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一五”财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举措与成效
“十一五”财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举措与成效
一、“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工作主要举措
1、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继续深入实施各项既有社会保障政策制度的同时,结合我市实际,不断研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一是完善财政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将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等纳入就业政策扶持范围;二是制定出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将1988年以前征地涉及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三是积极开展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范围试点,实现政策全覆盖,将城区农民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提高财政补助标准。2010年度城镇居民参保工作7月10日正式启动,截止目前参保人数为651545人,已完成全市居民参保任务,参保率为75.76%,各高校大学生参保工作正在进行中。2010年截止11月底各级财政投入15297.97万元,2010年1月至10月居民医保基金支出数为9267.3万元。四是深入推进城市低保分类施保,全面推开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和城乡医疗救助,出台流浪乞讨人员危重病救助办法,加快“五保老人之家”和敬老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五是出台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办法,对城市贫困重度残疾人给予50元/月,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30元/月的生活补贴;六是完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乡镇100%,农业人口覆盖率96%,积极开展惠民医疗工程,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1个,初步建成布局较为合理、功能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城区85%以上居民可在社区得到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村卫生体系全覆盖。七是完成新农保试点工作。2009年12月,我市肥东县被列入全国新农保试点县,2010年元月7日正式启动实施至2010年6月底,全县已有136083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累计发放养老金5729万元,发放率达99.7%。八是新农合补偿水平逐步提高。2008年95.95%,2009年97.54%,2010年98.92%,在实现政策全覆盖的基础上,参合农民逐年增加,参合率逐年上升。补偿受益人口逐年增加。2010年上半年,全市新农合累计受益1043369人次。其中:住院补偿66695人次,门诊统筹补偿947523人次,住院分娩补偿7993人次,大额门诊补偿6753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市门诊补偿人次、总费用、补偿金额均大幅度增加,增长率分别为89.84%、83.33%、137.81%,参合农民受益程度逐步增加。
2、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社会保障筹资机制
各级财政部门继续巩固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社会保障多渠道筹资机制,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一是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累计安排投入社会保障资金113.58亿元,其中2009年累计投入社会保障资金35.63亿元,较2005年度增加24.75亿元,增长2.27倍,年均递增22.75%;二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基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征缴收入52.61亿元,较2005年增加33.15亿元,增长1.7倍,年均递增14.19%,年末累计滚存结余达79.24亿元,是2005年末滚存结余9.07亿元的8.74倍,基金自求平机制进一步加强;三是积极研究拓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累计从其他渠道筹集安排社会保障资金27.62亿元;四是建立社会保障风险储备专项资金,从政府非税收入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中按一定比例集中调剂、筹集建立市级社会保障专项金,用于补充社会保险基金、就业资金等社会保障资金不足,防范财政风险。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预算资金管理,围绕两个“提高”,努力做好单位预算执行工作,严格公务卡使用,实行每月限额审批,规范往来资金管理,建立支出台帐和预算执行分析制度,提高预算执行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严格监管基金财政专户和支出户,既保证基金正常发放又防止基金大量沉淀,编制社会保障资金报表,动态分析基金运行情况,全面掌握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积极探索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逐步提高基金保障支撑能力;三是制订完善就业专项资金、城乡低保资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加强财政专户管理,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主要成效
1、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惠及人群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保险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财政投入的逐步稳定增加,我市各类社会保障对象的待遇水平也进一步提高,惠及人群也越来越多。2009年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均养老金达到1132元,较2005年638元增加494元,增长77%; 2010年将党政机关公益性岗位补贴提高到750元/人月,较2005年450元增加300元,增长67%;企业军转干部在职人员工资和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到2845元/月和1549元/月,分别较2005年增加1481元和588元,增长109%和61%;对低保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85元,区财政再补助55元;全市5万多名“4050”就业困难人员,除自谋职业和退休、无就业愿望等人外,其余就业比较困难、急需政府帮助的通过劳务型服务公司全部托底安置就业,基本实现凡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并服从安排的“4050”人员“出现一个、安置一个、保障一个”,更多的社会保障对象更好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2、促进就业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就业规模越来越大 2006-2009年,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就业资金11.59亿元,城镇新增就业共计35.2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1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23万人。具体表现在:一是创业促就业工作体系日益健全。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7个百帮创业园、10个农民工创业园、16条创业街和7个大学生创业园(区、广场),累计创办各类创业组织4645个,吸纳就业3.2万人,孵化成功企业1138个,带动就业1.5万人;二是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日益巩固。全市44个街道、63个乡镇均建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376个社居委全部建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配备近1300名专职人员和协理员,通过以奖代补资金,依托劳动保障平台,建立了7万名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台帐,帮助3817户“零就业家庭”5107名家庭成员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援助一户、稳定一户”;三是职业培训不断推进。