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社区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开发与建设总结报告

时间:2019-05-13 17:4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夏社区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开发与建设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夏社区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开发与建设总结报告》。

第一篇:华夏社区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开发与建设总结报告

华夏社区老年教育“三个课堂”

开发与建设的实验报告

川沙新镇华夏社区位于川沙新镇的西北角,妙境路以西区域,面积6.226平方公里,辖3个村、10个居委,有29622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3289人,占总人口的11.1%。华夏社区自2011年4月起组织实施了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开发与建设的实验。

我们在开展老年教育的过程中,将学校式的教育称为第一课堂(即教学课堂),各类老年社团开展的活动称为第二课堂(即活动课堂),而鼓励老年人参与各种社区活动称为第三课堂(即社会课堂)。本项目所指“三个课堂”的开发与建设,就是在老年教育中如何搞活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和拓展第三课堂。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实验工作取得了较好了成效。现将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验背景

1、在老年教育中抓好“三个课堂”的开发与建设,具有客观需要。随着我国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实行了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老年人就归属于社区的社会人,而且他们的人数不断增加,学习需求日趋多样化。因此如何通过老年教育来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就成为社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老年教育“三个课堂”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繁荣老年文化,构筑和谐社会是适应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需要;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也是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教”,推动国民终身教育,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项目的实验,能基本实现:

1、使社区学校和村居委市民学校教学点的老年教育,能基本实现活动常态化、管理规范化、形式多样化。

2、通过老年教育 “三个课堂”的开发和建设,能基本满足老年人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需求,从而逐步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促进老龄问题的综合治理。

3、在老年群众中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更好地发挥老年人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

三、实验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4-2011.5)

1、建立由社区分管领导、社区办公室主任和社区学校实际负责人组成的项目实验领导小组,并由办公室主任负责项目实验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2、制订本项目的实验方案。(附件1)

3、组织实验前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工作。(附件2)

(二)实验阶段(2011.5-2012.6)

根据社区建设的需要,努力使“三个课堂”协调发展,使老年教育的“三个课堂”成为社区教育中的一个有机部分,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进行实践与探索。

1、根据多样化的讲课内容,社区学校继续填补并充实社区讲师团队伍,以此提高各类学习活动与讲座的质量。(附件3),各村、居委市民教学点办学干部实行统一管理,并实行专人负责制(附件4)。

2、以社区学校为载体,通过各类讲座,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

2011年下半年,承办川沙新镇老龄委组织的“银龄行动”专家下社区居村委授课活动(附件5)。2012年上半年,与川沙成人学校联手,举行2场大型老年人专题讲座(附件6)。根据各村、居委要求,开出讲座和课程菜单,构建教育超市,激发市民积极点课。截止至2012年6月各村、居委共累计点课开课22次,有1500人次参加,老年人听讲比例为92%。(附件7)

3、以群众文化活动为支点,让有特长的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活动中,让她们有展示技艺的舞台。

根据各村、居委的不同需求,整合他们的各类资源,华夏社区在2012年度制定群众文化月月演活动时间表,以此提高社团活动居民群众的参与率,让老年人主动融入社会(附件8)。2011年5月及7月,以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为契机,华夏社区举办建党90周年红歌大赛(附件9)及华夏社区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附件10)。2011年9月,以重阳节、国庆节为契机,举办“迎重阳庆国庆 共建和谐”文化团队展演(附件11)。2011年12月,以推进社区文明建设,深化文明楼组创建活动,构建文明和谐社区,举办2011年度优秀社区工作者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附件12)。2012年3月,以“学雷锋”活动日为契 2 机,华夏社区与义工协会一同举办学雷锋义工日活动(附件13)。2012年6月,举办华夏社区共商共治第二轮共建签约仪式暨文艺演出(附件14)。

4、以社会文化为大方向,配合及承办新镇形式多样的老年人特色活动,让老年人真正走出社区,融入社会。

每年与华夏义工协会一起举办义工日活动,每月到各个村居委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也让老年人参加义工协会,真正发挥老年人的积极性和提升参与度(附件15)。2011年6月,组织辖区内爱好唱歌的老年朋友参加川沙新镇建党90周年红歌大赛,并荣获三等奖(附件16)。2011年6月,组织义工协会的老年朋友去浦东图书馆参观建党90周年图片展(附件17)。2011年10月,与环保单位一起举办电子废弃物现场回收活动,吸引了周围不少居民的参与(附件18)。2012年2月,承办川沙新镇社区团队广场文艺展演华夏社区专场表演(附件19)。2012年4月,参加川沙新镇组织的腰鼓比赛,扩大村委老年人的参与度,两支队伍分别获得二等奖及三等奖,发挥了村委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附件20)。2012年5月,组织辖区内老年人一同练习第九套广播操,让老年人除了在参与社会活动之外,更加强了自己自身的锻炼(附件21)。2012年6月,按照上海市第一届运动会的要求,参与由川沙新镇承办的第一届市民运动会,让华夏社区各村居委的老年人一同融入此次运动会,分别参加了广播操、八段锦、练功十八法、跳绳等项目的比赛(附件22)。

