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 锡伯族联谊会工作总结
锡伯族联谊会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转眼间2017年就要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少数民族工作,我们在市民委领导的亲切关怀与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观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方针政策,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核心理念,不断加强联谊会自身建设,自觉团结其他民族团体,为抚顺的改革发展、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团结和引领全市锡伯族同胞积极参与社会竞争,不断推动民族经济发展,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积极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切实提高民族政治地位
联谊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职能作用,积极宣传《辽宁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多方调研,大力宣传本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发挥联谊会中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作用,紧紧围绕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锡伯族同胞切身利益问题,争取为民族同胞谋取最大利益。一年来,锡伯族联谊会全体成员以极大的政治热情,代表着全市三千多名锡伯族同胞为创建绿色旅游环保经济型城市谏言献策,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二、积极开展有益活动,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年来,锡伯族联谊会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不仅把本民族同胞紧密团结在一起,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四月份,由锡伯族联谊会牵头,市民委组织满联、回联、朝鲜族联谊会和锡联四大民族团体在锡伯族小学校举行“两学一做”现场会;“四.一八”锡伯族庆祝西迁节253周年之际,锡联又带着民族同胞到锡伯族家庙与沈阳锡伯族同胞一起庆祝“西迁”壮举,与新疆锡伯族寻亲团祭祖、交流,增进了民族情谊,加强了民族团结;六月初,长春锡联举行庆祝“西迁”活动,为了加强与各地锡伯族同胞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发展与进步,锡联带领十余人代表远赴长春参加联谊活动;十月份,在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在市民委的组织下,各少数民族团体在千金大戏院举行了“庆祝十九大.共圆中国梦”庆祝活动,在此次活动中,锡伯族同胞——顺城区河北乡四家子村村民的舞蹈首次登上舞台,开创了抚顺市锡伯族文艺表演的先河!为了扩大锡伯族在社会的影响力,大力弘扬本民族文化,联谊会积极邀请各地锡伯族同胞和其他民族的同胞到四家子锡伯族特色村寨参观学习:三月份,沈北新区的嘎拉哈协会携锡伯族同胞参观锡伯族文化广场,现场表演歘嘎拉哈,并赠送嘎拉哈和歘嘎拉哈用的毡子;五月份,黑龙江锡伯族同胞走进抚顺,与抚顺的同胞共同学习、交流锡伯族文化;九月份,沈阳锡伯族博物馆工作人员参观了锡伯族老宅和文化广场以及七人七骑,交流了锡伯族未来的发展;十月份,沈飞集团的锡伯族同胞再次来到抚顺四家子锡伯族村寨参观、学习、交流。各种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弘扬与传承,还增进了各地同胞之间情谊,更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一年来,锡伯族联谊会的工作得到了市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调动联谊会所有成员和各位理事的工作热情,继续搞好联谊会的各项工作,加强联谊会与其他民族团体的沟通与联系,征求他们对联谊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提高锡伯族联谊会在社会的影响力,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有声势、有实效的活动,积极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化解民族矛盾,为推动我市的发展与建设贡献力量!
