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病的防治与危害
浅谈地方病的危害及防治
摘要:地方病对人类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危害着许多家庭的幸福。那么,什么是地方病,地方病又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应该如何防治。本文对此进行一定的阐述,希望能使大家对地方病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字:地方病,化学环境异常,生物环境异常
1.引言:我国是一个地方病流行比较严重的国家。地方病分布广、病情重、受威胁人口多,不仅严重危害了病区人民的健康,而且也阻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主要的地方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氟中毒、地方性硒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他们在时空上的分布和地质环境中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壤、水,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
2.地方病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不利于人们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的总称。我国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的流行,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等。其中,重病区大多集中在西部偏远、贫困地区。地方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危害病区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制约病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1化学环境异常
一般指环境中某一元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的地球化学环境异常。地表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造成生态特征有明显差异,最典型的化学环境异常是前苏联生物地球化学家A.II.维诺格拉多夫提出的“生物地球化学省”,即指由于地球上下不同地区的元素含量不同引起区域性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生态效应地区。例如,碘、氟、硒的生物地球化学省。
下面通过对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地方性氟中毒来说明化学异常所引起的地方病对病发区人的危害。
(1)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病心血管病。根据发病的急缓一心功能的代偿情况,克山病可分为四种类型。
急型:发病急,有源性休克,多发于11月至翌年一月。急性心功能不全和严重心率失常,心脏扩大不显著,心肌病变以坏死为止,常见的心内膜下肌坏死,病情急剧恶化,多在一两天内死亡。
亚急型:发病较缓慢,多在一周左右,主要集中在3-4月份发病,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多发生在2-6周岁儿童中间,常伴有颜面浮肿和奔马律。心脏扩大,心肌疾变一般以坏死后空架及早期斑痕较多见,有时亦有坏死及旧斑痕。
慢性:发病缓慢,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寒冷季节发病明显增多。心脏中度或显著扩大,常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病变以斑痕为主,有时亦见心肌坏死。
D.潜在型:这类病人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寒冷季节检出率稍偏高,一般无明显症状,常在劳动后有头晕、心悸、气短及乏力感。心功能正常,心脏扩大不明显,心肌可有轻度之变性坏死或斑痕。克山病产生的生物地球化学学说有四种:1)缺硒说。2)缺钼说。3)钡中毒说。4)亚硝酸盐中毒说。其主要是当地水或土壤中的化学元素缺乏或超标导致的。
(2).大骨节病主要是关节软骨和骺板软骨的一种慢性退行性坏死的地方骨关节病。
大骨节病临床表现为骨和关节的改变,发病缓慢,在不知不觉中发病病人主要反应为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阻,食欲不振,常感疲劳。逐渐出现手指、踝、腕关节变形,肌肉萎缩,最后出现“O”形或“X”形腿。病情严重者四肢短,身材矮小,在我国东北,又称“矮子病”、“算盘病”;西北称“柳拐子病”。
大骨节病的发生与饮水源息息相关。饮水源不同,发病情况也各有异。我国大骨节病区主要水源类型有,土井水、泉水、河水和窖水。东北,华北病区以饮土井水发病率最高,河水次之,而饮基岩裂隙泉水者发病轻微或基本上不发病。在西南四川省阿坝病区,人们因饮地表沼泽水和土井水而发病。
(3)地方地方性氟中毒病主要是人体摄入过量的氟引起的牙齿、骨骼、动脉、心脏以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地方性疾病。症状:本病初期,患者主要症状是腰腿疼痛,且不受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疼痛的敏感性曾高,即便轻微的触碰也可引起难以忍受的疼痛。为缓解疼痛,患者常保持弯腰状态,不敢伸展,关节受限不灵活。除此之外,患者往往出现烦躁不安、精神不振、疲劳困倦、头昏头疼,耳鸣眼花等症状。部分患者还有手抽筋,肢体麻木和蚁走感。此外还有食欲不振,胃疼,便秘和腹泻等症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饮用水中氟含量大。2)工业排氟污染空气。
2.2生物环境异常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亦称为生物源性地方病,它主要由生物环境异常引起,发生于某些特定地理条件和特有生物群落的地区。在一定地理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在昆虫媒介和动物宿主之间循环,形成动物地方病的流行。然后通过一定传播途径(如接触、消化道、呼吸道等)传染给人,形成自然疫源性病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各种不同类型,有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螺旋体性等疾病。其因种类不同,区域分布也不同,即使同一病种的不同型病菌,其区域分布也有很大区别,例如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等,但各地区的鼠疫病种也不同。登革热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布鲁氏病分布世界各大草原牧区,但各地有不同型的布鲁氏病菌。尽管不同病种的地区分布各异,但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有明显的区域性。
