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鉴赏

时间:2019-05-13 16:0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鉴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鉴赏》。

第一篇:语文鉴赏

上下一心 全力以赴 实现奥运通信保障万无一失

----工作总结

北京市房山区分公司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目录

一、思想高度统一 全局全力以赴........................................................................3

(一)统一思想,周密部署,建立强大保障队伍.......................................3

1. 统一思想,全局高度重视...................................................................3 2. 召开会议,周密部署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3. 深入教育,形成保障氛围...................................................................4 4. 真实演练,检验保障能力...................................................................4

(二)排查隐患,优化网络,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性...................................5

1. 通过各种手段,消除网络隐患...........................................................5 2. 深入分析网络,不断优化结构...........................................................6

(三)统一行动,高效服务,做好奥运客户重保.......................................7

1. 齐心协力完成火炬传递通信保障.......................................................7 2. 全局动员保障奥运会开闭幕式...........................................................7 3. 兢兢业业开展奥运期间保障...............................................................8 4. 高效服务做好重要客户保障.............................................................10

二、奥运无与伦比 保障万无一失......................................................................11

(一)时时刻刻满足通信需求,有力保障火炬传递.................................11

(二)克服困难实现通信畅通,圆满保障焰火燃放.................................14

三、盘点保障工作 获得宝贵经验......................................................................15

(一)提升企业荣誉感,提高客户保障服务意识.....................................15

(二)提升维护管理水平,形成长效管理机制.........................................15

(三)检验了分公司通信保障的组织调度能力.........................................16

(四)提高了预案可执行性,促进了预案的定制水平.............................17

(五)锻炼了保障队伍,促进了技术队伍的成长.....................................17

(六)推动外包工作开展,提升外包人员工作技能.................................18

(七)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提高了网络的容灾能力..................................18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一、思想高度统一 全局全力以赴

在公司的总体部署和指导下,2008年分公司积极开展奥运通信保障达标工作,机房、设备、管道、线路、人员达标率100%,获得公司“创达奥运标准优胜单位”称号,有力的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提升了保障队伍的维护水平。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隐患排查和技术比武促进员工技能水平的提高。2008年,房山分公司经过精心准备、周密部署,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了奥运通信保障任务。

(一)统一思想,周密部署,建立强大保障队伍 1. 统一思想,全局高度重视

分公司领导对通信保障高度重视,一直将此项工作做为今年各项工作的核心。成立了以总经理为核心的通信保障机构,全体员工做为保障成员,共同承担保障职责;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万无一失地确保北京的通信畅通和信息安全。

2008年3月,分公司就召开 “2008年奥运保障动员大会”,号召全体员工充分准备,积极备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热情迎接奥运的到来;5月 发布《关于充分准备 周密组织 确保防汛及奥运通信保障工作万无一失的通知》(房山[2008]34号),编制并下发《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网络保障方案》;7月召开“房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山网通奥运会火炬传递及开幕式重保工作部署会”,发布《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措施》;8月底召开“残奥会通信保障工作部署会”,发布《房山分公司残奥会通信保障措施》。每次会议均针对具体的保障工作进行详尽的部署,发布各种方案、措施总计92288字,对奥运保障工作从管理组织、人员部署、车辆调配、专业预案等方面,按照奥运前、奥运中、奥运后等不同时段进行了详尽的部署。以“明确责任到人,细化职责到岗”为要求,将保障工作中的时间细化到每一分钟,地点细化到每一趟杆路;内容细化到每一个动作,物品细化到每一个备件。2. 深入教育,形成保障氛围

在完成公司保障人员技术达标,充分学习保障预案的基础上,对一线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使保障队伍从技术知识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操作能力上全面达到通信保障要求,形成全面、强大的保障队伍。5月份,分公司深入一线进行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培训,培训的人员达到100人,对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7月底分公司结合工作形势对新员工进行入局教育,使新员工了解通信保障工作形势,尽快融入到保障工作氛围中来,形成举全局之力的态势。3. 真实演练,检验保障能力

7月30日傍晚,房山分公司对保障队伍进行了一次综合保障演练测试。在保障队伍不知情的情况下测试了陌生人员进入局所的安保措施,制造停电告警、消防系统告警、水浸告警和光电缆中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断告警,测试了各保障队伍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演练测试开始后下起了大雨,增加了演练测试的环境真实性。在这次演练测试中,各个保障队伍表现都十分出色,面对突发情况不仅反应迅速,而且采取的措施得当,工具仪表、备件材料等携带得非常齐全,对于告警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体现出了较高保障的水平。

(二)排查隐患,优化网络,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性

房山分公司下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不断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健壮性;做到早下手、早发现、早解决,全面提升通信网络安全稳定性。1. 通过各种手段,消除网络隐患

组织开展“排查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安全”劳动竞赛,激发一线员工工作积极性。共完成拉线保护390处,三线保护146处,整治用户线957条,整治机房29个,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改善了设备运行环境。落实公司要求多次开展全网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并消除隐患18处,进一步提升了网络安全性。在巡检过程中积极开展自维,形成对网络设备的风险评估,对评估存在的问题和超期服役设备有计划地进行整改和更新,共更新移装蓄电池更新54组;开关电源更新利旧24套;空调更新利旧44台,实施电源割街70余次,消除了网络运行隐患,提升了网络运行质量。为保障隐患排查效果,分公司组织实施部门自查、分公司检查、主管领导检查等多层次的安全检查,保证隐患排查效果,促进保障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工作落实。

探索新方法,高效运用维修成本,提高设备防雷性能。房山部分局所处于雷电多发区,易对设备形成安全隐患。为确保奥运期间设备稳定运行,积极探索提高设备防雷性能的方法,在没有相关经验的情况下,在各郊区分公司范围内首次实施了防雷单元检测项目,对33个模块局防雷单元进行检测和更换,有力的提升了设备防雷性能,明显的降低了设备雷电损坏率,并且为今后公司该类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在例行的局所地线整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析原因,将2个局所院内的高大铁塔与局所地线进行等电位连接,消除外部设施引发的局所设备安全隐患。以成本低取得良好防雷效果。2. 深入分析网络,不断优化结构

行宫专线6509设备是房山所有互联网接入交换机的出口节点,而其本身也接入了燕山石化、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重要客户。为彻底保障该设备运行稳定,在与网管中心核对现有资源后,决定将该设备进行优化,将原两条上连链路接入同一板卡改为两条链路接入不同板卡;原两条链路带宽使用率不均衡,按照IP地址带宽使用情况调整到两条各占用50%。完成此项工作后,专线用户的安全保障有了显著提高。

对于营业厅网络条件进行测试,根据网络结构向企业信息中心提出改造建议。为保证奥运期间营业受理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帐务网二层接入交换机上增加一条企业ADSL链路,提高了帐务网的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安全性。

(三)统一行动,高效服务,做好奥运客户重保 1. 齐心协力完成火炬传递通信保障

8月6日前应政府要求在周口猿人遗址紧急开通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千龙网所需6部PSTN电话、1部ADSL和1部ISDN电话用于现场直播。

8月8日早晨奥运火炬在房山境内传递,为确保火炬传递通信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分公司抽调各方技术骨干,成立“火炬传递保障小组”,对以上电话进行现场保障,确保通信万无一失。

8月8日凌晨4:00,“火炬传递保障小组”以及火炬传递沿线各局所、线路驻地保障人员共95人到达岗位,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到沿线局所进行现场指挥。各保障组对网络信息流量、网络状态进行监控,对局房、设备半小时巡视,每小时汇报。9:00火炬顺利通过房山区,保障任务胜利完成。2. 全局动员保障奥运会开闭幕式

8月8日16:30,领导班子成员到各分局驻地指挥,6支驻地保障组到达指定岗位,每半小时巡查设备、网络状态,各分局巡视人员不间断巡查重点管道、杆路、局房,每小时汇报巡视结果;全局共257名员工坚守岗位,直至开幕式结束。奥运会开幕式期间,虽然房山、长沟等多个地区出现了雷电和大雨天气,但由于我们准备充分、措施得当,雷雨并未给通信网络带来不良影响。整个通信网络运行正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常,未发生任何故障,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在认真总结开幕式保障的基础上,房山分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共同努力,8月24日,顺利完成了闭幕式和焰火燃放通信保障工作。9月6日和17日按照《房山分公司残奥会通信保障措施》要求完成残奥会开闭式通信保障任务。取得了2008年奥运通信保障工作的全面胜利。3. 兢兢业业开展奥运期间保障