抚顺锡伯族联谊会 年12月
2017
第二篇:锡伯族春节习俗
锡伯族春节习俗
春节。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晚间送灶王上天,报人间吉祥,称为“祭灶”。到除夕之夜,换以新灶王神像,名曰“迎灶”。
除夕,即腊月三十(或二十九),家家杀年猪,炸晨子、烙年饽饽、蒸供馒,做各种佳美菜肴。午后请出各种神祖三像,如“喜利妈妈”和家谱等,摆设祭祀供品;男家长携子孙,带纸钱、木铣上坟地,将坟堆上积雪打扫干净,回来之后在大门口摆设饭桌,祭祀祖宗,全家叩头,然后进屋吃团圆饭。这天在外的亲人都要回家过年;已出嫁的姑娘,不许在娘家过年,除夕晚上点长明灯,所有房间、马厩、磨房、碾房、仓房等都点上油灯、蜡烛或灯笼,使室内外灯火通明。
天黑后拜年“辞旧岁”。半夜子时(11时至1时)俗称“诸神(新神)下界”,家家在院中摆供纸画天地码子(神位),插于香斗上(斗内装满高梁,口上糊上红纸),中间插上整股香。供奉干果(红白占果、冰糖、栗子、枣)、焚香燃烛,鸣鞭炮。全家男女长幼,都穿新衣,向神位叩拜,叫做“接神”。“接神”后煮饺子吃,饺子叫“元宝”,饺子汤叫“元宝汤”。吃完饺子、男子到村庙中焚香叩拜,叫做“行香”,“行香”完了才能回家睡觉,也有彻夜不睡者,谓之“守岁”。说一夜不睡,精神一年。初一天不亮煮饺子,全家团聚欢度新春佳节,之后晚辈向长辈请安叩拜,全族互拜,叫做“迎新年”。
正月初一到初五,在神祖像前焚香,每日早、午、晚焚香三次,焚香人要向神像行叩拜礼。初
一、初
三、初五早晨吃饺子。初
二、初四早晚吃米饭、炒菜、白肉片、血肠等。锡伯人吃“火锅”,除用猪、羊、牛肉外,还用野鸡肉、狍子肉、鹿肉等,菜类还放大量切得细的酸菜、细粉,也有用蘑菇下锅的。这几天内忌讳屋内灰土污水倒在外边。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亲戚朋友不往来串门。初
二、初
三、初四,家家多吃节前准备好的食物如饺子、白面豆包、粘面豆包、粘面饺子、粘糕等。
正月初六,俗称“出行日”。农村各家男女者骑马驾车,按占卜吉利的方向飞驰,来到有横道的路上,全家人下车下马,撮土烧香,鸣放鞭炮,向四方叩拜,然后返回,这叫“出行”。所有人等,在“出行”后,方可出门办事,谋生或寻亲访友。
正月初七,俗称“人日”(从初一开始,顺序排列为:一鸡、二鸭、猫
三、狗
四、猪
五、羊
六、人
七、马八等)。这天天气晴朗则认为人们全年吉祥如意;天气阴晦,则认为全年不利,有病有灾。这天吃饺子,吃年糕,下面条,意味着年高寿长。
第三篇:我所认识的锡伯族的民俗文化
我所认识的锡伯族的民俗文化
摘要: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有一种说法说沙俄曾以此名称创造北亚的新地名:西伯利亚。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
关键字:锡伯族
历史
风俗
文化
歌曲
我所认识的锡伯族: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查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他们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与北朝拓跋鲜卑有相同的图腾——“鲜卑兽”(瑞兽),又称“鲜卑郭洛”。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鲜卑兽――类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长翼。是北方鲜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传说东汉鲜卑人南迁时,曾引导他们走出大兴安岭,平安到达南方大泽。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先民曾以此为准钩绘出图案。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其来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1764年4月18日,沈阳等地的锡伯族官兵及亲属共3 275人受朝廷调遣,去新疆屯垦戍边。历经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锡伯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四一八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
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西迁节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的西迁节,锡伯语叫杜因拜扎昆节。在1 6 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 8 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 0 1 8 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 2 7 5 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所以当前也有部分民族学者认为应该叫“西征节”更为准确。
两百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
西迁节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锡伯族的“抹黑节” 据传说,锡伯人民因苦于小麦黑穗病之害而演变出这一独特的节日。每年正月十六日太阳未升起之时,锡伯族群众就要用预先准备好的锅底黑灰往脸上涂抹。亲朋邻居不相互串门,子侄辈首先给老人跪下,用锅灰往其前额点一点,然后,平辈之间相互乱涂,直到一个个都成为黑脸蛋为止。只有青年妇女不提倡脸上抹黑。这一习俗的用意在祈求老天爷开恩,不要让小麦染上黑穗病。
锡伯族民间,绘制人物画像是一种风俗。锡伯族民间画师技艺高超,所绘人像逼真生动。另外,锡伯族民间还有绘制萨满图、灶神像、家谱图等的传统。
