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业练习
基础知识与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重凝()怀疑()明媚()倒霉()规模()样模()嬉笑()悦喜()目婆娑()瞩(叮嘱())袈裟()写)谢撰(凋()绸()缎编纂(()
巨幅紫荆花
雏菊 表情默然 夜幕
婆娑起舞 绿树成荫 细腻 陈迹 世人瞩目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漂扬 掩印
B.恶梦 心志健全 C.表情茫然 隐密 D.致敬 终生难忘 3.下列不是病句的一句是
A.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B.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从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
C.布热金卡应当是个百花凋谢、永远没有阳光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D.导游也无需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阅读理解与欣赏
买贺卡花钱 写贺卡费心 中小学生感受“贺卡压力”
本报讯(见习记者翁晓波)每到年终,圣诞、元旦和新年又堆到了一块,送各种各样的贺卡成了学生们的一项“重大任务”。
昨天,武昌某重点中学一高三老师说,这段日子来,他感觉班上的学生都在传递贺卡,好像学习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似的。其实学生们也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自己做卡,他们的贺卡主要是从学校内外的商贩处买到的。三个节送完,一般的学生最少也得四五十元钱。
最让这位老师感到担心的是,学生把卡买回来后,又开始琢磨着怎么写贺辞,用什么神秘或浪漫的方式送出去,以致不能专心上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这种现象在学校中非常普遍。如今,过节送贺卡好像已经是学生们“约定俗成”的规矩。学生们送卡一般送给同学、老师,也有的送给家长。
武汉中学的一位老师说,学生送贺卡也不能完全否定。他鼓励学生自己制作个性贺卡,这样既不花钱,又能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选自2004年12月26日《武汉晚报》
4.分别指出这则短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姚明三项数据冠全场 火箭轻取鱼腩获连胜
新华社华盛顿电 姚明取得全场最高的21分、9次篮板、4个火锅等三项数据,并率领火箭队7日晚上以89∶81击败黄蜂队,取得结束五连败后的两连胜。
黄蜂队是本赛季最差的队,赛前是1胜14负,试图在火箭队身上捞回一场,所以整场比赛尽管一直落后,分差最大时达到了12分,但从没放弃,特别是第三节曾把分差追到49∶52,让主场球迷捏了 一把汗。
使火箭队得到解脱的除了姚明外,还有替补后卫巴雷特,他上场28分钟,贡献了14分,其中的11分都是第四节所得。
麦蒂得了18分,蓝板和助攻各5个,前三节的命中率成问题,第四节有了改进,最后的投篮才达到19投7中,但三分球仍然糟糕——9投1中。
面对“鱼腩”队伍,火箭队仍与“势如破竹”相差甚远。主要是打得不凶,至少从场面看,比黄蜂队要文质彬彬得多。
6.你认为这则短消息的主要信息有哪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屠杀刚过的南京
血仍在地上流着。从奥斯维辛 到波兰郊外的森林。在今天 难道仅仅是大理石墓碑和花环 我想问:二次大战 相当于几级地震 那些触目惊心的场面
绝不是幻影,不是好莱坞,斯皮尔伯格 或,辛德勒的名单
我从幸存者的脸上看到的
仍是岁月也无法删除的皮鞭。枪口 焚尸炉的黑烟 在幸存者的记忆里 我看到了自己的惊恐 被噩梦扼住的嗓门
我不能说,甚至
无法呼喊。我看见最完美的裸体 现代人体艺术摄影的封面。在大火中 美,诗歌与罗丹
在生命的大理石被击碎。乳房和曲线 在奥斯维辛;变成一堆堆破烂与垃圾 还有孩子,他们那么无知
在被活埋之前。我听到他对魔鬼说 叔叔别埋得我太深 妈妈就能把我找到
难道面对纯真无邪的童音 天使的眼睛
刽子手的心就没有一点儿震颤 抑或他根本就没有心
而孩子的声音,却穿透了厚重的泥土和 历史。一直传到今天
我要用高分贝的喇叭向全人类 播放一遍。再播一遍
谁也不能忘记
毒气室:墙上的指甲,时间深处的血迹 都是立体的叙说与控诉 天哪!这是怎么回事
那些戴白手套的家伙,也会用手 抚摩爱人的金发
2004.12.9 难道他们没有想过,这双手 正是拧开毒气开关的手吗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
我知道它有洁癖,每天冲洗七次 精心修剪指甲,拥抱自己的孩子 十个手指和掌心
都散发着紫罗兰香皂的气息 然而在这双手触摸过的地方 在金色的发丛里
在孩子脸上,在冲洗过的水中 在它的白手套上
我看到的是:血。血。血。这是人的手吗。抑或还是刽子的 手。如此典型 恶魔的标本
——摘自程维《用诗歌祈祷和平——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7.将此诗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写作上作几点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最让你心悸的句子是什么?找出来,写几点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点拨
1.níng yí mó mú zhǔ zhǔ suō shā mèi méi xī xǐ diāo chóu zhuàn zuǎn 2.D(A飘、映;B噩、智,阴;C秘,漠;D全对。)
3.A(B“从”应为“在”;C语序不当,因果倒置;D“需”应为“须”。)4.第一段为导语,后文均为主体。
5.提示:这种现象不值得提倡,学校、家庭应正确引导学生。6.火箭队赢弱队不轻松,姚明表现令人满意。
7.《奥》文主要写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文章还用乐景来反衬哀情;主要通过参观者的反应和感受来揭露法西斯的罪行;全文氛围凝滞压抑。这首诗则通过想像和联想,将法西斯惨绝人寰的行径展示在读者眼前,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而且作者直抒胸臆,多次明确进行谴责或发出呼吁;氛围热烈而悲壮。
8.提示,要写出句子本身的妙处,还要写出其对表现全诗主题的作用。
第二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教案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2、培养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3、体会对比、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2、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探究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新闻中简洁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体会新闻中作者的感情。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视频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
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
这篇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且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成为了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
三、展示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四、合作探究及成果展示
设置问题分小组探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规范小组成果展示的内容及语言形式)
问题一:文章是如何突破“零度写作”的?(避开新闻事实的客观再现,写了什么)预设展示内容:
(1)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
(2)奥斯维辛的现状只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提到,那么其他的大量篇幅又着重写了什么呢?
参观者的见闻和感受。
A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看到了什么?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展示图片】
B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分别感到茫然——浑身发抖——惊恐万分、叫不出来——庆幸——窒息
——够了。(感情的由弱渐强)
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作者描写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恐怖,惨无人道,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问题二: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补充资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预设展示内容: 细节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细节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六、结束语
第三篇: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感
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感 几日前细细的阅读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给我的感觉只有震撼,只有悲哀,只 有无奈。即使是同样的题材,文笔的好坏也可以影响读者的情感,好的文字可以感染人,罗森塔 尔就做到了这点。这篇文章一字都没有提到奥斯维辛死难者的惨状,也一字都没有提到法西 斯对死难者是如何如何的残忍,却在那些看似美好的文字中渲染出一种令人泫然欲泣的悲 哀。“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 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篇文章开头就给 了我深刻的印象,阳光明媚,绿树婆娑,儿童嬉戏,这是多么的勃勃生机,而作者却称其为 “可怕”,一开始我不大理解,可深思过后,却引以为然,因为布热金卡不是普通的地方,它是死难者的坟墓,不,应该说是乱葬岗,它曾经容纳了那样多的冤魂,不过六十几年过去 了,那曾经连恸哭也发不出的魂灵们就湮没在这尘埃中,除了奥斯维辛,再无一丝他们受苦 受难的证明,这是怎样的悲哀!“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 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我沉默着读到了这里,又一次被震撼 了,雏菊怒放,这在别的地方将是多么正常的事,可在奥斯维辛,在毒气室和焚化炉的废墟 上,它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这里曾有那么多生命不甘的逝去,可雏菊花却在怒放!“怒”,这 字用得多么的好,逝去生命的不甘与雏菊的欢欣绽放,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 以作祷告的地方。”在奥斯维辛,没有上帝,因为在六十多年前,这里曾有那么多的生灵 作过祷告,乞求上帝解救他们,可上帝没有听见,或者,连上帝也抛弃了这个地方,这字里 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对法西斯的痛恨和控诉,是作者对死难者深切的同情,是一种用言语 无法表达的深深的痛!读完此文,我唯有学学鲁迅,长歌当哭了。
第四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 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1、情境渲染法 2、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闻。在进入新闻的学习之前,我想请大家看一段电影片段。”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的截取视频。
2、“刚才播放的电影片段选自经典二战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看过这个电影片段,同学们有何感受?请谈一谈。(惊悚、恐怖、悲痛)是,那滚滚黑烟不是一般的烟雾而是党卫军焚烧犹太人尸体时产生的浓烟;那从天而降的粉尘不是我们熟悉的沙尘,而是人的骨灰;那刺鼻的臭气,穿过屏幕,似乎已钻入了我们的鼻腔。同学们,也许你会说:“老师,这是电影,有艺术虚构。”那你看下面一组图片。“
幻灯片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部分照片。(介绍背景)
“这不是艺术虚构,而是铁证如山的事实。这就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们建造了一座真正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这里纳粹屠杀了多少人是一个未知数,就犹太人而言,从后来发现的纳粹档案中推测至少有110万,而波兰人说有400万,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共屠杀犹太人600万。(大屏幕出示一组数据)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来到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进行采访,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篇新闻。并因此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由美国记者罗什塔尔采写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课题)
二、深入品读课文
“所谓新闻是指对社会上的新近发生的事情进行的报道,然而,当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已经是奥斯维辛被解放13年之后,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杀人工厂已没有什么新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可是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也是世界新闻界大奖,相当于电影节界的奥斯卡奖,文学界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能获得如此殊荣? 我想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放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音乐结束默读停止。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这篇课文有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你可以结合文章的结构、语言、情感、手法,或者索性从最打动你的那个句子着手。能找出问题的小组和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小组可以得分。我们来个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得分多。”
1、“现在我们看文章的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第段和结尾又说了相同的话。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罗森塔尔要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又为什么他要写这么一个不是新闻的新闻?这么写有什么作
用?”
