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兴县xx学校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工作方案
永兴县xx学校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工作机构
(成立永兴县xx学校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二、工作目标
中心学校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所,班级
个,学生
人。其中56人以上义务教育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2018年消除56人以上义务教育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2019年消除56人以上义务教育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2020年消除56-65人义务教育大班额
个;2021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下义务教育大班额;2022年全面消除56人以下义务教育大班额。
三、工作任务
(一)大班额分布情况
中心学校所辖56以上的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具体分布情况如下:xx学校一年级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写明具体班级名称,下同)、二年级
个、三年级 个……
(二)大班额消除进度及途径 1.2018年度:
(1)
六、九年级毕业自然消除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写明具体班级名称);
(2)增加班级消除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写明具体 班级名称);
(3)分解到xx村小消除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
(4)就近分解到xx学校(租借其他学校校舍或其他场地办学)消除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
(5)通过项目建设增加学位(限碧塘、马田、水南、龙山四个学校)消除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
2.2019年度:
(1)
六、九年级毕业自然消除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写明具体班级名称);
(2)增加班级消除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写明具体班级名称);
(3)分解到xx村小消除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4)就近分解到xx学校(租借其他学校校舍或其他场地办学)消除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
(5)通过项目建设增加学位(限油麻、悦来、洋塘、樟树、大布江、高亭、湘阴小学七个学校)消除大班额
个(其中超大班额
个)。
3.2020年度:
(1)
六、九年级毕业自然消除大班额
个(写明具体班级名称);(2)增加班级消除大班额
个(写明具体班级名称);(3)分解到xx村小消除大班额
个;
(4)就近分解到xx学校(租借其他学校校舍或其他场地办学)消除大班额
个。
四、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专人负责。2.摸清家底、数据详实。3.措施有力、切实可行。
第二篇:消除大班额工作方案
长洲初中消除大班额工作方案
长洲初中地处冕宁县长洲镇北端,是冕宁县的一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校现占地面积一万五千平方米,担负冕宁县长洲和广新两个办事处适龄学生的初中阶段义务教育重任,现有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42人,在职教职工115名。由于学校担负长洲建新两个办事处适龄学生初中阶段教育任务,加之近几年长洲场镇建设加剧,场镇总人口数剧增,适龄学生人数增加,个别外地到长洲务工人员子女也强烈要求转入长洲初中,而学校教室又不足。这些原因造成长洲初中现在班额较大。
下一步措施:
1、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
2、加快新学校建设进度,解决校舍紧张、教学用房不足问题。
3、积极争取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努力扩大学校规模,计划下期初一初二各增加一个班额,全校为2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
4、是增加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加大校内名师的培养力度,以缓解因学生择校、择师所带来的“大班额”压力。
5、是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规定,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控制新生年级人数,加强义务教育学籍信息化管理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等方面入手,化解已有“大班额”并防止新“大班额”的出现。
冕宁县长洲镇初级中学校
2016年7月
第三篇: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工作总结
XX市实施治理义务教育学校 大班额专项规划工作总结
XX市按照《关于印发XX省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件要求,落实省、市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经努力推进,取得阶段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 2017年10月,本地区义务教育总体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教学点)总数7**所(增加3*所),其中:城区13*所(减少*所),镇区143所(减少*所),乡村41*所(减少41所);小学**3所(减少*4所),初中143所(减少13所);小学中心校*2所(减少21所),村小3*1所(减少24所),教学点*3所(增加41所)。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总数2*7662人(减少3104人)。其中:小学1716*2人(减少4343人)、初中*6010人(增加123*人)。城区13*4*1人(增加37*人)、镇区*0331人(减少4*0人)、乡村3**40人(减少2**3人)。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总数2*6*0人(减少2*0人)。其中:小学教师17*30人(减少1*4人),初中教师10*20人(减少*6人);城区小学教师73*6人(增加*6人),镇区小学教师*3*0人(减少7*人),乡村小学教师*0*3人(减少201人),城区初中教师*1*0人(减少*6人),镇区初中教师4041人(减少*6人),乡村初中教师1***人(增加*6人);专任教师总数24073人(减少1*2人)。小学专任教师1*2*3人(减少1**人),初中专任教师**20人(减少37人);城区小学专任教师6430人(增加1**人),镇区小学专任教师4*61人(减少46人),乡村小学专任教师4261人(减少264人);城区初中专任教师4331人(增加14人),镇区初中专任教师3266人(减少66人),乡村初中专任教师1223人(增加1*人)。
二、采取措施
