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明及周边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及思考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6:0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文明及周边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及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文明及周边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及思考》。

第一篇:对文明及周边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及思考

对文明及周边各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汝城四中 官小平

近10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文明及周边各乡镇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渐突出。最近,我就文明及周边各乡镇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

1、从犯罪的类型来看,以侵占财产案件为主。据调查,文明乡及周边各乡镇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类型主要以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侵财类为主,犯罪呈多元化特征,暴力程度有所加剧。有的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

2、从犯罪身份来看,大部分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文明及周边乡镇的违法犯罪的人,大都是只有小学、初中文化,极少是高中文化。

3、团伙违法犯罪案件较多。前几年,仅文明乡,就先后出现了两个所谓的青少年帮派团伙。但在严厉打击下,未形成气候。虽然如此,但也在社会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1、结伙犯罪占很大比重

青少年由于其心智和思想未成熟,各方面能力不强,且接触社会较少,经验不足,因而其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时候往往是结伙行动,以相互壮胆,相互“帮忙”。

2、犯罪行为单一

青少年由于思想单一,知识面窄,导致其犯罪行为的种类也十分有限。大多是倚仗身体或环境等自然形成的条件优势实施犯罪,如利用身高体壮实施抢劫,利用他人不注意实施盗窃等。

3、暴力性犯罪增多

近年来,在青少年犯罪中,暴力性犯罪所占比例日渐增大。从2005年至2009年的案件来看,抢劫案件为20多件,占全部未成年人案件的20%以上;敲诈勒索案和故意伤害案近40件,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40%,两项相加所占比例达到60%,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

4、低龄化趋势明显。

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趋势也在日益增强。近年来文明派出所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12至16周岁的涉案青少年接近40人,占全部涉案青少年的70%左右,已占了大部分。文明乡洞头村的何某等人因多次偷盗成为派出所的常客时,年龄还未满14岁。

三、青少年犯罪原因剖析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学校、社会、执法等方面的因素。

(一)、家庭原因

在近年来所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由于父母疏于管教而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占全部青少年犯罪的五分之四。

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和控制功能的弱化,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失之疏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教育和家庭影响对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对孩子初期萌发的不良倾向,其约束作用是其它任何组织和个人所无法代替的。在青少年生理成熟期提前,社会外界存在大量不良诱因的情况下,家庭的教育和控制功能明显在弱化,并没有发挥人们所预期的效果。

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控制功能弱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父母离异,以及父母一方或双方离家到其他地方谋取生计而将孩子让其他亲属抚养而造成的单亲家庭。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使相当一部分家庭长时间处于一种不完整状态,父母难以对子女进行教育和引导,女子也较少得到父母的呵护与关爱。据调查,文明及周边各乡镇约60﹪的家长外出打工,即使未外出的家长,大部分也没时间管教孩子。洞头村的何某,就是典型的例子。父亲死了,母亲改嫁了。他从小跟着年迈的奶奶,由于疏于管教,何某便逐渐沦为了文明乡的少年惯偷。

第二,教育方式失当。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并不是太高,部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欠妥当。例如,有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相信“棍棒之下出人才”,以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子女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当之处。而有的父母却对子女完全放纵不管,任其自由发展,即便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也不及时加以制止和正确的教育,有可能导致子女从轻微的越轨行为走上犯罪的道路。例如文明街的罗某,读小学时,父亲常常用棍棒教训他,读初中后,罗某便再也不惧怕父亲 的棍棒了,父亲只要教训他,他竟转而威胁父亲。父亲只好不再管了。读高中后,罗某纠集文明街的一些不良青少年,常在文明及周边地区寻衅滋事。后因抢劫罪成为了网上通缉犯。

第三,不良的家庭环境。在农村,有的父母不仅没有让子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由于其自身的素质不高,给子女的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例如有的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他们的行为在子女人格塑造的过程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例如:文明的罗某,父亲因盗窃、伤害等多项罪名多次入狱。罗某竟然以此为骄傲,以为其他人不敢惹他,常常欺负其他孩子,以后也成为了村里一霸。

