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专题
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水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
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丽政办发(2011)12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丽水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丽水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能力,积极依托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管理办法》(浙知发〔2007〕8号)、《浙江省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单位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浙知发法〔2010〕72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指专利、商标、商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地理标志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丽水市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企业。
第四条 认定丽水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科学的原则。
第五条 丽水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与管理工作由丽水市科技局组织实施。
市工商、文广出版、财政、海关、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申报条件与认定程序
第六条 申报丽水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基本条件:
(一)具备较好的知识产权工作基础。企业负责人知识产权意识较强,企业能够将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纳入日常管理当中。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较强,管理体系健全。知识产权对企业的贡献和发挥的作用较大,并落实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工作经费和专管人员;
(二)重视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制定了知识产权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实施了激励员工发明创造的政策,能将员工发明创造业绩与其经济利益相联系,调动员工发明创造积极性,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
(三)能有效开展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企业重视品牌的培育,重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规避盲目研发和投资风险,提升创造水平和保护能力。企业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申报前三年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四)申报企业为县(市、区)企业的须为所在县(市、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含已认定的专利示范企业)。
第七条 企业申报具体指标:
(一)制造与加工型企业申报条件:
1.本办法所指的制造与加工型企业是指在我市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从事商品生产制造与加工的企业;
2.企业须拥有专利10件以上或发明专利2件以上或拥有驰名、著名商标(市级以上)1件且专利6件以上;
3.企业能够比较熟练运用专利数据库参与产品开发与技术经营;
4.重视专利技术实施,并且有一定规模。企业连续两年赢利,其中专利产品年销售额800万元以上,占企业销售总收入的40%以上;
5.重视商标的注册,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拥有并使用自己的注册商标。
(二)流通领域企业申报条件:
1.本办法所指的流通领域企业是指在我市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贸服务企业、商场、超市、各类商品或产品的专业市场等单位;
2.企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尊重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
3.重视销售商品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销售商品具备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备案管理制度与保护措施;
4.企业拥有自己的商号名称和知识产权;
5.经营时间在三年以上,专业市场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其他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
6.有监管侵犯和假冒知识产权的机构和人员。
第八条 申报丽水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需提供以下材料:
(一)制造与加工型企业:
1.《丽水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申报表》;
2.拥有的专利清单和专利证书复印件及法律状态证明;商标注册证和驰名、著名商标证书复印件;
3.企业近两年销售额和专利产品销售额、近两年纳税情况证明材料和财务报表;
4.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5.知识产权工作总结材料(内容包括企业概况、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战略运用、工作成效及下步工作计划等)。
(二)流通领域企业:
1.《丽水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证明文件复印件;
4.企业上年度销售报表;
5.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6.企业近两年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工作情况。
第九条 丽水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认定程序:
(一)企业自愿申报。市直企业直接向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提出认定申请;各县(市、区)企业和丽水经济开发区企业申报,分别由所辖的县(市、区)科技局和丽水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初审后上报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
(二)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派员实地考察;
(三)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根据申报条件和实地考察情况,并征求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确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名单。经公示无异议,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授牌。
第三章 组织管理与支持措施
第十条 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实行年报制度。在每年1月底前,企业将其上一年度的生产、经营和知识产权工作情况报所辖的县(市、区)科技局、丽水经济开发区经发局,经其核实汇总后,于第一季度前报市科技局。
第十一条 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对已认定的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每三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并公示结果;对不具备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条件的,将取消其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
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以上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的,由认定单位依据相关标准负责考评。
第十二条 企业在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经调查确认后,取消其申报资格;已认定的,予以撤销,收回已发放的奖励经费和铭牌,并在三年内不得申报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第十三条 在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创建和提升过程中,市科技局会同工商、文广出版等管理部门或高等院校对相关企业进行指导和培训:
(一)指导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创建与培育;
(二)组织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开展业务培训和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培养;
(三)组织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间开展经验交流与合作,及时总结经验和分析存在不足,帮助企业整改和提升。
第十四条 经认定的丽水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可以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可以优先推荐申报省级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包括省专利示范企业、省品牌示范企业、省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单位、省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中小企业);对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大保护力度;
(二)可以优先推荐中国专利奖的评选;
