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指引致富路,农民端上金饭碗(修改稿)(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6:3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叶指引致富路,农民端上金饭碗(修改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叶指引致富路,农民端上金饭碗(修改稿)》。

第一篇:金叶指引致富路,农民端上金饭碗(修改稿)

金叶指引致富路 农民端上“金饭碗”

——湖南隆回荷香桥镇科学发展指引农民踏上致富路

金秋九月,流金淌银,荷香桥镇的烟农看着金灿灿的烟叶,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湖南隆回县荷香桥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壮大烟叶产业,引导农民大发烟叶财,踏上致富路。

抓住机遇,引导产业,农民端上“金饭碗”。抓住时机引导一批。荷香桥镇紧扣国家“北烟南移”和县里“北药南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旋律,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科学地将烤烟确定为该镇的主导农业产业,号召大家种植烤烟。充分利用简报、黑板报、电视向人们介绍烤烟政策,与群众分析粮经的收益比,和群众算好经济帐。在政府的引导下,今年共有743户烟农,种植烟叶6200亩,产烟14000担,产值超过1400万元。抓住特点培育一批。荷香桥镇紧抓现代烟叶农业的特点,提高烟农的科学种植水平,镇党委、政府依托职业教育的优势,邀请烤烟专家通过培训班、座谈会、现场会等形式加大对烟农科学种植过程中肥料的配比、大田的管理、常见病的防治和烟叶的烤制与收藏等理论知识的培训,培育了一批烟叶种植能手。抓住典型带动一批。为让更多的人看到烟叶收益,荷香桥镇创新工作方法,开展深入细致的田间调查,宣传先进典型,带动群众致富。每年,荷香

桥镇都会选评一批烤烟先进村、烤烟生产能手、烤烟生产示范户,并发给锦旗与奖金。通过村与村的一带

一、党员结对一帮一的活动,带动一批新的烟农。抓住季节发动一批。烤烟是一种季节性、科学性很强的农业产业,为壮大烤烟产业,荷香桥镇抢抓季节和时间。统筹烤烟收购和发动之间的关系。编写简报、出动宣传车、领导干部深入村组召开烤烟发动会,确保来年的烤烟面积和产量。“干群同心,其力断金”,荷香桥镇的烤烟鼓起了烟农的腰包,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政策激励,政府扶持,农民吃了“定心丸”。制定激励政策。镇党委、政府除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优惠政策外,还结合荷香桥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烤烟的激励政策,如《荷香桥镇烤烟生产奖励办法》、《关于荷香桥镇烤烟生产优惠政策的规定》。把全镇烤烟生产的面积、产量、质量等要素作为镇、村干部工作称职与否的评定条件。制定扶持政策。一是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烟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建立起金融机构扶持、烟农生产烟叶出售后还款的循环运作模式。仅2009年就给322户烟农发放贷款369.9万余元,解决了最迫切的资金问题。二是政府按40元/亩的标准给烟农贴息,仅贴息这一项就节省了烟农25万余元,减轻烟农因贷款而造成的经济压力。三是针对烟叶生产有较大风险的特点,政府拿钱给烟叶入保险,根据烟叶受害情况

给予保险赔偿,让烟农吃下“定心丸”。

干部包村,技术服务,农民走上致富路。成立专门班子。镇成立了由8名精干力量组成的烤烟生产办公室,再加上镇烟叶收购站的30名技术人员,全镇共投入38名干部职工专门抓烤烟生产,协调处理烤烟生产过程中的矛盾,为该镇的烤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强化责任机制。镇实行片线领导包线、驻村干部包村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求驻村干部与村建立起 “点对点”的长效帮扶机制,从烤烟生产的宣传发动、面积落实、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烤房建设、采收烘烤到分级扎把,干部必须深入到各村各组各户,做好相关的宣传、发动、培训、示范、指导和服务。提供技术服务。镇每年都提供技术服务,确保烟农丰产增收。全镇今年共举办各级各类烤烟技术培训100余期,受训人数达1000人(次),根据烟叶生产每个时期的特点进行专门的技术指导,编写技术信息,发到每个烟农。优化收购环境。镇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预先排好预售日期,烤烟生产办公室派出专业人员下村入组到农户进行烟叶的预检预约,及时将县里的收购政策传达到每个烟农。收购时,镇每天安排一名以上的班子成员带队,驻村干部全程参与所驻村的烟叶收购过程,做好烟叶收购的解释和秩序维护工作,做到收购工作明白、公开。(江南)