(二)、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体制的偏颇,学校对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疏忽,也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许多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重视德育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疏于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当,使“后进生”无人过问或受老师及同学的冷眼看待,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前途丧失信心,出现厌学、辍学现象,最终脱离学校,走入社会。流入社会后,校外教育工作又没有跟上,无人管理,从而使这些青少年滑坡堕落的危险性大大增大。以上这些原因都间接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的剧增。

据调查统计,有30%是由于各种原因,无人管理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如:范某、曾某等人的盗窃摩托车案,就是典型的例子。范某、曾某等人,因成绩差厌学,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每天在社会上混,结交了宜章的一些不良青年,跟着那些人偷窃,终因盗窃罪被抓。

(三)、社会原因

“学校十年功,社会三分钟”。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导引,是青少年犯罪大幅上升的最直接原因。

1、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2、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

我们知道,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人们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例如:前几年,文明中学的在校生李浪等几人,由于受不良思想的影响,持刀伤害同学,把同学的耳朵割掉。在作案之前,他们丝毫未觉得这是犯罪。只觉得好玩。

在文明及周边乡镇,不良文化影响最大的是网吧、游戏厅、赌场。文明及周边乡镇的所有网吧、游戏厅,聚集的大多是未成年人。小的 只有8、9岁。大多是12-16岁的中小学生。他们痴迷上网、游戏,许多学生丢魂失魄、丧失意志、无心学习、前途废弃。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色情是网络的三个魔爪,是使青少年堕落的三大杀手。例如:文明上章村的李某、文市村的黄某、黄土村的朱某、盈洞的扶某、岭秀的徐某,这5人原先的成绩都居学校前10名。其中的李某、黄某,初一时的成绩还居全校前3名,假期时,他们迷恋了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初中勉强毕业之后,在社会上流浪,外出近5年未归,有的还在广东加入了犯罪集团。其中黄某在广东韶关被人打成重伤,回家不久便死了。

文明的赌博风气也影响了许多青少年,文明街、上章、良田、浅堆、韩田、楼江等地的赌博风气极盛。这些地方的学生大多不爱学习,行为习惯较差。很多学生小小年纪就已是打牌高手。例如:浅堆村的杨某,在校初中生。假期、周末大多数时间和村里的成年人赌博,并且赢多负少,已成为当地的“小名人”,许多孩子很崇拜他。本人曾在某乡镇中学担任过政务主任,每天只要去查,一定能抓到学生聚众赌博的。可想而知,这些学生走入社会,会给社会造成多大的不安定隐患。

(四)、执法原因

执法不严,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间接原因。在文明及周边乡镇,许多青少年的堕落是从网吧、游戏厅开始的,青少年犯罪大多是由于沉溺于游戏机、网吧,又无力支付而直接导致的。然而,为青少年提供沉溺游戏机和上网的条件的除了一部分利欲熏心的无良老板外,有 关的执法管理部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准未成年进入网吧、游戏机室,14岁以下未成年人无监护人在场不准进入网吧、游戏机室,晚上11时后不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游戏机室等等的法规早已出台,然而,这些规定却只成了游戏机、网吧门前的一块起装饰作用的牌子,却极少见到执法人员的身影。有关执法部门也开展过一些声势浩大的整治活动,然而,隆隆的“雷”声过后,却没有形成经常性的、长效的巡查监督机制。个别部门甚至存在收取一定管理费,从不进行监督检查的现象。

四、对策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青少年的犯罪率也趋于上升。在对待这个问题,社会、学校、及家庭都应该联手来加大防范力度,这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工作。解决青少年犯罪剧增,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必须加大经济建设的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的家长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好自己的子女,给他们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从而杜绝青少年们犯罪的隐患。

2、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加强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因材施教,造就多方面的有用人材,才能使部分曾属于被“遗忘”的青少年重新为社会所接受和重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3、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各乡镇的政法综治维稳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不能只打大,不打小,只重打,不重防。对网吧、游戏 机室等场所要实行经常性的、长效的巡查监督机制;对黄、赌、毒等社会流毒坚决有效地进行打击,从源头上打,使其不能再肆虐;对以各种形式出现的腐朽庸俗的思想要坚决予以取缔。只有这样,才能消灭青少年犯罪滋生的土壤。