5、根据一年来的活动建设,在项目实施末期,再一次进行信息问卷调查和分析工作(附件23)。

(三)总结阶段(2012.6-2012.10)

经过一年的实验后,我们完成了相关台账资料的整理,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

(一)掌握了社区老年群众的需求 为老年教育“三个课堂”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依据

本实验项目面向社区老年居民发放问卷调查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3份,回收率95.3%。

1、基本信息部分

(1)此次调研对象年龄集中在50-70之间,较能反映老年人的看法。同时 3 小学至高中文化的人占总人数的70%,显示退休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

(2)目前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主要是:看电视、玩棋牌的有312人次,占32.74%;自己看书、读报的有225人次,占23.6%;做家务、带小孩的有196人次,占20.96%;参与社区活动的有125人次,占13.37%。这反映出老年人业余生活并不丰富。

2、近年参加老年教育情况部分

(1)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参加社区活动的主要场所前三位的是:自愿组合的文体社团有268人次,占28.12%;到村居委活动室的有201人次,占21.09%;到社区活动中心的有126人次,占13.22%;另外到镇活动中心的有98人次,占10.28;也有205人次选择了没有参加,说明当前老年教育的开展还有较大提升的空间。

(2)对于课堂活动类,老年人现在参加和最喜欢的主要是课堂讲座类及安全讲座类。其中主要集中在消防、燃气安全讲座及老年人保障类讲座,反映出老年人的安全意识已经逐渐加强。对于社团活动类,老年人的爱好集中体现在拳操类及体育舞蹈类,其中太极拳及老年舞蹈最受老年人欢迎,反映出老年人对自身的养生保健尤为重视。对于社区活动类,老年人相对最喜欢文娱活动中的团队展演,反映出老年人最喜欢的还是展示自己的才艺给其他居民朋友看。

3、关于意见征询部分

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希望社区重视和关心老年人,让老年人活动中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二是希望村居委及社区多多组织团队展演的活动,让老年人展示他们的才艺。

(二)初步实现了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多方面的整体优化提高

1、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通过本项目的实验,使社区、村居二级的社区教育主要载体——社区学校和村居教育点,逐步实现了“活动常态化、管理规范化、形式多样化、对象全员化”的目标,初步满足了广大老年居民精神文化的需求。

2、在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过程中,以社区学校为依托,传播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五、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狠抓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使老同志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提高了社区老年朋友的生活质量。

3、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综合利用社区教育文化活动资源,基本形成了资源共享的格局,接纳广大老年人参与,使其老年人队伍越来越强大,文化品位不断提高,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提高了社区老年朋友的思想文化素养。

4、同时又产生了显著的积极的综合社会效应,使老年人在社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智慧优势,能够积极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来,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工作。

(三)华夏社区老年教育“三个课堂”的项目特色

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实验项目的指导思想是把第一、第二、第三课堂通过联系、渗透、互补综合起来,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全面提高老年教育质量。

1、老年教育走“三个课堂”协调发展的道路,才能与国际老年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接轨,使老年人的生命做到四个和谐:面对自身,能了解自我,做到与自身和谐;面对自然,能认识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面对社会,能融入社会,做到与社会和谐;面对他人,能协调沟通,做到与他人和谐共处。

2、老年教育“三个课堂”的教学模式,满足了中老年朋友“求知、求新、求乐”的愿望。老年朋友在老年教育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促进了健康,服务了社会,老年教育也因此被广大老年朋友誉为“老有所学的课堂,老有所乐的家园,老有所教的阵地”。

3、华夏社区老年教育积极抓好“三个课堂”的协调发展,促进了老年教育“教、学、乐、为”的有机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老年学员们学以致用,大多能自愿为社会服务,提高了生活和生命质量,展示了夕阳风采,使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将在项目实验的基础上,要继续努力,巩固发展,不断提升,使本社区的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更好地融合起来,取得更大的成绩!

