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镇“威宁试点”工作总结(大全)

时间:2019-05-13 16:2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水镇“威宁试点”工作总结(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水镇“威宁试点”工作总结(大全)》。

第一篇:中水镇“威宁试点”工作总结(大全)

中水镇关于开展“威宁试点”工作的工作总结

自治县委、县政府:

中水镇位于威宁西北部,距县城102公里,与云南省昭通市接壤,距昭通市昭阳区城区中心18公里。国土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有58291.35亩,林地10200亩,荒山24618亩;全镇辖19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目前全镇总户数11037户,总人口4861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3907人,占总人口的49.2%,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居住着回、汉、彝、苗、布依5个民族。因地处温和半干旱河谷地带,具有高原季风气候的独特特征,小区气候明显,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农产品不仅品种多,产量高,而且品质优,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农业。

2009年9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就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经过几年艰苦努力,帮助贫困群众切实脱贫。由此,威宁成为国家级的“喀斯特地区综合扶贫试点县”,各级各部门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

两年来,我镇党委、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关于威宁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威宁试点”工作为契机,以县委“四五六七” 的工作思路为指针,以“建设大基地、培植大产业、促进大流通、确保大稳定”为目标,紧紧抓住千载难逢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推动中水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现就2009年9月以来开展“威宁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威宁试点”两年来回顾

2010年末全镇经济总收入为1.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50.00元,在9987户农民中,有2864户属贫困户,占全镇总户数的28.68%。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中水镇人民政府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各种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强化发展意识,全镇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步,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共完成生产总值1.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比上年度增加250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两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基础建设作为重点,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快建设步伐,通村公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电、路等建设项目、一事一议等民生工程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得以重大突破。争取县通组公路建设项目6个,修建通组公路32公里;积极争取资金110多万元修建通村通组公路48.7公里、中小型桥梁5座;镇财政投资12万元,改建扩建102省道3公里,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投资2500多万元,完成银水提灌站二期工程;完成两座水库出险加固,维修两座水库主干渠、支

渠,维修大龙潭和出水洞等沟渠损毁部分;修建小水窖460口,修建山塘1个,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投资280万元完成小规模土地开发整理1200亩投入700多万元治理河堤6200米,完成投资970万元的密集型烤房建设485间,投资180万元完成烤烟育苗大棚3顶,育苗池140个,投资25万元新建防雹炮点2座;11万伏变电站完工,投资40万元安装了12公里的输电线路,新安装电压器8台,解决9个村烤房和生活用电问题,完成绝缘化改造工程4公里;投资114万元完成农网改造16千米,农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全面夯实。投资150万元,改造完善农贸市场大棚,硬化水泥路,投资570万元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全面改造新老集镇覆盖9个行政村的供水设施,修建新建了派出所办公大楼、计生康复中心,镇财政匹配16万元改善办公设施;投资20万元完成敬老院建设,新建客运站,启动建设文化服务站、幼儿园等建设项目,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陆续上马,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即将大幅度改善。

(二)特色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推进传统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进程,改变农民耕作方式,不断扩大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巩固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巩固烤烟、蔬菜等传统支柱产业,培植了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烤烟支柱产业稳步发展,2009年全年种植烤烟23320亩,共收购烟叶64.8万斤,创烤烟税收977万元;2010年烤烟种植再创新高,种植面积共2.4万亩,收购烤烟721万斤,均价8.06元;2011年种植烤烟28360亩(比起2009年增长4360

亩)。在巩固玉米、洋芋等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果蔬种植,目前已形成以大蒜、莴笋、辣椒等优质蔬为主题的万亩蔬菜基地12000亩(比起2009年增加3755亩);精品苹果3500亩(比起2009年增加1884亩),核桃种植12000亩(比起2009年增长9082余亩)。种养殖业科技含量提升,经济效益提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多元化良好局面初步形成。这两年,我镇在困境中曲折前进,在逆势中奋力突围,我镇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580元增至3100元。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快速提升,发展势头强劲。

(三)村容镇貌大有改观,乡村文明建设再上台阶 两年来,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镇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效果明显。全镇共启动“黔西北民居”新建、扩建、改造158户,共落实危房改造1622户,发放危改资金1292万元。完成2个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程。全镇19个村民组开展了村庄整治,完成沼气建设1200口。实施改厕和通组路、联户路及院坝硬化,搞好“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绿化街道350米,安装路灯84盏,小城镇建设得以推进,城镇化率大幅度提高;机关办公设施建设推进,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提高,办公环境不断改善。投入经费86万元,新建垃圾填埋场1个,购臵环卫车1辆,招收环卫工人12名,协管员10名,管理措施逐步健全,“整脏治乱”效果明显,镇容镇貌不断美化;新建生态家园模式厕所2座;垃圾池9个,增加垃圾箱40多个。各村兴建了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健身休闲广场等各类不同的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开