4、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通过各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提高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认识,使全社会都形成一股保护和关心未成年人的风气,同时也能使广大青少年提高自身免疫力,不再成为犯罪的主体。据了解,文明及周边各乡镇的法制宣传力度不够。并未形成行之有效的长效防范机制。

第二篇: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思考

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思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事关社会治安的和谐和稳定,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宁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引导青少年走健康成长之路,有效预防和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是共青团组织肩负的重大使命,更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成因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探究青少年违法犯罪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不良因素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外部环境的影响。负面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原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金钱万能”等不良观念对青少年造成严重侵蚀,诱发青少年盲目追求金钱物质享受和攀比歪风,迫使他们为获不义之财疯狂作案。社会上宣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泛滥,对青少年社会化潜在影响不可低估。

(二)、教育环境:教育不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

1、学校教育的误区。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心理健康的教育和遵纪守法意识的树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严重下降,容易被外界不良因素所诱导,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法制教育依然有待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环节依然十分薄弱,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性。13、家庭教育的偏颇。一是部分家长素质不高,教育无方。有的家长望子成才心切,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使孩子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使他们很容易走向极端。二是关爱类型过极,造成部分青少年人格方面的缺陷。

4、文化阵地建设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的文化需求。一是我社会教育场所太缺乏。青少年缺乏健康娱乐的客观条件,于是便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二是生动、高质量的优秀精神文化作品少,满足不了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在服务青少年、教育青少年、引导青少年上创新思路寻找载体,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与管理,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全员动员,大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1、要形成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成长导向。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唱响理想信念教育主旋律,形成正确的成长教育导向。

2、构建“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多方参与”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全社会、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分工协作,形成齐抓共管、左右联动、上下互动、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

3、要全面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局面。学校以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为主,配备“法制副校长”。家庭方面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强化父母素质教育上。社会方面,要从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出发,充分发

挥社会力量。

4、要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配合有关部门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加强社会治安防范;文化部门严格对网吧、娱乐场所的管理,查处违规经营网吧,清理整顿出版物市场,尽力清除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不良文化环境。

5、要注重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工作。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厌学、情绪不稳定等很多心理问题,倘若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及时给予疏导,使孩子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就能避免不良心理继续发展,从而避免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6、要营造良好的青少年成长宏观环境。多推出一些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电视、广播节目和音像制品;妇联组织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倡导文明和谐新风;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青少年的思想、精力、志趣引导到健康向上的实践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成长成才。

(二)强化阵地建设,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德育水平。

一是继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五四”、“七一”、国庆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二是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通过学习增强他们认识真理、辨别真伪的能力,从而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应该多建立一些适宜青少年成长的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基地,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一系列活动,丰富广大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

活,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1、要积极培养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观念。通过办培训班、举办知识竞赛、配备学校法制副校长、成立普法讲师团,面向在校中小学生、街道社区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2、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运用网络,健康文明上网。通过举办征文、拒绝不健康上网签名仪式、实施青少年上网“脱瘾工程”等活动,大力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青少年健康文明上网。

3、要做好问题青少年的感化挽救活动。一是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要强化教育,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等帮教活动,确保问题青少年看到希望。二是认真做好辍学学生、流浪儿童和社会失业青年的帮教工作。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乎国家的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共青团组织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营造优良的环境,全力维护青少年权益,努力提高青少年法制素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第三篇:市政协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研思考

为全面了解掌握**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进一步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我市的贯彻落实,市政协于2005年10月25日起,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就**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市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和就我市如何进一步贯彻《两法》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所提建议报告如下:

一、**市近两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和特点

(一)**市近两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

从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市共有574名青少年违法犯罪,占全部违法犯罪人员(1164人)的49.3%。

1、2004年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

2004年共抓获犯罪嫌疑人615人,青少年违法犯罪303人,青少年违法犯罪占49.2%。其中不满14岁的14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4.6%。14至15岁的51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16.8%。16至17岁的69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22.7%。18至25岁的169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55.7%。

2、2005年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

2005年1-10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49人,青少年违法犯罪271人,占49.3%,其中不满14岁的28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10.3%;14至15岁的41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15.1%;16至17岁的63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23.2%;18至25的131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48.3%。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1、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上升趋势,18岁以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升势头明显。