加强在职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新增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土地流转后富余农村劳动力等五类人员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和校企合作,切实提高受训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努力实现转移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2006-2009年,市财政累计拨付职业培训补贴(含创业培训)近300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技术工人数占职工总数比例达51%,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含高级技师)数分别占技术工人总数的47%、39%、11.8%和2.2%,其中高技能人才数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4%;四是就业载体功能充分发挥。充分发挥百帮创业基地、公益性岗位、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和社区平台“四大抓手”作用,因人而异,分类施策。对有一技之长、希望创业者,帮助加入百帮创业基地,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市财政对百帮创业基地给予以奖代补,对就业困难群体中就业能力相对较强的,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对其中年龄偏大、技能较弱者,由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实行托底安置,市财政分别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虽未达到“4050”年龄条件但就业确有困难的其他就业困难群体,通过社区工作平台开发社区服务岗位予以帮助安置。目前,全市通过百帮创业基地帮助3.2万人实现创业和就业,通过公益性岗位帮助6000人实现就业,通过街道劳务型服务公司帮助3.23万人实现就业,通过社区平台帮助2.9万人实现社区就近就地就业。
3、医疗防治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越来越强 一是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丰富。截至2009年末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1所,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平均达到85%,主城区覆盖率超过95%,所有建制乡镇卫生院已完成标准化建设,全市卫生机构总数达793个,较2005年增加220个,增长39%,卫生床位2.59万张,较2005年增加1.06万张,增长69%,卫生从业人员总数3.62万人,较2005年增加1.37万人,增长61%;二是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截至2009年末全市报告乙类传染发病率249.02/10万,比2005年同期相比下降0.17%,孕产妇死亡率19.35/10万,较2005年降低8.69个十万分点,婴儿死亡率7.06‰,较2005年下降0.03个千分点,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40%,较2005年提高5.34个百分点,急救抢救患者4.49万人次,较2005年增长1.72万人次,增长率62%;三是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实际参合农民达到221.59万人,较2005年增加25万人,参合率达97.54%,较2005年增长了12.64个百分点,2009年有176.7万人次获得补偿,其中住院补偿13.96万人次,实际补偿比44.88%,平均住院率6.30%,门诊统筹受益152.62万人次。
4、社会救济事业进一步推进,救助水平越来越高 一是城乡低保运行规范,在全省率先实现低保听证制度。2006-2010年,全市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6.97亿元,515万人次受益。2010年,城市低保保障线标准由260元/月提高至280元,城市低保平均补差水平提高到197元/月,较2005年78.6元增加118.4元,增长150.6%;2006-2010年,发放农村低保金2.67亿元,160万人次受益。2010年农村低保保障线标准由1000元/年提高至1200元,月人均补差达67.3元,较2007年实施农村低保政策之初的34.4元增加32.9元,增长95.6%。二是在全省率先彻底解决五保就医问题,社会救助迈出历史性一步,五保户门诊费用按年人均120元纳入财政预算,基本解决五保看病就医问题,实现重大政策突破,在全省属首创。三是五保供养标准全省领先,供养服务机构建设达一流水平,超额完成省定任务。“515敬老工程”总投入2.28亿元,完成项目60个,改扩建床位10644张,全市敬老院达117所,实现乡镇全覆盖,全市集中供养能力达45%。农村五保3.04万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2006-2010年累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2.48亿元。散居供养标准1500~3120元/人年,集中供养标准2640~4320元/人年,高于省定1200元标准,为全省最高。四是认真做好抚恤优待工作,认真执行六级以上伤残军人医疗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帮助优抚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建立拥军优属保障资金,切实帮助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及时给予遇到重大困难的优抚对象临时救助。2006-2010年全市优待各类优抚对象6.4万户(人),支付优待金1.47亿元,发放抚恤补助款1.82亿元。五是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开展集中治理“强讨恶要”维护社会秩序专项行动。2006-2010年,投入经费1270万元,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87万人次,其中医院救助2545人次,未成年人2217人次,跨省遣送达1.2万人次。
第二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时政背景
社会保障关系着社会里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是切实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在今年也依然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除了城镇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实现顺畅转移接续,今年,多个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涨也体现了政府对于社会保障的重视。
2010年1月份,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为当时正在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改进政府工作的目的进行考察。考察中,温总理在认真听取了残疾群众的意见之后说,“关于完善《工伤保险条例》,我们要认真加以研究、修订和补充”。李克强副总理今年3月份考察新疆时,切实强调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稳定,“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辅相成,要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民生工程,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二、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7亿人。农村社会保障也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人数达到4291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农民达到8.14亿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问题有: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严重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保障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反映在社会群体上,则表现为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
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3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1.18亿,参保率只有39.3%。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
2、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有一定差距。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
3、社保制度不健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比如,受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各地都分别制定仅适用于本地的政策、标准、措施,导致社会保障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接续、转移阻碍重重。这与市场经济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使得大量流动就业人员难以正常享受养老和医疗待遇。
三、怎样促进社会保障?
