的办法。三是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协作、区域联合治污、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理、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管理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等机制。四是推进武汉城市圈统一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统一环境保护规划与环境功能区划、统一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统一建设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开展环境经济政策试点,逐步建立并完善体现资源环境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政策,推进建立由多元投资主体、多种渠道融资组成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融资格局。五是完善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的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参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一套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标准和考核办法,在全省开展创建“湖北省生态文明城市(城区)”活动。今后将获得“湖北省生态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推荐参加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评选。

(四)着力提升环境保护执行力。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环境管理执行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要着力在理顺体制、健全机制、强化法制、增强能力上下功夫,更加注重抓基层、打基础。目前,我省环保基础能力薄弱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污染防治能力薄弱。如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从全国来看,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几个省的所有县都建有污水处理厂,但我省大多数县(市)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有的虽然建了污水处理厂,但因管网不配套、雨污未分流、收费不到位等问题,难以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环境监管能力薄弱。有的县环保局严重超编,并且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小;一些县级环保部门工作条件差,不少地方缺乏最基本的监测设备和监测手段。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解决污染防治能力和监管能力薄弱问题,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执行力。

(五)着力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强舆论宣传,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二是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有效监督和制约忽视环境、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使之无所遁形。三是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创建阳光环保,定期公布社会关注的各类环境信息,推行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和形式多样的环保评先活动。四是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和推进环保工作。

第二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实现基层党建新跨越

--精选公文范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实现基层党建新跨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实现基层党建新跨越

近年来,xx新区积极优化组织配置,大力培育党建品牌,以实施党建“3”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党组织战斗力。“1”为深化外企“党群一体化”工程,实行“1+4”模式,把党组织与工、青、妇、科协群众组织建设统筹推进,全区已有300多家外企组建了党组织,规模以上“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率接近100%,其中13家外企成立了党委,3065名党员活跃在外企大舞台。“2”即深化“双示范”工程,引导全区所有社区党组织争创党建示范社区、党员示范岗,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3”就是深化“三结对”工程,大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区机关部门与社区、干部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结对谋创新、促和谐,共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社区办实事0多件,开展各类培训100多场次,走访慰问2000多户困难群众。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今年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xx新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正在不断走向深入,与此同时全区上下也在积极用科学发展观来化解金融危机,加快推进区域产业升级转型,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面对这一新形势,基层党建工作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突破加快推进“3”工程,努力实现非公企业、区镇机关和社区党建工作新跨越,更好地服务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一是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路径,开展“五满意”争创活动。在高新区各企业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中,广泛开展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园区”为主题,以组织满意、业主满意、党员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为核心内容的“五满意”党建争创活动,加大力度推进“党群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创新----------------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型开放式党建格局,使企业党建取得新突破、组织建设得到新加强、文明创建摘得新成果、党员职工素质得到新提高、企业经营取得新发展、和谐建设再上新台阶,为xx新区争创“全省党的建设模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对企业党组织采取“积分制”考核管理新办法,对企业党组织书记的考核积分,增强企业党员干部的积极主动性和政治责任感,推动企业党建有创新、有活力,出典型、出成效。

二是深化“双示范”工程,大力推进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在已经评出的40家新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和30个党员示范岗中,广泛开展党建工作经验交流,通过ppt等方式将各示范点先进经验进行集中展示,共同学习借鉴,相互促进提高。此外,组织示范点党组织书记到省委党校、区外的党建先进单位和区内的示范点开展集中培训、观摩学习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建示范点的争创水平,创新一批特色项目,打造一批“双示范”新样----------------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板。

三是拓展“三结对”工程新内涵,组织开展“双百共建”活动。以“扩大内需保增长、创新创业促转型、政企合作维稳定”为重点,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扎实做好“三结对三服务”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暖企业、暖员工、暖群众的“三暖”活动,以及联系人才、联系企业、联系群众的“三联系”活动,加快经济复苏,推动发展转型。发动100家已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和100个社区党组织结成“1+1”对子,将外企先进文化、先进理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互相开展传、帮、带,企业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就业等实际困难,社区则为企业党员提供社会实践平台。此外,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党建平台——阳光驿站,更好地服务本地党员和外来流动党员。

