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之间架起桥梁
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之间架起桥梁
作者姓名:邵陶香
单位:隆阳区永昌中心学校
地址: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街道中心小学
邮编:678000 联系电话:***
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之间架起桥梁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摘要: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全班学生依据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起分工合作的学习。自倡导构建“生态课堂”以来,教师们在教学中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放手小组合作。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自主与合作两张皮,甚至有的老师认为自主与合作是两种完全独立的学习方式,笔者在本文中针对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己的做法。
一、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自主学习要求不到位,学生不知道学什么。
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时,任务的布臵简单粗糙,学生不明确要求,简单完成,致使自主学习没有新的收获,学之前知道多少,学了之后还是知道多少,有的教师不基于学生的实际提出的要求太高,多数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自主学习不注重反馈,教师不知道学生获得了多少,不能真正以学定教。有的教师在安排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还是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不关注,无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3、只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放手让学生学,以至于学生说什么都行,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的表述教师也不做否定,任学生自由发挥,甚至偏离了学习的内容教师也不管不顾,形成易放难收的局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杂乱无章。
3、学习小组的组建不科学,不具有相对稳定性。
有的老师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方法简单,无论座位怎么变动,小组合作时前排两人向后一转,与后排两名学生一组合,合作小组就构成了。这样的学习小组往往会出现一人唱“独角戏”,其他人成了观众,有的小组交流时,各说各的,只有人说,没有人听,噪音太大,影响了其他组的讨论;也有的小组,学习活动组织不起来,没有人能充当组织者,没有人发表意见,埋头自己做作业的……学习小组组合的随意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4、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
有的老师为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热闹场面,使听课人感到课堂学习氛围浓烈,于是课堂上合作性的学习讨论活动频繁开展,讨论的问题不分难易、无论有没有必要,一个问题一讨论,课堂出现假繁荣的现象。学生的学习浮在表面,对问题的深处、难处还未来得及探究,就草草结束,开始汇报,每个组汇报的大致相同没有新意。还有些合作性学习,学生还没完全进入状态,或者刚刚进入状态,且只有一两人在小组里发表见解,老师就示意停下来赶忙进行小结反馈,让一些尖子生汇报结果,老师只满足于有一个人能说出了老师想要的答案,小组学习就算过关。这样,对于小组其他成员来说,根本没有得到学习的思维训练,许多知识稀里糊涂,不理解。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申报了市级课题《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背景下自主学习实践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寻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发现学习小组的高效利用,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架起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之间的桥梁。
1、布臵明确的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的学习有章可循。不仅在课堂上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要善于发掘课堂外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自主学习的任务布臵方面,笔者做了大量尝试,通过编制合理的学案督促学生预习自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把功夫下在课前。在“预学”的设计上,笔者从最开始的长篇“导学案”到后来的“导学卡”再到现在以教材为主的布臵预学,实现了从繁到简的蜕变,例如在设计综合实践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带》的预学时,充分利用教材(教材图片附后)提出这样的预学要求:
1、如教材70页描述的那样,准备两张长方形纸条,做成圈和圈。
2、反复试几次,能熟练地做圈。
3、再准备3张纸条第1张纸条用红色和蓝色描出它的两条长,第2张纸条沿着长的方向分成二等分,一份涂黄色,一份涂绿色,两面都要涂,第3张纸条沿着长的方向分成三等分,一份涂两边的涂成红色和蓝色,中间一份涂黄色,两面都要涂。
4、查找关于莫比乌斯带的相关资料,进行一些自主自主探索。
这些预学要求语言简练,可操作性强,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下来。
2、组建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内分工明确,利用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为巩固自主学习成果 提供有力保障。
在笔者所任的班级里,组建了4人小组,让学习、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这样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把大家组织起来,小组长的角色在低年级应该保持相对稳定。中高年级也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组长负责收交作业,组织小组讨论,安排讨论时候的发言顺序,维持本组的秩序,一名副组长协助组长的工作,同时形成互相督促的局面,组长和副组长每人带一个相对薄弱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课堂上也开展一些一对一的学习活动,例如互相检查预学情况,互相订正作业等。在中高年级笔者还做过这样的尝试:小组内一人负责管纪律、一人负责管卫生、一人负责管学习、一人负责管午饭和午休,并由小组内自行分工,让学习小组更具有凝聚力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力。
3、指导每个小组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要求人人遵守,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使学习小组为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服务。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做了一些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时间由小组长控制,然后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尽量先由相对后进的学生发言,然后其他组员补充或纠正,大家一起再来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使得小组中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每一组员都得到了进步,不仅自己思考了这个问题,同时在别人的答案中找出了自己思考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可能对于问题又会有新的认识,这样真正让每个组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提问的时候,举手最多的小组可以优先获得发言权。每节课之前小组长检查好本组学生的学习用品是否准备好,早读课的时候让同桌互听背乘法口诀,作业批改以后,让结对的小伙伴交流自己做错的题目,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互相监督改正进行二次批改。在当堂测评的时候,对于计算类的作业可以每个小组做得最快的同学找老师批改,如果这位同学的全对就给这个小组一个“优”,并由这位同学充当“小老师”负责批改他们小组其他同学的作业。对于开放性的作业,可以采用小组内讨论批改,对于小组内不能确定的答案请教老师。这些规则一旦形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持之以恒,让学生形成习惯,这样每次开展学习活动的时候,学生也会自觉遵守,例如布臵课堂作业的时候,学生知道最先做好而且做对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在小组内就自然形成了竞争机制,对于每个小组只能选一名同学,如果这名同学做得快但是没有全对,也只能由老师指导他改正后批改本组的作业,这样的小组不得“优”,自然又形成了组间的竞争。
4、利用学习小组,做好预学交流,巩固深化自主学习的成果。独立预学后在小组内做好预学交流,将课外自主与课内自主、课前自主和课中自主有机结合。前面举的例子《神奇的莫比乌斯带》的预学要求,上课前小组长做好1-3条的检查,第4条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教师随机提问,了解情况。上课前利用学习小组检查,确保每个学生都准备好,对于没有准备好的同学,要在课前想办法弥补,确保课堂上人人可以操作,对于第2条,熟练的做莫比乌斯圈,小组内也可以互相说说技巧。
5、利用学习小组,暴露学生困惑,实现以学定教。
走进学习小组,准确找到学生学习的难点,或补充阅读材料奠定理解的基础或通过课堂提示等方式,让学生尽快在自主学习中找到问题及解答思路,既节省了时间又利于解决疑难。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差距,运用好旧知识的正向迁移,指导学生分解学习的难点,找到突破口。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时候,学生已经有了学习不进位加的经验,通过个人自主预学,一部分学生能理解教材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这句话,通过小组交流,笔者发现从学生的质疑中挑选出需要讲解的内容,减少时间的浪费。
6、利用学习小组,克服部分学生学习中的“惰性”,实现人人自主。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或性格孤僻或成绩基础差等导致学习过程中不能融入到团体中去,也有的学生很想参与其中但不善表达、缺乏勇气,故只是作为旁观者,而有的小组是由于个别学生太张扬,以至于别的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有的学生在小组内有些“霸道”,让小组的成员觉得小组的事情都是他说了算。在一节公开课中,教师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其中的四分之一,学生有沿着长的中线和宽的中线对折的,也有沿着长对折两次的、沿着宽对折两次的,有一个小组中有一名学生先沿着宽对折了一次,然后沿着对折后得到的长方形的对角线对折,这时组长发现了这位学生的和大家的不一样,立刻用命令的口气告诉这位同学:“不对,快点像我这样折,赶紧改过来。”这位同学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是最后还是跟着改了过来。组长过于“霸道”导致了小组中唯有组长独尊,有些学生有了想法就不想表达了,时间一长学习的“惰性”就越来越明显。教师需要采取一定手段帮助小组长不仅仅要学会在小组中树立威信,避免小组中学习“惰性”的形成,还要帮助那些存在“惰性”的学生步入集体中参与合作学习,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使自己正确的见解得到组员的认可,使自己不正确的观点得到指正和提炼。从而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在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数学课上,例如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测量小组中每一个同学的一拃有多长,先由自己测量自己的一拃,然后同桌互相测量,以尽可能避免学生测量中的错误,达到互相检查的目的,同桌互相测量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员要能够记住小组内每个组员的一拃有多长,还要能说出组员中谁的一拃最长,谁的一拃最短。如果有学生存在“惰性”不去测量,那么交流的时候他就不知道自己的一拃有多长,如果他随便跟着别人说,那么同桌互相测量的时候就会露馅儿。
另外对于缺乏勇气参加小组讨论的学生教师通过个别谈话晓以利害、提前辅导增加信心,对于小组中安排他们进行发言的时候,抓住契机进行表扬,树立他们在小组中的良好形象。对于个性过于张扬致使小组内其他同学听之任之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看小组汇报时的发言面,以及每次汇报时小组内是不是只有指定一人汇报等全面评价一个小组。为了激发小组合作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教师还可以采用随机抽同学汇报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就让学生明确,本次的小组汇报,由教师临时随机抽取汇报员,这样就迫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仅主动发言,还认真倾听。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小组之间的竞争并不是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就能取胜的,团队精神在竞争中体现得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相互协作才能完成的。