(一)开展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XX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学生分布和班额状态,XX市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进行调研。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额情况。截至201*年年末,XX市共有教学班总数7673个。其中:小学*17*个、初中1*6*个、一贯制学校774个、完全中学的初中部1*1个;城区3217个、镇区213*个、乡村231*个。
按全口径统计的小学平均班额人数,城区42人,镇区36人,乡村17人。其中:4*人及以下班级数,城区1*71个、镇区124*个、乡村204*个。46-**人的班级,城区614个,镇区1*4个,乡村40个。*6-6*人的班级,城区12个,镇 区0个,乡村0个。*6人及以上班级,城区4个,镇区0个,乡村0个。按班额标准计算超出的学生数2443人,需要新增班级数*1个。
按全口径统计的初中平均班额人数,城区4*人,镇区41人,乡村40人。其中:*0人及以下班级数,城区*67个、镇区6*6个、乡村22*个。*1-60人班级数,城区146个、镇区36个、乡村*个。61人及以上班级数,城区3个,镇区0个,乡村0个。按班额标准计算超出的学生数40*人,需要新增班级数20个。
2.现状分析。
(1)目前XX市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城镇学位供给带来了巨大挑战。农村人口逐步进入城市或城镇,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学龄人口的外迁,使村小入学人数逐步减少,导致村小规模缩小,对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布局产生的影响开始显现。从城、乡、村三级学校数量及学龄人口分布情况可见,XX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规模呈现出“城挤、乡瘦、村弱”的状况。
(2)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规模、校舍、图书、设备、师资等缺口问题。一是中小学布局不尽科学合理,个别区域缺少义务教育学校,“热点区域”学校的现有办学 规模无法满足学区内生源增加的需求。二是校际间、城乡间还存在一定的办学水平差异,还有一定数量相对薄弱的学校,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队伍、管理水平都需要改进。三是教师队伍人员数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新教师补充不及时,教师外流较多。
(3)对照国家要求和省定办学标准,到201*年末,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存在大班额的班级*20个,超大班额的班级4个,初中存在大班额的班级1*7个,超大班额的班级3个,超出规定班额人数不多,分布高年级。到2020年前,在杜绝新增大班额的基础上,现有的大部分大班额将自然消除。造成上述大班额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性的:如城市弱势群体照顾政策、军人随军子女照顾政策等,造成的个别学校班额在某个年段超出。二是城镇化造成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村在城区和乡镇购房人数激增导致。三是城区开发快,配套设施跟进慢:一定区域内住宅大量开发,但学校配建跟不上,造成区域内学位不足。
(二)编制规划
根据我地区大班额现状、成因,有针对性地编制了《XX市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2016-2020)》,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有计划的消除义务教育阶段现存大班额。
1.成立领导机构。我地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领导机构,明确工作机构职责,形 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工作机制。
2.制定总体目标。以县(市)区为单位,到201*年年底,基本消除小学*6人及以上、初中61人及以上大班额现象,比例控制在*%以内;消除66人以上大班额。到2020年年底,力争基本实现小学4*人、初中*0人的标准班额,比例达到**%以上;*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以内。现有班额已经低于底线要求的,不得再增加班额。
3.明确阶段性工作任务(1)2016-201*年主要任务。
校舍建设:规划投入20102万,新增校舍面积126*6*平方米。新建学校20所,占地面积6*271平方米,改扩建学校3*所,建设总面积24*17平方米。新增教学班数170个,学位数*0**个,宿舍面积107*7平方米,床位数1270。
图书和设备购置:规划投入4*47万,购置图书101万册,置设备13***件。
师资配备:招聘教职工数量17*0人,其中:专任教师数量1770人,校长、教师交流723人。用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情况。
(2)201*-2020年主要任务。
校舍建设。规划投入17431万,新增校舍面积*6*20平方米。新建学校3所,占地面积63000平方米,改扩建学校 4所,建设总面积23*0平方米。新增教学班数20*个,学位数*3*2个,宿舍面积200平方米,床位数*0个。
图书和设备购置:规划投入7060万,购置图书*2万册,购置设备12*63件。
师资配备:招聘教职工数量231*人,其中:专任教师数量2310人,校长、教师交流6**人。用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情况。
(三)专项治理 1.建立台账。
为准确获取地区大班额动态指标数据,确保来之有据,结合地区消除大班额工作需要,建立地区大班额台账,记录动态指标的过程数据。
2.均衡资源。
(1)调整完善学校建设规划。加快中小学建设步伐,调整完善城镇普通中小学布局建设规划,同步调整完善城乡建设规划,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城镇新建、改扩建学校明细,均衡教育资源布局。创新学校办学模式,以政府办学为主,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等形式举办中小学校。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混合股份等办学模式,支持名校办分校,鼓励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建立学校联盟。确保新建区域配建学校,在新建居住区和旧区改造过程中配建中小学 校,按规划要求完成中小学配套建设。
(2)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支持利用现有学校存量房产和建设用地兴办中小学教育设施,对已关闭、合并、闲置学校教育用地的调查,做好闲置教育用地置换、再开发利用工作。
(3)足额均衡配置师资。及时调整教师编制,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保障新设中小学机构编制需要。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按照教师“退补相当”原则,加强新招聘教师工作,加大对紧缺学科的补充力度,用足用好聘用制教师管理办法,解决总体超编但学科结构性缺员问题,保证开齐开全国家规定课程。优化师资配置,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局管校聘”管理改革,强化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管理功能,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促进师资科学、均衡配置,提高薄弱学校校长、教师队伍素质。