第二篇:农村改革铺平农民增收致富路

农村改革铺平农民增收致富路

2008年10月06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王亦君

30年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在“大包干”的契约上摁下了18个鲜红的指印,从而成为我国农村改革迈出的第一步。而这场变革的先行者是农民,实验场在农村。

从家庭联产承包,解决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种种历程,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10个“中央一号文件”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承包权,从15年不变,到30年不变,农民吃了定心丸;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在2003年被终结,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奖励补贴政策先后出台,让农民朋友欣喜不已。1978年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不仅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1978年~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1%。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快速发展。197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642亿斤,2007年则突破1万亿斤大关;肉、禽、蛋、奶、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也改变了长期短缺的状况,呈现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证。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大大增强,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保障和支撑力得到了稳步提升。

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撰文指出,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数据显示,1978年~1984年,我国农业产出平均每年保持了7.7%的增长速度。1984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以不变价计算增加了42.23%,按照生产函数估算,其中约有一半来自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若以生产反应函数估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为42.2%,提价贡献为16.0%。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是中国农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它不仅迎来了我国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从2.5亿人下降到1.3亿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15.1%,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历史上的一项奇迹。同时,它把整个中国带入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农民为启动改革开放立下了首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03年~2007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达1.6万亿元,年均增长17.8%;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补贴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四补贴”达到1028亿元,比上年翻一番;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对粮食、生猪和油料生产大县进行奖励,对农业保险保费进行补贴,并对鲜活农产品运输予以费用减免。上述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统购统销纳入改革议程,从农产品流通领域着手开始了农村市场化改革进程;1985年,中央决定,对粮食和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订购,放开了猪、牛、羊、水果、水产品及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1999年又放开了棉花市场和价格;2004年全面放开了粮食市场和价格,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目前,除烟叶、蚕茧外,所有农副产品市场全部放开,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的放开使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明显增加。

改革开放30年来,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发展,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而且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新的来源,为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

~2006年,来自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逐步提高,由人均每年308元增加到8369元,乡镇企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8.2%提高到34.6%。乡镇企业已成为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逐渐恢复并日益活跃。近几年随着城乡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不断改善,尤其是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就业的重大战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工作。2004年~2007年,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就培训农村劳动力1230万人,其中85%以上实现了转移就业。同时,不断加强对农民外出就业的服务,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清理力度,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解决农民工工资待遇低、子女上学难、劳动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

第三篇:农户贷款助长阳农民走上致富路

农户贷款助长阳农民走上致富路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山川秀美、风情浓郁。这里风光秀美,景观独特,素有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的美誉。在美丽的清江河畔自古就有“小汉口”之称的资丘镇,这里更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村民勤劳肯干。在当地党委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战略的指引下,村民们结合自身实际和地理位置有选择性地种植农副产品。靠种植蔬菜而致富的天河坪村主任陈建波,高兴地向笔者介绍自己在当地农信社小额贷款地扶持下走上富裕之路、过上小康生活的经历。像陈建波这样依靠农户小额贷款扶持起来的种、养殖大户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农村越来越多。目前,资丘镇在小额农贷的支持下,一村一个或几个种植项目,如该镇天河坪村家家户户种蔬菜,高山返季节蔬菜,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九龙村的白肋烟种植为村民谋求了致富渠道。

近年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社紧密联系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走上富裕路、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转变经营观念,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宗旨,把信贷结构调整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支持农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多种经济,从资金上扶持农民致富。

