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成效

时间:2019-05-13 17:3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成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成效》。

第一篇:“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主要进展

(一)各级领导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显著加强

近几年来,广饶县委、县政府持把环境保护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认真抓好环保工作。一是各级领导从自身做起,努力改变观念,提高对环保工作的认识。各级领导都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县的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摆正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二是各级领导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了提高经济建设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确处理近期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持经济持续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快速增长。三是把环境保护列入了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纳入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每年的人代会及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环境保护工作有部署,有总结。将重点治污工程列入全县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力度,不断提高治污能力。四是充分发挥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的监督指导作用,每年组织有关单位的代表、委员进行环保视察,检查各企事业单位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同时帮助和督促解决环保方面的实际问题。近年来,县政府还对有较大环境影响的重点工程建设,企事业建设和污染治理项目,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决定,有的问题是县委、县府、人大、政协等主要负责同志共同研究决定,有关领导分头做工作,保证集体意见的实施,对主要的环保问题利用环委会的例会来定期研究、分析、解决。有些跨地区的污染问题,县级领导能够积

I

极地反映情况,及时地协调和解决。由于各级领导重视,使多年来群众的焦点、热点问题得到解决,初步形成一个党委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人大政协强化监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环保工作新局面。

(二)环境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十一五”期间,广饶县狠抓了环境法制建设,使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从而有力的促进了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同时,对一些具体问题,根据本县实际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政策办法。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广政发[2007]12号)、《关于建立齐鲁排海管线广饶段长效监管机制的意见》(广政字[2007]78号)、《关于加强污染处理厂运行管理工作的意见》(广政办发[2007]30号)和《关于建立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广政发[2009]8号)等文件,这对于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环保部门严格执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三)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显著成果

“十一五”期间,广饶县狠抓了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分期分批进行了限期治理,实施了一系列治污再提高工程,先后对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和集团、福利精制棉厂、华泰清河实业有限公司等32家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企业进行了限期治理或治污再提高工程,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此外,“十一五”期间,我县全面推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把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分解下达到了各污染点源,保证全县排污不超总量。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了企业的排污行为,为环保部门走总量控制和浓度

II

控制相结合的路子提供重要保障,对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重点污染源治理工作成绩斐然

(1)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污水深度处理工程:项目总投资8600万元,设计规模10万吨/年,采用高效厌氧+活性污泥+化学处理法,于2007年12月通过验收。该项目年削减COD 8500吨,实现了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2)织女河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为全县2006年重点实施的“十大工程”之一,共疏浚河道6.8公里,建设滚水坝4座,完成土石方85万立方米。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截污氧化、跌水曝氧等综合治理措施,织女河水体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明显加大。

(3)山东茂源染整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日处理废水6000吨,于2006年8月投入运行。该项目年削减COD 500吨,实现了废水的稳定达标排放。

(4)广饶县福利精制棉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总投资1150万元,日处理废水4000吨,于2007年7月投入运行。该项目年削减COD 800吨,实现了废水的稳定达标排放。

(5)华泰清河纸业股份公司废水深度处理: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采用复合处理+新型微生物驯化,用作浇灌速生林,于2007年10月建成并投入运行。该项目年削减COD 2420吨,实现了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6)山东西水集团废水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520万元,设计规模为3000 m/d,采用生化法处理,于2006年12月建成投用。该项目年削减COD 180吨,实现了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7)大唐纺织公司废水再提高工程:工程设计处理能力2000 m/d,于2008年6月投入运行。该项目年削减COD45吨,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

3III

(8)东营市华胜印染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工程设计处理能力2000 m/d,于2007年12月投入运行。该项目年削减COD150吨,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

(9)东营市阜康洗染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工程设计处理能力800 m/d,于2008年6月投入运行。该项目年削减COD68吨,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

(10)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废水深度处理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10万方/天,采用fenten流体化床氧化工艺对华泰集团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工程,设计出水COD浓度达到60毫克/升以下。该项目预计2010年5月投产运行。

(11)华星集团废水深度处理工程:项目设计处理能力12000 m/d,333采用膜法处理工艺,出水COD浓度达到60毫克/升以下。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善阳河水质。

(12)正和集团废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随着装置的不断扩大,污水产生量随之增大,正和集团原有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为此,正和集团投资8360万元新建500m/小时废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项目预计于2010年6月建成投用,建成后污水回用率可达85%以上。

(13)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在丁庄、稻庄、石村镇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水质COD浓度达到60毫克/升以下,于2009年12月建成投用,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

(14)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根据县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权转让协议,安装二期工艺设备(2.5万吨/日),达到日处理污水5万吨的规模。该项目于2009年9月建成投用,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

(15)华泰纸业股份公司电厂脱硫项目:为实现热电锅炉废气二氧

3IV

化硫达标排放,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了电厂脱硫项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于2007年6月建成投用,项目实施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000吨,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

(16)华泰清河实业公司电厂脱硫项目: 为实现热电锅炉废气二氧化硫达标排放,华泰清河实业公司实施了电厂脱硫项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于2007年6月建成投用,项目实施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400吨,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

(17)华星集团热电厂脱硫项目:为实现热电锅炉废气二氧化硫达标排放,华星集团实施了电厂脱硫项目,采用炉内循环流化床工艺,于2006年9月建成投用,项目实施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000吨,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

(18)山东永泰化工公司电厂脱硫项目:为实现热电锅炉废气二氧化硫达标排放,山东永泰化工公司实施了电厂脱硫项目,采用钠钙双碱法工艺,2006年12月建成投用,项目实施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000吨,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

(19)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厂脱硫项目:为实现热电锅炉废气二氧化硫达标排放,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了电厂脱硫项目,采用钠钙双碱法工艺,2007年6月建成投用,项目实施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880吨,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

(20)山东西水集团热电厂脱硫项目:为实现热电锅炉废气二氧化硫达标排放,山东西水集团实施了电厂脱硫项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2006年12月建成投用,项目实施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000吨,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

(21)山东金岭集团热电厂脱硫项目:为实现热电锅炉废气二氧化

V

硫达标排放,山东金岭集团实施了电厂脱硫项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2006年12月建成投用,项目实施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000吨,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

(22)山东正和热电有限公司脱硫项目:为实现热电锅炉废气二氧化硫达标排放,山东正和热电有限公司实施了电厂脱硫项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2007年9月建成投用,项目实施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160吨,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

2、外来污染治理问题取得一定进展

“十一五”期间,广饶县各级领导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反映外来污染问题,使外来污染治理问题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齐鲁石化公司排海管线是我县一个重大环境隐患,流经我县四个乡镇。2007年,由于管线水质超标,我县被省环保局区域限批,为彻底改善管线水质,我县加大了管线沿岸企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了企业排污口,并加大巡查密度,确保无向管线偷排企业,保证了管线水质,于2007年底解除了限批,并实现了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四)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环境监督管理是实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方针的根本保障,也是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关键。“十一五”期间,广饶县环保局注重环境监督管理工作,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等手段从依法行政,强化监督管理入手,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环境监督管理体系,有效地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保护了当地环境。

VI

1、统筹规划,严格把关

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实行了建设项目联审制度,由建设项目联审委员会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把关,杜绝了“一言堂”现象。严格监督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建设项目坚持做到“先审批,后上马”、“先评价,后建设”,对未经审批擅自上马的重污染项目,不管其经济效益多好,一律进行了关停取缔,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保持了我县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了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使“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100%,“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

2、、严格执法,依法收费

征收排污费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十一五”期间,我们进一步充实了环境监察人员,加大排污收费力度,依据监测数据凡所排废水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企业,一律加倍征收排污费,逐步实行了收费高于运转成本的政策,促进了老污染源的治理,加强了对新污染源的控制,实现了以收促治、以收促转的目的,维护了环保执法的尊严。“十一五”期间共依法征收排污费3200余万元。广饶县又是胜利油田开发的主战场之一,油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井喷、井涌和管线穿孔等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县环保局环境监察人员严格执行《山东省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对发生的原油和泥浆污染事故及时进行了处理,既保护了油区的环境又维护了油区群众的利益。

3、各部门协调齐抓共管

广饶县在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同时,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土小污染企业依法坚决进行了取缔。县政府成立了专门清理小组,会同工商和电力部门对全县辖区内的土小污染企业进行了彻底清理关停,限期拆除

VII

了生产设备,并采取吊销营业执照和停电供电等手段,有效地防止了土小污染企业的死灰复燃。“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取缔土小污染企业300余家,有效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

(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县环保局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齐抓共管,以签订县长环保目标责任制为龙头,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为改善全县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做出积极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县城区生产、采暖锅炉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情况,实施了城区集中供暖工程,并依法取缔了小型燃煤燃油锅炉,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广饶县从抓县城区规划入手,每年都办几件县城环境综合整治的实事。“十一五”期间,广饶县建设了五村遗址公园、乐安公园等一批绿化建设项目,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1.94%,人均绿地面积达到了15平方米,使县城区域噪声平均值降到了55分贝以下,县城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低于70分贝,县城气化率达到97%,县城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县城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80%,县城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100%,县城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县城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六)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广饶县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县一是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县建设工作,目前已达到生态县建设5项基本条件和22项建设指标中的16项指标。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壮大了华誉集团、凯银集团、池中集团、半球集团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实施了织女河综合治理工程,共疏浚河道6.8公里,建设滚水坝4座,完成土石方85万立方米,使

VIII

织女河水体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明显加大。四是我县开展了“三网”绿化工程,大力发展植树造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七)环保机构逐步健全,监测能力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广饶县加强了环保机构改革建设,有了一套适应环保形势发展的监督管理机构和一支环境执法队伍,环境监察队伍的交通、通讯和取证手段已基本完善,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高,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此外,为适应环保形势发展的需要,环保局内部又设置了信访室来处理人民群众关于环境问题的来信来访,并增添了照相机、录相机、微机和传真机等设备,逐步实现了规范化、自动化。