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房山分公司保持高度紧张,各部门分工协助,责任明确,认认真真开展奥运期间巡查工作,密切监控网络,关注信息安全,严格执行汇报制度,各项保障工作紧张有序,有条不紊。

奥运会和残奥会进行期间,分公司严格执行公司封网规定。封网期间禁止进行任何电信网络工程施工、系统割接与升级、电路调度、业务开通与调整、相关局数据、网管数据制作等工作。严格管控,杜绝一切可能引发人为事故的隐患。

公司各部门严格管控局房进入,加强设备、网络等各通信设施巡查;继续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打击行动,严密监视网络、语音、短信平台不良信息,及时发现、汇报、抑制、清除不良信息,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各保障队伍做好各种应急抢修准备,随时完成公司下达的各种通信保障任务。

各分局负责协调村落、校园机房的应急进入;对管辖区内机房供电采用充卡式局所进行了检查,确认电表电量充足,确认电卡电量充足;及时处理监控通知的告警;按照要求完成每日线路、管道巡查,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关注各种井盖等通信设施的完好,在残奥会期间尤其关注盲道等无障碍设施附近的通信设施状况。

机维中心对重点局所和风险局所开展巡视;加强网络监控,执行7*24小时双人双岗职守;每日观察话务流量,观察IP数据流量;每日完成重要用户GTS测试;提高网络监控告警敏感性,做好故障汇报和故障处理及配合;对局所根据重要程度划分等级,巡查周期为一级保障局所巡查周期2天,二级保障局所(模块局和风险局)巡查周期7天。

线维中心做好线路保障需求协调,督促线路巡查工作开展。小灵通班重点对住户密集型小区,京周、京保路两侧,良乡、房山城关人口密集街道基站进行巡检;检查充卡式供电基站,确认电量充足,电卡电量充足。

维护管理部每日收集掌握网络运行状况、障碍发生处理情况;向公司汇报分公司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传达、分配公司保障任务,组织实施保障工作;协调处理部门保障需求,督促保障计划实施。

在保障期间各部门共进行各种巡查14278人次;巡线里程13141.8杆公里;管井1335口;141个局所设备;1149个基站;参与人员283人,车辆57辆,自行车80辆,备件1003件,仪表工具83套。

在残奥会期间为落实“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两个保障,同样重要”的保障宗旨,杜绝松懈麻痹思想,确保残奥会通信保障工作落实到实处。分公司在残奥会期间开展保障工作实施、落实情况的检查。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重点检查了检查设备局所24所,检查交接箱6处,检查了重点用户电路标识悬挂、各班组维护作业计划、巡查记录填写。结合防汛工作对防汛材料储备,以及前期维修项目效果进行检查。经过检查各班组通信保障工作开展良好,巡查、巡视到位。房山分公司各网运行状态良好,保障工作紧张有序。4. 高效服务,做好重要客户保障

奥运开幕前期,公安局为确保火炬传递在房山境内的安全传递,紧急申请25个新建视频监控点的光缆租用,包括周口店火炬传递仪式现场、昊天宾馆火种驻地以及传递路线沿线。房山分公司高度重视,组织力量从监控点确认、工程设计、布放施工,到监控点更改配合、市政施工协调,仅用10余天就完成了全部监控点的光缆、电源线布放和测试。责成专人整理并发布光缆资料至相关分局,要求悬挂重保标识,指派专人重点巡视,高效、高质的满足了客户需求,为保障火炬传递提供了有力的安保支撑,得到了客户的感谢和好评。

燕山石化VIP专线客户属于集团监管级大客户,政府信息网专网是奥运期间政府办公的重要渠道,客户通信保障非常重要。为了完成对大客户的保障工作,房山分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所有相关专线专网设备及重要线路做好双链路备份。有条件的做到双链路热备份,出现故障自动倒换,保障用户业务不中断;没有条件的做到双链路冷备份,出现故障需人为操作,即使中断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

542电台专线电路是政府重要的工作电路,房山分公司予以高度重视。要求其管辖分局将其作为重保期间的重点,指派专人专项予以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保障。对电台电路悬挂重保标识,每天对电路做GTS测试,对涉及的杆路、缆线、设备、电路等加强巡视,防微杜渐,消除隐患;为电台专线布放备用线对,确保意外故障后的快速导通;社区经理熟知客户电路资料,积极了解客户需求,从网络、服务两方面做好保障工作。

房山分公司对管辖内的公安局、消防局、燃气集团、银行等各重要客户予以专项重保,针对客户整理形成系统的客户电路资料,明确各保障环节责任人,悬挂重保标识,加强线路、设备巡视和电路测试,积极联系客户掌握客户需求,圆满的完成了各个重要客户的保障工作,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二、奥运无与伦比 保障万无一失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精彩的北京奥运会得到了无与伦比的赞誉;在全局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房山本地奥运通信保障工作也实现了万无一失的承诺。这与公司的统筹指挥,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局员工的齐心协力密不可分。

奥运保障期间房山区本地通信网络运行情况良好,没有网络故障发生,各网管、告警系统运行正常;没有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网络信息安全情况良好;管道、井盖、局房、设备未发生破坏情况,各通信设施运行良好;无安全事故发生。在各项阶段重保工作中,房山分公司为火炬传递和闭幕式焰火燃放提供了高效、高质的通信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得到了政府组织部门的感谢和赞许。

(一)时时刻刻满足通信需求,有力保障火炬传递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8月8日早晨7点,奥运会火炬在房山区周口店猿人遗址开始传递。房山区火炬传递委员会和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千龙网先后提出了通信保障需求。房山分公司对此非常重视,从维护部室和分局抽调5名技术骨干组成了现场保障团队。维护主管局长顾春敬牵头组织,指定专人负责与区委宣传部、体育局、龙骨山管委会和客户沟通,最终明确了客户需求,在8月6日为北京电视台紧急开通4部PSTN电话,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紧急开通2部PSTN电话和1部ISDN电话,为千龙网紧急开通1部512K ADSL。

由于几位媒体客户的电话是用于火炬传递时现场直播和联系的,为确保这8条电路的畅通,线维中心、维管部和现场保障团队与龙骨山管委会现场勘察,制定安装方案,首先对龙骨山原有电缆资源进行核对及测试,确定安装位臵。为保证线路的各项电气指标,将原有20对电缆更换250米,进行电缆双路由备份,为龙骨山新布放20对电缆700米,为每部电话都准备了备份路由,确保万无一失。考虑到现场环境的特殊性,使用皮线布放无法保证使用及传输质量,为保证线路安全,方便使用,在现场制作电话面板。保障团队成员参与施工,所有主、备用线对做好标签。明确现场保障团队与驻局职守人员职责,现场保障团队负责现场通信的保障任务,首先对现场缆线资料进行掌握,熟悉现场线路路由,熟悉联系人,传递时刻在现场驻守,保障用户的使用。周口店局内职守人员对局内缆线资料进行掌握,出现障碍时与现场保障小组密切配合,完成障碍的处理。同时,针对ISDN需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求在周口店局加装ISDN用户板,并进行全程测试。对上述8部重保电话进行测试并悬挂重保标识,对备用线对悬挂备用标识,完善重保电话线序资料,现场保障团队及周口店职守人员熟练掌握。1240技术支持人员火炬传递时在周口店局职守,并准备好ISDN用户板备用。李新华局长和顾春敬副局长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并与各有关方面进行协调,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8月7日,千龙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要对电路进行现场测试,由于他们到达的时间不同,现场保障团队人员从上午10点一直等到晚上7点,配合所有客户完成了测试工作。其间,龙骨山管委会要求对终端的位臵进行移动。保障团队立即开展工作,根据现场环境特点,在不影响整体环境的情况下重新布防电缆,由展厅南侧改向展厅北侧,电缆向北侧移改6至7米,并再次进行了测试。