展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文化惠民建设见到实效,村容村貌、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方面焕然一新。

(四)各项措施齐抓共管,维稳工作成效显著

——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强化公民法律意识。全民学法、守法、依法维权和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目标初步实现,抓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抓好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组织农民群众广泛参政议政,办好社会公益事业,达到了深化民主政治、实现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

——加大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坚持稳定压倒一切,逐步加大对综治工作经费的投入,完善了公安、司法、政法、治保调解等一系列防控体系,强化管理。完善了对危爆物品的审批、使用和管理制度;以“两抢一盗”和打击涉毒犯罪为龙头,以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工作为重点,两年来,成功破获“8.12”特大凶杀案,共发各种刑事犯罪24+19起,侦破21+17起,抓捕各类犯罪嫌疑人96+78人;发生民事纠纷213件,调解成功209件。加强对“黄、赌、毒”的整治。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种违法犯罪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得到打击和控制,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保持安全生产良好势头。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两年来共排查非法采煤井口6口,炸封、填封、砌封6口,对已封闭井口实行建档管理;同时加强了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并同农用车和拖拉机车主签定了责任书,加强监管,扎实开展对交通运输、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等方面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了我镇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的目标。

——抓好信访维稳相关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治安突出问题的整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干部包保责任制,强化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认真搞好接待以及疏导工作,把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稳控”,通过《信访条例》的贯彻执行,有效控制了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确保了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为打造平安、和谐中水夯实了基础。

(五)教育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教育事业日新月异。新建的银水小学、中水三小、龙塘小学等,新增中水中学、中水二中、二小等共8所学校校舍,完成40多亩建设用地的征收和“三通一平”工作。排查鉴定校舍安全工程面积9360平方米,完成4个校点校舍安全加固工程;采购配臵初中、小学图书2.3万册,教学仪器及器械6套,课桌凳3600套。“两基”、“普实”验收合格,“普九”和“普实”工作顺利推进,教学质量明显改善,升学率大幅提高,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区前茅。

计生工作突出重围。立足计生工作降类的严峻形势,镇党委审时度势,夯实基础,强化责任,突破死角死面。以集中宣传教育活动为突破口,以底数清核、妇检补救、扫清库存为重点,严格实行干部包村帮户责任制,严格计划生育过程管理和过程考核,严肃妇检工作,杜绝政策外出生;共落实“四术”任务980+402

例(其中结扎541+254例、男扎1例、二女户6例、上环439+148 例),完成县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群众生育观念开始转变,政策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刚性指标完成较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民政救济和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共落实危房改造1622户,发放危改资金129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共7651户,22540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81270.5208万元。(查对比每年各多少)发放救济粮13.725万公斤。进一步抓好扶贫补助和最低生活保障“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全镇做到了应保尽保,全镇共有12471人参加新农保,其中有3520人是60岁以上的,收取参保金109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率居全县第三。在争取和落实优抚、优待、五保、救灾救济资金,整合社会扶贫、计生帮扶和党员结对帮扶资金、各种渠道捐款捐物,合理运用,开展了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各类灾民、贫困人口、计生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党的恩情,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公共医疗卫生效果明显。投资80万元新建卫生院综合大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投资400多万元完成9个村地氟病改炉改灶工作,投资95万元完成19个村村卫生室建设。门诊和住院人次提高了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以来,2009年参保率87.6%,2010年参保率为94.7%,2011年全镇共有42268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8.15%。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土地管理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圆满完成年度征兵和预备役训练任务。团委、工会、妇联、残联、关心下一代、统战、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六)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强化党自身建设,坚持抓思想作风建设,抓制度建设完善,抓基层组织建设,抓党员教育管理,抓党员队伍建设,抓党风廉政建设。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目标,切实抓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及“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活动契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切实抓好党的建设。顺利完成全镇19个村第八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提高了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认真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创先争优和三个建设年等活动,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机关干部、村干部外出学习培训。整顿了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2个,发展新党员86名。投入资金15万多元,扩建了前河村办公楼。制定了镇党政班子联系点制度,加强贫困党员生活补助,老党员、老干部、困难党员春节慰问等。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了干部管理,建立完善了廉情预警机制建设。完善了干部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制度。

二、“威宁试点”两年工作的经验总结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我镇发展型党组织建设着力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上下功夫,着力在创新管理、促进和谐上下

功夫,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引擎”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抢抓一切发展机遇。突出“干”字当先、“快”字当先、“闯”字当先。在全省实现跨越发展思路、毕节试验区加快转型、提速发展的思路、县委2010年年初提出的“四五六七”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抢抓“威宁试点”和“两年提速”大好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开创中水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两年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不但给中水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现将制定如下:

第一,必须毫不放松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第二,必须围绕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培养发展型干部,建发展型队伍,汇聚一切智慧力量,整合一切优势资源,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凝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进“威宁试点”各项工作。

第三,必须始终发挥解放思想的先导作用,致力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走科学决策的路子,以观念的更新推动队伍的建设,以坚强的保障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密切联系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以强大合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经验既是党委上下在推进发展中形成的共识,也是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一如既往地继承和发扬。

但是,在肯定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这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下阶段工作的方向

未来若干年内政府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按照“紧紧围绕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中心;破解两大工作难点:人口控制、社会稳定;抓好三个基础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拓宽四条增收路子: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着力发展农村企业、强化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劳务经济;切实解决好五大民生工作:安全生产、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到十二五末实现六个目标:农业总产值达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人人享有初级医疗卫生保健、人人享有普及教育和初级职业技能培训资源、80%左右的贫困人口基本摆脱贫困、农村经济得到快速持续发展”的“12345”总体发展思路。

1、紧紧围绕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中心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2015年实现全镇人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00元,生活富裕。到2020年实现人民生活脱贫致富奔小康。

2、破解好中水镇两大工作难度(1)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推进,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困难更多、矛盾更尖锐、情况更复杂,计划生育工作依然是乡镇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虽然通过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基本接受,计划生育的意识有所转变和提高,但多子多福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再加之一些群众因为对结扎手术不了解,恐惧害怕,导致计划生育工作的矛盾尖锐复杂。

对乡镇而言,计划生育工作要作好以下七点:

一是台帐要规范、家底要清楚;二是“一放二扎”这个重点要突出、力度要加大;三是其他指标要兼顾,绝不能忽视;四是宣传工作一定要到位,思想工作一定要靠前、要深入;五是一定要依法办事,工作人员不能违法;六是一定不要引发群体性事件或热点问题;七是必须确保计生工作人员和群众的生命及人身安全。

(2)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社会治安不仅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党和政府肩负的重大责任。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促进稳定,确保一方平安,使人民安居乐业,不仅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义不容辞的职责。

3、抓好三项建设

(1)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带领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任,乡镇党委只有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通过作好以下几点工作,抓好基层组织工作。

①、抓决策,明确思路谋发展。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能否实现。

②、抓关键,建强班子保发展。抓基层党建,关键是抓村社,抓住了村社就牵住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牛鼻子”。一是要多措并举强班子。坚持做到“想干事的给机会、会干事的给岗位、能干成事的给地位、不干事的快让位”,推动村级班子由“政治型”向“经济型”、“守家型”向“创业型”转变,不断把广大农村党员中的优秀分子选为村级班子成员。二是要选好配强领路人。紧紧抓住村党组织“一把手”这个重点,坚持选拔配备与锻炼培养并重,重视选优配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③、抓重点,典型引导促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是抓后进,创示范,促五好。在后进村的整顿上,乡镇党委要坚持“建班子、换脑子、选路子、送引子、学样子”的思路,要有针对性地集中力量重点整治“五类村班子”。即:整“窝里头”的散班子、促“不工作”的懒班子、撑“怕是非”的软班子、帮“问题多” 的难班子、治“不廉洁”的贪班子。在抓典型示范上,坚持“边创建、边总结边推广、边巩固”的原则,按照“一年抓创建、两年抓巩固、三年上台阶”的总体要求逐步推进。要通过“双培双带”工程,在乡镇范围内形成了党员带富户、富户带穷户、穷户学富户、党群共致富的共富格局。

④、抓难点,全面推进快发展。镇党委从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在创新基层管理模式上求突破,在服务基层上求实效。一是修订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二是按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三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四是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五是多方面解决干部难当、无人爱干的问题。

(2)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要集中有限资金,突出建设重点。

①、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②、彻底修缮“三面光”的出水洞水源配套水渠。③、争取前河流域、中河流域、后河流域、银水河流域的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

④、加大通村道路建设,争取在2015年前村村通油路。⑤、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小集镇建设力度 ⑥、加大环境卫生和“一池三改”(建造沼气池、改厕、改

灶、改牲畜圈)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生态建设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立足本镇实情,结合多年来实施生态建设项目的经验和做法,在探索中治理,在治理中探索。应从以下方面建设:

加大石漠化治理。一是分流域治理;二是分类型治理;三是多措施治理;四是多部门治理。

在条件比较适宜、土地面积相对较多的地方,做到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范化种植,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核桃、板栗、花椒种植基地,建立一个或几个集中连片、种植规范、管理科学、效果明显的示范样板基地,带动周边群众种植。

