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保险文献总结五篇

时间:2019-05-13 16:2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技保险文献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技保险文献总结》。

第一篇:科技保险文献总结

福建科技保险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研究 1.国内外科技保险相关理论

2.福建科技保险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现状

3.福建科技保险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意识不强,科技保险险种不够丰富,科技保险补贴措施缺乏灵活性,科技保险宣传力度不够)

4.福建科技保险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提升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意识,扩大科技保险覆盖面,拓展科技保险补贴措施,简化科技保险补贴的审批手续,加大科技保险宣传力度)基于AHP方法的科技保险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1.科技保险公共治理模式:科技企业、保险公司、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

2.科技保险实施效果综合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基于多主体视角的科技保险实施效果评价、)层次分析法AHP

3.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科技保险(四个主体方面效果分析)4.四个主体相应的对策

基于DEA方法的科技保险实施绩效评价 1.国内科技保险综述

2.对科技保险试点的5市1区,六个指标参保企业数、保险金额、保费收入、财政补贴、分摊风险及时效数、赔付金额,DEA模型

通过lingo软件分析,深圳、北京等科技保险实施情况良好。3.建议(宣传、产品研发、注重经验数据积累、规范科技保险相关比例、提高科技保险理赔效率、增加财政补贴、)金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 1.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动态:

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方面,科技保险发展方面(知识产权险,出口信用险,互联网保险等)

3.金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理论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界定,特征(高速发展、高风险与高收益、智力与资金密集、无形资产的高比例),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理论、风险投资理论,科技保险定义及特点,)4.硅谷模式:,是指风险投资基金对具有发展潜力且风险较大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风险投资基金通过深入考察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对风险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决定是否对该企业进行投资的运作模式。经验 5.科技保险在国外的发展

知识产权/专利保险(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知识产权财产保险,)过失与疏忽保险,网络保险(:黑客入侵、病毒攻击、拒绝服务、著作权、商标侵权、网站内容责任、网络责任)、为特定行业提供定制的保险组合产品 6.我国金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公司概况,融资现状,融资问题,风险投资问题,科技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险种少,人才缺乏,缺乏精算数据与数据支持,道德风险,宣传少)。

7.建议:从融资,风投与科技保险方面。

政府加大科技保险引导与支持,继续开展科技保险理论研究,宣传,科技保险人才培养机制,完善险种体系,控制道德风险,学习借鉴国外成功失败的经验。(保险险种的设定与保险费率的厘定等。

科技保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写的好)

第二篇:科技文献报告

关于“玉米脱粒机的传动装置设计”的文献

查阅报告

学院:机械与动力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2012107208

学生:周小东

2014年12月25日

1.课题介绍

1.1.课题名称.....................................................2 1.2.课题的中英文检索词...........................................2

2.各大网站检索情况

2.1.CNKI.........................................................2 2.2.万方.........................................................3 2.3.维普.........................................................4 2.4.EI..........................................................5 2.5.EIsevier.....................................................5 2.6.各大网站检索情况对比.........................................6

3.武汉理工大学发表的相关论文............................6

4.课题相关的论文

4.1.中文论文及研究重点与结果....................................7 4.2.英文论文及摘要和翻译........................................8

5.CNKI中的一篇博士论文和一篇硕士论文

5.1.博士论文及研究内容..........................................9 5.2.硕士论文及研究内容..........................................10 1

6.课题理解.....................................................1

11.1.课题名称

玉米脱粒机的传动装置设计。

1.2.课题相关的中英文检索词

玉米;脱粒机;传动装置;maize;corn sheller;

2.1.CNKI

2.2.万方

2.3.维普

2.4 EI

2.5.EIsevier 4

3.武汉理工大学发表的论文

4.1.中文论文及研究重点与结果

6000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几个人动机和主轴之间用V要求虽然在传动过程中V

V

机体部件的严重损坏坚固耐用、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保管还有V带及带轮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底、容易维修和保养、便于安装所以在 电动机与玉米脱粒机之间选用V带与带轮的传动配合是很合理的传动方案。