8月8日凌晨4:30,保障团队成员已经到达火炬传递现场。这时,龙骨山管委会突然又提出了要对终端位臵进行移动。由于现场观众已经到位,会场布臵已经完成,给移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保障团队队员二话不说,立即投入工作,在不影响现场环境又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仅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工作,并再次对所有电路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现场保障团队开始工作的同时,3支保障队伍也出发前往房山、阎村和周口店局,5:00全部到达,顾不上吃早饭就开始了对局所、机房和设备的巡查工作。顾春敬副局长亲自带领保障人员到周口店局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职守,车辆到达周口店路口时,由于交通限行,保障人员只好把车停在路边,抱着备件和工具步行进入局所。

7:00火炬传递开始,现场保障人员顾不上观看火炬传递和表演,一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地点守护,确保了通信的畅通。7:30分传递结束,我们的通信保障任务也圆满结束。将近8:00,保障团队的成员才整理好现场,赶到周口店局吃早饭。

虽然非常辛苦,但所有保障人员仍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大家从各个职守局所撤回后,顾不上休息,就立刻投入了开幕式通信保障的准备工作中。

(二)克服困难实现通信畅通,圆满保障焰火燃放

房山分公司对焰火燃放通信保障工作非常重视,接到奥通部的安排后,积极与房山公安局联系人沟通,全力做好指挥调度电话的安装和保障工作。房山区选定的焰火燃放地点在良乡镇文化广场,这是一处正在建设之中的广场,除了一排施工临时用房外,就是一片荒地。分公司安排行宫分局的2名技术骨干负责对2部指挥调度电话进行安装、保障,他们多次找公安局的联系人确定按照地点,选择安全、合理的路由进行布线,提前将电话测试通,并准备了备用的皮线和电话机。分公司领导也多次到燃放地点,对保障工作进行指导。8月24日下午13:00,保障人员准时完成了指挥电话的安装,并向指挥中心进行了汇报,在现场等待焰火厂家和区公安局人员。由于天气非常炎热,又没有休息场所,他们只能等在车里,非常辛苦。直到厂家人员到达,他们又与指挥部进行了联系,确定会议电话启动时间后,就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一直守在电话旁。20:30,电话会议启动,他们确认通信畅通后,将电话交给厂家人员,自己在旁边不敢远离,确保指挥调度电话的畅通。21:55,焰火开始燃放,他们顾不上欣赏绚丽的焰火,一心确保指挥调度电话的畅通,直到燃放结束,他们才放下悬着的心,收拾好工具、材料,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

三、盘点保障工作 获得宝贵经验

(一)提升企业荣誉感,提高客户保障服务意识

奥运是中国的一个百年梦想,网通能够成为奥运合作伙伴,我们的员工能够切身的投入到奥运会的通信保障工作中来,无不感到光荣和自豪。虽然房山分公司没有奥运场馆,但在奥运火炬传递现场的保障中,在闭幕式烟火燃放的通信保障中,在开闭幕式时我们统一着装、统一行动的驻地保障中,在与重保客户接洽的服务中,我们的员工无不感受到了奥运通信合作伙伴的光荣与荣耀,感受到了客户对我们的信任。

通过此次奥运通信重保,极大的提升了我们员工的企业荣誉感和企业凝聚力,提升了我们企业的形象,提高了维护队伍的服务意识和重保意识,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这种奥运保障的意识、空前高涨的工作热情和高度团结一致的工作状态将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企业生产力不断的提高。

(二)提升维护管理水平,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在奥运保障期间,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如汇报制度、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巡视制度、检查察制度等,将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合理的运用在今后的维护工作中,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将促使我们的维护工作持续不断的进步;同时,借鉴奥运期间各种重保客户的重保措施、流程、方法,使客户重保工作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流程,从而促进维护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检验了分公司通信保障的组织调度能力

奥运通信保障是一次大规模的通信保障任务,意义重大,参与人员多、动用车辆、物资多、保障范围大、保障级别高、保障持续时间长。要完成好这次大规模的通信保障任务,需要周密的组织安排,严谨的工作流程、严格的保障考察制度和持续不断的鼓励措施。

为确保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分公司领导多次开会商讨具体的保障实施措施,结合本地网络特点、重点保障任务、专业技术人员分布、资源配备以及各职责部门的协调统一等多方面因素,编制奥运通信保障实施措施,进而在全局范围内署各部门保障任务。分公司领导在会议上统一思想、指明方向,各部门按照本部门职责不断细化措施、方案,各班组员工认真执行、落实,做到了分公司有方向,部门有措施,班组有落实,职责分层明晰,责任落实到位,全局高度统一,步调协调一致,确保了奥运通信保障的万无一失。

分公司在奥运保障期间,抽调了16名技术骨干人员以及部分车辆、仪表支援奥运赛区通信保障,这使得本地保障任务更加艰巨。为解决这个问题,分公司领导统筹协调,合理安排,协助各维护部门解决困难;各维护部门克服困难,合理调整岗位职责,弥补人员缺失;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一线员工无怨奉献,加班加点,一人承担多项工作。同时,分公司领导多次深入一线慰问,关心员工生活,组织篮球赛、爬楼梯比赛等活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为一线员工送水送饭,保障用餐营养,保持员工体力;身先士卒,坚守在保障工作一线,带领全体员工团结奋战,圆满地完成了奥运通信保障任务,房山分公司的通信保障组织能力力、技术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四)提高了预案可执行性,提升了预案的定制水平

在本次奥运通信保障过程中,编制并发布了《房山分公司奥运通信网络保障方案》、《房山分公司奥运通信保障措施》、《房山分公司残奥会通信保障措施》等一系列保障方案、预案,总计近十万字。各种方案、措施从12个专业角度,奥运和残奥会不同时期的10个保障时段,暴雨、雷电、油料供应短缺等7种灾害或紧急情况,从组织要求、流程制度、行为措施、人员调配、车辆备件5个层面环节对奥运保障各项工作进行了极致的细化,大大提高了其可执行性,增强了预案对保障工作的指导性,全面提升了分公司的预案定制水平。

(五)锻炼了保障队伍,促进了技术队伍的成长

在奥运会前期各专业技术骨干针对自己的专业网络、设备认真编制了各专业通信保障预案;所有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对预案进行了学习,从而使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对本地网络的技术要点有了更明确的掌握,提升了整体维护队伍的技术水平。

奥运通信保障在前期、中期都进行了严格的专业安全隐患排查,从过多次的、细致的安全隐患排查,使一些非技术骨干人员对实际的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设备、网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维护队伍的成长。

在奥运会火炬传递、开幕式、闭幕式通信保障任务执行时,各专业人员相互协作配合,组成全专业的通信保障驻地组,提高了各专业人员的协同配合能力,促进了各专业的相互学习和提高,提升了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

(六)推动外包工作开展,提升外包人员工作技能

在奥运保障前期,外包工作刚刚展开。分公司多次对外包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并结合分公司奥运保障工作形势进行介绍,要求外包员工认真执行分公司奥运通信保障任务,作好末梢维护和客户服务。结合分公司奥运保障工作进程和要求,出台了外包工作实施细则、汛期障碍查修奖惩办法,明确了故障告警查修职责和时限,并根据汛期障碍的突发性和集中性编制了《汛期障碍查修应急预案》,抽调专门技术人员组成查修支撑小组,有力的保障了奥运期间障碍查修的及时性。

在奥运通信保障任务的执行中,分公司充分调动外包员工积极性,严格要求,统一思想,做到步调一致,全局一心,将通信保障落实到网络末梢,将服务保障落实到每名客户,确保了奥运通信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通过奥运保障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外包工作的开展,促使外包员工尽快的融入到公司的工作氛围中,迅速的提升了外包员工的工作技能。

(七)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提高了网络的容灾能力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通过多次、细致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各种隐患,通过合理运用维护成本预算或通过自维,对隐患彻底的予以排除,通过不断优化网络,增强网络的健壮性,提升了网络的容灾能力。

通过此次奥运通信保障的多次隐患排查消除了各种隐患18处,完善多处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对部分短时间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定制出相应的应急保障预案,使得故障处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发生的障碍不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防微杜渐,消除隐患,防止其再次发生,大大的提升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通过奥运前期各种网络优化,如对6931局的升版、房山西出局光缆重新布放、二层接入汇聚网改造、增加网络节点备用路由、联结网络单节点成环,进一步扩充了网络承载能力,增加了网络管控能力,使网络结构更加合理,网络性能更加稳定,网络传输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客户业务保障能力大大增强,障碍率降低;并以此为基础,提升了通信服务质量,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增强了企业形象,增加了企业竞争力,推动了企业效益的增长。