(一)关于做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温家宝总理在今年4月发表文章指出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有大有小、保障水平有高有低,这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有关,也与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有关。但就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保障项目而言,却是大同小异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12个字,即“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也可以说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第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劳动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努力加快扩大覆盖面。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并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制度整合,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个人终身社会保障号,并尽快实现全国联网。
第三、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要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要重点向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倾斜。社会保障投入是用人单位、职工和政府的共同责任,要合理划分三方责任,形成科学的分担机制。要加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增加缴费收入,强化基金监管。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一是对城镇就业群体,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二是继续解决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落实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对目前实行自愿参保原则的新农保、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强化政策激励,引导符合条件的群众积极参保、长期参保;四是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实行先保后征。
第三篇: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等,是因农民年老、疾病、失业、丧失劳动能力和遇到其它困难时,国家、社会给予帮助和救济的一种社会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第一次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到了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一样的高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政策的调整,我国新世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了一定发展。
我国新世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朝着良好局势的发展是不可否认的,但在现行的体系机制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未能全面覆盖农村居民,农村已进入老年型社会,国家还没有为农村老年人建立相应的社会服务系统,残疾人福利、妇女福利、儿童福利等事业未真正起步,严重滞后于农村居民的需要。制度建设尚滞后。城乡分割有差距。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仍处于城乡分割状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制度未实现城乡统筹、制度整合。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巨大,短期不能改变。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目前城乡待遇差距为4﹕1。社会组织待完善。投入不足水平低。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主要由县(市、区、旗)、乡(镇)和行政村三级经办,这三级经办机构力量十分薄弱,经办手段比较落后,业务流程不统一。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应立足农村,以农民为利益主体,适应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通盘考虑,逐步建立起满足农民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真正意义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才开始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面向农村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的一种生活救助制度,它以国家财政为物质基础,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救助依据,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性保障制度安排。其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需要,确立最低生活保障线,凡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农村居民家庭,均可以申请,经过受理、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给予救助。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卫生资源配置及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却在逐步拉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不仅严重威胁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制约了农村发展。因而,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一件大事、急事。
(3)探索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农村60岁以上老人数量已经超过1亿,农村人口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过去,农民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农村流行“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农村普遍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多子”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中的“孝”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已经大不如前,这就使得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变得不再可靠。而且,在养老保障上存在的巨大城乡差距,直接损害了社会公平,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在这种背景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呼之欲出。
(4)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继续完善
2006年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一个转折性年份。该年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使这项制度实现了从农民互助共济向政府财政保障为主的重大转变。由于从这一年起全国取消农业税,五保供养被全部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即政府替代农民成为供养农村五保户的责任承担者。近几年,各地加快建设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服务设施,努力提高五保户的集中供养率。
(5)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扎实推进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作为农民中的特殊群体,数量迅速扩大。他们“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既丧失了作为生活保障来源的土地,又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在这样的条件下,有关部门开始探索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2009年,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措施和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按照“社会保障资金不落实不得批准征地”和“先保后征”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象范围、资金来源和待遇水平。
