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凤林镇挖掘文化资源做强软实力
凤林镇挖掘文化资源做强软实力
“甘冽的八角井水,喝一口透心清凉,祖传的杨氏香饼,尝一口满嘴留香。南坞三月三,一盏指路灯,带我回归梦牵魂绕的故乡……”近日,在首届全国乡风文明论坛上,凤林镇选送的一曲村歌《南坞“三月三”》打动了第二届中国村歌十大金曲评选活动的评委,成功入围“中国村歌金曲入围提名”奖,该镇的文化工作也同时得到全国乡风文明论坛组委会和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农村社区小康建设专业委员会专家的充分肯定,获评“全国十佳文明奋进乡村”荣誉。
此次获奖是凤林镇挖掘文化资源,做强文化软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近年来,该镇以唱村歌、著村志、跳村舞等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增强村民的幸福感。
作为特色文化村,如何更好地挖掘、传承好特色文化的文章?去年4月份,以“传承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创建幸福乡村”为主题的南坞“三月三”活动,吸引了全市各地的文化爱好者前往观摩和省级媒体前来采访报道,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为更好地培育南坞村特色文化,凤林镇专门邀请文化系统专业人才,对南坞村的村歌进行了作词、谱曲,并积极培育特色文化队伍,在原有4支腰鼓队、2支排舞队基础上,新培育政棠村腰鼓队文艺骨干20多人,依托这些基层文化组织在各种场合传唱村歌,使《南坞“三月三”》家喻户晓,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南坞村选送的《南坞“三月三”》成功入选第二届全国优秀村歌。
文化资源的挖掘培育需要不断创新。为系统地记录白沙村发展历程,凤林镇组织编撰了全国第一本村志——《白沙村志》,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此后,还组织开展面向全国的“可爱的白沙”主题征文比赛,用文学形式表达幸福乡村创建的历程,目前征文已结集出版。近期,为全面展现白沙村村民创业创新、建设美好家园精神风貌,反映“中国幸福乡村”创建成果,《白沙村志》的续写工作拉开了序幕。
春节期间,凤林镇大部分行政村都组织开展了由村民参加的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村民们自编自演,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欢庆佳节。其中舞蹈“古井新谣”曾代表凤林镇参加市级首届“激情新农村、幸福新农民”中国幸福乡村文艺汇演,获评为优秀奖,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曲目在娱乐村民同时,提高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据了解,去年凤林镇结合“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工作,立足地方特色,努力将文化方面的公共服务推广普及到全镇。全镇村民积极参与农民运动会,开展了如桃源村与毗邻的江西省行政村、政棠村与消防企业等多场村与村、村与企业的友谊赛;开展了凤里扎花灯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姜氏祠堂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工作。
“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需要基础设施的保障。”凤林镇宣传委员祝小英介绍说,为让更多的村民参与文化体育活动,全镇18个村已基本完成了村级文体俱乐部建设,基本满足村民在茶余饭后开展唱歌、跳舞、打球及读书读报活动,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第二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小编推荐)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
延庆县文化委员会 范学新
【内容概要】我县“十一五”期间在传统文化资源的规划、挖掘、保护、利用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仍然不高,传统文化资源被保护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十分有限。今后应该在研究文化发展政策上、在传统文化研究上、在传统文化宣传上、在传统文化利用上、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上狠下工夫,快速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把文化软实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区别于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主要是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而体现出来的,主要包括文化、制度、传媒等内容。而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其中,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之源,保护、挖掘、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2011年2月公布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当中,就把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纲要》提出了要“强化首都功能核心区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占用腾退工作,抓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着力培育和塑造北京精神,不断增强全国文化中心功能……”这为今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延庆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挖掘、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延庆县是北京的远郊区县之一,地处北京西北,自古以来南北交通要塞和经济往来枢纽,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过渡地带。地域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十分丰厚。据不完全统计,县境内现有500余处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18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项。