2004年青少年违法犯罪占违法犯罪总数的49.2%,其中14至17岁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134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44.2%。

2005年1-10月,青少年违法犯罪比率已高于2004年全年。

2、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两类侵财案件。

2004年破获盗窃案492起,抢劫案25起,其中青少年违法犯罪157起,占整个违法犯罪的30.3%。14岁以下违法犯罪人员14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6.35%。

2005年1-10月20日,破获盗窃案430起,抢劫案22起,其中青少年违法犯罪258起,占整个违法犯罪的57%。14岁以下违法犯罪人员28人,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13.5%。

3、共同犯罪占有相当的比例。市法院2003年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同犯罪的案件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57%;2004年为62%;2005年截止到10月份为65%。团伙犯罪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未成年人在结伙作案过程中,既互相壮胆,又逞强好胜,往往相互传习,形成交叉感染,使许多团伙成员很快从作案的“单面手”变成“多面手”,社会危害极大。

4、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集中化。从市法院近两年来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来看,犯罪年龄多集中在16、17岁。此年龄段多为未成年人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知程度,但又较为模糊,极易受到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如,2005年5月破获的一起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案,有犯罪嫌疑人17名,其中16至18岁的就有14人,还有在校高中学生3名。

5、未成年人犯罪主体以在校学生和辍学学生为主,学生占有相当的比重。2004年学生占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为68%,2005年截止10月份为45%。

6、未成年人犯罪中男性占绝对主流,女性犯罪较为少见。2004年女性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件3人;2005年截止10月份为1件1人,案件类型为盗窃、抢劫。

7、单亲家庭易造成未成年人性格孤僻,心理承受力差,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大。如:2004年11月破获的二中学生王皓故意杀人案,就是因其父母离异,心理比较封闭,以致其母亲的一句话使其陷于犯罪深渊。

8、网络媒体上色情凶杀等不健康的信息,致使是非辨别能力较差的未成年人盲目模仿,造成违法犯罪。

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几点建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都应共同做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

1、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在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过程中,要继续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办理工作独具特色,充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2、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坚持并完善已有的法制教育工作体系。如,学校设立法制副校长,法律教育进校院、进课堂,学校建立法制教育基地,聘请专家作为校外法律辅导员,少年法庭工作向社会延伸,新闻媒体设立少年法制宣传栏目,用形象生动的形式教育青少年等措施,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通过接受预防犯罪的教育使青少年来约束

第四篇:新昌县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及预防对策的调查与思考(范文模版)

新昌县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及预防对策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态势,随之带来的影响社会稳定、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等种种负面效应也日渐凸现。这是社会治安在新时期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趋势,掌握青少年违法犯罪规律,寻求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我对新昌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就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趋势

1、违法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据统计:2006年,新昌县看守所共收押634人,其中青少年就有 420人(未成年人33人),占66% ;2007年1至11月份共收押641人,其中青少年563 人(未成年人75人),占88%,青少年犯罪己成逐年上升之势。

2、涉案类型呈现增多趋势。据统计:2006收押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员中,涉嫌寻衅滋事、盗窃、抢劫抢夺、强奸、非法拘禁、绑架、伪造变造公文证件印章等7种罪名。2007年收押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中,涉嫌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抢劫抢夺、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盗窃、非法拘禁、非法侵入住宅等8种罪名。

3、暴力型犯罪呈现攀升趋势。据统计:2006收押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员中,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盗窃、抢劫、寻衅滋事,而2007年收押的未成年人犯罪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以聚众斗殴为主的青少年暴力型犯罪现象日渐严重。

4、犯罪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据统计:2006收押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员中,91年出生2人、90年出生10人、89年出生21人;而2007收押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员中,91年出生的3人、90年出生的29人、89年出生的43人。

5、文化程度呈现走低趋势。据统计:2006收押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员中,75%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其中未成年人犯罪中小学文化程度(含肄业)4人、初中文化程度(含肄业)28人、高中1人;而2007年收押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员中,92%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其中未成年人犯罪中小学文化程度5人、初中文化程度(含肄业)68人。