总之,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展较快,一个以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三大制度为支架,辅之以其他社会保障制度或政策措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第四篇: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
社会保障是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重大制度保障,既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也是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
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重点阐述,把完善和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切入点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逐渐拉大,一些制度性的不平等更加剧了城乡差距,其中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城乡差距的扩大不利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对农村“反哺”力度的有效途径。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工作。目前,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居民医疗救助制度、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初步保障了农村群众基本生活。
一、我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面向农村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的一种生活救助制度,它以国家财政为物质基础,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救助依据,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础性保障制度安排。其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需要,确立最低生活保障线,凡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农村居民家庭,均可以申请,经过受理、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给予救助。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卫生资源配置及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却在逐步拉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不仅严重威胁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制约了农村发展。因而,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一件大事、急事。
与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破了只由农民互助和集体扶持的惯例,而是代之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直接分担农民疾病医疗的筹资之责,并辅之大规模的基层公共卫生事业建设。自2003年起,中央政府逐年加大对合作医疗的扶持力度,覆盖面迅速扩大,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已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到2009年底,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达到8.33亿人,参加率达94%,人均筹资100元以上,农民次均住院补偿金额达到1200元,最高支付金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实际住院补偿比从25%提高到
了41%,50%的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比在2008年基础上提高了5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我国将从确保参合人数、提高筹资标准、提高补偿比例等八个方面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一,要确保参合人数稳定在高位,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第二,提高筹资标准。各级政府的补助水平达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水平。(2009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落实补助资金627亿元,4.9亿人次获得补偿,1560万人得到健康体检。)第三,提高补偿比例,力争使政策性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左右,较2009年再提高5个百分点。第四,保持管理体制稳定,鼓励经办机构利用自身资源和管理及技术优势,面向其他人群提供保障服务。第五,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制定工作,为促进新农合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第六,要巩固门诊统筹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和模式。第七,加强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规范管理、考核和监测,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第八,探索总额预付和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激励定点医疗机构改善服务,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在建立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国家还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根据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中央将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的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2009年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三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和137万人次。在国家大力增加对农村医疗保障投入后,农民看病贵、看不起病的问题正在得到缓解。
3、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大事件,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我国农民从此也有了退休制度。温家宝总理这样评价新农保:“从今年开始试行的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年满60岁的农民,每月可以拿到55块钱。这个钱并不多,但它跨越了一个时代。”
新农保有两个制度创新:一是筹资结构不同。新农保采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三方筹资模式。二是支付结构不同。老农保只有个人账户,按照个人账户基金积累总额计发养老金;而新农保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基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新农保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具体来说,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定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可以看出,这比老农保要科学合理得多,特别是有了政府补贴这一项,就使得制度建设与发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4、农村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发展。
5、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继续完善。2006年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一个转折性年份。该年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使这项制度实现了从农民互助共济向政府财政保障为主的重大转变。由于从这一年起全国取消农业税,五保供养被全部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即政府替代农民成为供养农村五保户的责任承担者。近几年,各地加快建设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服务设施,努力提高五保户的集中供养率。