4.2.英文论文及摘要和翻译

This sheller uses abrasion between a rotating shelling-disc and stationary concave compartments to achieve the stripping.A manually-operated handle is used to rotate two shafts, one of which translates rotational motion to become linear motion of a slider crank.The slider pushes the maize cobs into the sheller continually one after another.Though manually operated, the sheller can provide a continuous flow;the kernels being collected via a chute.At a speed of 60 rpm, a shelling effectiveness of 67% was achieved, with a low kernel-breakage factor of 0.090 and a throughput of 6.82 kg/h.For the trial runs, the machine was designed to shell a batch of 100 maize cobs, which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feed hopper in one batch, without stopping until all the cobs were stripped via the shelling unit.This design is preferred, because of its rapid operation, low human-energy expenditure, low breakage-factor for the kernels as well as relatively little dust being emitted during shelling;hence leading to a relatively-healthier local atmosphere for the operator.Its wider use is therefore recommended

本脱壳机采用了旋转的脱壳盘和固定凹室之间的磨损,实现剥离。一种手动操作的手柄被用于旋转两个轴,其中一个转换旋转运动成为滑块曲柄的线性运动。滑块推动玉米棒子到脱粒机不断此起彼伏。虽然手动操作时,脱壳机可以提供连续的流动;经由斜槽被收集的内核。在60rpm的速度,67%的脱壳效力达到了,具有0.090的低内核破损因子和吞吐量6.82公斤/小时。对于试运行,机器被设计成壳一批100玉米棒子,它被引入到一个批次的进料斗,不停止,直到所有的棒子是通过炮击单位剥离。这种设计是优选的,因为它快速操作,低人类能量消耗,低断裂因子为内核以及相对小的灰尘脱壳过程中被发射

5.1.博士论文及研究内容

组合式螺旋板齿种子玉米脱粒装置研究

脱粒是种子玉米收获和加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性能决定了种子玉米的破碎与损伤程度。种子玉米破损后活力降低,影响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因此,降低种子玉米脱粒损伤成为机械脱粒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以种子玉米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种子玉米生物力学特性的技术上,采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种子玉米籽粒机械损伤机理进行了研究;以种子玉米生物力学特性为理论依据,研制了变径变间距组合式螺旋板齿种子玉米脱粒机,并进行了脱粒机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优化与整机性能试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以种子玉米生物力学特性作为脱粒原理设计的理论依据,研究了低损伤脱粒技术和脱粒装置,确定了组合式螺旋板齿脱粒机理。(2)对种子玉米籽粒三轴尺寸、粒重、籽粒基部果柄的横截面积进行了测量统计,得到种子玉米籽粒的三轴尺寸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其基本尺寸为:长度10.86mm、宽度7.22mm、厚度4.08mm。(3)进行了种子玉米籽粒的压缩、剪切试验,对玉米果穗0~3支撑行粒数进行了压缩和弯曲试验,对玉米果穗芯进行了压缩、弯曲试验,得到了种子玉米籽粒力学特性和不同约束性质下的种子玉米脱粒力学特性;(4)利用针尖压入法和压痕加载曲线在普通微机控制的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了玉米籽粒种皮及角质胚乳、胚、粉质胚乳的弹性模量测定,进行了种子玉米籽粒泊松比测定,为种子玉米籽粒的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5)在建立种子玉米籽粒复合模型的基