4、拓宽四条路子,增加农民收入

我镇是农业大镇,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全局稳,农民富则全镇富。解决好“三农”问题,核心是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要按照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统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①、要进一步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广泛宣传科技兴农力度,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农业支柱产业。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发展“四大特色片”的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实施“绿色、无公害”品牌这一战略,在城效田地,要重点抓好25000亩优质烤烟基地建设;10000亩早洋芋、大蒜、莴笋、辣

椒等蔬菜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在花园村和银厂村继续抓好以养羊和养牛为主的养殖基地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②、通过招商引资,着力发展农村企业。围绕畜禽、大蒜、果蔬、等大宗农产品,力争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的大项目,并完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最大程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③、要强化乡村旅游的开发。一方面要以现有的鸡公山和中水汉墓群为基础,进一步加大中水古文化历史及文物的挖掘、保护、开发力度,提升品味,发展古文化旅游区。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华水库建成后形成10里平湖造就的生态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旅游度假区,发展壮大 “农家乐”休闲旅游度假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升小城镇的品味和档次。

④、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动力转移作为一大产业来抓,进一步完善镇、村两级劳动力转移网络,抓好劳动力就业的岗前培训,变人口压力为动力,加大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力度。

5、切实解决好五大民生工作 ①、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要抓好安全生产,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大对非法采煤窝点的监督管理力度,发现有非法开采的现象,一定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坚决炸封取缔,不让非法从业人员有可乘之机。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要把从事非法开采人员的思想认识转变过来,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三是要对这部分人加大剩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有一技之长,从事其他行业,增加收入。

②、住有所居

要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特别要将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农村危房、茅草房改造进度,逐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③、病有所医

要加大农村新农合的宣传力度,增加参合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至于使群众因贫困看不起病,也不至于困病致贫、因病返贫。

④、老有所养

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安度晚年。

⑤、学有所教

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不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立足中水镇实情,通过认真规划,建设大基地、培植大产业、促进大流通、确保大稳定,把扶贫开发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建设项目上是下阶段我镇党委、政府工作努力的朝向。

中水镇党政办 2011年10月6日

第二篇:镇2009依法行政试点工作总结

zhen政„2009‟210号

镇2009依法行政试点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依法行政试点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学用结合普法并举,坚持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严格执法为核心,依法办事为目的,深入开展“法治临溪”建设活动,狠抓依法行政执法行为。努力做到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执法部门公正执法,基层民主自治,公民知法守法,社会和谐稳定,现将我镇2009依法行政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摆上位置

我镇坚持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着力在领导上强化,在机制上优化,在力度上硬化: 一是坚持强化领导,完善领导抓依法行政工作的责任机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情况,研究落实依法行政具体工作。

二是有机协调,优化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对涉及全局性的工作,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商讨对策措施,明确相关部门任务,并注重工作的统筹、协调与配合,力求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同动作、形成合力。

三是把握关键,硬化依法行政的推进机制。把推进全过程督查、工作问责制、责任追究制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对涉及依法行政的重大事项,按照项目化管理、序时化推进、合法化实施的要求,开展全过程跟踪督查,确保工作推进到位。机制的完善、领导的强化、合力的形成,为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突出,全力推进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树立亲民政府、诚信政府、守法政府的新形象。

一是着力推进决策的科学民主化。对事关全镇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重大事项,坚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对政府制定的文件,事先都履行必要的审核、签发、备案程序,必要时请法制部门审查把关,并适时提交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充分酝酿研究。同时对不规范的文件进行清理和废止。二是着力推进行政行为规范化。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断推进行政行为规范化。第一,规范执行主体。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制度,坚持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办事,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第二,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亮证执法、全面落实执法事项告知制度,尊重群众的知情权、申辩权、控申权,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行政执法的相关事项。第三,务求文明执法。把法律条文的钢性与执法过程的柔性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又体现执法过程人性化要求,既注重严格执法,又注重认真释法,使法律精神让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遵循,从而避免执法过程中新矛盾的发生。

三是着力推进政府行政信息公开化。不断完善公共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强化政府信息公开。首先,全面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实施上下联通、横向互通。为了提高政府服务效能,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人民群众。其次,全方位拓展政务公开广度,对政务信息、科技信息、劳动力资源信息、土地需求、重大项目建设等信息做到及时公开发布。

三、夯实基础,提升素质

坚持把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依法行政队伍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工作来抓。结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开展学法普法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坚持做到“三个着力”: 一是着力提升政府领导班子法治水平。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以理论中心组学习为载体,定期组织学习,通过强化领导学法,提升了政府团队的法治水平。

二是着力提升执法队伍的业务水平。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使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

三是着力提升全民法治意识。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依法行政的优良环境,结合开展“法律六进”和科技、法律、文化“三下乡”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开展法制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和以案释法,使广大群众置身于浓厚的法治氛围之中,提高了全民法治意识,促进了依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

2009年,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执法人员执政为民、依法行政的观念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不断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不断开创依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三篇:平安威宁工作总结