环境监测是搞好环境管理、排污收费和环保执法的基础。按照“巩固、完善、充实、提高”的方针,“十一五”期间于2008年2月顺利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并于2009年通过了复核,监测水平和监测能力逐年提高。建立健全了全县主要污染源动态档案和区域、流域综合整治档案。为适应和满足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要求,“十一五”期间,监测站逐步加大了资金投入,新购置了二氧化硫测定仪、氮氧化物测定仪、便携式气体检测仪、COD快速测定仪、监控中心集中控制设备等先进的仪器设备,进一步提高了监测水平。同时,注重加强监测站内部管理,严格按照《监测化验人员守则》的要求,开展了业务达标活动,提高了全站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荣获“市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IX

第二篇: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2007-11-26 国发〔2007〕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力气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紧紧围绕实现《规划》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把防治污染作为重中之重,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到2010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比2005年削减10%。同时,要加快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保障群众饮用水水源安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工程项目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资到位、监管到位。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要严格执法监督,督促企业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动员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要高度重视投资质量和效益,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和合理性。要建立评估考核机制,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重点流域与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在2008年底和2010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要作为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阐明“十一五”期间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目标、任务、投资重点和政策措施,重点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同时引导企业、动员社会共同参与,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环境形势

(一)“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将改善环境质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把环境保护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淘汰了一批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了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地区、流域和城市的环境治理不断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得到加强;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市场化机制开始进入环境保护领域,全社会环境保护投资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1%;环境管理能力有所提高,环境执法力度有所加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对我国环境保护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经济快速发展,重化工业迅猛增长的情况下,部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核与辐射安全得到保证。

(二)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化学需氧量仅减少2.1%,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以下简称“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治理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控(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

全国水力侵蚀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许多河流的水生态功能严重失调;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退化。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危险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显现。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十五”期间力图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环境问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没有根本转变,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没有改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有法不依、违法难究、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现象比较普遍。

“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口在庞大的基数上还将增加4%,城市化进程将加快,经济总量将增长40%以上,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际环境保护压力也将加大,环境保护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专栏1 “十五”环保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二氧化硫排放量1

(万吨)

其中:两控区内排放量

烟尘排放量(万2

吨)

工业粉尘排放量3

(万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4

量(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

2005年

2000年

计划目标

1995

1800

1316

1053

1165

1100

1092

900

1445

1300

3186

2900

2005年

2549

1354

1183

911

1414

1655

“十五”

增减情况

27.8%

2.9%

1.5%

-16.6%

-2.1%

-48.1%

放量(万吨)

工业用水重复利6

用率(%)

工业二氧化硫排7

放量(万吨)

工业烟尘排放量8

(万吨)

工业化学需氧量9

排放量(万吨)

1工业固体废物综0 合利用率(%)

设区城市空气质1量达到国家二级1 标准比例(%)

1城市污水处理率2(%)

/

1450

953

850

705

650

51.8

36.5

34.3

45(生活)

2168

949

555

56.1

52.0

/

34.5%

-0.5%

-21.3%

4.3个百分点

17.5个百分点

17.7个百分点

16131城市建成区绿化3 覆盖率(%)28.1 35 33 4.9个百分点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

9.9

5.1个百分点

(三)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做好环保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环境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将为解决结构性、区域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起到基础性作用。综合国力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更有力的物质和技术支撑。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为创新环保工作体制和机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广大群众环境意识普遍提高,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环境保护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环境容量成为区域布局的重要依据,环境管理成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环境标准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环境成本成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这些重大变化,标志着我国环保工作正进入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做好“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关键要加快实现历史性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法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互惠共赢。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强化法治,综合治理。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区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分阶段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应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重点流域、区域、海域、城市的环境质量。

(三)规划目标。

到2010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得到控制,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专栏2 “十一五”主要环保指标

指标

“十一五”

增减情况

20200510年 年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1

141214 70

-10%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2

252249 95

-10%

地表水国控断面劣V类水质的比例26.<3-4.1个百分点

(%)

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的比例22

>43

2个百分点 4

(%)

天数超过292天的比例(%)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好于II级标准的69.5.6个百分点

三、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围绕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把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把保障城乡人民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一)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改善水环境质量。

以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10%为突破口,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加快治理重点流域污染,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

1.确保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工程建设。到2010年,所有城市都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亿吨/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坚持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厂网并举、管网优先,并与供水、用水、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统筹考虑。切实重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实现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加强污水处理厂的监管,所有污水处理厂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实现对污水处理厂运行和排放的实时监控。不断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的能力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保证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的实际处理负荷,在一年内不低于设计能力的60%,三年内不低于设计能力的75%。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严格执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加快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重点抓好占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5%的国控重点企业的废水达标排放和总量削减。加快淘汰小造纸、小化工、小制革、小印染、小酿造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重污染企业。进一步强化工业节水工作,制定高耗水行业废水排放限额标准,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以造纸、酿造、化工、纺织、印染行业为重点,加大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在钢铁、电力、化工、煤炭等重点行业推广废水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废水少排放或零排放。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监测排入城镇排水系统的工业废水水质和水量,保证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

2.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完成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确定保护区等级和界限,设立警示标志,关闭二级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普查,编制饮水安全保障规划和管理办法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控制面源污染。严格限制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游建设水污染严重的化工、造纸、印染等类企业。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编制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防治地下水污染。重视对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和防范。

健全饮用水水源安全预警制度,制订突发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和管理体系,每年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至少进行一次水质全分析监测,并及时公布水环境状况。

3.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坚持不懈地推进“三河三湖”、松花江水污染治理,抓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黄河小浪底库区及上游的水污染治理。加强长江中下游、珠江及重要界河的水污染防治。落实流域治理目标责任制和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治理工程建设。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保证江河必须的生态径流。按照军地结合原则,继续开展重点流域和区域中军队单位的污水、垃圾治理,改善营区环境质量。加强国际合作,做好黑龙江、鸭绿江、伊犁河等界河的水质监测与治理。

以沿江沿河的化工企业为重点,全面排查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污染源,并建立水质监测定期报告制度,督促其完善治污设施和事故防范措施,杜绝污染隐患。

(二)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防治大气污染。

以火电厂建设脱硫设施为重点,确保完成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0%的目标,遏制酸雨发展。以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城市群地区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努力改善城市和区域空气环境质量。

专栏3 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名单(共113个)

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省会城市: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南宁、海口、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其他城市:秦皇岛、唐山、保定、邯郸、长治、临汾、阳泉、大同、包头、赤峰、鞍山、抚顺、本溪、锦州、吉林、牡丹江、齐齐哈尔、大庆、苏州、南通、连云港、无锡、常州、扬州、徐州、温州、嘉兴、绍兴、台州、湖州、马鞍山、芜湖、泉州、九江、烟台、淄博、泰安、威海、枣庄、济宁、潍坊、日照、洛阳、安阳、焦作、开封、平顶山、荆州、宜昌、岳阳、湘潭、张家界、株洲、常德、湛江、珠海、汕头、佛山、中山、韶关、桂林、北海、三亚、柳州、绵阳、攀枝花、泸州、宜宾、遵义、曲靖、咸阳、延安、宝鸡、铜川、金昌、石嘴山、克拉玛依。

1.确保实现二氧化硫减排目标。

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实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重点控制高架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超过国家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或总量要求的燃煤电厂,必须安装烟气脱硫设施。“十一五”期间,加快现役火电机组脱硫设施的建设,使现役火电机组投入运行的脱硫装机容量达到2.13亿千瓦。新(扩)建燃煤电厂除国家规定的特低硫煤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并预留脱硝场地。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

2.综合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以颗粒物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作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加快城区工业污染源调整搬迁,集中整治低矮排放污染源,重视解决油烟污染。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抑制扬尘。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和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展节能活动。因地制宜地发展以热定电的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在城区内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统筹规划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地区的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治,有条件的城市要开展氮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等复合污染问题以及灰霾天气的研究,逐步开展对臭氧和PM2.5(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等指标的监测,建立光化学烟雾污染预警系统。

3.加强工业废气污染防治。

以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5%以上的国控重点污染源为重点,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加快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促使工业废气污染源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实现增产不增污。工业炉窑要使用清洁燃烧技术,以细颗粒污染物为重点,严格控制烟(粉)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开展新一轮的除尘改造,推广使用高效的布袋除尘设施。继续抓好煤炭、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和建材等行业的废气污染源控制,对重点工业废气污染源实行自动监控。大力推进煤炭洗选工程建设,推广煤炭清洁燃烧技术。继续开展氮氧化物控制研究,加快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开发与示范,将氮氧化物纳入污染源监测和统计范围,为实施总量控制创造条件。

4.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

大型、特大型城市要把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作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规范在用机动车环保年检工作。改善油品质量,提高燃油的利用效率。大力开发和使用节能型和清洁燃料汽车,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5.加强噪声污染控制。

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管,及时解决噪声扰民问题。限制机动车在市区鸣笛,对敏感路段采取降噪措施,控制交通噪声。在大中城市创建安静小区。

6.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强化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政策,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和城市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努力控制甲烷排放增长速度。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资源覆盖率,增加碳汇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与统计分析。

(三)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推进其资源化和无害化。

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把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作为维护人民健康,保障环境安全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领域。

1.实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工程。

加快实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完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收费标准和办法,建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完成历史堆存铬渣无害化处置。

2.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程。

实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新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4万吨/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推行垃圾分类,强化垃圾处置设施的环境监管。高度重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逐步对现有的简易垃圾处理场进行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消除污染隐患。

3.推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重点推进煤矸石、粉煤灰、冶金和化工废渣、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推进建筑垃圾及秸秆、畜禽粪便等综合利用。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废旧电子电器的规模化、无害化综合利用。对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严格监管,防止产生二次污染,严厉打击废物非法进出口。

(四)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安全保障水平。

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生态功能区划分为基础,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力争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

1.编制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在全国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功能重要性编制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科学确定不同区域主导生态功能类型,划定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指导生态保护工作,为实施环境保护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衔接协调。