础上,通过试验分别测得种子玉米种皮及角质胚乳、胚、粉质胚乳在顶面、腹面、侧面加力方式下的受压破裂力,得到种子玉米籽粒3种加载方式下的有限元模型。对3种加载方式下的种子玉米籽粒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种子玉米籽粒低损伤最佳施力部位与施力方式。(6)设计的变径变间距组合式螺旋板齿脱粒滚筒,在脱粒工作时使玉米果穗轴线沿脱粒主轴轴线接近一致,从而使玉米碎芯率降低。在主轴上采取变间距螺旋平板齿、冠状齿。从主轴前段到后段,冠状齿间距增大,平板齿间距减小,冠状齿和平板齿的直径都增加。脱粒开始阶段增加螺旋冠状齿与玉米果穗的脱粒接触,从完整的玉米果穗上剥落玉米籽粒,脱粒后期阶段增加螺旋平板齿与玉米果穗的脱粒接触,保证低的玉米籽粒破碎率。新型螺旋板齿脱粒装置既保证了玉米果穗的脱净率,又降低了玉米籽粒破碎率及穗轴碎芯。(7)设计的排芯口变刚度压板装置,当种子玉米脱粒机排出玉米果穗芯后,变刚度弹簧能快速的关闭排芯口,减小了脱粒装置内压力波动范围,可有效提高种子玉米果穗脱净率。(8)以喂入量、脱粒轴转速、板齿螺旋角和排芯口压板压力为自变量,脱净率、籽粒含杂率、籽粒破碎率为响应值,建立了各因素与脱净率、籽粒含杂率、籽粒破碎率之间的数学模型。试验数据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脱净率、籽粒含杂率、籽粒破碎率的影响从大到小顺序均为板齿螺旋角、脱粒轴转速、喂入量和排芯口压板压力;组合式螺旋板齿种子玉米脱粒机的最佳工作参数为:喂入量2.80~2.91kg/s、脱粒轴转速225~241r/min、板齿螺旋角度8.25~9.00°和排芯口压板压力40~48N,此时脱净率为99.86%,较参

数优化前的脱净率减小了0.15~0.38%;籽粒含杂率为3.26%,较参数优化前的破碎率减小了0.97~1.70%;籽粒破碎率为0.366%,较参数优化前的破碎率减小了0.084~0.274%。(9)在农业部旱作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5TYJ-10A型种子玉米脱粒机检测报告表明:该样机所检质量指标符合NY/T1136-2006《挤搓式种子玉米脱粒机技术条件》要求,在籽粒含水率19%条件下,样机脱净率、破碎率和含杂率分别为99.6%、0.4%和3.2%。

5.2.硕士论文及研究内容

低破碎玉米脱粒机的设计与分析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相关的生产设备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传统的玉米脱粒机中,其脱粒作业主要是通过安装在高速旋转的主轴上的冠状平板齿对玉米果穗的搅动和撞击来完成的,对玉米果穗的损伤大、破碎率高。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低破损率的脱粒机对于玉米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挤搓式玉米脱粒机的机体主要由间隙大于玉米籽粒的,圆钢焊制的栅格(或筛网)结构构成。主轴为推料螺旋与齿板组合结构。工作时,旋转主轴上的倾斜叶片带动果穗向前螺旋运动。在此过程中,安装在两侧和底部的栅格(类似搓板)与果穗充分接触并对其进行挤搓,依靠主轴上的进料螺旋和齿板推动果穗向前运动,使齿板与果穗之间、果穗与果穗之间、果穗与栅格之间产生揉搓力,将果穗上的籽粒脱掉,从而达到脱粒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对果穗冲击力较小,脱粒过程比较柔和,因此对玉米籽粒造成的破损远低于传统的脱粒方式。本设计过程中,主要通过Pro/E软件进

行建模造型、利用虚拟样机软件ADAMS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联合运动仿真,对脱粒机的主轴及相关部件进行了运动受力分析,从而确定出一套具有低破碎、低损伤的优选方案。