(三)市直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万元;县(市、区)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由各县(市、区)政府结合当地实际,酌情给予奖励。
第十五条 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每年评选一次。每年申报时间截止到9月底,逾期不再受理。第四季度公布考核认定结果。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按照《关于印发丽水市专利示范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丽政办发〔2006〕172)认定的市专利示范企业经综合考评通过后,按现有办法公布为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1年 11月 1日起施行。2006年12月30日发布的《关于印发丽水市专利示范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丽政办发〔2006〕172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认定办法
附件1
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
认 定 办 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和创新型广东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推动我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深入开展,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水平,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规范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 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应当遵循企业自 愿、政府引导、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条
省知识产权局设立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由省知识产权局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组成,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省财政厅和省知识产权局对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省知识产权局产业促进处合署办公,其主要职责为:
(一)组织开展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的申报、评审和认 定工作;
(二)组织开展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单位的考核工作;
(三)承办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委员会交办的 其它工作。
第二章 认定条件
第四条
申请认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应当具备以下条 件:
(一)企业领导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至少有一名企业领导分管知识产权工作;已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能较好地利用中介机构为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服务。
(二)企业已建立较为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激励机 制,执行情况良好。
(三)企业重视专利信息化建设和专利信息利用,已建立行之有效的专利信息利用渠道,研发人员会采集和分析专利信息,在利用专利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专利战略研究。
(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近两年无制造和销售假 冒产品,无行政和司法程序认定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五)企业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近两年专利申请量在本地区或省内同行业中领先,专利申请量的年增幅在全省平均增幅以上。积极开展专利电子申请,近两年无恶意非正常专 利申请行为。
(六)企业重视专利技术产业化,专利产品销售额占企业总 销售额的30%以上。
(七)知识产权投入力度大。有明确的知识产权工作经费,有关专利申请、维护、诉讼、信息利用、实施、培训、奖励等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营方面的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以下标准:年营业收入高于2亿的,其知识产权经费投入要大于营业收入的0.3%;年营业收入低于2亿的,其知识产权 经费投入要大于营业收入的0.5%。
(八)企业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企业管理层及研发 人员的培训率达到80%以上,员工的培训率达到60%以上。
(九)企业应属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或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企业或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创建、试点企业。所处产业须是国家或省 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第五条
申请认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应当具备以下条 件:
(一)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初见成效。企业把知识产权战略融 入企业经营管理总体战略之中,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规则谋求自身发展、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强。
(二)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已成为企业整体管理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参与了企业 的研发和战略决策。
(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体
— 3 — 系,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技术创新以及生产经营全过程,形成正 式规章在企业内部执行。
(四)知识产权信息利用能力强。根据实际情况,以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积极建设或拥有专利信息数据库,通过对知识产权信息的利用和分析,掌握当前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在相关部门合理利用了知识产权信息分析的结果。
(五)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应对纠纷能力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按照知识产权制度和规章来处理知识产权纠纷,近三年无制造和销售假冒产品,无行政和司法程序认定的侵犯知识产权 行为。
(六)知识产权量多质高。研发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或重要核心专利;近三年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在省内同行业中领先,专利申请量的年增幅在全省平均增幅以上,积极开展专利电子申请,近三年无恶意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申请了国(境)外专利。商标在市场上有较高信誉和公众认知度,积极创建或拥有驰名商标或广东省著名商标;有在国(境)外申请和注册商标。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技术标准 的制定。
(七)知识产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企业销售收入在省内同行业中领先,并且保持连续两年赢利,产品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率、品牌知名度居省内同类产品前 列,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八)知识产权投入力度大。有明确的知识产权工作经费,有关专利申请、维护、诉讼、信息利用、实施、培训、奖励等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营方面的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以下标准:年营业收入高于2亿的,其知识产权经费投入要大于营业收入的0.5%;年营业收入低于2亿的,其知识产权 经费投入要大于营业收入的1%。
(九)知识产权工作特色鲜明。重视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的综合运用,知识产权工作形成特色,具有示范带动效应,有推 广应用价值。
(十)企业应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或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创建、试点企业。所处产业须是国家或省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第三章 申报
第六条
省知识产权局发布通知,布置具体工作安排;各有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按照通知要求组织和指导本地区内企业做好 申报工作。
第七条
申报企业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发展规划、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实施等相关文件;
(三)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
(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相关知识产权权利证明材
— 5 — 料;
(五)知识产权产出经济效益相关证明材料;
(六)获得的与知识产权、科技、经济相关的重大荣誉的证 书复印件;
(七)企业法人资格证明文件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 登记证复印件;
(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上财务审计报告。
(九)其它相关材料。
第八条