威宁县国土资源局创建平安威宁工作总结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巩固深化“创建平安威宁”创建成果目标,进一步把维护社会稳定和 “平安国土”建设摆上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平安建设责任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国土执法监察和资源的保护与治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和用地者的合法权益,认真排查国土资源各种矛盾、纠纷,扎实推进安全文明小区和挂钩村平安建设步伐,努力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局牢固树立“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的理念,健全社会稳定分析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内部安全防范、平安创建挂钩联系点和考核奖惩等制度,成立了“综治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落实;同时,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及时制定《威宁县国土资源局创建平安威宁责任书》,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一是明确各股、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具体抓。二是把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列入干部职工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考核晋职晋级、奖惩的重要依据,规定各股、所、直属单位如果出现因管理不力,致使工作人员出现违法违纪或妨碍社会政治稳定行为的,要严肃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实行综治一票否决制。三是认 1

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系统行政为民“十项措施”和工作人员“五条禁令”,牢记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

二、加强教育、强化宣传,努力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1、积极开展科学理论武装工作,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水平。今年来,我局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继续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部署,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增强做好创建平安威宁的责任意识,为做好平安国土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大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普法力度,努力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水平。(1)围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主题,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制定培训方案,教育全体工作人员在八小时之内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权,教育全体工作人员在八小时之外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不参与敌对势力、法轮功、非法宗教邪教组织等社会滋事活动,不参与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违法违纪行为,并教育好自己的家属、子女和亲人,不讲不利于稳定的话,不做不利于稳定的事。(2)抓住世界“地球日”和全国 “土地日”等有利契机深入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全体干部职工依法用地的意识,努力使国土资源国策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家喻户晓。(3)认真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建设法制政府网上考试和 2

全县普法考试,增强全体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今年来,我局干部职工均无发生违法违纪和到社会上滋事行为。

3、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努力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以开展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为契机,继续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积极实施反腐倡廉“六个机制”,建立健全了机关工作十八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了《依法行政责任制》和《工作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坚持重大事项集体会审机制,建立了绩效考评体系,努力用制度管人管事。同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采(探)矿权招拍挂规定》等法规,努力提高国土资源执法工作的透明度,逐步建立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切实做到标本兼治。

三、依法管理,维护稳定

今年来,我局继续坚持“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利益、服务社会”国土资源管理总方向不动摇,严格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实现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

1、加强土地管理。(1)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巡回监查制度,深入宣传《土地管理法》,切实加大责任区巡逻,确保企业用地合法、合理。(2)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3)严格依法查处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行为,坚决制止无规划、滥建、有法不依的现象。(4)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健全征地程序,推行公示制度,维护被征地农民和用地者的合法权益。

2、加大矿产资源的保护与治理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总原则,采取“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查处”的预防为主、防查结合措施,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1)定期对全县所有矿点进行安全大检查。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许可法条例》,认真排查隐患,限期整改。对无证开采或非法采矿坚决给予取缔。签订矿山安全生产责任书,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2)加强地质灾害预防预报工作。建立地灾预警预报和群防群治的工作网络,对全县的重点地灾点实行监控,及时发放防灾“明白卡”,做好汛期值班工作,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3、加大国土资源信访调解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在全系统组建了国土资源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认真排解县重点工程建设和征用农民土地引发的矛盾纠纷案件,对于群众信访的土地纠纷及时给予调处,化解矛盾,有力促进社会安定、稳定。

四、加大创建文明小区力度,努力构筑“平安国土”新格局

(一)搞好文明服务,推进发展软环境建设。我局在办公楼大厅设立政务公开栏,将各项业务流程、办理程序一一上墙公开。设立去向栏、监督台,全体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同时,我们认真实施“首问责任制”等六项工作制度,用“一张笑脸迎送、一句文明用语问候、一只椅子让座、一杯茶水请喝、一个实在答复”接待群众,让群众一进小区,就立即处处感到温暖和方便。

(二)加大创卫力度,认真做好小区卫生保洁工作。坚持天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各股、队分片包干,时时保持小区的整洁有序,同时,加大花园式小区建设步伐,广种花草,美化环境。

(三)加强安全防卫工作。建立小区值班室,聘请小区管理员,实行24小时值班。同时,加强重点部位安全防范,做到防盗、防火设施齐全。设立“值班员”制度,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督查,一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总之,经过全局上下共同努力,我局实现了县委县政府《责任书》规定的各项目标,全局政治稳定,治安稳定,平安国土创建取得了新的成效。