6.课题理解

这次课题既让我熟悉的掌握用各种检索方法进行检索的技巧,也让我对玉米脱粒机装置有了很好的了解。为我们今后工作学习中运用检索查阅资料打下了基础。

第三篇:农业保险文献综述

农业保险文献综述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国外对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从19世纪就已经开始。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时间长、运行状态好,所以研究的时间跨度更大、资料更全、范围更广、研究方法也更为先进。国外关于农业保险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农业保险的性质的研究。

Roumasser(1978)使用福利经济学的方法对农业保险进行研究认为,农业保险存在正外部性。Hazell(1981)通过系统研究认为农业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性。Mishra(1997)也指出虽然农业保险并不是公共物品,但却存在着收益的外溢。经济学家Hazzel(2000)的研究指出农业保险是准公共物品,政府直接经营或提供一定形式的支持对农业保险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2、关于农业保险的需求的研究

当前保险需求研究的理论依据是1947年由Neumann和Morgenstern提出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理论。Arrow(1963)运用期望效用函数对消费者关于是否购买保险的决策进行了研究并推导出风险规避型消费者进行完全保险的边界。如果消费者购买保险之后的效用相对于没有购买保险的效用较高时,消费者必然会选择购买保险。然而,随着保费的上升,在保障程度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效用会逐渐下降,当保费上升至一定程度之后,消费者就不会再购买保险,从而得出保险价格是影响消费者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的结论。Goodwin和Featherstone(2003)从需求弹性的角度对美国农业保险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美国农业保险的需求弹性在1993年至2000年期间一直在下降。Geoffroy Enjolras(2009)通过对法国农场农业保险的实证分析,对农场主的农业保险需求进行了重新估测,得出农场主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由于农场主多样化生产而受到削弱的结论。Goodwin和Rejesus(2008)对农场利润、灾害救济和农业保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农场主更希望获得政府的灾害救济金而不是选择去购买农业保险,因而政府的灾害救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场主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3、关于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研究

Chambers(1989)的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农户在购买和消费农业保险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了市场失灵的出现。Goodwin和Yamauchi的研究指出,相比于其他保险业务来说,农业保险存在着更为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Rothschild和Stiglitz(1976)的研究指出农业保险市场信息并不是完全的。首先收集、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成本较为昂贵;其次在农业保险由政府部门提供的情况下,通过既定的保险合约的挑选使得自己利益最大化是农户必然选择;最后保险代理人在追求自己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必然会迎合农民的需求,从而并不存在一个能够有效分散和转嫁风险的农业保险市场。Knight和Coble(1997)等人的研究认为,由于农业保险被保险人的行为具有不可 观测性和机会主义的特点,道德风险使得农业保险不再具有可实施性。

4、关于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研究。

Ahsan Ali和Kurian(1982)认为政府必须对农业保险进行公共补贴才能确保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他们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存在农业保险的情况下,产量一般会增加,从而极力主张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或进行其他形式的支持。Siamwalla和Valdes(1986)运用西方经济学中剩余理念对农业保险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认为政府补贴促使供给曲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社会福利总产出小于补贴成本,进一步导致社会福利净损失。同时,他们还认为农业保险的研究活动而不是农业保险才真正是政府应该补贴的对象。Nelson和Loehman(1987)的研究表明,虽然农业保险在理论上是一种转嫁风险的有效方法,但是实践中,农业保险将损失转嫁给其他保险机构或者政府的成本过于高昂,因此,并不需要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相对于直接补贴来说,政府在农业保险合同设计和信息搜集处理方面的投入给整个社会所带来的福利更大。Skew Hazell(1997)认为成本和效率是政府主导型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直接介入农业保险很可能对私人保险部门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Milton Boyd等(2007)认为,农业保险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农业保险补贴作为一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