2.启动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工作。

明确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范围、主导功能和发展方向,按照限制开发区的要求,探索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评价指标体系、管理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提高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管护能力。

3.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质量。

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基本建成类型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使95%以上的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重要自然遗迹划入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实现自然保护区建设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与建设水平。制定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标准,按照相关规划继续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90%以上自然保护区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初步建成全国自然保护区监测网络和综合信息平台。

4.加强物种资源保护和安全管理。

开展物种资源调查。建设物种资源的数据库、种质库和基因库。建设物种资源就地、迁地和离体保护设施。建立物种资源进出口查验制度,强化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体的生态影响监控、安全防治和应急机制。开展物种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保护物种资源的意识。

5.加强开发建设活动的环境监管。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抓好长江上游等流域的水利开发、黄土高原能源矿产开发、东北黑土地开发等重点开发规划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控制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加大生态保护执法力度,打击破坏生态的违法活动。

加快建立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推进矿山环境治理,促进新老矿山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恢复。强化旅游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加大对旅游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的检查力度,重点加强对生态敏感区域旅游开发项目的环境监管,开展生态旅游试点示范。

(五)整治农村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农业增长方式。

1.重点防治土壤污染。

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制度,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示范。搬迁企业必须做好原厂址土壤修复工作,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超标耕地实行综合治理;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应依法调整用途。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菜篮子基地的污水灌溉,加大对菜篮子基地的环境管理。

2.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理;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生物或土地等多种处理方式,因地制宜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结合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美化村庄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完成1万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建设2000个环境优美乡镇。加大农村企业污染监管和治理力度,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物向农村转移。

3.防治农村面源污染。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开展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试点、示范。推广科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农药、化肥利用效率。推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推广农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加强集中式畜禽养殖场污水、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提高农户沼气普及率。

(六)加强海洋环境保护,重点控制近岸海域污染和生态破坏。

以削减陆源污染物排放为重点,以重点海域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提高海洋环境灾害应急能力,改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努力削减陆源污染物入海量。

强化直接排海工业点源控制和管理,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建设。强化对污泥和垃圾渗滤液的处置,防止产生二次污染,继续在沿海地区深入开展禁磷工作。

2.加快重点海域污染治理。

深入开展渤海碧海行动,力争渤海水质有明显改善。加快编制并实施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珠江口及其海域污染治理规划。以重点海域污染治理带动海洋环境保护。

3.防治港口和船舶污染。

制定并实施船舶污染治理技术政策和治理规划,针对各类船舶,分别提出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回收设施的技术要求和时限。到2010年,大中型海港都要建设船舶油类、化学品、垃圾、生活污水回收、转运设施。港口和船舶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要纳入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对海洋倾废的监督管理。

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以近岸海域为重点,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岸线、滩涂资源,禁止不合理开发活动,防止滩涂及海水养殖造成的污染。推进海岸防护林建设,恢复和保护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建设一批海洋自然保护区。开展重点海域生物多样性普查,查清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对引进外来海洋生物物种实行严格管理。

5.防治海洋环境灾害。

建立跨部门的海上溢油监测与应急体系,提高海上溢油事故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相关涉海部门和所有沿海城市、港口都要制订溢油应急预案。完善赤潮监测系统,提高早期预警能力,规范赤潮信息管理,建立赤潮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尽可能减少赤潮造成的损失。

(七)严格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的安全监管为重点,加强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能力,全面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1.提高核设施建造质量和运行安全水平。

开发新一代核电厂安全评价技术,改进安全监管方法,提高核电站改造和运行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健全民用核安全设备管理的立法,进一步加强对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等活动的管理,提高国产化设备质量。

2.完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管理。

进一步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使用、销售和进出口的安全许可和监督,完成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换发。建设对放射源实施全寿期跟踪的全国放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废弃放射源的安全收贮。

3.加快治理放射性污染。

制定核设施安全退役政策。加快中低放废物近地表处置场建设。完成国家和省级放射性废物库建设。推进核工业遗留放射性废物治理。开展对铀矿冶和伴生放射性矿放射性污染现状调查、评价与污染防治的监督。

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掌握高放废物处理技术,积极推进高放废液固化处理设施的建设。积极开展高放废物处置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开展高放废物处置长期安全研究,确定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发展战略和总体安全目标。

4.提高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水平。

建立和完善防治电磁辐射污染的法规和标准,加强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优化电磁场的空间分布,合理布局场源建设,防止人口稠密区的电磁辐射污染。

(八)强化管理能力建设,提高执法监督水平。

按照目标与手段相匹配、任务与能力相适应的要求,以监测评估、及时预警、快速反应、科学管理为目标,以自动化、信息化为方向,以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为重点,实施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规划,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努力提高环境管理能力。

1.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按照队伍专业化、装备现代化要求,推进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到2010年,80%的县级环境监测站达到建设标准。

按照布局科学、数据准确、传输及时的要求,建设全国空气、地表水、近岸海域、辐射、生态环境等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科学、全面、及时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按照动态监控、及时预警、准确计量的要求,建设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自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排污状况。优先建设燃煤电厂在线监测系统。

2.建设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提高环保执法装备水平,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执法能力建设。到2010年,省、市、县环保执法队伍基本达到能力建设标准化要求。加强国家、省和市级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提高安全监督水平。3.建设环境事故应急系统。

建成国家环境突发事故应急监测网络及指挥中心,各省、市要建立相应的环境应急指挥系统。国家、省、市以及流域分别配备水、气环境突发事故应急监测车及仪器设备,重点海港和内河港口配备应急监测船。

4.提高环境综合评估能力。

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重点设施电磁辐射调查和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调查。

加强环境统计能力建设,改革环境统计方法,开展统计季报制度,全面、及时、准确提供环境综合信息。定期开展环境质量和生态变化评估以及环境经济核算。

5.建设“金环工程”。

建设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构建环境保护信息基础网络平台,建设国家环境数据信息库和环境管理决策支持体系,建立高效、便捷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信息传输系统,构筑数字环保,完善信息发布制度,促进环境信息共享。

6.增强环境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

建成一批国家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工程技术中心和环境基准实验室。初步建成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研发与生产基地。

7.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加大环保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培养高素质环保技术人才。实施资格认证制度,逐步扩大环保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范围。加强环保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和廉政建设。

专栏4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重点内容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填平补齐地级市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农村空气质量背景站、质量监控点。建成国家酸沉降监测网和沙尘暴监测网。

水环境质量监测:加强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建设,重点加强省界、国界及入海口实时监测与污染事故预警能力,加强近岸海域监测能力建设。

环境监测网常规监测:加强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固体废物、土壤、生态、噪声、近岸海域等常规监测站的能力。

辐射环境监测:建设国控辐射自动监测站和核设施实时流出物监测系统。建设核安全监管技术支持系统。

环境应急监测:配备省级水、气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车系统以及核污染与辐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

县级基本环境监测:配备实验室常规仪器,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县环境监测站建设达标率分别达到90%、80%、60%。

环境执法监督标准化:省级全部达到一级标准,市(地)级达二级标准的比例不低于90%,区县级达三级标准的比例不低于70%。

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国控重点污染源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监控中心,实施联网监控管理。完善重点城市监测站污染源监督监测能力。

环境管理基础条件:落实环保机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建设一批环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标准样品研发与生产基地,建设国家环境保护信息系统。

四、重点工程和投资重点

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必须以规划为依据,以项目为依托,以投资作保障,通过落实规划、落实资金、落实项目,把实现“十一五”环保目标落到实处。

(一)重点工程。

加快完成国家“十五”各项重点治理计划的结转项目,及时开工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项目,研究论证一批新的工程项目。“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10项环境保护工程。要调动各种资源,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集中力量和资金,重点建设。

专栏5 “十一五”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建设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环保执法能力、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系统、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系统、环境综合评估体系、“金环”工程、环境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工程:完成31个省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300个设区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等建设任务。

铬渣污染治理工程:对堆存铬渣及受污染土壤进行综合治理。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规模4500万吨/日,改造和完善现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配套污泥安全处置和再生水利用。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治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水源地上游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部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城市垃圾处理工程:新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规模24万吨/日。

燃煤电厂及钢铁行业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使现役火电机组投入运行的脱硫装机容量达到2.13亿千瓦。

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建立一批示范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完善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基础设施。

核与辐射安全工程:建成核设备性能鉴定实验室、放射性物质鉴定实验室、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中心、电磁辐射监测实验室、全国辐射环境监督监测国控网、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系统等。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建成环境优美乡镇2000个,完成1万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二)投资重点。

为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全国环保投资约需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1.水污染治理。

为实现化学需氧量减少10%的目标,必须通过工程措施削减化学需氧量400万吨,其中:需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4500万吨/日,形成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300万吨;工业污水治理削减化学需氧量100万吨。水污染治理是投资的重中之重。

2.大气污染治理。

为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0%的目标,在“十一五”新建燃煤电厂基本都安装脱硫设施的前提下,还必须通过工程措施削减现役火电机组二氧化硫490万吨,使现役火电机组投入运行的脱硫装机容量达到2.13亿千瓦,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等脱硫工程形成脱硫能力30万吨。推进其他工业废气治理、城市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3.固体废物治理。

继续实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新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4万吨/日,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废旧家电处置与综合利用等固体废物治理。

4.核安全与放射性废物治理。

重点建设退役核设施与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铀矿开采的污染防治等设施。5.农村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

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启动农村环境治理,开展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强化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6.能力建设。

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增强环保科技与产业支撑能力。

(三)投资来源。1.政府投资。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核与辐射安全、农村污染治理、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主要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投入为主,中央政府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支持。

2.企业投资。

工业污染治理按照“污染者负责”原则,由企业负责。其中现有污染源治理投资由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解决。新扩改建项目环保投资,要纳入建设项目投资计划。

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十一五”期间预计可征收排污费750亿元,用于污染治理,以补助或者贴息方式,吸引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积极支持环境保护项目。