据统计,截至2009年9月,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达到552.2万人,其中:集中供养159.2万人,集中供养率为28.9%,集中供养月人均支出水平为181元。各地还不断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的待遇水平,大多早已经超过了原来保障的内容,不仅生活标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在集中供养中还较普遍地配置了彩色电视机等现代家用电器,农村孤寡老人正在通过这一制度分享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
6、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顺利推进。
7、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作为农民中的特殊群体,数量迅速扩大。他们“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既丧失了作为生活保障来源的土地,又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在这样的条件下,有关部门开始探索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2009年,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措施和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按照“社会保障资金不落实不得批准征地”和“先保后征”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象范围、资金来源和待遇水平。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29个省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12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13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了养老保障或基本生活保障体系。
8、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农村居民的户籍身份,从事的却是第二、第三产业。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3亿人,其中在城市就业的约1.4亿人,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约7000多万人。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工队伍正在快速地实现代际转换,80%以上的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他们从未当过农民,同时又接受过一定的国民教育,事实上已经走上了工业化、城镇化的不归之路。然而,在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下,他们的社会保障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而又异常复杂的问题。而且,农民工一直在分化之中,一部分已经被城市化,一部分只是农闲时出来务工,大多数农民工则处于流动状态。因此,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绝对不是一个制度便可以解决问题的。
而我们要继续推进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要遵循一些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原则:首先,要坚持政府主导;其次,坚持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相统一;再次,坚持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还有,坚持商业性保险与社会性保险相结合;最后,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实施相结合。
二、我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体系残缺漏洞大。一方面,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未能够全面覆盖到村居民身上。如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刚刚进入试点阶段,2009年全国仅有左右的县(市)纳入试点范围,按照现在确定的计划时间表,到2020年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也就是说,一些地方年龄颇大的老农可能在去世之前,也来不及享受政府的养老金了,只能依靠自己或儿女养老。农村妇女还缺乏相应的生育保障,既不被生育保险制度覆盖,也缺乏工业化国家中普遍建立的生育津贴制度。换言之,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未能够实现让农村居民普遍受惠。另一方面,农村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尤其是伴随着农村年轻人口的大规模进城,农村人口老化现象日益严重,但国家还没有考虑为农村老年人建立相应的社会服务系统,即老年人福利事业并未真正提到发展日程,残疾人福利、妇女福利、儿童福利事业等也未真正起步,从而严重地滞后于农村居民的需要。
2、制度建设尚滞后。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几乎都处于试验状态,均未做到定型、稳定、成熟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在近几年发展很快,但还需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加以完善,包括制度模式、经办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更是急切需要改进;农村最低生保障制度尚处于城乡分割状态,既缺乏专业的经办机构,也缺少其他相互配合的专项助措施,农村居民遭遇生活困难时的救助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农村社会保障体的制度化建设任务繁重。
3、城乡分割有差距。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仍处于城乡分割状态,不仅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制度未能实现城乡统筹、制度整合,面向困难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是如此。例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质上都是政府与个人分担缴费责任,待遇水平虽然有差异,制度责任分担机制却具有一致性,况且疾病医疗风险需要更大人群中分散才能实现财务稳定。但在现行格局下,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部门负责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推进,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影响了风险分散与社会公平。在这种状态下,城乡之间的社会保待遇差距巨大,短期内难以改变。如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目前城乡之间的待遇距为4∶1,即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所获得的平均低保待遇标准相当于农的4倍。
4、投入不足水平低。尽管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在持续加大,但与城镇居民相比,投向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资源仍然非常有限,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明显偏低。如在医疗保障方面,2007年覆盖1亿多人口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人均达1500多元,而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府补贴人均不足100元;城镇职工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80%左右,而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直到2009年才从以往的25%左右上升到40%左右,看病贵仍然是农村居民的沉重负担。因此,在国家加速建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进程中,普惠性增强了,但投入不足、水平偏低的状态未能够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5、社会组织待完善。除了依靠国家投入并依托现有的乡村基层组织外,农村社会组织欠缺,公共服务发展严重滞后。以各项社会服务为例,在城镇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公益慈善组织与社区服务组织,而农村地区普遍缺乏相应的组织。在社会组织缺乏的情形下,农村居民不仅社会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即使是有财政支撑的社会福利事业也处于组织基础不稳甚至在实践中变形的状态。
6、基层管理偏薄弱。受诸多因素制约,农村基层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不健全、工作力量薄弱、设施条件简陋等问题比较突出。综上,要真正解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必须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而我国人口众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间差别巨大,特殊的国 情决定了农村社保体系的完善还需要努力。