5、关于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的研究。

Gardner(1986),Chambers,Miranda(1991)等多位学者均指出农业保险不适宜采用商业化的经营模式,并对此作出了各种解释。Mosley(1993)指出应采取对农业保险实行保险费率补贴或者对保险公司实行经营费用补贴,或实行直接由国家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Mishra(1996)认为由于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以及高赔付率等问题,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一般情况下,保费大于农民自己进行风险管理的费用,如果政府不对农业保险提供支持,农场主基本不存在投保的意愿。Jerry R.Skew认为历史已经证明,纯粹采用商业化模式经营农业保险不可行的,美国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效仿,但是美国高成本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已经扭曲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因此,他更为赞成农业保险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市场承担单一的责任风险而由政府去主导巨灾援助工作并推动建立风险基金以应对农业系统性风险。

另外,涉及微观方面的具体农作物的保险、农业保险产品设计、农业保险费率厘定等的研究也十分丰富。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20世纪30年代,以黄公安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学家开始对中国的农业保险展开相关研究,由此拉开了中国农业保险理论研究的序幕。但此后由于农业保险实践发展陷于停滞等原因,农业保险理论研究一直发展缓慢。1982年农业保险业务恢复之后,对农业保险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才得以逐步发展。当前,国内关于农业保险及其经营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农业保险性质的研究

郭晓航(1986)首次提出农业保险需要政府的政策性支持,然而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各方面足够重视。李军(1996)从财政学的角度出发对农业保险的性质进行研究后认为农业保险是准公共产品,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支持。刘京生(2000)对农业保险的属性从商品性和非商品性这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农业保险在具有商品性的同时还具有非商品性,即具有双重属性。庹玉柱、王国军(2002)对农业保险的性质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农业保险既不属于典型的私人产品,也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公共产品而是一种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较多的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物品。马文平等(2009)通过对农业保险的分析得出了农业保险属于私人产品属性更强的一种准公共产品的结论。

2、关于农业保险的需求的研究

国内关于农业保险需求的早期研究主要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李军(1996)、庹国柱和王国军(2002)等认为导致农民对农业保险需求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保费较高,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保险合同设计不合理,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民的风险规避意识和保险意识较差;部分地区农民的农业收入占比较低,普遍对农业收入不予以重视;除农业保险外,农民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种植等其他方式来分散风险。最近的文献则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农业保险进行研究。钟甫宁、宁满秀和邢哪(2007)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地区棉农购买农业保险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民是否购买农业保险取决于其生产行为。张跃华(2007)对河南省622户农户关于农业保险的认识以及投保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结果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的农业保险需求在短期内很难发展起来。谷政(2008)研究了江苏种植业的农业保险需求,在对江苏省农民分散风险的方法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种植业的保险需求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当前农户在规避农业风险的方式上更倾向于依靠自身力量,农业保险这种理论上行之有效的风险转移措施一般并不在农户的考虑范围之内。方伶俐(2008)在对湖北省孝感、襄樊及十堰三市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因素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以及文化程度不高削弱了其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此外,农户农业生产规模小以及非农收入占比较高对其农业保险需求会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农户农业收入占比对农民的农业保险购买决策的影响更为显著。

3、关于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研究

张跃华(2005)基于农民的风险偏好对市场失灵进行了解释,认为当收入水平较低时,农民的风险偏好是中性的。在政府不提供补贴的情形下,农民并不会通过农业保险来转嫁风险,从而导致市场失灵。冯文丽(2008)从双重正外部性的角度对农业保险进行了探讨,认为如果以纯粹的商业化机制经营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供给短缺和需求不足将会并存,政府应当对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户进行保费补贴并对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税收优惠以及管理费补贴等,推进农业保险的规模化发展,从而使得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冯登艳、张安忠、马文平(2009)认为,以商业化的形式经营农业保险会导致市场失灵,这时会出现农业保险需求较低和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农业保险的系统风险是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一般原因,而市场失灵的特殊原因主要包括:农业保险的外部性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而得到了放大;农产品价格较低以及其商品化程度不高使得农业保险的“可保性”降低;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使得农业保险一直被忽视;农民收入水平低的同时农业保险保费较高,从而抑制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较小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加剧了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

