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确进行检查与正确对待被检查
正确进行检查与正确对待被检查
作为承担着重要社会责任的客滚运输企业,公司的安全、生产、服务等各项工作不可有丝毫的松懈。工作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公司的生死存亡,决定着公司能否做大做强。尤其是安全,更是受到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鞭策着我们时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将安全工作抓实、抓细。
特殊的行业、特殊的使命,注定各种检查会不约而至。仅仅就公司内部检查而言,定期的半月检查、月度检查、季度检查、半年检查等,不定期的专项检查、临时检查等,这些检查,对做好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不容质疑。
但在历次检查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却也影响了检查的初衷、削弱了检查的效果,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个别被检查者态度不够端正,认为是在挑刺、找毛病、与自己过不去,不能积极配合。对检查出的问题不重视、不认真整改,甚至造成同样问题的重复出现;二是个别检查者不负责任,检查走过场、流于形式。对检查出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有对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实效性不强;三是极少数检查者与被检查者双方“联手”粉饰太平,甚至出现了主管部门检查没问题、公司领导检查有问题的恶劣现象。
如何看待检查、检查者或被检查者的态度,是决定检查效果的关键所在。我们在处理检查与被检查的关系时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一、要以负责的态度看待检查与被检查
毛泽东同志说过:“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检查者与被检查者虽然在工作检查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最终目的完全一致,那就是找出工作的不足、查出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保证工作的质量、避免同样或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能够自觉地以这样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对公司负责、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人。
反之,仅仅为了检查而检查、为了符合相关规定而检查,掩盖问题应付检查以求过关等等,就些表现都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以这种态度开展检查工作,不仅不能够促进工作,反而会贻误工作,甚至害人、害己造成不良后果。
二、检查者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检查工作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检查标准不能因人而异,检查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因此,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严格、讲原则。严是爱、松是害。检查要不徇私情,不留情面, 不能因私交甚笃等原因而放松要求;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不能以情况特殊等为由“曲线”变更而降低标准。
二要坚持人性化。检查不是目的,惩罚更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能够把工作做好。要尊重被检查者,态度真诚、热情,不能冷言、冷面;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疾风骤雨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风细雨也是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对检查出的问题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寻找解决办法,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之知其然,更使之知其所以然。
三要对问题紧抓不放。要克服畏难、怕得罪人的情绪,不能只发现问题而不敢指出、不敢批评;对发现的问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紧紧“盯”住,“盯”到完全符合“四不放过”原则为止。
四要脚踏实地。要努力学习相关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能发生外行检查内行的事情;要扑下身子、深入现场实地检查,不能如蜻蜓点水走过场、走形式,不能以听汇报、看报告来代替检查;要从表面看到深层、从现象看到本质,不能浮光掠影,只看到“末”而看不到“本”,以至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检查关注细节无可厚非,值得提倡,但细节不等同于皮毛。关注细节不能浅尝辄止。
五要讲究实效。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掩盖问题,致使小问题不解决而出大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当场指出,不能等待最后总结来一并指出;要检查一次就对工作促进一次、工作水平提高一次。矛盾永远存在,问题也不会彻底消除。如果每次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问题。
三、被检查者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各级、各类检查的初衷是好的、愿望也是好,都希望通过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被检查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正确认识。被检查并不意味着做得不好,而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在这一点上,公司上下一定要形成高度共识。要把每次检查均当成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当成一次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当成一次展示工作风采的机会。
二要积极配合。对待每一次检查,都要高度重视、认真准备,不能以事情繁忙为由予以敷衍应付;对指出的问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等、靠。对检查出的问题,如果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但绝对不能拿工作赌气。