企业根据通知要求提交申报材料。各有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筛选并签署意见后,报送省知识产 权局。
第四章 认定程序
第九条
在认定程序中,省知识产权局建立专家评审制度,组建由技术、经济、管理、知识产权等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组,开展评审工作。
与被评审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专家组成员应回避。评审专家必须遵守有关的评审制度,并对有关企业的相关材料承担保密义务。
第十条
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议,必要时可对申报企业 进行实地考察或要求申报企业进行陈述和答辩。
第十一条
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委员会办公 — 6 — 室根据专家组的评议意见,提出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候选名单,提交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委员会审核,并提请 省知识产权局局办公会议讨论。
第十二条
经省知识产权局局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的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名单,在省知识产权局网站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自名单公布之日起7个工作日。
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或“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发放相应的铭牌。
存在异议的,认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将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经调查核实,异议理由不成立的,经认定工作委员会审核和省知识产权局局办公会议讨论,省知识产权局予以认定并发放相应的铭牌;异议理由成立的,认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取消被认定资格,按照专家组评议意见,重新提出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候选名单,提交认定工作委员会审核和省知识产权局 局办公会议讨论。
第五章 考核与管理
第十三条
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委员会对被 认定企业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
第十四条 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组,采取书面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有关企业进行考核。
— 7 — 第十五条 对考核合格的企业,省知识产权局继续保留相关 称号;对考核不合格的企业,不再保留相关称号。
第十六条
被认定企业应承担以下义务:
(一)继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深化知识产权工作。
(二)按要求及时提供知识产权工作材料,并定期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情况统计,向省知识产权局上报有关数据和情况;
(三)配合做好知识产权的调查、分析、研究工作和专题活 动;
(四)配合推广知识产权工作经验。
第十七条
企业以不当方法影响认定结果或在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的,经调查确认后,取消其当年及今后两年的申报资格,给予全省通报;已被认定的,予以撤销。
第六章 扶持措施
第十八条
经费支持。对企业一次性给予一定的扶持经费,专项用于企业进一步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各级政府可配套相应的 扶持经费。
第十九条
综合服务支持。
(一)在同等条件下,企业的专利技术,优先列入“广东省专利技术实施计划”进行专利产业化扶持,优先推荐参加“中国专利奖”、“广东专利奖”及国家、省设立的鼓励发明创造的各种奖项的 — 8 — 评选,优先推荐参加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知识产权项目的立项和招投标;
(二)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宣传培训、信息利用 等方面的工作给予服务支持和重点指导;
(三)为企业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制止侵犯专利权行为提供咨询和指导;对其遇到的知识产权纠纷、涉外知识产权诉讼实行 重点指导;
(四)为企业办理专利申请、缴费、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专利确权出证等事项提供便利条件;
(五)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
(六)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促进知识产权 运用;
(七)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知识产权公需科目继续教育;
(八)优先推荐企业参加国家级各类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 和国家、省创新型企业的评选。
第二十条
人才队伍建设支持。
(一)适时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识产权交流研讨、业务培 训和考察活动;
(二)指导企业申报和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工作交流 站;
(三)根据需求,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巡回审 查活动和与专利审查员的对接活动。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各市、县(市、区)可参照本办法在本区 域内开展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 起执行。
第二十三条
《广东省百家知识产权优势民营企业认定办法》(粤知〔2003〕49号)、《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办法》(暂行)(粤知〔2006〕32 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海珠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申报认定指南
附件1
海珠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
申报认定指南
为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我区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规范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的申报认定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条件
(一)在广州市海珠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二)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初见成效。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与运用工作,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结合紧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强。
(三)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及制度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完善,已成为企业整体管理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经费、办公场地落实,知识产权规章制度健全而且执行情况良好。
(四)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强,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产学研结合良好,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较大比重,拥有本行业
— 1 — 重要核心专利和拥有国内(国外)商标。
(五)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为企业的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及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服务。
(六)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销售收入年增长率10%,并且保持连续3年赢利,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较高,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七)知识产权投入力度大。知识产权投入占科技总投入的5%以上。
(八)重视知识产权的宣传培训,知识产权培训率达30%以上。
(九)近两年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二、申报需提供的材料
(一)申请单位须如实填写《海珠区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申报书》相关内容。
(二)申报材料附件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2.2007企业审计报告; 3.专利证书复印件(原件备查); 4.其它有关材料。
(三)材料的装订。材料一律按A4纸张尺寸,按照申报书、申报材料附件的先后顺序,左侧装订成册(不采用胶圈、文件夹— 2 — 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加盖公章后报送区知识产权局(一式三份,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三、申报时间与地点
(一)申报时间
2008年8月7至8日,逾期不再受理。
(二)申报地点
广州市海珠区知识产权局
地址:广州市宝岗大道龙骧大街28号四楼
第四篇:长沙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章程
(核准稿)