自然源疫性疾病的地理分布通常与地理环境的地带性明显相关,受地理环境因素制约和影响:(1)与纬度有关,处于不同纬度地带有不同地带性气候,不同地理地带有不同自然条件,适宜于不同疾病的病原体、媒介、宿主生物群落生存,如鼠疫自然疫源地大部分分布在北纬45°至南纬35°之间;根据纬度我国可划分三个鼠疫疫区,高疫区位于北纬25°以南;中疫区位于北纬25°~33°之间。低疫区位于北纬33°以北。血吸虫病在我国分布于北纬22°43′~33°25′之间。(2)与生态景观条件有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分布与生态景观条件有密切关系。在自然疫源地内有维持某种动物地方病所必须的景观条件,它通过生物群落的生态条件表现出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和流行规律。如黄鼠鼠疫分布于干草原地带,旱赖鼠疫分布于高山草原地带,沙土鼠疫分布于荒漠和半荒漠草原地带等;森林脑炎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北部森林地带等。(3)与季节变化有关,自然疫源性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由于病原体、媒介和寄主都随季节而变化,必然影响病原体在宿主和媒介肌体内状态,以及宿主和媒介传播这种疾病的能力,因而自然疫源性疾病成季节性的流行特征。例如,田鼠鼠疫的流行高峰在4-6月,黄鼠鼠疫的流行高峰在6、7、8月;森林脑炎一般在6月中上旬到达流行高峰;流行性出血热在东秋之间出现高峰等。
3防治地方病主要防治措施:
3.1化学元素性地方病的防治
1.改换水源或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水体中或土壤、大气中的污染物。例如,降低水中氟的含量用活性炭、氟石头等吸附剂。还有化学中电解棒的方法。2.补充环境和生物机体中缺乏的元素。例如,(1)补硒可预防大骨节病、克山病。补硒(口服亚硒酸钠片、亚硒酸钠强化食盐、粮食喷硒等)后,可促使大骨节病发病率显着下降,患者骨骺端病变修复,也可使克山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并可预防其恶性发作。(2)在碘缺乏的地区可在食物中加碘,如碘盐。(3)在妇女妊娠前或妊娠初期补充足够的碘可预防地方性克汀病、亚临床克汀病、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及发育性疾病如不孕、早产、死产、新生儿死亡等。出生后各个发育时期补充足够的碘可以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3.限制环境中过多的元素进入机体,如防止氟、碘的过度摄入。4.多吃异地食物,异地食物中含有本地食物所缺乏的人体必需元素,或者对某种元素的含量是适中,这样就不易引起疾病的发生。
3.2生物源性地方病
1.杀灭宿主使宿主长期大面积下降是消灭自然疫源地的根本控制措施。2.杀灭媒介昆虫防制生物源性地方病的重要措施。化学药物(敌敌畏、敌百虫、除虫菊类药物)对蚤、螨、蜱均有效;此外,还应加强个人防护(涂沫驱避剂)及注意环境卫生。
3.消毒(1)疫源地消毒:对有或曾经有污染源的场所进行消毒;(2)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病源体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3)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消毒是杀灭传播因素中病原体的重要手段,对预防鼠疫、布鲁氏菌病是不可少的措施。4.预防接种通过生物制品接种,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但我们要知道打了免疫之后并不是说终身就会产生免疫力的,如鼠疫活菌疫苗接种后,其免疫力只有半年;布鲁氏菌活菌疫苗和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免疫力能维持1年;Q热灭活疫苗的免疫力较为持久。
参考文献
【1】杨晓东,陈唯一等.地方病及其与地球化学背景之间的关系[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9,30(2).【2】萧红霞,肖昕等.地球化学环境与常见地方病[J].能源与环境.【3】贺洪琼.几种常见地方病的分析研究[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3).【4】朱颜明,何岩.环境地理学导论[M].科学出版社,2010.【5】沈照理,郭华明.地下水化学异常与地方病[J].自然杂志,32(2).【6】赵帆.地方病防治工作浅析[J].内蒙古名族大学学报,2009,15(3).【7】王素琴.试论述地理环境与地方病之间的关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第二篇:地方病防治工作总结
地方病防治工作总结
我院2014年的地方病防治工作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继续认真实施全市“十二五”地方病防治计划,围绕碘缺乏病监测、碘盐质量管理、缺碘性甲状腺肿治疗、布病监测、示范县建设等重点工作项目上,深入开展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活动,对辖区各村加强督导检查与技术指导,积极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一、主要防治工作项目
1、继续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对本村各零售点的食盐进行动态管理,发现原盐及时向区疾控地病科举报。利用政府发放的宣传画,宣传单,板报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2、麻风病防治工作:继续做好现有治愈10人及家属管理监测,加强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各村要做好线索调查,一旦发现及时报告乡卫生院及区疾控中心地方病科,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3、大力开展新农村地方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以及加强宣传工作,使地方病防治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在2014年5月15日第21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我村组织人员在医院门诊楼前开展宣传、咨询活动,设立宣传咨询点一处、宣传栏两块、摆放折页、宣传单、宣传画等材料共计60多份,现场接受群众咨询20余人。悬挂主题横幅“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消除碘缺乏病”一条。我村卫生室和社区也分别按要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本次宣传,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碘缺乏病的认识和如何正确使用碘盐等知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我村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利用每月开村医例会时间对村医进行了碘缺乏病、艾滋病、以及麻风病的防控知识培训,使村医的专业技能逐步提高。
