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仁争同志在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杨仁争同志在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杨仁争同志在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2007-02-22 10:52:56
在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共湖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仁争
2004年5月1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金融时报社和湖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今天在湖州开幕了。这是加强长三角地区区域交流与合作的一件大事、一
件实事。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和257万湖州人民,并以论坛主办城市的名义,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正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引擎,吸引着全球的目光。长三角16城市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有着共同发展的良好基础。特别是去年3月下旬江、浙两省党政代表团相继出访上海,更是把接轨上海、互动发展推向了新高潮。随着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加快建设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长三角城市间的区域大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信用建设和大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将全方位快速推进,一个紧密合作、携手共进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正在快速崛起。
湖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一员,近年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长三角地区兄弟城市的大力支
持下,通过全市人民的辛勤努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2001年至2003年三年间,全市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协议利用外资、实到外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六项指标的年均增幅均列全省前茅。今年一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更是创近年来同期最好水平,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增幅位居全省第一。湖州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加速发展的时期,全市上下正以“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加快迈向‘太湖时代’”为目标,坚持“三个文明”协调推进,立志把湖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大城市,使全市人民过上更加殷实、美好的小康生活。我们将继续与兄弟城市携手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的大联合、大发展。同时,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兄弟城市更多地关心、支持湖州的发展。
信用是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基础。
加强长三角地区信用建设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次论坛,各界代表将围绕“共建信用长三角”这一主题发表真知灼见,16城市市长将联合签署《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我深信,通过这次论坛,对于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实现共赢互利,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和持续协调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后,预祝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精选)
在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共XX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XX
2004年5月1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金融时报社和XX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今天在XX开幕了。这是加强长三角地区区域交流与合作的一件大事、一件实事。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和257万XX人民,并以论坛主办城市的名义,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正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引擎,吸引着全球的目光。长三角16城市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有着共同发展的良好基础。特别是去年3月下旬江、浙两省党政代表团相继出访上海,更是把接轨上海、互动发展推向了新高潮。随着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加快建设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长三角城市间的区域大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信用建设和大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将全方位快速推进,一个紧密合作、携手共进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正在快速崛起。
XX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一员,近年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长三角地区兄弟城市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人民的辛勤努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2001年至 2003年三年间,全市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协议利用外资、实到外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六项指标的年均增幅均列全省前茅。今年一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更是创近年来同期最好水平,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增幅位居全省第一。XX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加速发展的时期,全市上下正以“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加快迈向‘太湖时代’”为目标,坚持“三个文明”协调推进,立志把XX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大城市,使全市人民过上更加殷实、美好的小康生活。我们将继续与兄弟城市携手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的大联合、大发展。同时,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兄弟城市更多地关心、支持XX的发展。
