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第三阶段小结[范文]
《自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第三阶段小结
南漳县东巩镇双坪初级中学课题组
课题研究资料,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或使用的所有信息材料。课题研究资料不仅能让人们了解有关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历史和当前研究动态,而且可以为论证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可以说,研究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判断教育课题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素,收集、整理、分析课题研究资料,为撰写结题报告积累第一手材料。
一、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
1、多途径收集课题研究资料
一是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收集。课题往往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联系紧密,课题组要注意保管好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习笔记、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学成绩册,以及学生成长记录、班级管理日志、课外活动计划与总结等资料。
二是从课题研究活动中收集。课题研究过程中设计及使用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观察记录表、个案记录表、心理测试量表、实验数据等,都是重要的研究资料。
三是在阅读学习中收集。课题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无论是略读还是精读,都可以发现对课题研究有益的研究资料。要养成文献摘录、资料剪辑和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注明资料来源(作者、文章题目、发表媒体及日期等)的习惯。
二、课题研究资料收集的类型
1、计划性资料
课题研究起始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资料,包括课题申报表、课题论证书、立项通知书、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计划、研究人员登记表等,均可作为计划性资料保存积累。
2、基础性资料
课题研究前期及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的调查、研讨等工作所产生的各类资料,包括开题报告、调查问卷、观察记录表、个案记录表、测试量表、课题研究规章制度等,可作为基础性资料收集保存。
3、过程性资料
即课题研究实施阶段产生的各类完成性资料,包括教学设计、观课议课记录、检测记录、案例记录、教育叙事等,特别要注意积累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文字、音像等材料。
4、专题性资料
围绕课题进行的专题研究所形成的资料,如专题研究记录、专题讲座笔记、针对某项专题形成的论文和报告等。专题性资料对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5、效果性资料
课题实施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估等,都会得到相应的资料,如学业水平检测成绩统计,家长和社会评价,等等。这是形成最终成果、证明研究有效性的主要资料。
6、总结性资料
课题组与课题组成员个人的专题性或综合性的总结,可作为课题总结性资料收集、保存。这些总结对课题研究的持续、深入进行和最终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反思、矫正和深化价值。
三、对收集的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分析
1、定性分析。对所收集到的文字、声音、图片等资料进行系统审查、汇总、归类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和意义分析,从而揭示出事物内在特性的研究过程,它是一个对资料分类、描述、归纳、抽象的过程。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包括观察记录、访谈笔记、个案记录、学生作业、教师教案及相关音像资料等。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
2、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把研究资料和信息量化,采用数学手段加以处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过程。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一般用统计分析法,包括用特征量来显示数据资料,对样本资料进行检验和从样本资料推测总体情况等内容。统计分析的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在具体运用时参照有关统计实例,同时借助计算机完成对相关数据的处理任务。
第二篇:《自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第一阶段小结[范文]
《自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第一阶段小结
南漳县东巩镇双坪初级中学课题组
自2015年5月立项以后,南漳县东巩镇双坪初级中学课题组在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教研成员团结协作,勇于开拓进取,课题研究进展十分顺利,已初见成效。在教学应用中,凸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为我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出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为全面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尽早结题竣工,现对课题研究作阶段性总结。
一、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1、自课题组成立以来,课题组成员充分论证这一课题在我校及语文这一学科开展的可行性。全体教研组成员都把课题研究当作一份光荣的任务,把它当成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次难得的机会,他们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不惧困难,不辞辛劳,热情始终饱满,行为始终专一,把课题理念,精神落实到备、教、改、辅等教学环节中,并且认真总结,积累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教研论文,为课题研究总体推进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通过课题研究实践的锤炼,每个教研成员基本实现由教学型教师到教研型的转变。
3、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课题启动时,每个教研成员都承担了各自的研究项目,有明确的分工。但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帮助支持,交流经验,借鉴好的方法,遇到难题集体讨论,想办法加以解决,团队优势明显。
二、第一阶段工作进展(一)广泛宣传发动
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是校本课题,课题启动时,首先向全校师生公布这一信息,让全体师生人人知晓,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二)审定教研组成员
结合本课题师资状况,反复研究,选定了9名教师为课题组成员,实施主要研究工作。其成员具备较高的基本素养,有进取心和事业心,敬业精神强,为教研成员提供了人力保障。
(三)明确责任
本课题研究组组长为陈正权校长,负责教研的领导组织、技术指导工作,对各成员也分配了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子课题,明确其任务和目标,规定了任务完成的期限。
(四)研究过程
我们在启动课题研究时,决定2015年5月—12月为课题准备阶段。
1、学习课题文件,把握课题理念、精神,课题组长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指导。