为了高效便捷服务区域内“三农”,县联社制定了一系列便民惠农措施,扎实推进阳光信贷工程,如在所有行政村树立公示牌,将业务品种、服务要约、准入条件、办贷流程、贷款利率、包村信贷员信息、联系电话公之于众,同时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了《支农“110”服务承诺》、《办贷“零费用”承诺》、《办贷“限时服务”承诺》、《办贷廉洁服务承诺》、《支农信贷服务监督岗》等。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10万农户中,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张管户信贷员“名片”,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与信用社或管片员联系所需的信贷服务。

为了确保支农贷款使用真正服务于辖区“三农”,县联社加大农户信用贷款调查力度,联社领导班子经常深入农村、农户与农民交心谈心,调研农业贷款需求和使用情况、农户开展生产经营状况,了解基层乡镇及农户对支农贷款和农村金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农村产业结构的趋势和动态。根据调查研究及时调整服务措施及功能。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为保证“三农”充分得到信贷支持,县联社在年初的信贷资金安排上明确规定了“三农”贷款比例不得低于贷款总额的70%,对涉农贷款使用情况按时组织检查、跟踪监控,对新发放的贷款坚持以“三农”的原则,确保农户贷款真正用在农民身上。

与此同时,该县在持续整顿信用秩序改善信用环境的前提下,还深入开展了创建信用村(镇)和评定“信用农户”等活动,信用村(镇)创建工程,按每年不少于辖内乡(镇)、行政村总数的30%的幅度递增,自2010年起力争三年达到100%。通过建立农户信用评定制度,给农户新发放贷款证和对已持有贷款证的农户逐年年审,完善贷款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符合农村经济特点的信贷经营机制,并为全县70%以上的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让大批农民走上贷款的“绿色通道”。通过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业务,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贷款难问题。同时还重点扶持了一批从事种养业、加工业的农民和涉农重点企业,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县联社王理事长介绍说,过去的几年,全县10余万农户,有占40%以上的农户享受到了农信社的农户小额贷款的支持,为我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了我们应尽的力量。今后,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扎实工作,开拓奋进,加快建设美丽富强和和谐的长阳,深化农户贷款管理,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长阳县农信社 刘诗平

第四篇:现代烟草农业让山区农民走上致富路

现代烟草农业让山区农民走上致富路

进入我们视野的是2005年之前的湖北十堰房县桥上乡西坪村。2005年之前的西坪村,坐落大山的深处,作为湖北十堰市贫困县房县下辖区的一个小村庄,西坪村并不为人们所熟悉。贫穷的山村里,到处是低矮的农房,几百户的村民们生活在简陋的房子里,依赖着自己的几亩田地过活。他们用着简陋原始的农具奔忙在田间地头,行走在村里坑坑洼洼的泥路上……

勤劳朴实的村民世世代代与这片贫穷的土地相依相守,谱写着沧桑的田园牧歌。村民们生儿育女,辛勤耕作,依靠这片土地繁衍生息。然而,生产的粗放,基础设施的匮乏,劳动的艰辛,生活的贫乏,却是他们心中无法破解的痛隐和百转千回的呐喊:村民们年收入几百元,农耕设施陈旧落后,村内道路年久失修,几百户村民一辈子守着大山,很少能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当日历翻阅到2010年,当记者再次感受这座村庄时,欣喜地感受到了它的巨大的变化:田间流淌的清泉,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田地、现代化的农机具……农民们富起来了!而这,只是湖北十堰市上百个村庄中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村子,十堰市还有很多。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大山沟里的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答案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让村里的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村民们的荷包鼓了起来,让烟农们走上了富裕路。

近年来,十堰市按照国家局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总体要求,探索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模式,加强烟区水、电、路、农机、育苗大棚、烤晾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实现了 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有力促进了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其中,以房县西坪、竹溪县向坝乡金竹园村烟农合作社等为代表的烟农合作社的成立,进一步推进了十堰市现代烟草农业的快速发展。

从2007年十堰市成立了首个烟农合作社到2010年十堰发展到拥有6个乡级烟农合作社、近50个村级合作社,十堰市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的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模式和路子,完成了从偏远山区贫穷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的华丽蜕变。回首过去的足迹,是十堰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跨越传统农业的艰辛,是十堰市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决心,顺着足迹的方向,我们看到了湖北十堰市现代烟草农业充满希望的明天。