信用是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基础。加强长三角地区信用建设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次论坛,各界代表将围绕“共建信用长三角”这一主题发表真知灼见,16城市市长将联合签署《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我深信,通过这次论坛,对于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实现共赢互利,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和持续协调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后,预祝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三篇:杨岳同志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杨岳同志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相聚中央党校,就当代中国青年企业家的发展和进步,举办此次论坛。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受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春华同志的委托,我谨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百忙之中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以来关心重视支持共青团和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的各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向给予本次论坛大力支持的中央党校表示衷心感谢,向参加论坛的青年企业家朋友们致以诚挚问候!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更好地动员和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企业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承担着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迫切需要一批充满活力、实力强大的民族企业的迅速崛起,迫切需要一支胸怀远大理想、具有国际视野、能力强、素质高的企业家队伍的大有作为。当代中国的青年企业家,见证了祖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中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型、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当代中国青年企业家更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在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壮大民族产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天地。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创新、发展、和谐”,这个主题正诠释了当代中国青年企业家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这是青年企业家成长的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无不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充分激发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年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大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学习,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观念。要大力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整体提升。要加强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视科学决策和风险管理,认真学习和利用市场规则,通过创新为企业成长壮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发展是企业的核心,这是青年企业家追求的主题。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家的事业发展都有了一定的基础,都有了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但是企业的发展永无止境,我们面临的机遇也稍纵即逝。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更要居安思危,冷静分析,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当前,大家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抓住国家产业进行梯度转移、我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地位逐步提升的有利契机,以开放的胸襟、宽广的视野,立足区域、放眼全国直至全球去开辟企业发展的广阔天地。发展尤其要注重可持续性。要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和生态安全意识,进一步降低能耗强度、改善能源结构、改革生产工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排头兵作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和谐是企业的目标,这是青年企业家肩负的责任。企业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必定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以促进和维护社会和谐为己任的企业。青年企业家要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始终坚持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自觉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金融秩序。要把诚信作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维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公众信任度,推动市场诚信体系的建立健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和谐企业建设。要弘扬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积极参与捐资助教、扶贫济困、扶危解难等社会公益事业,共同维护社会公平,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中共中央党校是高素质治党治国治军领导干部的教育中心,是党的理论和大政方针的重要研究和储备中心,也是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出台前的重要研讨基地。这里汇聚了一大批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兼备丰富实践研究成果的优秀学者和专家。同时,我们看到在座的各位青年企业家,可以说是当代青年企业家的才俊,都是艰苦创业、事业有成的佼佼者,有的还在打造品牌产品、实现资本增殖方面创造了发展奇迹。每一位青年企业家的创业故事,都会对大家有所启迪。我们相信,本次论坛的演讲一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相信大家通过本次论坛将能更加深入地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企业健康发展汲取宝贵的思想营养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重大的贡献!
第四篇:王兆国同志在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王兆国同志在“2009’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工会领导人、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中国农历新年刚过不久,“2009’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各位工会领导人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论坛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去年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明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将会见各位工会领导人,充分表明中国党和政府对各国工会领导人的一贯尊重,对“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的深切期望和对中国工会的大力支持。