2014年10月7日
第三篇: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官亭镇中心学校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积极开展地方病防治政策和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提高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全体教师、学生中广泛开展地方病防治宣传教育,降低和消除地方病危害,维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创建一个健康、有序的工作学习环境。
二、目标任务
1、健康教育。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卫生知识和地方病防治知识;开设健康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学校地方病防治覆盖率达到100%以上
2、、学校主动与防疫站、所联系,开展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小手了拉大手活动”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地方病防治知识教育。
3、、搞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三、方法措施
1、确立教育宣传机构,由校长亲自负责包抓,各任课教师、班主任紧密配合,确保教育活动有实效。加强班级管理,将地方病防治列入班级管理内容,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健康管理,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日常饮食习惯,并向家长宣传相关知识,继而让家长形成健康的做饭方式。
2、学校召开动员大会,通过升旗仪式、宣传栏、主题队会等形式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在学校开展专题性活动。向家长、学生宣传如何防治地方病知识。如:坚持食用碘盐,保证儿童健康发育等等,让地方病防治的意识渗入学生脑海;办一期地方病防治专栏,向教师、学生形象、生动的介绍如何防治碘缺乏病知识。
3、学校开展“三个一”活动。上好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课;做1-3次地方病专题教育讲座。
4、教师在作好学生地方病防治知识教育宣传的同时,作好对学生教育效果的检测,定期举行知识问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质量分析,对照存在的问题即及时改进教育方法,使学生的地方病防治知晓率达到90%以上。
5、、将碘缺乏病列入教学内容。要求学校将地方病防治列入健康卫生课,每学期用一课时向学生讲解宣传地方病知识,重点是碘缺乏病。通过课堂上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地方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如何防治的知识,提高地方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
6、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应用学到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向家长宣传防治知识。召开家长会,让专门教师向家长传授健康知识,让学生向家长讲解如何防治地方病知识,从而提高家长对地方病防止知识的知晓率,通过老师——学生——家长——村民这一有效的传播链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同时学校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甲状腺患者进行治疗,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7、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学校定期分年级对学生进行健康普查,制定学生健康表,了解地方病在学生中发病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医院补救。
第四篇: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黑潭乡卫生院
2011年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地方病防治工作,完成预防和控制地方病防治任务,我乡主要针对碘缺乏病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遏制碘缺乏病等地方病发生,从而保障我乡人民的身体健康,现制定本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建立、健全地方病防治领导组,完善地方病工作责任制:
为深入持久搞好地方病防治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地方病防治条例》等卫生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全乡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仍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已取得的防治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将我乡各种地方病控制在最低限度,提高监测率,降低发病率。建立、健全地方病防治管理领导组,有专业的防治人员组织,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均能规范日常行为及早预防,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继续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协作,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黑潭乡2011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各项任务。