房山分公司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以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保障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完善的工作部署、高涨的工作热情圆满的完成了奥运通信保障任务。分公司将积极的将奥运通信保障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当中去,促使将来的维护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更好的支撑市场,不断的提升企业效益。

中国网通北京市房山区分公司

房山分公司奥运会通信保障工作总结

2008年9月18日

第二篇:语文古诗鉴赏

初中古诗词鉴赏练习题

对这十首古诗词的要求是: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十首古诗词典型试题:

(1)《望岳》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 当 凌 绝 顶,一 览 众 山 小。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决眦入归鸟 眦:

②一览众山小 小:

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4.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赏析

5.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三次)

乱 花 渐 欲 迷 人 眼,浅 草 才 能 没 马 蹄。

3.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暖树: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 不足:

4.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6.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7.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2.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飘零,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C.这首诗想像丰富而奇特。

D.因为李白和王昌龄一样,都是不得志,所以说是“愁心”。

(四)《使至塞上》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征 蓬 出 汉 塞,归 雁 入 胡 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江城子 密州出猎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 挽 雕 弓 如 满 月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 聊: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为“狂”字,你是否同意?试作简要赏析。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江城子”为词牌名。

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6.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六)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用“∕”划出下面诗词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醉 里 挑 灯 看 剑,梦 回 吹 角 连 营。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八百里分麾下炙 炙:

②沙场秋点兵 沙场: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4.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辛弃疾写这首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

B、“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意思是“弹奏”,这个词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诗句分别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紧张激烈。

D、这首词借剑寄意,表现抗金救国的主题,即是壮词又是悲歌,基调愤激。

(七)天净沙 秋思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把这首诗的主旨句抄在下面。

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对这首小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在外漂泊的游子的悲哀。

B.这首诗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

C.“枯藤老树昏鸦”给人以“冷”的感觉,而“小桥流水人家”则给人以“暖”的感觉。

D.这首小令全是写景,始终没有出现抒情主人公。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沉 舟 侧 畔 千 帆 过,病 树 前 头 万 木 春。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4.这首诗情感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

(九)《赤壁》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B.“前朝”指的是“三国时期”。

C.这里“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D.这首诗热情歌颂了“周郎”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十)《己亥杂诗》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浩 荡 离 愁 白 日 斜,吟 鞭 东 指 即 天 涯。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以内)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第三篇:语文古诗词鉴赏

语文古诗词鉴赏 1 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步骤: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模式: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分析句意型

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题模式: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常用意象及内涵

折柳:表示惜别怀远、赠送寄思。折梅:表示别离、赠送寄思。

斜阳:表示日暮,含有某些凄惨之感。残月:表示不圆满,孤独忧愁的心绪。短笛: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牡丹:表示富贵、大方。荷花:表示夏季,清雅高洁。兰草:表示高洁、友谊。秋风:表示萧条、冷落。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黄昏:孤寂、悲伤、悲愁。芳草:①惜时,人生苦短。②知音。③离情。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息。春天:伤春,感叹时间易逝。还有惜春、感春、春恨、春怨、春怀。秋天:萧条、肃杀、感叹身世之苦。还有惊秋、悲秋、秋思、秋怀。细雨、烟雾:愁绪、郁闷。玉门关:征夫离绪。浮云:飘泊不定,喻游子。杜鹃(子规):①因其声凄惨,故有凄凉、哀伤之意。②思亲之情,归家之念,乡愁乡思。青松:节操刚正、坚贞。

杨花、柳絮:愁绪、烦人,飘零、离散。浮萍:漂泊不定。菊花: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隐逸。莲花:纯洁、脱俗、高洁。

梅花:孤傲、脱俗、不屈。落花:伤春、伤别。流水:愁绪连绵不断。月亮:思乡,思人。大海:心胸开阔,包容一切。

长亭、灞桥:送别的地方,喻送别。关山月:征夫思家,思妇怀远。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蝉:品行高洁。

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霜;思乡。梅子:比喻少女的怀春。丁香:愁思,情结。

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桃花:美女的容颜。青鸟(鱼):表达相思。孤雁(孤鸿、断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羌笛、胡笳、琵琶:古代西部的乐器,所发出的是凄切或悲壮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水: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水是爱情和友情等柔情的象征。西楼:仅是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闺房,或指曾经聚会之所,或指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或表示怀远,或表示凭吊,或表示抑郁愁苦,或表示慷慨激昂。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静。节日

1、春日(含有喜庆、希望、美好之意)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春风、青山、梅花、粉蝶、霞日、横管、春光、东风、晴云、柳絮、新燕、新莺、春色、杜鹃、花树、草芽、黄鹂、黄鸟、芭蕉、春昼、草色、杨花、浮萍、绿葵、翠柳、翠微、早燕、桂花、红树、海棠、绿锦、兰花、黄蜂、麦雨、柳花、垂柳、娇莺、芍药、蔷薇、桃花、杏花、红杏、绿波、春雨、兰溪、鹅湖、鸳鸯、桃红、飞燕、点红、戏蝶、山榴、晴翠、棠梨、春流、梨花、白鸥、芳树、白鹭、烟笼、梅杏、菜花、鞭笋、鹊声等。

2、夏日(表示青春、热烈、畅舒情怀)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子规、蚕桑、蛙声、蜻蜓、小荷、黄梅、梅子、鸣蛙、雨蓑、枇杷、种瓜、菜花、芙蓉、莲花、荷香、荷叶、藕花、榴花、榴红、早菱、初莲、白鹭、鸣蝉、萤火、浓阴、莲叶、黑云、稻畦等。

3、秋日(多表示凄清、悲苦、乡思之意。常用愁、孤、残、寂、冷、昏、黄等字)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寒山、秋水、孤烟、芦花、秋夕、秋荷、残阳、桐叶、衰草、黄叶、流萤、霜晴、秋兰、露冷、霜天、鸿声、落叶、夕阳、霜气、夕岚、秋月、冷露、冷桂、寒雁、残霞、渔火、寒塘、去雁、老松、半月、霜月、婵娟、凉雁、虫吟、雁阵、月斜、塞鸿、霜叶、枫林、西风、霜华、寒星、北雁、菊黄、黄花、桔子、蟋蟀、采菊、菊花、荞麦、燕去、清秋、独鹤、昏鸦、寒山、飞霜、清笳、孤灯、林高、残雨、浅沙、荷尽、菊残、橙黄、斜阳等。

4、冬日(表示傲寒、旅景、狩猎、艰难、咏雪等)

借助常见的物象有:冬雪、寒关、琼枝、飞花、江雪、天寒、风雪、草尽、沙雪等。

5、元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含有喜庆之意。

6、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热闹之意。

7、寒食节、清明节,怀念、情意绵绵之意。

8、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纪念之意。

9、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多表达爱情。

10、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表示思人,团圆之意。

11、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表示登高怀乡思人。

12、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团圆之意 鉴赏术语

(一)形象方面

生动、活泼、鲜明、优美、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险峻、雄伟、柔美、意象、意境、明媚、萧瑟、萧条、寂静、清冷、清幽、灿烂、凄冷、凄清、寥廓、辽阔、浩渺等。

(二)语言方面

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简洁、精练、凝练、洗练、含蓄、明快、诙谐等。

(三)表达技巧方面(见上)

(四)思想情感

喜悦、愉快、欢快、激动、兴奋、忧愁、悲苦、孤苦、深刻、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积极、消极、旷达、洒脱、悲愤、乐观、悲观等。

1、忧国伤时 ⑴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⑵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⑶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的《卖炭翁》。⑷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

⑴建功立业的渴望。如陆游的《书愤》。⑵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⑶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⑷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的《示儿》。

⑸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⑹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⑺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的《涉江》。

3、思乡怀人 ⑴羁旅愁思。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⑵思亲念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⑶边关乡思。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⑷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

4、生活杂感 ⑴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的《山居秋暝》。⑵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的《扬州慢》。⑶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⑷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⑸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⑹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5、长亭送别 ⑴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的《雨霖铃》。

⑵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⑶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抒情手法:

2011-2016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汇编

(2016年)

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 ~11题。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园念晃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10.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11.下阌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

10.第一问: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11.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2015)

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答案:(1)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白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3)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2014)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 分)(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 分)(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 分)答: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一一欣赏叹慕. 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3.第—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

