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及防范措施
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及防范措施
摘要:煤矿生产和其他行业不同 ,属于高危和高风险行业。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作业场所为地下几百米甚至上
千米深处的巷道及工作面。从开采方式、开采时段、开采人员以及易发生事故的类型 ,多方面分析了煤矿事 故发生的特点和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关键词:煤矿事故;事故类型;煤矿安全
目前煤矿安全事故频发 ,对安全事故的控制是 煤矿面临的最大任务。为此 ,各个矿业集团都在力 所能及地对煤矿以高投入、新设备进行武装;以高科 技、新工艺进行改进 ,以期达到对煤炭生产过程的科 学控制。尽管如此 ,还是不能完全控制煤矿事故的 发生。笔者从多年的煤矿基层工作经验中总结出了 煤矿事故发生的诸多特点 ,掌握其特点 ,就能较好地 趋利避害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实现安全生产。现 从易发生事故的几个方面入手 ,分析事故发生的特 点及原因 ,并给出了防范措施。1 开采方式
炮采炮掘方式出现事故偏多 ,综采综掘方式出 现事故较少。
(1)炮采炮掘方式。手工方式作业 ,原始落后;支护条件差 ,采面一般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 梁、钢丝网支护 ,锚网工字钢支护;容易冒顶塌方;放 炮容易引起明火 ,诱发瓦斯、煤尘爆炸。(2)综采综掘方式。机械化程度高 ,科技含量 高 ,大幅减少手工劳动;支护条件良好 ,液压支架密 实地支撑起了顶板 ,几乎无冒顶伤人的可能;综采综 掘机械不会引起明火。
防范措施:改进采煤方法和工艺 ,增加科技含
量。如果条件允许、采面煤层稳定、坡度小、厚度适 宜、断层少 ,尽量采用综采综掘 ,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采煤 ,摒弃落后的炮采炮掘工艺。2 开采时段
(1)午夜时段。午夜到 8: 00这一时段发生事 故偏多 ,其他时间发生事故相对偏少。原因:这一时 段一些工作人员刚倒过班 ,不适应 ,精力不集中 ,生 物钟被扰乱 ,头脑昏昏沉沉,疲劳干活 ,容易出事故。而其他时段 ,一般来说 ,与一个人正常的生活起居习惯相一致 ,精力相对集中 ,不容易出事故。防范措施:避免设备和人员“连轴转 ” ,避免设 备疲劳和人员疲劳。所以尽量把 0: 00班改成检修 班 ,搞设备检修、人员休整 ,下井人员少,不生产。(2)交接班时。交接班时出事故偏多。原因:交 接班时,容易出现放松警惕、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易 出现管理空当和管理盲区,事故就会乘虚而入。防范措施:制定详细的交接班制度并严格执行, 杜绝推诿扯皮现象。3 开采人员
(1)年轻人。年轻人易出事故 ,老职工出事故 偏少。原因:年轻人相比而言缺乏经验,不知道事故 发生的前兆;因为无知而胆子大 ,敢冒险;不会预防 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了不会控制事故的发展;控制 不了的情况下 ,不知道躲避 ,不会避险逃生,不会自 救。而下井多年的老工人出事少 ,是因长期从事井 下作业 ,工作经验丰富 ,且时时准备制止事故、躲避 事故 ,逃生自救。
防范措施:对青工强化安全培训力度 ,上岗前要 培训 ,工作中也要培训 ,班前班后会上也要不断培 训 ,反复强调。
(2)新职工。新职工出事故较多 ,下井时间长 的职工出事故较少。原因:新工人无经验。这就需 要基层管理者一定要安排专人带新人入井,并进行
指导工作。直到他对井下 熟悉后 ,才可允许其自己行动。防范措施:对新入井人员最好实行师傅带徒制 度 ,做好“ 传帮带 ” ,做好知识和经验的传承。(3)农民工。农民工出事故偏多 ,正式工出事 故偏少。原因:农民工一般文化素质较低。现在煤 矿的井下生产设备、电气设备较多 ,技术含量较高 , 许多农民工对电气线路问题、井下电气设备一窍不 通 ,不会操作;有的不懂装懂 ,乱操作;刚下井也没有 井下实际经验 ,不知道躲避事故 ,较容易出事。而正 式工一般知识水平较高 ,受过较多培训 ,会操作一般 的井下生产设备 ,对安全知识掌握较多;对各种事故 了解也较多 ,出事故的几率小得多。防范措施:对农民工进行文化补课和操作技能 培训 ,提高其素质。4 事故类型
(1)人为事故。人为造成的事故较多 ,自然事
故偏少。原因:造成“ 三违 ” 事故 ,一个是态度问题 , 一个是认识问题 ,一个是知识问题。“三违 ” 者总是 怀着侥幸心理 ,这一次没事 ,只这一次 ,下次就改。但往往没有下一次 ,事故就像一个藏在暗处的野兽 , 随时准备扑上来。
防范措施:煤矿大部分事故是人为事故 ,是“三
违 ” 造成的。这主要是态度问题、觉悟问题 ,所以要 多进行教育 ,加强杜绝“三违 ” 的制度建设,加大奖 罚力度。
(2)机电事故。机电事故较多。原因:现在技术的不断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 ,煤矿生产已经离不了
机电设备 ,煤矿工人不得不与它打交道。机电事故 频发的原因: ① 违章操作;②作业者不懂机电知识;③ 作业者有机电知识 ,但没有实际操作技能 ,操作不 熟练。
防范措施:对井下工人多进行通用电气原理、电 子线路、机械设备基本操作、简单机修等知识灌输。加强新工人专业技能培训 ,如连线、漏电、“鸡爪 子 ”、误操作等尽量避免 ,要求他们学会现场处理简 单事项。
(3)冒顶事故。煤矿五大灾害中 ,冒顶事故较 多 ,其他事故出现的较少。原因:井下的顶板情况复 杂 ,三软煤层、不稳定煤层、破碎顶板等,有的地方断 层多 ,险情难料 ,防不胜防。
防范措施:对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对岩性有 科学认识 ,对支护方式进行改进 ,对支护强度等要准 确掌握。在出现顶板下沉、离层、出现裂隙时 ,采用 相应的科学手段 ,进行及时、适当的支护;同时 ,要根 据实情调换选用最合适的支护方式 ,如光面爆破、架 棚支护、锚网、锚索、锚喷支护等 ,以防止冒顶甚至大 面积垮塌。5 结语 只有充分了解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和原
因 ,才能对症下药 ,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 ,以最 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实现 煤矿安全生产。
第二篇: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和特点总结
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和特点总结