附件:

1、华夏社区《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开发与建设》实验方案

2、华夏社区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开发与建设的实验意见征询表

3、川沙新镇华夏社区讲师团信息汇总

4、华夏社区社区教育居(村)委办学干部基本情况汇总表 5、2011年“银龄行动”专家下社区居村委授课安排表

6、二场讲座情况的简讯

7、川沙新镇华夏社区社区学校课程讲座情况记录册

8、“唱响文明之歌 共建和谐华夏”2012华夏社区群众文化团队月月演时间安排表

9、红歌更红,党旗更艳——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华夏社区红歌大赛简讯

10、庆祝建党90周年华夏社区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简讯

11、“庆国庆 迎重阳 共建和谐”文艺汇演简讯

12、华夏社区文化广场召开个人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简讯

13、“学雷锋”爱心便民活动简讯

14、华夏社区共商共治第二轮共建签约仪式暨文艺演出简讯 15、2011年“华夏义工日”活动预告

16、“唱响颂歌献给党,共建和谐新川沙”建党90周年红歌大赛简讯

17、观看建党90周年图片展简讯

18、华夏社区百万家庭低碳行电子废弃现场回收活动简讯

19、展川沙风采 现古镇魅力——川沙新镇社区团队广场文艺展演华夏社区专场简讯

20、华夏社区腰鼓比赛简讯

21、华夏社区组织辖区内老年人练习第九套广播操简讯

22、华夏社区组织老年人人参加第一届市民运动会简讯

23、华夏社区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开发与建设的实验意见征询表

第二篇:10.浅析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浅析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淮安市淮城镇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工作案例分析

江苏省淮安市淮城成人教育中心校任淑林董雪海

摘要: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进程中,老龄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大社区教育的投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丰富居民的晚年生活,让更多的老年人为社区服务,实现他们生存的价值,促进社区的稳定与和谐,是缓解老龄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老龄问题老年教育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亿,占总人口的11%,且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增长。以我们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为例,全镇总人口达到20万,老年人口已达2.5万,还有约1万名53岁—59岁未到退休年龄但已从岗位上内退下来的准老年人。这么多老年人离开了工作单位,进入家庭和社区,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们从紧张的工作到闲暇的离岗休息,从具有活力的奋斗者变为旁观者,回到了狭小的家庭式生活圈中,孤独和空虚常与之相伴,在心理和行为上更多地表现出消沉、自卑和烦躁。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人身怀绝技,渴望将他们的职业技艺传授予人,他们也想学习生活中的技艺,愿意参加社区各种活动,为社会服务,丰富自已的晚年生活。但哪儿是老年人学习和奉献的场所呢?产生这些负面影响的根源不在于老年人本身,而在于我们政府的为老年人服务工作,不能适应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的精神需要,为老年人发挥余热的舞台不够广阔、不够多,现有的教育不能满足老年人对科学知识和文化、娱乐、健身等活动的需求。老年群体特殊需求的扩大,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可以形成可观的消费市场。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会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老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出现的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和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人人都会老,让老年人在这个社会的大家庭中“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应当成为我们全社会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有一个自我展示的空间?如何帮助他们学会健康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促使他们继续参与社会,服务社区,实现他们生存的价值并感到生活的意义?如何使他们有一个幸福、快乐、充实的晚年?如何开发和利用老年人身上蕴藏的巨大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政府如何满足这些老年人的需求?

教育专家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四个年龄期,第一年龄期为幼儿到青年(以学校学历教育为主);第二年龄期为成年期(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第三年龄期是退休或低龄老年期(以老年教育为主);第四年龄期为年老体衰,逐渐依赖他人赡养护理照料(以自我休闲为主)。老年人通过教育,调节心理、生理活动,本质上以精神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从而积极促进健康老龄化,使老年人推迟和延缓进入第四年龄期。第三年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思想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结合法国进入老龄社会百余年的实际,首先提出:“教育应成为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应贯穿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现在,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教育思潮。实践证明,通过大力兴办第三年龄期教育,广大老年人融入社区、融入时代、融入群体,使我国老年人在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区学习环境中,提高了生活、生命质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用自己新的视野、新的风范,积极参与社会,发挥了自己的睿智和才能,展现了人生的价值和新的生命力。

所以,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主要在于社区老年教育,搞好社区老年教育的关键在于政府。近几年来,我们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人民政府在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了我镇老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提高对老年教育的认识,树立服务型政府的观念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启动“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新形势,实施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淮城镇党委、政府面对全镇约3.5万的老年人,很清楚地认识到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我镇的社会力量比较单薄,要搞好我镇老年教育工作,政府必须树立服务的观念,要加大对社区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并由政府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活动,为老年人学习、活动和为社区服务搭建舞台。我们镇政府能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全镇社会建设规划之中,与社区其他方面的发展规划紧密联系、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认真组织社区教育中心专干和教师学习社区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组织社区教育专干去苏南省级社区教育中心考察学习,进一步提高对社区教育工作的认识,并研究如何开展我镇的社区教育,尤其是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在淮城通讯中大力宣传社区教育工作的意义和做法,在各单位领导的思想中,树立了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和终身教育的观念。