6、利用学习小组,进行场景模拟,体会学习的乐趣,进一步促进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以后,有这样一个习题“小明和他的3位好朋友分草莓。每人分到6颗草莓,一共有多少颗草莓?”大部分学生列式“6×3=18”这时候有的学生提醒“还有小明呢?应该是4个人。”教师安排学生4人小组活动,一人充当小明,其余三人充当小明的3个好朋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易错题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意识。
6、利用学习小组,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给学生一个人人有机会展示的舞台。
在一些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举手的很多,甚至人人举手,这时候教师不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面向全班进行展示,可以在小组内展示并交流。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时,课的末尾学生用自己的贴画设计了各种有规律的图案,教师选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进行展示以后,剩下的同学还想展示,教师就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设计了什么规律。
总之在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没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空洞的没有内涵的,没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是单调的,没有外延的,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探索,架起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毛善新.《新课程视域下个性化自主学习策略研究》[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附页:四年级教材70页数学游戏《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第二篇:爱,架起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
爱,架起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
人们常说,学生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遇上技艺精湛的雕刻师就会成器成宝。哪一位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成名成家,但只有那些用心去雕琢的人才可能领会到其中的乐趣,也只有那些用情去雕琢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学生的爱戴。我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深深地明白教育的伟大意义和自己新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常常告诫自己说:“教师的每一点疏漏都会带来学生一生的知识或人格缺失”。为力求自己在工作中不出现任何差错,我努力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理论学习,并自修了大学本科学历,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自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真情和爱心浇为学生铺就成长的道路。
一、勤学习,更新观念;重研究,勇于实践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可能有什么样的学生,学生总是把老师的一举一动当成标准,是样板。所以我深知自己言行的影响力,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爱岗。同时注重学习,因为我深知这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天天更新,一天不学在知识上我们就可能有漏洞,就有可能给学生的知识不全面。在学习中,时时把握住时代的脉膊,用最新的理念,最新的知识武装自己。在短短的几年中我参加了各项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实践了许多成功的方法和经验,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路子。
二、倾真情,浇灌学子;献爱心,转变学困生 做什么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做老师,做班主任最难的就是如何引导和转化学困生,尤其是毕业班,就更难了,通过十几年的工作让我明白了,师生之间是要以心换心的。
在班务管理上,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深入学生、家庭、社会了解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前年我所带的一个班,纪律差,学风不浓,学困生和玩劣学生多,接班后,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引导、教育。有的是因家庭关系的原因厌学,有的是因为自身的基础太差不想学,也有的是因为智力的原因失去信心。摸清了班级的情况后,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班务工作计划,利用班队会举行了很多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为了改变部分学生爱上网打游戏机的坏习惯,在课余,周末我深入网吧了解学生的情况,又收集了许多电视,报纸上的生动事例讲给大家听,用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来教育学生,让他们明白高中生打游戏机的害处。同时我还要求学生每人至少收集一个网络游戏毒害学生的事例,举行了“生活中网络好与坏”主题辩论会。还让学生写了“网络在我的生活中”的作文和“远离网吧”的宣誓书,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专心学习。
我深知一个学困生对班级的影响,更清楚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于是决定从最差学生身上着手,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例如,去年班上有个叫张硕的同学,特别调皮、贪玩、厌学、打架,交结社会闲杂人员,在学校影响很坏,也给班集体的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经过家访,我了解到这位学生的父母教育手段非常简单粗暴,久而久之让他产生了不信任他人、仇视他人的想法。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就靠他父亲每月寄上几百元钱,生活很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指定了专人帮忙他学习;然后再和他的家长沟通思想,要求他经常打电话回家,使他能做到主动和父母沟通,从而他渐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心、父母的爱;再抓住他头脑灵活的特点给他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有了自信心。一有时间我就和他谈心,跟踪了解他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进展。给他讲父母生存的艰难,做子女的不应该再为父母增加负担,只有他学习好了,才让家里人少操心,才能为家里减轻压力。我还利用放学时间为他补课,尽量让他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其它同学。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张硕的学习不但赶上其他同学,而且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受到了学校的奖励。现在的张硕已经考上浙江商学院。
在现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为叫陆海芹的同学,她的父亲是位残疾人,不能参加任何劳动,母亲是从云南嫁过来的,身体也不好。家庭贫苦和现状使她产生了自卑的心里。同时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困难,我掌握了这种情况后,我决定每月资助她一些钱,帮助她度过这学期的难关。我的这种做法使她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爱,渐渐的她爱说了,脸上也有笑容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
三、流血汗,任劳任怨;常鞭策,终得硕果
爱一行才能钻一行,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让我在工作中不计得失,不懈的钻研。连续几年的毕业班使我已经习惯了快节奏地工作,忙碌地生活,始终以满腔地热情投入工作。当别的同志因出差时,当学校的工作安排不开时,我都毫无怨言地接过重担,现在我一周有24节课,属于超负荷工作,但我从不喊累叫苦。
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也提高了我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本领,使我在教学这块领地越干越爱,越干越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很快更新了观念,不断摸索制作运用课件,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上课。曾多次承担校内外观摩课,示范课教学任务,与此同时,我还积极总结撰写教学论文,其中《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浅谈如何实施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分获市一、三等奖。
虽然我取得了许多成绩,工作上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但我并不因此满足,因此而止步。我觉得社会在不停的进步,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和实践正在运作之中,自己只有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如今,我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了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的洪流中去了。我深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第三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初探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初探
敦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高万清
在大石头镇中学工作期间,与教师共同探索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通过探索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整个学校形成了学理论、研教法的良好风气,在学生当中出现了 “比、学、赶、帮、超”的喜人景象,有些学科的成绩明显提高。调到敦化市进修学校之后,走遍了全市各初中,看到很多学校都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为了促进全市推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将各校的成功经验汇总如下。
一、齐心协力搞好小组建设
小组建设是合作探究的基础,班主任应该同科任教师共同商讨组建本班的学习小组。
(一)小组划分的原则
1、异质互助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把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实力相当原则:每个学习小组各种类型的学生人数相当,成绩大致相同,有利于展开竞争。
3、有利交流原则: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会降低学生个体的活动量,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缺乏不同类型学生的相互补充,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互助。
4、动态平衡原则:小组合作学习运行一段时间后,应对各小组的表现及成绩进行阶段总结,然后对不合理因素要进行调整;进行小组之间成员的调整,使其实力均衡;进行小组内角色的调换,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二)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不同角色。小组长应选有
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还可以设置学科组长和其他方面的负责人,一是为了减轻组长的负担,二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应该鼓励学习积极性较低、成绩较差的同学担任汇报员,促使他们参与合作,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帮助小组长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随时进行角色的调换,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加强小组长的培养
1、加强对小组长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知道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让他们认识到组织小组学习对本人成长的作用,为他们树立长远目标,激发他们干好本职工作的内驱力;同时,设立对小组长的评比表彰项目,为他们树立短期目标,调动他们的积
极性。
2、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教给小组长管理学生的方法。通过开
会及时了解各小组存在的问题,给小组长出谋划策,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如:教给他对组员进行合理而简单的分工;不同层次的问题指定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教给组长讲题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讲题的效率。教给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教给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组长要归纳组员的学习成果,并且负责把本组学习的成果去粗取精。
3、适时更换小组长。当有新的同学符合条件时,就要更换原有的组长,也可以实行组长竞选制,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组织能力,产生