4、关于农业保险补贴的研究

陈璐(2004)、左顺根(2006)、黄昆(2007)等众多学者都对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的属性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农业保险的外部性特征是导致农业保险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提出政府必须农业保险进行补贴以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张路华和顾海英(2004)认为,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支农政策,其补贴的额度取决于它能够起到的作用,更确切的说是与其他支农政策相比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朱俊生(2007)认为针对农业保险保费较高超出农民负担能力、经营成本较高等问题,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是必要的。孙香玉(2008)认为,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所引起的社会福利净增加的多少取决于农民保险需求的大小以及农民参保率的高低。农业保险补贴给全社会福利带来的变化因地区而异。

5、关于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研究。

当前理论界对农业保险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争论,农业保险实践中也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郭永利(1995)等认为发展农村互助统筹保险更为符合中国的国情,这种模式对农业保险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展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庹国柱(1997年)针对当时农业保险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中国特殊的国情提出了三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即由政府组建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二是互助合作型即农业保险由农业保险合作社开展;三是分散经营型即农业保险,由政府设立对农业保险进行统一管理的专业机构,由多家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开展。庹国柱认为政府主导型和互助合作型这两种模式更为可行。孙文军(2001年)考虑到农业保险经营的特殊情况和当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提出了“联合共保”和“合作保险加再保险”这两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以供选择。庹国柱和王国军(2002)针对当时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甚至萎缩的情况提出,政府应当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以促进中国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6.对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及其借鉴的研究

以庹国柱、王文军、孟春、冯文丽等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对美国、西欧、日本以及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保险发展进行了大量对比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美国的主要经验是,为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政府必须清晰认识其地位和作用,政府直接经营农业保险的方法不具有可行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地区之间保险险种、保险标的和保费水平的差异。②日本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是,对农业保险进行大量财政补贴,同时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对特定的农产品进行强制保险③为提高农业保险承保率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除日本等少数国家外,发达国家对农业保险大多采用自愿或间接强制的原则,而发展中国家较多采用强制投保的方式。④几乎所有国家的农业保险发展经历都表明了农业保险发展的法律环境对其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国外研究方面

从研究角度上看,国外对农业保险的理论研究较多的采用微观的方法,对某一国、某一地区的实际情况予以更多的关注。从研究方法上看,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的方法被大量使用。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国外学者在对农业保险进行一定假设条件之后,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在很大程度并不具备适用性。仅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参考。以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为例,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政治体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状况、保险公司发展状况、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例以及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等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差异过大。因此,中国对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甚至是各个省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国外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不能照抄照搬。

2、国内研究方面

当前国内学者对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农业保险市场存在失灵状况以及政府应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这几个方面的意见较为一致。对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的探讨也比较系统和深入,但意见仍不统一,尚存在着很大争论。除此之外,缺乏创新性也是国内对这一问题研究所存在的缺陷。对中国农业保险应该采用何种发展模式,国内学者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将国内外对农业保险的研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内理论界更倾向于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关于各个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相关研究较为较少。

第四篇:科技文献与写作

1、一般科技论文的结构 摘要

导论

同类工作介绍 自己的方法

结果——实验分析 讨论总结

2、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分为以下三大类: 报道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

3、摘要的基本内容

1)目的: 研究工作的前提、目的和任务, 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2)方法: 所用的理论、条件、材料、手段、装备、程序等;

3)结果: 观察、实验的结果, 数据, 得到的效果, 性能等;

4)结论: 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应用, 提出的问题, 今后的课题, 假设, 启发, 建议, 预测等。

4、关键词的作用

导读 帮助检索 探?