(4)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落实财政投入主体责任,由财政部门负责融资,保障解决大班额问题资金需求。结合“全面改薄”、校舍维修改造、寄宿制学校改造、特岗教师计划、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等工作,多方面筹措资金。科学测算解决大班额建设项目资金需求,按轻重缓急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及计划,确保解决大班额工作顺利实施。通过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金参与,采取多种融资模式,支持社 会力量办学。
(*)促进资源共享,构建学区管理模式,以资源共享及交流合作为主要途径,继续开展教师交流、支教及名师带培,促进师资资源共享。加强信息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借助“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研信息化应用平台”“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为校际间提供平等、高效、稳定的共享和交流平台。落实《XX市“互联网+教育”创新行动方案》要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建立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使用制度,加强培训监督,积极推动应用。
通过加大设施投入,整合师资,均衡生源等方式,配齐了资源,补足了短板,为治理大班额工作提供了保障。
3.治理大班额班级。一是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按照“就近入学,学区入学”的原则,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招生,有效控制班额,杜绝大班额现象的再度发生。地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班、分班的方式消除大班额的现象。
三、取得成效
(一)建立了大班额台账,实施动态管理
大班额台账的建立便于记录、整理地区班额的过程数据,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治理大班额工作过程中找到难点,突出重点;便于指导、检查动态数据获取工作,确保动态数据真实可靠,为实现地区班额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资源得到了均衡发展
根据XX市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2016至201*年为第一阶段;201*至2020为第二阶段,截至2017年年末,成效如下:
1.校舍建设。加大投入,新增校舍面积634*4平方米。新建学校(教学点)10所,占地面积3413*平方米,改扩建学校1*所,建设总面积2*34*平方米。新增教学班数**个,学位数4044个,宿舍面积*3**平方米,床位数63*个。
2.图书和设备购置。投入2423.*万,购置图书*0.*万册,置设备6**4件
3.师资配备。招聘教职工数量**0人,其中专任教师数量***人,校长、教师交流361人。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增强了教师队伍活力,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情况。
(三)大班额工作取得阶段成果。
截至2017年10月,XX市共有教学班总数7673个。其中:小学*17*个、初中1*6*个、一贯制学校774个、完全中学的初中部1*1个;城区3217个、镇区213*个、乡村231*个。按全口径统计的小学平均班额人数,城区41人,镇区3*人,乡村16人。初中平均班额人数,城区4*人,镇区40人,乡村36人。
目前,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存在大班额的班级 27*个(减少*4*个),超大班额的班级0个(减少4个),其中自然减员4*2个,拆分33个;初中存在大班额的班级*2个(减少10*个),超大班额的班级0个(减少3个),其中自然减员*6个,拆分*个,超出规定班额人数不多,分布高年级。到2020年前,在杜绝新增大班额的基础上,现有的大部分大班额将自然消除。
四、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问题
1.教育资源不足。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因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等原因致使教育资源布局和城镇学位供给面临巨大挑战。鉴于XX市北工、中商、南居的整体布局,部分区域教育资源不足。
2.个别地方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经过持续的投入和建设,吉林教育资源整体是均衡的,但个别地方,个别学校,城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还存在资源不均衡问题,未能彻底解决。
(二)下一步打算
1.继续加强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工作的组织领导。2.通过调整布局、统筹规划、盘活存量、扩大容量等方式补齐地区教育资源短板,均衡教育资源。
3.控制因非正常转学重新产生大班额现象 4.专项治理个别学校的大班额现象。
五、工作建议
(一)严控一个办学周期的办学规模、防止反弹。
(二)强化招生计划在办学周期内的调控作用。
2017年10月
第四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工作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
工作方案
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寄宿制学校“大通铺”,是全面改善我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7号)等文件精神,消除我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寄宿制学校“大通铺”,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实际,特制订本攻坚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实现学校班额基本达标、寄宿生一人一床为目标,因地制宜,采取疏堵结合、软硬并举,突出攻坚重点,加快学校新建、改扩建步伐,迅速扩大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攻坚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从2015年起,用6年时间,统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中央奖补专项等教育建设项目资金(以下简称“全面改薄”相关资金),分阶段实施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和寄宿制学校“大通铺”攻坚工程。到2018年,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班额控制在55人以内,基本消除寄宿制学校“大通铺”,实现大部分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到2020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实现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国家标准(小学45人以内、初中50人以内),全面消除寄宿制学校“大通铺”,实现所有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