二、加强社区教育领导,构建社区教育网络

我镇于2005年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由镇党委书记任顾问,镇长任主任,党委副书记、政府副镇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为副主任,镇中小学总校、科技、工业、农业、司法、群团组织、村居办、成人教育中心校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委员,同时下设老年教育协会。主要研究并制定全镇社区教育规划和协调工作,将社区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构建社区教育网络,镇政府和教育总校每年对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市民学校、社区活动场所和市民广场等进行有计划的投入,年均达220万元,主要用于全镇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活动中心修建,购买电脑、电教仪器和活动器材,老年公寓修建,社区教育活动和培训。

经镇政府将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投入,我镇的社区教育网络主要由镇社区教育中心、镇成才职业技术学校、镇青年农民政治科技学校、镇党校、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人口学校、各社区活动中心、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各社区市民学校、小区教学活动点、厂职工学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社区办学网点和市民广场组成,均有健全的社区教育管理队伍。老年大学、各市民学校和活动中心吸纳了社区老干部、退休教师、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志愿者等人员作为兼职教员,建立了一支思想觉悟高、社会工作能力强又热心社区教育工作(包括老年工作)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我镇社区老年教育网络的建成,有效地推动了我镇老年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体现了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对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视。

三、加强社区教育管理,开展老年教育活动

镇政府能将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和社区建设纳入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并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实施要求,每年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社区教育中心(包括老年教育)建设问题。镇社区教育校务委员会制定了社区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社区教育工作计划、社区教育工作制度、社区教育章程和社区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各市民学校和社区活动中心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在社区教育的组织网络、规划、计划、制度建立后,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老年教育活动。

1.老年大学举办各种培训并开展各种活动。

我镇的老年大学于1990年创办,专业不断增加,学员人数不断增多,由30人增加到300人。根据学员需要设置了书法(包括楷书、行书、隶书)、绘画(包括山水画、花鸟画)、诗词、保健、电脑、音乐、舞蹈、武术共十个专业班。同一个学员可以同时学习不同专业的课程。还成立了老年艺术团、老年书法协会、老年武术协会和老年文学社等组织,其中艺术团规模最大,设有舞蹈队、锣鼓队、洋鼓队、腰鼓队、京剧队和淮剧队。办学18年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一是组织参观;二是远程旅游;三是组织艺术团参加市、区中小型文体表演、节日庆典;四是每年组织两到三次书画展,有书画作品242幅,诗词作品58份,参加国家、省、市作品展的就有22人,并获得一、二、三等奖。学员的作品或见于报端,或见于书画、诗词册上。老年艺术团的文艺节目还在市电市台金秋岁月频道播放,开阔了老年人眼界、学到了知识、展示了成果,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服务家庭,服务社会。

2.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为了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各社区活动中心、市民学校都有健身房,棋牌室,桌球室,常年对社区老年人开放。漕运社区和镇工会成立了老年乒羽俱乐部。在全镇东西南北中分别建有紫荆园、楚秀园、运河风光带、新世纪广场、漕运广场、海棠园等,政府投入达1500万元,为广大市民和老年人的晨炼晚炼提供了极好的健身场所。楼东社区还筹集资金派退休职工陈杏芳和张冬生去上海木兰拳协会学习木兰拳、木兰剑、木兰扇和木兰双环操,学成回来后做教练,举办木兰系列培训班。在楼东社区率先推广了木兰拳,并在漕运广场进行表演,每天晨炼。由于木兰拳融武术、健美操和舞蹈于一体,具有健美、健身和养身的功效,深受广大中老年妇女的喜爱。占岱、府学、勺湖和鱼市等社区的妇女也纷纷参加。老年大学的舞蹈、武术老师还在各个晨炼场所担任教练,教市民和老年人学习太极拳、太极剑、关节操、扇子舞、锣鼓、洋鼓、腰鼓。参加晨练的中老年人还统一服装,每个系列活动都有专门的晨炼场所,定时按音乐锻炼,成了各活动场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许多人观看,有许多老年人由“观众”变成了“演员”,现在参加晨炼和晚练的人越来越多,深受社区市民的喜爱。山一运动队常年搞体育与健身培训,喜来健活动中心常年开展社区老年健身活动。这些老年活动场所的建成和老年健身活动的开展,说明政府的服务能力在增强,为人民服务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了落实。应该说没有服务型政府,就没有“风景线”。