预设:(1)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读者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2)第6段“今天,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是在介绍完背景之后,这句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3)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除呼应前文外,还突出主题。意思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是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2、文章的开头说“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这应是一幅美好的景象,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真像一场噩梦”,为什么?(还有最后一段也写了美景)
预设: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这是 “以一乐写悲,以乐衬悲。” 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的阴霾难除,总 3
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3、“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4、“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5、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6段: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他们“默默地迈着步子”,“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等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
(此处表情最好由学生来进行寻找:表情茫然 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惊惧万分 被锁 注视着 窒息、下跪)
预设答案: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文章从第8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是从侧面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预设: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7、“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望着注视着我们的死难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走进了他们的身边,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无声地向生者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又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8、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预设: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者个人感情。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三、拓展训练: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我们对这篇新闻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假设你们是美国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请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颁奖词,小组同学可以合作撰写。
提示:可以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内容上、表现手法上、语言上、情感上)和作品的社会价值方面构思。(课件出示问题及提示)
1、学生合作写作颁奖词。
2、交流:小组派一名学生读颁奖词,其他小组评价给分。
3、对比颁奖词:
通过对文章深入的品读,我们发现作者以他浓烈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为我们报道了奥斯维辛德的历史,同学们写的颁奖词也从这些方面对这篇新闻进行了评价,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普利策新闻奖颁奖委员会为本文写的颁奖词。(幻灯片展示普利策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四、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3、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第五篇:《假如没有灰尘》同步练习1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假如没有灰尘》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时继续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
一、我能为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出来)
较短(jiào jiǎo)削弱(xuē xiāo)干涸(hâ gù)
朝晖(zhāo cháo)
调节(tiáo diào)单调(tiáo diào)
二、我会用不同语气,不同的句式写句子
例:香山的景色很美。
1、香山的景色真美啊!
2、香山的景色怎能不让我深深陶醉呢?
3、香山的景色就像是秋姑娘一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盘,让香山从山脚到山顶,一片红火。
气象万千的大自然景观很美。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修改病句
1、下雨了,小军急忙赶快跑进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目不转睛地听老师讲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铅笔盒里有橡皮、直尺、自动笔、钢笔和文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下面这段话是有关鸡冠花的生长情况的,可是“小马虎”叙述得缺乏条理,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我能帮他排排队
()又一个月过去了,在它们茂密的叶子里,透出了一朵朵紫红色的花。
()一个多月过去了,鸡冠花越长越大,越长越高,有我身子一半高。
()它的样子和颜色真像大公鸡的冠子,在阳光下,显得那样鲜艳,那样美丽!
()园子里有两棵鸡冠花苗,它们矮矮的个子,长着几片嫩绿的小叶儿,在微风中摆动。
()它们嫩绿的“外衣”也早已脱去了,换上了一件深绿色的长袍。
()每天傍晚,我给小花苗浇水、除草,有时还松一松它周围的泥土。
五、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洁净的天空是生命的要素,可是灰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烦恼。读下面短文,看看文中是采取哪些方法减少灰尘,净化空气的?除了这些方法,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前几年,我们房子周围的污染一直令人们头疼,灰尘像无忧无虑的爱旅行的小娃娃。它们可是无处不钻,眼睛里、喉咙里、家中、衣服上、鼻孔内,它可真令我烦恼。只要它一高兴,嬉闹起来可把人们害哭了,随风到处乱飞。当我打开电视,哎呀,沙沙的像下雨,看了也难受,原来又是灰尘在捣乱。爸爸只得拿起电吹风朝里吹,结果反而弄得满屋子都是灰尘。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谢天谢地,这终于成了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我们的房子周围已经种满了各种树木花草,周围充满绿色:绿色的树,绿色的草。再配上那些红的、黄的、紫的花,实在太美了!它们都绽开了那深藏多时的笑脸,把灰尘大口大口地吃进去。房子后面还建起了高高的宾馆,旁边有个很美的喷水池。那白花花的水柱,欢快地旋转着,像周围喷洒着细细的水珠,那清凉的细水珠湿润着空气,灰尘都昏昏欲睡了,它们垂头散气地摔下来,好像一下子不见了。啊!空气好新鲜,我张开双臂深深地吸着这清新的空气,好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