三要认真改正。对查出的问题,要虚怀若谷,多找主观原因、少强调客观理由;要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彻底整改或解决,不能消极对待,更不能幻想不了了之;要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善于从问题中吸取教训,减少类似问题出现,坚决杜绝同样问题的再次出现。
四要正确处理检查与自主管理的关系。公司尤其在船舶提倡自主管理,但自主管理并不是不要检查。金无足金,人无完人,谁也不能保证也不敢保证不出问题。缺乏了必要的检查,容易滋生骄傲自满、侥幸心理。检查是检验船舶自主管理成效的一种手段,也是促进船舶自主管理再上台阶的一项重要措施,两者并不矛盾,反而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我们要牢记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话,并把它作为进步的座右铭。
第二篇:检查与被检查的正确心态
检查与被检查的正确心态
如果你重视什么,你就检查什么。如果你不检查,就表示你不重视。-前IBM总裁 郭士纳
常常听到检查人这样说:“对不起,哥们,领导让我检查你的工作。”检查人好像有些心虚,有些不好意思,似乎检查是不相信对方,做了一件对不起别人的事。而被检查人会显得不耐烦,感觉被侵犯了隐私。结果是被检查人应付了事,检查人草草收场,走个流程,双方签字归档。也有的检查人感觉自己很有权力,对被检查人颐指气使,被检查人躲躲闪闪,好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检查与被检查的心态。我们应该树立正向、阳光、透明的开放分享的组织文化,倡导正确的检查心态。
检查的正确心态:
一、人性有弱点,需要被提醒。检查就是提醒,就是纠正,就是提高。人是善与恶的综合体,本性里有贪婪、懒惰、马虎的因子,正因为有弱点,所以需要检查来克服弱点,使行为符合标准和要求,检查可以控制人的私欲,使人认真、勤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才不至于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二、检查不是“找别扭”,更不是彰显权力。公司是商业组织,不是政治党派,交换、公平、诚信是基础,无论是总经理,还是副总经理或部长,既不是处级,也不是局级或厅级干部,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公司有成文的规章制度,大家只是在公司这个平台里按制度办事,履行职责,通过工作成果换取薪水,从本质上来说,普通员工和总经理是平等的,只是岗位职责不同而已,大家都是在按制度办事,所以没有什么权力和级别。检查也是一样,是公司的制度和岗位职责要求管理人员去作检查,而不是领导让谁作检查,检查和支持本来就是管理人员的职责,检查当然也不是什么权力,更不是找碴或整人,只是在履行职责,有了目标和标准,为了达成目标和标准,必须要作检查。
三、检查是最好的过程控制,而过程控制比检讨结果更重要。如果没有中间过程的质量检查,产出废品,只能计入损失,对公司来讲动辄就是几十万,而面对废品,处罚哪个人有意义呢?如果没有安全的检查,发生事故或伤亡,企业关闭,员工下岗,订单无法交货,损失就是以亿来计算的,面对破产的企业和伤残的肢体,处罚哪个人有意义呢?所以不要等不好的结果出了再去检讨谁应该负责,那时已经来不及了,设置过程标准和关键点检查,出现问题立即改正,实事就是。好的检查才能保证好的结果。
四、接受并欢迎检查是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被检查者的角度,如果你没有什么猫腻,如果你工作认真负责,如果你是在按法律、制度、职责、标准做事,那对检查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检查正是证明自己良好工作成果和优秀职业素养的好机会,即使有问题,也可以帮自己改正,即使有误会,也可以帮自己澄清,那为什么不欢迎和支持检查呢?为什么要找各种理由,动用各种关系阻止或干扰检查呢?你又在怕什么呢?
检查的方法固然重要,做标准、做训练、做分解、做记录、做纠正、做评价、做改进,但这些都是形而上的东西。事是人在做,心态不调整好,没有开放分享阳光的文化,再好的制度都无法做出好的结果,无论是检查人还是被检查人,让我们共同调整心态,为把我们的公司早日做精、做大、做强而努力,让我们互相配合,作好检查。
第三篇: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要理性地对待。只有理性地分析、汲取失败的教训,认真整理、总结成功的经验,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学习脚踏实地,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次成功的背后,会有千百次难言的失败。当我们处于失败时,往往会颓唐、惆怅于
自己所设的重重迷雾之中,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其实,一次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再爬起来,继续前进。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失败了一千六百多次,如果他萎靡于第一次失败之中,他还能有以后的若干次失败吗?他还会有那令世人瞩目的成功吗?我们能生活在今天华灯初上、霓虹四射、流光溢彩、“火树银花”的不夜城吗?正是爱迪生在许多次失败中的一次次不懈努力,最终走进了成功的“殿堂”,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只有理性地正视失败,在失败中不气不馁的人,才会在失败的中,逐渐找到通往“柳暗花明”的成功路口。
成功,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纵使成功的概率为亿万分之一,我们仍然有成功的机会。成功了,鲜花、赞扬、荣誉“铺天盖地”,我们会因此高兴、喜悦,同时也会沉浸在陶醉、自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之中。此时,最需要的是冷静、反思与总结,最需要的是理性正视成功。的确,成功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幸事,是对过去为之曾经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汗水的回报,是对已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但它只能代表过去,它不可能代表下次和永久的成功。往往看重一次成功的人,他只能获得此次的成功;理性正视成功的人,才会有再次获得成功的机会。
理性对待成功与失败是一种思想境界。具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成功时,他会心态平静、不骄不嘈,认真总结经验;失败时,他会不气不馁,分析原因、汲取教训、查找“症结”、以励再战。
理性地对待成功与失败,不只是人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规则和游戏,更是潇洒走向下一个成功的“弹跳板”和助推器!