五、保障措施

积极推进历史性转变,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强法制,增加投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一)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既是优化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的根本措施,也为强化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宏观调控和分类指导提供了依据。

1.加强地区分类指导。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框架下,西部地区要强化生态保护,依据国家政策和规划,稳步实施生态退耕,继续推进各类生态建设工程,建设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监管,控制和防止重化工业和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强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水污染与水土流失防治;东北地区要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和东北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加大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矿山的生态修复,推进松花江、辽河、鸭绿江等流域和界河的污染治理,加快生态省和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步伐;中部地区要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力度,有效维护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东部地区要率先推进历史性转变,率先还清旧账,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沿海城市群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大幅度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2.逐步实行环境分类管理。

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制定分类管理的环境政策和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实行分类管理。

在优化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优先,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实行严格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率先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做到增产减污,解决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

在重点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基本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在限制开发区域,坚持保护为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与保育,逐步恢复生态平衡。

在禁止开发区域,坚持强制性保护,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严格监管,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

3.重点支持西部地区环境保护。

按照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和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环境保护支持力度。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指导,严格控制污染向西部地区转移。优先在西部地区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国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污染治理资金和能力建设资金,尽可能向西部地区倾斜。按照自愿互利原则,提倡东中部地区帮助西部地区加强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好对口援助西藏工作。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污染,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1.强化环境准入。

在确定钢铁、有色、建材、电力、轻工等重点行业准入条件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禁止新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规,加大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把淘汰落后作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2.加快推进循环经济。

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推进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省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广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和典型经验,建设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加快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指南,建立推进清洁生产实施的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推动企业积极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者排放有毒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3.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按照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原则,把节能节水节地与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统筹规划,同步实施,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重要措施,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三)完善体制,落实责任。

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分清政府和企业职责,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

1.加强国家监察。

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对全国环境保护的评估、规划、宏观调控和指导监督。加快建立大区督察派出机构,加强区域、流域环保工作的协调和监督,查处突出的环境违法问题。

2.加强地方监管。

坚持地方政府对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落实政府环境责任。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强评估和考核。

3.落实单位负责。

综合运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和其他组织严格执行环境法规与标准,自觉治理污染,保护生态。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实行职业资格管理。

4.加强部门合作。

逐步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增强环境监管的协调性、整体性。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各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领域环保工作。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统一环境规划,统一执法监督,统一发布环境信息,加强综合管理。

(四)创新机制,增加投入。

努力推进政策创新,把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法规约束与政策激励有机结合,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以经济政策调动市场资源,以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

1.加大政府投入。

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步增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要继续向环境保护倾斜,对国家环保重点工程和列入国家环境治理规划的项目,区分不同情况给予支持。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把环保部门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支出预算,切实提高环保机构经费保障程度。加强排污费资金使用管理,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与评估。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的基础上,中央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环境保护支持力度。

2.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在资源税、消费税、进出口税改革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探索建立环境税收制度,运用税收杠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实行二氧化硫等排污权交易。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促进企业减少排污,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脱硫电厂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实行优先上网或提高电价等优惠政策,实行脱硫电价的动态管理。

全面征收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费及放射性废物收储费,保证治理设施和收储设施正常运行。加大排污费征收和稽查力度,进一步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鼓励各类企业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

完善信贷政策,鼓励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对有偿还能力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企业治污项目给予贷款支持。探索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和环境风险投资。积极扩大利用外资渠道,继续争取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以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水源区、重点能源开发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突破口,扩大试点,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五)强化法治,严格监管。

强化法治既是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的关键,也是参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手段。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法规不健全、执法难度大、违法成本低、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问题。

1.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抓紧修订和完善现行法规标准,填补法律空白。重点是配合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工作,拟订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生物安全、遗传资源、臭氧层保护、核安全、循环经济、环境监测、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各地也要完善地方性法规。完善技术规范和环境标准体系,科学确定标准限值,鼓励各地制订更加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积极配合司法部门,通过司法手段保障环境执法的权威和有效性。

2.完善执法监督体系。

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高效运转的要求,明确执法责任和程序,提高执法效率,强化执法监督,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持续开展环境安全检查,重点排查沿江沿河和人口密集区的石油、化工、冶炼等企业,努力消除环境隐患。加强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监管,防范环境风险。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要制订应急方案,配备必要应急设施,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

3.着重落实三项环境管理制度。

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和排污单位。加强污染物排放监测和统计。综合运用排污许可、排污收费、强制淘汰、限期治理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手段,实现总量控制目标。

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同时计划、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在加快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各类发展和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加强环评资格管理,提高环评质量,落实环评责任制。严格“三同时”验收,尽快扭转重审批轻监管、重事前评价轻事后评估和不审批就开工、不验收就投产的局面。

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把“十一五”环保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级政府,层层抓落实。建立环境管理绩效考核机制,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纳入党政干部政绩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环境保护问责和奖惩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

(六)依靠科技,发展产业。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努力提高环境保护技术水平。

1.大力促进科技创新。

为提高科技引领和支撑环境保护的能力,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的环境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为龙头,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以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为支撑,全面实施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工程;以提高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技术为目标,全面实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研究分析方法。

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团结各方面力量,优化整合环境科技资源,培养环境科技人才,建设环境科技支撑体系,提升环境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高环境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专栏6 “十一五”环境科技创新的优先领域

水污染防治:包括饮用水安全保障及关键支撑技术;流域(区域)水污染控制与工程示范等。

大气污染防治:包括区域大气污染现状、成因与污染损失评估;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与控制;工业废气治理技术等。

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防治:包括固体废物物质流特征与污染控制技术;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化学品环境效应与风险评估技术等。

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包括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监测技术等。

核与辐射安全:包括核安全风险评估与放射性废物污染控制、核与辐射最优化管理、电磁辐射与环境安全等。

环境综合管理关键科学技术支撑:包括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环境监管与应急预警;环境监测统计与信息管理;环境标准与基准;环境政策与法规等。

循环经济共性技术:包括产业污染防控和资源化技术;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技术;物质流分析和控制途径;污染控制技术经济政策等。

环境与健康:包括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机理与识别技术等。

全球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技术与对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支撑技术等。

2.积极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以环境保护重点工程为需求,以环保示范工程为依托,以标准化、系列化、国产化、现代化为导向,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大力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

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服务、环境技术研发与咨询、环境风险投资为重点,以市场化为主体,积极发展环保服务业。

制定发展规划,推进技术进步,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公平竞争,推动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加大对外开放,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进入环保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使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

专栏7 “十一五”环保产业优先发展领域

水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重点发展富营养化污染防治、污废水回用、饮用水中有机物与微污染去除、高负荷生物脱氮除磷、高效厌氧好氧生物处理、高盐度及难降解有毒有机废水处理、污泥稳定化与资源化、河口与海岸溢油和化学事故应急控制等。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重点发展300MW以上火电厂机组脱硫、可资源化脱硫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大型燃煤电厂锅炉袋式除尘、柴油发动机排气净化、汽油车和摩托车排气催化等。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与装备:重点发展600t/d以上大型城市垃圾焚烧、焚烧烟气和二恶英控制、2000m3/h以上填埋气体处理与回收利用、200t/d以上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30t/d以上回转窑危险废物集中焚烧、特殊危险废物等离子体高温处理等。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重点发展减少土壤污染的高效生态调控和修复、土壤化学污染修复、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矿山废弃物资源利用、矿山酸性废弃物堆场生态修复、碱性赤泥堆场生态恢复及稳定等。

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重点发展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危险废物鉴别专用仪器、细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采样仪器、二恶英分析设备、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与仪器、污染远距离遥测系统。

物理污染控制:重点发展城市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城市社区和建筑物配套设施噪声与振动控制、声源控制和低噪声设备、电磁污染控制、光污染控制等。

专用药剂和材料:重点发展膜材料与膜组件、耐高温耐腐蚀的袋式除尘滤料、高效生物填料和专用催化剂、垃圾卫生填埋防渗材料等。

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废品回收利用,再生水、微咸水、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资源化,高效冷却节水,报废汽车、废旧轮胎、废旧家电、电子废物和尾矿再利用等。

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营和咨询服务业:重点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危险废物等环境设施建设运行市场化;规模化工业废水处理、电厂脱硫、除尘设施专业化运营;大力发展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

环境服务贸易: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环境服务标准体系;推动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领域对外承包工程;鼓励出口环境产品和服务。

(七)动员社会力量保护环境。

开展各类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环境保护。1.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不断增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公开曝光环境违法行为。抓好环保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社会教育和岗位培训。全方位、多层次推广适应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

2.扩大公众环境知情权。

推行政务公开,实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项目审批、案件处理等政务公告公示制度。完善环境信息政府网站,公开发布环境质量、环境管理等环境信息。依法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开展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和环境信息公告。

3.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

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实施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计划。推广环境标志和环境认证,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办公和绿色采购,广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社区组织和各类环保社团及环保志愿者的作用。加强信访工作,充分发挥12369环保热线的作用,拓宽和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研究,加强行政复议,推动行政诉讼,依法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完善公众参与的规则和程序,采用听证会、论证会、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民主决策。

(八)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在国际环境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世贸组织环境与贸易谈判,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环境权益。履行相应国际义务,大力推进国内履约工作,加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进程,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专栏8 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公约

公约名称

批准时间

国内负责部门

1981年4月8日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林业局

《防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

1985年9月6日

海洋局

《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1989年9月11日

环保总局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91年

伦敦修正案

《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核安全公约》

《防治荒漠化公约》

6月14日

1991年9月4日

1992年7月31日

1992年11月7日

1992年11月7日

1996年4月9日

1996年12月30日

环保总局

环保总局

林业局

环保总局

发展改革委

环保总局

林业局

《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2001年巴塞尔公约》修正案

5月1日

2002年《京都议定书》

8月1日

2003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4月22哥本哈根修正案

2004年《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6月25约》

2004年《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12月29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

