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媒:中国钢铁前景展望分歧严重
英媒:中国钢铁前景展望分歧严重
据英国《金融时报》3月11日报道,分析师与世界最大的采矿商对中国钢铁展望的分歧日益加深。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投行瑞银将对未来五年中国钢铁产量复合年增长率的预期由1.4%削减至0。然而全球最大的采矿商——必和必拓与力拓预计,中国的钢铁产量(去年达到8.2亿吨)将继续增长,直到下一个十年开始进入平稳期。
“铁矿石开采公司仍然预测中国钢铁产量复合年增长率将在2025年前维持在2.5%的水平,但是我们不同意,”瑞银在其报告中称,“我们的分析显示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触及转折点。”
10日力拓铁矿石业务主管安德鲁•哈丁在澳大利亚的一个会议上称,中国的产量必须以每年略高于1%的速度增长,粗钢产量才能在2030年左右达到10亿吨。必和必拓和力拓位列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开采商,铁矿石是炼钢的关键原料。
“城镇化将继续充当关键驱动力,同时收入增长使得对汽车和交通设施的需求增加,也将支撑未来中国的钢铁需求增长,”哈丁称,“不断发展的制造业竞争力也将推动钢铁需求增长,比如,中国的机械和家用电器出口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发达经济体复苏的情况下。”
必和必拓负责铁矿石业务的总裁吉米•威尔逊称,中国的粗钢产量将在2020年代中期达到10亿至11亿吨的峰值,并在2030年进入平稳期。中国钢铁业占全球海运铁矿石需求的约70%。对需求减弱及供应增加的担忧推动该大宗商品的价格今年下滑了17.8%,而2014年其价格已由134美元跌至71.2美元。上周,铁矿石价格自2009年以来首次跌至60美元/吨以下。
然而,必和必拓和力拓继续维护自己的策略,在供应过剩的市场中倾入更多铁矿石。哈丁称,力拓预计今年将有约1亿吨铁矿石新供应投产,同时8500万吨的产量将离开市场,这将从很大程度上抵消新供应。
但是很多分析师称,这种预测太过乐观,如果中国的需求没有复苏,供过于求的情况将更加严重。
第二篇:IT行业前景展望
IT行业前景展望
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环境下,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无门,而另一方面(尤其IT产业)许多公司又难以聘到能够胜任工作的合格人才。据国务院专家根据国家关于大力发展IT产业的政策分析,在未来十年,单就北京中关村IT产业的人才缺口每年就达两万以上。
未来十年,是中国努力实现“软件大国”宏愿的十年,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实现这一宏愿的关键。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的缺口是15万/年,预计很快会扩大到42.5万/年。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呢?是难得的好机遇!年轻人如能抓住这一机遇,从现在起参加焦点网络的培训课程,在未来2-4年内就有望成为IT软件技术人才,甚至是全面的行家。这里你必须树立一个全新的就业观念: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你光有学校中的优良成绩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先进技能。
软件类人才的需求到底有多大?据调查,以北京为例,软件工程师每年需求50000人左右。据IT英才网数据显示:北京IT职场每月需求达5320个。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深圳软件从业人员约12万人,是全国软件人才最主要的聚集地之一,但深圳软件产业发展迅猛,人才缺口每年仍保持在5万人以上。
作为我国最早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大连市根据其整体产业规划以及目前企业发展速度,预计当前共需从业人员8万—10万人,到2010年整个城市的软件专业人才量应达到15万—20万人。但目前大连的从业者只有3万人左右,现实与需求反差极大。2005年预计大连本地高校IT专业人才的输出总数在4000人左右,即使这些人全部留在大连,加上其他社会办学机构提供的人才,实际供应能力与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
第三篇:业务前景展望
业务前景展望
一、发展初期
通过自己的劳动向相关的有需要的地方运输农副产品。我们是一群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所以我们会在创业的初始阶段先通过使用自己的信誉和自己建立的人脉网络,帮助一些农民朋友将他们种的蔬菜或者他们养的牲畜的肉送到那些生活在城市中住着高楼的上班族。我们这种送货到家的服务可以让他们享受到被服侍的快乐,同时他们也能够在下班之后得到些许的休息,或者空出时间来做一些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二、发展时期
凭借着我们的聪明才智,良好的信誉和服务态度,在市场竞争中我们一定会发展的很快。这样当我们有了一定的能力以后,我们就会扩大市场并且改进我们的方法,我们将不仅仅是从菜农那里进菜,而是我们会拥有一片儿属于我们的种植场。首先我们会种植蔬菜,主要就是无公害蔬菜。随着科技的进步,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他们在提高植物产量的同时还加剧了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研究表明化学合成物质对人体健康也造成巨大破坏。而且近几年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养生话题的升温,绿色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受到生产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那么种植和销售绿色无公害蔬菜有什么效益呢?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讲一讲绿色无公害蔬菜所带来的效益:
1.生态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农业蔬菜产量也有了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减少了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对净化环境也有很大的帮助,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一方面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保护了人类自身的生命安全。
2.社会效益
•开发无公害蔬菜的显著社会效益在于保证了消费者自身安全。
•无公害蔬菜的开发,就是从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的主要副食品的角度提高档次,逐步向饮食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其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3.经济效益
•市场经济是要讲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无公害蔬菜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为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收到市场的欢迎及多方面的关注,正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第四篇:金融行业前景展望
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和未来职业规划