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悟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看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恬趣)。(2013)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醉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3)“门掩世味”“拈笔忘签”暗合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债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4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2012)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答案:(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201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 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 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答案:(1)才思、诗风、诗品;卓异不凡。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诗无敌”。(2)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3)作者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待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地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思(4)念之情;为此而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层层铺垫,又环环相扣,情感真挚。

第四篇:语文诗歌鉴赏

2014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集锦(三):诗歌鉴赏技巧之表

达技巧汇总

诗歌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中有关“表达技巧”的表述,在一些高考设题中也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表达技巧鉴赏是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内容综合设题。一般而言,“表达技巧”包含了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

1抒情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方式,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诗人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一般情况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随水长流,滚滚江水犹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2)、托物言志(又叫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借以表达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借以表达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和高洁情操的决心。一般是咏物诗。

(3)、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这首诗抒写的是有关读书的意义和情趣。通篇借“方塘”见意,把人的大脑比喻“方塘”,把大脑中的知识比作“天光云影”,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们要想保持大脑有鲜活的思维,就应当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知识。一般是哲理诗。

(4)、叙事抒情: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

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表达抗金复国的决心。

(5)、用典抒情: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的《短歌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6)、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谕当朝。如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的《石头城》)。

描写手法: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注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

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再看看诗歌中的“实”。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

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3、动静结合就是指对事物或景物作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一静一动,意境雄浑开阔。

4、正侧面结合就是对描写的事物形象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陌上桑》中的罗敷的形象,就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见到罗敷时的表现来把罗敷的美丽展示了出来,这比直接的正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修辞手法:

1.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以船的一部分“帆”借代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

3.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夸张 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黄

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5.对偶 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反问 加强语气。“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7.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8.双关 意在言外,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使语言更加含蓄、风趣。“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9.对比 让事物、形象突出,情感表现更鲜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0.比兴 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方法归纳

表达技巧

(一)、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二)、答题步骤: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五篇:语文诗歌鉴赏

语文诗歌鉴赏1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诗歌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诗歌鉴赏 篇1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夜宿山寺就是夜晚借宿在山上的寺院。

2、这首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楼的高,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生活的追求。

3、危楼,这里指高楼。而不是快要倒塌的楼

4、直译: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5、相关考题。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_______________ 百尺_______________

(2)本诗运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楼宇的高。

语文诗歌鉴赏 篇2

【步骤一】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步骤二】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步骤三】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步骤四】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步骤五】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语文诗歌鉴赏 篇3

一、解题要点及鉴赏术语:

⒈了解格律知识:对仗、押韵、平仄、词牌、曲牌、句式。

⒉诗歌体裁: 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词、曲、现代诗歌。

⒊依题材分类:咏史、咏物、送别、爱情、讽喻、边塞、山水田园、思乡怀远、哲理。

⒋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经历、风格流派。

⒌诗歌内容:何人、何事、何景、何情。

6、把握感情基调和感情变化(常见意境):清新明快(自然)、幽静萧瑟、恬静淡雅(恬淡闲适)、凄楚哀婉、生机勃勃、高昂、低沉

二、诗歌语言风格:

平淡自然、清新淡雅、明快浅显、工丽(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雄浑悲壮、雄奇、奔放、豪放、婉约、诙谐、讽刺、口语化。

三、表达技巧(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

1、分析表现手法:对比(对比反衬)、衬托、渲染、烘托、比兴、细节描写、用典、联想、想象、托物言志(象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借事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心理刻画等。

[情感角度的变化,常见于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也叫对写法。如高适的《除夜》、杜甫的〈月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修辞(比喻、拟人、对比、夸 张、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反复、排比、顶真)。

3、把握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 描写:实景、虚景、远景、近景、正面、侧面、动景、静景、乐景、哀景、工笔、白描、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观察角度的变化。视觉角度: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空间角度: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等。)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用典抒情、叙事抒情)

4、行文构思(结构特点):

一句一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象相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欲扬先抑、先景后情、以景结情、重章叠句、铺垫、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①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中寄予着诗人的情感。

②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

③虚实相生、想象联想: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实际相结合。

④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手法。

⑤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晦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⑥细节描写:细微之处(动作、神情、情节等)真实、准确、传神。比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⑦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⑧用典:使用典故使诗歌语言凝练,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⑨使用叠词:增加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修辞手法主要有:

①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②借代:以简代繁,以特征代其物,③比拟: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④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⑤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⑥反问:加强语气。

⑦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⑧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

⑨比兴: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语文诗歌鉴赏 篇4

近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调整,加大主观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试题选的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要回答这个问题,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化知识,充分认识“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内涵。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柳条过千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

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如:

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下面举例说明: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无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莹的照辛渐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王跃思故国,表摩纳哥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蝉 以蝉比品行高洁。古人一位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倡议蝉的高洁表现自己的品行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5、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相连,表凄凉之意。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倾倒出来,对芭蕉为怨悱。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6、草木 以草木繁盛凡尘凄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芰麦青青。“(姜夔《扬州慢》)原来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青青芰麦一片荒凉。

语文诗歌鉴赏 篇5

1.思想内容方面,要借助诗人写的景、人、事,体会诗的意境、诗人的感情经历、反映的道理。

2.形象方面,要找准诗中所写的形象,体会这些形象的经历、心态或代表意义。

3.语言方面,耍认真体会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词类,分析其如何体现意境的,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4.表达技巧方面,要弄清诗歌的表达技巧,借助原诗句进行分析。

5.明确题目要求的提示性因素,严格按要求做题。

6.认真组织答案,如果是语段。则按总分结构表达,要用准有关诗歌创作的概念术语,即要说行话。比如,要用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不用第一句、第二句等。

答题技巧:

古诗鉴赏重在字句的理解。要从诗中找答案,各种方法要学,但关键是对本诗的理解,特别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意境就是作者写这首诗表现的心境。或低沉、或昂扬、或沉郁、或思念、或冷漠等等,由此再落实到词句中。

记住的关键一点就是:答案在诗歌内,在字句内在作者表达的情景内,如冷、清、寂、绝、暗、阴、闹、笺、泪中。

诗歌鉴赏的表述,要紧贴诗句展开,可贴标签,不可夸大或缩小,实实在在的表述为好。如20xx年折柳,20xx年冷、咽的诗眼,都是据本诗内容去分析,不可硬套。当然,表述应有技巧。就是分析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在此处的含义。这样表述就清楚了。

语文诗歌鉴赏 篇6

中考备战:语文诗歌鉴赏题五步解题法 语文考试时,很多同学怕做诗歌鉴赏题。因为他们觉得没头绪,无论怎么答题,都答不到点上。其实,做诗歌鉴赏题是有思路可循的。通常经过下面这五步基本就能迎刃而解。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语文诗歌鉴赏 篇7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8)古代诗歌鉴赏鉴赏作品的语言

附:答案及简析

1.(1)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2)“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2.(1)用“悬”写雨,写出雨脚绵延雨帘高挂的景象,突出雨之健捷而有气势。“空蒙”二字烘托出云行雨注、水气蒸腾的景象。写出了这场雨引起周围环境色调的变化。

(2)前一首用“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后一首用“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和两句的“追昔”联系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

3.(1)夜深天寒,织作不息,以致精疲力尽,表现了织女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2)织女“忧”的是所织之锦“不称舞人衣”,实际表达了诗人对织女的同情,对奢糜生活的不满。(织女“忧”而非诗人“忧”)

4.(1)“诗眼”是“有情”二字。全诗扣住“风”的“有情”二字来写。前面从“有情”写它带给林壑以清爽,后面又由“有情”赞美它“为君起风声。”

(2)这首诗以“风”喻人,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句描写风起,次句用一“加”字仿佛风是急人所雷的有意行动。下面写风的活动,用“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对风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读本诗,要把握住“咏风”即“咏人”——咏有为之士)

语文诗歌鉴赏 篇8

【提要】高考 : 20xx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容易忽视的四个暗示

意象

诗人往往选择日常生活中可见可闻可感的事物入诗,根据事物的特性兴怀。

陪伴在我们周围的各色植物,如:梅、兰、竹、菊、莲、丁香、松柏、杨柳、梧桐、落花等。

共存于天地中的各色动物,如:蝉、猿、鸿雁、杜鹃、鸳鸯、沙鸥、鹧鸪等。

变换于自然中的各种气象地理,如: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烟雾、阴晴、明月、夕阳、流水等。