2005年《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4月17 日

2006年《〈防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6月29约〉1996年议定书》

环保总局

发展改革委

环保总局

环保总局

环保总局

环保总局

海洋局

2.广泛开展国际环境合作。

巩固并深化与重要大国、大国集团、传统友好国家的环境合作,重点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环境合作,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合作,继续深化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等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合作与交流,宣传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和进展,维护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

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环保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环保设备和技术走向国际市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合作与技术转让。

加强环境与贸易的协调。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完善对外贸易产品的环境标准,建立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和进口货物的有害物质监控体系,既要合理引进可利用再生资源和物种资源,又要严格防范污染引进、废物非法进口、有害外来物种入侵和遗传资源流失。

六、规划实施与考核

实施本规划,是全社会共同的义务,更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环保投入,引导社会资源,做到责任有主体,投入有渠道,任务有保障,逐项落实本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保证措施。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已经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地区,落实到重点行业和单位,确保完成。

要在本规划指导下,抓紧编制重点领域、流域和地区的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要做好环境保护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相互促进,同步实施。各地区也要做好本地区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经批准后实施。

加强部门合作,共同推进规划实施。发展改革部门要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价格、投资政策,把重点环保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财税部门要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支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建设部门要做好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环境建设与管理。国土资源、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旅游、海洋等有关部门也要依据各自职责,支持和推进环境保护。

环保部门要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督促和检查,加强环境统计和监测,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重点流域与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在2008年底和2010年底,分别对本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南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要点

南平市环境保护“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

要点

“十一五”期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环保基本国策,按照建设海西绿色腹地战略部署,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环境质量保持相对稳定,局部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辖区建溪、富屯溪和闽江南平段(3条水系共设置26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其中交界断面4个)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Ⅰ--Ⅲ类水质比例为100%,比2005年的91.7%提高了8.3个百分点。水域功能达标率为 100%,比2005年的90.3%提高了9.7个百分点。我市闽江送往宁德市黄田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各县(市、区)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85%以上。南平市区空气环境质量总体为二级“良”,邵武、武夷山、建阳的空气环境质量为一级“优”,建瓯市的空气环境质量为二级“良”。南平市区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为100%。全市城市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空气质量主要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保持稳定。完成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摸清了我市污染源现状。2010年,南平市环保局、建阳市环保局、顺昌县环保局被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环保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农业部评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我市环保系统有22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二、环保工作扎实推进

1、环境保护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综合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在经济建设过程坚守“三条底线”(生态、安全、合法)和“三个一律”(没有经过环评的企业一律不得开工、没有通过环保验收的企业一律不得投产、污染治理没有达标的企业一律关闭)管控措施,强调绝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代价发展经济,并把闽北定位为海西绿色腹地,作为长期坚持的发展目标。市政府相续开展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生态市建设、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水能资源开发管理整治、节能减排、整治违法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环保整治行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加强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调控和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向的引导。认真贯彻实施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各级各部门政绩考核的内容,实行环保一票否决。环保部门在社会经济规划、区域开发、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地位日益突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日趋完善,成效显著,为海西绿色腹地跨越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2、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是:2010年比2005年化学需养量(COD)削减3.8%, 二氧化硫(SO2)削减11.2%。2007年来,认真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管减排三大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7到2009年COD和SO2两项指标持续实现双下降。2009年比2005年COD下降3.04%,SO2下降10.49%。2010年减排指标可望完成,结果需待环保部核查核算后确定。

3、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2006年以来,按照南平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南平市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南政„2005‟综185号),实施第二轮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规模畜禽养殖业污染、沿江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生态整治

(包括电站项目清查,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水土流失、“青山挂白”)等进行治理。2009年5月,省政府实施重点流域实施综合整治。我市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抓落实。市政府成立了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下发了•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南政综[2009]132号),•南平市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关于南平市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办法(暂行)‣。加大了治理资金投入,2009年闽江流域专项资金项目安排1205万元,闽江流域因素分配专项资金安排2022万元,共计3227万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得到了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方面。2009年8月底前,各县(市、区)全面按要求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适度养殖区的划定工作,并张榜公布。2009年12月,全市禁养区内共需拆除搬迁125家养猪场(其中拆除94家,搬迁31家),拆除、搬迁面积86.83万m2、存栏数12.1万头。全市禁建区完成整治生猪存栏2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503家(其中需拆除15家、治理488家)。禁养区外的规模养殖场加强标准化建设,采取沼气发电和粪便生产有机肥等循环经济模式,推行生态立体种养和“零排放”养殖技术。严格禁止投饵类、施肥类网箱养殖,严禁使用电、毒、炸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污染水体的方式进行捕捞。工业污染治理方面。完成造纸企业深度治理21家,完成制药企业深度治理4家,关停了浦城县3家氟化工企业,关闭了建阳麻沙明珠纸业有限公司、建瓯临江造纸厂等7家造纸企业。建筑饰面石材企业污染治理方面。全市建筑饰面石材矿山企业和加工企业55家,其中矿山企业21家,加工企业23家、矿山兼加工企业11家。实行差别电价政策41家。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方面。全市7个省级工业园区(武夷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部委托环评。根据省上部署,完成了工业园区落后产能淘汰的调查摸底和上报工

作,实施工业园区企业清洁生产计划。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深入推进,浦城县南浦工业园区一期污水治理工程已完成并经过环保验收,闽北经济开发区、邵武工业园区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已布设污水管网,2010年底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生活污染治理方面。全市已建成投产污水处理厂12个,在建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厂总规模日处理20.5万吨,厂区共完成总投资3.32亿元。浦城、光泽、松溪、政和、顺昌五个县污水处理厂已进水试运行,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全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总长492.55公里,总投资6.34亿元。垃圾处理厂建设。建阳垃圾焚烧发电厂2010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建成。政和、浦城、顺昌垃圾卫生填埋场2010年底基本建成,邵武、松溪垃圾卫生填埋场2010年11月底开工建设,武夷山、建瓯垃圾压缩转运站正在进行征地工作,2010年11月开工建设。饮用水源保护方面。认真实施“水源保护与生态环境整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辖区建制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和县级饮用水源地整治。各县(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均制订了应急预案,对二级保护区上游10公里的主要污染源进行了登记造册、分类治理。拆除了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设施,光泽县闭了5家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企业,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安丰溪水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安丰溪流域整治工作,采取市、区联动,部门协作,村企参与,“防治建迁”并举的工作措施,加大了对安丰溪水环境的治理力度,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违章建筑拆除、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流域卫生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流域水质有所改善。十一五期间,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共安排204个项目,投入补助资金12861.36万元。

4、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我市为全省唯一以设区市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单位,2002年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以来,4项基本条件,6大生态建设项目,26项指标全部达标,达到了国家环保部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验收一类标准。2008年12月26日,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组初审验收,并上报国家环保部查核验收与命名,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为海西绿色腹地跨越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南平市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模式和特点:一是充分发挥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创建了“山田水林路统筹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的山地主体综合开发模式。二是充分利用山区农业多样性优势,走农工商结合之路,创建了以长富的牛、草、沼、肥、加和以光泽的鸡、沼、电、肥、加为代表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了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管理产业链。三是利用山地生态屏障和“武夷双世遗”资源,把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四是立足“建绿色南平,创绿色效益”的生态立市战略,遵循循环经济原理,整理绿色产业园区,构建绿色产业链,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实现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的生态工业模式。五是加强领导,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强化责任,落实到位。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通过国家初审验收后,我市立即开展生态市建设工作,•南平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交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2010年底,10个县(市、区)都完成生态县(市、区)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当地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实施。积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家园清洁行动,总投资1.08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投资90%,地方配套10%),推动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片建设:(1)延平区西芹水厂水源地周边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片、(2)武夷山市星村镇九曲溪上游农村环境连片整治、(3)建阳

市麻阳溪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片、(4)建瓯松溪流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片、(5)闽江流域邵武市富屯溪沿岸村庄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县(市区)已全部完成本行政区域•县(市)域乡镇垃圾治理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沿溪乡镇均列入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重点治理对象,农村垃圾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已完成乡镇垃圾处理场98个,村庄垃圾池及简易处理959个。绿色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结合“四绿工程”建设,截止2010年底,全市有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乡(镇)25个,省级生态村29个。有国家级绿色学校2所,省级绿色学校39所,市级绿色学校172所,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个,市级环境教育基地6个。有国家级绿色社区2个,省级绿色社区(小区)7个,市级绿色社区(小区)27个,县级绿色社区(小区)74个。

5、环境监管和环保热点难点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每年,南平市环保局、发改委、经贸委、监察局、工商局、司法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南平电业局等八个局(委)都联合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先后在全市开展了溪河倾倒弃土弃渣、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建设项目环境违法、矿山、钢铁、涉铅、造纸行业环境安全专项检查等执法专项行动。5年来专项行动共出动人员13963人次,行政处罚违法企业191家,罚款280.53万元,对82家环保问题严重的企业实行挂牌督办。专项行动有力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整治了一批老大难环境污染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加强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坚守“三不”底线(不生产假冒产品、不污染环境、不违反安全生产和城市规划)和“三个一律”管控措施(没有经过环评的企业一律不得开工、没有通过环保验收的企业一律不得投产、污染治理没有达标的企业一律关闭),严格把好

项目准入关和选址关,对不符合规划和环境功能要求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2006-2010年市本级共办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900项,其中报告书154项、报告表480项、登记表266项;共办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手续260项。市本级先后否决了延平区南山镇大坝瓦椤纸厂等52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规划和选址不合理、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项目。

