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物理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高二物理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2010.05.31 下午3:15——4:00 地
点:高二物理办公室
到会人员:何勇
彭志杰
王金聚
王孝厂
葛慧爱
蔡本再 主
讲:彭志杰 活动形式:主讲加共同研讨 研讨内容------一轮复习体会
1、总结讨论本本阶段的教学进度情况
2、讨论一轮复习用书
3、专题讲座:彭志杰
一轮复习体会
高考复习一般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现阶段高三就要进行第一轮复习,这一轮复习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在这一阶段里,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全面阅读教材,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夯实基础知识、注意主干知识
尽管近几年来教材在变,大纲在变,高考也在变,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不会变,它们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求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于本学科知识,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新课程知识应用性较强,与素质教育的教改目标更加接近,容易成为命题点。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为什么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研究题型,分类归档,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很多试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或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的,这就要求我们应站在科学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试,分析题型,精选例题,组合习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用翻新题进行训练,以求真懂,克服思维定势。学会解传统的基本题,以基础题训练或提炼方法,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征→规律→方程→数学解→物理判断)。要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从原始题目中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起与题目相对立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充分利用好高中物理课本中不少联系实际的好题,例如流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关系、示波器中的电偏转、磁悬浮列车等。(07上海物理卷最后一题最后一问磁场运动问题就是从磁悬浮列车中演化来的)这些都是联系实际的典范,加强理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切实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变通能力
随着高考的改革,命题已由知识立意逐步转向能力立意,联系实际、实验的题目越来越多。同时近几年高考物理有力地冲击了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它给我们的启发是:
首先,要更加重视课本中的实验,高考的实验题都是以规定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课本中的实验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规程,但它决不是唯一可行的,也不一定是最佳实验方案。我们应该着重从中领悟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实验步骤。应从实际出发作合理的变通和大胆的改进,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控制的条件、实验仪器等方法,要动手去做,以培养运用实验思想方法、设计新的物理实验的能力。例如07上海物理试卷中第18题,对“气体温度计的读数和修正”。试题不难,但拿全6分很不容易。由此可见,在高三物理实验复习中,要求在熟练掌握基本器材使用的基础上,透彻地理解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进而培养其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1)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耐心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因此,提高审题能力不仅是考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关键词句的理解;②对隐含条件的挖掘;③对干扰因素的排除。(2)注意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点是书写的规范性,表达的完整性,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高考主观题分值的增加,说明对思维的科学性,解题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吃大亏的。
(3)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试卷难、中、易分数分配约为2:5:3,平时做一份完整的试卷应先易后难,要敢于放弃,拿到该拿的分数,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查。注意现代信息的收集和获取
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尤其是与现代高考科技的联系,是高考的必然趋势和热点。这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一方面,要博览群书,尤其是科技类书籍,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关心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留意从各种媒体吸收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时不恨少”。同时要关心实际问题,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有关“嫦娥一号”的信息。但是,主要注意力还应该放在教材上,特别是教材上的那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阅读材料,只要牢固地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任何问题就不可怕了。
总之,高考复习是一个为期9个多月的系统工程,各个阶段乃至各个环节都需要慎密设计,要讲究科学、合理,做到有序、有度、有方。
第二篇:高二物理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高二物理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0.05.31 下午3:15——4:00 地点:高二物理办公室
到会人员:何勇彭志杰王金聚王孝厂葛慧爱蔡本再 主讲:彭志杰
活动形式:主讲加共同研讨
研讨内容------一轮复习体会
1、总结讨论本本阶段的教学进度情况
2、讨论一轮复习用书
3、专题讲座:彭志杰
一轮复习体会
高考复习一般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现阶段高三就要进行第一轮复习,这一轮复习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在这一阶段里,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全面阅读教材,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夯实基础知识、注意主干知识