多位组织者,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有些班级虽然已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效率不高,原因有二。
一是小组交流的方法不合理,二是老师选择的问题不科学,所以提出一下意见。
(一)教会学生按照流程进行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一般按照“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产生
新的问题”的流程完成。在得到老师提出的问题后,每个学生首先得独立思考,尽量自己解决所有问题,避免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并且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标记下来,提供给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倾听,并且按照分工完成自己的职责;小组汇报时,除了汇报通过小组交流解决的问题,还要把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供给老师;最后由其他组回答或由老师解决。在讨论每个问题时,应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想?为什么这么想?还有别的思路吗?那种最简捷?促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培养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
(二)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小组交流的效率。
任课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前精心设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通过恰当方式明确的呈现给学生。如果问题过简,就会让讨论流于形式,如果过难,小组无法解决,浪费时间。
(三)充分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根据能力恰当分工,让差生为小组承担一定的工作,增强其责任感及集体荣誉感;对差生的每一个向好转变,及时表扬鼓励,让其尝试成功,树立信心;对其薄弱学科指定专人负责,帮助提高。
三、及时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及时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还能调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互帮互助,全员参与,杜绝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看客。在评价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公正合理的原则: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对各组应该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对小组的评价应由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以求评价范围尽可能全面周到,以利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本组
争光。
2、促进发展的原则: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量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其他工作时,对分数应该多加少减,防止产生抵触情绪。评价过程中,应给后进生和后进小组提供优先发言权,创造赶超先进的机会,调动积极性;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应突出过程和成绩提高的幅度,不能只关注成绩的绝对高低。
3、及时反馈的原则:对小组的评价结果应该每天在明显的位置呈现给学生,以便及时产生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有助于老师发现问题,帮助小组及时解决。
第四篇: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数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方式研究
学习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为获取知识技能等采取的方法和形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是一咱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它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因此,有必要在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即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有效结合.一、意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学生是被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其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是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目的,以分组自主合作学习为具体形式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自主”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和目的。“自主下合作,合作中自主”重点是自主,合作是保证和补充。是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天地,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二、方法及措施
我校数学组在开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的两年中,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题,大胆将其他教学法互相融合,积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活动。通过自身课堂实践、观课、议课、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他山之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自身课堂实践
新课改实施以来,提倡教育教学都要“以人为本”,即都要围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交流、合作等。为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搭建平台,给予学生以展示自己、发展自己、成长自己的机会。在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中,除了给他们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提纲外,还注意学生好、中、差的搭配,使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帮衬,共同进步。而教师要做的是仔细观察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言行表现,认真倾听他们对问题的不同意见和解决思路,适时地引导、点拨他们问题该怎样问,如何思考、交流解决等。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掌握学生的各种心态,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把握学生的发展动态。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一旦能够将学生的自主性发动起来,参与的积极性会很高,课堂收益将很大。
2、听课、议课的收获
传统的听评课活动,是对授课教师的优缺点进行挑剔性的甄别。其特点是授课教师精心准备,百倍努力,而听课教师听后并不领情,甚至横加指责,结果是上课者心灰意冷,听课者耳旁风,只留下一节听课笔记备查而用,谈不上互相学习,更别论共同进步。而人们在长期的听课、议课活动,不管是献课教师还是听课者,都是为教学中的问题而发问,而谈论、交流、切磋,甚至争议、辩论。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议课时为一个难点、热点问题,比如教师如何体会:学生活动时教师该干什么?当学生的回答有差错时教师该用什么的语气引导,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等,听课教师常常是各抒己见,相持不下,有人会因此亮出自己的绝招,引发议课教师的关注与学习。通过多次的听课议课活动,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及新经验,对我今后的教学活动大有帮助。
3、他山之石
作为课题组研究中的一员,在长期的研究学习中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汲取了许多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还获得新的信息技术及技能。尤其是在县上每年一度的教学课改大比武,每年本人都以积极参与听评或授课,每一次都让人耳目一新:他们的“以人为本”突出地表现在课堂上——学生每节课的自主合作学习时间至少为35分钟,甚至会更长。学生有了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课堂、自己的讲台,智慧、聪明的火花不断地迸发,展示自我,得到师生的认可,无疑会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潜能。我们看到一些优秀参评教师的课堂,忙而不乱,分而不散,争而不扰,写有目标,说有方向,动有轨迹,学生的积极性只能表现为“争先恐后”。
三、基本成效和问题:
投身该课题研究近三年来,经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教育局、学校有关领导和师生的支持配合,课题研究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本人作为课题成员之一,对新的教育观念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对自主学习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使课堂教学从传统的灌输教育变为启发式教育,学生的被动的、封闭的、接受的学习方式向主动的、合作的、发现的学习方式转变。转换了教师角色,积极做好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使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探究与体验、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落实。确立了“活动即教育”、“教育即活动”的大教育思想,尽可能地增大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树立了一种以学生主体活动促进发展的新型教学观。
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精神,推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达到学会、会学、乐学的学习目标。开发了学生身心素质的潜能,使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亮出自己的解见。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因此,大家都能在课堂上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设计教学过程,安排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评价。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资料、和知识,交流情感、思想和智慧,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达到教学相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更深了,在教学实践中为向“生命课堂”转变,力求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使学科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满足,而是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认知、体验、感悟、自主表达、自主作业、自主批评自我。基本实现了预设目标,初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运作模式。我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是实现课改的需要,同时也有理论上的创新,方法上的指导。它能正确引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为正确地开展和指导自主学习提供参考,对学生的自主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
当然,该课题的研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比如,合作学习中如何有效把握合作时间、合作契机、合作中使每位成员的能力得以最佳的体现和发挥。还有要渐渐淡化分数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消除分数对学生带来的压力,自主合作学习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再如,还要多方的、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为自主学习找到更鲜活的源头之水;还有,教育理念如何在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层面上加以真正落实,也有待进一步与同仁商榷,进一步研究。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玉环县清港中学 陈雪燕 赵润琴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成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作为必须倡导的学习方式大家都已形成共识:它有利于形成探究学习的情境,能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进程,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探究