----------------精选公文范文----------------

第三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农村科技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农村科技工作

益阳市科技局 曹 清

今天大家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静心思考和探讨科技工作,感受很深,收获颇多,下面我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科技工作发一个言,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益阳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资源比较丰富,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科技推广和服务不断创新,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得到了转化应用,优质杂交稻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覆盖率90%以上。市农科所选育的“湘益猪配套系”填补了我省生猪育种的空白,促进了益阳生猪生产的发展。选育出的优质稻早籼6号、湘早籼45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产量和质量全省领先。建立了资阳迎风桥镇国家粮食新品种示范基地和赫山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水稻核心示范区。益华水产、明星麻业、瑞亚高科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质升级,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市品牌农业产值占农业总值的50%以上,我市农业科技贡献率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

当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农业正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竞争面临新的局面。益阳的农业虽有一定的优势,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农产品小而分散、产业化不够、市场占有率低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益阳要走现代农业道路,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我认为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调整我市农业科技工作重点。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我市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应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进行“三个转向”,从注重农产品数量增长、转向注重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转向为生产、加工、生态协调发展服务;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转向资源开发技术与市场开拓技术并重。努力实现我市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升级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重点在水稻、茶叶、禽畜、水产等领域,引进、推广与转化软盘抛秧、测土配方与施肥、高产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生猪良种繁育、茶叶良种繁育、发酵床养猪等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技术,积极配合在全市创办10个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水稻优质率达到85%,专业统防统治力争达到30%以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50万亩,力争生猪达到550万头,优质率达到85%,抓好3个高效生态发酵床生猪示范基地建设,并逐步向全市推广,发展名优水产养殖,扶持黑茶提质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推进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科技创新。我市目前农业产业化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农产品加工企业多(规模 以上企业38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企业少(高新技术企业11家,无上市企业);初加工多,高技术、高附加精深加工少(农副产品加工率不到20%,深加工少);一般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家庭化、内向型企业多,精细化、外向型企业少。要实现在市场经济和自主创新背景下的科技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重点培养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示范企业抓激励、中小企业抓扶持、科技型苗子企业抓培育,不断增强企业“后劲”。针对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产业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重点提高我市粮食、茶叶、杨树、水产品、生猪等主要产业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引进,不断丰富和提高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品种和质量。培养壮大一批高起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标志性企业。通过扶持益华水产、华葛食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促进我市农产品向精加工、深加工方向延伸,加工产品向多个产业扩张,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3、发展生态高效优质农业。加快发展具有益阳特色的生态高效优质农业,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潜力显著的农业产业,逐步建立8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双季稻高产“双超”(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黑茶种苗繁育基地、杨树种植与加工示范基地、优质商品猪示范基地、优质水产品养殖与加工示范基地、拓普麻业天竹 纤维原材料种植与示范基地、竹产业示范基地、名贵树木花卉选育示范基地。同时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力求在发展上有突破、在效益上有提高。

4、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农村科技合作社是近几年我国涌现出来的科技服务新生事物,主要开展共性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等。我省双峰县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我市沅江、资阳、安化等地进行了探索。农业科技合作社是推广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素质、整合劳动资源的有效方法,要依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原则,走以市场为导向,自愿结合,自筹资金,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路子。要实行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户连体、连心、连利益的“共赢”机制。同时,继续建立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信息“户”联网、送科技下乡组成的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使得农村科技服务能更好地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现实需求。

5、加大农业科技攻关的力度。以培养区域性、支柱产业及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为重点,结合资源优势和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围绕推动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积极培育、申报、实施省级以上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重点争取安化县列入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南县拓 普麻业3万吨新型竹浆等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解决制约我市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技术瓶颈问题。

7、积极做好返乡农民工的科技培训。立足我市实际情况,将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促进农民科技培训结合起来,在建设农村特色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培养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工作中,加强对返乡农民的科技培训,重点开展返乡农民工实用技术培训班,重点培训返乡农民工1000人。切实帮助返乡农民工掌握返乡农民工掌握再就业技能、知识及信息,促进农民工创业就业。