6、环保监管机制日益完善,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强环境监管制度建设,市政府还于2010年3月印发了•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福建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市环保局先后建立完善了•预警通报‣、•建设项目审批准入‣、•环保责任追究‣、•环保“一票否决”‣、•规范县级审批工业项目报备工作程序‣、•规范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会审程序‣、•规范环评市场管理‣等制度,加强了对环保行政准入、责任追究、监察预防、审查程序等方面行政行为的规制。这些制度的贯彻实施,进一步规范了环保系统行政监管行为,有力地督促地方政府、有环境保护监管职能的部门和污染源单位加强监管,履行环保职责,落实环保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环保工作。同时加强了区域环保协作。建立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环境保护协作机制。2008年5月12日,闽、浙、赣、粤四省20城市代表(温州、金华、衢州、丽水、上饶、鹰潭、赣州、抚州、汕头、梅州、潮州、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三明、龙岩、宁德、南平)在武夷山环保协作会议上,签订了•海峡西岸经济区20城市环保协作武夷山宣言‣,在全国率先建立地方区域环保合作机制。

7、环保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环境保护监管机构有所加强。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南平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南平市减排工作联席会、南平市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南平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加强对部门之间和重点、专项环保工作的领导、协调和联系。南平市环保局行政机构有所加强。2006年8月局机关污染控制科加挂辐射环境管理科牌子(南委编办[2006]84号),2008年7月增设行政审核审批科(南委编办[2008]115号),2009年4月增设自然生态保护科(南委编办[2009]47号)。2009年7月中共南平市委编办和南平市环保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监察机构队伍建设的通知‣(南委编办„2009‟101号),促进了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南平市环境监察支队、建阳、邵武、武夷山、建瓯市环境监察大队标准化建设先后通过了省环保厅的验收,南平市环境监察支队2008年7月实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环境监测机构建设也有长足的发展,南平市环境监测站、建阳、邵武、武夷山、建瓯市和顺昌县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先后通过了省环保厅验收,全市环境监测站全部通过计量认证。南平市环境监测站增设辐射监测室,增加财政核拨事业编制2名(南委编办[2006]99号)。2010年4月南平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经费渠道由自收自支改为市财政核拨。二是环境监控能力建设逐步完善。在2004年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规模,监测监控能力进一步加强。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200万元,对已有监控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南平市环境监控中心现有面积100平方米(机房35平方米、监控室65平方米),形成了包括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监控、交通噪声显示、音视频会议、网络等五大监控系统。到2010年11月,建成国控重点污源在线监控24个点(其中水17个点,气7个点);建成省控重点污源在线监控11个点(水6个点,气5个点),全部安装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并按规定要求与省市两级监控平台进行联网。2009年,投资20万元建设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监控系统,根据省政府要求,有18家水电站安装了最小下泄流量监控装置,并与省市两

级监控中心联网。全面完成省环保厅要求的11家国控企业15个点位8家省控企业在线监测仪器的验收和有效性审核。

三、存在的问题

5年以来,我市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局部水域污染有所加剧。局部流域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如武夷山九曲溪上游,由于上游违法违规建设和开发,造成九曲溪水质下降。闽江南平段局部库弯出现水葫芦封江情况,给水下生物生长造成威胁。部分饮用水源存在污染隐患。二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三是企业主体环保责任不够落实。一些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环保“三同时”执行不到位,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低,偷排和超标排放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四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不够到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还不到位,延平区禁养区6家规模养牛场尚未做到零排放,9家规模养猪场尚未搬迁,禁建区规模养猪场污染治理设施大部分未经环保验收。五是基层环保机构薄弱。特别是环境监察、环境监测队伍偏弱,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无法适应当前环境监管和服务需要。

四、“十二五”工作要点

“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海西区绿色腹地和推进生态示范市建设这两个中心任务,把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根本出发点,以削减污染物总量、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为着力点,以环境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推行工业污染全防全控,环保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环保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为建设海峡西岸的生态优美之

区,为2017年我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

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加大生态县(市、区)建设力度。着力构建生态市六大体系(一是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二是着力构建资源保障体系;三是着力构建城乡人居环境体系;四是着力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体系。五是着力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六是着力构建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加大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力度,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认真抓好“三清”示范工程,持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加强自然保护区管护,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管,抓好重要流矿产开发、土地开发建设的环保监管。

(二)持续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推进污染减排

积极推进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减排。加快提升造纸、纺织印染、酿造、化工、制革等重点行业产业技术水平,减少污染物新增量。继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提高行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促进工业企业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加快县城和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治污设施环境绩效。继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将农业污染源纳入污染物总量减排体系。巩固电力行业减排成果,推进二氧化硫全面减排。推进电力行业和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控制。

(三)加强污染风险防范,确保环境安全

抓好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一是加强对矿山、化工、造纸、电镀、油气贮存库站等行业,以及环境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重点企业的排查。二是加强对集中饮用水源地、居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胜区等敏感区域,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安全隐患集中的工业园区的排查。三是加强对下游有居民居住,建设不符合要求,存在溃坝、泄漏隐患的矿山尾矿库的排查。四是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事故隐患的排查。积极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确保环境安全。

(四)推进流域综合整治,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 突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从严控制工业污水排放,加强流域涉水重点排污单位持证排污和在线监控设施运行监管。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实施建设和运行监管,确保出水达到排放要求。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稳定运行。加快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广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引导畜禽养殖业有序发展,全面禁止在禁建区新、扩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生猪散养户聚集地村庄、区域要建成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禁止在重点流域进行投饵类、施肥类网箱养殖。加强水电站下泄流量监管和湖库型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工作。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建设并完善农村人口聚居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建筑物,依法整治水源保护区污染源,确保饮用水安全。健全和完善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贮备,不断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五)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优化生态工业经济的空间布局。根据南平市城镇发展布局要求,依托市本级的闽北产业集中区、南平工业园区和荣华山产业组团等三大组团,以及邵武经济开发区、建瓯中国笋竹城、浦城工业园区、光泽金岭工业园区等县(市)工业平台,加快工业“退城进园”步伐,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完善生态工业经济的空间布局。推进产业整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积极发展资源节约、生态友好型的低碳

产业。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力度。按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高效益、可循环、可持续、可再生的原则积极扶持低碳经济发展。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按照上规模、高标准、高环保的生态循环型要求,建立生态工业链,发展低碳、绿色工业,努力创建环境友好企业。大力推进企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构建生活垃圾发电、工业固废生产建材产品等循环型产业链,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抓好印染、电镀、皮革、医药、化工、造纸、建材等高资源消耗、高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升级工作。全面推行重点工业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至2015年,全市重点工业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

(六)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推进城市废气、噪声、粉尘等主要污染源防治,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禁止新建小型燃煤锅炉。加强油烟污染治理,引导餐饮业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减少油烟对居民的影响。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抑制扬尘。推广使用环保型公共交通车辆、控制道路和施工扬尘等手段,降低空气中汽车尾气、PM10等污染物的含量,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强娱乐场所噪声防治,禁止在居民楼和以居民为主的综合楼新(扩、改)建产生噪声、振动污染的娱乐业。重点整治交通、施工、娱乐等扰民噪声。推进绿色社区与绿色学校创建,力争到2015年底,我市辖区内50%的社区达到绿色社区要求。

(七)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全面落实“以奖促治”政策,筛选一批群众积极性高、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强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推进

“家园清洁”行动,加快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建立高效、持续、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鼓励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生产,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

(八)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推进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全市环境监察机构力争达到全省对应的标准,全市环境监察人员编制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强以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技术装备为基础的常规监测和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改善监测实验和行政用房条件,全面推进各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力争2015年达到•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推进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建设全市县级以上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平台),实现对辖区内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实现连续在线监控监测。加强环境科研能力建设,完善科研基础条件,提升环境基础性问题研究的层次和深度。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的现实生产力。提升环境信息与统计的支撑能力,改善环境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条件,构建连接省、市、县三级环境信息网络与网络安全体系,建立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工作机制。完善环境信息管理机构和人才配置,提高环境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逐步推进环境宣传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全国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标准化建设标准‣,结合我市实际,从人员编制与构成、经费、设备配置和业务用房等方面逐步推进标准建设。提高环境宣传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提高环保宣传教育的总体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环保有效机制。推进全民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环保基础教育,着力弘扬生态文化,不断

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第四篇:十一五山焦环境保护工作经验总结(2011.4)

加强环境保护

实施污染减排

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十一·五石油和化工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四月

‚十一〃五‛期间,公司以煤、焦、化产业为依托,在扩大炼焦规模并提升炼焦产业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焦炉扩建、煤焦油深加工、甲醇生产、粗苯加氢精制等项目发展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和有机化工产品,形成以炼焦业为依托的多条化工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注重环境保护投入,严格环保专项考核,积极开展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创建,使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各项工作先后受到省和国家的表彰,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现场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山西省管理示范企业‛、‚山西省最佳企业‛、‚山西省环保公益事业先进单位‛、‚临汾市环境保护模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一)、在项目建设中。‚十一〃五‛期间,按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实施了重点项目环保‚三同时‛工作,公司充分合理利用资源、能源,投资15亿元建设了150万吨/年焦炉易地扩改项目,替代了原58-Ⅱ型焦炉;投资6亿元建设了20万吨/年甲醇项目,充分利用焦炉煤气;投资2.8亿元建设了10万吨/年粗苯加氢精制项目,替代了原粗苯加工酸洗工艺;投资8000万元建成6万吨/年炭黑生产装置,综合利用了焦油加工厂焦油蒸馏副产品及废油渣。

(二)、淘汰落后产能上。‚十一〃五‛期间,公司先后关停年产20万吨水泥生产线,年产1.8万吨酸洗法粗苯加工生产装置、年产7000吨顺酐生产装置、年产5万吨焦油加工等落后生产装置。通过高能耗、高污染落后产能装置的淘汰,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三)、在‚三废‛治理方面。

1、在废水治理方面。逐步从治理污染、减少排放为重点,向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全过程削减废物排放过渡。投资75万元建成废水回用设施,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熄焦。2007年,为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又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焦油加工厂高浓度含酚废水处理装置。2007年又投资700万元完成了焦化厂水重复利用项目及生化废水深度处理项目,每小时可节水300吨,使废水排放达一级标准,并实现生化废水送熄焦回收利用。2010年完成了焦化厂三生化废水处理膜系统的建设,目前正在调试运行过程中,该项目实施后废水中污染物将大大减少。为实现酚氰污水零排放,2010年完成了焦化厂区域废水零排放项目可研的编制,该项目预计投资5000万元,项目实施后将实现焦化厂区域酚氰废水零排放。