6、犯罪对象中多为农民、且以无业者为多。从实际情况分析,农民身份的几乎均为无业状况,且其家庭经济状况都属于一般情况、甚至一般以下。因此,在未成年人中的无业者是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另外还呈现与成年人交织作案,当地与外地联合作案的特点等等。

7、违法犯罪前后心理变化明显。青少年违法犯罪前大都具有天真幼稚、偏执任性、相互攀比、爱慕虚荣、好奇冲动、自我控制力差、模仿性强、不计后果等心理特点,这是青少年心灵脆弱的突出一面和致命弱点。青少年违法犯罪之后大都思想转变较快,认罪态度较好,悔罪心理明显,容易接受教育,且大部分有检举揭发、立功赎罪表现,愿意积极主动改造好自己,早日出去重新做人的心情极为迫切,可塑性强,改造成功率较大。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

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道路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在因素的影响;二是自身因素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等缺乏关心,教育的缺位,最终导致部分青少年处于脱管状态,走向犯罪道路,这是外因。而青少年本身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较差,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等等,这些方面是部分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的内因。但是,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外因作用大于内因。

1、外在原因

(1)家庭因素。调查发现,很多家庭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存在不会管、不去管、无力管、管不了等无为行为,致使这些人处于失管或者脱管状态。未成年人一旦失管或者脱管,其极易受不健康思想影响,加上辨别是非能力差、自控能力弱等,久而久之就不可避免的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特别是部分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从小养成孤僻自弃的心理,生长在缺乏爱心和温暖的环境里,最终使孩子厌倦生活、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流浪社会、鬼混度日、滑向犯罪。

(2)学校因素。一些学校重“教书”,轻“育人”,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差生的管理,使部分学习不好、升学无望的学生,辍学离开学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平时表现较差、易犯错的学生,往往被一些学校用劝退和开除出校,离开学校后,脱离教育和管理的,他们很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社会因素。文化市场、网络中色情暴力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社会市场经济大潮中的负面影响、人们过分追求金钱享受的不良人生观的片面影响等,都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2、自身原因

(1)法制意识缺乏、守法意识淡薄。由于未成年人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教育的缺位,既不懂得什么是违法行为,又不知道怎样遵纪守法,致使很多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都是从不知不觉中开始的。

(2)交友不慎、讲究哥们义气。一些青少年辍学、退学后,受合群及从众心理使然,加之是非辨别能力又差,很容易结交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而交友的不慎,也就为日后参与犯罪埋下了祸根。

(3)被人唆使、受人诱骗。经不住唆使、诱惑是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一大弱点,而这往往被人所利用,导致犯罪。

(4)追求刺激、满足欲望。从调查中看,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由于心灵空虚、无所寄托、追求刺激,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一时冲动、自制力差。由于青少年还在成长期,性格相对不稳定,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就容易激动,引发矛盾,发生口角,最终发展为殴斗,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的教育与管理有利于预防青少年犯罪,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两个方面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与管理,形成对青少年的教育监管网络,从而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1、对已经涉嫌犯罪或有违法犯罪苗头的青少年的矫正对策

(1)对已经涉嫌犯罪或有违法犯罪苗头的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教育、挽救为主,打击处罚为辅的原则,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对其中罪大恶极的首要分子应当予以严惩,“以儆效尤”,以防未成年人仗着国家法律保护的优势“兴风作浪”。

(2)加强对在看守所羁押的未决未成年在押人员、已决留看守所执行以及送往少管所执行少年犯的直接帮教。由于少年犯具有可塑性强、转化几率高等特点,监管场所应将教育、转化少年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加强对少年犯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增强其遵纪守法观念,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使他们重树生活信心,走上新生之路,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3)加强对刑释、假释、监外执行、判处单处罚金、管制、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未作处理教育回家以及对有违法犯罪苗头青少年的跟踪帮教。应当建立由驻地社区村居、公安派出所、检察院、司法局、关工委、工会、共青团、妇联、青联、学联、少先队以及其他有关的社会团体组成的联合帮教小组,建立管理档案和考察记录,认真开展对上述未成年人的跟踪帮教工作,牢牢控制其动态,发现问题和苗头,及时矫正其心理和行为恶习。