在我国数学课堂中正在实施新课标教学,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普遍存在。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至今及未来世界里更显重要。”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也指出:学会合作学习是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作为对传统数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与补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之中。《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教学经验。”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许多从事数学教育的同仁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纵观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合作学习的要求、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现归纳如下,以期能抛砖引玉,得到更好的指正,使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教学获得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教学生获得知识。”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成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作为一种必须倡导的学习方式,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1.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有更大的成功的可能性,是小组成员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经历自主探究和相互配合沟通、碰撞,交流意见形成共识。小组内有明确的分工,在承担自己的责任的同时,强调每个学生的亲身经历,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2.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应选好内容、把好时机,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的,应选抽象的靠学生个人的力量难以理解、掌握需要学生群策群力、具有价值的内容,能引起全体学生思考,却又独立思考难以解决。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个人难以全面完整兼顾时探索规律、法则、公式时开展等等,只有选择好适宜的内容、把握好教学最佳时机才能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体现优势互补,使小组合作学习有价值。
3.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展现导演风范,发挥好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合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合作交流打好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合理安排合作小组,有助于去伪存真、扬长避短,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合作交流、互补提高。同时明确分工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分工不断交换,体验多个工作职能。合理引导合作学习:给足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空间,深入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对讨论的内容、形式、学习情绪、学习态度等进行调控,同时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个人意见与全体意见、书本知识与学生能力培养间的关系,帮助学生适时梳理、总结、归纳、概括所学知识。小组汇报时,教师要认真、仔细的倾听学生汇报,适时给予肯定、表扬和指出不足及存在问题,将各组汇报合作学习内容相互补充完善。
4.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技巧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培养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养成倾听习惯,在倾听中收集信息、意见并进行评价,进一步充实完善自己的意见。敢于发言、敢于争论。小组合作学习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探索、发现的过程、结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行组内交流,对不同意见进行争辩,从而发现不同的思路,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遵循以上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探究中发现了以下的误区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存在的不足。
1.重“合作”而轻“个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针对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性,而采取小组通力协作攻克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强调小组群策群力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小组成员个性化思维的展示。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更热衷教学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形式上的“小组讨论”,倾向于小组数学意识的趋同统一,看起来节奏分明、连贯流畅,但无形中削弱了小组成员的数学思考的强度,掩盖了创造性思维的表露,易成为教师数学思维和授意的变相灌输。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得不到认同的机会,由全班学习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转变只是一个表面的变化,而非结构性的变化。
2.重“结果”而轻“过程”。数学结论确定性特征使得很多教师、学生在数学合作学习时,不自觉陷入“重结果轻过程”的怪圈。具体指两方面:(1)小组成员更重视数学结论或问题结果而非数学探究或解决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全班的均衡学习已被少数几个小组的竞争学习所取代,所以对小组成果的追求使速度成为优先重视的因素,这种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取代是无意识的。(2)教师重问题结果评价轻视解决过程评价,是由于教师急功近利心理所致,只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与自己的课堂设计结果一致来衡量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忽略很多细节,如学生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准确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3.重“主体”而轻“主导”。“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问题解决成为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任务,决定了数学小组成员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的主体性。因为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小组成员自己解决问题,同学们轮流在学习小组中担当“主角”,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意识中被淡化或掩盖,更多体现“生生合作”形式的教学极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判定”,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判断“一组对边相等,—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是否为真命题?这个教学设计立意在于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中的条件结论进行强化理解,出发点不错,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辨别水平,放手让小组讨论,结果并不理想.由于教师过于依赖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了混乱局面。“合作学习”正是全员一起从事理解活动的有效学习,包含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两方面的互动。首先教师必须确立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地位与创设情境的职责,引导学生自然形成合作学习动机,自发提出合作学习目标,自主决定合作学习的方式。其次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又以学生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形成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时,正面传授,对小组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提供适时指导,协调整合小组的合作成果。
4.重“过场”而轻“探索”。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相适应,只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重复,使得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流于形式,或是在合作学习时尽管设计较好的课程规划和操作程序,但由于在实际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缺少自主探索的过程,结果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在小组讨论中,过于强调注重少数组织者的“说”,而忽视了其它小组成员“听”和“做”的深入,表面上有问有答,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接受不同的任务和地位,导致一些小组情景中的学习不公平,遏制了更多学生的创新思维。
5.重“课内”而轻“课外”。普遍存在的观点:在课内的四十五分钟中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全部问题、掌握全部的知识、获得全面的理解,即所谓当堂解决模式取决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和当前素质教育中的“减负”要求,使得很多教师误以为所有的教与学必须在课内完成.而事实上学习内容通常具有延续性、可拓展性,学习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全方面、透彻深人的学习是不太可能的,而且数学学科的应用性特征也把合作学习的要求延伸到课外,因此不仅要重视课内合作学习,而且要重视课外合作学习。
三、克服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低效的有效策略
1.利用任务型的学习法激活学生合作的内驱力。教师在学生合作前先确定本节课或本环节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在自主探究后产生必须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合作内驱力.实践证明,任务过于简单,或过于深难,学生都不易产生合作内驱力,而只有所设计的教学任务是与学生固有技能点和相关的知识点相联系,同时又有一定的生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最易让学生产生合作内驱力。
2.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新课改倡导合作,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选取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合作性、可评估性等特点。(1)设计发展性的问题
所谓发展性问题就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的问题.维果茨基将中学生“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2)设计探究性问题 初中生具有好奇、喜欢探究、好表现自己等心理特征,设计探究性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探究知识发现的过程,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性问题也使学生产生了合作探究的需求。(3)设计开放性问题和解题途径多样化问题 由于开放性问题产生的是多元解答,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阅历、素养等进行个性化的解答,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平台。能诱发学生的合作动机,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分享别人的优点,开阔自己的思路。(4)设计矛盾性问题 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自身矛盾冲突的过程。教师通过设计矛盾性问题引起学生产生认识、情感、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进而形成悬念,使学生产生求知心理,及时地进行合作探究,使合作学习达到高效。
3.合理分工,使合作学习更有效。有效的合作离不开合理的分工,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几个学习小组,搭配力求做到均衡,便于公平竞争.让每个人都有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再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转换,使每个成员都有愉快的学习体验。学生确认了各自的角色后,进行有序地分工操作。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思想压力减轻了,自信心增多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增加了,他们在融洽、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着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合作学习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