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成功抗击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中国工会于10月成功召开了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规划了未来五年中国工会的发展蓝图,这必将对中国工会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工人阶级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视改革开放为己任,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中国工会把竭诚为职工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有效地调动了广大职工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改革,促进了发展,维护了稳定。在这里,我们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世界各国工会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它使世界经济走向衰退,导致了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倒闭,这不可避免地会对世界各国工人的权益带来严重影响。近一段时期,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罢工,就是在危机影响下爆发的。为了应对严峻挑战,各国工会组织除在维护工人权益上积极行动,还在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工人就业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中国工会高度关注国际工会组织和各国工会组织为应对这场危机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不断加深,造成中国经济外部需求明显减少,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城镇失业人员增多,城镇就业压力增大,大批农民工返回农村。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把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就业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和实施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这些重大政策措施,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对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危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中国工会充分响应和支持政府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针对企业停产、限产、关闭、破产导致的企业用工减少,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企业拖欠工资和欠缴社会保险费问题,以及部分职工收入减少、生活困难的实际,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一是着力开展工会与企业、职工的“共同约定行动”。一方面,督促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带头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做到不裁员,稳定工作岗位;协商确定薪酬,及时发放工资;加强培训,切实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信心,立足本职,努力工作,积极主动为企业生产经营献计出力,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二是切实加大对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行业和企业职工帮扶力度。全国各级工会在2009年元旦春节期间,集中开展送温暖活动。积极筹措资金,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下岗失业职工和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就学提供助学金。
三是积极推动企业组建工会。开展推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集中建会行动,突破了跨国公司建会瓶颈,扭转了跨国公司建会率低的状况;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坚持稳中求进、持续发展,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更广泛地组织到工会中来,努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些措施对于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发挥了明显作用,赢得了职工、企业和政府的普遍支持。
各位工会领导人、朋友们:
加强相互交流,共同应对面临的挑战,是世界各国工人的共同愿望。本次论坛以“科学发展、体面劳动、职工权益”为主题,与会各位工会领导人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这对于进一步增进各国工会组织的相互了解,更好地促进工会组织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作用,大力推动国际工会运动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取得广泛共识。
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工会提出以下四点主张:
第一,努力维护职工的就业权利。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实现和发展工人权益的基础。在国际金融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向其他产业领域蔓延的趋势下,面对可能出现的世界范围内的企业裁员、失业增加的困境,维护好职工的就业权利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加迫切。各国工会组织是维护职工权益的主渠道,关心职工的就业需求,帮助职工提升技术技能和再就业能力,努力促进职工就业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各国工会组织要把维护职工的就业权利当作工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首要任务,积极参与就业再就业工作,千方百计保障职工的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援助和创业培训,促进减少失业,扩大就业,引导创业,努力保障职工的就业权利。
第二,共同促进实现体面劳动。实现体面劳动,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让广大职工实现体面劳动,必须努力保障他们的权益,不断改善广大职工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经济发展为重要前提。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要推动实现体面劳动,需要各国工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坚持共同应对挑战,才能共享发展机遇。各国工会组织应积极
参与应对危机的全过程,把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促进实现体面劳动与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共思良策,共渡难关,从而让更多的劳动者更广泛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第三,积极加强社会协调配合。工会加强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是保护职工利益、促进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面临严峻形势。工会组织要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包括三方协商、集体谈判、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等机制,开展与相关组织的多形式和多层次的对话,尤其是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协调,共商企业摆脱困境重获发展的良策。企业能生存发展,职工就业才有机会,职工权益才有保障。企业也只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与职工和工会更好合作,才能渡过难关,获得新的发展。
第四,不断增进相互理解与尊重。国际工运丰富多彩,凝结了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各种元素。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劳动关系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深。国际工运应充分反映各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统等领域呈现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努力扩大包容性、民主性,积极反映不同的利益诉求与呼声,促进国际工运民主和谐、共赢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各位工会领导人,朋友们:
我们举办的“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一届比一届办得好,内容更深刻,更有特点,参加的工会领导人和出席的工会组织一次比一次多,从最初的仅有10多位发展到现在有100多位工会领导人出席论坛,说明这个论坛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工会组织的大力支持,我们希望这个论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进一步加深了各国间的相互依赖,使世界各国人民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各国工人和工会组织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事成于和谐,力生于团结。中国工会愿在和平、发展、合作、工人权益的旗帜下,遵循独立、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交往原则,进一步加强与各国工会组织、国际和区域工会组织的关系,共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民主和谐的国际工运新秩序。祝“2009’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五篇:张国宝同志在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张国宝同志在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0/11/10------
编者按:10月27日,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开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现将根据录音整理的讲话刊登如下,供大家参阅。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目前,国际社会空前关注气候变暖和减排问题,煤炭行业也受到很多的诟病。煤的清洁利用,煤层气开采,瓦斯抽采利用,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综合利用,沉陷区治理,碳捕捉和封存等,以科学发展理念来指导煤炭的开发使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煤炭液化、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炭地下气化等新的煤炭使用技术日渐成熟,正在得到推广应用。煤矿瓦斯防治、煤炭直接液化的装备研制、现代化矿井设计和建设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7%和70%。“十一五”以来,在《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的指引下,经过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同努力,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煤炭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煤炭供应能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29.73亿吨,接近30亿吨,比2005年增加了7.68亿吨,年均增长1.92亿吨。预计今年煤炭产量超过32亿吨。二是煤炭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快速成长。像我国的神华集团,煤炭年产销量已经达到4亿吨,这个产销量世界排名前两位。同时,淘汰煤炭落后产能也成效显著,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取得了新的进展。前两天,国家能源局专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我国今年就要兼并重组1300多个煤矿,淘汰落后产能达到1亿多吨。三是煤炭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园区迅速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渐成规模,煤层气开发利用进展加快。四是煤炭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煤矿设计理念与时俱进,煤矿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煤炭液化、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炭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也稳步推进。比如在包头的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和在宁夏的宁东煤制烯烃项目均已投产,神华集团在内蒙古100万吨煤炭直接液化的生产线也运行正常。五是煤炭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全面实施,《煤炭法》修订工作稳步推进,煤炭法规框架体系初步确立。最近,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能源局上报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案,不久我们还要通过媒体贯彻宣传这个政策。
从以上可以看出,煤炭工业的成绩是巨大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几十人的矿难仍然没有能够有效遏制,影响恶劣,使煤炭工业的成就说起来感到苍白。其实,我们的成就非常大,例如中国煤炭工业装备水平已经是世界一流。我国现代化的矿井,像宁夏的羊场湾矿井、神东的矿井等,都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矿井,年产都在1000多万吨,而下面的用工人数只有几十个人,操作工人平均文化程度都达到中专水平。但是一说到我们还有几十人死亡的矿难事故,我们去谈自己的煤炭成就就觉得说不出口,感到苍白无力。但是,中国矿难的死亡人数和重大矿难发生的起数是每年都有所下降的,问题是几十人死亡的事故在世界上已经很少有,如果发生1起就影响巨大,可在中国还时有发生。实际上,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遏制住煤矿的矿难是十分重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从2001年开始,已经连续10年,每年从国家掌握的预算内资金中拨款30亿元来治理煤矿瓦斯,10年累计就是300亿,加上企业自筹和社会筹集的资金,用于矿难防治的资金早已超过1000亿,不能说是不重视。但是几十人的矿难还是没有能够消灭掉。所以我们不仅要在投入上下大功夫,还要在别的方面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加强煤炭的管理,在煤炭的体制上我们也要想一想。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变化频繁,每次变化都在简政放权,职能分散,多头管理,权责不清,行业管理弱化,监管监察不到位仍然没有改观,是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安全发展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安全可靠资源开发利用,限制安全风险大、治理难度高的资源开发。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对重组后的矿区进行整体规划,全面改造,实现合理集中生产,提高矿井的安全可靠性。关于矿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国煤炭产量大、煤炭地质条件和自然禀赋差、高瓦斯矿井多等等客观因素,也有管理体制上的因素,也有技术上的因素,人类对煤矿瓦斯突出机理的认识和掌握现在还有差距。但是我们可能更应该在煤炭的管理上多寻找自己的原因,比如说现在煤炭资源分配和大型煤矿规划实际上是脱节的。前些年,鉴于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国家也曾经提出过“有水快流”的方针,各个地方为了解决当地的经济发展,办了很多村、乡、县的小煤矿,而这些煤矿的整合需要花大的代价,也涉及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前一段时间,山西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受到了一些社会舆论的指责和批评,但是我支持山西采取的措施,如果不是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谁愿意去捅这个马蜂窝?但是,大量小煤矿的存在,不仅破坏了资源,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而且矿难也不能有效地遏制。遏制矿难,我想一定要搞现代化的矿井,一定要搞机械化,现在同时下井几百人的矿井还有很多,比如河南这次矿难,当时在井下有200多人,大部分人员升井了,但是还有33人遇难。我曾经提议,能不能把下井人数控制在100人以下,可能有些人认为这是不懂行,但是我想如果都能实现机械化,这也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在国外的一些矿井同时下井几百人的并不是很多。