《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第四篇:正确对待纪律与自由
正确对待纪律与自由
一提到纪律与自由,就使我想起了青年。青年人正处在朝气蓬勃的成长时期,就像嫩芽要从土里长出来一样,他们要冲破各种束缚。因此,青年人非常喜欢自由,向往自由,追求自由。而单位和领导总是制定纪律,宣传纪律,要求人们遵守纪律。违反了纪律,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受到处分。这种现象,表现了纪律与自由的矛盾。
一个人为了崇尚自由,反对纪律。把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芬的诗写在纸上,贴在床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首诗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他解释说:生命,人生只有一次,是很可贵的。爱情是人生的大事,当然更有价值。但是,为了自由,两者都可抛弃。那么,还要纪律干什么呢?这就提出了问题,什么是纪律?什么是自由?纪律与自由是什么关系?为了自由还要不要纪律?
一、遵守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纪律是一个集体的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例的总和,是一个集体的成员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履行职责的行为规范。纪律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集体都有自己的纪律。如:党的纪律、团的纪律、军队的纪律等等。
(一)制定和遵守纪律的必要性
纪律总是要约束人的。它规定人们必须怎样做、不准怎样做。用来限制人们的言论和行动。为什么制定规律,限制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呢?制定纪律是客观规律的要求,是人的利益的需要。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变化和运动的。例如,水和大地是相互联系的,水的流动总是从高处到低处。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有规律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而变化的。客观规律不可违背,人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为了不违背自然界事物的客观规律,不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人们就根据客观规律制定了纪律,按照纪律办事,也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人类社会也是一样,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骑自行车在马路上行走,就与其他人相互联系。如果目无他人的随便乱骑。不是撞了别人,就是被别人撞了。大家住在一座楼里,晚上睡觉也相互联系,不能相互干扰。如果一个人在楼道大声喊叫,别人就会不能安静的睡觉。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一个人的生活也是有规律的。比如,早起晚睡,就是每个人生活的规律。循序渐进就是每个人学习的规律。这些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而变化的,不可违背的。违背了就要受到惩罚。火车的运行是有规律的。
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利益。为了保证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保障人们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就必须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制定纪律。外出需要乘火车,乘火车需要保证安全。每天都要喝水,需要抽水机正常运转,保证水的供应。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保证人们的利益。就必须制定铁路扳道工人纪律、抽水机操作工人纪律。我国解放后,第一次火车相撞的事故,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北京火车站两辆火车相撞,造成几百人伤亡,那情景惨不忍睹。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就是没有按时发出信号。1982年,193次快车发生了重大颠覆事故,有3人死亡,140多人受伤,造成损失140多万。而造成事故的原因,就是养路工人违反劳动纪律,把修路的工具放在了铁轨上。 人们有时讨厌纪律,有时喜欢纪律。其实人人都喜欢纪律。谁都反对在自己睡觉的时候,别人大声喊叫。谁都反对在自己看书的时候,别人在大声说话。谁都不愿意在自己做火车的时候,扳道工人坚守岗位。谁都不愿意别人骑车撞了自己。但是,当要求自己遵守纪律的时候,就不喜欢纪律了。那么,为什么有时候喜欢纪律、有时候讨厌纪律呢?主要是没有了解和认识遵守纪律的重要意义。
(二)遵守纪律的重要意义
1、纪律是力量发挥、事业成功的保证
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力量。力量有人力、财力和物力。只有发挥巨大的力量,干事才能成功。举例来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两种骑兵打仗,一边是法国兵,一边是马木留克兵。从单兵的骑术和剑术来看,马木留克兵要比法国兵好得多。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够打败三个法国兵。也就是说,一个马木留克兵可以打败一个半法国兵。那么,1000个马木留克兵能不能打败1500个法国兵?不能!事实是这样的:100个马木留克兵与100个法国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能够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却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这是为什么呢?马木留克兵的单兵战斗力是超过法国兵的。但是,马木留克兵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组织涣散,纪律松懈。法国兵虽然单兵战斗力差。但是,组织纪律性强。所以1000个法国兵却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由此可以看出,没有纪律,缺乏组织,就是一盘散沙,拧不成一股绳,就没有力量。
物的力量很大,但是,它的力量是靠人来发挥的。炸药的力量很大,可以开山。在运送炸药的过程中,严禁烟火就是一条纪律。如果运送炸药的人随便吸烟,就会引起事故,不能使炸药的力量很好地发挥出来,还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一台拖拉机有50个马力,一天能耕多少亩地,就要看驾驶员遵守纪律如何。一个纪律很差的驾驶员,上班晚来,下班早走。一天耕不了几亩地。一个遵守纪律的驾驶员,按时上班下班,按要求耕作,一天就能耕很多的地。所以说,纪律是发挥力量、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遵守纪律是青年学生应有的思想品德和成才的保证