第八章

混合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多种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学习内容,学习者及教师自身条件,混合面对教学,在线学习两种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

构建混合学习模式技能:

1、分析学习需要、学习者的初始能力

2、组织教学过程

3、设计学习活动

4、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5、设计混合学习支持

6、选用混合学习评价

构建混合学习模式的技能一般都可以分解为一下几个步骤:分析技能、组织教学过程的技能、设计学习活动的技能、选择教学媒体的技能、设计混合学习支持的技能、选用混合学习评价的技能。

分析技能(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

组织教学过程的技能(用任务衔接两种教学方式、在线是面对面教学的延续)

任务设计时要遵循的原则(紧密结合课程的知识点、任务要具有引导性、任务设计时要具有相对的开放性、给学生提出任务时要明确说明任务)

设计学习活动的技能(课堂讲课、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协作学习、问题解决、反思)课堂讲授的要点:精选讲授内容、引起学生兴趣、课堂讲授要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 协作学习的要点:引导学生认识协作的意义、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明确成员分工 选择教学媒体的技能:

原则:选择能准确的呈现信息、需符合学生实际接受水平、选用性价比高的媒体 设计混合学习支持的技能:技术支持、学习方法支持、情感支持 选用混合学习评价的技能: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第九章

当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把考试当成了评价的唯一方式,强调评价标准的唯一性

2、过分关注教学评价的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

3、过分强调教师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间的评价

4、缺乏有效地,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5、缺乏支持多主体参与评价所需要的高效评价工具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多维性原则

3、多样性原则

4、多元性原则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方法:

1、测验法

2、观察法

3、学生自评法

4、发展评价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方式:

1、终结性评价

2、过程性评价

3、作品表现性评价

教学评价的新视角:

1、基于博客的教学过程评价

2、概念图,课辅助对学习策略进行评价

3、基于moodle平台的过程性评价

第五篇:科技文献实验报告

当代物流新趋势——绿色物流

(1)分析研究课题

当今物流发展迅速,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当前全球的经济都在趋势绿色、环保、低碳这一方向,因此课题主要是查找近几年有关“绿色物流”的研究情况。

(2)制定检索策略

a.选择检索手段

本课题的检索手段以计算机检索为主。

b.选择检索工具

欲查找“绿色物流”方面的文献,必须选用恰当的检索工具。根据课题要求以及检索工具收录文献源的情况,本课题选用综合性检索工具和数据。具体选用下列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全国报刊索引》

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

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中国专利数据库

(3)选择检索方法

本课题主要为了获取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检索方法选择顺查法和倒查法相结合。

(4)选择检索途径

本课题的查找,可从分类和主题途径进行检索。

a.分类途径

经济与管理科学:

管理学

交通运输经济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b.主题途径

根据课题分析,可选用以下主题词作为检索入口:

环保物流

(5)构造检索式

在计算机检索系统中,各检索词通过逻辑组配关系确定运算方式。本课题的检索可选择以下逻辑运算制定检索策略:

物流 AND 环保

正式检索和结果

欲查找本课题的相关国内期刊论文信息,可选用《全国报刊索引》、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等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应用环保物流理论 促进环保物流发展 /佟金成;邰祥云;唐海仁;才宇龙/【期刊】中国环境管理-2003-04-25

绿色环保压力与企业逆向物流绩效关系研究 / 叶飞;雷宣云;陈丽佳;李怡娜/

【期刊】管理科学-2008-10-20

浅析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正向物流与环保物流比较 / 曾凡婷;孙蛟/【期刊】物流技术-2003-10-25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以绿色包装物流企业为例 /赵书新;欧国立/【期刊】物流技术-2010-07-25

物流系统建设新趋势:低碳环保 /喜崇彬/【期刊】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01-10 中国物流展演绎创新·节能·环保 /【期刊】起重运输机械-2010-3-03-20

绿色物流可以缓解环保压力 /金光斌/【期刊】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08-20 获取原文

根据文献检索提供的文献出处获取原文。对于全文型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可以直接获取原文。

国际化物流发展

(1)分析研究课题

当今物流发展迅速,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与国际合作,与国际水平接轨是我国物流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因此课题主要是查找近几年有关“Internat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国际化物流发展)”的研究情况。