4.指导学生注意合作学习中的技巧。教师要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是有用的,它是如何展开的,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当与对方有不同见解时,要等对方说完再加以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到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或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等。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林格伦说:“在文明世界中的人们,真正需要学生的本领是有成效的合作本领,以及教会别人也这样做的本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故此广大一线教育同仁认为在当今科技竞争的时代,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人们的合作。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只有在合作中竞争,才会有更大的成功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只要我们能克服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种种误区,采取相应的对策,更趋于合作学习的本质,合作学习更有利于问题的探究,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也必将结出数学教育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蓝守田.立体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曹一呜.数学教学模式导论[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4]何克杭.创造性思维理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第五篇: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隆德二中“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学习资料
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体(课堂全班讨论,也是合作学习,)因此,培养学习小组学习能力就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学习小组学习能力就是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形式进行学习的能力。而学习小组成员对学习小组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和团结奋斗的团队精神是提高学习小组学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学习小组建设包括学习小组组成、学习小组领导、学习小组管理、学习小组评价四个大的方面,因而,学习小组建设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
【问题一】:怎样实现学习小组最优化组合
学习小组的优化组合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与基础,也切实关系着自主课堂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并始终将其放在学习小组建设的首要位置。〖学习小组规模〗
科学研究以及我们的实践均表明,最佳的学习小组合作人数应在4-8人之间,其中又以两两成对的“四人学习小组”最为适宜。因为不论对于学习还是管理来说,四人学习小组都具有很多的好处.①四人学习小组变成两人一对,可以最大范围内的实现学生的互动。
②四人学习小组有利于学生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
③学习小组规模越大,某个学生隐藏或被忽略的机会就越大,而四人学习小组恰好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④四人学习小组优于两人学习小组的地方在于有更多的主意和力量去完成任务。同时,我们也发现,一旦学习小组的人数超过6个,就会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困难: ①有一些学生会承担比他们应该分担的工作量大的工作。②学生们反而会缺少与大集体合作的能力。
③学生会在学习小组内部与自己的朋友组成小团体。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建议,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应以“四人合作”为最佳方式。〖学习小组划分〗
学习小组的建立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学习小组的划分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应使每个学习小组都同时具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及单科成绩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原则。“组内异质”能够为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因为“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组间同质”又可以为各学习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原则的帮助下,推荐两种学习小组划分的具体方法: 方法一:
1.以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班级名次为依据,以40人为例,1-10名分别为10个学习小组的1号组长,11-20名为各组的2号组长,21-30名为3号组员,30-40名为4号组员,原则上1与20名,2与19名„„搭配,然后在根据性别、性格、学科优势等再做微调。
2.10个学习小组的再组合:每两个学习小组组成一个大组。1号组长的班名次即为该学习小组的序号,那么大组原则上采用1组与10组,2组与9组„„的组合方式。3.大组座次安排:(①②③④为各组组员号)
12 12 4 3
这样的座次方式既有利于“一帮一”的学习小组互助,①号帮④号,②号与③号互帮,又有利于优生的发展:两个学习小组的①号②号挨着,可合作解决拓展拔高的疑难问题,再者将相对差的学生隔开,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班级的纪律,也创设了后进生转化的有利条件。方法二:
探索一: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依据“串麻线”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即成绩第1名、20名、21名、40名的学生为一组;第2名、19名、22名、39名的学生为一组,依次类推),并根据学习成绩将四个成员编为1—4号,这样每个学习小组都有一个前十名的孩子做组长。
问题:十个组长,即各组1号,在学习的时候势单力薄,遇到弱科难题甚至找不到讨论对象,极不利于优生的个人发展,而且男女生比例较难调控。
探索二:根据基础成绩将男女生分别进行排列,依据“串麻线”的方法将两男两女划分为四人学习学习小组(即男1号、女1号对男20、女20;男2号、女2号对男
19、女19,依次类推),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单科成绩等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与此同时迅速结成组内“一帮一”小对子,实现学习合作与互助。
问题:这样组合的十个学习小组仍然并不完美。不管如何搭配,仍然会有弱势学习小组的存在,如“男10号、女10号和男11号、女11号”组成的四人学习小组虽无差生却也没有优生,很难起到带动作用。
探索三:由相对强势学习小组搭配相对弱势学习小组形成五个大组(如男女1号和男女20号的学习小组搭配男女10号和男女11号的学习小组),相邻学习小组学习上互帮互助,纪律文明则互相竞争,为学习小组管理及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小组座次〗
在前文的“学习小组划分”方法中,提到了一种新型的座次安排方法,如果说从前成排成列的座次方法称之为“插秧式座次”的话,这种新型的座次方法称之为“方阵式座次”。
为了更有效的协同合作,座次的安排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学生之间必须坐的足够靠近,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更方便的交换信息和小声地讨论问题。这样,座位的安排就促进了合作。有时候,一个学习小组效率不高的原因仅仅就是因为他们所坐的位置。例如,一个学生离其他组员太远,或是一个组两头的同学无法方便的沟通。所以,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座次的安排同样重要。
过去的学习小组活动常常是在前后桌四个学生之间进行的,这样做未尝不可,但当学习小组合作变成课堂的主旋律时,这种座次的弊端就开始显露出来:因为学习小组活动过程中,总会有一半的学生始终背对讲台,当学习小组活动与全班互动相互转化时,他们就必须安静、迅速的转过身子。突然之间转过180度可能会使他们不舒服,有的学生还会对转来转去感到厌烦,这就可能导致他们注意不到老师和其他同学在说些什么或展示些什么,课堂效率受到了极大的考验。避免这种问题的座次安排最好就是让学生能够面对教室的侧面,四个组员两两相对地坐着,即我们所提到的“方阵式座次”。〖学习小组重组〗
为班级的“学习小组优化组合”所做出的一系列工作和努力,以及后来的培养信任和巩固学习学习小组等活动,让我们更想把学习学习小组长久的保持下来。学生们也喜欢在已经熟悉的学习学习小组中工作和学习。但是,有规律的学习小组重组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我们建议应该做到每个学期重建一次学习小组,它会为我们带来如下的好处: ①学生们能够与更多拥有不同经历和能力的同伴儿搭档。
②学生们能够有机会学习如何与新搭档合作,同时也预防了“小集团”的形成。
③学生们能够意识到不仅仅是它所处的学习小组,而是整个班级都在从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
当然,学习小组重组之前,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引导学生举行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例如离开之前,让学生给自己的学习小组成员写下感谢的话语等等。【问题二】:学习小组内部为什么要进行分工,怎样进行最优化分工。
〖学习小组内部为什么要进行分工〗
利用学习小组进行学习与班级活动时最容易让人担心的就是个别学生会游离于学习小组活动之外,不能与其他组员交流交往和共享。这些孤独的学生,不仅丧失了自己学习的机会,干扰了其他人的思考,而且还严重挫伤了整个学习小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另外在学习小组内部,由于以前在班级学习以及各项活动中所积累下的一些负面影响,会使某些组员感觉到在学习小组内部的地位低下,而学习小组内地位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总在帮助“迟钝生”的学生被认为是“聪明”的好学生,最终使: ●地位较低的学生发言较少
●忽略或不在乎地位低的学生的贡献 ●对地位低的学生注意或关照不够 ●地位较低的学生会有挫败感,从而更少的活动
学习小组成员地位不同会阻碍全组的学习,还会由于不注意某些人的想法而降低了整个学习小组的潜在能力。而学习小组分工就意味着每名组员都对学习小组的学习和成功负有责任。学习小组的每名成员都要有为学习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一旦学习小组成员都有了这种责任心,那么作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学生就会找到一种归属感。如:当基础较差的学生成功地为学习小组完成了某件事情以后,其他组员对他的看法就会改变,他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其自信心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就会促使他发自内心的不断为学习小组尽力,使自己更加热衷于学习小组的各项活动,也会越来越关注学习小组各方面的荣辱,这样就会使学习小组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使自己学习小组在其他组面前更具有竞争实力。
在实施学习小组学习之初,有的班级在学习小组建设探索中,忽略了学习小组分工,结果出现了在学习小组内部,所有的事务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活动,只是由所谓的组长去做,而其他组员就表现的有点儿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组长在感觉不公平的情况下最终也就放弃了,这样就使得学习小组的活动最终只是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学习小组互助学习的进行。
综上所述,只有对学习小组进行科学的分工,让每个组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会使学习小组中的每个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才会使人人都有为学习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才会不断增强学习小组的凝聚力,使学习小组能够更好的去完成更多的任务。〖学习小组怎样进行最优化分工〗
实施学习小组自我管理模式后,如何发挥学习小组的最大功效,才能使人人都能感觉到一种归属感和强烈的责任感,这就取决于怎样在学习小组内部进行最优化分工。
●可以围绕学习小组的建设给组员设置分工。即在学习小组内设学习小组长、记录员、检察员、汇报员各一名。
开始时,学习小组长选有较强组织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一段时间后则应轮流担任。学习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学习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等;
检查员的职责是检查、督促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提纲、作业完成情况等;
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各学习小组将每日情况进行汇总,并将结果在班内黑板上进行公布。●可以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即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分别设立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或专业学科组长。