3.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

各社区组织退休的专家、教师和学有特长人员举办音、体、美、书法、武术、围棋等培训班,并到市民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文化馆、体育馆聘请有特长的老年专业人员举办了健美、舞蹈、书画等培训班。有许多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与音乐、舞蹈、棋类等在全国竞赛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获得了许多奖状。通过培训提高了我镇青少年素质,让有特长的老年人有了传授技艺的舞台,老年人也能为社会作贡献,他们不是社会的负担。

4.开展社区文艺活动。

勺湖、梅园、鱼市、河下等社区每年都举办走进社区文艺演出活动,并与宣传社会公德、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相结合,寓教于乐。勺湖、楼东和河下等社区纷纷成立了老年淮剧队和京剧队,经常在社区活动中心、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开展文艺活动,或自娱自乐,或奉献社会,丰富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政府和社区组织老年人参加这些活动,让他们忘记了年龄,少了烦恼和寂寞,多了生活的快乐。

5.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除老年大学开展专门培训外,各社区还有计划地开设各种知识讲座,勺湖社区花了3000元在淮安商场大屏幕上宣传《食品卫生法》、市民健康知识等社区教育内容。各社区利用板报、画廊和宣传册对居民进行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计划生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和科普知识教育。市民学校还专门聘请离退休专家开设各种专题讲座传授知识,提高了社区人员(包括老年人)的素质。促进了社区的稳定与和谐。

综上所述,在当前全社会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过程中,老年人已成为社区成员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老年人从职业生涯中退出并非人生的结束,而应当是另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并有新的追求。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是当代老年人的呼唤,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社区老年教育为老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更广泛、更有效的活动平台。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在服务型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必将在解决老龄问题中发挥出更加积极地作用。我们坚信:老年人能为社会作贡献,“夕阳”会无限的好,老年教育事业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

注:

作者:

单位 :

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任淑林董雪海淮安市淮城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老西门大街103号85810***578haczhccrx@yahoo.cn.com223200

第三篇:社区建设与开发复习大纲

社区建设与开发复习大纲:

第一章:

1、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 构成的社会地域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主要特征?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社区具有多重功能,社区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社区是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的,社区是发展变化的3、社会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由人群所组成的,有人们的思想意识起作用,并有一定的上层建筑为之服务的充满活力的巨型自我控制系统。

4、社会整体与社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1.从范围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整个社会是由若干不同类型的社区所构成的。2.从内容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社会实体,但还不能反映社会的全部内涵和全部性质。

5、社会群体(social group)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 社区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区别、联系:社区的内涵比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内涵更加丰富;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既不脱离社区而存在,又有超越具体社区的特征

6、社区的构成要素:人群、自然物质要素、社会文化要素

7、人群

第五章:城市社区建设与基层党政组织:

第四篇:社区开展老年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社区开展老年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老年教育是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的新生事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社区学习点建立不到十年,从摸索、探索的初创阶段,到逐渐完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从而让老年人更好地接受终身教育,这是老年教育的工作目标。

镇街道社区在开展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学为结合,以学促为”的施教方针,结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终身学习氛围,全面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进一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社区老年教育的号召力与引导力,形成社区教育的品牌项目,为构建和谐社区夯实基础。

一、老年教育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

1、注重老年人群需求,突出老人教育的主体性和人本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平

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镇街道社区常住户口854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381人,占常住人口39.6%,由此也可以说明社区已经进入了老龄社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富裕,对老年人这个大群体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保证外,迫切向往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富足和充实。对社区的100位老年人的调查问卷显示:90%的老年人都有想参加教育学习需求,除了家里需要带小孩的10人外,其中要求学习知识的有32人次,要求参加保健活动的有45人次,要求种花种草的有13人次。可见参加老年教育活动是新时期老年人自我内在的迫切需求,政府和社会有责任不断满足老年人群体健康的精神追求。

2、激发老年人群活力,保持老年教育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老年人同样具有享受教育的权力。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明确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办好老年教育”。200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指出:“各地要重视发展老年教育事业”。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环节,既是终身教育的一个子系统,也是继续教育的最后阶段。老年教育是我们不能忽视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镇街道社区最近几年大力推动创建学习型社区,积极进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选准老年教育的立足点,准确把握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树立起新的教育观,并扎扎实实推进老年教育的蓬勃开展,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样才能把社区的终生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做好老年教育工作,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3、创新学习理念,确保老年教育的普及型和开放性