大家都愿意成才,那么,人才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人才应当具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首要的素质。一个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遵守纪律属于法纪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青年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法纪素质,也就必须遵守纪律。 遵守纪律不仅是人才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成才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要向着一个合格人才的目标成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就要靠人人遵守纪律来创造、来维持。一个学校,如果校门随便出入,小偷、流氓畅行无阻;借书没有手续,什么人都随便拿书;食堂打饭没有秩序,人们互相拥挤;宿舍出入没有制度,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入宿舍。这个学校将会混乱成什么样子。这样的学校的学生还怎么上学。所以说,纪律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的根本保证,是青年学生成才的根本保证。
二、什么是自由?怎样对待自由?
“自由”是一个富有极大的吸引力的美好名词,是人们热切向往和努力追求的目标。有的人正确地理解自由,恰当地追求自由,从而获得了美好的自由。有的人片面地理解自由,错误地追求自由,结果不但没有获得自由,反而陷入了泥坑,更加不自由。
(一)什么是自由?
自由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在哲学上,自由是对必然而言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利用。必然就是规律。自由也就是对规律的认识和遵循。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就是说,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们的意志而转移。自由不是摆脱规律,而是认识规律,并能顺应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达到人的一定目的。例如一个没有电学知识的人,望电而生畏,电灯不亮了,也不敢动它。这种没有认识电的规律的人,在电的面前就没有自由。而电工认识了电的规律,顺应电的规律进行操作,几下子就解决了问题,这就是自由。
自由的另一种含义是社会意义上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纪律、法律而言的。自由就是在社会生活中受到保障或得到认可,按照自己的意志举行活动。例如,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等等。有人认为,自由就是“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愿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受任何约束,不受任何限制,不要任何权威。”这样理解自由是错误的。
(二)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自由与纪律是人们言行的两个方面。自由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纪律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循和服从。一个是利用,一个是服从。缺一不可。
1、自由离不开纪律
自由行动不能不遵守纪律,要自由必须要纪律。对待自然界,人们有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规律的自由。比如,人们可以从地下抽水,灌溉庄稼。抽水机安好了,庄稼种上了。想什么时候抽水浇庄稼,就什么时候抽水浇,很自由。但是,对待自然界的自由不能不要纪律。违背自然规律,滥用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抽不上来了,就不自由了;不顾庄稼的生长规律,胡乱浇水,庄稼涝死了,再也不自由了。
在社会生活中,自由更离不开纪律。谁要行使自己的人身自由,就必须尊重他人的人身自由;谁要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就必须遵守不诽谤他人、不造谣惑众的纪律,在马路上骑车,你潇洒自由。但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如果你骑车逆行,撞了别人,你走不了;别人撞了你,你也走不了,都不会自由。
2、纪律离不开自由
纪律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循和服从,遵循和服从客观规律,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是为了自由。遵守纪律的目的是获得更好、更多的自由。人们只有遵守纪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利用客观规律,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获得自由。
遵守纪律又是为了保障自由不被破坏,纪律是自由的保障。遵守纪律,顺应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保证他人的自由,保证自己以后的长远自由。否则,违反纪律,破坏了他人的自由,自己受到了纪律的惩罚,失去了自由。
自由与纪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英国的洛克说:“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是因为自由意味着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暴,而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不能有这种自由。但是自由,正如人们告诉我们的,并非人人爱怎样,就可以怎样的哪种自由。”
三、怎样遵守纪律 第一,充分认识制定纪律的必要性和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为什么制定纪律,为什么必须遵守纪律,结合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深刻认识这其中的道理。只有认识提高,才能行动自觉。
第二,全面了解纪律的内容。纪律的内容很多。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纪律。我们每个人都同时生活在几个集体里。所以要主动地学习各种纪律的内容。党的纪律、团的纪律、宿舍纪律、教室纪律、学习纪律等等。只有知道了应该怎样做,才能自觉的做好。
第三,改掉不守纪律的坏习惯。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是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能自制的人,就是最强有力的人。
第四,敢于批评和制止违纪行为。不遵守纪律的人的违纪行为,破坏他自己的自由,也破坏别人的自由。批评和制止违纪行为,是爱护违纪的人,是维护他的利益。批评和制止违纪行为,也是维护大家包括自己的利益。如集体行动中,个别人违纪,影响大家的活动。批评和制止违纪行为,与人与自己都有利,何乐而不为。