2、在废气治理方面。以提高废气排放达标率和废气的综合利用率为重点,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先后完成焦油尾气回收、锅炉燃气改造、焦化厂焦炉装煤推焦除尘改造、煤场防尘抑尘网等废气回收、处理设施。2006年,公司投资430余万元对焦化厂蒸氨脱酸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同时将化肥厂动力锅炉、宾馆、生活区采暖锅炉由燃煤改为燃气,并对生活用煤气实施了进一步脱硫改造。2007年投资1200余万元实施了焦化厂装煤、出焦除尘改造项目,其中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焦化厂装煤除尘改造,使焦炉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减少。2008年投资400万元建设了煤场防尘抑尘网改造项目,可有效的控制及减少煤场粉尘排放及逸散,2008年投资300万元完成焦油加工厂2台排气洗净塔改造项目,改造后减少了废气中污染物排放量。2010年投资500余万元完成了焦化厂酸气回收治理项目,彻底解决了因酸气直排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3、在固废处理方面。突出废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投资1200余万元完成了焦油渣配煤、污泥压滤装置、脱硫液提盐等治理工程,使固废处置率达100%、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在焦油渣的处理上,实施了焦油渣配煤项目,年处理焦油渣6000吨;对焦粉的利用上实施了利用焦粉生产型焦,用于替代化肥造气用焦炭项目,每年可利用焦粉8000吨,经济效益200余万元。2008年,加大了固废管理力度,制定固废处置管理标准,重新规范了残次品、固废处置的程序,减少危险固废外排外销的环境风险。2010年3月,在焦化厂污水处理站建设了配套的污泥压滤处理系统,使生化污泥压滤后用于配煤炼焦,年可减少外排污泥700吨。2010年投资500万元,完成了焦化厂脱硫液提盐治理项目,项目实施后回收年硫磺约300吨,提盐后废液送生化处理,使废物得到了综合利用。

(四)、在环境保护管理措施上。

1、积极开展创建中华企业‚环境友好企业‛活动。2006年在巩固‚清洁文明‛单位成果的基础上,对创建环境友好单位工作做了充分准备工作。2007年公司以红头文件制定、下发实施了创建环境友好单位标准及要求文件。2008年初,对公司各二级厂、分公司的创建活动按标准进行了验收,达到有50%基层单位通过验收的目标。2010年,根据《山西焦煤创建‚中华环境友好企业‛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组,制定下发了《山西焦化创建‚中华环境友好企业‛活动方案》及验收细则。通过创建,公司以96.5分的好成绩顺利通过中华环境友好企业评估中心专家组验收。

2、有效运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2000年至今,公司积极建立完善了环境管理体系,及时修订各项管理程序,坚持开展内部审核及体系存在问题的整改,每年进行体系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顺利通过各的体系监督审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效。

3、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及环保专项奖励制度。2009年--2010年环保专业绩效考核细化了基础管理部分、突出了环保设施运行及现场‚三废‛排放的管理考核。在环保专项奖考核方面,对5个二级厂废气、废水重点污染源排放口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考核,主要污染物100%达标给予环保奖励,有效调动了各单位环保工作的积极性。

4、强化现场环境保护监督检查。环境保护管理实行检查、整改、跟踪验证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管理人员深入生产现场,对‚三废‛排放情况及主要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其中2010年共查出环保问题130余项,下发限期整改单45份,超标数据反馈单68份,各厂废水总排口在线监测COD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8%以上。

5、强化固废管理,减少固废产生量。2006年开始,制定了《残次品(包括废油)产生定额》以及《固废回收处置管理规定》,并实施。公司各生产厂产生的油渣、污泥等可回收利用的,用于配煤炼焦,对公司无法处置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各项废物均按程序作到了有效处置,节约了资源。其中2010年回收废油渣4475.12吨,创造效益约447万元,出售液氧、块状尿素、粉尘尿素、集尘器粉尘、废触媒等残次品、废品,销售收入约123万元。

6、建立了环境保护应急机制。为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和事故状态下污染物的排放,在成立公司及二级厂应急预案领导组的基础上,2008年以来,制定并完善了公司及各二级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施了重点部位预案的演练方案,提高了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7、实施了废气在线监测运营系统。为了能够实时掌握污染源排放和‚三废‛处理设施运行情况,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强化‚三废‛排放的动态监督管理工作,预防污染事故。近两年投资800万元在化肥厂、焦化厂、焦油加工厂甲醇厂总排口以及化肥厂、焦化厂污水处理站建设了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在焦化厂焦炉、化肥厂锅炉烟囱安装了废气在线监测系统。

二、主要节能与环境绩效 ‚十一〃五‛期间,公司通过严格的管理,完善的设施,有效地考核机制,确保了各项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

(1)‚十一〃五‛期间,公司废水排放达标率99.14%;万元产值废水中COD排放量2.33千克,比‚十〃五‛期间下降46.31%;废气排放达标率99.50%,万元产值废气中SO2排放量3.23千克,比‚十〃五‛期间下降41.70%,万元产值固废产生量73.6千克,比‚十〃五‛期间下降15.6%。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0.05%,比‚十〃五‛期间提高3.2个百分点。焦炉熄焦使用酚氰处理站处理后废水达到100%。

(2)公司在全面投产初期水直排直放,目前水重复利用率已达到91.26%。

(3)已竣工验收的化肥厂、焦化厂、焦油加工厂、甲醇四厂总排口实现了达标排放,环保设施完好率及运行率达95%以上,排放达标率可稳定在95%以上。

(4)实现了新建项目环保‚三同时‛,按规定及时办理了建设项目所需各种环保手续,为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与启示

在5年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在公司环境保护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领导组组长全面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在每月公司通报会、每周公司调度会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都会亲自安排部署环境保护各阶段的工作任务,领导亲自抓,确保人员和资金到位,使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是计划周密是前提。依据环境保护工作计划要求,公司结合生产和管理现状,每年制定详细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计划》,明确目标、职责和任务以及检查考核办法。同时,制定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为环境保护做出成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检查考核是保证。公司环境保护部、企管部、技术中心等按月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对一些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领导,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决定,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针对标志性工程的进度、质量、环保三同时等,公司坚持每月考核一次,按期完成计划,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未按进度计划完成者,认真分析原因,并按规定对项目负责人进行处罚,同时下达限期整改单,到期未完成整改,给予行政处分,甚至撤消职务。涉及到技术改造、技术攻关等项目,也实行项目负责人制,按期完成项目计划的,项目竣工验收后按照公司《技改项目管理规定》要求实行‚责任期‛和‚服务期‛制度。即项目组要在竣工验收后的两年内对改造工程本身存在的缺陷负责,两年后仍有技术服务和指导的义务。在项目竣工验收和第一年、第二年责任期满后,分别根据签订的内部协议进行考核。

通过环境保护各项措施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切实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要先行。在完成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我们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学习生产工艺、环保技术,将提升环境保护认识观念从单纯的节能降耗、污染治理提升到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新高度。在工作中,我们及时充分反省自查,从思想深处上寻找和摒弃不适应环境保护要求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持续改进。

启示二:要做好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过渡和传承。经过40年发展,公司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产业结构。在焦化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市场品牌效应。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结合推行循环经济,我们没有采取完全推倒重建、弃旧建新的办法,而是充分利用企业在传统行业的经验和优势,以产业升级、技术升级、装备升级为主线,实现了以旧催生、以新替旧、新旧传承、平稳过渡。我们在原有的5万吨焦油加工的基础上,上马了采用国内最先进技术的30万吨焦油蒸馏装置,既完成了装置和技术的升级,又充分利用了企业原有的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在原来2万吨粗苯酸洗加工装置的基础上,上马了10万吨粗苯加氢精制装置,充分利用原装置的技术人员和职工,使这一先进的生产装置一次性试车投产成功,创造了国内该装置试车投产的最佳成绩。在2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上,我们也充分借鉴和利用公司原有的焦炉煤气制合成氨、尿素装置的技术和经验,填补了国内以焦炉煤气配水煤气制甲醇的空白。实践证明,环境保护一定要敢于和善于挖掘利用传统产业的经验和优势,取精华、去糟粕,从而以最少的成本、最小的代价和最优的效果实现清洁原料、清洁过程、清洁产品,实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启示三:要以技术升级为先导,具有前瞻目光、通盘思维。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技术的升级更新。在产品定位上,在工艺选择上,在装置选型上,我们都将技术是否先进,资源利用是否科学,装置是否高效节能,排污是否减少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和条件。同时,充分考虑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以高瞻远瞩的目光,以全局考虑的思维,确定每一项技术升级的方向和策略。例如,在20万吨甲醇项目中,我们采用了国内目前技术最先进的高转速联合压缩机,在10万吨粗苯加工项目中,我们选用了最先进最环保的加氢精制工艺,在焦炉扩建项目、硬质炭黑项目和燃气锅炉等项目中,均大量采用了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使新上马的装置从源头就符合节能减排要求,满足推行循环经济的需求。

启示四:要科学设计各生产装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在各个装置的关联和资源的综合配置上,我们充分长远考虑,通盘谋划,实现互补互通,资源共享。例如,将焦化厂从原先的单纯生产焦炭的生产单元,升级为为其他所有装置提供除盐水、蒸汽、电力、水源、污水处理等服务的集生产和辅助功能为一身的复合型单元。同时,大力推行专业化管理,将全公司的设备维修、电力供应和电气设备维护检修、仪表自动化控制、质量检验等辅助保障功能全部进行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运作,有效避免了各生产装置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四、‚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规划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全力贯彻省委书记袁纯清提出的‚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转型发展总体思路,紧紧抓住山西省、山西焦煤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的机遇,依托山西焦煤的大集团优势和平台,本着‚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装置效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转型‛的原则,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项目为支撑,以‚煤炭—焦炭—精细化工‛为主线,提升焦化生产技术水平,实施煤焦油、粗苯、甲醇等产品深加工,实现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新型煤化工基地。