绣花艺术刺绣、贴花、剪纸是锡伯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尤其绣花更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女红。荷包是锡伯族吸烟的男子必备的物品之一,按传统,一对恋人中,女方要缝制精致的荷包送给情人。荷包通常要绣上花卉、蝴蝶、飞禽等美丽的图案。此外,锡伯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在门帘、枕头套、枕头顶、衣服边角、鞋面上等处绣上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做工精细,展现她们的聪慧和多才多艺。
锡伯族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和叙事歌。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四声、五声、六声、七声等不下二十余种。其中不乏罕见的特殊调式。锡伯人西迁的历史是他们对于自己故乡土地的感情格外深挚。世代渔猎擅长骑马射箭的锡伯人,常常以打猎、撒围等作为民歌题材。
民俗歌曲的曲式结构较田野歌稍大,有部分四乐句的单乐段形式出现。主要是反映锡伯族丧葬、婚姻、劳动、游乐、礼节、信仰等方面的风俗。如丧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说亲歌》、《哭嫁歌》、《劝嫁歌》;劳动方面有《四季歌》;游乐方面有《刁羊歌》;礼
节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林妈麽歌》等。在婚娶习俗歌曲中一般都有固定的歌词。
儿歌歌曲曲调简明,多是教育儿童努力学习、学唱字母、射箭口诀等内容。是本民族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的体现。正是这种传统才促使这个西迁时只有3000余人的民族,虽然与其他民族杂居了漫长的200多年,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传统艺术。
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以前只限于同族内通婚,但本姓禁止通婚。古式联姻有:指腹为婚,至成婚年龄予以成婚的,叫蛋婚;联婚后,如女子年幼,家庭生活困难,可将幼女移交男家抚养,长大后成婚,叫“小姐婚”;招养老女婿,没有子嗣的人家为养老送终,可招作为继承人,其婚事的所需之物均由女家负担,民间多称帮工婿。这种婚姻不仅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男女自幼联姻,在各自父母家中长大,则婚事所需之物绝大部分由男方准备。结婚前每逢大年三十,女婿要去娘家送衣料和其他礼物(平时不登门),女子必须回避,女方家受礼后送给女婿一双布鞋或其他物品。锡伯族婚姻,一般分4个阶段完成。即说亲、定亲、认亲、迎亲(即举行婚礼)。婚礼是一件大事,仪式繁琐,一般在秋后举行。迎亲时,男女双方都要大摆宴席,先在女家两天。第一天先由男家聘请亲戚中较有声望、与亲家相好,而且善于辞令,同时属相与女方属相相同的男女各一名和媒人代表男方去把彩礼(喜酒、猪羊等)同迎亲的喜蓬车送到女家,新郎特意为岳父岳母奉送两瓶酒。男方的近亲及老人们前来送行,预祝一切顺利。称之为“送喜车”。女家这一天准备第二天的安巴萨林(大宴),杀猪宰羊,并下请帖,近亲都来帮忙。这是女家开宴的第一天,主要是接受男家送的礼物和安放喜蓬车。婚礼的第二天,女家设大宴,举行嫁女“萨林”,盛情款待四方客人。婚礼的第三天,新郎家设大宴招待其亲朋好友,举行结婚仪式。新郎必须在这一天的破晓前将新娘迎至家里,举行程序繁多的结婚仪式。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这种习俗已经不存在了,现在锡伯族的婚娶,一般实行新事新办。
锡伯族通行土葬。在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火葬和天葬。锡伯族习惯人死后要停放7天,最短3天,并念经超度,子女日夜守灵,并按时辰在灵前举行全家性哭祭,如有人来吊孝,守灵人要给来人磕头,来人哭,守灵人也要陪哭。择吉辰将死者入殓,棺椁停于院中席棚内。出殡前,举行“辞灵”仪式。“辞灵”仪式结束后,驱灵车前往坟园。由长子先填第一锹土,然后众人动手用土垒成坟头。在长者死后的第6天午夜,即第7天的凌晨,家里人举行哭祭的仪式“上望”,白天要烧“头七”,以后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直到“七七”。百日、周年再进行祭祀。解放后,随着封建制度的被摧毁,人们思想觉悟日益提高,丧葬仪式也比以前大大简化了,但子女对死去的亲人仍然进行沉痛的哀悼,举哀3天,然后出殡,入土为葬。
锡伯族的服饰,因时代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相互间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和变化。在清代,锡伯族的男子服装喜用青、兰、棕等颜色,女子喜用各种格布,幼儿多穿各色花布服装。男子服式均与满族服式基本相同。为便于骑马和操作,都穿左右开又的长袍和短袄,戴圆帽;妇女穿旗袍,扎裤脚,着白袜花鞋。姑娘们都是单长辫子,结婚后结发。妇女喜欢戴耳环,手镯和戒指,年老的妇女在春夏秋三季里多包白头巾,冬季戴棉帽。到了清末,由于锡伯族与汉族经济、文化方面交往密切,因此,服饰与汉族逐渐相同了,唯有西迁到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仍喜欢穿旗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用料越来越考究,样式越来越多样化,除老年妇女还保留穿长衣的习惯外,其余人普遍与汉族人着装相同。
锡伯族饮食习惯有独到之处。因其居住地区不同而有一些差异。锡伯族男子一般都有吸烟和饮酒的嗜好。据传说,从前家家户户都做黄酒。家家户户都养猪、鸡、鸭、牛、马、羊,肉食自给自足。同时,也喜欢野味,每逢冬雪融化都外出打猎捕鱼。农历四月十八日,煮面酱做“米顺”盛入瓦缸中,用于做菜调味,或用青黄瓜、青椒等蘸着吃。到秋末,用韭菜、青椒、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哈特混素吉”。此外,锡伯族韭菜合子、南瓜饺子、鱼汤等也别有风味。
锡伯族忌食狗肉,要注意哦!