序言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前身为美国基督教长沙长老会于1914年创办的湖南私立福湘女子中学。1952年学校更名为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女子中学,1956年更名为长沙市第十中学,1990年更名为长沙市电子电器职业中专,1995年更名为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2000年与2011年原长沙市电视中等专业学校与原长沙电子技术学校相继并入。
1984年,学校由普通高中学校改办为中等职业学校。从此,学校对接产业,工学结合,开设以弱电为主的电子技术类,以强电为主的机电技术类,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类的三大类专业,致力于现代化电子工厂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学校获得“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2008届文明单位”、“湖南省中职学校德育先进单位”、“全国科研项目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秉承“文、行、忠、信”校训,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德育为先、人格为本、理实并重、技能精湛”为办学理念,以“求实、求索、求精、求新”为校风;以“自信、自立、自主、自强”为学风;以“立德、立业、立言、立行”为教风,实行校企合作,把学生培养成技术技能型,服务本地经济的实用人才;不断开展校际互动合作,扩大对外交流,拓展教育视野,提升办学水平,将学校打造成省内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依法治校,规范学校管理,全面提高办学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为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英文表述为Changsha Electronic Industry School。
第三条 学校住所为长沙市雨花区兴安路189号(长沙市职业教育基地内),邮政编码为410116,官方网址为www.xiexiebang.com”。
第四条 学校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主管单位为长沙市教育局,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
校长为学校的法人代表。
第五条 学校举办者依法核准学校章程,任免学校负责人,对学校经费与资产的管理与使用以及办学质量进行指导和监督;尊重和保障学校的独立事业单位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提供办学资源,确保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学校办学活动不受校外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六条 学校为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以三年制学历教育为主,同时承办继续教育与各类非学历教育的中、短期培训工作。
第七条 学校主要面向长沙市招生,招生对象为初中应、往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社会人员。
第八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履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职责。第九条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人格为本、理实并重、技能精湛”的办学理念,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
第十条 学校立足长沙,服务长沙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积极探索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努力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
第十一条 学校按照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自主发展的要求,定期制定三或五年发展规划,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条 学校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学校重大事项应在党政主要负责人酝酿提议、充分调研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校长召集校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经集体讨论,由校长作出决定并组织实施。学校党委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第十三条 学校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制度,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建立学校阳光服务站和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学校相关信息,为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主动接受本校师生员工、上级主管部门、家长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十四条 学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资料的建设和管理,重视学校教育历史遗存物的保护,发掘和弘扬本校优秀文化传统。
第十五条 的合法权益。
学校建立健全校内申诉制度。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校内学生申诉、校内教师申诉处理,明确受理学生和教师申诉的部门和程序。
学校建立健全争议调解机制,就学生、教职工、学校间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解。学校建立健全校内权益救济制度,保障学生和教职工
第二章 治理结构
第十六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
第十七条 校长是学校行政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组织学校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对外交流和思想品德教育;
(二)按照职业教育的宗旨和要求,拟订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拟订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四)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并实施奖励或者处罚,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拟订和执行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六)依法行使学校其他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等相关职权。
第十八条 学校根据需要设副校长若干名,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协助校长分管教育、教学、行政等具体工作,并完成校长委托的临时任务。
第十九条 学校设立校务委员会作为行政议事决策机构,由校长领导对行政事项进行研究和决策。
校务委员会对学校章程、总体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改革方案和举措以及其他重要事项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校务委员会成员包括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校长助理、办公室主任。根据议事内容,可邀请其他相关人员列席校务委员会会议,列席人员由校长审定。
校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主任由校长担任。学校设置行政会作为校务委员会的工作执行机构。第二十条 中国共产党长沙电子工业学校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是学校的政治核心,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主要职责:
(一)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引导监督学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确保正确办学方向。
(二)参与讨论决定学校发展规划、重要改革、财务预决算和教学科研、招生录取、基本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事项,以及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
(三)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在选人用人中发挥主导作用,负责学校内设机构负责人的教育培养和选拔任用,协助上级党组织做好学校领导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等工作。
(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参与讨论决定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会同有关方面做好各类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服务和奖惩工作,对教职工聘用考评、职称评审等提出意见。
(五)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学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
(六)完善学校党组织设置和工作机制,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七)领导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加强对违纪违法问题的预防、监督和查处。
(八)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体组织和教职工大会(代表大会),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第二十一条 学校设立中国共产党长沙电子工业学校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党的纪律检查监督、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
第二十二条 学校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下简称“教代会”),教代会是学校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与监督的基本形式,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行使以下职权:
(一)听取学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教职工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审议通过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岗位责任制方案、考核办法、奖惩规定以及其它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规章制度,由学校颁布实施。
(四)通过提案等方式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学校章程、规章制度和决策的落实,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五)评议、监督学校的领导干部。
(六)审议决定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第二十三条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工会行使职权。第二十四条 学校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学校工会为学校教职工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是教代会工作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 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保障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落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五条 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学术委员会成员由各专业部(项目组)推荐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学术委员会行使以下职权:
(一)审议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与学术相关的发展规划、重大制度和措施等。
(二)负责教师职称初评,特级教师和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推荐,学校学术工作室的设立、管理与评价。
(三)评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重大项目的立项验收等。
(四)评议学术争议和学术不端行为,端正学术道德规范,维护学校学术声誉。
(五)审议、咨询由校长委托的其他重大学术事宜。
学校营造民主、自由、科学的学术研究氛围,构建对话、合作、反思、共享的学术研究文化,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鼓励教师著书立说。
第二十六条 学校团委是共青团组织的校级基层组织,在学校党委与上级团委领导下,负责学生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第二十七条 学生会系学生民主自治组织,是学校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如有关学生的规章制度、奖惩办法、校服选用、食堂管理等,学校应通过学生会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学校每年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可对学校相关事项提出建议案,学校相关方面必须做出回应,积极吸纳合理化意见与建议。
第二十八条 学校支持校内各民主党派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 学校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相关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按照学校授权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能。
第三章 教育教学管理
第三十条 学校教学工作。
第三十一条 学校学生科在德育副校长领导下,根据学校授权负责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二条 学校设立专业部、实训中心、项目组等教育教学基层管理单位。
专业部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自主管理,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对外交流和社会服务的组织实施工作。
实训中心负责学校实验实训设备及办公设备的管理、增配、维护、维修,协助专业部做好实验实训课的开设与辅导。
项目组负责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教学研究,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按学校安排参加培训和学术活动,落实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十三条 学校贯彻“德育为先、人格为本”的德育管理。学校坚持全员育人原则,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建立学校、家庭 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
学校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的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学校突出抓好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教务科在教学副校长领导下,根据学校授权负责学校举办体育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团委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定期开展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志愿者精神。
第三十四条 学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贯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第三十五条 学校根据人才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依法依规自主设置专业。
第三十六条 学校教学组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自主性学习,以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第三十七条 学校教学内容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专业课为主体,实践操作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达到岗位要求为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十八条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积极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技能实习周、企业教学实习等职业体验式教学。
第三十九条 学校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鼓励教师运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开发使用校本教材,撰写经验总结或论文,积极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及教学改革经验。
第四十条 学校建立专业考核标准,充分体现职业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四十一条 学校建立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实施综合性教学质量检查,专业核心课程逐步实施教考分离、以证代考等教学考评机制。第四十二条 学校每年组织开展以技能与职业体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第四十三条 学校积极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建立技能鉴定站,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第四十四条 学校严格执行教材、学习资料统一征订的管理制度,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严禁教师向学生推销学习资料。
第四十五条 学校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的建设,认真管理和积极使用教育设施、仪器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实现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效益,同时做好各类教育教学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第四十六条 学校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规定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合理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校每年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组织学校体育工作自评,及时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第四十七条 学校建立和健全学校卫生保健制度,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开展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常见病及食物中毒。在校园内实施禁烟。学校定期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师生健康档案。
第四十八条 学校加强法制教育,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实做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歧视后进生。第四十九条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制定心理咨询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配备专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