近年来,延庆县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深入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传统文化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和普查。从2005年至今,延庆先后组织了县境内长城实测调查、延庆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延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等工作,对县境内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摸底,为今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文化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在继续做好八达岭长城、水关长城、八达岭残长城、古崖居等文物旅游景点的保护利用工作的同时,争取各级文物保护资金3000多万元对县境内残长城、岔道城等5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并将文物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修缮后的岔道城、柳沟城、双营城等一批文物古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地下文物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市县文物部门先后对延庆南菜园、西屯、沈家营、张山营等地的10多处基本建设工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勘探面积55万平方米,发掘汉、唐至明清时期的古墓葬2000余座,出土各类珍贵文物4000余件。
(四)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近年来在地域文化挖掘、整理、利用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加大地方文化挖掘整理力度,编辑出版了《延庆文化文物志》、《妫川壁画》、《八达岭长城传说》、《品味延庆话》等历史文化丛书。探入挖掘延庆的历史文化,成功策划了以“三朝御路”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为依托的大型广场演出。不断挖掘、完善、丰富延庆端午文化内涵,成功举办了六届北京延庆端午文化节,使端午文化节成为延庆的一张文化名片。
(五)为传统文化打造保护和发展的平台。2008年延庆县建成了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为延庆历史文化展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空间。目前,县域内博物馆多达7座,总建筑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藏品总量12000余件,从业人员120余人此外,延庆县还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先后建立了八达岭长城传说、延庆旱船、永宁南关竹马等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基地。
(六)编制了一系列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规划。近年来,延庆先后编制了《延庆县“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规划》、《延庆县长城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延庆县廿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划定规划》、《水关长城总体保护规划》、《延庆县井庄镇柳沟村遗产保护规划》、《北京市延庆县古崖居文物保护规划》、《八达岭残长城环境整治规划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文本,为今后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描绘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
二、传统文化资源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利用空间
虽然近年来我们在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挖掘、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一)传统文化要素被挖掘利用得还十分有限。目前,在延庆地区传统文化被挖掘利用的主要途径就是与旅游业相结合。近年来,延庆坚持“生态文明”战略,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和最美乡村。“十一五”期间,延庆县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接待游客659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85亿元。尽管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仍然不高,传统文化资源被保护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十分有限。
目前,延庆县只有八达岭长城、水关长城、八达岭残长城、九眼楼、古崖居、山戎墓葬陈列馆等文物资源被直接辟为景区和博物馆,还有龙庆峡、百里山水画廊、松山原始森林公园等处旅游景点包含有人文景观。目前被保护利用的文物景点只占延庆文物资源的2%。其中4处长城景区利用长城的总长度仅6公里,而延庆县境内现存明长城就达179公里,已开放段长城只占县境内长城总长度的3.35%。此外,延庆县还有400多处文物景点、18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待挖掘和利用。比如延庆地区的长城防御体系、古村落文化、非遗项目、民间信仰习俗、京张铁路等等都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在已经被开发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文化遗产本身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比如长城旅游,目前大多局限在对长城本体的参观,而对长城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做过深的挖掘和展示。虽然我们有长城博物馆,但并不能充分展示出延庆地区长城文化的特殊性。如果我们向游人展示的不仅仅是烈日炎炎下的一道“连续不断的墙”,而且还要让他们知道这里还有纵深密布的长城防御体系、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恬静淳朴的风土民情。来长城参观的游客不仅仅是欣赏了长城的自然风光,而且还经受了一次长城文化的洗礼。这样的效果要远比爬爬长城,跟长城合个影就回家要好得多,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同样,其它以文化遗产展示为主的项目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二)对延庆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区域文化还没有形成核心品牌。