威宁县国土资源局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第四篇:中水镇计划生育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中水镇计划生育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中水镇党委书记张立俊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中水镇位于威宁县西北部,全镇下辖19个村,总人口4.77万人,育龄妇女10930人,已婚育龄妇女6090人,其中无孩妇女294人;一孩妇女802人,已上环452人;二孩妇女774人,已上环18人,结扎464人;多孩4220人,已结扎3285人;二孩及多孩妇女特殊情况纳入合同管理1137人。截止7月30日,全镇期内出生250人,出生率为5.81‰,男婴107人,女婴143人,性别比为74.8%。政策内219人,政策外31人,一孩新生156人(男60人、女96人),二孩新生73人(政策内63人、男28人、女35人;政策外10人、男3人、女7人),多孩新生21人(男16人、女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7.6﹪,死亡人口152人,死亡率3.53‰,自然增长率2.28‰。全镇尚有常住人口手术库存45例,其中:一孩4例,二孩36例(其中二女户17例),多孩5例(多女户5例)。全镇流出人口4619人,育龄妇女1383人,已婚育龄妇女1244人,手术库存442例,一孩11例、二孩281例、多孩150例。流出人口办证1547人,办证率100%。四术完成 176 例,其中上环 50 例,结扎126 例;一孩上环应及时23 例,已及时13例;二孩结扎应及时 53例,已及时29 例

1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严把“五关”,千方百计控制政策外生育。第一,把好早婚早育关。全面摸清未婚育龄人员底数,实行动态管理,切实加强对未婚育龄人群的监管,及时掌握婚育动态,及时发现早婚早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控制早育现象发生。第二,把好手术落实关。严格实行包保责任制,采取“人盯人”的办法,将手术对象包保到人,明确完成时间,确实责任人,按照一上二扎的要求,实行“四制”并举,即:督查制、销号制、调度制、奖惩制,确保长效节育措施及时到位。第三,把好孕检环检关。为了确保孕环检的质量和效果,每次孕环检之前,党委政府都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具体方案,并以党委文件形式,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时间,明确奖惩。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到“三个结合”,以集中孕检和专门孕检相结合,本地孕检和外出服务相结合,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参检率和检出率。同时加大治理力度,严肃查处孕环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人和事,全面提高孕检质量。2011年第三季度重检对象2100 人,已检1800人,妇检率70%。第四,把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关。加强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研究确定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规范征收程序,提高征收合法性,切实加强与法院的密切联系,加大依法征收力度,坚决给违法超生户严厉打击,起到执行一户,震慑一方的作用。截止8月22日已征收社会抚养费40万元,上交40万元。第五,把好流动人口管理关,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摸清底数,搞准信息,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下大力气抓好流出孕环检这个重点,力促手术到位,尽最大努

力减少流出人口的政策外生育。

二是突出重点,强力推进人口计生“双向诚信、双向承诺”工作。我镇对辖区内年满16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实行“双向诚信、双向承诺”,即双方都要诚实守信,并由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群众承诺:在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解决生产、生活、就医、参军、保障等方面提供全力扶持和帮助,公开、公平、公正地落实惠民政策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优质服务;群众向村承诺: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按政策生育,主动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按时参加妇检,并自觉接受监督和管理。目前我镇已上报实施的有瓦厂村、银厂村、花园村和石板河村四个村,力争12月底以前,全镇19个村全面建立人口计生“双向诚信、双向承诺”工作,力争每个村基本实现基层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便民利民,落实人口计生各项免费、奖扶和优惠政策,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强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严厉的人口政策法规和育龄群众强烈的生育愿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许多想生育的已婚育龄妇女以外出务工等种种理由外出抢生、躲生,大量的流出已婚育龄妇女难以追踪管理服务,流出手术库存消化难度很大。

2、特殊情况合同管理的1137户群众庞大,造成重管对象多,妇检工作难度相应加大,每个干部包保户数过多,容易顾此失彼,且这部分人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有生育意愿的,存在较大隐患,工作稍

有疏忽,将前功尽弃。

3、二女户和多女户的思想观念转变迟缓,对于落实绝育手术抵触情绪较大,随着工作措施和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这些对象纷纷外逃,给消化库存带来很大压力。

四、下步打算

1、进一步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对因包保干部包保不到位,造成期内手术对象未按时消化,形成新增手术库存或手术对象外流的,按镇的《实施意见》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进一步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对举报期内政策外出生,人为瞒报出生人口、错服出生信息、将常住对象报为流出人口等行为,对举报人加大奖励力度,对责任人,按镇的《实施意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3、多方筹措工作经费,加大外出追逃工作力度,把躲到周边乡镇及昭通市的对象逐步追回兑现手术,强力推进手术消化。

4、进一步加大妇检工作力度,使第四季度妇检率有较大提升,严防政策外怀孕及出生,为迎按省、地、县年终考核打实基础。

5、加大对村干部的管理,教育,培训和考核,对一些工作起色不大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村,将及时调整村干部。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及待解决。对此,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认清形

势并结合本镇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一切可行办法,用超常规的思维和超常规的措施,举全镇之力,强力推进人口计生工作,争取在本内工作有较大提升。

谢谢大家!