2009年4月17日

第四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重建新彰明

彰明镇党委书记 任 伟

各位领导、同志们,“5.12”地震已经过去了5个多月了,但回想起当时的地动山摇,那情形仍历历在目。在这场灾难中,彰明镇遭受了重大损失,我们在废墟中安抚群众,艰难重建家园。10月伊始,伴随着河南物质上的援助,来自党中央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声音也传到了彰明。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个时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对我们重建家园精神上的援助,有了这个学习实践活动,彰明的重建有了明确的方向。

我们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能使自己的观念得到更新,在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们的村、社区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必然会在在基层工作中引入科学的管理、规划;我们的场镇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也会提高效能,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看到,我们当前的任务并非恢复一个旧的彰明,而是在重建工作中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的方法,来建设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彰明。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 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将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彰明实际联系,我们当然要问:“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彰明怎么办?”地震过后,不少房屋被毁,群众的衣食住行受到极大影响;工业方面,地震造成工厂大面积停产,现在虽在党委、政府的协助下恢复了生产,但产量仍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四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抓住灾后重建这一历史机遇,镇党委班子可以放开手脚大力发展经济,引起更多的关注,这是前所未有的。河南郑州作为我们的援建单位,不遗余力地立志帮助我们打造一个全新的彰明城镇;涪江三桥恢复动工,彰明的经济将面临一次大的飞跃;江绵轻轨的建设、江彰大道的奠基,道路的打造必将为彰明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随着交通的便利,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必将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一是城镇必将日新月异,农村基础设施必将进一步加强,二是抓住明月新城建设的机会,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是工业园区扩建带来的机遇促进工业重建,进一步明确彰明的发展路线,工业强镇产业化富民;四是重建带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机遇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切,越来越明确地昭示彰明在未来地理、经济上的重要地位。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我们该怎么做?只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在发展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才能避免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在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中从容应对,才不会在机遇到来时手忙脚乱。

二、强规划重建管,努力建设文化旅游明镇

有了思路,为实施科学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以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为指导,从彰明实际出发,坚持 规划先行,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精心编制灾后重建,避免重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特别是解决好安置住房作为重中之重,鼓励群众自建过渡性安置房建设,努力解决好受灾群众的临时基本生活;坚持恢复重建与推进发展相结合,重点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坚持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相结合,加强与支援方的沟通衔接,创新援建方式,调动多方力量,做到“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结合、“过渡”与“永久”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努力把灾后的彰明建设得更加美好。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彰明重建规划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前三年为恢复重建期,后五年为提高发展期。

(一)依托一流规划专家,搞好规划。按照高起点、高规格、着眼长远的要求,结合实际,利用优势,科学确定了14个重点工程,即是灾后农房建设,邀请了河南郑州规划设计院、市建筑设计院、市三甲级院进行总体规划,建设“文物城镇”,明确彰明工程项目,街道放线、地下管网和集中

2点的规划。重建小学(含幼儿园和成教校)、共4862m,紧急排危127处,恢复电力提灌站6处,农灌渠系修复4200米,搞好南江、昌明、儒林、福田四个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城镇总体规划及旧城改造,彰明至彰明火车站三公里的道路改造,解决城镇供水,继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敬老院维修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共需资金2100余万元。在编制好规划、确定好项目的基础上,积极与河南郑州联系接洽,赢得支持。

(二)切实加大对城镇建设的力度。严格按照规划实施,用好援建资金。推进街道绿化、亮化、美化。使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配套。彰明镇十分重视城镇建设,镇党委积极 3 协助援建单位,提供必要资料、数据,重建办人员与援建单位紧密配合,促进城镇改造稳步推进。

(三)加快过渡板房建设,按期恢复行课行医。卫生院、学校共建成板房403套,并于7月22日全部交付使用,为卫生院救治病人及学校复课提供了稳定安全的场所。同时,地处曙光3组、沙棠1、2组的京明社区,用于群众生活居住的板房也已交付使用。