民族认同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力和吸引力产生的根本前提就是对本地区文化上的认知和认同。如果在文化认知上达不成共识,也就不可能形成核实价值观。延庆作为北京的西北门户,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延庆处于我国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过渡地带。从数万年前的石器时代至今,延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近年来,随着延庆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延庆文化的探究也不断深入。纷纷提出了“长城文化”、“山戎文化”、“古崖文化”等不同文化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最能体现延庆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什么最能体现延庆文化的精髓,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令人信服的概念。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会发现,人们在对延庆历史文化认识上,存在着两种误区。一种是盲目自大型。多认为延庆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八达岭就位于延庆县境内,延庆的长城文化博大精深等等。如果要接着问他们,延庆长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延庆除了长城,还有什么能够代表延庆?则多是惘然不知。另一种就是妄自菲薄型。认为延庆历史上没什么名人,没什么大事件,没什么有钱人,没什么好文物等等。总之,延庆从古至今就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表面上看是人们对延庆文化缺乏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对延庆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宣传还不到位,还不能够给公众提供更多客观、真实的文化素材。
(三)对延庆传统文化要素的宣传推介力度还十分有限。
文化的推广需要宣传,宣传可以让文化产生产力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目前,我们对延庆传统文化的宣传还很不到位,不要说是外地游客,就是延庆本地人,对延庆历史、延庆文化、延庆风土人情都不太清楚。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山西运城旅游,晚上出门逛夜市,随便在饭店门口打了一辆出租车。这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一路上向我们介绍了当地历史、名人传说、旅游景点、风土人情、土特产品等等,让我们对当地有了很直观的了解。听着这位司机一路娓娓道来,看得出他对当地的人文、历史相当熟悉,已经融化在血液里了,随口就可以说出一堆堆的故事。而延庆新兴的出租车行业做过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吗?
有时候陪同外地的同志们参观延庆的旅游景区,明明是一些人文景观,却给游客大篇幅地介绍那块石头像什么、这个山峰像什么,像“飞来石”、“一线天”等全国哪都能找到名字,延庆也给编出来不少。龙庆峡的导游员好像就没有向游客介绍过“龙庆峡”为什么用“龙庆”两个字。人们来过多少次也不会与元朝的仁宗皇帝、元代的龙庆州联系到一起。
我们的旅游、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对延庆人文资源的宣传也十分有限。外地人、延庆人要想了解延庆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除了去博物馆参观之外,其它途径并不很多。
(四)还没有充分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延庆一直都在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历史文化挖掘,文化与旅游结合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与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相比,延庆的文化创意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位于湖南张家界的“魅力湘西”大型歌舞演出,以歌舞的形式,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生动地向各地的游客介绍了湘西地区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风俗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一台演出发展成“魅力湘西”大剧院,成立了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而大家熟悉的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更是根据人们耳熟能详的刘三姐的传说,依托桂林的自然山水,通过歌舞的形式,打造出了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处人文景观,带来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收入。离我们较近的怀柔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从2005年开始引进中影集团影视基地暨国家数字电影工程,而2010年一年就新引进文化创意企业515家,累计达到3407家,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
与此相比,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关于延庆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的几点思考 挖掘延庆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甚至是几个人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文化、教育、宣传、城建、旅游等很多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目前,北京正在全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延庆作为首都的一部分,应该遵循“搭建平台、深入挖掘、广泛宣传、抓住契机、借势发展”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延庆文化内涵,围绕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今后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研究文化发展政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有利于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政策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先决条件。