自由和纪律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纪律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没有这种强制性,自由也就无法实现。试想如果每个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么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就失去了正常的秩序,个人的自由保障还能得到保障吗?当然,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自由只有在纪律的框架内,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从另一个角度讲,纪律只是约束违反纪律的人和行为,只要不违反纪律每个人都会有充分的自由。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曾经精辟地说过:“通往智慧的唯一的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时保持纪律。自由和纪律是教育的两个要素。”在自由和纪律之间,自由是终极的目的,而纪律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必由的途径和必需的措施。作为纪律,它始终不能忘记最终的自由,不能忘记它不是为了树立权威,不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唯唯诺诺的纪律束缚下的可怜虫。所以,怀特海紧跟着又补充道:“居于次要地位的严格纪律必须以保证某种长远的利益为目的。”
纪律与自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只有在遵守法律、制度等纪律的约束才能实现最大的自由,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也就无从谈自由了。
二.当然如果世上没有了法律等纪律的约束,人们就会为所欲为,自然就会受到破坏、疾病到处蔓延,人类就会走向毁灭的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虎豹只能活跃于崇山峻岭,鱼儿只可遨游于江河,如果一旦离开这些范围,就只能是走向灭亡。现实生活中,总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寻求绝对的自由:国法明明正告,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危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的人却为了不劳而获而一次次盗窃抢劫。正如哲人所言,绝对的自由,就是将你变成行尸走肉的另一种地狱。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世界上,没有人不热爱自由。因为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类的权利”。但人是社会中的人,总是受着党纪国法、规章制度、社会关系和他人的限制,因而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拥有充分的人生自由,但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拥有爱人的自由,但绝不能胡爱乱来;拥有言论自由,但不能无原则的瞎说乱议。自由,是知道该干什么干什么而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所以,人生要正确处理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真正的自由,是在法律和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只有意志与品德都经得起考验的人,才有资格享有。 有的人总认为自由是别人给的,总希望组织和领导对自己少管一点。其实,自由是内心的感受,不在于随心所欲,而在于能够时时顺心尽意;不仅要做好愿意做的,而且要做好自己不愿意做的,这就要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遵守的越自觉,自由也才会越多。“不自由”,有一个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成为一种素质,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享受了,也就自由了。所以,要坚持学习党纪国法,持之以恒地养成在党纪国法下言行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受约束的感觉,才能永远享受自由幸福的生活。
风筝得有根线牵住才能飞得又高又远。我们也一样,只有在我们身上系上一根纪律的线才能让我们得到真正的自由。
纪律和自由是矛盾:它们对立又统一,我们不能抛弃纪律讲自由,就像不能让列车脱离轨道飞驰一样。
格言——自由与纪律
1、不要过分的醉心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克雷洛夫
2、在今天的科学中,只有集体的努力才会有真正的成就。——别林斯基
3、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鲁迅
4、在危险关头,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思格斯
5、任何一个新的社会制度都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新的关系,新的纪律。——列宁
6、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歌德
7、没有纪律,就既不会有平心静气的信念,也不能有服从,也不会有保护健康和 预防危险的方法了。——赫尔岑
8、要有必要的清规戒律。——毛泽东
9、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佚名
10、我们不能不仅靠人类内心爱自由来维护自由。——美.约翰·亚当斯
11、纪律是达到一切雄图的阶级。——英.莎士比亚
12、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英.培根
13、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德.黑格尔
14、无道德则不能存在。——法.卢梭
15、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做任何事的权利。——法.孟德斯鸠
16、法律永远不会产生伟大人物,只有自由才能造成巨人和英雄。——德.席勒
17、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德.黑格尔
18、邪恶的法律是一种最坏的暴政。——英.伯克
19、纪律是胜利之母。——俄.苏沃洛夫
20、节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
21、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 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马卡连柯
22、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夸美纽斯
2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马卡连柯