近日,记者奔赴湖北十堰市,亲身感受了十堰地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给当地带来的可喜变化。让我们将时针拨回到2007年之前,让记者带您一同见证十堰市现代烟草农业的探索和发展。探索: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国土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6万,全市森林覆盖率51.6%。十堰是“东风”车的故乡,南水北调中线取水源头,也是湖北烟叶、茶叶、魔芋等特色产品的重要产区。

虽然自然环境优良,但十堰市地处山区,传统农业发展并不理想。“走的羊肠道,吃的泥浆水,晴三天炸裂子,下三天走蹩子”是十堰山区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像两座大山压在山区农民的头上。十堰市所辖的六县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其中房县、竹山、竹溪、陨溪还是是湖北省特困县。

2007年之前,十堰市成立烟农合作社之前,十堰山区的农民们大都秉承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种植庄稼、蔬菜等农作物。部分村民也种植烟叶,但因生产条件有限,当地的烟叶生产主要以自然农户为单位分户生产,分户经营,并不利于科学布局及规模化生产,适宜烟地和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低,专业化程度和整体生产水平难以提高。农民们的辛勤劳作并未换来丰足的生活。十堰山区农村村民年收入仅仅一千多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工业企业对烟叶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种植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烟叶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多数山区村民选择了外出打工。

在这种情况下,依据当地优越的宜烟地理条件,寻找一种适宜该地区的新的农业模式迫在眉睫。

起步: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成立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北依秦岭,南临巴山,国土面积236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6万亩,总人口3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0万人。十堰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总时数1655-1958小时,无霜期244-255天,全市宜烟面积在100万亩以上。

2007年7月,国家局纪检组长潘家华到房县调研,在调研中,潘家华了解到该地区多样性的山地气候,非常适宜烟叶种植,较之于十堰市的其他地区,房县西坪村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对烟叶的生产发展的有利因素更为突出。他要求“房县要在坚持„一基四化‟的基础上,在大力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上有所突破”。

2007年8月5日-6日,十堰市西坪村召开干部群众大会,充分征求乡村干部意见,听取对开展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和烟叶生产组织方式改革的要求和想法。经过反复调研,借鉴茶叶、养殖合作社和以前烟农协会建设的经验,确定在西坪村进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试点。

一种崭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即将在十堰地区开展。

发展:烟农合作社试点获成功

烟叶是十堰农村经济和农民脱贫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健全。2007年9月,十堰在房县桥上乡西坪村和竹溪县向坝乡金竹园村(含五丰村1组、向坝村3组)开始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按照政府领导、农民主导、烟草扶持和“以烟为主,带动多业发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试点工作思路,十堰市开始了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大胆的尝试,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一村一品发展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在十堰市烟草公司及房县烟草公司的大力扶持下,十堰市地区的首个烟农合作社——房县野人谷镇西坪村烟农合作社成立之初便得到了来自政府、烟草部门等各方面的大力扶持。得到了稳定、快速的发展。经过几年的摸索,房县西坪村烟农合作社初具规模:建立了各有分工的服务队、烟叶产量、产质都有所提高、合作社还依法选举了社员代表,召开了合作社设立大会,通过了《西坪烟叶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和《西坪烟叶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合作社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合作社成员年底获得的分红越来越多,烟农们的年收入从之前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3万余元。在发展中,西坪烟农合作社也确定了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建立全面综合烟农合作社的发展方向。

西坪合作社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在西坪合作社成立不久,竹溪县向坝乡金竹园村也成立了自己的烟农合作社。西坪村周边的几个村落也都纷纷开始建立烟农合作社,加入到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大军中来。

目前,十堰地区有包括千坪、擂鼓镇等地在内的6个乡级合作和以及近50个村级合作社。十堰山区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烟农们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盖起了二层小楼;村里的交通顺畅了,新修的大马路能通到家家户户;村里的田地种上了烟苗,地里的机耕路四通八达;水渠里的水清澈见底,烟田里50米就能看见一个水龙头,烟农们再也不用跑老远的路去去提水了;田地里长出了茂盛的烟叶,烟农们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笑容。