科学发展是煤炭工业前进的方向。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兼并重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准入门槛,实行更严格的资质管理,提升生产力水平。推进《能源法》出台,修订《煤炭法》。完善煤炭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46号),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生产集约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促进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提高大基地煤炭产量比重。推进煤炭成本完整化,取消不合理收费,清理违规收费项目,稳定煤炭经济发展态势,提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煤炭在井口最多也就是300多块钱,但是到了港口就变成700多块钱,到了消费地就变成900多块钱,在各个环节上收费,还是很普遍的事情。
节约发展是煤炭工业发展的全新理念。我们要根据国家总体战略和各地资源条件、能源供需等,合理确定各地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在前几年取消电煤指导价格的基础上,加快建立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定价机制,用市场手段控制煤炭资源开发节奏,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矿区生态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其实也是困扰我本人和国家能源局工作的一个大难题。各地都有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都想把自己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所以现在探明的煤炭都想在本届政府开发出来。凡是来找我们的煤炭产地,都说要搞煤炭大基地。但是如果已知的煤炭储量都在本届政府开发出来,我觉得可能是不行,我们还要为子孙后代、为可持续发展留下一些财富。怎样在煤炭工业中真正贯彻科学发展理念,喊口号容易,做起来很难。我们面临很大压力,比如新疆也有大量的煤炭,储量占全国40%,新疆也很愿意把煤炭的开发作为发展新疆经济的一个推动力,也规划了很多类似于哈密、伊犁等大煤矿,但是如何使用、如何运输、如何消化都是大课题,有的说要把它变成电,那要长距离地送出来;有的说要搞煤化工,那搞出来的产品销售到哪里去?有的说要把它运出去,那铁路怎么修?都不是一句话说得那么简单。所以,在“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各级干部真正把思想转变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这句话口号好说,做起来很难,关键是转变的动力。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煤矿瓦斯(煤层气)的产业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谈到煤层气开发,这几年我们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和美国等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美国现在开发煤层气至少800亿立方米,几乎等于我们全国天然气的产量,相比之下,我们还是很微乎其微的。那么是什么影响我们大规模地开采煤层气?除了基础比较薄弱外,比如矿权的重复设置,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分设不同矿权,如何使两者协调一致,把矿权合并成一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难。
我想利用这个平台,谈几个观点:
第一,关于“十二五”煤炭产量指标。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昨天已经公布了,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把原则意见具体化,紧锣密鼓地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交明年的人民代表大会审定。那么,就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的能源开发到底要多少,在建议书讨论中也是有争议的,有人主张应该设立“天花板”,就是说一定要制定一个“十二五”能源消费总量,作为控制指标,也有人不主张这样,最后这句话写到了“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去。说到煤炭产量,今年有可能超过32亿吨,但是按照旺盛的需求,每年增长2亿吨,到“十二五”末就是40多亿吨。从我们的资源量来看,开采到40亿吨也是可以的。但是从开采的强度、运输、排放、结构的转换,包括能源结构的转换来看,是不是一定要搞到40亿吨?今天来参加会的都是搞煤炭的,可能愿意听到煤炭大发展,但是我要讲一点科学发展的话,发展不仅是量的增加,包括了结构调整、科学开发、安全生产、清洁利用。就我个人观点来讲,我不主张搞到40亿吨。不能“有水快流”,有了煤炭资源都要规划成矿井,都要开发出来,我们要科学地设定一个“十二五”煤炭生产和开采的总量目标。
第二,关于煤炭的利用。最近这几年煤制烯烃、煤制油示范工程都陆续开展,但是煤制烯烃到底该不该发展也是有争议的,现在规划部门把煤化工划分成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传统煤化工用煤做化肥和甲醇,现代煤化工把煤制成油、烯烃、天然气等,目前现代煤化工领域非常热,各个地方都争相要上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项目。我要讲一个观点,作为一个煤炭清洁使用的方向,今后煤炭在这方面的应用肯定会增加,特别是煤制烯烃,我是持看好的态度。过去制烯烃的大量产品都是走石油化工的路线,现在中国用于石油化工的原油消耗量大概一年是7000万吨。现在每桶油价涨到80多美元,今后油价会怎么走?我觉得作为一种资源类产品,尽管是会有震荡,但总体上呈震荡中上升的态势。煤制烯烃与原油相比,在成本上肯定具有竞争力。所以搞石油化工的同志也应该冷静、客观地来看待煤制烯烃这个行业的竞争。关于煤制天然气,现在我们批准的有鄂尔多斯到北京的40亿立方米,有内蒙古到阜新、从阜新到沈阳的40亿立方米,新疆在伊犁地区也规划了几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其他各地也纷纷报来要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我要说一下,煤制天然气在技术上是成熟的、可靠的,但是在世界上应用是很稀少的,真正在国际上投入产业化运营的只有美国大平原一家,并且至今为止也只有一家。技术上完全可以行得通,但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争上煤制天然气的项目单位也应该客观、冷静、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个产业。对于拾遗补缺,适当地搞一些我是赞成的,但是遍地开花,各个地方都搞煤制天然气是不妥的。
中国始终坚持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煤炭领域的合作。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的第一大国,中国煤炭企业在煤炭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部分企业在井工矿与露天矿开采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加大煤炭的国际合作。如果讲到“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的变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就是“十一五”期间,我国从过去传统的煤炭出口国变成了煤炭进口国,去年净进口已超1亿吨,预计今年净进口达1.2亿吨。多年来,我们一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中国与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蒙古、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在煤炭(包括煤层气)资源的勘探、设计、开发、加工转化、贸易与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愿意通过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等平台,与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及企业一道,进一步加强煤炭领域全方位合作,积极开创互利共惠的双赢局面。我们坚信,中国与各国的煤炭合作必将更好地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造福于各国人民。
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谈谈我的看法。但是我声明,虽然我的职务是能源局局长,但是我的观点不一定代表能源局,只是我个人对煤炭工业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