第五篇: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设计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学设计
西安市三十一中 沈香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全力以赴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地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在即将毕业的关键时期,让学生选择希望人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并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设定理想时能从实际出发,选择比较现实的目标,脚踏实际,全力以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认真对待自己的前途命运,走好人生关键的一步。
学习者特征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构成来看,学生们在在了解了我国国情、公民应承到社会责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理想,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从学生的情感体验来看,初中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是树立人生理想的时候,学习本节激励学生树立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指导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学会分享。2.通过事例探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想。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学生地探究活动和老师地点拨指导为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提供情境并加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学法指导上,以读议领悟为主,运用讨论、举例法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地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下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教学重点:对理想的规划和理想的实现。教学难点: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导入:观看廖偲婕视频演讲《心中的理想》,激发学生树立理想。
思考:这段视频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答略。
师:这段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处理好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即要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同学们,青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有热情、有朝气,有美好的理想和各种愿望,有着无限美好的未来。那么,什么是理想?理想对我们的人生道路有说呢么作用?在实现理想地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呢?我们应怎样客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学习第一节“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一、扬起理想的风帆 活动一:听故事,悟道理
多媒体展示,一位学生读,其他人听 故事一:游向加州海岸的女子
1952年的一个清晨,加利福尼沿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21英里外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位34岁的女子正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这个女子名叫伦斯,如果成功的话,它将成为一个第一个游过海峡的女子。
海水很冷,雾很大,时间一个钟头一个钟头的过去,15个钟头后,她已经很累了,全身冻得发麻,她朝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见„„当她的教练把她救起的时候,伦斯发现,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不到半英里。伦斯一生中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令她半途而废的不适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雾中看不见目标。
可见,目标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失去方向,前路茫茫,这个目标就是理想。
那么,什么是理想呢? 多媒体出示 结论:
一)理想的含义:P128.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期盼,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二)理想的作用:
1、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2、理想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地人生充满幸福。
3、亿万人民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特别是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活动二:用事实,明理想
ß哈佛大学关于“目标对人生的影响”调查ß比例目标状况结局ßß27%60%10%没有目标目标模糊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在社会的最底层社会的中下层社会的中上层ßßß3%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ß这个调查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略。
师:这段材料说明,理想在人生的作用。理想总是指向未来,对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有理想就会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地人生充满幸福。让我们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吧。
活动三:谈理想,立信心。学生讨论交流
问题一: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 问题二:你现在的理想是什么?