共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以宝贵的生命为代价的,事后的究责的确重要,但对那些逝者已无力回天,有多少官员被处分,有多少官员被革职等等只能成为新闻媒体的噱头,更重要的是这些以流血为代价的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在当今这个发展快捷而又纷繁复杂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几乎存在于任何时期的任何地方,有着各自的诱发原因,且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1、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与人为疏忽等主观原因相结合,以人为主观引发的公共安全事故为主。由于近年来地壳运动的不规则性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程度加剧,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如发生在2008年年初的南方“五十年一遇”的大面积冰灾。冰灾刚过,5.12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2009年年初,当人们在冰灾过后等着抗洪的时候,一场历史罕见的旱灾袭击我国十多个省、区、市。除了这些影响重大而深远的自然灾害外,2007年5月23发生在重庆开县的雷击事件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此外,短暂的冰雹、狂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事件各地时有发生。面对大自然这种突袭,人类的力量显得渺小而无助。唯一能做的是通过气象和科研预测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通过事后的积极补救来减小灾害引发的损失。天灾难免,但人祸可避。如交通事故:2008年4月28日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初步认定事故系列车超速所致。其次,如矿难和山体坍塌等,有的是因为安全措施不到位,有的是因为安全教育不到位。再次,如轰动一时的“齐二药”假药案和三鹿问题奶“三聚氰胺”事件。这些都是由人为的原因故意或疏忽引起,且已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的主要问题源。
2、人为主观原因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发生的行业和场所具有一定的特定性,行业自律和部门监管的不足成主要原因。无论是从上述不久前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例来看还是从以往的历史记录来看,人为主观原因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呈现出特定的行业性。如矿难多发生于找矿和采矿的过程中,特别是以煤矿为代表的采矿业以及其他地质勘探行业。此类行业获利多,利润率高,但与此同时安全标准和安全规格要求都比较高,对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虽然近年来国家严厉打击小煤窑等非法开采和严抓安全设施和标准检查,然而,受暴利的驱使,小煤窑小金矿等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的死灰复燃,因而,各地的小矿场,小煤窑所在地的爆炸声、坍塌声、呼救声“声声入耳”。
其次,交通运输行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频发、安全问题严重的行业。交通运输业由于乘客多,运输工具的速度快,交通工具的安全隐患多,因而也特别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小的如汽车相撞,大的如沉船、火车脱轨、飞机失事等,此类事故多发生在交通航线上。此外,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是食品行业和与健康相密切联系的医药卫生行业。食品行业由于涉及人群广,进入门槛低,影响程度深等特点,往往成为黑心小商贩及大的食品公司的潜在威胁。大的如“三聚氰胺”事件,小的如快餐店食品中毒事件,这类事件的发生没有固定的场所,多与消费者所在地有关。
最后,一些普通的公共场所也成了公共安全事故的高发地。如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酒店、旅馆等住宿场所,电影院,公园等休闲场所,商场和超市等购物场所。这些场所由于人多地杂,往往容易受火灾、踩踏等原因影响而诱发公共安全问题。如2008年9月20日23时许发生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的特大火灾,2009年上午9时15分左右重庆涪陵商家促销时发生踩踏事故,上述事故发生的行业特点告诉我们,这些公共安全的事故多因缺乏自律和监管不足而引起。
3、公共安全事故导致的损失不断扩大,自然灾害诱发的公共安全事故损失尤其难以估量,事前有效预防和事后及时抢救成关键。
每一次公共安全事故都是以生命的伤亡为代价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时有发生,伤亡成了每次事故发生后的既定事实,而伤亡人数的多少成了每次事故后的关注焦点。发生在2008年4月的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经济损失难以准确统计。公共安全事故不但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样也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而深圳“舞王”大火造成44人死亡、64人受伤的严重后果。相对于这些人为原因诱发的公共安全事故,因自然灾害诱发的公共安全事故损失尤为严重。2008年发生的5.12大地震据不完全统计,遇难69197人,受伤374176人,失踪18379人。相对于这些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有形损失,生态破坏和人文环境等无形损失则难以用数字形容,因地震造成的各类损失可以堪称是国殇。面对由于人为原因引发的公共安全事故,事前的有效预防是成为减少损失的最经济途径,而对于由自然灾害诱发的公共安全事故,事后的及时抢救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安全事故的防控对策值得探讨
不管是自然灾害诱发的还是人为原因诱发的公共安全事故,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有其背后的原因。而如何预防和控制则成了公共安全问题的关键。
1、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公共安全事故防范意识。当前,我国的各项改革已经进入社会结构的全面分化时期,社会制度系统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制度变迁。在这样的变革过程中,利益和权力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转移,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在这种权力和利益之争的过程中,忽视公共安全、唯利是图、权钱交易的现象仍然存在,因而各行各业都有可能发生公共安全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集中,给公共安全的防范提出了挑战。据了解,我国的城市化率目前已达到30.4%,城市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但我国城市遭受灾害威胁的形势十分严峻。相关资料表明,全国位于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7的城市占城市总数的45%。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人口和76%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带。在此严峻形式下,公共安全教育特别是在城市就更不可缺少。