(二)目标。
2015年计划建设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231.29万平方米,建设学生宿舍96.68万平方米,购置学生用床19.83万张(单人张),解决“大班额”32.17万人的教学用房和寄宿生“大通铺”22.16万人“一人一床”的问题,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学生率和“大通铺”率分别降低至8.44%和27.1%。
2016年计划建设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181.06万平方米,建设学生宿舍88.08万平方米,购置学生用床18.55万张(单人张),解决“大班额”28.86万人的教学用房和寄宿生“大通铺”19.63万人“一人一床”的问题,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学生率和“大通铺”率分别降低至6.48%和21.17%。
2017年计划建设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154.97万平方米,建设学生宿舍80.18万平方米,购置学生用床16.54万张(单人张),解决“大班额”27.34万人的教学用房和寄宿生“大通铺”18.19万人“一人一床”的问题,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学生率和“大通铺”率分别降低至4.64%和15.68%。
2018年计划建设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133.08万平方米,建设学生宿舍78.28万平方米,购置学生用床16.68万张(单人张),解决“大班额”26.37万人的教学用房和寄宿生“大通铺”18.38万人“一人一床”的问题,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学生率和“大通铺”率分别降低至2.85%和10.12%。
2019年计划建设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92.88万平方米,建设学生宿舍92.08万平方米,购置学生用床23.9万张(单人张),解决“大班额”20.94万人的教学用房和寄宿生“大通铺”17.43万人“一人一床”的问题,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学生率和“大通铺”率分别降低至1.44%和4.86%。
2020年计划建设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88.82万平方米,建设学生宿舍77.88万平方米,购置学生用床22.76万张(单人张),解决“大班额”21.26万人的教学用房和寄宿生“大通铺”16.08万人“一人一床”的问题,全面消除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和“大通铺。
三、重点任务
(一)大力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扩大学校办学容量。
1.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和“全面改薄”学校建设项目。各地要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和《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从源头上消除“大班额”、“大通铺”。
城镇学校布局,要根据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的数量、分布和增长趋势等因素,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严格落实新建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学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政策,努力解决学龄人口不断增加引发的“大班额”、“大通铺”。
农村学校布局,原则上每个乡镇都要设置初中和中心小学,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屯要设置村小学,并合理设置寄宿制学校。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要保留或设置教学点。严格规范撤并学校的程序和行为,撤并学校要审慎,要坚持先建后撤、保证平稳过渡,坚决避免盲目撤并学校导致“大班额”、“大通铺”。
各地要进一步优化“双千计划”义务教育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及“全面改薄”项目的建设规划,确保所选择的建设项目有利于解决学校“大班额”、“大通铺”。
2.加快推进学校建设项目,努力扩大办学资源。各地要对辖区内“大班额”、“大通铺”问题进行逐校实地摸底排查,摸清底数。严格根据城乡布局规划,结合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变化趋势,按照勤俭办学、保基本、补短板的原则,紧密围绕当地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工作,统筹“全面改薄”相关资金,优先用于学校新建、改扩建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和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建设,迅速扩增教室、学生宿舍等办学资源,完善学校教学、师生生活基本设施,增加学校容量,保障学校多功能教室和寄宿学生“一人一床”,扩大办学规模,加快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为吸引学生就近入学创造良好条件,为消除“大班额”、“大通铺”夯实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1.多措并举逐步解决教师数量不足引发的“大班额”。各地要严格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修订)》,努力配齐配足城乡学校教职工。在编制总量控制下,核定编制不足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通过在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调剂教职工编制等多种形式解决。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专项考试,向农村教师岗位倾斜;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计划、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和民族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补足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紧缺学科教师,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重点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因师资不足引发的“大班额”和课程无法开齐等突出问题。