老年人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他们几十年积累的知识、经验是国家昌盛,社会和谐的宝贵资源。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必须充分发动和依靠这些老年人的资源,他们同样是创造文明

城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不能给予老年人适当的教育活动,不能引导他们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目标,那么部分老年人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就要沉渣泛起,一些邪教歪功主可能趁机兴风作浪。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背道而驰的。老年教育是普及性、开放性的教育,是老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力的体现,是对老年人实施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重环节。因此,只有占领社区老年教育这块阵地,并不断地认真开发这块阵地,使广大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快乐到老,才能激发老年人为弘扬社会新风气和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开展老年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老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该树立大教育的观点,用大教育的眼光去审视、操作这项工作,而不仅仅拘泥于“课堂、学校”的教育视野,社区致力于而把整个社区老年纳入老年教育视野,打破只面向部分老年人办学的旧体制,发展壮大老年教育队伍,把老年学校办成社会老年人的“家”,使老年教育由“无源之水”转入“源远流长”的新境地。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们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坚持抓好“一校”、“一会”、“一网”,努力打造社区老年教育品牌。

1、建好“一校”,充分发挥社区老年学校的辐射力

一是构建社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框架。目前社区开设了科普、外语、理财、摄影、丝网花、编织以及健康养身等十余种课程,初步形成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二是社区率先建成上海远程老年大学教育网络收视点,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设施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并使老年人享有更多的教育机会。

2、办好“一会”,不断扩大社区睦邻沙龙议事会的影响力

社区以睦邻沙龙议事会为平台,把社区各个睦邻点负责人召集起来,把以睦邻点活动情况交流、社区公共事务探讨为主要议事内容的群众自治组织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原本单一的、独立的每个睦邻点的活动,以睦邻沙龙集中融合交流,分享提炼,放大推广,在相互借鉴和启发中有效解决社区问题,从而促进睦邻和谐。社区将围绕睦邻沙龙议事会这一载体,将睦邻文化引入社区,提升社区老年教育的文化品牌,增加社区老年教育的道德含量,提高社区老年教育的号召力和引导力,形成社区老年教育的品牌项目。

3、编好“一网”,着力提升学习型团队的吸引力

社区主动出击,引领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大力培育各类学习型团队,初步构建起一张居民群众主体参与的“学习网”,打造一个巨大的文化“磁场”,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参与率渐渐提高。目前社区有群文体团队24支,参与人数近500人,以群体文化活动为支点,大力推进老年学校教育向纵深发展,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办学方针,从老年朋友的生理特点和精神需求出发,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在“教其所需、助其有为”上下功夫,积极组织老年学员参与各类表演、技能培训和社会公益活动。近年来,街道先后评选出学习型家庭1000多户,占常住居民户数的28.6%,社区出于2007年被评为区学习型居委,从而更加激发了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充分认识社区老年教育的特点,正确把握社区老年教育的特征

由于社区老年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需求和老年人学习需求具有极其多元化的特征,社区老年教育的课程类型、结构层次和课程管理更具复杂化,其特征在以后的社区老年教育工作中,着力要在以下“三个转变”上下功夫。

1、兴趣爱好型向道德引领型转变

社区老年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老年居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现在社区老年居民的物质生活有较大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社区老年教育的新课题就是如何在满足老年人文化需求的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群众,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成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社区活动就不能只满足于“唱唱跳跳”“轰轰烈烈”,而要注入道德内涵,提升学习质量。当前尤其要注重从老年居民群众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社区老年居民,构建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寓服务于学习之中。

2、娱乐活动型向心智素养发展转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就一般情况而言,老年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娱乐身心是第一需要。用老年人的话来说,即:“活得开心,过得快乐”。老年居民在参加一个团队、参与一项活动中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心态。因而,社区就应该顺应这种需求,因势利导,引导老年居民将兴趣娱乐向心智素养方面提升,全面提高老年居民的整体素养。

3、自发自主型向学习型组织转变

创建学习型家庭是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抓手。创建学习型社区,关键是让各种组织成分都“学习化”,学习型社区才有坚实的基础。学习型家庭是社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只有让占社区30%的老年居民广泛参与,才能逐步培养社区居民对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培养现代社区意识。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当前紧重要的是把社区内老年居民群众自发形成的各类文化体育团队更有效地培育起来,发展壮大,并且把它们作为推进社区党建,夯实基层政权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认真扎实推进,使之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让社区老年居民的活动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活动进一步规范,沟通进一步增强,社区的和谐程度也将在这种转变中不断提高。