尽管近几年来教材在变,大纲在变,高考也在变,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不会变,它们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求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于本学科知识,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新课程知识应用性较强,与素质教育的教改目标更加接近,容易成为命题点。
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为什么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研究题型,分类归档,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很多试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或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的,这就要求我们应站在科学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试,分析题型,精选例题,组合习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用翻新题进行训练,以求真懂,克服思维定势。学会解传统的基本题,以基础题训练或提炼方法,培养正确的解题习惯(一般程序: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征→规律→方程→数学解→物理判断)。要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从原始题目中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起与题目相对立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充分利用好高中物理课本中不少联系实际的好题,例如流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关系、示波器中的电偏转、磁悬浮列车等。(07上海物理卷最后一题最后一问磁场运动问题就是从磁悬浮列车中演化来的)这些都是联系实际的典范,加强理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切实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变通能力
随着高考的改革,命题已由知识立意逐步转向能力立意,联系实际、实验的题目越来越多。同时近几年高考物理有力地冲击了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它给我们的启发是:
首先,要更加重视课本中的实验,高考的实验题都是以规定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课本中的实验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规程,但它决不是唯一可行的,也不一定是最佳实验方案。我们应该着重从中领悟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
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及合理的实验步骤。应从实际出发作合理的变通和大胆的改进,通过改变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控制的条件、实验仪器等方法,要动手去做,以培养运用实验思想方法、设计新的物理实验的能力。例如07上海物理试卷中第18题,对“气体温度计的读数和修正”。试题不难,但拿全6分很不容易。由此可见,在高三物理实验复习中,要求在熟练掌握基本器材使用的基础上,透彻地理解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进而培养其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
(1)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耐心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因此,提高审题能力不仅是考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关键词句的理解;②对隐含条件的挖掘;③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2)注意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点是书写的规范性,表达的完整性,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高考主观题分值的增加,说明对思维的科学性,解题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吃大亏的。
(3)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试卷难、中、易分数分配约为2:5:3,平时做一份完整的试卷应先易后难,要敢于放弃,拿到该拿的分数,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查。
注意现代信息的收集和获取
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尤其是与现代高考科技的联系,是高考的必然趋势和热点。这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一方面,要博览群书,尤其是科技类书籍,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关心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留意从各种媒体吸收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时不恨少”。同时要关心实际问题,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有关“嫦娥一号”的信息。但是,主要注意力还应该放在教材上,特别是教材上的那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阅读材料,只要牢固地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任何问题就不可怕了。
总之,高考复习是一个为期9个多月的系统工程,各个阶段乃至各个环节都需要慎密设计,要讲究科学、合理,做到有序、有度、有方。
第三篇:物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物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1.9.26
地点:物理实验室
主持人:王留夯
主备人:刘强吴树立记录人:高伟
出席老师:王留夯 刘强 高伟 杨万勇 高愿升 吴树立
活动记录: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设计:
杨万勇:本节课主要是对永威经验的探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设计本节课,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吴树立:对于本课,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这样写的:“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看了本课的教学设计并完整听了本课的教学过程不难发现,从教学设计的层面上看,教师的教学目标制订是全面、具体、适宜的;但如果从课堂教学的层面上看,显然三维的教学目标还没有全部达成。在本课的课堂过程中,授课教师以学生身边的小物品和熟悉的生活现象实例中引出物理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对物理有亲近感,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但由于受到学校实验条件欠缺的制约,学生未能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教师也未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来全面落实教学目标,本堂课如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如最近成功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宇航员出舱行走的对话视频等),可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探求