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色器物,如:玉、灯、笛、箫、酒、楼、捣衣砧等。

产生于举手投足间的各种动作,如:饮酒、登高、凭栏、望远、长啸、捣衣等。

这皆为诗人运笔的主要道具,它们已经成为诗人之中约定俗成的普遍暗号,留存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中。

情感

酬唱送别之情:古人喜宴游交友,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朋友间不免酬唱赠答、寄友送别,成为诗人抒发情感之由。杨柳、长亭、南浦、酒便成为解读送别之情的暗号。

思乡怀远之情:建功立业,志在四方是古人的胸襟,然而久别家乡,远离亲人之时,难免怅然,加之古时交通不便,联络缓慢,思乡怀远之情便能绵延千里。月亮、鸿雁、双鲤、捣衣、莼羹鲈脍便成为传递思乡之情的暗号。

咏物感遇之情:古人有感于自然界各色景物的特性而有感于己,或抒发自己凄凉伤感、孤独寂寞的感叹;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却坚贞不屈的感慨。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松竹梅菊、黍离、历史事件、名胜古迹便成为寄托感遇之情的暗号。

情爱婚姻之情:对爱情的渴望,夫妻间的悲欢离合,宫怨闺怨,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情感。莲、红豆、连理枝、比翼鸟便成为表达婚恋之情的暗号。

闲适恬淡之情:古人超于现实之外,寄情山水,流连田园。所写之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便成为象征归隐之情的暗号。

边塞行役之情:古人常漫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边塞关隘、通都大邑等。有感于兹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或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便成为见证行役之情的暗号。

语文诗歌鉴赏 篇9

1、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古代文人,往往恃才傲物、随心所欲、率性而为,因而在统治者看来是格格不入的,是不能受到重用的。于是,感叹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成了文人屡见不鲜的作品主题。屈原、宋玉、李白、李贺、李商隐……名单可以开出一长串。

如:题榴花(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台落绛英。

榴花开得那么鲜艳;柳色嫩黄,柳枝条条柔软如丝,但是或是没有车马,或是长在荒园里,又有谁来欣赏呢?

2、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在官场呆久了,上有皇上压着,下有公臣们钩心斗角,尽职些的还得为百姓劳碌奔波,时间久了,难免有身心俱疲之感,于是渴望摆脱官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便成了咏物诗中常常寄托的一种情感。

如: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3、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当国家政治腐败甚至灭亡、统治者昏庸无能、奸佞小人为非作歹时,是随波逐流,还是洁身自好?大多数是会选择后者的,因为他们是读过书的,不知不觉中受到先烈们的影响,因而有着高尚的气节。

如:画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花开不并百花丛”是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脱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是一种宁愿粉身碎骨也不委曲求全的坚贞不屈。

语文诗歌鉴赏 篇10

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中的必考题目,也是学生们很头疼的一个题型。如何在高考时拿到更多的分数,这是同学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20xx-20xx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如何在考试中做好诗歌鉴赏。

纵观历年的高考题,我们不难发现诗歌鉴赏不外乎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这四个方面去考查。四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无论诗人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用到了怎样的语言,在表达时用到了怎样的技巧,这都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

一、形象

诗歌中会塑造人物形象,也会描摹景物,刻画事物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形象。

1.人物形象

在历年的高考题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问法:

a、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20xx年上海卷《镜湖女》)

b、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20xx年重庆卷《鹧鸪天.酬孝峙》)

由此可见,诗歌鉴赏中的形象也会是两类:一是主人公形象,二是诗人形象。

主人公形象可以理解为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如《邶风.静女》中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女青年活泼俏皮,美丽动人;男青年痴情淳朴。我们以试题《镜湖女》为例再做进一步的分析。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问题: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20xx年上海卷)

读完诗歌后我们可以组织这样的答案,镜湖女以打鱼、采藕为生,说明热爱生活,生活态度积极;面容姣好,美丽动人;镜湖女歌声优美,回家之后还要和朋友相约明天出去玩耍,说明镜湖女活泼可爱的性格。

2、诗人形象在古代诗歌中有几种形象类型:

a.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古代文中最有这种情怀的是李白,如《梦留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b.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是这一形象的代言人,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种忧国忧民情怀体现的淋漓尽致。

c.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诗人形象。

d.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古代文人大多是因为仕途不得志,才有了很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e.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是这一类形象的代表。

f.矢志报国、壮志难酬的形象。岳飞、文天祥、陆游和辛弃疾是这类形象的代表。

掌握了上面的知识点,下面我们以试题《鹧鸪天.酬孝峙》为例进行分析。

鹧鸪天.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仗。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迟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 :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问题: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20xx年重庆卷)

我们可以先大致翻译一下诗歌的上片,“一个头发短胡须长眉毛棱角分明的人,面容病态,比其他的僧人要奇怪的多。霜侵雨打已经是寻常事了,坚毅的就像终南山里的藤条”。整合答案,通过外貌描写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容貌病态怪异的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性格坚毅不拔的诗人。

诗歌中不仅会出现人物形象,还会出现一些景物,如“羁鸟恋旧林”中的“羁鸟”和“旧林”,“梧桐更兼细雨”中的“梧桐”和“细雨”,作者不单单是写这些景物,而是通过这些景物和自身形象有某些联系,以表达某些感情。如20xx年天津《野菊》。

当然在古代诗歌中会出现一些意象,这是研究古代诗歌的专有名词。“意象”就是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如20xx年江西《江城子》中:概括“杨柳”、“飞絮”意向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见附录】

多个意象的组合就会组成意境,从这可以看出,意境的范围要比意象的范围大。关于画面,关于意境,高考中还有一类题这么考查,如下:

20xx年高考全国卷Ⅱ《新晴野望》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问题: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总结一下,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可以试着整理出形象题的答题步骤。当考查到人物形象时,我们可以先通读诗歌,用二到三个双音节词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要结合诗句去分析,诗中是怎样体现出人物形象特点的。如果其中用到了某种手法,要写出来。如果考查的是景物形象,要看是不是将其拟人化,一般景物的身上都有人的某种特点在里面。如果是画面题的考查,要根据诗中出现的景物,展开联想,以构成一个画面,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说出画面体现了怎样的氛围。从而表达出作者怎样地感情。可以关注里面是否有某些意象在里面,若有手法的运用,也要指出。

二、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的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其次是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

1.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

诗歌鉴赏中那些传神的字词主要集中在了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的部分。例如20xx年湖北卷《早发》中让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的“背”字的表达效果。这就是从动词的角度考查的,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的向北向寒与大雁的向南向暖形成强烈的对比。再如20xx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中让简要分析首句“绿”字的妙处。也是从动词的角度去考查的。“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树木的动态,表现出了春风的活力。再如20xx年重庆卷《鹧鸪天》中问道:“‘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从两个形容词“瘦”和“肥”去考查,此句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历年的高考题就告诉我们,在做诗歌鉴赏的题时要注意里面的形容词、动词等词语。我们以20xx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为例,展开讲解。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问题: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答:“绿”字的本义是“绿色的”,在诗中的意思是“吹绿”,一阵春风吹绿了树梢。一个“绿”字将春风吹绿树林的动态写的跃然纸上,表现了春风的活力,从而显示出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歌的韵味。

诗歌中除了这一类词外还有叠音词,这有助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可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如《迢迢牵牛星》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还有颜色词,这样的颜色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感情的作用。

1、诗歌的语言表达顺序

因为诗歌在字数上有限制,不能像现在的语言表达那样顺畅。几十个字要表达出无尽的情感,而且还要做到韵律工整,所以作者在组织语言时会调整语序。比如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按字面不好理解,但要是改成“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就好理解很多。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变换语序的例子。

2、诗歌的语言风格

每个诗人或者某一诗歌流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但这种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同一个作者会在不同的作品里反映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所以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诗歌将具体的去分析。诗歌中出现的风格会有如下几类:清新雅致、平实质朴、含蓄隽永、绚丽飘逸、雄浑壮阔、豪放旷达、沉郁顿挫、慷慨悲壮、婉约细腻等。