四、开展老年教育的体会与思考

1、积极宣传发动,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教育的氛围

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等理念近几年才在我国得以提出、发展和实践,老年教育更是落后于这一认识和行动。不少人认为老年教育可有可无,不是国家发展所必需,老年教育仅仅是“休闲教育”,当作一般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老年人玩玩闹闹而已;还有的认为老年教育是“夕阳工程”,有投入,无产出。这些认识上的误区,阻滞了老年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调动一切手段,加大老年教育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形成全社会都来尊老敬老,都来关心老年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资源整合,搭建社区活动平台,明确老年教育发展责任和目标

拓展延伸社区资源,完善共建共享机制。为满足社区老年居民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弥补现有社区资源的局限和不足,社区加强共建单位、辖区单位的协作,不断提高资源整合的水平,从而丰富社区居民教育内容,如:辖区单位华中药房,不定期邀请专家老师进社区为居民讲解健康保健知识,进行医疗咨询;共建单位供电所、自来水公司、电信公司以及交通银行等都利用自己单位优质为社区居民讲解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社区通过整事各类资源,使社区居民群众文化有了可靠的保障,也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夯实了和谐社区建设的人才基础和群众基础。

3、加强老年教育专业队伍建设,增强老年教育事业的活力

一支专业的管理和教育队伍是老年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基础。现阶段的老年教育的师资主要有以下三支队伍:一是老年大学队伍;二是社区干部;三是社区老年教育志愿者队伍。我们要下力气抓好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培训和选调有教学经验的同学加盟,提高队伍素质,增强老年教育事业的活力,把老年教育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虽然老年教育工作是“夕阳工程”,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朝阳事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社会效益高,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永恒的常青事业。社区的老年教育在镇街道社区学校的实践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展望未来发展还是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必须在实践不断探索,进一步加强社区老年教育规范化建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创建社区老年教育特色,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扩充社区老年教育的内涵,为创建学习型社区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社区教育总结报告以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

嘉定区自2001年被教育部列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来,努力尝试,大胆实验,积极探索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以此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在多年的社区教育实验中,嘉定区始终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引领,以“推进社区教育实验,打造创新品牌”为主导,结合嘉定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区、镇(街道)、村(居委)等不同层面上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嘉定区社区教育目前发展状况及下一步发展设想。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全面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实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嘉定区在2002年成立了区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随后各镇、街道相应成立了学习型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2008年初又成立了嘉定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作为全区开展社区教育的指导服务机构。

2006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并颁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嘉定区以该文件为指导,全面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区社区学院还成立了二号文件学习小组,深入研讨如何用二号文件的相关精神指导我区的社区教育工作。

(二)建立社区教育队伍,完善各类管理制度

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管理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已经称为嘉定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三支重要队伍。如徐行镇社区学校成立了由教师、老干部、医务人员和科技人员组成的徐行镇社区讲师团,制定了讲课日程表,到各村、居委、企业等办学点进行讲课。讲课的内容有“喜看徐行十八变”;

“迎世博谈文明行为的养成”等等。

从2002年起,嘉定区着手建立区、镇(街道)、村(居委)办学点的三级规章制度,以文件形式予以颁布,并通过岗位责任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经费保障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予以强化落实。

(三)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健全社区教育网络

区、镇两级统筹和优化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类机构、团体、单位的资源建立各类社区教育基地,为社区居民服务。黄渡镇充分利用各村、中小学校的电化教室、计算机房及各类教学、文体活动设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

在社区教育实验中,嘉定区形成了以区社区学院(区电大分校、成教学院)为龙头,镇(街道)社区学校为骨干,村(居委)、企事业办学点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各成人学校还分别以“百姓学习中心户”、“农家书屋”、“村组家园”等为载体探索社区教育发展新模式,使社区教育组织网络扩展为四级。

(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

嘉定区广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除了电大成教院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和各类技能培训外,还有针对各类群体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培训,如马陆镇成校集中开展的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工业区成校开展的失地农民培训、真新街道成校开展的商贸市场外来从业人员培训、外冈镇成校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培训、徐行成校开展的“阳光之家”智障人员培训等等。

在社区教育活动种,嘉定区制定了学习型组织的设置标准、考核指标、管理手册等,指导各镇(街道)、村(居委)、学校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连续7年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组、学习型村(居)委、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单位)和学习型镇(街道)的评选活动,学习型组织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

(五)加强理论研究,引领实践发展

至今,全区已完成或正在实施的实验项目有近50个,惠及对象广泛,内容涵盖全面,这些项目部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在实践中加以逐步推广。同时,嘉定区在实践中关注社区教育实验的热点开展理论研究,用理论成果来指导社区教育实验。目前,我区正在实施由俞勇彪副局长领衔的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上海市镇乡成人学校建设标准研究》,已经形成上海市镇乡成人学校建设标准。