●也可以根据班级日常事务设立纪律组长、”9S”管理组长,作业组长,宣传组长等。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身兼数职,能力弱的学生担任一职,明确职责,人人参与学习小组管理,努力培养学习小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还可以每周设立一个值勤学习小组,从纪律、文明到学习、卫生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全面管理,事无巨细,全权负责,很大程度上也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
●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混杂分工设置。即在设置学科组长的同时,也设置各常务组长。那么一个学生可以既是语文学科组长,也是“9S”管理组长等。
无论是哪一种分工设置,各分工组长都要职责明确。
各学习小组设一名①号组长为固定组长,下面再设学科组长和常规组长。
①号组长为学习小组内的固定组长,是学习小组的领袖人物,主要负责学习小组各方面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老师联系,与学习小组成员的家长联系,以及灵活调控课堂交流合作,以确保课堂交流合作的效率,①号组长直接对班主任负责,是学习小组凝聚力强弱、以及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人物。并且将学习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情况:包括交流是否主动、是否敢于大胆质疑、是否敢于积极展示,是否做到当堂落实等认真、实事求是的登记量化评比栏内。另外还负责每天学习小组成员手拉手伴我成长卡中学习小组要求及在校表现的具体填写工作:学习小组要求栏应根据学习小组成员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相应的要求;在校表现栏应根据组员当天的在校表现给出中肯的评价。
学科组长包括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以及专业组长:各学科组长分管学习小组各科作业的布置、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地将学习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代表,课代表再将各学习小组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内。
常规组长包括纪律组长、“9S”管理组长、和谐班级建设组长、宣传组长:
(1)纪律组长:负责维持本学习小组的纪律。对于到校后不能安静下来学习、课间打闹、课堂游离于学习小组之外的同学,应及时地给与提醒和制止,另外负责维持课堂讨论的秩序,并做好记录每天登记到学习小组量化评比栏内。
(2)“9S”管理组长:负责“9S”管理细则在本学习学习小组实施,安排监督本学习小组的值日,学习小组内的个人卫生、及学习小组的环境保持。对于值日不认真或干值日迟到的同学,应及时地给予提醒并进行协调以确保班级的卫生得到及时清扫、整理,并将卫生情况做好记录,每天登记到量化评比栏内的“9S”管理检查记录表。
(3)和谐班级建设组长:负责学习小组文化建设,负责“和谐班级”建设“六目标”在学习学习小组落实。
(4)宣传组长:一方面负责学习小组宣传稿件的征集,另一方面负责学习小组内各项检查评比的记录通报,并及时修正学习小组的口号。
【问题三】:怎样进行学习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的班级规则和规范建设,同样,一个优秀的学习学习小组也必须要有优秀的学习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相扶持。在此方面,我们结合实践经验,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精挑组长人选,培养得力助手〗
学习小组长关系着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因此这一职务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发现,尽管所有的学习小组都在努力,尽管所有的学习小组都不甘落后,现实的情况却是有的学习小组一路遥遥领先,有的学习小组却步步维艰,其中的差距就在于学习小组长的管理与协调能力的差异。凡是学习小组长组织能力强、责任心重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活动时不仅积极主动,效果好,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后,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反,如果学习小组长不负责任,学习小组活动组织得不好,学习小组长就得不到学习小组成员的认可,学习小组内部松松散散,学习小组成绩也往往处于下降趋势。因此,对于学习小组长人选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学习小组长的学习水平,而且还必须注重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然而,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中,十全十美的学习小组长往往很难找到,这就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培养。〖借鉴〗
“组长沙龙”制度。即每月定时召开一次组长交流会议,及时解决学习小组管理的疑难困惑,交流学习小组管理的优秀做法,并对其中的“金点子”表彰奖励、加以推广。这样,每个组长甚至组员都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地为学习小组乃至班级管理出谋划策,密切了组长的交流学习,也真正实现了班级的自主管理。
〖贯彻实施“一帮一”,努力实现“对对红”〗
组长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倘若三个组员同时排队等待组长的讲解,既是不可能的,又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很好的体现“高质高效”的原则;即便在课下,对三个组员知识学习的检测和常规的考核,也不可能由组长一个人很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想办法尽量减轻组长的负担,同时也要努力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与考核真正落到实处。对此,我们建议在学习小组内部推行“一帮一,对对红”的政策。一般来说,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由能力较强的1号负责能力较弱的4号,2号负责3号,手拉手,齐头并进。这样不仅大大解放了1号组长,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而且使学习小组的各项工作都落到了实处,同时又在最大程度上迅速培养起了一大批2号学生,作为1号组长的后备力量,为学习小组的规则和规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引领学生认真细致的制定并落实“学习小组合作规则”〗
1.职责轮换制:学习小组设立的学科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汇报员等职务每周一轮换,推磨进行。首任学习小组长可一月后轮换,以便培养好的习惯,内化相关规则。
2.职责挂牌制:每学习小组设置四个职务牌,实行挂牌工作(在校牌的反面做标志),便于职责明确和教师掌握学生分工情况。
3.学习规范制:自学阶段,要独立学习,不能打扰别人;交流阶段,轮流发言,一人发言时,其他学习小组成员注意倾听、记录,相互补充要等别人说完;展示阶段,不能推诿,轮流展示,一人展示完,其他人补充完善,要学会倾听。
4.学习小组交流程序:不仅要讨论答案对错,而且要搞清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出现错误的症结是什么?该题包含了哪些知识点?用到了哪些方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等。文理科都应如此。
5.限制机会制:对特别强势的学生进行发言限制,1号每节课发言不超过2次,4号每节课发言不少于1次,1号和4号同时起立,1号应请4号优先回答,把机会让给更多的同学。
6.一帮一落实制:每四人学习小组结成强弱搭配的“一帮一”学习对子,对学习目标、课堂纪律实现互相帮助。
7.学习小组文化建设:组规、学习小组吉祥物、学习小组标志牌、学习小组管理机制、课堂文化建设等。
通过以上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学习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制定严格组规,培养良好组风〗
严格的组规和良好的组风是学习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最为有力的保障。所以,学习小组建立初期就应该要求各学习小组学生尽快建立起一套严格细致、切实可行,并具有约束力的“组规”,严格执行,使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部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组规”的建立,教师在表明原则后不应过多干涉,相反,应该完全建立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行制定,自行实施,这样,学生品尝到“民主自治”的乐趣,才会有“依法办事”的热情与积极性。〖组规
(一)〗
为保障本学习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在各项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经学习小组全体成员研究决定,制定以下条例,全体成员做出承诺,严格执行:
1.组长(高云)每天应定时召开学习小组“晨会”及“晚会”,及时分配并提醒组员各项任务。
2.学习小组内各负责人(检察员、记录员、史地生政组长等)应认真负责,不得以各种借口推辞任务。
3.学习小组内各组员必须服从组长和各负责人的安排,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4.全体成员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凡为本学习小组扣分者,累计三次,写500字“检查”,在学习小组会议上宣读。
5.全体成员认真完成作业,不交作业累计三次由组长填写反馈单交给家长签字并带回,否则,由组长亲自打电话通知家长。
6.全体成员认真值日,无故迟到或不干值日者累计两次者罚为全组唱歌两首。
以上条例,一经制定严格执行,如有需要随时添加或修改。
学习小组成员签名:孙云、原波、李晓鸣、林雪、高强 〖组规
(二)〗
为确保学习小组的和谐团结、共同进步,特定此规,严格执行:
1.积极参加学习小组劳动,无故不干值日者,做“学习小组清洁员”一周,负责学习小组学习环境的布置与清理。
2.全体成员认真自觉完成作业,发现到校补作业或抄袭他人作业者,重做作业并写反思报告。
3.认真遵守课堂纪律,对于上课说话或走神的同学,组内互相监督,就近提醒。
4.努力学习,追求上进,考试成绩低于学习小组平均分者,必须于一周内为学习小组做好事两件。
5.热爱集体,给班集体扣0.1分者,必须一周内给班级加回0.2分,并为学习小组做好事两件。
6.组员家长必须于每月1号、15号晚上给组长各打一次电话,及时交流组员的学习情况。
学习小组成员签名:李亚男、谭扬、赵丹、郭晶 〖组规
(三)〗
一、学习
1.上课认真听讲,凡被老师点名批评或被组长提醒两次以上者,自动面壁思过一个课间。
2.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每人每天至少回答问题三次。
3.学习小组讨论必须积极参与,不得游离于学习小组之外。
4.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不合格者,由组长认真记录名字及次数,家长会时通知家长,由家长每次扣该同学当月零用钱1元。
5.考试成绩不及格(包括大考、小考、单元考等),需写反思一份,内容包括为什么不及格、改正措施、下次考多少分及超越目标等,至少200字。
二、其它
1.各学习小组成员在校期间需做到衣冠整洁,个人卫生不合格者必须帮其他组员清洗桌布一次。2.朴素大方,拒绝攀比,凡佩戴首饰及各类饰品者,组长有权没收,家长会时交给家长。3.热爱集体,每周为学习小组扣分最多者,必须在下周主动为班级加0.1分。学习小组成员签名:周君、冯九洲、郭鑫、梁金凤
同时,对于学习小组“组风”的建设,作为班主任,教师应给予密切关注,对学习小组建设中积极的、正面的东西及时加以肯定及引导,借助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小组合作观”。在此,借助一位教师的一篇反思周记予以说明: 〖案例〗
不放弃任何一个
半年来,我们的课堂翻天覆地,学生的进步日新月异,然而最令我感动和骄傲的还是那句一直回荡在教室上空的“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
自主课堂一推行,我们立即帮助学生实行了分组合作。可是自小吃惯了“独食”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却似乎并不领情,今天抱怨这个,明天埋怨那个,作为组长更是对学习小组成员挑三拣四,稍有不满便横眉冷对,伺机将其踢出本组,所以,那时的情形实在不似现在般理想。可就是这么一种混乱的局面却因为一句话的神奇力量悄悄发生了改变。
班里的高强同学自开学以来一直是我们的“老大难”,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习惯一直令老师和组长头疼不已。一个课间,跟孩子们坐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我半开玩笑的对他的组长说:“要不我们不要他了?”可谁知在其他孩子纷纷窃喜的同时,这个名叫周君的小姑娘却立即回答了一句“不行,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斩钉截铁,毫无犹豫!我注意到高强的眼睛立时亮了一下,写满了无尽的感激,孩子身上流露出的那种凛然正气亦令我刮目相看。说不出那一刻我有多感动,可是心头弥漫多日的阴霾骤然无踪,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光明的希望。
抓住这个难得的契机,对她的言行,我在班内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扬,甚至接受孩子们的提议将她的那句“名言”添进了新任组长的“宣誓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切都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半年来,磕磕绊绊中,我们的孩子逐渐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最重要的是从上到下,没有一个孩子再肯轻言放弃——不放弃他人,更不放弃自己!
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那可喜的一幕幕吧:学校集会,勇敢的男生坚定的脱下温暖的外套递给冻得瑟瑟发抖的女生;大雨突至,可敬的组长毅然的拿出自己的雨衣交给无助的组员;男拳女舞的赛前准备上,针对一两个总也学不会动作的同伴儿,孩子们更是出谋划策,不遗余力,因为他们始终坚信“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校园怎能不精彩!