二、做好监督和报告工作:
继续贯彻执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的管理条例》,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严格按照全国碘缺乏防治监测方案要求,每月对碘盐批发销售单位进行碘含量测定(9份),并将监测方案通过网络直接上报县地病中心,做好销售点和民户碘盐督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是我乡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上级部门制定相应地方病防治措施的可靠依据。各部门应相互配合,确保群众食用放心碘盐。
三、控制碘缺乏病,加强宣传工作力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可以依赖群众,利用村广播、宣传画、宣传单、口头宣传等不同形式的宣传方式,积极开展地方病防治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碘缺乏病最简单易行、最有意义和安全有效的就是长期食用加碘食盐,对食盐的存放、注意事项作宣传点;充分利用5月15日宣传日活动,普及碘缺乏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要与盐业部门密切配合,提高执法力度,做好碘盐监督监测工作,加强盐业市场管理、整顿盐业销售流通秩序,稽查土私盐,依法打击违法活动,强化专营,确保全乡人民食用上合格碘盐。早发现、早治疗,降低碘缺乏病的发生,发病。努力做好今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工作,争取达到国家标准。
四、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
我们一定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学校地方病甲状腺肿大的筛查以及普及碘缺乏病知识的了解。
2011年我乡地方病防治工作仍然十分艰巨,只要我们依照国家关心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条例为依据,,宣传内容有科学性,例举数据可靠、真实,从不同程度改变群众观念,影响群众的接受能力,心理状态,改变环境因素造成的危害,降低发病因素,是有希望消除我区碘缺乏病发生,避免因此造成的社会危害。在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怀和支持,及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专业技术人员辛勤努力下,一定能完成全乡地方病的常规工作和上级指令性工作任务,为黑潭乡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贡献。
黑潭乡卫生院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日
第五篇: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在县教体局、中心校的重视下,我校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师生的保健意识,列入到我校地方病防治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整健康教育工作始终。为使广大学生﹑教师﹑家长掌握了基本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形成了健康观念,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不断提高,特制定本计划。
一、加强领导
随着我镇经济的高速发展,健康已成为当前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校把健康工作列入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在全校广泛深入的开展,我校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成员有健康教师和班主任组成并负责日常教育工作。校长负责对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协调、督促、检查。
二、主要措施
1、将碘缺乏病列入教学内容。学校将地方病防治列入健康卫生课,每周用1---2课时向学生讲解宣传地方病知识,重点是碘缺乏病。通过课堂上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地方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如何防治的知识,提高地方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
2、开展专题性活动。向家长、学生宣传如何防治地方病知识。如:坚持食用碘盐,保证儿童健康发育等等,让地方病防治的意识渗入学生脑海。学校每期办2--3期地方病防治专栏,向教师、学生形象、生动的介绍如何防治碘缺乏病等知识,提高保健意识。充分利用
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标语、校园广播、等宣传设施,对健康教育特别是地方病防治知识进行宣传。
3、召开家长会,让专门教师向家长传授健康知识,让学生向家长讲解如何防治地方病知识,从而提高家长对地方病防止知识的知晓率,通过老师——学生——家长这一有效的传播链开展宣传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防病意识。
4、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对学生进行定期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制定学生健康表,了解地方病在学生中发病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医院施救。
5加强班级管理,将地方病防治列入班级管理内容,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健康管理,指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日常饮食习惯,并向家长宣传相关知识,继而让家长形成健康的做饭方式。
6、加强考核。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考核范围内,精心安排,确保健康教育在学校顺利开展。
石寺二中
2017年9月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石寺二中
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