第五篇:2012复兴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复兴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复兴镇在2008年4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2011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三化联动、滨江突破、东进西联、外向带动、基础先行、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发展改革和扩权强镇试点镇的机遇和政策优势,紧紧围绕建设宿松“双核”和滨江新城的既定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推动了复兴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明确发展改革的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

1、工作思路

抓住试点契机,在城镇化进程上有所突破;紧扣产业发展,在发展模式有所突破;围绕城镇职能,在空间拓展上有所突破;找准资源优势,在城镇特色上有所突破;促进全面协调,在和谐发展上有所突破。

2、主要目标任务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复兴镇建成区(含临江产业园)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镇区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建成较为完善的供电、供水、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健康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大幅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设施基本满足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指标均居全市领先水平,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乡风文明,社会和谐。

二、发展改革试点中上级政府支持我镇的具体政策措施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复兴镇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复兴镇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经考核工作实绩突出的,按副县级高配,并在本镇连续工作5年方可交流调整;增设一名党委副书记专职负责临江产业园有关工作;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经考核工作实绩突出的,享受正科级待遇;适当增加复兴镇编制,现退居二线人员3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不占编,腾出的编制专门用于招录新进人员;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加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建设环保分局、财政分局(以上五个机构为副科级建制)和城镇综合执法大队;加强复兴镇国土资源管理分局建设,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在每年的公务员招录计划中,专项安排一定数量指标用于复兴镇。县直派驻复兴镇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应事先征得镇党委同意,并参加镇政府考核;对工作不力的,镇党委可以提出调整建议。

2、扩大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则放、责权统一”的原则,将相关部门的行政审批许可和处罚权,通过授权或委托的形式逐步下放到复兴镇。①简化项目审批服务环节,需上报国家、省和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由复兴镇办理预审,报县发改委“见文行文”,予以转报;其他项目由复兴镇办理备案预审,报县发改委“见章盖章”,予以备案。②镇建设环保分局受县建设、规划、环保主管部门委托,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确定镇区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核发镇区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核发村庄规划区内建设工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负责本辖区范围内违法建设的查处;履行环保相关职能职责。③县发改委、工业委、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民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下放到复兴镇的职能权限,由县直相关部门与复兴镇政府签订委托协议书,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并由复兴镇承担相应的责任。鼓励县直其他单位按照“依法下放,应放尽放,能放则放”的原则,积极向复兴镇下放职能权限。所有下放、委托给复兴镇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一律进入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

3、强力推进临江产业园建设。加快临江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新型建材、重化工业、机械(船舶)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物流等产业,力争三年成型、五年见效,将临江产业园建设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之一。临江产业园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4、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成立复兴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制定更为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分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使试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三、发展改革的主要成效

1、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势头良好。复兴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努力探索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复兴镇的整体功能,不断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4亿元,同比增长30.1%;全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同比增长42.2%;财政收入2830万元,同比增长2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35元,同比增长22.1%。镇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400型棉花加工企业3家。总面积79.44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人,镇区人口2.1万人,城镇化率达35%。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壮大了棉花加工产业集群,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后劲。招商引资成果喜人,引进龙华精细化工、亿嘉仁棉业有限公司、华茂农业有限公司、浙江东阳定达皮具有限公司、鑫一明(晋江)鞋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市场前景良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商贸流通非常活跃,市场不断繁荣。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政策机遇不断涌现,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复兴镇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坚实的工作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资源禀赋,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2009年又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2010年镇域内省级开发区——宿松县临江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筹建。2011年荣获全省优秀旅游乡镇。这一切成绩的获得彰显出复兴镇广阔的发展空间,拥有更多的先试先行权和率先发展的机会,形成加快复兴发展的强大推力。在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复兴镇又被确定为宿松县两城八镇“双核”之一,县域经济的副中心,“滨江新城”的起步区。面对这些难得的发展机遇,镇政府坚持以规划引领发展,先后邀请专家修编了复兴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制定2010年-2015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形成了“一轴三区一带”的布局结构和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框架。