金融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同时在我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首先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所有人,都需要资金融通,不论长期的或短期的资金需求,不论国内的或海外的现金需求,不论即期的或远期的资金需求,金融业都可以满足这些需要。其次赚到一点钱的企业或个人,他的金钱需要有个存放或运用的去处,金融业正可以满足这个需要。而且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内金融机制的改革,民营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也会在增加,金融业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受过比较好的金融专业教育的学生,将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
1998年以来,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高度重视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发展,对于金融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由此,银行及相关证券、保险等行业管理机构加大了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开启了在国家统一分配制度打破之后的新一轮对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的增量需求,金融行业监管部门的人才举措,影响着所辖行业内的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大了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金融业就业的主要有利因素:
1.在各行业的薪酬横向比较中,金融业的平均薪酬与福利最高。
2.在全民市场经济的氛围中,金融业的从业者可以感受到正在从事着一份“体面”的职业。
3.每日都工作在完全动态化的市场环境中。
4.有才华的员工可以得到快速的晋升。
5.优厚的待遇和休假福利。
6.低损耗率,行业平均志愿周转率为16%。
尽管全球经济仍未全面复苏,但中国金融企业在这次的冲击中却因祸得福跑到了整个行业的前茅,面对这新一轮的洗盘,中国的金融企业很可能因为走向世界的需要而扩大对于行业人才的招募。
---------------结论:天生我材必有用,关键是相信自己。专业现在并不是局限一个人求得发展的瓶颈了,在一个现代投资银行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士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专业各异,有机械、通信、物理、法律,然而有一个相同点,他们都是相信自己,不服从命运安排,努力奋斗的人!这样的人,不论他是本科生也好,研究生也好,海归也罢,专业在这里并不能说明什么了,实际上大学所学的东西与我们的实际工作脱节太大,大到根本无法照搬来用,不具有可**作性,那么最重要的显然已经不是专业了,而是对一个职业、一个行业的热爱、**、勤奋、执着,这才是最重要的!在这里希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朋友们努力奋斗,自强不息
第五篇:2012年家电行业前景展望
一、2012年家电行业前景:总体增速放缓,小家电空间仍有较大空间
1、增长趋势放缓,机遇与挑战并存
增长性: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国家电业尽管遭遇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在内需政策推动、产品升级等因素的带动下,仍然取得了良好的增长,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2011年中国家电工业总产值完成11425亿元,同比增长22.4%。进入2012年,受行业政策逐步退出,国家宏观调控,天气原因,中国家电业的增速将回落至正常水平。中国家电业长期增长的动力仍在,但短期的不确定性增强,总体来看,影响2012年中国家电行业发展的因素有:
政策的退出: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03亿台,实现销售额2641亿元,占2011家电总产值23.1%。截至2011年末,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18亿台,实现销售额5059亿元,发放补贴592.2亿元。业内普遍认为,家电下乡政策提前透支了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而随着政策的逐渐退市,其对于农村家电市场的不利影响将凸显。
内需的增长:一方面,我国整体家电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国家“十二五”将增加中、低层群体收入作为重要目标的背景下,居民收入的提升与家电消费习惯的形成,将有力推动家电消费的增长,配合三四级市场营销 5与售后服务网络的完善及用水用电条件的改善,三四级市场家电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率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位与家电消费观念日益转变,家电产业结构的升级,产品性能与品质提升,变频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替代、智能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的突破,及更加时尚舒适的工业与外观设计,将推动家电的更新需求的有效释放。
出口的不确定性: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以及未来较长时期的全球经济较低的增长水平,使得我国家电的出口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2、消费趋势:大家电逐渐饱和,小家电增长迅速
2009年,我国城镇家庭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器的百户拥有量分别为95.4台、96.0台和106.8台,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已基本普及,拥有量已趋于饱和。因此大家电的消费仍然以配合新居搬迁添新购买,老家电更新换代为主要需求。而据统计,欧美国家的家庭小家电保有量是我国的3倍还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家庭平均小家电保有量不到10种,发达国家平均每户家庭的小家电拥有量近40种,市场容量远未饱和,中国小家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人民的富裕程度与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将为小家电创造更为广阔的需求领域。
二、行业格局:行业高度集中,第二集团暗流涌动
中国家电行业作为最早进入市场化的行业,中国的家电业已经是一个高度经济的红海市场,目前行业的品牌集中度已经非常高,行业已经进入寡头竞争时代。据统计,空调、冰箱、洗衣机、液晶电视等产品的前五大品牌市场集中度均超过65%。而家电内需政策的退出及行业增速的下降,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整合,行业龙头依靠品牌认知、技术积累、资金实力、渠道覆盖及强大的营销能力,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并提升盈利能力。因此总体来看,家电业第一集团的地位难以撼动并可能进一步强化,而行业的二线品牌,须通过创新管理,积极实现业务突破,方可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