二、努力探索,积极创新,社区教育发展取得可喜成就

经过不断探索,嘉定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

(一)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近些年来,嘉定区教育局“社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及办学点达标工程的实验”等两个项目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

工业区成校“农民集中居住区‘百姓学习中心户’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探索”等三个项目获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项目;

安亭镇政府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与就业研究”等3个项目被评为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实验项目;

俞勇彪、俞伟、杨少鸣三位社区教育工作者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先进个人”。

在此基础上,2008年嘉定区荣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江桥镇、安亭镇、南翔镇荣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镇”。

(二)“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的实验取得一定的成功

2005年,嘉定区成为上海市唯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实验点。在选取区成教学院、安亭镇、华亭镇联华村和毛桥村试点实验的基础上,目前该项目已经覆盖全区。该项目取得的成果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大推进、三个层面、四种关系、五种模式。“一个核心”,即以促进上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核心。“五种模式”分别是:“中心”连“农户”;

“项目”进“农户”;

“专家”联“农户”;

“网络”通“农户”;

“成果”惠“农户”。

(三)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005年,嘉定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嘉定区镇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和《嘉定区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指标》。四年来,我区有江桥成校、南翔成校、安亭成校、工业区成校、徐行成校、黄渡成校相继通过达标验收。

(四)满足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学习载体不断丰富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日趋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嘉定区除建立区社区学院、13个街镇社区学校、269个村(居委、企业)办学点之外,还不断拓展学习载体,如目前在全区广泛实施的“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工业区的“百姓学习中心户”,华亭镇的“农家书屋”,徐行镇的“村组家园”,安亭镇、江桥镇的“空中家长学校”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载体为市民学习提供了便捷,使他们能在更近的范围内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场所。

(五)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取得成效

从2001年到现在,嘉定区已连续7年从区、镇(街道)两级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组、学习型村(居)委、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单位)和学习型镇(街道)的创建活动。各类参与主体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学习型组织评价标准开始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水平不断提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效益开始显现。

三、总结经验,突出重点,不断加强示范区的内涵建设

近年来,嘉定区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各区县同行的帮助下,社区教育发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阶段,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自身内涵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完善三级网络,夯实学习型城区建设基础

加强社区学院建设,继续发挥社区学院在全区教育培训功能、服务指导功能、示范辐射功能、文化建设功能和理论研究功能;

继续实施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力争在2010年全区9个镇成人学校全部实现标准化;

在全区村、居委达标办学点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培育一批优秀办学点,扶持一批薄弱办学点,使三级网络的建设更加完善,其作用的发挥更加有效。

(二)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与建设,深化社区教育发展内涵

在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实施各类社会资源的整合,并且实现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嘉定镇街道等街道社区学校要充分利用工会俱乐部、敬老院、福利院、干休所等非教育性场所设施,增加其教育功能;

马陆镇等镇成人学校要继续主动联合或牵手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各种有益教育培训活动。

要将远程教育网络终端与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及其办学点、企业培训中心、老年学校、乡镇成人学校等相连接,建立集体学习终端或直接将教育资源送到家庭,形成覆盖全区、布局合理的终身教育网络平台。

(三)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搭建市民公共学习网上平台

对各类具备远程教育条件的办学单位进行整合,建设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加快学习和培训的信息化步伐,形成一个覆盖全区的全时开放学习网络,使嘉定所有学习者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学习内容,以适应信息时代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嘉定终身学习网,及时反馈网上学习信息,不断更新网上学习资源,使嘉定终身学习网真正成为市民最便捷的学习的平台和最有效的学习工具。

(四)打造学习活动品牌,繁荣发展嘉定社区文化

开展面广量大、积极健康、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包括继续推动和实施以弘扬车城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迎世博系列活动、“建国60周年”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人文素质。

以“汽车嘉定”的功能定位为导向,发扬“教化嘉定”、“人文嘉定”的历史传统,根据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鼓励、培育和支持各街镇、部门、行业培育更多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学习活动,实现“一镇一品”,如新成路街道的“社区教育节”活动、马陆镇的“全民读书月”活动、徐行的“放风筝”活动等等。

近些年来,嘉定区的社区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深感自身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今后,嘉定区将在此基础上,在领导、专家的关怀下,在同行的帮助下,继续努力,勤于探索,不断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力争取得更大进步。

下载华夏社区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开发与建设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夏社区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开发与建设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