2.加强教职工编制管理,认真做好编制清理整顿工作。各地要充分使用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格控制教学辅助人员用编数量,充分发挥编制资源最大使用效益,减少教职工编制空编率,原则上各地空编率要控制在5%以下。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临时顶岗人员。开展教师编制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加大对挤占、挪用、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及“在编不在岗”等人员清理整治力度,对挤占、挪用、截留教职工编制的,要及时将编制退回教育系统使用;对长期借用、借调教师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要及时将借用、借调的现职教师退还给教育队伍。
3.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引导城镇学校优质师资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师资有序流动。各地要大力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引导城镇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引导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支持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师资到城镇学校跟岗学习。完善交流轮岗机制,在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晋升、聘用管理、业绩考核、培养培训、评优表彰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自治区组织开展“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中小学教师支教走教计划,每年选派2000名左右优秀教师到县级及以下薄弱学校支教1年,每年选派2000名左右紧缺学科教师到乡镇及以下学校走教1年,每年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学校培训150名左右骨干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缓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紧缺和无法开齐课程等压力。各地要大力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和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通过交流轮岗引导优质师资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序流动,全面带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整体提升。
4.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各地要积极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每县建设好1所教师培训机构,让农村教师“在家门口”接受高质量培训,缓解教师外出培训“工学”矛盾。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采取送教下乡、送培上门、对口支援等多种培训方式,为农村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推动置换脱产研修,将院校集中培训、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实践和师范生(城镇教师)顶岗实习支教相结合,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培养骨干教师,逐步提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努力缩小班级、校际、区域之间师资差距,逐步化解因“择师”“择校”引发的“大班额”问题。
(三)深化学校常规管理,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1.切实加强学校招生管理,实行阳光招生。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切实落实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小学招生要严格控制入学年龄,严禁招收低龄学生。禁止跨区域招生。对擅自招收的学生,不予办理学籍,不予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务必确保每年新生班额达到国家标准(小学45人以内、初中50人以内)。各地要逐步提高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招生名额分配到辖区初中的比例,2015年不低于45%,2016年不低于50%,2017—2020年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通过增大辖区初中学校学生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引导初中学生和家长放弃择校,为消除“择校热”、“大班额”创造条件。严格寄宿制学校的寄宿资格管理,对家校距离在学校服务半径范围内的学生原则上不予安排寄宿,就近走读,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学生可根据实际安排寄宿,努力杜绝“择校(寄宿制学校)”引发的“大通铺”。对存在“大班额”、“大通铺”的义务教育学校,禁止再开办幼儿园或学前班招生,已经开办并招生的,要限期取消。
2.全面实行均衡编班,遏制学生家长“择班”行为。各地要按照“学生均衡编班、教师均衡搭配、先学生编班后配教师”的原则,对起始年级所有学生进行均衡编班,同年级教师一律均衡搭配,随机确定教学班级,禁止由班主任选择任课教师而制造强强联合的不良做法,禁止举办重点班、特长班,坚决遏制家长“择班”导致的“大班额”。
3.严格落实学生学籍管理,遏制借转学变相择校行为。
各地要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实施办法》,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坚持“一生一籍、籍随人走”,严把转学入口关,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无正当理由不能转学的规定,严格规范转学的条件和程序,已经达到“大班额”的中小学或班级,原则上不得接收转学学生,坚决遏制借转学变相择校的行为,防止人为造成“大班额”。
(四)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1.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促进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各地要科学划分学区,均衡配置学区学校办学资源和教师资源,努力办好学区内每一所学校。积极探索“强校+弱校”、“教育联盟”、“强校托管”、“集团化办学”、“大校长制”等多种学区学校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实现学区内学校统一招生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教学评价,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努力使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2.