加强公共安教育,一是要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和实际计算,安全宣传的投入产出比是1:5,是一项高效益的投资项目。
二是要组建专门机构,加强对城市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为政府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工作的有效性。
三是要创新安全宣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打动人心的宣传,以提高人民大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奠定安全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
四是要制定激励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安全文化建设队伍中来,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安全文化建设人才队伍。
五是要制定区域和部门安全文化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安全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在解决安全问题中的积极作用。六是要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建设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人本”文化,是注重人的生命和价值的文化。总之,要通过公共安全教育使每一位公民都具有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事故应急知识。
2、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管,将安全责任分配细化、安全责任主体具体化。公共安全问题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是运用公共权力的政府必须向公民提供的服务。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安全问题,大致可以划分为生产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和非生产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说的就是风险意识,要对各类公共安全事故易发和高发行业进行风险管理。公共安全作为公共产品,同其它的公共产品一样存在着风险管理,如何使公共安全风险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是政府解决公共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面对食品、医药等安全事故高发的生产领域,加强行业自律是根本。要充分认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对于安全事故频发的采矿业,要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激励约束机制;将煤矿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开展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排查治理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加紧应急救援工作,提高防范处置重特大事故的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监察队伍自身建设,是生产安全的重点工作。
3、完善公共安全法制保障,力推“安全法治”。我国目前在公共安全建设领域的立法,总的来说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没有从总体上来把握对公共安全建设的制度设计,所以目前我国关于公共安全建设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特别是一些关于公共安全的重要法律、行政法规还没有出台,有关公共安全的立法适用范围较窄或者层次比较低,仅适用于个别领域的保障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占绝大多数。迄今为止,还没有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层面出台一部《公共安全法》,或者是保障公共安全得以实现的《紧急状态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另外,还有许多公共安全建设领域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如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反恐怖主义活动所要求的《反恐怖法》。
在处理社会安全事件方面,也缺少处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已经制定出台的公共安全法律法规中,公共安全建设的组织保障体制也比较分散,部门主义色彩比较重。如根据现行《防洪法》、《防震减灾法》等法律,在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危及公共安全时,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来应对处理,形成了公共安全建设组织保障体制错综复杂的局面。此外,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公共安全的级别认定也不到位,还缺少关于确认公共安全的国家标准,由此导致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束手无策。这些法制方面的不足都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要依法治理安全事故责任人。目前,我国《刑法》分则第二章从第一百一十四条到第一百三十九条专章规定了危害公共安全罪,但这些条款在日常的执法活动中还有待司法解释的具体化,以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从而形成有法可依,安全法治的局面。