(四)加强集中规划点建设,发展特色农家乐,打造文化旅游名镇。加强集中规划点建设,保证集中点农房建设的质量,同时在布局上也做到多种风格相结合,在考虑资源集约的同时,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将使这些民居成为彰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加大对彰明本土农家乐翠柳园等的扶持力度,搞活旅游业,突出彰明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三、上项目抓增量建设工业强镇

发展彰明经济,提高彰明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工业化进程是硬道理。在招商引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能盲目追求“丰厚”的短期效应,在对待工业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做到统筹兼顾、总览全局,对引进企业要严格审批,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杜绝引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确保彰明经济高速发展,良性发展。

地震后,企业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生产自救,在7月下旬,镇境内所有规模企业全部恢复生产。招商引资方面,新近引进了江苏溧阳德克利机械有限公司投资8500万元的螺纹钢项目、重庆客商投资1300万元的城胜节能环保砖项目和四川国丰建筑公司投资1000万元的昌明新居项目。目前,昌明新居项目已到位资金50万元,江苏溧阳德克利机械有限公司的螺纹钢项目正在洽谈中,城胜节能环保砖项目正在进行厂房建设,目前已经竣工投产。

四、重民生保稳定建设和谐彰明

大灾过去,彰明镇百废待兴,在这关键时刻,作为与发展同等重要的民生工作也必须得到关注。按照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应与发展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分别抓”,这样往往顾此失彼。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想百姓之所想,做百姓之所需。

(一)是做好民生工作十件实事。一是实施就业促进行动。结合河南援建,大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下岗人员、失地农民再就业。二是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行动。把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社区居民全部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制度;把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并逐步提高集中供养水平。三是实施教育资助行动。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继续对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解决好困难家庭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四是实施医疗保障行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证集体参合率达到95%以上。五是实施农村交通建设行动。借助江彰大道修建机遇,实现农村村道硬化。六是实施安全饮水活动。继续推进红层找水工程,解决五显、龙洞等村饮水困难的问题。七是实施农民工培训行动。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出外打工人员收入。八是实施农村安居行动。结合农房重建,使全镇群众有房住,安全过冬。九是实施扶贫解困行动。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十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在招商引资上严格把关,杜绝引进高污染企业,保护彰明良好生态环境。

(二)全力抓好信访安全稳定工作,为灾后重建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群众工作办每周一对各种矛盾进行集中排查,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化解矛盾,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对以前的信访问题客观调查,认真对待,积极化解;对因灾造成的新信访问题,讲明政策,宣传到位,及时化解矛盾。

五、强班子抓基层建设一流队伍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在具体的工作中,机关党员干部从以往的有了问题再解决、等群众找上门的工作方式,真正转变为主动调查、主动研究,找出问题,及时解决,并在工作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做到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对工作有长远计划,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工作的实效性。运用制度管理,层层抓管理,层层抓落实,力求在学习后彰明镇机关有新面貌,工作有新成效,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灾后重建见成效。”

第五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我所十分重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项工作,开展不同层次的学习实践以及调研活动,在最近的集中学习和自学过程中,使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三部分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

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就是促进有关发展各系统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把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条件,着重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主要矛盾,不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求得暂时的经济繁荣,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使人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过程,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趋利避害,坚持开放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进国内发展时考虑国际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时自觉地注重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互动。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体现出鲜明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强调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全

下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环境保护新跨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环境保护新跨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提纲 集团办公室党支部 孙铁阳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真学习,使我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对科学......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山西省科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知识竞赛试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1、提出过程 (1)2003年春天,......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围绕服务建设新农村 -----倍加造镇“双学双比双服务” 工作队工作总结 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的“双学双比双服务”活动,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残疾人康复、文化和体育事业 又好又快发展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全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

    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重大的战略思想,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在在全市老干部工作暨“双先” 表彰会上的讲话 张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不断开创老干部工作新局面 ——在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刘明 (2009年......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为加快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做出新贡献 ---在辽宁省科协七届二次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审议稿) (2009年1月18日) 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康捷 各位委员,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