2、对普通青少年的预防犯罪对策

(1)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积极预防犯罪的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法制教育也应当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抓起。应当从孩子进入小学开始,就让法制教育走进课堂,从小接受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使法制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通过电影、科教片、板书、图片展等载体,让预防犯罪知识作为一项必备的教育内容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村居,使所有的适龄孩子都能接受广泛的法制教育,从小培养树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至高中阶段。小学、中学阶段,孩子正处在动力定型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具有极不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改变内心想法。在性格不定型的情况下,如果让孩子过早地离校走向社会,一旦外因起作用,内心肯定起变化;只有在动力定型后,内因才具有一定的自控力,才能抑制住外因。所以应当将义务教育年限至高中阶段,这样一来,在高中教育结束后而步入社会的几乎都已成为成年人,大大减少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概率。

(3)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对的确不想再上学的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应当实行分类教育,可以成立专业技术学校,采取义务教育制。在教学模式和管理工作上,必须和普通中学一样对待,加强监管与考核,坚决杜绝发生失控失管或放任自流的现象发生。同时对下学的未成年人要建立管理档案、跟踪活动记录和健全联合监管制度,以及由户口所在地、居住地以及

学习工作地派出所相互联系的通报制度,实现对未成年人立体化、全方位的监管教育控制体系。

(4)加强社区、村居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生活在一个法制健全、政通人和、稳定和谐的环境中的人,肯定是健康向上的人。因此,应积极引导社区、村居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以“创五好家庭、树文明新风”、“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为未成年人营造爱国爱家、遵纪守法、健康成长、建设国家的氛围。

(5)净化社会环境和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管理娱乐场所。不良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市场对未成年人犯罪起到了一定的诱导作用。所以,主管部门必须从源头上加大治理力度,抓长远规划,抓机制建设,避免使未成年人接受网络、网吧、录像厅、歌舞厅、迪吧中不健康内容的“熏陶”和误导。同时应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做到依法治理,严格管理。

(6)加大对学校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力度,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一般情况下,在上学或放学时间学校周围都会聚集一些社会上具有劣迹的青年(其中包括一部分未成年人),他们与在校的学习较差、不求上进的学生纠合在一起,敲诈、抢劫学生钱物,严重扰乱了学校周围的治安环境,破坏了学校内部正常的学习秩序,极易污染学校环境,诱导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因而,应将整治学校周边治安环境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不能时松时紧。

(7)在学校和社区村居建立四项未成年人教育制度,确保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在上学期间由学校负责进行,在假期由社区、村居负责进行,并且学校与社区、村居、家庭应建立情况通报制度。一是建立警示教育制度。将看守所、治安拘留所、戒毒所、收教所、监狱等建为中小学生开展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警示教育基地,参加旁听法庭庭审,从小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品行。要组织进行实地参观、现身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参加,而且邀请家长参加、老师参加,共同体验。组织失足青少年“现身说法”,对青少年进行直接教育。违法犯罪青少年都有着其特殊的经历,让一些认罪服法、悔过自新的留所服刑青少年,从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各个方面、角度,深层次地剖析自己违法犯罪的成因、教训和认识,使青少年认识失足后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在心里上强化对违法犯罪的直观认识,提高青少年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诱惑。二是建立理想教育制度。通过参观国家建设成果展,大力宣扬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展望美好未来,憧憬美好生活,激发奋发向上的热情。三是建立爱国教育制度。通过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等,回顾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直至进入二十一世纪,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让其感受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富裕生活和安定环境。四是建立劳动教育制度。通过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培育爱心;参加社会活动,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劳动的快乐,领略价值的真谛。同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不能轻易给孩子过多的物质享受,使其不付出就能轻易得到满足。通过设置一定的奖项,让孩子经过艰辛努力才能得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有人生追求的目标以及通过劳动努力得到回报的快乐。

(8)专门成立未成年人管理工作委员会,纳入社会综合治理的范畴。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和社区、村居、学校专门成立未成年人管理工作委员会,并与关工委、工会、共青团、妇联、青联、学联、少先队以及其他有关的社会团体联合开展对未成年人的管理教育工作,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当地社会治安综合考评中,层层签定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9)加强对用工单位、租赁房屋以及旅馆业等方面的管理,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建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有关条文进行修改,增加严禁使用未成年人工人、严禁将房屋出租给未成年人居住、严禁安排未成年人私自住宿等方面的规定,着力切断未成年人外出工作、流浪的去处,彻底解决未成年人脱管失控的问题。