烟农们自豪的拉着每个进村的外地人,向不知情的人们诉说着烟农合作社给他们带来的经济、生产、生活上的改变。

他们自豪地告诉人们他们的新身份——烟农合作社社员。

第五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指引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第三条

合作社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向本辖区内合作社发放的人民币贷款。

第四条

合作社贷款应当遵循“严格管理、规范操作、资金优先、利率优惠、授信管理、周转使用”的原则。

第五条

合作社贷款由农村信用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自主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农村信用社发放合作社贷款。农村信用社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发放合作社贷

(二)合作社统一采购社员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所需物资的农业投入贷款;

(三)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社员农产品时的流动资金贷款;

(四)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造产品分级仓储场所、购买各类包装和加工设施、购置冷藏保鲜设施和运输设备等贷款;

(五)合作社用于生产经营的其他贷款。

第三章 贷款方式

第九条

合作社贷款方式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第十条

信用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通过对借款人资金实力、经济效益、经营管理以及偿债能力等的评估,确认其信用优良,能履约清偿债务而发放的贷款。信用社一般不得发放信用贷款。

第十一条

担保贷款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第十二条

以保证方式申请合作社贷款的,应当提供农村信用社可接受的第三方连带责任保证。

第十三条

以抵押方式和质押方式申请合作社贷款的,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及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担保管理的有关规定。

办理抵(质)押贷款,借款人与农村信用社在签订借款合同时,需相应签订抵(质)押合同,作为借款合同的附件。借款合第十九条

信用社应当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根据合作社的还款意愿、履约记录、管理水平、经营发展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社员的信用等级及占比等主要指标评定信用等级。

合作社信用评级分为优秀、较好、一般三个等级。具体评定办法和标准由各市办事处(市联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并报至省联社备案。

第二十条

对合作社及其社员的信用情况实行年检制度,并进行动态管理。

在进行信用等级管理时,应当充分体现合作社的信用等级与其社员的信用等级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原则上,社员信用等级提高(降低)时,其所在合作社的信用等级随之提高(降低);合作社信用等级提高(降低)时,其社员信用等级相应提高(降低)。

第二十一条

合作社的授信应当遵循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统一授信的基本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审批(咨询)、一年一授”的管理办法。授信工作每年开展一次,对合作社的授信额度进行动态管理。农村信用社按照“谁授信、谁调整”的原则调整授信,并及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

授信额度包括合作社自身贷款和对外担保金额。根据其资金需求、资本金大小、生产经营规模、社员人数、信用等级,按照信用社信贷管理政策确定。

第二十二条

对评定为优秀信用等级且其社员全部为优秀

第二十八条

贷款发放后,农村信用社要对合作社的资金运营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合作社主营业务收入的资金归社率达到90%以上。

第二十九条

农村信用社应当加强对合作社贷款的风险预警管理,定期检查贷款的使用和偿还情况,检查贷款抵(质)押物有无变化,检查借款人的经济财务状况和第三方保证人的偿债能力。对出现危及贷款安全行为的,要采取相应的信贷制裁措施,及时调整或取消授信。

第三十条

农村信用社应建立完善的合作社贷款档案,并落实专人管理。

第三十一条

对合作社挤占挪用信贷资金,农村信用社有权提前收回贷款,并按人民银行利率政策规定收取罚息。

第三十二条

合作社贷款到期无法偿还时,合作社以其所有财产对贷款承担责任。

第三十三条

各级政府部门向合作社提供的各类补偿基金,必须存入农村信用社指定的专用账户,风险补偿基金主要用于清偿贷款损失,合作社不得挤占挪用。

第六章 罚 则

第三十四条

在合作社贷款管理过程中,对具有下列行为的人员应当追究责任,并按照情节轻重,给予罚款、赔偿贷款损失的经济处罚,以及警告、记过等行政处分,必要时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下载金叶指引致富路,农民端上金饭碗(修改稿)(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叶指引致富路,农民端上金饭碗(修改稿)(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