科学的欲望,通过不断的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步形成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价值观。
刘强:其次,要分析教材,对教材进行组织和处理。上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是否突破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声音的传播过程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八年级的新生对科学探究还是比较生疏的,如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与声音产生有关的问题,并用恰当的语言或文字进行表述,这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难的。
万勇:我认为本节课的自学提纲应是:
1、声音产生的条件;
2、声音的传播条件;
3、声速与光速。
物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2011.9
第四篇:2009物理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1
物理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09.9.6
地点:物理办公室
到会人员:王大华吴光贤李进梁善旺梁海飞梁君杰 古学权黄洪广黎茂华曾英文郭学富杨平海刘付彩郁
主讲:黎茂华
活动主要目的:统一教学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活动方式:每人提出看法,共同研讨后,达成共识。
研讨的具体内容----
1、通报暑期后《高二摸底考试》的情况
①高二(1)(2)(3)班因竞赛时间紧迫,没参加考试。高二(4)班均分86.4;普通班均分74.8分,总均分75.5
②考试成绩分析:假期用功程度对成绩有一定影响,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对知识的理解,非智力因素失分也不少。
③多鼓励以提高信心,做好本学期打硬仗的准备。
2、讨论本学期的教学进度
《电场》15课时,《电流》18课时,《磁场》15课时,共计48课时,需要10周时间。
还要讲《选修3-2》的《电磁感应》、《交流电》(20课时左右)。
纯上课时间需13周。
3、周日下午辅导
隔周一次。以讲评练习为主。
4、周末练习
针对本周所学的内容编制有一定质量的周末练习。尽量做到全批全改。
第五篇: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第一周 主持人:朱芳芳 参与: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尤雪领
活动主题:如何让学生的书写更加规范
活动目的: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交流彼此的经验与想法,共同探讨教研主题。活动重点:交流彼此的实践心得
一、交流我们的实践过程
一年级老师(孙西霞):老师的书写示范非常重要。在教学时提醒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培养学生一次把字写规范的习惯,不依赖橡皮,尽量不用橡皮。
二年级老师(李霞):教学生字时,示范完之后让学生直接去写,且让学生进行互评,效果明显。(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作业展示,并请教师为学生撰写评语)
三年级老师(陈素贞):在教学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好习惯,老师时刻提醒。
四年级老师(王云霞):教师注意自己的书写习惯,必须认真做好学生的书写榜样,身教重于言传。对学生的书写教育从思想上入手,“字乃人之脸面,字如其人”,让其明白写规范字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书写姿势进行强调,好的书写姿势是写好字的关键,做好“三个一”,再者教师在教学生字书写时,注意每个字的起笔、运笔、落笔,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生成过程。
五年级老师(李自梅):作业不宜过多,时间充分才能写好每个字。让写字差的同学照着书写好的同学的作业去摹写,有一定帮助。
英语老师(赵国真):让学生牢记字母,书写好的同学做示范,老师提醒,在班级展示优秀的作业。
二、在实践中我们有了新的困惑
1、书写笔顺总是记不住。
2、学生好的行为不能坚持长久?如何让其自始至终的保持?
3、如何让学生时刻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三个一”?
4、如何解决好与快的矛盾?
四、活动总结
教研主任:活动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了老师们都在思考我们该如何让学生的书写更加规范,但我们还只是停留在思考阶层,因为我们大都谈的是我们该怎样做,我们该做什么,而很少有人谈及自己是如何去做的,做的效果如何,活动完了之后,给人一种很空的感觉,说了一大堆,似乎什么也收获,只因我们的实践少得可怜,没有总结出我们的实际做法,没有得出我们自己的策略。所以教研重在去行动,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就是告诉我们要真正把思与做结合起来,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提高!在这里我倡仪我们每个老师做学生的好榜样,从一笔一画给学生写好评语开始,写规范字从我们自己开始!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第三周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朱芳芳 活动记录:尤雪领
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一、主持人开场白
第一次做这样的教研主持,请大家给予支持。能够贡献自已的智慧,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玩小游戏热身”----认颜色
二、寻找合作伙伴,梳理教研记录
三、温馨提示之请大家站着发言,且发言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发言采取循环说的形式。
活动过程:
陈素贞:首先加强学生对计算题的理解能力,练习多样化,纠错,找原因,引导学生感知记忆,加强笔算,口算练习
王云霞:同桌竞赛(A、B同量题,速度竞赛),小组竞赛,奖励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杨秀荣:在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方面让学生多审题,多鼓励学生,写积极的评语,有进步但不是很理想
孙西霞:与学生达成共识,有错合作伙伴共担,无形中合作伙伴在互相监督。有一定的进步。
李莉:多做练习,强行记忆,课前三分钟。
赵国真:结合语文教学,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我们为什么会做错,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不处,从思想上转变学习态度。
设计一个自我评价表,在无形中自我提醒,自我评价。
四、回头看看我们的思考与方法,寻找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实际操作的策略
1、“错一罚俩”(短时间内适用,但要因人而宜)
2、习惯(数的书写、检查、审题、观察等等习惯)
3、多练题(不能为了练而练)
4、熟记常识
5、数学笔记
6、建立个人或班级错题集 我们倡仪:建立错题集
五、确定下次教研活动主题“如何做好我们的错题集?如何能真正的利用我们的错题集?错题集应该有哪些方面的设计?