延庆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和北京市已经出台的鼓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结合延庆实际,制定有利于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地方性政策。比如制定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为县属文博单位设立专项文化研究扶持基金,主动给他们命课题,定任务,鼓励延庆的文化机构和文化人才去研究延庆文化。同时,积极与市级部门沟通,争取引入有利于延庆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课题或项目。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培育延庆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等。
制定有利于延庆文化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对现有的人才进行培养和提高,积极通过生态文明梯队人才建设项目、延庆县学科带头人等鼓励和激励机制,引导延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努力引进专门的文化研究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鼓励文化创新,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二)在延庆传统文化研究上下功夫,努力提炼延庆文化品牌。
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研究得越深入,能够发现的亮点和增长点就会越多,对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就越有帮助。目前,我们已经出版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与厚重的延庆文化相比,也只能是冰山一角。目前研究延庆传统文化的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在研究的内容上要注重对延庆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比如对延庆境内的长城防御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延庆在京北长城防御体系中的特殊作用。对延庆的古村落文化进行研究,努力探寻延庆村落文化、村落形成和村落发展的历程。对延庆的民间信仰进行研究,努力探索延庆先民的精神世界。对延庆的民间艺术进行研究,努力寻找延庆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延庆的人文精神进行研究,努力提炼延庆的文化精髓。
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自主研究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只有延庆人最了解延庆文化,最热衷于研究延庆的文化现象。但是仅靠延庆人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要充分借助外脑,尽快出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利用首都人才优势,广泛地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文博机构、文化人才合作,借助外部资金和人才,研究延庆的传统文化。
在成果转化的形式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一是可以出版专著或研究报告。二是可以举办县内外文化论坛,定期或不定期地展示延庆文化的研究成果。三是可以广泛地与文化企业对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产业项目。
(三)在延庆传统文化宣传上下功夫,提高延庆文化的知名度。
传统文化的内容无论有多么丰富、研究成果不管有多么深入,如果不被社会知晓,就没办法得到普及。再好的研究成果也只能停留在襁褓中,不会对延庆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宣传延庆文化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是要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延庆文化,提高群众对延庆文化的知晓率。
二是要通过各个行业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工作。要积极地编写符合不同行业需要的宣传材料,通过旅游景区的导游、讲解员宣传延庆的人文历史和风土民情。不同景区的讲解词要融会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给游客留下生动鲜明的印象。通过教育部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增强家乡的自豪感。通过交通部门对出入延庆的旅客进行宣传。在919公共汽车、S2号线的车站和显示屏上宣传延庆的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让过往的乘客逐渐加深对延庆的文化印象。
三是编辑出版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有人说,二十一世纪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很难能够坐下来读长篇大论。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需要图片不断刺激眼球,激发人们的求知欲。传统文化理论研究著作很难被普通群众接收,要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延庆文化,就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编辑出版一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普及读物。《北京人文地理.延庆卷》就是很好的例证。通过这本160余页、图文并茂的小册子,人们可以很快地了解一些延庆人文历史、民俗民风的知识,增加对延庆的感性认识。同样,延庆县近年来也启动了《延庆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试图编写一系列图文并茂的通俗文化读物。
(四)在传统文化利用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县景合一”的宏伟构想。