4、加快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安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与普通的单一的应急服务系统是不同的,应该说,公共安全系统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的安全问题,包括:人、财产、公共设施等。公共安全系统完全包括应急系统的内容,但却是个更综合、涉及面更广泛的体系。公共安全系统包括的内容应该有:危险评估和规划;预防准备(预案措施);快速反应即应急服务;恢复重建。
建立公共安全系统需要将各种单一的、孤立的应急服务系统纳入进来。公共安全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各级政府及有关政府部门为主体,以国情、各地情况、行业情况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专项公共资源的配置、整合为手段,以社会力量为依托,以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为目标,坚持常抓不懈、稳步推进。结合应急体系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及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经验,我国建立和完善保障公共安全体系,应在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应急资源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和紧急状态的法律体系上下功夫。公共安全重在“防患于未然”。经济学家也将对机会成本和沉淀成本的研究置于事前而非事后,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都充满忧患意识、责任心,当前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一定会大大改善。
第三篇: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安全事故的发生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同时大大增加项目部的生产成本,影响公司社会声誉,故制定有效的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不仅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更重要的是抓好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最好的降本增效措施。结合8.15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紧急视频会议刘总的讲话精神,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锡铁山项目部制定如下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1、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组织管理
以项目部经理为中心,各主管经理为主要领导,各部室负责人、工区长全面监管,各部室成员、工区管理人员全面落实。从上而下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安全生产为目标,紧密配合协作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管理人员加大考核力度。
2、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通过每天现场专职安全员、各部室管理人员安全监督检查、点检以及每周三的安全大检查、专项点检,特别是对作业面顶板管理、高空作业、采场的安全设施、采空区的排查及封堵、斜坡道的车辆运输、独头巷道的通风管理、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竖井提运等重点生产环节保证重点监控。对查处的隐患责令现场整改,现场不能整改的立即下发五定表,安全环保质量室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跟踪落实整改,给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3、认真抓好新员工和各项日常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认真做好新入厂员工安全培训工作,特别是现场培训、特种作业培训、专业培训、违章培训,通过典型事故案例、视频、理论联系实践的多种方式,纠正员工的习惯性违章,避免习惯性违章的发生,结合公司2016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作为安全警示,吸取事故教训开展教育培训,做到每班班前、班后会指定专人讲解学习,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4、安全环保质量室认真开展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
落实每周的安全活动,做好阶段性总结,查找安全管理漏洞,找出各中段施工作业的重点,使所有安全员相互交流,做到严要求、严管理,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对违章人员的考核力度,认真落实好每月三违人员的培训学习并组织考试活动,针对各岗位的违章行为,分析违章作业发生事故的危害性,提高员工对岗位危险源辨识能力,增强员工安全防范能力。
5、推进班组建设,细化管理
班组是项目部生产的基本单位,是项目部各生产系统的细胞,只有各班组做到了安全生产,项目部整体才能做到安全生产。加强班组日常管理,要求规范填写班组建设各类台账,把握班组安全生产动态信息,履行班组长、兼职安全员责任,提高班组成员之间的互保联保意识;班组之间执行月度评比奖惩结合制度,激励落后班组向先进班组学习,鼓励先进班组做的更好。
6、持续推进现场安全点检确认工作
对班组安全点检、设备和技术各专业口的安全点检、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点检及管理层领导的安全点检等各项安全点检工作,尽量突出重点达到精准化,在方法和制度上要有所创新,以便取得实效,达到进一步排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的目的。
7、开展专项整治,严抓现场管理,很反“三违”
紧盯易发事故的关键岗位,落实作业面安全确认和班组互保联保制度,防控人的不安全行为;并强制推行LED照明灯、液压木支柱、反光警示牌、撬棍、锚索机等物件的使用,进一步改善作业条件和施工环境,从而有效地遏制事故的发生。
8、强化安全工作的系统管理
充分发挥安全系统联手生产技术系统、设备系统、行政后勤系统的联合安保作用,加强通风、供电、特殊工程施工、提升运输、车辆运输、生活后勤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管控。
9、把握规律创新突破
抓好重点区域和要害岗位的安全监控工作,并充分利用员工班前会的时间,强调、布置、贯彻、落实各项重点工作。
10、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
结合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推进,进一步提升班组安全建设能力,实现项目部安全生产健康持续有效地发展,确保项目部2016年全年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锡铁山项目部