(2)制定检索策略

a.选择检索手段

本课题的检索手段以计算机检索为主。

b.选择检索工具

欲查找“Internat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方面的文献,必须选用恰当的检索工具。根据课题要求以及检索工具收录文献源的情况,本课题选用综合性检索工具和数据。具体选用下列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EI

NSTL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网络版期刊

IEL(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全文数据库

Academic OneFile 学术期刊大全数据库

万方外文文献数据库

(3)选择检索方法

本课题主要为了获取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检索方法选择顺查法和倒查法相结合。

(4)选择检索途径

主题途径

根据课题分析,可选用以下主题词作为检索入口: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5)构造检索式

在计算机检索系统中,各检索词通过逻辑组配关系确定运算方式。本课题的检索可选择以下逻辑运算制定检索策略:

Logistics AND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正式检索和结果

欲查找本课题的相关国内期刊论文信息,可选用EI、NSTL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网络版期刊、IEL(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全文数据库、Academic OneFile 学术期刊大全数据库。

Two-phase fuzzy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service strategies in an airport's international logistic system

Lee, Kuo-Liang(Department of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verseas Chinese University, Taichung 407, Taiwan)Sourc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 v 27, n 3, p 209-225, May 2010 Study of the logist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medium or small cities based on tows analysis

Zi, Haibo(Transportation College,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king 210096,China);Guo, Xiucheng;Chen, Xueping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Logistics: The Emerging Frontiers of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Logistic maps define software development

Zorman, Milan(Laboratory for System Design, FERI, University of Maribor, Slovenia);Kokol, Peter;Feuer, Eva;Stiglic, Bruno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v 7, p 733-736, 2003,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of logistic fuel desulfurizers endowed with nanoartifacts Sundararajan, Desikan(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il Stop # 305, University of Toledo, 2801 W.Bancroft St., Toledo, OH 43606-3390, United States);Azad, Abdul-Majeed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el Cell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 429-432, 2008,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el Cell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获取原文

根据文献检索提供的文献出处获取原文。对于全文型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可以直接获取原文。

下载科技保险文献总结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技保险文献总结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献总结

    文献总结一、 前言部分温湿度是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的参数,用新型的智能温湿度传感器DHT11主要实现对温度、湿度的检测,将温度湿度信号通过传感器进行信号的采集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文献总结

    关于个体生理特征、能力以及学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的文献研究30805022周莞尔 组织绩效问题一直是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中心问题。从组织的微观层面来看,在......

    文献总结

    关于个体生理特征、能力以及学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的文献研究 30805022 周莞尔 组织绩效问题一直是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中心问题。从组织的微观层面来......

    文献总结

    Age Differences in Three Facets of Empathy: Performance-Based Evidence 研究目的 该研究探讨了共情的认知成分(共情准确性)和情感成分(情绪一致性和同情)的年龄差异性。 问......

    文献总结

    一.论文名称:微小矩形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1.研究内容 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当量直径为0.633-1.079mm 的微小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特性,工质为液体水,雷诺数为 100-30......

    文献总结

    总结 读本文,感觉文章内容清晰,条例清楚,实验图解介绍明确,具体说的是岩石的渗流问题。通过归纳总结,对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本文运用以渗流、应力、损伤耦合模型为基础的岩石破裂......

    文献总结

    高血脂症的危害与防治 内容:文献主要介绍高血脂症与心脑血管的关系,高血脂症的分类及其诊断标 准,最后介绍如何防治高血脂症。 评价:这是一篇综述型的文献,大致介绍了高血脂症的......

    文献总结

    《梨园间作牧草根际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变化_张蕊》 在果树间种牧草之后,发现二月兰可以增加土壤pH、放线菌和过氧化物酶活性(0-20cm),降低脲酶活性;早熟禾降低pH,增加真菌数和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