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自治区统一搭建广西教育资源云平台,建设全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自治区、市县、学校三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体系,大力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各市、县(市、区)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逐步实现学校宽带网络接入和配备满足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所需的必备基础设施;加强区域特色资源库建设,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城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组织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强校本资源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各地要把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工作作为破解当前教育突出问题、大力实施“全面改薄”计划、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编制实施方案,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经费,确保攻坚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自治区负责领导、组织、推动全区攻坚工作,制定全区攻坚方案,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奖补资金,督促检查各地推进攻坚工作。设区市负责统筹全市攻坚工作,加强对县级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制定全市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报自治区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与所辖县(市、区)签订责任书,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县(市、区)是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工作的主要责任主体,负责统筹当地攻坚工作,制定当地攻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当地攻坚工作经费投入,出台具体配套政策措施,加强攻坚工作的部门协调和监督检查。
(二)加强部门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
各地要加强配合协调,建立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教育部门负责牵头组织攻坚工作的具体实施,指导各地做好组织实施、督导检查、总结验收等工作。编制部门负责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和使用,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发展改革部门负责重点安排义务教育学校投资项目,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的指导。财政部门负责拓宽投入渠道,统筹项目建设和奖补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支持教育部门开展教师招聘、选拔、任用,健全教师工作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三)加强统筹力度,加大经费投入。
各地要切实履行教育投入主体责任,将教育支出作为重点支出优先予以保障,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口径,从中计提不低于10%的教育资金全部用于教育,优先保障学校建设,加大对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工作的投入。要统筹“全面改薄”相关资金,优先安排用于攻坚工作。根据中央和自治区要求,结合“全面改薄”项目规划和当地实际,科学测算攻坚工作建设项目资金需求,按轻重缓急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及计划,确保攻坚工作顺利实施。自治区加强资金统筹,根据各地攻坚工作努力程度、工作成效等,给予奖惩。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进一步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税费优惠政策,免收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涉及的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四)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大通铺”攻坚工作纳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建立推动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公开问责的工作督查机制。自治区将各地实施攻坚工作情况作为考核地方的重要指标,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对完成任务成效突出的市、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对职责不明确、工作不落实,不能完成任务的市、县(市、区)予以通报批评。
第五篇:消除大班额
杨赵小学消除“大班额”制度
消除“大班额”是“两基”成果巩固和提高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必须要站在服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控制“大班额”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彻底消除“大班额”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班额控制工作,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通过大力宣传“大班额”的不良影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化解大班额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学校建设,积极争取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迎接新的挑战。
三、是严格控制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加大校内名师的培养力度,以缓解因学生择校、择师所带来的“大班额”压力。
四、是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规定,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控制新生年级人数,加强义务教育学籍信息化管理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等方面入手,外来人员严格审查“五证”,充分化解已有“大班额”并防止新“大班额”的出现。
五、是建立健全治理“大班额”的长效监督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将有效地控制“大班额”,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