2016年8月17日
第四篇: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和本室主任,组长接到报告后马上通知信息联络负责人,由信息联络负责人通知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即刻赶到事故发生现场。到现场后,领导小组应立即对事故进行调查确认、评估,根据评估确认的结果,提出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程序和措施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有关工作小组立即启动,组织、协调、落实各项应急措施,中心相关科室应全力协助配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四、紧急处置
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有关人员除需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还需同时进行现场应急处置。现根据遇到不同的安全事故制定不同的紧急处置措施:
一)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发生后,火势较小的,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灭火,同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和对现场物资进行转移;如初期扑救无效,火势无法控制并进一步蔓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119报警并等待引导消防员到火灾现场。
二)人身安全事故
事故发生后,如造成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120呼救,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现场人员应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分受污染等应急措施)。
三)财产安全事故
值班人员如发现盗窃事件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和监控好录像以便提供给警察必要的证据,同时密切关注盗窃者的动向,必要时要跟盗窃者作斗争制止盗窃发生。
五、及时报告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领导小组在知悉安全事故后2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做出初次报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要求随时做出阶段报告。
一)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
二)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六、后置处理
一)善后处理
事故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造成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第五篇:学校安全事故及防范措施
学校安全事故及防范措施
三道河中心小学
2009-
2学校安全事故及防范措施
学校学生的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事故轻则扰乱学校的正常工作,重则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要切实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一、常见的安全事故
一是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二是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
三是缺乏交通知识和忽视交通规则: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高速骑车等造成的交通事故。
四是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五是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熟练或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的伤害。
六是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
七是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
八是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九是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法有效防卫造成的伤害。
十是为图省事、省钱而乘座货车或超载车辆而造成车翻人伤亡的事故。
二、常用的防范措施
发生安全事故会打乱学校正常教学工作,也会给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因此,学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第一,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安全教育机构,营造领导和教师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人人抓安全、安全人人抓的良好氛围,并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劳动等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中。
第二,定期召开安全工作汇报会和总结会,检查了解学生的住房、活动场地、体育器械、实验设施、食堂等,及早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第三,加强事故多发时段和多发活动的检查管理力度,如课外活动、劳动、体育课、晚上休息之前等是学生活动最激烈、安全意识最淡薄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
第四,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状况、成长过程、健康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素质,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免因教育不当而使学生出走或自杀等。第五,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做到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