锡伯族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忌讳之处。夜晚睡觉不得在炕上横卧,不能把脱下的裤子、鞋袜等放在高处。不得从衣、帽、被、枕等物上跨过,如事出无意,须立即在灯火或火盆上把该物摇晃几下,才算还净。吃饭时不得坐在门槛上或站立行走,严禁用筷敲打饭桌、饭碗,他们认为要饭的才敲打碗筷。翁媳不同桌吃饭。子女在偶数年龄时禁婚,起码有一方是奇数,才能举行婚礼。停灵在家时,禁止猫、狗在灵前绕过尸体,出殡忌申日。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妇女不做针线活儿。二月初二,禁止在地上劈柴。家有病人,要在大门外挂上布条或一束草,意为禁止外人入内。禁止妇女在西屋西边小解(小便)。献给海尔罕玛法之马,妇女不得骑用。
辽阳地区锡伯族供奉“喜利妈妈”,保佑家庭人丁平安、兴旺。喜利,锡伯语是延续的意思,“妈妈”是娘娘神。据锡伯族老人传说;“在远古的时候,锡伯族人遇有大难,天崩地裂,洪水滔滔,一半以上人死亡,人们苦不堪言,幸喜有位女老祖人带领全族人逃难,历尽艰辛,迁到安全的地方,全族人才得以继续生存下来。子孙后代为纪念这位女老祖人,全族人都供奉这位女祖宗,奉为女神。供奉“喜利妈妈”的位置与一般神的位置也不一样,安置在上房屋西山墙西北角上。祭祀时准备纯黑猪一头,主祭人在喜利妈妈灵前焚香叩头。祭祀完了将同族人请来吃“神余”,即祭祀猪。家庭成员遇有天灾病祸,要到喜利妈妈灵位前许愿。在辽阳供奉的喜利妈妈袋内装有左劲一丈五尺长、右劲一丈五尺长拧成的九股线绒绳,绳上系有若干铜钱、红布条等。绳上之物代表不同的意义。
锡伯族又供奉海尔堪,“海尔堪”是能保护牲畜兴旺之神灵,供奉在正房西屋外面南墙角上。“海尔堪”有神像,有用木雕成,也有用木画成。但不论雕成或画成,神像上都有一条兽毛,象征着狩猎模样。辽阳农村锡伯族人有的现在还供奉“海尔堪”。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锡伯族!
参考文献:
[1].嵇南,吴克尧
锡伯族
民族出版社 [2].关伟,关捷 锡伯族
辽宁民族出版社 [3].佟加·庆夫 锡伯族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赵志强,吴元丰 锡伯族历史探究 辽宁民族出版社 [5].王皎,江帆
锡伯族
云南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关于锡伯族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锡伯族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报告
五年一班关苏敦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民族是锡伯族,是一个很特殊的民族。为什么我是锡伯族人呢?锡伯族的历史与现状又是怎样的呢?于是,我决定调查调查锡伯族的历史与现状。
二、调查方法
1、从网络以及各种有关中华各民族的书籍中寻找关于锡伯族的资料。
2、问奶奶。从奶奶口中得知锡伯族的一些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锡伯族的历史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族的后裔。于北朝建立了北魏。他们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18世纪,清政府为了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人西迁。
2、锡伯族的现状
锡伯族现有人口17万余人。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辽宁省、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以及吉林省都有锡伯族人。
3、听奶奶说我的家族是锡伯人的后代,祖籍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的锡伯屯。锡伯族是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英雄的民族。
四、结论
1、锡伯族是一个有十七万人口的、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民族。
2、锡伯族人民既聪明又能干。清政府将部分锡伯族人西迁时,他们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修建了一条长一百多公里的大渠——察布查尔大渠。
3、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所以被称为“射箭民族”,我也为这个“射箭民族”——锡伯族而自豪。
第五篇:大学生联谊会2011工作总结
大学生联谊会2011工作总结
2011年又是一个新的一学年,我们大学生联谊会又迎来了新的挑战。这一学年,我们紧紧围绕学院“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一主题,在校社联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兄弟社团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各项工作和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享受着成绩和辉煌的喜悦的同时,我们也时刻保持着冷静理智的头脑,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的思考着下一学年的更好的发展,因为只有对社团活动的发展不断进行总结和思考,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大学生联谊会的明天才会更加辉煌壮丽!