第五十条 学校设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作为学校专业建设的咨询、督导机构,协助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所在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做好课程建设与改革,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委员会成员由学校负责人、校内专业带头人、教师代表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管理人员或行业协会的负责人组成。
第四章 学生
第五十一条 学生是指按有关规定被本校录取或转入本校学习,取得本校学籍的学习人员。
第五十二条 学生享有下列权利:
(一)接受平等教育,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与学校、班级管理,评议学校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学费减免、助学金等。
(四)在品行和学业成绩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处理有异议,对学校、教职工侵犯其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提出申诉或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五十三条 学生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遵守学校章程及规章制度。
(二)尊师爱校,团结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良好品行。
(三)努力学习,苦练技能。
(四)积极参加文明创建,做文明学生。
(五)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五十四条 学校切实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健全学籍档案,严格转学、休学、复学、留级等手续程序。
第五十五条 学校对修完修学年限内规定的课程且综合素质、学科学习业绩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
第五十六条 学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十七条 学校建立健全学生表彰奖惩机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班级,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必要的纪律处分。
第五十八条 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向上级申报免学费或国家助学金,学校将按上级有关规定对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和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奖励和资助。
第五十九条 学校建立寄管会,在学生科的指导下参与学校宿舍管理管理。寄管会成员由品学兼优的寄宿学生组成。
第六十条 学校建立健全学生评教、评校制度,支持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
第六十一条 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益,学校及教职工应当做到:
(一)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 充分发展。不得歧视学生。
(二)尊重学生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严禁用讽刺、威吓等方式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
(三)尊重学生隐私。保护学生个人信息,未经学生及其监护人同意,不得随意使用、披露学生个人隐私。
(四)不得非法收缴学生财物。为保护学生安全、保障校园秩序,可以对学生违纪的相关物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处理,但应及时与监护人联系。
(五)不得随意处分学生。处分学生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
第五章 教职工
第六十二条 教职工包括学校教师、教学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
教师是学校办学活动的主体和主要依靠力量。第六十三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实训的权利。
(二)参加教育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的权利。
(三)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五)通过教职工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重大事项有知情权。
(六)有权使用学校设施设备、图书音像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用于教育教学。
(七)有权参加国家、省市校级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八)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六十四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维护学校的荣誉和利益,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学校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和岗位职责,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应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工作规范。
(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文化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五)弘扬爱心与责任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六)尊重学生隐私,不得随意使用、披露学生个人隐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七)践行以生为本理念,实施因材施教,不得歧视学生;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八)不得随意处分学生。对学生的处分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听取学生及其监护人的意见,处理结果经校务委员会通过后执行。
(九)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六十五条 学校执行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公开招聘制度和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依法实行学校用人制度。
学校根据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岗位数和岗位任职条件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相关规定聘用教职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对聘用人员实行岗位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第六十六条 学校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学术研究、考察交流和进修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积极创建“名师工作室”。
第六十七条 学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制度,构建完整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满足学校技能型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第六十八条 学校保证教职工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帮助解决教职工遇到的实际困难。
第六十九条 学校依法维护离退休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离退休教职工的管理由学校党政办公室具体负责。
第七十条 学校建立健全班主任选配、培训、考核、评优等制度,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敬业精神、教育理念和业务能力。
第七十一条 学校制定德育队伍建设制度,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加强对刚入职的年轻班主任的培养。
第七十二条 学校建立教职工业绩考核制度,每年对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转岗、解聘、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等的依据。
学校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聘、进修深造和评优评先等的首要内容。
第七十三条 学校建立教职工表彰与奖惩制度,对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优异、业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校纪校规和聘用合同,在工作中造成失误和不良影响的教职工,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或者必要的纪律处分。教职工如有认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者对所受处理或处分不服的,可按规定进行申诉。
第六章 学校与家庭、社会
第七十四条 学校遵循民主、公开、自愿的原则,组织家长选举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由本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学校依托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委员会通报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建立教师与家长的日常联系机制,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七十五条 学校主动加强与社会、家庭联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
学校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聘请兼职教师和校外学生辅导员。学校建立德育、科普、法制、社区等各类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组织青年党校学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第七十六条 学校依托社区,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条件,为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服务。