感谢孩子的那句“不放弃任何一个”,我想这也应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面对混乱不堪的学习小组状况,互相排斥的学习小组风气,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更没有简单粗暴的命令,有的只是春风化雨般的因势利导,但孩子们是善于模仿的,他们在看到了老师对于某种行为与观念的大力认可之后,自然而然的就将其作为了自身的价值趋向,加以学习,加以效仿,学习小组的风气在无形之中就得到了很好的转化,极大的促进了学习小组的规则和规范建设。〖评选明星学习学习小组,促进竞争动力〗
“我的课堂我做主”,自主课堂学习小组规范建设的主力军同样应该由学生来担当。只有当学生真正具有了改革的内动力,才会从内心深处真心实意地投入到课改中来,积极进取,努力竞争,我们的课堂改革才会卓有成效,而这一“动力”往往需要由我们教师来促成。“明星学习学习小组”制度的推出就成功的将这一动力很好的转化给了学生。班级内部可根据《商贸旅游系“9S”班级目标管理与学生操行评定考核细则》、“和谐班级”建设与班级实际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明星学习学习小组考核标准》,每周考核并统计,对优胜学习小组隆重颁发“明星学习学习小组”红旗,落后学习小组则颁发“反思学习小组”黄旗,并由组长发表“获奖”感言,意在督促各学习小组你追我赶,不断进步,从而使班内的学习小组建设生机蓬勃。〖明星学习学习小组考核标准〗
前言:明星学习学习小组是合作程度的体现,是学习小组个性化的体现、是个性化与团队的紧密结合,是高质高效处理、解决问题地体现,是优良组风的体现。
一、学习小组考核标准:
1.强烈的目标意识和竞争意识:学习小组有自己科学可行的团队目标,并能在具体的行动中得到逐一落实(有布置有及时地检查)。有强烈的竞争策略和方法,勇于面对困难,善于冷静、耐心、持之以恒地解决困难
2.强烈的表现交流意识:通过试验和练习,成员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够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担当组里各种角色,使擅长某一方面的伙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获得较高的适应能力,较强的沟通、理解和合作能力和技巧。
3.强烈的合作意识和强烈的学习小组荣誉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主动热情与别人交往,组员间有浓浓的相互依赖的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人人都有平等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发表、讨论并解答问题,能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特别是对学习等方面有暂时困难的同伴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帮助。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4.独立意识:独立高质承担班级管理责任,较好的处理班级的常规或突发事件。
5.有民主、和谐、竞争、合作的学习小组间关系。善于总结学习兄弟学习小组的优点,主动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吸收精华,使本组的层次、竞争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使学习小组能在个性活动中高质高效的完成任务。
二、具体考核内容:
(一)学习
1.作业:以个人行为表现、学习小组的互助行为效果、任务达标程度为加分标准。如有一人未完成作业,按学习小组人次扣除学习小组1分,提纲有细腻的修补、落实,全员高质量完成,则按学习小组人次奖励学习小组1分,个人的学分1分,组长再得学分0.5分。
2.课堂表现:以个人行为表现、学习小组的互助行为效果表现为主要依据:要热情对待每一位学习伙伴,一个都不能掉队,全面张扬本组的精神面貌。1号每次展示得2分,2号每次展示得3分,3号每次展示得4分,4号每次展示得5分。课堂上勇于及时解答困惑得2分。
能提出较高水平的质疑问题或者对伙伴的观点进行补充得3分。课堂上学习情绪热烈、务实,则按学习小组人次给学习小组加1分,个人表现灵活、突出,体现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将给所在学习小组加2分,个人的学分1分。课堂上不能体现团结、活泼、和谐、互助的团队精神,不能高质量、高效率学习的学习小组,将按学习小组人次给学习小组扣分。在此方面表现突出,受到老师的称赞的学习小组,将按学习小组人数给予加1分奖励。
3.考试:关注平日小考、期中、期末考试:班级将以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准,对每学习小组进行捆绑式评价,考察学习小组及格率、平均分、进步率、优秀率,以班级前三名、级部前三名和班级最后一名为奖罚对象。第一名学习小组按人次得3分,个人加学分1分;第二名学习小组按人次得分2分,个人的学分0.5分;第三名学习小组按人次得分1分,最后一名学习小组按人次扣除0.1分,个人扣学分0.5分。以级部前150名为加分标准:前20名,学习小组得5分,个人的得学分5分;级部前20-50名,学习小组得4分,个人得学分4分;前50-100名,个人学习小组各得3分;前150名,个人学习小组各得2分。进步较大学生得学分2分,学习小组按人次得分1分。
(二)秩序:
遵守校规校纪,积极参加学校、班级活动,高质量完成任务,积极为他人提供方便,文明礼貌。以学校加分、扣分的10倍计入所在学习小组考核成绩。班级得先进红旗为班级每个学生加学分1分,并为本月的第一名学习小组按人数加1分。在家庭表现好,受到家长的表扬并有一定的事迹,班级给予学习小组加3分。在校表现受到老师、同学的称赞,将给予学习小组加2分。关爱同学有计划、有落实并能持之以恒将给予学习小组每周加3分。
组长有高超的领导管理水平,关爱组员,组员能很好的落实组长的要求和任务,使得学习小组整体和谐积极进取,此项个人学分5分。
(三)大型活动:
积极参加学校、级部组织的文体活动,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并能较好的协调、安排学习时间,则以学校加分或者扣分的2倍计入班级学习小组考核成绩。获奖后将为提供成员的学习小组按参赛人次加1分,个人得学分1分。
三、奖励标志
班级设立“明星学习学习小组”、“准明星学习学习小组”、“反思组”旗帜,每周进行一次评选,评选以上述条例的实得分的名次为评价依据,并聘请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学习小组担任下一周的督察组。每周一的升国旗后,在班级隆重发旗。
【问题四】:怎样实施人人都是管理者的学习小组管理
合作学习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活力,学生间的互帮互助明显增多,但合作初期往往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相对于过去的“为老师学”而言,很多学生似乎又变成了“为组长学”,很多情况下学习小组长们忙得团团转,组员们却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在一旁瞧风景、看热闹,对组长的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支持,也使学习小组的建设停滞不前。课堂上,中下水平的学生对别人的依赖性也更加强烈,遇到难题,不是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而是动不动就求助于组长或成绩优异的同伴,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也逃避了深入体验知识的过程,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最表层。这些问题的出现从本质上讲都是缘于学生“主人翁意识的缺失”。
那么,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呢?一个比较成功的做法就是通过优化“学习小组分工”而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学习小组的直接管理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学习小组自我管理”模式。
对于学习小组的课堂学习,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如:学习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汇报员、计时员和噪音控制者等(职责分工见“问题24”)。各学习小组要将每天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汇总,并将结果在班内黑板上进行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经常教育学生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学习小组学习任务。
对于日常的学习小组学习和学习小组管理,每个学习小组也可以分别设立组长、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政史地生组长及纪律组长、”9S”管理组长等职务,负责各科作业的收发、检查以及学习小组内部的常规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身兼数职,能力弱的学生也必须担任一职,明确职责,分工到人。这样,学习小组内部,人人参与学习小组管理,学习小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既达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学习小组管理目标,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学习小组长,极大的减轻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需要注意的是,以各项职务的设置可根据班级实际需要或增或减,也可以将“课堂职务”与“常规职务”的设置合二为一,如一个学生既可以是学习小组的“汇报员”,又可以同时担任学习小组的“纪律组长”。每学习小组还应设置四个职务牌,实行挂牌工作(在校牌的反面做标志),这将更加有利于职责的明确和教师对于学生分工情况的掌握。
此外,教师和学生通常认为,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类型一直扮演相同的角色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应该尽量避免这样做。角色应该经常改变,这样每个学生才能有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体会不同工作岗位的辛苦,体谅别人工作的不易,同时也锻炼自己各种能力,有利于所有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小组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对于学习学习小组的管理,我们倡导推行“职责轮换制”,即:学习小组内设立的“学习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汇报员”等各种职务,除“学习小组长”应选择学习小组内能力最棒、责任心最强的学生,原则上长期担任以外,其余职务应每周一轮换,推磨进行。
“职责轮换制”的实施有利于切实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改变学生在学习小组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不平等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别人的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合作兴趣,用责任感促进全体学生的成长。
〖班级“学习小组职责分工表〗 组别
组长
副组长(检察员)
记录员
汇报员
分工细则
组长
1.全权负责学习小组工作。
2.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组织讨论学习,提醒纪律。3.收取1-2科作业。4.其他临时性工作。
副组长(检察员)1.负责发言的提名。2.均衡组内发言及到黑板板书的机会。3.收取1-2科作业。4.收取学校布置的材料。
5.检查组员桌椅及个人卫生。
记录员
1.积极配合组长及副组长顺利完成学习计划.2.记录学习小组成员加减分情况,并汇报班级负责人。3.收取1-2科作业。4.检查桌椅排放情况。
汇报员
1.积极配合组长及副组长顺利完成学习计划。