(10)加强执法监督。各地应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帮助研究解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制约保障机制,从而依法确保这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能够顺利得到贯彻实施、发挥效应。

(11)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当前,我们的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一部分人价值观念严重扭曲、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等,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各级、各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把未成年人管理教育工作与公民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调研报告

青少年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什么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渐突出呢?究其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据统计,**镇今年因青少年所引发的各种犯罪案件占刑事案件的4%以上。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其特殊的规律,表现在违法犯罪上有以下特点:一是许多青少年贪图吃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抢犯罪。二是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明显增多。由于青少年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有的青少年深受黄色、淫秽音像制品的毒害而不能自拔,为了寻求精神刺激,而持刀、持械拦截少女实施暴力。三是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采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四是一些青少年文化水平低,道德品质差;在不健康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寻求精神刺激,骄横放纵胡作非为,公开和半公开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根据**镇近两年来相关统计数据来看,青少年犯罪其主要原因:第一,社会环境和不健康的文化现象不时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日今社会难免残留着旧社会的痕迹,在一些阴暗角落滋生蔓延着一些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及不相称的丑恶现象。主要是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心灵里种上了贪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富,使他们不择手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加之,见钱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一定条件和某种物质享乐的诱惑下,心血来潮,寻衅滋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2008年6月23日晚23时,杨、王、魏等人在站西路吃夜市,张、付等人骑摩托车路过此地骂了杨某一句,导致群体打架,多人受伤,其中魏某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付某(现役军人)刺伤被依法逮捕。第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障碍。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青少年第一任老师,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人格障碍。一是父母不和、闹离异,经常吵架,秽语连嘴,在家乱摔东西,给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二是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过错、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打就是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这种“高压”情况下,孩子的心理畸形。三是父母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经常酗酒、赌博,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四是溺爱孩子,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忽视了子女的自私和奢侈。五是父母没有履行好法定的监护义务。不关心子女,不闻不问,任其发展。青少年在这些不良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使他们变得孤独、自卑、怨恨、狂妄、极易被坏人所利用,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第三,学校缺乏给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不够。近些年来,虽然在中小学校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在社会上开展“送法上门”、“五.五”普法教育、“法律进校园”等普法教育活动,但大多是为了应付了事,有的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是法盲。加之在具体教育中缺乏联系实际,忽视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满堂灌、填压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学;还有的教师歧视后进生,动不动就进行所谓的“批评”,公开进行人格侮辱,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影响了身心健康;另外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谈心式的教育。今年8月份我县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唐某由于学校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导致跳河身亡,造成了较坏的社会影响。第四,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好冲动,易被诱惑实施犯罪。有的青少年在家庭经济方面与高收入者盲目攀比,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萌发不良企图。还有的青少年对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诱惑,以及一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有一种神秘感,抱有想试试的好奇心理。还有的学生成绩差,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自尊心受挫,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服心理。众所周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引进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资本主义国家某些腐朽东西也乘虚而入,许多青少年思想单纯,世界观尚未形成,在社会各种不良因素强烈刺激下,分不清美与丑、是与非,生活空虚,精神颠倒,加之青春期狂躁情绪的驱使,一些青少年

重活 调教初唐 异界之极品奶爸 魔兽剑圣异界纵横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对文明及周边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及思考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文明及周边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及思考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调研报告

    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调研报告2010-06-29 19:05:1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调研报告乡镇青少年违法犯罪调研......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对策思考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对策思考□傅孙满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犯罪学领域的一个重点,如何有效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是探寻对青少年违法犯罪......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学校周边治理方案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学校周边治理方案 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青少年成长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强化措施,预防和减少青......

    2020年乡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2020年乡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

    2020年乡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2020年乡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

    乡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要点

    乡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要点 乡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要点 为切实推动全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根据上级要求,现制定工作安排......

    乡镇本年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乡镇本年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乡镇本年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

    乡镇2006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乡镇2006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文章标题:乡镇2006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近年以来,我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县综治委及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办公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