纵观历年真题在语言部分的考查,我们可以看出偏向于炼字题的考查。现在我们总结一下炼字题的答题过程。

a.可先解释字的本义,然后解释在诗歌中的意思。

b.结合诗句描绘画面。

c.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诗歌鉴赏中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可分为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这三类。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拟人和拟物,拟物的手法如诗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后两句用了拟物的手法,将无形的愁苦形象化)、双关、借代、夸张、对比、衬托等。

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其中在诗歌鉴赏中叙述和议论不会出现。

a.描写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在诗歌中的体现有如下几个方面:外貌、动作、心理。而景物描写、白描可算作侧面描写。

b.抒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就是诗歌鉴赏中的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有如下的术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

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多感官结合(听觉、视觉、嗅觉等)、远近高低结合、对比衬托、比兴、铺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借古讽今。

要想做好诗歌鉴赏中的表达技巧题首先得知道以上的专业术语,这样在做题时才有把握。当然,这些术语并没有涵盖所有,同学们还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地积累。总而言之,只有知识储备充足,做题时才不会乱了阵脚。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看看遇到这类题时如何作答。

例如20xx年安徽卷《月圆》

月圆(1)【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

问题: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要求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去分析后两句的感情,这其实是把表达技巧和情感分析两种题型结合在了一起。最后一句中实写是眼前月景,虚写是联想家乡亲人,虚实结合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总结答案可得: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再如:20xx年天津卷《雨过至城中苏家》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问题: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这是一道单独考查艺术手法的题,答案如下: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②比拟,如“柳拂”。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遇到此类题时的答题步骤:

a.准确指出用了某种手法。

b.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在诗歌中是如何体现的。

c.最后指出用了此手法的作用与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诗歌表现的情感

古代诗歌表达的情感不亚于今天现代文表达的情感。我们可以从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入手。

1.边塞征战诗

这一类诗歌写的内容很宽泛。a.写边塞的风光,如杜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写道:“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b.写塞外的军旅生活;c.写边塞恶劣的生活环境。在表达感情上会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戍守边关的将士对故人家乡的思念,以及家中思妇的绵延愁绪。

2.山水田园诗

这类诗以东晋的陶渊明和唐代的王维为代表。这类诗歌多是描绘的山水田园风光,以农民,渔夫等为主体去刻画,营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意境。这类诗歌要表达的情感有如下几种:a、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热爱自然,钟情山水的情趣;b、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C、厌恶了官场,向往隐逸生活的志向。d、抒发了一种宁静、悠然自得的心境。

3.借物抒怀诗

这类诗歌会出现某个物象,描摹物象的外在特征,是想通过某个物象寄托自己的志向,如于谦的《石灰吟》,借对石灰的特点描写,不只是说石灰外表“清白”,而是想说自己也如这石灰一样,有清白的品质,拥有一颗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4.友人送别诗

这一类诗以送别为基调,表现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思念,或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语劝勉之情。这一类古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羁旅思乡诗

在古代,好男儿志在四方,所以有的是人会长期客居在外,或是想求取功名,或是游历名山大川。当然还有一部分是被贬在外,或是漂泊异乡。往往会抒发独居在外的思乡之情、被贬之后的苦闷之情等。6.咏史怀古诗

诗人借助先前的历史故事、认识等来抒发情感的一种诗。诗人要么感慨朝代更迭,要么寄托哀思,借古代来讽刺今天。描绘昔盛今衰的场景,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时怀古坏人,以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怀,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每年每省的高考题都会涉及到感情问题的考查,而且多放在第二问,例题就不在赘述。同学们要在读诗过程中勾画出主要的字词,大致确定诗歌的情感基调。诗歌到底是想表达积极的情感还是想表达消极的情感。然后再统观全诗,得出诗人具体想要表达的情感。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作者身上。这几年高考的趋势是弱化作者的影响,翻阅近几年的高考题发现,一流诗人、二流诗人不再是考查的重点,三流、四流诗人反倒成了热点,所以不要说看到作者熟悉就按照平时的思维去答,一定要耐心的读诗歌。同时诗歌下面的注释一定要看,有时这是解决诗歌鉴赏的关键。

以上只是我们对高考诗歌鉴赏的一个大致概述,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诗歌鉴赏中的问题,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语文诗歌鉴赏 篇11

中考语文现代诗歌鉴赏五步

相对古体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以其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意境之高远而似乎更难教学,这成了很多教师颇为棘手的难题。然而,我们也相信,百仞之山,取之有道,凡事都应有其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中,笔者拟就现代诗歌教学的做法方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我以为,现代诗歌教学应走好以下“五步”。

第一步,以相关背景为依据,把握解读诗歌的切入点初中教材中所选编的现代诗歌大都是篇章不长,文词明白,学生比较容易看得懂,正因为这样而往往就容易只读到它的表层,而忽略它内涵的一些东西。要让学生能够解读诗歌的内涵,就必不可以少地对作品背景的了解——这是能否正确解读诗歌思想的关键。藏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一首优秀的现代短诗,诗中的对比是浅显易见的,诗中相对的两种人也是浅显易懂的,但对诗中两种人的行为和精神实质如果没有一定的“已知”来作为教学铺垫,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了。

所以,课前就务必先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关于鲁迅的一些情况,诸如其生平经历、作品解读、世人评价等等。于课间,尚未读文,即可集中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激发起学生对鲁迅精神的景仰。有了这个情感铺垫,教师辅之讲述作者创作此诗文的背景,教学这首诗歌就有个良好的开端了,学生对了解诗中两种人对人民的态度、对人生的目标、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纪念鲁迅的意义就有了很好的依据。同样,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虽然充满浪漫色彩,但如果没有对中国“五四”过后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的了解,没有对郭沫若当时极大的愤怒、苦闷与感伤的了解,学生就很可能只读到诗中表层的美丽而很难从诗中解读出他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向往。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关背景作铺垫,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诗歌中形象及思想的把握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这只是个开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头戏还在于诗文的品读过程。

第二步,以诵读为依托,欣赏诗歌的语言美诗歌是语言艺术的尖端。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炼、形象、富有音乐美。

余光中《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歌句式均匀整齐,回旋往复,一唱三叹。

指导诵读时,非但要学生读准字音节奏,且要吐字清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作者用音乐般的语言表达的对祖国和祖先的深深眷恋之情“唱”出来。虽是此,由于每个学生的审美角度与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诗歌诵读就应允许个人对其节奏与韵律有不同的理解,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得意的方式来诵读,而不可“框”在一个规定的架子里遭受折腾,造就矫揉造作的“异口同声”和“整齐”,有折人性。

贺敬之《回延安》中“杜甫川唱来/柳林铺子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白肚子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其中的激动、喜悦,任由学生读得激昂强烈、一泻千里;《桂林山水歌》中“招手相问/老人山,云罩江山/几万年?——伏波山下/还环洞,宝珠久等/叩门声……”这仿佛道不尽的沧桑历史和漫长历史中的感慨,任由学生读得低沉舒缓,犹如山间潺潺溪流……诵读是赏析诗歌的重要依托,是诗歌意境解读的物质条件。

《乡愁》中,那承载着诗人小时候依恋母亲安慰的“小小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相思和依偎的一张“窄窄的船票”、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相见的一抔黄土,和象征着中华古老民族深深伤痕的“浅浅的海湾”,以及“这头”与“那头”沉重的分离,都是在诵读的基础上显现出来的。有了这个基础上,再将学生引向诗歌的赏析。

第三步,以情感为主线,体会诗歌深层的意蕴可以这么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

还以余光中《乡愁》为例:那“小小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那“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往来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那一抔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灵将归往何处?……诗人的这些浓烈的情感,无不在诗中的“小”、“窄”、“矮”、“浅”之间得到反衬。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作者从字里行间凸现的跌宕的情感波澜,体味诗词深层的意蕴。要指出的是,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其语言内涵必是丰富复杂的,所谓“诗无达诂”,那么在解读其中的“志”与“情”就应允许我们在“体情”上有主观的见地。清代的王夫之就说过:“诗人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现代诗歌教学的鉴赏品味应建立在学生自我思考的基础上,使“诗人心中之诗”最终成为“我心中之诗”。