文化研究的成果不是要束之高阁,而是要让其成为生产力,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也就是要在“用”字上做文章。传统文化研究只有密切地与产业相结合,与地区方方面面的建设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才能成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原动力。
近年来,延庆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深入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完成了“四大生态走廊”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境内林木绿化率高达72.5%。然而,再秀美的山水如果缺少了文化的支撑也是没有灵性的。“十二五”时期,延庆将大力推进旅游休闲产业转型升级,依托综合环境资源优势,将延庆县域整体打造成一个超大的旅游景区,实现“县景合一”的构想。这一愿景的实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可以将长城调查和长城防御体系的研究成果与“县景合一”的战略有机结合,长城的关堡、烽燧、寨坡等都可以成为大景区中的景观。将古村落文化研究与自行车骑游路线相结合,形成一村一景,一城一故事的格局。将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和非遗展示项目与正在积极筹办的第十一届世界葡萄大会项目相结合,让传统文化与葡萄酒文化相得益彰。将延庆各地的文化要素与道路建设相结合,实现道路、风景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沟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百里山水画廊”、“四季花海”等沟域经济赋予文化的内涵。
(五)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上下功夫,让文化生产力成为新的增长点。
“十一五”时期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10年11月,八达岭长城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延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内容。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要以现有项目为依托,带动延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要加快北京妫河建筑创意产业园和八达岭长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丰富创意内容,在吸收借鉴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成功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延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将文化产业做实、做强。加快探戈坞音乐谷及“印象长城”实景演出项目建设,不断挖掘长城文化内涵,打造出一场生动形象,特色鲜明,冬夏皆宜,突显延庆长城文化、风土民情的实景演出。成为外界了解延庆、认识延庆的鲜活艺术形式。能够达到或超越“印象刘三姐”、“魅力湘西”的水平。
以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具有延庆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延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在加紧保护地方知识产权,推进地方文化产品商业化的同时,发展具有延庆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比如丰富的饮食文化,可以包装成延庆特色餐饮。可以把延庆火勺、傀儡、小米水饭、小米干饭汤等特色饮食做成特色饭店、快餐等,向来延庆的游客推介,甚至可以推向北京等大城市,并在推销的过程中融入文化和传说,提升其文化品味。大家所熟知的“陕西凉皮”、“兰州拉面”、“羊肉泡馍”等特色食品已经远远超出了食品的内涵,已经成为了一种地方文化符号。
此外,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将特色旅游纪念品产业化。延庆每年都要接待1000多万游客,仅八达岭长城每年就要接待500至600万游客。这么多人来延庆,如果把“吃、住、玩、行、购”旅游五要素做足,延庆会发展得更快。其中“购”就指的是旅游纪念品。近年来,延庆各旅游景区也在不断地开发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但是延庆带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仍然很少。有人比喻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这张名片典雅华丽,有极高的收藏与鉴赏价值。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工艺品礼品,能够让人铭记于心。延庆完全可以抛开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由各旅游景区单打独斗的方式,引入资本,开发符合各阶层人需要、实用、有收藏价值的旅游纪念品。比如延庆方言中的“shuanr”字,除了现有靠垫产品外,可以做一系列的深度开发,钥匙坠、打火机、U盘等等。总之,哪些商品有市场、经济实用,我们就可以做什么。另外,延庆地区的文物古迹、风俗传说、民间艺术、出土文物都可以开发成系列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旅游纪念品。
第三篇:关于挖掘地方历史资源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内容摘要:
【摘要】 廊坊是一片具有悠久 历史 和灿烂文化的热土,打造廊坊的文化软实力,会更好地促进当地 经济 社会协调 发展。目前,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当抓住廊坊区位优势,充分调动一切力量,通过相应举措,光大地方历史文化,提升廊坊地区文化软实力及综合竞争力。
【摘要】 廊坊是一片具有悠久 历史 和灿烂文化的热土,打造廊坊的文化软实力,会更好地促进当地 经济 社会协调 发展。目前,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当抓住廊坊区位优势,充分调动一切力量,通过相应举措,光大地方历史文化,提升廊坊地区文化软实力及综合竞争力。
一、文化软实力与廊坊
自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观点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谋划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时,无不极力挖掘如文化等影响自身发展的因素。的确,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内核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至为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增强内驱力”[1]。历史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在发展经济、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 中国 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2]受此影响,全国各地纷纷探讨提升本地区“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问题。