2.每日汇总学习小组交流情况,并在全班进行汇报。3.收取其他作业。
【问题五】:怎样加强学习小组精神文化建设
学习小组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以熔铸共同的价值追求为核心,培养和激励学习小组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和团队精神,比如发挥学习小组长的作用,建立组牌或(组徽)选定学习小组格言,制定学习小组发展目标和规划,提出学习小组口号,建立墙面学习小组文化环境、组歌等。
优秀的学习小组必须具备强烈的合作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和强烈的学习小组荣誉感,并具有民主、和谐、团结、上进的组间关系,这就需要教师从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下面以2005级某班为例说明:
一、个性组牌彰显特色
要求各学习小组自主设计一个具有本学习小组特色的标志牌,内容应包括组号、学习小组成员、学习小组口号等,以此作为创建“特色学习小组”的方式之一。
学生对此大都兴趣浓厚,组牌设计各具特色。如某班级五的组牌设计为一只立体的手掌,五个手指分别贴有五个学习小组成员的大头贴,掌心部分,大大的组号“5”的周围环绕着他们的学习小组口号“手拉手,心贴心,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七组的组牌则设计为一枚心型,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写着“用心交流,用心沟通!”既有特色,又有着丰富的内蕴。
二、设计组徽、吉祥物
要求各学习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设计一个具有本学习小组特色的组徽或凝聚本学习小组成员心愿的吉祥物。1.组徽的设计: 五组作品
整体寓意:知识殿堂中升起的旭日
“圆型”代表红日,象征团结;“V”是数字“5”的罗马写法,又是“胜利”的象征,与阿拉伯数字“5”融合在一起,表示“五组”必胜的信念。
2.“吉祥物”的设计,可利用班会课,采用下列步骤进行: ⑴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准备一张纸。
⑵在纸的顶部画出一双眼睛,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⑶把纸向右传递,为传到自己手中的眼睛画上自认为相配的鼻子。⑷继续传递,添上嘴巴和耳朵。
⑸当纸传回自己手中时,任意的再添上一部分——身体、头发或是饰物。⑹学习小组成员从所有的作品中挑出一幅作为本组的吉祥物,并为它命名。
三、设定学习小组口号,形成学习小组文化精神
要求班级内的每个学习小组每学期必须拥有一条属于本学习小组的口号,激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前进。如某班小组的口号为: 一组:Just do it.只管去做。
二组: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101次站起来。三组:快乐学习,笑对人生。四组:把握现在,创造未来。五组:腾飞的起点,今天。六组: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七组:我们一叶小舟,共同达到成功的彼岸。八组:爱拼才会赢。
九组:We can,you can.给自己一点自信。十组:明天,因我而更美。
四、制定奋斗目标,明确奋斗方向
1.每周目标:各学习小组每周一制定并确立自己的当周目标、竞争对手,通过学习小组会议商讨保障目标达成的措施和方法。
2.每月目标:针对学校“月考”,要求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月考”之后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制定自己下次月考的奋斗目标、竞争对手,同时,通过学习小组会议确定学习小组“月考”目标。
五、创设温馨环境,营造合作氛围 1.“板面”文化建设
将教室前后黑板的上方划定10个区域,分别分配给10个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学习小组每周选定一条具有积极鼓励意义的格言,设计誊抄在相关板块内,周六定时更换,以营造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自主学习的熏陶。如:
一组:别人都在进步,你还在等什么?
二组:不要被昨天的胜利冲昏头脑,不要让昨天的悲剧在今天重演,你只属于今天!三组:今日事,今日毕!四组:努力即无悔!
五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六组: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学上!七组:没有付出,何来收获?
八组:凝聚产生力量,拼搏实现目标!九组:态度决定一切!
十组:快乐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在于喜欢自己不得不做的事。2.墙面文化建设
⑴可在墙面空白处设计张贴“班级格言”、“班级口号”以及“班风”、“班训”等内容,使学习小组的建设始终统一笼罩于大的集体环境之中。
⑵开辟专门阵地,量化学习小组成绩。学习小组成绩的考核与评比除了要“公正”,还必须遵循“公开”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本组甚至其他学习小组的成绩一目了然,从而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建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此外,学习小组量化考核成绩张榜公布,也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起各学习小组学生之间的昂扬斗志。因此,我们建议各班开辟出一块专门的墙面,设立“学习小组量化评比栏”,及时张贴、公布各学习小组的考核情况,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3.绿地文化建设
清新整洁的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他们更好的进行合作学习。因此,我们提倡对班级的窗台等位置进行“绿地认领”活动。
以某班为例,“绿地认领”活动之前,虽有专人负责,班里的花花草草还是常常难逃死亡的命运,班级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将班内的三块绿地包给了四个大组,采取了竞争上岗制,每月末由各组组长投票打分,得分最低的学习小组退位让贤,得分最高的学习小组则可获得加分奖励。如此一来,几个学习小组各显身手,班级绿地内争奇斗艳、生机蓬勃,学生们在对花花草草的共同管理中也无形中增强了合作意识与可贵的爱心、责任心。【问题六】:怎样实行学习学习小组评价
课堂改革同时进行,实施效果却可能大相径庭,其中的关键措施就在于是否建立并真正落实了良好的学习小组评价机制。只有具备了切实可行的评价与激励政策,并严格的加以贯彻执行,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才会充满动力与活力。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我们将自主课堂的学习小组评价分为“学习评价”和“行为习惯评价”两个方面。下面是2005级某班的评价管理办法:
学习评价:课堂、作业及考试评价
1.作业情况评价:包括各科自学提纲及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各学科知识的反馈和巩固情况等。每天由各组学科组长交换负责评价相邻学习小组各成员的自学情况,学习委员做好每天的记录,每周汇总,结果上墙。
2.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各学习小组课堂交流情况、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以及课堂提问、质疑、答辩和课堂讨论展示参与的积极性,每天由学习委员如实记录,每周汇总,结果上墙。
3.考试成绩评价:结合平日检测及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的成绩,对各学习小组的单科成绩、反馈纠正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并予以奖励。
行为习惯评价:纪律评价、卫生评价等常规检查内容。
1.纪律评价:包括学生到校后的自觉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课堂纪律、课间纪律、两操纪律、集会纪律、考试纪律等。
2.“9S”管理评价:包括个人卫生、桌椅卫生、桌面整洁、学习小组环境、值日卫生及“绿地”卫生等。
3.“和谐班级”建设评价:包括人际关系、班风建设、行为规范、管理民主、学习小组活动、学习小组及成员特色发展。
以上各项内容的检查由每周轮换的执勤学习小组认真记录,得分每天一公布,每周一汇总,结果上墙,并以此作为评价学习小组的依据。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评价标准如何变换,均应坚持把握“淡化个体、强化学习小组”的原则。这样考核对象就变成了整个学习小组,学生个体的荣耀是学习小组的荣耀,学生个体的失败同样是整个学习小组的失败。例如,从前某个学生不完成作业,我们可以扣他个人一分以示警戒,但现在我们要扣整个学习小组两分,因为整个学习小组没有达到作业按时按量全部上交的要求。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当某个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当某个孩子违犯了课堂纪律,着急的不再是老师,围在他身边频频督促、循循诱导的一定是他的组长与组员,学习与进步也不再是学生个人的私事,而切实关乎整个学习小组的集体利益,这样就更好的促进了整个学习小组的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同时,每周的奖惩与评比还应该与期末的评优工作结合起来,如期末考核表中有黑旗存在的学习小组,各成员均无权参加班内及校内任何评选,这样日常考核在学生心中才不会成为“无关痛痒”的事情,学习小组竞争才能够激烈进行,学习小组进步才能够日新月异。此外,为使学习小组评价真正发挥实效,成为激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有效措施,学校层面也应对这一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为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引导、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审美观以及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我们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最后成绩由平日成绩累计而成的办法进行,具体操作如下: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组成,各占50%。评价成绩按比例计分学生期评成绩。2.学生互评,由三部分组成:
组内互评:每月一次,每月第一周周一主题班会进行,由班主任主持,学习小组长组织对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进行评价。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其余各周周一升旗后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进行自评,以评价促养成。
组间互评:每周一次,班会时间由班主任组织对各学习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将各学习小组成绩作为学习小组内每个成员成绩。评价标准由各班自行确定。
全班互评:每学期期末由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参与,对班级同学逐一进行综合评价,取平均分作为个人学期成绩。班级之间交换统计。
学生互评成绩=组内互评成绩(累计)20%+组间互评成绩(累计)40%+全班互评成绩40%
教师评价:每学年一次,由班主任负责组织部分任课教师组成一个5人评价学习小组,对全班同学逐一进行评价。
3.学生在校期间阶段综合素质等级由三年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累计组成,由高到低决定每名学生等级。
4.各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级权重为:优秀不高于30%,良好60%以上,合格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