导课:理想的实现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因为,理想的实现要受自身条件、外在环境的限制等方面制约。活动四:论说法,辨关系。
有人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和骨感。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归纳:理想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
二、通向理想之路 活动五:学名人,树理想
人物故事二:美国国务卿赖斯, 10岁时全家到首都游览,却因身份是黑人,不能进入白宫。小赖斯备感羞辱,凝神远望白宫良久,然后回身告诉父亲:“总有一天,我会在那房子里!”果然,25年后,名牌大学毕业,已成为俄罗斯问题专家的赖斯,昂首阔步进入白宫.问:赖斯成功的事迹向我们说明了什么?
① 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活动六:小故事,大道理
人物故事三 :日本有一个叫做山田本一的马拉松选手曾两次获得过世界马拉松大赛的冠军,当记者问起他成功的经验时,这位内向的选手并没有明确说出答案。
但十年后,人们在他的自传中找到了答案。
他在自转中是这么说的:起初,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后来,我每次比赛前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做为目标画下来,比赛开始后,我先朝第一个冲,冲过第一个目标后,又朝第二个目标努力,第三个目标„„。就这样,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提问:1.山田本一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他的做法对于实现自己理想有什么启示?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列夫·托尔斯泰 活动七:学鲁迅,正理想
人物故事四:鲁迅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
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提问: 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②实现理想,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理想,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活动八:用漫画,启思维
观察漫画:思考,这幅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③实现 理想的途径:
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不屈不挠,坚持不懈。课堂小结:
理想是美好的,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却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我们每个同学想要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不仅要制定科学的、合理地计划,更要全力以赴,不屈不挠,这样才能在不久的升学和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我衷心祝福大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奋斗着并快乐着!送给同学们一克雷诺夫名言:“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板书设计:
一、是什么-----理想
二、为什么-----理 想的作用
三、怎样做-----如何实现 理想
1、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具体途径 A、对人生作出规划 B、根据实际情况对理想进 行调整 C、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
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这句话主要表明
A.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迫求各种理想的历程
B.人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C.人生需要理想,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
D.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2、2009年5月3日,面对一批即将赴祖国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代表,温家宝总理动情地说:“什么能够使你们的心灵永远明亮?那就是你们的理想和信念,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人民。”“这就像一盏明灯,永远在你们心里点燃,而且照亮你们前进的方向,不要退缩。”这告诉我们
①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指路明灯 ②理想,是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 ③有了共同的理想就能实现个人的理想 ④树立远大的理想,将使我们的青春焕发光彩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在第21届冬奥会上,我国花样滑冰老将申雪、赵宏博夺得了金牌,20多年的执着追求终于如愿以偿。这启示我们
①只要执着追求,任何理想都能实现 ②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③理想的实现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④理想是一成不变的,要终身为之奋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比尔•盖茨少年时代曾说过,与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还不如成为一株耸立于秃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随风飘摇,毫无追求,而橡树则高大挺拔,昂首苍穹。此言影响了他的一生。可见,比尔•盖茨的成功是因为
A.从小就有与从不同的性格
B.从小就懂得尊重长辈 C.从小就具有远大的理想
D.从小就有聪明的头脑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告诉我们,理想的实现
①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②要脚踏实地的努力 ③只要制定人生计划就行 ④只要有强烈的热情就行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6、2009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1955年,刚刚回国的钱学森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时任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正是“中国人也能搞导弹”的理想,使钱学森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这表明()
①理想可以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 ②理想反映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③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④有了理想就能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身价值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一些差距,甚至有些理想无法实现。这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想()
①我们不需要理想,因为它无法实现 ②我们不需要理想,因为它带来消极影响,让我们对未来丧失信心 ③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适当调整自己的理想 ④理想的实现就是一个突破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限制的奋斗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2008年张 海迪当选国家残联主席,张海迪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一代人学习的楷模。你对实现理想的正确理解是()
①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②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③需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努力 ④只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就能实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2008年张 海迪当选国家残联主席,张海迪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一代人学习的楷模。你对实现理想的正确理解是()
①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②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③需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努力 ④只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就能实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汤月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建筑设计师。”那么,你认为他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最根本的道路是
A.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B.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C学会走捷径
D.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作业:思考,目前你有什么样的能力? 你还需要培养那些能力? 你正在努力实现的理想是什么? 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