近年来,廊坊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众所周知,这些成绩主要是依靠邻近京津的区位优势来获得的。每当言及廊坊的文化、历史时,人们则多持怀疑态度,认为廊坊的经济、科技等“硬实力” 较强是事实,但欠缺“文化软实力”。
那么,廊坊究竟有没有自身的历史文化,能否通过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呢?答案是:这里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拥有许多挖掘这些资源的有利条件。而且,上述问题已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和一些学者的关注,廊坊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已开始起步。
二、廊坊的历史及其历史文化资源
人们不了解廊坊悠久历史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是受行政区频繁变动的影响。如,而今的廊坊市区十九世纪末还只是一个小村庄,1897年京山铁路建成通车,并在此设站后才渐成集镇。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设廊坊镇。1982年3月,廊坊镇改为廊坊市,受廊坊地区辖。1989年4月,廊坊地区改称廊坊市(省辖),下辖两个区、两个县级市及六个县。此外,廊坊现辖境内的各区县行政隶属多次改变,也造成了很多人“廊坊无历史“的错觉。例如:永清县在建国初期归天津专区管辖;1958年10月并入霸州;1961年7月恢复永清县建制;1967年11月属天津地区;1973年12月属廊坊地区;1988年9月改属廊坊市。据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后短短的几十年里,现在廊坊辖区的各县分属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3个省(直辖市)级单位,通州地区、天津地区、廊坊地区(廊坊市)、保定地区、唐山地区5个地级单位。行政隶属和行政区划的频繁变更,使廊坊还没能凝聚自己的文化特色,也未能使人们形成文化心理认同,这就造成了连廊坊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历史文化。
然而,这里的确是一片具有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热土。据新近发现的史料证明,早在六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约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即曾驾临安次。廊坊地名的由来也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那时,后晋兵部侍郎吕琦在安次故里修建了一所豪华宅第,当地人称之为“侍郎房”,后来成为地名,简称“郎房”。十九世纪末,京山铁路在附近设站,站牌写成“廊房”,后来即被作为地名而为外界所知。至今,北京的前门大街仍有廊房胡同。此外,今廊坊境内的县域,除大厂为建国后新设外,其余各县大都有千年的历史。如,今安次、文安、固安、大城等县设于汉高祖年间;三河县设于唐开元四年;香河县设于辽会同元年;霸州设于后周时期。
因此,这片古老又开化较早的区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如:文安县孙氏乡太子务村罕见的仰韶文化遗存;三河西小旺商周文化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及较多的战国、汉代时期古文化遗存;永清县境内保存完好的宋辽古栈道遗址等。它们不仅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天研究古代文化的珍贵资料。曾经生活在这片区域上的那些有历史影响的 政治 人物、文学家、艺术 家、思想家及学者等,则同当地民众一起创造了廊坊灿烂的地域文化。杰出人物如西晋大文学家、政治家张华,元朝开国功臣史天泽,被毛泽东称为“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宋朝宰相吕端,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张绍曾,长征老将军孙毅,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及京韵大鼓“白派”创始人白云鹏等,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清朝崔廷绶的书法出神入化,乾隆赞其字“其形似鬼,其神似铁,前人无有,后人难学”。[3](卷五.人物)而明王朝时期的刘
六、刘七农民起义,清朝末年的廊坊大捷,及民国时期的安平事件等,显示了廊坊人民敢于反抗、勇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这里还拥有一些举世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在 音乐 领域独树一帜的屈家营古音乐,被誉为“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军卢村义和团音乐填补了中国近代音乐史空白,成为世界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文化现象;独具特色的胜芳花会和宫灯,在清末民初时就名满大江南北,而今这里的元宵灯会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之,廊坊不仅是一片历史悠久的热土,更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廊坊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目前,有关单位、部门围绕挖掘、整理廊坊历史文化遗产,宣传廊坊历史等,已做了一些工作。如:市、县政协组织编写方志,并通过“廊坊历史进百校入千家活动”赠送志书给在廊院校。《廊坊日报》曾设置“廊坊志存”栏目,不定期连载志书内容近百篇,并专文呼吁“发掘历史文化名人提升廊坊地域文化”[4]。霸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整合历史文化遗产,打造胜芳古镇这一文化品牌。廊坊市政协、文物管理处等单位的一些同志,如原廊坊市政协党组副主席、副书记齐浩东、原廊坊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安育中及廊坊市文物管理处的董世荣与刘化成等,就廊坊历史文化撰文。[5][6][7]廊坊市艺术研究所编辑的《廊坊历史文化名人》开始陆续出版发行。等等。
但是,廊坊在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表现在:
从内部看,廊坊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仍不甚了解。尽管每一个廊坊人都为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而自豪,但据调查,大多数廊坊人所看重的是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忽视了其文化积淀。如果提起这里的历史,绝大多数人说的是“不知道”。2009年5月“欢乐中国行”走进廊坊,席间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表演令许多在场的人倍感惊讶——惊讶其以前从来不知廊坊还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
从外间反应来看,“廊坊无历史更缺少历史文化”的认识广泛存在。每提起廊坊,他人多认为这里近年发展较快,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但论及原因时,则多认为是因其靠近京津的地理优势,至于其自身,缺乏内涵,没有民俗文化、典故遗址等之类吸引人的东西。
也就是说,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我们对廊坊历史文化宣传介绍的力度还不够。而问题的终因,无疑应是廊坊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与开发工作还未合理展开。实际上,中国许多地区面临和廊坊同样的问题,即对自身的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继因文化软实力不足而影响了后续发展,这也正是近几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大力号召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原因。
2010年3月,河北省政府为此制定了《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8] 启动了通过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引擎。对于廊坊而言,即应立即抓住当下这一有利时机,全面调动驻廊高校 教育 科研工作者及廊坊文教机关等一切力量,通过相应举措,大力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结合上述廊坊在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举措来实现这一目标。
第四篇:建设文化强市应挖掘好戏曲这个优势资源
建设文化强市应挖掘好戏曲这个优势资源
绍兴作为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声名远播。要建设文化强市,可挖掘的资源很多,有绍兴的人文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等等,但相对具有优势的当属绍兴的戏曲文化。首先,被誉为戏曲之乡的绍兴发源了全国第二大剧种的优美越剧,哺育了高亢激越的绍剧、新昌调腔等剧种。其次,回顾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搬上银幕,并获大众电影“最佳戏曲片”奖,毛泽东同志为此写下了《七律·和郭沫若同志》的千古绝句;七十年代的绍剧《于谦》获文化部演出一等奖。这些作品成为了绍兴文化建设上的一个个闪光点。第三、近年来通过实施精品工程,绍剧《大禹治水》、越剧《西施断缆》先后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新剧目奖”。去年,绍剧《真假悟空》获得了七艺节“文华大奖特别奖”。这些成就都加深了绍兴的文化积淀,彰显了戏曲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戏曲已成为文化强市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挖掘的优势资源之一。
当今,文化已呈多元化发展,文化的发展无固定模式可依。根据实际着力发展本地的特色文化,能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文化的范畴,包容了社会生活的较大部分。虽然戏曲只是其学艺文化中的一支,但在我们绍兴却独占着较大的一方天地,具有相对的优势。
要挖掘好这个优势资源,应进一步推进精品战略的实施,加大对专业剧团的管理和投入。对重点剧目进行重点投资,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好培养艺术新人的基地,做好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专业剧团创建有效的投入产出机制,提高其社会生存能力。建设一个集戏曲博览、演艺以及多种文化于一体的传统艺术中心,为戏曲爱好者和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能参与其中的空间,也为外地游客提供一个了解绍兴文化的旅游项目。鼓励专业剧团深入基层演出,扶植民间职业剧社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把戏曲打造成绍兴文化发展中的金名片,让其为文化强市建设增辉增色。
第五篇:以独特优势构建文化软实力强区经验材料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创业文化的**市**区,注重找准文化资源、文化观念、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切入点,创新思维、勇于探索,不断夯实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文化强区的基础。
一、发挥独特优势,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固本强基
地处**之滨的**区,汉代名将灌婴早在22XX年前就在此筑城设郡,因此成为**的发祥地。近年来又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灯彩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区等。在创业创新的发展大潮中,**区已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现代化都市新区,成为展示实力、繁荣、和谐的重要窗口。在做强“实力板块”、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浓厚的文化积淀。