三、我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前景展望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人民生活到小康水平,但我国仍有数量庞大的农业人口,他们生活较为贫困。党七大确立了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提出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要求,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群众生活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最需要加快解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在当前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部分农民工返乡、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的形势下,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一是国家已经将建立一个覆盖全民、惠及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列为国家发展重要目标,农村居民不可能被忽略,城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会一道向前迈进;
二是公平、正义与共享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社会保障不再是城镇居民的专利,在城镇居民越来越多地享受社会保障制度的好处时,农村居民也不会例外;
三是城乡统筹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一项重要原则,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必然要被纳入其中并得到统筹发展;
四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经济落后不再成为阻滞或者延缓为农村居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理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均日益具备相应的财力来支持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是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迫切需要,决定了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的建设,如农村人口在加速老龄化,农村计划生育使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弱化,加之土保障功能也在持续减弱,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农村居民将出现普遍性的生活风与权益缺失;
六是以往的城乡社会保障改革试验,均为建立城乡统筹、适合农村居民的社会保体系提供了经验与教训。
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一是普惠的原则。即社会保障制度应当能够覆盖到所有农村居民,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社会保障需求,以通过这一制度安排实现共享国家发展成果。二是公平的原则。即消除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歧视性,代之以公正地对待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在实现农村居民内部公平的前提下,再追求全体国民社会保障权益的公平。三是城乡统筹的原则。即消除城乡分割现象,通过制度整合,将城乡居民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最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权益的平等。四是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城乡差距巨大,长期分割而治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传统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因素的束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加快进行。
第五篇:赤壁市财政“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工作目标与举措
赤壁市财政“十一五”总结 暨“十二五”工作目标与举措
一、“十一五”财政工作成绩、亮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36300万元增长到2009年82107万元,2010年预计达到98760万元,平均增长21.7%。同时,在完善财税体制、机制和加强财政自身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全市财政改革与发展获得了双丰收,先后荣获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等多项殊荣。
(一)加强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全市财税部门密切配合,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管,较好地完成了收入任务。2009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82107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398万元,比“十五”末的20911万元增长增加23487万元,年均增长20.7%。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每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二)大力发展税源经济,积极培植壮大地方财源。
1、积极申报项目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和自主创新。5年来累计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285万元,用于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节能减排等项目,大大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2、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认真做好县域经济专项资金借款工 作。从2008年末至2010年,我市向省财政厅争取县域经济专项资金借款11500万元,按政策落实到75家有潜力、有市场、有效益、有偿还能力的诚实守信企业中,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3、充分履行财政职能,继续支持国有企业改革。2006-2010年争取省级财政拨付蒲纺剥离企业社会职能及解困资金共计 4936万元,市级财政对蒲纺改水、改电、修路、环境卫生等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有效地保障了大型国企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各项改革和社会事业的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财政支出153951万元,比“十五”末的2005年的44465万元增加109486万元,年均增长36.4%。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破产倒闭企业离退休人员医保基金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集中资金解决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支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帮助解决拖欠离退休费和医疗费等突出问题。在认真做好测算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公务员、参公人员津贴补贴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到了个人手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标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支农支出仍处于优先地位,民生财政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四)采取“减免+补贴”等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期间,市本级预算内支农支出累计3.65亿元,年均增幅39.0%,比“十五”期间总量增长54%。2004年,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由7%下调至4%,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及附加,仅此一项,全市农民直接受益2652万元。在此基础上,财政部门还认真落实了中央、省一系列惠农政策。“十一五”期间,我市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定购量补贴四项补贴共计16691万元,全部通过“一折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我市向退耕还林失地农民共发放粮食补助折款6512万元,现金补助620万元。