第七十七条 学校设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作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咨询、督导机构,协助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和企业、行业的工程技术等优势,开展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长沙市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委员会成员由相关企业(行业)的专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及专业教师代表组成。
第七十八条 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与专业特色,积极对外开展继续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岗前培训、岗位资格与职业资 格证书培训,服务社会。
第七章 经费、资产、后勤
第七十九条 学校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收入。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第八十条 学校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八十一条 学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控制财务风险,保证资金运行安全。
第八十二条 学校资产为国有资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八十三条 学校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八十四条 学校依法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建立健全受赠财产的使用制度,加强对受赠财产的管理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十五条 学校物资采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和厉行节约的原则。学校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制度,制定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物资采购严格遵循政府采购制度和程序要求。
第八十六条 从学校实际出发,对校园环境做整体规划,严格校园环境管理。
第八十七条 学校做好后勤管理与保障工作。
(一)做好教学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教育教学用品的采购、管理和供应,按计划正确发放师生的教辅物品,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做好生活后勤管理、监督工作,加强校园绿化、环境卫生工作,建设文明、健康、舒心、协调的育人环境。制定生活后勤监督及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学生食堂、小卖部、饮用水等饮食安全的监管预防食物中毒,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卫生。
第八章 安全与卫生
第八十八条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与卫生工作,不断加强综合治理、安全保卫以及消防等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八十九条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鼓励学生自愿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校制定各级应急预案,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立即启动相关预案,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依法进行善后处理。
第九十条 学校实行校级、科室、各重点部位三级管理责任制,实行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值班员三级值班制度,充分发挥安全巡视员和安全信息员的作用,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保障师生安全,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学校根据安全、法制教育需要,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加强消防、交通安全等各种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第九十一条 学校组织师生外出活动时,必须做好安全预案,保障师生安全。学校组织师生集体外出还需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指定专人带队。
第九十二条 学校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组织专题讲座,定期体检,预防近视、传染病、常见病与食物中毒。学校完善卫生工作制度,不 断改善卫生工作条件,在校园室内教学活动场所、食堂实施禁烟。
第九十三条 学校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组织安全演练,加强校舍、交通、消防、饮食卫生、健康、周边环境治安以及教育教学安全管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第九十四条 学校依靠当地办事处、社区、派出所,共同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对行为偏差学生的教育,建设平安文明校园。
第九章 招生管理与就业服务
第九十五条 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管理部门的要求,制定招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实行“阳光”招生。招生宣传资料内容真实可信、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按照有关规定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十六条 学校制定学生就业服务规章制度,推荐学生就业,做好学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做好学生就业档案管理工作。
第十章 学校标识
第九十七条
学校校徽以“长沙”拼音缩写“CS”、电子轨道、“工”字、科技之星、朝阳、奔跑的人等元素构成,向前奔跑的人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师生奋勇拼搏,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同时展现了学校飞速发展的美好前景。其他元素有:学校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及由内圆寓意凝聚力、外圆寓意全球化组成的圆环。
图示:
第九十八条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旗帜,旗面上下两端采用学校标准色,中间为白色,中央分别印有蓝色中文校名全称、校名英译全称和校徽。
图示:
第九十九条 学校校歌为《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校歌》。第一百条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一百零一条 本章程的制定与修订经学校教代会讨论、党委会审议、校务委员会审定后,由校长签发,报长沙市教育局核准。
第一百零二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按照法律法规及上级规范性政策执行。如有抵触处,以法律法规及上级规范性文件为准。
第一百零三条 本章程经学校教代会二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议,校务委员会讨论同意后,可启动本章程修订程序。
第一百零四条 学校建立健全本章程统领下的学校制度体系。学校的各项制度不得与本章程相抵触。
第一百零五条 本章程由校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一百零六条 本章程经长沙市教育局核准后生效,自学校公布之日起实施。学校校庆日为11月20日
第五篇: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
我区四家企业申报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
带动我区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运用能力整体提升
为了集中宣传试点工作经验和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典型案例,在行业内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的落实和创新环境机制改善,区工信局组织我区河北华通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唐山贺祥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梦牌瓷业有限公司申报省级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
惠达卫浴、贺祥机电、梦牌瓷业、华通线缆四家公司通过组建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强与高等科研院所和技术单位的合作,提升了产品科技含量、减少产品及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并自主研发自动化生产设备,研制成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使企业的科技实力得到有效提升。到目前四家企业申请专利260项,其中发明18项、实用新型111项、外观设计专利131项。2013年专利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公司全年销售收入的40%、68%、95%、51%。
这四家企业的申报将带动我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运用能力整体提升,为进一步深化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驱动战略创造有利条件。为2015年选拔行业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奠定基础。
科技和节能科
李跃彬
2014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