六、教研主任总结
我们一起交流着,分享着,快乐着,进步着。。。每次的教研活动都有我们的收获,每次教研活动都有我们新的思考,每次教研活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希望我们能够让自己的教研活动走得更加实在,更加恒久。。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五周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顾青华 活动记录:尤雪领
内容摘要: 共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共分五个方面:
一、寻无效教学症结
(1)归纳五种无效教学的形式。(2)归纳的七种失衡。
1、效率层面:教学中向有限的时间要效率。
2、理念方面:举了一个教育孩子的例子。
3、观念层面:教师与学生地位失衡。
4、思维层面:教学约位流于形式,而没有针对学生。
5、策略层面:在控制与开放之间往往难把握。
6、方法层面:
二、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几个要素:投入、时间、产出、成绩、学习经验。
三、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1.目标的有效性 :目标要明确不能空洞、目标要适度、目标要适量。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1)要分层次,每次的要求应该不一样(2)设置有效的问题
(3)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大多的合作,探究大多流于形式。(4)课堂上的资源生成
利用现实的条件,课堂上临时发生的现象,事件作为一种资源。(5)注重课堂反馈 , 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是课后表现,要对学生进行了解
(6)教师的个人素养
语言准确、生动,言出必践、评价要有效,不能空洞无针对性。(7)创设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教师不能心急,不能强加给学生压力。(8)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结构的有效性练习的有效性,练习要精选,适量,讲解要细致。
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1.80%的学生达到90%的目标
2.任务定位准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定。
五、学校在有效课堂中的责任。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七周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朱芳芳 活动记录:尤雪领 活动方式:上研究课
活动目的及原因:主要是根据我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引导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开展的本次研究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使我们的教师掌握方法,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尝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活动程序:确定主额——集体备课——上研究课——评价教学一总结 活动过程:
一、产生问题,确立主题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结合学校的实际,确立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为本次活动研究的主题。
二、授课教师说课:(略)三:授课教师反思;
这节课教师让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大胆说话,并且引导学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由于课前我准备的教学具是学生身边的物品,所以学生说话能联系实际,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比较完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教师只是进行了组织和引导,课堂效果良好,有实效性。我认为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四、针对问题点评交流,杨秀荣:教师准备的教学具适合于当地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围绕这些教学具,不会跑到其他的方面。教师引导恰当,如:提醒学生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等,从而让学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李霞:教师能很好的创设情境,并进行比较,让其他学生知道谁比谁说的更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一教学方法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陈素贞:教师能很好地把握语文的学科特点,根据白己的实际情祝,从问题入手很好地创设情境,引寻学生说话,给了每个学生说话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独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孙西霞:说话教学为以后的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教师注重了词语的衔接,语序的排列,然后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突出语文学科特点。
五、本次活动的收获: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获得了如下几点收获:
1、在课程改革中,创设情景教学效果比较好,尤其是拿自己身边的物品当教学具,学生熟悉物品,了解其颜色、形状、作用,再加上自己的情感(是否喜爱),就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2、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说话能力。适时进行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第九周 主持人:朱芳芳 参与: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尤雪领
活动主题:校本教研的研讨——如何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 活动记录:
孙西霞:小组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对小组学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常常看到小组交流居于形式,课堂热闹了,但没有它的实效性,为此我们把“如何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作为我们的校本教研主题。下面就请讲课的教师结合自己的设计,自己的课堂围绕主题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是反思。
李霞:小组学习已是课堂教学中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设计了两个小组学习的机会,一是在当学生争论谁是三分球的投求高手时,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时调动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我感觉这个合作的时机把握不错。另一个合作则是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感觉效果不太理想。
李自梅:我非常同意李老师的观点,当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解释时设立小组合作非常有必要。李老师第一次把握小组合作的时机比较好,能在交流中解决同学之间的分歧,得到正确的答案。在我教学的这节课中,预设第一个环节时我并没有设计小组合作,但教学中看到学生自己总结方程的意义时有一定的困难,随即设计了小组合作,效果不错。这说明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但我有一个疑问,在我这堂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各自看书中的检验方程的方法后再让学生交流还有没有必要?
赵国真:检验方程的方法并不是很难理解,学生已看了基本上明确了,我认为在交流的必要性不是太大。
王云霞:在我这节课中没有设立小组合作,教师牵的太多,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担当我教学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文章的重点时,学生不能理解了,我应把握时机设立小组合作。
李君:我这节课中没有设立小组合作,是因为在二年级试讲时,小组合作的效果不好,所以在我们班我就没采用。我有时对小组合作时机的把握有些疑惑,但通过研讨也明白了如何把握交流的时机了。陈素贞:老师们刚才结合自己的课堂谈了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小组交流,我认为谈得很好,确实在当学生解决问题多样化时;当学生用现有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解释时;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设立合作很有必要。
杨秀荣: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它的实效性,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的难易程度和探究问题的有效性来把握。但刚才有的教师说预设时没有设计小组合作,我不同意这种做法,因为小组合作是学生探究问题的重要的方式,备课时应该预设,课堂中可根据生成随机把握,如果预设的问题学生很容易的解决了就没必要小组交流了,如果课堂中生成了学生不易独立解决或是答案多种时可随机设了小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