3、基础建设步伐加大,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改造了各电力排灌站,对后湖圩堤进行了除险加固,加强干渠、斗沟清淤,顺利完成中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改善了田间排灌体系。完成了占峦村土地复垦项目,投资830万元的水利血防项目进展顺利,投资2669万元的梁公、中棚土地整理项目正在积极组织实施。认真做好土地置换工作,完成了2007、2008年置换面积273亩,完成了先行复垦项目92亩。扎实推进占峦、王营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一步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加快城镇建设。加大了城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力度。逐步健全完善了镇区道路、排水、供水、绿化、美化及亮化工程,强化了规划建设的宣传,加大了执法力度,增强了干部群众的规划意识,规范了城乡建设行为。华复新村和书香苑建设初具规模,东区建设稳步推进,西区建设有序启动。加大城镇管理力度,创新了城镇管理方式,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2008年荣获安庆市城镇建设“宜城杯”竞赛三等奖,2010年荣获全县“城乡建设突破年”活动三等奖。2011年荣获“松滋杯”小城镇建设二等奖。以小孤山为依托,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完善小孤山风景区卫生环境,加强绿化建设,改建和扩宽复小公路,进一步便捷交通。利用位于长江优势、位置条件,与龙宫洞、石钟山串起精品旅游线,并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产业。改善交通环境。五年来,完成了“村村通”建设工程和复小公路改建工程,积极实施“一事一议”民生工程,五年共投入资金约5700万元,改善了农村道路,基本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城乡电网改造取得成效。积极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加大了固定资产投入,切实改善了用电环境,满足了发展需求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临江产业园征地拆迁稳步推进。依法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成立了临江产业园拆迁安置办公室,抽调专人组成专班,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共交地1970亩,保障了临江产业园的建设顺利进行,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奠定基础。

4、“以人为本”,民生工程快速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及时有效。城乡困难群众实行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到2011年年底,全镇城市困难群众享受低保146户、219人,农村低保678户、1814人农村五保对象202人,年发放保障金共449.97万元。自2008年以来,连续投入资金共150余万元,加强敬老院建设,现敬老院的供养能力已达到100个床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逐年扩大。多年来,我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任务完成率均为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连年均达到98%以上,连续多年受到县政府表彰。同时还实施医疗救助,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的问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施以来,全镇上下大力宣传,积极实施,参保人数已达29465人,参保率90%以上,60岁以上老人均按时领取了养老金。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城镇居民廉租房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共投入资金349万元,为446户困难群众实施了危房改造,其中新建353户,改造93户。发放廉租房补贴72万元。大大改善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按计划完成农饮项目工程。经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共解决4474户21225人饮水困难,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逐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改厕工程。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改厕工程,美化了群众的居住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5、多方协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口计生水平明显提高。认真落实“村为主”的工作机制,加大计生投入,广泛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夯实计生工作基础。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及时兑现人口计生优惠政策,依法行政,优质服务,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连续几年位居全县先进行列。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复兴镇中心卫生院成功申报“宿松县第三人民医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镇村村覆盖,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有效推进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新农合政策,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加大血吸虫病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2010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实施教育资源整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了复兴、华农两所高级中学合并,基本完成农村小学的合并和中心小学的搬迁,整合了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壮大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着力加强校安工程建设,完成了各学校的危房改造。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积极筹集资金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镇综合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免费向社会开放。“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实现了全镇村村覆盖,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对文化科技知识的需求。篮球队、太极拳队、腰鼓队等组织的群众集体活动深受社会各界好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依法治镇工作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圆满完成,“六五”普法顺利启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取得新成效,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连续多年考核均名列全县先进行列。安全生产警钟常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顺利完成第七届、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基层民主不断扩大,村民自治工作进一步完善。阳光村务工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和三资清理工作扎实推进。第二次经济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完成。人民武装、统战、妇女儿童、工会、民政优抚、统计、保密、档案、老干部等工作都有新的明显进步。

总的来说,我镇发展和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我镇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凝集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建设繁荣富裕文明的滨江新城而努力奋斗。

下载中水镇“威宁试点”工作总结(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水镇“威宁试点”工作总结(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水镇教辅站2008教师培训工作总结(共五则范文)

    中水镇教辅站2008教师 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学校目前的师资状况,本着实际需要的原则,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分层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领导管理培训,师德培训,教师业务培训,新教师培训、班主......

    迎水桥镇2010年度工作总结

    迎水桥镇2010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迎水桥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工业经济强镇、生态旅游大镇、环......

    横水镇中心校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横水镇中心校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县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较好地......

    五道水镇2011年度团委工作总结

    五道水镇2010年度团委工 作 总 结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我镇团委在团县委和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四业富民、全面发展、和谐五道水”......

    威宁二小2013年工作总结

    威宁二小2013年学校工作总结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以威宁县新课程改革‘三出发优质课堂’等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打造学校特色,全面提高办学水......

    中水镇第三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中水镇第三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主任工作总结 学校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与各科教学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自食其力的人。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班主任......

    试点工作总结

    通过试点工作,我们基本建立了顺风物流的标准体系,明确了制定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体系运行的要求,吸取了运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1、标准的制订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社......

    下江镇互助资金试点项目工作总结

    下江镇互助资金试点项目实施 工 作 总 结 根据贵州省扶贫办和财政厅《关于开展建立“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立足我镇实际,大胆探索,自去年6月以来,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