第一部分:社团举办的活动
活动是一个社团的灵魂,活动举办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团的命运。在这一学年,我们紧紧围绕学院“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一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活动。
红色电影观赏
为了回顾党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广大的学生明白我们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树立对党的感激之情和拥护之意,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自身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大学生联谊会在每学期都要以“观红色电影,明自身使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对党的了解和认识,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第二部分:社团组织内部建设
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之外,我们社团在今年的工作中还注重社团内部建设,主要包括两大内容:全体例会的召开和部长级会议的召开。
(一)全体例会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社团的发展,凝聚社团会员,加强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我们协会于每月的双周四中午2:30在1号楼1204召开全体例会,例会主要对前段时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每个部门的部长和干事向全体成员汇报本部门的主要工作,对自己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主席团的同学也进行了协会工作总结并宣布相关工作。本学年累计召开14次全体例会,传达了社团工作,凝聚了协会成员,对更好地开展社团工作起到了纽带作用。
(二)部长级例会
作为社团的核心力量,每个部长在社团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加强社团的建设,我们社团本学期利用每月单周二举行部长级例会,会议重点讨论开展的活动,对需要开展的活动进行了规划和设想,并对工作进行分工。本学年累计召开部长级会议14次,为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地准备。
(三)学期总结暨换届会议
2011年10月14日,我们社团召开了社团学期总结暨换届会议。本次会议重点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了充分的总结,主要针对本学期开展的各类活动进行了最后的评价和小结,也对协会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对协会下学期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建议,也提出了不错的活
动方案。本次会议还顺利进行了社团的换届工作,为下学期工作了开展做好了铺垫。
以上就是我社团这学期的主要工作。总的来说,我们的工作进展的是比较顺利的,活动举办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第三部分:社团工作中的问题
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也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首先,活动的举办形式。我们的活动虽然都能很顺利的开展,但是形式总不是很令人满意,有时有点枯燥单调,不够活跃。形式相对单一,内容比较枯燥,缺乏活跃程度。
其次,社团交流。虽然后来我们的活动有其他社团的参与,但是,总的来说,我们的对外交流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社团间的合作不是很多,没有形成“走出去”的活动;二是,社团宣传不够,品牌活动和社团影响力还没有打出去。
再者,社团凝聚力还有待加强。在有些活动中,只有部分同学能参与活动,一是由于通知的问题,没有全部通知到位,还有就是活动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同学也因种种原因没能参与。所以社团凝聚力有待加强。
还有就是社团宣传力度不够。社团宣传部所出的海报质量有待提高,新闻稿的质量有待改进。对外宣传更是少之甚少,所以在宣传力度方面也需要加强,同时也要注意社团影响力的提升,将社团活动走出协会,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提高影响力。
最后,就是社团的外联工作。由于社团本学年举办了一些活动,也花费了一定的资金,而社团的外联工作做得不是太好。众所周知,社团举办活动,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而外联拉赞助的工作对活动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尤其注重外联工作。
问题在所难免,但我们相信在学院领导和社联的指导和关怀下,从完善自身内部建设入手,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强化社团的服务功能,规范社团管理,强化社团干部素质,积极为会员干事搭建展示平台,服务广大会员干事的成长成才;同时在下学期,我们还要集思广益,团结奋进,加强与其他社团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整合多方资源,推进社团全面发展,争取我们大学生联谊会能够进入优秀社团的行列。
以上便是我们大学生联谊会在本学年的工作总结,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不断进取,戒骄戒躁、勤勉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社团联合会
大学生联谊会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