(五)积极推进财政改革,财政管理不断规范。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从综合财政预算到实行部门预算;从会计集中核算到国库集中收付;从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到实行政府采购;从控制“三乱”到实行收支两条线;从工资统发到实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2004年在市直8个部门进行了部门预算改革试点,2005年在市直146家单位全面铺开,2010年,全市有93个部门194家单位编制了比较规范的部门预算,编制水平是近5年质量较高的。2002年在市直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在此基础上,2005年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市直国库集中收付管理面达100%,2009年实现国库集中支付资金107278万元。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逐步扩大。自2000年实施以来,不断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政府采购范围扩大到办公自动化设备、工程建设、会议接待等方面,2009年完成政府采购支出18005万元,节约资金2191万元。
二、“十二五” 赤壁财政任务目标 ——财政运行稳健。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地方财政总收入到2015年将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25%;财政支出保重点、关注民生规模不断扩大,到2015年预计达到38亿元,年均增长20%。财政收支平衡,财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保障能力增强。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有力;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环保等社会公共需要稳步增长,上述重点支出年均增长率高于或持平于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率;社会保障财政负担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提高;建立和完善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财政机制。
——理财行为规范。财政收入依法征管,应收尽收;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重点突出。预算编制科学、合理,财政收支透明、完整,财政政务公开得以深化。
——财政体制完善。财权事权明确,分配关系规范;预算体系统一、完整;收支管理机制健全。
三、“十二五”期间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措施 “十二五”全市财政工作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安排各项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明晰“开拓财源,做大蛋糕;优化结构,盘活存量;公平分配,保障供给;强化监督,提高绩效”的生财、聚财、用财思路;进一步建立政府财政收入和可支配财力稳定增长机制,支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国家积极财政政策要求,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一)以涵养财源为本,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积极拓宽财政参与、支持服务经济的领域,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用足用好国家、省和咸宁市的各项政策,完善并落实财税扶持措施,支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为主转向以科技创新驱动为主,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消费拉动为主,由依靠外延扩张为主向注重内涵集约发展为主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完善收入管理机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到2015年,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将超过80%,比2010年67%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6%:国税部门组织收入达到16.5亿元,年均增长30.0%。其中,消费税、增值税等主体税收年均增长稳定在28%以上;地税部门组织收入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26.0%。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收年均增长稳定在28%以上;财政部门组织的非税收入保持合理的增长幅度,预算内外财力统筹使用。各财政收入计划预测更加科学、规范,操作性更强。
(三)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完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财政运行机制。
通过启动“收支统管、超收分成、激励奖补”的新一轮乡镇财税体制,“缺口上移、财力下移”,对乡镇新增税收加大返还力度,鼓励和支持乡镇招商引资和大办工业;市级财政每年适当增 5 加部分财力,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补助力度,支持基层政权建设和村组公益事业发展。
加强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执行,规范预算编制程序,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逐步将乡镇“双代管”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认真执行非税收入收缴分离制度,在税务系统全面推行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方式。
(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打造民生财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努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宽领域、广覆盖的“民生财政”导向机制。扎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力争在十二个五年计划里,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用5年时间通过实物配租、领取租赁补贴或购买保障性住房等方式使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五)巩固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村农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全面落实财政支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整合支农资金,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主要用于“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村村通”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力争全部完成。80%的农户能够用上沼气。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做到涝 6 能排、旱能灌,渠能连、路相通。
四、2011年财政工作思路
我局提前谋划2011年财政工作思路,确保明年乃至“十二五”期间财政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推动财政事业科学发展。
1、重抓收入。强化收入征管,狠突薄弱环节,税收、非税齐力抓,力争完成全年地方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一是严格依法治税,积极涵养税源,挖掘增收潜力;二是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
2、培植财源。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支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培植财源,夯实财政收入基础。
3、优化支出。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基本运转和民生、“三农”及重点建设支出。一是确保基本运转。二是保障改善民生。三是积极扶助“三农”。四是确保重点建设,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支出。
4、深化改革。围绕健全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是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强化“两基”建设,加强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工作。
0-12-9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