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发。贺敬之《桂林山水歌》开头这样写道: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诗中“神”、“仙”、“情”、“梦”等字眼神姿仙态,如情似梦,迷离奇妙,妙不可言。神仙谁都没有见过,但云雾中影影绰绰出现的仙女形象,唤起了人们那种捉摸不定的美感,而情和梦也是不确定的,在教学中就需要学生有自己独立的理解和想象,允许学生以自己的审美眼光来理解“神”、“仙”、“情”、“梦”。同样,在《乡愁》赏析中学生对诗人情感还会有怎样的体验,教师都应抓住学生瞬间的灵光,捕捉学生动情的联想与想象以达到教学目的。

第四步,放飞思维的翅膀,品位诗歌的意境所谓“有意无境不成诗”。“境”即形象,《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即是壮阔、豪迈之意境。

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从而切切实实培养起他们的艺术鉴赏力。现代诗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境”呢?最直接的做法是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就比如赏析《沁园春?雪》时,辅之展现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图景,假定词人立于皑皑高原的一个至高点上,放眼四周、所见所想,由此品味出词人在“望”所包含上、下、内、外的空间里,和“惜”所包含秦、汉、唐、宋的时间里,所表现出来的一代伟人的气魄、胸怀和人格魅力。

其次,从品味诗词语言入手,引导学生一点点地感悟到诗歌意韵之美,也是教学中能避免架空赏析的一个好方法。如赏析余光中的《乡愁》,引导学生紧扣诗人提取的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将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品味那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使学生在心中产生对诗人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强烈的共鸣,感受作者那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诗歌品赏过程是需要思维的,而思维是允许开放性的、有个性的。但须注意,开放式的解读不等于随意的解读,而是切近原意的解读,所以应尽量减少曲解原意的误读。比如上文所述应把握其相关背景来解读便是避免曲解的关键依据。解读诗歌不可丧失标准任意而为,而是对于一些具有丰富复杂内涵的诗歌作“可能的”多重解释,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力求找到最符合原意的解读,而不是远离或僵化地就诗论诗。读诗、品文只是在“学”的层面上,而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让学生能用语言表达生活。现代诗歌的教学亦应本着这个根本,由学至用。

第五步,以生活为蓝本,展现心中的诗情画意应该说,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对现代诗歌的创作练习上是重视不足的,许多中考作文要求就有明显的限制——“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在考试这指挥棒指引下,教师极少鼓励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生活,甚至是扼杀,不让写。初中阶段学生尝试诗歌的写作是可行的。首先,从理论上讲,应该鼓励我们的学生们“诗意”地生活着,对人间、社会、世界、生活的关怀怀有美好的愿望,让学生们懂得:我们的情感生活,是在生活中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远离粗俗、鄙陋、愚昧,走向高雅、精致、聪慧的生活;

其二,现代诗歌在文字理解的难度并不大,进入诗歌的状态也不是很困难,学生在大量的朗读,声情并茂的反复朗诵后,是很容易走进创作的氛围与诗意之中的;

其三,引导学生尝试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体味生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抓住一些富有特征和富有意味的物象,构成美妙的图画,加以滋润灌注激情,来表达出自己对某一事物某一事情某一对象的理解与情感。现代诗歌课堂教学的外延应和生活的内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用诗歌的语言去感知生活、表现生活,哪怕是悲哀、无奈和叹息。从简单的地方开始,教师要去掉畏难情绪,大胆指导学生去尝试,自己带头去即兴写诗。开始,只要冲破思想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把自己想出来的很美的句子写出来,哪怕只有一句,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再要求依据音律节奏分行排列,最后才提出适当考虑双句或小节末的字的大致押韵的问题

语文诗歌鉴赏 篇12

诗歌鉴赏知识梳理(一)——意象

诗歌中的形象,我们又称之为“意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刚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即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由此可将诗歌中的形象分为四类:(一)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二)事象,事象即动作形象;(三)物象,物象即事物形象;(四)景象,景象即景物形象。在古典诗歌中最为普遍与常见的就是后两种。

因此,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准确理解修饰词。客观物象是没有情感倾向的,诗人让客观事物“皆着我之色”后便蕴涵了丰富情感。诗人着我之色往往更鲜明体现在某些描写景物的修饰语上,使景物带有倾向色彩。

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藤、树、鸦、桥、道、风、马,除鸦有特定意象外,其他看不出情感倾向,但分别用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一系列带有倾向色彩的词修饰后,藤是干枯的毫无生气,树是衰朽残败,鸦是傍晚暮鸦,桥是狭小少人经过,道是荒凉古道。曲子通过描写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物象变为有倾向的意象,整个融入萧条荒寂之中,意境顿生,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效夕阳图。

常见的意象

1、松柏——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2、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如:“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旅筠轩》)可见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了。“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经论道。

3、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对分别的眷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起情。”“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离别之情油然而起。

4、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5、菊——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如: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6、大雁——春秋迁徙——思乡之情。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故乡渺何处?归思方悠悠。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寒塘》)。鸿雁传书。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怀李白》作为送书信的使者。

7、杜鹃(子规、布谷)——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哀怨、思归)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诗人在逆境中对人生抱着乐观、豁达的态度,所以在萧萧暮雨中传来的杜鹃的啼鸣,让人感到其境颇为清远,其情颇为恬适。

8、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9、斜阳——给人以凄凉、沮丧、失落之感。游子思妇善用夕阳抒他们的情思。如范仲淹:“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茫的意境。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诗)夕阳与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情。(怀古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以“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为现实背景,感喟“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的物是人非。

10、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诗歌鉴赏知识梳理(二)——答题技巧

(一)炼字技巧: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二)表达技巧的内容: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1、修辞方法: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情与景关系: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侧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3、表现手法:

(1)描写技巧: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样一种加浓形象的手法。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虚实结合――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三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

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

白描工笔――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2)文艺表现方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用典、象征联想等。

比兴手法――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铺陈――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

联想和想象――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欲扬先抑]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欲抑先扬]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

[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

(4)、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首句标目――开宗明义,直接点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新乐府序》)。这个“目”就是的中心论点,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

开门见山――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曲笔入题――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运用的好,会使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伏笔――是在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回应”的写作技巧。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

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三、解题方法——答题指津: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和方法:(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语文诗歌鉴赏 篇13

长江万里图

【明】杨基。

我家岷山① 更西住,正是岷江发源处。

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江水东流万里长,人夸漂泊尚他。

烟波草色时牵恨,风雨猿声欲断肠。

【注】①杨基愿籍蜀中,田祖仕江左而定居吴中。当时官场黑暗,仕途波折,诗人经历颇为坎坷,于是写此题画诗。②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乡愁:诗人见眼前画中的万里长江,想到这滔滔江水正是来自故乡巴蜀的春雪融水,不禁勾起诗人满腔的怀乡之情。痛苦:更多对官场经历的厌倦与痛苦。无奈:厌倦官场,自己却仍然漂泊尚他乡不能归去。

2.本诗运用了直接抒情与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法。直接抒情如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表达自己漂泊他乡不得回去,而且离开家乡竟如长江万里之远的哀愁。借景抒情是最后一联,诗人见烟波草色而生根,闻风雨猿声而断肠,借烟波草色和风雨猿声之景,抒发厌恨官场而又漂泊万里,无法回乡的愁苦之情。

下载语文鉴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鉴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合集]

    摘要: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 也是中学生理应具备的一项文化素质。但考生答这类题没有技巧,往往失分较多。根据诗歌鉴赏考纲要求,综合高考复习资料,谈谈几种解题技巧。 关键词......

    语文诗歌鉴赏答案

    语文诗歌鉴赏答案 小瓜劳动产物 感谢捧场 P12开始现场练习部分我认为不用做 有需要的同学可自行参考诗歌下面的答案解析- - 这里只提供强化训练答案 蓝色字为诗歌标题 页码......

    语文古诗文鉴赏程序(精选)

    鉴赏程序 1、 弄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2004年春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及背景材料,完成第17—19题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高二语文,古诗词鉴赏

    专题:古诗词鉴赏之如何读懂诗歌 一、高考古诗词鉴赏考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高考诗词鉴赏题型 1、选择题(3......

    语文诗歌鉴赏(大全五篇)

    语文诗歌鉴赏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

    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一)一、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提出了两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 一、理解诗词大意 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古诗词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

    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古诗看到题之后一定先分类,分成唐诗﹑宋诗﹑豪放词﹑婉约词。不同的类型回答时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唐诗是以情入诗,宋诗是以理入诗。 比方我们正常生活中表达思乡,成天把思乡挂在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