2、落实课题精神的具体方法、形式的确定,以及怎样在备、教、改、辅中实行。
3、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员的确定、分工。
4、制定《自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
5、釆取听讲座、对教案作业定期检查、举办教研课、示范课、经验交流、论文的评选等形式有力地推动了教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6、通过专题学习,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得到了更新和改进,教研能力得到了提高,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备、教、改形成了符合课题要求的基本模式,师生在课堂中的双边活动呈现互动。学生初步具备适应小组合作的方式,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技能。
三、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教研组成员大多是教学一线教师,缺乏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课题研究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2、小组合作与课堂中的实施环节的有效性有待深入研究。
3、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任务,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以上问题须在课题研究第二阶段着力解决。
第三篇:高效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高效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小组建设
(1)组间分配: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组与组间的总体水平差异应该相当,这样既可避免合作小组之间的水平差距,保证小组之间横向比较的公正性,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但也要考虑身高、性别和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
(2)组内分配:同组内的学生成绩应该呈现出差异性,学习小组以4人为一组。合理搭配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即每组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学困生,并作好编号,学优生为1号,两个中等生为2、3号,一个学困生为4号,1号与4号为一桌,2号与3号为一桌,且1号与4号为前桌,2号与3号为后桌)。
(3)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1号负责组织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发言的顺序、任务完成、进行督促并控制发言棒,4号负责纪律,并对小组内同学的得分情况进行记录。全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针对不会的共性问题或知识点的研讨和交流,并整理、记录答案要点,为交流展示做好准备。同时,非展示同学要认真倾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准备质疑或回答老师的随机问题,并做好针对展示同学说不到位或说不全的地方,及时进行补充。
二、组内合作形式
1.个人自学: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个人先自学,针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认真思考、探究后,把不懂的问题或知识点进行标记;
2.同桌助学:面对标记的问题或知识点和同桌进行商讨,在交流、思考、合作探究后,把不会的共性问题或知识点进行标记;
3.组内互学:面对同桌不会的共性问题或知识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逐个进行交流、讨论、思考、合作探究解决,并把不会的共性问题或知识点进行标记;
4.组间研学:面对小组内标记的共性问题或知识点,可以向临近小组讨论学习,在逐个进行交流、讨论、思考、合作探究后,小组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或知识点,可以向老师请教解决。
三、展示交流
1.学习成果的展示形式多样,如图表、诗歌、课本剧、对话、复述、表演、板演等,可以在座上,也可以去讲台展示等;
2.在展示过程中,形式要多样化。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组的同号成员回答或抢答、讲解归纳、复述、表演、板演等;教师根据学生课堂掌握的情况,学生课堂练习或作业的抽查是不同组的同号成员。
3.非展示同学要认真倾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准备质疑或回答老师的随机问题,并做好针对展示同学说不到位或说不全的地方,及时进行补充;
4.设立发言棒制度,每个小组设立8个发言棒,放在小组中间,每次展示拿一个发言棒,但最多只能拿两次进行发言。在老师提出随机问题抢答时,可以不用发言棒,但给学生思考过程,让学生静思,人人都可以进行展示。
四、管理评价
说明:以下管理评价仅供参考,各校、各学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勇于创新、不拘泥于形式,有自己学校或学科的特色。
(一)小组学习评价
(1)自主预习:主动、认真完成预习提纲要求的内容,并保持组内的安静;
(2)交流讨论:讨论积极主动、热烈有序,善于思考,能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达到解决问题或产生新问题的目的;
(3)展示:积极主动到前面展说,讲解或发言响亮,清晰,条理清楚,见解或方法独特、有新意,板演时规范工整。组内各成员尊重他人发言,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他人发言后,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同时准备对其它小组代表的发言提出质疑;
(4)课堂检测:认真完成,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评改。面对本小组展示成员黑板展演的习题答案,先由本小组成员进行改正,有异议时,再由外组成员进行改正。如果习题答案由外组成员进行改正,并讲解正确,给其小组加分。
(二)小组内学生评价
预习课:能积极认真完成任务;
课堂发言:发言正确或得到老师的表扬加分,回答错误不加分; 课堂展示:1号同学、2号同学、3号同学、4号同学展示正确一次加不同的分。有解题方法的总结、创新性的归纳、得到老师的表扬加分,展示错误不加分;
组内讨论:积极参与组内讨论加分,不积极参与不加分; 完成任务:老师或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及时完成的加分,不及时的不加分;
反馈:每有一个满分、全体优秀、全体及格给该组加不同的分;反馈后及时订正答案,并注明原因,由老师进行抽查,做的好的同学加分;
违纪: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坐姿不正、不认真听讲、吃东西、在桌下打闹、讨论时说与所学内容无关、自主学习时间呆着减分。
(三)教师评价
教师除了对展示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其他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及纪律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评价结果同合作评价一起与学生的各种评价挂钩等。
五、教师角色
组织者:严格要求小组长维护好小组合作学习的纪律、给学生明确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以及要求等,调控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
参与者: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或成为某个小组中的成员,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能让课堂气氛活跃,更能让学生在平等公平的状态下发挥自己的潜能。
引导者:各小组代表所讲解和分析的问题并非完全正确或全面,对疑难问题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和讲解,做好引桥工作,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即“规范、合作、个性、高效”。