激励机制日益彰显,创业人文氛围越来越浓。以科学发展、率先富强为鲜明特征的创业创新文化已为**人所接受。通过解放思想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传承改革开放初期创业精神,认真挖掘传统创业精神的人文底蕴、总结现代创业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营造了创业创新、勇于争先、博采众长、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日益丰富的创业文化,逐步成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日益完善,共建共享格局越来越好。开展全省、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区争创活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改善。**区文化馆、图书馆分别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二级图书馆,**海洋公园、天香园都市候鸟、区属“**之声魅力934”广播电台、星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也逐渐成为构筑文化设施的基础网络,成为与建设现代都市新区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区域文化活动多姿多彩,文化品牌打造越来越响。为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品牌,**区先后举办了全国村长论坛、cctv走进**、全省灯彩艺术展、天香园都市候鸟节、文化旅游节、全省首届花博会和多届艺术节、农民运动会、农民书画大赛等特色活动,还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纳凉晚会”、“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文化“五个一百”工程等活动,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不断推出文化精品,创作了区歌《**的梦》、小品《天香情》和《搬迁》,自创的“双龙戏珠”灯彩节目获得中华经典龙舞大赛金奖。
历史文化积淀悠久,文化资源开发越来越重视。公元前2XX年,灌婴选定**为郡治所在地,筑城城址就位于今湖坊镇黄城村一带,由此可见,**区积淀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区加快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一园”、“一核”、“一带”的文化资源开发。“一园”即“天香园”,对天香园进行综合扩建改造,推进“生态天香园、都市候鸟林”工程; “一核”即省艺术中心、区文化馆、信息传媒中心、**文化广场;“一带”即北京东路(东起海洋公园,西至洪都大道)的特色旅游文化带。
二、打造独特品牌,在增强“八力”上见成效
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构筑文化强区,**区在增强“八力”上下功夫见成效。
完善政策规划,增强科学“决策力”。**区结合区情出台的《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法规性文件,适用性、操作性强,为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切实加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做到每年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在招商引资中,让引进的文化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同等优惠待遇。坚持对发展中的文化企业予以优先政策保障。
坚持协调发展,增强文化“助推力”。构筑文化强区,离不开经济基础作后盾;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大文化的支持和助推。**区坚持经济和文化统筹协调发展,提升与做大做强“实力板块”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着眼构建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社会和谐的互动发展模式,把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作为优化文化“软实力”软硬环境的重要抓手,有力助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培育人文精神,增强文化“凝聚力”。在宣传和弘扬“**城市精神”的过程中,**区注重加强人文科学的研究,建设与经济运行相适应、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体现时代特色的区域文化。坚持以提高公民素质为重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有序、奋发进取的良好社会氛围。
满足群众需求,增强文化“感召力”。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和谐文化建设的成果,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本质要求。为构建标志性文化设施、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格局,**区投资建设区信息传媒大楼,在湖坊镇、塘山镇、京东镇分别建设一个XX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中心。
为增强文化“感召力”,还注重在大力普及社区文化、村落文化上下功夫,达成让健康的艺术文化、民间文化、历史文化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催人奋进。
做强文化产业 ,增强文化“竞争力”。为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区注重发挥灯彩艺术、书画艺术、都市候鸟等特色文化产业的效应,全面带动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传媒产业、都市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产业、文化会展产业、体育休闲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增加值。
优化发展机制,增强文化“创新力”。先进文化发展之源在于创新。为实现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的创新,**区注重处理“软”与“硬”的关系,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规章,科学配置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较好地实现了政府职能 “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
深挖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发展力”。**、艾溪湖、海洋公园、天香园、扬子洲生态科技园、金绿园山庄等,是**区拥有的独特文化资源。为增强文化“发展力”,注重坚持构建多层次保护开发体系,深入开展历史文化研究、名人研究、历史文献整理,梳理民间文化发展脉络,稳妥处理保护与开发、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发展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使文化资源在大文化建设中得以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
培养引进人才,增强文化“服务力”。**区注重建立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和奖励制度,努力引进和培养文化市场意识强、熟悉文化产业开发的人才。近年来,一大批文化策划、生产、管理、传播型技术骨干脱颖而出,在助推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了中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