在制定‚十二〃五‛环境保护发展规划时,我们将依托循环经济这一平台,综合考虑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从巩固传统煤化工产业优势和提高新兴煤化工产业比重两个方面,按照现有生产装置运行状况,解决发展瓶颈,填平补齐配套发展,加快焦化板块整合、重组步伐,实现煤炭、焦炭、煤焦油、甲醇、烯烃、苯精制规模化,进一步提升焦化产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做大做强焦化产业。

我们将以煤焦化、煤气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围绕煤焦油、甲醇等深加工和精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选择甲醇、粗苯下游产品项目,如烯烃、聚苯乙烯、聚乙烯等;选择煤焦油馏分集聚加工项目,如煤系针状焦、专用浸渍沥青等,向精细化工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进公司向化工产品深加工企业转型,增强公司竞争力。

在环境保护工作上,‚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加大环境保护技术进步的推广力度,广泛收集环保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信息,采取一系列的节能环保技术措施,实现最大的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实施焦化厂区域废水零排放治理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废水外排的问题;积极实施焦炉干熄焦项目,减少废气排放量,充分利用热能源;实施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使废水达标排放;建设新渣场,实施工业废渣综合利用项目。

我们将继续持续改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巩固创建‚环境友好单位‛活动成果,组织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一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立足废物的回收利用,完善残次品产生定额与考核机制,强化生产过程控制,尽量减少残次品的产生量。继续推进‚标准化工作、精细化管理‛,以强化环保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制度的有效贯彻为基点、以明确环保责任、分级分层落实环保问题为手段,进而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约束机制,向管理要效益。

总之,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我们将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达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目的,努力实现公司资源综合利用、废物回收利用、能源节约、污染减排;努力实现公司的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公司将进一步增加焦化生产利润,提高化工产品附加值,强化新建项目环保‚三同时‛,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第五篇:十一五云南旅游发展特点与成效上

十一五云南旅游发展特点与成效(上)

罗明义 罗冬晖

2012-3-19 10:34:20 来源:《旅游研究》 2011年第03期

摘要:“十一五”期间,云南围绕旅游“二次创业”和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总目标,着力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发展,加强旅游对外开放与合作,加快重大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加大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发挥旅游战略产业功能,促进了主要旅游经济指标跃上新台阶,旅游开发建设取得新成效,旅游客源结构呈现新变化,旅游服务水平实现新提高,区域旅游发展形成新格局,旅游发展地位得到新提升,使云南旅游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云南旅游,十一五,发展,特点,成效

“十一五”以来,随着国家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云南省围绕旅游“二次创业”和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总目标,着力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发展,加强旅游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加快重大重点旅游项目开发,推动旅游小镇和旅游特色乡村建设,加大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发挥旅游战略产业功能,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而且使云南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整个云南旅游改革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并取得新成效,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加快旅游“二次创业”,旅游经济指标跃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加快旅游“二次创业”和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进程,随着2010年云南旅游业以良好的业绩完成“收官”,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接待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跃上1亿人次和1 000亿元的新台阶,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也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见表1)。

(一)接待海内外游客规模迅速扩大

2010年与2005年相比,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总人数从7 011.02万人次增加到14 165.96万人次,增长了1.0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5.1%;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50.28万人次增加到329.15万人次,增长了1.19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7.0%;接待国内游客从6 860.74万人次增加到13 836.81万人次,增长了1.0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5.1%。整个“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 266.8万人次,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09.8%;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达到5.3亿人次,增长了90%。

(二)旅游总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2010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 006.83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3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8.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从5.28亿美元增加到13.2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2%;国内旅游收入从386.15亿元增加到916.8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8.9%。整个“十一五”期间,全省旅游外汇收入累计达到50.2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41.8%;国内旅游收入累计达3 184.1亿元,增长了115.2%;旅游总收入累计达到3 539.8亿元,增长了141.1%;充分反映出云南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人均旅游消费水平稳步发展

“十一五”期间,海外入境旅游者在滇平均停留天数从2005年的2.06天提高到2010年的2.48天,人均花费从351.35美元增加到452.15美元;国内游客在滇平均停留天数从2.05天提高到2.58天,人均花费从562.84元增加到662.59元。总体上看,海内外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一度使国内游客在滇人均花费出现下降,从2005年的562.84元下降到2007年的550.56元,但随着全省采取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自2008开始实现恢复性增长,到2010年国内游客人均花费已经达到662.59元,比2005年人均花费增加了99.75元,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水平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二、推进综合改革发展,旅游开发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加快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全面实施旅游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开发,推动旅游小镇和特色旅游乡村建设,加强旅游强县创建,促进旅游开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点工作全面推进

抓住国家培育建设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发展的新机遇,结合云南实际编制了《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先后与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从国家层面推进和支持云南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对旅游综合改革发展任务的分解和目标责任考核,形成了各地、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统筹协调推进的旅游发展体制和机制;积极推进保山腾冲、玉溪抚仙湖—星云湖、大理苍洱地区和昆明世博新区等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在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旅游对外开放与合作、金融支持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加快跨境旅游、企业改革、投融资机制改革、旅游循环经济、旅游与城乡统筹等5个方面的专项改革试点,有力地推进了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验的进程。

(二)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通过实施旅游大项目带动战略,建立旅游重大重点项目督查报告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加强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的跟踪督查和协调力度等,使全省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速度加快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到2010年,纳入全省动态管理的旅游重大项目(284个)和重点项目(87个)总数已达到371个,总投资额达到6 082.21亿元;已有60个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营运,其中旅游重大项目39个,旅游重点项目21个;实际累计完成投资额达659.78亿元,其中旅游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5.08亿元,旅游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4.7亿元。

(三)旅游交通通达条件进—步改善

加快以航空、公路、铁路等为主的大交通建设,五年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042亿元,是“十五”期间790.8亿元的2.58倍。不仅缓解了云南交通的“瓶颈”制约,也使全省旅游通达条件进一步改善,为云南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其中,民用机场总数已达12个,开通国际国内航线236条,省内航空环形6条,国际国内通航城市达到98个,初步形成了直通国外、国内重要城市和旅游客源地,以及省内环线的航空交通网络;全省公路总里程从2005年末的16.8万km增加到20.9万km,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 630 km,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9 135 km,基本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直通全省各旅游区的高速公路格局。铁路相继开工建设项目14个,在建项目总里程超过1 600 km。铁路运营里程已近2 500 km。澜沧江-湄公河航运正式开通,内河通航里程达到3 109 km。

(四)旅游小镇和特色旅游乡村快速发展

结合城镇化推进和新农村建设,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云南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全面指导云南旅游小镇和特色旅游乡村的开发建设,促进了旅游小镇和特色旅游乡村的快速发展。到2010年,全省60个旅游小镇已有54个完成建设规划,全省已对16个开发建设成效显著的旅游小镇命名为“云南旅游名镇”。随着旅游小镇规模不断壮大,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同时,结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示范点建设,通过推进三批乡村特色旅游村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特色旅游村150个,规模以上乡村旅游接待点4 887处,农家乐近万家的乡村旅游体系,并推荐上报了1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22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名单及32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为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三、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旅游客源结构呈现新变化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通过实施旅游市场多元化战略,紧紧围绕“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主题形象,加大旅游推介宣传推介,加强旅游营销队伍建设,加快旅游品牌培育,不断开拓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云南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了云南旅游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不仅促进了海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快速发展,而且促进了旅游客源结构呈现新变化,不论是海外旅游客源结构还是国内旅游客源结构都不断优化。

(一)海外客源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与2005年相比,全省接待外国人旅游者达到231.23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了1.3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8.33%;比重占到全省接待海外入境旅游者总人数的70.2%,比2005年增加了3.9个百分点(见表2),充分说明云南作为国际旅游胜地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此外,接待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的入境旅游者年均增长率也分别达到17.54%和29.68%,所占比重与2005年相比也有所增加。

(二)海外旅游客源地发生新变化

“十一五”期间,位于云南前10位的海外旅游客源地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见表3)。一方面,以泰国、韩国、新加坡及香港、澳门地区等近中程旅游客源地,不仅赴滇旅游客源保持快速增长,而且旅游客源地位次都相继上升,如,泰国赴滇旅游客源年均增长率达到30.46%,位次从第7位上升到第3位;韩国年均增长率达到24.56%,位次从第5位上升到第4位;新加坡年均增长率达到21.68%,位次从第8位上升到第6位;澳门地区年均增长率达到29.68%,位次从第10位上升到第8位。另一方面,以日本、美国和法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和远程旅游地,不仅赴滇旅游客源增速放缓,而且旅游客源地位次都相继下降,如日本赴滇旅游客源年均增长率仅达到12.16%,位次从第4位下降到第7位;美国年均增长率为13.53%,位次从第6位下降到第8位;法国年均增长率虽然达到20.43%,但位次从第9位下降到第10位。

下载“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成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成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期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期主要工作及成效 1、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推进,“四塔一桥”维修进展顺利。 一是进一步发动全社会为维修文化遗产捐款。全年,先后组织了北京、南昌、赣州、厦门老乡、市人......

    工作成效(5篇)

    右五坝教学点普法教育年终工作总结 为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创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我校坚持以法治校,强化民主管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认真按照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做到有......

    安全工作成效

    戈维完小安全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成效,无一事故发生。 1、成立安全工作小组。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学校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严格......

    小额贷款工作成效[★]

    创业项目带动扶持资金拉动 小杠杆翘起大作为 ——长白山小额担保贷款促就业见成效近年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

    街道环境保护工作材料

    落实环境保护国策 推动***科学发展“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环保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

    街道环境保护工作材料

    “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环保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

    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十一五”时期前四年,我市财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壮大财政实......

    十一五”财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举措与成效

    “十一五”财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举措与成效 一、“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工作主要举措 1、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继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