第四篇:历史课堂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逐步被大家欣赏并被广泛推广。因为这种新型课堂模式体现了新课标下以教师主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教育教学新理念,通过三维目标的达成和落实,实现教学相长、高效课堂的目的。
在课堂实践中,特别是在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方面,我们做了积极尝试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如何来评价秦始皇。作为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定要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
2、一定以客观史实为依据。然后,教师便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去收集资料,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再进行小组展示。实践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出来,合作探究的精神瞬时迸发,哪怕是以前最不努力的同学为了本小组的荣誉,为了得到在师生面前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会拼命去搜集资料,参与讨论,积极发言。而教师的适时引导,适当点评也恰当的融入到学生们中间,真正体现并达到新的教育理念的预期效果。
所以,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更加坚定了上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决心和信心。我们相信,只有教师坚持新教育理念,备课周详,上课认真,全面落实教学目标,一定能够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五篇:自主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阶段小结
【自主课堂档案资料】
《自主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花庄中学课题组
《自主学习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自2011年6月立项以后,我们花庄中学课题研究组在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教研成员团结协作,勇于开拓进取,课题研究进展十分顺利,已初见成效。在教学应用中,凸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为我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出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为全面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尽早结题竣工,现对课题研究作阶段性总结。
一、教研者的基本现状
1、自课题组成立以来,全体教研组成员都把课题研究当作一份光荣的任务,把它当成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次难得的机会,他们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不惧困难,不辞辛劳,热情始终饱满,行为始终专一,把课题理念,精神落实到备、教、改、辅等教学环节中,并且认真总结,积累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教研论文,为课题研究总体推进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通过课题研究实践的锤炼,每个教研成员基本实现由教学型教师到教研型的转变。
3、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课题启动时,每个教研成员都承担了各自的研究项目,有明确的分工。但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帮助支持,交流经验,借鉴好的方法,遇到难题集体讨论,想办法加以解决,团队优势明显。
二、教研进展情况
(一)课题公布
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是校本课题,课题启动时,首先向全校师生公布这一信息,让全体师生人人知晓,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二)审定教研组成员
结合本课题师资状况,反复研究,选定了15名教师为教研组成员,实施主要研究工作。其成员具备较高的基本素养,有进取心和事业心,敬业精神强,为教研成员提供了人力保障。
(三)明确责任
本课题研究组组长为张勇校长,负责教研的领导组织、技术指导工作,对各校成员也分配了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子课题,明确其任务和目标,规定了任务完成的期限,实行了奖励措施。
(四)研究过程
我们在启动课题研究时,决定一个学期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确定了主攻目标以及实施方法和措施,现基本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
第一阶段:
1、学习课题文件,把握课题理念、精神,课题组长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指导。
2、落实课题精神的具体方法、形式的确定,以及怎样在备、教、改、辅中实行。
3、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员的确定、分工。
第二阶段:
1、怎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
第三阶段:
1、小组合作学习中师与生的关系的界定。
2、小组合作学习应坚持的原则。
第四阶段:
1、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行为心理分析。
2、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
第五个阶段:
1、县教研室领导对教研组进行理论讲座。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教学的评价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理论依据。
第六阶段:
1、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性研究。
2、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3、《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在实施这六个阶段的教研过程中,采取听讲座、对教案作业定期检查、举办教研课、示范课、经验交流、论文的评选等形式有力地推动了教研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了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效果
1、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得到了更新和改进,教研能力得到了提高,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教师的备、教、改形成了符合课题要求的基本模式,师生在课堂中的双边活动呈现互动。
3、学生初步具备适应小组合作的方式,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技能。
四、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教研组成员大多是教学一线教师,缺乏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课题研究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2、教师频繁异动,导致课题研究的连贯性不强,研究易出断层或波折。
3、小组合作与课堂中的实施环节的有效性有待深入研究。
4、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任务,易发生短期行为。
以上问题须在后阶段教研必须想办法着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